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基础理论

中兽医基础理论
中兽医基础理论

中兽医学基础理论

绪论

第一部分

内容:

●1 中兽医学的概念

●2 中兽医学的发展概况

●3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4 学习中兽医学的目的、任务及方法

1 中兽医学的概念

中兽医学即我国传统的兽医学,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家畜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及丰富多彩的病证防治技术。

中兽医学内容,是以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治为特点的理论、方药、针灸及病证防治技术。

2 中兽医学的发展概况

?1、起源

?原始社会(公元前22世纪)

?仰韶遗址(河南)砭石

?2、发展

?3、中兽医学向国外传播

?公元595年高丽僧人惠慈到日向圣德太子侍臣橘猪粥授疗马法,公元581年(隋代)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等2次来中国学习兽医,唐(804年)平仲国随遣唐使来中国,回国后培养大批弟子,形成“仲国流”所著“《仲国百问答》、《仲国秘传集》和《假名安骥集》,源于唐李石所著《司牧安骥集》。?于船1987年往日本讲学,编著《中国兽医与针灸学》被麻布大学竹中良二和高桥贡教授翻译成日语由东京文永堂出版

?1987年笹崎龙雄与清水英助合著《中国的兽医和家畜针灸》出版

?日本畜产大学龟谷勉教授《兽医针刺麻醉与针灸治疗》

3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①家畜本身的整体性:五脏六腑为中心,互相制约,不可孤立。

?②家畜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自然环境与四季气候变化都可直接或间接影响。

?2、辩证论治

?“辩证”是通过四诊所获取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识别疾病的证候),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根据证的性质制定治则和治法的过程,是解决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证”的概念与“症状”和“证候群”有所不同。

?学习中兽医学的目的、任务及方法

?目的:掌握“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中心的基本理论及实际操作技能。

?任务: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走中西兽医相结合的道路,加快创造我国的新兽医学。

?方法:

?①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批判地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理解中西医结合的意义。?②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核心,对理、法、方药及针灸逐步融会贯通,反复学习、反复体会,力求掌握规律。

?③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结合临床实践,才能掌握病证防治技能。

第二部分

内容:

第一篇基础理论

?第一章阴阳五行

?第一节阴阳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一)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代表事物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矛盾双方的概括。识别阴阳的属性是以上下、明暗、大小、前后、动静等为准则。“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对立

?2、阴阳的互根

?3、阴阳的消长

?4、阴阳的转化

阴阳在中兽医学上的应用

?1、在畜体组织结构方面机体部位上为阳,下为阴;脏为阴,腑为阳;经属阴,络属阳;血为阴,所为阳;营气在内为阴,卫气在外为阳。

?2、在生理方面物质为阴,功能为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3、在病理方面阴阳失去平衡,导致疾病发生,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4、在药物方面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5、在病证防治方面阴阳为八纲的总纲,脉象的阴阳之分,数、洪、浮、大、滑为阳,迟、小沉、细、涩为阴。

阴阳学说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学说

?神经---体液学说、应激学说、第二信息学说、闸门控制学说等

?分子生物学推论

?具有广泛调节功能的化合物---环核苷酸

?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

?两者保持一定比例,cGMP 在活体的含量为cAMP的1/15 ~ 1/10,对生物细胞起双向调节作用,是一对拮抗物,浓度相关,变化相反,对细胞的调节也相反。

二、国内研究

补气药对阴虚或阳虚患者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第二节五行

?一、五行的概念

?为了说明畜休内部及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根据事物各自性质及特点分属归类。

?五行归类表

五行归类表

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

?木→火→土→金→水→木

?五行相生即相互资生、促进,借以说明事物有相互协同的一面。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及我生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五脏相生可按五行归属类推。

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

?木→土→水→火→金→木

?五行相克即相互制约、克制,借以说明事物有相互相颉颃的一面。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及我克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我不胜”。五脏相克也可按五行归属类推。

五行相乘

“乘”有乘虚侵袭之意。相乘即指相克得太过,超过正常制约限度,使事物间的关系失去相对平衡的一种表现。

?五行相乘

?木→土→水→火→金→木

?五行相乘的关系与五行相克的关系是一致的。

五行相侮

“侮”有持强凌弱之意。相侮即反克,是事物间的关系失去相对平衡的另一种表现。

?五行相侮

?木→金→火→水→土→木

?五行相乘的关系与五行相克的关系恰好相反。

制化

?五行学说认为事物中有生有克,克中有生,生中有克,才能维持相对的平衡协调,这种生克的配合称为制化。

1、在生理方面

?按五行的属性以分别脏器的特性及相互联系,如肝属于木,主筋,开窍于目等。以生克制化的关系,说明脏腑器官相互滋生和制约的生理现象,如肝能制约脾(木克土),脾能滋生肺(土生金),而肺又能制约肝(金克木)等。

?畜体就是依靠这种生克制化以维持相对的平衡协调,来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2、在病理方面

?用五行生克规律说明脏腑疾病的传变。根据五行的生克关系,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克我及我克的关系,用这四行进行了联系。五行配五脏以后,也从这样的四个方面来固定一个脏与其他四个脏的联系。如以肝为例,生我者为肾,我生者为心,克我者为肺,我克者为脾。在病理上,肝病传脾,称为“木克土”,肝火犯肺,称为“木火刑金”。

?

在疾病传变上

?在疾病传变上,肝病传脾,称为“木乘土”,脾病传肝称为“土侮木”,肝脾也可同病(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传心(母病及子)、传肺(木侮金)、传肾(子病及母)等,都可用五行生克乘侮来解释。

3、在病证防治方面

?家畜五脏疾病的传变及五色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推断有一定的意义。根据五行学说,认为疾病是由于生克制化的关系失调引起,因此抑制其过亢,扶助其过衰,使其恢复健康而成为施治的关键。另一方面,这一脏器的病变,又往往牵涉到其他脏器,还必须考虑到调整其他的脏器,控制其传变,以达到治疗目的。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扶土抑木、舒肝健脾。

?益火生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滋水涵木法;均为以五行相生而制定的疗法。

?培土制水法;清金制木法;泻火补水法(泻南补北法,泻心火滋肾水)均为以五行相克而制定的疗法。

第三节阴阳五行学说的相互关系

?阴阳学说主要说明事物本身的对立属性,五行学说则是说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两者学说不同,又相互为用。阴阳五行都是以脏腑经络等作为物质基础,以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去分析研究、归纳解释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用阴阳学说说明机体及各脏腑之间的对立统一,而用五行学说说明脏腑内外的相互联系。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深入、更具体地阐明畜体极为复杂的变化。

?

?任何脏器都有阴阳两个方面,因而任何脏器发病都有阴阳偏盛或偏衰现象。疾病的传变规律可用五行学说来解释。如肾虚有肾阴虚与肾阳虚的不同,若是肾阴虚,就可根据五行传变规律,了解到可导致水不涵木之证,即肝阳上亢,补肾阴时用柔肝潜阳药。

对阴阳五行学说的评价

?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五行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

?因受历史条件限制,不可能是建立在科学高度发展基础上的完备理论。

?取象比类,牵强附会,抽象为其不足。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三部分

内容:脏腑(心、肺、脾)

第二章脏腑

?脏腑学说是研究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藏象:藏指内脏,象即象征和形象,即为内脏的机能活动或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及其相互联系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以及关系,也包括气、血、精、津液等。

第一节脏腑功能

?五脏的功能是贮藏气、血、精、津液,而六腑是主管水谷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及排泄。?脏以藏为主,腑以通为用。

?奇恒之腑,既有异于正常的五脏,又不同于一般的六腑,形似腑,而功能似脏,与脏腑关系极为密切。

一、五脏

?(一)心

?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它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使之相互协调,为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

?1、心主血脉

?心是主持血液运行的动力,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心主血脉能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

2、心藏神

?“神”指精神活动,即机体对外界事物的客观反映。心藏神即认为心是一切精神活动的主宰。?心藏神的功能与心主血脉功能紧密相关,精血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血为心所主,心血充足,皮毛光彩精神倍,反之,心血不足,神不能安藏,则出现活动异常或惊恐不安。

3、心主汗

?汗为心之液,汗为津液所化生,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汗同源。

?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

?腠理不固而自汗,为心阳不足。

?阴虚盗汗,为心阴血虚,阳不摄阴。

?心阳不足及心阴血虚,用汗法时宜慎重

?汗多不仅伤津耗血,也耗散精气。

4、心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心经别络上行于舌,而心的气血上能于舌,因而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最易在舌上反映出来。即为“心者外应于舌。”

?心血充足,舌体柔软红润,运动灵活;心血不足,舌色淡而无光;心血瘀阻,则舌色青紫,心经有热,则舌质红绛,口舌生疮。

[附] 心包络

?心包络或称心包,为心的外围组织,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当外围诸邪侵犯心脏时,一般由表入里,由外入内,先侵犯心包络。

?实际上,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证与心是一致的,用药基本相同。

?心与三焦相表里。

(二)肺

?肺与大肠相表里,开窍于鼻。

?肺的生理功能为主气、司呼吸,主宣降,通调水道,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

?肺为“水之上源”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司呼吸,不仅指主呼吸之气,而且主整个机体上下表里之气。

?水谷之气与吸入之气,两者会于肺中,在元气作用下化生为宗气。

?宗气是促进和维持机体活动的动力,所以称“肺朝百脉”。

肺主宣降、通调水道

?肺主宣降,通调水道,宣指宣发,降即清肃下降,肺居上焦,以清肃下降为顺

?若肺气不能清肃下降,则气郁闭于肺,可引起咳喘。

?肺主肃降,将脾上输的水液精微,通过宣发温润皮肤;肃降将水液下归于肾,经肾气化,下输膀胱,成为尿液排出

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

?一身之表,包括皮肤、汗孔、被毛等组织,简称皮毛。

?肺是抵御外邪侵袭的外部屏障。

?肺经有病可反映于皮毛,皮毛受邪可传于肺。

?肺气虚,易汗;发汗敏感,面积也大

肺开窍于鼻。

?鼻为肺窍,为呼吸的门户。

?鼻为肺窍,又可成为邪气犯肺的通道。鼻为肺的外应,为病理症状反映所在。

(三)脾

?脾与胃相表里,开窍于口。其功能为主运化,统血,主肌肉及四肢。

?脾为后天之本,脾是脏中之母。

脾主运化

?运指运输,化指消化和吸收。

?1、运化水谷精微,胃初步消化,脾进一步消化吸收,将其营养物质输送到心、肺,通过经脉再传送到周身,以供生命活动。

?脾的这种功能旺盛,称为健运

2、运化水湿

?脾有促进水液代谢的作用。

?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把水液运送到周身各组织,以发挥其滋养濡润的作用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主升清指二者运化特点均为上升。

?清指营养物质,脾气不升而下陷,除了导致泄泻之外,还可引起内脏垂脱。

脾主统血

?脾主统血,指脾的功能为统摄血液,使之不致于溢出脉外。

?“脾主裹血”指统血。脉管壁是否致密与脾有直接关系。脾气旺盛,能控制血液按脉道正常运行,不致外溢,脾气虚,脉管疏松,失去统摄之功,气不摄血,引起各种出血症

脾主肌肉及四肢。

?四肢肌肉功能活动有赖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濡养。

?脾虚弱时,四肢痿软无力,倦怠好卧。

脾开窍于口

?口为脾窍,唇是脾的外应。

?口唇可反应出脾主运化的盛衰

?脾有湿热,口唇红肿

?脾经热毒上攻,口唇生疮。

第四讲2学时

内容:脏腑(肝、肾和六腑)

(四)肝

?肝有经脉络于胆,与胆相表里。

?肝的功能为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

1、肝藏血

?肝藏血,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休息时,血液贮藏于肝,使役时肝脏排出所藏血液,以供机体活动需要

?肝为罴极之本。

肝藏血功能失调

?①肝血不足,血不养目,发生目眩、目盲,血不养筋,筋肉拘挛或屈伸不利

?②肝不藏血,引起精神不安或出血。肝的阴血不足,可引起阴虚阳亢或肝阳上亢,而出现肝火、肝风等症。

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指肝脏具有疏通、开泄的功能。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管全身气机的舒畅条达。

?气机是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基本形式。

?气机调畅,升降正常,详述于下

肝主疏泄形式

?(1)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

?输注胆汁,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以帮助脾胃正常消化

?肝气郁结,疏泄失常,黄疸、食欲不振、消化功能紊乱。

(2)保持精神活动正常

?①直接影响精神活动

?与心主神相似,气机不调,精神活动异常(如精神沉郁、胸胁疼痛)

?②直接影响气机调畅

?气与血如影随形,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肝失调达,气滞血瘀;肝气太盛,血随气逆,导致呕血。

?(3)肝气疏泄,还包括疏利三焦、通调水液升降道路的作用。若肝气疏泄功能失常,气不调畅,可影响到三焦的通利或水液升降的道路,因而引起消肿、腹水等水液代谢障碍的病变。

3、肝主筋

?筋即筋膜(包括肌腱),是联系关节、约束肌肉、主司运动的组织。

?肝主筋与肝藏血有关。筋的功能发挥,主要有赖于肝血的盛衰。

?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四肢拘急,或萎软无力,伸屈不灵;或角弓反张

?爪为筋之余,反映肝血盛衰

4、开窍于目

?目主视觉,有经脉联系于肝,其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肝血的滋养。

?肝血不足

?肝火太盛

(五)肾

?肾位于腰部,腰为肾之府

?左为肾、右为命门之说

?功能为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司二阴

?肾为先天之本(机体生命的根源)

1、肾藏精

?肾所藏之精为机体生命活动基础

?①藏先天之精(本脏之精),构成机体生命活动基本物质(生长、发育、衰老、生殖、雌雄交配与胚胎形成)

?②藏后天之精(水谷之精),由五脏六腑化生,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基础

?二者相互资生,相互联系

2、肾主命门之火

?命门即生命的根本,“火”指功能。命门之火又称元阳或肾阳(真阳),也藏于肾,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又是机体热能的根源。肾所藏之精需要命门之火的温养,才能发挥其滋养各组织器官及繁殖后代的作用。

?脾胃之火需要先天命门之火温蒸

?命门之火不足,全身阳气衰弱

?肾阳和肾阴概括了肾脏生理功能两方面

?肾阴对脏腑起濡润滋养作用,肾阳对脏腑起温煦生化作用,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维持相对的平衡

?肾阴虚与肾阳虚本质都是肾的精气不足

?肾阴虚----内热

?肾阳虚----形寒肢冷

3、肾主水

?肾在机体水液代谢中起着升清降浊的作用。

?水液代谢由肺、脾、肾三脏共同完成

?肾阳对水液蒸化。水液进入胃肠,由脾上输于肺,肺将浊中之清传布全身,而清中之浊由肺的肃降下行于肾,肾再加以分清泌浊,将浊中之清再吸收,上输于肺,浊中之浊下注于膀胱,排出体外?气化:肾脏功能是通过肾阳蒸化作用完成,所以肾的这一功能称为“气化”。

4、肾主纳气

?呼吸之气由肺所生,但吸入之气必须下纳于肾,才能使呼吸均匀。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司呼吸,为气之本,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肾气充足,元气固守于下,才能纳气正常,若肾虚,根本不固,纳气失常,影响肺气肃降,出现呼多吸少、喘息等症。

5、肾主骨、生髓、通于脑

?肾所藏之精有生髓作用,骨赖髓而强壮,所以肾的精气促进生长发育。

?髓由肾精所化生(分为脑髓、脊髓),脊髓上通于脑,聚而成脑。脑主持精神活动,又称“元神之府”,需要肾精化生滋养,肾精亏虚,脑转耳鸣。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精充足齿固。

6、肾开窍于耳,司二阴

?耳为肾的外窍,司听觉,有赖于肾精的充养,肾精充足,则听觉灵敏。

?肾的上窍为耳,下窍为二阴。

?前阴有排尿及生殖作用,后阴有排粪便的功能,都由肾所主。

?肾阳不足,尿频繁、阳萎;肾阳不足阳虚火衰落,便秘或便溏等。

二、六腑

?(一)胆

?胆附于肝(马有胆管,无胆囊)。

?胆内藏胆汁,胆汁清而不浊,故有“胆为清净之腑”。

?胆的主要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消化,与其他腑转输功用相同,但所盛者为清净之汁,与五脏藏精气作用相似

?即形如腑,功用如脏,为奇恒之腑。

(二)胃

?胃主要功能功能为受纳和腐熟水谷。

?机体后天营养充足与否,主要取决于脾胃的共同作用,所谓“脾胃为后天之本”

?胃接受水谷并进行初步消化的功能,称为“胃气”。

?胃气功能状况对判断疾病预后关系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故要保胃气。

(三)小肠

?主要功能为接受胃传来的水谷,继续进行消化吸收而而分别清浊。

?小肠有病,除了影响到消化吸收功能以外,还出现排粪便、排尿困难。

(四)大肠

?主要功能是形成粪便,进行排泄。

?大肠是传送糟粕的通道。大肠有病可见传导失常的各种病变,若大肠虚不能吸收水液,燥化不及,则肠鸣、便溏;若大肠温热,消灼水液过多,即燥化太过可导致粪便秘结等症。

(五)膀胱

?主要功能是贮留及排泄尿液,所谓“膀胱为津液之腑”。

?尿生成于肾,经肾阳蒸化而成尿液,下渗膀胱。

?肾阳不足,膀胱功能减弱,不能约束,会引起尿频;若膀胱气化不利,可出现尿少、尿秘,湿热蕴结,尿难或血尿

(六)三焦

?脘腹部相当于中焦(包括脾胃等脏腑);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肺等脏);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三焦包括上、中、下有关脏器及部分功能,是输送水液、养料及排泄废物的通道,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

附胞宫

?胞宫即为子宫,实际上是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的总称。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五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

?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为气与血的关系。

?心主血,肺主气。

?肺朝百脉:心主之血脉必然朝会于肺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

2、心与脾

?心与脾的关系在于心血有赖于脾所传输的水谷精微的化生,脾的运化功能也有赖于心血的滋养,并在心神的统管下正常进行。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可导致心血不足或脾不统血,而引起出血;若心血不足或心神失常,引起脾运化失健,出现食欲减弱、肢体倦怠。

3、心与肝

?心与肝的关系表现在血液化生和运行。

?心主血,肝藏血,二者配合对血液循环及血量调节起保护作用。心血不足,肝血也因之而虚,肝血不足,心血也弱。

?心血不足,引起肝血亏虚,导致血不养筋,筋骨酸痛、四肢抽搐、拘挛。

?肝血不足,心悸怔忡。

?肝疏泄失常,肝郁化火,扰及心神

4、心与肾

?心与肾的关系在于

?1、相互滋生:心主血,肾藏精,精血相互滋生

?2、相互制约:心火下降,以资肾阳,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以资心阴,濡养心阳,使心阳不亢,这种阴阳相交、水火相济的关系称为“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病理状态:心火不足,水气凌心

5、脾与肺

?1、益气与主气:同为后天气血化生之源,肺主气,脾主运化。所谓“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2、运化水湿:“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肺气虚,宣降失职,水液代谢不利,脾不健运,水肿、倦怠、腹胀、便溏

6、肝与肺

?肝与肺的关系表现在气机升降方面。

?肝以升发为顺,肺以肃降为常,二者协调,气机升降运行通达无阻

?肝气上逆,影响到肺肃降,胸满喘促

?肝阳过亢,引起肺燥咳嗽

?肺失肃降,影响到肝升发,胸胁胀满

?气虚血涩,肝血瘀滞,肢体疼痛

7、肾与肺

?肾与肺的关系在于水液代谢与呼吸

?肺主通调水道,肾主开阖;“肾主一身之水,肺为水之上源”

?肺主吸气,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气不足,肾不纳气,呼吸困难,呼多吸少?肾阴不足,肾虚火旺,虚热盗汗、干咳

?肺气不足,亦可影响到肾,引起肾虚

8、肝与脾

?肝与脾的关系为疏泄和运化的关系

?肝藏血,脾统血

?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脾不健运,腹满泄泻、腹痛

?脾失健运,水湿内停,也可引起肝疏泄不利,胆汁不能溢入肠道,引起黄疸

9、肝与肾

?肝与肾的关系表现在精和血

?肾藏精,肝藏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肝肾二脏盛则同盛,衰则同衰,故有“肝肾同源”之说。?在病理上,一方不足,引起另一方偏亢

?肾精不足,导致肝血亏虚,肝血不足,影响肾精滋生,二者相互制约。

10、脾与肾

?脾与肾的关系为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的关系。

?脾主运化,肾藏精,二者相互滋生促进

?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以到脾阳不足;脾阳不足,不能运化水谷之精气,可引起肾阳不足,常见脾肾阳虚之证。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传化关系。

?六腑而不藏,以通为用

?六腑以通畅为顺,所谓“腑病以通为补”

?通里攻下是六腑疾病常用治则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以藏为主,腑以通为用。

?1、心与小肠

?心与小肠为一脏一腑的表里关系。

?心气正常,小肠才能分别清浊

?小肠有热,循经脉上循于心,口舌糜烂;心经有热,移至小肠,出现尿短赤、排尿涩痛等小肠实热病证。

2、肺与大肠

?大肠的传导功能有赖于肺气的肃降,而大肠传导通畅,肺气才能和利。

?肺气壅滞,失其肃降之功,大便秘结

?大肠传导阻滞,肺气肃降失常,出现气短咳喘。

?临床治疗:肺有实热泻大肠,大肠阻塞可宣通肺气

3、脾与胃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

?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脾性本湿而喜燥,胃性本燥而喜润

?二者一纳一化,一升一降,一湿一燥

?胃气不降,出现嗳气、呕吐

?脾气不升,食欲不振,倦怠疲乏

?脾气下陷,久泻脱肛

?临床上常脾胃并论,脾胃同治。

4、肝与胆

?肝与胆关系到胆汁正常排泄与贮藏。

?肝疏泄失常影响到胆汁的分泌;胆汁分泌失常,又会影响到肝的功能,出现黄疸、消化不良等症。?肝胆在病理上关系密切,在治疗上相互为用,肝胆同治。

5、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的关系为二者共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

?肾气充足,固摄有权,膀胱开阖有度,维持水液正常代谢

心包络与三焦

?心包络与三焦在经脉上存在表里关系。

?心包为心之使,三焦为元气之使

?一内一外,互相配合

?在热病过程当中,湿热合邪,稽留三焦而病在气分,未能制止其发展,则病邪由气分入营分,由三焦内陷心包,可引起神乱、昏迷等症。

第五讲1学时

内容:气血津液

第二节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来源于水谷精微,是脏腑功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精”是生命的原始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神”即精神活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

?气、血、精、津液是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一、气

?气指维持生命的精微物质或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动力。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它的基本形式有升、降、出、入四种。

?气的功能:具有生化、推动和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推动脏腑,经络的活动等。(一)元气

?元气发源于肾,包括元阴、元阳(肾阴、肾阳)之气,又称原气、真气、真元之气。由由先天之精所化生,藏之于肾,又赖后天精气的滋养,才能不断发挥其作用。

?元气充足,脏腑旺盛,健康少病,先天不足或久病伤元气,则脏腑气衰

(二)宗气

?宗气是由水谷所化生的精微之气和从自然界吸入之气相结合的产物,形成于肺,聚集于胸中,有助于肺脏以行呼吸和贯穿心脉以行营血的作用。

?宗气不足,则呼吸少气、心气虚弱、血脉凝滞。

(三)营气

?营气是水谷精微所化生精气之一,运行于血脉中,是宗气贯入血脉里的营养之气,故称“营气”。?营气进入血脉,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功用与血液基本相同,二者同行于脉中,关系密切,

所以称为“营血”。

(四)卫气

?卫气由水谷之气化生,是机体阳气的一部分,所以有“卫阳”之称。

?卫气运行脉外,敷布全身,在外有温养肌肉,润泽皮肤,滋养腠理,启闭汗孔,有保卫肌表、抵抗外邪的作用。

?卫气不足,肌表不固,外邪就可乘机而入。

其他之气

?其他之气指脏腑的一些功能表现,如心气(主血脉)、脾气(主运化)、胃气(主受纳)、肺气(主呼吸)、肾气(主生长发育及生殖)、肝气(主疏泄)等。

?脾气和胃气合称中气,除了具有消化吸收功能之外,还能维持腹腔内脏器正常位置的作用。

二、血

?血是一种含有营气的红色液体,通过气的推动,循着经脉运行周身,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血的化生:①脾胃为化生之源②营气入心脉有化生血的作用③精血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血除有营养作用之外,还能运载气,所谓“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三、津液

?津液是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液来源一致,但清而稀的称为“津”,浊而稠的称为“液”。临证不能截然分开,而常常津液并提。

?津液由水谷化生,三焦气化变成津液,其中一部分随卫气运行布周身,称为“津”,具有润泽温养皮肤肌肉和补充血液的作用。另一部分则注入经脉,随血脉运行灌注于脏腑、骨髓、关节和五官等处,称为“液”,起到滑利关节及滋润皮肤的作用。

?

气、血和津液的关系

?气血和津液的关系密切,不仅同出一源,而且相互化生,相互为用。

?津液生成、输布和排泄离不开气的作用,津液消耗,会使气血亏虚,而气血亏虚,也必然引起津液损耗。

第六讲2学时

内容:经络

第三章经络

?第一节经络的基本概念

一、经络学说的涵义

?经络是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机体运行气血、调节功能的通路,形成联络脏腑、器官和全身组织的独特体系。

?经:路径,经络的主干,又称经脉

?络:网络,经络的分支,又称络脉

?经络无处不至,把畜体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经络学说的起源

?1、穴位主治性能的总结

?2、体表反应点和针灸感应路线的归纳

?3、解剖、生理和病理知识的综合

三、经络的组成

?(一)经脉

?经脉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脉分为前肢三阳经和三阴经,后肢三阳经和后肢三阴经,是经络主体,又称为十二正经。经别为从经脉中分出的纵行的支脉,又称别行正经。

?奇经八脉从十二经脉分出,循行不同,别道奇行,因而称为“奇经”

(二)络脉

?络脉包括十五大络、络脉、孙络、浮络和血络。

?十五大络即十二条经脉各有一条络脉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的大络。

?从络脉分出的细小分支,称为孙络。疑团脉浮于体表的,称为浮络,在皮肤上暴露出的小血管称为血络。

(三)内属脏腑部分

?经络联系着全身组织器官,深入体内连属各个脏腑,在十二经脉中,每一条经脉都同有关的脏或腑相连属,同时属于某一脏的经络还络于相表里的某一腑,称为“脏腑络属”,形成表里关系(四)外连体表部分

?经络与体表组织相联系,主要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经筋即包括十二经脉及其络脉中气血所濡养的肌肉、肌腱、筋膜、韧带等

?皮部包括十二经脉及其络脉所分布的皮肤部位,称为“外络于肢节”

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一)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构成

?五脏六腑加上心包络,共12脏腑,各系1经,在畜体构成12道经络通路,并与所属的脏、腑相连。?十二经脉按所属脏腑命名,分别布于胸背、头面、四肢,左右对称共24条,运行内侧,属脏称阴经;运行外侧,属腑称阳经。

2、十二经脉运行规律

?前肢三阴经从胸部开始,运行于前肢内侧,终止于前肢末端;前肢三阳经从前肢末端开始;运行于前肢外侧,抵于头部;后肢三阳经从头部开始,经背部,运行于后肢外侧,终止于后肢末端;后肢三阴经从后肢末端开始,运行于后肢内侧,经腹达胸。

十二经脉运行规律

?头为诸阳之会

?胸为诸阴之会

?十四经脉

?督脉和任脉由太阴肺经的一分支相连,构成十四经脉循行道路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蹻、阳蹻8条经脉的总称。?奇经八脉从十二经脉分出,循行不同,别道奇行,因而称为“奇经”

?任脉行于腹中线,总任一身之阴脉,又称“阴脉之海”,“任主胞胎”。

?督脉行于背中线,总任一身之阳脉,又称“阳脉之海”。

?冲脉:总领一身气血的要冲,能调十二经气血,有“十二经之海”和“血海”之称?一任三歧:冲脉与任、督脉同起于胞中,故称一任三歧。

?十二正经为江河,奇经八脉为湖泽,相互调节补充。

第二节经络的主要作用

?一、在生理方面

?1、运行气血,温养全身

?2、协调脏腑,联系周身

?3、防卫体表,抵抗外邪

二、在病理方面

?1、传导病邪

?2、反映病变

三、在治疗方面

?1、传递药物的治疗作用

?药物归经,按经选药

?2、感受和传导针灸的刺激作用

?循经取穴

第三节经络研究的概况

?一、经络穴位的形态学研究

?1、经络穴位与神经的关系

?2、经络穴位与血管、淋巴管的关系

?二、穴位特异性的研究

?1、穴位与非穴位作用上有不同特点

?2、从穴位表面电阻值的测定可以看出穴位的相对特异性(穴位有良导点)三经络实质的研究情况

?(一)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

?(二)经络与神经节段相关

?(三)经络与中枢神经机能相关

?(四)经络与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相关

?(五)经络是独立的类传导系统

?(六)经络与生物电相关

?(七)第三平衡系统假说

第七讲3学时

内容:病因与病理

第四章病因与病理

?第一节病因及病理的基本概念

?病因即致病因素

?病理为各种病因作用于机体,导致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机理

?血气不和,百病乃生

?畜体为一个矛盾统一体,局部病变必然会影响到其他部分和整体

第二节病因

?病因:或称为“病源”或邪

?病因包括外感、内伤及其他(外伤、虫兽伤、寄生虫、中毒、痰饮及瘀血)

?一、外感致病因素

?外感致病因素包括六淫和疫疬

?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热(火)等六种异常气候转化为病

(一)风

1、风邪特性及致病特征

?①风为六淫之首(百病之始)

?②风性轻扬开泄

?③风善行数变

?④风性主动

2、常见风证

?①外风

?伤风(外感风邪)

?风痹(风邪侵犯经络)

?风疹(风邪侵袭肌肤)

?②内风

?脏腑本身机能失调而产生的风证,状似外风,但性质不同,如肝血亏虚或肝风内动,多见于幼龄或年老体弱者

(二)寒

1、寒邪特性及致病特征

?①寒性阴冷,易伤阳气

?②寒性凝滞,易致疼痛

?③寒性收引

2、常见寒证

?①外寒

?外感寒邪(与风邪合并侵害机体)

?寒伤脾胃(直中脏腑,致使脾胃阳虚,升降失调)?②内寒

?阳虚里寒。常见有中焦虚寒、肾阳不足等证。

(三)暑

1、暑邪特性及致病特征

?①暑性炎热,易致发热

?②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③暑多挟湿,易困脾胃

2、常见暑证

?①中暑

?伤暑与中暑

?②暑热

?入夏后多见肌肤发热

?③暑湿

?发热不甚,四肢倦怠,食欲不振

(四)湿

1、湿邪特性及致病特征

?①湿郁气机,易损脾阳

?②湿性重浊,其性趋下

?③湿性粘滞,缠绵难退

2、常见湿证

?①外湿

?湿困卫表,又称伤湿

?湿滞经络(着痹)

?湿毒淫侵(湿疹、疱疹)

?湿热蕴结(蕴结胃肠,里急后重)

?寒湿停滞(腹痛泄泻)

?②内湿

?湿自内生,因脾阳不振,运化失常所致

(五)燥

1、燥邪特性及致病特征

?①燥性干燥,易伤津液

?②燥邪致病,缺乏津液为特征

?③燥胜则干

2、常见燥证

?①外燥

?凉燥(燥而偏寒)

?温燥(燥而偏热)

?②内燥

?五脏积热伤津化燥,慢性消耗性疾病阴液耗损,或大汗、大泻、呕吐及失血

(六)火

1、火邪特性及致病特征

火与热同,火为热之极,热为火之渐

?①火为热极,其性炎上,火为热象,且较热更甚

?②炎灼脉络,迫血妄行

?③火邪易伤津液

2、常见火证

?①实火

?外感温热或六淫入里化火而引起,证见高热、口渴、气促喘粗

?②虚火

?五脏内生,属于内火,多因饲养失调或久病,或配种过度,精血亏损,阴虚阳亢,脉数无力,宜滋阴降火

疫疬

?疫疬也是一外感致病因素,但与六淫不同,是一种具有传染性极强的致病因素

?疫疬致病的特点:

?互相传染,发病急骤,蔓延迅速,不论老幼症状基本相似

二、内伤

?内伤主要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概括为饥、饱、劳、役四种。

(一)饥饱之伤

?1、饥

?由于水草不足引起的饥渴

?2、饱

?饮喂太过引起饱伤

(二)劳役之伤

?劳役之伤指劳役过度及使役不当引起

?(三)逸伤

?逸伤指久不使役或不运动引起

?种公畜不运动,精子活力降低

?母畜不运动,难产及胎衣不下多见

?役畜不运动,心肺和脾胃功能失调

三、其他致病因素

?(一)外伤性致病因素

?(二)寄生虫

?(三)中毒

?(四)痰饮(津液凝聚变化而成的水地

?湿)

?(五)瘀血

第八讲(2学时)

内容:病因与病理

第三节病理

?一、邪正消长

?邪正消长与疾病的发展及转归有一定的关系。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及转归。

?正气虚弱或邪气强盛,则促进病情趋向恶化;反之亦然,正气得到恢复、充实,邪气退却,疾病好转,以致痊愈

二、升降失常

?升降是畜体气化功能的基本运动形式。

?畜体的脏腑、经络、卫气营血都有一定的运动形式。

?脾主升,胃主降,肾不纳气则喘息,心火上炎则口舌生疮,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

三阴阳失调

?阴阳概括畜体内部一切矛盾,阴阳平衡,畜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阴阳偏盛:阳胜必耗阴,阳胜则热

?阴阳偏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阳证:病理上功能亢进、能量代谢增高,病势向上;反之为阴证

?疾病过程中,若是阴阳逐渐恢复平衡,则预后良好,反之亦然。

第九讲(2学时)

内容:四诊(望、闻、问、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