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优秀教学设计

《登高》优秀教学设计
《登高》优秀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登高》是一首达到了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把自己的感情集中在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辛酸。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语言,感知意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诗的了解还比较肤浅,往往只满足于背诵、记忆,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教法方法】吟诵,讲析,点拨,讨论。

【教学时数】1课时

【课前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

(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

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二、指导诵读

导引: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三、赏析文本

1、品味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导引: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品味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感悟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辗转江湖,身不由己,凶多吉少,有家难归,此为“万里”之悲;常年累月,马不停蹄,聚会离合,欢少苦多,此为“常客”之悲;人生苦短,多灾多难,年迈体弱,疾病缠身,此为“多病”之悲;登高远眺,临风怀想,天地一儒,形影相吊,

此为“孤独”之悲;落魄潦倒,艰难苦恨,愁生白发,岁月不多,此为“霜鬓”之悲;时局动荡,生灵涂炭,忧国伤时,一筹莫展,此为“家国”之悲;异乡飘泊,多病残生,因病断酒,添愁惹恨,此为“断饮”之悲。……凡此种种,悲恨万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4、感悟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导引: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板书:情感蕴藏:

首联哀婉孤独

颔联沉郁高昂

颈联愁苦沉痛

尾联忧愤无奈

三、迁移延伸提高能力

导引:秋是一个丰富的季节,秋是一个多愁的季节,秋也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季节,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写下了许许多多伤秋、感秋或赞秋的诗文,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秋的感悟与理解。在大量“悲秋”诗词中,有三种情怀较为突出:

1、抒发离别之苦,思念之情。

满目苍凉的秋色常常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思,秋天所特有的几个节日,如七夕、中秋、重阳等,更容易引人伤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王

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此外,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离别之苦的秋天物象还有很多,诸如菊花酒、梧桐树、南飞雁……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孟浩然《早寒有怀》)“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寒蝉凄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2、表现处境悲凉,命运多舛。

处境悲凉、惆怅失意的诗人,往往被秋天的萧瑟、冷落、荒凉触动敏感的心灵,引发无穷的愁绪。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在狱咏蝉》)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3、悲叹英雄迟暮,人生短暂。

秋天万物凋零,容易引起那些经历了种种生活艰难或已经年老的诗人内心的共鸣。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刘彻《秋风辞》)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四、课堂总结

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通篇关目,全在一“悲”。古往今来,身世家国,荣辱人生,沉浮世态,得失人心,多少离愁苦恨,多少艰难困厄,全由杜甫一肩挑住。他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一肩挑起了推排不尽、驱赶不绝的千斤悲愁,我们惊诧,生命是如此的沉重而悲壮!

五、作业

1、选做题:

(1)把《登高》一诗改写为现代诗歌。

(2)以“悲秋”为话题,写一首诗。

要求:①写诗要注意韵律;②写诗要选择鲜活的意象;③写诗要意蕴丰富;④写诗要有充沛的感情

2、背诵《登高》。

《登高》优质公开课教案(详细)

《登高》教案 ——杜甫 南充一中高二语文组谢国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及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知人论世法和意象分析法解读诗歌。 2、诵读诗歌,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 1、朗读和背诵。 2、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吟诵法。 2、讲析法和点拨法。 3、讨论法。 4、情景展示法。 [教学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正音解字(1分钟)] --------[指导诵读(2分钟)] -------[作者简介(4 分钟)] -------[赏析文本(26 分钟)] -------- [本诗小结(1分钟)] ------- [作业布置(2分钟)]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一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湿病。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正音解字(1分钟) 三、指导诵读(2分钟) 1、放音乐《二泉映月》。 2、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板书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

(完整版)《登高》杜甫-的教案

杜甫《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吟诵诗歌的基本方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就是诗歌星空中最灿烂的银河!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思亲怀乡的诗歌。九月九日是中国的重阳节,那是一家人登高祈求长寿的欢快节日。可是有这样一位老人,衣衫褴褛,满身疾病,年过半百,却只能漂泊异乡。他步履蹒跚地登上长江之滨的夔州,面对处于战乱的国家,面对万里之外的故乡,面对漫天的落叶,面对滚滚长江水,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老人。共同来欣赏一千两百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二、品读诗歌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一分钟)

1、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对他的朗读作一点评。 (一位学生朗读,几位同学点评,教师补充做朗读指导) 2、听录音示范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3、“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刚才我们读了这首诗,它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 明确:凄凉、悲伤、孤独。 4请大家融入这种感受有感情地齐声朗读《登高》。 (学生齐读《登高》) 三、赏析诗歌 1、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 明确:流浪他乡、疾病缠身、壮志未酬。 除了这些还有吗?结合背景来了解作者。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杜甫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却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2、在诗歌中有哪些字眼可以体现作者悲伤的感情的?并且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万、常、多、独、恨、停 万:写出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写出了流浪他乡时间之久。 多:写出了疾病缠身,当时杜甫身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等多种疾病,“右臂偏枯耳半聋”一只手已经无法动弹了。 独:感叹独自登台,无亲无友,孤苦伶仃。

(完整版)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和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特色。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感受诗人 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 1. 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包含的情感。 2.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准确、规范、生动地解读诗歌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突破】抓住意象,通过知人论世、品字、对比、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突破。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4分钟) 同学们,我们知道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所以叫重阳,又叫“重九”。由于“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常在此日进行祭祖和敬老活动,所以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与三月初三“踏春”相对应,重阳还被称“踏秋”,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 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疾病缠身、年过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在这个满目衰败的残秋里,面对水急风大的万里江天,面对疲倦而孤独的飞鸟,面对了无生气的枯树,这位一生坎坷、穷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 诗——《登高》。 二、《登高》的写作背景(2分钟) 《登高》向来被誉传为名作,被明代的胡应麟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各种苦闷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为了排遣苦闷,诗人抱病登高,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整体感知(3分钟) 1.播放录音朗读,找出本诗的主体情绪是什么?(诗眼:悲) 2.听老师示读,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及停顿。 3. 大家自由朗读,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翻译不懂的字句。

(完整)《登高》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更加透彻地品味诗人的写作目的。 (2)学会运用缘景明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由找意象入手,把握诗歌营造的意境,进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致。 (3)借助诵读,在讨论赏析中品味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4)能够在品读完诗歌之后,写一篇品读感悟,进行总结交流,进而加深对诗人及诗文内容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板书回顾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找到鉴赏古诗的钥匙。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歌,品味诗境。 (3)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示的诗中情景,表达自己对杜甫诗歌的体验和感受,形成自己的见解。 (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通过讨论、评点等方法把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鉴赏文字,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汲取古代文化深厚的养料,提升审美能力,涵养情趣。 【教学重点】 1.掌握从意象、意境入手进而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2.结合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理解诗人沉郁苦痛的情感。 【教学难点】领会诗人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到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深沉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温故知新 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几个问题: 诗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诗言志。 读者读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明志。 如何才能品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上节课我们在上《秋兴八首》时已经学习了鉴赏诗歌的两种方法?知人论世,由景入情。 如何赏析景色?找意象、明意境,从而由景入情,深入品味诗歌的思想情感。 二.学以致用 今天,我们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品读杜甫的另外一首诗《登高》。 (一)知人论世

登高优秀教案

《登高》 杜甫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本诗的写作背景。 2.在吟诵的基础上,体味本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3.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与忧思。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诗人情感,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 【教学时数】一课时 【导入】 通过颁奖词的形式进行导入。 同学们都看过感动中国吧,里面那一段段的颁奖词让我们记忆深刻。老师今天也来说一段颁奖词,同学们来猜猜他是谁呢? 他,如漂泊浮萍;自烟云中走来,细数着大唐的繁华和颓废,以血泪撰写辛酸人生。他,如苍鹰暮年,从离乱里退去,看尽了人民的疾苦和哀伤,一怒火锻造不朽诗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年少豪气万丈的呼喊;“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是他忧国忧民的真实写照。青丝转白发,心未冷,梦未碎,国天下在心头。历史的洪

流汹涌,他璀璨的光芒不灭;且行且吟,永恒的脚印,烙印在后人的心中。 对,他就是杜甫,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登高》,就是他的一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诗人简介】 1、杜甫的生平经历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

语文课文《登高》教学设计-word

《登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及其重要作品,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 2.通过合作探究品析“即景伤怀”的手法,养成合作探究意识,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沉郁顿挫的诗风,并逐步树立爱国情怀和审美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合作探究品析景、情的关系,体会“即景伤怀”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三、教学方法 吟诵法、点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语 学生观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人们往往喜欢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去野外踏春,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就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

茱萸少一人。同样是登高,“诗圣”杜甫又是怎样的处境与心情呢? 微博@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深处。下面,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 (二)品读诗歌 ①教师范读,学生默读。 (学生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节拍、韵脚,体味本诗音韵低沉,回环的原因。) ②选取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 ③学生自由朗读。 (结合注释默读,领悟诗歌的大意。) 再次朗读,思考问题:可否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明确】悲凉。 (三)精读诗歌 1.先看诗的头两句,也就是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主要是写景。景物有: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微博@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源十四个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这些景物给我们的感觉是显得十分悲凉、凄清。“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自然之悲象,人生之艰难。也是全诗的诗眼。作者巧妙的运用了一系列描绘哀景的词,既是自然环境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心情的折射与投影。正像清代诗人王夫之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请大家注意。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_公开课教案 2

登高公开课教案 张丽花 教学目标: 1.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2.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 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我们刚刚学过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了李白的豪逸浪漫,今天我们将走近杜甫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学习他发自肺腑的诗歌《登高》,感受杜甫诗歌的特点。 二、诗人生平和背景介绍 我们常说要“知人论世”,因此在感受杜甫的诗歌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杜甫的生平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一)、杜甫生平 杜甫是唐王朝由兴到衰的见证者。 1.年轻的时候,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2.曾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10年忍辱和辛酸的经历 3.曾有举家吃草度日,幼儿因饿而夭折的大悲痛 4.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就是“安史之乱”,并因之流亡了四年 5.曾有被叛军扣留9个月受尽侮辱的经历 曾有从叛军营里逃出,由于直谏而被贬的经历 6.晚年,杜甫在成都凭借很难遮风挡雨的一草堂安居,漂泊他乡11年,生活只能靠朋友的救济 7.58岁时,客死舟中,一生坎坷 (二)背景 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55岁,这年秋天,诗人来到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望远,面对苍茫的秋景和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不禁感慨万千,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诗意,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三、朗读 1.听教者朗读 2.自由朗读

3.个别学生朗读 4.听录音朗读 5.集体朗读 四、赏析 在听录音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同学已经被这首诗深深地打动了。我想这不仅是因为别人朗读的好,还因为这首诗写得好。 其实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很高,明代胡应麟曾评此诗“古今七律第一”!现在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 (一)前两联 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请大家找一找,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从这些景物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 作者又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 1.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鸟飞、落木、长江 四句八景,语言凝练 2.情感:悲凉、悲壮 ①风急: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 ②天高: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 ③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 由“两岸原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知,猿声无所谓哀与不哀,只是诗人的内心哀伤,所以猿声听起来才哀伤 ④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⑤鸟飞回:为何是盘旋着的鸟? 可能因为风大,风的猛烈,其实诗人的处境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是何等的相似啊!3.手法:情景交融、景中有情 有声有色有形,上下联相互照应(一三山景、二四江景) (二)朗读 因这些景物含有作者的情,所以我们在朗读时,需要带着情感读这些景物。 (三)后两联 可是诗人悲什么?(请从诗歌中找一找,用笔画一画,最好在每句诗中找出两个,可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交流) 1.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作客”:寄居别处,漂泊他乡(区别于“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做客人) “常”:(时间上)说明诗人经常漂泊他乡,多年漂泊他乡 “万里”:(空间上)离家万里,有家难归(交通不发达,诗人的潦倒处境) “悲秋”:季节上给人悲凉的感觉 2.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百年”即暮年,此时诗人已经55岁 “多病”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诗人身患肺病等多种疾病

《登高》优秀教案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更加透彻地品味诗人的写作目的。 (2)学会运用缘景明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由找意象入手,把握诗歌营造的意境,进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致。 (3)借助诵读,在讨论赏析中品味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4)能够在品读完诗歌之后,写一篇品读感悟,进行总结交流,进而加深对诗人及诗文内容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板书回顾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找到鉴赏古诗的钥匙。(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歌,品味诗境。(3)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示的诗中情景,表达自己对杜甫诗歌的体验和感受,形成自己的见解。(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通过讨论、评点等方法把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鉴赏文字,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汲取古代文化深厚的养料,提升审美能力,涵养情趣。【教学重点】 1.掌握从意象、意境入手进而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2.结合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理解诗人沉郁苦痛的情感。

【教学难点】领会诗人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到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深沉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温故知新 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几个问题:诗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诗言志。读者读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明志。 如何才能品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上节课我们在上《秋兴八首》时已经学习了鉴赏诗歌的两种方法?知人论世,由景入情。 如何赏析景色?找意象、明意境,从而由景入情,深入品味诗歌的思想情感。二.学以致用 今天,我们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品读杜甫的另外一首诗《登高》。(一)知人论世 首先,我们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先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做一个了解。请同学们回顾上《秋兴八首》时,我们了解到的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少年满怀“兼济天下”的壮志,中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晚年遇战乱过着四处漂泊无依的羁旅生活。 正是因为杜甫的生平遭遇,特别是晚年漂泊困顿的悲惨境况,才有了他沉重的哀愁。(二)熟悉诗文 一读诗歌,请同学们自行阅读,疏通字音。 二读诗歌,播放配乐朗诵,请同学们默读诗歌,初步品味诗歌的情感基调。三读诗歌,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诵读诗文。(三)品读诗文1.通过朗诵,同学们不难发现这首诗在内容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明

(完整版)《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分析意象,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体味诗人流露在作品中的深沉苦痛和忧思; 3.学习诗人心系苍生、情寄邦国的博大胸怀。 【学习重点】 1. 分析意象中寄寓的情感; 2.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学习难点】解读作品中“悲”情的丰富内涵。 【突破方法】围绕意象,通过知人论世、品析文字等方法突破。 【学习时数】一课时 【知识链接】 1.解题: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2.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58岁时去世,写这首诗时是55岁。 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又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地在外漂泊。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此时诗人还壮志未酬,而好友李白、高适、严武也相继辞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疾病缠身、年过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这位一生坎坷、穷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诗——《登高》。 二、自主学习 (一)抓题目 从题目中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二)抓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结合前两课所学回答:此诗写于什么时间?此时的社会环境如何?作者的境遇如何? 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又不断。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地在外漂泊。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完整版)杜甫登高教案

杜甫登高教案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创作背景(代导语)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

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2.作品特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二、自读全诗 1.诵读课文 先听配乐朗诵录音,再正音正字,然后诵读课文。 2.注音 渚( zhǔ )清作( zuò )客霜鬓( bìn ) 浊( zhuó)酒 3.词语注解 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落木:落叶。 ③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 ④作客:客居他乡。 ⑤百年:犹言一生。 ⑥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很多。 ⑧繁霜鬓:形容两鬓头发斑白。 ⑨新停:刚停。这时杜甫正因病刚刚戒了酒。 ⑩浊酒:未过滤的水酒。 4.诗歌翻译

登高》优秀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登高》是一首达到了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把自己的感情集中在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辛酸。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语言,感知意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诗的了解还比较肤浅,往往只满足于背诵、记忆,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教法方法】吟诵,讲析,点拨,讨论。 【教学时数】1课时 【课前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 (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登高公开课优秀教学指导设计修订版

登高公开课优秀教学指 导设计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更加透彻地品味诗人的写作目的。 (2)学会运用缘景明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由找意象入手,把握诗歌营造的意境,进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致。 (3)借助诵读,在讨论赏析中品味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4)能够在品读完诗歌之后,写一篇品读感悟,进行总结交流,进而加深对诗人及诗文内容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板书回顾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找到鉴赏古诗的钥匙。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歌,品味诗境。 (3)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示的诗中情景,表达自己对杜甫诗歌的体验和感受,形成自己的见解。 (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通过讨论、评点等方法把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鉴赏文字,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汲取古代文化深厚的养料,提升审美能力,涵养情趣。 【教学重点】 1.掌握从意象、意境入手进而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2.结合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理解诗人沉郁苦痛的情感。 【教学难点】领会诗人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到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深沉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温故知新 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几个问题: 诗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诗言志。 读者读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明志。 如何才能品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上节课我们在上《秋兴八首》时已经学习了鉴赏诗歌的两种方法?知人论世,由景入情。 如何赏析景色?找意象、明意境,从而由景入情,深入品味诗歌的思想情感。 二.学以致用 今天,我们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品读杜甫的另外一首诗《登高》。 (一)知人论世 首先,我们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先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做一个了解。请同学们回顾上《秋兴八首》时,我们了解到的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少年满怀“兼济天下”的壮志,中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晚年遇战乱过着四处漂泊无依的羁旅生活。 正是因为杜甫的生平遭遇,特别是晚年漂泊困顿的悲惨境况,才有了他沉重的哀愁。 (二)熟悉诗文 一读诗歌,请同学们自行阅读,疏通字音。 二读诗歌,播放配乐朗诵,请同学们默读诗歌,初步品味诗歌的情感基调。 三读诗歌,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诵读诗文。 (三)品读诗文 1.通过朗诵,同学们不难发现这首诗在内容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杜甫《登高》教案

杜甫《登高》教案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习近体诗对仗的形式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三、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生平诗歌创作研究资料生平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着名诗人杜审言之孙。他祖上还有西晋着名将领、镇南大将军杜预。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唐代文学的转折点。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反映了这场残酷的战争唐帝国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杜甫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人,正因如此,他的诗被后人成为“诗史”。(见孟棨《本事诗》以及宋祁等《新唐书.杜甫传》)杜甫生于712年,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诗人怀才不遇,如今又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计窘迫。登上高楼,个人悲怆与国家疾苦一齐涌上心头,他写下了这首诗。 2、诵读 (一)诵读全诗 (二)简介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767年的秋天,此时诗人在外流浪漂泊了8个年头,已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五十五岁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落,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的七言律诗。

登高杜甫教案

《登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及写作背景。 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方法,体味作者情感。 通过诵读,感受诗人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境,感受诗人复杂情感。 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法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通过知识抢答环节,梳理有关诗人杜甫的文学常识。 (1)杜甫字(),号(),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 (2)杜甫被世人尊称为(),他流传下来的1400多首诗是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 子,所以他的诗有()之称。 (3)请说出本册书以外的杜甫的两首诗的名称,并用4个字来概括杜甫诗歌的独特风格。 (4)将以下出自杜甫的诗句补充完整 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 。 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城春草木深。 (5)杜甫的古乐府诗“三吏”“三别”分别是什么 (6)解释一下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2、小结:我们学过杜甫的许多诗歌,对他的诗作诗风也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被称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世之作《登高》,进一步感受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深沉情感。 二、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诗人长期漂泊,备尝艰辛,晚年多病,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种种悲苦郁积心头,这年重阳节诗人独自登上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眺远,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 三、初读诗歌 1、检查预习,请生朗读,读准字音。

(完整)杜甫《登高》参赛教案

《登高》教案 ——杜甫 课程名称:语文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4. 学会写景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朗读和背诵。 2、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吟诵法。 2、讲析法和点拨法。 3、讨论法。 4、情景展示法。 [教学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指导诵读(3 分钟)] -------[作者简介(4 分钟)] -------[赏析文本(28 分钟)] -------- [本诗小结(3分钟)] ------- [作业布置(3分钟)]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一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指导诵读(3 分钟) 1、放音乐《二泉映月》。 2、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板书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登高》优秀教案

《登高》优秀教案(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更加透彻地品味诗人的写作目的。 (2)学会运用缘景明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由找意象入手,把握诗歌营造的意境,进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致。 (3)借助诵读,在讨论赏析中品味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4)能够在品读完诗歌之后,写一篇品读感悟,进行总结交流,进而加深对诗人及诗文内容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板书回顾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找到鉴赏古诗的钥匙。(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歌,品味诗境。 (3)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示的诗中情景,表达自己对杜甫诗歌的体验和感受,形成自己的见解。(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通过讨论、评点等方法把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鉴赏文字,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汲取古代文化深厚的养料,提升审美能力,涵养情趣。【教学重点】

1.掌握从意象、意境入手进而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2.结合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理解诗人沉郁苦痛的情感。 【教学难点】领会诗人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到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深沉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温故知新 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几个问题:诗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诗言志。读者读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明志。 如何才能品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上节课我们在上《秋兴八首》时已经学习了鉴赏诗歌的两种方法知人论世,由景入情。 如何赏析景色?找意象、明意境,从而由景入情,深入品味诗歌的思想情感。二.学以致用 今天,我们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品读杜甫的另外一首诗《登 高》。(一)知人论世 首先,我们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先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做一个了解。请同学们回顾上《秋兴八首》时,我们了解到的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少年满怀“兼济天下”的壮志,中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晚年遇战乱过着四处漂泊无依的羁旅生活。 正是因为杜甫的生平遭遇,特别是晚年漂泊困顿的悲惨境况,才有了他沉重的哀愁。(二)熟悉诗文 一读诗歌,请同学们自行阅读,疏通字音。

赏析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赏析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含山中学宫桂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感受诗人情感 2.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以及规范答题思维习惯的养成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朗读吟诵,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大自然的美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会诗人情感、品味诗歌的意境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教学难点当定位在对作者隐晦复杂情感的把握上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中国的传统节,有哪些?分别有些什么习俗?(激发学生的思维,逐渐缩小到重阳节)大家知道重阳节,古人有什么活动吗?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 二、知人论世话形象

1.印象杜甫 提问你眼中的杜甫是个怎样的人?(首先让课堂动起来) 结合高考题型中,关于诗歌鉴赏的第一步,是“三看”(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梁启超曾写过一篇文章《情圣杜甫》 思考:诗圣?情圣? 课件展示【写作背景】 杜甫一生,多灾多难他身逢战乱,颠沛流离,尤其是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 岁去世时为止,是他长达11年的西南漂泊时期,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他就病逝于漂泊湘江的船上 2.诵读全诗,体会感情基调 提问这首诗我们读过以后,情感基调该怎样把握呢? 大家朗读之后,对这首诗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三、缘景明情析手法 思考如果我们刚才已经初步把握了这首诗的情感基调,那么情字何依?情景交融,融在何处? 链接:诗歌鉴赏中分析意境题型的答题步骤 赏析意象,感受意境(引导学生对首联和颔联的解读以及规范答题习惯的养成) 四、移情入境悟诗情

登高教案1

杜甫《登高》教案 封丘一中袁文章 教学目标: 1、了解登高诗的分类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掌握诗歌的吟诵方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 2、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情感的复杂性,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学情分析 能够感情充沛地朗诵诗歌是学生学习古诗的前提和必须步骤,但是现在的学生普遍不会诵读或者诵读不好古诗。因而,本课的教学,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指导诵读方法,切实通过诵读加深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感悟,激起情感的共鸣。本诗内容并不难理解,学生经过初中三年和高中一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杜诗的风格特点,教师要在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赏析诗歌情感的表达,避免枯燥和呆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诵读曹操的《观沧海》,引出“登高诗” 师:古人“登高必赋”,登高赋诗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登高过程的艰难、登上高处的旷茫和寂寥往往更能使诗人产生对人生、对自然、对宇宙的怀想,也就容易产生诗情。细细揣摩此类诗的内容(投影),或登高望远,抒怀励志;或登高望远,思亲怀乡;或登高望远,伤时悲己。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位忧国忧民的老人,共同来欣赏一千两百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著名诗篇一一《登高》(投影课题) 二、了解写作背景(投影)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 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一一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三、整体感知,品读诗歌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 1、听读。学生听配乐诗朗诵,感受诗歌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