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政策选择——党课讲稿(42页)

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政策选择——党课讲稿(42页)
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政策选择——党课讲稿(42页)

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政策选择

(党课讲稿)

前言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题目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政策选择”,就是中国经济可否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研究的问题,这是我们所争取实现的目标,但是能不能实现还需要研究,还需要努力。所以今天我们要讲一下所要达到的目标中到底包含哪些问题,包含一些什么内容,它要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要采取的途径与政策是什么,又存在哪些矛盾和困难,我们中国经济是不是能够实现持续较快的健康发展,今天主要讲这几个问题。

一、中国经济增长减缓的原因

首先,现在中国经济所面对的问题是,2011年以来,也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复苏起来以后又出现了经济的下滑,经济增长率开始减缓。这种减缓也是当前经济的一个重大变化,在这种减缓的情况下就给我们提出了问题,中国经济能不能在这种变化下实现持续的健康发展。而且这种减缓可能是一种不利的冲击和影响,也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是长期的,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论。很多人甚至占主要地位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当前的这段下滑,也许还是有利于健康发展的一个因素,一个变化。但是另外一种相反的观点认为,恰好是因为经济增长率下滑了,

对新中国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反而造成了一种冲击。所以对这个问题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和争论,我们今天就这个问题要展开一下争论和分析。

我们再看一下,中国经济增长率35年以来,也就是1978年到2012年以来,平均经济增长达到了接近10%。到2013年第三季度的时候,GDP的增长率已经下降到7.7%了,比平均增长速度降低了快三个百分点。特别是最近这几年,从2010年的10.5%下落到了2013年第三季度的7.7%了。这种连续三四年的下滑,到底是将要离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长期轨道,还是短暂的波动,而且将来几年会出现什么变化,会不会继续延续这种下滑,还是会保持这样一种较低增长的态势,或者会重新回升。这些问题都对我们中国经济的增长状态,或者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具有关键的重要的影响。

对于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出现一个持续的、稳定的、适当的增长的关键因素是关于潜在增长率的讨论,一个经济能不能实现高速增长或者稳定的增长,关键在于它的客观支撑条件,也就是我们说的潜在增长率。潜在增长率指的是支持经济增长的一些主要要素和因素,比如资本、劳动、技术、政策等等多种支撑因素所支持的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潜在增长率有多高,实际实现的增长率才能有多高。

中国经济到现在为止已经连续高速增长了三十多年,按照一般规律,这样高速增长到一段时间以后,势必要下落,因为基点

高了,而且潜在的支持要素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所有国家在持续高增长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在某一个高点转为下落。比如日本就是从七十年代初也就是1971年开始从高增长变为了低增长,韩国则大概到九十年代的上半期,也从高速增长转入低速增长,还有巴西更早一点,大概在和日本差不多的时候也从高速增长转入了低增长。所以中国现在出现了一种经济减速,是不是也和这些国家一样,从高速增长进入了一个长期的较为低速的经济增长阶段?我们从这个图表就能看到,中国经济目前还是超越于其他所有国家,增长速度达到了10%左右,从长期来看,30多年来包括2012年,整个算起来平均是10%。

但是最近这几年的变化是不是一个长期的未来转折点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这种观点也是比较强的观点,认为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已经开始下移,所以当前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下移、减缓,表现出了潜在增长率下移的深层因素。什么是潜在增长率,前面已经说了,它是由资本、劳动、技术等等各种因素所决定的增长率。主张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中国潜在增长率从2010年开始下移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随着不断的高速增长,资源环境的约束在增大,人口红利在减少,市场化、全球化的红利由上升变为衰减,所有这些制约因素造成了中国潜在增长率的开始下移。

中国潜在增长率有各种各样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认为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大概是在10%左右,所以中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也在

10%左右。但是从2010年甚至更早一点也就是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开始从10%左右开始下降,下降到多少,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多数的研究认为2010年左右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大概在9%左右,我这里列出了大概六七个研究者的文献,比如高铁梅、梁元芳认为2010年左右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大概在7.8%-10.4%;许召元认为潜在增长率大概 6.75%-12.49%,也就是大概在10%左右;杨旭军认为大概在10.54%-11.56%;郭庆旺、贾俊雪认为大概在9.56%;张鸿武认为大概在9%左右;刘斌、张怀清认为在8.3%左右。这些都是我在论文的文献中搜索出来的,这些预算或者研究观点都是根据他们通过数学模型来计算资源支撑、资本支撑、人口、劳动力等等各种要素计算出来的,普遍认为是在9%左右,很少有人认为在9%以下或者更少的认为是在7%以下或者是6%。但是我们中国经济目前的实际经济增长已经下降到7.7%了,也就是下降到8%左右了,几乎还没有看到一个研究者认为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经下滑到8%以下了。

所以从大多数的研究来看,中国实际经济增长下滑到7.7%已经低于大家所计算出来的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9%这样一个水平,除非有人研究出来中国的潜在增长率现在已经下滑到7%左右了,那我们可以说中国经济当前增长速度的减缓是由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移所决定的,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刚才我们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是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增

长速度到底有多高的问题,潜在增长率中除了有要素投入、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效率,也就是技术进步。在经济学中普遍认为,一个国家长期的经济增长,不主要在于投入,因为投入的要素是有限的,而且投入的越多可能会造成成本升高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制约因素加大,相反会造成增长率的衰减。所以能够支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当然这个技术进步指的是广义的,不光是我们说的生活技术或者物质技术、科学技术,而且还包括政策、体制,还有社会运行、经济运行,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资源配臵的调整等等。所以这是一个广泛的因素,那么这个因素在经济学的模型中就叫做全要素,就是综合各种要素,不是物质投入的要素而是非物质投入的要素的提高,它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研究一个国家经济的全要素,也就是非投入的要素的提高,是表明这个经济效率的提高而不是投入量的增多,这样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就能保持持续增长。

所以我们要观察或者预测中国经济的增长能不能持续稳定的增长下去,也要像模型所认为的一样,要观察一下我们国家的经济效率到底有多高。根据各种各样的研究,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效率在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是很低的,是下降的。之所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30多年的10%的高速增长,关键就在于我们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到了提高。全要素提高有几个基本的指标,从这张表上我们可以看到,

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年期间,我们的全要素增长速度特别高,达到了6%多,九十年代以后有些波动,特别是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受到一些冲击和波动以后,有所下滑。特别是到了九十年代下半期,由于要对付当时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所以经济增长率明显下落,从研究上也能看到。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减缓符合潜在增长率下移的趋势,这种观点我不太同意。他们认为中国经济现在增速减缓主要就是因为潜在增长率下移了,由于潜在增长率下移了,所以中国经济增长的减缓是符合潜在增长率下移的这种变化趋势,是一种符合客观规律的变化,而且这种增长率的下滑有利于资源环境制约,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而且是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高,甚至是有利于中国经济走向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所以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存在着很多问题就是因为经济增长以前太高了,现在必须把过高的增长速度降下来,那么现在这种增长速度的下移或者减缓正好是政策调整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而且这种预期目标是符合潜在增长率下移的趋势的。

但是我不同意上述这种观点,我认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含义中也包括着经济增长要适当,要保持合理的、适当的、平稳的、可持续的较快增长。只有合理的、适当的、平稳的、可持续的较快增长,所有各种经济的福利,经济的效益,经济的各种各样的成果才能够体现出来。在经济增速合理适当的过程中,

经济效率要不断提高,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合理,人民生活福利与经济增长同步提高,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内容。不能光看如何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而不看如何在经济增长速度适当并且可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在经济效率和结构、人民生活、社会和谐发展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改进提高这些重要的内容。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条件

经济增长能够实现持续的较快的增长的一个基本条件在于经济要有活力,经济要有效率。那么我们看现在主要的是投入的一些要素,比如资本、劳动力。

我们先看资本,从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情况,这张图表表明了中国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在不断升高,这就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率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2010年与1998年相比在不断的升高,从当年不到2%的工业资产利润率,现在已经升高到了将近9%,这说明中国企业资产利润率升高对于中国经济保持不断的持续的增长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第二,我们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们中国不仅是人口众多,劳动力人口的投入支撑了中国经济增长,同时劳动人口的劳动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到,2011年我们的劳动人口也就是经济人口人均所创造的GDP已经提高到了六万元,比2002年不到两万元大幅度的提高。所以人均劳动力创造的GDP 产值的提高表现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支撑中国经济增长起

到了重要作用。两个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资本和劳动力。

第三,除了资本和劳动投入以外的非投入的效率的提高,这是经济增长研究非常注重的要素。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光靠投入是支撑不住的,因为资源可能会被耗竭,或者越来越少,或者它的制约性越来越强。如果资源难以供给了,或者是消耗太大的话,那么增长率就会出现明显的下滑。但是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增长,是因为突破了这种资源约束的障碍,用技术进步、效率提高抵消了资源消耗的不利影响。所以要观察经济增长能否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就是要看非投入的经济效率是否得到了提高,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成为发达国家就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效率都特别高,而这种经济效率在经济学中也就是数学模型所计算的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就是各种要素,除了资本劳动投入之外的体制因素、政策因素、技术进步因素、资源配臵因素等各种各样的调整因素,各种各样的非投入要素综合起来对经济增长所做出的贡献和提高。

发达国家这方面的要素提高贡献都是很大的,有的国家都已经达到20%-30%。那么中国是什么情况呢,我们看到经济效率提高的这张表,可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全要素不断提高,一直在零度线以上,这说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效率得到了提高,总的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也就是经济效率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达到了9.46%。当然这跟其他国家相比可能还是有点低,但是总的来说是提高的,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效果。改革开放以

后企业进入市场进行充分的竞争,这种竞争形成了一种压力,压力和激励造成企业会追求效率的提高,节省原材料消耗,尽可能引进先进的技术,然后加强管理等等各种因素,推进了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张图表我们可以看到,1979年到2004年中国经济全要素生活率增长率的变化,大多数年份都在上升过程中,都在零度线以上,只有在1990年前后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比较大幅度的冲击和下滑,那是一个特殊的事件所造成的。在改革开放的前期,经济效率的提高非常明显,达到了5.28%,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好的一段黄金增长时期,经济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当时破除了计划经济各种各样的僵化管理的束缚,激发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活力,所以推动了中国经济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后来到了九十年代以后,也就是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下滑,从高点开始下落,这个下落当时有一些具体的因素。比如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还有当时为了对付过高的通货膨胀采取了比较紧缩的货币政策等等的调整因素,造成了整个经济增长率的下滑以及经济效率的压抑。在这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个比较长时期的连续的效率下滑,一直到了2000年,下滑几乎到了负的程度。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又出现了一次全要素提高的变化,这就是我们特别关注的一段时期,由于整个政策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改进,出现了效率的提高,这个效率的提高支撑中国经济又出现了新的增长时期。

尽管我们前面说到了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出现了效率的提高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上升,但是2000年以后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变化,就是改革开放的红利衰减了。虽然比2000年的经济增长有所上升,但是比八十年代有所下降,特别是改革开放的红利所造成的激励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开始衰减。比如我们前面说了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化激励的红利,市场化、开放化、贸易、引进外资各种各样的红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明显。在这一段时期里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改革开放的红利释放潜力所带来的一种增长的效果。整个时期来看,1979年到2010年,资本、劳动、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分别为59.3%、22.6%和18.1%,也就是资本投入贡献最大,劳动的贡献第二,第三才是效率的贡献。所以我们国家总的来说还是靠投入来支撑,效率的增长比重比较低,这和发达国家形成了一个差距。到了2000年以后也就是到2010年这十年间,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下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7.8%降到了20%以下,降到了16.8%,这说明2000年以后由于红利衰减,改革开放的激励特别是市场激励,改革开放当初起步时的那种效果开始明显减弱,减到了16.8%。可以这样说,2000年以后尽管比九十年代后半期增长速度有所回升,但是与八十年代相比我们的市场化红利明显衰减,这是我们要注意的一点。

我们再来看一下和发达国家的美国、德国,还有后期的发达国家日本和韩国相比,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张表

中,括号中指的是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括号外的数字表现的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那么美国的全要素增长是达到了0.51%,1991年到1995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了0.53%左右。德国更高一点,达到了0.71%到-2.05%,但是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高,达到了31.6%,甚至到九十年代的时候达到了114%,这是非常高的,要知道我们国家的贡献率只有不到10%。而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在这一段时期里头0.63%到-0.13%,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低了,这是因为日本从1981年以后到1990年期间出现了泡沫膨胀,而且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1991年出现了泡沫崩溃后的一些金融坏账问题,出现了严重的衰退,所以这一段时期是负的。韩国在这一段时间里的全要素增长率达到了5.1%,九十年代达到了3.18%,对经济的贡献更是惊人,达到了52.2%和42.4%,这远远超过中国不到10%的贡献率,所以这一点是中国跟日本还有德国这样效率比较高的国家的差距。

但是在这一个问题上有不同的观点,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不要再追求高速增长了,目前的经济增速的减缓正好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结构调整,还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促进各种各样的难以处理的矛盾,特别是有利于促进资源环境制约的矛盾。所以这种增速减缓我们不能过度地批评,也不能过度地计较我们的增长率下落了,或者是我们红利的衰减,或者是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速支持的力度减缓等等,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减缓正好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但是我不同意这

种观点,我认为中国经济还是要保持一个比较合理的、适当的、可持续的经济较快的增长。而且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实现了接近10%的平均增长,正好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巨大的无可争辩的成功。并不能因为我们现在出现了下落,就认为我们的下落比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速增长还要更加高明,更加正确,更加合理。恰好是这种经济增长的减缓造成了现在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尽管这种经济增长下滑有可能会缓解一些矛盾,比如有些人认为的环境资源的制约因素或者某些结构和一些矛盾所造成的压力,但是我们要看到更大的问题是这种经济增速减缓还给我们带来了风险,还给我们带来了结构调整的困难,还带来很多其他新的困难,这是我们后面要分析的。

三、中国经济增长下滑产生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35年以来,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实际上也的确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经济增长也不能光看增长速度,还要看宏观经济的主要变化,比如通胀率,还有失业率。增长和通胀、失业率是密切相关的,增长高了会带来通胀的上升,但是会造成失业率的下降。所以它既有不利的影响,更加有有利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对付失业率的话,还要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才能够使失业率不至于过高。我们要观察这三个指标,一个是增长要稳定要较快,通胀率要不断的降低,而失业率也要得到控制。

但是我们国家存在的问题,大家看这张图表,1996年以后增长还是稳定高速的,能够达到10%左右,特别是2000年以后

达到了10%甚至高一点。但是我们的失业率在不断升高,这种失业率的升高当然有其他的因素,比如我们的人口比较多,剩余劳动力比较多等等问题。所以也不能光靠增长来解决,还要靠产业结构,比如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解决等等,要发展一些能够吸收劳动力的产业来解决。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增长的同时我们要考虑到控制失业率的要求,我们要保持适度的增长才能实现这样一种增长、控制失业和控制通胀三种总量关系或者是结构上的合理。

自从我们国家经济增长率开始下滑以来,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宏观经济结构不合理开始加重,尤其是2008年以后。宏观经济结构主要指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大支柱结构。这三个结构现在明显不合理,投资率过高,而且还在不断提高,消费率过低,而且还在降低,出口依存率也是偏高。这三大结构都不合理,而且还在加重。这是第一,就是经济增长下滑了,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反而加重。

第二,因为经济结构的含义很多,有宏观经济结构,还有产业结构,就是第二层次。产业结构是中央经济会议提出的要注意产业结构的问题,但是我们国家总的来说产业结构比宏观的经济结构好一点。因为产业结构处在升级变化中,比如我们现在的一、二、三产业就出现了一种升级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在升高,因为第三产业体现了一种从第一和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和要素,而且带有科技、文化、信息等等知识密集型的特征。所以

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产业结构正在从第一向第二、第三升级。

当然还有更多的更细分的产业结构,比如我们下面列出来的能源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原材料产业,特点是基础原材料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能源、基础设施、原材料特别短缺,对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制约,很多地方自己有东西、有产品运不出去,有生产、有产能,没有电力,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制约。所以我们国家以前碰到了这种严重的结构不合理的情况,现在得到了改善。但是这种改善随着经济的下滑可能又出现了另外一种问题,就是前几年快速增加的能源、基础设施、原材料变成过剩了,这又出现了产业结构所要解决的另外一个问题了,产业过剩问题,这是一个产业结构的问题。

第二个产业结构的问题,比较重要的是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关系,比如我前面说到了经济增长了不一定能出现就业的增长,因为很多产业只加强资本投资和资本密集型的生产,不注意吸收劳动力,结果生产规模越大,劳动力被排斥的越多,被解雇的越多。所以我们为了解决劳动就业和人民收入增长问题的时候,还要注意解决好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改革开放以后,大力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使得我们国家在经济增长和出口增长发展过程中劳动就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劳动者就业和收入得到了很快的提高,所以这个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些年这个结构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是资本密集型发展很快,劳动密集型发展相对衰落,这可能跟

我们现在说到进入到一个新兴阶段的问题有关。

还有一个,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还存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关系问题。传统产业一般指简单的初级产品的制造业,但是我们国家准备发展一些新兴的比如信息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进入国际竞争领域能够站到领先的高端的位臵上去,所以这也是一个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最后是我们国家最近提出过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是相对于一般产业而言的,比如高端制造业、新型信息技术、新型能源或者生命科学、生物产业或者新型交通运输和物流产业等等。所以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也不能过快,过于超前。过快、过于超前会对一般产业或者支撑当前中国经济正常增长的产业造成挤压,甚至会造成周转不灵,出现一些危机问题。所以产业机构的调整对于我们现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观察中国经济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

具体看2000年以来,特别是2008年以来经济增速减缓出现的结构不合理问题,大家可以看到,从2008年、2009年以后,消费率明显在减少,而投资率在升高。这说明2009年以后我们国家的投资和消费的比例越来越不合理,投资的比重从原来大概占40%以下上升到了40%以上,而消费率从大概60%现在下降到了已经不到40%。而另外一方面,我们的出口依存率,就是出口占这三大部分中的比重也在升高,现在已经升高到了20%,虽然比2007年、2008年低了,但是要比改革开放前期要高的多,而

且高于世界一般水平。像日本美国只有10%,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也不到10%,所以中国的出口依存率也是过高,而投资比重也很高,只有消费率过低。这就是我们国家现在存在的宏观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而且这种不合理随着经济下滑的明显化和持续加重更加不合理,因为有关部门发现经济下滑了,更加加强用投资和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来扭转增长下滑的局面,因此造成经济越下滑,投资比重和出口比重就越高,结构就越不合理,这种结构越不合理经济增长就越难以持续,越难以和谐健康发展。

刚才我们前面看到的主要是三大结构,就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依存率的比重,还有另外一种计算方法,就是把出口只计算进出口部分,也就是出口减进口的这一小部分,这样部分就很小了,就能更加明显地看到投资和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情况。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消费占到了62%,超过了60%。但是现在到了2012年,主要是2008年以后消费率已经降到了不到50%,而投资率由改革开放初期不到40%现在上升到了49.2%,所以投资比重过高,消费比重过低,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不合理的变化,特别是2008年、2009年经济下滑以来大力推动投资刺激所造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结果。

这是三种增长图表,就是投资高速增长,消费平缓增长,出口剧烈波动。这刚好说明了前两张里为什么投资比重不断升高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投资的高速增长不断加强。大家看到增长速度最高的这个线就是投资增长速度,它在最高的时候也就是1993

年的时候曾经达到过60%,而在2000年以后也一直达到了30%多,最近它有所下落,但是还是很高,达到了20%,是投资、消费、出口中增长最高的。其次第二高的是消费,消费现在要远远低于投资,这是我们不合理的地方,所以造成了消费比重在不断下落,现在的消费增长速度已经下落到了14%,高的时候消费增长速度能够达到16%-17,甚至达到20%。但是现在消费增长率下降了,所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主要靠投资了。还有一个出口,我们想用出口支撑经济增长,但是出口受到外部局势动荡的影响,所以我们的出口振荡极大,这也是一个国家出口依存率过高,过多依赖外部所造成的一个不利影响。中国的出口波动特别大,尤其是2008年出口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下降,形成了一个低谷,一个深坑,这个深坑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就是因为中国出口依存率过高,过度依赖出口所造成的一种结果。尽管后来恢复上去了,但是整个世界经济没有恢复,所以中国的出口仍然很难恢复,中国的出口在2012年的时候已经下降到了5%了。总的来看,我们是投资高速增长,消费平缓增长,而出口是剧烈波动,这也是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前面看到的是三大结构,宏观结构的一个不合理的变化。

我们看产业结构总的来说还是不错,最重要的产业结构是三次产业结构,一产、二产和三产。世界整个趋势来说,一产的比重不断下降,二产和三产的比重不断上升,尤其是三产的比重上升更快。中国经济现在也出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不断从一产转

向二产和三产,这体现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一种合理的趋势。大家看最底下的浅灰色的柱子,整个一产也就是农林牧渔,改革初期的28.2%,现在已经下降到了10%,而二产基本保持不变,从47.9%变化到了45.3%,而三产增加很快,从23.9%上升到了44.6%。所以中国经济基本上是二产比重最大,其次是三产,最后是一产,要比改革开放初期的结构合理的多,升级的高度也明显上升了。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比如欧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一般都在70%到80%之间,或者是达到了80%左右,二产大概是20%,而一产只有1%或2%。所以这样一个发达水平的方向来比较的话,中国的第一产业的比重还要进一步降低,而且第三产业还要进一步提高,而第二产业可能还要有所下降才是更合理的趋势。要达到这样合理的趋势,不是说不搞农业生产了,而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要用更加剩余的、更加充足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效率来支撑二产和三产的发展。而三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更少投入、更高效率地生产,科技、文化、知识还有信息产业的发展,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来实现支撑中国经济的增长,实现这种发展方式的转变。所以一二三产业的不断升级和变化体现出我们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趋势。

我们前面提到了特别是工业产业结构中,制造业和原材料的比重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我们国家的主要原材料短缺,供给不足,很多企业都是缺少原材料,而

造成了原材料价格过高、供给不稳定不足的问题,成为制约我们国家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上半期增长困难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但是后来,特别是2000年以后,我们国家主要原材料增长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解决了主要原材料供给不足、增长不稳而价格过高的问题,解决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但是现在我们又出现了另外一个相反的变化,就是2008年以后,这张图表表示的是2008年以后,原材料增长从高峰开始下落。这是什么原因呢,在2001年到2008年一段时间里,原材料实现了高速的增长,钢铁、水泥、有色金属、化工原料等。到了2008年以后整个经济出现了下落或者减缓,结果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减弱,结果已经实现增长的主要工业原材料又变得过剩了。所以现在又出现钢铁、水泥、有色金属、化工原料的过剩形成的下落,这是出现了产业结构的新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原来过快增长所造成的产能过剩的新的问题。

我们国家经济增长还有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能源,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经常碰到石油、煤炭、电力不足的一些制约,煤电油运的制约非常严重,很多地方都被迫开山停滞、停产、停工。改革开放进展了一二十年以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变,能源生产不断增长,但是总的来看能源生产增长还是慢于经济增速,因为经济增速还包括一些较少使用能源的一些行业,所以整个经济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能源生产增速。大家以为能源生产大幅度慢于经济增长增速是不是会造成能源严重短缺不足,或者造成能源和

经济增长的严重不协调,对经济增长严重的制约,而且会形成经济增长将来不断下降的最直接因素,这是大家所担心的。

但是我们分析一下图表就能看到,其实并不是那么可怕的。能源使用与生产差额由不足转为剩余,大家看这张图表,蓝色的柱子就表明了差额,大概在1990年到2008年这一段时期,我们国家的能源供给不足,出现了使用与生产供给很大的差额,这个差额在2000年的时候达到了高峰,差额非常大,非常负的增长,能源差额显示为负数。到了2008年经济下滑以后,反而能源生产出现了一个供给过剩、供给充裕的情况了。这种供给充裕的情况一方面表明了我们能源生产其实得到了增长,没有下降。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表明了我们经济下滑以后对能源的需求减少,而表现出即使能源生产增长减慢也会体现出能源生产过剩,当然它不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过剩,或者是一种转变,而是整个经济增长下滑减缓对能源生产需求减弱所造成的能源生产与使用差额由不足转为剩余的变化。这种变化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如果经济增长下滑过多的话,就会造成我们已经形成的能源生产能力变得过剩,变得浪费,使得真正能够支撑经济增长的一些要素不能充分地发挥出作用来,这是需要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

再看产业结构另一个方面的内容,就是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这张图表表明了交通运输的增长速度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红色这条粗线表明了GDP的定期增长速度,都是与初始年也就是1978年相比的增长速度。很明显,粗线的

3篇党课讲稿:重温入党经历感悟

3篇主题党课讲稿:重温入党经历感悟【篇一】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永不叛党!”再一次面对庄严的党旗,又一次重温铿锵的誓言,精神在这一刻得到新的砥砺,思想随之得到新的升华。看着每一位宣誓党员坚毅的面庞,通过重温入党誓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仿佛又回到了2001年大学毕业的那个夏天,我被批准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第一次站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誓言至今回荡在我的心房。当时入党的动机十分单纯,“共产党员” 是一个神圣而光荣的称号,也是无数优秀青年的追求和信仰。作为一名师范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立志孜孜奉献于三尺讲台,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毕生的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19年的风雨岁月,我紧紧跟随党的脚步,忠实地践行着入党誓言,履行着党员的义务和责任。 这些天我认真思考了“当初为什么入党,现在该干些什么,今后将会留下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我们相信,绝大多数同志入党时的诺言是由衷而真诚的,入党后也保持了清醒的党员意识,认真践行入党誓词。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少数

共产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并没有认真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有的甚至连普通群众都不如,做出了许多与共产党员的称号不相符,甚至是败坏党的形象和威信的事情。所以,我们很有必要重提党的意识、重温党的誓词,对广大党员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 平凡孕育着崇高,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中国共产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无私奉献!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每位共产党员都要站在维护党的先进性的高度,着力塑造自己的先进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不断提高全党的威望,永葆党的先进本色。 宣读誓词只需要一分钟时间,但我将用一生来实践我的庄严承诺! 【篇二】 光阴如梭,岁月荏苒,时间的流失可以冲淡人生脑海中的许多记忆,但总有些事却日久弥新,永远都铭记在心中,这就是我的入党故事。 那一天,我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立下了为共产主义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铮铮誓言;那一天,第二次提交入党申请书,并在那年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向党组织表明了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方向;那一天,当入党介绍人

微型党课讲义-中国梦给生命点亮一盏灯(特等奖作品)

中国梦,给生命点亮一盏灯 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生命是自然的杰作,生命诚可贵,人生本幸福。当黑夜笼罩生命,我们渴望有一盏灯,燃起生的希望、活的勇气。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中国梦,给生命点亮一盏灯》。引题: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 这是一道数学题:假如你养了1000只鸡,每天产蛋1000枚,你怎样才能获利最多? 方案一:自产自销每天只卖出600枚,一年收入36500元。拿着钱,你高兴吗?剩余的146000枚鸡蛋怎么办?那可是146000元。 方案二:批发他销鸡蛋全部卖出,一年收入73000元。你满意吗?不,你还想赚得更多。方案三:鸡蛋变宠物 400枚蛋孵成小鸡,当宠物卖给小学生,其余600枚卖给批发收购商。一年你将获得189800元。从36500元到189800元,收入剧增,彰显出创新的魅力。 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邓小平也曾说,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鸡蛋变宠物真是一只创新的好猫,因为: 1.鸡蛋变宠物,智力创新,提升商品升值。 2.静物变活物,卖点创新,拓展销售对象。 3.卖蛋与卖鸡,多项经营,解决商品滞销。 然而,您是否从内心深处,对生命发起过叩问? 假如你是老师,你会出这样的数学题吗? 假如你是家长,你会给孩子买宠物鸡吗? 可是—— 假如你是这些小鸡,你会幸福快乐吗? 假如你是那些母鸡,你会伤心流泪吗? 当生命成为玩偶,我们在漠视生命。 立题:漠视生命,不容忽视 如今,漠视生命,层出不穷,不容忽视。环境污染,食品有毒,药品造假,自杀与他杀。青春之殇,生命之痛。当鲜活的生命逝去,我们不禁要问:文明时代,谁给生命释放了黑夜? 破题:生命诚可贵,人生本幸福! 漠视生命、给生命释放黑夜者,不是别人,而正是我们自己。我们存在错误的认识,将社会主义本质任务与其实现途径相互割离,这是我们漠视生命的思想根源。社会主义本质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我们搞改革开放、建设市场经济。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引领物质文明。因此,重视经济建设,更要重视精神文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荣辱观为导航。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齐步走,先富后富是前提,共同富裕是追求。可是,如果我们重经济、轻精神,求先富、忘后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成为空中楼阁。 认识错误将导致个人价值的偏向,“以物质为中心,以享乐为荣耀,这成了我们漠视生命的直接原因。价值偏向,心态就会失衡,于是信仰缺失,精神空虚,名利至上,急功近利,

2018年最新中国梦微型党课讲稿

党课讲稿

中国梦微型党课讲稿 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国梦"这个词像是一个重磅精神炸弹一下子在华夏大地炸开了花,顿时间无论城市乡村、大街小巷,无论党政机关、学校、企业还是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中国梦"的影子。"中国梦"纳入了地方发展目标,进入了宣传画册,进入了征文讲稿,进入了饭后闲聊。什么是"中国梦"?大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但显然一百个人心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在我看来,有不少人对"中国梦"理解变成了误解,以至于让"浮云"遮住了"望眼",无法登得更高,看得更远。所以我认为,真正让全民共做"中国梦",必须跳出对"中国梦"理解上的误区,用正确的眼光探寻"中国梦"的真正境界。尤其在"中国梦"刚刚起航的时刻,更有必要去伪存真、拨云见日。目前存在哪些影响人们认识"中国梦"真面目的浮云呢? 浮云一:庸俗化 庸俗化的误区主要是三种。一是口号化。把"中国梦"变成口头禅,到处生搬硬套,无论什么都加上一个"中国梦",比如说"中国梦·##梦"、"##中国梦"、"中国##梦",现在有的地方开始了中国梦口号的征集活动、有的小学开始了中国梦的征文,有的企业举办了中国梦的演讲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弘扬

正能量、促进中国梦的宣传,但就怕盲目跟风,只停留在口号上,结果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其危害在于使"中国梦"入耳难入心,如同一位音乐大师正在台上演奏美妙的乐曲,而台下的观众全部起立鼓掌、欢呼、大声哼唱,看似热闹非凡,其实早已破坏音乐本身的美丽。 二是商业化。"中国梦"的流行让很多商家看到了机会。比如说"中国梦网"成了一家购物网站,武汉则直接开了一家中国梦商品城,经营电脑及配件、化妆品等商品的批发业务,至于打着中国梦旗号的产品、广告、商业活动就更不计其数了,甚至选美大赛、人体摄影之类的也冠上"中国梦"的大名,就难以接受了。合理的商业运作确实可以拓宽中国梦的宣传渠道,容易被人接受,但是过多的铜臭味、甚至庸俗的方式和载体是不是降低了"中国梦"的境界? 三是分解化。将每一个个体的追求和梦想直接等同于"中国梦"。于是将"中国梦"仅仅理解为想拥有一套房子、想考上大学、想挣大钱、想娶老婆生娃等等。其危害在于将"中国梦"分解为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功名利禄等微小的颗粒,不利于"中国梦"作为统一价值观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凝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保障"中国梦"的实现。试想一下,一件美丽的艺术品,如果拆成零散的部件,那还美吗? 浮云二:片面化 片面化的误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中国梦"简单理解

党课讲稿:加强学校作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加强学校作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我们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我校教师队伍的形象,影响着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对于树立教师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就如何加强党员和教师作风建设现状进行分析,谈一点加强和改进学校作风建设的看法。 一、学校作风建设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我学校在作风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对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同志视作风为小节,抓得不够坚决,教师党员不以为然,对师生的感情不深,执教方法简单粗暴;在工作理念上,重管理、轻服务,服务学生、服务教学、服务教师的观念没有完全到位和确保落实;在工作方法上,作风不够扎实,工作中深入调查研究不够,开拓创新不够,存在形式主义和经验主义苗头;在管理机制上,科学性不够,各种检查、汇报、评比疲于应付,工作效率不高。 现阶段学校存在作风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观念因素。意识决定行为,受社会不良风气特别是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少数教师忘记了“教师称号”所负有的神圣使命,没有明确“为谁教育、为谁表率、为谁服务”的问题,存在观念意识淡薄,对自身的“育人服务型”角色定位不清,甚至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二是管理因素。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建设的规范化和教师队伍管理的正规化有待进一步健全

和完善,在职责划分上还存在交叉和重叠的情况,在用人上存在激励程度不足,影响了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同时,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不落实,责任追究还存在滞后的情况,在教师队伍中存在吃空饷、上花班,迟到早退严重,小病大养,无病呻吟等现象,社会反响严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作风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加强和改进学校作风建设的途径 改进学校工作作风必须与时俱进,按照中央和教育局“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大胆创新,要从体制、机制、制度改起,从领导作风改起。主要措施有:我校深入开展以“正风气、强素质、树形象、促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努力实现见转变、见提升、见发展的“三个见”活动,奋力推进我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学校文化环境建设为依托,营造作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环境是软环境,它包括社会或学校内人员在共同生活中长期积淀的思维模式、价值标准、师生心理和行为方式乃至道德风尚和行为准则等,校园文化环境无时不在潜移默化中对个体乃至群体的态度、行为和作风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因此,良性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优良作风的“孵化器”,对作风建设起事半功倍之效,从校园文化环境着手,以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作风建设上的许多问题,进一步打牢作风建设思想基础。

地税党课讲稿:加强作风建设 促进工作落实

地税党课讲稿: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工作落 实 同志们: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委十届十一次全委会精神,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今天,根据局党组的安排,由我给大家上党课,这堂党课的题目是: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工作落实。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一起学习、探讨,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如何加强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当前,我们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抓住当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工作。对每个干部来说,要在工作、学习、生活实践中自觉磨砺,点滴养成,逐步培养优良作风。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勤于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一个人素质的高低,除了他的能力、知识外,最重要一点就是看他的修养。人的修养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它的形成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学习。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对于我们来说,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而且还应具有良好的党性修养。党性是什么?党性

就是规章、是制度、是原则,是为党的理想而形成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性问题。早在1941年1月中共中央的有关决定中就提出要加强全党的“党性教育和党性学习,决不可轻视这个绝大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平时不注重自己的学习,不加强党性修养,其作风必将腐败,必将走上犯罪的道路。陈良宇、成克杰、庞家钰等,都是活生生的教材。以上三位高官的贪污腐败,其根本原因都是其本人放松了自身的学习,放弃了自己的党性原则而造成的,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特别提出要求,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加强作风建设,这是当前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因此,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要讲正气,树新风。所谓正气,是指顺应历史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为人民群众所认同的价值观念所体现出来的气节。讲正气也是我国传统思想道德的精髓。千百年来,一直把志存高远、修身养德、尊义重节、公正廉明、自强不息等作为做官、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广泛渗透于政治、军事、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节重泰山,利

怎样上好党课讲稿

怎样上好一堂党课 刚拿到这个党课课题的时候,我整个人都糊涂了,要我上一堂党课教大家如何上好党课,让我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于是我就干脆啥也不想,就好好梳理和归纳了一下我从事党务工作这么多年,在开展形式多样的党课中积累的一点经验,结合我往期做的党课课件,完成了这次党课。 一堂好的党课不仅能教给学员知识,还要能引导学员用正确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仅能让学员对所学的知识入脑,而且能够入心,成为指导实践的良方,发挥好党校教育阵地的作用。因此,要讲好每一堂党课比较难,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但也有规律可循,这就要求每一个党务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这里,我从备课和讲课这两大块,浅谈我这些年在开展党课上的一些经验。 备课篇 要讲出优质、高效、精彩的党课,精心备课是关键。一般来讲,准备的功夫下多大,一堂党课成功的把握就有多大。尽管党课教案的撰写千差万别,但从我们的实践来看,一个好的党课教案,在备课时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主题要明确 党课要有明确的主题,这一主题要贯穿党课的始终。在编写教案的时候,应该首先明确要通过这堂党课帮助广大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

树立什么、提高什么、反对什么,对这一问题自己心中要有数。党课教育的选题范围很广,可以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可以是党的基本知识、党的优良传统,还可以是国际国内形势的热点问题,等等。但是,党课教育的具体选题一定要有针对性,要与党的中心工作和党员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授课时间通常只有一两小时的党课而言,其主题宜小不宜大,宜近不宜远,可将某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问题的一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然后讲深讲透。比如前阵子全党上下补交党费,有一部分党性觉悟不高的党员有意见,有怨言,于是我找准角度,针对党费交纳的问题,以提高党性修养作为立脚点,做了一个自觉、按时、足额交纳党费的党课。我选择的切入点是从国民党的两次失败说起,标题宏大,问题复杂,涉及的范围也广,那么在备课时,我就只考虑了从党性这一点来分析,抛出“讲党性从自觉交纳党费做起”这一观点。由国民党败走台湾导入,然后谈国民党的腐败和信仰缺失与同一时期我们共产党艰苦朴素按时交纳党费的优良作风,再将目光拉回到当下国民党大选失败,从国民党党费收缴的角度得出国民党缺乏凝聚力的结论,然后历数我党党员的感人事例。接着由当前的国内外严峻形势引出党员交纳党费的重要意义,“党费交不交,差的是党性,是对党的态度,是对党的信仰,是对党的忠诚。”这样的党课结构有序,层次分明,中间穿插大量的事例,所以听课人就会饶有兴味。 二、资料要丰富 常言道,要想给听课的人一滴水,讲课的人必须有一桶水。占有

微党课讲稿:以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以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城镇化是未来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对开发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商未来建设的不仅仅是房子,而是给城市提供服务、带来创新、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活力的一个重要载体。这就要求开发商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之路,真正转型为城市发展的运营商。城市发展运营商是指围绕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充分运用市场化的机制和手段,通过发挥企业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城市发展的特殊机遇,在满足城市居民需求的同时,使自己的开发项目能够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新形势、新格局、新领域下,新城市、新城镇的建设也有了不同的使命和意义。

12月6日,在由中国房地产报和腾讯城市主办的中国城镇化创新发展高端峰会上,正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正源地产)荣获“中国城镇化发展创新运营商”荣誉称号。这是正源地产在企业转型、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再一次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对于这一殊荣,富彦斌明确地指出,正源地产应紧扣国家发展战略,抓住契机,依托正源地产全产业链综合型地产公司的优势,以及在建筑设计、工程建设、环保节能、技术研发等众多领域的综合实力,通过资源整合、产业导入,做城市的运营商,与地方政府开展全面合作,来积极参与到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履行正源地产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发展和成功,离不开对于政策的研判和结合自身发展条件作出的选择,正源地产积累25年房地产开发运营的经验,依托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红利,以十八大政策为导向,肩负民营企业应负的责任。正源地产秉承“幸福艺术智慧筑家”的建筑理念,“价值、专业、创新、资本、信誉”的企业精神,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为一家战略清晰前瞻,具有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管理科学规范,受人尊敬的专业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安全——党课讲稿(24页)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安全 (党课讲稿) 前言 1972年,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倡建立了世界环境日而且每年都有一个主题,以此来推进全球的生态环境保护,建立美好的地球。201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口号为“为生命呐喊”。而中国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结合改善环境和促进绿色发展的主题,我就选择了“生态文明与生态安全”的内容。 一、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1.生态 在日常生活中,“生态”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比较高。最早,生态是植物学、动物学下的一个分支,现在的生态学已经超越了植物学和动物学的范畴,成为一个连接人们的生活、环境、全球变化,甚至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的一个最通用的词汇。 那么,最早的生态是什么含义?所谓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每一个生物都有一个生态位,这个生态位就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臵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2.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比如我们周边的植物、动物、房屋、土地、空气、水、光线等要素。这些要素中,既有有机就要素,也有无机要素。所以,人类的生态系统就是人类与周围的有机环境和无机环境构成的整体。 3.生态平衡 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就是指生产、消费、分解这三个环节要相等。比如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各种草木、花卉等是生产环节。而消费者就是里面的动物,包括各种鸟类、畜类等,当然也包括里面的人。它的分解系统是指微生物。微生物对于动植物以及动植物残存的尸体进行分解,再还原到生态系统中。 4.人工生态系统 现在,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很少了,很多都是人工生态系统。也就是说,由于人类活动的参与,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是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系统,我们平时说的维护生态平衡,一般是指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它包括七个环节:管理、生产、交换、消费、分解、还原、再生。当这七个通量相等了,人工生态系统也就平衡了。 那么,什么叫不平衡?现在所谓的生态不平衡就是指生产过

2021作风建设辅导党课讲稿

2021作风建设辅导党课讲稿 一、加强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一)实践党的宗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党员干部保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既是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在生活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生活准则。 (二)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一些触目惊心的案例一再告诫我们:一些党员干部没有被困难压倒,但却倒在糖衣炮弹面前,而这些党员干部的腐败堕落,往往始于不良的生活作风。因此,加强党风建设,遏制腐败现象,必须从抓好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着手,这是我们党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统一体。党员干部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更是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建设的带头人。因此,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在人民群众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往往是民风和社会风气的标杆。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高度重视生活作风问题,以自身文明、健康、向上的行为来影响和带动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二、部分党员干部不良生活作风的主要表现及成因。(一)部分党员干部不良生活作风呈“四化”。在新形势下,部分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产生了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出现了不健康的社会交往方式和不文明的生活方式,概括起来有“四化”: 1.价值取向功利化。新旧体制的转轨,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加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使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很大冲击,部分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 2.人际关系庸俗化。一些党员干部把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把手中的权力作为获取回报的筹码。一是上下级之间搞人身依附和裙带关系。二是社会交往中热衷于建立亲属、同学、战友、老乡等不同层次的社交圈子。奉行实用主义,讲哥们义气,编织“关系网”或建立官商相傍、互惠互利的利益同盟,使正常的人际关系庸俗化。 3.生活方式享乐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党员干部认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经过时了。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享乐。有的借工作之名挥霍公款,吃喝玩乐;有的借工作之机巧立名目,游山玩水;有的借工作之时讲排场比阔气,攀比成风。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实事求是——作风建设党课讲稿(27页)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实事求是 (党课讲稿) 前言 大家好,我们接着讲关于作风建设的问题,那这一讲讲的是“实事求是”这个命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实事求是是极端重要的理论武器,极端重要的作风路线,为何这样说?实事求是这个话说了大家都懂,但为什么单单只有共产党这样,绝非如此,任何一个政党要是能够做到实事求是,它肯定能够永远地执政下去,因为不是任何一个民族,不是任何一个文明,更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真正参透实事求是的意味。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文明都是在宗教思想的引领之下形成的,那宗教思想来自于实践,但它的追求未必真的符合现实生活,所以,要在人的生活领域的所有方面、所有的环节都做到实事求是,这实在是不太容易,其实对于个人而言也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自己认同的原则,可自己人推的理想和原则未必也符合情况,不然的话人生怎么会经常遭遇挫折呢。对于一个人是这样,对于一个党更是如此了,我们讲实事求是,必须得先领会实事求是的含义,它有哪几个层次。 一、“实事求是”要求党员干部会学习、善于学习 首先,实事求是要求党员干部会学习、善于学习,那为什么

要从学习的角度谈实事求是?因为实事求是首要体现的是一种学习态度,其次,它体现的是一种实践态度,当然,这是我们做到实事求是的步骤,从另外一个层次上来说,实践是根本性的,我们是为了能够有实事求是的实践,才有了实事求是的学习,但对于一个人能否做到实事求是来说的话,先得实事求是的学习,才有实事求是的实践。 实事求是为何会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作风建设当中的一个追求?它直接的引导是来自于毛泽东主席的这句话,“实事求是,努力工作”,这是1941年冬,毛泽东主席为中央党校的题词。 当时中央党校的教育长彭真,曾向毛泽东请示,为中央党校要题一个校训,毛泽东说应该是实事求是,不尚空谈。所以很多人回忆到,毛泽东是1943年11月为中央党校题词“实事求是”的,根据是1943年11月7日,中央党校大礼堂竣工前有人提议要在大礼堂正门上挂一个校训题词,于是就有人请中宣部的范文澜,说:“范老先生写几个字吧。”结果范老先生写了几个字,自己感到不满意。于是他就提出索性找毛主席来说,毛主席同意了,就写了“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其实毛泽东在1941年就有了这样一个题词,当时他不是在中央党校大门口提的,这是他在报纸上提的一番字,其实“实事求是”这个字最早应追溯到1941年。这是一个典故。 但实事求是,为什么毛泽东主席会提这四个字?其实是得益于他扎实的国学功底,毛主席非常厉害,他的中国传统哲学的修

微党课讲稿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做为大学生共产党员首先要把党的性质印在心中,时刻牢记党员应该体现自己的先进性,这是作为党员的基本准则。 第一,我们必须先做好自己。作为大学生共产党员,要时候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在熟悉法律和党规党纪的同时,还要用一点一滴的言行体现对党的尊重与热爱。 1、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我们生活在一个处处充满物质诱惑的社会当中,而现代人非常容易缺乏信仰,这对我们抗拒诱惑非常不利。没有信仰的人,很容易在诱惑面前放弃原则,也容易自得自满。所以,我们应当树立信仰以成为一个坚定、谦虚、上进的人。 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信仰就是共产主义。虽然现在我们可能会觉得共产主义离我们比较遥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无数共产党员先辈们就是在它的指引下为了全人类的福祉不断奋斗,甚至流血牺牲。先辈们的努力推动着历史的发展,让我们的社会一步一步接近社会主义。因此,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们的精神,把共产主义的实现作为我们的信仰,为之奋斗终身。即是我们不一定能够看到共产主义实现的那一天,但是我们应当尽我们所能为共产主义事业献一份力,只有这样,我们社会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向共产主义靠近。 信仰是一个人最根本的哲学认识,它将指导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行为。所以,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就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按照入党宣誓时的誓词去做。 2、不断学习,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党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要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目标,这就要求每一个合格的党员都要做一个学习型的人。 做一个学习型的人首先就要不断加强政治学习,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而政治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全人类发展的深刻认识,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将其中国化,结合中国的实际来研究。其次,我们应当不断学习其他各种理论,取其精华

我的中国梦-微型党课宣讲稿

微型党课:中国梦教育梦幸福校园梦 主讲人:徐永雷(物流16甲入党积极分子)“中国梦”,这是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心驰神往的字眼。 回首过去,我们“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天朝上国迷梦的破碎而产生的。瓜分豆剖的危险、亡国灭种的阴霾、“东亚病夫”的歧视……但是面对列强的凌辱,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 立足当下,我们“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定领导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苦奋斗,信心百倍地朝着“中国梦”的目标不断前进。现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都已今非昔比。 展望未来,我们“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更加美好的明天充满自信。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怀揣着梦想,追逐着梦想,挺直了脊梁,顽强奋斗,走出苦难,走向辉煌。 中国梦以中华民族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和与世界其他民族包容共生的民族文化心理为基础,表达的是中华民族要对人类有所贡献的雄心壮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础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灵魂是文化的复兴! 马丁?路德?金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教育部长袁贵仁的教育梦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也有一个梦,一个幸福校园梦。 幸福是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幸福是一种认同感、归属感。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温饱已不再是人们谈论的焦点,品质生活、健康享受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随着中考、高考升学率的不断提高,教育也应当走过“温饱式”的应试教育,走向“品质化”的素质教育,学生应当“有品质地学习”,学校更应成为“打造幸福的摇蓝”。 怎样的校园才是幸福校园? 1、有“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幸福是一种心态,营造幸福校园离不开积极心态的 营造。

坚守底线,全面加强机关纪律作风建设(专题党课讲稿)

坚守底线,全面加强机关纪律作风建设(专题党课讲 稿) 同志们: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加强XX机关纪律作风建设,促使全体XX职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确保全局上下政令警令畅通,为贯彻落实局党委各项决策部署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今天我为大家讲一次廉政教育专题党课。本次党课的题目是《坚守底线不越红线》。 古往今来,人们崇尚清廉,都把清廉看成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一种社会追求。多少人因为清廉而流芳百世,又有多少人因为腐败而声名扫地,悔恨终生。众所周知,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消极腐败现象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水火不相容,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背道而驰。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惩治腐败的决心越来越大,制度越来越完善,监督越来越严格,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的期望越来越高,建立一个清正廉洁、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景。“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德为立身之本,修身立德是每一个党员干部保持党的先进性,时刻做到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思想基础。只有引导党员XX、干部职

工始终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才能恪守道德情操,增强自身免疫力,经受权利考验,时刻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廉洁自律,清正为民。 如何教育广大党员XX、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造一支风清气正的XX铁警队伍,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思考和持之以恒加强解决的问题,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同探讨。 首先,在思想境界上,要强化四种意识 第一,必须增强党的意识。 这是树立正确权力观的前提。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一定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入党没有什么便宜可占,当官没有什么特权可享,只能是为人民多做工作,甘于奉献,这是一切共产党人的思想和行为准则。领导干部腐败,都在理想信念这个总关口上出了问题。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自己入党时的誓言,不断增强党性观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二,必须增强群众意识。 这是树立正确权力观的核心。权力观问题,说到底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感情问题,是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自觉摆正与群众的位置,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与群众同甘共苦,决不可与

入党积极分子党课表态发言稿【精品范文】

入党积极分子党课表态发言 尊敬的党组织、各位学员: 大家好!我是XXX部门的XXX,首先感谢党组织给予我们这样宝贵的学习机会,特别是看到刚才新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我深深地感到了震撼。希望我也能在不久的将来,像他们一样面对党旗,拥有一个这样庄严的时刻。为了更好地在这次学习中学有所获,我决心在这次培训中,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明确目标,始终跟党走。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具有铁的纪律的政党,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政党,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振兴中华。党的事业是全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它要求有最优秀的人才加入并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因此,我要在这次党课培训中,了解更多的党的知识,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使我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使自己在思想行动上不断向党组织靠拢,自觉接受党组织的考验,为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做好准备。 二是认真听讲,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党课学习过程中乃至以后的学习中,我要认真党的纲领和章程,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笔记、勤奋学习,将党

的理论真正联系到生活实际,对党的思想理论,要认真学习、学以致用、将督办领导批示件和办理市民投诉联系到理论学习中,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从中体会到更深层次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党的认识。 三是从现在起,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现代知识青年,成为一名优秀分子就是我的目标。在党课学习过程中我将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我们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将来的打拼,是为了家乡的建设、为了百姓的幸福安康。同时我还要学习优秀党员的模范事迹,来增强自己对党的感情,激励自己的行动,培养为共产主义不惜牺牲一切的高尚情操,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名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 最后,再次感谢党组织的教育引导,在这次党课培训中我会做到思想工作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查找不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毕。 XXX部门 XXX 20XX-XX-XX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员队伍作风建设党课讲稿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十几天来,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党员通过听动员报告、学习和讨论中央和省委的有关文件,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大家都表示,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积极认真的态度投入到这次教育活动中去。教育活动开局良好。现在省人大机关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处于学习阶段的第二个专题,即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和改入党的作风建设。3月28日,学忠同志以"共产党员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题给省级机关厅以上的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党课。这个讲稿已发给了每个党员同志,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贯彻。根据省委关于在学习阶段省级党员领导同志都要讲党课的要求,我们省人大的党员副主任要分别到有关部门讲一课。今天,我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员队伍作风建设》为题,讲一讲我的学习心得,作为我在学习阶段的一个发言。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一、党的作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我们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我们党能否坚持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重大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核心问题。先进性不是抽象的,它是与作风建设紧密相连的,或者说,先进性体现在优良的作风上。我们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以良好的作风来体现,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要靠良好的作风来保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以良好的作风来实现。人民群众是从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来认识和看待党的。没有一个良好的作风,共产党的先进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三个代表"就"代表不了"或"代表不好",我们党就难以担负起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抓住作风建设,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推入党的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抓住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也就抓住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延安时期,毛同志倡导并领导了以整顿学风、党风和文风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指出"我们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个整顿党内作风的任务"。1945年毛同志将党的优良作风科学精辟地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并号召全党大力发扬这三大作风。三大作风使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空前提高,对于党领导人民夺取全国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一个执政党,取得政权不易,巩固执政地位更难。难就难在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将面临着更多的诱惑、考验与挑战,增加了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危险。1949年3月,毛同志在建国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及时告诫全党要警惕党内产生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党把端正党风、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为重要任务提上日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邓同志指出"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问题",并告诫全党"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为了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十二大以后集中进行了整党工作。面对改革开放的新情况,党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措施,反对各种不正之风,强调“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等,有力地推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微党课讲稿:推进绿色发展的几点思考

推进绿色发展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部分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推进绿色发展重在绿色化,绿色化既是行动也是目标。 发展理念绿色化是绿色发展的根本关键。绿色发展理念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自然生产力理论的与时俱进,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政府、企业和社会都要树立绿色发展观念。 科学技术绿色化是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绿色技术创新是对技术创新的拓展和提升,是生态文明视域下技术创新的崭新形态。一方面我们需要政府大力支持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创新,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新能源、绿色建筑、环境监测和污染综合治理等绿色技术研发推广,并运用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状况实行全程控制和实时监测;另一方面,需要

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建立起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推广的市场机制,创新绿色发展人才机制,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制度。 发展方式绿色化是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生态环境问题本质是生产方式不绿。一是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十九大报告强调“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这就要求大力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着力推行“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不仅要让产业“绿”起来、让城市“绿”起来,还要让创新“绿”起来。二是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十九大报告强调“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这要求我们弘扬绿色文化,树立全民生态环保意识,培育绿色消费环境和氛围,推行“勤俭节约、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生活方式。 体制机制绿色化是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才能为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一方面,继续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破解阻碍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绿色准入的“高门槛”;另一方面,进行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以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为导向,以

中国梦党课学习心得体会800字

中国梦党课学习心得体会800字 中国梦主题教育党课学习,谈谈心得体会。本文是中国梦党课学习的心得体会800字,欢迎阅读。 中国梦党课学习心得体会800字一: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在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书写美丽人生织就中国梦党课学习心得体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则是中华56个民族的共同梦想。钱学森的梦想是科技兴国,袁隆平的梦想是“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穗粒有花生籽那么大”,而著名法学家江平的中国梦是法治天下。 当大好河山被异族的铁骑碾过,当“饿莩在道,犬兽食尸”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当个体尊严破碎一地,有多少人做过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梦想是卑微的,也是奢侈的,他是那么的遥远,遥远到让人看不见希望。但今天,我们离这个梦想却是如此的接近,如此的充满期待,如此的信心百倍,想着这个伟大的复兴之路前进。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飞向渺渺太空,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创造新的“中国深度”,伦敦奥

运会上的体育健儿获得38枚金牌的好成绩,歼—15潇洒起降,这些都让我们深信中国的复兴之路不再遥远。 刚刚制定的线路图,从建设美丽中国的提出到“五位一体”的统筹规划,从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到小康社会的建成,从医疗、养老制度的提出到医疗、养老制度的完善,都为祖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为公民实现个体梦想提供了梯子。而公民个体的努力,梦想的实现,汇聚起来,又将推动民族复兴的步伐。把公民个体价值融入到民族复兴的轨道之中,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得以圆梦的保障。 中国经历了太多的沧桑和苦难,只有找准道路,并踏实践行,才有希望和未来可言。路阻且长,因此,我们既要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的自信,也要有“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实干;既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从容,也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中国梦党课学习心得体会800字二: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参加了“中国梦”主题教育的党课学习,老师对“中国梦”的精辟解析,独到的见解和大量的旁征博引,使我懂得“空谈误国,实干轻邦”,美丽“中国梦”,圆梦靠行动,只要拿出实干,把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愿望转化为动力,才能辉煌业绩铺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一、实现中国梦,党员干部须“充电” 实现中国梦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而首要的,是不断加强学习,学

中国梦微型党课讲稿

中国梦微型党课讲稿 中国梦微型党课讲稿 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国梦”这个词像是一个重磅精神炸弹一下子在华夏大地炸开了花,顿时间无论城市乡村、大街小巷,无论党政机关、学校、企业还是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中国梦”的影子。“中国梦”纳入了地方发展目标,进入了宣传画册,进入了征文讲稿,进入了饭后闲聊。什么是“中国梦”?大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但显然一百个人心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在我看来,有不少人对“中国梦”理解变成了误解,以至于让“浮云”遮住了“望眼”,无法登得更高,看得更远。所以我认为,真正让全民共做“中国梦”,必须跳出对“中国梦”理解上的误区,用正确的眼光探寻“中国梦”的真正境界。尤其在“中国梦”刚刚起航的时刻,更有必要去伪存真、拨云见日。目前存在哪些影响人们认识“中国梦”真面目的浮云呢? 浮云一:庸俗化 庸俗化的误区主要是三种。一是口号化。把“中国梦”变成口头禅,到处生搬硬套,无论什么都加上一个“中国梦”,比如说“中国梦·##梦”、“##中国梦”、“中国##梦”,现在有的地方开始了中国梦口号的征集活动、有的小学开始了中国梦的征文,有的企业举办了中国梦的>演讲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弘扬正能量、促进中国梦的宣传,但就怕盲目跟风,只停留在口号上,结果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其危害在于使“中国梦”入口入耳难入心,如同一位音乐大师正在台上演奏美妙的乐曲,而台下的观众全部起立鼓掌、欢呼、大声哼唱,看似热闹非凡,其实早已破坏音乐本身的美丽。 二是商业化。“中国梦”的流行让很多商家看到了机会。比如说“中国梦网”成了一家购物网站,武汉则直接开了一家中国梦商品城,经营电脑及配件、化妆品等商品的批发业务,至于打着中国梦旗号的产品、广告、商业活动就更不计其数了,甚至选美大赛、人体摄影之类的也冠上“中国梦”的大名,就难以接受了。合理的商业运作确实可以拓宽中国梦的宣传渠道,容易被人接受,但是过多的铜臭味、甚至庸俗的方式和载体是不是降低了“中国梦”的境界? 三是分解化。将每一个个体的追求和梦想直接等同于“中国梦”。于是将“中国梦”仅仅理解为想拥有一套房子、想考上大学、想挣大钱、想娶老婆生娃等等。其危害在于将“中国梦”分解为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功名利禄等微小的颗粒,不利于“中国梦”作为统一价值观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凝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保障“中国梦”的实现。试想一下,一件美丽的艺术品,如果拆成零散的部件,那还美吗? 浮云二:片面化 片面化的误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中国梦”简单理解为“中国的梦”,而不是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