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实数

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3分)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

3

π

+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 等

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3分)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 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 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3—10分)

1、平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 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跟)。 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他们互 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 的平方根 做“a ±”。

2、算术平方根

正数a 的正 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正数和零的算 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a (a ≥0) 0≥a

==a a 2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

-a (a <0) a ≥0

3、立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a 的三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 立方根; 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注意:33a a -=-,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考点四、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 (3—6分)

1、有效数字

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 哪一位,就说它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右边精确的数位止的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数写做n

a 10?±的形式,其中101<≤a ,n 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考点五、实数大小的比较 (3分)

1、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2、实数大小比较的几种常用方法

(1)数轴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求差比较:设a 、b 是实数,

,0b a b a >?>- ,0b a b a =?=- b a b a

(3)求商比较法:设a 、b 是两正实数,;1;1;1b a b

a

b a b a b a b a ?>

(4)绝对值比较法:设a 、b 是两负实数,则b a b a

(5)平方法:设a 、b 是两负实数,则b a b a 2

2

。 考点六、实数的运算 (做题的基础,分值相当大)

1、加法交换律 a b b a +=+

2、加法结合律 )()(c b a c b a ++=++

3、乘法交换律 ba ab =

4、乘法结合律 )()(bc a c ab =

5、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ac ab c b a +=+)(

6、实数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二章 代数式

考点一、整式的有关概念 (3分)

1、代数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单项式

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注意:单项式是由系数、字母、字母的指数构成的,其中系数不能用带分数表示,如b a 2

3

14-,这种表示就是错误的,应写成b a 2

3

13-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如c b a 235-是6次单项式。

考点二、多项式 (11分)

1、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注意:(1)求代数式的值,一般是先将代数式化简,然后再将字母的取值代入。 (2)求代数式的值,有时求不出其字母的值,需要利用技巧,“整体”代入。 2、同类项

所有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3、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一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号。 (2)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一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变号。 4、整式的运算法则

整式的加减法:(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整式的乘法:),(都是正整数n m a

a a n

m n

m

+=?

),(都是正整数)(n m a a mn

n m = )()(都是正整数n b a ab n n n =

22

))((b a b a b a -=-+ 2

2

2

2)(b ab a b a ++=+ 2

2

2

2)(b ab a b a +-=-

整式的除法:)0,,(≠=÷-a n m a

a a n

m n

m

都是正整数 注意:(1)单项式乘单项式的结果仍然是单项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结果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因式中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3)计算时要注意符号问题,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同时还要注意单项式的符

号。

(4)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展开式中,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 (5)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

(6)),0(1

);0(10

为正整数p a a a

a a p

p

≠=

≠=- (7)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单项式

除以多项式是不能这么计算的。 考点三、因式分解 (11分)

1、因式分解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

(1)提公因式法:)(c b a ac ab +=+

(2)运用公式法:))((2

2

b a b a b a -+=- 2

2

2

)(2b a b ab a +=++ 2

2

2

)(2b a b ab a -=+- (3)分组分解法:))(()()(d c b a d c b d c a bd bc ad ac ++=+++=+++

(4)十字相乘法:))(()(2q a p a pq a q p a ++=+++ 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1)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取公因式。

(2)在各项提出公因式以后或各项没有公因式的情况下,观察多项式的项数:2项式可以尝试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3项式可以尝试运用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4项式及4项式以上的可以尝试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

(3)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考点四、分式 (8~10分)

1、分式的概念

一般地,用A 、B 表示两个整式,A ÷B 就可以表示成

B A 的形式,如果B 中含有字母,式子B

A

就叫做分式。其中,A 叫做分式的分子,B 叫做分式的分母。分式和整式通称为有理式。

2、分式的性质

(1)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2)分式的变号法则:

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3、分式的运算法则

;;bc

ad c d b a d c b a bd ac d c b a =?=÷=? );()(为整数n b a b a n n n = ;c b a c b c a ±=

± bd bc

ad d c b a ±=± 考点五、二次根式 (初中数学基础,分值很大)

1、二次根式

式子)0(≥a a 叫做二次根式,二次根式必须满足:含有二次根号“

”;被开方数a 必须是非负

数。

2、最简二次根式

若二次根式满足: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和步骤:

(1)如果被开方数是分数(包括小数)或分式,先利用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化简。

(2)如果被开方数是整数或整式,先将他们分解因数或因式,然后把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

3、同类二次根式

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0()(2

≥=a a a

)0(≥a a

(2)==a a 2

)0(<-a a

(3))0,0(≥≥?=

b a b a ab (4)

)0,0(≥≥=b a b

a

b a 5、二次根式混合运算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实数中的运算顺序一样,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或先去括号)。

第三章 方程(组)

考点一、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6分)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解:能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4、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其中方程)为未知数,(0a x 0≠=+b ax 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 是未知数x 的系数,b 是常数项。 考点二、一元二次方程 (6分)

1、一元二次方程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0(02≠=++a c bx ax ,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十一个关于未知数x 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

其中2

ax 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考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0分)

1、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b a x =+2

)(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a x +是b 的平方根,当0≥b 时,

b a x ±=+,b a x ±-=,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配方法

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不仅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上有所应用,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

2

2

)(2b a b ab a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则有2

2

2

)(2b x b bx x ±=+±。

3、公式法

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0(02

≠=++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04(242

2≥--±-=

ac b a

ac b b x 4、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的手段,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考点四、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3分)

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0(02

≠=++a c bx ax 中,ac b 42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02

≠=++a c bx ax 的根的

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ac b 42

-=? 考点五、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3分)

如果方程)0(02

≠=++a 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是21x x ,,那么a b x x -

=+21,a

c

x x =21。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和等于方程的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的相

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 考点六、分式方程 (8分)

1、分式方程

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2、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

解分式方程的思想是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它的一般解法是: (1)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 (2)解所得的整式方程

(3)验根:将所得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若等于零,就是增根,应该舍去;若不等于零,就是原方程的根。

3、分式方程的特殊解法 换元法:

换元法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其应用非常广泛,当分式方程具有某种特殊形式,一般的去分母不易解决时,可考虑用换元法。 考点七、二元一次方程组 (8~10分)

1、二元一次方程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项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3、二元一次方程组

两个(或两个以上)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5、二元一次方正组的解法 (1)代入法(2)加减法 6、三元一次方程

把含有三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 7、三元一次方程组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一次方程组成,并且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

第四章 不等式(组)

考点一、不等式的概念 (3分) 1、不等式

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集

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任何一个适合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值,都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 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它的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3、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方法

考点二、不等式基本性质 (3~5分)

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考试题型:

考点三、一元一次不等式 (6~8分)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一般地,不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将x 项的系数化为1 考点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8分)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

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它们所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当任何数x 都不能使不等式同时成立,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其解为空集。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第五章 统计初步与概率初步

考点一、平均数 (3分) 1、平均数的概念

(1)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n 个数,,,,21n x x x 那么,)(1

21n x x x n

x +++= 叫做这n 个数的平均数,x 读作“x 拔”。

(2)加权平均数:如果n 个数中,

1x 出现1f 次,2x 出现2f 次,…,k x 出现k f 次(这里

n f f f k =++ 21),那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这n 个数的平均数可以表示为

n

f x f x f x x k

k ++=

2211,这样求得的平均数x 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k f f f ,,,21 叫做权。

2、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1)定义法

当所给数据,,,,21n x x x 比较分散时,一般选用定义公式:)(1

21n x x x n

x +++= (2)加权平均数法:

当所给数据重复出现时,一般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n

f x f x f x x k

k ++=

2211,其中

n f f f k =++ 21。

(3)新数据法:

当所给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 的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公式:a x x +='。

其中,常数a 通常取接近这组数据平均数的较“整”的数,a x x -=11',a x x -=22',…,

a x x n n -='。)'''(1

'21n x x x n

x +++=

是新数据的平均数(通常把,,,,21n x x x 叫做原数据,,',,','21n x x x 叫做新数据)。

考点二、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4分) 1、总体:所有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2、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3、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4、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5、样本平均数: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样本平均数。

6、总体平均数: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总体平均数,在统计中,通常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考点三、众数、中位数 (3~5分) 1、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考点四、方差 (3分) 1、方差的概念

在一组数据,,,,21n x x x 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x 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通常用“2

s ”表示,即:])()()[(1

222212

x x x x x x n

s n -++-+-=

2、方差的计算 (1)基本公式:

])()()[(1

222212x x x x x x n

s n -++-+-=

(2)简化计算公式(Ⅰ):

])[(12222212

x n x x x n s n -+++= ,也可写成22

22212)][(1x x x x n s n -+++=

此公式的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原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平均数的平方。 (3)简化计算公式(Ⅱ):]')'''[(122

22212

x n x x x n

s n -+++=

当一组数据中的数据较大时,可以依照简化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将每个数据同时减去一个与它们的平均数接近的常数a ,得到一组新数据a x x -=11',a x x -=22',…,a x x n n -=',那么,

22

22212')]'''[(1x x x x n

s n

-+++= 此公式的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新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新数据平均数的平方。 (4)新数据法:

原数据,,,,21n x x x 的方差与新数据a x x -=11',a x x -=22',…,a x x n n -='的方差相等,也就是说,根据方差的基本公式,求得,',,','21n x x x 的方差就等于原数据的方差。

3、标准差

方差的算数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用“s ”表示,即

])()()[(1

222212x x x x x x n

s s n -++-+-=

=

考点五、频率分布 (6分) 1、频率分布的意义

在许多问题中,只知道平均数和方差还不够,还需要知道样本中数据在各个小范围所占的比例的大小,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得到它的频率分布。

2、研究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及有关概念 (1)研究样本的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是: ①计算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决定组距与组数 ③决定分点 ④列频率分布表 ⑤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2)频率分布的有关概念 ①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

③频率:每一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样本容量n )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频率。 考点六、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3分) 1、确定事件

必然发生的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在每次试验中必然会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有的事件在每次试验中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叫做不可能的事件。 2、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放声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考点七、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分)

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我们利用反复试验所获取一定的经验数据可以预测它们发生机会的大小。要评判一些游戏规则对参与游戏者是否公平,就是看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所谓判断事件可能性是否相同,就是要看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否一样,用数据来说明问题。 考点八、概率的意义与表示方法 (5~6分) 1、概率的意义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 发生的频率

m

n

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 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 就叫做事件A 的概率。

2、事件和概率的表示方法

一般地,事件用英文大写字母A ,B ,C ,…,表示事件A 的概率p ,可记为P (A )=P 考点九、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3分) 1、确定事件概率

(1)当A 是必然发生的事件时,P (A )=1 (2)当A 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时,P (A )=0 2、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0 1概率的值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考点十、古典概型 (3分) 1、古典概型的定义

某个试验若具有:①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构有有限多个;②在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我们把具有这两个特点的试验称为古典概型。

2、古典概型的概率的求法

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 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 包含其中的m 中结果,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A )=

n

m 考点十一、列表法求概率 (10分) 1、列表法

用列出表格的方法来分析和求解某些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2、列表法的应用场合

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两个因素, 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

考点十二、树状图法求概率 (10分)

1、树状图法

就是通过列树状图列出某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其概率的方法叫做树状图法。 2、运用树状图法求概率的条件

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三个或更多的因素时,用列表法就不方便了,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树状图法求概率。

考点十三、利用频率估计概率(8分) 1、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在同样条件下,做大量的重复试验,利用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可以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2、在统计学中,常用较为简单的试验方法代替实际操作中复杂的试验来完成概率估计,这样的试验称为模拟实验。

3、随机数

在随机事件中,需要用大量重复试验产生一串随机的数据来开展统计工作。把这些随机产生的数据称为随机数。

第六章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考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3分)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 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 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的交点O (即公共的原点)叫做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 轴和y 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 轴和y 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2、点的坐标的概念

点的坐标用(a ,b )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b a ≠时,(a ,b )和(b ,a )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考点二、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3分)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象限0,0>>?y x ;点P(x,y)在第二象限0,0>

点P(x,y)在第三象限0,0<?y x 。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点P(x,y)在x 轴上0=?y ,x 为任意实数;点P(x,y)在y 轴上0=?x ,y 为任意实数; 点P(x,y)既在x 轴上,又在y 轴上?x ,y 同时为零,即点P 坐标为(0,0) 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互为相反数 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5、关于x 轴、y 轴或远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 与点p ’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 与点p ’关于y 轴对称?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 与点p ’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 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1)点P(x,y)到x 轴的距离等于y ;(2)点P(x,y)到y 轴的距离等于x (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2y x + 考点三、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3~8分)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 ,如果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

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1)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变量x 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 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

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考点四、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3~10分) 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b kx y +=(k ,b 是常数,k ≠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一次函数b kx y +=中的b 为0时,kx y =(k 为常数,k ≠0)。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

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

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

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像是经过点(0,b )的直线;正比例函数kx y =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 k 的符号

b 的符号

函数图像

图像特征

k>0

b>0

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b<0

图像经过一、三、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b>0

图像经过一、二、四象限,y 随x 的

K<0

0 x 增大而减小

b<0

图像经过二、三、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注:当b=0时,一次函数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

4、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kx y =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5、一次函数的性质

一般地,一次函数b kx y +=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6、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kx y =(k ≠0)中的常数k 。确定一个一次函数,需要确定一次函数定义式b kx y +=(k ≠0)中的常数k 和b 。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 考点五、反比例函数 (3~10分) 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函数x

k y =

(k 是常数,k ≠0)叫做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1-=kx y 的形式。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0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

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 ≠0,函数y ≠0,所以,它的图像与x 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反比例

函数 )0(≠=k x k y

k 的符号 k>0 k<0

图像

性质

①x 的取值范围是x ≠0, y 的取值范围是y ≠0 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 ①x 的取值范围是x ≠0, y 的取值范围是y ≠0;

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 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确定及诶是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由于在反比例函数x

k

y =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像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

5、反比例函数中反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

如下图,过反比例函数)0(≠=

k x

k

y 图像上任一点P 作x 轴、y 轴的垂线PM ,PN ,则所得的矩形PMON 的面积S=PM ?PN=xy x y =?。

k S k xy x

k

y ==∴=

,, 。

第七章 二次函数

考点一、二次函数的概念和图像 (3~8分) 1、二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0,,(2

≠++=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叫做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2、二次函数的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关于a

b

x 2-

=对称的曲线,这条曲线叫抛物线。 抛物线的主要特征:

①有开口方向;②有对称轴;③有顶点。 3、二次函数图像的画法 五点法:

(1)先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出顶点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顶点M ,并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2)求抛物线c bx ax y ++=2

与坐标轴的交点:

当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时,描出这两个交点A,B 及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C ,再找到点C 的对称点D 。将这五个点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起来,并向上或向下延伸,就得到二次函数的图像。

当抛物线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或无交点时,描出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C 及对称点D 。由C 、M 、D 三点可粗略地画出二次函数的草图。如果需要画出比较精确的图像,可再描出一对对称点A 、B ,然后顺次连接五点,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

考点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0~16分)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

(1)一般式:)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 (2)顶点式:)0,,()(2

≠+-=a k h a k h x a y 是常数,

(3)当抛物线c bx ax y ++=2

与x 轴有交点时,即对应二次好方程02

=++c bx ax 有实根1x 和2

x 存在时,根据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因式))((212x x x x a c bx ax --=++,二次函数c bx ax y ++=2

可转化为两根式))((21x x x x a y --=。如果没有交点,则不能这样表示。 考点三、二次函数的最值 (10分)

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那么函数在顶点处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即当a

b

x 2-

=时,a

b a

c y 442-=最值

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21x x x ≤≤,那么,首先要看a

b

2-

是否在自变量取值范围21x x x ≤≤内,若在此范围内,则当x=a

b

2-时,a b ac y 442-=最值;若不在此范围内,则需要考虑函数在21x x x ≤≤范围内

的增减性,如果在此范围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当2x x =时,c bx ax y ++=22

2最大,当1x x =时,c bx ax y ++=121最小;如果在此范围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当1x x =时,c bx ax y ++=121最大,当

2x x =时,c bx ax y ++=22

2

最小。

考点四、二次函数的性质(6~14分)

1、二次函数的性质

函数

二次函数

,

,

(

2+

+

=c

b

a

c

bx

ax

y

图像

y

性质

(1)抛物线开口向上,并向上无限延伸;

(2)对称轴是x=

a

b

2

-,顶点坐标是(

a

b

2

-,

a

b

ac

4

42

-

);

(3)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x<

a

b

2

-时,y随x

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侧,即当

x>

a

b

2

-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简记左

减右增;

(4)抛物线有最低点,当x=

a

b

2

-时,y有最小

值,

a

b

ac

y

4

42

-

=

最小值

(1)抛物线开口向下,并向下无限延伸;

(2)对称轴是x=

a

b

2

-,顶点坐标是

a

b

2

-,

a

b

ac

4

42

-

);

(3)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x<

a

b

2

-时,y随

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右侧,即当

x>

a

b

2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简记左

增右减;

(4)抛物线有最高点,当x=

a

b

2

-时,y有最

大值,

a

b

ac

y

4

42

-

=

最大值

2、二次函数)0

,

,

(

2≠

+

+

=a

c

b

a

c

bx

ax

y是常数,中,c

b、

a的含义:

a表示开口方向: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b与对称轴有关:对称轴为x=

a

b

2

-

c表示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0,c)

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其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

因此一元二次方程中的ac

4

b2-

=

?,在二次函数中表示图像与x轴是否有交点。

当?>0时,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

当?=0时,图像与x轴有一个交点;

当?<0时,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

补充:

1、两点间距离公式(当遇到没有思路的题时,可用此方法拓展思路,以寻求解题方法)

如图:点A坐标为(x1,y1)点B

则AB间的距离,即线段AB

B

2、函数平移规律(中考试题中,只占3分,但掌握这个知识点,对提高答题速度有很大帮助,可以大大节省做题的时间)

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第八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考点一、直线、射线和线段(3分)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直线的概念

一根拉得很紧的线,就给我们以直线的形象,直线是直的,并且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

4、射线的概念

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这个点叫做射线的端点。

5、线段的概念

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6、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

在几何里,我们常用字母表示图形。

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一条射线可以用端点和射线上另一点来表示。

一条线段可用它的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注意:

(1)表示点、直线、射线、线段时,都要在字母前面注明点、直线、射线、线段。

(2)直线和射线无长度,线段有长度。

(3)直线无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4)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线面两种:

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

②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7、直线的性质

(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它可以简单地说成: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4)直线上有无穷多个点。

(5)两条不同的直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

8、线段的性质

(1)线段公理: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也可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线段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4)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9、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考点二、角(3分)

1、角的相关概念

201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Word版)

201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数学试卷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共8页,共三道大题,28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 试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第1-8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 下列几何体中,是圆柱的为 2. 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A )>4a (B )>0b c - (C )>0ac (D )>0c a + 3. 方程式?? ?=-=-14 833 y x y x 的解为 (A )?? ?=-=21y x (B )???-==21y x (C )???=-=12y x (D )? ??-==12 y x 4.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的反射面总面积相当于35个标准足球场的总面积。已知每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为7140m 2,则FAST 的反射面总面积约为 (A )2 3 1014.7m ? (B )2 4 1014.7m ? (C )2 5 105.2m ? (D )2 6 105.2m ? 5. 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o 60,则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A )o 360 (B )o 540 (C )o 720 (D )o 900 6. 如果32=-b a ,那么代数式b a a b a b a -???? ? ??-+222的值为

江苏省南京市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

南京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全面贯彻落实“大气十条”,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是今年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000 000千瓦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将数据15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15×106B. 1.5×107C.1.5×108D.0.15×108 2.﹣4的绝对值是() A.B.C. 4 D.﹣4 3.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2x2)3=﹣6x6 B.x2?x3=x6 C.6x4÷3x3=2x D.x2+x3=2x5 4.下列长度的各种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2,3 B. 1,5,5 C. 3,3,6 D. 3,5,1 5.如图,△ABC内接于⊙O,∠OBC=40°,则∠A的度数为() A.80°B.100°C.110°D.130° 6.下列数据是某班六位同学定点投篮(每人投10个)的情况,投进篮筐的个数为6,9,8, 4,0,3,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极差分别是( ) A.6,6,9 B.6,5,9 C.5,6,6 D.5,5,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7.的算术平方根为. 8.代数式有意义时,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9.分解因式:x2﹣y2﹣3x﹣3y=__________. 10.比较大小:25(填“>,<,=”). 11.化简:﹣= 12.若一元二次方程x2+4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c的值可以是(写出一个即可). 13.如图,已知C,D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周上的两点,O是圆心,半径OA=2,∠COD=120°,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B=∠D=90°,BC=DC,∠1=40°,则∠2=______度. 15.如图,在Rt△ABC中,∠BAC=90°,AB=AC=16cm,AD为BC边上的高.动点P从点A出发, 沿A→D方向以cm/s的速度向点D运动.设△ABP的面积为S1,矩形PDFE的面积为S2,运动时间为t秒(0<t<8),则t= 秒时,S1=2S2. 16.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有一个边长为4的平行四边形ABCD (Ⅰ)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Ⅱ)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将其剪拼成一个有一边长为6的矩形,画出裁剪线(最多两条),并简述拼接方法.

201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版)

201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第1-8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2.00分)(2018?北京)下列几何体中,是圆柱的为() A.B.C. D. 2.(2.00分)(2018?北京)实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A.|a|>4 B.c﹣b>0 C.ac>0 D.a+c>0 3.(2.00分)(2018?北京)方程组{x?x=3 3x?8x=14 的解为() A.{x=?1 x=2B.{x=1 x=?2 C.{x=?2 x=1 D.{x=2 x=?1 4.(2.00分)(2018?北京)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反射面总面积相当于35个标准足球场的总面积.已知每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为7140m2,则FAST的反射面总面积约为() A.7.14×103m2 B.7.14×104m2 C.2.5×105m2D.2.5×106m2 5.(2.00分)(2018?北京)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60°,则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A.360°B.540°C.720°D.900° 6.(2.00分)(2018?北京)如果a﹣b=2√3,那么代数式(x2+x2 2x ﹣b)? x x?x 的 值为() A.√3B.2√3 C.3√3 D.4√3 7.(2.00分)(2018?北京)跳台滑雪是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运动员起跳后的飞行路线可以看作是抛物线的一部分,运动员起跳后的竖直高度y(单位:m)与水平距离x(单位:m)近似满足函数关系y=ax2+bx+c(a≠0).如图记录

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二)及答案

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二)及答案 1.9的平方根是() A.±3 B.3 C.﹣3 D.81 2.支付宝与“快的打车”联合推出优惠,“快的打车”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据统计,2016年“快的打车”账户流水总金额达到147.3亿元,147.3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473×1010 B.14.73×1010 C.1.473×1011 D.1.473×1012 3.下列各图是一些常用图形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3ab﹣2ab=1 B.x4?x2=x6 C.(x2)3=x5 D.3x2÷x=2x 5.如图,已知a∥b,∠1=50°,则∠2=() A.40° B.50° C.120° D.130° 6.一家商店将某种商品按进货价提高100%后,又以6折优惠售出,售价为60元,则这种商品的进货价是() A.120元 B.100元 C.72元 D.50元 7.由几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几何图形如图,则它的左视图是()

(1) A. B. C. D. (a≠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8.若ab>0,则函数y=ax+b与y=b x () A.

B. C. D. 9.已知不等式组{x ?a

2017年浙江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二次函数(解析版)

2017年浙江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数学):专题06 二次函数 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 1、(2017?宁波)抛物线(m是常数)的顶点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2017·金华)对于二次函数y=?(x?1)2+2的图象与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称轴是直线x=1,最小值是2 B、对称轴是直线x=1,最大值是2 C、对称轴是直线x=?1,最小值是2 D、对称轴是直线x=?1,最大值是2 3、(2017?杭州)设直线x=1是函数y=ax2+bx+c(a,b,c是实数,且a<0)的图象的对称轴,() A、若m>1,则(m﹣1)a+b>0 B、若m>1,则(m﹣1)a+b<0 C、若m<1,则(m﹣1)a+b>0 D、若m<1,则(m﹣1)a+b<0 4、(2017?绍兴)矩形ABCD的两条对称轴为坐标轴,点A的坐标为(2,1).一张透明纸上画有一个点和一条抛物线,平移透明纸,这个点与点A重合,此时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2,再次平移透明纸,使这个点与点C重合,则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变为() A、y=x2+8x+14 B、y=x2-8x+14 C、y=x2+4x+3 D、y=x2-4x+3 5、(2017·嘉兴)下列关于函数的四个命题:①当时,有最小值10;②为任意实数,时的函数值大于时的函数值;③若,且是整数,当 时,的整数值有个;④若函数图象过点和,其中,,则.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2017·丽水)将函数y=x2的图象用下列方法平移后,所得的图象不经过点A(1,4)的方法是() A、向左平移1个单位 B、向右平移3个单位 C、向上平移3个单位 D、向下平移1个单位 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 三、解答题(共12题;共156分) 8、(2017?绍兴)某农场拟建一间矩形种牛饲养室,饲养室的一面靠现有墙(墙足够长),已知计划中的建筑材料可建围墙的总长为为50m.设饲养室长为x(m),占地面积为y(m2).

2017年中考数学专题练习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版)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填空题 1.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由①×2﹣②得. 2.在方程3x﹣y=5中,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为:y=,当x=3时,y=.3.在代数式3m+5n﹣k中,当m=﹣2,n=1时,它的值为1,则k=;当m=2,n=﹣3时代数式的值是. 4.已知方程组与有相同的解,则m=,n=. 5.若(2x﹣3y+5)2+|x+y﹣2|=0,则x=,y=. 6.有一个两位数,它的两个数字之和为11,把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所得的新数比原数大63,设原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x,十位数字为y,则用代数式表示原两位数为,根据题意得方程组. 7.如果是方程6x+by=32的解,则b=. 8.若是关于x、y的方程ax﹣by=1的一个解,且a+b=﹣3,则5a﹣2b=.9.已知a2﹣a+1=2,那么a﹣a2+1的值是. 10.若|3a+4b﹣c|+(c﹣2b)2=0,则a:b:c=. 二、选择题 11.如果3a7x b y+7和﹣7a2﹣4y b2x是同类项,则x,y的值是() A.x=﹣3,y=2 B.x=2,y=﹣3 C.x=﹣2,y=3 D.x=3,y=﹣2 12.已知是方程组的解,则a,b间的关系是() A.4b﹣9a=1 B.3a+2b=1 C.4b﹣9a=﹣1 D.9a+4b=1 13.若二元一次方程3x﹣y=7,2x+3y=1,y=kx﹣9有公共解,则k的取值为()A.3 B.﹣3 C.﹣4 D.4 14.若二元一次方程3x﹣2y=1有正整数解,则x的取值应为() A.正奇数B.正偶数 C.正奇数或正偶数 D.0

15.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满足不等式x +y >0,则a 的取值范围 是( ) A .a <﹣1 B .a <1 C .a >﹣1 D .a >1 16.方程ax ﹣4y=x ﹣1是二元一次方程,则a 的取值为( ) A .a ≠0 B .a ≠﹣1 C .a ≠1 D .a ≠2 17.当x=2时,代数式ax 3+bx +1的值为6,那么当x=﹣2时这个式子的值为( ) A .6 B .﹣4 C .5 D .1 18.设A 、B 两镇相距x 千米,甲从A 镇、乙从B 镇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行驶的速度分别为u 千米/小时、v 千米/小时,并有: ①出发后30分钟相遇; ②甲到B 镇后立即返回,追上乙时又经过了30分钟; ③当甲追上乙时他俩离A 镇还有4千米.求x 、u 、v . 根据题意,由条件③,有四位同学各得到第3个方程如下,其中错误的一个是( ) A .x=u +4 B .x=v +4 C .2x ﹣u=4 D .x ﹣v=4 三、解答题 19.解方程组: . 20.解方程组: . 21.解方程组:. 22.王大伯承包了25亩土地,今年春季改种黄瓜和西红柿两种大棚蔬菜,用去了44 000元,其中种黄瓜每亩用了1700元,获纯利润2600元;种西红柿每亩用了1800元,获纯利润2800元,问王大伯一共获纯利润多少元? 23.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某校甲、乙、丙三位同学一同调查了高峰时段某市的一环路、 二环路、三环路的车流量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 与有相同的 解,求a 、b 的值. 28.一批货物要运往某地,货主准备租用汽车运输公司的甲、乙两种货车,已知过去两次租用这种货车的情况如表所示.现租用该公司的甲种货车3辆乙种货车5辆,一次刚

2017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数学试卷 第1页(共22页) 数学试卷 第2页(共22页) 绝密★启用前 北京市2017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 .......................................................................... 1 北京市2017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答案解析 . (6) 北京市2017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是 ( ) A .线段PA 的长度 B .线段PB 的长度 C .线段PC 的长度 D .线段PD 的长度 2.若代数式 4 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x = B .4x = C .0x ≠ D .4x ≠ 3.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 ( ) A .三棱柱 B .圆锥 C .四棱柱 D .圆柱 4.实数a ,b ,c ,d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 ) A .4a -> B .0bd > C .|||d |>a D .0b c +> 5.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B C D 6.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5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 A .6 B .12 C .16 D .18 7.如果2 210a a +-=,那么代数式24()2 a a a a --的值是 ( ) A .3- B .1- C .1 D .3 8. 下面的统计图反映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地区的贸易情况 . 2011 年—2016 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和东欧地区的贸易额统计图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2017年中考数学冲刺模拟卷(1)及答案

2017年中考数学冲刺模拟卷(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9的相反数是() A. 1 9 B. 9 C. 1 9 D. -9 2.在如图的图案中可以看出由图案自身的部分经过平移而得到的是() A. B. C. D. 3.随着行政区划调整,2017年我区计划新建续建主次干道项目25个,全年计划完成交通投资19.79亿元,其中19.79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1.979×107元 B. 1.979×108元 C. 1.979×109元 D. 1.979×1010元 4.下列语句中错误的是() A. 数字0是单项式 B. 的系数是 C. 单项式xy的次数是2 D. 单项式﹣a的系数和次数都是1 5.不透明袋子中有2个红球、3个绿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其它无差别.从袋子中随机取出1个球,则() A.能够事先确定取出球的颜色B.取到红球的可能性更大 C.取到红球和取到绿球的可能性一样大D.取到绿球的可能性更大 6.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a0=1 B.a﹣1=﹣a C.a3?a2=a5 D.2a2+3a3=5a5 7.已知a﹣b=3,则代数式a2﹣b2﹣6b的值为() A.3 B.6 C.9 D.12 8.Rt△ABC中,AB=AC=2,点D为BC中点.∠MDN=90°,∠MDN绕点D旋转,DM、DN分别与边AB、AC交于E、F两点.下列结论:①(BE+CF)=BC;②S△AEF≤S△ABC;③S四边形AEDF=AD?EF;

④AD≥EF;⑤点A 到线段EF 的距离最大为1,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分式3 3x x -+的值为零,则x = ____________. 10.因式分解:24xy x -=________. 11.如果点P (﹣2,b )和点Q (a ,﹣3)关于x 轴对称,则a+b 的值是. 12.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若输入的值为2,则输出的值为__________. 13.初四二班的“精英小组”有男生4人,女生3人,若选出一人担任组长,则组长是男生的概率为__________. 14.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3x +1=0的两个实数根为1x 、2x ,则()()1211x x --的值为_________. 15.若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1m y x -=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内,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 16.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3,4,那么斜边上的中线长是________. 17.一个圆锥的高为3,侧面展开图是半圆,则圆锥的侧面积是_________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坐标原点,A 、B 、C 30)、(30)、(0,5),点D 在第一象限,且∠ADB =60o,则线段CD 的长的最小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76分)

2017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 一、选择题 1.(2017·甘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观察图象可得( ) A .k >0,b >0 B .k >0,b <0 C .k <0,b >0 D .k <0,b <0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象限, ∴k >0,又该直线与y 轴交于正半轴,∴b >0. 综上所述,k >0,b >0.故选A . 2.(2017·湖南湘潭)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 0ax b +≥的解集是( ) A .2x ≥ B.2x ≤ C.4x ≥ D .4x ≤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0ax b +≥,即y≥0,观察图形知,2x ≥故选C 考点: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 3.(2017·辽宁沈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1y x =-的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一次函数1y x =-的图象过(1,0)、(0,-1)两个点,观察图象可得,只有选项B 符合要求,故选B. 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 二、填空题 1.(2017·重庆A 卷)A 、B 两地之间的路程为238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先出发5分钟后,乙才出发,他们两人在A 、B 之间的C 地相遇,相遇后,甲立即返回A 地,乙继续向A 地前行.甲到达A 地时停止行走,乙到达A 地时也停止行走,在整个行走过程中,甲、乙两人均保持各自的速度匀速行走,甲、乙两人相距的路程y (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 (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乙到达A 地时,甲与A 地相距的路程是 米.

2017年中考数学专题练习20《直角三角形》

2017年中考数学专题练习20《直角三角形》 【知识归纳】 1. 锐角三角函数 1.定义 在Rt △ABC 中,∠C=90°,AB=c ,BC=a ,AC=b ,则∠A 的正弦:sinA=∠A 的对边 斜边=;∠A 的余 弦:cosA=∠A 的邻边斜边=;∠A 的正切:tanA=∠A 的对边 ∠A 的邻边 =;它们统称为∠A 的锐角三角函数 2.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sin30°= ,cos30°= tan30°= sin45°= ,cos45°= tan45°= sin60°= ,cos60°= tan60°= 3. 解直角三角形 (1)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共有5个元素,即3条边和2个锐角.由这些元素中的一些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常用关系 在Rt △ABC 中,∠C=90°,则:(1)三边关系:a 2 +b 2 = ;(2)两锐角关系:∠A +∠B= ; (3)边与角关系:sinA=cosB=________,cosA=sinB=,tanA=;(4)sin 2 A +cos 2 A= 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常用知识

(1)仰角和俯角 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叫,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叫 (2)坡度和坡角 坡度: 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面的 (或 ),记作i= 坡角: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记作a. i=tana,坡度越大,a角越大,坡面(3)方向角(或方位角): 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 【基础检测】 1.(2016?绥化)如图,小雅家(图中点O处)门前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经测得有一水塔(图中点A处)在距她家北偏东60°方向的500米处,那么水塔所在的位置到公路的距离AB是() A.250米B.250米C.米D.500米 2.(2016?泰安)如图,轮船沿正南方向以30海里/时的速度匀速航行,在M 处观测到灯塔P在西偏南68°方向上,航行2小时后到达N处,观测灯塔P 在西偏南46°方向上,若该船继续向南航行至离灯塔最近位置,则此时轮船离灯塔的距离约为(由科学计算器得到sin68°=0.9272,sin46°=0.7193,sin22°=0.3746,sin44°=0.6947)() A.22.48 B.41.68 C.43.16 D.55.63

(完整版)2017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数 学 试 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如图所示,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是( ) A .线段PA 的长度 B . 线段PB 的长度 C .线段PC 的长度 D .线段PD 的长度 2.若代数式 4 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0x = B .4x = C .0x ≠ D .4x ≠ 3. 右图是某个几何题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 ) A . 三棱柱 B . 圆锥 C .四棱柱 D . 圆柱 4. 实数,,,a b c d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 A .4a >- B .0bd > C. a b > D .0b c +> 5.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D . 6.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5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 6 B . 12 C. 16 D .18 7. 如果2 210a a +-=,那么代数式242a a a a ? ?- ?-?? g 的值是( ) A . -3 B . -1 C. 1 D .3 8.下面的统计图反映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地区的贸易情况. 2011-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和东欧地区的贸易额统计图

(以上数据摘自《“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 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 A.与2015年相比,2016年我国与东欧地区的贸易额有所增长 B.2011-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逐年增长 C. 2011-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的平均值超过4200亿美元 D.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比我国与东欧地区的贸易额的3倍还多 9.小苏和小林在右图所示的跑道上进行4×50米折返跑.在整个过程中,跑步者距起跑线的距离y(单位:m)与跑步时间t(单位:s)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17中考数学模拟卷及答案

2017中考数学模拟卷及答案 2017中考数学模拟卷及答案 A级基础题 1.要使分式1x-1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应满足() A.x=1 B.x≠0 C.x≠1 D.x=0 2.(2013年贵州黔西南州)分式x2-1x+1的值为零,则x的值为() A.-1 B.0 C.±1 D.1 3.(2013年山东滨州)化简a3a,正确结果为() A.a B.a2 C.a-1 D.a-2 4.约分:56x3yz448x5y2z=________;x2-9x2-2x-3=________. 5.已知a-ba+b=15,则ab=__________. 6.当x=______时,分式x2-2x-3x-3的值为零. 7.(2013年广东汕头模拟)化简:1x-4+1x+4÷2x2-16. 8.(2012年浙江衢州)先化简x2x-1+11-x,再选取一个你喜欢的数代入求值. 9.先化简,再求值:m2-4m+4m2-1÷m-2m-1+2m-1,其中m=2. B级中等题 10.(2012年山东泰安)化简:2mm+2-mm-2÷mm2-4=________. 11.(2013年河北)若x+y=1,且x≠0,则x+2xy+y2x÷x+yx的

值为________. 12.(2013年贵州遵义)已知实数a满足a2+2a-15=0,求1a+1-a+2a2-1÷a+1a+2a2-2a+1的值. C级拔尖题 13.(2012年四川内江)已知三个数x,y,z满足xyx+y=-2,yzz+y=34,zxz+x=-34,则xyzxy+yz+zx的值为________. 14.先化简再求值:ab+ab2-1+b-1b2-2b+1,其中b-2+36a2+b2-12ab=0. 分式 1.C 2.D 3.B 4.7z36x2yx+3x+1 5.32 6.-1 7.解:原式=x+4+x-4x+4x-4?x+4x-42 =x+4+x-42=x. 8.解:原式=x2-1x-1=x+1,当x=2时,原式=3(除x=1外的任何实数都可以). 9.解:原式=m-22m+1m-1?m-1m-2+2m-1=m-2m+1+2m-1=m-2m-1+2m+1m+1m-1=m2-m+4m+1m-1,当m=2时,原式=4-2+43=2. 10.m-611.1 12.解:原式=1a+1-a+2a+1a-1?a-12a+1a+2=1a+1-a-1a+12=2a+12, ∵a2+2a-15=0,∴(a+1)2=16. ∴原式=216=18.

(完整版)2017年浙江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三角形(解析版)

2017年浙江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数学)三角形 一、单选题(共4题;共8分) 1、(2017·金华)下列各组数中,不可能成为一个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 A、2,3,4 B、5,7,7 C、5,6,12 D、6,8,10 2、(2017·台州)如图,已知△ABC,AB=AC,若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于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AE=EC B、AE=BE C、∠EBC=∠BAC D、∠EBC=∠ABE 3、(2017?杭州)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DE//BC,若BD=2AD,则() A、 B、 C、 D、

4、(2017?杭州)如图,在△ABC中,AB=AC,BC=12,E为AC边的中点,线段BE的垂直平分线交边BC 于点D.设BD=x,tan∠ACB=y,则() A、x﹣y2=3 B、2x﹣y2=9 C、3x﹣y2=15 D、4x﹣y2=21 二、填空题(共4题;共5分) 5、(2017·衢州)如图,正△ABO的边长为2,O为坐标原点,A在轴上,B在第二象限。△ABO沿轴正方向作无滑动的翻滚,经第一次翻滚后得△A1B1O,则翻滚3次后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是________;翻滚2017次后AB中点M经过的路径长为________. 6、(2017?绍兴)如图,∠AOB=45°,点M,N在边OA上,OM=x,ON=x+4,点P是边OB上的点.若使点P,M,N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恰好有三个,则x的值是________. 7、一副含和角的三角板和叠合在一起,边与重合, (如图1),点为边的中点,边与相交于点.现将三角板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2),在从到的变化过程中,点相应移动的路径长为________.(结

2017年中考数学《数据的分析》专题练习含答案

数据的分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某课外学习小组有5人,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分别是120、100、135、100、125,则他们的成绩的平均数和众数分别是 ( ) A.116和100 B.116和125 C.106和120 D.106和1351. 2.体育课上测量立定跳远,其中一组六个人的成绩(单位:米)分别是:1.0,1.3,2.2,2.0,1.8,1.6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2.1 B. 1.6 C.1.8 D.1.7 3.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均是9.2环,方差分别为2 =0.56s 甲,2 =0.60s 乙,2=0.50s 丙,2 =0.45s 丁,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一鞋店试销一种新款女鞋,试销期间卖出情况如下表: 则下列统计量对鞋店经理来说具有意义的是( ) A .平均数 B .众数 C .中位数 D .标准差 5.某中学随机地调查了50名学生,了解他们一周在校的体育锻炼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则这50名学生这一周在校的平均体育锻炼时间是( ) A .6.2小时 B .6.4小时 C .6.5小时 D .7小时 6. 某校开展“节约每一滴水”活动,为了了解开展活动的一个月以来节约用水的情况,从八年级的400名同学中选出20名同学统计了解各自家庭一个月的节水情况,见下表:

请你估计这400名同学的家庭一个月节约用水的总量大约是( ) A. 130 m 3 B. 135 m 3 C. 6.5 m 3 D. 260 m 3 7.某校七年级有13名同学参加百米竞赛,预赛成绩各不相同,要取前6名参加决赛,小梅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13名同学成绩的( ) A.中位数 B.众数 C.平均数 D. 方差 8.10名同学分成甲、乙两队进行篮球比赛,他们的身高(单位:cm )如下表所示: 设两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依次为x 甲,x 乙,身高的方差依次为2s 甲,2s 乙,则下列关系 中完全正确的是( ) A .x x =甲乙,2 2s s >乙 甲 B .x x =甲乙,2 2s s <乙 甲 C .x x >甲乙,22s s >乙甲 D .x x <甲乙,2 2s s <乙 甲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9. 数据5,7,8,8,9的众数是 . 10.已知一个样本是8,4,a ,6,9,其平均数是7,则a = ,2s = . 11.某学生7门学科考试成绩的平均分是80分,其中3门学科的平均分是78分,则另外4门学科成绩的平均分是_________. 12. 数学老师布置10道选择题作为课堂练习,课代表将全班同学的 答题情况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如图.根据此图可知,每位同学答 对的题数所组成样本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 13.随机抽取某城市一年(以365天计)中的30天的日平均气温状况统计如下:

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及答案

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及答案 1.-3的倒数是() A.?1 3 B.1 3 C.-3 D.3 2.石墨烯是现在世界上最薄的纳米材料,其理论厚度仅是0.00 000 000 034m,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3.4×10?9 B.0.34×10?9 C.3.4×10?10 D.3.4×10?11 3.下列四个几何体中,主视图是三角形的是() A. B. C.

D. 4.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4x-x=2x B.2x?x4=x5 C.x2y÷y=x2 D.(?3x)3=?9x3 5.一条葡萄藤上结有五串葡萄,每串葡萄的粒数如图所示(单位:粒).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1) A.37 B.35 C.33.8 D.32 6.掷一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朝上一面的数字,与3相差1的概率是() A.1 2 B.1 6 C.1 5 D.1 3 7.下列美丽的图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8.如图,已知AD∥BC,∠B=32°,DB平分∠ADE,则∠DEC=() (1) A.64° B.66° C.74° D.86°

9.如图,在已知的△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 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 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1 2 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 若CD=AC,∠A=50°,则∠ACB的度数为() (1) A.90° B.95° C.100° D.105° 10.观察如图所示前三个图形及数的规律,则第四个□的数是 () (1) A.√3 B.3 C.√3 2 D.3 2 11.点A,B的坐标分别为(-2,3)和(1,3),抛物线y=a x2+bx+c(a<0)的顶点在线段AB上运动时,形状保持不变,且与x轴交于C,D两点(C在D的左侧),给出下列结论:①c<3;②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③若点D的横坐标最大值为5,则

2017-2018年数学中考分类汇编

泰安市2017-2018年数学中考分类汇编 代数部分 一、数与式 1.(3分)(2017?泰安)下列四个数:﹣3,﹣,﹣π,﹣1,其中最小的数是( ) A .﹣π B .﹣3 C .﹣1 D .﹣ 2.(3分)(2017?泰安)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 2?a 2=2a 2 B .a 2+a 2=a 4 C .(1+2a )2=1+2a +4a 2 D .(﹣a +1)(a +1)=1﹣a 2 4.(3分)(2017?泰安)“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将数据3万亿美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3×1014美元 B .3×1013美元 C .3×1012美元 D .3×1011美元 5.(3分)(2017?泰安)化简(1﹣)÷(1﹣ )的结果为( ) A . B . C . D . 1.(2018?泰安)计算:0(2)(2)--+-的结果是( ) A .-3 B .0 C .-1 D .3 2.(2018?泰安)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33623y y y += B .236y y y ?= C .236(3)9y y = D .325y y y -÷= 13(2018?泰安).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3kg ,将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kg . 16(2018?泰安).观察“田”字中各数之间的关系:,…,,则c 的值为 .

19.(2018?泰安)先化简,再求值 2443 (1)11 m m m m m -+÷----,其中2m =. 二、方程与不等式 9.(3分)(2017?泰安)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 <2,则k 的取值范围为( ) A .k >1 B .k <1 C .k ≥1 D .k ≤1 21.(3分)(2017?泰安)分式 与 的和为4,则x 的值为 3 . 22.(3分)(2017?泰安)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k ﹣1)x +(k 2﹣1)=0无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为 k > . 7.(3分)(2017?泰安)一元二次方程x 2﹣6x ﹣6=0配方后化为( ) A .(x ﹣3)2=15 B .(x ﹣3)2=3 C .(x +3)2=15 D .(x +3)2=3 10.(3分)(2017?泰安)某服装店用10000元购进一批某品牌夏季衬衫若干件,很快售完;该店又用14700元钱购进第二批这种衬衫,所进件数比第一批多40%,每件衬衫的进价比第一批每件衬衫的进价多10元,求第一批购进多少件衬衫?设第一批购进x 件衬衫,则所列方程为( ) A .﹣10= B .+10= C . ﹣10= D . +10= 6.(2018?泰安)夏季来临,某超市试销A 、B 两种型号的风扇,两周内共销售30台,销售收入5300元, A 型风扇每台200元, B 型风扇每台150元,问A 、B 两种型号的风扇分别销售了多少台?若设A 型风扇 销售了x 台,B 型风扇销售了y 台,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为( ) A .530020015030x y x y +=?? +=? B .5300 15020030x y x y +=??+=?

2017年中考数学专题练习整式及其运算

整式及其运算知识点1.整式的运算: 例1.计算: (1) ;(2) ; (3) . 知识点2.因式分解: 例2.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 ;(2) . 知识点3.化简,求值: 例3.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

知识点4.探索规律: 例4.观察下列各算式,并寻找规律: ; ; ; ;… (1)找出规律,并按规律在横线上填空: ; ; (2)用含字母的等式表示上述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上述规律,计算 的值. 知识点5.乘法公式的相关背景: 例5.图1是一个长为 、宽为 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

(1)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2)根据(1)中结论,请写出下列三个代数式 , , 之间的等量关系;(3)根据(2)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如下问题:若 ,求 和 的值. 基础训练: 1.用代数式表示“比 的2倍大1”的那个数是() 2.若正方形的周长是 ,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3.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4.下列各代数式中,是六次式的是( ) 5.下列去括号中,正确的是 ( ) 6.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7.若

,则 () 8.单项式 的系数是_____________,次数是______________. 9.计算: . 10.分解因式: . 11.若 与 是同类项,则: . 12.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其中一边长为 ,则这条边上的高线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

2017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及详细评析

2017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试卷评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3分)(2017?北京)如图所示,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 A.线段PA的长度B.线段PB的长度C.线段PC的长度D.线段PD的长度【解答】解:由题意,得 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线段PB的长度,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解题关键. 2.(3分)(2017?北京)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A.x=0 B.x=4 C.x≠0 D.x≠4 【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求出x的范围; 【解答】解:由意义可知:x﹣4≠0, ∴x≠4,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3.(3分)(2017?北京)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

A.三棱柱B.圆锥C.四棱柱D.圆柱 【分析】侧面为三个长方形,底边为三角形,故原几何体为三棱柱. 【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这个几何体是三棱柱.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棱柱的展开图,考法较新颖,需要对三棱柱有充分的理解. 4.(3分)(2017?北京)实数a,b,c,d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A.a>﹣4 B.bd>0 C.|a|>|d|D.b+c>0 【解答】解:由数轴上点的位置,得 a<﹣4<b<0<c<1<d. A、a<﹣4,故A不符合题意; B、bd<0,故B不符合题意; C、|a|>4=|d|,故C符合题意; D、b+c<0,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3分)(2017?北京)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 ..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 C.D.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2017年中考数学计算题分类汇编

最近6年内中考数学计算题集锦 1. 计算: ()3222143-??? ??-?+ 2.先化简,后求值:)2())((-+-+b b b a b a , 其中.1,2-==b a 3. 解分式方程: x x x -+--3132=1。 4. 解分式方程:21 211=++-x x x 。 、 5. 计算: 02338(2sin 452005)(tan 602)3---?-+?-

6.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2(3)3322 x x x --≤???-

9. 解不等式组:53(4)223 1. x x >-+?? -?,≥ 10.计算1303)2(2514-÷-+?? ? ??+- 11、计算 22)145(sin 230tan 3121-?+?-- 12、计算)+()-(+-ab b a ]a b a b b a a [2÷

13. 计算:-22 + ( 12-1 )0 + 2sin30o 14.解不等式组 3(2)451214x x x x x ????? -+<-+≥- 15.观察下列等式 111122=-?,1112323=-?,1113434=-?, 将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111111113111223342233444 ++=-+-+-=-=???. (1)猜想并写出:1(1) n n =+ . (2)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 ①111112233420062007 ++++=???? ; ②1111122334(1) n n ++++=???+ . (3)探究并计算: 111124466820062008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