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档案二十表(DOC)

化学实验室档案二十表(DOC)
化学实验室档案二十表(DOC)

河北省中小学实验室及实验教学档案管理表格

一、实验室管理表格说明

二、实验室管理工作程序

实验室管理表格表一实验室工作大事记

表二实验室资料档案目录

表三教学仪器说明书索引

注:存入实验档案

表四实验室业务人员统计表年月日

注:存入实验室档案

表五实验教学进度表

学科班级任课教师

注:实验所需特殊仪器和材料在备注栏目内说明以便实验室准备存入档案

表六实验通知单

学科高(初)中班级实验日期年月日

任课教师(签名)领出日期月日

实验员(签名)归还日期月日

注:1、任课教师填写演示实验提前三天,学生分组实验提前一周通知实验室准备。2、本单位注销由实验室存入档案。

3、实验分类按教学活动分类方法是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边讲边实验。

表七实验教学原始记录表

任课教师(签名)实验员(签名)

注:1、本表填写送交实验室存入资料档案。2、根据不同班级实验情况认真填写记录。

表八实验事故报告单

领导(签名)任课教师(签名)实验员(签名)

注:由任课教师和实验员将事故经过原因落实后认真填写存入实验室档案中备查。

表九中学理科实验课开出率统计表

实验室负责人(签字):

实验完成情况综合分析

1、分析实验完成开出率:物理 %;化学 %;生物 %。

2、分析选做实验总计。

3、分科未完成实验的个数及原因说明。

⑴物理实验个;化学实验个;生物实验个。⑵未完成实验的原因(可另附)

4、分科实验课应开出实验个数,各学校根据所用教材内容统计总数为准。

5、学期终了统计后存入档案。

主管领导(签名)教务主任(签字)实验室负责人(签名)实验员(签名)

表十一教学仪器验收单

到货日期:检验日期:

实验室负责人(签名)验收人(签名)注:存入资料档案

表十二精密教学仪器技术档案

学科:填写日期:

注:此表供维修、保养、报废精密仪器的依据,存入档案长期保存。

注:1、在横线上可填写仪器、药品。

2、药品包装可在名称、规格、型号栏中填写。

表十五化学试剂消耗登记卡

药品名称:分类编号:

注:存档备查每学期储备量

表十六教学仪器损失报告单

学科:填写年月日

表十七教学仪器报废申请表

学科:填表日期年月日

注:存入档案

临床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

临床实验室废物处理原 则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临床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 NCCLS GP5-A WS/T 249-2005 前言 本标准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t andards, NCCLs)GP5-A中的有关条款进行编写,旨在为临床实验室提供处理有害废物的依据和方法。本标准对临床实验室中产生的一些重要有害废物提供了处理技术和丢弃方法。 本标准是“临床实验室技术管理规范”的一部份,作为国务院有关条例和卫生部有关规定的技术支持性文件,本标准为第一次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健,莫培生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负责解释。 范围:本标准对临床实验室产生的废物提出了分类和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临床实验室。 定义: 腐蚀性(Corrosive):在接触人体组织后可造成肉眼可见损伤的任何物质。 锐利物(Sharps):能够造成刺透或撕破的废物。此类废物包括针、刀、玻璃或塑料碎片。 废物(Waste):使用者不再使用的一切物质。可产生于生物活动、日常生活或科研活动。 化学废物安全处理:本章所涉及的废物因其化学特性而具有危害性。 化学废物的特性:为了正确地处理化学废物,所有临床实验室都应对化学废物的产生及其危害程度加以分析和确认。有害化学废物的危害通常可分为可燃性、腐蚀性、活性和毒性。 可燃性废物:液体可燃性有害废物的燃点通常低于60℃或具有一些可引起火灾的其他特性。非液体可燃性有害废物可通过磨擦、吸湿或自发化学反应而造成火灾,或在燃烧时剧烈、持久。此类废物如:有机溶剂、烷烃、硝酸盐及过氧化物等。

(完整)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化学实验室安全无事故,便于实验室管理,特制定《大八浪中学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如下: 1、学生第一次进化学实验室时,请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有关实验 室安全及管理方面的常识,以便于以后的实验室上课管理。 2、实验室备有《学生座位表及实验须知》,请教师组织学生在第一 次进化学实验室时学习,并实施。 3、化学实验室里上课时,要特别注意师生的安全,由任课教师强调 这一点。 4、师生离开化学实验室前,必须检查试剂瓶子盖子是否塞好,酒精 灯帽是否盖上等等;必须关闭水、电、窗、门。 5、使用剧毒试剂的教师,用好后请及时归还剧毒试剂。试剂或其它 实验器材,离开实验室后,由借用教师负完全责任。 6、教职工借用化学实验室时,因为化学实验室内存有化学试剂,请 借用的教职工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工作。 7、实验室里的安全只有在教师们和学生们共同配合,并认真负责的 条件下,才能保证师生安全无事故。

实验仪器管理规则 1、学校要按有关规定指派专(兼)职人员负责仪器室管理工作,其它人员不经批准不得进入仪器室。 2、教学仪器要按国家统一标准分科、分类科学存放。要有明显分类标签,橱目标签,仪器标签。仪器、药品、标本要分室存放。贵重仪器、及危险品应设专库(柜)保管。形体特殊的仪器应有专用橱存放。自制教具单独存放并妥善保管。 3、仪器存放要注意防潮、防压、防冻、防晒、防磁、防霉、防震。要经常做好清洁工作,保持室内及仪器表面无尘土,达到干净、整齐、美观。 4、仪器室要有防火盗措施。定期检查防火防盗设备是否完好。室内无人时要关好水源,电源及门窗。 5、仪器室要有严格帐目管理制度。按要求记好仪器总帐。明细帐和消耗品帐。每学期期末要清点一次仪器,做到明细帐。消耗品帐与物相符。每学年结束应与仪器总帐核对一次,做到总帐与明细帐相符。自制教具要单独建帐。 6、教师使用仪器和药品,要提前填好通知单,使用前要熟悉仪器的性能和操作方法,用后整理好送交仪器室。 7、仪器室要严格执行仪器支领和借用制度,不符合制度时,实验员有权拒付仪器。 8、对危险品的支领和使用要严格执行危险品支领制度。

化学实验室资料大全(打印版)

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 因此,特制定本年度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积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去,将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使得学生能在实验中用探究的方法去学习,领会知识的内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学会去发明创造。争取将实验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课。备课是教学的前期工程,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备课将按照以下步骤和要求进行。 1.备课标。明确:(1)实验教学的任务;(2)实验教学的目的;(3)实验教学的要求;(4)实验教学规定的内容。 2.备教材。(1)熟悉教材中实验的分布体系。(2)掌握教材中的实验和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3.备教法。教有法而无定法,实验教学的教法应牢固树立准确、示范、讲解与操作协调一致的原则。 4.备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识和思维水平以及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实验进行分析、研究,对实验教学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5.实验教学前的准备。(1)演示实验:a、掌握实验原理。b、熟悉实验仪器。c、选择实验方法。d、设计实验程序e、实验效果的试做。(2)学生实验:a、制定学生实验计划。b、实验环境的准备。c、实验器材的准备 d、指导学生准备。6.编写教案。 第二、仔细组织教学。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课堂调控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学的开始强化课堂纪律很有必要,其次是引入新课题,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原理、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观察的重点。教师在引导指点学生观察时,讲解要与演示恰当配合,讲解要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语言要精辟、简要、准确,操作要熟练、规范。注意随时调控课堂的方方面面,保持课堂充满教与学协调和谐的运转机制。学生实验课的教学:实验前进行指导、实验中巡回指导、实验后总结和作业布置。 第三、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实验教学的延伸,能促进师生动手动脑,发挥学生特长,又能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从这几方面入手。1.组织学生改进、制作教具,既可弥补教具不足,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2.组织学生进行模型、标本等科技作品的制作活动。举办科普知识技法介绍或讲座,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作、发明及小论文的撰写活动等。充分利用实验室仪器、器材,组织学生为当地科技致富开辟门路,发展经济。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化学讲义第10章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一、肝胆生化 (一)肝脏的代谢功能 1.糖代谢:糖原合成、分解,糖异生 2.蛋白质代谢:合成血浆蛋白质(清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合成尿素 3.脂类代谢:合成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合成LDL、HDL、LCAT;分解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合成酮体 4.维生素代谢 储存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D、E、K及B12等。 直接参与Vit的代谢转化:无活性形式→活性形式。如胡萝卜素转变成维生素A,维生素D3在C25位上羟化,维生素PP合成NAD+和NADP+,维生素B1合成TPP等过程均在肝内进行。 5.激素灭活:肝是激素降解的主要部位。 (二)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 1.概念:机体对内生及外来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的过程,即为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进行。 2.意义:使脂溶性极强的物质增加水溶性,有利于代谢产物、药物、毒物等从肾脏和胆道排出。 3.过程:两相反应。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 (三)胆汁酸代谢 胆汁酸由胆固醇转化生成,存在于胆汁中。 1.分类: (1)初级胆汁酸:肝细胞内合成,主要成分有胆酸、鹅脱氧胆酸。 (2)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经肠内细菌分解作用而成,主要成分有脱氧胆酸、少量石胆酸及微量的熊脱氧胆酸。 2.胆汁酸功能: 在脂肪的吸收、转运、分泌和调节胆固醇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 3.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四)胆红素代谢与黄疸 1.胆红素代谢 血中运输:主要以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不能被肾小球滤过) 肝内代谢:肝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1)摄取:肝细胞内有Y蛋白和Z蛋白两种色素受体蛋白。Y蛋白是肝细胞主要的胆红素转运蛋白,Z蛋白对长链脂肪酸具有很强的亲和力。Y、Z蛋白与进入胞质的胆红素结合,并将它运至内质网。 (2)转化:水溶性↑,毒性↓。 在滑面内质网上进行,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被转化为单、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形成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可通过肾脏)。 (3)排泄: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道。 肠内变化:胆红素在肠道菌的作用下大部分被水解而脱下葡萄糖醛酸,还原成尿胆原。在肠管下段接

化学实验室安全培训材料

化学实验学生操作的安全培训 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三中学化学组全体教师 为了提高实验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加防护知识,从防火、防爆、日常急救、用电安全、危险物品及三废处理几个方面进行培训。在其中会进行一些案例分析。 一、火灾 火灾是化学实验室,特别是有机实验室里最容易发生的事故。多数着火事故是由于加热或处理低沸点有机溶剂时操作不当引起的。 1.火灾的预防 有效的防范才是防止火灾最有效的方法。为了预防火灾,应切实遵守以下各点:①严禁在开口容器或密闭体系中用明火加热有机溶剂;②废溶剂做好标识,严禁随意乱倒,应分类收集再集中处理;③不得在烘箱内存放、干燥、烘焙有机物;④严禁私自拉扯电线;⑤严禁携带烟火。 2.消防灭火 万一不慎失火,切莫慌惊失措,应冷静,沉着处理。只要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一般可以迅速灭火。化学实验室一般不用水灭火!这是因为水能和一些药品发生剧烈反应,用水灭火时会引起更大的火灾甚至爆炸,并且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且比水轻,用水灭火时有机溶剂会浮在水上面,反而扩大火场。下面介绍化学实验室必备的几种灭火器材: ①沙箱将干燥沙子贮于容器中备用,灭火时,将沙子撒在着火处。干沙对扑灭金属起火特别安全有效。平时经常保持沙箱干燥,切勿将火柴梗、玻璃管、纸屑等杂物随手丢入其中。 ②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化学实验室最常使用、也是最安全的一种灭火器。其 钢瓶内贮有CO 2气体。使用时,一手提灭火器,一手握在喷CO 2 的喇叭筒的把手 上,打开开关,即有CO 2喷出。应注意,喇叭筒上的温度会随着喷出的CO 2 气压 的骤降而骤降,故手不能握在喇叭筒上,否则手会严重冻伤。CO 2 无毒害,使用后干净无污染。特别适用于油脂和电器起火,但不能用于扑灭金属着火。 3. 灭火方法 一旦失火,首先采取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应立即熄灭附近所有火源,切断电源,移开易燃易爆物品。并视火势大小,采取不同的扑灭方法。 ①对在容器中(如烧杯、烧瓶,热水漏斗等)发生的局部小火,可用湿抹布盖灭。 ②有机溶剂在桌面或地面上蔓延燃烧时,不得用水冲,直接用干粉灭火器。 ③若衣服着火,切勿慌张奔跑,以免风助火势。化纤织物最好立即脱除。一般小火可用湿抹布包裹使火熄灭。若火势较大,可就近用水龙头浇灭。必要时可就地卧倒打滚,一方面防止火焰烧向头部,另外在地上压住着火处,使其熄火。 二、防爆 1.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大致如下: ①随便混合化学药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混合物在受热、摩擦或撞击时会发生爆炸。 ②在密闭体系中进行蒸馏、回流等加热操作。 ③反应过于激烈而失去控制。 ④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乙炔,有机蒸气等大量逸入空气,引起爆燃。

化学实验室常见危险品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化学实验室常见危险品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https://www.360docs.net/doc/ef7624594.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化学实验室常见危险品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1.爆炸品 特性:摩擦、震动、撞击、碰到火源、高温能引起激烈的爆炸。 实例:三硝基甲苯、硝化甘油、硝化纤维、苦味酸、雷汞等。 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装瓶单独存放在安全处。使用时要避免摩擦、震动、撞击、接触火源。为避免造成有危险性的爆炸,实验中的用量要尽可能少些。 2.易燃气体 特性:遇明火易燃烧;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范围,遇明火、星火、电火花均能发生猛烈的爆炸。 实例: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 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要密封(如盖紧瓶塞)防止倾倒和外溢,要远离火种(包括易产生火花的器物)。 3.易燃品 (1).易燃液体 特性:易挥发,遇明火易燃烧;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范围,遇明火、星火、电火花均能发生猛烈的爆炸。 实例:汽油、苯、甲苯、乙醇、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醛、氯乙烷二硫化碳等。

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要密封(如盖紧瓶塞)防止倾倒和外溢,存放在阴凉通风的专用橱中,要远离火种(包括易产生火花的器物)和氧化剂。 (2).易燃固体 特性:着火点低,易点燃,其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一定程度,遇明火或火星、电火花能激烈燃烧或爆炸;跟氧化剂接触易燃烧或爆炸。 实例:硝化棉、萘、樟脑、硫黄、红磷、镁粉、锌粉、铝粉等。 保存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跟氧化剂分开存放于阴凉处,远离火种。 (3).自燃品 特性:跟空气接触易因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 实例:白磷(白磷同时又是剧毒品) 保管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放在盛水的瓶中,白磷全部浸没在水下,加塞,保存于阴凉处。使用时注意不要与皮肤接触,防止体温引起其自燃而造成难以愈合的烧伤。 (4).遇水燃烧物 特性:与水激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并放出大量热。 实例:钾、钠、碳化钙、磷化钙、硅化镁、氢化钠等。

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化学实验室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为了顺利地做好化学实验,保证实验成功,保护实验仪器设备,维护师生的安全,防止一切实验事故,特制订本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一、未进实验室时,就应对本次实验进行预习,掌握操作过程及原理,弄清所有药品的性质。估计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在操作时注意防范。 二、实验开始前,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正确稳妥。 实验进行时,应该经常注意仪器有无漏气、碎裂,反应进行是否正常等情况。 三、灯火加热时要注意安全。在酒精灯快烧尽、灯火还没熄灭时,千万不能注入燃料;酒精灯熄灭时,要用灯帽来罩,不要用口来吹,防止发生意外;不要用一个酒精灯来点燃,以免酒精溢出,引起燃烧。点燃的火柴用完后立即熄灭,不得乱扔。 四、使用氢气时,要严禁烟火,点燃氢气前必须检查氢气的纯度。使用易燃、易爆试剂一定要远离火源。 五、要注意安全用电,不要用湿手、湿物接触电源,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切断电源。 六、加热或倾倒液体时,切勿俯视容器,以防液滴飞溅造成伤害。给试管加热时,切勿将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以免药品喷出伤人。 七、嗅闻气体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慢慢地用手把挥发出来的气体少量地煽向自己,不要俯向容器直接去嗅。 八、凡做有毒和有恶臭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九、取用药品要选用药匙等专用器具,不能用手直接拿取。 十、未经许可,绝对不允许任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十一、稀释浓酸(特别是浓硫酸),应把酸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十二、使用玻璃仪器时,要按操作规程,轻拿轻放,以免破损,造成伤害。 十三、使用打孔器或用小刀割胶塞、胶管等材料时,要谨慎操作,以防割伤。 十四、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回指定的容器内。 十五、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或把餐具带进实验室,更不能把实验器皿当作餐具。 十六、实验结束,应整理好桌面,把手洗净再离开实验室。

临床化学第十章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讲义

第十章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考纲要求》 1.肝胆生化 (1)肝脏的代谢熟练掌握 (2)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熟练掌握 (3)胆汁酸代谢紊乱与疾病熟练掌握 (4)胆红素代谢与黄疸熟练掌握 2.肝胆疾病的检查 (1)酶学检查(ALT、AST、ALP、GGT、ChE)方法学评价、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练掌握 (2)胆红素代谢产物(血浆总胆红素、结合与未结合胆红素,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和胆汁酸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熟练掌握 (3)肝纤维化标志物(Ⅲ、Ⅳ型胶原等)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熟悉 (4)肝昏迷时的生化变化及血氨测定掌握 3.肝细胞损伤时的其他有关检查及临床意义 (1)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 (2)糖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 (3)脂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 (4)各种急、慢性肝病时综合考虑应选择的试验及其临床意义熟练掌握 肝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对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有: 1.代谢功能:参与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分解和储存;核酸代谢;激素的生物转化;胆红素和胆酸的代谢。 2.排泄功能:如胆红素、胆酸、药物、某些阴离子染料等的运输和排泄。 3.生物转化功能:参与对药物、毒物等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 4.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的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子的清除等。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各种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当肝脏受到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时,其功能状态和组织结构必然受到影响。 肝的病理状态大致可分为肝细胞损伤、间质反应、胆汁淤积、局限性肝损害及肝血管系统损害五种。以上病理改变往往合并存在,但有所侧重,从而出现各种肝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导致有关的试验结果异常。 一、肝胆生化 (一)肝脏的代谢功能 1.糖代谢: 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肝脏通过肝糖原的合成分解及糖异生作用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2.蛋白质代谢: (1)合成与分泌90%以上的血浆蛋白质,其中合成量最多的是白蛋白。 (2)肝脏合成的许多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等,在血液凝固功能上起重要作用。 (3)转化和分解氨基酸 (4)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 3.脂类代谢: 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 (1)肝分解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的能力很强,参与脂肪酸的β氧化,并且进行酮体合成。(肝脏不利用

化学实验室实验室简介

民勤县第三中学化学实验室简介 民勤三中现有化学实验室1个,其中仪器室1个,准备室一个,学生实验室2个。各室的水电到位,布局合理,有防火、防盗、换气设备,双人双锁管理,仪器设备按省级标准配置齐全。实验室完全达到两名学生一组进行分组实验的条件。 实验室设有演示台,供电到位,实验室的演示台和学生实验桌采用防酸碱阻燃面板,长、宽、高及材质符合要求。教师演示台有电源总控制设备,集中控制学生实验电源,配有触电保护器。化学实验室演示台和学生实验桌旁设置水槽,实验室内悬挂有名言警句。仪器室与实验室毗邻设置,配备满足仪器存放的仪器橱。对危险品和毒品有完整的管理和领用制度,配有准备台、工具箱(常用类)等。所有仪器按配备标准顺序上架、入柜。教学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能全部开出。此外,学校还经常及时增补教学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满足教师演示及学生分组实验的需求。所有实验室采光良好,灯管垂直黑板安装;保持自然通风。 实验室实物流水账、管理明细账记录规范;仪器存放、分类、编号、贴签入柜,摆放科学有序,存取方便;药品、仪器分室存放。 实验教学坚持做到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各项制度、实验员工作职责都张贴在墙上,以便经常对照学习。实验的周计划,每学期初就公布上墙,做到合理安排,一周工作早知道。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学生实验规则,实验结束要填好实验记录单。仪器损坏按有关制度赔偿。各室登记台帐,既有电子台账,又有纸质台账,做到帐、

物、卡相符,并及时做好新增仪器的登记和仪器的报损工作。实验室工作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实验教学环节。保证紧密配合教学工作。服务教学一线,结合新课程要求,开足开齐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演示实验开出率达100%,分组实验的开出率达85%以上。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2017年《临床化学》练习 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2017 第十章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一、A1 1、肝脏在脂肪代谢中的作用不包括 A、生成酮体 B、利用酮体 C、合成脂蛋白 D、分泌胆汁酸进入肠道帮助脂类消化吸收 E、能排泄胆固醇 2、体内进行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是 A、肾脏 B、胃肠道 C、心脏 D、胰腺 E、肝脏 3、前清蛋白比清蛋白更能早期反映肝细胞损害的原因为 A、其血清浓度高 B、易于测定 C、半寿期短 D、方法重复性好 E、浓度恒定 4、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从正极到负极各组分的先后顺序 A、Alb、α1、α2、β、γ B、γ、β、α1、α2、Alb C、β、Alb、γ、α1、α2 D、α1、α2、β、γ、Alb E、Alb、β、γ、α1、α2 5、急性黄疸型肝炎,血清中酶活性下降的是 A、ALT B、AST C、胆碱酯酶 D、AKP E、γ-GT 6、诊断骨骼疾患时最重要的酶学指标是 A、CK B、LDH C、ALP D、γ-GT E、ACP

7、梗阻性黄疸病人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的比值为 A、20%~30% B、30%~40% C、40%~50% D、40%~60% E、>60% 8、肝功能障碍可以引起下列哪些蛋白质合成减少 A、清蛋白 B、纤维蛋白原 C、α-球蛋白 D、凝血酶原 E、以上都是 9、血清蛋白在pH为8.6的缓冲体系电泳时的移动方向是 A、从阴极泳向阳极 B、从阳极泳向阴极 C、从原地向四周扩散 D、有的泳向正极,有的泳向负极 E、以上都有可能 10、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下列哪项正确 A、清蛋白↑,球蛋白↑ B、清蛋白↑,球蛋白↓ C、清蛋白↓,球蛋白↓ D、清蛋白↓,球蛋白↑ E、清蛋白正常,球蛋白正常 11、肝脏生物转化功能的第二相反应是指 A、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 C、水解反应 D、结合反应 E、酯化反应 12、毒物、药物、激素等进行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在 A、肝脏 B、肾脏 C、胃肠道 D、脾脏 E、胆 13、血浆中运输胆红素的载体是 A、清蛋白

化学实验室建设标准

化学实验室建设方案 化学实验室建设方案 ; 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化学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化学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在保证实验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条件较好的学校应向学生开放化学实验室,为学生自主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良好条件;要重视对化学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教学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实验室建设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化学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一)化学实验室的装备要求? 为课程内容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方便。 1.环境要求? ①使用面积:≥96㎡/间。 ②通风:采用排气扇强制排风,其中一间实验室安装抽排气系统。 ③水源:演示讲台和所有学生实验台均设供排水装置。 ④实验废液应收集,并采用三级沉淀池处理,污水排入污水管道。 ⑤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①实验室宜设在一层。 ②实验室内的排气扇应设在外墙靠地面处。排气扇的中心距地面不宜小于300mm。排气扇洞口靠室外的一面应设挡风措施,室内的一面应设防护罩。 ③; 第一排实验台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0;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④实验室一侧应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洗眼器)、急救箱,急救箱中的药品应注意及时更换。 3.装备目录

序号货物名 称 技术规格 单 位 数 量 单价金额 1化学教 师演示 台 尺寸:2800×700×900mm; 台面:一体化台面,采用厚毫米厚实心理化板,工作端圆口面。耐强度酸碱、腐蚀。耐磨刮、耐高温、 防火、防静电等特点。;;;;;;;; 台身:专用铝合金框架,背板及吊板、面板均采用E1级16mm厚三聚氰胺贴面板,防火、防腐蚀。 脚垫:采用进口高级ABS塑料脚垫。;;; 结构:主控台设计,中台面为准备台(放实验仪器)和演示台面,一侧设有吸风罩一个,教师台预 留为多媒体位置,左侧为水槽,右侧为教师电源; ; 张 128002800 2化学教 师总电 源 1、装置在教师演示台中间下抽屉,内有教师总电源装置,教师能对学生进行总体及分组控制:提供 2V-24V交、直流低压及220V高压电源输出,电源总开关、漏电保护开关、工作指示灯、220V交流输 出多用高档插座。; 2交流输出:2-24V可调(每档2V);额定电流:2-6V档12A,8-12V档6A,14-24V 档3A(漏电短路,过载自动保护装置,手动复位) 3、输出电压:2-24V分档连续可调(2-24V每档 2V共12档)及220V高压电源输出。 4、学生供电控制电源:(1)由教师控制试验台交流220V电源,共分四组(空气开关控制);(2) 由教师控制学生试验台并输出低压电源,共分四组。 5、每组220V电需带断路器。 套125002500 3教师椅五轮升降转椅张1200200 4化学学 生实验 桌 ? 尺寸:2800×600×780mm; 台面:一体化台面,采用厚毫米厚实心理化板,工作端圆口面。耐强度酸碱、腐蚀。耐磨刮、耐高温、 防火、防静电等特点。;;;;;;;; 台身:专用铝合金框架,背板及吊板、面板均采用E1级16mm厚三聚氰胺贴面板,防火、防腐蚀。 脚垫:采用进口高级ABS塑料脚垫。;;;结构:每张台分为四座,采用一体化台面,中间设置化验专 用水槽与注塑三联水嘴(一高二低)。水槽设计方便做卫生和桌面的水,密封防水;台两侧装有学 生交直流电源盒和220V豪华多用插座。 张16280044800

临床化学

CNAS-CL38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 在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 Guida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Accreditation Criteria for the Medical Laboratory Quality and Competence in the Field of Clinical Chemistry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前言 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是CNAS根据临床化学检验的特点,对CNAS-CL02: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所作的进一步说明,并不增加或减少该准则的要求。 本文件与CNAS-CL02: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同时使用。 在结构编排上,本文件章、节的条款号和条款名称均采用CNAS-CL02:2012中章、节条款号和名称,对CNAS-CL02:2012应用说明的具体内容在对应条款后给出。 本文件的附录A、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的序号及内容与CNAS-CL02:2012不对应。 本文件为于2012年制定,本次为第1次修订换版。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 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CNAS对医学实验室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认可要求。适用时,医学实验室临床免疫学定量检验领域的认可,应符合本文件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468-2006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 WS/T 407-2012 医疗机构内定量检验结果的可比性验证指南 CNAS-RL02 能力验证规则 CNAS-CL31 内部校准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4 管理要求 4.1 组织和管理责任 4.1.1.2医学实验室为独立法人单位的,应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实验室为非独立法人单位的,其所属医疗机构的执业许可证书的诊疗科目中应有医学实验室;自获准执业之日起,实验室开展医学检验工作至少2年。 4.1.2.5应至少有1名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医学检验工作至少5年的人员负责技术管理工作。 4.2 质量管理体系 4.3 文件控制 4.4 服务协议 4.5 委托实验室的检验 4.6 外部服务和供应 4.7 咨询服务 4.8 投诉的解决

初中部化学实验室标准

初中部化学实验室设施配备 实验室建设 (一)实验室设置要求

(二)实验室数量要求(包括探究 说明:9轨~12轨可参照12轨,13轨~16轨可参照16轨,17轨以上的可根据学校情况适量增加。 新建实验楼及整体搬迁的学校在实验室规划上应充分考虑班级数,根据发展的需要和适应课程改革对探究性实验的要求,适当增加实验室个数,并留有一定余地。 (三)实验室通用要求 1、实验室的使用面积:90?110 m2 /间,生均不小于1.8卅。探究实验室使用面积建议在120 m以上。(注:老式建筑的实验室面积不宜小于86 m) 2、位置:实验室(楼)应保证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避免直射阳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 的左侧。实验室(楼)要建造在地面较高处(或垫高地平)。 3、照明: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教师演示台面及学生实验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300 Lx,书写黑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 Lx,黑板面上的照度均 匀度不应低于0.7。实验桌面无阳光直射,室内无可见眩光,灯具悬挂高度距实验桌面不应低于 1700mm宜安装窗帘。 4、通风条件:采用自然通风及排气扇强制排风。 5、噪声控制: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60分贝。 &温度: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 E为宜,室温过高宜采用器械降温。 7、供水:至少设计一处水源。供水指标:供水水压不低于2X 105P a。冬季室温低于0C 地区的管道应有防冻措施。 8、供电:用电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需要;按规范敷设强、弱 电线,空调专线敷设,安装漏电过载保护器和可靠的接地保护。

配电源型实验桌标准:讲台设单相交流电(220v)、三相四线(380V)和低压交、直流电;其中:低压交流设:2~24V连续可调,额定电流6A;稳压直流1.5~24V连续可调,额定电流5A,设漏电过载保护。学生实验桌设单相220V二、三孔插座。 9、实验室的平面设计要求:第一排实验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最后一排实验桌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 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10、安全条件:配备防火、防潮、防盗等设备。 11、环保: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要选用环保型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中的限量值,避免甲醛、苯、氡等有害气体和放射性污染。 12、环境:各科目的实验室环境布置应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且要突出科目特点,营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探索和学术氛围,具有启迪作用。 13、探究实验室作为开放式实验室,应根据学校的课程设置配备相应的专门仪器设备以及计算机和数字化实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如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应用分析软件等),将先进的现代化实验仪器,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的科学探究实验。 14、实验教师(实验员)办公室配置网络信息口,配备计算机。暂时无条件的学校,实验教师(实验员)办公室可设在准备室或仪器室内,但不能设在化学药品室内。 (四)实验室专用要求 化学实验室 (1)化学实验室功能要求 为课程内容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方便。它包 含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和实验员工作室等配套设施。

临床化学中干扰实验核准指导原则

临床化学中的干扰实验 核准的指导原则——第二版 1. 概览 本文件用于以下两个目的: 1)通过提供科学有效的实验设计,指定待检测的相关干扰物质及浓度和阐明正确的数据分析与解读,来协助制造商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测方法研发人员来确定检测方法对干扰物质的敏感程度。这样可以评估出潜在的干扰危险物,也可以向用户提供有意义的干扰声明;以及2)通过定义系统性研究策略,确定数据收集和分析要求以及促进实验室用户和制造商之间更广泛的合作,来协助临床实验室研究由于干扰物质存在而产生的异常结果。这样,新的干扰物可以被鉴别、揭示并最终消除掉。 本指导原则用于体外诊断医疗设备制造商以及临床实验室。 制造商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测方法研发人员有责任有责任确定由于干扰物质引起的误差而对其检测方法的分析性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对病人的潜在伤害。制造商被要求向使用其系统的用户提供关于干扰敏感度的有关信息。备注:本文件中“制造商”系指研发用于临床实验室的检测方法的任何个人以及企业。 临床实验室有责任确保其检测方法的特异性能够满足其客户的需求。实验室同样应该研究异常结果,鉴别干扰物质并向提供分析系统的制造商提供客观的反馈。 2.介绍 2.1 检测方法 任何检测方法。不论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都可能受到干扰。本文件广泛适用于各个检测方法以及分析仪器。有可能需要做出适当修改,以适应不同流程的特点。附录A中讨论了两个具体的方法原则(分离技术以及免疫化学检测方法)。 2.1.1 标本类型 使用本指导原则可以评估使用血清、血浆、全血、脑脊髓液、尿液以及其他大多数体液的检测方法中的干扰。 2.1.2 干扰物质 潜在的干扰物质可能来源于以下内源性以及外源性途径: ●病理情况下产生的代谢物,如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瘀胆型肝炎等等; ●治疗过程中引入的物质,如药物、肠胃外营养、血浆容量扩张剂、抗凝剂等等; ●病人摄入的物质,如酒精、药物滥用、营养添加物、各种食物与饮料等等; ●标本准备过程中添加的物质,如抗凝剂、防腐剂、稳定剂等等; ●标本处理过程中无意引入的污染物,如手霜、含粉手套、血清分离管,收集管胶塞等等; ●标本自身的基质,如不同于理想新鲜标本的理化性质。 2.2 概念与科学原则 2.2.1 干扰对不精确度的影响 不准确度(总分析误差)共由三部分组成:不精密度、方法特异性偏差以及标本特异性偏差。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化学(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试卷1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化学【肝胆疾病的 实验室检查】-试卷1 (总分:52分,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26,score:52分) 1.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 【score:2分】 【A】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 【B】血中胆素原剧减 【C】尿中胆红素增加 【D】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粪便颜色变浅 本题思路:溶血性黄疸时,血中游离胆红素明显增高,尿胆素原和粪胆素原增加。 2.阻塞性黄疸时,重氮反应为 【score:2分】 【A】直接反应阴性 【B】直接反应阳性【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C】直接反应阴性,间接反应强阳性 【D】双相反应阴性

【E】双相反应阳性 本题思路:结合胆红素可与重氮试剂作用迅速产生颜色反应,称直接反应阳性。阻塞性黄疸时因结合胆红素增加,故直接反应阳性。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score:2分】 【A】肝脏是脂肪酸p-氧化的主要器官 【B】肝脏可合成VLDL 【C】肝脏是利用酮体的主要器官【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肝脏可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 【E】肝脏可生成HDL 本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肝脏与脂的关系。肝细胞具有丰富的酶,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因而是脂的重要器官。且肝脏是游离胆红素与血脂肪酸p·氧化的主要器官,可合成VLDL及HDL,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肝脏是生成酮体的器官,但不能使酮体进一步氧化分解,在长期饥饿或某些疾病情况下,由于葡萄糖供应不足,心、脑等器官也可转变来利用酮体氧化分解供能。

4.下列有关胆汁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score:2分】 【A】初级胆汁酸在肝脏合成 【B】次级胆汁酸在小肠合成 【C】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称为结合型胆汁酸【D】人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以牛磺酸结合物为 主【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人胆汁中几乎不含游离型胆汁酸 本题思路:人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以甘氨酸结合物为主。蛋白结合,不能通过肾小球而随尿排出,所以尿胆红素呈阴性。 5.在微粒体中使血红素氧化成胆绿素的酶是【score:2分】 【A】血红素加单氧酶【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B】胆绿素还原酶 【C】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D】细胞色素氧化酶 【E】过氧化物酶 本题思路:血红素加单氧酶氧化血红素形成胆绿素。

初中部化学实验室标准

初中部化学实验室设施配备 一、实验室建设

(三)实验室通用要求 1、实验室的使用面积:90~110㎡/间,生均不小于1.8㎡。探究实验室使用面积建议在 120㎡以上。(注:老式建筑的实验室面积不宜小于86㎡) 2、位置:实验室(楼)应保证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避免直射阳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的左侧。实验室(楼)要建造在地面较高处(或垫高地平)。 3、照明: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教师演示台面及学生实验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300 Lx,书写黑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 Lx,黑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 。实验桌面无阳光直射,室内无可见眩光,灯具悬挂高度距实验桌面不应低于1700mm,宜安装窗帘。 4、通风条件:采用自然通风及排气扇强制排风o 5、噪声控制: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60分贝。 6、温度: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为宜,室温过高宜采用器械降温。 7、供水:至少设计一处水源。供水指标:供水水压不低于2×105P a。冬季室温低于0℃地区的管道应有防冻措施。 8、供电:用电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需要;按规范敷设强、弱电线,空调专线敷设,安装漏电过载保护器和可靠的接地保护。 配电源型实验桌标准:讲台设单相交流电(220v)、三相四线(380V)和低压交、直流电;其中:低压交流设:2~24V连续可调,额定电流6A;稳压直流1.5~24V连续可调,额定电流5A,设漏电过载保护。学生实验桌设单相220V二、三孔插座。 9、实验室的平面设计要求:第一排实验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坐的

(4)化学仪器室配置要求 说明:仪器室使用面积应满足仪器存放要求并有余地,宜与相应实验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科学基地,贮存有贵重的仪器和化学危险药品。为防止损失和产生事故,必须做好防盗、防火、防水、防毒和安全用电等工作。 一、防盗 1.加强防卫,经常检查,堵塞漏洞。 2.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室内无人时随即关好门窗。 3.实验室内不会客,不住宿,未经领导同意,谢绝参观。 4.办公室内不得存放私人贵重物品。发生盗窃案件时,保护好现场,及时向领导、治安部门报告。 二、防火、防爆 1.实验室备有防火设备:灭火机、砂箱等。严禁在实验室内生火取暖。 2.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要妥善分开保管,应按药品的性能,分别做好贮藏工作,注意安全。 3.做化学实验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谨防失火、爆炸等事故发生。 三、防水 1.实验室的上、下水道必须保持通畅,实验楼要有自来水总闸,生物、化学实验室设置分闸,总闸由值班人员负责启闭,分闸由有关管理人员负责启闭。 2.冬季做好水管的保暖和放空工作,要防止水管受冻爆裂酿成水患。 四、防毒 1.实验室藏有有毒物质,实验中会产生毒气、毒液,因此必须做好防毒工作。有毒物质应妥善保管和贮藏,实验后的有毒残液要妥善处理。 2.建立危险品专用仓库,凡易燃、有毒氧化剂、腐蚀剂等危险性药品要设专柜单独存放。 3.化学危险品在入库前要验收登记,入库后要定期检查,严格管理,做到“五双管理”即双人管理、双人收发、双人领料、双人记帐、双人把锁。

4.实验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制作有毒气体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学生实验室装有排风扇,保持实验室内通风良好。 5.学生实验桌上备有废液瓶,化学实验室备有废液缸,实验室附近有废液处理池,防止有毒物质蔓延,影响人畜。 五、安全用电 1.实验室供电线路安装布局要合理、科学、方便,大楼有电源总闸,分层设分闸,并备有触电保安器。 2.总闸由每天的值日人员控制,分闸由各室的管理人员控制,每天上下班检查启闭情况。 3.学生用电源总闸设在讲台附近,由任课教师负责控制供停。 4.实验室电路及用电设备要定期检修,保证安全,决不“带病”工作。如有电器失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用沙子或灭火器扑灭。在未切断电源前,切忌用水或泡沫灭火机灭火。 5.如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及时进行人工呼吸,急送医院救治。

化学实验室常见危险品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化学实验室常见危险品及其使用注意事项1.爆炸品 特性:摩擦、震动、撞击、碰到火源、高温能引起激烈的爆炸。 实例:三硝基甲苯、硝化甘油、硝化纤维、苦味酸、雷汞等。 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装瓶单独存放在安全处。使用时要避免摩擦、震动、撞击、接触火源。为避免造成有危险性的爆炸,实验中的用量要尽可能少些。 2.易燃气体 特性:遇明火易燃烧;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范围,遇明火、星火、电火花均能发生猛烈的爆炸。 实例: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 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要密封(如盖紧瓶塞)防止倾倒和外溢,要远离火种(包括易产生火花的器物)。 3.易燃品 (1).易燃液体 特性:易挥发,遇明火易燃烧;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范围,遇明火、星火、电火花均能发生猛烈的爆炸。 实例:汽油、苯、甲苯、乙醇、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醛、氯乙烷二硫化碳等。 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要密封(如盖紧瓶塞)防止倾倒和外溢,存放在阴凉通风的专用橱中,要远离火种(包括易产生火花的器物)和氧化剂。

(2).易燃固体 特性:着火点低,易点燃,其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一定程度,遇明火或火星、电火花能激烈燃烧或爆炸;跟氧化剂接触易燃烧或爆炸。 实例:硝化棉、萘、樟脑、硫黄、红磷、镁粉、锌粉、铝粉等。 保存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跟氧化剂分开存放于阴凉处,远离火种。 (3).自燃品 特性:跟空气接触易因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 实例:白磷(白磷同时又是剧毒品) 保管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放在盛水的瓶中,白磷全部浸没在水下,加塞,保存于阴凉处。使用时注意不要与皮肤接触,防止体温引起其自燃而造成难以愈合的烧伤。 (4).遇水燃烧物 特性:与水激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并放出大量热。 实例:钾、钠、碳化钙、磷化钙、硅化镁、氢化钠等。 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放在坚固的密闭容器中,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少量钾、钠应放在盛煤油的瓶中,使钾、钠全部浸没在煤油里,加塞存放。

初中化学实验室记录表-精选.pdf

花都区启源学校 化学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 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的内容、目的、原理及实验方法和步骤,并写好 预习报告 1、课前必做的内容及实验数据表格),经教师检查同意后方可进行实验。 2、遵守上课时间,不得无故迟到、缺席、早退。事假病假等需事先向教师请示。 一般情况下,无故缺做的实验不得补做。 3、严格按照学号次序对号入座进行实验,不得擅自调整座位。 4、遵守实验室纪律,听从老师安排、指导,保持安静整洁的实验室环境。 5、严谨完成各项实验操作,实事求是记录实验数据,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6、实验前检查、清理好所需的仪器、用具,填写学生实验登记表。如有仪器缺 损、损坏或丢失等情况,应在实验开始前立即向教师报告并在学生实验登记表上 注明,不得自己任意挪用它桌仪器、药品。 7、节约实验材料及药品,节约用水,实验后必须关水关电。 8、实验中要注意安全,爱护实验仪器,严格按规范程序操作,不得做与当次实 验无关的内容,若发生情况应立即向教师报告。公用仪器和药品必须在指定位置使用,用完后应立即归还原处。 9.实验室每排相距比较近,学生在实验时必须根据实验要求及老师意见,充分 考虑到其他同学的安全,在实验仪器的安放、使用过程中必须合理安排布局。学生在出入时,必须特别小心,文明行为。 10.实验完成后,学生应负责清洗用过的实验仪器,并将仪器及药品整理还原, 桌面、凳子、地面必须收拾干净整齐,经教师检查并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11.实验室中任何仪器用具、药品等不得带出实验室。 12、文明实验,严禁在实验室吃零食、随地吐痰、乱扔脏物、大声喧哗、打闹等 不文明行为。 花都区启源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