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植物景观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现代植物景观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现代植物景观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现代植物景观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摘要】园林植物在风景园林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园林植物的特性是风景园林功能上和景观中的主要因素。但是,在现代植物景观实践中,还存在许多滞后、不合理的观念与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总结。

【关键词】:园林植物;植物景观;风景园林;问题

1.园林植物的作用

园林植物是风景园林景观的主要体现者和功能的主要承载者。

植物的视觉美给人以愉悦,植物的生态作用为人类生存与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植物的文化还可以给人以启迪,这些都是植物发挥的有利作用。

在景观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表现特质美、利用植物的色彩和季相变化表现季节美、利用植物的装饰特性表现艺术美、利用植物的寓意和象征表现社会美;在功能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植物材料本身的特性,使其发挥生态作用、防护作用、实用作用和社会经济作用。

2.现代植物景观的现状

在现代景物景观中,由于设计者和决策者有时会忽视或片面理解园林植物的主导作用,导致现代植物景观无论在观赏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有所折扣。

2.1城市原有植物景观系统的破坏

在新近绿地的建设或是旧有绿地的改造中,往往片面强调图形的美观和象征意义,而忽视其园林植物生态功能的现象;有些大树在移植过程中被截干去枝,甚至死亡,这对其原生的生态系统无疑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有些林带本来是生态通道,结果被新修的所谓景观大道截断;而大面积的城市广场和硬质铺地很少考虑其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意义。

2.2城市物种多样性的破坏

景观生态学上衡量城市景观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其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本土化程度。物种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由于片面地追求景观的视觉效果,在我国各地的植物景观中,都存在大量引进外来的植物品种种植的现象,有时甚至完全不顾本地的气候和土质状况。由于外来植物的介入,城市生态环境被人为地加以改变,生态群落遭受破坏;此外,为了街道的整齐和气势的营造,往往整条街栽种单一树种而不维持原始状况下多树种的混种,最终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19-02-27T15:11:12.9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作者:赵娜 [导读] 摘要:随着风景园林的不断发展,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15 摘要:随着风景园林的不断发展,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针对此,设计人员需要重视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打破传统的园林设计观念,站在宏观角度展开植物景观的概念设计,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与设计程序,从而推动园林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植物景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一、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具体到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有效规划设计落实而言,为了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效果,必须要重点加强对于基本原则的重要探究,促使相应植物景观的有效规划设计能够体现出更强的实用性效果,当前比较核心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顺应自然为主的基本原则。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有效运用需要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以自然为主的基本原则,这也是植物景观最为核心的基本特点所在,促使相应景观的设计应用能够和自然环境较为协调一致,进而也就能够充分提升其自身运行发展的价值效果,尤其是对于相应植物的可持续性作用,更是需要从该方面进行控制,并且还需要促使相应植物景观的配置,可以表现出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价值,营造较为理想的自然环境景观,这也是植物景观构造的基本要求所在。 (2)协调性原则。对于具体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有效规划设计处理,还需要促使其能够在协调性方面具备理想的表现效果,这种协调性原则主要表现在自身发展的协调性以及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两个方面。自身发展的协调性主要就是为了考虑相应植物景观在后续长期发展过程中是否始终具备理想的协调性效果,避免因为生长而导致一些矛盾问题的出现;而对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则主要是为了促使植物景观能够和风景园林其它组成部分较为协调,避免自身存在突兀等问题。 (3)以人为本原则。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工作还需要重点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这种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主要就是促使植物景观能够为人们提供最强的服务价值,保障其能够在视觉以及其它服务方面具备较强的积极作用,如此也就能够充分提升整个风景园林的构建效益,这也是整个风景园林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所在。 二、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基本理念 2.1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艺术理念 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应该使用生态,科技,植物景观相结合等创作手法,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使用功能还要考虑景观的艺术性。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艺术创作应该以立足于历史的、文化的、传统的、人文的基础上,否则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在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上既要结合优良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还要以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进行创造设计,以促进既有中华民族艺术特色又可以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的园林规划设计。 2.2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前卫理念 作为优秀的园林规划设计师,应该具有把握住相对稳定的园林规划设计元素的能力,不断学习和接受前卫的设计元素。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端,使用新理念、新手法、新材料。对一个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植物景观的形式新颖性非常的重要,如果没有对未来发展的展现,很难成为打动人心的好的艺术作品。创造优美的意境也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所追求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园林植物景观外形设计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通过这种意境美的创造,以空间、文化、寓意所传递出的信息,是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基本而重要的工作。 2.3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人性化理念 园林因使人愉悦的目的而设计出,所以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和规划的理念需要人性化设计理念。只有人们从园林中的植物景观得到了真正的愉悦感,当这种愉悦感升华为一种审美意象时,才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中心,把心理学、行为艺术等学科引入到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研究不同人、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互补关系,延展园林规划设计的内涵。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我们还要尊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贯穿于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管理和制造的始终,并充分考虑园林植物景观环境对人心情的影响程度,注重实用、功能、生态、观赏性等紧密结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三、我国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不足 由于现代园林植物景观项目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花样也越来越多元化,在面对这样大跨度的植物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在对待项目的认识过程中应该抛开传统的设计概念,从植物景观的内部思考。传统的植物景观设计理念大多局限于植物的景观设计层面,现代风景植物景观应从多个领域,不同的视角来设计合理的植物景观体系。 植物景观是风景园林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一个风景园林作品的好坏就要看其呈现后的真实效果。目前,风景园林师在工程实践中会出现缺乏对植物各项指标的认知,以至于影响实际的施工建设,造成建设后的效果与设计相差很远。因此,植物景观的设计和在施工中对设计理念的调整很重要。一套完整的园林植物景观体系可以解决很多在植物景观规划建设中的问题,开阔植物景观设计层面的思路,明确植物景观设计内容,为园林植物设计师提供一套合理可行性强的工作方法。 四、未来进行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展望 在进行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园林建设方面的知识内容,还要通过各类学科来提高植物景观的气氛营造效果。这种情况,就要求相关规划设计人员,要将更多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到风景园林的构建中去。具体来说,气象、生态、花卉、园林树木、植物生理以及土壤学等,都应纳入到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这是未来推动园林建设整体作用效果的主要发展方向。因而,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以使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 与一些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可观的进步。这是因为,相关建设人员在科学性的规划设计基础上,实施了植物种类使用、植物种植栽培以及养护管理手段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一个个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但由于这一规划设计方法仅限于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因而,在未来仍需要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手法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以总体规划为依据 各细部景点的设计都要服从总体规划。植物景观的营建也要服从某种立意或体现某种功能 二、以植物造景为主 植物材料既具有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又具有各种景观艺术特性,因此植物造景应是园林景观营造的重点。 三、经济、美观、适用 1)适地适地、因地制宜、因材制宜 不同的环境条件需要选择不同植物种类,使用不同的造景方法。 (2)以乡土植物为主,成熟的异地植物为辅 植物景观的稳定性、经济性、具有地方特色 植物景观的多样性与生物入侵 (3)以人为本: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设计的,植物造景首先要满足使用者最根本的需要(人的审美心理、行为习惯等)。 四、表现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1)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但正是 现代园林所缺少的。 (2)利用植物创造意境美是对优秀文化的继承, 是现代园林应提倡的,但并不是鼓励建造古 典园林。现代园林中植物意境美的创造应赋 予时代新意。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手法 一、顺应地势,划分空间 1、空间是由地平面、垂直面、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合成的实在的或暗示性的范围。植物可在地平面、垂直面、顶平面上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人的空间感。 2、植物空间划分应注意: (1)植物空间划分应顺应地形起伏、水面的曲直变化及空间的大小等各种立地自然条件和欣赏要求而定。 (2)对原地形的处理,不可一律保留,也不可过分雕琢,既要做到匠心独具,又要不留斧凿痕迹。 (3)植物造景要有一定的景深感。空间应大小相济,似分似连,变化多样,有封闭,有开朗,不能一览无余。 (4)植物种类应多而不乱。同一空间骨干树种要单一或相似,不同空间要有差别,多种植物混栽切不可乱,要根据自然群落关系进行合理搭配。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王洪霞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王洪霞 发表时间:2019-09-12T17:32:54.9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王洪霞[导读] 摘要: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景观配置与规划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风景园林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植物配置技巧与人文地域之间的关系,只有结合考虑才能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效果。 河北容大园林设计有限公司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摘要: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景观配置与规划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风景园林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植物配置技巧与人文地域之间的关系,只有结合考虑才能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效果。风景园林设计的效果能够体现出城市人文建设和精神文化风貌的作用。所以,这也对设计工作者提出了机遇与挑战。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准和文化底蕴,才能够设计出符合当代城市要求的植物规划,真正提高城市文化 底蕴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控制要点 1导言 风景园林工程项目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园林设计师需要总结以往的设计经验,同时建立更加完善、更加统一的规划方法,设计出能融入和谐因素的植物景观,并且和其他要素能互利共生。同时,相关设计人员应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构建植物数据库,提高植物景观设计效率和效果。 2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遵循的原则 2.1协调性原则 风景园林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不可或缺,因此,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地位与功能不容忽视。恰当的植物可以改善环境,使风景园林拥有独特的风景,展示出与众不同的园林特征。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要使这一部分与整个风景园林的风格与主题和谐统一,就需要在设计中体现出协调性。这种协调性主要包含2个要素:一是自身发展的协调性;二是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植物景观设计要有一定的长期性,要规避未来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这就是要保持自身发展协调性的意义所在;植物景观设计不可过于突兀,既要有自身的特点,又要与风景园林、周围环境保持协调。 2.2自然与地域相结合原则 在城市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风景园林设计需要同时兼顾自然资源与地域资源相互匹配和协调问题,也是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必然的要求。对于风景园林的设计,相关专业人员必须考虑到植物配置规划的问题。可以说,植物问题是城市绿化面积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它对城市空气的净化起到了平衡协调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落实自然与地域相结合的同时,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特点,从中设计出符合植物空间的条件,有效利用当地环境资源,保证生态的和谐发展。因此,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秉承着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原则,确保植物与地域性的有效融合。 2.3人文与设计相结合原则 在配置与规划不同的植物时,人文特色也是需要考虑的基本原则。城市的主体是人,只有把设计与人文相结合,以人为根本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去设计,才能够真正做到为人们服务的根本目的和宗旨。这也是需要设计者能够有针对性的选择符合城市风格的植物,充分考虑园林设计给人带来的实际作用和价值,比如感官满足和美观实用。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去配置和规划园林景观的价值,才是设计者需要注意的地方。 3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风景园林建设规模不断增大,人们对于其要求日益提升。在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许多设计师虽然很重视植物景观,但却没有对整体景观进行有效规划,缺乏高瞻远瞩、统筹全局的意识。首先,对植物景观规划缺乏整体思考,这样就会在设计中无法摆脱传统设计理念,或者只能从局部出发,没有考虑到整体设计与布局,只注重表面,忽视植物景观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其次,进行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时,设计师往往没有考虑到植物景观所具备的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这样就会导致风景园林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在实际生活中,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景观价值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实用性很强,因此,通常会对其价值进行科学评估后再设计。如果不了解植物的种类等相关参数就盲目进行设计,必然会使得最终呈现的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由此可见,在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到整体设计,加强对植物景观的评估,使其能够充分展现出应有的价值。 4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控制要点分析 4.1?方案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方案具体包括空间设计、平面设计、植物材料选择及立面设计。在植物景观空间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景观中植物的特点进行片区划分,对景观中植物的疏密程度进行优化,继而划分出植物、草地范围,提高植物景观整体的协调性。相关人员完成空间设计后,必须依据植物景观进行不同单元的规划与设计,并且选择合理的植物材料,确定植物的配置比例。之后在平面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植物群落进行空间布局,植物群落之间的疏密度是由植物景观的平面布局所反映的。 4.2施工图设计 在方案设计工作完成之后,则需要对施工图展开设计工作,该施工图设计工作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对方案设计展开一些科学的调整,然后对植物数量、种类、栽种密度、栽种行距株距以及栽种具体位置展开精准的标注工作,方便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由于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不能理解施工设计意图导致错误施工现象的发生。另外,由于施工图设计作为监理,施工、工程预算以及工程验收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因此需要人们必须要保证施工设计图可以对植物种植设计的各项内容展开精准表达,并且可以清楚地表达出设计意图。在对施工图展开绘制工作时,务必要结合放线网络来展开,针对那些相对比较重要的植物,一定要明确标注出他们同各类道路、建筑物间的距离,通过对这些重要植物展开合理设计来提升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规划水平。另外需要注意,如果在风景园林设计图中存在相对比较复杂的一些区域,可以对种植图展开进一步细分工作,例如可以分成灌木种植图、乔木种植图等,如果有必要,可以进行植物立体图的绘制工作,并且需要出具风景园林中植物种植的材料表以及项目说明书,让人们对风景园林中植物有一个更为清楚的了解,从而实现对植物景观的合理规划。 4.3加强对植物景观设计现场的控制

园林景观工程中植物配置设计分析

园林景观工程中植物配置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20T16:01:55.9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作者:罗光达[导读] 摘要: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了生态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种背景下,人们对精神物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更加注重环境问题,这种情况下就促使城市绿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身份证号码:6201041983****0533 北京 100124 摘要: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了生态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种背景下,人们对精神物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更加注重环境问题,这种情况下就促使城市绿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景观园林工程当中,离不开植物配置,这关乎着景观园林的整体布局和形态,为了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样式繁多、丰富多彩的景观,就需要对植物配置进行优化设计。基于此,本文将对景观园林工程中植物配置设计进行重点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景观园林;植物配置;作用;设计方法 在现代城市设计中,城市景观园林设计越来越重要,而植物配置作为景观园林当中的核心内容,植物配置设计会对景观园林的整体表现形式产生影响。下面将从植物配置设计在景观园林建设中的作用展开探讨,叙述如下。 1植物配置设计在景观园林建设中的作用 1.1 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 园林景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艺术性、注重美感、注重协调,在造型、色彩、搭配等方面都要有所讲究,体现形态、色彩、意境美的同时,也要考虑植物的季节变化和适应性。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和保护,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2改善城市内部环境 通过植物配置,一方面能够对园林内部环境进行改善,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广大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所以就需要加强对园林绿化的重视程度,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该对绿化植物进行合理的选择,因为绿色植物的主要功能就是可以吸收城市当中排放的污染气体以及尘埃,这样就能够控制城市生态环境。不仅如此,通过植物配置还可以进行防风固沙、抵抗沙尘暴、调节城市湿度等,从而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1.3美化城市 通过对植物的合理配置,能够尽量发挥植物的自身作用。植物的类别不计其数,每一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特点,通过将植物特点的有效发挥,能够打造出不一样的园林景观,达到美化城市的目的。例如北京钓鱼台银杏树林、武汉大学的樱花大道、南京老城区的法桐 2景观园林工程中植物配置设计 2.1因地、因时制宜选择植物 植物景观设计是园林绿化当中的基本内容,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需要合理的选择植物,根据因地制宜以及因时制宜的原则,按照园林景观现场实际情况,做好规划设计。此同时需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对植物种类进行科学的配置,这样一来,能够确保植物适应当地的环境变化。不仅如此,再进行植物种植时,还需要优先选择可以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植物类型,网上有相关抗污染的植物介绍,白杨是淘汰树种,不能使用,所有植物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污染主要是降尘、SO2甚至是海绵城市中对含氮、磷的雨水的吸收作用。除此之外,在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还需要严格遵循自然规律,按照植物之间的附生关系以及共生关系等,对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从而有效保障植物群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多样性,从而使得园林植物具有更高的生态性和景观性。 2.2注意维护生态平衡 在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而在社会进步的同时,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所以为了提升城市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打造宜居城市,就需要做好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而植物作为园林景观设计当中的关键构成部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过在以往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当中,过分人工雕琢,使得园林景观失去自然美,而且对生态平衡也造成了破坏。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时,需要注重植物之间的平衡关系,保持物种多样性,避免园林结构单一,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 2.3合理搭配色彩 除上述措施外,还应该对植物的色彩进行合理的搭配。例如对植物进行双色配置、单色配置或者多色配置等。在几种植物色彩配置过程中,若园林面积偏大,则应该选择单色配置,不过这种配置方法有一定的不足,那就是单色配置容易给人们带来单调的视觉感受。双色配置则是使用两种颜色来进行植物搭配。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对单独一种色彩进行补充,给人们展现出活跃的效果。比如可以进行红、绿,红、黄搭配等。而多色配置,则是使用,多种不同颜色的植物或者花卉来搭配出多元化的植物景观,使人们感受到欢乐和愉悦。 2.4趣味性设计 首先,在景观园林工程当中,植物配置需要最大程度上引发人们的自然趣味。在景观园林工程植物设计过程中设计效果受到设计人员的直接影响,也就是说设计人员如何对平淡以及分散的花、草、树木、山、石、水进行合理的搭配,体现多姿多彩的景观效果,将景观园林的艺术性、趣味性一一展现出来,并且还需要加入特色的景观元素。例如,仿自然水景或者自然地形的景观园林,都充分体现了自然风光和野外趣味,而且在植物配置设计过程中,都加入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或者野生花卉。另外还可以通过引入季节变化分明的特色植物或花卉,从而丰富景观园林的趣味性。与此同时,对花木进行疏密相间的有效布置,使得灌木和乔木错杂相间,突出天然的野趣。其次,可以将寓教于乐结合一起,比如对每一株植物添加二维码,人们通过扫二维码可以了解苗木信息,还可以对苗木进行领养,领养结果在相应的平台上公布信息,并根据领养人对苗木的管理情况来对领养人评比,并采取措施进行适当的奖励。这样一来,既增添了趣味性,而且还可以普及植物信息,使人们更好的投入到植物保护当中,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由于人们的生活愈渐提高,所以人们对园林的景观配置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借此,园林景观配置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意识到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并且应当按照相应的配置原则对园林景观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园林的观赏性,而且还有利于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的实际需求,同时推动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毅.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方法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7(12):22-23.

国外植物造景研究概述

国外植物造景研究概述 18世纪60年代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划时代的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1900年己达13.6%,而1925年时这个数字己上升到了21%。城市的快速发展繁荣了经济,促进了文化事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同时期,生物学、博物学等科学迅速掘起,大机器生产对传统手工业和工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在问题和科学技术的双重催生下,19世纪初开始出现了包括植物造景在内的一系列新思想和新方法,导致了传统植物造景的部分变革。 格特鲁德·杰基尔(Gertrude Jeky Ⅱ 1843~1932)在《花园的色彩》中指出:“我认为只是拥有一定数量的植物,无论植物本身有多好,数量多充足,都不能成为园林,充其量只是收集。有了植物后,最重要的是精心的选择和有明确的意图……对我来说,我们造园和改善园林所做的就是用植物创造美丽的图画。”安德森·杰克逊·唐宁(Andrew Jackson Downing 1815~1850)是美国著名的风景园林设计研究者和植物学家。在景观设计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即是雷普顿和劳顿风格的模仿者,又是美国景观风格的提倡者。1841年出版了其重要的学术著作《景观园林理论与实践》。对雷普顿的三项基本设计原则进行了新的阐述,他认为统一是建立设计的主导理念,多样是通过装饰和复杂激发的兴趣,协调是从属于整体布局需要的。1854年,奥姆斯特德主持修建了纽约中央公园,此后在美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园运动,并逐渐影响到了世界其它各地。这时期植物造景在形式上虽然主要是沿袭自然式风景园的外貌,但在设计思想和植物群落结构上明显己有了更多生态的意识和相应的措施。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植物造景在形式上有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索,如英国园林设计师鲁滨逊(William Robinson 1838~1935)主张简化烦琐的维多利亚花园,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任其自然生长。尽管因为社会的发展未到一定阶段或由于植物景观在当时还主要被看成是一种园艺或生态环境,这种变革在当时还没有形成燎原之势,但他们的努力为其后园林形式上的革新作了必要的准备。 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大师丹.凯利(Dan Kiley)说:“恰当的植物造景能产生美感。例如:怎样选择植物材料的比例、尺度、质感、色彩,以及如何对它们进行合理的搭配,都是设计人员应该精心考虑的。”风景园林师南希—A·莱斯辛斯基在《植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17-09-30T10:01:27.7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作者:周子彤 [导读] 摘要:风景园林将人、建筑和环境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协调起来,也是城市的重要形象,所以风景园林的设计很重要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321000 摘要:风景园林将人、建筑和环境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协调起来,也是城市的重要形象,所以风景园林的设计很重要,尤其是植物景观的设计,设计人员要严格遵循相关的原则,对设计程序进行规划,使植物景观能与风景园林整体有机融合在一起。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程序 植物景观设计很重要,设计人员要针对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方面面准备详细的材料,避免在实践中出现问题,能使植物景观发挥出其价值。本文主要针对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设计进行探讨。 一、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 自从人们对于环境现状认识加强后,环境保护就已经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呼吁的话题,而对改善环境的有效手段,人们也开始频频关注,比如风景园林的建造,它使人与自然做到了和谐相处,所以人们比较关注其设计的各方面,尤其是对环境保护做出重大贡献的植物景观设计。人们所关注的风景园林是通过人工制造出与自然环境相仿的小型生态系统,来缓解人与环境的紧张关系。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师在设计时,要充分合理利用原生植物景观,这是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不能毁坏的,因为人工造林效果是不如原生植物效果的。要使原生植物与人工设计景观与整个生态系统,整个大环境有紧密联系,要使它们看起来就是一个整体,使它们能像真正的自然环境一样,能正常循环[1]。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对其进行过度开发,要有相关的保护措施,不能只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却忽略生态效益。 二、现代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和实践的问题 现代风景园林规模比较大,对相关植物景观的设计要求就比较严格,因为要使植物景观与园林整体协调,这是对设计师的重大挑战,设计师如果能对其游刃有余,在设计植物景观时,就不会从微观入手,不会按照之前格局较小的庭院植物景观设计套路走,在植物格局布置、植物造景过程中,除了使其具有艺术性,能带给人很好的视觉效果,还会使其与城市整体或者更大的区域遥相呼应,所以设计师不仅要注重植物景观中植物类型的选择、植物群落结构的设计,还要注重植物景观与周围外界的关系。 风景园林价值的体现,或者人们对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评价,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将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从纸上落实到现实场地中。人们对于植物景观是否满意,也要看到成品。但是在将作品实践时,因为园林设计师没有对相关材料进行收集研究,所以设计图纸和现实施工有点不符,施工人员要么对设计图纸不解,造成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受影响,要么就按照施工图纸来,所以也达不到预期效果,植物景观设计成品不能达到人们的满意度。 植物景观设计如此重要,要求又如此高,为了避免出现成品和预期效果相差甚远的现象,还需要对植物景观从设计到施工落实的方方面面进行监督,并对其的这一系列活动制定相关的程序,使其可以作为设计师进行植物尽管设计的依据。 三、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设计的程序 1、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主要有三个阶段,其一是资料收集,在设计之初,设计师要收集最基本的资料作为设计的参考依据。要收集的资料不光是现场施工场地地周边各种环境的具体情况,还有适应当地种植的、能成为植物景观中的植物的一切信息,以及当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情况等资料。其二是现场调研,就是对各种环境的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看其是否和勘测人员提供的资料一致,这有助于设计师设计出最符合现场环境的植物景观。在现有植物资源方面,设计师要认真对待这些在毁坏后不能恢复的原生态植物,对它们的详细信息进行收集,然后寻找将其融入到其他植物景观中的切入点,还要注意人工植树不会对原生态植物的生长造成负面影响[2]。在地形方面,设计师要查看现场地形,然后合理利用地形,使植物分布不突兀。在土壤方面,设计师要对土壤环境有个清晰地了解,然后就可以选择适合在此种土质下生存的植物类型。在水文方面,设计师要了解的是距离现场最近的水源位置,以及水源的相关信息,比如水质,水流量方面等。其三是周边考察,就是对整个城市绿地建设情况进行探查,以便使设计的园林更能和城市以及周边地区成和谐统一关系,这是在宏观角度进行的设计。 2、概念规划 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要先有个基本的概念规划,它是设计的依据和方向。在进行规划时,需要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上考虑,就是考虑园林所在的城市或区域的绿地规划情况,不使植物景观和其失去联系,另一方面是从风景园林方面考虑,考虑园林中的建筑、水流、植物、绿地、自然环境、动物等能始终组成一个完整、可循环的系统。这样,植物景观设计的立意和主题就能被设计师确定,然后植物景观的设计内容也就清晰可见了。植物景观设计要进行规划的内容是植物类型、色彩、布局、空间效果等。 3、方案设计 概念规划就是一个大纲,方案设计就是对其进行各种小细节填充,使其在各方面的内容具体化,逐渐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主要是对植物景观的植物群落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植物所带来的延伸空间效果、植物景观和周围建筑物的设计以及植物种类的选择 [3]。 4、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就是对方案设计进行升级,主要是对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调整,对不完整的地方进行完善,使其健全,总的来说,就是查缺补漏,修复错误。如果说概念规划和方案设计对植物景观的相关方面进行了选择和决定,而初步设计就是在验证无误后,将这些作为不可更改的内容保留下来,确定下来,然后进行接下来的工作。需要明确的是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生长、发生病虫害少、生长快速、与原生态植物相协调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还要根据场地规模大小,对植物位置进行合理布置。 5、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是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施工的主要依据,也是相关预算人员进行工程造价的参考资料,所以为了使风景园林植物景观施工的进度、质量和成本之间成辩证统一关系,设计师一定要做好施工图设计工作。施工图设计师对初步设计的深化,施工图上要标明和植物景观

水湿环境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研究的论文

水湿环境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研究的论文 在大自然生态环境中,水湿环境如同森林、耕地、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 源宝库。天然水湿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及其他各方面的价值都是不可替代的,它 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独特的水文、土壤和气候提供了复杂且完善的动植物 群落,在愈加讲究生存环境质量的今天,水湿环境愈加为人们重视,对水湿环境进行景观 规划和绿化设计也愈加重要。 1适合水湿环境园林绿化的植物种类 1.1水环境常见园林绿化植物 在水中能够长期生活,并能开花、结果、繁殖后代的植物,都可用来在水环境中创造 植物景观。这类植物的特点是叶子柔软而透明,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水里的光照和吸收水里 的二氧化碳,保证光合作用进行,而且植物体内通气组织发达,能借以增加浮力,维持身 体平衡。 1.1.1挺水类如菖蒲、水葱、香蒲、芦苇,千屈菜、水生鸢尾、灯心草、鱼腥草等, 特点是茎、叶挺出水面,植株挺拔,有明显的茎、叶之分,下部根茎伸入水下泥中,根系 中有发达的通气组织,适宜在岸边浅水处生长。 1.1.2浮叶类如荷花、睡莲、王莲等,它们的茎纤弱,不能直立,根状茎发达,生于 水底泥中,叶和花漂浮于水面,常在浅水环境里生长。 1.1.3漂浮类如凤眼莲、满江红、水浮莲等,它们全株直接漂浮在水面上,适于水面 漂浮的园林植物景观。 1.1.4沉水类如金鱼藻、黑藻、狐尾藻等,它们植株可全部沉入水中,供观赏使用。 1.2湿地环境常见园林绿化植物 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植物其根系不发达,叶片中机械组织也不发达,抗旱能力极差, 如蕨类、附生兰、万年青、十字花等。它们可生活在阳光充足、土壤水分饱和的沼泽地区,根茎之间有通气组织,以保证取得充足氧气,叶片上常有防止蒸腾的角质层,输导组织较 发达,可适应阳光直接照射和大气湿度较低的环境。适宜水体岸边生长的较耐湿的园林树 木有:黑松、金松、云杉、花柏、桧柏、水松、落羽松、湿地松、池杉、水杉、金钱松、 蒲桃、小叶榕、水翁、水石桎、池杉、红杉、大叶柳、垂柳、乌柏、悬铃木、三角枫、桑树、白蜡、海棠、香樟、连翘、夹竹桃、木兰、椴树、钻天杨、鸡爪槭、银杏、花楸、刺槐、紫叶小檗、山楂等。适宜常年地下水位0.5米以下的植物:河柳、垂柳、金丝垂柳、 枫杨、赤杨、水杨梅、白蜡树、柽柳等。适宜地下水位1米以下的植物:日本柳杉、水杉、

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色彩分析资料讲解

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色彩分析

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色彩分析 作者:马磊 来源:《现代园艺·园林版》2017年第03期 摘要: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构成元素,它具有对景观设计的色彩构建功能以及关学的欣赏功能。在景观设计的色彩构建中,应根据不同植物的叶片颜色、花朵颜色、果实颜色以及枝干颜色的特征,坚持景观植物色彩设计的整体性、对比性,并充分地考虑不同植物或同类植物的不同季象的色彩变化,设计出色彩关系协调,环境优美,符合植物生长规律的艺术化景观空间环境。 关键词:景观设计;植物配置;色彩分析 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构成元素,它具备对景观环境设计的造景功能以及美学欣赏功能。在景观设计的色彩构建过程中,植物作为其中的主体要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景观植物色彩配置时,需要充分地分析景观植物的色彩类型,熟练地运用景观植物的配色技巧,创造出色彩关系协调、符合植物生长规律、艺术化的景观环境。 1.景观植物的色彩类型以及特征 1.1景观植物的叶片颜色 大自然赋予了植物的叶子丰富多彩的颜色,景观设计中将不同颜色叶子的植物配置在一起,巧妙地搭配绿色系列、红色系列、紫色系列、黄色系列等等,会使景观设计中的植物色彩关系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可以分为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几大类,虽然大部分植物的叶子是以绿色为主,但是不同种类的植物,其叶片颜色也千差万别。即便是以绿色系列为主,绿色的深浅和色相也是具有一定的区别。绿色寓意着生命的生生不息,人在绿色植物的环境中会感到一种生命的回归,景观环境中大量的绿色植物也象征着生命的生机蓬勃。景观植物的配置中也有一些植物的叶子不是绿色,例如,灌木石楠的叶子颜色就有红色、金边黄杨的叶子颜色就有黄色、鸡爪槭树的叶子是红色等。不同颜色的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巧妙运用会使景观设计更加生动,给人们一种强烈的视觉新鲜感,极大地提升了景观环境的艺术观赏性。 1.2景观植物的花朵颜色 自然环境中最让人赏心悦目的颜色莫过于花朵的颜色,很多植物也是以其花色丰富鲜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例如杜鹃、玉兰、牡丹等,都因其花朵颜色所具有的观赏性而闻名于世。植物的花朵颜色鲜艳,种类繁多,基本上覆盖了自然界中的每一种色彩,在景观设计中是重要的色彩搭配素材。例如,春天开花的小叶杜鹃,其花朵就呈现出鲜艳的紫红色,花朵的紫红色和叶子的中绿色就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而花朵中自然的色差,又使植物的颜色显得丰富多彩。秋天开放的桂花,犹如金黄色的星星点点,镶嵌在深绿色的桂花叶中,成为植物色彩配置中极好的点缀。 1.3景观植物的果实颜色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路径分析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18-07-17T16:18:37.33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作者:边晨 [导读] 文章重点探究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及其方法,希望以此为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优化及完善提供有效建议。 伟信(天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天津 300381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规划中,植物景观规划是其重要部分。当前,随着我国风景园林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涉及到的领域越来越多,设计内容越来越广泛,传统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已经难以满足当前风景园林建设的需求。因此,需要对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及其方法进行调整,以更好的适应风景园林的建设。文章重点探究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及其方法,希望以此为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优化及完善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路径 引言 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其不仅仅表现在相应城市规模以及城市人口正在不断提升,相应城市建设水平也取得了较大突破,相应绿色化水平的提升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这也就涉及到了风景园林的有效建设,其已经成为了当前各个城市建设发展中比较核心的一个环节。具体到风景园林的建设处理中,相应植物景观的有效建设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核心要素,促使植物景观发挥出较强的实效性,最终才能够保障风景园林的运行较为流畅,可持续性效果也比较突出,因此,关注于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有效规划设计也就成为了比较重要的一项任务内容。 1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具体到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有效规划设计落实而言,为了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效果,必须要重点加强对于基本原则的重要探究,促使相应植物景观的有效规划设计能够体现出更强的实用性效果,当前比较核心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顺应自然为主的基本原则。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有效运用需要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以自然为主的基本原则,这也是植物景观最为核心的基本特点所在,促使相应职务景观的设计应用能够和自然环境较为协调一致,进而也就能够充分提升其自身运行发展的价值效果,尤其是对于相应植物的可持续性作用,更是需要从该方面进行控制,并且还需要促使相应植物景观的配置可以表现出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价值,营造较为理想的自然环境景观,这也是植物景观构造的基本要求所在;(2)协调性原则。对于具体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有效规划设计处理,还需要促使其能够在协调性方面具备理想的表现效果,这种协调性原则主要表现在自身发展的协调性以及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两个方面。自身发展的协调性主要就是为了考虑相应植物景观在后续长期发展过程中是否始终具备理想的协调性效果,避免因为生长而导致一些矛盾问题的出现;而对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则主要是为了促使植物景观能够和风景园林其它组成部分较为协调,避免自身存在突兀等问题;(3)以人为本原则。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工作还需要重点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这种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主要就是促使植物景观能够为人们提供最强的服务价值,保障其能够在视觉以及其它服务方面具备较强的积极作用,如此也就能够充分提升整个风景园林的构建效益,这也是整个风景园林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所在。 2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路径 2.1前期规划调查 为了确保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最终效果,必须要重视前期的规划调查工作,前期的规划调查工作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方面是资料的收集,一方面是现场的调研,另一方面是周边环境的考察。资料收集主要是对风景园林所在地的地域性植被分布情况进行掌握,对地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了解,同时,了解当地的气象情况、土壤情况、水文地质因素等,同时,还要了解地方志中涉及到的各种古树与植物的典故。现场调研工作就是实地收集资料,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调研现有的植物资源。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当中,植物的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必须要充分了解现有的植物资源,包括现有植物的种类、植物的高度、植物的冠幅等,还要评估树木的生长情况、树木的寿命,评价现有植物对病虫害的敏感度,判断树木的养护需求。同时,要分析原树木与道路、新建筑物之间的影响关系,尽可能让树木自然生长,从而决定园林的风貌。其二,地形调研。调研地形主要是分析风景园林所在地的坡度、坡向、山谷分布情况等等,从而规划植物的种类以及分布。其三,土壤调研。包括土壤的pH值、各种元素例如氮磷钾元素的含量等,从而制定种植计划。其四,水文调研。主要包括风景园林所在地水源的位置、水源的面积以及水源的流向,还要调研风景园林地洪水的水位以及循环周期等等,从而决定选择何种植物种类。对风景园林的周边进行考察主要是了解风景园林所在城市的绿化用地情况,例如考察城市的绿化面貌、考察城市不同类型绿地的用地情况,对于一些苗圃用地也要进行考察,了解苗木的情况,从而更加精准的把握规划用地的特点。 2.2植物景观的概念规划 植物景观的概念规划指的是通过园林场地的现状分析,并根据园林总体的规划目标,形成独具特色的植物景观园林规划立意,以此为主导,进行园林设计。在概念规划中,设计人员需要了解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以园林设计立意为核心,从宏观角度上开展的园林设计。概念规划的内容有植物景观空间规划、植物景观时间规划、植物景观特色规划、植物景观的色彩规划以及植物景观的树种规划。下面对植物景观的规划进行分析。(1)植物景观空间规划。在城市风景园林的建设中,基本上大部分空间都是由来建设植物景观,因此,植物景观的空间规划对于风景园林建设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植物景观空间规划涵盖的空间范围较广,需要合理设定植物景观的疏密程度,重视植物景观的排列顺序。(2)植物景观时间规划。在植物景观的时间规划中,需要考虑到植物景观的季相规划,根据植物景观不同季节颜色的时序变化,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按照不同主题色的设置,提升植物景观的美观度。在时序周期的选择中,一般会以20年作为植物景观时序的变化周期,预测植物的生长情况以及变化情况,实现对植物景观的长远规划。(3)植物景观特色规划。植物景观特色规划是概念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展现概念规划立意的重要着眼点。在植物景观特色规划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园林现状,合理的设置特色景观片区,确定特色片区的主要基本树种,通过该片区体现植物景观设计的立意。将不同片区分出主次,实现对立意的更好表达,从而实现园林规划的深化设计。(4)植物景观色彩规划。在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对色彩的规划,是植物景观规划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色彩在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景观分析作业

植物景观分析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植物景观作业 1、建筑物南面(三教门口) 现有植物:阔叶麦冬,蒲葵,山茶,杜鹃,雪松。 现况:靠近建筑墙体有宽35cm的阔叶麦冬种植 带,往南延伸植有蒲葵及三颗山茶。分布如图。 蒲葵冠幅约1.2m,单独生长的山茶冠幅约2.5m, 高约2.5m,两颗并在一起的山茶单颗冠幅约为 2m,高约2.8m,杜鹃种植带靠近路的宽约1.8m, 其余往北延伸。 改造:现有植物情况过于杂乱,周围大乔较 多, 围合感很 重,而这 块绿地给 人一种杂 乱的感 觉,不能 突出入口 的感觉。 采用规整式的配置突出入口的感觉。 使用种植池种植花叶蔓长春,高约1.6m,形成入口边界。移除原先长势过于茂盛的山茶,换种体积较小高约1m的山茶球。因为两边都有高大的树木,同时还有一栋教学楼挡在南面,所以这边虽然是建筑物南面但光照度并不高,采用朱砂根,11月以后还可以赏果。 2、建筑物北面 现有植物:广玉兰,桂花,石榴,梧桐,棕榈,杜鹃,山茶,蒲葵 现况:靠近建筑墙体部分没有种植大乔,有1.25m宽的地被绿化+小灌木,距离建筑约3m种植了四株广玉兰长势良好,非常健壮,冠幅约5m,高度约6.5m,广玉兰下的地面几乎没有植物生长。围绕广玉兰有杜鹃带,高75cm,宽80cm。 花叶蔓长春 阔叶麦冬 山茶 朱砂根 地被:马蹄金

改造后: 因为建筑物北面有窗户,需要采光,所 以选择不会遮挡窗户的灌木:八角金盘,八 角金盘下植吉祥草。中间的灌木球采用红叶 石楠,对应建筑北面的红色墙面的建筑。 改造方案:广玉兰下种植大吴风草,移除杜 鹃,边缘杂植吉祥草,两边呼应,产生整体 感,使得校园内两栋建筑产生联系,减弱两 栋建筑之间的分离感(因为我觉得让校园内 的建筑产生联系是很重要的…园内的建筑和 植物配植相互之间如果没有联系感,要在校 园内产生归属感是很难的。同在一个园区 内,建成年代的不同使得两栋建筑已经很有 断裂感,不能改变建筑外观只能在植物配植 上减弱断裂感。) 3、水边 现有植物:伞竹,池杉,海芋,沿阶草 现况:调查的地方位于三教后方西侧,阳光充 足。池杉长势还可以,冠幅1.6m—1.8m,高约 5m,伞竹生长良好,海芋部分叶色发黄,是因为 后方有挡土墙,并且有上有乔木荫蔽,缺少充足 的散光,光线不足影响光合作用。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 5.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 (1)园林植物造景的作用:包括生态功能、美化功能、实用功能、情感功能、商业功能、康体功能、科教功能等。 (2)园林植物的园林学特性:包括色彩美、形态美、芳香美、感应美、引致美、风韵美以及园林植物的组景、空间组织、时间特色、视线控制、地形改观等功能。 (3)园林植物群落:群落概述、群落形态结构、群落时间演替、群落分布等。 (4)园林树种调查规划:调查规划的意义、方法与步骤、内容、规划的原则与内容等。 (5)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基本原理:原理(生态学原理、园林美学原理、实用学原理)、原则、程序、基本要求等。 (6)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基本形式:园林树木、草本花卉、地被植物、园林草坪、藤本植物以及水生植物等的造景设计应用。 (7)园林植物组合造景设计: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园林山石、园林水体、园林道路等的组合造景设计。室内绿化景观设计:室内绿化景观设计的特点、功能、设计程序与组景类型等。 4.试答几何式园林和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几何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图案式或规则式园林。园林中的空空地和广场外形轮廓均匀为几何形;道路均为直线、折线、几何曲线组成;树木配置以行列式和对称式为主,并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以区划和组织空间;树木多被整形修剪。 自然式园林,原路多采用弯曲的弧线形;草地、水体风多采取起伏曲折的自然状貌;树木株距不等,栽植时丛、散、孤、片植并用,如同天然播种;蓄养鸟兽虫鱼以增加天然野趣;挫山理水顺乎自然法则。是一种全景式仿真自然或浓缩自然的构园方式。 3.风景园林是在一定范围内,为了改善,满足,依据,主要利用等材料,组合建造的景观优美的绿色空间境域。 生态环境,景观与游憩需要,一定的艺术法则和科学与工程技术规律,植物、建筑、山石、水体 2"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一词译为英文为Landscape Plants Scenery Desig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