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边角后方交会计算方法及精度评定

两点边角后方交会计算方法及精度评定
两点边角后方交会计算方法及精度评定

坐标方位角计算

=(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B3-$B$1)))*180/PI() Excel 中求方位角公式:a1,b1放起始点坐标 a3,b3放终点坐标。 度分秒格式: =INT((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B3-$b$1)))*180/PI()) &"-"& INT( ((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B3-$b$1)))*180 /PI()-INT((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B3-$b$1)))*180/ PI()))*60)&"-"&INT( (((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B3- $b$1)))*180/PI()-INT((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B3- $b$1)))*180/PI()))*60-INT(((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 (B3-$b$1)))*180/PI()-INT((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 (B3-$b$1)))*180/PI()))*60))*600)/10 其中:A1,B1中存放测站坐标,a3,b3放终点坐标。 上面的计算出来的是度分秒格式,也就是字符串格式,不能用来计算,只是用来看的哟! 下面这个简单一点: =INT((PI()*(1-SIGN(C6-C4)/2)-ATAN((B6-B4)/(C6-C4)))*180/PI())*10000+INT(((PI()*(1-S IGN(C6-C4)/2)-ATAN((B6-B4)/(C6-C4)))*180/PI()-INT((PI()*(1-SIGN(C6-C4)/2)-ATAN((B6-B4) /(C6-C4)))*180/PI()))*60)*100+(((PI()*(1-SIGN(C6-C4)/2)-ATAN((B6-B4)/(C6-C4)))*180/PI()-I NT((PI()*(1-SIGN(C6-C4)/2)-ATAN((B6-B4)/(C6-C4)))*180/PI()))-(INT(((PI()*(1-SIGN(C6-C4)/ 2)-ATAN((B6-B4)/(C6-C4)))*180/PI()-INT((PI()*(1-SIGN(C6-C4)/2)-ATAN((B6-B4)/(C6-C4)))*1 80/PI()))*60))/60)*3600 Excel 中求方位角公式:a1,b1放起始点坐标 a3,b3放终点坐标。 求距离公式: =Round(SQRT(POWER((A3-$A$1),2)+POWER((B3-$B$1),2)),3)

高精度计算

高精度计算 由于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的特点,许多过去由人来完成的烦琐、复杂的数学计算,现在都可以由计算机来代替。 计算机计算结果的精度,通常要受到计算机硬件环境的限制。例如,pascal 要计算的数字超过19位,计算机将按浮点形式输出;另一方面,计算机又有数的表示范围的限制,在一般的微型计算机上,实数的表示范围为l0-38 -l038。例如,在计算N!时,当N=21时计算结果就超过了这个范围,无法计算了。这是由计算机的硬件性质决定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程序设计的方法进行高精度计算(多位数计算)。 学习重点 1、掌握高精度加、减、乘、除法。 3、理解高精度除法运算中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 4、能编写相应的程序,解决生活中高精度问题。 学习过程 一、高精度计算的基本方法 用free pascal程序进行高精度计算,首先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基本问题:【数据的输入与保存】 (1)一般采用字符串变量存储数据,然后用length函数测量字符串长度确定其位数。 (2)分离各位数位上的数字 分离各数位上的数通常采用正向存储的方法。以“163848192”为例,见下表: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1 6 3 8 4 8 1 9 2 基本原理是A[1]存放个位上的数字,A[2]存放十位上的数字,……依此类推。即下标小的元素存低位上的数字,下标大的元素存高位上的数字,这叫“下标与位权一致”原则。 【计算结果位数的确定】 (1)高精度加法:和的位数为两个加数中较大数的位数+1。 (2)高精度减法:差的位数为被减数和减数中较大数的位数。 (3)高精度乘法:积的位数为两个相乘的数的位数之和。 (4)高精度除法:商的位数按题目的要求确定。 【计算顺序与结果的输出】 高精度加、减、乘法,都是从低位到高位算起,而除法相反。输出结果都是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注意:高位上的零不输出(整数部分是零除外)。 高精度加法 【参考程序】 var a,b:array[1..10000] of byte; i,w,la,lb:integer;

单像空间前方交会实习报告

摄影测量学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实习报告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完整word版)坐标方位角计算

二 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的基本公式 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量和计算求出控制点的坐标,控制点的坐标是根据边长及方位角计算出来的。下面介绍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的基本公式,这些公式是矿山测量工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公式。 一、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公式 1.坐标正算 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和已知点到待定点的坐标方位角、边长计算待定点的坐标,这种计算在测量中称为坐标正算。 如图5—5所示,已知A 点的坐标为A x 、A y ,A 到B 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分别为AB S 和AB α,则待定点B 的坐标为 AB A B AB A B y y y x x x ?+=?+= } (5—1) 式中 AB x ? 、AB y ?——坐标增量。 由图5—5可知 AB AB AB AB AB AB S y S x ααsin cos =?=? } (5—2) 式中 AB S ——水平边长; AB α——坐标方位角。 将式(5-2)代入式(5-1),则有 AB AB A B AB AB A B S y y S x x ααsin cos +=+= }

(5—3) 当A 点的坐标A x 、A y 和边长AB S 及其坐标方位角AB α为已知 时,就可以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待定点B 的坐标。式(5—2)是计算坐标增量的基本公式,式(5—3)是计算坐标的基本公式,称为坐标正算公式。 从图5—5可以看出AB x ?是边长AB S 在x 轴上的投影长度, AB y ?是边长AB S 在y 轴上的投影长度,边长是有向线段,是在 实地由A 量到B 得到的正值。而公式中的坐标方位角可以从0°到360°变化,根据三角函数定义,坐标方位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就有正负两种 情况,其正负符号取决于坐标方位角所在的象限,如图5—6所示。从式(5—2)知,由于三角函数值的正负决定了坐标增量的正负,其符号归纳成表5—3。

104373_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

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通用) 用极坐标法放样必须计算出测站点(仪器点)到放样点得距离和方位角,才能进行放样。 原计算公式为: S12=sqr( (x2-x1)2+(y2-y1)2)= sqr(△x221+△y221) A12=arcsin((y2-y1)/S12) S12为测站点1至放样点2的距离; A12为测站点1至放样点2的坐标方位角。 x1,y1为测站点坐标; x2,y2为放样点坐标。 按公式A12=arcsin((y2-y1)/S12)计算出的方位角都要进行象限判断后加常数才是真正的方位角。 新计算公式为: A12=arccos(△x21/S12)*sgn(△y21)+360° 式中sgn()为取符号函数,改公式只需加上条件(A12>360°, A12= A12-360°)就可以计算出坐标方位角,不需要进行象限判断。 我的这个公式要更好一些,计算结果就是正确结果: SGN是正负号的函数。括号内的数字大于零SGN()就是+号,反之就是-号。

===================================函数开始=================================== 'jiaodu10(x,splitStr)函数将60进制度转换为10进制度格式.x为度数,splitStr为分隔符号,'如x为43%67%367,则splitStr为"%",参数要用双引号括起来,jiaodu10("x","%") Function jiaodu10(x,splitStr) If InStr(1,x,splitStr) Then Dim s s=Split(x,splitStr) jiaodu10=s(0)+s(1)/60+s(2)/3600 Else jiaodu10="错误" End If End Function '-------------------------------------------------------------------------------- 'jiaodu60(x,splitStr)函数将10进制度转换为60进制度格式,splitStr分隔表示 'x为数字,可以不用双引号括起来,参数splitStr要用双引号括起来iaodu10(12.31313,"-") Function jiaodu60(x,splitStr) Dim fen,miao Fen =Round((fen-Int(fen))*60,0) If miao >= 60 Then miao = miao-60 fen = fen+1 End If jiaodu60=Int(x) & splitStr & Int(fen) & splitStr & miao End Function '-------------------------------------------------------------------------------- 'juli(待算点纵坐标x,待算点横坐标y,测站点纵坐标m,测站点纵坐标n)用于计算距离。 Function juli(x,y,m,n) juli=Math.Spr((x-m)^2+(y-n)^2) End Function '-------------------------------------------------------------------------------- 'jiaodu(x,y,m,n)计算角度 Function jiaodu(x,y,m,n) Dim dx,dy,a,jdu10 dx=x-m dy=y-m a=Math.Abs(Math.Atn(dy/dx) * 180 / 3.14159265) jdu10=0 If (dx > 0) Then If (dy > 0) Then jdu10 = a Else jdu10 = 360-a End If Else If (dy > 0) Then jdu10 = 180-a

高精度数计算

C语言课程设计-高精度数计算 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int a,b; int c; int i; int *Numa,*Numb,*Sum; printf("请输入第一个加数的位数(小于1000位),加数由系统随机生成:"); scanf("%d",&a); printf("请输入第二个加数的位数(小于1000位),加数由系统随机生成:"); scanf("%d",&b); Numa=(int *)malloc(a*sizeof(int)); Numb=(int *)malloc(b*sizeof(int)); srand( (unsigned)time( NULL ) );//产生随机种子 //随机产生加数a for(i=0;i

{ printf("%d",Numa[i]); } printf("\n"); printf("随机产生的加数b为:\n"); for(i=0;i=b)//加数a大 { c=a; Sum=(int *)malloc((c+1)*sizeof(int)); tag=0; for(i=0;i=10)//如果和大于10 { Sum[c-i]=Sum[c-i]-10; tag=1;//标志进位 } else { tag=0; } } else//有进位 { Sum[c-i]=Numa[a-i-1]+Numb[b-i-1]+1; if(Sum[c-i]>=10)//如果和大于10 { Sum[c-i]=Sum[c-i]-10; tag=1;//标志进位 } else { tag=0; } }

第一章 高精度计算

第一章 高精度计算 【上机练习】 1、求N!的值(ni) 【问题描述】 用高精度方法,求N!的精确值(N以一般整数输入)。 【输入样例】 10 【输出样例】 3628800 2、求A/B高精度值(ab) 【问题描述】 计算A/B的精确值,设A,B是以一般整数输入,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后20位(若不足20位,末尾不用补0)。 【输入样例1】 4 3 【输出样例1】 4/3=1.33333333333333333333 【输入样例2】 6 5 【输出样例2】 6/5=1.2 3、求n累加和(ja) 【问题描述】 用高精度方法,求s=1+2+3+……+n的精确值(n以一般整数输入)。 【输入样例】 10 【输出样例】 55 4、阶乘和(sum) 【问题描述】 已知正整数N(N<=100),设S=1!+2!+3!+...N!。其中"!"表示阶乘,即N!=1*2*3*……*(N-1)*N,如:3!=1*2*3=6。请编程实现:输入正整数N,输出计算结果S的值。 【输入样例】 4 【输出样例】 33 5、高精度求积(multiply) 【问题描述】 输入两个高精度正整数M和N(M和N均小于100位)。 【问题求解】 求这两个高精度数的积。 【输入样例】 36 3 【输出样例】 108 6、天使的起誓(yubikili) 【问题描述】 TENSHI非常幸运地被选为掌管智慧之匙的天使。在正式任职之前,她必须和其他新当选的天使一样,

要宣誓。宣誓仪式是每位天使各自表述自己的使命,她们的发言稿被放在n个呈圆形排列的宝盒中。这些宝盒按顺时针方向被编上号码1、2、3……、n-1、n。一开始天使们站在编号为N的宝盒旁。她们各自手上都有一个数字,代表她们自己的发言稿所在的盒子是从1号盒子开始按顺时针方向的第几个。例如:有7个盒子,那么如果TENSHI手上的数字为9,那么她的发言稿所在盒子就是第2个。现在天使们开始按照自己手上的数字来找发言稿,先找到的就可以先发言。TENSHI一下子就找到了,于是她最先上台宣誓:“我将带领大家开启NOI之门……”TENSHI宣誓结束以后,陆续有天使上台宣誓。可是有一位天使找了好久都找不到她的发言稿,原来她手上的数字M非常大,她转了好久都找不到她想找的宝盒。 【问题求解】 请帮助这位天使找到她想找的宝盒的编号。 【输入格式】 从文件yubikili.in的第一、二行分别读入正整数n和m,其中n、m满足 2 ≤ n≤ 108,2 ≤ m≤ 101000 【输出格式】 把所求宝盒的编号输出到文件yubikili.out,文件只有一行(包括换行符)。 【样例一】 yubikili.in yubikili.out 7 2 9 【样例二】 yubikili.in yubikili.out 9 11 108 7、Hanoi双塔问题(Noip2007) 【问题描述】 给定A、B、C三根足够长的细柱,在A柱上放有2n个中间有孔的圆盘,共有n个不同的尺寸,每个尺寸都有两个相同的圆盘,注意这两个圆盘是不加区分的(下图为n=3的情形)。现要将这些圆盘移到C柱上,在移动过程中可放在B柱上暂存。要求: (1)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2)A、B、C三根细柱上的圆盘都要保持上小下大的顺序; 任务:设A n为2n个圆盘完成上述任务所需的最少移动次数,对于输入的n,输出A n。 【输入格式】 输入文件hanoi.in为一个正整数n,表示在A柱上放有2n个圆盘。 【输出格式】 输出文件hanoi.out仅一行,包含一个正整数, 为完成上述任务所需的最少移动次数A n。 【输入输出样例1】 hanoi.in hanoi.out 1 2 【输入输出样例2】 hanoi.in hanoi.out 2 6 【限制】 对于50%的数据,1<=n<=25 对于100%的数据,1<=n<=200 【提示】设法建立A n与A n-1的递推关系式。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有多种,根据公式与工具有不同,现有四种计算方法: 一、测量教材上的计算方法,需要判断象限,对了解原理有一定帮助,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太实用,在此不予介绍,使用此方法计算的VB或VBA代码如下: Public Const PI = 3.14159265359 Function Pol(x1 As Double, y1 As Double, x2 As Double, y2 As Double) As Double '计算直线的方位角 Dim Sub_y As Double Sub_y = Abs(y2 - y1) If Sub_y = 0 Then Sub_y = 0.0000000001 End If Pol = Atn((Abs(x2 - x1)) / Sub_y) If x2 > x1 And y2 >= y1 Then '0-90 ElseIf x2 < x1 And y2 <= y1 Then '180-270 Pol = PI + Pol ElseIf x2 < x1 And y2 >= y1 Then '270-360 Pol = 2 * PI - Pol ElseIf x2 >= x1 And y2 <= y1 Then '90-180 Pol = PI - Pol End If End Function 二、计算器上的pol()函数,用pol(dx,dy)计算,返回两点间距离与方位角,如角度值为负+360即可,具体使用方法参照说明书上的pol()函数介绍; 三、方位角通用万能公式: 此万能公式的VB或VBA代码如下: Public Const PI = 3.14159265359 Function Pol(x1 As Double, y1 As Double, x2 As Double, y2 As Double) As Double '计算直线的方位角 Dim Sub_x As Double Sub_x = x2 - x1 + 0.0000000001 Pol = PI - Sgn(Sub_x) * PI / 2 - Atn((y2 - y1) / Sub_x) End Function sgn()函数为符号函数: sgn(x)的值只有三个: 当x小于0时sgn(x)的值为-1 当x大于0时sgn(x)的值为1 当x等于0时sgn(x)的值为0 计算器上没有此函数,在编程时可用下列代码实现此函数功能: if x<0 then sgn(x)=-1 elseif x>0 then

摄影测量实验报告(空间后方交会—前方交会)

空间后方交会-空间前方交会程序编程实验一.实验目的要求 掌握运用空间后方交会-空间前方交会求解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学会运用空间后方交会的原理,根据所给控制点的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坐标以及相应的像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空间后方交会的过程,完成所给像对中两张像片各自的外方位元素的求解。然后根据空间后方交会所得的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利用同名像点在左右像片上的坐标,求解其对应的地面点在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并完成精度评定过程,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此过程。 二.仪器用具 计算机、编程软件(MATLAB) 三.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包含四个地面控制点(GCP)的地面摄影测量坐标及在左右像片中的像平面坐标。此四对坐标运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左右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即完成了空间后方的过程。另外还给出了5对地面点在左右像片中的像平面坐标和左右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实验数据如下:

内方位元素:f=152.000mm,x0=0,y0=0 四.实验框图 此过程完成空间后方交会求解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其中改正数小于限差(0.00003,相当于0.1’的角度值)为止。在这个过程中采用迭代的方法,是外方位元素逐渐收敛于理论值,每次迭代所得的改正数都应加到上一次的初始值之中。

在空间后方交会中运用的数学模型为共线方程 确定Xs,Ys,Zs的初始值时,对于左片可取地面左边两个GCP的坐标的平均值作为左片Xs 和Ys的初始值,取右边两个GCP的坐标平均值作为右片Xs 和Ys的初始值。Zs可取地面所有GCP的Z坐标的平均值再加上航高。 空间前方交会的数学模型为:

五.实验源代码 function Main_KJQHFJH() global R g1 g2 m G a c b1 b2; m=10000;a=5;c=4; feval(@shuru); %调用shuru()shurujcp()函数完成像点及feval(@shurujcp); %CCP有关数据的输入 XYZ=feval(@MQZqianfangjh); %调用MQZqianfangjh()函数完成空间前方、%%%%%% 单位权中误差%%%% %后方交会计算解得外方位元素 global V1 V2; %由于以上三个函数定义在外部文件中故需VV=[]; %用feval()完成调用过程 for i=1:2*c VV(i)=V1(i);VV(2*i+1)=V2(i); end m0=sqrt(VV*(VV')/(2*c-6)); disp('单位权中误差m0为正负:');disp(m0); %计算单位权中误差并将其输出显示 输入GCP像点坐标及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坐标的函数和输入所求点像点坐标函数: function shurujcp() global c m; m=input('摄影比例尺:'); %输入GCP像点坐标数据函数并分别将其c=input('GCP的总数='); % 存入到不同的矩阵之中 disp('GCP左片像框标坐标:'); global g1;g1=zeros(c,2); i=1; while i<=c m=input('x='); n=input('y='); g1(i,1)=m;g1(i,2)=n; i=i+1; end disp('GCP右片像框标坐标:'); global g2;g2=zeros(c,2); i=1; while i<=c m=input('x='); n=input('y='); g2(i,1)=m;g2(i,2)=n; i=i+1; end

全站仪闭合导线方位角及距离计算方法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计算方法 ①.方位角计算(左角) 已知A,B两点坐标,且AB的方位角为30°即αAB = 30°,可求出其它方位角如下: αBC = αAB + ∠B ±180° = 30°+ 60° + 180° = 270° αCD = αBC + ∠C ±180° = 270°+ 70°- 180° = 160°

αDE = αCD + ∠D ±180° =160°+ 100° - 180° = 80° αEB = αDE + ∠E ±180° = 80° + 130° - 180° = 30°

②.方位角计算(右角) 已知A,B两点坐标,且AB的方位角为30°即αAB = 30°,可求出其它方位角如下: αBC = αAB + ∠B ±180° = 30°+ 60° + 180° = 270° αCD = αBC - ∠C ±180° = 270° - 290° + 180°= 160° αDE = αCD - ∠D ±180° =160°- 260° - 180° = 80°

αEB = αDE - ∠E ±180° = 80° - 230° - 180° = 30° 总结:角在左边用加法,角在右边用减法(左加右减);在求方位角时,两个角相加或相减得出来的得数大于180°则减去180°,若小于180°则加上180°(大减小加)。

③.坐标与距离计算方法 已知A,B两点坐标A(Xa,Ya),B(Xb,Yb), 1.求AB方位角及距离 αAB = (Y B-Y A)/(X B-X A) = Tanα x Y B-Y A 注意:测量中坐标系x,y与数学中坐标系x,y相反X B-X A Y

高精度运算(C++)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万进制高精度运算(C++语言) 目前在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所涉及到的高精度计算包括加(addition)、减(subtract)、乘(multiply)、除(divide)四种基本运算。其中乘法分高精度数乘高精度数和单精度数乘高精度数两种,除法一般指两个单精度数相除,求解最终指定精度的解,找出循环节或输出指定精度位数的小数。(注:高精度数与单精度数均指整数) 主要的解题思想是利用在小学就曾学习过的竖式加减乘除法则,用程序语言实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何存储高精度数的值,如何实现计算等问题。 一. 高精度数字的存储 我们日常书写一个高精度数字,左侧为其高位,右侧为其低位,在计算中往往会因进位(carry )或借位(borrow )导致高位增长或减少,因此我们定义一个整型数组(int bignum[maxlen])从低位向高位实现高精度整数的存储,数组的每个元素存储高精度数中的一位。(如下表所示) 高精度数 3(高位) …… 7 9 4(低位) int bignum[i] n …… 2 1 显然,在C++语言中,int 类型(4个字节/32位计算机)元素存储十进制的一位数字非常浪费空间,并且运算量也非常大,因此常将程序代码优化为万进制,即数组的每个元素存储高精数字的四位。在后面的叙述过程中均以万进制为例介绍。(为什么选择万进制,而不选择更大的进制呢?十万进制中的最大值99999相乘时得到的值是9999800001超过4个字节的存储范围而溢出,从而导致程序计算错误。) 在实际编写程序代码过程中常作如下定义: const int base=10000; const int maxlen=1000+1; int bignum[maxlen]; 说明:base 表示进制为万进制,maxlen 表示高精度数的长度,1个元素能存储4个十进制位,1000个元素就存储4000个十进制位,而加1表示下标为0的元素另有它用,常用作存储当前高精度数字的位数。 二. 各种运算的程序实现 (一)加法: 首先回顾一下小学中曾学习的竖式加法,见图一: bignum1[] 9475 46 1243 bignum2[] 918 1324 341 carry 1 0 0 0 bignum_ans[] 1 393 1370 1584 图一 加法的计算过程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得知,做加法运算是从低位向高位进行,如果有进位,下一位进行相加时要加上进位,如果最高位已计算完还有进位,就要增加存储结果的位数,保存起进位来。关于进位的处理,往往定义单独变量carry 进行存储,程序实现的过程如图二所示: 初始化 进位carry 赋初始值0,结果的位数为两个加数的最大位数。 当前位超过最高位了? 处理当前位和进位 N Y 还有进位么? N 结束 处理进位 Y

前方交会

10.3.1 测量原理 图10-4所示为双曲线拱坝变形观测图。为精确测定等观测点的水平位移,首先在大坝的下游面合适位置处选定供变形观测用的两个工作基准点E和F;为对工作基准点的稳定性进行检核,应根据地形条件和实际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检核基准点(如C、D、G等),并组成良好图形条件的网形,用于检核控制网中的工作基准点(如E、F等)。各基准点上应建立永久性的观测墩,并且利用强制对中设备和专用的照准觇牌。对E、F两个工作基点,除满足上面的这些要求外,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用前方交会法观测各变形观测点时,交会角(见图10-4) 不得小于,且不得大于。 图10-4 拱坝变形观测图 变形观测点应预先埋设好合适的、稳定的照准标志,标志的图形和式样应考虑在前方交会中观测方便、照准误差小。此外,在前方交会观测中,最好能在各观测周期由同一观测人员以同样的观测方法,使用同一台仪器进行。

图10-5 角度前方交会法测量原理 利用前方交会法测量水平位移的原理如下:如图10-5所示,A、B两点为工作基准点,P 为变形观测点,假设测得两水平夹角为,则由A、B两点的坐标值和水平角观测值、可求得P点的坐标。 从图10-5可见: (10-3a) (10-3b)其中可由A、B两点的坐标值通过“坐标反算”求得,经过对(10-3)式的整理可得: (10-4a) (10-4b) 第一次观测时,假设测得两水平夹角为和,由(10-4)式求得P点坐标值为, 第二次观测时,假设测得的水平夹角为和,则P点坐标值变为,那么在此两期变形观测期间,P点的位移可按下式解算: ,, P点的位移方向为:。 10.3.2 前方交会法的种类 前方交会法有三种:测角前方交会法、测边前方交会法、边角前方交会法。其观测值和观测仪器见表10-5。 表10-5 前方交会法的种类 ,,,D1,D2

坐标方位角计算

二 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的基本公式 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量和计算求出控制点的坐标,控制点的坐标是根据边长及方位角计算出来的。下面介绍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的基本公式,这些公式是矿山测量工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公式。 一、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公式 1.坐标正算 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和已知点到待定点的坐标方位角、边长计算待定点的坐标,这种计算在测量中称为坐标正算。 如图5—5所示,已知A 点的坐标为A x 、A y ,A 到B 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分别为AB S 和AB α,则待定点B 的坐标为 AB A B AB A B y y y x x x ?+=?+= } (5—1) 式中 AB x ? 、AB y ?——坐标增量。 由图5—5可知 AB AB AB AB AB AB S y S x ααsin cos =?=? } (5—2) 式中 AB S ——水平边长; AB α——坐标方位角。 将式(5-2)代入式(5-1),则有 AB AB A B AB AB A B S y y S x x ααsin cos +=+= }

(5—3) 当A 点的坐标A x 、A y 和边长AB S 及其坐标方位角AB α为已知时,就可以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待定点B 的坐标。式(5—2)是计算坐标增量的基本公式,式(5—3)是计算坐标的基本公式,称为坐标正算公式。 从图5—5可以看出AB x ?是边长AB S 在x 轴上的投影长度, AB y ?是边长AB S 在 y 轴上的投影长度,边长是有向线段,是在 实地由A 量到B 得到的正值。而公式中的坐标方位角可以从0°到360°变化,根据三角函数定义,坐标方位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就有正负两种 情况,其正负符号取决于坐标方位角所在的象限,如图5—6所示。从式(5—2)知,由于三角函数值的正负决定了坐标增量的正负,其符号归纳成表5—3。

摄影测量实验报告(前方交汇后方交汇)

摄影测量学 实验报告 学院:地信院 班级:测绘0904班 老师:邹峥嵘 姓名:张文佳 学号:0405090921 2011年11 月11 日

空间后方交会——空间前方交会 程序编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要求掌握运用摄影测量中空间后方交会-空间前方交会求解地面点的空间位 置的方法和原理。 2、学会运用空间后方交会的原理,根据所给控制点的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坐标 以及相应的像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空间后方交会的计算,完成所给像对中两张像片各自的六个外方位元素的求解和精度评定。 3、根据空间后方交会所得的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利用同名像点在左右像 片上的坐标,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前方交会编程,求解其对应的地面点在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从而达到通过摄影测量量测地面地理数据的目的。 二.实验仪器 1、计算机 2、MATLAB计算机编程软件 三、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包含四个地面控制点(GCP)的地面摄影测量坐标及在左右像片中的像平面坐标。此四对坐标运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左右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即完成了空间后方的过程。另外还给出了 5 对地面点在左右像片中的像平面坐标和左右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实验数据如下:

四、程序设计流程图 1、后方交会 此过程完成空间后方交会求解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其中改正数小于限差(长度改

正数小于0.01m,角度改正数小于0.0003,相当于1’的角度值)为止。在这个过程中采用迭代计算的方法,是外方位元素逐渐收敛于理论值,每次迭代所得的改正数都应加到上一次的初始值之中。 2、前方交会 七、实验原理公式 1、后方交会中运用的共线方程数学模型 Z Y f Z Z c Y Y b X X a Z Z c Y Y b X X a f y y Z X f Z Z c Y Y b X X a Z Z c Y Y b X X a f x x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33322203331110 3、前方交会与后方交会中均用到旋转矩阵进行的坐标转换

测量比武复习题

《矿山测量工》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测量学是研究及确定的科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和两部分。 3、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方位角的变化范围是,而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 6、两点间的称为高差,水准测量时高差等于减去。 7、井下经纬仪导线,用钢尺量得的边长,还要视情况加、、、 及倾斜等项改正。 8、在水准仪粗略整平中,左手拇指旋转脚螺旋的运动方向就是移动的方向。 11、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和两方面。 14、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和。 15、系统误差具有明显的和,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 16、测量上所讲的精度是指误差分布的或程度。 17、对某量进行了n次同精度观测,其算术平均值的精度是各观测值的精度的 倍。 18、在测区内,选取若干个控制点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形成测区的骨架,称为。 19、国家测量控制网可分为控制网和控制网。 21、经纬仪交会法按其布设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和。 22、经纬仪前方交会法在选择待定点时应尽可能使交会角r接近于度,并保证。 23、经纬仪后方交会法在选定待定点时不能位于由已知点构成的或附近。 31、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称为。 33、等高线分为、、和助曲线四种。 35、矿井联系测量可分为和测量。 37、常用的竖井导入标高的方法有、和光电测距仪法。 41、在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称为,相邻等高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距离,称为。 42、在地形图上,山脊的等高线凸向处,而山谷的等高线凸向处。 43、在地形图上,等高线愈密则表示坡度,等高线愈稀则表示坡度。 44、矿井几何定向分为和。 45、井下导线点按照其使用时间长短和重要性而分为和两种。 46、矿山测量的井口基准点有和。 47、两井定向应独立进行两次,其互差不得越过。 48、《煤矿测量规程》规定,井下平面控制分为和两类。 49、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按测角精度分为和两级。 50、井下高程控制网,可采用方法或方法敷设。 51、煤矿测量图简称。 52、巷道水平投影的几何中心线称为巷道。 53、照准部的旋转中心与水平度盘中心不一致所产生的读数误差称。 54、四等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应小于,视距累积差应小于。 55、真误差为________与观测值之差。

高精度运算(C++)

万进制高精度运算(C++语言) 目前在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所涉及到的高精度计算包括加(addition)、减(subtract)、乘(multiply)、除(divide)四种基本运算。其中乘法分高精度数乘高精度数和单精度数乘高精度数两种,除法一般指两个单精度数相除,求解最终指定精度的解,找出循环节或输出指定精度位数的小数。(注:高精度数与单精度数均指整数) 主要的解题思想是利用在小学就曾学习过的坚式加减乘除法则,用程序语言实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何存储高精度数的值,如何实现计算等问题。 一. 高精度数字的存储 我们日常书写一个高精度数字,左侧为其高位,右侧为其低位,在计算中往往会因进位(carry )或借位(borrow )导致高位增长或减少,因此我们定义一个整型数组(int bignum[maxlen])从低位向高位实现高精度整数的存储,数组的每个元素存储高精度数中的一位。(如下表所示) 高精度数 3(高位) …… 7 9 4(低位) int bignum[i] n …… 2 1 显然,在C++语言中,int 类型(4个字节/32位计算机)元素存储十进制的一位数字非常浪费空间,并且运算量也非常大,因此常将程序代码优化为万进制,即数组的每个元素存储高精数字的四位。在后面的叙述过程中均以万进制为例介绍。(为什么选择万进制,而不选择更大的进制呢?十万进制中的最大值99999相乘时得到的值是9999800001超过4个字节的存储范围而溢出,从而导致程序计算错误。) 在实际编写程序代码过程中常作如下定义: const int base=10000; const int maxlen=1000+1; int bignum[maxlen]; 说明:base 表示进制为万进制,maxlen 表示高精度数的长度,1个元素能存储4个十进制位,1000个元素就存储4000个十进制位,而加1表示下标为0的元素另有它用,常用作存储当前高精度数字的位数。 二. 各种运算的程序实现 (一)加法: 首先回顾一下小学中曾学习的坚式加法,见图一: bignum1[] 9475 46 1243 bignum2[] 918 1324 341 carry 1 0 0 0 bignum_ans[] 1 393 1370 1584 图一 加法的计算过程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得知,做加法运算是从低位向高位进行,如果有进位,下一位进行相加时要加上进位,如果最高位已计算完还有进位,就要增加存储结果的位数,保存起进位来。关于进位的处理,往往定义单独变量carry 进行存储,程序实现的过程如图二所示: 图二 加法的实现过程 初始化 进位carry 赋初始值0,结果的位数为两个加数的最大位数。 当前位超过最高位了? 处理当前位和进位 N Y 还有进位么? N 结束 处理进位 Y

高级测量题库(判断题)

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 采用方向观测法进行水平角观测,当方向数多于三个时,每半测 回均应为零。 2) 测角前方交会点的精度与测角误差大小有关,与未知点相对于已 知点的位置无关。 3) 测量工小赵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经常找来一些专业书籍进行自学, 还就有关问题与有经验的老师傅一同讨论,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他的这种做法集中体现了测量工钻研技术这一职业守则。 4) 磁方位角等于真方位角加磁偏角。 5) 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间所夹的水平角,就是过该两方向 线所作两竖直面间的两面角。 6) 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值为∶y=20743km,其中20为纵行号。 7) 独立的闭合导线测量,平差计算求得的坐标增量闭合差f,其大 小与导线起始边方位角测量误差、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测角误差均有关。 8) 对于附合导线要用经纬仪测量连接角,以便推算各边的方位角。 对于独立的导线,为了推算各边的方位角,用罗盘仪测量起始边的方位角也是可以的。 9) 对于一组观测列L1、L2、L3……Ln,计算观测值的中误差m有两 个公式。欲知观测列内部的符合程度,应选用的公式是(△表示真误差):m=± 。 10) 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中的竖向偏差,就是各层向上传递高程的 误差造成的。 11) 高斯投影中,偏离中央子午线愈远变形愈大。 12) 公路路线设计时,变坡点处要设计竖曲线,由于设计竖曲线,

路线拉坡设计所计算的设计高程要作改正。 13) 公路纵断面图绘制后,马上可以进行拉坡设计,之后绘制横断 面图,进行路基设计。 14)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等,其“新”的意义是指观念 意义上的新。 15) 经纬仪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与测站至目标的距离有关,距 离愈大,影响愈大,但与水平角的大小无关。 16) 竣工测量与一般地形测量方法差不多,而竣工测量内容比地形 测量少。 17) 两圆曲线连接时,当它们为同向大半径曲线,且不设超高时, 可以直接衔接,当它们组成反向曲线,两者不可直接衔接,其间所夹直线段至少要有10m。 18) 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和边缘子午线均是三度带的中央子午线。 19) 脉冲式光电测距仪与相位式光电测距仪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 是通过直接测定光脉冲在测线上往返传播的时间来求得距离,而后者是通过测量调制光在测线上往返传播所产生的相位移来求出距离,前者精度要低于后者。 20) 民用建筑物的定位是把建筑物四周墙角位置测设到地面,从而 便可依据它们测设基槽开挖位置。 21) 某钢尺经检定,其实际长度比名义长度长0.01m,现用此钢尺丈 量10个尺段距离,如不考虑其他因素,丈量结果将必比实际距离长了0.1m。 22) 平整场地的零工作线,是指不填不挖的线,它是根据地形人为 选定的。 23) 坡度是高差与水平距之比,其比值大说明坡度缓。 24) 强化职业责任是爱岗敬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25) 强化职业责任是团结协作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