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科举制的改革及其对当时教育的影响

论唐代科举制的改革及其对当时教育的影响
论唐代科举制的改革及其对当时教育的影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1卷 第1期论唐代科举制的改革及其对当时教育的影响

廖健琦

(暨南大学历史系,广东广州510630)

摘 要:在唐代三百年的历史中,科举、教育、选举三者的关系颇为密切,其中又以科举和教育的关系为最。科举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了多次的改革,这些改革主要集中在科举考试的方法和内容上,而这些改革的进行,对当时的教育尤其是官学教育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第一,官学的教学(实际上就是儒家经典的教育)受到了影响,官学的正常教学活动受到干扰;第二,官学中监官、学官的地位下降了,作用被削弱,随之而来的是官学的教育管理如学官的选任、生徒的管理出了问题,学校的重要性也随之削弱;第三,官学的发展受到影响,出现萎缩、停顿等发展的危机,同时,也使得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

关键词:唐代;科举制;官学教育;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359(2004)0120109205

作者简介:廖健琦(1967—),男,福建永定人,暨南大学历史系讲师,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的研究。

科举制产生于隋朝,但真正取得发展是在唐朝,而且从唐代开始,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科举制是最主要的做官途径,要想取得官职,要想享受高官厚禄,参加科举考试是最主要的手段。”[1](P272)“进士策名,向来所重,由此从官,第一出身”[2](卷六八)。另一方面,与唐以前的朝代不同的是,唐代学校的学生从学校毕业后并不能直接进入仕途,而是首先必须先参加由吏部主持的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改由礼部主持),取得出身后,再参加由吏部主持的铨选,合格了,才能被授予相应的官职。因此,唐代教育和科举制的关系就显得非常密切。

科举制经过高祖和太宗两朝的发展,到高宗和武后统治时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闻明经射策,不读正经,抄撮义条,才有数卷;进士不寻史传,惟诵旧策,共相模拟,本无实才。”[2](卷一三)

至玄宗开元年间,各种问题又暴露无遗。先是在开元八年七月,时任国子司业的李元上疏论曰:“今明经所习,务在出身,咸以《礼记》文少,人皆竞读。《周礼》经邦之轨则,《仪礼》庄敬之楷模,《公羊》、《谷梁》,历代宗(恐误,或应为‘崇’)习。今两监及州县,以独学无友,四经殆绝。”[3](卷七五)至开元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时任国子祭酒的杨 又上奏道:“窃见今之举明经者,主司不详其述作之意,曲求其文句之难,每至帖试,必取年头月日,孤经绝句。且今之明经,习《左传》者十无二三,若此久行,臣恐左氏之学,废无日矣。……又《周礼》、《仪礼》及《公羊》、《谷梁》,殆将废绝,若无甄异,恐后代便弃。”[4](卷一八五)开元二十四年春,发生了“中国科举制度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变动”[5](P95),即科举管理权限由原来的尚书吏部员外郎转移至尚书礼部侍郎:“二十四年,考功员外郎李昂为举人诋诃,帝以员外郎望轻,遂移贡举于礼部,以侍郎主之。礼部选士自此始”[6](卷四四)。于是,是年九月,礼部以贡举权已转移,请别置印。十月,时任礼部侍郎的姚奕上奏,要求对进士科实行改革。至次年正月(《会要》作二月),统治者又颁布敕令,对明经科亦实行改革。这次改革的进行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又有新的问题产生出来,于是又进行改革:“文士多于经不精,至有白首举场者。天宝初,达奚、李严相次知贡举,进士文名高而帖落者,时谓试时(恐误,或为‘诗’)放过,谓之‘赎

收稿日期:2003210225

?

9

1

?

帖’”。[7](卷三)至天宝十一载十二月,统治者又下诏曰:“礼部举人,比来试人,颇非允当。帖经首尾,不出前后,复取者也之乎,颇相类之处下帖,为弊已久,须有厘革。”十二载六月八日,“礼部奏:以贡举人帖经,既前后出一行,加至帖通六与过。”[3](卷七五)纵观这几次改革,除了开元二十四年实行的是有关科举制的管理权限之外,其余的几次都是有关科举制的考试方法与内容的。本文针对这几次有关科举制的考试内容的改革,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就教于同仁。

永隆二年以前,由于在科举考试中出现了“明经多抄义条,进士唯诵旧策,皆无实才”[6](《选举志上》)的问题,即明经、进士为了参加科举考试,不再深入学习儒家经典,掌握知识,只是在重复地做一种简单的工作。因此有必要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改革。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永隆二年,时任考功员外郎的刘思立建言对科举考试的内容实行改革。统治者接受了刘思立的建言,于同年八月下诏,对科举考试实行改革:“自今已后,明经每经,帖十得六已上者,进士试杂文两首,识文律者,然后令试策。其明法并书算举人,亦准此例,即为常式”[3](卷七五)。

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在科举考试中,对明经举增加帖经的内容,而且要求举人在试帖达到取十得六以上的标准后方可试策。所谓帖经,即“凡举司课试之法,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唯开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8](卷一五)相当于现代的填充法,意在考考生的背诵能力,而非为了加强考生对儒家经典的学习,对儒家微言大义的理解。进士举则增加试杂文的内容,所谓杂文,主要是诗赋:“按杂文两首,谓箴铭论表之类。开元间,始以赋居其一,亦有全用诗赋者,非定制也。杂文专用诗赋,当在天宝之季。”[9](卷二)在试杂文、识文律及格后方可试策。从此改革不难看出这样几点:首先,帖经成了明经举的重要内容,帖经成绩的好坏,关系到应明经举的考生的一生。只有首先通过了帖经考试,才有参加下一轮考试的资格。由此可见帖经在唐代科举考试中的重要性所在。而此项改革的施行,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反而给国子监的教学,给当时的儒学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帖经增加前固然有考生忽视正经,只读疏义之弊存在,可是生徒们在读疏义时毕竟还得兼及正经,而且往往还得加上一些自己的理解;帖经增加后,为了应付考试,生徒们固然仍需兼及正经与疏义,然而此时唯在诵记,连帖经增加前尚存的一点对正经的理解都荡然无存了。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帖经在科举考试中的深入推行,帖经所产生的

弊端也日益增多,所产生的弊端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射策时的不读正经、抄撮义条,而是情况更加恶劣,其最严重者有三:其一,“窃见今之举明经者,主司不详其述作之意,曲求其文句之难。每至帖试,必取年头月尾,孤经绝句。”[3](卷七五),“至有帖孤章绝句,疑似参互者以惑之。甚者,或上抵其注,下余一二字,使寻之难知,谓之例援。”[10](卷六三九)由于考试实在太难,加之考生应试的目的主要还是在于博取功名利禄,因此,为了把帖经应付过去,考生只好放弃对儒家经典的正常学习,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将考试对付过去,至于入监学习的本意此时已是全然不顾了:“既甚难矣,而举人则有驱联孤绝、索幽隐为诗赋而诵习之,不过十数篇,则难者悉详矣。其于平文大义,或多墙面焉。”[8](卷一五)这即是说,由于负责明经举考试的机构在考试中实行走火入魔的帖经法,使生徒们在监学习时,惟诵记为能事,而于经文之本意、注疏之原意,则全然视而不见。这一方面使生徒们手捧儒家经典,却不知其所言为何,“其于平文大意,或多墙面焉”,使本已无甚突破与发展的儒学再一次遇上了危机;另一方面,生徒们惟诵记为能事,负责明经举考试的机构在考试中又往往不详求其述作之意,只是在考试的难度方面作文章,二者的共同作用,使国子监监官、学官的作用为之削弱,甚至有可能丧失,学官的地位为之下降。

因此之故,兵部郎中蒋武、考功员外郎刘伯刍、著作郎李蕃、太常博士朱颖、郯王府谘议章廷,接受诏令同赴国子监讲论。[3](卷六六)检《旧唐书?职官志》与《唐六典》可知,兵部郎中为从五品上,考功员外郎为从六品上,著作郎为从五品上,太常博士为从七品上,王府谘议为正五品上,国子博士为正五品上,太学博士为正六品上,四门博士为正七品上,广文馆博士为正六品上(按《唐六典》中无此条)。将其细细比较,便可很清楚地看出,其实学官并非真正的职位稍卑,而是由于唐后期在科举制度的发展过程中,明经、进士二科地位的升降等因素,导致了学官在人们心目中的职位稍卑——确切地说,应该是地位变得卑贱了,而职位并未改变,统治者出于统治的目的不便明说,故只能以此作为幌子,以掩饰学官地位卑贱的事实。既然最高统治者都这样看待学官,那还能对那些藐视学官、不服其管教的生徒说些什么呢?以致安史乱后在国子监中,竟然出现了生徒不服管理、滋事生非等丑恶现象:“始仆少时尝有意游太学,受师说,以植志持身焉。当时说者咸曰:‘太学生聚为朋曹,侮老慢贤,有堕窳败业而利口食者,有崇饰恶言而肆斗讼者,有凌傲长上而谇骂有司者,其退然自克、特殊于众人者无几耳。’”[2](卷五七三)其二,由于帖

?

1

1

?

经考试的增加,以及考试的难度成为明经科录取标准之定型,负责考试的机构不详求考生之述作之意,帖经越来越孤僻冷怪,越来越难,为了应付考试,考生在监学习时,又往往大行投机取巧之法以对付学习与考试,以便早日及第获得出身,这又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今明经所习,务在出身,咸以《礼记》文少,人皆竞读。《周礼》,经邦之轨则,《仪礼》,庄敬之楷模,《公羊》《谷梁》,历代宗习,今两监及州县,以独学无友,四经殆绝。”[3](卷七五)这对于当时的儒学教育来说是个打击,无论于国子监还是于儒学,都是有百弊而无一利的。《唐六典》卷21《国子监》有云:“国子祭酒司业之职,掌邦国儒学训导之政令。……凡教授之经,以《周易》、《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毛诗》、《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各为一经,《孝经》、《论语》、《老子》,学者兼习之。每岁终,考其学官训导功业之多少,而为之殿最。”按常理,监官、学官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依据《唐六典》的规定去行使自己的职责与权利,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可如今生徒们在监学习时却“咸以《礼记》文少,人皆竞读”,置《周礼》、《左传》等于不顾,这种情况的发生,无疑会使国子监的正常教学活动受到干扰,使监官,尤其是学官的尊严与地位、作用与信心遭遇到挑战,“至有博士助教锄犁其中,播五稼于三时,视辟雍如农郊”[2](卷五三二),学官的自身素质也因之受到影响:“博士有倚席之讥”[2](卷六四五)。其三,上面说了,帖经实质上就是填充法,它并不要求生徒有很好的理解力和学习方法,只要求生徒有良好的记忆力、扎实的背功,这样一来,就使得学官的开讲也形同虚设,于务在出身的生徒来讲是毫无意义的,而生徒实质上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无心去听学官的讲论,岁月既久,枯燥乏味、毫无生气与新意的诵记学习生活,往往会使生徒产生严重的厌学之风:“生徒无鼓箧之志”[2](卷六四五)、“诸生无修业之心”,[4](卷一九○)这不仅仅影响到国子监正常的教学,而且也使学官的选任产生弊端:“庶官乏通经之学”[4](卷一九○)。同时更使得当时的儒学陷入了危机之中。上引“其于平文大义,或多墙面焉”,以及“窃见今之举明经者,主司不详其述作之意,曲求其文句之难,每至帖试,必取年头月日,孤经绝句。且今之明经,习《左传》者十无二三,若此久行,臣恐左氏之学,废无日矣。……又《周礼》、《仪礼》及《公羊》、《谷梁》,殆将废绝,若无甑异,恐后代便弃。”韩愈《答殷侍御书》也云:“近世公羊学几绝,何氏注外,不见他书。”[2](卷五五三)即清楚地剖析了此危害性。

开元十六年,针对科举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诸如“今之举明经者,主司不详其述作之意,每至帖试,必取年头月尾,孤经绝句”之类,时任国子祭酒的杨 提出对科举考试的内容再实行改革:“自今已后,考试者尽帖平文,以存大典。”即要求在科举考试中停止帖经的考试方法,而改用帖平文,目的在于挽救《周礼》、《仪礼》、《左传》、《公羊》、《谷梁》这五经于危机之中,尤其是要挽救儒家经学于危机之中。文中的大典即指儒家经学。杨 的建议在当时是否被统治者所采纳,由于史料的阙如,无法验证。但至少可以说明帖经方法的实行,已经给当时的儒学教育,给当时的儒学带来了很多问题,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而且刘思立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当初的一个建议,竟会给后世带来那么多的意想不到的后果,给后世的科举考试、教育、儒家经学造成那么深远的影响。

开元二十四年,科举管理权限由原来的尚书吏部员外郎转移至尚书礼部侍郎,于是,同年九月,礼部以贡举权已转移,请别置印,至十月,时任礼部侍郎的姚奕上奏,请求对科举考试实行改革:“开元二十四年十月,礼部侍郎姚奕请进士帖《左氏传》、《周礼》、《仪礼》,通五与及第。”[3](卷七六)至二十五年二月(《册府元龟》作正月),统治者下诏,对明经科与进士科实行改革:“二十五年二月敕,今之明经进士,则古之孝廉秀才。近日以来,殊乖本意。进士以声律为学,多昧古今;明经以帖诵为功,罕穷旨趣。安得为敦本复古,经明行修?以此登科,非选士取贤之道。其明经自今以后,每经宜帖十,取通五已上,免旧试一帖,仍按问大义十条,取通六已上,免试经策十条,令答时务策三道,取粗有文理者,与及第。其进士宜停小经,准明经帖大经十帖,取通四已上,然后准例试杂文及第者,通与及第。其明经中有明五经已上、试无不通者,进士中兼有精通一史、能试策十条得六已上者,委所司奏听进止。其应试进士等唱第迄,具所试杂文及策,送中书门下详覆;其所问明经大义日,须对同举人考试,应能否共知,取舍无愧。有功者达,可不免欤?”[3](卷七五)

从此条诏书可看出,帖经成了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次改革,依然离不开帖经,还重申和强调了帖经的重要性,提高了帖经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了帖经在科举考试中的重要性。这次改革,还是对开元十六年改革的一次反动。国子祭酒杨 在开元十六年提出,考试不应只帖年头月尾,孤经绝句一类的东西,不应该不详生徒述作之意,只追求考试难度,而应该全部改为帖平文,目的在于存大典。这从考试的方法上来说,并没有变化,实行的都是类似于现代填充法的所谓帖,但是从考试的内容上来说,却发生了变化,一个帖经,一个帖平文,这是

?

1

1

1

?

很明显的。但是到了开元二十五年,情况又发生显著变化,首先,统治者再次强调了帖经,而且要求进士科也实行帖经,“其进士宜停小经,准明经帖大经十帖,取通四以上,然后准例试杂文及第者,通与及第。”原因在于“进士以声律为学,多昧古今;明经以帖诵为功,罕穷旨趣。安得为敦本复古,经明行修?以此登科,非取士选贤之道。”其次,虽然强调说“明经以帖诵为功,罕穷旨趣。安得为敦本复古,经明行修?以此登科,非取士选贤之道”,但是另一方面又要求“其明经自今以后,每经宜帖十,取通五已上,免旧试一帖”,即要求明经科仍然实行帖经的考试方法,前后矛盾。其原因盖在于,帖经考试的方法实行既久,虽问题多多,然已深入人心,非一朝一夕可改,从上引杨 之建议即可看出其端倪。此外,当时统治者除了帖经之外似也提不出更好的考试方法,最起码的连一个较好的替代方法都没有,就更不用说完全废止帖经了。复次,除了再次强调帖经的重要性之外,这次改革最重要的方面,第一就是要求应明经科的考生不仅仅要懂儒家经典,而且还要求他们“粗有文理”或“粗有文性”,也就是要求他们还必须懂得作诗的方法,当他们参加科举,通过了帖经、按问大义、答时务策之后,还要求粗有文理,只有这些都合格了,才能及第。从考试的内容来说,增加了试时务策,从考试的标准来说,则要求从原先的“文注精熟,辩明义理”,改为现在的“粗有文理”或“粗有文性”。帖经依然是挡在应明经科的考生们面前的一座大山,而试时务策和要求“粗有文理”或“粗有文性”,则是应明经科的考生们必须通过的最后一座大山。而这座大山对于整天面对儒家经典、只惯于穷究经义的大多数考生而言,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第二就是要求应进士举的考生的帖经考试从帖小经改为帖大经,要帖如《左传》、《礼记》一类的大经,大经相对于小经而言,份量大了很多,这无疑使进士科的考试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而且,只有首先通过了帖大经的考试,才能参加接下来的试杂文等考试以至及第。此外,对于进士科,除了帖经内容方面的改革外,还在考文的标准方面实行改革,即从原先的“文须洞识文律”改为文取“华实兼举”,而对进士科所实行的这种改革,很明显的是针对当时进士科中出现的以声律为学、多昧古今的弊端而进行的。很显然,这次针对明经科和进士科实行的改革,无论从内容还是从考试的标准来看,都“有将两科互相折衷调和、取长补短的用意。明经科试时务策,关于穷究经义的明经举人只好勉为其难,而时务策恰好是进士科考试的传统内容,是进士举人所擅长的;进士所短为帖经,却独独要增加他们帖经的分量,若帖大经不通则不许进入二、三场的试诗赋及时务策。要求明经‘粗有文理’或‘粗有文性’,要求进士‘华实兼举’正好是两科之间互补为用。此后,两科举人不得不更加勤奋备考。”[5](P1002101)这次改革的结果,除了使两科举人不得不更加勤奋备考外——关于此,唐人赵在当时即有论断:“若明试其业,主张其文,核能否于听览之间,定取舍于笔削之下,职在考功郎。后至元宗开元二十五年,重难其事,更令春官小宗伯主之,而业文志学之士知勤矣。”[2]——就是增加了两科举人考试的难度和被录取、及第的难度,这是因为,对明经科的考生而言,他们只惯于穷究经义,从来对他们的要求是“文注精熟,辩明义理”,而现在却要求他们免试经策,改答一点都不熟悉的时务策,同时不再要求他们“文注精熟,辩明义理”了,而是要求达到“粗有文理”或“粗有文性”的标准。本来帖经已经够难的,现在还要加上根本就是全新的应试内容,可以说明明经科的考试与及第难度越来越大,这对应明经科的考生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仅从国子监的生徒方面来看,他们平常所学主要是儒家经典,很少涉及文学辞章,生徒们的专长在经学,不在诗赋辞章,在作诗赋方面,他们是难以和成天吟诗作赋的乡贡们相比肩的。另一方面,时务策为进士科之传统考试内容,而明经只惯于穷究经义,国子监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而科举考试又要求应明经举的粗有文理或粗有文性,并答时务策三道,在国子监中欲提高文学水平几为不可能,国子监的儒学教育与科举考试之间就必然产生这尖锐的矛盾冲突,当这种矛盾冲突无法解决时,就会使得入监学习成为不必要(甚至是一种负担),学校的重要性为之削弱,只能使生徒纷纷离去,国子监出现寂寥冷清之景,并渐渐走上衰亡之路。唐中晚期出现的“右,国家典章,崇重庠序。近日趋竞,未复本源。至使公卿子孙,耻游太学;工商凡冗,或处上庠。”[2](卷五四九)这种现象就是最好的说明。除此而外,州县学所学亦多为儒家经学,想在州县学中提高吟诗作赋的水平也是难以为之的,于是,州县学也为之衰弱,使国子监的生源受到影响,间接的对国子监产生危害,这便是为什么韩愈在当时提出,要求统治者放宽生徒的入学等级限制,允许一定数量的低级别官吏的子弟到高一级的学馆去学习的原因所在:“今圣道大明,儒风复振,恐须革正,以赞鸿猷。今请国子馆并依《六典》,其太学馆量取常参官八品已上子弟充,其四门馆亦量许取无资荫、有才业人充”[2](卷五四九)。而国子监生徒的流失与生源的受到影响,反过来又会使国子监的学官受到影响,都会使学官的地位与作用产生不良的反应,“至有博士、助教,锄犁其中,播五稼于三时,视辟雍如农

?

2

1

1

?

郊。”[2](卷五三二)、“儒硕解散,国学毁废,生徒无鼓箧之志,博士有倚席之讥”[2](卷六四五)。更严重者,如唐人所言,会产生“所谓德宇将摧,教源将乾,先圣之道将不堪。犹火之炎上,至焚,其为不利也,岂不畏哉?”[2](卷五三二)的可怕后果。而对于进士科的考生而言,由于他们以前只要帖小经,而且考文的标准是“文须洞识文律”,可如今却要求他们改帖大经,分量增加了,难度也因之增大,同时考文的标准也改为了“文取华实兼举”,他们所长在诗赋方面,所短在帖经方面,不是扬其长避其短,而是扬其短避其长,这于“多于经不精”[7](卷三)的文学之士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文学之士的登科比率大大降低。这显然与统治者广招贤才的初衷是相违背的,也与当时整个社会以进士为士林华选的潮流相乖。自然的,对于国子监的教育来说也同样会产生危害。为改变此种不利的情况,尤其是为了让天下英雄进入统治者的收罗范围之内,且顺应社会的潮流,于是又对科举制进行改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改革主要是针对进士科进行的,而对明经科根本就没有实行。“天宝初,达奚、李严相次知贡举,进士文名高而帖落者,时谓试时(恐误,或为‘诗’)放过,谓之‘赎帖’。”[7](卷三)即对那些帖经不合格、文名却高的进士实行特别的优待,允许他们可以试诗取代帖经的成绩。“赎帖”的推行,对那些“多于经不精”的进士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但是对于开元二十五年的进士科改革来说却是一次彻底的否定——虽名为只与文名高者以此待遇,但从当时科举考试中请托盛行等事实来看,恐非如此——这样,它的实行,又使应进士举的难度减小,使从前一度实现的劝学效果化为灰烬,士子们只要努力在作诗赋方面多下苦功,努力提高自己的作诗水平,又何愁不能获得出身?于是,学风又坏,刚有些起色的教育又开始陷入困境之中。至少从国子监来看是如此。国子监教育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教学与考试传统及其学科特色是,教学、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学科特色表现为儒家经典教育,而科举考试的改革,却要求应举的生徒粗有文理或粗有文性,并答时务策三道,传统教学内容与学科特色方面的制约,使在国子监中欲提高文学水平几为不可能,国子监教育与科举考试之间,便形成一种无法解决的尖锐矛盾冲突,这不仅使入监学习成为不必要(甚至是一种负担),学校的重要性为之削弱,学官的地位为之下降,使得生徒们为了早日及第,也不得不纷纷离监而去,使国子监的发展出现问题。同时也使得国子监在教育管理方面出现种种问题。而教育管理方面问题的出现,又使得国子监中学风败坏等问题层出不穷的产生。

上面说了,在开元二十五年的科举改革中,帖经被再一次地强调,对帖经考试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但是问题依然很多。于是统治者在天宝十一载十二月、十二载六月八日又对帖经进行改革:“礼部请每帖前后,各出一行,相类之处,并不须帖。”“礼部奏:以贡举人帖经,既前后出一行,加至帖通六与过。”[3](卷七五)这些都主要针对帖经的方法进行,可以看出帖经考试的方法已经是深入统治者的心了。

参考文献:

[1]韩国磐.唐朝的科举制与朋党[A].隋唐五代史论集[C].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2]全唐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4]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刘海峰.唐代教育与科举制度综论[M].台北:文津出版

社,1991.

[6]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封氏闻见记[A].文渊阁四库全书[Z].

[8]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9]徐松.登科记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0]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The Reforma tion of the I m per i a l Exam i na tion I n stitution and its I nf luence

On the Educa tion i n Tang D yna sty

L I AO J ian2qi

(J i nan U niversity,Guangzhou510630,Ch ina)

Abstract:In T ang D ynasty,I mperial exam inati on instituti on has an clo se bearing on the educati on.In the developm ent of I mperial exam inati on instituti on,it has negative influence on teach ing,educati onal adm inistrati on and the developm ent of Confucianis m.

Key words:T ang D ynasty;I mperial exam inati on instituti on;official educati on;negative influence

[责任编辑 孙景峰]

?

3

1

1

?

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科举制度真正确立在唐代,是在封建庶族地主经济高度发达,士族门阀势力衰落的情况下实行的。庶族地主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使得他们要求政权的再分配和政治地位的提高。因此,选择一种既能加强中央集权又能平衡各阶层利益的选士制度,实为唐代政治所必需的。科举制度的确立,无疑满足了大一统帝国的统治需要。 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开皇七年(587年)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以后的科举。在整个隋朝的三十八年内,总共举行了四至五次科考,总共取秀才、进士十二人。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通过朝庭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26年),以郎官地位太轻,改由礼部侍郎主持。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进士一般试帖经、杂文、策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明经一般试帖经、经义、策论。所以进士和明经的区别主要在于辞章和经义。当时人重进士和轻明经。进士每年录取名额不过三十人,加上明经也只有百人左右。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唐代制科的科目见于记载的就有百种,如博学宏词科、文经邦国科、达于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参加制科的人不仅有白身,也包括有出身和官职的人。应试者可以由他人举荐,也可自荐。开元以后,全国参加制科的人“多则两千,少犹不减千人”,所以“所收百才有一”。考试以策论为主,也考经史和诗赋。录取后“文策高者,特赐与美官,其次与出身”。制举以开元时期为最盛,唐文宗太和以后就很少举行了。 武则天主政时,曾首创了由皇帝主持,覆核进士资格的殿试;和取武将的武科举。但是,二者在唐朝时并未有成为定例。 唐代的科举仍然留有一定的举察制影子。例如:士子在应试前,流行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会名流,希望名流能向主考推荐。除了武则天主政的一段时间外,唐代的科举没有糊名的习惯。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这样做的原意跟举察一样,是希望可以兼顾人材在试场外的表现。但同时这亦无可避免造成了不公平,出现士子与考官之间的利益瓜葛。到了唐末吏治败坏时,弊病更甚。 整个唐朝的科举取士约一万人。唐代的宰相中,百份之八十是进士出身,可见科举的成效。但科举亦并非唐代政府招纳人材的唯一方法,门荫入仕和杂色入流也是唐代重要的入仕途径。到了唐代后期,出身寒门由科举入仕者渐多,与世族门荫入仕者形成两大官僚派系集团,互相倾轧,史称“牛李党争”。 唐朝的新科进士仅授予的官职远较后代进士低微。例如,唐朝秀才科上上第授正八品上官职,明经科的上上第授从八品下官职而进士、明法两科,甲第授从九品上;乙第只能当最小的官从九品下。著名诗人王维考中状元后当的太乐丞,就是从八品下的小官。因此,唐朝的科举类似于现代的基层公务员招考。 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社会取士的一种制度,是封建统治者为了适应当时客观形势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办法,是对魏晋以来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一种挑战和冲击,它为大量平民百姓进入仕途和提高政治地位提供了一个平台,故倍受青睐。唐代的科举制度处于科举制度的上升过程中。因而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唐代的科举制具有开放性,其实质性原因在于它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和时代大背景

改革开放对教育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活动调查报告 题目:改革革开放对教育的影响班级: 姓名: 时间:2016.12.08

改革开放对教育的影响 前言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把改革开放做为一项基本国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2016年12月,已是改革开放的第38个年头,改革激荡时代风云,发展铸就历史丰碑。我的家乡位于被著称为“中国酒城”的泸州市,改革开放以来,不管是经济、医疗还是科技方面,都发生巨大的改变。当然,作为一名大学生,改革开放对教育影响的感觉是最敏感的,所以,本文就以改革开放对教育的影响为主要调查对象。具体调查如下: 一、调查地点 泸州市纳溪区**小学、泸州市纳溪区**中学 图1-1 **小学图1-2 **中学 二、调查时间 2016年12月08日 三、调查方式 实地考察、教学旁听、网络资源 四、调查内容 1、改革开放前后当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思想观念变化 改革开放前几年,正是父辈处于读中小学的时期。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年幼时就得承担绝大多数的家务,对于上学则是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以导致经常“逃课”的现象出现,就给家长一种还租不适合读书,或者是读书没有现实意义的观念。当然,由于当时“养儿防老”的观念盛行,导致一个家庭同时有2个甚至多个符合入学年龄的孩子,并且地处农村,家庭经济难以维持众多孩子入学,也造就了当时辍学率高,中小学入学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教育逐渐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重视。一部分沿海务工家长逐渐意识到,受教育程度决定他们的劳动强度以及薪酬水平,他们迫切希望自

唐朝科举制的考试内容有哪些

唐朝科举制的考试内容有哪些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在唐朝,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那么它的考试内容都有什么呢?接下来就和一起来看看唐朝科举制的考试内容有哪些吧! 唐朝科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唐代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每年分期举行的叫常科,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俊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道举科,童子科等50多种。秀才一科,在唐初的要求极高,很少有人能通过,后来渐渐废掉了。俊士科不常举行。考试的方式有:口试,贴经(填空),墨

义(相当于口试的笔试化),策问(论文),杂文(诗赋)。 明经科的内容:9部经书,《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不仅仅是6经,另外,《孝经》、《论语》为必考。明经科的考试方式一般只是口试,贴经(填空),墨义。一般只要对经文以及注释,记忆背诵熟练,就可中试。 再看进士科。进士科原来只考策问,后来加上贴经(填空),杂文(诗赋)。贴经只贴大经,即《礼记》、《左传》。再加上贴《老子》,10个问题中能答上4个即可合格。杂文要求诗赋各一。策问要写五篇。策问主要是对时下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政务、漕运、盐政等等方面提出问题并作回答。进士科一般取中很难,录取率只有1%-2%,因此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称。唐前期每科进士只取十几人,后期也只取三十几人。孟郊当时考中后,欣喜若狂,作《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遍长安花”,可见其难。 明法科,国家选取司法人才,范围为律七条,令三条。 唐朝的科举竞争唐代的录取比例相对偏低,据《通典;选举三》,唐代“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唐初大郡一般在3万户以上,以每户平均5口人来说,至少有15万人,换算下来,录取比例为总人口的1/50000。 到唐高宗时,录取比例开始上升,特别是在武则天当政后,录取名额大幅增多,科举已成为读书人入仕的最主要路径。

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

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 在中国封建时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大致经历了两汉的荐举、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几个阶段,其中尤以科举制存在的时间最长,直至晚清才最终消亡。可以说,科举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种选官取士制度,而唐宋两代又是科举制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 科举制度萌芽于隋代,但当时惟有“秀才”、“进士”两科,各方面的制度既不健全,存在的时间也很短。到唐朝建立后,科举制度才获得较大的发展。唐代科举考试大致分初试和省试两部分进行,举子最终通过礼部主持的省试,便为及第或中举。当时科举考试的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九经、五经、三史、三传、明法及明算等等。在这些科目中,以进士科的地位最为显赫重要。进士科考试包括诗赋、策论及儒家经义,重点则在诗赋方面。进士的前三名有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别称。其它诸科考试的内容各有侧重,或以对儒经的默诵、理解为主,或以对礼法、专史和律令的掌握为主,换句话说,就是都带有一些专业技术性的特点。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制度受到极大重视,武则天曾亲自在洛阳殿策问考生,此即“殿试”的发端,但以后殿试并未形成定制。另外,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针对武士考试的“武举”制度。唐时,科举制度虽已日渐发达,其制度本身还存在许多弊端,其地位也尚未居于绝对优势。概要而言,其局限性表现在:其一,考试制度不够公平、严密。唐代省试的主考官——“知贡举”,一般较为固定,通常由礼部侍

郎等官员担任,与此同时,科考过程又允许大臣“公荐”。于是,主考官对外公开和大臣举荐考生制度的存在,便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请托现象。达官贵人既可以凭借权势替亲友向考官说情,甚至决定录用名单,而普通举子也只得奔走于考官和显宦门下,以求其推荐。因此,取士往往并不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唐人便指出“今之得举者,不以亲,则以势,不以贿,则以交”。其二,因上述现象的存在,中举者无不视考官为恩师,而考官则视举子为弟子,又产生了彼此结成门生座主关系的问题,唐代政坛上朋党之争与此有莫大关系,如著名的牛李党争即是一例。其三,科举考试结束后,中举者只取得了入仕的资格,要坐官的话,还必须通 过吏部主持的“身、言、书、判”的考核,其间不公现象依然存在,如韩愈“三试于吏部卒无成”。最后,录取人数有限,其中进士一次最多不过二三十名,少的时候仅数人,这都反映了科举在唐代发展的局限性。 两宋时期,由于一方面统治者长期奉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另一方面,压制科举的世族门阀势力消亡,因此,科举制度获得了极大 的发展,其地位也显赫无比。史称“宋承唐制”,可以说宋代的科举在很多方面都继承了唐朝的制度,但有鉴于唐制中诸多积弊,又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宋代改革科举制度的举措相当多,最主要的有以下诸方面内容: (1)固定“殿试”制度。宋代的科举考试从程序上看,由州、省和殿试三级组成。州一级考试合格者称“贡生”,由州府保举赴京城参加礼部负责的全国性省试。而省试合格者最后必须通过皇帝主持的殿试。如前所述,唐朝仅在个别时期实行过殿试,宋太祖为了打破科举中门生

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与现代意义研究

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与现实意义研究 摘要: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官员选任制度的典范,隋唐时期产生并发展,它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近、现代各国的官员选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社会权力精英遴选机制,科举制度具有恒久的价值和意义。唐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定型发展时期,本身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积极作用。通过对唐代科举制度的全面分析,探讨其历史功用和现实意义,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得出经验和教训,健全完善我国当代公务员制度。 关键词:科举制度历史功用现实意义公务员制度 一、唐代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唐代科举制度的产生 科举制度作为隋唐以后历朝历代沿用的一种官员选任制度,是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制度发展而来的。它的产生有一个发展过程,大抵萌于南北朝,始于隋而成于唐。[1] 科举制度之前我国封建时期的官员选任制度各有千秋。春秋时期大都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官员完全由世族垄断。战国时期各国进行变法,其目的之一就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虽然朝廷要职仍由宗室贵族等担任,但是官员改成了领取实物俸禄,与此同时,随着“士”的壮大和活跃,荐举制度也逐渐成为普遍的官员选任制度。西汉时期正式建立察举制度,另外也建立了太学,也因此,一般的平民子弟可通过察举和学校获得官职,这一制度的建立是封建时期官员选任制度的一个新的突破。魏晋时期产生了九品中正制,虽然还是沿用了汉代的察举、征辟等入仕途径,但是将门第作为做官的首要条件。南北朝以来,察举制度仍作为官员选任的基本制度,但是通过考试按照才能选官的制度被提了出来,学校的开放和自举制度的兴起,都为朝廷从一般平民中选贤任能开辟了新的道路。 隋朝建立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官吏选任不再受到门第限制,各级官员统一由中央选任。在保留秀才、明经科的同时还新设立了进士科,并继续察举孝廉。进士科的设立,使得朝廷形成了通过考试纯粹按照才学选任官员的制度,也正由此,科举制度产生,并逐步成长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选任官员的一种重要制度。唐代科举制度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之后进行了完善,但其雏形还是源于隋朝的科举制度。 综合来看,科举制度的产生基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朝廷的统治需要。虽然士族的势力已经渐渐衰落,但仍在政治经济上占有特权地位,很大程度地影响了隋唐统治者的统治。为了进一步削弱士族势力,摆脱门阀世族等的垄断地位,收回旁落于地方长官之手的选任权力,采取科举制自下而上的选拔人才供朝廷使用以加强中央集权。 二是庶族地主的政治诉求。封建王朝的更替,影响了各个势力间地位的变迁和利益的分

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从我身边浅谈起改革开放的影响 改革开放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于是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同时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由于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弊端: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等,所以面临这种局面我们必须改革。今天已经是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二个年头。改革开放给我们后人带来了很多的益处。 小时候经常听妈妈提起她小时候的事情。我的妈妈出生时在60年代,她和我说她们小时候的生活环境,相比之下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孩子真的是幸福多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这都要归功于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这一切。 妈妈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受益者,伴随改革开放的就是高考制度的恢复。在78年的那年冬天,关闭长达十年之久的高考大门终于又重新打开。听妈妈说那年的高考,犹如中国大地上的一声春雷,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使得整个国家也开始有了新的活力。我妈妈的很多老同学都是当时第一届的大学生。现在看来,一年一度的高考似乎只是一种规模扩大了的例行公事的人才选拔方式,和当今的选秀节目大同小异,人们早已习以为常。但对于30年前的千百万的知识青年而言,高考不啻于一场命运攸关的鏖战。是高考,改变了妈妈他们那一带人的命运;是高考,书写了他们崭新的人生目标。没有改革开放,迎接他们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老老实实的做一个普通农民。和我的祖祖辈辈一样从事农业生产。是改革开放,让当时的农家子弟们也都能进走大学读书。相对于改革开放前的封闭,条件的不好、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始走进学校,走进教室。科技的推动发展给我们物质学习上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由于实行党的富民政策,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随着改革的发展,我们的分配制度和格局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尤其是十六大确立的收入分配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拉近国民的生活水平。相比就旧社会捧着啃窝窝头,喝稀饭,人民大众不能温饱,物质上的极为有限。到如今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可见改革开放给我们人民大众带来的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我们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拉近。我爸爸由于家境的原因,中途给辍了学,很早就踏入了当时那个比较平穷的社会。因为没有学历,所以只能做一些出卖自己体力的劳动来养家糊口,记得小时候,爸爸一个月甚至半年才能看到一次(因为从小比较艰苦,又没有很高的学历,爸爸只能做一些类似木匠,泥匠的苦力活,就是等于现在的建筑工人),每天都要跟着他的队去接活干。每次看到他都是身上脏兮兮的。而每个月的收入确只有几十块,在当时,听爸爸说几角甚至几分钱就能买到一大碗豆腐花,在他们的年代似乎觉得有碗豆腐花吃已近是很奢侈的了。而现在我们的生活是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物质上一天天的在富足起来,不再像是在我父亲那个年代,不必在过回旧社会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状况下了。所以我感觉自己真的很幸运,这都是因为改革带来的巨大益处。再回过头来看看现在,比起当时的条件真的不知道要好多少了,所以我很庆幸能生活在这个时代里。

隋唐科举制度概述 摘要

隋唐科举制度概述 摘要:科举制度是隋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为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的统治而产生的。隋朝建立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的行政机构。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关键词:科举制度、隋唐取士、糊名考试 科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又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隋唐科举制度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第一,官吏选用的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这就加强了政权的统一和集中。第二,选官有统一的标准,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第三,向各地方庶族、平民打开了门路,刺激、网罗了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实现了儒家“学而优则仕”的原则,调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第四,科举似乎是最公平的,任何人只要读好书,就有资格应考做官,这样不仅掩饰了官僚政治的阶级实质,还可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埋头读书,养成极其驯服的性格,不易发生不满封建统治的不稳思想。唐太宗曾有感而发“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也就是科举考试制度之所以能在封建社会里维持1300年之久的根本原因。科举制度不仅影响了古代的考试制度,也影响了欧洲、亚洲各国的文官考试。这对当今教育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品德教育上尤为重大,在科举考试中是以儒家核心的,虽然它本身有极大封建性,但在品德教育上不得不说它有很大效果。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将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科举作为人才与文化的筛选器,不仅左右着当时的学校教育与教育管理,也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创立及完善的过程 隋朝统一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迫切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来充实官吏缺乏的问题,为了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就需要有一种新型的选士制度;另外,在改朝换代过程中,豪门士族的经济势力日益衰弱,庶族地主的经济力量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他们希望能参与政治,同时统治者为了集中选士权,团结广大庶族地主,解决地主内部矛盾,各阶层都希望有一种新型的选士制度来取代九品中正制,这样科举制便应运而生了。 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办法,分科举人,是隋代的一大创举。隋初,围绕着选士问题,曾经展开过激烈的争论。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于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到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七月“始建进士科”。大业三年又定十科举人,包括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等,其中“文才秀美”一科,当为进士科。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科举之制在隋代只不过初具雏形,国运短暂也使新生的科举制度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加之隋统治者多好佛老而不尚儒术,所以也不甚重视科举取士。科举在隋代虽还不居于主导地位,但它取代了九品中正制,从政治上,文化上削弱了士族豪门势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阀士族把持选士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参加政权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唐承隋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科举取士制度。唐立国之初,就将人才选拔列入国家重要政事。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明确规定了应试日期、对象、预选办法等。次年三月选举诏书指出,由于广大寒士“岩穴幽居,草莱僻陋,被褐怀珠,无因自达”,而官府又常常“举非其人,滥居班秩”,所以要求未得举荐者“亦听自举”,“洁已登朝,无嫌自进”。此诏确立了士人“自举”、“自进”的制度,规定了“怀牒自应”的自由报考办法。这标志着国家定时公开设科招考,士人凭才自由报考的科举制度臻于完备。 唐太宗执政时期,实行偃武修文的文教政策,一方面扩建校舍,振兴教育,为封建国家培养

科举制度的弊端【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科举制度的弊端【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改革与开放 2012年3月刊 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庞峰伟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610064) 摘要:科举制度始创于隋朝,延续至凊,历经1300年之久。唐代科举制度为唐前期的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其存在的弊端也对后世产生了诸多影响。本文重点考察其所带来的弊端,这对反思和完善我国当前人才选拔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分。另一方面,唐代实行科举制度,调动了文人学士的积极性,对于唐代文化的发展,尤其对唐代文学事业的繁荣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宋人严羽就在《沧浪诗话》写道:“试问唐朝何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能及也。”[4]可见科举制对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科举制在提高封建官僚队伍素质,营造重视教育的社会氛围等方面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宣告废除。 一、科举制度的出现及发展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朝建立后,为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要求,巩固王朝统治基础,隋文帝实行了科举制度,开始用考试办法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官吏。隋文帝开皇十八年,“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1]这标志着隋王朝设科举的开始。应时而生的科举制度,削弱了荐举的功能,基本上纠正了魏晋以来由豪门世族所垄断的用人状况,为底层知识分子入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唐初并没有马上沿袭隋朝的科举制,而是为了笼络豪强势力,一度实行九品中正制。《剑桥中国隋唐史》谈到“如果认为科举考试 在唐朝初年有很大的影响,那就错了。”“那时中式的士子与唐朝 全部官吏的数目相比为数极少。”[2]九品中正制实行不久,唐高祖 发现,这种选官制度分散了皇族的权力,并不利于朝廷对豪门世族 的控制。因此唐高祖很快就废止了这一制度,改而采用科举选官制。由此,科举制度逐渐确立起来。 贡举和制举是唐代科举主要的考试科目。每年分期举行的为贡举,也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为制举,也称制科。贡举和 制举选拨人才的目的不同,其考试方式也有较大差异,其中贡举以 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 贡举常设科目有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秀才、进士、俊士等科,在众多科目中,进士和明经两科最受重视。当时考试录取的名 额很少,进士科最严格,“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通典》卷十五《选举三》)。[3]武则天时 开设了武举、殿试,但殿试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固定制度。 三、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虽然唐代科举制度带来了诸多好处,但由于制度本身不健全,以及受到政局动荡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科举制在实施过程中也出 现了很多弊端。 (下转第180页) 二、唐代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对魏晋南北朝所实行的九品中正制的否定,是封建时代选士制度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封建统治者为适应当时客 观形势而采取的一种选拔官吏的新办法。 -178-

唐朝科举制度简论

唐朝科举制度简论 我们在上一篇中简单了解了隋朝的选官制度,我之所以不说隋朝的科举制度呢?因为在学术界对于科举制度的创制仍有分歧,,各家对科举制的定义有所不同,有说科举出自汉代,有说科举出自南北朝,也有说出自于隋文帝。但是,在祖慧与龚延明教授在其文章《科举制定义在商榷》一文中讲到:“科举制作为一种取士制度,应作如下界定:设进士、明经、制科等科目招考,取士权归中央;由朝廷定专司、专官知贡举;招考面向全国开放、不限财产、门第,原则上允许平民或官员“投碟自举”报考;地方与中央定期、定点举行二级以上考试,命题统一。”对于科举制这样的定义,很明确,科举出自于隋。而在上篇文章中,笔者即采用其说法。希望大家不需要有任何歧义。 而且,在中学教科书中,对于科举制出自于隋炀帝是毫无疑问的。但隋朝国祚较短,科举制还没得及发展隋朝就灭亡了,发展科举的任务就交给继承者李唐。唐朝国祚绵长,近三百年,对于至关重要的选官科举制度是非常重视的,那么我们接下来简单谈谈唐朝的选官制度。有不同想法,希望大家在下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在考试生源方面,与隋朝稍有不同。唐代生源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其一:中央以及地方学馆生源,当时称之为“生徒”。“生徒”要做官,必须首先经过学馆考试,称之为“解送式”,才能将名单送至中央参加中央的考试“省试”(尚书省),通过“省试”后,经过吏部的“铨选”才能正式录用做官。所以在唐朝要正式考取功名做官,条件较苛刻,选取方式较复杂,但是选出的官吏基本都是具有真才实学的,有

利于唐代政治的稳定,加强其统治。 其二:为“乡贡”。即社会自荐考生,也就是在学馆之外的生源,“皆怀碟自列于州县”,也就是说这些考生可以自己去当地政府报名,通过政府的考试后,政府将名单送至中央,这些人就成为“贡士”,“贡士”与学馆的考生一起参加中央的“省试”。后面步骤就跟之前讲的一样了。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贡士”不是无限制的推举的,大城市三名,中等城市二名,小的城市一名。 这两类考试都必须经过筛选,每年皆举行考试,所以当时称之为“常科”,还有第三种生源,皇帝根据自己的喜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不出自上面我们讲的两种考生,而这类人比较少,所以我们叫其为“特科”,又称为“制举”。 除了生源与隋朝有些不同外,在考试资格方面,跟隋朝有点不一样之处。主要表现在对待出身于商贾之人的不同。在隋朝,文帝是多次下诏,不准出身商旅之人报考,在唐代前期,该政策继续实行。但在唐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处于四民底层的商人,也想通过科举提高其政治和社会地位,所以工商子弟中想参加考试,考取的功名的热情高涨,这也体现当时社会一种“官本位”思想。唐政府为稳定统治,扩大统治基础,在对待商人出身参加科举这方面的政策也在不断松弛。所以唐中后期出身商贾考取功名者不乏其人,为唐官僚机构增加新生势力,促进了阶级流动,稳定了唐朝统治。同时商人一般出身寒门,打了旧贵族力量。 唐朝是一个经济发达、文化开放时代,社会各阶层非常活跃,各

唐朝科举制度的影响和启示_与西方文官制度之比较

文章编号:1006-4303(2007)03-0307-06 唐朝科举制度的影响和启示 )))与西方文官制度之比较 徐惠婷,陈一琳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摘要: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这一制度是在唐朝确立和完备的,其在思想、教化、官员选拔等诸多方面都有改革和创新,并在不断补充和完善中形成了一套结构完整运转有序的机制。西方各国在对科举制度进行研究和改进之后,建立了先进的文官考试制度,至今仍有长足的发展。但是作为渊源的中国科举制度本身,却在19世纪末被废除。本文试图通过阐述两者的传承关系以及其所存在的本质差异,来寻找两者走上不同历史道路的原因,从中总结科举制度的利弊,以期对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起到启示作用。 关键词:科举制;西方文官制度;官僚制 中图分类号:D911.02 文献标识码:A 正如5大英百科全书6所称的那样:/我们所知道的最早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公元前115年)及定期举行的考试(公元前202年)0。1中国的科举制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其采用考试这一人类自身评价方法来甄别选拔人才的历史比其它任何国家要长十倍以上,它/源于汉魏、肇基于隋、确立于唐0,o绵延时间长达1300余年,并被西方各国加以引进、借鉴。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0[1]。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悠久灿烂的文化教育遗产却在封建王朝还没有被推翻的光绪年间,在自己的故乡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而西方各国却在对中国这一制度进行了长达百年研究之后,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当时最先进的西方文官考试制度,且至今仍能存在、发展。本文试图对中国科举制度)))主要是唐朝科举制度)))作一综合的分析研究,并将其与西方文官制度作一比较,从中寻找两者走上不同历史道路的原因,以期对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能起到启示作用。 一、科举制度在唐朝的确立和完备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制度经历了演变过程,大体可分为三种形式:世袭制、察举制和科举制。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同时为了封建地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2]。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0一词初见于5礼记#王制6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结 收稿日期:2006-12-26 作者简介:徐惠婷(1963-),女,浙江建德人,副教授,从事法律史学研究。 1金涛:5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o杨朝仁:5科举取仕的历史嬗变与现实对照6,5政治学研究6,2001年第3期。 ?林白,朱梅芳:5中国科举史话6,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第6卷第3期 2007年9月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Vol.6No.3 Sep t.2007

略论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进步性和优越性

略论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进步性和优越性 发表时间:2018-10-12T10:28:26.13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4期作者:廖明莲 [导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范进中举》、《孔乙己》两篇课文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读书人的罪恶。 甘肃省永登县第七中学730300 摘要:我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的弊端为大众所诟病,但科举制度使许多有才学者通过考试而参政,保证了政府官员的素质,稳固了封建政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有着不可否认的历史进步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科举制度进步性优越性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范进中举》、《孔乙己》两篇课文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读书人的罪恶。由于分科取士入选者比例过小,致使许多人老死科场,害人不浅!但是这些弊端无法掩盖这种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和优越性。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实行的一种根据“择优录取”原则选拔人才担任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自隋朝创立科举取士至清朝光绪二十七年废除为止,这一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推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对中国社会乃至现代西方各国的社会制度均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科举考试实际上是由下而上的层层考试,有四级考试,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及格者称秀才,考试由县、府、省主持。乡试及格者称举人,参加者须是秀才,主考由朝廷委派,每三年举行一次。会试及格者称为贡生由礼部主持考试,时间为乡试的第二年二月(清乾隆以后改在三月),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殿试考中者为进士,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由皇帝在皇宫大殿亲自主持。 综观科举制度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其历史的进步性和优越性。 一、实施统一的考核标准,贯彻“择优录取”原则。 隋朝以前,政府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是实行察举征辟制和九品中正制。这些制度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通过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吏向朝廷推荐他们认为是优秀的人才担任官职。在推荐过程中没有一个统一的客观标准,全凭推荐者的主观意志。 科举制恰好纠正了这种弊端。它用考试的方式选拔政府官员,使选拔有了统一的客观标准,使有才学者得以通过考试而参政,保证了政府官员的素质。 二、参加考核者不分门第、地位,贯彻了“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 两汉时期的察举征辟制,被推举者均是被高级官吏认为是有声望、有才学的优秀人士。魏晋南北朝期的九品中正制,被推荐者则完全受门第、出身所制约。 以上两种选拔官员的制度,所选的范围是相当有限的:前者凭郡国长官意志决定人选,后者则完全被门阀士族大家所垄断。对于广大中小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来说,根本无参政的机会。科举制在这方面进行的重大变革,则大大地扩大了被选拔者的范围。 例如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有两种主要来源:一是各地学馆的学生,称“生徒”;二是不在学馆的考生,称“乡贡”,他们均是参加常科考试。 此外,还有些知名人士应皇帝之诏参加“制科”考试。从这些被选拔对象中可看出,科举制的选官范围几乎包括了当时社会上所有的知识分子,使封建政权不断得到新生力量的补充而达到统治稳固。 三、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选拔政府官员的权力。 两汉时期的察举征辟制,选拔官员的权力均决定于地方政府长官和高级官吏个人,基本上由地方政府控制了官吏推举权。 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虽说由中央政府设在地方上的中正官负责选拔官员,权力不属地方政府。但是,凡任中正官者,均是当地的世家大族。 故此,实际上中央政府未能真正地控制官吏推举权,官吏推举权已成为世家大族发展自己权势的工具,严重地影响了中央集权政治。科举制将官吏的推举选拔权控制于中央政府,这就非常有效地防范了分裂割据势力的产生,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从而也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 四、将读书、考试、参政三者有机地结合,形成完整体系。 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完全凭门第、出身将人分为各种品级供朝廷授官,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腐败现象,严重地影响政府的统治机能。同时,造成中小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强烈不满,加深了社会危机。 科举制将读书、考试、参政三者有机地结合,这就促使社会上形成重视文化知识、重视才学的风气。凡是想要参政的人,就必须要通过进士科的时务策和诗赋考试,这就促使士人去读书、钻研学问,有效地笼络了大批封建知识分子,使他们心甘情愿地为封建王朝服务。 科举制的以上特点,清楚地显示出它比察举征辟制和九品中正制进步。虽说在它的发展历史中,内容上有些变化,实行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弊端,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这一制度的进步性和优越性,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骄傲。尤其是它的一些原则特点,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有着不可否认的重大影响。 正如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唐代科举制度特色

唐代科举制度特色 1.吏部授官: 唐代科举考试及第者,只是取得出仕资格,如欲出仕,还须经过吏部的释褐试,方得授官。吏部择人的标准有四:一为体貌端正,二为说话有条理,三为书法工整美观,四为文辞优美。 2.重进士科: 唐代对进士科出身的士人特别尊重,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大抵应进士科的考生,每百人取录一、二人,而应明经科的考生,则约每十人取一、二人。 3.评行与公卷: 唐代的科举考试仍保留汉代以来的誉望风气,主考官并非单凭考生的成绩而定等第,还考虑考生的知名程度,故应考前,必云集京师,竞将自己的得意作品,送呈京师的达官贵人,以邀名誉,观素学,以期即使临场失准,亦可被录取,此种做法称为「公卷制」 元朝科举制度还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优待“国族”,压抑“汉人”和“南人”。人数上占很少数的蒙古、色目人与人口众多的“汉人”、“南人”录取名额相等,科举中选的机会就大不相等了。可见此种科举不平等,实际上还阻碍了科举规模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元朝规定的科举考试的科目有三。“经疑经义以观其学之底蕴,古赋诏诰章表以著其文章之华藻,复策之以经史时务以考其用世之才”。与前代相比,最重要的变化是程朱理学被正式定为考试取士的标准。按朱熹的四书训说在南宋末年已被立于官学,表明开始为政府所承认,但当时它在儒家学统各派当中远未取得独尊的正统哲学的地位。宋末科试始许用朱注,惟仅为允许采取的诸家学说之一。直到元朝颁布科举制度,程朱理学才被政府定于一尊。凡“四书”和《诗经》均须用朱注,《周易》主程、朱氏之说,《尚书》以朱熹门人蔡沈阐释为主,《春秋》用程颐私淑胡安国所传,除《礼记》尚用古注疏、《春秋》许并用三传外,其他儒家经典一以程朱理学的阐发附会为本。元朝科学制度对于理学在中国社会的推广,起了重要的作用。 元朝科举制度的作用: 明朝科举制度主要特点有: ( 一)科举与学校完全合流 明朝的学校,除了国子学、府州县学以外,还有宗学、社学、武学等等,虽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但其根本目的不外乎教化民众,为科举储才。学校不是促使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场所,而成了诸多学子步人仕途的“ 养精蓄锐” 之地,成为科举考试制度的附庸。我国古代社会所特有的仕学相长的畸形发展状态到明朝时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许多读书人钻人了“ 学而优则仕” 的儒家思想的怪圈而难以自拔。 ( 二)制度完备,有一套完整的程序 明朝科举考试的程序分为四步:第一步为童试。先由府、州、县官考试,再田提学官考试,合格者方能录取; 第二步在各省会举行的称为“ 乡试” ; 第三步在京师由礼部举行的称为“ 会试” ; 第四步在殿廷举行的称为“ 殿试” 。洪武十七年,颁行科举程式,定三年大比之制,为明代科举奠定了基本规范。按照规定的时间,各府州县的学生,经考试取得乡试资格的,齐集省会参加乡试。取中之后则称为“ 举人” 。凡乡试之举人,皆可应考会试,会试取中之后称为“ 贡士” 。凡会试录取之人皆可参加殿试,经殿试取中之后,称为“ 进士” 。此外,取中的进士又分为三等,一甲榜上只有状元、榜眼、探花三名,合称三鼎甲,俱赐“ 进士及第” 称号; 二甲取若干名,俱赐“ 进士出身” 称号; 三甲亦取若干名,俱赐“ 同进士出身” 称号。明制,殿试发榜以后即进人分官任用阶段。

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经济发展给环境和资源状况带来的严峻挑战(环境问题)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生态环境的形式是“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特别是大江南北,非旱即涝;长城内外,沙暴连连。自然灾害愈演愈烈。 原因: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性企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过快地消耗了大量资源和宝贵的环境容量,主要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资源保障能力不足, 解决方法:必须根据国情和发展阶段,发挥好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充分听取公众和其它受影响方的意见,使他们充分参与相关决策过程,各方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有效促进资源和环境合理利用。 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着力解决布局和结构造成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硬化资源和环境产权,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健全地区之间竞争的约束机制 以健康文明的消费,引导企业采取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 (二)经济增长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 问题:1.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行业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由于缺乏有效调控机制,垄断行业及一些高收入行业的收入水平增速过快,导致行业差距不断扩大。地区收入差距扩大,虽然近几年对开发西部加大了力度,但东西部的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原因:自然地理条件的巨大差异;市场经济的竞争和优胜劣汰;国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实施的某些倾斜政策;不合理的战略思维和经济政策;经济体制和法律制度的某些漏洞;国家和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不力;等等。 解决方法: 政府应该在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通过公平的教育制度、平等的就业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等,为全体国民提供更为公平的发展机会和合理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 (三)医疗改革问题 原因:.医改不成功,各方不满意。医疗收费价格偏高,医患矛盾突出。患者与医院普遍缺乏信任度。药品和医用器材价格虚高,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卫生监管不力,导致医疗问题严重。 解决方法:要善于借鉴和利用国外的成功经验。把别人成功的经验拿过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体制之路。规范医疗卫生秩序。药品由政府直接向药厂购买,然后从政府手中交到医院,同时医院在显要位置处公布药品价格,以方便患者查阅。健全法制,严格监管。针对医疗卫生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的手段规范行为。同时,要提高执法能力,加强管理。 (四)教育资源问题 原因:学校招收择校生、借读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利益驱动。以及各个学校师资力量的分配不均衡。 解决方法:政府要依法行政、领导应带头扭转风气。要强化政府主导、杜绝公办学校市场化。教师配置应均衡、增强所有学校吸引力。要促进社会办学、办学环境要公平优化。促进社会办学是和加强政府主导义务教育办学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向薄弱学校倾斜、加强投入并确保生源。享受公平的教育,是每位孩子的权利,而其前提是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政府是实施教育公平的主体,实现教育公平也是政府应尽的职责,为保障每位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到平等教育的权利,政府必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五)公共服务 中国正处在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增长快,变化大,诉求强烈,政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