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利用栈解决八皇后问题_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c++利用栈解决八皇后问题_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c++利用栈解决八皇后问题_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XX级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二——栈和队列

学生姓名:韩博

班级:2009211121

班内序号:01

学号:09210604

日期:10.11.25

1.实验要求

【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指针、模板类、异常处理的使用

2、掌握栈的操作的实现方法

3、掌握队列的操作的实现方法

4、学习使用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学习使用队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

利用栈结构实现八皇后问题。

八皇后问题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高斯于1850年提出的。他的问题是:在8*8的棋盘上放置8个皇后,使其不能互相攻击,即任意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行、同一列、同一斜线上。请设计算法打印所有可能的摆放方法。

提示:

1、可以使用递归或非递归两种方法实现

2、实现一个关键算法:判断任意两个皇后是否在同一行、同一列和同一斜线上2. 程序分析

2.1存储结构

存储结构:栈(递归)

2.2 关键算法分析

【设计思想】

由于八皇后问题,可以分解成算法相同的子问题,所以使用递归的方法

【伪代码】

1、输入皇后个数n

2、k=1

3、判断k是否大于n

3.1是:打印一组可能

3.2否:循环行位置1~n

判断该位置是否符合要求,若符合记录q[k]的坐标y值

k+1重复3

【关键算法】

1、递归

void Queen::queen(int n) //递归函数的具体定义

{

if(n==Number+1) //如果一到八行都已安排了皇后,则输出皇后

位置

{Print();return;}

for(int i=1;i<=Number;i++) //从行号n=1开始逐个试探,即从i=1列开始

{Site[n]=i;

if(IsValid(n)) //如果第n行可以取第i列上的位置,则开始试探第n+1行

{queen(n+1);}

int Queen::IsValid(int n) //判定位置函数的具体定义,当皇后位于第n行时

{for(int m=1;m

{if(Site[m]==Site[n]) return 0; //当m行与n行皇后位于同一列时,不符合要求,返回0

if(abs(Site[m]-Site[n])==abs(m-n)) return 0; //当m行与n行皇后位于同一对角线时,不符合要求,返回0

}return 1; //第n行皇后位置符合要求,返回1

};

void Queen::Print() //输出函数的具体定义

{count++; //解法的号数

for(int i=1;i<=Number;i++)

{cout<<"("<

cout<<"No."<

};

2.3其他

源代码:

时间复杂度:O(n)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N 10

class Queen

{

public:

Queen(){num=-1;}

void Print(int n);//输出皇后的排列,打出的数字为每个皇后的坐标

int Check(int i,int k);//判断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void Queens(int k,int n);//递归调用

int count();//计数

private:

int q[N];

int num;

};

void main()

{

Queen Q;

int n;

cout<<"请输入Queen的数目(n>0):"<

cin>>n;

if(n>0)

{

cout<<"Queen可能的位置坐标:"<

Q.Queens(1,n);

cout<<"共有"<

}

else

cout<<"ERROR输入数字错误"<

}

void Queen::Queens(int k,int n)//计算出皇后的排列,k是当前皇后数量,n是数量上限{ int i;

if(k>n)//如果达到里要求的数量输出皇后排列

{ Print(n);

count();

}

else //否则在适当的位置添加一个新皇后

{

for(i=1;i<=n;i++)

if(Check(i,k)) //判断该行中该位置放置'皇后'是否符合要求

{

q[k]=i; //记录改行中该点的位置

Queens(k+1,n); //放置下一行的'皇后'

}

}

}

void Queen::Print(int n)

{

int i;

for(i=1;i<=n;i++)

cout<<"("<

cout<

}

int Queen::Check(int i,int k)

{

int j;

j=1;

while(j

{

if((q[j]==i) || abs(q[j]-i)==abs(j-k)) //判断列,判断斜线return 0; //不符合返回0

j++;

}

return 1; //符合返回

}

int Queen::count()

{

num++;

return num;

}

3.程序运行结果

(1)测试主函数流程

(2)测试条件

n取值大于0小于10本题中一般取n=8(3)测试结论

测试正常,如图

4.总结

八皇后问题的解决完整文档

工学院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八皇后 2008 年 6 月25 日 设计任务书

摘要: 八皇后问题要求在一个8*8的棋盘上放上8个皇后,使得每一个皇后既攻击不到另外七个皇后,也不被另外七个皇后所攻击.按照国际象棋的规则,一个皇后可以攻击与之处在同一行或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的其他任何棋子.因此,八皇后问题等于要求八个皇后中的任意两个不能被放在同一行或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 而本课程设计本人的目的也是通过用c++语言平台将一个8*8的棋盘上放上8个皇后,使得每一个皇后既攻击不到另外七个皇后,也不被另外七个皇后所攻击的92种结构予以实现.使用递归方法最终将其问题变得一目了然,更加易懂。 关键词:八皇后; c++; 递归法

目录 1. 课题综述 (1) 1.1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1) 1.2面对的问题 (1) 2. 需求分析 (1) 2.1涉及到的知识 (2) 2.2软硬件的需求 (2) 2.3功能需求 (2) 3. 概要设计 (2) 4. 详细设计和实现 (3) 4.1算法描述及详细流程图 (3) 4.1.1算法描述 (3) 4.1.2算法流程图 (3) 5. 代码编写及详细注释 (4) 6. 程序调试 (8) 6.1调试过程、步骤及遇到的问题 (8) 7. 运行与测试 (8) 7.1运行演示 (8) 总结 (10) 致 (11)

参考文献 (12) .

1. 课题综述 1. 1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八皇后问题是一个古老而著名的问题,该问题是十九世纪著名的数学家高斯1850年提出的。 在国际象棋中,皇后是最有权利的一个棋子;只要别的棋子在它的同一行或同一列或同一斜线(正斜线或反斜线)上时,它就能把对方棋子吃掉。所以高斯提出了一个问题:在8*8的格的国际象棋上摆放八个皇后,使其不能相互攻击,即任意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列、同一行、或同一条斜线上面,问共有多少种解法。 到了现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古老而有趣的数学游戏问题也自然而然的被搬到了计算机上。运用所学计算机知识来试着解决这个问题是个锻炼和提高我自己编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可以使我增强信心,为我以后的编程开个好头,故我选择了这个有趣的课题。 1. 2 面对的问题 1)解决冲突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了行,列,两条对角线; 列:规定每一列放一个皇后,不会造成列上的冲突; 行:当第I行被某个皇后占领后,则同一行上的所有空格都不能再放皇后,要把以I为下标的标记置为被占领状态; 2)使用数据结构的知识,用递归法解决问题。 2. 需求分析

数据结构实验答案1

重庆文理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实验报告册 专业:_____软件工程__ _ 班级:_____软件工程2班__ _ 学号:_____201258014054 ___ 姓名:_____周贵宇___________ 课程名称:___ 数据结构 _ 指导教师:_____胡章平__________ 2013年 06 月 25 日

实验序号 1 实验名称实验一线性表基本操作实验地点S-C1303 实验日期2013年04月22日 实验内容1.编程实现在顺序存储的有序表中插入一个元素(数据类型为整型)。 2.编程实现把顺序表中从i个元素开始的k个元素删除(数据类型为整型)。 3.编程序实现将单链表的数据逆置,即将原表的数据(a1,a2….an)变成 (an,…..a2,a1)。(单链表的数据域数据类型为一结构体,包括学生的部分信息:学号,姓名,年龄) 实验过程及步骤1.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ElemType int #define MAXSIZE 100 /*此处的宏定义常量表示线性表可能达到的最大长度*/ typedef struct

{ ElemType elem[MAXSIZE]; /*线性表占用的数组空间*/ int last; /*记录线性表中最后一个元素在数组elem[ ]中的位置(下标值),空表置为-1*/ }SeqList; #include "common.h" #include "seqlist.h" void px(SeqList *A,int j); void main() { SeqList *l; int p,q,r; int i; l=(SeqList*)malloc(sizeof(SeqList)); printf("请输入线性表的长度:"); scanf("%d",&r); l->last = r-1; printf("请输入线性表的各元素值:\n"); for(i=0; i<=l->last; i++) { scanf("%d",&l->elem[i]); } px(l,i); printf("请输入要插入的值:\n");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一.题目要求 1)编程实现二叉排序树,包括生成、插入,删除; 2)对二叉排序树进行先根、中根、和后根非递归遍历; 3)每次对树的修改操作和遍历操作的显示结果都需要在屏幕上用树的形状表示出来。 4)分别用二叉排序树和数组去存储一个班(50人以上)的成员信息(至少包括学号、姓名、成绩3项),对比查找效率,并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二叉排序树效率高,为什么? 二.解决方案 对于前三个题目要求,我们用一个程序实现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Stack.h"//栈的头文件,没有用上 typedefintElemType; //数据类型 typedefint Status; //返回值类型 //定义二叉树结构 typedefstructBiTNode{ ElemType data; //数据域 structBiTNode *lChild, *rChild;//左右子树域 }BiTNode, *BiTree; intInsertBST(BiTree&T,int key){//插入二叉树函数 if(T==NULL) { T = (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 T->data=key; T->lChild=T->rChild=NULL; return 1; } else if(keydata){ InsertBST(T->lChild,key); } else if(key>T->data){ InsertBST(T->rChild,key); } else return 0; } BiTreeCreateBST(int a[],int n){//创建二叉树函数 BiTreebst=NULL; inti=0; while(i

数据结构实验一顺序表问题及实验报告模板 - Copy

实验一顺序表问题 【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报告一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班级: 学号:姓名: 日期:程序名: 一、上机实验的问题和要求: 顺序表的查找、插入与删除。设计算法,实现线性结构上的顺序表的产生以及元素的查找、插入与删除。具体实现要求: 1.从键盘输入10个整数,产生顺序表,并输出结点值。 调试数据:9 8 7 6 5 4 3 2 1 2.从键盘输入1个整数,在顺序表中查找该结点。若找到,输出结点的位置;若找不到, 则显示“找不到”。 调试数据:第一次输入11,第二次输入3 3.从键盘输入2个整数,一个表示欲插入的位置i,另一个表示欲插入的数值x,将x插 入在对应位置上,输出顺序表所有结点值,观察输出结果。 调试数据:第一次insert "11" after "6" ,第二次insert "86" at "2" 4.从键盘输入1个整数,表示欲删除结点的位置,输出顺序表所有结点值,观察输出结果。 调试数据:第一次delete the number at "2" ,第二次delete value "9" 注意:顺序表输出表现形式如下(实验报告上为截图): 顺序表: 第一题 Initially Seq: head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null 第二题 找不到 6 第三题 insert "11" after "6": head -> 9 -> 8 -> 7 -> 6 -> 11 -> 5 -> 4 -> 3 -> 2 -> 1 -> null insert"86"at"2":head -> 9 -> 8 -> 86 -> 7 -> 6 -> 5 -> 4 -> 3 -> 2 -> 1 -> null 第四题 delete the number at "2":head -> 9 -> 8 -> 6 -> 5 -> 4 -> 3 -> 2 -> 1 ->null delete value "9": head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null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苏州科技学院 数据结构(C语言版)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测绘1011 学号10201151 姓名XX 实习地点C1 机房 指导教师史守正

目录 封面 (1) 目录 (2) 实验一线性表 (3) 一、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原理和算法描述 (3) 二、源程序及注释(打包上传) (3) 三、运行输出结果 (4) 四、调试和运行程序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6) 五、对算法的程序的讨论、分析,改进设想,其它经验教训 (6) 实验二栈和队列 (7) 一、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原理和算法描述 (8) 二、源程序及注释(打包上传) (8) 三、运行输出结果 (8) 四、调试和运行程序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0) 五、对算法的程序的讨论、分析,改进设想,其它经验教训 (10) 实验三树和二叉树 (11) 一、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原理和算法描述 (11) 二、源程序及注释(打包上传) (12) 三、运行输出结果 (12) 四、调试和运行程序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2) 五、对算法的程序的讨论、分析,改进设想,其它经验教训 (12) 实验四图 (13) 一、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原理和算法描述 (13) 二、源程序及注释(打包上传) (14) 三、运行输出结果 (14) 四、调试和运行程序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5) 五、对算法的程序的讨论、分析,改进设想,其它经验教训 (16) 实验五查找 (17) 一、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原理和算法描述 (17)

二、源程序及注释(打包上传) (18) 三、运行输出结果 (18) 四、调试和运行程序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9) 五、对算法的程序的讨论、分析,改进设想,其它经验教训 (19) 实验六排序 (20) 一、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原理和算法描述 (20) 二、源程序及注释(打包上传) (21) 三、运行输出结果 (21) 四、调试和运行程序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24) 五、对算法的程序的讨论、分析,改进设想,其它经验教训 (24) 实验一线性表 一、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原理和算法描述: 程序的主要分为自定义函数、主函数。自定义函数有 InitList_Sq、Out_List、ListInsert_Sq、ListDelete_Sq、LocateElem_Sq 、compare。主函数在运行中调用上述的自定义函数,每个自定义函数实现程序的每部分的小功能。 1.程序设计基本思想 用c语言编译程序,利用顺序存储方式实现下列功能:根据键盘输入数据建立一个线性表,并输出该线性表;然后根据屏幕菜单的选择,可以进行数据的插入、删除、查找,并在插入或删除数据后,再输出线性表;最后在屏幕菜单中选择结束按钮,即可结束程序的运行。 2.原理 线性表通过顺序表现,链式表示,一元多项式表示,其中链式表示又分为静态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等,在不同的情况下各不相同,他可以是一个数字,也可以是一个符号,通过符号或数字来实现程序的运行。 3.算法描述

数据结构实验总结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总结报告 一、调试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1)在二叉树的调试中,从广义表生成二叉树的模块花了较多时间调试。 由于一开始设计的广义表的字符串表示没有思考清晰,处理只有一个孩子的节点时发生了混乱。调试之初不以为是设计的问题,从而在代码上花了不少时间调试。 目前的设计是: Tree = Identifier(Node,Node) Node = Identifier | () | Tree Identifier = ASCII Character 例子:a(b((),f),c(d,e)) 这样便消除了歧义,保证只有一个孩子的节点和叶节点的处理中不存在问题。 (2)Huffman树的调试花了较长时间。Huffman编码本身并不难处理,麻烦的是输入输出。①Huffman编码后的文件是按位存储的,因此需要位运算。 ②文件结尾要刷新缓冲区,这里容易引发边界错误。 在实际编程时,首先编写了屏幕输入输出(用0、1表示二进制位)的版本,然后再加入二进制文件的读写模块。主要调试时间在后者。 二、要让演示版压缩程序具有实用性,哪些地方有待改进? (1)压缩文件的最后一字节问题。 压缩文件的最后一字节不一定对齐到字节边界,因此可能有几个多余的0,而这些多余的0可能恰好构成一个Huffman编码。解码程序无法获知这个编码是否属于源文件的一部分。因此有的文件解压后末尾可能出现一个多余的字节。 解决方案: ①在压缩文件头部写入源文件的总长度(字节数)。需要四个字节来存储这个信息(假定文件长度不超过4GB)。 ②增加第257个字符(在一个字节的0~255之外)用于EOF。对于较长的文件,

会造成较大的损耗。 ③在压缩文件头写入源文件的总长度%256的值,需要一个字节。由于最后一个字节存在或不存在会影响文件总长%256的值,因此可以根据这个值判断整个压缩文件的最后一字节末尾的0是否在源文件中存在。 (2)压缩程序的效率问题。 在编写压缩解压程序时 ①编写了屏幕输入输出的版本 ②将输入输出语句用位运算封装成一次一个字节的文件输入输出版本 ③为提高输入输出效率,减少系统调用次数,增加了8KB的输入输出缓存窗口 这样一来,每写一位二进制位,就要在内部进行两次函数调用。如果将这些代码合并起来,再针对位运算进行一些优化,显然不利于代码的可读性,但对程序的执行速度将有一定提高。 (3)程序界面更加人性化。 Huffman Tree Demo (C) 2011-12-16 boj Usage: huffman [-c file] [-u file] output_file -c Compress file. e.g. huffman -c test.txt test.huff -u Uncompress file. e.g. huffman -u test.huff test.txt 目前的程序提示如上所示。如果要求实用性,可以考虑加入其他人性化的功能。 三、调研常用的压缩算法,对这些算法进行比较分析 (一)无损压缩算法 ①RLE RLE又叫Run Length Encoding,是一个针对无损压缩的非常简单的算法。它用重复字节和重复的次数来简单描述来代替重复的字节。尽管简单并且对于通常的压缩非常低效,但它有的时候却非常有用(例如,JPEG就使用它)。 变体1:重复次数+字符 文本字符串:A A A B B B C C C C D D D D,编码后得到:3 A 3 B 4 C 4 D。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8皇后问题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选题:八皇后问题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一.选题概述---------------------------------------3

二.设计要求与分析--------------------------------3 三.数据结构与定义--------------------------------4 1.结构体定义 2.函数定义 3.函数之间的定义 四.程序段与分析----------------------------------5 五.完整程序代码及运行结果截图------------------7 六.心得体会--------------------------------------10 七.参考文献--------------------------------------10

一.选题概述: 在实际应用中,有相当一类问题需要找出它的解集合,或者要求找出某些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求解时经常使用一种称为回溯的方法来解决。所谓回溯就是走回头路,该方法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试探地搜索前进,若前进中受阻,则回头另择通路继续搜索。为了能够沿着原路逆序回退,需用栈来保存曾经到达的每一个状态,栈顶的状态即为回退的第一站,因此回溯法均可利用栈来实现。而解决八皇后问题就是利用回溯法和栈来实现的。 二.设计要求与分析 八皇后问题是在8x8的国际象棋棋盘上,安放8个皇后,要求没有一个皇后能够“吃掉”任何其他一个皇后,即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皇后占据棋盘上的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条对角线。 八皇后在棋盘上分布的各种可能的格局,其数目非常大,约等于232种,但是,可以将一些明显不满足问题要求的格局排除掉。由于任意两个皇后不能同行,即每一行只能放置一个皇后,因此将第i个皇后放置在第i行上。这样在放置第i个皇后时,只要考虑它与前i 一1个皇后处于不同列和不同对角线位置上即可。因此,其算法基本思想如下: 从第1行起逐行放置皇后,每放置一个皇后均需要依次对第1,2,…,8列进行试探,并尽可能取小的列数。若当前试探的列位置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015级)及答案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015级)及答案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专业__信息管理学院______ 年级__2015级___________ 学号___ _______ 学生姓名___ _ 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编

I 实验要求 1.每次实验中有若干习题,每个学生至少应该完成其中的两道习题。 2.上机之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预先编好程序,经过人工检查无误后,才能上机,以提高上机效率。 3.独立上机输入和调试自己所编的程序,切忌抄袭、拷贝他人程序。 4.上机结束后,应整理出实验报告。书写实验报告时,重点放在调试过程和小节部分,总结出本次实验中的得与失,以达到巩固课堂学习、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 II 实验内容 实验一线性表 【实验目的】 1.熟悉VC环境,学习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线性表的两种存储结构。 2.通过编程、上机调试,进一步理解线性表的基本概念,熟练运用C语言实现线性表基本操作。 3.熟练掌握线性表的综合应用问题。 【实验内容】 1.一个线性表有n个元素(n

的顺序不变。设计程序实现。要求:采用顺序存储表示实现;采用链式存储表示方法实现;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 2. 从单链表中删除指定的元素x,若x在单链表中不存在,给出提示信息。 要求: ①指定的值x由键盘输入; ②程序能处理空链表的情况。 3.设有头结点的单链表,编程对表中的任意值只保留一个结点,删除其余值相同的结点。 要求: ①该算法用函数(非主函数)实现; ②在主函数中调用创建链表的函数创建一个单链表, 并调用该函数,验证算法的正确性。 LinkedList Exchange(LinkedList HEAD,p)∥HEAD是单链表头结点的指针,p是链表中的一个结点。本算法将p所指结点与其后 继结点交换。 {q=head->next;∥q是工作指针,指向链表中当前待处理结点。 pre=head;∥pre是前驱结点指针,指向q的前驱。 while(q!=null && q!=p){pre=q;q=q->next;} ∥

数据结构实验总结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总结报告 李博杰PB10000603 一、调试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1)在二叉树的调试中,从广义表生成二叉树的模块花了较多时间调试。 由于一开始设计的广义表的字符串表示没有思考清晰,处理只有一个孩子的节点时发生了混乱。调试之初不以为是设计的问题,从而在代码上花了不少时间调试。 目前的设计是: Tree = Identifier(Node,Node) Node = Identifier | () | Tree Identifier = ASCII Character 例子:a(b((),f),c(d,e)) 这样便消除了歧义,保证只有一个孩子的节点和叶节点的处理中不存在问题。 (2)Huffman树的调试花了较长时间。Huffman编码本身并不难处理,麻烦的是输入输出。 ①Huffman编码后的文件是按位存储的,因此需要位运算。 ②文件结尾要刷新缓冲区,这里容易引发边界错误。 在实际编程时,首先编写了屏幕输入输出(用0、1表示二进制位)的版本,然后再加入二进制文件的读写模块。主要调试时间在后者。 二、要让演示版压缩程序具有实用性,哪些地方有待改进? (1)压缩文件的最后一字节问题。 压缩文件的最后一字节不一定对齐到字节边界,因此可能有几个多余的0,而这些多余的0可能恰好构成一个Huffman编码。解码程序无法获知这个编码是否属于源文件的一部分。因此有的文件解压后末尾可能出现一个多余的字节。 解决方案: ①在压缩文件头部写入源文件的总长度(字节数)。需要四个字节来存储这个信息(假定文件长度不超过4GB)。 ②增加第257个字符(在一个字节的0~255之外)用于EOF。对于较长的文件,会造成较大的损耗。 ③在压缩文件头写入源文件的总长度%256的值,需要一个字节。由于最后一个字节存在或不存在会影响文件总长%256的值,因此可以根据这个值判断整个压缩文件的最后一字节末尾的0是否在源文件中存在。 (2)压缩程序的效率问题。 在编写压缩解压程序时 ①编写了屏幕输入输出的版本 ②将输入输出语句用位运算封装成一次一个字节的文件输入输出版本 ③为提高输入输出效率,减少系统调用次数,增加了8KB的输入输出缓存窗口 这样一来,每写一位二进制位,就要在内部进行两次函数调用。如果将这些代码合并起来,再针对位运算进行一些优化,显然不利于代码的可读性,但对程序的执行速度将有一定提高。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利用栈结构实现八皇后问题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二——利用栈结构实现八皇后问题 学生姓名: 班级: 班内序号: 学号: 日期:2013年11月21日 1.实验要求 (1)实验目的 通过选择下面五个题目之一进行实现,掌握如下内容: 进一步掌握指针、模板类、异常处理的使用 掌握栈的操作的实现方法 掌握队列的操作的实现方法 学习使用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使用队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验内容 利用栈结构实现八皇后问题。 八皇后问题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高斯于1850年提出的。他的问题是:在8*8的棋盘上放置8个皇后,使其不能互相攻击,即任意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行、同一列、同一斜线上。请设计算法打印所有可能的摆放方法。 ①可以使用递归或非递归两种方法实现 ②实现一个关键算法:判断任意两个皇后是否在同一行、同一列和同一斜线。 (3)代码要求 ①必须要有异常处理,比如删除空链表时需要抛出异常; ②保持良好的编程的风格: 代码段与段之间要有空行和缩近 标识符名称应该与其代表的意义一致 函数名之前应该添加注释说明该函数的功能 关键代码应说明其功能 ③递归程序注意调用的过程,防止栈溢出 2. 程序分析 2.1 存储结构 栈(递归):

2.2 关键算法分析 (1)递归 void SeqStack::PlaceQueen(int row) //在栈顶放置符合条件的值的操作,即摆放皇后{ for (int col=0;col::Judgement() { for(int i=0;i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答案

数据结构(C语言版)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实验1 实验题目:单链表的插入和删除 实验目的: 了解和掌握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掌握单链表的基本算法及相关的时间性能分析。 实验要求: 建立一个数据域定义为字符串的单链表,在链表中不允许有重复的字符串;根据输入的字符串,先找到相应的结点,后删除之。 实验主要步骤: 1、分析、理解给出的示例程序。 2、调试程序,并设计输入数据(如:bat,cat,eat,fat,hat,jat,lat,mat,#),测 试程序的如下功能:不允许重复字符串的插入;根据输入的字符串,找到相应的结点并删除。 3、修改程序: (1)增加插入结点的功能。 (2)将建立链表的方法改为头插入法。 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node . . 示意图:

head head head 心得体会: 本次实验使我们对链表的实质了解更加明确了,对链表的一些基本操作也更加熟练了。另外实验指导书上给出的代码是有一些问题的,这使我们认识到实验过程中不能想当然的直接编译执行,应当在阅读并完全理解代码的基础上再执行,这才是实验的意义所在。

实验2 实验题目:二叉树操作设计和实现 实验目的: 掌握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及存储方式,各种遍历算法。 实验要求: 采用二叉树链表作为存储结构,完成二叉树的建立,先序、中序和后序以及按层次遍历 的操作,求所有叶子及结点总数的操作。 实验主要步骤: 1、分析、理解程序。 2、调试程序,设计一棵二叉树,输入完全二叉树的先序序列,用#代表虚结点(空指针), 如ABD###CE##F##,建立二叉树,求出先序、中序和后序以及按层次遍历序列,求 所有叶子及结点总数。 实验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 20 ertex=a; irstedge=NULL; irstedge; G->adjlist[i].firstedge=s; irstedge; R[i] 留在原位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第次实验 学号: 20141060106 姓名:叶佳伟 一、实验目的 1、复习二叉树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 2、掌握二叉链表及二叉树的创建、遍历; 3、了解二叉树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 1、(必做题)假设二叉树中数据元素类型是字符型,请采用二叉链表实现二叉树的以下基本操作: (1)根据二叉树的先序序列和中序序列构造二叉树; (2)根据先序遍历二叉树; (3)根据中序遍历二叉树; (4)根据后序遍历二叉树。 测试数据包括如下错误数据: 先序:1234;中序:12345 先序:1234;中序:1245 先序:1234;中序:4231 2、(必做题)对于一棵二叉树,请实现: (1)计算二叉树的叶子数目; (2)计算二叉树的深度。 三、算法描述 (采用自然语言描述) 1、先构造一个二叉树的结构体,再构造createtree的函数实现数据的输入。在键盘上输入先序和中序序列。先判断先序和后序序列是否符合逻辑。若符合逻辑,则在先序、中序、后序函数将二叉树输出。 四、详细设计 (画出程序流程图) 五、程序代码 (给出必要注释) #define max 5 #define TEL 2*max+1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typedef char TElemType; typedef struct BiTNode{ TElemType data; //数据域 struct BiTNode *lchild, *rchild; //左右孩子指针域 } BiTNode, *BiTree; BiTNode root; BiTree rt=&root; int calculate(char c,char s[],int st) {char *p; p=s+st; while(*p!=c && *p!='\0') p++; return p-s; } void createtree(BiTree *t,int i1,int i2,int len,char preorder[],char pinorder[]) {int r,llen,rlen; if(len<=0) *t=NULL; else {*t=(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 (*t)->data=preorder[i1]; r=calculate(preorder[i1],pinorder,i2); llen=r-i2; rlen=len-(llen+1); createtree(&(*t)->lchild,i1+1,i2,llen,preorder,pinorder); createtree(&(*t)->rchild,i1+llen+1,r+1,rlen,preorder,pinorder); } } void PostOrderTraverse(BiTree t) {if(t) {PostOrderTraverse(t->lchild); PostOrderTraverse(t->rchild); putchar(t->data); } } void PreOrderTraverse(BiTree t) {if(t) {putchar(t->data);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模板(验证型)

学期: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指导教师:杨华莉成绩: 实验一顺序表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VC++6.0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 2.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类型定义; 3.掌握顺序表的基本操作的实现,如:插入、删除、遍历、查找、排序、修改、合并等; 4.掌握顺序表的应用。 二、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和掌握本实验的示例程序。 2.上机运行示例程序,打印出程序的运行结果,并作必要的说明。 3.对示例程序,按照对线性表的操作需要,在程序中至少添加2个顺序表的相关操作。如: i.查找并显示分数在区间[a,b)的学生信息; ii.查找并显示最高分或最低分学生信息; iii.统计不及格或及格人数及所占比例; iv.将信息表按学号、姓名或分数升序或降序排列; v.按学号顺序进行数据元素的插入; vi.删除指定学号或姓名的学生信息; vii.修改某个学生的信息; viii.其它。 4.重新改写主函数(要求必需调用自己添加的操作),打印出文件清单(自己添加的函数、修改后的主函数和运行结果)。 5.对修改后的程序,分析每一个算法(函数)的时间复杂度。 6.根据上述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并简要给出算法设计小结和心得。 三、实验环境 1.台式计算机每人一台; 2.软件:Visual C++6.0 四、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

一.示例程序运行结果及说明

二.自己添加的新函数(至少2个),要求加必要的注释。 SqList Delete_SqList(SqList &L)//删除学生信息 { Elemtype x; int i=0; int choice=DMenu(); char name[25]; int num,k; if(!L.length) { printf("表为空,无法删除!"); exit(0); } switch(choice) { case 1: //按姓名删除 printf("\n请输入要删除的学生的姓名\n"); scanf("%s",&name); k=strcmp(name,L.data[i].name);//比较姓名 if(k==0) { x=L.data[i-1]; for(int m=L.length-1;m>=i-1;--m) L.data[i-1]=L.data[i]; --L.length; break; } case 2: //按学号删除 printf("\n请输入要删除学生的学号\n"); scanf("%d",&num); if(num==L.data[i].num) { for(int m=L.length-1;m>=i-1;--m) L.data[i-1]=L.data[i]; --L.length; break; } case 3:break; } return L;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栈(八皇后问题)

1.实验要求 【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指针、模板类、异常处理的使用 2、掌握栈的操作的实现方法 3、掌握队列的操作的实现方法 4、学习使用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学习使用队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 利用栈结构实现八皇后问题。 八皇后问题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高斯于1850年提出的。他的问题是:在8*8的棋盘上放置8个皇后,使其不能互相攻击,即任意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行、同一列、同一斜线上。请设计算法打印所有可能的摆放方法。 提示: 1、可以使用递归或非递归两种方法实现 2、实现一个关键算法:判断任意两个皇后是否在同一行、同一列和同一斜线上2. 程序分析 2.1 存储结构 存储结构:栈(递归) 2.2 关键算法分析 【设计思想】 由于八皇后问题,可以分解成算法相同的子问题,所以使用递归的方法 【伪代码】 1、输入皇后个数n 2、k=1 3、判断k是否大于n 3.1 是:打印一组可能 3.2 否:循环行位置1~n 判断该位置是否符合要求,若符合记录q[k]的坐标y值 k+1 重复3 【关键算法】 1、递归 void Queen::Queens(int k,int n)

{ int i; if(k>n) { Print(n); count(); } else { for(i=1;i<=n;i++) if(Isavailable(i,k)) //判断该行中该位置放置‘皇后’是否符合要求 { q[k]=i; //记录改行中该点的位置 Queens(k+1,n); //放置下一行的‘皇后’ } } } 2、判断皇后放置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bool Queen::Isavailable(int i,int k) { int j; j=1; while(j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答案.doc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答案 数据结构(C语言版)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1实验题目:单链表的插入和删除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掌握单链表的基本算法及相关的时间性能分析。 实验要求:建立一个数据域定义为字符串的单链表,在链表中不允许有重复的字符串;根据输入的字符串,先找到相应的结点,后删除之。 实验主要步骤:1、分析、理解给出的示例程序。 2、调试程序,并设计输入数据(如:bat,cat,eat,fat,hat,jat,lat,mat,#),测试程序的如下功能:不允许重复字符串的插入;根据输入的字符串,找到相应的结点并删除。 3、修改程序:(1)增加插入结点的功能。 (2)将建立链表的方法改为头插入法。 程序代码:#include“stdio.h“#include“string.h“#include“stdlib.h“#include“ctype. h“typedefstructnode//定义结点{chardata[10];//结点的数据域为字符串structnode*next;//结点的指针域}ListNode;typedefListNode*LinkList;//自定义LinkList单链表类型LinkListCreatListR1();//函数,用尾插入法建立带头结点的单链表LinkListCreatList(void);//函数,用头插入法建立带头结点的单链表ListNode*LocateNode();//函数,按值查找结点voidDeleteList();//函数,删除指定值的结点voidprintlist();//函数,打印链表中的所有值voidDeleteAll();//函数,删除所有结点,释放内存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用哈夫曼编码实现文件压缩》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实验学期2015至2016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所在系部计算机学院 年级2014专业班级物联B142班 学生姓名杨文铎学号201407054201 任课教师白磊 实验成绩

用哈夫曼编码实现文件压缩 1、了解文件的概念。 2、掌握线性表的插入、删除的算法。 3、掌握Huffman树的概念及构造方法。 4、掌握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及遍历算法。 5、利用Haffman树及Haffman编码,掌握实现文件压缩的一般原理。 微型计算机、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Visual C++6.0软件 根据ascii码文件中各ascii字符出现的频率情况创建Haffman树,再将各字符对应的哈夫曼编码写入文件中,实现文件压缩。 本次实验采用将字符用长度尽可能短的二进制数位表示的方法,即对于文件中出现的字符,无须全部都用S为的ascii码进行存储,根据他们在文件中出现的频率不同,我们利用Haffman算法使每个字符能以最短的二进制数字符进行存储,已达到节省存储空间,压缩文件的目的,解决了压缩需要采用的算法,程序的思路已然清晰: 1、统计需压缩文件中的每个字符出现的频率 2、将每个字符的出现频率作为叶子节点构建Haffman树,然后将树中结点引向 其左孩子的分支标“0”,引向其右孩子的分支标“1”;每个字符的编码 即为从根到每个叶子的路径上得到的0、1序列,这样便完成了Haffman 编码,将每个字符用最短的二进制字符表示。 3、打开需压缩文件,再将需压缩文件中的每个ascii码对应的haffman编码按bit 单位输出。 4、文件压缩结束。 (1)构造haffman树的方法一haffman算法 构造haffman树步骤: I.根据给定的n个权值{w1,w2,w3…….wn},构造n棵只有根结点的二叉 树,令起权值为wj。 II.在森林中选取两棵根结点权值最小的树作左右子树,构造一棵新的二叉树,置新二叉树根结点权值为其左右子树根结点权值之和。 III.在森林中删除这两棵树,同时将得到的二叉树加入森林中。 IV.重复上述两步,知道只含一棵树为止,这棵树即哈夫曼树。 对于haffman的创建算法,有以下几点说明: a)这里的Haffman树采用的是基于数组的带左右儿子结点及父结点下标作为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七查找、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本实验项目方案受“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X3108005)”项目资助)实验难度: A □ B □ C □ 学期:2010秋季学期 任课教师: 实验题目: 查找算法设计与实现 姓名: 王辉 学号: 20091120154 电子邮件: 完成提交时间: 2010 年 12 月 27 日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2010学年秋季学期 《数据结构实验》成绩考核表 学号:姓名:本人承担角色: 综合得分:(满分100分) 指导教师:年月日(注:此表在难度为C时使用,每个成员一份。)

(下面的内容由学生填写,格式统一为,字体: 楷体, 行距: 固定行距18,字号: 小四,个人报告按下面每一项的百分比打分。难度A满分70分,难度B满分90分)一、【实验构思(Conceive)】(10%) 1 哈希表查找。根据全年级学生的姓名,构造一个哈希表,选择适当的哈希函数和解决冲突的方法,设计并实现插入、删除和查找算法。 熟悉各种查找算法的思想。 2、掌握查找的实现过程。 3、学会在不同情况下运用不同结构和算法求解问题。 4 把每个学生的信息放在结构体中: typedef struct //记录 { NA name; NA tel; NA add; }Record; 5 void getin(Record* a)函数依次输入学生信息 6 人名折叠处理,先将用户名进行折叠处理折叠处理后的数,用除留余数法构造哈希函数,并返回模值。并采用二次探测再散列法解决冲突。 7姓名以汉语拼音形式,待填入哈希表的人名约30个,自行设计哈希函数,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或链地址法处理冲突;在查找的过程中给出比较的次数。完成按姓名查询的操作。将初始班级的通讯录信息存入文件。 二、【实验设计(Design)】(20%) (本部分应包括:抽象数据类型的功能规格说明、主程序模块、各子程序模块的伪码说明,主程序模块与各子程序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1抽象数据类型的功能规格说明和结构体: #include

八皇后问题的解决完整文档

淮阴工学院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八皇后 系(院):计算机工程系 专业:信息安全 班级:信息 1 0 6 学生姓名: 叶青学号:1061303127 指导教师:张亚红寇海洲胡荣林夏森 学年学期: 2007 ~ 2008 学年第 2 学期 2008 年 6 月25 日

设计任务书

摘要: 八皇后问题要求在一个8*8的棋盘上放上8个皇后,使得每一个皇后既攻击不到另外七个皇后,也不被另外七个皇后所攻击.按照国际象棋的规则,一个皇后可以攻击与之处在同一行或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的其他任何棋子.因此,八皇后问题等于要求八个皇后中的任意两个不能被放在同一行或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 而本课程设计本人的目的也是通过用c++语言平台将一个8*8的棋盘上放上8个皇后,使得每一个皇后既攻击不到另外七个皇后,也不被另外七个皇后所攻击的92种结构予以实现.使用递归方法最终将其问题变得一目了然,更加易懂。 关键词:八皇后; c++; 递归法

目录 1. 课题综述 (1) 1.1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1) 1.2面对的问题 (1) 2. 需求分析 (1) 2.1涉及到的知识 (1) 2.2软硬件的需求 (1) 2.3功能需求 (2) 3. 概要设计 (2) 4. 详细设计和实现 (2) 4.1算法描述及详细流程图 (2) 4.1.1算法描述 (3) 4.1.2算法流程图 (3) 5. 代码编写及详细注释 (4) 6. 程序调试 (7) 6.1调试过程、步骤及遇到的问题 (7) 7. 运行与测试 (7) 7.1运行演示 (7) 总结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