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台铸造工艺设计

支撑台铸造工艺设计
支撑台铸造工艺设计

目录

1绪论 (2)

2 材料的确定 (3)

3 结构工艺分析 (4)

4 工艺方案的设计 (5)

4.1铸型种类及造型方法的确定 (5)

4.2分型面的选择 (5)

4.3铸件浇注位置的确定 (6)

5 铸件工艺参数的确定 (8)

5.1加工余量 (8)

5.2起模斜度及圆角确定 (10)

5.3铸出孔 (10)

5.4型芯及型芯头选择 (10)

6 浇注系统的设置 (11)

6.1浇注系统作用与结构分析 (11)

6.2浇口杯和直浇道 (11)

6.3横浇道和内浇道 (11)

6.4各组元截面尺寸确定 (11)

6.5冒口及尺寸确定 (13)

7 铸件工艺图和铸件图 (14)

附录 (15)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1 绪论

铸造工艺是应用铸造有关理论和系统知识生产铸件的技术和方法。包括铸件工艺,浇注系统,补缩系统,出气孔,激冷系统,特种铸造工艺等内容。就是将液态合金注入到与零件尺寸、形状相适应的铸型空腔内使之冷却、凝固,制备铸件的工艺方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铸件具有高的力学性能、尺寸精度和低的表面粗糙值;要求具有某些特殊性能,如耐热、耐蚀、耐磨等,同时还要求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合理的铸件结构是获得优质铸件的前提,是简化铸造工艺,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根本方法。需铸造的零件结构不仅满足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要求,同时还应满足铸造工艺、方法及合金铸造性能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达到优质、高产、低耗的效果。

铸造工艺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工艺方案,其主要包括零件结构分析和铸造工艺方案分析两部分内容。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生产批量等条件确定其铸造工艺,绘制铸造工艺图和铸型图;然后依据绘制的铸造工艺图,结合所选定得造型方案和工艺卡,便可绘制出模样图及铸型图。

2 材料的确定

机械零件材料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在掌握工程材料理论及其应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明确目标及限制条件,进行具体分析,进行必要的试验和选材方案对比,最后才能确定选材方案。一般应遵循“使用性、合理性、经济性和工艺性”原则[1]。

支撑台零件主要用于承受中等静载荷,即在工作时起支撑机器上其它部件的作用,而经常处于压应力状态,要求能抗压和耐磨即可,故选用灰铸铁HT150制成。

灰铸铁是一种断面呈灰色,碳主要以片状石墨形式出现的铸铁。并且其含碳、硅较高(碳3.0%-3.7%、硅 1.8%-2.4%)其铁水不经任何处理,出炉后可进行直接浇注。灰铸铁具有良好的减磨性、吸振性和切削加工性,以及铸造流动性好,充满型腔的能力较强,有利于金属渣中的气体和杂质上浮。HT150的工作条件是承受中等负荷,且摩擦面间的单位面积压力不大于490kpa,一般机械制造中的铸件,如:支柱、底座、齿轮箱、刀架、轴承座、轴承滑座等[2]。符合本设计的要求,故支撑台零件的材料选用灰铸铁HT150。

3 结构工艺分析

支撑台零件由法兰、锥度、内腔及小孔等结构组成。此产品的生产性质为单件小批量生产。灰铸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液态流动性好,凝固收缩性小,抗压强度高,吸振性好,使用时有充分的强度和刚性,能够满足支撑台工作要求,而且价格适宜,故选用灰铸铁作为铸件材料。

此零件外形轮廓尺寸为160mm*200mm*200mm,主要壁厚12mm,最大壁厚20mm,为一小型铸件;机器支撑台零件主要用于承受静载荷,即在工作时起支撑机器上及其他部件的作用,而经常处于压力状态,故要求能抗压和耐磨即可。故选择灰铸铁HT150制成。零件结构图及三维图3.1如下所示。

图3.1 零件图及三维图

4 工艺方案的设计

4.1铸型种类及造型方法的确定[3]

铸型包括将熔化的金属倒入铸模(同铸锭过程),铸模的型腔提供了最终有用的形状,之后仅需根据具体应用进行加工和焊接。铸型通常按照造模的方法、造模的材料或进铸模的方法进行分类,铸造工艺有四种基本类型:砂型铸造、永久型铸造、压模和离心式铸造。考虑其经济性、合理性、工艺性,对本设计采用砂型铸造。

砂型铸造的铸型主要分为湿型、干型、表面干型、自硬型四种。每种铸型的选择需要根据铸件重量、结构和质量要求、生产批量及车间生产条件等因素确定。湿型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铸型。湿型铸造法的基本特点是砂型无需烘干,不存在硬化过程,其主要优点是生产灵活性大,生产率高,生产周期短,便于组织流水生产,易于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材料成本低。通常情况下,中小型铸件应尽可能选择湿型。故本设计采用湿型铸造法。

因湿型铸造法水分多,强度低,铸件易产生结疤、鼠尾、粘砂、气孔、砂眼、胀砂等缺陷,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浇注时铸件有较大水平壁时,用湿型容易引起夹砂缺陷,应考虑使用其他砂型。

2.铸件过高,金属静压力超过湿型的抗压强度时,应考虑使用干砂型或自硬砂型。

3.型内放置冷铁过多时,应避免使用湿型,因为冷铁生锈或变冷而凝结“水珠”,浇注后会引起气孔缺陷。如果必须使用冷铁时,冷铁应事先预热,放入型内后要及时合型浇注。

4.造型过程长或需长时间等待浇注的砂型不宜采用湿型,因为湿型放置过久会风干,使表面强度降低,易出现冲砂缺陷。

支撑台零件为回转体结构,且平直分型面,故适合分模造型。因其生产批量小,因此采用手工造型和制芯。

综上所述,本设计采用湿砂手工分模造型。

4.2分型面的选择

分型面是指两半铸型相互接触的表面。分型面的得选取优劣,对铸件的精度、生产成本和生产率影响很大。选择分型面时应注意一下几项原则:

1.尽可能将整个铸件或其主要加工面和基准面置于同一砂箱内;

2.尽可能减少分型面数目;

3.尽量选用平面分型;

4.分型面应选取在铸件最大投影面处;

5.尽可能少用砂芯;

6.尽量避免铸件非加工面产生飞边;

7.尽量降低砂箱高度;

8.受力件的分型面的选择不应削弱铸件结构强度;

9.有利于下芯、验型与合型。

支撑台零件有三个最大截面,可以设计轴向分型和径向分型两种方案。径向分型有两个分型面,分别为A、B在上下法兰下面。需要用三箱造型,工艺复杂,砂箱数量多且容易出现错箱等错误,生产效率低。而轴向分型为一个分型面,在零件垂直轴线上,分两箱造型。便于起模、下芯和验型等且分型面与分模面相同,因此选择轴向分型。

图4.1 分型面选择图

4.3铸件浇注位置的确定

铸件的浇注位置是浇注时铸件在铸型中所处的位置。浇注位置不仅对保证铸件质量有重要影响,而且与工艺装备(如模样、芯盒)结构,下芯、合型甚至清理等工序均有密切的关系,还能影响到机械加工。浇注位置的选择要根据铸件的大小、结构特点、合金性能、生产批量、现场工艺条件及综合等方面加以确定[3]。

以保证铸件质量为出发点,应尽量简化造型工艺和浇注工艺。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浇注的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呈侧立面

一般情况下,铸件顶面形成气孔和夹杂物等缺陷的可能性大,而铸件向下的底面和侧立面比较光洁,出现缺陷的可能性小。

2.尽可能使铸件的大平面朝下

既可避免气孔和夹渣,又可防止大平面处发生夹砂缺陷。

3.应保证铸件能充满

对薄壁部分的铸件,应把薄壁部分放在下半部或置于内浇道以下,以免出现浇不到和冷隔等缺陷。当铸件薄壁部分面积较大时,可采用倾斜浇注,以保证铸件能充满。

4.应有利于实现顺序凝固

铸件的厚大或局部厚实部分,应置于铸型的顶部或侧面,以便于安放冒口,实现自下而上的顺序凝固。

5.应尽量减少砂芯数量并使其稳定

避免使用吊砂、吊芯或悬臂砂芯,以便于下芯、检验、固定和排气。

本次设计中,支撑台在工作中起支撑和承受载荷的作用。下法兰受力大,应宽大。按照重要加工面或大平面应朝下或呈侧立面,为了避免出现浇不到和冷隔等缺陷,将支撑台水平浇注,可使两端加工面处于侧立面,以保证铸件的质量和精度,并且有利于下芯、检验、固定和排气。其示意图如图4.2所示。

图4.2 浇注位置图

5 铸件工艺参数的确定

5.1加工余量

为了保证零件加工面尺寸和精度,在铸造工艺设计时,将加工面上留出的、准备切去的金属层厚度,称为机械加工余量。加工余量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零件的质量。在选择加工余量时要考虑铸造合金种类、铸造工艺方法、生产批量、设备与工装的水平、加工表面处的浇注位置、铸件的基本尺寸的大小和结构的影响。

支撑台零件采用砂型手工造型且最大轮廓尺寸为630-1000之间,且其基本尺寸为160mm、200mm,查表5.1表5.2表5.3和表5.4可知其加工余量等级为F-H,尺寸公差等级为CT(11-13),确定其加工余量为7.5mm。

表5.1 毛坯铸件典型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GB/T6414-1999)[3]

方法

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铸件材料

铸钢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铜合金轻金属合金

砂型手工造型G-k F-H F-H F-H F-H F-H

砂型机器造型或

壳型

E-H E-G E-G E-G E-G E-G

金属型或低压铸

D-F D-F D-F D-F D-F

压力铸造B-D B-D 熔模铸造 D D D E E

表5.2 要求的铸件加工余量(GB/T6414-1999 [3]单位(mm)

最大尺寸①

要求加工的机械余量等级

A②B② C D E F G H J K

≤400.1 0.1 0.2 0.3 0.4 0.5 0.5 0.7 1 1.4 >40-6

3

0.1 0.2 0.3 0.3 0.4 0.5 0.7 1 1.4 2

>63-1

00

0.2 0.3 0.4 0.5 0.7 1 1.4 2 2.8 4

>100-

160

0.3 0.4 0.5 0.8 1.1 1.5 2.2 3 4 6 >160-

250

0.3 0.5 0.7 1 1.4 2 2.8 4 5.5 8

>250-

400

0.4 0.6 0.9 1.3 1.4 2.5 3.5 5 7 10

(续)

最大尺寸①

要求加工的机械余量等级

A②B② C D E F G H J K

>400-

630

0.5 0.7 1.1 1.5 2.2 3 4 6 9 12

>630-

1000

0.6 0.8 1.2 1.8 2.5 3.5 5 7 10 14

... ... ... ... ... ... ... ... ... ... ... >6300

-1000

1.1 1.5

2.2 3 4.5 6 9 12 17 24

①最终机械加工后铸件的最大轮廓尺寸。

②等级A和B仅用于特殊场合,例如,在供需双方已就夹持面和基准面或基准目标商定了模样装备、铸造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的成批生产的情况下。

表5.3 小批量或单件生产的毛坯铸件公差尺寸等级[3]

铸造方法造型材

公差等级

铸件材料

铸钢灰铸铁球墨铸

可锻铸

铜合金轻金属

合金

镍基合

钴基合

砂型铸

粘土砂13-15 13-5 13-15 13-15 13-15 11-13 13-15 13-15

手工造型化学粘

结剂砂

12-14 11-13 11-13 11-13 10-12 10-12 12-14 12-14

表5.4 铸件尺寸公差数值[3]单位(mm)

毛坯铸件基

本尺寸

铸件尺寸公差等级CT①

大于至 1 2 3 4 5 ... 11 12 13②- 10 0.09 0.13 0.18 0.26 0.36 ... 2.8 4.2 -

10 16 0.10 0.14 0.20 0.28 0.38 ... 3.0 4.4 -

16 25 0.11 0.15 0.22 0.30 0.42 ... 3.2 4.6 6

25 40 0.12 0.17 0.24 0.32 0.46 ... 3.6 5.0 7

40 63 0.13 0.18 0.26 0.36 0.50 ... 4.0 5.6 8

63 100 0.14 0.20 0.28 0.40 0.56 ... 4.4 6 9 100 160 0.15 0.22 0.30 0.44 0.62 ... 5.0 7 10 160 250 - 0.24 0.34 0.50 0.72 ... 5.6 8 11 ... ... ... ... ... ... ... ... ... ... ...

①在等级CT1-CT15中对壁厚采用粗一级公差。

②对于不超过16mm的尺寸,不采用CT13到CT16的一般公差。本设计中未到的数据在本表中有所省略。

5.2起模斜度及圆角确定

起模斜度是指为了方便起出模样或取出砂芯,在模样、芯盒的出模方向留有一定斜度,以免损坏砂型或砂芯。由于铸件两端法兰较厚,可在远离分型面处减少1mm的加工余量,取起模斜度为1度。

铸造圆角是指在铸件上相邻两壁之间的夹角,为了防止该处产生缩孔、因冲砂而缺角、因集中力而产生开裂等缺陷。一般为两交壁平均厚度的1/3-1/2,这里取R5mm[3]。

5.3铸出孔

对于支撑台零件上8个小孔尺寸大小,根据铸造工艺性的可能性和使用的必要性。小批量孔直径30mm-50mm,而本次设计零件小孔直径为20mm,且如果要铸出,会增加型芯数量,而且还不好放置,所以不用铸出,直接在钻床上用钻头钻出。

5.4型芯及型芯头选择

铸件上的孔腔要用芯型铸出,芯型要芯头支撑、定位、排气和落砂,芯头是型芯的外伸部分,起辅助作用。型芯头的形状尺寸:一般情况下,同一个内腔用一个整体型芯铸出,当内腔简单,可以自带砂芯成型而不采用型芯。当复杂时,可将型芯分为数块。芯头分为垂直芯头和水平芯头。垂直芯头必须保留一定的斜度,以增强型芯在铸型中的稳定性。水平芯头一般都有左右两个芯头,并增强型芯的稳定性,通常加大或增长芯头,从而使型芯稳固并增加透气。

支撑台零件中央内腔呈锥形孔,适合采用整体型芯和大芯头,便于合箱,以利于稳固、定位、排气和落砂。由基本尺寸可知,型芯长度为200mm。选用垂直芯头,一般小中芯头长为20mm-80mm,确定芯头长为50mm,大端芯头直径90mm,小端芯头直径50mm。芯头的间隙查表5.5得1mm。

表5.5 垂直芯头与芯座之间的间隙[3]

铸型种类

D或(A+B)/2

≤5051-100 101-1

50

151-2

00

200-

300

301-4

00

401-

500

501-

700

701-

1000

1001

-150

>200

湿型0.5 0.5 1.0 1.0 1.5 1.5 2.0 2.0 2.5 2.5 3.0 干型0.5 1.0 1.5 1.5 2.0 2.5 3.0 3.5 4.0 5.0 7.0

6 浇注系统的设置

6.1浇注系统作用与结构分析

系统浇注是指砂型中引导金属液流入型腔的通道,一般由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等组成。浇口杯承接金属液,并经直浇道流入横浇道,再分配给各内浇道流入型腔,因此各交道形状及截面大小均影响铸件质量。对于本次设计采用中间注入的基本形式,其特点是内浇道开设在铸件中部某一高度上,一般开在分型面上造型比较方便,并且兼有顶注式和底注式的优缺点,生产中应用广泛,适用于壁厚较均匀、高度不太大的各类中小铸件[4]。对于支撑台零件正好适合。

6.2浇口杯和直浇道

浇口杯的作用是用来承接来自浇包的金属液,防止金属液飞箭和溢出,便于浇注,减轻液流对型腔的冲击,分离渣滓和气泡,阻止其进入型腔,增加充型压力头等。浇口杯安结构形状可分为漏斗形和池形两大类,本设计采用漏斗形结构。且在上型面开设浇口杯。

直浇道多为圆形或方形断面的锥形管道,其功用是从浇口杯引导金属液向下进入横浇道、内浇道或直接导入型腔,并提供足够的压力头,使金属液在重力作用下能克服流动过程中的各种阻力,充满型腔的各个部位[5]。

6.3横浇道和内浇道

水平的横浇道用以连接直浇道和内浇道,并将金属液平稳而均匀地分配给各个浇道。其作用除了液流的分配,就是起到挡渣的作用。横浇道截面多为梯形、圆形和圆顶梯形。其中梯形和圆顶梯形截面,主要用于浇注灰铸铁和非铁金属铸件。对支撑台零件的横浇道采用梯形截面。

内浇道的作用是引导金属液进入型腔,内浇道比较短,本身不能挡渣,但合理的结构尺寸以及与横浇道的连接方式将有助于挡渣。内浇道对于小件20mm-30mm有助于横浇道挡渣,且制模及切除方便。支撑台零件的下型面开设内浇道,并分两道将金属液从两端法兰处注入,有利于法兰冷却过程中的补缩。且内浇道采用梯形截面[4]。

6.4各组元截面尺寸确定

各组元截面尺寸可根据铸件合金种类、质量、尺寸、壁厚、浇铸时间等,利用简便经验公式求得。

内S :模S :直S ???

??

??适用于薄壁小件适用于中小件适用于大中件适用于大件 1.11:1.06:1 1.15

:1.1:1

1.4:1.2:1

2:1.5:1

生产中最小的内浇道截面积为0.04cm 2,直浇道最小直径一般不小于15-18mm 。 灰铸铁阻流截面计算公式:

P

H A μτ31.0m =

阻A ——浇注系统中的最小断面总面积(cm 2);

m ——流经F 阻断面的金属液总重量(Kg ); μ——总流量损耗系数;

τ——浇注时间(s );

P H ——平均静压力头(cm )

式中m 由proe 分析的毛坯质量m=8.6kg ;μ=0.42[3];p H = 110cm ; 浇注时间τ的计算如下:

m s 1=τ

m ——型内金属液的总质(重量)(Kg )

1s ——系数,取决于铸件壁厚,由表查出是1s =2.2[3]。

计算得出浇注时间为6.5s 。

由于支撑台零件为中小型铸件,确定其截面比为1:1.1:1.15。

由阻流截面计算公式可得出内浇道截面积内A =8.902cm ,查表得a=56mm,b=52mm

,c=17mm ;直浇道截面积直A =10.242cm ,查表得D=18mm ;横浇道截面积

横A =9.972cm ,a=32mm,b=22mm,c=35mm 。所以支撑台零件的各浇道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6.1 内浇道、直浇道、横浇道截面积

表6.1 灰铸铁件浇注系统标准值[4]

内浇道尺寸/mm(S内/m㎡) 横浇道尺寸/mm(S横/m㎡直浇道尺寸/mm(S

直/ m㎡)

a b c S内 a b c S内 A B C S横 D S直

11 9 5 50 6 4 10 50 16 11 18 240 17 230 14 12 6 80 8 5 12 80 19 14 22 360 20 310 18 15 7 115 10 6 15 120 23 15 25 480 23 420 20 18 8 150 11 7 17 150 28 18 31 720 27 570 24 21 10 225 13 9 21 225 32 22 35 950 32 800 30 26 11 310 14 10 26 310 38 28 42 1380 38 1130 40 30 12 455 17 11 33 450 46 32 50 1950 45 1590 45 41 14 600 20 12 37 600 56 40 58 2800 53 2200 56 52 17 920 24 16 46 920 65 45 70 3850 65 3320 58 53 22 1200 28 20 50 1200 80 60 80 5600 80 5030

6.5冒口及尺寸确定

一般小型、壁厚均匀的铸件可不设冒口,故在此省略。

7 铸件工艺图和铸件图

图7.1 铸件工艺图

图7.2 铸件图

附录

铸造工艺卡拟定铸件

名称材料牌号生产类型毛坯质量

最小壁

铸件图

支撑

HT150 小批8.6kg 12mm

造型造型方

砂箱铸造、两箱造型

砂箱内

部尺寸

/mm

规格长宽高紧固方法

上箱250 220 130

/

下箱250 220 130

砂型烘干烘干温度

\℃

烘干时间\h

方法300 5 烘干炉

浇冒口尺寸\mm 浇道数量长宽高截面积

横浇道1

200 22 35 9.97c㎡内浇道2

50 52 17 8.90c㎡直浇道1

150 18 18 10.24c㎡

浇注工艺规格

出炉温度

/℃

浇注温度/℃浇注速度/sec 冷却时间/h >1300 >1250 35~55 >10

热处理工

艺加热2~4h至550±20℃,保温均热1 ~2h后缓

总结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铸造工艺设计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对于支撑台零件的铸造工艺设计,首先从零件图出发,读懂了图,接下来再去分析它的铸型种类、型芯结构以及分型面的选择等,然后逐步确定铸件的各个工艺参数,设计出浇注系统。

在本次设计中,铸造工艺图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其标示出了分型面、机械加工余量、砂芯形状尺寸、浇注系统等一系列铸造中必不可少的参数。设计中我也遇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各个参数的选定,信息的取舍直接影响到课题设计的严密性、严谨性,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讨论,最终得出了结果。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发现自己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很不好,还需要多多的努力去融会贯通,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更加的认真才行。

参考文献

[1]苏翠娥.谈怎样选择机械零件的材料[J]. 科技信息,2012,33:604.

[2]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铸造手册(造型材料)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

[3]李荣德,米国发.铸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8.

[4] 李宏英赵成志编著.铸造工艺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97-193.

[5] 陆文华,李隆盛,黄良余.铸造合金及熔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07.

圆形支座铸造工艺设计知识分享

圆形支座铸造工艺设 计

湖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圆形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及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任务与要求 1.完成产品零件图、铸件铸造工艺图各一张,铸造工艺图需要三维建模(完成3D图)。 2.完成芯盒装配图一张。 3.完成铸型装配图一张。 4. 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15~20页),并将任务书及任务图放置首页。 二、设计内容为2周 1. 绘制产品零件图、铸造工艺图及工艺图的3D图(2天)。 2.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确定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确定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收缩率,确定型芯、芯头间隙尺寸。(1天)。 3. 绘制芯盒装配图(1天)。 4. 绘制铸型装配图、即合箱图(包括流道计算共2天)。 5. 编制设计说明书(4天)。 三、主要参考资料 1. 张亮峰,材料成形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丁根宝,铸造工艺学上册 [M]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3. 铸造手册编委会,铸造手册:第五卷[M]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4. 沈其文,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第三版)[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摘要 支座是支撑零部件的载体其主要承受了轴向的压缩作用的机械零件。在日常生产中对支座的选用异常广泛,因为它具有经济型良好、结构稳定性好、结构简单美观实用等特点。本文主要分析了支座的结构,并根据其结构特点确定了铸造工艺,确定了支座的铸造工艺过程,绘制了芯盒装配图,铸造装配图等。 关键词:圆形支座;砂型铸造;铸造工艺设计;装配图

铸造工艺设计实例

轴承座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一、工艺分析 1、审阅零件图 仔细审阅零件图,熟悉零件图,而且提供的零件图必须清晰无误,有完整的尺寸和各种标记。仔细样。注意零件图的结构是否符合铸造工艺性,有两个方面:(1)审查零件结构是否符合铸造工艺 (2 )在既定的零件结构条件下,考虑铸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缺陷,在工艺设计中采取措施避 零件名称:轴承座 零件材料:HT150 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 2、零件技术要求 铸件重要的工作表面,在铸造是不允许有气孔、砂眼、渣孔等缺陷。 3、选材的合理性 铸件所选材料是否合理,一般可以结合零件的使用要求、车间设备情况、技术状况和经济成本等, 用铸造合金(如铸钢、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蠕墨铸铁、铸造铝合金、铸造铜合金等)的 牌号、性能、工艺特点、价格和应用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所选的合金是否合理。 4、审查铸件结构工艺性 铸件壁厚不小于最小壁厚5-6又在临界壁厚20-25以下。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

1、铸造方法的确定 铸造方法包括:造型方法、造芯方法、铸造方法及铸型种类的选择 (1)造型方法、造芯方法的选择 根据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的特点,选择手工造型 (2)铸造方法的选择 根据零件的各参数,对照表格中的项目比较,选择砂型铸造。 (3)铸型种类的选择 根据铸型的特点和应用情况选用自硬砂。 2、浇注位置的确定 根据浇注位置选择的4条主要规则,选择铸件最大截面,即底面处。 3、分型面的选择 本铸件采用两箱造型,根据分型面的选择原则,分型面取最大截面,即底面。 三、工艺参数查询 1、加工余量的确定 根据造型方法、材料类型进行查询。查得加工余量等级为11~13, 取加工余量等级为12。

(工艺技术)第章铸造工艺设计基础

第1章铸造工艺设计基础 § 1-1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分析 § 1-2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 1-3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 1-4砂芯设计 铸造生产周期较长,工艺复杂繁多。为了保证铸件质量,铸造工作者应根据铸件特点,技术条件和生产批量等制订正确的工艺方案,编制合理的铸造工艺流程,在确保铸件质量的 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生产劳动条件。本章主要介绍铸造工艺设计的基础知 识,使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学会查阅资料,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1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分析 铸造工艺性,是指零件结构既有利于铸造工艺过程的顺利进行,又有利于保证铸件质量。 还可定义为:铸造零件的结构除了应符合机器设备本身的使用性能和机械加工的要求外,还应符合铸造工艺的要求。这种对铸造工艺过程来说的铸件结构的合理性称为铸件的铸造工艺性。 另定义:铸造工艺性是指零件的结构应符合铸造生产的要求,易于保证铸件品质,简化 铸造工艺过程和降低成本。 铸造工艺性不好,不仅给铸造生产带来麻烦,不便于操作,还会造成铸件缺陷。因此,为了简化铸造工艺,确保铸件质量,要求铸件必须具有合理的结构。 一、铸件质量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1 .铸件应有合理的壁厚 某些铸件缺陷的产生,往往是由于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采用合理的铸件结构,可防止许多缺陷。 每一种铸造合金,都有一个合适的壁厚范围,选择得当,既可保证铸件性能(机械性能)要求,又便于铸造生产。在确定铸件壁厚时一般应综合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保证铸件达到所需要的强度和刚度;尽可能节约金属;铸造时没有多大困难。 (1 )壁厚应不小于最小壁厚 在一定的铸造条件下,铸造合金能充满铸型的最小壁厚称为该铸造合金的最小壁厚。为了避免铸件的浇不足和冷隔等缺陷,应使铸件的设计壁厚不小于最小壁厚。各种铸造工艺条件下,铸件最小允许壁厚见表7-1?表7-5 表1-1砂型铸造时铸件最小允许壁厚(单位:mm) 合金种类铸件最大轮廓尺寸为下列值时/ mm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

前言 铸造工艺学课程就是培养学生熟悉对零件及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与步骤以及掌握铸造工艺与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课程设计则就是铸造工艺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就是我们铸造专业迎来的第一次全面的自主进行工艺与工装设计能力的训练。在这个为期两周的过程里,我们有过紧张,有过茫然,有过喜悦,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艰辛,也收获到了学有所获的喜悦,回顾一下,我觉得进行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有如下几点: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铸造工艺学课程与其她先修课程的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制定与合理选择工艺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结构的工作能力,确定尺寸,掌握了浇冒口的作用及其原理,具有正确设计浇冒口系统的初步能力;掌握铸造工艺与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 熟悉型砂必须具备的性能要求,原材料的基本规格及作用,并初步具备分析与解决型砂有关问题的能力。 熟悉涂料的作用、基本组成及质量的控制;了解提高铸件表面质量与尺寸精度的途径。 了解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铸造缺陷以及采取相关的防止途径,并初步具备分析、解决这类缺陷的基本解决途径 学习进行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与手册等。 目录 第一章零件铸造工艺分析 (4) 1、1零件基本信息 (4) 1、2材料成分要求 (4) 1、3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 1、3、1铸造尺寸公差与重量公差 (5) 1、3、2机械加工余量 (5) 1、3、3铸造收缩率 (5) 1、3、4拔模斜度 (5) 1、4其她工艺参数的确定 (5) 1、4、1工艺补正量 (5) 1、4、2分型负数 (5) 1、4、3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5)

圆形支座铸造工艺的设计说明

湖南科技大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圆形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及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任务与要求 1.完成产品零件图、铸件铸造工艺图各一,铸造工艺图需要三维建模(完成3D图)。2.完成芯盒装配图一。 3.完成铸型装配图一。 4. 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15~20页),并将任务书及任务图放置首页。 二、设计容为2周 1. 绘制产品零件图、铸造工艺图及工艺图的3D图(2天)。 2.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确定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确定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收缩率,确定型芯、芯头间隙尺寸。(1天)。 3. 绘制芯盒装配图(1天)。 4. 绘制铸型装配图、即合箱图(包括流道计算共2天)。 5. 编制设计说明书(4天)。 三、主要参考资料 1. 亮峰,材料成形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2011. 2. 丁根宝,铸造工艺学上册 [M] ,机械工业,1985. 3. 铸造手册编委会,铸造手册:第五卷[M] ,机械工业,1996. 4. 其文,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第三版)[M],华中科技大学,2003.

摘要 支座是支撑零部件的载体其主要承受了轴向的压缩作用的机械零件。在日常生产中对支座的选用异常广泛,因为它具有经济型良好、结构稳定性好、结构简单美观实用等特点。本文主要分析了支座的结构,并根据其结构特点确定了铸造工艺,确定了支座的铸造工艺过程,绘制了芯盒装配图,铸造装配图等。 关键词:圆形支座;砂型铸造;铸造工艺设计;装配图

目录 一、造型材料选择 1. 铸造合金的选用 (1) 2. 造型和造芯材料 (1) 二、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的确定 (2) 三、铸造工艺参数设计 1.加工余量的选择 (5) 2.铸件孔是否铸出的确定 (5) 3.起模斜度的确定 (5) 4.铸造圆角的确定 (6) 5. 铸造收缩率的确定 (7) 6.反变形量 (8) 四、造型方法的设计 (8) 五、木模的设计 (10) 六、浇注系统的设计 1.浇口杯 (12) 2.浇注系统的尺寸 (12) 七、冒口的设计 (14) 八、铸型装配图设计 (15) 心得体会 (17) 参考文献 (18)

三角皮带轮铸造工艺设计

三角皮带轮铸造工艺设计 目录 摘要 (3) 1零件概述 (3) 1.1零件基本信息 (3) 1.2 零件结构特征及作用 (4)

1.3 零件结构审查 (4) 1.4 零件技术要求 (5) 2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5) 2.1 造型、造芯材料及方法 (5) 2.2 浇注位置的确定 (6) 2.3 分型面的选择 (7) 2.4 砂芯设计 (8) 2.5 铸造工艺设计参数 (11) 3 浇注系统 (15) 3.1 浇注系统类型选择 (15) 3.2 浇注系统结构设计 (15) 3.3 内浇口位置及数量的确定 (15) 3.4 浇注系统尺寸计算 (16) 3.5 浇注系统各单元结构及尺寸 (17) 4. 冒口的设计 (19) 5冷铁的设计 (20) 5.1冷铁放置位置的确定 (20) 5.2冷铁尺寸的确定 (21) 5.3设计冷铁时注意事项 (21) 6 出气孔的设计 (22) 参考文献 (22)

摘要 皮带轮是带传动结构重要的零件之一,相比较传统汽车乘用车发动机减震皮带轮,轻型柴油乘用车发动机减震皮带轮既可满足家用轿车发动机上,又可适用大型客车,大型货车,农用车上的发动机上,具有回收循环使用、重量轻、增强发动机的动力、降低油耗等优点。本文依照铸造工艺设计的一般程序对三角带轮进行了分析,从技术条件和结构着手,参考有关铸造手册和分析相关实例,确定了合理的铸造工艺方案,最终完成了其铸造工艺设计,这为我们今后设计铸造工艺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1 零件概述 1.1 零件基本信息 零件名称:三角皮带轮 零件材料:QT450-10 产品生产纲领:大批量生产 砂箱高度:250

典型铸铁件铸造工艺设计与实例

典型铸铁件铸造工艺设计与实例叙述铸造生产中典型铸铁件——气缸类铸件、圆筒形铸件、环形铸件、球墨铸铁曲轴、盖类铸件、箱体及壳体类铸件、阀体及管件、轮形铸件、锅形铸件及平板类铸件的铸造实践。内容涉及材质选用、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常见主要铸造缺陷及对策等。 第1章气缸类铸件 1.1 低速柴油机气缸体 1.1.1 一般结构及铸造工艺性分析1.1.2 主要技术要求 1.1.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1.1.4 常见主要铸造缺陷及对策1.1.5 铸造缺陷的修复 1.2 中速柴油机气缸体 1.2.1 一般结构及铸造工艺性分析1.2.2 主要技术要求 1.2.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1.3 空气压缩机气缸体 1.3.1 主要技术要求 1.3.2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第2章圆筒形铸件 2.1 气缸套 2.1.1 一般结构及铸造工艺性分析2.1.2 工作条件 2.1.3 主要技术要求 2.1.4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2.1.5 常见主要铸造缺陷及对策2.1.6 大型气缸套的低压铸造2.1.7 气缸套的离心铸造 2.2 冷却水套 2.2.1 一般结构及铸造工艺性分析2.2.2 主要技术要求 2.2.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2.2.4 常见主要铸造缺陷及对策2.3 烘缸 2.3.1 结构特点 2.3.2 主要技术要求 2.3.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2.4 活塞 2.4.1 结构特点 2.4.2 主要技术要求 2.4.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2.4.4 砂衬金属型铸造 第3章环形铸件 3.1 活塞环3.1.1 概述 3.1.2 材质 3.1.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 3.2 L形环 3.2.1 L形环的单体铸造 3.2.2 L形环的筒形铸造 第4章球墨铸铁曲轴 4.1 主要结构特点 4.1.1 曲臂与轴颈的连接结构 4.1.2 组合式曲轴 4.2 主要技术要求 4.2.1 材质 4.2.2 铸造缺陷 4.2.3 质量检验 4.2.4 热处理 4.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 4.3.1 浇注位置 4.3.2 模样 4.3.3 型砂及造型 4.3.4 浇冒口系统 4.3.5 冷却速度 4.3.6 熔炼、球化处理及浇注 4.4 热处理 4.4.1 退火处理 4.4.2 正火、回火处理 4.4.3 调质(淬火与回火)处理 4.4.4 等温淬火 4.5 常见主要铸造缺陷及对策 4.5.1 球化不良及球化衰退 4.5.2 缩孔及缩松 4.5.3 夹渣 4.5.4 石墨漂浮 4.5.5 皮下气孔 4.6 大型球墨铸铁曲轴的低压铸造 第5章盖类铸件 5.1 柴油机气缸盖 5.1.1 一般结构及铸造工艺性分析 5.1.2 主要技术要求 5.1.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 5.2 空气压缩机气缸盖 5.2.1 一般结构及铸造工艺性分析 5.2.2 主要技术要求 5.2.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 5.3 其他形式气缸盖 5.3.1 一般结构 5.3.2 主要技术要求 5.3.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 第6章箱体及壳体类铸件 6.1 大型链轮箱体 6.2 增压器进气涡壳体 6.3 排气阀壳体 6.4 球墨铸铁机端壳体 6.5 球墨铸铁水泵壳体 6.6 球墨铸铁分配器壳体 第7章阀体及管件 7.1 灰铸铁大型阀体 7.2 灰铸铁大型阀盖 7.3 球墨铸铁阀体 7.4 管件 7.5 球墨铸铁螺纹管件 7.6 球墨铸铁管卡箍 7.6.1 主要技术要求 7.6.2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 7.6.3 常见主要铸造缺陷及对策 第8章轮形铸件 8.1 飞轮 8.2 调频轮 8.3 中小型轮形铸件 8.4 球墨铸铁轮盘 第9章锅形铸件 9.1 大型碱锅 9.2 中小型锅形铸件 第10章平板类铸件 10.1 大型龙门铣床落地工作台 10.2 大型立式车床工作台 10.3 大型床身中段 10.4 大型底座 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精装16开定价:299元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

前言 铸造工艺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熟悉对零件及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和步骤以及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课程设计则是铸造工艺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是我们铸造专业迎来的第一次全面的自主进行工艺和工装设计能力的训练。在这个为期两周的过程里,我们有过紧张,有过茫然,有过喜悦,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艰辛,也收获到了学有所获的喜悦,回顾一下,我觉得进行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有如下几点: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铸造工艺学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制定和合理选择工艺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结构的工作能力,确定尺寸,掌握了浇冒口的作用及其原理,具有正确设计浇冒口系统的初步能力;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 熟悉型砂必须具备的性能要求,原材料的基本规格及作用,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型砂有关问题的能力。 熟悉涂料的作用、基本组成及质量的控制;了解提高铸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的途径。 了解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铸造缺陷以及采取相关的防止途径,并初步具备分析、解决这类缺陷的基本解决途径 学习进行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等。

目录 零件铸造工艺分析 (4) 零件基本信息 (4) 材料成分要求 (4) 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 铸造尺寸公差和重量公差 (5) 机械加工余量 (5) 铸造收缩率 (5) 拔模斜度 (5) 其他工艺参数的确定 (5) 工艺补正量 (5) 分型负数 (5) 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5) 反变形量 (5) 分芯负数 (6) 铸造三维实体造型 (6) 上冠件图纸技术要求 (6) 上冠件结构工艺分析 (6) 基于UG零件的三维造型 (6) 软件简介 (6) 零件的三维造型图 (6) 第三章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7) 工艺方案的确定 (7) 铸造方法 (7) 型(芯)砂配比 (8) 混砂工艺 (8) 铸造用涂料、分型剂及修补材料 (8) 铸造熔炼 (8) 熔炼设备 (9) 熔炼工艺 (9) 分型面的选择 (9) 砂箱大小及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10) 砂芯设计及排气 (11) 芯头的基本尺寸 (11) 芯撑、芯骨的设计 (12) 砂芯的排气 (12) 第四章浇冒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12) 浇注系统的类型及选择 (12) 浇注位置的选择 (12)

轴承座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 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轴承座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 下达日期: 2007 年 4 月 28 日 开始日期: 2007 年 4 月 28 日 完成日期: 2007 年 6 月 8 日 指导教师:韩小峰 学生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班级:材料0401 学生姓名:李春晖 教研室主任: 材料工程系

摘要 铸造是一种将金属熔炼成流动的液态合金,然后浇入一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的型腔之中,凝固冷却后成为成为所需要的零件毛坯的一种制作方法。 本文通过对铸造这一特殊工种的诠释和此铸件的特点相结合给予了比较合理的方法。从铸造工艺的设计到整个铸造工艺的设计我们对此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证、对比、数据和计算,并且从中选择较优的方法和方案给以了较合理的应用和实施。 首先我们对所设计的的铸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读懂零件图的几何形状、主要结构和特殊部位以及铸件的工艺要求、工装要求等给以较合理的思考。其次设计此铸件的整个工艺过程:其中包括铸造方法的选择、分型面的选择及确定、浇注系统的选择及计算设计、铁液的凝固、以及对所要产生缺陷的防止方法和补缩等问题上午考虑设计。然后对所设计的工艺过程进行工装设计:其中包括模样的设计、模底板的设计、芯盒的设计、砂箱的设计等,而且对这些工装的定位及夹紧等问题进行解决。最后对所设计的整个过程给以检验、总结。进一步对此设计的成功率给以进一步的保障。 关键词:铸造,工艺,工装,缺陷 BEARINGSEAT TECHNRQUE FROCK DEVISE

ABSTRACT Making the smelt metal become the mobile liquid state alloy, pouring-in solidifies in the type cavity having the certain geometry form and dimension, becoming something be needed part blank after cooling down. This making method is called cast-on outwell. This passage has given comparatively rational method through the annotation to one peculiar kind of work in production combining with this casting characteristic .And in entire casting technique design, we have all made comparatively detailed demonstration , contrast, and compute , have chosen the best method and scheme , have carried out more rational application and be put into effect。We have carried out conscientious analysis on what be designed that casting first , have read the geometry form , main structure and peculiar location knowing part picture, casting technological requirements , frock request etc.,giving more rational thinking. Secondly, design the casting entireness procedure including cast-on outwell method choice, mark type choice and for sure, teeming system choice and secretly scheme against design, iron liquid solidification, and face to face need to come into being defect preventing from method and fill a vacancy and so on . The frock being in progress to what the designed procedure is designed, it includes the appearance design , model bottom board design , core box design , the sand box design etc., the problem such as fixing position and clamping to these frocks is in progress solve. Finally we checked and summed up entire process of the designs, Give a further guarantee further to the success rate that this designs. KEY WORDS:casting,technique,frock,defect 目录

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工艺

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工艺 目录 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工艺 1 低压铸造工艺 1.1 低压铸造原理 1.2 低铸汽车铝合金轮的工艺特点 1.3 汽车铝轮低压铸造工艺设计 1.4 汽车铝轮低压铸造模具设计 1.5 铝轮低压铸造工艺过程 1. 模具检查 2. 模具喷砂 3. 模具的准备 4. 模具涂料 5. 涂料性能和配比 6. 涂料的选择 7. 模具的预热和喷涂 1.6 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 保温炉的准备 2. 陶瓷升液管的准备 3. 设备和工艺工装的准备

1.7 铝车轮低压铸造液面加压规范 1. 加压规范的几种类型 2. 铝车轮低压铸造加压规范的设定 3. 设计铝轮低铸加压曲线的步骤 4. 铝轮低铸工艺曲线实例 1.8 铸件缺陷分析,原因及解决办法 1. 疏松(缩松)的形成与防止 2. 缩孔的形成与防止 3. 气孔的形成与防止 4. 针孔的形成与防止 5. 轮毂的变形原因及防止 6. 漏气的产生原因及防止 7. 冷隔(冷接,对接),欠铸(浇不足,轮廓不清)的形成与防止 8. 凹(缩凹,缩陷)的形成与防止 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工艺 铝合金车轮制造技术是多种多样的,而铝车轮的铸造工艺,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型重力铸造,一种是低压铸造。我们主要是做汽车铝合金车轮,制造工艺采用的 是低压铸造。我们教材面向的对象主要是我们公司的员工,所以对工艺技术的介绍是有针对性的,介绍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1 低压铸造工艺 1.1 低压铸造原理 低压铸造是将铸型放在一个密闭的炉子上面,型腔的下面用一个管(叫升液管)和炉膛里的金属液相通。如果在炉膛中金属液面上加入带压力的空气,金属液会从升液管中

桥壳铸造工艺设计规范

桥壳铸造工艺设计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铸钢桥壳工装、模具、检具等设计制图及铸造工艺设计工作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戡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JB/T 5106-1991 《铸件模样型芯头基本尺寸》 GB/T 11351-1989 《铸件重量公差》 3术语和定义 3.1铸件的最小壁厚:在一定的铸造条件下,铸造合金液能充满铸型的最小厚度。 3.2铸件的临界壁厚:当铸件的厚度超过了一定值后,铸件的力学性能并不按比例地随着 铸件厚度的增大而增大,而是显著下降,存在一个临界厚度。 3.3铸钢件相对密度:浇注钢液重量与铸件三个方向最大尺寸的乘积之比。因而往往小于 铸件密度。 3.4吃砂量:模样与砂箱壁、箱顶(底)、和箱带之间的距离。 4铸造工艺设计原则 4.1铸造工艺设计必须满足产品铸件质量和对环保的要求,有利于实现优质、高产、低耗, 改善劳动条件,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水平; 4.2铸造工艺设计必须能够提供清晰、完整、正确、统一的资料输出:过程流程图、铸造 材料清单、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控制计划、铸造工艺图、铸造工艺卡、作业指导书等。 5铸造工艺设计程序 5.1铸件结构工艺和铸件的先期质量策划 5.1.1 铸造产品的设计阶段,应组成产品设计人员和铸造工艺设计人员的项目小组进行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铸件质量对产品结构的要求,铸造工艺对产品结构的要求及铸造工艺对环保的要求是否全部满足。 5.1.2 铸件质量对产品结构的要求 5.1.2.1 铸件的最小壁厚(见表1)

铸造工艺设计步骤

铸造工艺设计: 就是根据铸造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生产批量和生产条件等,确定铸造方案和工艺参数,绘制铸造工艺图,编制工艺卡等技术文件的过程.设计依据: 在进行铸造工艺设计前,设计者应掌握生产任务和要求,熟悉工厂和车间的生产条件,这些是铸造工艺设计的基本依据.设计内容: 铸造工艺设计内容的繁简程度,主要决定于批量的大小,生产要求和生产条件.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铸造工艺图,铸件(毛坯)图,铸型装配图(合箱图),工艺卡及操作工艺规程.设计程序: 1零件的技术条件和结构工艺性分析;2选择铸造及造型方法;3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4选用工艺参数;5设计浇冒口,冷铁和铸肋;6砂芯设计;7在完成铸造工艺图的基础上,画出铸件图;8通常在完成砂箱设计后画出;9综合整个设计内容.铸造工艺方案的内容: 造型,造芯方法和铸型种类的选择,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的确定等.铸件的浇注位置是指浇注时铸件在型内所处的状态和位置.分型面是指两半铸型相互接触的表面.确定砂芯形状及分盒面选择的基本原则,总的原则是: 使造芯到下芯的整个过程方便,铸件内腔尺寸精确,不至造成气孔等缺陷,使芯盒结构简单.1保证铸件内腔尺寸精度;2保证操作方便;3保证铸件壁厚均匀;4应尽量减少砂芯数目;5填砂面应宽敞,烘干支撑面是平面;6砂芯形状适应造型,制型方法.铸造工艺参数通常是指铸型工艺设计时需要确定的某些数据.1铸件尺寸公差: 是指铸件各部分尺寸允许的极限偏差,它取决于铸造工艺方法等多种因素.2主见重量公差定义为以占铸件公称质量的百分率为单位的铸件质量变动的允许值.3机械加工余量: 铸件为保证其加工面尺寸和零件精度,应有加工余量,即在铸件工艺设计时预先增加的,而后在机械加工时又被切去的金属层厚度,称为机械加工余量,简称加工余量.代号用MA,由精到粗分为ABCDEFGH和J9个等级。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上海大学 Shanghai University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 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学号: 设计课题:隔爆型转子电动机后端盖指导教师:

目录 小组成员名单 (1) 1.铸造工艺分析 (2) 2.确定铸造工艺方案 (3) 3.模样的设计 (7) 4.模板的设计 (7) 5.芯盒的设计 (7) 6.总结 (8) 参考资料 (8)

后端盖小组成员名单及任务分配

1.铸造工艺分析 1.1读图 此次所需铸造的是一种隔爆型锥形转子电动机的后端盖。铸件材质为HT200,零件净重1.56Kg,其轮廓尺寸36×φ148,属中小件,最小壁厚6mm,联结结构合理,符合灰铸铁铸造要求,可以进行铸造工艺设计。采用湿砂型机器造型大批量生产。 需加工的表面有: (1)φ148外圆,表面粗糙度Ra6.3; (2)φ120至φ148外圆下端面,表面粗糙度Ra6.3; (3)φ122外圆,表面粗糙度Ra3.2; (4)φ96外圆,表面粗糙度Ra6.3 (5)φ72至φ96外圆下端面,表面粗糙度Ra1.6; (6)φ50内圆环、φ48内孔,表面粗糙度Ra6.3; (7)φ47、φ42H7内孔,表面粗糙度Ra1.6; (8)φ47内孔端面、φ42H7内孔端面,表面粗糙度分别为Ra1.25、Ra6.3;(9)φ38内孔,表面粗糙度Ra6.3; 其余为不加工面。设计时考虑加工余量,非加工面由铸造工艺保证表面质量。据估计,铸件约重1.96Kg。 1.2技术要求分析 按照国家标准,对于HT200,其抗拉强度应达到200Mpa。铸件在使用时工作条件较好,但此铸件需起隔爆作用,按照技术要求,需在粗加工后进行时效处理及相应的热处理工艺。另外,铸件清砂后,焖火铲除毛刺喷砂后喷G04-6铁红过氯乙烯底漆。除此外无特殊技术要求。 注:其中φ42H7内孔为重要加工面,不允许存在气孔、夹砂等铸造缺陷。 1.3 合金铸造性能分析 灰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 (1)流动性。灰铸铁的熔点较低,结晶温度范围较小,在适宜的浇注温度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容易填充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且不易产生气孔、浇不足、冷隔等缺陷。 (2)收缩性。灰铸铁的浇注温度较低,凝固中发生共析石墨化转变,使其线收缩小,产生的铸造应力也较小,所以铸件出现翘曲变形和开裂的倾向以及 形成缩孔、缩松的倾向都较小。 (3)灰铁充型能力好,强度较高,耐磨、耐热性好,减振性良好,铸造性较好,但需人工时效。

带轮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带轮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工艺分析 1、审阅零件图仔细审阅零件图,熟悉零件图,而且提供的零件图必须清晰无误,有完整的尺寸和各种标记。仔细审查图样。注意零件图的结构是否符合铸造工艺性,有两个方面:(1)审查零件结构是否符合铸造工艺的要求。 (2 )在既定的零件结构条件下,考虑铸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缺陷,在工艺设计中采取措施避免。 零件名称:带轮 零件材料:HT150 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 2、零件技术要求铸件重要的工作表面,在铸造是不允许有气孔、砂眼、渣孔等缺陷。 3、选材的合理性铸件所选材料是否合理,一般可以结合零件的使用要求、车间设备情况、技术状况和经济成本等,参考常 用铸造合金(如铸钢、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蠕墨铸铁、铸造铝合金、铸造铜合金等)的种类、 牌号、性能、工艺特点、价格和应用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所选的合金是否合理。 4、审查铸件结构工艺性铸件壁厚不小于最小壁厚5-6 又在临界壁厚20-25 以下。 、工艺方案的确定 1、铸造方法的确定 铸造方法包括:造型方法、造芯方法、铸造方法及铸型种类的选择 (1)造型方法、造芯方法的选择根据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的特点,选择手工造型(2)铸造方法的选择根据零件的各参数,对照表格中的项目比较,选择砂型铸造。 3)铸型种类的选择 根据铸型的特点和应用情况选用自硬砂。 2、浇注位置的确定 根据浇注位置选择的4 条主要规则,选择铸件最大截面,即底面处。

3、分型面的选择 本铸件采用两箱造型,根据分型面的选择原则,分型面取最大截面,即底面 三、工艺参数查询 1、加工余量的确定根据造型方法、材料类型进行查询。查得加工余量等级为 11~13,取加工余量等级为12。 根据零件基本尺寸、加工余量等级进行查询。查得铸件尺寸公差数值为10 根据零件尺寸公差、公差等级进行查询。查得机械加工余量为5.5 。 2、起模斜度的确定 根据所属的表面类型查得测量面高140,起模角度为0度25分(0.42 °) 3、铸造圆角的确定根据铸造方法和材料,查得最小铸造圆角半径为3。 4、铸造收缩率的确定根据铸件种类查得:阻碍收缩率为0.8~1.0 ,自由收缩率为0.9~1.1 。 5、最小铸造孔的选择根据孔的深度、铸件孔的壁厚查得最小铸孔的直径是80mm. 四、浇注系统设计 (一)、浇注位置的确定根据内浇道的位置选择底注式,(二)、浇注系统类型选择 根据各浇注系统的特点及铸件的大小选用封闭式浇注系统 三)、浇注系统尺寸的确定

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院系:工学院机械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电n班 姓名:欢迎学弟学妹咨询 学号:qq37730385 指导老师:刘万福 时间:2012年6月2日

黄河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学院机械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1级班 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刘万福 设计题目: 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课程名称: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时间:5 月26 日至6 月 2 日共 2 周 课程设计工作内容与基本要求(已知技术参数、设计要求、设计任务、工作计划、所需相关资料)(纸张不够可加页) 1、已知技术参数: 图1 支座零件图 2、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1 选择零件的铸型种类,并选择零件的材料牌号。 2 分析零件的结构,找出几种分型方案,并分别用符号标出。 3 从保证质量和简化工艺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佳分型方案,标出浇注位 置和造型方法。 4 画出零件的铸造工艺图(图上标出最佳浇注位置与分型面位置、画出机加工余 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型芯及型芯头,图下注明收缩量) 5 绘制出铸件图。

(2)设计要求 1设计图样一律按工程制图要求,采用手绘或机绘完成,并用三号图纸出图。 2 按所设计内容及相应顺序要求,认真编写说明书(不少于3000字)。 3、工作计划 熟悉设计题目,查阅资料,做准备工作1天 确定铸造工艺方案1天 工艺设计和工艺计算2天 绘制铸件铸造工艺图1天 确定铸件铸造工艺步骤2天 编写设计说明书3天 答辩 1天 4.主要参考资料 《热加工工艺基础》、《金属成形工艺设计》、《机械设计手册》 系主任审批意见: 审批人签名: 时间:2012年月日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1)

材料成型过程控制 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2.9.19至2012.10.15

目录 一、铸造工艺分析 (1) 二、砂芯设计 (3) 三、冒口设计 (5) 四、浇注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7) 五、沙箱铸件数量的确定 (10) 六、参考数目、资料 (11)

图1所示的事U型座,主要用于拆卸主轴上的皮带轮。 材料为ZG25(主要元素含量:W C%=0.22~0.32%,W Mn%=0.5~0.8%,W Si%=0.2~0.45%)。 技术要求:①未标示的铸造圆角半径R=3~5。②未标铸造倾斜度按工厂规格H59~21。③铸件应仔细地清理去掉毛刺及不平处。 图1

一、铸造工艺分析 1.确定铸型种类和造型、制芯方法 此铸件是铸钢件,铸件最大三维尺寸270x110x220 mm,为中小型铸件,铸件结构简单,仅有两个加工面,其他非加工面表面光洁度要求不高,采用温型普通机器造型,砂芯外形简单,采用热芯盒射芯机制芯。 2.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方案1:将铸件放置于下箱,分型面选取如图2所示,采用顶注式浇注,此方案浇注系统简单,不用翻箱操作;但是浇注时金属液对型腔冲刷力大,难以下芯,不便设置冒口进行补缩。容易产生夹砂、结疤类缺陷,补缩困难会形成缩孔、缩松结晶等缺陷。 方案2:将铸件放于上箱,分型面选取如图3所示,采用底注式浇注,此方案浇注系统相对复杂,下芯方便,可以将冒口设计在顶部,补缩效果好。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考虑,选择方案2较为合理。 图2 图3 铸件全部位于上箱,下表面为分型面 上 下 上 下

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圆形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材料三班 姓名:张文丁 学号:1103040306 指导老师:廖艳春 时间:2014年6月13日

摘要 热加工技术是机械类个专业一门重要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由于加工过程十分复杂,加工工序繁多,工艺过程不仅有铸造成型,锻压成形,焊接成形,还有非金属的模压成形,挤压成形等。因此选着合适的工艺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本次课程设计,将进行铸造工艺的总结和学习。 铸造主要是将液态金属或合金浇注到与零件尺寸、形状相适应的铸型型腔里,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是机械类零件和毛坯成型的主要工艺方法,尤其适合于制造内腔和外形复杂的毛坯或零件。 本文主要分析了支座的结构并根据其结构特点确定了它的铸造工艺,支座是支撑零部件的载体其主要承受了轴向的压缩作用的机械零件。在日常生产中对支座的选用异常广泛,因为它具有经济型良好、结构稳定性好、结构简单美观实用等特点,所以在机器零件的设计,加工过程中支座都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确定支座的铸造工艺过程主要包括:1)铸型及方法选择、2)分型面选择、3)浇注位置的确定、4)工艺参数的确定、5)浇注系统的设计、7)绘制铸造工艺图、8)绘制铸件图型面,型芯的数量、形状、尺寸及固定方法,加工余量,收缩率,浇注系统,起模斜度,冒口和冷铁的尺寸和位置等。

目录 绪论 (1) 一、零件的简介 (2) 1.1 零件的介绍 (2) 1.2确定零件的材料及牌号 (2) 二、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3) 2.1铸件的结构特点 (3) 2.2铸件的工艺分析 (4) 2.3分型面选择 (4) 2.4 确定出最佳浇注位置 (6) 三、工艺参数确定 (8) 3.1工艺参数的确定 (8) 3.1.1铸件尺寸公差 (9) 3.1.2 机械加工余量 (9) 3.1.3铸造收缩率 (9) 3.1.4起模斜度 (10) 3.1.5铸造圆角 (10) 3.1.6反变形量 (10) 3.2 砂芯设计 (10) 3.2.1 芯头的设计 (10) 3.2.2 砂头的定位结构 (11) 3.2.3 芯座 (11) 四、浇注系统及冒口、冷铁、出气孔等设计 (11) 4.1 浇注系统的设计 (11) 4.1.1选择浇注系统类型 (12) 4.1.2横浇道及内浇道 (12) 4.2 冒口的设计 (12) 4.3 冷铁的设计 (13) 4.4 出气孔的设计 (13) 五、铸造工艺图绘制 (14) 六、铸件图的绘制 (15) 七、支座铸造工艺卡 (16) 总结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典型铸铁件铸造工艺设计与实例

典型铸铁件铸造工艺设计与实例 叙述铸造生产中典型铸铁件一一气缸类铸件、圆筒形铸件、环形铸件、球墨铸铁曲轴、盖类铸件、箱体及壳体类铸件、阀体及管件、轮形铸件、锅形铸件及平板类铸件的铸造实践。内容涉及材质选用、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常见主要铸造缺陷及对策等。 第1章气缸类铸件 1.1低速柴油机气缸体 1.1.1 一般结构及铸造工艺性分析1.1.2 主要技术要求 1.1.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1.1.4 常见主要铸造缺陷及对策1.1.5 铸造缺陷的修复 1.2中速柴油机气缸体 1.2.1 一般结构及铸造工艺性分析1.2.2 主要技术要求 1.2.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1.3空气压缩机气缸体 1.3.1 主要技术要求 1.3.2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第2章圆筒形铸件 2.1 气缸套 2.1.1 一般结构及铸造工艺性分析2.1.2 工作条件 2.1.3 主要技术要求 2.1.4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2.1.5 常见主要铸造缺陷及对策2.1.6 大型气缸套的低压铸造 2.1.7 气缸套的离心铸造 2.2冷却水套 2.2.1 一般结构及铸造工艺性分析2.2.2 主要技术要求 2.2.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2.2.4 常见主要铸造缺陷及对策2.3烘缸 2.3.1 结构特点 2.3.2 主要技术要求2.3.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 2.4活塞 2.4.1 结构特点 2.4.2 主要技术要求 2.4.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 2.4.4 砂衬金属型铸造 第3章环形铸件 3.1活塞环 3.1.1 概述 3.1.2 材质 3.1.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 3.2 L形环 3.2.1 L形环的单体铸造 3.2.2 L形环的筒形铸造 第4章球墨铸铁曲轴 4.1 主要结构特点 4.1.1曲臂与轴颈的连接结构 4.1.2 组合式曲轴 4.2主要技术要求 4.2.1 材质 4.2.2 铸造缺陷 4.2.3 质量检验 4.2.4 热处理 4.3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 4.3.1 浇注位置 4.3.2 模样 4.3.3 型砂及造型 4.3.4 浇冒口系统 4.3.5 冷却速度 4.3.6 熔炼、球化处理及浇注 4.4 热处理 4.4.1 退火处理 4.4.2 正火、回火处理 4.4.3 调质(淬火与回火)处理 4.4.4 等温淬火 4.5常见主要铸造缺陷及对策 4.5.1 球化不良及球化衰退 4.5.2 缩孔及缩松 4.5.3 夹渣 4.5.4 石墨漂浮 4.5.5 皮下气孔 4.6大型球墨铸铁曲轴的低压铸造 第5章盖类铸件 5.1柴油机气缸盖 5.1.1 一般结构及铸造工艺性分析 5.1.2 主要技术要求 5.1.3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 5.2空气压缩机气缸盖 5.2.1 一般结构及铸造工艺性分析 5.2.2 主要技术要求 5.2.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 5.3其他形式气缸盖 5.3.1 一般结构 5.3.2 主要技术要求 5.3.3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 第6章箱体及壳体类铸件 6.1大型链轮箱体 6.2增压器进气涡壳体 6.3排气阀壳体 6.4球墨铸铁机端壳体 6.5球墨铸铁水泵壳体 6.6球墨铸铁分配器壳体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机械工艺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底座铸造工艺设计 班级:机自1103 设计人: 学号: 指导教师:张锁梅、贾志新

前言 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其目的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录 一、工艺审核 (1) 1.数量与材料 (1) 2.图样 (1) 3.零件的结构性 (1) 二、成形工艺设计 (1) 1.确定工艺方案 (1) (1)浇注位置的选择 (2) (2)分型面的选择 (2) 2.确定铸造工艺参数 (4) (1)机械加工余量和铸出孔 (4) (2)浇注位置的选择 (5) (3)拔模斜度 (5) (4)铸造收缩率 (6) 3.砂芯设计 (6) 4.浇注系统的设计 (6) 5. 冷铁的设置 (6) 三、心得体会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