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表面积计算

比表面积计算
比表面积计算

1、检测一组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已知所用勃氏仪的试料层体积V=1.898 cm 3,Ss =3080cm 2/g, ρs =3.17g/cm 3,T s =60.9s, εs=0.5,t s =26.0℃,所测水泥的密度ρ=3.03 k/cm 3,选用的空隙率ε=0.53,求制备试料层所需的试样量m 。如透气试验后,所得的检测数据如下:第一次透气试验T1=48.0s ,t 1=20.0℃,第二次透气试验T2=48.4s ,t 2=20.0℃,求该水泥的比表面积S 。(在20.0℃时,空气粘度η=0.0001808 Pa ·S; 在26.0℃时,空气粘度η=0.0001837 Pa ·S )

m=ρV(1-ε)=3.03×1.898×(1-0.53)=2.703 g

S =

334650.0)53.01(9.600001808.003.353.0)5.01(0.480001837.017.330803

3

1=?-????-????=

S cm 2

/g

336050.0)53.01(9.600001808.003.353.0)5.01(4.480001837.017.330803

3

2=?-????-????=

S cm 2

/g

S=( S 1+ S 2)/2=3360 cm 2/g=336 m 2/kg

2、检测一组硅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已知所用勃氏仪的试料层体积V=1.890 cm 3,Ss =3080cm 2/g, ρs =3.17g/cm 3,T s =60.9s, εs=0.5,t s =26.0℃,所测水泥的密度ρ=3.15 k/cm 3,选用的空隙率ε=0.50,求制备试料层所需的试样量m 。如透气试验后,所得的检测数据如下:第一次透气试验T

1

=69.9s,t 1=20.0℃,第二次透气试验T2=49.4s,t 2=20.0℃,求该水泥

的比表面积S 。(在20.0℃时,空气粘度η=0.0001808 Pa ·S; 在26.0℃时,空气粘度η=0.0001837 Pa ·S)

m=ρV(1-ε)=3.15×1.890×(1-0.53)=2.977 g

S =

34789

.600001808.015.39.690001837.017.330801=?????=

S cm 2

/g

34659

.600001808.015.34.690001837.017.330802=?????=

S cm 2

/g

S=( S 1+ S 2)/2=3480 cm 2/g

46、甲组水泥抗压强度破坏荷重为93.6 94.0 97.5 96.5 96.6 94.5(kN )求其抗压强度值。

答: 六个试块的单块抗压强度值分别为:

X1=93.6/1.6= 58.5 MPa X2=94.0/1.6= 58.8 MPa X3=97.5/1.6=

60.9 MPa

X4=96.5/1.6=60.3 MPa

X5=96.6/1.6=60.4 MPa

X6=94.5/1.6=59.1 MPa

平均值X=(58.5+58.8+60.9+60.3+60.4+59.1)/6=59.7MPa

∵所得单块值结果在(59.7×0.9=53.7)~(59.7×1.1=65.7)范围内

∴其抗压强度值为59.7MPa

47、乙组水泥抗压强度破坏荷重为64.5 64.7 67.3 67.5 66.0 56.7(kN)求其抗压强度值。

答:六个试块的单块抗压强度值分别为:

X1=64.5/1.6=40.3 MPa

X2=64.7/1.6=40.4 MPa

X3=67.3/1.6=42.1 MPa

X4=67.5/1.6=42.2 MPa

X5=66.0/1.6=41.2 MPa

X6=56.7/1.6=35.4 MPa

六个单块的平均值X=(40.3+40.4+42.1+42.2+41.2+35.4)/6=40.3 MPa

∵第六块强度值35.4MPa不在(40.3×0.9=36.3MPa)~(40.3×1.1=44.3 MPa)范围内

∴必须剔除35.4 MPa的数据,取剩下5个取平均值

最终平均值X=(40.3+40.4+42.1+42.2+41.2)/5=41.2 MPa

∴其抗压强度值为41.2MPa

48、一组水泥抗折强度数据为5.7, 4.7, 4.8(MPa),求其抗折强度答: 三块平均值X=(5.7+4.7+4.8)/3=5.1(MPa),.

因为5.7值不在(5.1±0.51)范围内, 要剔除

所以抗折强度值X=(4.7+4.8)/2=4.8(MPa)

29、某水泥样品用代用法中的不变水量法试验标准稠度时,测得试锥下沉深度为S=40mm。求其标准稠度用水量P%?实际用水量(ml)是多少?

∵P=33.4-0.185S

∴P=33.4-0.185×40=26.0%

实际用水量500×P=130.0ml

30、某水泥样品用雷氏法测定安定性沸煮前测定值A1=11.0mm,A2=10.5mm,沸煮后测定值为C1=18.0mm,C2=13.0mm,计算并做出结论。

答:(C1-A1)=18.0-11.0=7.0mm

(C2-A2)=13.0-10.5=2.5mm

平均值=[(C1-A1)+(C2-A2)]/2=(7.0+2.5)/2=4.8mm 差值=7.0-2.5=4.5mm

∵差值超过4.0mm

∴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

17、某水泥样品用负压筛法筛析,取样量为25.00g, 筛余物的质量为1.40g,所用试验筛的修正系数为1.05. 求该水泥的细度.

答: F=(Rs/H)·100=(1.40/25.00)×100=5.6 %

Fc=F·C=5.6×1.05=5.9 %

18、对一80μm水筛进行标定,已知细度标准样品的标准值为5.0%,称取二个标准样连续试验,筛余分别1.30g和1.32g. 求该80μm水筛的修正系数,并判定该筛是否可以继续使用.

答: F t1=(1.30/25.00)×100=5.2%;

F t2=(1.32/25.00)×100=5.3%

因为F t1和F t2的差小于0.3%, 所以Ft=(F t1+ F t2)/2=(5.2+5.3)/2=5.2%

C=Fs/Ft=5.0/5.2=0.96

由于C在0.80~1.20范围之内,该筛可继续使用.

.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一透气法 一、基本原理 透气法测定比表面积,是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透过含有一定空隙率和规定厚度的 试料层时所受到的阻力计算而得。空气在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流动可以看作在无数“假想”的毛细 管中流动,如图所示。粉料越细,比表面积越大,颗粒与颗粒间的空隙也愈小,则在一定空隙中 的粉料层体积中的毛细管孔道数就愈多。毛细管孔道直径愈细, 气体在管道内通过的阻力愈大,则一定量的空气透过同样厚度的料层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反之时 间越短。通过实验证明,比表面积与一定量的空气透过同样厚度料层所需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 二、仪器构造 勃氏透气仪由透气圆筒,压力计、抽气装置等三个部分构成。 1. 透气圆筒 用不锈钢制成内径12.70 ± 0.05mm,圆筒上口边与圆筒主轴垂直,圆筒下部锥度 与压力计上玻璃磨口内径一致,连接严密。在圆筒内壁距离上 口边55 ± 10mn处有一突出的宽度为 0.5?1.0mm的边缘,以放置金属穿孔板。 2. 穿孔板 由不锈钢或其他不受腐蚀的金属制成,厚度为1.0 ± 0.1mm。板面上均匀地布有35个直径1mm 的小孔。穿孔板与 圆筒内壁密合。穿孔板两平面应平行。 3. 捣器 用不锈钢制成,插入圆筒时,其间隙不大于0.1m m。捣 器底面与主轴垂直,侧面有一扁平槽,宽度3.0 ± 0.3mm,顶 部有一支持环,当捣器放人圆筒时,支持环与圆筒上口边接 触,这时捣器底面与穿孔板之间距离为15.0 ± 0.5mm。 4. 压力计 外形尺寸如图所示,由外径9mn的具有标准 厚度的玻璃管制成(管内装有带色的蒸馏水)。压 力计一个臂的顶部有一锥形磨口与透气圆筒紧密连接, 如—— U. 70+0 OSwn 谢咒Bl綺 I- 5nr AS牛l? n 小扎分 柑 ■斬圧快料层r?厦 诂 一1 hV轴I{、椎(HU 臂 1咖拆5 U-力计厦鵰康箫吃權 'iWmtrl 牌门工亦in 5?—I

些数学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

一些数学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ab/2·sinC=[s(s-a)(s-b)(s-c)]1/2=a2sinBsinC/( 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 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 S=ah =absinα 菱形 a-边长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 S=Dd/2 =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 S=(a+b)h/2=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b-弦长 h-矢高 r-半径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操作规程(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操作规程(勃氏法) 1 目的 为了保证水泥比表面积检验的准确性和试验操作的规范性。 2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以及适合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各种粉状物料,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3 引用标准 3.1 本方法采用Blaine透气仪来测定水泥的细度。 3.2 本方法与GB207-6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可并行使用, 如结果有争议时以本方法测得的结果为准。 3.3GB8074-2008 4 主要内容 4.1 仪器:符合GB8074-87标准的要求。 4.2 材料 4.2.1压力计液体,压力计液体采用颜色的蒸馏水。 4.2.2基准材料采用中国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制备的标准试样。 4.3 仪器标准 4.3.1漏气检查 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用抽气装置从压力计-臂内,用一直径比透气圆筒略小的细长棒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整放在金属的穿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小块薄玻璃板轻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倒出水银,称量精确到0.05g 4.3.2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用水银排代法,将二片滤纸沿圆筒壁放入透气圆筒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小块薄玻璃轻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并须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表面之间没有气泡或空洞存在,从圆筒中倒出水银,称量精确到0.05g,重复几次测定到数值基本不变为止,然后从圆筒取 出一片滤纸,试用约3.3g的水泥,按照4.4.3条要求压实水泥层,再在圆筒上部空间注入水银,同上述方法除去气泡压平,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直到水银称量值相差小于50mg为止。 注:应制备坚实的水泥层,如太松或水泥不能压到要求体积时应调整水泥的试用量。 a. 圆筒内试料层体积V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005cm3 V=(P1-P2)/P水银 (1) 式中:V-------试料层体积cm3 P1------未装水泥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P2------装水泥后充满圆筒的水泥质量g P水银——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g/cm3 b.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至少应进行二次,每次应单独压实,取二次数值相差不超过0.005cm3的平均值,并记录测定过程中圆筒附近的温度,每隔一季试至半年应重新校正试料层体积。

公路的清表面积计算

如何确定公路的清表面积? 清表面积的计算规则:清表面积=刀(路基设计宽度+填(挖)高度(深度)X边坡坡率x 2)x断面长度:一般在路基设计表或者设计文件中早已给出。 图纸上给的有这个量,就是你清表的公里数* 清表宽度,这个宽 度需要跟监理协商确定,有的是按60m,或者90m,假设你是按90m 清表的,但是计量只按60m 那也就是60m.. 根据[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的要求(P38),即公路工程的统一标准,在合同中没有另外规定的,按照以下方法计量: 1、施工场地清理的计量应按监理工程师指定的范围进行验收后现 场实地测量,按投影平面面积以平方米计量。现场清理包括路 基范围内的所有垃圾、灌木、竹林及胸径小于150mm 的数 目、石头、废料、表土(腐殖土)、草皮的铲除与开挖。 2、砍伐树木仅计胸径(即离地面1.3处得直径)大于150mm 的 树木,以颗计量。 3、所有场地清理、拆除与挖掘工作的一切挖方、回填、压实, 以 适用材料的移运、堆放、废料的移运处理等均不另行计量。这里是按平方米计量的,清场是按设计清场20cm 厚。清场不一定是30 厘米,按设计图。按投影面积计算。计算投影面积是:挖方计算至顶边坡,填方至坡脚线,两侧为路肩墙的,只计算路

肩墙内侧与地面线接触之间的投影面积。清表回填的土方时要计量的,关键就看设计挖填方数量是否包含了清表的开挖和回填方,如果设计挖方中包含了清表挖方,则挖方工程量中要扣减清表挖方;如果设计填方中未包含清表的填方,则在填方工程量中要加上清表回填的土方。 一般设计的断面方中是不包含清表的,你可以核查一下路基横断面。 这清表是30cm,其实就是按照设计的清表厚度计算清表量就行了。标高是肯定要测的,因为你要比较一下清表后高程和按理论的清表高程那个哪个划算,当然高程高的对自己有利了。至于原地面-设计高程,这个设计高程是什么高程?原地面?还是道路设计高程?实际清表高程=实测原地面高程(业主认可后方有效)-清表后高程:理论清表高程=设计图纸上的原地面高程设计清表厚度-设计清表厚度

球冠表面积计算公式

球冠表面积计算公式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假定球冠最大开口部分圆的半径为 r ,对应球半径 R 有关系:r = Rc osθ,则有球冠积分表达: 球冠面积微分元dS = 2πr*Rdθ = 2πR^2*cosθ dθ 积分下限为θ,上限π/2 所以:S = 2πR*R(1 - sinθ) 其中:R(1 - sinθ)即为球冠的自身高度H 所以:S = 2πRH S=∫dS =∫2πr*Rdθ=∫ 2πR^2*cosθ dθ=2πR^2∫cosθ dθ= 2πR*R(1 - sinθ) 注 1》2πR^2中^2为2πR的平方 2》∫ 要有写上下标,分别为π/2 ,θ 球冠的面积计算公式 推导过程如下:? 假定球冠最大开口部分圆的半径为 r ,对应球半径 R 有关系:r = Rcosθ,则有球冠积分表达:? 球冠面积微分元 dS = 2πr*Rdθ = 2πR^2*cosθ dθ? 积分下限为θ,上限π/2? 所以:S = 2πR*R(1 - sinθ)? 其中:R(1 - sinθ)即为球冠的自身高度H? 所以:S = 2πRH 球冠概念的分析 (1)球冠不是几何体,而是一种曲面,它是球面的一部分,是球面被一个平面截成的,也可以看成由一段弧绕着经过它的一个端点的直径旋转而成的曲面。球冠的任何部分都不能展开平面。 (2)球冠的底面是圆,而不是圆面,故球冠的面积不能包括底面圆的面积。 (3)球面被一个平面截成两个部分,它们都是球冠,其中一个球冠的高小于球的半径,另一个球冠的高大于球的半径。 (4)球冠面积公式S球冠=2πRh对其高小于、等于或大于球半径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以及适合采用本标准方法的其他各种粉状物料,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本方法彩Blaine透气仪来测定水泥的细度。 本方法与GB207-6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可并行使用,如结果有争议时,以本方法测得的结果为准。 1 定义与原理 1.1 水泥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所具有的总表面积,以m[2]/kg来表示。 1.2 本方法主要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固定厚度的水泥层时,所受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在一定空隙率的水泥层中,孔隙的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同时也决定了通过料层的气流速度。 2 仪器 2.1 Blaine透气仪如图1、2所示,由透气圆筒、压力计、抽气装置等三部分组成。 2.2 透气圆筒内径为12.70±0.05mm,由不锈钢制成。圆筒内表面的光洁度为△6,圆筒的上口边应与圆筒主轴垂直,圆筒下部锥度应与压力计上玻璃磨口锥度一致,二者应严密连接。在圆筒内壁,距离圆筒上口边55±10mm处有一突出的宽度为0.5 ̄1mm的边缘,以放置金属穿孔板。 2.3 穿孔板由不锈钢或其他不受腐蚀的金属制成,厚度为 1.0 ̄

0.1mm。在其面上,等距离地打有35个直径1mm的小孔,空孔板应与圆筒内壁密合。穿孔板二平面应平行。 2.4 捣器用不锈钢制成,插入圆筒时,其间隙不大于0.1mm。捣器的底面应与主轴垂直,侧面有一个扁平槽,宽度 3.0±0.3mm。捣器的顶部有一个支持环,当捣器放入圆筒时,支持环与圆筒上口边接触,这时捣器底面与穿孔圆板之间的距离为15.0±0.5mm。 2.5 压力计U形压力计尺寸如图2所示,由外径为9mm的,具有标准厚度的玻璃管制成。压力计一个臂的顶端有一锥形磨口与透气圆筒紧密连接,在连接透气圆筒的压力计臂上刻有环形线。从压力计底部往上280 ̄300mm处有一个出口管,管上装有一个阀门,连接抽气装置。 2.6 抽气装置用小型电磁泵,也可用抽气球。 2.7 滤纸采用符合国标的中速定量滤纸。 2.8 分析天平分度值为1mg。 2.9 计时秒表精确读到0.5s。 2.10 烘干箱。 3 材料 3.1 压力计液体压力计液体采用带有颜色的蒸馏水。 3.2 基准材料基本材料采用中国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制备的标准试样。 4 仪器校准 4.1 漏气检查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用

比表面积仪的标定方法

比表面积标定方法 ①.标准样的处理,将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淮样在110℃±5℃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②.料筒体积标定(水银排代法):将穿孔板平放人圆筒内,再放人两片滤纸。然后用水银注满圆筒,用玻璃片挤压圆筒上口多余的水银,使水银面与圆筒上口平齐,倒出水银称量(m1),然后取出一片滤纸,在圆筒内加入适量的试样。再盖上一片滤纸后用捣器压实至试料层规定高度。取出捣器用水银注满圆筒,同样用玻璃片挤压平后,将水银倒出称量( m2)。圆筒试料层体积按式V=(m1—m2)/ρ水银计算。试料层体积要重复测定两遍,取平均值,计算精确至0.00l cm3。 ③.称取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的质量m0 (g)确定,标准样质量按式m0 =ρV(1 -ε)计算,精确称取至0.00lg。ρ-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的密度( g/cm3);V一透气圆筒的试料层体积( cm3);ε——取0.5。 ④.试料层制备,将穿孔板放人透气圆筒的突缘上,用捣棒把一片滤纸放到穿孔板上,边缘放平并压紧。将准确称取的按本方法②计算的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倒人圆筒,轻敲圆筒的边,使粉煤灰层表面平坦。再放人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压实标准样直至捣器的支持环紧紧接触圆筒顶边,旋转捣器1~2圈,慢慢取出捣器。 ⑤.透气试验:将装好标准样的圆筒外锥面涂一薄层凡士林,把它连接到U形压力计上,打开阀门,缓慢地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超过第3条刻度线时关闭阀门。当压力计内

液面的弯月面下降到第3条刻线时开始计时,当液面的弯月面下降到第2条刻线时停止计时。记录液面从第3条刻线到第2条刻线所需的时间ts,精确至0. 1S。透气试验要重复称取两次标准样分别进行,当两次透气时间的差超过1.0s时,要测第3遍,取两次不超过1.0s 的平均透气时间作为该仪器的标准时间。 ⑥.标准粉K值标定(初次需要标定以后直接代用):轻按仪器操作面板上键,K键灯亮,再按【设置】键和【→】键,数码管一次闪烁,将标准粉的比较面积值、孔隙率及密度值依次通过【△】键入再按【设置】键,参数设置完毕,科技进行K值标定的操作,按【启动】键,仪器会自动进行抽气、计时、计算结束后显示屏左侧四位数码管显示本次仪器标定的常数值K。 ⑦.K值一季度标定一次

FBT-9型水泥比表面积自动测定仪操作方法

FBT—9型水泥比表面积自动测定仪 操作规程 一.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1.被测试样烘干备用; 2.预先测定好被测试样的密度; 3.AC220V、50Hz+10%的电源; 4.1%天平一台; 5.少许黄油; 6.将仪器放平稳,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左侧的电源开关。此时仪器显示1区显示“Err1”,表示压力计内的水平位未达到最底刻度线。用滴定管从压力计左侧一滴一滴的滴入请水,滴水的过程中仔细观察显示屏,如显示平屏出现S值、K值、温度值,请停止滴水。此时仪器处于待机状态;如超过最低刻度线,请倒出水,然后按上述的操作使仪器处于待机状态,再进行测量。 二.仪器常数K值的标定 1.需要的已知的参数 1)标准试样的比表面积; 2)标准试样的密度; 3)容捅的标称体积。 2.试样的制备 1)标准试样需在110+5℃下烘干3小时以上。在干燥中冷却至室温。 2)按公式W S=ρS×V×(1—εS)计算试样量。其中ρS—标准试样的密度;V—容桶的标称体积;εS—标准试样的空隙率。(注:本仪器标准试样及初测试样的空隙率均为0.5) 3)例:标准试样密度3.16;容桶体积1.980;空隙率0.5。 W S=ρS×V×(1—εS)=3.16×1.980×(1—0.5) =3.1284(g) 请称重已烘干并冷却的标准试样3.1284g. 3.将容捅放在金属支架上,放入穿孔板,用推杆将穿孔板放平,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推杆按到底部平整即可。通过漏斗将标准试样装入容桶(切忌不要振动容桶),用手轻摆容桶将标准试样表面基本摆平。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轻轻边旋边将滤纸推入容桶至捣器与容桶完全闭合。从支架上取下容桶,在容桶锥部的下部均匀涂上少许黄油。将容桶边旋边放入玻璃压力计的锥口部分,观察容桶外壁与压力计内壁间应有均匀的黄油密封层即可。 4.仪器的K值的标定,请参照操作说明中的K值的测量。 压力计保险管的更换 1.压力计的更换;把固定压力计的4个螺丝卸下,卸下已损坏的压力计上的胶管。把新的压力计用于螺丝固定的部位用医用胶布包好(包扎的圈数可按照换下的压力计的圈数),插上胶官,然后把压力计放到固定夹子上,调整好高度(压力计右端的3条刻度线分别与光电开关的1、2、3平齐或稍下方)再用螺丝固定。更换好压力计后,请参照使用说明书检查漏气。 2.保险管的更换 保险管在仪器的左侧电源插座内,先拔掉电源线,用小一字起子把插座内T形方块撬出,取下已损坏的保险管,然后换上新的规格5×20/1A的保险管,再把T形管推入座内。 3.电磁阀和抽气泵损坏请直接与厂家联系购买。

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

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ab/2·sinC=[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S=ah =absinα 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S=Dd/2 =a2sinα 梯形a和b-上、下底长 h-高m-中位线长S=(a+b)h/2=mh 圆r-半径d-直径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l-弧长b-弦长h-矢高r-半径 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

图解球体表面积和体积正确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

图解球体表面积和体积正确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 一、球体面积 球体表面是可以由N个带弧形的等腰三角形拼凑而成,见图一、图二、图三。设球体的二分之一水平中心为腰线,在球顶和球底正中各设一个顶点和底点a,然后从顶点到腰线按等分分割成N个带弧形的等腰三角形。根据定义:线的长度不因弯曲而改变,球面可无限分割成N个等腰三角形

如图二、图四、图五所示,所有分割好带弧形的等腰三角形都可以自然平展成标准的等腰三角形,亦可将等腰三角形拼凑成方形。 在理解上述图例球体表面和等腰三角形的关系后,我们可以对球体表面积的计算有比较清晰的判断。即,球体表面可以分割成N个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亦可拼凑成方形,由此推导出球体面积可以用矩形公式计算。 即S = 长×宽,如果我们设球体1/4之一的周长为宽,设球体的周长为长,则球体表面积公式为:S=1/4周长×周长(见图六) 例1:已知球体直径是1个单位,求球体表面积(用上述最新推导公式S=1/4周长×周长) S =(3.14159÷4)×3.14159 = 2.4674㎡ 二、球体体积 设以球心作一条垂线或水平中心线,然后以垂线或水平中心向外将球体按等

分无限分割成N个半圆楔形体。见图七、图八。 球体分割完成后,将半圆楔形体镜像排列成圆柱体,见图九、图十。 从图七、图八、图九、图十看,球体从中心按等分分割成半圆楔形体后可以排列堆砌成圆柱体,根据计算得出定义:与球体同直径同体积的圆柱体的柱高正好是球体周长的1/4。

则球体体积公式为:V =πR平方×周长的1/4 或:V = D(直径的三次方)×0.616849233 例2:已知球体直径是1个单位,求球体体积(用上述最新推导公式) V =πR平方×周长的1/4 = 3.14159×0.25×0.7853975 = 0.616849233 三、公知公式在球体面积、体积计算中出现的错误 1、球体面积 如何检验球体面积计算的正确,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计算结果制成N个等腰三角形的薄膜反贴球体表面。如薄膜能完整不剩的覆盖球体表面则公式应用和计算正确,如薄膜有剩余或薄膜未能完全覆盖球体表面则公式应用和计算不正确,见图十一。 图十一是用新公式和公知公式分别计算球体直径同是一个单位半球面积的结果对比,新公式计算结果反贴复原后正好能覆盖直径是一个单位半球的球体面积。 计算过程: S =(1.570795×0.7853975)= 1.2336㎡ 公知公式计算结果反贴复原后剩余有0.337㎡的面积。 计算过程: S = 1×3.14159÷2 = 1.570795㎡

球冠体积计算公式资料讲解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一、球冠体积计算公式:1/3)π(3R-h)*h^2 二、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 1 V=--兀×H×(3×A2+H2) 6 1 V=--兀×H2×(3R-H) 3 A2=H×(2×R-H) 三、球缺 F-面积,S-表面积,V-体积 S=л(2rh+a2) =л(h2+2a2) S曲=2лrh=л(a2+h2) a2=h(2r-h) V=(3a2+h2)лh/6 =(3r-h)лh2/3 四、球缺体积计算公式:V =1/6 π h(3r^2+h^2) = π h^2 (R-h/3) 五、几何公式推导 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如果用h代表圆柱体的高,则圆柱=S底×h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 如果用a、b、c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则 长方体体积公式为:V长=abc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如果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则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为V正=a·a·a=a³ 锥体的体积=底面面积×高÷3 V 圆锥=S底×h÷3 台体体积公式:V=[ S上+√(S上S下)+S下]h÷3 圆台体积公式:V=(R²+Rr+r²)hπ÷3 球缺体积公式=πh²(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³/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精品资料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定义: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所具有的总表面积,以平方厘米每克(cm2/g)或平方米每千克(m2/kg)表示透气法的基本原理 透气法测定比表面积,是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规定厚度的试料层时,所受到的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试料比表面积。粉料越细、比表面积越大、空气透过时的阻力越大,则一定量空气透过同样厚度的试料层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反之时间越短。在一定空隙的水泥层中,空隙的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同时也决定了通过试料层的气流速度。 流体在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流动可以看做在无数“假象”的毛细管中流动,颗粒越小,颗粒与颗粒间的空隙也越小,在一定空隙中的粉末层体积中的毛细管孔道数就越多。毛细管孔道直径越细,气体在管道内通过的阻力越大,即气体在物料层中流动就越慢。因此可假定气体在孔道内的流动为粘性流动。 勃氏透气仪测定比表面积 1、仪器构造: 勃氏透气仪的外形及结构示意图见下图。 勃氏透气仪有透气圆筒、捣器、U型压力计的抽气泵三部分组成。透气圆筒内径12.7mm穿孔板上均匀分布35个孔径1mm的小孔,捣器深入圆筒的距离应保证试料层厚度为15mm、透气圆筒与U型压力计是通过磨口直接连接。

2.仪器常数的标定 2.1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用水银排代法测定试料层体积。根据在圆筒内装试料之前和装试料之后的水银 排开的质量,再除以试验温度下的水银的密度,即为试料层体积V(cm3),计算式: V=(P1-P2)/ρ水银 式中: V —透气圆筒的试料层体积。(cm3) P1—未装试料是充满圆筒的水银重量,(g) P2—装试料后,充满圆筒的水银重量,(g) ρ水银—在试验温度下水银密度(g/cm3) 2.2 漏气检查 先用橡皮塞将圆筒上口塞紧,然后用抽气泵抽气,使U形压力计上液面上升一定高度,关闭连接抽气泵的活塞,2~3min内液面不下降,说明该仪器无漏气现象。 2.3 标准时间的测定 采用比表面积和密度已知的标准物质来测定透气仪的标准时间,标准物质在使用前应与仪器温度一致,并确保其无结团、块状。测定标准时间时,应称三遍物料,每一遍物料在被标定仪器上测两次时间(同一 物料所测时间应不超过0.5s),三遍料的平均时间相差应不超过1s。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标准时间。 ================================================== *****************************新标准***************************** ***************************GB/T 8074—2008**************************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 一、标准修订的目的和意义 vGB/T8074—1987《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实施已有20年了,许多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和以前相比要细很多,在测定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捣器压不到底的现象,改变空隙率又不知道改变多少比较合适。 因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进行修订。 现将标准修订情况介绍如下。 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1.增加了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 在此次方法标准修订版中,对仪器设备的描述分手动和自动两种。以手动Blaine透气仪为基准法,自动Blaine透气仪为代用法。如果有争议时,以手动Blaine透气仪测定的结果为准。并规定自动Blaine透气仪必须要按Blaine透气法原理设计,相关结构和尺寸应符合JC/T 956《勃氏透气仪》标准中的要求。在正式投产之前要进行型式检验,并能够通过基准法或质量评定法的测试。 2.进一步明确了Blaine透气仪测量范围 Blaine透气仪测定的范围是2000-6000cm2/g,超过此范围的样品所测得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目前许 多超范围的比表面积值也在用Blaine透气仪测定导致测量不准确。 3.增加了GB 12573《取样方法》,GB/T208《水泥密度试验方法》和GB/T 1914《化学分析滤纸》标准的规定 水泥样品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比表面积的试验也不例外。因为比表面积试验样品只需要几克,因此,从取样至试验前应保持基本不变,所以在此次标准修订中增加了具体取样方法按GB 12573《取样方法》 要求做。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的准确与否与其密度紧密相关,水泥密度的测定要统一按GB/T208(水泥密度试验方法》标准操作也是基本要求之一。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GB/T 8074-1987实施期间,仍有一部分仪器生产厂和用户所选用的滤纸

球冠体积计算公式

球冠体积计算公式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一、球冠体积计算公式:1/3)π(3R-h)*h^2 二、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 1 V=--兀×H×(3×A2+H2) 6 1 V=--兀×H2×(3R-H) 3 A2=H×(2×R-H) 三、球缺 F-面积,S-表面积,V-体积 S=л(2rh+a2) =л(h2+2a2) S曲=2лrh=л(a2+h2) a2=h(2r-h) V=(3a2+h2)лh/6 =(3r-h)лh2/3 四、球缺体积计算公式:V=1/6πh(3r^2+h^2)=πh^2(R-h/3) 五、几何公式推导 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如果用h代表圆柱体的高,则圆 柱=S底×h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 如果用a、b、c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则 长方体体积公式为:V长=abc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如果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则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为V正=a·a·a=a³ 锥体的体积=底面面积×高÷3V圆锥=S底×h÷3 台体体积公式:V=[S上+√(S上S下)+S下]h÷3 圆台体积公式:V=(R²+Rr+r²)hπ÷3 球缺体积公式=πh²(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³/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体积:πRRh(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 体高)圆锥体:

比表面积测试方法分类

测试方法分类 比表面积测试方法有两种分类标准。一是根据测定样品吸附气体量多少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连续流动法、容量法及重量法(重量法现在基本上很少采用);另一种是根据计算比表面积理论方法不同可分为:直接对比法比表面积分析测定、Langmuir法比表面积分析测定和BET法比表面积分析测定等。同时这两种分类标准又有着一定的联系,直接对比法只能采用连续流动法来测定吸附气体量的多少,而BET法既可以采用连续流动法,也可以采用容量法来测定吸附气体量。连续流动法 连续流动法是相对于静态法而言,整个测试过程是在常压下进行,吸附剂是在处于连续流动的状态下被吸附。连续流动法是在气相 色谱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热导检测器 来测定样品吸附气体量的多少。连续动态氮 吸附是以氮气为吸附气,以氦气或氢气为载 气,两种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使氮气达到指定的相对压力,流经样品颗粒表面。当样品管置于液氮环境下时,粉体材料对混合气中的氮气发生物理吸附,而载气不会被吸附,造成混合气体成分比例变化,从而导致热导系数变化,这时就能从热导检测器中检测到信号电压,即出现吸附峰。吸附饱和后让样品重新回到室温,被吸附的氮气就会脱附出来,形成与吸附峰相反的脱附峰。吸附峰或脱附峰的面积大小

正比于样品表面吸附的氮气量的多少,可通过定量气体来标定峰面积所代表的氮气量。通过测定一系列氮气分压P/P0下样品吸附氮气量,可绘制出氮等温吸附或脱附曲线,进而求出比表面积。通常利用脱附峰来计算比表面积。 特点:连续流动法测试过程操作简单,消除系统误差能力强,同时具有可采用直接对比法和BET方法进行比表面积理论计算。 容量法 容量法中,测定样品吸附气体量多少是利用气态方程来计算。在预抽真空的密闭系统中导入一定量的吸附气体,通过测定出样品吸脱附导致的密闭系统中气体压力变化,利用气态方程P*V/T=nR换算出被吸附气体摩尔数变化。 直接对比法 直接对比法比表面积分析测试是 利用连续流动法来测定吸附气体量, 测定过程中需要选用标准样品(经严 格标定比表面积的稳定物质)。并联 到与被测样品完全相同的测试气路 中,通过与被测样品同时进行吸附,分别进行脱附,测定出各自的脱

球冠计算公式

球冠体积计算 一、球冠体积计算公式:1/3)π(3R-h)*h^2 二、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 1 V=--兀×H×(3×A2+H2) 6 1 V=--兀×H2×(3R-H) 3 A2=H×(2×R-H) 三、球缺 F-面积,S-表面积,V-体积 S=л(2rh+a2) =л(h2+2a2) S曲=2лrh=л(a2+h2) a2=h(2r-h) V=(3a2+h2)лh/6 =(3r-h)лh2/3 四、球缺体积计算公式: V =1/6 π h(3r^2+h^2) = π h^2 (R-h/3) 五、几何公式推导 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如果用h代表圆柱体的高,则圆柱=S底×h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 如果用a、b、c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则 长方体体积公式为:V长=abc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如果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则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为V正=a·a·a=a³ 锥体的体积=底面面积×高÷3 V 圆锥=S底×h÷3 台体体积公式:V=[ S上+√(S上S下)+S下]h÷3 圆台体积公式:V=(R²+Rr+r²)hπ÷3 球缺体积公式=πh²(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³/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absinα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 S=Dd/2=a2sinα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 S=(a+b)h/2=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 =2πr S=πr2=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 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S=r2/2·(πα/180-sinα) 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παr2/360 - b/2·[r2-(b/2)2]1/2 r-半径=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2bh/3 圆环 R-外圆半径 S=π(R2-r2) r-内圆半径=π(D2-d2)/4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椭圆 D-长轴 S=πDd/4 d-短轴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1目的、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采用勃氏法进行水泥比表面积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它粉状物料。本方法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2 仪器设备 2.1Blaine 透气仪:由透气圆筒、压力计、抽气装置等三部分组成。 2.2透气圆筒:内径为12.70±0.05mm,由不锈钢制成。 2.3穿孔板:由不锈钢或其他不受腐蚀的金属制成,厚度为 1.0~0.1mm。捣器:用不锈钢制成,插入圆筒时,其间隙不大于 0.1mm。 2.4压力计:U形压力计,由外径为 9mm 的,具有标准厚度的玻璃管制成。 2.5抽气装置:用小型电磁泵,也可用抽气球。 2.6滤纸:采用符合国标的中速定量滤纸。 2.7分析天平:分度值为 1mg。 2.8计时秒表:精确读到 0.5s。 2.9烘干箱。 3材料 3.1压力计液体压力计液体采用带有颜色的蒸馏水。 3.2基准材料基本材料采用中国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制备的标准试样。 4 仪器校准 4.1漏气检查。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用抽气装置 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部分气体,然后关闭阀门,观察是否漏气。如发现漏 气,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 4.2试料层体积的测定 4.2.1用水银排代法将二片滤纸沿圆筒壁放入透气圆筒内,用一直径比透气圆筒略小一细长棒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整放在金属的空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小块薄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并须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表面之间没有气泡或空洞存在。从圆筒中倒出水银,称量,精确至0.05g。重复几次测定,到数值基本不变为止。然后从圆筒中取出一片滤纸,试用约3.3g 的水泥,按照 5.3 条要求压实水泥层。再在圆筒上部空间注入水银,同上述方法除去气泡、压平、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直到水银称量值相差小于 50mg 为止。 4.2.2圆筒内试料层体积V按式(1)计算。精确到 0.005cm3。 V=(P1-P2)/ρ水银 (1)式中:V──试料层 体积,cm3;

自动比表面积仪说明书

准确快速方便 KBS-2型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 使 用 说 明 书 绍兴市肯特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shaoxingKENT Machine Electric Co.,Ltd Tel: 4 Fax: 1 E-mail

一、产品简介 实践表明,水泥性能和比表面积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比表面积值与颗粒级配、与各龄期水泥强度有较好相关性,在相同的工艺情况下,比表面积值越大,即矿粉越细,矿粉颗粒分布范围越宽。而因为颗粒的形状及颗粒级配不同,造成细度(筛余)与比表面积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一味增加粉磨时间,虽可使颗粒变细,但不一定使水泥性能大幅提高。因此,合理地控制比面值,既可提高水泥性能,提高水泥早期强度,又可降低能耗,其重要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过去采用人工测量,人为因素多,测量误差大,计算不方便,不能满足实际要求。 我公司开发生产的KBS-2型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采用新型高可靠工业级单片机和I2C总线存储技术,自动计时、自动测温、自动检测水位、自动检测仪器工作状态、自动计算并显示结果,自动存储仪器常数以及上次所输入的数据(数据可永久保存),全自动测量,无人为误差,全触摸式按钮,简单准确迅速方便。现已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应用。 二、仪器的原理和用途 本仪器主要是根据国家标准GB8074—87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规,并参照美国ASMTC204—75透气改进制成。 基本原理是采用一定量的空气,透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一定厚度的压实粉层时所受的阻力不同而进行测定的,它主要应用于测定水泥、煤粉、火药等粉状物料的比表面积。 三、仪器 a)仪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1.1 透气圆筒内腔直径?+0.05mm 1.2透气圆筒内腔试料层高度15±0.5mm 1.3穿孔板孔数35个 穿孔板孔径?1.0mm 穿孔板板厚1—0.10mm 1.4电磁泵工作电压周波220V 50HZ 1.5 电磁泵功耗< 1.6 仪器重量2.8Kg 1.7 外形尺寸280mm×150mm×420mm 四.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 1.0 仪器面板说明,如图: 1.1 仪器的使用 ①加水:接通电源,按复位键,仪器显示LL_ _ , 并闪烁, 往U形管中加水,待 水位慢慢地快接近最下面的光电开关时,在在U形管右边放入浮球,当浮球接近 最下面的光电开关时,改用滴管加水,当仪器显示温度时(如20℃ ),表示水位已 够. ②仪器的漏气检查,进行试验前,必须检查仪器是否漏气。检查的方法是,用胶 皮塞塞紧圆筒口(胶塞与玻璃管需用凡士林密封),按测定按钮秒,显示器显示cd_ _,然后连续按确认按钮直到气泵抽气,气泵停止后,用手表计时,在5分钟之

人体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一)计算人体表面积的公式较多,但大多数可写成(1)或(2)的形式. SA=cHα1Wα2 (1) 这里SA为人体表面积(m2);H为身高(cm);W为体重(kg);c,α1,α2为常数项.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将(1)式线性化为: lnSA=α0+α1lnH+α2lnW (2) 其中α0=lnc,ln为自然对数符号. 1916年由DuBois等直接测得9名观察者的身高,体重和体表面积,采用最小变异系数法,建立了第1个公认的人体表面积计算公式(1),目前仍被广泛应用.1975年Gehan和George利用Boyd等直接测量的401例身高,体重和体表面积,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2)式〔1〕.1987年Mosteller按(1)式给出了容易记忆的简单公式(c=1/60)〔2〕.1973年Stevenson根据10例实测数据,提出了由身高与体重推算表面积的二元一次线性公式〔3〕,80年代赵松山等〔4,5〕分别报道了中国成年男女的计算公式.国内大多数教科书介绍的计算公式是: SA= 0.035W+0.1 (W≤30) 1.05+(W-30)×0.02 (W>30) (二)许文生氏公式: 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 例:某人身高168cm,体重55kg,试计算其体表面积。 解:0.061×168+0.0128×55.0.1529=1.576m2 男女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分别为:S男=0.0057×身高+0.0121×体重+0.0882,S女=0.0073×身高+0.0127×体重-0.2106,若不区别男和女,为中国人适用的通式为S=0.0061×身高+0.0124×体重-0.0099。(S示体表面积,单位:m2;H示身高,单位:cm;W 示体重,单位:kg) (三)或者还一个比较笨得方法,体表加上一层塑料性质的物体,贴到身体上,然后拿下来测量面积就ok了。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比表面积作为一种新推行的水泥细度检测方法,在试验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从而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从试验步骤,试验原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试验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试验员在操作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水泥一般由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它的粗细程度(颗粒大小)称为水泥细度。水泥细度直接影响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强度、和易性、泌水性、干缩性、水化热等一系列物理性能。因此,在水泥生产中对水泥细度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水泥生产中物料的细度的表示方法,有平均粒径法、筛析法(筛余百分数)、比表面积法,和颗粒组成法等。目前,对于水泥的细度检测,我国普遍采用筛余百分数和比表面积两种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勃氏仪和FBT-5自动比表面积仪的比表面积试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原理 2 1(水泥的比表面积,以1公斤水泥所含颗拉的表面积表示,其单位为,,,,。 2(水泥的比表面积,主要是根据通过一定空隙率的水泥层的空气流速来测定。因为对一定空隙率的水泥层,其中空隙的数量和大小是水泥颗粒,比表面积的函数,也决定了空气流过水泥层的速度,因此根据空气流速即可计算比表面积。 二、水泥比表面积的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 1.试样准备 1.1 将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的标准试样,倒入100ml的密闭瓶内,用力摇动2min,将结块成团的试样振碎,使试样松散。静置2min后,打开瓶盖,轻轻搅拌,使在松散过程中落到表面的细粉,分布到整个试样中。 1.2 水泥试样,应先通过0.9mm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2.水泥密度测定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的原理。其原理即为将水泥倒入装有一定量液体介质的李氏瓶内,并使液体介质充分地浸透水泥颗粒。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水泥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为密度,为使测定的水泥不产生水化反应,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油。具体步骤: 2(1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到0至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 2.2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2.3 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水泥。 2.4 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2.5 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 3(仪器漏气的检查 进行试验前,必须检查仪器是否漏气。检查的方法是,用胶皮塞塞紧圆筒口,抽气,关闭活塞,在3分钟内液面如未下降,就证明仪器并未漏气;否则必须找出漏气处加以密封。 4(圆筒中试料层体积的测定 用水银代替法测定料层体积。先在圆筒中穿孔板上填二片滤纸,然后在圆筒中汪满水银,用薄玻璃板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倒出水银称量,精确至0(05克,重复几次测定,使数值不变为止。然后取出一片滤纸,在圆筒中加入适量的试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