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高一化学必修一课本

学生实验 实验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当我们通过认真训练,逐步掌握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后,就能更快、更好地学习化学。 实验目的 1.复习初中学过的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 2.进一步练习初中学过的部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通过实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量筒、酒精灯、集气瓶、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水槽、铁架台、玻璃片、药匙、滤纸、托盘天平、研钵。 KClO3、CuSO4·5H2O、NaOH饱和溶液。 火柴、木条、剪刀。 实验步骤 一.制取氧化铜 1.称取 5g CuSO4· 5H2O,在研钵中研细后倒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30 mL 蒸馏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观察溶液的颜色。 2.向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饱和溶液并搅拌,直到不再产生沉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滤纸和漏斗做一个过滤器,过滤并分离烧杯内的液体及沉淀(图1)。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沉淀2次~3次。观察滤液及沉淀的颜色。 4.把滤纸上的沉淀转移到蒸发皿内。加热(图2),搅拌,直到全部变为黑色固体,停止加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把蒸发皿中的固体转移到研钵中,研细,留下备用。 二.制取氧气 1.如图3所示装配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称取 l.2 g KClO3,与前面制取的CuO粉末(这里作为通常使用的催化剂 Mno2的代用品)混合均匀后装入大试管中,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管口。 3.加热,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氧气。 4.先撤出导气管,再停止加热(为什么?)。 5.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检验收集的氧气。

高一化学必修一新人教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化学(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 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 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标况下) (2)不正确。(溶液体积不为1L) (3)不正确。(水标况下不是气体) (4)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 (2)0.28mol/L 8. 9.1.42 g,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 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2.树状分类法略 6.BD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 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H+阴离子OH-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H+ + OH-=H2O 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 3.C 4.C 5.C 6.B 7.D 8.(1) NaOH=Na++OH-(2) CuCl2=Cu2++2Cl- (3) Fe2(SO4)3=2Fe3++3SO42-(4) Ba(NO3)2=Ba2++2NO3- 铁粉 过滤 Fe、Cu FeSO4溶液 稀硫酸 过滤FeSO 4 溶液 蒸发 结晶

高中化学必修一书后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 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 mol )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 ,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 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标况下) (2)不正确。(溶液体积不为1L ) (3)不正确。(水标况下不是气体) (4)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 7.(1)5% (2)0.28mol/L 8. 9.1.42 g ,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 1.②⑧ ①④ ⑤ ⑥ ⑦⑩ ⑨ 2.树状分类法 略 铁 粉 过 滤 Fe 、Cu FeSO 4溶液 稀硫酸 过 滤 FeSO 4溶液 蒸发 结晶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 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H+阴离子OH-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H+ + OH-=H2O 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 3.C 4.C 5.C 6.B 7.D 8.(1) NaOH=Na++OH-(2) CuCl2=Cu2++2Cl- (3) Fe2(SO4)3=2Fe3++3SO42-(4) Ba(NO3)2=Ba2++2NO3- 9.(1) SO42-+Ba2+=BaSO4(2) 2Al+3Hg2+=3Hg+2Al3+ (3) CO32-+2H+=H2O+CO2(4) 不反应。 10.(1)可溶铜盐+强碱=可溶盐+Cu(OH)2(2)强酸+强碱=可溶盐+H2O (3) 强酸+CaCO3=可溶钙盐+H2O+CO2(4) 强酸+可溶盐=可溶盐+H2O+CO2 (5) 可溶铜盐+Fe=可溶铁盐+Cu 11.金属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于水后发生电离,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电流。 金属是单质,不属于化合物,因此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第二章第三节 1.电子氧化还原失去氧化还原得到还原氧化 2.O2 KClO3 KMnO4 HNO3 H2O2 Fe3+等H2 C CO 金属单质等 3.氧化S+O2=点燃=SO2还原 4.C 5.D 6.C 7.C B 8.B C 9.(1)还原剂H2氧化剂O2转移电子4e- (2)还原剂P 氧化剂O2 转移电子20e- (3)KCl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转移电子12e- (4)还原剂H2氧化剂WO3转移电子6e-10.略 第二章复习题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p10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 p17 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 ,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 p19 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标况下或没有明确O2的状态) (2)不正确。(溶液体积不为1L )或氢氧化钠加入水中后,形成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 (3)不正确。(水标况下不是气体)或水在常温下是液体 (4)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 7.(1)5% (2)0.28mol/L 8. 9.1.42 g , 操作步骤 (1)计算所需硫酸钠的质量,m (硫酸钠)=0.2mol/L×0.05L×142g/mol=0.56g (2) 称量 (3)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4)转移至50ml 容量瓶,并洗涤小烧杯2次~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铁 粉 过 滤 Fe 、Cu FeSO 4溶液 稀硫酸 过 滤 FeSO 4溶液 蒸发 结晶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材整合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材整合(共4个专题10个单元31节)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移去“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二、物质的量 三、物质的聚集状态(删去“1mol物质体积的计算”) 四、物质的分散系(移去“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移去“萃取、分液”) 二、常见物质的检验(移去“Cl-、SO42-检验、焰色反应”) 三、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删去一或与二合并)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三、原子核的组成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一、氯气的生产原理 二、氯气的性质(加上“Cl-检验”) 三、氧化还原反应(加上“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四、溴、碘的提取(加上“萃取、分液”) 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 一、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加上“焰色反应”) 二、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三、离子反应(加上“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 四、镁的提取及应用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整合为:Al、Al2O3、Al(OH)3的性质) 一、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删除P67) 二、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 三、铝及铝合金(删除P68最后一段) 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一、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仅留下P72工业炼铁,P73最后一段) 二、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整合为:Fe3+检验、铁三角及印刷电路制作原理)第三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一二合并) 一、硅酸盐矿物与硅酸盐产品(整合为:常见硅酸盐产品有哪三种) 二、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整合为:二氧化硅的性子及硅的制取与提纯)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删除P88)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整合为:二氧化硫的性质及酸雨的形成与危害) 二、硫酸的制备和性质(加上“SO42-检验”) 三、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一二的复习) 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含氮化合物 一、氮氧化物的产生和转化(整合为:氮氧化物的性质) 二、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整合为:氮氢合成氨及氨气的性质) 三、硝酸的性质(删除P102) 一、教材整合的整体思路是:由于学生基础底,知识薄,教学中特别注重初中知识的复习与高中知识的衔接。前期关注“点”即“知识点、考点”;中期过渡到“线”即“知识链”;后期到“面”即“知识网”,使学生将知识用“块”的立体形式来构建学科模块,以便学生认知、理解、运用学科知识。 二、教材整合的整体原则:将相关知识合并,将一些无所谓的过渡性内容删除,将重点知识加以强化。 三、教材整合的具体操作: 专题一:大量移去理论性知识。移去理由:我校学生初中化学知识几乎空白,没有初中知识支撑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无疑难如登天,费时费力。 专题二:加上专题一中移去的理论性知识。加上理由:专题二在学习了具体元素化合物知识后马上加上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了就用自然而然,省时省力。 这样“一删一加”在不影响知识掌握的情况,省去了不少时间,而且易教易学。 专题三、专题四:删去无所谓的过渡、与衔接,学会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关键。所以均整合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以学生记忆、应用练习为主。这样专题三、四会省去不少时间,而且不影响知识的学习。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材说明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初中相关实验、预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能力目标】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难点】安全知识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粗盐的提纯这一涉及基本操作比较多的典型实验,复习实验原理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能力目标】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道德情感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完成药品回收、仪器清洗和实验室整理等工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过滤和蒸发的操作 【难点】过滤和蒸发的操作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粗盐的提纯这一涉及基本操作比较多的典型实验,复习实验原理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能力目标】掌握蒸馏、萃取操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道德情感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完成药品回收、仪器清洗和实验室整理等工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蒸馏和萃取的操作 【难点】蒸馏和萃取的操作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 2、知道摩尔质量的概念和不同粒子的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 1、学会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理解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44 高一化学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1.C2.C3.CD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 1.D2.B3.B4.B 5.65mg/dL~110mg/dL(1mmol=10-3m 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2)Cu2+:0.2mol Cl-:0.4mol 10.40(M=40g/mo 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 1.C2.B3.A4.BC5.C 6.(1)不正确。(标况下) (2)不正确。(溶液体积不为1L) (3)不正确。(水标况下不是气体) (4)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 7.(1)5%(2)0.28mol/L 8. 稀硫酸 铁粉过滤Fe、Cu FeSO溶液 过滤FeSO溶液 蒸发 9.1.42g,操作步骤略。结晶 第二章第一节 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2.树状分类法略5. 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主要特征举例

(3) 强 酸 +CaCO 9 . (1) SO 4 2-+Ba 2 + =BaSO 4 (2) 2Al+3Hg 2+ =3Hg+2Al 2 (2) 强 酸 + 强 碱 = 可 溶 盐 = 可 溶 钙 盐 +H 2 O+CO 2 (4) 强 酸 + 可 溶 盐 = 可 溶 >100 nm <1 nm 浊液 不稳定,不均一 泥浆水 溶液 稳定,均一 饱 和 NaCl 溶 液 胶体 1 ~ 100 nm 较稳定,均一 豆浆 6 . BD 7 .胶 体 区 别 于 其 他 分 散 系 得 本 质 特 征 是 胶 体 粒 子 的 大 小 在 1~100n m 范 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 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 1 . 水 溶 液 熔融状态 电离 阴阳离子 阳离子 H + 阴离子 OH -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酸根离子 H + + OH -=H 2 O 2 . 两 种 电 解 质 在 溶 液 中 相 互 交 换 离 子 的 反 应 生成难溶物、易挥 发物质、弱电解质 3 . C 4 . C 5 . C 6 . B 7 . D 8 . (1) NaOH=Na + +OH - (2) CuCl 2 =Cu 2+ +2Cl - (3) Fe 2 (SO 4 ) 3 =2Fe 3+ +3SO 4 2- (4) Ba(NO 3 ) 2 =Ba 2 + +2NO 3 - 3+ (3) CO 3 2-+2H + =H 2 O+CO 2 (4) 不 反 应 。 10 . ( 1 ) 可 溶 铜 盐 + 强 碱 = 可 溶 盐 +Cu(OH) +H 2 O 3 盐 +H 2 O+CO 2 (5) 可 溶 铜 盐 +Fe= 可 溶 铁 盐 +Cu 11 . 金 属 导 电 的 原 因 是 自 由 电 子 在 外 加 电 场 下 定 向 移 动 , 形 成 电 流 。 电 解 质 溶 液 导 电 的 原 因 是 溶 于 水 后 发 生 电 离 ,电 离 出 来 的 阴 阳 离 子 在 外 加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电流。 金属是单质,不属于化合物,因此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第二章第三节 1 . 电 子 氧化还原 失去 氧化 还原 得到 还原 氧化 2 . O 2 KClO 3 KMnO 4 HNO 3 H 2 O 2 Fe 3+ 等 H 2 C CO 金属单质等 3 . 氧 化 S+O 2 = 点 燃 =SO 2 还原 4 . C 5 . D 6 . C 7 . C B 8 . B C 9 . ( 1 ) 还 原 剂 H 2 氧化剂 O 2 转移电子 4e - ( 2 ) 还 原 剂 P 氧 化 剂 O2 转 移 电 子 20e - ( 3 ) KClO 3 既 是 氧 化 剂 又 是 还 原 剂 转移电子 12e - ( 4 ) 还 原 剂 H 2 氧 化 剂 WO 3 转 移 电 子 6e - 10 . 略 第二章复习题 1 . ( 1 ) A 组 CO 2 ; B 组 非 金 属 单 质 或 气 体 等 ; C 组 O 2 ; D 组 酸 或强电解质等 ( 2 ) 2Cu+O 2 +H 2 O+CO 2 =Cu 2 (OH) 2 CO 3 转 移 4e - 2 . 还 原 性 3 . C ; S 和 KNO 3

化学必修一电子课本

化学必修一电子课本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中化学电子课本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2019版)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2019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 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 物质结构与性质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 物质结构与性质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择性必修3 有机化学基础高三化学选择性必修3 有机化学基础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高一化学必修1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 高一化学必修2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 高二化学选修1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2 高二化学选修2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3 高三化学选修3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 高三化学选修4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5 高三化学选修5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6 高三化学选修6 旧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高一化学必修1 旧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 高一化学必修2 旧版人教版高二化学必修加选修2 高二化学必修加选修2 旧版人教版高二化学必修加选修3 高二化学必修加选修3 最新课本热门课本 高三生物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高二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020版)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2020(A版)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020(A版)高三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2020(B版)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2020(B版)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020(B版)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送审版)(部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送审版)(部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送审版)(部

【人教版】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一(全书)最全考点全集 (史上最全版)(打印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 考点1 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混合物分离与提纯方法与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 混合物分离的主要物理方法: 过滤、蒸发、蒸馏、萃取与分液等;混合物分离的主要化学方法: 沉淀法等. 需要掌握各个实验的基本原理、仪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化学方法中需要掌握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提纯及分离提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精确解读】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常用方法如下表: 分离和提 纯方 法 适用范围举例 物理方法过滤法固体与液体分离蛋白质的提纯 蒸发浓缩 法 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提取食盐溶液中的NaCl 结晶、重结 晶法 混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NaCl和KNO3混合物分离蒸馏、分馏沸点不同的液体分离乙醇和乙酸, 石油分离

络合法混合物中某一组分可形成络合物分离Al2O3和ZnO 【精细剖析】 1.分离或提纯时, 若需要加入试剂, 试剂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①所选试剂一般只和杂质反应; ②操作不应引入新的杂质; ③不减, 即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 ④易分, 即欲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应容易分离 ⑤易得, 试剂应尽可能容易获得, 且价格低廉; 2.还必须做到以下“三必须”: ①所加除杂质的试剂必须“过量”, 只宥过量才能除尽欲除杂质; ②由过量试剂引入的新的杂质必须除尽; ③分离和除杂质的途径必须选择最佳方案; 3.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择: ①固-固混合分离型: 加热(包括灼烧、热分解和升华)、结晶(重结晶); ②固-液混合分离型: 过滤、盐析、蒸发; ③液-液混合分离型: 萃取、分液、蒸馏、渗析; ④气-气混合分离型: 洗气, 包括(I)采用液体净化剂时--用洗气瓶;(Ⅱ)采用固体净化剂时 --用干燥管或反应管; 【典例剖析】空气吹出法工艺, 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其中不正确的是() 【剖析】苦卤中含宥溴, 在酸性条件下通入氯气, 可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溴单质, 吹入空气, 将溴分离出来, 然后溴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HBr和硫酸, 再通入氯气, 生成溴, 然后

【人教版】2021年高一化学必修一(全书)同步练习全集 (史上最全版)(打印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同步练习汇总(打印版) 01第一节《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限时练 班级: 姓名: 1.图标所警示的是() A.当心火灾——氧化物B.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C.当心爆炸——自燃物质D.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2.下列各组固体混合物中, 能用过滤的操作方法进行分离的是() A.NaCl和NaNO3 B.CaCO3和MnO2 C.CaCO3和Na2CO3 D.NaOH和NaNO3 3.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 应立即用水冲洗, 边洗边眨眼睛

B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 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 .如果浓H 2SO 4沾到皮肤上, 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D .如果少量酒精失火燃烧, 可用湿抹布盖灭火焰 4.遇到下列情况, 采用的措施宥误的是 ( ) A .将煤气中毒者转移到通风处抢救 B .被玻璃割伤手后, 先取出伤口里的碎玻璃片, 再用稀双氧水擦洗, 然后敷药包扎 C .炒菜时油锅着火, 立即盖上锅盖 D .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 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5.宥些化学仪器加热时需要放在石棉网上, 但也宥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 热, 下列各组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一组是 ( ) A .试管、蒸发皿 B .试管、烧杯 C .试管、平底烧瓶 D .蒸发皿、圆底烧瓶 6..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爲2KClO 3=====MnO 2△ 2KCl +3O 2↑, 反应后从剩余物中回收纯净的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已知MnO 2爲黑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 ) A .溶解、过滤、蒸发、洗涤 B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溶解、蒸发、洗涤、过滤 D .溶解、洗涤、过滤、加热 7.化学实验中, 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8.右上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 正确的是 ( ) 9.下列实验操作中, 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 A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 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 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C .加热后的蒸发皿, 要用坩埚钳夹持 D .盛装浓硫酸的铁桶, 用水冲洗, 并用打火机照明 10.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加热试管时, 先均匀加热, 后局部加热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 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③制取气体时, 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 2、CO 等时, 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⑤做H 2还原CuO 实验时, 先通H 2后加热CuO, 反应完毕后, 先撤酒精灯后停止通H 2 ⑥碱液流到桌子上, 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 后用水洗

(人教版)化学高中必修一课时作业全 (全书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时作 业全汇总

1.1.1化学实验安全基础巩固训练 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 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

解析:CCl4不易燃烧,属于有毒物质. 答案:B 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迅速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的水冲洗 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 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止仪器炸裂 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 解析: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水冲洗,以防止浓硫酸稀释放热而灼烧皮肤,A项正确. 取用药品时,要先观察其安全警示标志,防止发生危险,B项正确. 有些玻璃仪器可以直接加热,如试管,有些玻璃仪器需要垫石棉网加热(如烧杯、烧瓶);有些玻璃仪器不能加热(如量筒),C项不正确. 闻任何化学药品时,不能使鼻子凑近,以防止中毒,D项正确. 答案:C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当某实验没有明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 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C.胶头滴管量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量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 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 解析:实验室里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 因此在使用药品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 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②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③取用剩余的药品既不要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应该放入指定的容器(废液缸)内. 做实验时要节约,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用量说明,一般应按照最少量取,即液体1~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A项错误. 取用液体时标签应对着手心,以免药液腐蚀标签,B项错误. 滴瓶中配有的胶头滴管必须专管专用,防止因混用而引起药品污染,若不是滴瓶配有的胶头滴管,在取用完一种药品后,必须洗净才可吸取其他药品,C项错误. 答案:D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教材

高一化学必修一 1.化学课程的本质:化学已成为在______、__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重要自然科学。 2.化学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课本P7 《概括·整合》2的后一问; 2.课本P8 《练习与活动》1,2. 1.钠是一种____色的______(金属/非金属),能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氧化成______色的________(化学式______),并失去______(因此Na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里);②N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______色的______。试写出①②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作为呼吸面具及潜水艇里氧气的来源的物质是________,它可以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O2,写出该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____(选填“稳定”或“活泼”)的________(填所属类别),在工业上,它是一种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______、_______和_______。是_____色的,易于铁、铜、氢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气能与水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氯酸遇到有色物质时,能破坏其中的_________,使其________,它还能_______,因此有______作用和______作用。 6.氯气还能与碱反应,试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试写出次氯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漂白粉是______和______的混合物,是利用_____和______反应制得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1.课本P18 《概括·整合》的2; 2.课本P18 《练习与活动》的1,2.

-2020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2019-2020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 年年年年年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下列物质属于胶体的是() A. 食盐 B. 豆浆 C. 酒精 D. BaSO4 2.下列所列举的物质中,肯定只含一种元素的是() A. 纯净物 B. 混合物 C. 单质 D. 化合物 3.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SiO2、SO2、SO3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B. H2SiO3、H2SO3、H2SO4均属于强酸 C.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D. 根据是否能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直径介于1 nm?1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 Fe(OH)3难溶于水,因此不可能均匀分散在水里形成稳定的红褐色的液体 C. 根据丁达尔效应,利用一束强光可以区别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 D. 胶体粒子是很多分子的集合体,因此不能透过滤纸 5.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没有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 复分解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化合反应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尔是物质质量的单位,用“mol”表示 B. 标准状况下,物质的摩尔体积约为22.4mol/L C.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真实值为6.02×1023 D. 物质的摩尔质量常用单位是“g/mol” 7.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 1摩尔任何气体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B. 0.012kg12C中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C. 1摩尔水中含有2mol氢和1mol氧 D. 1molH2O中含有3 mol原子

整理化学必修一电子课本_附件一

化学必修一电子课本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附件一: 北仑区教育局公开招聘2019年事业编制教师学科、岗位指标及报考专业要求

1.报考岗位按已经明确的专业要求报考,未明确的专业原则上一律不能报考。 2.小学教育(本科)按所学专业侧重方向报考,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按所学专业方向 报考。上述两个专业的报考人员必须提供学校相关专业侧重方向证明及大学期间学习成绩单。 3.除了同名学科,高中可兼报义务段外,高中化学可兼报义务段科学,高中政史地可兼报 初中社会。

高一化学必修1 编号:GYHXB1—02—03—002 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2) 编写人:马桂林审核:马桂林 编写日期:2013-10-13 班级组别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室制备氯化钠方程式的对比,理解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可以从有无电子转移进行分类,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学会用化合价升降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并能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化合价升降的变化、被氧化或被还原等。 【学习重难点】用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 课前预习案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P36-37,进行知识梳理;理解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可以从有无电子转移进行分类,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学会用化合价升降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并能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化合价升降的变化、被氧化或被还原等。 3.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我的疑惑”处。 4.利用40分钟高效完成。 一、知识准备 1、实验室中可通过哪些不同的反应原理(类型)得到氯化钠呢?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 二、教材助读 1、为什么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变化?其本质原因是什么?

【免费下载】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 p10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第一章第二节 p17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 ,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第一章复习题 p19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标况下或没有明确O2的状态) (2)不正确。(溶液体积不为1L )或氢氧化钠加入水中后,形成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 (3)不正确。(水标况下不是气体)或水在常温下是液体 (4)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 (2)0.28mol/L 8.9.1.42 g ,操作步骤(1)计算所需硫酸钠的质量,m (硫酸钠)=0.2mol/L×0.05L×142g/mol=0.56g (2) 称量(3)溶解并冷却至室温(4)转移至50ml 容量瓶,并洗涤小烧杯2次~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铁 粉过 滤Fe 、Cu FeSO 4溶液稀硫酸过 滤FeSO 4溶液蒸发结晶

高一化学教案电子版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课标内容】 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 的本质。 2. 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 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3.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4.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5.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6.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7.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 些实际问题。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 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 持续发展的思想。 【课标解读】从不同角度研究物质的分类和转化,是化学家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既可以 让学生了解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又可以让学生从

分子层次上对化学物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本单元教材以“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量”、“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系”等化学物质的一般属性为主线进行编写的。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实质是分子等微观粒子的变化;物质的量是将微观粒子与宏观质量相联系的基本物理量,帮助实现物质转化过程中的定量研究;物质聚集状态的变化实质是分子等微观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化和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同时很自然地引出了“气体摩尔体积”的基本概念;物质的分散系也涉及分子等微观粒子。所以本单元内容实质上是在引导学生以化学的眼光、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使学生认识到宏观和微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这样编写一方面可以与初中化学进行合理衔接,另一方面又为高中化学后续内容的学习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化学反应,知道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和物质转化的一些实例,但初中化学中没有系统学习和研究有关酸、碱、盐、氧化物等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没有对这些物质的转化反应进行整理总结。本单元中关于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内容正好可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

高中化学必修一回归课本详细答案版

必修一回归课本30题试题及详细解答 答案如下1-5ABDDB 6-10ADCDB 11-15DDADC 16-20ABADB 21-25ABCDC 26-30CBDBB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三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再加热几分钟后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B.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可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D.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2.下列有关氢氧化铁胶体说法正确的是 A. 将外加直流电源通过该胶体,阴极处颜色变深,则说明该胶体带正电荷 B. 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可用丁达尔效应或观察颜色两种方法 C. 采用过滤,可将Fe(OH)3胶体中的FeCl3杂质除去 D. 向Fe(OH)3胶体中加入大量盐酸,则可引起胶体聚沉 3.对胶体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电解质可使某种胶体聚沉,这是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电荷的缘故 B.胶体粒子在直流电场中做定向移动,这是胶体粒子选择性吸附离子而带电荷的缘故 C.一束光线通过胶体时有丁达尔效应,这是胶体粒子对光散射的缘故 D.由于胶体粒子带电荷,所以胶体这种分散系不是电中性的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可以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 B.氧化还原反应中都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升高 C.纳米材料也是一种胶体 D.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散射形成的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溶液会充满试管 B.酒精灯加热铝箔至熔化,铝并不滴落,因为铝表面的一层致密氧化膜熔点比铝高 C.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D.将硅酸钠浸透的滤纸在酒精灯上灼烧,因为是湿滤纸温度低所以不能燃烧 6.高温下,炽热的铁与水蒸气在一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 增加铁的量 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 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 D. 加入催化剂 7.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下列事实中能说明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试管中最终固体为黑色 B. 棉花的湿度减小 C. 有肥皂泡产生 D. 点燃肥皂泡有轻微爆鸣声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作者:————————————————————————————————日期:

《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p10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 p17 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 ,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 p19 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标况下或没有明确O2的状态) (2)不正确。(溶液体积不为1L )或氢氧化钠加入水中后,形成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 (3)不正确。(水标况下不是气体)或水在常温下是液体 (4)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 7.(1)5% (2)0.28mol/L 8. 9.1.42 g , 操作步骤 (1)计算所需硫酸钠的质量,m (硫酸钠)=0.2mol/L×0.05L×142g/mol=0.56g (2) 称量 (3)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4)转移至50ml 容量瓶,并洗涤小烧杯2次~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铁 粉 过 滤 Fe 、Cu FeSO 4溶液 稀硫酸 过 滤 FeSO 4溶液 蒸发 结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