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导学指导

13秋级护理学专业

基础写作课程导学方案

各位学员:你们好。

我是电大赵志元老师,是你们《基础写作》这门课程的辅导教师,欢迎你加入这门课程的学习。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请你按以下要求学习。

一、联系方式

为了方便联系交流,请用真实姓名加入学习交流QQ群,随时关注QQ群信息,以便及时了解学习要求和及时指导。我的联系电话是,我的QQ号是 3 。

二、课程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学习意义:

本课程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高护(专科)其他各级各类专业的一门选修课。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基础性地位。开设本门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比较系统地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写作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写作一般文章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

(二)、本课程学习任务:

本课程按导论、写作准备、写作过程、写作方式、文本要求、文本类型等几个方面为课程的基本框架。各部分既有侧重,更有联系,又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写作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课程将本着拓展学生视野,为写作活动指点路径的基本思路开展教学工作。

三、面授(导学)时间安排

11月16日上午9:00

四、课程重难点指导:

课的教学要以作文过程、确定写作目的、材料的获取和使用、材料的安排、构段等五个部

分为重点;以叙述、说明、说服等三个部分为次重点;造句、措词是要求学生在具体文体

的情景或环境中学会使用语言。

五、网上学习方法指导:

1.在教学平台上开辟教学辅导栏目,及时发布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辅导文章,定期刊载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供学生学习参考。

2.网上视频直播,讲解教学疑难问题。

3.利用BBS讨论板进行网上讨论,解答学生的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4.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六、纸质形考作业(网上形考作业)指导:

考核分为理论考核与写作能力考核两个部分。理论考核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了解、基本掌握、重点掌握。一般了解,主要指对教材中介绍的一般性知识、方法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能够对问题进行一般性判断。基本掌握,是指对所要求的内容要能够做到运用较为灵活,对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能够既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重点掌握,使指对所要求的内容在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在方法的把握上能够熟练运用,谙熟于胸。写作能力考核主要通过命题或者半命题作文方式,考核学生的写作能力,重点检查学生作文的材料使用、思想提炼、结构方式、语言表达、文体感觉等综合能力。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期末总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形成性考核与期末总结性考试两者的比例分别为20%和80%。形成性考核内容与形式由中央电大统一布置,共安排4次,每次均按百分制评阅,四次成绩平均分的20%记入总成绩。期末总结性考试亦按照百分制评阅,其成绩的80%记入总成绩。期末总结性考核形式为闭卷考试形式。

七、复习考试指导: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

特别说明:本课程由中央电大命题,有关期末复习事项以中央电大印发的《基础写作期末复习指导》为准。

1.考核目的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写作基本理论的了解与掌握程度,考核学生对写作的几个主要环节的理解与认识,检查学生把握写作应当遵循的规律,以及对写作活动的一般构成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的认识水平。考核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自觉地按照人类认识与思维的基本规律,积极参与写作实践,运用写作理论指导写作实践,增强学生写作兴趣,为今后进行“实用写作”、“论文写作”、“文学写作”等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2.考核方式

期末闭卷考试

3.适用范围、教材

本门课使用的教材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发行的由张杰编写的《基础写作》(2006年1月第一版)一书。

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基础写作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以上内容见中央电大相关资料)及期末复习指导。

5.考试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写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写作文章能力。

6.考题类型及比重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名词解释题(10%);判断题(12%)简答题(18%);文章分析题(15%);作文(45%)。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导论

一、重点掌握:

1.写作的特殊属性:

(1)写作的化生性特征;

(2)写作的书面性特征;

(3)写作的交流性特征。

2.写作的基本规律:

(1)写作转化律;

(2)写作整合律;

(3)写作通变律。

二、了解:

写作的一般属性:(1)写作的个体性特征;(2)写作的实践性特征;(3)写作的创造性特征。

第二章言之有物——材料和思想

一、重点名词:

材料广义的材料狭义的材料思想

二、重点掌握:

1.狭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典型性----材料具有代表性;材料最具有精神启迪效果;材料具有生动性、新颖性。

2.思想提炼的途径: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在向事物内在纵深

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三、一般掌握:

1.思想的要求:文本思想要真实;文本思想要深刻;文本思想要新颖

2.广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感受深刻的材料;内涵丰富的材料;新颖生动的材料。

四、了解:

1.材料的分析。

2.材料的综合。

3.形成文本思想的方法:归纳概括法、主客遇合法、纵横比较法。

第三章言之有序——结构

一、重点名词:

结构层次段落过渡照应

二、重点掌握:

1.结构的原则: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结构安排要服从文章内容表现需要;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

2.结构的艺术手法:分合与曲直;疏密与虚实;抑扬与张弛。

3.层次与段落安排的原则:一是组合部分的不可或缺性,二是组合次序的不可调换性。

三、一般掌握:

1.过渡与照应的方式。

2.开头与结尾的方式。

第四章言之有文(上)——语言

一、重点掌握:

1.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

(1)准确----要注意辨析词义;要注意区分词的褒贬色彩;要注意掌握词的搭配关系。

(2)畅达----造句要合乎语法和逻辑;正确地选用适当的句式。

(3)简洁----要能够抓住事物本质的东西来写;尽量用最简洁的形式表达意思。

2.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声韵美与辞藻美;感性美与理性美;朴素美与华丽美。

二、一般掌握:

1.思维与语言的一般特征

2.思维与语言的一般关系

3.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准确、畅达、简洁。

4.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

三、了解:

1.思维与语言的一般特征;

2.思维与语言的联系与区别。

第五章言之有文(下)——表达方式和表现技法

一、重点名词:

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二、重点掌握:

1.叙述的类型;叙述的人称。

2.描写的类型。

3.说明的类型;说明的要求。

4.议论的要素。

5.抒情的类型。

三、一般掌握:

1.叙述技法: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平叙法。

2.描写技法:烘托法;对比法;错综法。

3.说明技法: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

4.议论技法:例证法;引证法;反证法。

5.抒情技法:客观法;主客化合法;主观法。

第六章言之有体(上)——文体

一、重点名词:

文体文体意识

二、重点掌握:

1.文章材料中的文体差异

2.文章思想中的文体差异

3.言之有文中的文体差异:语言“准确性”要求中所包含的文体差异;语言“简洁性”要求中所包含的文体差异;语言“生动性”要求中所包含的文体差异。

4.言之有序中的文体差异:不同文体对结构有不同要求;几种文体结构差异比较。

三、一般掌握:

1.文体意识与写作

2.言之有物中的文体差异

3.言之有序中的文体差异

4.言之有文中的文体差异

第七章言之有体(下)——三种基本文体类型

一、重点名词:

消息通讯说明书调查报告总结评论学术论文。

散文诗歌小说

二、一般掌握:

1.认知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2.析理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3.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材料广义的材料狭义的材料思想结构

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叙述描写

说明议论抒情文体文体意识

消息调查报告总结评论学术论文。

二、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2分)

1.写作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写作的化生律、写作的整合律和写作的变通律。

()

2.“通变”所包含的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文有大法,也有定法;二是字字古有,言言古无。()

3.思想的要求指的是文本思想要真实、深刻、新颖。()

4.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指的是材料和思想。

5.写作要“言之有序”,“言之有序”指的是文章的语言。

6.结构的艺术手法有:分合与曲直、疏密与虚实、抑扬与张弛。()

7.文体意识指的是写作者和阅读者对文体现象及其本质特征的规律性认识与自觉运用。()

8.一个完整的议论,应当包括论点、论据和结论三个组成因素,即通常所说的“议论的三要素”。()

三、简答题

1简述写作的特殊属性。

简述写作的基本规律。

1.简述狭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

2.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的“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具体说明。

3.简述思想提练的途径。

4.简述思想的要求

5.写作要“言之有序”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命题?

6.简述结构安排的基本原则。

7.文章结构安排的几个环节包括哪些方面,就其中的某地方面予以具体说明。

8.简述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

9.简述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

10.写作要“言之有文”指的是什么,具体说明。

11.要想较好地运用说明方式达到写作目的,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2.什么是“描写抒情”,它与一般描写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14.简述认知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15、简述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四、阅读分析题

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结合材料的选择与文章主题的关系。

母爱,超越生命的爱

魏强

我所做医学实验中的一项,是要用戍年白鼠做某种药物的毒性试验。在一群小白鼠中,有一只雌性小白鼠,腋根部长了一个绿豆大的肿块,便被淘汰下来。我想了解一下硬块的性质,就把它放入一个塑料盒中,单独饲养。

十几天过去了,肿块越长越大,小白鼠的腹郭也逐渐大了起来,活动显得很吃力。我断定,这是肿瘤转移产生腹水的结果。

有一天,我突然发觋,小白鼠不吃不喝,焦躁不安起来。我想,小白鼠大概寿数已尽,就转身去拿手术刀,准备解剖它,取些新鲜肿块组织进行培养观察。正当打开手术包时,我被一幕景象惊呆了。

小白鼠艰难地转过头,死死咬住已有拇趾大的肿块,猛地一扯,皮肤裂开一条口子,鲜血汩汩而流,小白鼠疼得全身颤抖,令人不寒而粟。稍后,它一口一口地吞食将要夺去它生命的肿块,每咬一块,都伴著身体的痉挛。就这样,一大半肿块被咬下吞食了。我被小白鼠这种渴望生命的精神和乞求生存的方式深深感动了,收起了手本刀。

第二天一早,我匆匆来到它面前,看看它是否还活着。让我吃惊的是,小白鼠身下,居然卧着一堆粉红色的小鼠仔,正拼命吸吮着乳汁。数了数,整整十只。

小白鼠的伤口已停止了流血,左前肢腋部由于扒掉了肿块,白骨外露,惨不忍睹。不过小白鼠精神明显妤转,活动也多了起来。

恶性肿瘤还在无情地折磨着小白鼠。我真担心这些可怜的东西,母亲一旦离去,要不了几天它们就会饿死的。

从这以后,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来到鼠盒前,看看它们。

看着十只渐渐长大的仔鼠没命地吸吮着身患绝症、骨瘦如柴的母鼠的乳汁,心里真不是滋味。我知适,母鼠为什么一直在延长自己的生命。但不管怎样,它随时都可能死去。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在生下仔鼠21天后的早晨,小白鼠安然地卧在鼠盒中间,一动不动了。十只仔鼠围满四周。

我突然然想起,小白鼠的离乳期是21天。也就是说,从今天起,仔鼠不需要母鼠的乳汁,可以独立生活了。

面对此景,载潸然汨下。

2.阅读下面一篇文章,从结构的原则的相关理论入手,谈谈这篇文章在结构的安排方面的特色。

中国绘画传统与人文精神

颜锋

中国传统绘画是世界画苑里的一朵奇葩,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传统绘画形成了民间画、宫廷画和文人画三大支流,产生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门类,演变成工笔、写意两大表现形式,创造了以线条、笔墨为主的绘画语言,凝结成讲求意境、气韵的艺术风格。在世界美术史上,中国传统绘画可谓独树一帜,犹如一座巍然耸立的高峰,令人仰止。

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洋绘画相比,虽有某些相同之处,但也明显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种差

异不仅在于二者有不同的绘画技法和艺术风格,更在于二者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大体上说,西洋绘画较多地融入了科学精神,在绘画理论中渗透着物理学知识的成分;中国传统绘画则更多地蕴含着人文精神。中西绘画差异的本质,正是在于中西文化传统的这种差异。

中国传统绘画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沃土中,融汇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展读千百年间流传下来的国画珍品,你会为周日方的仕女、李公麟的鞍马人物之风采神韵所倾倒,会被范宽溪山的雄浑气势、朱耷山水的拙朴奇崛所折服;你会陶醉于赵佶的芙蓉锦鸡之清新灵动,会惊叹郑板桥的兰竹之道苍劲淡雅;齐白石的草虫游虾会使你心目一爽;徐悲鸿的奔马雄狮会使你豪气顿生。这些优秀的画作所以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不仅仅是由于它们显示出精湛高超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水平,更在于它们闪耀着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积极向上、正直高洁的人文精神。正是这种人文精神,赋予了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魅力。在代表中国传统绘画主流的文人画中,这种人文精神挥发得尤为淋漓尽致。

中国绘画传统蕴含的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和表现手法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具有一种统一性。人文精神是贯穿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条主线,是它的生命和灵魂。而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和表现手法既是这种人文精神导引所产生的结果,又是这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和表达方式。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人文精神正是通过“神似”、“写意”的审美追求、笔墨的运用、比兴的手法及完美和谐的形式显现出来。

3.阅读下面一篇文章,体会材料对写作的重要作用。

放弃也是一种获得

在我的学生生涯中曾遇到许多学习优秀的少年。他们中的有些人虽聪明勤奋,但却极其吝啬、保守,每当有同学遇到难题来请教他们时,他们总是冷冷地推辞,总是那么地害怕自己的知识流入别人的大脑,总是那么地担心别人夺去他“第一”的宝座。他们独来独往,与他人格格不入。另一类少年则不然。他们同样聪明、勤奋,但对知识从不吝啬,经常热心地予人帮助,积极地与人交流,真诚地希望大家共同提高。命运总是垂青于后者,使他们更优秀,同时还赢得了同学们的友谊和尊敬。而前者则往往成绩停滞不前,即使保住了“第一”的宝座,同学们给予他们的,也只是冷漠,甚至鄙夷。

提到放弃,似乎代表着懦弱、悲观、消极;但我觉得,在某些时侯,从某种意义义上讲,放弃也是一种获得。上面所设的事例正说明,吝啬自私的人紧紧攫住的东西,往往最终会离他而去;宽厚无私的人常放弃一些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却往往获得更多、更好的回报。

4.结合下面这篇作文,谈谈文章的开头与结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中的重要作用。

谈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这似乎已成为一条永恒的定律。不错,成功是个诱人的果实,而自信则是摘取这颗果实高梯的第一级。人人梦想成功,人人就必需自信。在天赋、机遇都相似的情况下,自信往往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自信者一定跑得更快、更远。“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豪气是一种自信,“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的勇气也是一

种自信,“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志气更是一种自信。

泰始皇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而他超出常人的自信,正是促使他由一个受约束、被利用的傀儡大王,逐步成为独掌大权并统一了中国的威风凛凛的始皇帝的根本原因之一。试想,假如当初他在吕不韦的操纵下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关键时刻畏畏缩缩,那么栽入史册的

始皇帝还会是他秦王赢政吗?当然不是。二千多年后的另一位伟人拿破仑说:“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三个字。”正是凭着这股豪气,他指挥的法军所向披靡,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敏锐的政治头脑也得以充分展现,使他成为法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两个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成功者均有着“舍我其谁”的豪气,他们不同的成功道路向我们展示了同一个道理: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唯有充分相信和肯定自己,我们才有足够的勇气去实现自己成功的梦想。

当然,井非所有人都能像秦始皇、拿破仑那样拥有先天的优势;甚至,上帝有时赋予我们的客观条件还可能是非常糟糕的。这时,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海伦.凯勒是位盲人女作家,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曾令多少人感动。当她在黑暗中顽强追求时,从未怨天尤人用“成事在天”来自我安慰。她乐观地说:“当我沉浸在工作之中时,我有一种自豪,相信我仍有憧憬,在一个井非耳聪目明的世界里,我会生活得既辉煌又满足。”——她的成功是不可避免的。诺曼底登陆是二战扭转时局的关键,而在这次登陆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人,是人那非凡的自信和勇气。原定6月4--7日登啼,但4日开始有大片云层向英吉利海峡

推进,除非抓住6日这天天气短暂好转的间隙,否则登陆必将推迟,那就势必延误战机。盟军在此前已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艾森豪威尔将军于是果断地做出了重要决定:6日登陆。自信和事前充分的准备帮助他们赢得了时间。由此可见,谍事、成事皆在人,并非天方夜谭。

人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挫折、打击常常会横亘在人生旅途中,这时更需要自信给失意的我们鼓劲、加油。人最难以战胜的其实就是自己,而战胜自己的重要武器莫过于自信。项羽乌江自刎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其实是他已经丧失了东山再起的自信,这与他当年破釜沉舟的豪情壮志大相径庭,其结局也必然完全不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卧薪尝胆之后,“三千越甲终吞吴”。如果不是困境中的勾践时刻用信心鼓舞自己,那么他绝不会比项羽的结局更好。人生中会有各式各样的悲哀,而最大的悲衷莫过于丧失了自信。自信可以让失败的强者“卷土重来”,丧失自信只会让弱者跌得一蹶不振。毅然面对困难,由此产生挑战自我的勇气和信心,我们才能战胜困难,笑到最后。

“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战胜者。”让我们用雨果的这句话共勉,成功则指日可待。

五、作文题

要求:

1.任选一题,文体不限。

2.内容具体、充实,主题鲜明,脉络清晰。

3.文面符合要求,千字以上。

2012年秋基础写作期末复习题

一、简答题

1. 简要说明写作的特殊属性的主要表现。

1.简述材料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

2.简述描写的三种表现类型。

2.简要说明新闻写作、理论文章写作、实用文体写作在材料选择中的主要不同之处。

二、名词解释

1.狭义的材料

2.递进

3.段落

4.象征

5.不完整叙述

三、论述题

1.分析并阐述实用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2.分析并阐述实用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3.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具体作品予以论述。

4.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结合自身的写作、阅读实践,谈谈你对写作交流性特征的认识。

5.我们只有在同一种文体(比如,实用性文体:消息与通讯、调查报告与总结;析理性文体:评论、学术论文;审美性文体:散文、诗歌、小说)的情况下,讨论什么是思想、材料、结构、语言以及它们的特点,才是有实际意义的讨论;请你结合具体作品,从思想、材料、结构、语言几个角度来谈谈文体差异。

四、阅读题

题一:《珍珠项链》

(1)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淡粉色的,光泽很柔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我一个月的工资。母亲生日那天,很恭敬地送给了她。

(2)母亲很高兴,那天父亲在森林公园附近的一家酒店里订了房间,想让母亲高高兴兴地度过一个休闲周末。母亲虽然嘴里说太浪费了但还是很高兴。她戴上了那淡粉色的珍珠项链,穿了一件墨蓝色的领口和袖子上有镂空花纹的长裙。然后一家人出去拍照,六十岁的母亲那天依然十分美丽。

(3)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谁知一去半天都没回来。我和姐姐纳闷了,赶紧去找。在洗手间门口,看见母亲在跟一个年轻的女孩说话,很客气

的样子。见我们来了,母亲对那女孩子说:我女儿来了,那么我们再见了!女孩微微地向母亲弯了弯腰,匆匆走了。

(4)我和姐姐都以为那女孩是母亲的学生。

(5)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整件事的过程。

(6)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在镜前想梳洗一下。酒店的洗手间分两间,外面梳妆,里面是女厕。她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项链放在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等到母亲洗完脸再看,小瓷盘空着,珍珠项链不见了!台面上下都没有。母亲想了想,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母亲叫住了她。

(7)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躁的样子,也会把这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8)“姑娘。”

(9)“干什么?”那女孩一惊。

(10)“请你帮我个忙好吗?”

(11)“什么事?”

(12)“我有一条珍珠项链,是我的小女儿送给我的礼物。不是很昂贵,但那是她用自己的工资为我买的。刚才我洗脸怕弄脏了,随手一放就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人老了,记性真不好。今天是我第一次戴呢。要是找不到了,那我女儿可要伤心死了。因为今天是我生日。我今天整六十岁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非要到这儿来给我过生日。其实,像我这样的年龄,我倒希望她们不记得我的生日才好。免得老是提醒我一天比一天老。”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您一点儿都不老,您看上去比我妈妈还要年轻,她才四十多岁。”她停了一下又说,“我帮您找找看吧。”

(13)“那就麻烦你了,我到里边去找找看。”母亲推开了里边那扇门。

(14)过了一会儿,母亲出来。女孩用餐巾纸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您看,是这条吗?”

(15)母亲接过来:“就是它。还是年轻人眼睛好,真谢谢你了。”

(16)女孩连忙说:“不用,真不用。”停了一下,她又说:“我也祝您生日快乐!”

(17)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

(18)母亲抚摸着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说:“那女孩,真不错。”

(19)“她偷了您的东西,您还谢她。您应该去叫保安。”我和姐姐叫道。

(20)“我觉得她也许不是有意要偷我的东西,”母亲说,“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这篇叙事散文以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发展情节。

2.请细读全文,在下面方框里,把本文情节发展的脉络补充完整:受赠珍珠项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叹珍珠项链。

3.本文采用何种记叙方法?其内容从何处起,到何处止?这种写法的好处是什么?

4.第7自然段在人称使用上发生的微妙变化:依据上文,本段的三个“我”应为三个“她”,而作者却让“母亲”改用“我”来叙述。这种人称变化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5.“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6.文中的母亲是一个闪光的人物形象,请你简要分析母亲的性格特征。

题二《云南的歌会》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到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本来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歌唱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

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是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突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文字介绍了云南民歌哪几种不同的演唱方式?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第一段写道“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哪些不同方式?

3.第三段用很多笔墨描写景色,这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何关系?

4.文章字里行间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喜欢文中哪一种民歌演唱形式?请说说理由。

5.民歌蕴涵着丰富的民间文化,你还知道哪个民族的民歌民谣?举一例,说说其中表达的主要意思。

题(三):孙犁《采蒲台的苇》

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我渐渐知道,苇也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其中,大白皮和大头栽因为色白、高大,多用来织小花边的炕席;正草因为有骨性,则多用来铺房;白毛子只有漂亮的外形,却只能当柴烧;假皮织篮捉鱼用。

我来得早,淀里的凌还没有完全融化。苇子的根还埋在冰冷的泥里,看不见大苇形成的海。我走在淀边上,想像假如是五月,那会是苇的世界。

在村里是一垛垛打下来的苇,它们柔顺地在妇女们的手里翻动。远处的炮声还不断传来,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

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不能一一记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

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一次,在采蒲台,十几个干部和全村男女被敌人包围。那是冬天,人们被围在冰上,面对着等待收割的大苇塘。

敌人要搜。干部们有的带着枪,认为是最后战斗流血的时候到来了。妇女们却偷偷地把怀里的孩子递过去,告诉他们把枪支插在孩子的裤裆里。搜查的时候,干部又顺手把孩子递给女人……十二个女人不约而同地这样做了。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能是一个。

枪掩护过去了,闯过了一关。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从苇塘打苇回来,被敌人捉住。敌人问他:“你是八路?”“不是!”“你村里有干部?”“没有!”敌人砍断他半边脖子,

又问:

“你的八路?”他歪着头,血流在胸膛上,说:“不是!”“你村的八路大大的!”“没有!”

妇女们忍不住,她们一齐沙着嗓子喊:“没有!没有!”

敌人杀死他,他倒在冰上。血冻结了,血是坚定的,死是刚强!

“没有!没有!”

这声音将永远响在苇塘附近,永远响在白洋淀人民的耳朵旁边,甚至应该一代代传给我们的子孙。永远记住这两句简短有力的话吧!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请具体回答。

2.选文的对话有什么特点?表现了采蒲台人什么样的性格?

3.“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分析这句话的意思以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仇恨是一个:

爱是一个:

智慧是一个:

作者的感情:

4.如何理解“血冻结了,血是坚定的,死是刚强!”这句话?

5.抗日战争虽已远去,当你看到这如歌如泣的故事时,有些什么感受?

五、写作题

1.一般为命题作文,自选角度,文体不限。

2.文体特征突出,表达方式恰切;中心明确,立意新颖;内容充实,选材合理;结构完整,布局得当;语言流畅,表述清楚;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3.千字以上。

2013年春基础写作期末复习题

一、简答题

1. 简述如何认识写作的实践性特征。

2.简述描写的三种表现类型。

3.简述写作者在运用说明方式进行写作时,应当达到哪三个基本要求。

4.简要说明文体意识与写作之间存在着的三种基本关系。

二、论述题

1.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

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结合自身的写作、阅读实践,谈谈你对写作交流性特征的认识。

2. 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三、写作题(60分)

题一:

1.试以“我的大学梦”为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文体不限。

2.文体特征突出,表达方式恰切;中心明确,立意新颖;内容充实,选材合理;结构完整,布局得当;语言流畅,表述清楚;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3.千字以上。

题二:

1.试以“读书的苦乐之境”为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文体不限。

2.文体特征突出,表达方式恰切;中心明确,立意新颖;内容充实,选材合理;结构完整,布局得当;语言流畅,表述清楚;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3.千字以上。

2013年秋基础写作期末复习题

一、简答题

1. “言之有物”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

2. “言之有序”,这一命题中的“序”主要是指什么?

3.简述写作者在运用说明方式进行写作时,应当达到哪三个基本要求。

4.简要说明文体意识与写作之间存在着的三种基本关系。

二、论述题

1.表达方式在其具体运用过程中,会因写作的具体需要而在写作者的灵活运用中形成许多特殊的方法,即通常所说的“表达技巧”。请结合相应的表达方式,分别介绍最主要的表现技法。

2.结合自己的阅读或写作实践,谈谈你对散文、诗歌、小说等审美性文体特征的理解。

三、写作题

(一)写作要求:

1.试以“家”为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文体不限。

2.文体特征突出,表达方式恰切;中心明确,立意新颖;内容充实,选材合理;结构完整,布局得当;语言流畅,表述清楚;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3.千字以上。

(二)写作要求:

1.试以“在逆境中前进”为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文体不限。

2.文体特征突出,表达方式恰切;中心明确,立意新颖;内容充实,选材合理;结构完整,布局得当;语言流畅,表述清楚;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3.千字以上。

期末复习题

一、简答题

1. 简要说明文体意识与写作之间存在着的三种基本关系。

2.简述如何认识写作的实践性特征

3.简要说明文体意识与写作之间存在着的三种基本关系。

4.简述描写的三种表现类型。

二、论述题

1.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具体作品予以论述。

2.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三、写作题

(一)写作材料:

在枫叶上,露珠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写作要求:

1.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文体不限。

2.文体特征突出,表达方式恰切;中心明确,立意新颖;内容充实,选材合理;结构完整,布局得当;语言流畅,表述清楚;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3.千字以上。

(二)写作材料:

目前全世界饥饿人口超过10亿。全球平均每年因饥饿死亡的人数达1000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针对餐桌上的浪费现象,有人发起了“光盘行动”——倡导大家就餐时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而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很早就针对食物浪费制定了处罚规定。比如德国,无论自助餐还是点餐,都不能浪费。一旦发现有人浪费,任何见证人都可向相关机构举报,工作人员会立即赶到,按规定罚款。

写作要求:

1.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文体不限。

2.文体特征突出,表达方式恰切;中心明确,立意新颖;内容充实,选材合理;结构完

整,布局得当;语言流畅,表述清楚;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3.千字以上。

八、学习小组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