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阅读专项练习《精彩的大象表演》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阅读专项练习《精彩的大象表演》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阅读专项练习《精彩的大象表演》

5阅读专项练习

精彩的大象表演

在泰国看大象表演,真是令人欢乐开怀的美妙享受。

大象的确是()的表演家。它们结队而出,甩起长鼻子,扇动大耳朵,踏着音乐节拍,跳起舞来。接着,又一个个出场献技,有的吹口琴,有的做体操,有的过独木桥。()的节目,赢得了满堂喝彩。

最有趣的是大象踢足球。有头大象看来临门一脚的功夫欠佳,几次射门,都踢飞了。它索性用鼻子钩着球,绕开驯象师,把球放在离球门不远的地上,用又粗又笨的脚轻轻一拨,破门了。这头憨厚而又聪明的大象,让观众们笑得前俯后仰。

人和大象的拔河比赛尤为激动人心。几十人小伙子组成一方,一齐拉紧了绳子,要和另一端的一头大象比试。“一、二、三!”比赛开始了。年轻人一齐发力,齐刷刷地向后倒去。大象却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绳子中间的红结慢慢向年轻人这方移动。观众们有节奏地高喊“加油!加油!”,期待着出现战胜大象的奇迹。大象岂肯示弱,它猛一使劲,众人一方招架不住,几十个人摔倒在地,只得认输。

最让人提心吊胆的是大象过人表演。场子中央并排放着八张凉席,凉席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一米。有幸睡上凉席的八个人中,有年轻小伙子,有上了年纪的老者,还有一黄头发蓝眼睛的女郎。他们一个个凝神屏息,等待着惊心动魄的那一刻。只见两头披红戴绿的大象,一前一后,抬起粗壮如柱的腿,稳健而准确地跨过了一个个人体。有头大象用长鼻子在一个少年身上从头到脚扫了一遍,又抬起一只脚按在少年的肚子上。全场突然静了下来,人们都为那少年捏了一把汗。这时,大象在少年肚子上轻轻按摩了两下,又继续前行,有惊无险的一幕过去了。

表演结束后,大象对送来香蕉的观众彬彬有礼地鞠躬致谢。有些观众没带食物,就投以钱币,大象见了,就用鼻子卷起来,跑到附近的水果摊买香蕉吃。

解题步骤

1.默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找出关键语句。

3.对关键语句进行改造,概括段意。

练习题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精彩纷呈名不虚传津津乐道

2.文中的大象表演了哪些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概括选文第3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的大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精彩纷呈名不虚传

2.大象表演了跳舞、吹口琴、做体操、过独木桥、拔河、过人等节目。

3.人和大象进行了激烈的拔河比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怎样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有:借助关键语句、分层概括、连接关键词语等。这里所用的是借助关键语句的方法。我们读了第3自然段后,会发现第1句话是这一段的关键句,下面的内容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但这句话不能直接拿来用,要稍加改造,改成“人和大象进行了激烈的拔河比赛”,就能概括出段落大意了。

4.大象很聪明,会表演节目,还会拿着钱买香蕉;很有礼貌,对观众鞠躬致谢。

图文解读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

第四单元检测 一、填空题。 1.两个两位数相乘,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一个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小2,乘一个比最大的一位数大2的数,积是()。 3.在估算31×80时,可以把31看成(),乘80得()。 4.某小区有12栋居民楼,每栋楼有15层,每层有8户,每栋楼有()户。 5.计算38×12时,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3,得(),这个数应该写在积的()位上。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 A.90 B.19 C.909 2.50×80的积的末尾有()个0。 A.2 B.3 C.4 3.的积最大是()。 A.1563 B.143 C.1023 4.25×65的积的最高位是()位。 A.十 B.百 C.千 5.9×54的积的后面添()个0,就等于90×54的积。 A.2 B.1 C.3 三、在里填上“>”“<”或“=”。 16×2717×2656×70560×725×36125×8 80×807×90013×1513×130÷40104010×0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80×50=78÷6=40×21= 7×90=20×31=600×8= 33×30=30×60=15×60=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50×4867×2134×8485×20 3.计算下面各题。 40+28×9036×(96-58)16×34÷848×32-185 五、解决问题。 1.一页有多少个字? 2.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3. 4.小林拿一些火柴棒摆了18个正方形。如果用这些火柴棒摆三角形,可以摆多少个?(图形的边不重合) 5. (1)小狗的体重是多少? (2)小马的体重是多少? (3)大象的体重是多少?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检测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15分) 1.小明想知道自己计算的“500-437=63”对不对,他可以采取的检查方法是(),看结果是否等于();或者()减(),看结果是否等于()。 2.在一道减法算式里,减数是267,差是156,被减数是()。 3.估算306+291时,可以把306看作(),把291看作(),306+291的和约是()。 4.估算712-254时,可以把712看作(),把254看作(),差大约是()。 5.请你根据778-439=339,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二、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2分) 1.个位上相减不需要退位的算式是()。 ①500-123 ②872-755 ③712-621 2.个位、十位上相减都需要退位的算式是()。 ①500-123 ②712-621 ③872-755 3.个位、十位、百位相加都要进位的算式是()。 ①734+436 ②512+489 ③180+378 4.某校三年级有学生692人,其中男生358人,男生比女生多24人。算式“358-24”解决的是()的问题。 ①全年级人数②男生人数③女生人数 5.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差不可能是()位数。 ①二②三③四 6.最小的三位数减最大的两位数差是()。 ①1 ②900 ③8999 三、计算。(共36分)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每题2分,共12分) 56+296= 308+276= 339+461=

508-46= 720-289= 1000-994= 2.计算。(每题3分,共18分) 368+250-140 437-298+588 560+81÷9 865-(143+292)(400-355)÷5 930-600-280 3.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每题2分,共6分) ()()()改正:改正:改正: 四、在表里填上合适的数。(共10分) 加数243 321 217 735 加数139 546 637 和670 872 973 被减数872 804 620 356 减数249 284 268 差634 632 523 五、解决问题。(第4、5、6题每题5分,其余每题4分,共27分)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三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 一、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 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 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 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 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 亮,惹人喜爱。 1 、填空:这段话是按________ 顺序写的。先写小院西面是_______ _ ,北面有个___________ ,院子东面种着____________ ,南面是____ ______ 。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___________ ,这段话中的第_____句到第_____ 句,都是写这里的景色的。 2 、读句子,想想带点词的意思,给合适的说法打“√”。(1% ) 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这句话写了:①葡萄长得多,有时香味会使人像喝醉酒一样糊里糊涂。……( ) xKb1 .C om ②葡萄不但长得多,而且香味使人陶醉。………………………( )

③葡萄成熟了,很可爱。…………………………………………( ) 3 、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高大( ) 热闹( ) 4 、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_________ __________ 漂漂亮亮_________ _________ 5 、用“”划出打比方的句子。 6 、给文中画□的地方加上 标点。 7 、文中的“青菜黄瓜茄子西红柿”总的名称是()类。 二、前面的小凳(dèng dèn)子上摆着个针线笸箩,笸箩里放着剪刀、线团、布头和针线包。针线包上绣着个红五星,特别引人注目。多年来,邓奶奶随身带着它,一直带到了北京。从什么时候起,她就有了这个针线包 呢?从延安的空洞里,从重庆的红岩村,也可能从二万千里长征(zēng zh ēng)的路上。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上“√”。2.填空:笸箩里放着、、和。 3.特别引人注目的是。 4.“邓奶奶随身带着它,一直带到了北京。”这句话中的“它”是指;这句话

(完整)三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3、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4、有些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5、播种方法:选种、松土、下种、浇水。 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7、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料都是绿叶提供的。 9、植物的叶子是平展的,这样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0、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子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11、植物体内有叶绿体,因此大多数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的。 12、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3、凤仙花的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14、果实是由花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5、凤仙花的生长过程是:种子、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16、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7、凤仙花的身体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8、凤仙花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共95天。 19、茎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如凤仙花的茎——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茎;红薯的茎、南瓜的茎——匍匐茎。 20、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①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 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21播种方法: 1、选种:要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2、在花盆里放入适量的土; 3、按出小坑,放进种子,再用土盖上; 4、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放在温暖的地方。 22、光合作用原理: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公式:二氧化碳+水阳光氧气+养料 23、怎样证明茎能运输水分? ①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②将芹菜放入烧杯中,观察芹菜的变化 ③芹菜的茎变红,说明茎能运输水分 24、小老鼠为什么没有被憋死?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一、教材简析: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一单元教材,就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同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的。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和时间赛跑》《检阅》《争吵》为精读课文,《绝招》为略读课文。 《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要珍惜时间,体会到了时间的重要性和怎样珍惜时间。时间往往就在我们身旁。看电视的时候,时间顺着精彩的节目一分一秒过去;和别人说悄悄话的时候,时间带上这些小秘密轻悄悄过去;玩耍时,便从嬉闹的身影旁过去,我觉察他有匆匆流去;想把他挽留时,却不知他早已一去不回头;无聊而发呆时,时间把珍贵的一刻留给我们,我们却不懂得珍惜,他无奈地叹息,又从我的双眼前过去了……看,时间来去就是如此匆匆,关键看我们自己的把握,有限的时间往往可以无限把握。人在拥有的时间里快跑几步,尽管那几步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也许那几小步就成了人生起步的奠基,受益无穷。所以,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和时间赛跑吧。 《检阅》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对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节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争吵》围绕课文“我”和克莱帝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绝招》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学生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此外,在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分别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同学交流自己学本领的经过,这样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对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二、单元整体设计 教学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应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另一方面,还要会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在这一组课文学习中,一方面要通过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并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得到生活的启示;另一方面,还要联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本单元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练习题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632÷7的商是________位数,最高位在________位。 2、小东和小明进行400米赛跑。小东用了1分13秒,小明用了1分6秒,(____)跑得快一些。 3、如图的周长是______米. 4、小明4分钟行220米,照这样计算,再行2分钟,共行_____米. 5、25×40的积的末尾有(__________)个0。 6、4分=_____秒 180秒=_____分一刻钟=_____分 7、如果时钟现在是18时整,那么分针旋转144圈后是(______)时。 8、下图是用边长均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它的周长是(____)厘米,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 9、一支钢笔9元钱,一支圆珠笔3元钱,钢笔的价钱是圆珠笔的________倍。 10、三位数和一个不是零的一位数相乘,积可能是(______)位数,也可能是(______)位数。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小明从学校回家要用15分钟,他每分钟走70米,他家到学校

有多少米?这道题要我们求的是()。 A.时间B.路程C.速度D.数量 2、把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剪成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分米.A.8 B.12 C.5 3、小明每天大约用()刷牙。 A.3小时B.3分钟C.3秒钟 4、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厘米. A.38厘米B.34厘米C.30厘米 5、一张长方形的画纸,长9分米,宽7分米,如果长和宽都减少2分米,则面积减少( )平方分米。 A.4 B.18 C.14 D.28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999×101的积和999×(100×1)的积相等. () 2、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不一定是闰年。() 3、如果A×B=0,那么A和B中至少有一个数是0。() 4、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也有无数条对称轴。() 5、在计算时,小数部分末尾的零可以去掉。() 四、计算题。(30分) 1、直接写得数。 80×3= 16×4= 54-17= 28+45=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职业 [印度]泰戈尔 早晨,钟敲十下的时候,我沿着我们的小巷到学校去。 每天我都遇见那个小贩,他叫道:“镯(zhuó)子呀,亮晶晶的领子!” 他没有什么事情急着要做,他没有哪条街道一定要走,他没有什么地方一定要去,他没有什么规定的时间一定要回家。 我愿意我是一个小贩,在街上过日子,叫着:“镯子呀,亮晶晶的镯子!” 下午四点钟,我从学校里回家。 从一家门口,我看见一个因了在那里掘地。他用他的锄子,要怎么掘,便怎么掘,他被尘土污了衣裳;如果他被太阳晒黑了或是身上被打湿了,都没有人骂他。 我愿意我是一个园丁,在花园里掘地,谁也不来阻止我。 天色刚黑,妈妈就送我上床。 从开着的窗口,我看见更(gēng)夫①走来走去。 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灯立在那里,像一个头上生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 更夫摇着他的提灯,跟他身边的影子一起走着,他一生一次都没有上床去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注释:①更夫:旧时打更巡夜的人。 (选自《新月集》)(1)我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印度的________,这篇文章选自《________》,我们学过的课文《________》也选自这本散文诗集。 (2)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画上横线。 (3)请根据文章的内容连一连。 早晨上学________ 看见更夫愿做小贩 下午放学________ 遇见小贩愿做园丁 天黑________ 看见园丁愿做更夫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叫卖镯子的小贩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所以“我”愿做小贩 B. 园丁默默无闻,却任劳任怨、无拘无束,所以“我”愿做园丁 C. 更夫的生活很孤独,夜晚也可以到处游玩,所以“我”愿做更夫 (5)小朋友,你长大以后想从事什么职业?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泰戈尔;新月集;花的学校 (2)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灯立在那里,像一个头上生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 (3)遇见小贩—愿做小贩 ;看见园丁——愿做园丁 ;看见更夫——愿做更夫 (4)C (5)略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教科版(含解析)

教科版三年级下学期科学第四单元测试 一、判断 1.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2.辨别铁制品,使用磁铁检测比用眼看更可靠。() 3.小磁针只有能自由旋转时才能指示方向。() 4.在检测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实验中,检测的物体越多,结果越可靠。() 5.磁石是一种能吸铜的矿石。() 6.用钢针自制的指南针要标明南、北极。() 7.磁铁之所以能指示南北,是因为地球本身是个大磁体。() 8.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9.磁铁的磁力大小是永远不变的。() 10.圆形磁铁只有一个磁极。() 二、选择 11.水浮式指南针在( )多年前就出现了。 A. 2000 B. 900 C. 500 12.磁铁能吸引( )等物体。 A. 铁钥匙、回形针、铁钉 B. 布条、塑料片、铝片 C. 铝片、铜导线、纸夹 13.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是( )。 A. 水浮式指南针 B. 指南鱼 C. 司南 14.磁铁的形状有( )。

A. 五种 B. 很多种 C. 一种 15.用磁石摩擦,钢针比铁钉、铁片具有的磁性( )。 A. 强 B. 弱 C. 差不多 16.磁铁的S极与S极相接近时会( )。 A. 排斥 B. 吸引 C. 既不排斥也不吸引 17.一个磁铁如果每月受到敲击、高温或强磁场等影响,磁力大小一般( )。 A. 会发生改变的 B. 不会发生改变的 18.小明不小心将实验的铁粉打翻在地,有下列( )方法能使铁粉恢复原状且方法最佳。 A. 利用吸尘器 B. 利用扫把 C. 用手捡 D. 隔纸使用磁铁 19.把如图的两个环形磁铁吸合在一起,它的磁力会( )。 A. 增强 B. 减弱 C. 不会变化 20.磁悬浮列车是应用磁铁( )的性质悬浮在轨道上的。 A. 同极互相排斥 B. 异极互相吸引 C. 有磁性 D. 能吸铁 三、填空 21.制作魔力小针时,要把缝衣针在磁铁上沿________多摩擦几下。 22.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________是指南针的祖先。 23.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磁性指南仪器。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素质测评试卷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在括号里打“√”。(3分) 二、读拼音,写词语。(8分) f ēn f āng s ū x ǐng xi ū ji àn m ì f ēng ji ǎn ch á zh ǔn qu è bi àn bi é k ūn ch óng 三、照样子,组字再组词。(5分) 组 (组词) _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四、我会查字典。(7分) 1.“斗”,共 画,用部首法查______部。它在“斗争”中读______,用 这个读音再组一个词:______。它还有一个读音是______,用这个音组词: ______。它的结构是______。 2.“内”,用部首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用音序法先查音序______, 再查音节______,组词:______、______。它的结构是______。 五、词语模仿秀。(6分) 荡来荡去(“~来~去”式)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确确实实(AABB 式)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六、选择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设问 拟人 比喻 ╱ ╲ z ào ( ) c āo ( ) 干燥. ╱ ╲ qi à( ) sh ì( ) 合适. ╱ ╲ g ài ( ) k ài ( ) 大概. ╱ ╲ c āo ( ) ch āo ( ) 超.过 ╱ ╲ x ī( ) x ì( ) 缝隙. ╱ ╲ ji ǎo ( ) ji ào ( ) 比较. 舌 吴 百 夸 余 且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_____你敢碰我吗_____陶罐子_____铁罐傲慢地问_____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è)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_____何必这样说呢_____陶罐说____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____有什么可吵的呢_____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标点。 ①________你敢碰我吗________陶罐子________铁罐傲慢地问________ ②________何必这样说呢________陶罐说_______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_______有什么可吵的呢________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说或看待。________ ②生活在一起融洽友爱,不争吵。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 A.反问句 B.感叹句 这句话还可以换个说法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进行判断正误。 ①铁罐有足够的资本骄傲,它看到了自己的优点。 ②铁罐没有道理骄傲,因为它没有正视自己的短处,也没有发现陶罐的长处。 ③铁罐本来就比陶罐强一些,陶罐无论哪个方面都比不过铁罐。 ④铁罐和陶罐各有特点,铁罐骄傲是因为对自己只看到优点,而对陶罐只看到缺点。 【答案】(1)“;,;!”;。;“;?”;,“;,;!” (2)相提并论;和睦相处 (3)A;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 (4)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磁铁 磁铁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磁铁有许多种形状,如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块形磁铁、圆形磁铁等。 3.磁铁磁力两端强,中间弱,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4.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 表示。 5..两块磁铁有时会往一块吸,我们叫它们相互吸引;有时会往两边推,我们叫它们相互排斥。 6.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做同极,不相同的有磁极叫做异极。 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7.把两块相吸的磁铁吸在一起,磁力的大小会增大; 把两块相斥的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的大小会减小。 8.两个或多个磁铁放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有的会增大,但不是成倍的增加,如果继续吸上磁铁,磁力还会继续增大,但增大的数量会依次递减;有的会减小。 9.各种形状的磁铁都有南、北极,并且当磁铁断成几节后,每一节都有两个极:南极和北极 10.存放磁铁时应将两个磁铁的南、北极叠加起来。这样有利于保护磁铁的磁性。 11.形状、大小相同的磁铁,磁力(不一定)相同。 12.一个磁铁如果没有受到敲击、高温或强磁场等影响,磁力大小一般是固定的 13比较磁力大小,可以用磁铁吸引回形针的数量来判断。 14.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共同特点:不都是用铁制成的,可以是镍、钴等。 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共同特点:都不是用铁制成的。 15.用磁铁吸铁质物的方法可以把铁质物和其他物品分开, 16.检验没有标明南北极的磁铁可以采用悬挂法、指南针验测法、磁铁检测等。 17.人们很早发现,铁钉、钢针被磁石接触或摩擦后,有时会具有磁性,还发现同样用磁石摩擦,钢针比铁钉、铁片具有的磁性强一些。 18.人们逐渐掌握了用摩擦的方法制造小磁铁。 19.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20.磁化:使铁片、钢针变成磁铁的过程叫磁化。 问答题 1.怎样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来做一根磁针? 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20~30次。 2.说说我们在什么地方发现过磁铁? 答:如文具盒、门吸、磁性白板、话筒、扬声器、冰箱里的封条,在铁皮黑板(或白板)上压图片的小磁贴,打靶玩具中的磁铁飞镖等都用了磁铁。 3.蹄形磁铁的两个磁极在哪? 在两头. 4.环形磁铁的两个磁极在哪? 环形磁铁的磁极在正面和反面。 5.一个蹄形磁铁从中间断开后,每一段磁铁的磁极个数为什么还是两个?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13) 1.85的6倍是(),32的18倍是()。 2.19个18比20个18少了()个18,20个18是(),19个18是()。 3. 25×4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4. 48×16的积是( )位数,27个32相加的和是( )。 5.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 6.在○里填上”>”<”或“=”。 29×10○300 30×50○1500 31×13○14×41 28×30○56×15 二、我会判。(6) 1. 45×60与450×6的计算结果相同。 ( ) 2.300与0相乘,积仍然是300。 ( ) 3.56×45的积与65×54的积的末位一定都是0。( ) 4.38×46>48×36。 ( ) 5.一本书共有400页,明明每天读28页,两周就能全部读完。( ) 6.79×58的计算结果一定比4800小。 ( ) 三、计算(45) 1.口算 20×60 40×70 35×20 16×40 11×60 18×50 46×10 32×20 41×20 70×80 80×50 23×30 2.估算 92×31 23×39 42×41 52×68 89×51 72×80 3.列竖式计算。 26×3447×4229×7291×15

4.脱式计算。 23×18+480 21×4×13340÷5×42 5.列式计算。 ①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得数是多少? ②37个42连加是多少? 四.应用题(36) 1.三年级要去博物馆参观,每辆车限乘21人。 (1)3辆车最多可坐多少人? (2)80人乘坐这4辆车,能坐下吗? 2.(1)李红家养了11张蚕子,养1张蚕子可产茧50千克,李红家的蚕子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 五花山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_____季的山的景色。(4分) 2、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3分) 3、画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3分) 参考答案: 1、春夏秋秋 2、金黄、杏黄、火红色 3、“下过一场秋霜……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

2. 夏季的小兴安岭 夏天的小兴安岭,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山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向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真象个美丽的大花坛。……” 1、这是一段写小兴安岭——————的景色。 2、这一段共有—————句话。先写—————,接着描绘————,然后描写———,最后写—————。 3、这一段话有二个比喻句。一句把————比作————,另一句把————比作———。 参考答案: 1、夏天美丽 2、四树木茂盛早上的雾太阳草地上的花 3、阳光比作箭草地比作成大花坛 3. 三个和尚(shàng)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g 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pú 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1、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2分) 争执: 争先恐后: 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故事发生的地点是。(2分)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教案

1、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如:条形、蹄形、环形磁铁、方块形磁铁、圆饼形磁铁和槽形磁铁等。 2、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方面,如:磁铁文具盒,门、柜、包的磁吸,在铁皮黑板(或白板)上压图片的小磁贴,打靶玩具中的磁铁飞镖。 3、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4、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5、我们可以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质材料制作的。 6、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7、磁铁能指南北方向: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一个磁极指南,叫南极,用“S”表示;一个磁极指北,叫北极,用N”表示。 8、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它们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9、一个磁铁如果没有受到敲击、高温或强磁场等影响,磁力大小一般是不会改变的。 10、两个或多个磁铁放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有的会增大,但不是成倍的增加,如果继续吸上磁铁,磁力还会继续增大,但增大的数量会依次递减;有的会减小。 1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12、磁石是一种铁矿石,称为磁铁矿石。 13、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司南,是把天然磁石制成勺形,放在一个光滑的铜盘上,铜盘上刻着方向。轻轻转动勺子,当它停止后勺柄总是指向南方,人们称它为“司南”。 14、使铁片、钢针变成磁铁的过程叫磁化。 15、指南针的构成:磁针、支架、方位盘、盒子。 16、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第一课件网 一、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 二、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北方向与磁针 指的南北方向一致。 三、对照方位盘确定各个方向。 17、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怎样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来做一根磁针 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20~30次。 18、怎样判别摩擦后的钢针是磁针了呢 用磁针去接近铁质的小物体,如果吸引就说明是磁针了。 19、如何确定一个磁铁的南北极 一、悬挂法:悬挂磁铁使之能自由转动,静止后,指南的一端为南极,指北的一端为北极。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

三年级综合训练 【基础知识】 一、听写: 二、把下面的动词分类写下来。 提答举盯赶观蹦吐察骂 踩吃采瞧说摆站拿跑望 1、表示手的动作: 2、表示脚的动作: 3、表示眼的动作: 4、表示口的动作: 二、修改病句 1、他穿一件红色大衣,一顶蓝色帽子。 2、全校师生和校长参加了会议。 3、听了老师的话很受鼓舞。 五.反义词我会写 1小虾向安静的角落蹦去。() 2.小虾用钳子轻轻地碰了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 3.课间我们不要在危险的地方去做游戏。() 4.小松鼠的动作很灵活。() 【阅读天地】 小鲤鱼和鱼网 小鲤鱼跟妈妈学会了许多本领,就要独自生活了,妈妈再三叮咛它,一定要留神鱼网,万一被扣上,就没命了。 一天,小鲤鱼在河塘里游玩。不小心撞进了鱼网,它有些害怕,慌乱地挣扎着,也不知怎么一扭身子,竟从网眼里钻了出来。它回头看了看鱼网。哇!并没有妈妈说的那么可怕嘛!从此,小鲤鱼再也不把鱼网放在心上。整天放心大胆地在河里游荡。它很幸运,这一年再也没有碰上过鱼网。 第二年,小鲤鱼长得又肥又大。一天,它和伙伴们正玩得高兴,忽然发现远处划来一只渔船,渔夫正忙碌地撒网。伙伴们一见,纷纷扭头逃走,小鲤鱼不以为然,心想:“鱼网有什么可怕的,我有穿网的经验,你们应该留下来看我的表演。”它依旧若无其事地在河里嬉戏。 突然,鱼网落下,把它严严实实地裹在里面,任它左右扭动怎么也钻不出去,小鲤鱼终于被渔夫捉住了,它既伤心又后悔。

1.“大”是多音字,文中“又肥又大”这个词语中它读。它另一个读音是,可组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慌乱()伤心() 3.“扭”是表示身体动作的词语,请再写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4.“它依旧若无其事地在河里嬉戏。”“若无其事”的意思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5.选择正确的寓意(2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A 鱼总是要小心鱼网的。 B 不能自以为是。 C 小鲤鱼的经验害它被渔夫捉住了。 【习作天地】 在善于想象的孩子眼中,花儿也会放风筝,在生活中,一些平凡普通的东西,如果加上了想象,就立刻变得富有情趣了,我们来看两段文字: (1)一个孩子无拘无束的光着脚丫在地板上跑起来,留下的脚印就像一条条游动的鱼儿。妈妈来了,她用拖把把这些“鱼”一“网”打尽。 (2)老头道:“当日华山论剑,先是他运起黯然销魂掌,破了我的七十二路空明拳;然后我改打降龙十八掌,却不防他伸开右手食指中指,竟是六脉神剑商阳剑和中冲剑并用,又胜我一筹。可见天下武功彼此克制,武学之道,玄之又玄。”少年听得心驰目眩,正要再问,老太太骂道:“就玩个石头剪刀布,还说的这么玄乎。” 你曾经看到过什么,引起了你美好的想象?也动笔写一写吧! 听写内容是:初夏,花园里那不知名的红花开得多么茂盛,散发出阵阵香味,引来一群群勤劳的蜜蜂尽情地欢舞。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阅读理解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阅读理解及答案 甜藤儿 六月里挺热的一天,我和小伙伴龙狗子上山采桃金娘。太阳火辣辣的,我们很快就觉得口渴了,吃了一些桃金娘,还是很渴。龙狗子便提议去喝水。我们便向一眼山泉走去。 正走着,龙狗子一弯腰,随手从草丛中揪下一棵带叶子的小藤儿来,对我说:“喏,甜藤儿,嚼一点儿!” 我有点怀疑地说这能吃吗 “我还能害你?”龙狗子提高了嗓门说,接着就从藤叶上摘下几片叶子,放进嘴里。 我也只好也学着他的样子,摘了几片叶子放进嘴里,嚼了起来。刚嚼了几口,我就感觉那些叶子特别苦。 “呸!呸!真苦!”我赶快把叶子吐了出来。 龙狗子见了,什么也没说,只是抿嘴笑。 吐掉了叶,我吸了一口气。顿时觉得嘴里甜丝丝的。 到喝泉水的时候,嘴里的甜味就更明显了,每喝一口水都觉得是清甜清甜的。 真甜我抹抹嘴高兴地说 龙狗子看了我一眼,眉毛笑得弯弯的。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常有这种情况:一开始你觉得苦的东西、苦的事情,到头来,它往往是甜的! 1.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作者一开始觉得甜藤儿滋味是 ,后来吸气的时候嘴里是。 3.作者长大后知道了什么?用“”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4.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一开始你觉得苦的东西、苦的事情,到头来,它往往是甜的!”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园秋色 秋天来了,秋风吹蓝了天空,吹黄了大地,也把我们的校园吹得五彩缤纷。 校园门口的花坛里, 菊花开得正艳。有的黄灿灿的,随风起伏,像金色的麦浪;有的红彤彤的,花瓣盘曲翻卷,像一簇簇跳动的火焰;有的红中透粉,花瓣高低错落,像一顶顶颤动的鸡冠。 操场上几株枫树脱去了夏衣,换上了秋装。远远望去,树冠像着了火,红彤彤的一片。 办公楼前,白杨树的叶子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发黄了,金色的树叶跳着舞,打着旋儿,慢悠悠地从树上飘下来。 校园的秋天,正播种着五彩缤纷的希望! 1.照样子写词语。 (1)红彤彤(ABB式)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试题及答案

一、我掌握的科学知识 1、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 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铁有()个磁极。 3、()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4、 2000多年前,人们把天然磁石制成勺形,放在一个光滑的铜盘上,铜盘上刻着方向,轻轻转动勺子,当它停止转动后勺柄总是指向南方,人们称它为()。这就是我国的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了。后来,人们又把磁针和方位盘组合在一起,制造了叫做()的定方位的仪器。有了它,航海就不容易迷失方向了。 5、磁悬浮列车的底部与专用轨道上都安装有用特殊材料和方法制成的有超强磁力的磁体,并让磁体相同的磁极相对。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相同磁极相互()的磁力悬浮起来的。 二、火眼金睛判断√×。(14分) 1、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不能吸铁。() 2、磁铁的同极相互吸引,异极相互排斥。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3、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4、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可以变成磁铁。() 5、磁铁的用途和它的性质是不相联系的。() 6、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7、人们很早就发现,铁钉、钢针被磁石接触或摩擦后,有时会具有磁性,还发现同样用磁石摩擦,钢针比铁钉、铁片具有的磁性弱一些。() 三、我的选择 1、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表示。 a、n b、m c、s d、w 2、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吸引时,有时会往一块吸,我们叫它们相互();有时会往外推,我们叫它们相互()。 a、接近 b、排斥 c、排挤 d、吸引

3、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不相同的磁极叫()。 a、南极 b、北极 c、同极 d、异极 4、很早以前,人们在寻找铁矿时,发现了一种能吸铁的矿石,他们把这种矿石叫做()。 a、磁铁 b、吸铁石 c、磁石 d、铁矿石 5、把两块小磁铁放在一起,()现象不会出现。 a 相互吸引在一起 b 相互排斥开来 c 自动地一会儿吸引一会儿排斥 6、一块条形磁铁摔断后,会()。 a不具有磁性 b磁极消失 c每块小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四、填图题:(14分) 1、在下图的磁铁上标明其余磁极的名称。 使它们互相吸引使它们互相排斥 2、图中是磁铁静止后所指方向,想一想,你一定能写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五、走进生活 曲别针掉进有水的杯子里了,你能不动杯子、不碰水把曲别针捞上来吗?怎样捞? 六、我的创新设计 我们知道了磁铁有n、s两极,能指向南北方向。那么,给你一块没有标明n、s两极的条形磁铁和一块没有标明n、s两极的马蹄形磁铁,你能通过实验探究出这两块磁铁的两极吗?请你设计出实验方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第四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一、我来填一填。 1.口算 32×30,先算( )×( )=( ),然后在得数后面添( )个 0, 得数是( ),所以 32×30=( )。 2.43×40 的积是 43×( )的积的 10 倍。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4.34 的 26 倍是( ),270 是 9 的( )倍。 5.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 )。 6. □5×21,当□里填 ( )时,这个算式的积是三位数 ;要是积是四位 数□ 里可以填( )。 7. 93 里最多有( )个 30;639 里最多有( )个 90。 8.250×4 的积的末尾有( )个 0,积是( )位数。 二、我来判一判。 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相加的和。 2.32 个 24 的和是多少?列式为 32+24。 ( ) ( ) 3.一个乘数末尾没有 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 0。 ( ) 4.54×24=4526 ( ) 5.估算的结果都比实际计算的结果大。 ( ) 三、我来选一选。 1.在计算(14+16)×30 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 A.加 B.乘 C.无先后顺序 2.下面算式中,积的末尾只有两个 0 的算式是( )。

A.50×20 B.35×40 C.52×40 3.一个漏水的水龙头每分钟要白白流掉65克水,1小时浪费()克水。 A.650 B.65 C.3900 4.一架飞机每分钟飞行21千米,每小时飞行()千米。 A.210 B.226 C.1260 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20倍,积()。 A.不变 B.扩大到原来的20倍 C.扩大到原来的400倍 四、我来算一算。 1.口算。 23×2=7×11=5×60=16×5= 50×4=22×3=15×3=20×100= 2.估算。 32×70≈48×19≈21×51≈28×42≈ 3.列竖式计算。 46×4825×1213×4235×12 75×3132×98209÷326×39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 一、填空。(17 分) 1.17 个 30 连加可以列成乘法算式为( ),结果是( );( )是 36 的 27 倍。 2.82 49的积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3.王老师要买 28 个排球,每个排球 50 元,王老师要带( 4.一个数的 6 倍是 186,那么这个数的 12 倍是( )。 )元。 5.学校买回 18 捆日记本,每捆日记本 12 元,一共花了多少钱?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2 1 8 9 6 ( )捆日记本用去( )元。 112 ( )捆日记本用去( )元。 2 16 ( )捆日记本用去( )元。 6.在横线上填上“>”“<”或“=”。 5030 ________1570 65 27 ________ 2786 1032 ________ 2016 9010 ________80 20 二、判断。(10 分) 1. 7889 的计算结果一定比 7 200 小。 2. 4311=430 43 。 ( ( ( ( ( ) ) ) ) ) 3.如果两个乘数的末尾各有一个 0,那么积的末尾一定只有两个 0。 4.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不一定是四位数。 5.王师傅每天加工 15 个零件,他 31 天共加工 450 个零件。 三、选择。(8 分) 1.林林每分钟写 48 个字,他 12 分钟能写( A .500 B .576 2.50 乘 20,积的末尾有( A .2 B .3 3.红红每分钟约走 68 米,她从家走到学校大约需要 19 分钟。红红家离学校大约有( A .1400 B .140 C .1000 4.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分钟要流掉 65 克水,照这样计算,1 小时要流掉( )个字。 C .60 )个 0。 C .4 )米。 )克水。 A .3600 B .3900 C .4200 四、列竖式计算。(12 分) 75 3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