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建筑-国外案例

抗震建筑-国外案例
抗震建筑-国外案例

国外案例:美国

(2008-07-01 14:11:14)

转载

美国

文:苏晶图:于健鹰

与日本隔洋相对的美国西海岸,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东侧。在加州西部,从洛杉矶到旧金山到太平洋海域,发育了一条圣安德烈斯断层,总长超过965

千米,是世界著名的活动断层,美国的强地震大多发生在这里。20世纪以来,美国西海岸发生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14次,其中1906年4月18日旧金山发生的8.6级大地震震惊世界。1990年以来在洛杉矶地区发生3次分别为7.6级、6.7级和6.6级的强地震。尤其是美国的“硅谷”地处美国西海岸旧金山湾区附近。从旧金山湾区向西南延伸800百公里直到洛杉矶的海岸线,恰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大陆版块的结合部。这个地区一向地震频发。

耗能减震技术

正是由于美国也是地震频发的国家,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的科学家们率先提出在结构中设置软钢屈服耗能器来减轻地震对建筑的影响。我们知道胡克定律:弹簧两端的力与其变形成正比。但是,当力超过弹簧的承载能力以后,弹簧却无法回到原位,这称为塑性变形。塑性变形过程可以吸收大量的能量。举个例子我们就会更加明白,当我们没有钳子但是却想截断一根粗铁丝的时候,我们往往在一个点往返反复折它,最后我们可以看到铁丝在那一点处变长了,变细了,同时释放出了很多热量。这就是塑性变形的一个典型例子。所谓软钢,就是一种承载能力比较低的钢,这样,它可以在结构承力构件还可以承受地震力的时候,已经率先发生塑性变形,将地震输入的能量耗散,从而保护了建筑结构。这是建筑结构延性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

自此以后,在世界范围掀起一股研究耗能减震技术的高潮,各种新的装置如同雨后春笋般被发明出来,并不断被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去。除了从能量的角度外,还可以从建筑结构自身的相对振动入手。理论研究发现,如果一个结构,最上面自由度的自振频率与结构基底的正弦波的频率完全一致的话,则最上面一个自由度的振幅会大幅度增加,而结构的其他部分的振幅则因此而减小。人们利用这种特殊的“吸振器”,研制出调谐质量阻尼器:在高层建筑的顶层设置一个与建筑的第一阶自振频率相同的吸振器来吸收外界环境输入到建筑结构中的能量,并将其在吸振器内耗散。这一吸振器可以是一个由弹簧和质量块组成的振动系统,也可

以是一个经过严格设计的特殊的水箱。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很多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采用了这一技术。

结构保护系统

20世纪,特别是近二三十年人们对建筑物的抗振动的能力的提高已经做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一成果中最引以为自豪的是“结构的保护系统”。人们跳出了传统增强梁、柱、墙提高抗振动的能力的观念,结合结构的动力性能,巧妙地避免或减少了地震、风力的破坏。基础隔震,各种利用阻尼器吸能,耗能系统,高层建筑屋顶上的质量共振阻尼系统和主动控制减震体系都是已经走向了工程实际。有的已经成为减少振动不可少的保护措施。特别是对于难于预料的地震,破坏机理还不十分清楚的多维振动,这些结构的保护系统就显得更加重要。

阻尼器

到20世纪末,全世界已有近100多个结构工程运用了阻尼器来吸能减震。到2003年,仅美国泰勒公司就在全世界安装了110个建筑,桥梁或其他结构构筑物。美国泰勒公司从1955年起经过长期大量航天、军事工业的考验,第一个实验将这一技术应用到结构工程上,在美国地震研究中心作了大量振动台模型实验,计算机分析,发表了几十篇有关论文。结构用阻尼器的关键是持久耐用,时间和温度变化下稳定,该公司的阻尼器经过了长期考验和各种对比分析,其他公司的产品只能望其向背。美国相应设计规范的制定都是基于该公司阻尼器的产品。其产品技术先进,构造合理可靠,技术的透明度高,而且可以按设计者的要求制造适合各种用途的阻尼器。每个产品出厂前都经过最严格的测试,给出滞回曲线。该公司从世界上130多个工程,32座桥梁的实际应用中,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

滚珠大楼

美国相关专家提出,只要建筑达标,高层建筑抗震性能不一定差。以美国洛杉矶地震为例,有些摩天大楼尽管摆动厉害,有时摆幅达二三英尺,但因在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抗震性,所以仍安然无恙。近年来,国外科学家运用现代科技,设计建造了不少新型抗震建筑。美国建造了一种可以防震的“滚珠大楼”,如硅谷最近兴建的一座电子工厂大厦,在建筑物每根柱子或墙体下安装不锈钢滚珠,由滚珠支撑整个建筑,纵横交错的钢梁把建筑物同地基紧紧地固定起来,发生地震时,富有弹性的钢梁会自动伸缩,于是大楼在滚珠上会轻微地前后滑动,可以大大减弱地震的破坏力。

智能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相互融合,急速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等新概念、新技术也迅速地被应用到土木工程抗震中来。今天,人们可以利用磁流变液、电流变液、压电材料、磁致伸缩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等智能材料,尝试设计智能建筑结构,使得在各种恶劣外界作用下,建筑结构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先于其他地区研究并且采用了这些新技术。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关于郑州几处古建筑的浅析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 ——关于郑州几处古建筑的浅析 摘要: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和地域其建筑风格也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本文主要是以康百万庄园和郑州城隍庙、文庙为例,分析中国传统建筑各方面的特点,以期对其得到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郑州,建筑风格,康百万庄园,城隍庙,文庙 一、中原古建典范——康百万庄园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点。建筑作为人类生活最基本的人工自然物和自然环境,它既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精神方面的文化内涵。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我参观考察了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的康百万庄园。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步入庄园,我仿佛走进了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的风雨沧桑,进入了一幅幅历史画卷之中。下面就康百万庄园主宅区的建筑,作一些分析。 康百万庄园是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建筑群,是历史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与丰富的艺术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着名的三大地主庄园之一。康百万家族以农、商、官结合的方式发家,辉煌时期曾经有“马跑千里

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之美誉。一直发展延续富裕了12代,400余年(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康百万家族在物质富裕之后,便大兴土木,充分利用自然地势,“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整个庄园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园林区、教育区和社会活动场所,形成了功能齐全、布局严谨、等级森严、风格各异的多个建筑群体。园区的介绍说:“据1965年统计,保存下来的尚有十大部分,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共计571间,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到2005年,整个庄园建筑除了寨上主宅区完整外,其余保留下来的建筑群已不是1965年统计时的面貌。”尽管群体建筑和单体建筑数量减少,仅就现有建筑而论,其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之高,也是其他绝大多数民居建筑不可比拟的,可谓明清民居传统建筑文化的浓缩图。 在日常设计中,建筑方案的选定至关重要,建筑风格千变万化,但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在设计中如何有地方特色,达到和谐的目的至关重要。康百万庄园处于嵩、邙、河、洛交汇处,依山傍水,有“金龟探水”之美称,鲜明的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庄园以寨上主宅区为核心,依次向南、东、北方向的寨下发展。首先,在选址方面它充分考虑到周围的自然地理地貌,康百万庄园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北近黄河,南凭黑石关,环境优美,水陆交通便利。其中尤以主宅区最为典型,主宅区南北长83米,东西宽73米,建于邙山半腰。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充分利用此处的地理地貌,用青砖砌筑寨墙,顶部有垛口,形成堡垒式大庭院,庭院经由

被动式节能建筑案例分析

被动式节能建筑是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是指通过建筑自身的布局、材料、做法等契合气候辅以空调设备间歇运行达到舒适与节能的技术。区别于主动式节能技术将室内空间与自然相隔离,再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创造宜人环境的做法。采用的做法是尽可能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使建筑最大限度地适应周围环境。 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规划用地面积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97.7平方米,绿化率达到67%,属于一类办公建筑。建筑分为A、B两栋,A栋为四层,B栋为2层,A栋设半地下层车库。建筑布局开敞自然,借鉴岭南建筑庭园、天井与冷巷等空间手法和被动技术,营造了一系列富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空间,创造了步移景异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以低造价、普通材料、适宜技术满足现代功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绿色建筑。 一、屋顶绿化 屋顶被称为“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一直是都市中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处于一种被忽略、被遗忘甚至被糟蹋的地位。一方面是城市绿化面积和水面面积被越来越多的高密度建筑物蚕食,另一方面大量的屋顶却仍然素面朝天,未被有效利用,甚或成了“垃圾仓库”,这是目前城市建设及管理上的一个死角。而被众多生态环境专家、城市规划专家、建筑设计专家所推崇的屋顶绿化,则既能兼顾建筑景观,同时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屋顶绿化不仅仅是绿地向空中发展,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的有效办法。也是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在保护城市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方面更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有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缓解大气浮尘,净化空气;保护建筑物顶部,延长屋顶建材使用寿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温隔热,减少空调的使用,节约能源;消弱城市噪音能诸多作用。 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采用了大面积的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占绿化面积49%,起到了保温隔热和调节室外热环境的作用。不仅使屋面产生隔热作用,还让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达到了生态节能的作用。 二、节能立面 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采用了垂直绿化的方式。项目利用坡地地形,使建筑物西侧立面为山坡所遮蔽,绿化率高达67%,室外透水地面面积为40193平方米,透水地面面积占室外面积比例高达84%。 项目还种植了乡土植物。利用开挖地下室的土方,采取削高低平衡土方的方法,创造性还原以丘陵自然地貌的场地,并辅以岭南气候植被,达到嵌入自然环境中的地景式建筑形象。主要的乔木有细叶榄仁、香樟、凤凰木、细叶榕、垂榕、粉单竹、黄金间碧玉等等。 建筑物南北向布置,利用坡地地形,使建筑物西侧立面被山坡所遮蔽,避免了建筑西晒造成额外增加的能耗问题。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模块,屋面采用大面积种植屋面的做法,外窗采用Low-E玻璃,配合地面景观植被设计,有效降低建筑室外温度和热岛效应。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马赛公寓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马 赛公寓 姓名:陈彬 勒·柯布西耶是我最喜欢的建筑设计师之一,他是开创现代主义建筑的鼻祖,是20世纪最建筑师重 要的建筑师之一,也是现代建筑运动 的激进分子和主将,他所设计的建筑 很多都举世闻名,当然,也包括今天 我要分析的马赛公寓。 勒·柯布西耶认为在现代条件 下,城市既可以保持人口的高密度, 有可以形成安静卫生的环境。他的理想的现代城市就是中心区有巨大的摩天大楼,外围是高层的楼房,楼房之间有大片的绿地,现在化的整齐的道路网布置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人们生活在“居住单位”中。设计者称之为“居住单元盒子”,大楼用钢筋混凝土建造,通过支柱层支撑在3.5x2.47英亩面积的花园,这种做法是受一种古代瑞士住宅—小棚屋通过支柱落在水上的启发,主要 立面朝东和西向,架空层用来停车和通风。

而马赛公寓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1马赛公寓坐落于坐落于法国马赛boulevard Michelet 13000 Marseille。自1946年开始设计,1952年完工。是一座举世瞩目的超级公寓住宅。左图为马赛公寓的卫星图,我们可以看到建筑周围绿树环绕,周围景观设计的简单明了。可以说环境十分宜人。下面我们从各个方面具体分析其具体组成。 基本资料 马赛公寓一座大型的居住公寓建筑,长165米,宽24米,高56米,18层,其中底层架空,顶层设幼儿园,屋顶为公共活动平台,设有儿童游戏场,小型游泳池以及成人健身房等;7、8层为公共服务,设商店、餐馆、洗衣房及旅店等服务设施。其余层为居住层,户型多为跃层布置,起居室通高,最大限度接纳阳光;每3层设一中央公共走道。大楼可容377户1500-1700人居住,是为缓解二战后欧洲房屋紧缺的状况而设计的新型密集型住宅。 建筑外观 马赛公寓还设有电梯厅和管理员房间。突破了承重结构的限制,从单身住户到8个孩子的家庭,室内楼梯将两层空间连成一体,起居厅两层通高,达到4.8米高,3.66x4.80米大块玻璃窗满足了观景的开阔视野,大楼的7、8层是商店和公用设施,商店和公用设施,包括面包房,副食品店,餐馆,酒店,药房,洗衣房,理发室,邮电所和旅馆。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幼儿园和托儿所设在顶层,通过坡道可到达屋

【案例展示】一体化装配式钢结构

【案例展示】一体化装配式钢结构 随着目前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的不断发布,各地逐步展开了较大规模的装配式建筑实践。但总体上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居多,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尤其是住宅,其主体结构部分以外的工业化围护系统、非结构部品件及内装系统与钢结构主体的一体化集成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 在此方面,日本积水住宅株式会社(SEKISUI HOUSE,以下简称积水)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发了大量低层独栋及联排别墅,均采用一体化装配式钢结构体系,通过先进环保的材料、精心细致的“以人为本”理念,打造安心、安全、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对我国加快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及产业链系统的完善性与先进性有很大的参考学习意义。

积水姑苏裕沁庭项目位于苏州市相城区广济北路与玉成路(兴业路)交汇处,其中锦苑(东区)由E1#~E6#高层住宅、E7#~E26#联排别墅、E27#配套服务用房及地下车库、门卫等组成,地上总建筑面积约15.6万㎡;低层联排别墅部分(雅居)为16栋3层、4栋2层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地上建筑面积约2.1万㎡。 ▲总平面图 全产业链工业化模式 联排别墅地上部分采用一体化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其围护系统、隔墙、楼板、屋顶、机电系统及内装系统均采用工厂成品或半成品,现场装配集成。积水在沈阳建有综合的工业化住宅生产基地,联排

别墅所使用的钢结构零部件及外墙、内装饰材料,均采用高度自动化的设备生产,还与室内装修的板材、内部装修设备等厂商合作,在工厂内形成一条龙式生产线;施工现场由自有的专业工程公司进行安装及内装修施工,并提供后期维修保养服务。总体上来看,从源头开始通过设计、材料采购、加工生产、专业安装及自有维修形成完善的工业化产业链,确保了自有开发理念在整个过程中的严格实施,为业主提供了优质、舒适的住宅产品。 按照《江苏省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的规定,本项目地上主体钢结构、外墙围护系统、内隔墙系统、楼板、屋盖及机电系统全部采用工厂成品现场集成组装,故其在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预制构件Z1、装配式内外围护构件Z2、内装建筑部品Z3等部分的评分均为满分;另外在创新加分项S的标准化、模块化、集约化设计中都有一定程度应用,故获得加分项2分。最终,本项目各单体的预制装配率达到102%,充分体现了工业化全产业链的优势。 装配式钢结构主体设计 主体钢结构部分采用积水自有的“β系统构造”,即梁贯通构造体系,每个梁柱节点处均为单向抗侧力构造,且钢柱竖向无需严格对齐贯通,适用于低层钢结构体系,主体及非结构部分采用全装配、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帕拉玛塔广场大厦分析自古以来,人类就有脱离地面,接近苍穹的渴望,在当今社会,用地愈加紧张,技术也愈加成熟,各种各样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层建筑不仅解决了很多如节地、拥挤及环保等城市问题,更成为各个国家及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所在地区的“名片”,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该地区的形象定位及经济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心耸立,他们往往位置险要、造型突出、视觉效果强烈,作为现代建筑技术的结晶,成为展示城市发展成就的有效手段。 高层建筑的发展得益于载客电梯的发展和使用,而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展起来是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近三十年以来,由于一系列全新结构的出现及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高层建筑除先进的结构体系及轻质、高强材料以外,其内部诸如自动控制的一系列消防、报警、通讯、高速电梯及管理监测等系统,离不开计算机与电气化,因而它是二十世纪科学技术成就的体现。 目前,作为城市地标的高层建筑十分多见,担负着集办公、商业、居住等众多功能,它们大多是某一地区的综合体建筑,朝着智能化、多样化及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以下以澳大利亚帕拉玛塔广场大厦为例,解析当今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 澳大利亚帕拉玛塔,是西悉尼的市中心,为悉尼地区内第二重镇,澳大利亚第三大经济区,是澳目前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西悉尼的崛起,被誉为“西部三热点心脏”之称的帕拉玛塔,成为了备受关

注的投资热点。帕市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帕拉玛塔市举办了一个 比赛,要建造一栋商业高楼, 突出节能高效的设计理念。对 此,urban office architecture事务所设计了 以“城市上升”为主题的这一 建筑。 该建筑共有66层,集商业与办公为一体,是两个楼的结合体,楼的底部是融合在一起的,之后随着楼层的升高而分成两栋。以各自扭转的姿态向上延伸,在其中间以连廊相接,创造了大量的公共平台,姿态呈现出一种生动的流动感,富有韵律又不失节奏。 卡洛恩佐的纽约办公室已 经设想把这里建成公共领域,从 帕拉马塔广场延伸到北部。因 此,创造大量供行人共享的公共 活动区域成为设计的一大要点, 在人流量如此集中地广场区域 地带,需要解决人车共行的交通 拥堵问题,尤其是对于底部空间 的处理及契合绿色城市生活的 主题需要十分到位。

中国古建修护案例分析

中国古建修护案例分析 ————由威尼斯宪章看中国古建修护 摘要:由于历年战乱及闭关锁国,中国的古建修护力度及成果远远落后于西方等国家,同时在开始保护修缮古建筑初期,修缮队伍素养不高,导致了一些破坏性的修缮,大量的历史艺术价值巨大建筑遗产被破坏。但是现在在中国,仍然有大量的古建筑函待修护。在现在的修护工作中,我们必须遵守现行的宪章和制度原则,尊重建筑原貌,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决定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修护,最大化的保存建筑遗产的历史艺术价值,使之可以达到永久。 关键词:遗产,修护,原则,佛光寺,天封塔 由于历年战乱及闭关锁国,中国的古建修护力度及成果远远落后于西方等国家,同时在开始保护修缮古建筑初期,修缮队伍素养不高,导致了一些破坏性的修缮,大量的历史艺术价值巨大建筑遗产被破坏。但是现在在中国,仍然有大量的古建筑函待修护。在现在的修护工作中,我们必须遵守现行的宪章和制度原则,尊重建筑原貌,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决定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修护,最大化的保存建筑遗产的历史艺术价值,使之可以达到永久。 在现行的宪章制度中我们以威尼斯宪章中的标准和原则为准则,来分析中国现在的一些古建筑保护案例。 威尼斯宪章:

第一项历史文物建筑的概念,不仅包含个别的建筑作品,而且包含能够见证某种文明、某种有意义的发展或某种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品,也适用于由于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在过去比较不重要的作品。 第二项必须利用有助于研究和保护建筑遗产的一切科学和技术来保护和修复文物建筑。 第三项保护和修复文物建筑,既要当作历史见证物,也要当作艺术作品来保护。 第四项保护文物建筑,务必要使它传之永久。 第五项为社会公益而使用文物建筑,有利于它的保护。但使用时决不可以变动它的平面布局或装饰。只有在这个限度内,才可以考虑和同意由于功能的改变所要求的修正。 第六项保护一座文物建筑,意味着要适当地保护一个环境。任何地方,凡传统的环境还存在,就必须保护。凡是会改变体形关系和颜色关系的新建、拆除或变动都是决不允许的。 第七项一座文物建筑不可以从它所见证的历史和它所从产生的环境中分离出来。不得整个地或局部地搬迁文物建筑,除非为保护它而非迁不可,或者因为国家的或国际的十分重大的利益有此要求。 第八项文物建筑上的绘画、雕刻或装饰只有在非取下便不能保护它们时才可以取下。 第九项修复是一件高度专门化的技术。它的目的是完全保护和再现文物建筑的审美和历史价值,它必须尊重原始资料和确凿的文献。它不能有丝毫臆测。任何一点不可避免的增添部分都必须跟原来的建筑外观明

被动式节能建筑案例分析审批稿

被动式节能建筑案例分 析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被动式节能建筑是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是指通过建筑自身的布局、材料、做法等契合气候辅以空调设备间歇运行达到舒适与节能的技术。区别于主动式节能技术将室内空间与自然相隔离,再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创造宜人环境的做法。采用的做法是尽可能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使建筑最大限度地适应周围环境。 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规划用地面积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绿化率达到67%,属于一类办公建筑。建筑分为A、B 两栋,A栋为四层,B栋为2层,A栋设半地下层车库。建筑布局开敞自然,借鉴岭南建筑庭园、天井与冷巷等空间手法和被动技术,营造了一系列富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空间,创造了步移景异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以低造价、普通材料、适宜技术满足现代功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绿色建筑。 一、屋顶绿化 屋顶被称为“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一直是都市中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处于一种被忽略、被遗忘甚至被糟蹋的地位。一方面是城市绿化面积和水面面积被越来越多的高密度建筑物蚕食,另一方面大量的屋顶却仍然素面朝天,未被有效利用,甚或成了“垃圾仓库”,这是目前城市建设及管理上的一个死角。而

被众多生态环境专家、城市规划专家、建筑设计专家所推崇的屋顶绿化,则既能兼顾建筑景观,同时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屋顶绿化不仅仅是绿地向空中发展,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的有效办法。也是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在保护城市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方面更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有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缓解大气浮尘,净化空气;保护建筑物顶部,延长屋顶建材使用寿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温隔热,减少空调的使用,节约能源;消弱城市噪音能诸多作用。 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采用了大面积的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占绿化面积49%,起到了保温隔热和调节室外热环境的作用。不仅使屋面产生隔热作用,还让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达到了生态节能的作用。 二、节能立面 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采用了垂直绿化的方式。项目利用坡地地形,使建筑物西侧立面为山坡所遮蔽,绿化率高达67%,室外透水地面面积为40193平方米,透水地面面积占室外面积比例高达84%。 项目还种植了乡土植物。利用开挖地下室的土方,采取削高低平衡土方的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体系总结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体系总结 一、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不言而喻,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化生产的部品部件,在施工现场通过组装和连接而成的建筑。 案例:已建成的蒙西轻钢别墅,海南阳光田宇-餐厅项目。 二、为什么引进、推广装配式建筑? 目前的建筑产品,基本上仍以现浇为主,形式单一,可供选择的方式不多,而钢结构仍主要运用于工业化市场,民用及商用市场几乎寥寥无几,产品的建造速度、产品质量和使用功能不尽人意。因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背景是基于以下四个条件: 1、2014年初整体建筑业迎来市场寒流,为应对市场战略转型。 2、国家近年对绿色环保、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的提倡以及出台相关利好政策。 3、西部区市场空白,发展前景广阔。 4、装配式钢结构的节能、环保、施工、安全、抗震性等方面的优势。 以上这四个条件,是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非常有利的因素。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从国际上看已经成熟了,我国近几年来虽然也在积极努力地探索发展装配式建筑,但是从总体上讲,各地区装配式建筑的比例和规模还不尽如人意,这也正是在当前的形势下,为什么我们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又一基本考虑。 三、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扶持 今年3月份的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加快标准化建设,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于9月27日印发执行(国办发〔2016〕71号)。

目前为止,内蒙古地区无相关政策性文件下发。 四、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比较分析 1、体系划分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依据用途可划分两个体系,即住宅、公建;依据其结构主体采用的型材异,可分为三类技术体系一是重钢/钢混框剪体系,适用于30层及以下的住宅及公建;二是轻型钢结构(薄壁方管等),适用于6层及以下的建筑,已建成的海南阳光田宇餐厅项目、香榭丽舍会所屋面造型均属于此类体系;三是冷弯薄壁型材体系,适用于3层以下的建筑,如:住宅、别墅、会所等。已建成的蒙西轻钢别墅项目属于此类体系。 2、技术优劣分析: 1、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需要更加周密的前期策划、图纸、技术准备、技术衔接等问题。 2、轻钢别墅和轻钢结构体系 1)最初施工蒙西轻钢别墅(冷弯薄壁型材体系)时,业主对开间设计和和其使用需求冲突(承重墙多,开间小,分隔死,房内空间无法灵活分割),通过对在该体系中植入轻型薄壁方管型材,解决其体系开间问题,维护材料配套石膏板或其它轻板。当然对于住宅来说也有其自身的一些弊端,无法与传统建筑媲美,如:楼梯、楼面、内隔墙质感隔音效果差;房屋整体隔音主要依靠于龙骨间的玻璃丝棉,施工过程中玻璃丝棉填充不密实或玻璃丝棉容重较小,明显隔音效果较差,空鼓现象严重,内隔墙质感、隔音问题目前暂无好的技术处理方法,如采用其他板材或者增加正常维护材料的层数相应的造价上又会很不经济,楼梯、楼面可以通过预制混泥土楼梯和采用压型楼承板或钢筋桁架楼承板现浇楼面实现,但现阶段未有此案例工程。龙骨之间采用自攻钉连接,施工过程中严禁超拧、缺拧,否则会破坏轻钢龙骨镀锌层,造成节点生锈脱落,如此就影响住宅的宜居性。当然轻钢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体系总结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体系总结 1、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不言而喻,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化生产的部品部件,在施工现场通过组装和连接而成的建筑。 案例:已建成的蒙西轻钢别墅,海南阳光田宇-餐厅项目。2、为什么引进、推广装配式建筑? 目前的建筑产品,基本上仍以现浇为主,形式单一,可供选择的方式不多,而钢结构仍主要运用于工业化市场,民用及商用市场几乎寥寥无几,产品的建造速度、产品质量和使用功能不尽人意。因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背景是基于以下四个条件: 1、2014年初整体建筑业迎来市场寒流,为应对市场战略转型。 2、国家近年对绿色环保、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的提倡以及出台相关利好政策。 3、西部区市场空白,发展前景广阔。 4、装配式钢结构的节能、环保、施工、安全、抗震性等方面的优势。 以上这四个条件,是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非常有利的因素。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从国际上看已经成熟了,我国近几年来虽然也在积极努力地探索发展装配式建筑,但是从总体上讲,各地区装配式建筑的比例和规模还不尽如人意,这也正是在当前的形势下,为什么我们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又一基本考虑。 3、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扶持

今年3月份的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加快标准化建设,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于9月27日印发执行(国办发〔2016〕71号)。 目前为止,内蒙古地区无相关政策性文件下发。 4、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比较分析 1、体系划分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依据用途可划分两个体系,即住宅、公建;依据其结构主体采用的型材异,可分为三类技术体系一是重钢/钢混框剪体系,适用于30层及以下的住宅及公建;二是轻型钢结构(薄壁方管等),适用于6层及以下的建筑,已建成的海南阳光田宇餐厅项目、香榭丽舍会所屋面造型均属于此类体系;三是冷弯薄壁型材体系,适用于3层以下的建筑,如:住宅、别墅、会所等。已建成的蒙西轻钢别墅项目属于此类体系。 2、技术优劣分析: 1、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需要更加周密的前期策划、图纸、技术准备、技术衔接等问题。 2、轻钢别墅和轻钢结构体系 1)最初施工蒙西轻钢别墅(冷弯薄壁型材体系)时,业主对开间设计和和其使用需求冲突(承重墙多,开间小,分隔死,房内空间无法灵活分割),通过对在该体系中植入轻型薄壁方管型材,解决其体系开间问题,维护材料配套石膏板或其它轻板。当然对于住

装配式案例模拟试卷答案

装配式案例模拟试卷答案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装配式《案例分析》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不属于高效施工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的是( D)。 A.二次深化设计 B.技术管理应用 C.成本物料管理应用 D.编制进度管理应用方案 【解析】高效施工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包括:二次深化设计、技术管理应用、成本物料管理应用、质量管理 应用、安全管理应用、生产进度管理等。 2.下列关于装配式钢结构优点说法错误的是( D)。 A.没有现场现浇节点,安装速度更快,施工质量更容易得到保证 B.钢结构是延性材料,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 C.钢结构是可回收材料,更加绿色环 D.梁柱截面更大,结构性能更加稳定 【解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具有以下优点:1)没有现场现浇节点,安装速度更快,施工质量更容易得到保证;2)钢结构是延性材料,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3)相对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自重更轻,基础造价更低;4)钢结构是可回收材料,更加绿色环保;5)梁柱截面更小,可获得更多的使用面积。 3.( A )。 A.用预制的块状材料砌成墙体的装配式建筑,适于建造10层以上的建筑 B.盒式建筑工厂化的程度很高,现场安装快 C.骨架板材可以减轻建筑物的自重,内部分隔灵活,适用于多层和高层的建筑 D.板材建筑可以减轻结构重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建筑的使用面积和防震能力 【解析】用预制的块状材料砌成墙体的装配式建筑,适于建造3~5层建筑,如提高砌块强度或配置钢筋,还 可适当增加层数。 4.下列关于干式连接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全预制框架结构的节点采用干式连接 B.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节点采用干式连接 C.干式连接的结构刚度和整体性较差 D.干式连接的预制率高、施工速度快 【解析】全预制框架结构的节点是采用的干式连接,而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是利用灌浆套筒工艺进行湿式连接。 5.针对成本问题提出的前期控制的对策不包括( D ). A.预制率 B.PC方案 C.构件厂商 D.规模化效应 【解析】针对成本问题提出的前期控制的对策包括四个方面:预制率、PC方案、构件厂商、项目管理。 6.下列关于装配式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装配式木结构不适用住宅类建设项目 B.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指的是木结构构件、部品部件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而成的木结构建筑。 C.装配式木结构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相比不具备优越性

国外节能建筑案例分析

生态校园: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 项目概况:朱比丽新校园项目设计的确定是通过1996年的一次竞标,诺丁汉大学的意图是将这一新校园塑造成为英国中部的一个可持续发展范例。最终,迈克.霍普金斯建筑师事务(Michael Hopkins&Partners)的设计以突出的生态设计特 征胜出,其最后的实施是与结构工 程公司阿热普(Ove Arup & Partners), 景观建筑师麦卡锡(Battle McCarthy)共同合作完成的。项目于1997年底动工,1999年12月由女王正式为其揭幕开放使用,其总造价约五千万英镑。经过两年九个月的时间,霍普金斯的设计将一废旧的工业用地最终转变成了一个充满自然生机的公园式校园。 2001年,这一项目成为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杂志的年度可持续性奖得主(RIBA Journal Sustainability Award)。 项目设计 项目的基地距主校园约有一英里,通过自行车和公交可以很方便的进入到诺丁汉城市中心。约12公顷的月牙形基地是在原有的自行车工厂用地的基础上更新再利用的。 这是对英国总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在实践中的体现,即鼓励对位于城市中的工业等废地的充分再利用。基地的环境条件很具有挑战性:东北面是巨大的工业仓储设施,而在西南面则是典型的英国郊区住宅;如何有机的衔接这两个完全不一致的城市肌理,是面临的首要问题。霍普金斯的设计是建造一沿基地自然弯曲的水体,从而起到软化边界和缓冲的作用。校园的主要建筑体块也因此沿一线展开,并由一架空廊道贯穿;建筑群体的背面则由一林荫道连接,并与基地的两个出入口连

通。 整个新校园约41,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可供2,500个学生使用。位于基地中央,“漂浮”在水面上的螺旋倒锥形建筑物是校园的信息中心,包括图书馆和计算机设施,是整个校园的视觉焦点;考虑到无障碍设计,建筑内部不设楼梯,完全由一螺旋上升的坡道和位于中央的电梯贯通。与信息中心相对的建筑体块是中心教学与服务设施,包括银行,学生会,和倒插在中庭中的一300座的会议演示厅等。 在这一中央建筑体的北侧,带有两个中庭的建筑体块为商业学院使用;南侧并联的三个带有中庭的体块为教育学院使用;位于中央的大中庭是开放式的学生餐厅及多功能使用。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帕拉玛塔广场大厦分析自古以来,人类就有脱离地面,接近苍穹的渴望,在当今社会,用地愈加紧张,技术也愈加成熟,各种各样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层建筑不仅解决了很多如节地、拥挤及环保等城市问题,更成为各个国家及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所在地区的“名片”,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该地区的形象定位及经济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心耸立,他们往往位置险要、造型突出、视觉效果强烈,作为现代建筑技术的结晶,成为展示城市发展成就的有效手段。 高层建筑的发展得益于载客电梯的发展和使用,而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展起来是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近三十年以来,由于一系列全新结构的出现及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高层建筑除先进的结构体系及轻质、高强材料以外,其内部诸如自动控制的一系列消防、报警、通讯、高速电梯及管理监测等系统,离不开计算机与电气化,因而它是二十世纪科学技术成就的体现。 目前,作为城市地标的高层建筑十分多见,担负着集办公、商业、居住等众多功能,它们大多是某一地区的综合体建筑,朝着智能化、多样化及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以下以澳大利亚帕拉玛塔广场大厦为例,解析当今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 澳大利亚帕拉玛塔,是西悉尼的市中心,为悉尼地区内第二重镇,澳大利亚第三大经济区,是澳目前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西悉尼的崛起,被誉为“西部三热点心脏”之称的帕拉玛塔,成为了备受关

注的投资热点。帕市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帕拉玛塔市举办了一个 比赛,要建造一栋商业高楼, 突出节能高效的设计理念。对 此,urban office architecture事务所设计了 以“城市上升”为主题的这一 建筑。 该建筑共有66层,集商业与办公为一体,是两个楼的结合体,楼的底部是融合在一起的,之后随着楼层的升高而分成两栋。以各自扭转的姿态向上延伸,在其中间以连廊相接,创造了大量的公共平台,姿态呈现出一种生动的流动感,富有韵律又不失节奏。 卡洛恩佐的纽约办公室已 经设想把这里建成公共领域,从 帕拉马塔广场延伸到北部。因 此,创造大量供行人共享的公共 活动区域成为设计的一大要点, 在人流量如此集中地广场区域 地带,需要解决人车共行的交通 拥堵问题,尤其是对于底部空间 的处理及契合绿色城市生活的 主题需要十分到位。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设计分析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7-11-20T10:46:26.29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作者:邹健[导读] 节约劳动力提高建筑质量,并且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小。新时代背景下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可以像机器生产一样成批成套进行生产。 广东鸿宇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517500 摘要: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主流情况下,新式的建筑结构设计随着城市化不断进行和科技的发展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就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并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的建筑设计。相比于传统建筑设计,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设计施工简便,抗震性和经济性都比较好。本文将对装配式钢结构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设计;设计分析 现浇混凝土以及砖结构是我国城市传统建筑主要结构,这种建筑结构建造中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在施工中具有一定安全隐患,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1]。由于传统的建筑结构具有一定滞后性,同时也为满足城市快速建设的需要,新型的建筑结构应运而生。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就是其中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通过将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组合实现建筑构建。相比于传统建筑方式建造速度显著加快,节约劳动力提高建筑质量,并且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小。新时代背景下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可以像机器生产一样成批成套进行生产。 一、装配式钢结构设计特点 1、设计标准化装配式钢结构设计具有标准化的特点。因为装配式建筑的大部分装配构件都是在工厂车间加工完成的。很多建筑构件包括: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主要结构都统一加工设计完成后,直接投入施工现场进行装配使用[2]。由于这种标准化生产,使得装配式钢结构在生产过程中更具有工业化和专业化,从而能显著的提高部件的生产效率,同时还可以保证构件的产品质量以及性能等,相比于传统工艺更具优势。 2、建造快捷由于装配式建筑主要采用构件现场组合的方式进行建筑施工,这使得装配式建筑建造更为快捷方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施工中主要采用栓焊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对建筑构件直接组合,不需要现场浇节点,能够更快速的完成安装。不过由于装配式钢结构自身结构材料的影响,现场焊缝部位比较容易发生腐蚀,所以需要注意结合螺栓连接进行组装,或者使用油漆涂装等方式避免结构的腐蚀[3]。装配式钢结构在施工中受外界环境影响低,基本可以实现全天候作业,使得建筑建造工程进展更为快捷。 3、抗震性强装配式钢结构还具有抗震性强的特点。由于装配式钢结构中钢结构的额延展性比较好,所以整体抗震性强。并且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使得建筑构件之间形成的相互剪力对建筑形成更好的支撑体系能有效的提高其抗震效果。 3、成本造价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设计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或者混砖建筑造价更低。由于钢结构本身的自重比较轻,并且相比于混凝土材料其造价更低。而且钢结构是一种可回收的环保材料,可以循环利用绿色环保使其具有比较高的经济效益。不过在装配式钢结构的造价方面需要注意建筑设计的科学性,不合理的装配式钢结构设计不一定会减少工程造价。 5、信息化设计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设计具有信息化特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实际过程中主要借助于工程设计软件进行设计。使用如BIM之类的工程设计软件,可以实现对整个建筑的建模设计和设计分析。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合理有效的缩短设计的周期,同时对建筑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信息软件的应用能最大限度的装配式建筑的构架内力和几何尺寸进行综合计算,增强了工程的可靠性增加了工程的安全性保障等。心喜欢技术的深入使用使得建筑设计更快速进行的同时,还便于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能够更有效提高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设计生产。 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设计支撑结构 1、钢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剪力墙结构的基础是框架结构。这种建筑结构体系能工通过网柱的横向和纵向设置的剪力,形成剪力墙。建筑结构的整体强度通过侧向的刚度和结构体系的侧向位移达到改善。在这种结构体系中,横向载荷由框架结构承受,纵向载荷由剪力墙承受,从而很大的提高了建筑的承载能力。大多数搞成建筑都采用这种结构体系[4]。 2、钢框架结构钢框架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为建筑内的横向、纵向梁柱。钢框架结构的钢梁钢柱的承载能力和抗弯载能力直接决定了建筑的抗侧刚度。这种结构体系由于自身的软性特点灵活性较高,并且结构中所受的力和传递的力都比较明确,在多层建筑中比较适宜食用[5]。 3、钢框架—支撑结构钢框架—支撑结构的抗侧力能力比较高。这种建筑体系是一种双重抗侧力结构,通过设置横向支撑能够增强框架柱之间的水平荷载支撑力。钢框架—支撑结构具有比较高的稳定性,并且建筑梁柱截面面积有效减小可以获得更多的使用面积,但机体结构负载,灵活性较差。 三、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设计 1、规划设计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设计中需要进行规划设计。规划设计首先需要满足建筑的采光和通风的需要。由于新的城市建设需要,装配式钢结构设计应保证在生态、安全、环保、科学的原则下进行设计。虽然装配式建筑受施工现场气候条件影响较小,但也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环境。 2、预制件设计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马赛公寓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马赛公寓 姓名:陈彬 勒柯布西耶是我最喜欢的建筑设计师之一,他是开创现代主义建筑的鼻祖,是20世纪最建筑师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也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他所设计的建筑很多都 举世闻名,当然,也包括今天我要分析的马赛公寓。 勒柯布西耶认为在现代条件下,城市既可以保持人口的高密度,有可以形成安静卫生的环境。他的理想的现代城市就是中心区有巨大的摩天大楼,外围是高层的楼房,楼房之间 有大片的绿地,现在化的整齐的道路网布置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人们生活在居住单位”中。设计者称之为居住单元盒子”大楼用钢筋混凝土建造,通过支柱层支撑在 3.5x2.47英亩面积的花园,这种做法是受一种古代瑞士住宅—小 棚屋通过支柱落在水上的启发,主要立面朝东和西 向,架空层用来停车和通风。 而马赛公寓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 1马赛公寓坐落于坐落于法国马赛boulevard Michelet 13000 Marseille 。自1946 年开始设计, 1952年完工。是一座举世瞩目的超级公寓住宅。左图 为马赛公寓的卫星图,我们可以看到建筑周围绿树环 绕,周围景观设计的简单明了。可以说环境十分宜 人。下面我们从各个方面具体分析其具体组成。 基本资料 马赛公寓一座大型的居住公寓建筑,长165米,宽24米,高56米,18层,其中底层架空,顶层设幼儿园,屋顶为公共活动平台,设有儿童游戏场,小型游泳池以及成人健身房等;7、8层为公共服务,设商店、餐馆、洗衣房及旅店等服务设施。其余层为居住层,户型多为跃层布置,起居室通高,最大限度接纳阳光;每3层设一中央公共走道。大楼可容377户1500-1700人居住,是为缓解二战后欧洲房屋紧缺的状况而设计的新型密集型住宅。 建筑外观 马赛公寓还设有电梯厅和管理员房间。突破了承重结构的限制,从单身住户到8个孩子的家庭,室内楼梯将两层空间连成一体,起居厅两层通高,达到 4.8米高,3.66x4.80米大块玻璃窗满足了观景的开阔视野,大楼的7、8层是商店和公用设施,商店和公用设施,包括面包房, 副食品店,餐馆,酒店,药房,洗衣房,理发室,邮电所和旅馆。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幼儿园和托儿所设在顶层,通过坡道可到达屋顶花园。在第17层设有幼儿园和托儿所,屋顶上 设有小游泳池、儿童游戏场地、一个200米长的跑道,健身房、日光浴室,还有一些服务设 施被勒柯布西耶称为室外家具”,如混凝土桌子、人造小山、花架、通风井、室外楼

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关键施工技术

建筑技术开发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施工技术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第46卷第17期 2019年9月 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关键施工技术 杨伊浩,欧阳尧,刘志松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成都61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在城市规划建设上,主要以高层建筑为主,其设计形式出现了很大变化。装配式钢结构施工的特点进行总结,并从构件分段技术及吊装方案设计、外围集成及绿色建筑技术、叠合板施工、外墙板施工、钢柱施工5方面,论述了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关键施工技术内容。 [关键词]装配式;钢结构;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523X(2019)17-0053-02 Ke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Building Assembled Steel Structure Yang Yi-hao,Ou-Yang Yao,Liu Zhi-song [Abstract]At this stage,the number of urban population in China has increased sharply.In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mainly high-rise buildings,the design form has changed a lo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bricated steel structure construction,and discusses the building assembly from five aspects:component segmentation technology and hoisting scheme design, peripheral integration and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laminated board construction,exterior wall panel construction and steel column construction.Ke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tent of steel structure is discussed. [Keywords]fabricated type;steel structu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随着城市生活拥挤程度逐渐提升,建筑设计出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在此过程中,人们应该以装配式钢结构关键施工技术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对现代化建筑行业发展进行分析,维护各项技术的合理应用。截至目前,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有很多,其中绿色建筑技术作为科学和工程的结合体,应用效果极为明显。 1装配式钢结构施工的主要特点 1.1强化建筑设计的准确程度 在实际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设计过程中,需将协同性特点展示出来,而且在不同专业使用同一个设计模型平台时,可以确保不同专业之间的全面互动。借助于该种设计方式,主要是将设计的准确性提升,并将装配式建筑钢结构特点全面呈现出来,避免出现较高的设计错误率。 与此同时,整个工程设计还可以对3D模型进行应用,在展示机构特点的同时,将各项设计细节更加直观的展示在工作人员面前,维护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很多模拟软件的帮助下,还能实现对工程中各细节和关键部位等内容进行模拟操作,确保技术应用与工程需求相符,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由此可知,装配式钢结构可降低设计过程中的误差率,并借助于模拟软件,将施工效果全面提升。 1.2提升施工效率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想要维护其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BIM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还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建筑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展示出来,强化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此外,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人们需要对各施工环节进行合理安排,把握好各项施工工序,如此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从实际工程建设中可以看出,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并不会受到外界天气及环境等因素影响,进而将施工效果更好地展示出来。 收稿日期:2019-06-03 作者简介:杨伊浩(1983—),男,重庆人,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2建筑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技术的主要优势和难点 2.1建筑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技术的主要优势 2.1.1稳定性较强 该项优势主要集中在高层建筑中,而且在装配式钢结构应用过程中,并不会受到天气和施工环境的影响。如果此时使用普通混凝土,建筑主体结构将会展示岀极为不稳定的特性,容易受到天气变化和环境影响。此外,在与其他混凝土施工结构的对比中,装配式钢结构之中所使用的材料性能优势极强,可防护和抵挡更多的不良因素。也正是在该项结构的作用下,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将会得到更加有效的强化,确保建筑物的后续使用安全。 2.1.2具备较强的空间感 一般来说,空间感是整个高层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应用的另一大优势所在。钢结构自身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和抗压性能,自身强度也相对较高,工作人员可借助于该项施工技术,在较小的空间内获取更高的抗压效果。与混凝土结构相比,整个空间占用程度相对较低,让建筑物内部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 另外,在具体钢结构施工操作过程之中,所消耗的时间相对较短,在保证工期缩短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成本。整个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操作过程中,主要是将已经处理好的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中,之后借助于相关工序开展具体的施工操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工期,让空间感更好地表达出来。 2.1.3具备良好的环保效果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与之相对应的建筑工程数量也在不断提升,这也引起建筑工程周围环境的剧烈变化,让该项问题成为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装配式钢结构应用于建筑施工时,可以展示出良好的环保效果。 一般情况下,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会受到很多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施工技术、施工原材料等,如果人们没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控制,极容易导致施工现场之中出现太多废弃物,再加上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对这些废弃进行深入性处理,对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带来了极大影响。建筑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可避免上述问题,强化环境保护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将建筑节能减排效果呈现岀来。 ?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