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28 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本课设置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进程、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三目内容,讲述了1978年以来中国发展进程中的相关史实,涉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平反冤假错案、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等重点内容。本课最核心的内容是改革开放及同时期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因此本课需梳理40年来改革开放的基本线索和各个重要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及内在联系,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唯物史观】概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分析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分析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时空观念】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领域的成就,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史料实证】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小岗‘分田到户契约’”“走进深圳”等史料分析,认识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理解习近平“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的科学论断

【历史解释】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和内容,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家国情怀】结合港澳回归和两岸关系的发展,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

重点: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在各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通过史料研习、问题探究,选取有代表性的点进行分析,突破重点。

难点:本课内容较多,尤其第二目“改革开放进程”。通过制作时间轴大事记,突破难点。

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进程“国两制”等部分史实,通过各类媒体也对改革开放等内容有较为感性的认识。本课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学生较难从整体上建构对这一时期历史的认知把握改革开放各阶段的内容及特征。另外,本课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概念,如

保税区、《反分裂国家法》等,会给学生解读文本时带来一定的困难。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标志:1978 年5 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评论员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意义

(1)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历史背景

(1)思想解放:1978年5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观念,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了重要思想理论准备。

(2)指导思想: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2.召开:1978 年12 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3.主要内容

(1)工作中心: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3)恢复路线: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4)拨乱反正: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4.意义: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三)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1.原则: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

2.表现

(1)“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

(2)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等恢复了名誉。

(3)国家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

(4)将小商小贩、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

(5)支持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

【特别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3.总结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四)修订宪法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1982年年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史料实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质和影响

史料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并不认为他们做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不用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做出的个别论断。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

——《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 [研读]

史料主要阐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反对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思考]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实质是什么。有何重要的影响?

提示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实质是打破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理论和“左”的政策。

影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在联系

(1)从目的看:都是为了纠正“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左”倾错误,解放思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了重要思想准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再肯定。

(2)从主要内容看:都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3)从结果和意义看:二者都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的进程。

知识点二改革开放进程

1.对内经济改革

(1)农村改革

①开始: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

②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

③意义:到1983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近8%,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2)城市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3)理论突破

①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②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4)深化经济改革

①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中共十四大召开了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②经济体制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改革纵深发展:我国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

2.对外开放格局

(1)发展目标: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

(2)成果: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史料实证】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

史料一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

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史料二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改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研读]

(1)史料一反映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史料二反映的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国有企业改革。

[思考]

(1)史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针对什么问题?它是否意味着所有制的根本改变?为什么?

提示变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针对问题:当时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没有改变。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获得的是土地使用权和分配经营自主权,土地所有制并没有改变。

(2)史料二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什么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变化: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占有较大比重。

方向: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

影响: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认识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目的及实质

(1)必要性

①原有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只有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2)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3)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知识点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2)内涵: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构图解史】“一国两制”

2.香港、澳门回归

(1)过程

①1984 年12 月和1987 年4 月,中国政府分别同英国和葡萄牙政府分别签署了中英、中葡联合声明。

②1997年7月1 日,中英两国政府完成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③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意义: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缓和: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中国政府推动大陆同台湾同胞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双方人员往来。

(2)对话

①九二共识:1992 年11 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在香港举行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

②汪辜会谈:1993 年4 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3)发展

①颁布《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②习马会面: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易混辨析】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区别

(1)港澳问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谈判,而解决台湾问题是在“一国两制”的架构下,两岸平等协商,属国家内部事务问题。

(2)国家在港澳驻军,表明中国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具有象征意义。台湾和祖国大陆同属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可以保留军队,但不应对大陆形成威胁。

【史料实证】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大业

史料一……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史料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国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实现国家统一

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史料三海峡两岸亲人见面的图片

[研读]

(1)史料一反映了诗人离愁别恨的情感。

(2)史料二反映的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办法。

(3)史料三反映出伴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海峡两岸亲人会面的场景。

[思考]

(1)据史料一,说明造成诗人离愁别绪的历史原因。

提示国共双方内战的遗留问题。

(2)据史料二,指出“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依据。

提示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统一的实际要求。

(3)据史料三,你有何认识?

提示海峡两岸人民都渴望统一;统一是大势所趋。

台湾问题解决的历史必然性

(1)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保证。

(2)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相通,两岸同胞血浓于水。近年来,两岸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及各项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尤其是国民党、亲民党等高层人士访问大陆,使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了解不断增多。

(4)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也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5)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在对整节课的宏观把握基础上,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来之不易的感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和中国共产党的引领,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认识,提升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