2020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

2020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
2020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

xx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

化学

命题人:宁乡一中黄建波桃江一中詹奇寿南县一中魏东初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C:12 N:14 Si :28 Fe:56 Cl:35.5 Na:23 F:19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次氯酸钙的化学式Ca(ClO)2

B. 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C. 氮气的电子式N N

D. 臭氧的化学式18 8O

2.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A.H2O2B.Na2O2C.C2H2 D.C2H5OH

3.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盖的玻璃瓶中B.氯水盛放在棕色细口瓶中

C.液溴盛放在用橡皮塞的玻璃瓶中D.固态碘放在棕色的细口瓶中

4.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

C.在C(H+)=10—13mol/L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

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

5.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2(SO4)3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硫化氢:Fe3++H2S=Fe2++S↓+2H+

B.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Ca2++HCO3-+OH_=CaCO3↓+H2O

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D.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OH-+CO2=HCO3-

6.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

B.0.1L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6.02×1023

C.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6.02×1023

D.4.5 g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6.02×1023

7.某溶液中含有NO3—、SiO32—、AlO2—、S2—等4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则溶液中离子数目大量减少的是

A.只有S2—B.S2—和NO3—C.SiO32—、S2—和NO3—D.四种离子都减少

8.周期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X与Z 位于同一主族.W 与X 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 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WX2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为8 电子结构

B.WX2、ZX2的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

C.WX2是以极性键结合的非极性分子

D.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

9.下列离子检验的结论可靠的是

A.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再加淀粉,不出现蓝色,说明一定没有I-

B.往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CCl4,CCl4层呈红棕色,说明有Br-

C.往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32-

D.往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SO42-

10.超导材料YBa2Cu3O x中Y为+3价,Ba为+2价,Cu为+2、+3混合价态,其中+2价的Cu与+3价的Cu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7,则x的值为

A.6.50 B.6.92 C.8.00 D.8.05

11.右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可用于

A.用Zn粒与稀HCl反应制H2

B.用Na2O2与H2O反应制O2

C.用Cu与稀HNO3反应制NO

D.用MnO2与浓HCl反应制Cl2

12.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

B、p(O2) >p(Ne)>p(H2)

C、p(H2)>p(O2)>p(Ne )

D、p(H2)>p(Ne)>p(O2)

13.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7 B.1:9 C.1:5 D.2:9

14.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0.88 g/cm3)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15.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及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1/2H2SO4 (aq)=NaCl(aq)+H2O(l);△H=-57.4kJ/mol

D.己知I2(g)+ H2(g)=2HI(g);△H1I2(s)+ H2(g)=2HI(g);△H2 则△H1>△H2

16.要配制浓度约为2 mol·L-1 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4g 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 mL量筒量取100 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C . 称取8 g NaOH 固体,放入100 mL 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 . 用100 mL 量筒量取40 mL 5 mol ·L -1

NaOH 溶液,倒入250 mL 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 mL 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2分)

17、(8分)虽然氟元素早在18xx 年就被发现,但170多年来化学家试图用化学方法制取氟单质的尝试一直未获成功。直到xx 年,化学家Karl Christe 首次用化学方法制得了F 2。他提出的三步反应如下(反应①、②里氟元素化合价不变):

① KMnO 4 + KF + H 2O 2 + HF → K 2Mn F 6 + ____________ + H 2O ② SbCl 5 + HF → SbF 5 + ____________ ③ 2K 2MnF 6 + 4SbF 5 → 4KSbF 6 + 2MnF 3 + F 2↑ 请根据以上反应回答问题:

(1)反应①中空格上应填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完成反应②: 。

(3)反应③中的氧化剂为__________________,被氧化的元素__________。

18、(6分)组成X 、Y 、Z 3种化合物的所有元素是第一第二周期元素,A 、B 是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反应(已配平):

A + X ===

B + Y X + Y === Z + B A + Z ==== 2Y (1)X 、Y 各是什么物质:X ;Y ;

(2)某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Z 发生置换反应,该反应方程式为:

19、(10分)A 、B 、C 、D 、E 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 、C 、D 同周期,A 、D 同主族,E 和其它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B 、C 、D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能互相反应生成盐和水。A 和E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1)C 元素是

(2)A 和E 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3)A 、B 、C 、D 四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

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4)A 和D 的氢化物中,后者沸点较低,原因是

(5)已知A 和E 所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的晶胞体积为1.6×10-22

cm 3

,则A 和E 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密度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20、(8分)根据下图所示转化顺序及实验现象回答问题。已知D 、G 焰色反应为紫色(隔蓝色钴玻璃),A 、E 含

(1)写出A~Y 各是什么物质(填化学式)

E : ; X :

(2)写出①、③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 ③

21、(14分)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所得固体M 的成分,设计了如右图装置。倾斜A 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M 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B 装置增重,C 装置中溶液无变化,反应后进入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mL (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由上述

实验事实可知:

(1)①固体M 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M 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可以确

_________g(用代数式表示)。 (2)写出B 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

(3) C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稀硫酸和固体M 反应后溶液中还残留淡黄色固体,要分离出该固体,在实验操作中,除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

(5)通过进一步实验,测得固体M 中各种成分的质量之和小于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质量之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a .M 中有未反应的铁和硫

b .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

c .A 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

d .气体进入D 装置前未用浓硫酸干燥

(6)D 装置中在读取气体的体积时,除了要使所得气体的温度冷却到常温,还应注意的问题是: 。

22、(6分)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mL 3.00mol/L 的NaOH 溶液(密度为1.12g/mL )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 的物质的量为0.0500mol 。 (1)原NaOH 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所得溶液中Cl -

的物质的量为 mol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 2):n(H 2)= 。

晶胞

晶胞的1/8

阴离子 阳离子

化学(答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2分)

17、(1)反应①中空格上应填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 ___ 。

(2)完成反应②:。

(3)反应③中的氧化剂为_ _,被氧化的元素为

18、(1)

(2)

19、(1)( 2 ) (3)

(4);

(5)

20、(1)A:F:

(2)①

21、(1)①②

(2)

(3)

(4) (5)(6)

22

、1)(2)(3)

座号

浙江五校联考物理试题

2s v 2v a 浙江省2010学年第一次五校联考 物理试题 说明:1、本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卷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请将选择题答案涂写于答题卡上;请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静电场中,将一电子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了正功,则 A .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A 点指向B 点 B .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B 点指向A 点 C .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B 点多 D .A 点的电势一定比在B 点高 2.如图,三根长度均为l 的轻绳分别连接于C 、D 两点,A 、B 两端被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2l 。现在C 点上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为使CD 绳保持水平,在D 点上可施加力的最小值为 A .mg B .12 mg C .33 mg D .1 4 mg 3.固定在竖直平面的光滑圆弧轨道ABCD 。其A 点与圆心O 等高,D 点为轨道最高点,DB 为竖直直线,AC 为水平线,AE 为水平面。今使小球自A 点正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从A 点进入圆轨道,只要调节释放点的高度,总能使小球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D ,则小球通过D 点后: A .一定会落在到水平面AE 上 B .一定会再次落到圆轨道上 C .可能会落到水平面AE 上也可能会再次落到圆轨道上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某车队从同一地点先后从静止开出n 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一直线行驶,各车均先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速度v 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都匀速行驶后,相邻两车距离均为s ,则相邻两车启动的时间间隔为 A .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键S 1、S 2、S 3、S 4均闭合,C 是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悬浮着一油滴。断开哪一个电键后油滴会向下运动 A .S 1 B .S 2 C .S 3 D .S 4 C . D .

2017-2018学年第二次大联考八年级数学试卷

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第二次大联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2、点(-4,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4,3) B、(4,-3) C、(-4,-3) D、无法确定 3、下面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5,11,6 B、8,8,16 C、10,5,4 D、6,9,14 4、王师傅用4根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如图),要使这个木架不变形,他 至少要再钉上木条的根数为 A、0 B、1 C、2 D、3 5、若十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相等,则一个外角的度数为 A、18° B、36° C、45° D、60° 6、如果某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那么它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或直角三角形 7、如图,在△ABC中,AB=AC,∠A=36°,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D为垂足,连接EC,若CE=5,则BC等于 A、2 B、3 C、4 D、5 7题8题9题10题 8、如图,要测量河岸相对的两点A、B之间的距离,先从B处出发与AB成90°方向,向前走50米到C处立一根标杆,然后方向不变继续朝前走50米到D处,在D处转90°沿DE方向再走17米,到达E处,此时A、C、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为 A、10米 B、12米 C、15米 D、17米 9、如图,已知△ABC的周长是20,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OD⊥BC于点D,且OD=3,则△ABC的面积是 A、20 B、25 C、30 D、35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4,0),点M的坐标为(0,4),过M点作直线MN⊥y轴,在直线MN上找一点B,使△OAB是等腰三角形,此时B的坐标不可能是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全套

精品试卷,请参考使用,祝老师、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全套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一、选择:1、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是 ( )A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 第一次左拐50 °,第二次右拐50 °C 第一次左拐50 °,第二次左拐130 °D 第一次右拐50 °,第二次右拐50 ° 2、下列句子中不是命题的是 ( ) 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 、直线AB 垂直于CD 吗? C 、若︱a ︱=︱b ︱,则a 2 = b 2。 D 、同角的补角相等。 3、平面内有两两相交的4条直线,如果最多有m 个交点,最少有n 个交点,则m-n=( ) A 3 B 4 C 5 D 6 4、“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题设是( ) A 两直线 B 相交 C 只有一个交点 D 两直线相交 5、如图所示,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D′,的位置.若∠EFB =65°,则∠AED′等于 ( ) A .70° B .65° C .50° D .25° 6、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E ,若°=∠100AEC ,则D ∠等于( ) A .70° B .80° C .90° D .100° 7、如图直线1l ∥2l ,则∠ 为( ). 8、如图,已知AB ∥CD,若∠A=20°,∠E=35°,则∠C 等于( ). A.20° B. 35° C. 45° D.55° 9、在直线AB 上任取一点O ,过点O 作射线OC 、OD ,使OC ⊥OD ,当∠AOC=30o 时,∠BOD 的度数是( ). A .60o B .120o C .60o 或 90o D .60o 或120o 10、30°角的余角是( ) A .30°角 B .60°角 C .90°角 D .150°角 二、填空:1、x 的补角是3y,x=30°,则|x-y|的值是( )。 2、图形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 )且( )。 3、若两个角互为邻补角且度数之比为2:3,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 4、∠A 的邻补角是∠A 的2倍,则∠A 的度数是( )。 E D B C′ F C D ′ A 5题 C A E B F D 6题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考2020届高三物理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考2020届高三物理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磁性冰箱贴既可以用来装饰冰箱,也可以用来记事备忘。当冰箱贴紧紧吸住侧壁不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箱贴受到三个力作用 B. 冰箱贴受到四个力作用 C. 磁性吸力和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冰箱贴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其受到的重力 【答案】B 【解析】 A. 对冰箱贴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受磁力和弹力作用,而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摩擦力作用才能处于平衡,故冰箱贴共受四个力作用,故B正确,A错误; C. 磁性吸力和弹力作用在冰箱贴上,为平衡力,故C错误; D.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冰箱贴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其受到的重力,故D错误。 故选:B. 2.一个物块从倾斜的木板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当木板的倾角为37°时,下滑到木板底端所用的时间为t,若将木板的倾角增大为53°,再让物块从木板顶端由静止

下滑,下滑到底端的时间为,已知sin37°=0.6,sin53°=0.8,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37°-μmgcos37°=ma,mgsin53°-μmgcos53°=ma′,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匀变速直 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得:L=at2,L=a′(t)2,解得:μ=;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与运动性质是解题的前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即可解题.3.一物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起受到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3N 的拉力F 1和水平向左的拉力F 2 作用,F 2 从6N随时间均匀减小到零该过程中,拉力 F 1 的瞬时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可能是下面四幅图中的()A.

七年级下数学试卷(附答案)

6题图 D D D A C A C A C C A 8题图 A B C D 7题图 B B 12题图H G 七年级(初一)下数学试卷 说明:考试可以使用计算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A、相交、垂直 B、相交、平行 C、垂直、平行D 2、如图所示,是一个“七”字形,与∠1是同位角的是() A、∠2 B、∠3 C、∠4 D、∠5 3、经过一点A画已知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 ) A、0条 B、1条 C、2条 D、不能确定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的位置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已知y轴上的点P到原点的距离为5,则点P的坐标为() A、(5,0) B、(0,5)或(0,-5) C、(0,5) D、(5,0)或(-5,0) 6、下列图形中,正确画出AC边上的高BD的是() 7、如图,已知:∠1=∠2,∠3=∠4,∠A=80°,则∠BOC等于() A、95° B、120° C、130° D、无法确定 8、下列图形中,不具有稳定性的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如图,直线a、b相交,已知∠1=38°,则∠2= 度,∠3=°,∠4=° 10、如图,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中,先引AB⊥CD,垂足为B,然后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11的距离是4cm,到直线b的距离是2cm,那么直线a和直线b的之间的

17题图G C B 16题图 431距离为 ; 12、如图所示,把直角梯形ABCD 沿AD 方向平移到直角梯形EFGH ,已知HG=24cm ,MG=8cm ,MC=6cm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13、点P 在第三象限,且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积为12,写出三个符合条件的P 点的坐标: 、 、 ; 14、有一个英文单词的字母顺序对应如图中的有序数对分别为 (5,2),(2,2),(7,2),(5,1), 请你把这个英文单词写出来或者翻译成中文为 15、从九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出 条对角线, 它们将九边形分成 个三角形, 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 (填“>”或“<”或“=”)八边形的内角和; 16、如图,有一底角为35则四边形中,最大角的度数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7、如图,点E 是AB 上一点,点F 是DC 上一点,点G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 (1)如果∠B=∠DCG ,可以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请说明理由; (2)如果∠DCG=∠D ,可以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请说明理由; (3)如果∠DFE+∠D=180 18、如图,△AOB 中,A 、B 移2个单位,得到△CDE (1)写出C 、D 、E (2)求出△CDE 的面积 19、用一条长为20cm (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2(2)能围成有一边长为5cm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017年河南中考试卷分析

2017年河南中考 试 卷 分 析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今年的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难易适中,题型稳中有变,个别题目问法灵活,体现了良好的区分度。在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对理解能力、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实际运用能力、鉴赏能力等相关能力的考查。整张试卷继续努力践行着“课标”中“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些核心理念。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中题型稳定、平和,稍有变化。其中,第5题“补写恰当语句使文段语意连贯”的题型,取代了去年的排序题,继2014年、2015年之后再次出现,但是难度不大,学生依据标点符号、运用“瞻前顾后”的方法即可写出答案。第6题材料题围绕传统文化,继续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较之去年,书写量增大,对于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又有了更高要求。 说明文的考查总分不变,依然是12分,但题量由去年的4个小题变成了3个小题,每题都是4分。学生答题时不仅要能准确提取信息,还要能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具体、清晰地表述。 文言文考查《小石潭记》,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很多学生说,虽然在考前没有把这篇文章当做重点来复习,但是平常的复习已经比较扎实,对于课文基本内容和重点问题的把握比较准确,所以考场上并不慌张。也有部分学生说,考前对各种押题班、押题卷不能盲目相信,还是按部就班、跟着老师扎实复习最关键。 作文部分依然延续“二选一”的模式,并且与去年一样,由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组成。半命题作文“越来越________的我”,给人扑面而来的亲切感:依然把“我”作为写作的核心,继续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精神世界。很多孩子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关键。横线上填写

全国名校大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数学(文)试卷(含答案)

全国名校大联考2017-2018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 数学(文)试题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2,1,3,4U =--,集合{}=1,3B -,则U C B =( ) A .{}1,3- B .{}2,3- C .{}2,4- D .? 2.命题“()21,,log 1x x x ?∈+∞=-”的否定是( ) A .()21,,log 1x x x ?∈+∞≠- B .()21,,log 1x x x ?∈+∞≠- C .()21,,log 1x x x ?∈+∞=- D .()21,,log 1x x x ??+∞≠- 3.若sin 0,cos 022ππθθ???? +<-> ? ????? ,则θ是( ) A .第一象限角 B .第二象限角 C .第三象限角 D .第四象限角 4.已知平面向量,a b r r 的夹角为60?,(,1a b ==r r ,则a b +=r r ( ) A .2 B ..4 5.若将函数sin 32y x π? ?=+ ?? ?的图象向左平移4π个单位长度,所得的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 ) A .sin 34y x π??=+ ??? B .3sin 34y x π? ?=+ ??? C. sin 312y x π??=- ??? D .5sin 312y x π? ?=+ ??? 6.设平面向量()()1,2,2,a b y ==r r ,若//a b r r ,则2a b +=r r ( ) A ...5 7.已知()0,απ∈,且4sin 5α= ,则tan 4πα?? -= ??? ( ) A .17± B .7± C.17-或7- D .1 7或7 8. 已知()()cos17,cos73,2cos77,2cos13AB BC =??=??u u u r u u u r ,则ABC ?的面积为(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全集

2005年春季期七年级数学第九章复习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不等式的负整数解是 2、若_______ ;不等式解集是,则取值范围是 3、一次普法知识竞赛共有30道题,规定答对一道题得4分,答错或不答,一道题得-1分,在这次竞赛中,小明获得优秀(90或90分以上),则小明至少答对了道题。 4、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5、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一不等式组的解集,这个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 6、若代数式1-x-22 的值不大于1+3x3 的值,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不等式组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 8、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1-2a)、8,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9、若,则点在第象限。 10、已知点M(1-a,a+2)在第二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11、在方程组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书城开展学生优惠售书活动,凡一次性购书不超过200元的一律九折优惠,超过200元的,其中200元按九折算,超过200元的部分按八折算。某学生第一次去购书付款72元,第二次又去购书享受了八折优惠,他查看了所买书的定价,发现两次共节省了34元钱。则该学生第二次购书实际付款元。 12、阳阳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2400米,他早晨8点离开家,要在8点30分到8点40分之间到学校,如果用x表示他的速度(单位:米/分),则x的取值范围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a∣=-a则有 (A) a≥0 (B) a≤0 (C) a≥-1 (D) -1≤a≤0 2、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是() A.-1 B.0 C.2 D.3 3、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4、在ABC中,AB=14,BC=2x,AC=3x,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2.8 B、2.8<x<14 C、x<14 D、7<x<14 5、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的是() (B) (C) (D) 6、如果0

广东省东莞市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五校联考试卷(无答案)沪粤版

广东省东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五校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 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 A.异种电荷相吸B.同种电荷相斥 C.分子间相斥D.大气压作用 2.如图为九年级同学立定跳远比赛时经历起跳、最高点、落地三个位置的示意图,则该同学从最高点至落地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最接近() A.50J B.100J C.300J D.900J 3.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b烧杯中水的内能 B.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d烧杯中水的内能 C.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 D.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 4.如图所示,物块在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依次经过a、b两个点,不计空气阻力,比较物块在a、b两点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在a点动能大B.物块在b点动能大 C.物块在b点重力势能大D.物块在a、b两点的重力势能一样大 5.学了电路后,小明设计了四个体重计原理图,你认为可行的是() A . B . C . D . 6.人直接用F1的力匀速提升重物,所做的功是W1,若人使用某机械匀速提升该重物到同一高度,则人的拉力为F2,所做的功是W2() A.F1一定大于F2B.F1一定小于F2 C.W2一定大于W1D.只有F2大于F1,W2才大于W1 7.R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在a、b间接一个“2.5V、0.5A”的小灯泡时恰能正常发光。若换接一个“2.5V、 0.6A”的小灯泡时,则() A.仍能正常发光B.比正常发光亮C.比正常发光暗D.条件不足,发光程度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共8小题) 8.甲、乙两名工人分别用图所示的A、B两种方式,用相同时间将同样重的两个物体提到高处,滑轮重力小于物体的重力,不计摩擦及绳重。__________工人用力较小;__________所用滑轮的机械效率较大;__________拉力做功的功率较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数学精品教学资料 初一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数 学 试 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1.方程63-=x 的解是( ) A .2-=x B .6-=x C .2=x D .12-=x 2.若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55-<-b a B. b a 33> C. b a +<+22 D. 3 3b a < 3.下列图案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4.现有3cm 、4cm 、5cm 、7cm 长的四根木棒,任选其中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可以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 1 B . 2 C . 3 D . 4 5.商店出售下列形状的地砖:①长方形;②正方形;③正五边形;④正六边形.若只选 购 其中某一种地砖镶嵌地面,可供选择的地砖共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 6.一副三角板如图方式摆放,且∠1的度数比∠2的度数大50°,设1,2x y ? ? ∠=∠=,则可得方程组为( ) 50.180x y A x y =-?? +=? 50.180x y B x y =+??+=? 50.90x y C x y =+??+=? 50 .90 x y D x y =-??+=? 7.已知,如图,△ABC 中,∠ B =∠DA C ,则∠BAC 和∠ADC 的关系是( ) 第6题图

A .∠BAC <∠ADC B .∠BA C =∠ADC C . ∠BAC >∠ADC D .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8.若25x y -+=,则________=y (用含x 的式子表示). , 9.一个n 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2倍,则n = . 10.不等式93-x <0的最大整数.... 解是 . 11.三元一次方程组?? ? ??=+=+=+895 x z z y y x 的解是 . 12.如图,已知△ABC ≌△ADE ,若AB =7,AC =3,则BE 的值为 . , 13.如图,在△ABC 中,∠B =90°,AB =10.将△ABC 沿着BC 的方向平移至△DEF ,若平移的距离是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14.如图,CD 、CE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A =30°,∠B =60°,则∠DCE = ______度. 15.一次智力竞赛有20题选择题,每答对一道题得5分,答错一道题扣2分,不答题不给分也不扣,小亮答完全部测试题共得65分,那么他答错了 道题. 16.如图,将长方形ABC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到长方形AB ′C ′D ′的位置,旋转角为α ( 90<<αo ),若∠1=110°,则α=______°. ] 17.如图所示,小明从A 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30°,……,照这样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 点时,(1)左转了 次;(2)一共走了 米。 三、解答题(9小题,共89分)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16题图 D E A B , E D B C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7题图

2017年高考文综试卷分析

文综试卷分析 思想政治试题评析(一) 合肥七中程静 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政治试题注重基础、导向明确,很好地发挥了高考选拔人才和促进高中政治课教学质量提高的功能和作用。整份试卷命题取材丰富,考查有新意,时代特征鲜明,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试题考点分布均衡,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能够客观、公平、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具体来说试卷有如下特点: 一、试题结构稳中有变,突出主干知识考查。 今年文综全国I卷的政治选择题仍然是12题至23题,共12道。非选择题结构有所变动,题号由以往38题2小题和39题3小题调整为:38题考查经济生活(14分);39题考查政治生活(12分);40题第1小题考查文化生活(10分),第2小题考查生活与哲学(12分),第3小题开放性试题“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4分)。试题结构编排有所更新,但考查范围和分值依然保持原有模式。 试卷回避“偏”“繁”“旧”知识点,坚持考试内容的基础性与考试范围的规范性相结合。突出主干知识考查,但又不失考查深度。试卷集中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体现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高度关注。例如,没有出现令大多考生焦虑的计算题,考查了曲线题,但要求学生对互补品和需求曲线的相关知识综合掌握。

二、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学科的德育优势。 试卷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育德”和“增智”的彼此交融,塑造知行合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39题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关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作出解释为背景,请学生分析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的原因及其意义。本题通过突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对学生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和国家意识,学科特色得到鲜明体现。 试卷还注重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通过生动的案例把传统文化具体化,引导考生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如:19题以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设置情境考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40题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为背景,让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其成功的原因。这些题目重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感受我国科技进步的成果,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试题中还隐含众多的公平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等主流价值理念,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有利于学生感受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贯彻高考改革理念,深化学科能力考查。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精选题材构建问题情境,强化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对学科素养的

全国大联考(理科)高三第二次联考 数学试卷

全国大联考(理科) 高三第二次联考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集合M={x |2x 2-x-6<0},N={x |0命题q:θ?∈R,23cos sin = +θθ,则下 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p ∧q B.p ∧(¬q) C.(¬p)∧q D.(¬p)∧(¬q) 3. 设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 ,则( ) A. B. C. D. 4. 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可以将函数的图象( ) A. 向左平移个单位 B. 向右平移个单位 C. 向右平移个单位 D. 向左平移个单位 5. 函数的零点个数为( ) A .0 B .1 C .4 D .2 6.若, ,则=( ) A. B. C. D. 7.已知,则的值为( )

A. B. C. D. 8. 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有71134a a a =,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且77b a =,则95b b +=( ) A.2 B.4 C.8 D. 16 9、已知数列是{}n a 等差数列,若它的前n 项和n s 有最大值,且 110 11-n s 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 的值为( ) A. 10 B. 19 C. 20 D. 21 10.已知函数 若c b a ,,互不相等,且)()()(c f b f a f ==, 则c b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2014) B .(1,2015) C .(2,2015) D .[2,2015] 11. )0)()((),(≠x g x g x f 分别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当0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人教版)

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3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的算术平方根是() A. B.C. D. 2.如果a<b,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a﹣b>0 B.a﹣3>b﹣3 C.a> b D.﹣3a>﹣3b 3.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是() A.B.3.14 C.D.5π 4.不等式2x+3<5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A.B.C.D. 5.若是方程kx+3y=1的解,则k等于() A. B.﹣4 C.D. 6.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A.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B.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7.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65°,则∠2的度数为() A.10°B.15°C.25°D.35° 8.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A.对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

B.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 C.企业招聘,对应聘人员的面试 D.了解某批次灯泡的使用寿命情况 9.如图,将△ABC进行平移得到△MNL,其中点A的对应点是点M,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AM∥BN B.AM=BN C.BC=ML D.BN∥CL 10.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2),B(3,4),C(x,y),若AC∥x轴,则线段BC的最小值及此时点C的坐标分别为() A.6,(﹣3,4)B.2,(3,2)C.2,(3,0)D.1,(4,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1.化简:=. 12.如果2x﹣7y=5,那么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则x=. 13.请写出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的题设和结论: 题设:, 结论:. 14.点A(2m+1,m+2)在第二象限内,且点A的横坐标、纵坐标均为整数,则点A的坐标 为. 15.如图,已知AB∥CD,BC平分∠ABE,∠C=35°,则∠CEF的度数是. 16.将自然数按以下规律排列:

2018年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精品范文】

2018年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8年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31.(1)试题分析 (一)试题评价 本题组是31题材料分析题的第(1)问,以初中生小奇一家致富为材料,设问为“结合材料,分析小奇家致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值为2分。本题主要考查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发展的知识,答案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学生可以从国家政策、个人努力、家乡资源三个角度组织语言回答,学生只要答到两个不同角度即可满分,试题难度适中。材料里也透露了部分答案的信息,如“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小奇家乡有自然风景优美,人文历史浓厚,学生通过审查材料也能获得答案信息,所以本题的设计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审题能力,分析能力,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 (二)得分情况分析 本题总分2分,最高得分2分,最低得分0分,平均分1.5分,得分率75%,总体得分较好。

(三)学生答题常见错误 1、部分学生试卷留空白,或者书写差,字迹潦草看不清。 2、角度不全面,国家政策、个人努力、家乡资源三个角度只回答其中一个角度。 3、没有结合材料审题、答题,写的答案泛泛而谈,假大空,没有结合材料信息谈小奇家致富的主要原因。 (四)错误成因分析 1、考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不高,对材料不重视,只看设问不看背景材料,不会从材料中筛选关键词,利用材料透露的信息组织答案,所写答案没有针对性。 2、部分考生语言组织能力不强,表达不完整,只写几个字,马虎应对;或者表达不简洁,直接抄材料不归纳,答案指向性不明,导致写了很多分数也不高。 (五)教学意见和建议

1、提高学生针对材料中的关键词组织答题语言的能力,建议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和结合材料分析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多角度、多角度、有针对性答题的能力。 2、针对不同设问,规范答题格式,培养学生材料和考点相结合的答题习惯,避免空谈材料或者长篇大论堆积考点,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和答题规范。 31(2)小结 一、试题评价 本小题设问为:“如果你是小奇,用哪些理由说服父母选择这套方案?” 主要考查国情部分的核心知识点:“节能”“生态”“智能”,还有心理、道德、法律部分的“个性”“安全”“娱乐”,材料涉及网络、扶贫、乡村振兴、智能家居,范围涉及广泛,综合性强,要求紧扣材料,运用基础知识,具体化,材料化,知识化。

物理五校联考

厦门市xx年中考“五校联招”统一考试 物理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1.全卷六大题,33小题,试卷6页,答卷4页。 2.答卷一律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以0分计算。交卷时只交答卷纸,本卷由考场处理,考生不得擅自带 走。 3.作图题可以用铅笔。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12小题,每题2分, 共24分。) 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健康成人的体温B.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C.厦门市夏季最热的室外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温度 2.下列物质(或物体)都是导体的是 A.碳棒、人体、硫酸铜溶液 B.塑料、金属、干木棒 C.盐水、陶瓷、食用油 D.人体、空气、大地 3.如图1是小明同学测量一物体长度的示意图, 在下列读数中正确的是 A.2.80cm B.3.00cm C.5.80cm D.6.20cm 4.图2所示,三个相同材料制成的长度不同的音叉,当用音锤 敲击它们时,以下关于它们发出的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音叉发出的声音频率最高 B.音叉发出的声音频率与锤子敲击的力度有关 C.c音叉发出的声音频率最高 D.音叉发出的声音频率与是否使用音箱有关 5.用图3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拉力F=6N,在这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所做的有用功为1J B.所做的额外功为0.6J C.所做的总功为1.2J 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6.下列关于“原理――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磁感应现象――电动机B.漂浮原理――密度计 C.重核裂变规律――氢弹D.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面镜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灶用的是凹透镜 B.近视眼所戴的眼镜是凸透镜 C.汽车车头的前灯灯内使用的反射镜是凸面镜 D.耳科医生检查耳道时使用的额镜是凹面镜 图2 a b c 图3 图 1 4 5 6 3 cm

广西省桂林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大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广西省桂林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大联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分别以等边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为圆心,以边长为半径画弧,得到的封闭图形是莱洛三角形,若AB=2,则莱洛三角形的面积(即阴影部分面积)为( ) A .3π+ B .3π- C .23π- D .223π- 2.已知直线2y kx =-与直线32y x =+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3k = B .3k <- C .3k > D .33k -<< 3.《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方程篇中有这样一道题:“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问几何步及之?”这是一道行程问题,意思是说:走路快的人走100步的时候,走路慢的才走了60步;走路慢的人先走100步,然后走路快的人去追赶,问走路快的人要走多少步才能追上走路慢的人?如果走路慢的人先走100步,设走路快的人要走 x 步才能追上走路慢的人,那么,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 x x 100 60100 -= B . x x 100 10060 -= C . x x 100 60100 += D . x x 100 10060 += 4.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它的面积是 2500000 平方千米.将 2500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 .70.2510? B .72.510? C .62.510? D .52510? 5.如图,在Rt △ABC 中,∠BAC =90°,AB =AC ,AD ⊥BC ,垂足为D 、E ,F 分别是CD ,AD 上的点,且CE =AF.如果∠AED =62°,那么∠DBF 的度数为( ) A .62° B .38° C .28° D .26° 6.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x+k 与k y x = (k 为常数,k≠0)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水平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将唯一正确答案前的代号填入下面答题栏内) 1、若m >n ,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 A.m+a <n+a B.ma <na C.ma 2 >na 2 D. a-m <a-n 2、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 ) A.为了了解人们对中国教育台某栏目的喜爱程度,小华在某校随机采访了10名九年级学生。 B.为了了解“神七”卫星零部件的状况,检测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 C.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小明同学在网上向3位好友作了调查. D.为了了解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统计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 3、要反映我县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直方图 4、如图,一把矩形直尺沿直线断开并错位,点E 、D 、B 、F 在同一条直线上,∠ ADE=125°,则∠DBC 的度数为 ( ) A.55° B.65° C.75° D.125°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a 2 +1,-3)所在的象限是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小明身高1.5米,小明爸爸身高1.8米,小明走上一处每级高a 米,共10级的平台说:“爸爸,现在两个你的身高都比不上我了!”由此可得关于a 的不等式是 ( ) A.1Oa >1.8×2 B.1.5+a+10>1.8×2 C.10a+1.5>1.8×2 D.1.8×2>10a+15 7、某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总和为900°,此多边形的边数是 ( ) A.4 B.5 C.6 D.7 8、一条线段将一个四边形分割成两个多边形,得到的每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原四边形内角和比较将 ( ) A.增加 180° B.减少 180°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甲、乙两个书店共有图书5000册,若将甲书店的图书调出400册给乙书店,这样乙书店图书的数量仍比甲书店图书的数量的一半还少400册,问这两个书店原来各有图书多少册?设甲书店原有图书x 册,乙书店原有图书y 册,则可列出方程组为( ) A.?????=--=+400)400(215000y x y x B.??? ??=+--=+400)400()400(2 15000y x y x C.?? ???=--+=+400)400(21 )400(5000x y y x D.?????=--=+400)400(215000x y y x 10、如图,四个电子宠物排座位:一开始,小鼠、小猴、小兔、小猫分别坐在1、2、3、4号的座位上,以后它们不停地交换位置,第一次上下两排交换位置,第二次是在第一次交换位置后,再左右两列交换位置,第三次

2018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卷分析 激扬家国情怀 高考历史试题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体现高考内容改革对“助推改变应试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实现高考选拔德才兼备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 一、体现历史学科积极育人导向 历史学科通过精心选取素材,构建试题情境,引导考生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坚持唯物史观。如文科综合Ⅱ卷第42题讲述了近代著名洋务企业汉阳铁厂的建立、投产过程,反映出近代中华民族所遭遇的艰难曲折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激励考生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断开拓进取。Ⅱ卷第27题呈现了传统戏曲昆曲的精美与雅致,Ⅲ卷第26题叙述了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脉络,考查了考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能力。 历史学科在考试内容选取上注意与党和国家的人才选拔要求相契合,考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必备品格。如Ⅱ卷第47题描述了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三娘子,以其杰出的个人能力与威望,维护明、蒙之间长期和平的事迹,考查考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水平和家国同构观念。 历史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试卷的“鲜亮底色”,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师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强大思维工具,并成为他们信仰的指引。如Ⅰ卷第29题以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的论争为背景,得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结论,引导考生认清科学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本质区别。 二、避免“偏、难、怪、深” 历史试题对考试内容和要求进行了优化与整合,避免“偏、难、怪、深”,强调考查主干知识。如Ⅰ卷第26题和27题分别考查宋代手工业发展和明代的中外贸易,Ⅱ卷第32题、33题和34题分别考查古代罗马法发展、早期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和二战后欧洲经济一体化等。 历史学科从多角度、多层次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引导考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如Ⅲ卷第41题以上海和曼彻斯特两个城市的发展为例,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问题进行比较视域下的考查,涵

浙江省五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2020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试题高三年级 (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效实中学、绍兴一中) 物理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列有关物理量关系式,哪个不是比值法定义式( ) A ./a v t =?? B ./()B F IL = C ./C Q U = D ./I U R = 2.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电压的单位,下列正确的是( ) A .()2 2 kg m /Cs ? B .()2 3 kg m /As ? C .J/C D .N m/C ? 3.如图为“懒人神器”手机、pad 支架,支架可以任意弯成舒适角度,人们可以站、坐、躺各种姿势看手机。关于手机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机受到的弹力一定竖直向上 B .手机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竖直向上 C .手机受到支架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D .因为支架扭曲,所以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方向不能确定 4.关于物理史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伽利略和笛卡尔,都没有提出力的概念,是牛顿将物体间复杂多样的相互 作用抽象为“力” B .开普勒研究第谷的天文记录资料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 .库仑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带电小球之间的作用力,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