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三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三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三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

发展经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绿色农业、白色农

业和蓝色农业统称为“三色农业”,三色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三色农业绿色农业蓝色农业白色农业现代农业农业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间最为密切的连接交汇因子,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对接口,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广阔平台。一提到“农业”,也许不少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场景。其实,这只是传统农业的一种现象,传统农业以小生

产为特征,规模小、商品率低、科技含量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小农经济”。而现代农业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有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相配套,用

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

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__年1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和农业技术的发展,三色农业是今后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方向。绿色农业、蓝色农业和白色农业统称为三色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是指传统的种植

业,以水土为基础,并且具有充分的热量条件。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利用农业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技术发展生产,实现高效的物质能量循环和生产资料的加工和转换,保持环境、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绿色农业的根本任务是,在提供营养安全的农产品的同时,还肩负着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首先,绿色农业必须确保农产品安全,农产品安全主要包括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数量安全就是有效解决资源短缺与人口增长的矛盾,绿色农业的发展之所以适合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重要原因是它能够有效解决资源短缺与人口增长的矛盾。质量安全就是要求提高农产品品质以及农残达标。其次,绿色农业必须确保生态安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通常情况下总是基本平稳地进行着,与此同时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称为生态环境平衡,通常叫生态平衡。绿色农业必须要使生态环境逐渐恢复平衡,使农业生产能够永续发展。二、蓝色农业蓝色农业是以海洋为基础,是对海洋和浮游生物等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特色农业,重点是海洋和海水的养殖业。海洋资源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资源,积极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保护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举措。蓝色农业以国家的发展需求为牵引,以高科技为依托,将粗放的消耗资源的传统产业转变为可持续的、高科技的现代产业。蓝色农业最终目的就是开发食用蛋白质。据有关专家提出的主要对策是,抓好资源开发利用,加强海水和内陆河湖的养殖业以及滩涂、湿地、沼泽的开发,还要抓好渔港、良种、原种场和病虫害防治,并开发外向型渔业,增加

水产品科技含量更是实现水产品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蓝色农业应认识到控制环境、保护资源和控制人口一样重要。淡水渔业发展,特别是淡水养鱼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渔业结构,精养优质鱼类,采用集约化的养殖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浅谈农业“新”文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要点

浅谈农业“新”文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 影响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是应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也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过程。 而农业“新”文化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力、掌握核心科学技术,可持续生态发展,信息化产业链的建立等等,这些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可谓受益良多,源远流长。 一、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是农业“新”文化的杀手锏 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繁荣稳定。 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和持续动力。但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深入分析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

对科技的需求、保障农业科技创新顺利推进的必然选择。 (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 2012年2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臵,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农业科技的突破性成果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才能实现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最终早日实现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二)“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习总书记对我国科技工作的明确指示,是立足国际经济科技发展大势所作出的前瞻和预警,这也一语道破了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门”。作为世界第一农业产量大国,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发展奇迹。如今“中国制作”“原产地中国”遍布全球,“农业大国”的桂冠令世界惊羡。然而,大和快的另一面是大而不强、快而不优,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研究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研究 李燕凌汤庆熹 一、全面理解现代农业的深刻内涵 所谓现代农业,可以从三种不同视角全面理解“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一)从阶段论视角来理解。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现代农业是指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按照阶段论观点,把历史上的农业区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原始农业主要依靠人力和原始工具,传统农业主要依靠畜力和非石油动力机械,现代农业则主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及先进技术装备、方法等。 (二)从状态论视角来理解。按照农业生产力发展状况、农业生产方式特征进行描述性定义,现代农业一般具有科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流通、产业化组织、社会化服务等基本特征,并具有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产品商品率“多高”的显著特点。也有人更直截了当地把现代农业描述成机械化、电器化、化学化、工厂化、市场化、专业化等农业。 (三)从过程论视角来理解。从事物发展过程看,现代农业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现代农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要求。当今世界所谓的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即不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就是农业现代化。 从以上可见,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的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的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的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的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的农业、依靠新型农民发展的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现代农业发展的总结.doc

现代农业发展的总结 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政府对农业发展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针对我国农业发展支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是农业大国,发展农业是必然的,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代农业发展的总结篇一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20xx年3月5日至3月11日,我们一行近50人在赵华副县长的带队下,"看"了潍坊农业产业化的现状,真正体会了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也考察学习了潍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收获也大,思考也多。 一、对潍坊农业的总体认识 一、农业产业各具特色。潍坊农业产业化,由农民自发自创,政府大力推动而逐渐形成"三大六小"发展模式。各有千秋。一是以诸城为代表的贸工农一体化模式:即"企业+农户"。这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开端模式,也是最早的订单农业模式。以诸城乐港集团为例,企业提供农户鸡苗、饲料、技术、防疫,农民负责饲养,成熟后,由企业收购、加工和销售,再由企业返还农民利润。二是以寿光为代表的市场拉动模式:即"市场+基地+农户"。众所周知,暖冬大棚蔬菜是寿光的拳头产品和叫响全国的品牌。寿光蔬菜批发市场聚集了天下农民和物流者无限关注和期待的目光。每天把农户需要的生产资料运进来,把农户生产的产品销出去,为当地农户开展社会化服务,发展了一批与之相关的二、三产业,实现了"建一个专业

市场,带动农户专业生产,培育一个支柱产业,形成一方区域经济带"的发展目标。寿光已成为全国蔬菜批发交易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价格形成平抑中心。三是以安丘为代表的出口外销模式:即"企业+基地+农户"。主要靠出口加工龙头企业,自建标准化、规模化、商品化的蔬菜基地,按照国外订单要求进行生产,然后加工包装外销。除三大模式外,还有"六小"模式:即以寒亭为代表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模式;以高密为代表的区域化种、养、加模式;以奎宁为代表的城市农业观光旅游模式;以昌邑为代表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模式;以昌乐为代表队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以寿光农业科技博览园为代表的农业高科技走廊模式等。 二、龙头企业带动力强。经过多年的滚动发展,潍坊市一批龙头企业开始在本行业独占鳌头,有的成为全国知名企业集团。以诸城市为例,20xx年全市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00多家,带动85%的农民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全市70%的工业企业是"农字号",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率达50%以上。 三、市场体系日臻完善。按照大流通、大市场的要求,潍坊市重点建设了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如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占地总面积3000亩,总投资20亿元,可实现年蔬菜、水果及农副产品交易量100亿公斤,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数千个商业机会和近万人就业,也促进了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 二、对我县农业产业化的思考 潍坊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先进地区。通过学习考察,我们在对

浅谈现代农业管理

浅谈现代农业管理 发表时间:2019-01-21T15:36:38.657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31期作者:常东各李美莲 [导读] 随着我国政府以及各个部门、组织对现代农业管理的不断重视,农业管理已经彻底地拜托了当初的“一穷二白”的境地,可以说我国的农业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这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的农业管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常东各李美莲 东明县长兴乡政府 摘要:随着我国政府以及各个部门、组织对现代农业管理的不断重视,农业管理已经彻底地拜托了当初的“一穷二白”的境地,可以说我国的农业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这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的农业管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与相关的参考文献以及前人研究之成果,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综合谈一谈现代的农业管理。 关键词:现代农业管理相关术语解决方法 1 现在农业管理中的相关术语 1.1 农业管理 通俗地讲,农业管理就是在农业的生产活动中根据一定的行事原则以及科学规律来合理调配人手、资源,以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选择。在我国目前的背景之下,如何将有限的资源统筹起来,合理分配以及利用,成了现代农业管理的最大难题。 1.2 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近十五年左右出现、风靡的一个新词,其基本理论是以现代的科学技术为支撑,辅之以正确的农业耕作方式,加上现代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归根结底,农业现代化的目的是将生产效益推向最高峰,同时寻求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平衡点。 1.3 农业经济 所谓农业经济,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如何将农业的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甚至能够反过来支持农业的发展。 1.4 惠农政策 惠农政策在近几年比较明显,主要是国家政府以及相关地区政府为了促进、加强地区的农业开发建设,而对其实施的优惠政策。惠农政策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以及农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的好坏对现代农业管理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 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2.1 资源匮乏 资源匮乏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不断压缩着第一产业发展的空间,他们掠夺去了农业发展的土地、水源等必要因素。许多地方刻意追求GDP的做法使得耕地面积迅速减少,使得农业发展的资源十分地匮乏.。 2.2 农业科技跟不上时代步伐 由于许多科研机构不重视农业科技的研发,只重视国际上以及国内高端前沿的科技的研究,因此造成了我国许多地区的农业科技停滞不前的情况,许多地方甚至还沿用着二三十年前的耕作方法,这大大拖慢了我国的农业集体化、规模化的发展。同时,由于技术落后,相关作物的产量甚至不够自给自足,就更不用说向市场推广了;其次,许多新型的科技理论到了农技站等一层就无法继续传达下去,究其根本原因,是相关的推广人员对其不重视,许多农技站的工作人员都是“混日子”。同时,将我国的农业科技与国外一些的农业科技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根本没有办法相提并论,在一些地区,作物的产量甚至还没有同纬度国家的同作物产量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2.3 土壤以及水源的污染 前面说到,第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不断压缩着第一产业发展的空间,其次,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影响到了仅剩的第一产业的土壤以及水源的使用,许多含有重金属的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向土壤、河水中排放,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污染,同时,土地的过度盐碱化导致了许多作物不能在原有的土地上种植。 2.4 农业的经济成本不断提高,农民收益下降 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讲,进行一项经济活动都是需要经济成本的。根据以上所述,由于农业的资源匮乏以及污染等因素,能够使用到的资源可谓是少之又少,从这样来看,这就直接拉高了农业活动的生产成本。同时,为了能够在市场上打开销路,农民朋友又不得不降低其市场标价,两相挤压,就直接导致了农民的收入锐减甚至有入不敷出的情况出现。 3 现代农业管理的解决方法 3.1 建立、健全农业发展模式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讲,我国的农业发展是很不均衡的,要想打破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模式,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健全相关的农业发展模式,将科技元素加入到农业生产活动当中去,不断使农业的发展模式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以及理论相适应。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农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同时结合相关的数学理论知识还能减少农业活动的平均投入,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3.2 加强管理 这里所说的加强管理,有如下两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国家以及各地政府要加强对土地、水源灌溉设施等基础设施以及相应的资源的利用效率,从执行程度上来讲,国家、地方两级政府都可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这一方面的农业经济活动的开展;对随意改变耕地用途以及污染土地、水等资源的做法依法处理,决不姑息。其次,国家要确保惠农政策的实施,不管是惠农政策的传达程度还是执行力度,都要做到有专人监管、专人实施、专人汇报。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激起农民进行农业活动的欲望以及积极性,才能推动整个农业发展向着一个良性的方向进行。 3.3 科研单位加强科学研究以及理论推广 前面提到,科学技术的落后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因此,相关的科研单位要对此进行重视,首先要划分出专门的小组对农业科研技术进行研发,对此,笔者的建议是可以成立专项小组来对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行学习,紧盯国际发展潮流。同时,可以与一些高等院校进行合作,达成理论与实践的双双结合。同时,由于我国的农业管理方面起步较晚,再加上我国的复杂国情,农业管理方面一直没有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精心整理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要把产业链、”业1300多家,全国种业前10强中北京市占4家,全球10强种业巨头有8家在首都建立研发或分支机构。全国种业的交易交流中心。北京种业销售额占全国的10%,农作物种子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7%。搭建种业发展服务平台。搭建了农作物品种试验展示网络框架,构建了北京林木种苗网、花卉网、果树网等网络平台。

二、休闲农业。农业与“三产”的有机融合。利用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居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健身等多项服务。北京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3500余万人次,实现收入30亿元左右。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休闲农园。从单一的入园观景、赏花、摘果、耕作、垂钓、狩猎等,到融合科研、观光、科普、餐饮、会议为一体,以“新技术、新品种、高科技、 加值,达到“举办一个展会、拉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的目的。北京每年各类会展活动接待参观游览1000万人次,总收入达25亿元。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节庆活动。以当地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为依托,通过举办农业节庆活动的方式,带动乡村旅游、农村文化和产业发展。目前北京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业节庆活动有60多个,如平谷的桃花节、大兴

的梨花节、昌平的草莓节、通州的葡萄节等。二是各类展会。以“展示成果、推动交流、促进贸易”作为宗旨,发挥展示、招商、信息交流等多种功能,积极寻求合作,努力开拓市场,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渠道。如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丰台种子交易会、顺义农博会等等。三是学术大会。以举办与产业紧密结合的、世界性农业学术会议为契 景观,使得农业的生产性、可持续性同审美性结合起来,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如昌平小汤山镇的“京承碧园”(四季蔬菜观光主题园),利用不同的品种选择、色彩搭配、播期调节、艺术造型等,搭建图案、色彩、造型各异的景观效果,形成了春意盎然踏青园、姹紫嫣红瓜果园、金秋十月赏菊园、寒冬保健菜园四个景观园和一个蔬菜迷宫。三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及趋势分析 武汉市农业局种植业(蔬菜处)处长王火明 一、概述 建设现代农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把“农业、农民、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现代农业是当前国内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理清和挖掘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内涵,明晰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要求。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亟需思考的问题。 二、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当前,学术界关于现代农业的定义较多,有些从阶段论的角度来定义现代农业,认为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也另有观点认为现代农业是一种包含现代科技、管理等在内产业体系。笔者认为,阶段论和产业体系论分别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现代农业进行解释的。 现代农业解释之一: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体上起始于19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农业迅速发展。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等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农业发展成国民经济中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基础产业。 现代农业解释之二:卢良恕(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认为我国现代农业一般可定义为,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重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和WTO规则.建立起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工业装备、推行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农业综合体系。 现代农业解释之三:所谓现代农业,实质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水平、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水平、现代管理技术及其管理水平、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及其加工水平、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水平为基础的产供销相结合的、贸工农一体化的高效率高效益科技创新产业。它既包涵有水平的综合生产能力,诸如有现代科技、现代装备、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等特征;又包涵有现代制度,诸如有现代管理、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标准化等特征的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解释之四: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理论及其实践、现代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为基础的.产供销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高效率与高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农业。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从2004-2012年中共中央连续发了9个“一号文件”.这9个“一号文件”都有着自己的主题。 2004年的“一号文件”主题: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 2005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这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2006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一个根本性任务; 2007年“一号文件”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建设现代农业放在首位.这

最新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①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还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水平。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显示: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从传统农业发展和过渡到现代农业,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正面临哪些困难,这些问题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迫切且现实的问题。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现在是一个人口接近十四亿的大国,而耕地总量约为13000万公顷,人均耕地小于0.1公顷。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许多地方有只搞经济而忽视了农业发展的现象,农业中土地、人力、农业资源等大量流失。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政府在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促进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措施,使得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有了提升。当前中国的粮食问题,使得市场上出现了有的地方过剩而有的地方短缺的问题,这个问题使得当前整个农业生产面临着一个矛盾,从而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在总体上持续低,因此,农民要增加收入很困难。 (二)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首先,我国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农家庭生产方式居主导地位。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经济,所以劳动生产率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在生产方式上回到了中国以前传统的小农经济,这种生产方式落后、停滞不前。其次,自给自足、很少依赖外界提供物资和服务的传统,使得农业经济很难具有现代化的条件。再次,集约型的劳动生产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它带来的结果就是农民不愿意投入过多的劳动力去进行农业活动。而且,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对科技知识缺少认识也是制约农业增产的因素。最后,农业生产规模小,加上资源的不足,投入过多但收益甚少,缺少技术支持和资金来源,也是一大问题。

[现代农业]浅谈现代农业管理

浅谈现代农业管理 [摘要] 随着我国政府以及各个部门、组织对现代农业管理的不断重视,农业管理已经彻底地拜托了当初的“一穷二白”的境地,可以说我国的农业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这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的农业管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与相关的参考文献以及前人研究之成果,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综合谈一谈现代的农业管理。 [关键词] 现代农业管理相关术语解决方法 1 现在农业管理中的相关术语 1.1 农业管理 通俗地讲,农业管理就是在农业的生产活动中根据一定的行事原则以及科学规律来合理调配人手、资源,以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选择。在我国目前的背景之下,如何将有限的资源统筹起来,合理分配以及利用,成了现代农业管理的最大难题。 农业现代化是近十五年左右出现、风靡的一个新词,其基本理论是以现代的科学技术为支撑,辅之以正确的农业耕作方式,加上现代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归根结底,农业现代化的目的是将生产效益推向最高峰,同时寻求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平衡点。 1.3 农业经济 所谓农业经济,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如何将农业的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甚至能够反过来支持农业的发展。 1.4 惠农政策 惠农政策在近几年比较明显,主要是国家政府以及相关地区政府为了促进、加强地区的农业开发建设,而对其实施的优惠政策。惠农政策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以及农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的好坏对现代农业管理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 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2.1 资源匮乏 资源匮乏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不断压缩着第一产业发展的空间,他们掠夺去了农业发展的土地、水源等必要因素。许多地方刻意追求GDP的做法使得耕地面积迅速减少,使得农业发展的资源十分地匮乏.。 2.2 农业科技跟不上时代步伐

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

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对于农业的发展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的发展状况在世界上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发展达到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继续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为看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应该正确认识现代农业的含义,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运用和发展它。 一、现代农业的内容 现代农业是指以物质和能量的开放式循环为特征,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的基础上,市场化运行、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中低产田占到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总数的5%,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仅相当于国内第三产业的1/4。中国农业不仅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需要满足不断增加的工业原料的需求。据统计部门估算,中国粮食需求每年增长40亿-50亿千克,而土地资源的约束必将更加突出。与此同时,中国农业还承担着实现农民增收、确保食品安全、维护生态

(word完整版)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类别:综述 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龚德平 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补贴与福利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资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组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管理农业,用现代市场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知识文化型农民发展农业。现代农业高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 (一)、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高技术发展迅速。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不断向农业科技领域渗透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分子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数字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食品加工技术、航天育种技术等农业高技术体系。 1、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对科学、技术、方法、理念、产业、社会与伦理产生一系列的革命性影响。现代分子育种学与传统动植物育种技术的结合,促进了新兴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由于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尚存在一些科学意义上的不确定性,科技界纷纷把研究重点转向动、植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该技术具有高效、安全的突出优点,已经展示出部分常规育种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以转基因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农业高技术产业领域之一。农业生物药物技术研究取得了一

批重大突破,成为农业高技术研究领域角逐的重点领域,目前以基因重组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是农业生物药物研究的核心技术。生物技术在理论和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为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孕育、成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冲击着传统的伦理观念,衍生出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2、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显示出强劲的动力。农业信息化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有数据库技术、农业专家系统、3S技术、农业网络技术以及精确农业技术等。农业专家系统最早于1986年出现在美国,现在专家系统通过网络传送到田间和饲养场正成为一种趋势;以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与精确农业技术为基础的精确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农业现代高技术装备迅速地吸收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发展成就开发出智能、高效、多功能和大型化农业现代装备。与此同时,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社会物资生活、精神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物资、精神文明空间的拓展与延伸产生深刻的变革。 3、高技术引领驱动和支撑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成为世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根本标志。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解决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现代农业综合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节水农业技术、新型肥料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目前节水农业研究的目标是不断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依据作物生理需水确定作物用水;在新型肥料技术方面,目前主要研究主要集中在纵横向动态平衡施肥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一、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科技 (一)现代农业 1.现代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最古老、最悠久的产业,也是永不衰退、不断推陈出新的母亲产业。至今为止,农业大体上经历了以刀耕火种为标志的原始农业、以自给自足为标志的传统农业和各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现代农业正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从世界范围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开始萌芽,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现代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 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现代农业给出这样的定义: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现代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最本质的特征是科学化、市场化。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现代农业商品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足性。传统农业长期处在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状态,难以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现代农业实现了商品化,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

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 二是现代农业的工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然性。打破了传统农业自然经济状态,走出了农业工业化的道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手段武装改造提升农业,从而大大增强农业快速发展和抗御风险能力。 三是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封闭性。改变了传统农业单兵挺进,就农业抓农业的工作路径,打破了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有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生产,农业的内涵得到了拓展,农业的链条得到了不断延伸,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 四是现代农业的一体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分割性。传统农业组织管理手段明显表现为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现代农业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五是现代农业的一元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边缘性。传统农业远离城市,城乡壁垒森严,阻碍了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现代农业是立足农村但不排斥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 (二)现代农业科技 1.现代农业科技的特征 农业科技发展的交融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通过与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交融,在人工创造新物种、构建人工环境和数字农业等方面将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实现生物之间的大跨度交融,更新我国传统农业科学(如遗传学、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畜

几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简析

几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简析 1精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 ) 1.1精准农业的提出精准农业(也称精确农业、精细农业)是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在20 世纪80 年代末期继LISA (低投入可连续农业)后,为习惯信息化社会进展要求对农业进展提出的。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将精准农业技术系统应用于农业生产与治理,如作物的估产、长势监测、产量推测、病虫害预报、确定灌溉方法和最佳施肥量、评判一项新的农业技术对作物生产的阻碍及分析由于气候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生产风险等方面。目前,我国一些地点也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应用研究与试验。 1.2精准农业的概念精准农业是一种把科学的精确性引进农业生产的方法,即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自动化操纵技术等,利用大型的机械设备进行田间治理,能够做到精确配方施肥、定点施药,在减少投入的情形下增加或坚持产量、提升农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及爱护生态环境,适用于种植业、畜牧业、园艺和林业等,精准农业将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电子、运算机和信息技术等)运用在农业中,是一种关于农业治理系统的战略思想,并与可连续农业紧密有关。 1.3精准农业技术与一样农业技术的不同,一样的农业技术是通过品种、施肥、灌溉等措施来提升农作物产量,而精准农业技术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运算机技术,精确地运算出一块地所需的投入,从而达到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幸免资源白费及提升效益的目的,以确保农业可连续进展。 1.4精准农业的进展前景精准农业是信息技术进展的必定结果,是农业现代化的必定趋势。至今为止,农业仍是投入/产出转换效率专门低的产业,其中重要的缘故之一确实是由于对作物的投入不是按照作物的实际需要。另外,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农产品残留毒害也愈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解决的途径也必定是采取精准农业战略。从长远看,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也只有在采取精准农业战略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真 正实现。 2都市农业( Urban Agriculture )

现代农业发展四种模式及五点启示

现代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及五点启示 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条件、农业结构、产业特色千差万别,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业生产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也十分明显,因此,在选择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上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现代农业研究室主任蒋和平: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 所谓龙头企业带动型的模式,是指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主体,本着“自愿、有偿 、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围绕一个产业或产品,实行 生产资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并通过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分散在千家万户 农民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经营开发活动中,形成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商品化、规模化 生产经营格局。这种由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在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开发,将企业 与农户和市场整合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模式,称为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模式。 广东省温氏集团从1986年开始与农户合作,开创了“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的先河,逐步建立 了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体系,确保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这种运 行模式对农民的土地,劳动力和公司的市场、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了有机整合,从 而实现公司与农户的优势互补、资源互补,并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共赢。在温氏集团 发展过程中,经过农户与公司合作双方多次博弈,形成了能够节约交易费用的合作机制,公司与农户

之间已经突破一般的经济合同关系。在“公司+农户”经营方式的背后,是一系列的利益机制的安排。 温氏集团通过与各个利益主体建立的牢固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妥善处理和协调了各种利益关系。这些 利益关系是建立在合同和信誉基础上的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公司依靠一套成熟的经营模式,在发展 养鸡产业时,从鸡苗的供应到销售的链条的核心技术都牢牢控制在公司手中,在保证肉鸡食品安全和 质量的同时,让农户得到稳定的收入,从而使得合作能长期稳定地进行,并能够连年滚动式地扩张。 温氏集团在处理和农户的利益关系时,始终把农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往往在市场风险出现时,以公 司综合经营的收益来保证农户的利益。例如,温氏集团承诺按保护价收购农户养殖的活鸡,由于农户 所用的饲料和技术服务都是由公司提供,而且按挂帐方式进行,农户的饲养成本比较容易控制,在保 护价高于成本的情况下,公司仍按保护价回购,实际上稳定了农户利益。此外,为稳定保护价政策, 平抑可能出现的购销倒挂所产生的亏损,温氏集团还开展了多种经营,建立风险基金制度,以最大限 度地降低市场风险。由于成功地运用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温氏集团正确处理了公司和农户间 的利益关系,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实惠,保持了该集团增长的持久不断活力。 近10年来,温氏集团始终保持着30%以上的发展速度。截至2007年,公司养殖规模达到了上市肉 鸡5.3亿只,肉猪182万头,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肉鸡(猪)饲养集团。温氏集团还在广东、广西、福 建、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重庆、河南、河北、云南等省市建立了80多家集 种苗生产、饲料供给、技术服务、农户养殖、产品销售等环节为一体的养殖公司,企业职工人数达到2

最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策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策 发展现代农业,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繁荣农村经济的首要任务。近一个时期以来,各地区从自身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工作,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一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当前各地发展现代农业出现以下特点: 认识有了新高度。新农村建设工作很多,工作从何抓起,力量往哪里使,工作的突破口在哪里?现在地方党委、政府绝大多数都认识到,农业发展水平低,农民增收缓慢,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矛盾,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思想认识的统一,使发展现代农业有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发展有了新思路。绝大多数省市区,特别是农业大省,开始跳出农业抓农业,用工业理念来发展现代农业。湖南省提出从六个层次发展现代农业,即发展设施农业、效益农业、安全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循环农业。沈阳市沈北新区以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为突破口,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工作有了新力度。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多数地方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力度都普遍加大。沈阳市沈北新区在运作建设资金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建立了三大体系:一是放开要素市场,建立民营资本投入体系。将供电、供水、供热等可经营类项目全部市场化,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二

是集中使用财政资金,建立“支农、惠民”公共财政体系,集中财力办大事,使财政资金重点向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倾斜。三是拓展融资渠道,组建国资公司、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建设开发公司三大融资平台,与金融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吸纳银团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 但在看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成绩的同时,更要分析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发展现代农业的投入大与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矛盾。农业比较效益低,难以吸引资金投向农业;社会上的资金多数投入二、三产业,这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发展现代农业与确保粮食安全的矛盾。有的地方往往是以牺牲粮食生产为代价发展现代农业,显然这与确保粮食安全是相矛盾的。 发展现代农业与分散小农经济的矛盾。我国农户土地规模小,农民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这是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必须面对的问题。 发展现代农业与地方财政紧张的矛盾。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是我国农业地区的基本特点。农业县区既要保人员工资,又要解决一些必需的社会发展问题,无力增加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投入。同时,发展现代农业对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花费时间长,效果不明显,由此而导致一些地方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内在的积极性。 发展现代农业与目前农民素质较低的矛盾。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

中国现代农业未来五大发展趋势浅谈(精)

中国现代农业未来五大发展趋势浅谈 中国农业未来走势是什么?我想谈这几方面问题,我们有一个判断中国农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加速转型期。为什么会转型,其它国家怎么转,人家走的什么路径,我们中国什么情况,又会走什么路径,将来会带来什么样投资机会,对我们产业界带来哪些影响? 今天我讲的主题,我们分析一些国家和地区,像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台湾,总结一下,其实都围不开三个阶段: 第一个以农养工,后面工农自养,后来就是以工补农,标志着农业现代化进入一个轨道。 以农养工阶段其实有几个标志,第一个就是农产品(5.60,-0.08,-1.41%商品化率上升,农业规模不断扩大,最后农业部门逐渐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这三个特点。 我们看下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表现,像英国早期的像圈地运动,就是从农民里面来拿出土地出来,然后发展工业,英国在历史上废除谷物条例,就是农产品价格比较低,从农业 里面拿出来价格比较低。美国情况跟英国不一样,美国主要是通过市场手段逐渐降低农产 品价格。 台湾大家知道它区域面积比较小,农业发展是农民鼓励农民拿钱,从地主那里买出来,这样解决几个问题,第一农业主把钱拿到钱就有资本,就投资本金;第二方面土地改革也使台湾的农民进行一些转型,所以现在应该说解决他们土地的问题。 苏联和我们中国走得路应该差不多,通过剪刀差,掠夺性剥夺农民劳动成果转移到城里面去,所以我们长时间农产品价格其实是剥夺农民收益的方式,支持工业发展。

其实第一个阶段就是以农补工可以反映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给土地,土地是农业给工业。第二是原材料,欧盟工业化初级阶段,主要是以发展轻工业为主。还有一个是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一个给产品一个给人还要给地,我想我们国家处在这样一个阶段。 美国三个阶段,从工业化起步阶段和到工业反补农业阶段变化,我们看蓝色,工农业结构农业份额上,我们看工业化初期的时候美国农业整体占份额64%左 右,到第三阶段的时候整个农业占整个工农业占20%,下降很多,看另外一面劳动力,在工业初期的时候美国其实也是64%人从事农业,到第三阶段下降25%,这是美国。 日本在19世纪末的时候,工业化起步时农业占比是比较高的,人口占比也是比较高,城市人口比例当然这个统计数据,可能跟刚才陈主任讲在数据怎么统计趋势可以看出来,城市人口在增加,从事农业人口下降,农业份额在整个经济份额里面占比较小。 台湾也是这样,我们做了一个横向比较,把中国2010年的数据与美国日本台湾不同时期相当的数据做一些比较,也就意味着目前的中国大陆和美国30年代、日本60年代,台湾70年代差不多。主要是一个是GDP占比15%以下,第二个是人口占比30%以下,第三城市化率50%以上,这是一个一槛。 进入这个槛就进入现代农业转型期,其他国家和地区走过的路,我们国家可能也会,这是一般规律。也就是说从美国英国日本和台湾,他们从工业化初期到发展现代,没有绕开这三条路。 我们看中国,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再一个农村就业人口下降,城市化率也在提升。 第一部分我讲从现行国家经验来看所有国家都在走这条路,第一阶段就是农业进入工业,农工自养,最后专项以工补农,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加速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