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

螺杆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
螺杆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

螺杆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

1总则

1.1主体内容与适用范围

1.1.1本规程规定了螺杆压缩机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1.1.2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LG1

2.5、LG12.6、LG20、LG25、LG31.5型及进口255、321型螺杆冷冻机组和LG15/0.8、LG30/0.8、LG60/0.8型石油气螺杆压缩机。

1.2编写修订依据

GB 150-98 钢制压力容器

GB 151-98钢制管壳式换热器

GB 3836.1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SHS 07001~9-2004 仪表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17-2004 仪表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30-2004 阀门检修维护规程

SHS 06001-2004 旋转电机及调速励磁装置维护检修规程

2 检修周期与内容

2.1检修周期:LG型螺杆压缩机大修周期为24~36月,石油气螺杆压缩机和进口255、321型螺杆压缩机大修周期为36个月;且进口螺杆压缩机视运行情况可适当延长大修周期。2.2检修内容

2.2.1年度检查或修理项目

2.2.1.1检查或更换机械密封(石油气螺杆压缩机组检查或更换滚动轴承)。

2.2.1.2清洗检查油冷器。

2.2.1.3清洗油过滤器。

2.2.1.4清洗压缩机进口过滤网。

2.2.1.5检查电气、仪表设备的自保动作。

2.2.1.6检查压力、温度继电器的动作。

2.2.1.7冷冻机检查能量调节装置的动作及灵敏情况。

2.2.1.8石油气螺杆压缩机组检查同步齿轮磨损情况及啮合侧隙。

2.2.1.9校核联轴器的对中情况。

2.2.1.10油泵的检查或检修参照泵的检修规程执行。

2.2.2大修项目

2.2.2.1包括小修项目。

2.2.2.2压缩机组解体检修:

a. 测量阴阳转子轴颈径向跳到,必要时进行转子平衡校正;

b. 测量阴阳转子与壳体之间的径向间隙、滑阀与机体的径向间隙;

c. 测量阴阳转子啮合线处间隙;

d. 测量同步齿轮啮合间隙及侧隙;

e. 测量转子排气端面与排气端座、吸气端面与吸气端座之间的间隙;

f. 测量平衡活塞与平衡活塞套、油活塞与油缸间的间隙;

g. 测量轴承护圈与推力轴承外围端面的间隙;

h. 测量滑动轴承间隙;

i. 测量螺杆轴向窜动及转子外圈与气缸间隙(石油气螺杆机)。

2.2.2.3检查机体内表面、滑阀表面、转子表面、两端及吸排气端座磨损情况。

2.2.2.4测量机体内径、滑阀外径、转子外圆、平衡活塞等各部尺寸。

2.2.2.5检查更换滚动及滑动轴承。

3 检修与质量标准

3.1拆卸前准备

3.1.1掌握运行情况,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

3.1.2备齐检修工具、配件和材料,起重设备必须处于完好状态。

3.1.3切断水、电源,关闭机组所有进出口阀门,放净机内介质,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3.2拆卸与检查

3.2.1拆卸联轴器罩壳及螺栓,检查联轴器对中情况。

3.2.2拆卸进出口法兰联接螺栓。

3.2.3拆卸润滑油管线及其所有与机体相连管线。

3.2.4拆除压缩机地脚螺栓,吸气过滤器联接螺栓。

3.2.5吊下吸气过滤器,拆下吸气止逆阀,联轴器,将压缩机吊至修理平台。

3.2.6冷冻机主机解体检查(见图1)。

3.2.6.1拆除能量指示器外罩,电器元件等能量指示组件。

3.2.6.2取出定位销后,平行取下吸气端盖,取出油活塞(WRV321 型机组为排气端盖,并取出滚动轴承)。

3.2.6.3取出定位销后,拆下吸气端座。

3.2.6.4拆卸轴封盖,取出轴封组件。

3.2.6.5取出定位销后,拆下排气端盖。

3.2.6.6松开圆螺母,拆下止推轴承,注意做好装配记号。

3.2.6.7将机组吸气端面向上竖起。

3.2.6.8缓慢吊出阴阳螺杆转子。

3.2.6.9拆除排气端座与机体联接螺栓(WRV321 型机组则拆除吸气端座与机体的联接螺栓)。拆下排气端座(WRV321型机组为吸气端座)。

3.2.6.10取下滑阀组件。

3.2.7石油气螺杆机解体检查。

3.2.7.1拔除定位销,分别拆除前端盖和后端盖。

3.2.7.2取出同步齿轮,注意同步齿轮标记。

3.2.7.3将压缩机吸气座朝上,依次把机械密封盒、机械密封、吸气端轴承盒等部件取出吸气座。

3.2.7.4拆除排气座。

3.2.7.5把吸气座大平面朝上放在总装架上,缓慢吊出阴阳螺杆转子。

3.3检修质量标准

3.3.1对中找正值要求:径向跳到和端面圆跳动值均不大于0.05mm。

3.3.2转子排气端面与排气座间隙值(见表1)。

表1 排气端面与排气端座间隙值mm

3.3.3主轴承外径与机体轴承孔间隙值(见表2)。

表2 主轴承外径与机体轴承孔间间隙值 mm

3.3.4阴阳转子啮合线处间隙值(见表3)。

3.3.5主轴径与主轴承孔间隙值(见表4)。

表4主轴径与主轴承孔间隙值mm

3.3.6轴承护圈与推力轴承外圆端面间隙值(见表5)。

3.3.7 平衡活塞与平衡活塞套的间隙值(见表6)。

表6 平衡活塞与平衡活塞套的间隙值 mm

3.3.8平衡活塞套与机体间隙值(见表7)。

表7 平衡活塞与机体孔间隙值 mm

3.3.9工艺气压缩机螺杆轴向窜动、啮合间隙、端面间隙、同步齿轮侧隙等各项要求(见表8)。

表8 工艺气压缩机各项要求mm

0.8,其径向圆跳动值均应小于0.01mm,圆柱度不大于直径3.3.10 转子轴颈表面粗糙度为R

a

公差的1/2。

3.3.11螺杆两端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公差值为0.02mm/m,两螺杆平行度公差值为0.02mm/m。

3.3.12滑动轴承的表面不得出现拉毛、气孔、脱壳、砂眼等现象。

1.6,不允许有气孔裂缝和伤痕等缺陷,其轴颈处必要时3.3.13转子表面的粗糙度均为R

a

应进行表面磁粉或着色探伤。

3.3.14滚动轴承不允许有脱落、锈蚀或变形等现象,其与壳体的配合应为H7/h6或G7/h6,与轴的配合应为H7/js6。

3.3.15转子动平衡的精度等级应不低于G2.5。

3.3.16 同步齿轮

3.3.16.1 同步齿轮的精度等级应不低于5级。

3.3.16.2 同步齿轮啮合应良好,接触面沿齿高方向大于50%,沿齿宽方向大于70%。 3.3.16.3 同步齿轮的啮合间隙不得大于螺杆啮合间隙的1/4。 3.3.17 滑阀

3.3.17.1基本结构见图

2

3.3.17.2滑阀与滑阀座孔间隙值(见表9)。

表9 滑阀与滑阀座孔间隙值 mm

3.3.18 机械密封

3.3.18.1 静环密封圈不得有损伤。

3.3.18.2 动、静环密封面不允许有划痕、烧伤、拉毛等现象,其密封面粗糙度要求为R a 1.6。 3.3.18.3 轴封压盖上垫片不能有破损裂缝等现象。 3.3.18.4 弹簧组件不得有卡阻现象。

3.3.18.5 石油气螺杆机密封在螺杆机头装配完成后进行静压力试验。 3.3.19 石油气螺杆机转子的啮合间隙和同步齿轮的啮合间隙应同步进行调整。 4 附属设备

4.1 油箱

4.1.1清洗油箱时严禁用棉纱等纤维物擦拭,清洗后用面粉团粘净。

4.1.2 检查油箱的接管。垫片、接口等部件的内外腐蚀及泄漏情况。

4.1.3油箱内电加热器绝缘及接地应良好;蒸汽盘管不应锈蚀、泄漏。

4.1.4润滑油箱低液位报警系统准确可靠。

4.1.5检查清洗液面计。

4.2润滑油泵

4.2.1按 SHS 01017-2004《齿轮泵维护检修规程》进行检查修理。

4.3油冷却器

4.3.1检修内容

4.3.1.1清洗除垢,试压试漏。

4.3.2 检修质量标准

4.3.2.1经清洗除垢,管子每根都应畅通。板式油冷器经清洗除垢,每块板片应清洗干净,显出金属本色。

4.3.2.2壳体内壁、管与管之间必须干净物污垢。

4.3.2.3油冷器壳体、管箱、头盖等部件因冲蚀、腐蚀减薄应在 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所规定的范围内。

4.3.2.4管束因介质腐蚀损坏,允许堵管,但每个管程堵管数量不得超过管程管子总数的10%。

4.3.3油冷却器的试压

4.3.3.1水压试验按最高工作压力的1.25倍进行。

4.3.3.2压力升到规定压力后,应保压10min;降至工作压力后,再保压30min.

4.3.3.3试压所用的压力表必须经过校正并有铅封及合格证;压力表的量程一般为实验压力的两倍。

4.4油过滤器

4.4.1各滤网片不应有抽丝、开裂和洞眼。

4.4.2 滤网片应用毛刷、煤油仔细清洗,并在装配中保持清洁。橡胶垫应完好无损,各“O”形密封圈应完好无损。

4.4.3转换手柄应对准左开或右开位置,转动灵活好用。

4.5 分离器

4.5.1检修内容

4.5.1.1检查容器壳体及焊缝。

4.5.1.2清洗除垢,检查破泡沫网,试压试漏。

4.5.2检修质量要求

4.5.2.1分离器壳体、头盖等部件因冲蚀、腐蚀减薄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4.5.2.1分离器壳体、头盖等部位因冲蚀、腐蚀减薄应在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所规定的范围内。

4.5.2.2分离器检修质量要求可参照SHS 01004-2004《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执行。4.5.3 分离器的试压

4.5.3.1水压试验按最高工作压力的1.25倍进行。

4.5.3.2压力升到规定压力后,应保压10min;降至工作压力后,再保压30min。

4.5.3.3试压所用的压力表必须经过校正并有铅封及合格证;压力表的量程一般为试验压力的两倍。

4.6管道

4.6.1油、水、汽、风管道均应畅通并消除漏点。

4.6.2油管道一般每2年拆卸清洗一次。

4.6.3进出口管道

4.6.3.1管道检修不应对机体产生附加力。管道检修后安装时不得采用强力对口、加热管子、加偏垫或多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断面的空隙、错口或不同轴缺陷;管道预拉伸(或压缩)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6.3.2管道两端法兰位置准确,保持平行,其偏差不大于法兰外径的1.5‰,且不大于2mm。与压缩机联接的进出口管道,其法兰的中心误差不能超过6mm,平行误差不超过1mm,在拧紧和放松管道与压缩机缸体的联接螺栓时,压缩机轴中心变化量不能超过0.03mm。这个变化量可以在联轴器处用百分表测量。

4.7阀门

4.7.1 阀门的检修及质量标准参照SHS 01030-2004《特殊阀门维护检修规程》执行。

4.8仪表

4.8.1仪表的检修及质量标准参照 SHS 07001~9-2004《仪表维护检修规程》执行。

4.9电气系统

4.9.1电机检修

4.9.2 检修周期

4.9.2.1 电机的检修同压缩机的检修同步进行。

4.9.3 检修项目

4.9.3.1 检修前后,测定定子线圈绝缘电阻、吸收比、空载电流、振动值;

4.9.3.2 解体抽芯,清扫定子线圈,必要时喷绝缘漆;

4.9.3.3 检查处理接点、焊点及紧固螺栓;

4.9.3.4检查处理转子鼠笼及风叶;

4.9.3.5测量定子和转子气隙;

4.9.3.6检查、清洁、测量、修理轴、轴承、油封及端盖等;

4.9.3.7大修后需进行试验及试车工作。

4.9.4检修质量标准:电机的检修质量标准可参照SHS06001-2004《旋转电机及调速励磁装置维护检修规程》执行。

5 试车与验收

5.1试车前准备

5.1.1拆下电动机与压缩机之间的联轴器,点动电机,确定电机旋向无误,重装联轴器。

5.1.2检查油泵转向是否正确。

5.1.3将合格的润滑油注入油分离器,并观察油分离器液面。

5.1.4启动油泵马达,进行油循环。

5.1.5调整油压至工作状态,检查油液面,抽样分析油质合格。

5.1.6检查机组的自保连锁系统,动作应灵敏准确。

5.1.7手动盘车,应能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5.1.8 打开进出口截止阀。

5.1.9检查冷却水系统。

5.1.10合上控制电源,检查所有控制灯指示是否正确。

5.1.11使四通阀处于减载或增载位置,检查滑阀移动是否正确,最后将滑阀调至零位。

5.1.2停泵

5.2试车

5.2.1启动油泵,油压正常后启动机组。

5.2.2石油气螺杆机启动后再打开喷液管截止阀。

5.2.3检查主机机体及轴承处温度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声,所有仪表读数应正常,然后将四

通阀置于增载位置,调节至所需要流量。

5.2.4石油气螺杆机缓慢关闭旁通阀和截止阀,提高压缩机的出口压力。首次升压要求分三次完成,每次净升的压力值为额定压力的1/3.稳定30min,调节喷液量,控制排温,逐步把压力升到规定值。

5.2.5检查流量、压力排出温度、电流、油压等是否正常,测量电机、压缩机的轴承及其他有关部位的振动。

5.2.6调整润滑油压力、油温,使稳定在正常运行值,润滑油压力应大于机组排出压力0.15~0.30MPa。

5.2.7石油气螺杆机润滑油压力大于0.50MPa,压缩机才允许启动。在排出端机械密封的进油压力为0.60~0.8MPa,在进气端机械密封的进油压力为0.50~0.60MPa。

5.2.8精油过滤器的进出口润滑油压差不得大于0.10MPa。

5.2.9机组启动后,当油温高于40℃时,打开冷却水阀门。

5.2.10机组润滑油管线及各个管路、接头均不得出现漏气、漏油、漏水等现象。机械密封的泄漏应不大于4滴/min。

5.2.11 润滑油进油温度不得高于65℃。

5.2.12机组排出温度不得高于110℃。

5.3验收

5.3.1机组连续运行24h后,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值或满足生产需求。

5.3.2设备达到完好标准。

5.3.3检修记录齐全、准确。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

6 维护与故障处理

6.1日常维护

6.1.1定时巡检,严格控制进出口压力、润滑油压力、油温、排气温度等主要操作指标,按时填写操作记录,并做到齐全、准确。

6.1.2定时检查机组各部的振动情况及有无异常杂声。

6.1.3定时检查机组密封、润滑油管线接头、进出口阀门等泄漏点。

6.1.4石油气螺杆机检查油箱上通气帽处是否有大量气体逸出,如有则表明转子轴封已损坏,同时应注意油质情况,并尽早检查或更换机械密封。

6.1.5定时检查压缩机轴承及电机轴承有无异常现象。

6.1.6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6.2 常见故障与处理(见表10、表11)。

表10 常见故障及处理

螺杆式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螺杆式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最 新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螺杆式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一、开机前准备工作 1、启动前,略微打开油气桶下方的排污球阀,以排除油气桶内的冷凝水(因水比油重,沉淀在下部),一旦看见有油流出,迅速关闭,并检查油位是否在油位计两刻线之间。 2、推合电源空气开关(180A),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在361V—399V 之间。 3、检查电源安装是否正确,若三相电源相序不对或欠相,控制器会显示故障信息。此时应找电工调整相序。 4、用手转动空压机数转,应灵活自如,如有卡滞现象,应检查原因。检查各活接头、仪表接头、接地线、连接螺栓是否紧固。 5、检查排气卸荷阀(放空阀)、截止阀是否处于打开位置。 二、主机启动和停机

1、主机启动:按控制面板上“起动”键,主机启动,经过延时一段时间后,空压机自动加载,打开排气阀供气。主机进入全自动运行状态。 2、主机停机 (1)、按“停机”按钮,主机泄放内压后延时停机。 (2)、关闭截止阀,拉下总电源开关(空气开关)。 (3)、遇到紧急情况时,立即按“急停按钮”停机。正常停机不可按“急停按钮”停机。 三、注意事项 1、螺杆式压缩机必须由持有相关上岗证件的人员操作和检修。遇到故障停机,由检修人员参照“故障排除表”试着排除。如果仍不能处理问题,与厂家联系解决,严禁自行拆卸主机各部件。 2、主机启动后,观察压力和温度是否正常上升,显示器是否有异常指示。若有异常指示,立即按“急停按钮”停机检查。检查是否能正常加载,若发现有异常声音、异常振动或漏油等现象,立即按“急停按钮”停机检查。任何故障停机,都必须排除故障后方可

螺杆泵检修与质量标准

螺杆泵检修与质量标准 3 检修与质量标准 3.1 检修前准备 3.1.1 掌握运行情况,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 3.1.2 备齐检修工具、量具、配件及材料。 3.1.3 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联系,内部介质冷却、吹扫、置换干净,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3.2 拆卸与检查 3.2.1 拆卸联轴器。 3.2.2 拆卸检查同步齿轮 3.2.2.1 拆卸泵后端盖,检查垫片、止推垫片、轴承、轴承定位塞(单或三螺杆泵)。 3.2.2.2 拆卸泵后端盖,拆卸检查轴承及密封(双螺杆泵)。 3.2.3 拆卸前端盖,拆卸检查主、从动螺杆及密封。 3.2.4 必要式更换端盖与泵体之间垫片。 3.2.5 联轴器对中。 3.3 检修与质量标准 本标准为一般性的要求,对于不同的螺杆泵,以设备生产厂家设计指标为准。 3.3.1 螺杆 3.3.1.1 螺杆表面要求不得有伤痕,螺旋型面粗糙度为R a1.6,齿顶表面粗糙度为R a1.6,螺旋外圆表面粗糙度为R a1.6。

3.3.1.2 螺杆轴颈圆柱度为直径的0.25‰。 3.3.1.3 螺杆轴线直线度为0.05mm。 3.3.1.4 螺杆齿顶与泵体间隙冷态为0.11~0.48mm。 3.3.1.5 螺杆啮合时齿顶与齿根间隙冷态为0.11~0.48mm,法向间隙为0.10~0.29mm,且处于相邻两齿中间位置。 3.3.2 泵体 3.3.2.1 泵体内表面粗糙度为R a3.2。 3.3.2.2 泵体、端盖和轴承座的配合面及密封面应无明显伤痕,粗糙度为R a3.2。 3.3.3 轴承 3.3.3.1 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采用H7/k6。 3.3.3.2 滚动轴承与轴承箱配合采用H7/h6。 3.3.3.3 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压盖的轴向间隙为0.02~0.06mm。 3.3.3.4 滚动轴承采用热装时,加热温度不得超过100℃,严禁用火焰直接加热,推荐采用高频感应加热。 3.3.3.5 滚动轴承的滚子和内外滚道表面不得有腐蚀、坑疤、斑点等缺陷,保持架无变形、损伤。 3.3.3.6 滑动轴承衬套与轴的配合间隙(经验值)如表2所示。 表2 与滑动轴承配合间隙 注:D为轴颈直径,mm。

螺杆式压缩机维护维修规程

螺杆式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 二○○七

目录 1 总则 (257) 2 完好标准 (258) 3 螺杆式压缩机的维护和常见故障 (259) 3.1 维护 (259) 3.2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260) 4 螺杆式压缩机的修理 (263) 4.1 检修周期及内容 (263) 4.2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264) 5 试车与验收 (267) 6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267) 256

257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根据无锡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LGD -X 型固定式螺杆压缩机组使用说明书》 等有关资料,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LGD -25/8-X 型螺杆式压缩机组的主机(以下简称为“压缩机”)的维护检修。螺杆式压缩机组的其它附属设备如油分离器、油冷却器、油过滤器、油泵等分别执行各自的维护检修规程。 1.2 结构简述 LGD -25/8-X 型螺杆式压缩机主要由机体、滚动轴承、阳转子(主动螺杆,四齿)、阴转子(从动螺杆,六齿)、增速齿轮、机械密封以及联轴器等零、部件构成,由电动机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 1.3 主要性能 压缩机的主要性能如下:

型号LGD-25/8-X 理论排量25m3/min 进气压力常压排气压力0.8MPa 进气温度≤40℃排气温度<95℃ 安全阀开启压力0.88MPa 冷却水耗量13.5t/h 配套电机功率160KW 配套电机转速1487rpm. 机组净重~4000Kg 外形尺寸2900×1670×1940 2 完好标准 2.1 零、部件 2.1.1 压缩机组主机零、部件完整齐全;电机及附属装置完整齐全。 2.1.2 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以及报警和联锁系统等齐全、灵敏、准确、可靠,并按规定定期校验。 2.1.3 各部位连接螺栓、螺母齐全满扣,螺纹外露2~3扣,连接紧固。 2.1.4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稳固。 2.1.5 进、出口阀及润滑、冷却系统等管线安装合理,横平竖直,不堵不漏。 2.2 运行性能 2.2.1压缩机能满足正常生产需要或达到铭牌的90%以上。 2.2.2润滑油路畅通,润滑油选用符合规定,油压正常;能严格执行“五定”、“三级过滤”的有关规定。 2.2.3 机组运行中各部位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正常稳定,符合工艺控制指标。2.2.4 机组运行平稳,无异常振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轴封处泄漏符合规定。 2.3 技术资料 2.3.1 设备档案齐全,各项数据填写及时、准确;设备档案应包括如下内容: 2.3.1.1 压缩机组的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以及安装、验收记录; 2.3.1.2 压缩机组使用说明书; 2.3.1.3 压缩机组的设备履历卡片以及运行、检测、检修、验收、缺陷和事故记录;2.3.1.4 压缩机组的基础图、总装配图、主要零部件图及易损件图等齐全。 2.3.2 压缩机组的操作规程和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4 设备与环境 2.4.1 压缩机体、机座及附属管件防腐完好。 258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 一、设备结构图及性能原理 1.设备结构图 1.1单螺杆泵 1—泵壳2—衬套3—螺杆4—偏心联轴节5—传动轴6—密封装置7—径向止推轴承8—普通联轴节 1.2二级螺杆泵 1.3三级螺杆泵 2.设备性能原理 2.1螺杆泵是依靠螺杆相互啮合空间的容积变化来输送液体的当螺杆转动时吸入腔一端的密封线连续地向排出腔一端作轴向移动,使吸入腔容积增大,压力降低,液体在压差作用下沿吸入管进入吸入腔。随着螺杆的转动,密封腔内的液体连续而均匀地沿轴向移动到排出腔,由于排出腔一端的容积逐渐缩小,即把液体排出。

二、检修 1.适用范围及编写依据,采用的标准及参考资料目录 1.1 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单螺杆泵、双螺杆、三螺杆泵的维护和检修. 1.2 编写标准及参考资料目录 HGJ 1039—79化工厂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 GB 10885—89单螺杆泵技术条件 GB 110887—89三螺杆泵技术条件 GB11035—89船用电动双螺杆泵技术条件 GB 3852—83联轴器轴孔和键槽型式及尺寸 IS0 3945泵振动评价标准 SHS 01001--2004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 《化工厂机械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工业泵选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使用的日本川铁公司企业标准 2检修周期与内容 2.1 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见下表,根据运行状况及状态监测结果可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2.2 检修内容与程序 2.2.1 小修项目 2.2.1.1 检查轴封泄漏情况,调整压盖与轴的间隙,更换填料或修理机械密封. 2.2.1.2 检查轴承. . 2.2.1.3 检查各部位螺栓紧固情况. 2.2.1.4 消除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跑、冒、滴、漏等缺陷. 2.2.1.5 检查联轴器及对中情况. 2.2.2 大修项目 2.2.2.1 包括小修项目内容. 2.2.2.2 解体检查各部件磨损情况,测量并调整各部件配合间隙. 2.2.2.3 检查齿轮磨损情况,调整同步齿轮间隙. .

螺杆压缩机检修技术方案

通威(海南)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压缩机大修技术方案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机组运行是否良好,与安全及能耗有直接的关系,若机械配合间隙过大,则制冷效果降低,油耗加大、耗电增多同时也给操作带来及大的隐患,故按时检修压缩机非常必要。 一、目前压缩机存在现状 1、机组跑油严重,10#、11#号两台每个月补油一次,操作人员以被迫减少其开机频率; 2、清洗油过滤网时发现大量的金属粉屑,说明机体内部磨损加据; 3、启动运行电流偏大,声音尖税; 4、主机自2008年投入运行至今均有5年以上,运行时间远远超过正常检修其限; 二、检修注意事项 1、检修准备工作 A、与生产部门协调机器的维修次序,保证生产有序及库存产品的质量; B、现场吊装器具完好,防护设施到位、监护人员到位; C、将机体内冷冻油排至空油桶内,各项进出阀门关闭,机体内压降至负压后,通大气; D、对悬空的管道进行支护,防止碰撞; E、滑阀卸载到0位; F、确认所有起吊设备(包括钢索、吊耳、吊环等)都安全可用。 G、准备洁净的场地进行维修工作; H、切断主机电源; 2、压缩机检修过程应注意事项 A、滑阀卸载到0位; B、转子部件上的零件有的外形相似,但不可混用,拆卸过程中应作好标记,分清阳转子与阴转子,吸气端与排气端; C、在重新装配时,更换损坏的O形圈、止动垫片、圆螺母; D、不同轴承之间零部件不能互换; E、更换新的O形圈时,一定要涂油; 3、拆卸 A、从压缩机组上拆下联轴器防护罩、吸气过滤器、吸气止回阀、油管、联轴器、压缩机地脚螺栓之后,将压结合实际机吊运至维修工作场地; B、拆下能级指示器外罩、电气元件,在油缸下放油槽; C、取下定位销后,平行取下吸气端盖,取出油活塞; D、取下定位销后,拆下吸气端座; E、拆下轴封盖,取出轴封静环、动环组; F、取出定位销后,拆下排气端盖;

单螺杆泵维护保养规程(新版)

单螺杆泵维护保养规程(新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K-AQ-0942

单螺杆泵维护保养规程(新版) 一、日常保养或更换定子、转子时: 1、拆泵: 1.1拧出四根拉紧螺栓的螺母,拆下压出室; 1.2边旋转边拉出定子; 1.3拆下吸入室; 1.4打开万向联轴节密封套,拆出销轴或万向节; 2、仔细清洗拆下零部件,及时更换易损零件。每1000~1500小时应拆下定子,检查定子、转子磨损情况并给万向联轴节和轴承重新注油。 二、大修理: 1、拆泵: 1.1拆下半联轴器或皮带轮;

1.2打开圆螺母止动垫圈的止动舌,拧出圆螺母; 1.3将输入轴连同密封箱一起拆下,再进一步解体。 2、一般每3000小时对泵进行一次全拆大修,更换损坏的零件。经过大修的泵,一般要进行必要的测试,其主要性能要达到原来的技术指标。 三、使用机械密封注意事项: 1、机械密封系无泄漏密封,如发现泄漏应及时检查解决。 2、禁止无介质干转,双端面外装式机械密封泵禁止在无冷却水冲洗情况下运转,以防止密封摩擦副损坏。 3、泵输送腐蚀性介质时,在泵较长期停止运转前,应充分清洗。先应打开密封箱壳上的螺塞,从这个孔中注入冲洗液,防止介质沉积,使弹簧失去作用,然后在整个系统中用清水或清油循环洗泵。 4、注意保持摩擦副表面清洁,防止损坏,尤其动静环材料为碳化硅时,因碳化硅很脆,拆装中必须特别注意,如果摩擦副表面损坏,应及时更换。 5、动、静环各有一个环形密封圈,保持静环对密封箱、动环对

螺杆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

螺杆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造气工序B4001-1/2/3螺杆压缩机的维护和检修(型号: LG66/0.7,厂家: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1.2 结构及技术性能 螺杆压缩机属于容积式压缩机,机体内的气体是依靠容积的减少来实现压力的提高的。它是一台由Y型防爆电机驱动的固定式喷水螺杆压缩机组。螺杆主机由电机驱动通过增速齿轮升速到额定的旋转速度,增速齿轮装在压缩机吸气端前部属于内装式结构。电机,压缩机安装在同一个固定底架上,压缩机还配有油系统、水系统、气系统、仪表、电控系统等必要的辅助设备。 压缩机提供进口状态下66m3/min,排压0.7MPa(表压)CO气体。 压缩机转子直径255mm,齿型为SRM非对称型。 2.完好标准 2.1 零、部件 2.1.1 主、辅机的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2.1.2 仪表、计器、信号、联锁和各种安全装置、自动调节装置齐全完整、灵 敏、准确,开表率、信号及联锁装置投运率达100%,计器定期检测率 100%。 2.1.3 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连接齐全、紧固。每组螺栓规格统一, 螺纹外露1~3扣。 2.1.4 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全装置合理、牢固完整、标志分明、符合要求。 2.1.5 防腐、保温、防冻设施完整、有效。 2.2 运行性能 2.2.1 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油质符合要求,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 无异常振动和松动、杂音等现象。 2.2.3 各部温度、压力、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规程要求。

2.2.4 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 2.3 技术资料 2.3.1 有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总装配图。 2.3.2 有安装、试车、验收资料。 2.3.3 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填写及时、准确、齐全。 2.3.4 设备运行时间和累计运转时间有统计、准确率100%。 2.3.5 设备易损件有图样。 2.3.6 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4 设备及环境 2.4.1 设备清洁、表面无灰尘、油垢。 2.4.2 基础及周围环境整洁。 2.4.3 设备、管线、阀门等无泄漏。 3.设备维护 3.1 日常维护 3.1.1 严格按操作规定启动、运行与停车,并做好记录。 3.1.2 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按规定补充润滑油,发现油品质量不符 合使用要求时,应立即更换润滑油。 3.1.3 检查油路系统工作情况,润滑油压力要保持在0.4MPa。油箱油位下降, 要及时补充新油;油箱油位上升,要及时查找原因(可能是油冷器漏水),以防止设备出现异常磨损。 3.1.4 随时检查各部分压力、温度,按规定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 因,进行处理。 3.1.6 设备和现场要保持清洁,随时消除跑、冒、滴、漏。 3.1.7 设备长期不用时,应妥善管理,每周进行一次盘车。 3.2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项目、周期、内容、标准见表2。 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及处理方法见表3。

水泵的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水泵的维护检修规程

目次 1 围 (1) 2 规性引用文件 (1) 3 单级双吸卧式中开离心水泵的维护与检修 (1) 3.1 单级双吸卧式中开离心水泵技术性能 (1) 3.2 单级双吸卧式中开离心水泵的维护 (2) 3.3 单级双吸卧式中开离心水泵的检修 (4) 4 单级单吸离心泵的维护与检修 (5) 4.1 单级单吸离心泵技术性能 (5) 4.2 单级单吸离心泵的维护 (5) 4.3 单级单吸离心泵的检修 (7) 5 长轴立式泵的维护与检修 (8) 5.1 长轴立式泵的技术性能 (8) 5.2 长轴立式泵的维护 (8) 5.3 长轴立式泵的检修 (11) 6 自吸泵的维护与检修 (12) 6.1 自吸泵技术性能 (12) 6.2 自吸泵的维护 (12) 6.3 自吸泵的检修 (14) 7 单吸多级分段式离心泵的维护与检修 (15) 7.1 自吸泵技术性能 (16) 7.2 自吸泵的维护 (16) 7.3 自吸泵的检修 (17) 8螺杆泵的维护与检修 (18) 8.1 螺杆泵技术性能 (18) 8.2 螺杆泵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19) 8.3 螺杆泵的维护 (19) 8.3 螺杆泵的检修 (20)

水泵的维护检修规程 1 围 为了规水泵的维护与检修的管理,提高设备管理和维护检修质量水平,保证安全生产,特制订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设备维护检修的管理和控制。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三联卧式离心泵的使用说明书》 《凯泉泵业卧式离心泵的使用说明书》 《连成泵业卧式离心泵的使用说明书》 《LD型长轴立式泵的安装使用说明书》 《LCT型长轴立式泵的安装使用说明书》 《自吸泵的安装使用说明书》 3 单级双吸卧式中开离心水泵的维护与检修 3.1 单级双吸卧式中开离心水泵技术性能(见表1) 表1 S系列/SS系列/KQSN系列/SLOW系列/YXS系列卧式中开离心泵技术性能

螺杆压缩机检修.doc

LG-60 型螺杆压缩机检修技术的探讨 李平 (沧州渤海石化海南分公司) 摘要: 关键词: 螺杆压缩机在石油化工、冶金等企业中,是用于原料气空气动力的大型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正确的施工程序,合理的施工机具与人员配制。精心地组织、精心地施工。掌握好机械的相互关系与各部间隙的连锁反应,是保质保量完成螺杆压缩机机组安装的重要保证。 LG60型螺杆机组要技术参数 型号LG60 转子型线SRM 转子长径比 1.65 轴功率480KW 径向与止推轴承形式滚动轴承 轴封装置迷宫密封 +集装式双端面机械密封 转子直径321mm 机组功率560KW 转速3000rpm 壳体HT300 材料转子2Cr13 同步齿轮42Crmo

一、螺杆压缩机结构 螺杆压缩机具有两个旋转转子(阳转子与阴转子)水平且平行地配置在气缸体内,支于进排气座的轴承上。在阴、阳螺杆转子上的排气端 外侧装有止推轴承,承受由吸气和排气压力差而产生的轴向推力。在吸气侧和排气测的轴承与螺杆转子之间设有轴封装置,在轴封装置靠近螺杆转子侧充入氮气以防止轴承的润滑油漏入气缸和气缸内气体 向外面泄漏。 阴阳螺杆转子在吸气端外侧均设置有同步齿轮,同步齿轮的速比与螺 杆的速比相等。阴阳螺杆转子靠轴承支撑和同步齿轮薄片的调整来保证阴阳转字之间,转子外圆与气缸体之间以及转子端面与气缸端面之间均保持极小的间隙,工作时互不接触,不会摩擦也不需要润滑。为了获得转子之间间隙的最小值,减小热膨胀对间隙的影响,气缸内喷入适量的软化水,已控制因压缩而升高的排气温度,使原本绝热过程趋向于等温过程,从而有效提高容积效率,从而较小功耗及降低噪音。 1.机壳 机壳由进气座、气缸体、排气座、前盖和后盖等部分组成。进气座上 设有进气口和软化水接口。气缸体、排气座分别设有三角形径向排气 孔口,和蝶形轴向排气孔口,它具有最大可能的流通面积,使其排气 压力损失最小。径向排气口和轴向排气口保证排气时气缸压力达到设 计最佳值,并使效率趋向最佳。 2.螺杆转子 水平且平行安放在壳体内的一对啮合的转子旋转运动与壳体上的进 气口、排气口组成螺杆压缩机的吸气压缩和排气三个过程,在吸气和排气之间形成三个压缩腔,因此压缩机的内压比较大,抽吸介质的真空度也大。 螺杆型线为 SRM-D型线,外径 321mm,长径比 1.65 ,扭角为 300 度左右。螺杆转子经过细致和精密的加工,其齿顶和端面上制有精致的密封棱边,螺杆与壳体之间的微小间隙就靠这些棱边来保证。转子经过多次动平衡试验,精度等级为 2.5 级,因此转子在拆卸过程中必须严格保护。 螺杆转子材质为2CR13不锈钢,可以防止介质的腐蚀,经过细化和调

螺杆泵检修规程

螺杆泵检修技术规程 (试行) 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

目录 1.目录 (1) 2.总则 (2) 3.规程适用范围 (2) 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3) 5.螺杆泵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9) 6.主要零部件的检修技术 (5) 7.试车与验收 (12)

一.总则 螺杆泵是依靠螺杆相互啮合空间的容积变化来输送液体的。螺杆泵是一种容积式泵。当螺杆转动时吸入腔一端的密封线连续地向排出腔一端作轴向移动,使吸入腔容积增大,压力降低,液体在压差作用下沿吸入管进入吸入腔。随着螺杆的转动,密封腔内的液体连续而均匀地沿轴向移动到排出腔,由于排出腔一端的容积逐渐缩小,即把液体排出。 螺杆泵的特性是流量和压力脉动较小,噪声不大,使用寿命长,有自吸能力,结构简单紧凑。根据工艺需要可设计成单螺杆、双螺杆、三螺杆、五螺杆。 由于螺杆泵是一种容积泵,它的压力决定于与它连接的管道系统的总阻力。一般来说,为防止管道阻力增大,必须在泵的出口设置安全阀,在泵的入口设置过滤器,以保证泵的安全。 螺杆泵主要由同步齿轮、滚动轴承、泵体、主动螺杆、从动螺杆机械密封等零部件组成。 空分车间使用的螺杆泵有三种,分别是: 1.空压机组润滑油泵 型号:SNH/C2200R46U12.1W21 2.空压机组事故油泵 型号:SNH/C680R46U12.1W21 3.膨胀机组润滑油泵 型号:3GR36×4W2

二.规程适用范围 1.适用范围及编写依据,采用的标准及参考资料目录 1.1 本规程适用于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石油化工单螺杆泵、双螺杆、三螺杆泵的维护和检修,具体目录如下。 1.2 编写标准及参考资料目录 HGJ 1039—79化工厂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 GB 10885—89单螺杆泵技术条件 GB 110887—89三螺杆泵技术条件 GB11035—89船用电动双螺杆泵技术条件 GB 3852—83联轴器轴孔和键槽型式及尺寸 IS0 3945泵振动评价标准 SHS 01001--2004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 《化工厂机械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工业泵选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使用的日本川铁公司企业标准 三.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1.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见下表,根据运行状况及状态监测结果可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螺杆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21-2004 螺杆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 发布人:shaoys 发布时间:2008-5-9 上午 07:27:35 浏览次数:796 收藏 浏览字体设置:10pt 螺杆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21—2004 目次 1 总则 (471) 2 检修周期与内容 (471) 3 检修与质量标准 (473) 4 附属设备 (479) 5 试车与验收 (483) 6 维护与故障处理 (484) 1 总则 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1 本规程规定了螺杆压缩机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1.1.2 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32 LGl2.5、LGl6、LG20、LG25、LG31.5型及进El 255、321型螺杆冷冻机组和LGl570.8、LG30/0.8、LG60/0.8型石油气螺杆压缩机组。 1.2 编写修订依据 GB 150---98 钢制压力容器 GB 151---98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 GB 3836.1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SI-IS07001-9—2004 仪表维护检修规程 SHS01017—2004 齿轮泵维护检修规程 SHS01030--2004 阀门检修维护规程 SHS06001--2004 旋转电机及调速励磁装置维护检修规程 2 检修周期与内容 2.1 检修周期:LG型螺杆压缩机大修周期为24-36月,石油气螺杆压缩机和进H 255、321型螺杆压缩机大修周期为36月;且进口螺杆压缩机视运行情况可适当延长大修周期。 2.2 检修内容

2.2.1 年度检查或修理项目 2.2.1.1 检查或更换机械密封(石油气螺杆压缩机组检查或更换滚动轴承)。 2.2.1.2 清洗检查油冷器。 2.2.1.3 清洗油过滤器。 2.2.1.4 清洗压缩机进口过滤网。 2.2.1.5 检查电气、仪表设备的自保动作。 2。2.1.6 检查压力、温度继电器的动作。 2.2.1.7 冷冻机检查能量调节装置的动作灵敏情况。 2.2。1.8 石油气螺杆压缩机组检查同步齿轮磨损情况及啮合侧隙。 2.2.1.9 校核联轴器的对中情况。 2.2.1.10 油泵的检查或检修参照泵的检修规程执行。 2.2.2 大修项目 2.2.2.1 包括小修项目。 2.2.2.2 压缩机组解体检修: a.测量阴阳转子轴颈径向圆跳动,必要时进行转子动平衡校正; b.测量阴阳转子与壳体之间的径向间隙、滑阀与机体的径向间隙; c.测量阴阳转子啮合线处间隙; d.测量同步齿轮啮合间隙及侧隙; e.测量转子排气端面与排气端座、吸气端面与吸气端座之间的间隙; f.测量平衡活塞与平衡活塞套、油活塞与油缸间的间隙; z.测量轴承护圈与推力轴承外围端面的间隙; h.测量滑动轴承间隙; i.测量螺杆轴向窜动及转子外圆与气缸体间隙(石油气 螺杆机)。 2.2.2.3 检查机体内表面、滑阀表面、转子表面、两端及吸排气端座磨损情况。 2.2.2.4 测量机体内径、滑阀外径、转子外圆、平衡活塞等各部尺寸。 2.2.2.5 检查更换滚动及滑动轴承。 3 检修与质量标准 3.1 拆卸前准备 3.1.1 掌握运行情况,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 3.1.2 备齐检修工具、配件和材料,起重设备必须处于完好状态。 3.1.3 切断水、电源,关闭机组所有进出口阀门,放净机内介质,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3.2拆卸与检查 3.2.1 拆卸联轴器罩壳及螺栓,检查联轴器对中情况。 3.2.2 拆卸进出口法兰联接螺栓。 3.2.3 拆除润滑油管线及其所有与机体相连管线。 3.2.4 拆除压缩机地脚螺栓,吸气过滤器联接螺栓。 3.2.5 吊下吸气过滤器,拆下吸气止逆阀,联轴器,将压缩机吊至修理平台。 3.2.6 冷冻机主机解体检查(见图1)。

空气压缩机检修规程

空气压缩机检修规程

1 前言 2 目的范围 为了使检修工作更加有序,明确检修人员的职责,提高检修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列车外部自动清洗机空压机的检修工作。 3 检修作业规定 3.1空压机以月检方式进行; 3.2空压机检修按《设备检修计划》执行,检修计划由车辆部设备车间调度员负责编制,设备车间批准后下发至维修班组执行; 3.3车辆部设备车间调度员须将检修计划提前告知车辆部检修轮值工程师,原则上要求此次检修与洗车机检修同步进行,所以检修过程中按原则不允许安排洗车作业; 3.4检修范围:空气滤清器、机油过滤器、安全保护装置、冷却系统、螺杆压缩机、电动机、油器分离器、电气系统; 3.5计划检修人员:月检2人;计划检修时长:月检2小时,如检修过程中故障存在,可适当延长作业时间; 4 作业准备 4.1 设备维修班负责做好检修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在准备工作做好之前,禁止作业; 4.2 配带齐所需的工器具及材料,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并规范使用工具; 4.3 检修防护 4.3.1 空压机断电检修时须在主电控柜柜门把手悬挂“严禁合闸”标示牌; 4.3.2安全标示牌的悬挂由两名检修人员完成,一人负责设置,另外一人负责监控,当检修人员超过两名时,设置及防护人员须由工长临时指定;防护用具的挂置与撤除原则是:谁使用、谁挂置、谁撤除; 4.3.3安全指示牌设置完成后,须由设置人员告知设备车间调度员,检修作业可以开始,在得到允许后,设置人员通知检修人员开始作业; 4.4 人员分工 -1-

1号检修员:负责空气滤清器、安全保护装置、螺杆压缩机、油器分离器、管路、电气系统、机组的检修内容,并做好记录; 2号检修员:负责机油过滤器、冷却系统、电动机、皮带、油缸及机组的检修内容并做好记录。 注:加润滑油时由1、2号检修员共同协助完成;根据检查项目可做适当的人员调整。 4.5 检修进行时,各检修员应相互协调配合,全面做好检修工作。 4.6 检修人员在设备检修完成并撤除所有工具后,将设备复位,使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5 所需工具及材料 5.1工具:红外线测温枪、螺丝刀(十字、一字)、活扳手(6寸、8寸)、呆扳手(14、17、19)、单扳手(13)、电笔,螺丝刀、油枪; 5.2材料:RS46空气压缩机油(环境温度>25℃)、RS32空气压缩机油(环境温度-10~25℃)、滤芯、吹风机、抹布、洗涤剂; 5.3防护用品:三防鞋、线手套、绝缘手套。 6 引用文件 《空压机培训教材》

螺杆压缩机检修

LG-60型螺杆压缩机检修技术的探讨 李平 (沧州渤海石化海南分公司) 摘要: 关键词: 螺杆压缩机在石油化工、冶金等企业中,是用于原料气空气动力的大型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正确的施工程序,合理的施工机具与人员配制。精心地组织、精心地施工。掌握好机械的相互关系与各部间隙的连锁反应,是保质保量完成螺杆压缩机机组安装的重要保证。 LG60型螺杆机组要技术参数

一、螺杆压缩机结构 螺杆压缩机具有两个旋转转子(阳转子与阴转子)水平且平行地配置在气缸体内,支于进排气座的轴承上。在阴、阳螺杆转子上的排气端外侧装有止推轴承,承受由吸气和排气压力差而产生的轴向推力。在吸气侧和排气测的轴承与螺杆转子之间设有轴封装置,在轴封装置靠近螺杆转子侧充入氮气以防止轴承的润滑油漏入气缸和气缸内气体向外面泄漏。 阴阳螺杆转子在吸气端外侧均设置有同步齿轮,同步齿轮的速比与螺杆的速比相等。阴阳螺杆转子靠轴承支撑和同步齿轮薄片的调整来保证阴阳转字之间,转子外圆与气缸体之间以及转子端面与气缸端面之间均保持极小的间隙,工作时互不接触,不会摩擦也不需要润滑。为了获得转子之间间隙的最小值,减小热膨胀对间隙的影响,气缸内喷入适量的软化水,已控制因压缩而升高的排气温度,使原本绝热过程趋向于等温过程,从而有效提高容积效率,从而较小功耗及降低噪音。 1.机壳 机壳由进气座、气缸体、排气座、前盖和后盖等部分组成。进气座上设有进气口和软化水接口。气缸体、排气座分别设有三角形径向排气孔口,和蝶形轴向排气孔口,它具有最大可能的流通面积,使其排气压力损失最小。径向排气口和轴向排气口保证排气时气缸压力达到设计最佳值,并使效率趋向最佳。 2.螺杆转子 水平且平行安放在壳体内的一对啮合的转子旋转运动与壳体上的进气口、排气口组成螺杆压缩机的吸气压缩和排气三个过程,在吸气和排气之间形成三个压缩腔,因此压缩机的内压比较大,抽吸介质的真空度也大。 螺杆型线为SRM-D型线,外径321mm,长径比1.65,扭角为300度左右。螺杆转子经过细致和精密的加工,其齿顶和端面上制有精致的密封棱边,螺杆与壳体之间的微小间隙就靠这些棱边来保证。转子经过多次动平衡试验,精度等级为2.5级,因此转子在拆卸过程中必须严格保护。 螺杆转子材质为2CR13不锈钢,可以防止介质的腐蚀,经过细化和调

螺杆泵维护检修安全规程

螺杆泵维护检修安全规程 1 总则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化工常用孔型和3G型螺杆泵,其它相类似的螺杆泵可作为参考。 1.2结构简述 本泵由泵体、衬套、主动螺杆、从动螺杆、吸入室、安全阀组件以及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组成。 1.3设备性能 表 1 2完好标准 2.1零、部件 2.1.1主体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电机及附属装置完整齐全。 2.1.3各部连接螺栓、螺母齐全,螺纹外露2-3扣,连接紧固。 2.1.4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稳固。 2.1.5压力表、电流表等灵敏,并定期检验。 2.1.6基础、底座及地脚螺栓牢固。 2.2运行性能

2.2.1油路畅通,油质符合规定,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2.2.3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 2.2.4轴封处泄漏符合规定。 2.2.5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技术资料 2.3.1有总装配图、主要零件图,易损件图。 2.3.2基础图。 2.3.3有使用说明书。 2.3.4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齐全。 2.3.5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包括: a、产品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 b、安装及试车验收资料。 c、设备履历卡。 d、运转有记录。 e、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 f、检修及验收记录。 2.4设备及环境 2.4.1泵体、泵底及附属管件防腐完好。 2.4.2泵体清洁,外表无灰尘、油垢。 2.4.3基础清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杂物等。 2.4.4进出口阀门、管口法兰、泵体、泵盖、封轴等均达到无泄漏。

3设备的维护 3.1日常维护 3.1.1保持设备和周围环境清洁,无积尘,无油垢。 3.1.2随时注意设备运转情况,检查有无异常声音和振动。泵体的温 度不能超过60℃.滚动轴承不超过70℃. 3.1.3经常观察压力表、电流表所示值是否正常和稳定。 3.2定期检查 表2 定期检查内容

螺杆泵检修规程(通用)

计算机编码: 分类: 装置: 位号: 设备型号: 设备名称: -状态卡 02-02页 -动作卡 03-10页 -附件 11-13页

状态卡 准备阶段 000 检修前准备 010 办理转动设备检修及风险评价作业票 020 确认机泵已经具备安全拆卸的条件 检修阶段 100 拆卸联轴器 110 拆卸泵压盖,拆卸检查同步齿轮 120 拆卸泵后端盖,检查垫片、止推垫片、轴承、定位塞 130 拆卸前压盖,拆卸检查主、从动螺杆及密封 200 检查螺杆螺旋面粗糙度、齿顶表面粗糙度、螺杆轴颈圆柱度、螺杆直线度210 检查泵体内表面粗糙度 220测量齿顶与泵体间隙 230 测量啮合时齿顶与齿根间隙 240 测量滑动轴承衬套与轴的配合间隙 250 回装前压盖,主、从动螺杆及密封 260 回装泵后端盖,垫片、止推垫片、轴承、定位塞 270 回装泵压盖,同步齿轮 280 回装联轴器、泵体找同心度 交工阶段 300 现场清扫 310泵试车及验收

动作卡 准备阶段 000 检修前准备 001 B-[]检修所需要的零配件和相应的材料已经确定 002 B-[]检修专用工具和经检验合格的量具已经备齐 003 B-[]了解机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004 B-[]查阅上次检修的资料和有关图纸,准备最新版本的检修作业规程 010 办理转动设备检修及风险评价工作票 011 B-[]作业票已经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完毕 012 B-<>作业票规定的内容已经全部落实 签字B() 020 确认机泵已经具备安全拆卸的条件 021 B-<>-C-<>确认电机已经停电 022 B-<>-C-<>确认泵出、入口阀门已经关闭,泵体放空完毕 签字B()C() 检修阶段

螺杆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

螺杆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 一、总则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规程规定了螺杆压缩机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 护与故障处理。 2、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32 LGl2.5、LGl6、LG20、LG25、LG31.5型及进El 255、 321型螺杆冷冻机组和LGl570.8、LG30/0.8、LG60/0.8型石油气螺杆压缩机组。 3、编写修订依据 GB 150---98 钢制压力容器 GB 151---98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 GB 3836.1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SI-IS07001-9—2004 仪表维护检修规程 SHS01017—2004 齿轮泵维护检修规程 SHS01030--2004 阀门检修维护规程 SHS06001--2004 旋转电机及调速励磁装置维护检修规程 (二)检修周期与内容 1、检修周期 LG型螺杆压缩机大修周期为24-36月,石油气螺杆压缩机和进H 255、321型螺杆压缩机大修周期为36月;且进口螺杆压缩机视运行情况可适当延长大修周期。 2、检修内容 (1)年度检查或修理项目 a、检查或更换机械密封(石油气螺杆压缩机组检查或更换滚动轴承)。 b、清洗检查油冷器。 c、清洗油过滤器。

d、清洗压缩机进口过滤网。 e、检查电气、仪表设备的自保动作。 f、检查压力、温度继电器的动作。 g、冷冻机检查能量调节装置的动作灵敏情况。 h、石油气螺杆压缩机组检查同步齿轮磨损情况及啮合侧隙。 i、校核联轴器的对中情况。 j、油泵的检查或检修参照泵的检修规程执行。 (2)大修项目 a、包括小修项目。 b、压缩机组解体检修: c、测量阴阳转子轴颈径向圆跳动,必要时进行转子动平衡校正; d、测量阴阳转子与壳体之间的径向间隙、滑阀与机体的径向间隙; e.测量阴阳转子啮合线处间隙; f.测量同步齿轮啮合间隙及侧隙; g、测量转子排气端面与排气端座、吸气端面与吸气端座之间的间隙; h、测量平衡活塞与平衡活塞套、油活塞与油缸间的间隙; i、测量轴承护圈与推力轴承外围端面的间隙; j、测量滑动轴承间隙; k.测量螺杆轴向窜动及转子外圆与气缸体间隙(石油气 螺杆机)。 l.检查机体内表面、滑阀表面、转子表面、两端及吸排气端座磨损情况。 m.测量机体内径、滑阀外径、转子外圆、平衡活塞等各部尺寸。 o.检查更换滚动及滑动轴承。 (三)检修与质量标准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作者: ————————————————————————————————日期: ?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 一、设备结构图及性能原理 1.设备结构图 1.1单螺杆泵 1—泵壳2—衬套3—螺杆4—偏心联轴节5—传动轴6—密封装置 7—径向止推轴承8—普通联轴节 1.2二级螺杆泵 1.3三级螺杆泵 2.设备性能原理 2.1螺杆泵是依靠螺杆相互啮合空间的容积变化来输送液体的当螺杆转动时吸入腔一端的密封线连续地向排出腔一端作轴向移动,使吸入腔容积增大,压力降低,液体在压差作用下沿吸入管进入吸入腔。随着螺杆的转动,密封腔内的液体连续而均匀地沿轴向移动到排出腔,

由于排出腔一端的容积逐渐缩小,即把液体排出。 二、检修 1.适用范围及编写依据,采用的标准及参考资料目录 1.1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单螺杆泵、双螺杆、三螺杆泵的维护和检修. 1.2 编写标准及参考资料目录 HGJ 1039—79化工厂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 GB 10885—89单螺杆泵技术条件 GB 110887—89三螺杆泵技术条件 GB11035—89船用电动双螺杆泵技术条件 GB 3852—83联轴器轴孔和键槽型式及尺寸 IS03945泵振动评价标准 SHS 01001--2004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 《化工厂机械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工业泵选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使用的日本川铁公司企业标准 2检修周期与内容 2.1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见下表,根据运行状况及状态监测结果可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检修类别小修大修检修周期(月) 6 24 2.2 检修内容与程序 2.2.1 小修项目 2.2.1.1 检查轴封泄漏情况,调整压盖与轴的间隙,更换填料或修理机械密封. 2.2.1.2 检查轴承. . 2.2.1.3 检查各部位螺栓紧固情况. 2.2.1.4 消除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跑、冒、滴、漏等缺陷. 2.2.1.5 检查联轴器及对中情况. 2.2.2 大修项目 2.2.2.1包括小修项目内容. 2.2.2.2 解体检查各部件磨损情况,测量并调整各部件配合间隙.

螺杆压缩机检修规程(修改)Word版

螺杆压缩机 维护检修规程(修订版) 二O一O年十一月

目录 1、主题内容与实用范围 2、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3、检修质量标准 4、压缩机的拆卸与安装 5、试车与验收 6、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 7、安全注意事项 8、交工验收资料

1、主题内容与使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螺杆压缩机的检修周期与检修内容、检修质量标准、检修程序、试车与验收、安全注意事项及交工验收资料等内容。 本规程实用于本厂LG-484/3荒煤气螺杆压缩机的维护和检修。 设备特性见表1。

2.1检修周期: 2.2.1小修: 2.1.1.1清洁转子冷却水喷淋系统管路积尘、积垢,对于壳体部位人手便于作业 部位,采用手工清洁+净化风吹扫;对于细小管路,采用净化风吹扫;确保管路清洁质量;对于喷头部位喷洒孔,应逐个予以疏通,清除孔中堵塞杂物,确保喷淋畅通;

2.1.1.2清洁壳体冷却水系统,清洁方法及要求同2.5; 2.1.1.3清洁密封氮气、介质气、放空管线,清洁方法及要求同2.5; 2.1.1.4清洁油系统管路机体铸造部分,主要采用净化风吹扫方式进行清洁,并 确保管路清洁通畅; 2.1.1.5检查机头与增速机、增速机与电机安装尺寸,复查找正数据,对于数据 超标的,重新找正处理; 2.1.1.6清洁机体外部油系统(各条油管线,油站、高位油箱、集油器等);2.1.1.7检查、紧固各连接螺栓(包括地脚螺栓)。 2.1.1.8外观检查擦拭各零件外露部分,对油漆剥落部分应重新油漆。 2.2.2大修: 2.2.2.1包括小修内容。 2.2.2.1检查径向轴承、径向止推联合轴承、止推轴承的磨损程度;对于间隙实 测数值大于检修质量标准的予以更换/调整; 2.2.2.2拆检轴封,对轴封进行彻底清洁;检查炭环磨损程度,对于损伤件及间 隙实测尺寸大于检修质量标准的予以更换; 2.2.2.3检查阴阳转子,对于转子有轻微咬合损伤的,予以修磨处理;检查转子 啮合间隙及端面间隙;对于间隙实测数值大于检修质量标准的予以调整; 2.2.2.4检查同步齿轮,对于同步齿轮齿面出现的个别损伤点予以修磨处理,消 除高点及毛刺; 2.2.2.5拆检油冷却器,检查油冷却器管束积垢情况,并根据检查情况确定处理 方案; 2.2.2.6压缩机拆卸、检查、清洗,特别注意止推轴承是否有微裂纹等缺陷,碳 环是否损坏或间隙超过规定值,若有不良情况应立即更换。 2.2.2.7检查主电机与齿轮箱、齿轮箱与压缩机轴中心线。对于尺寸超标的,重 新予以找平找正; 2.2.2.8各种测量及控制仪表的校正,整定。 2.2.2.9清洁气液分离器;对分离器中丝网除沫器进行拆检清洁,如发现除沫器 有损坏的,予以维修/更换; 2.2.2.10拆检后冷却器,对管束积垢腐蚀情况予以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