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鞋子影片分析

(完整版)小鞋子影片分析
(完整版)小鞋子影片分析

《小鞋子》影片分析

2.视听语言分析

A.关于剪辑

在本片的开头,以一个特写长镜头表现一只被修补多次的粉红色皮鞋,可谓直接切题,揭示了故事的线索。影片的第一个镜头,1分44秒,固定机位的特写,形式感极强,导演强调的意图非常明显,看似简单,但导演对细节的把握是极其精准的,从中能够解读到的细节可能需要用一个扩句的形式来说明:一只鞋;一只红鞋;一只女孩穿的红鞋;一只补了不止一次的女孩穿的红鞋。一个镜头,不仅交代了镜头前能看见的内容,“正在发生的事件—补鞋”;也交代了镜头前无法看到的内容:“主人公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等等,而仔细分析才发现导演想要传达的信息量不仅如此,从这个镜头的画外空间中,我们解读到了更多的内容:近处的叫卖声,远处的叫卖声,女人高跟鞋的声音,口哨声,妈妈牵着不大的小男孩经过的声音,这个镜头的空间在瞬间被无限扩展开,使我“看到”了热闹的街市,“看到”了妈妈牵着小孩经过的身影,“看到”了街上的小青年吹着口哨四处溜达,镜头的信息承载量再次被扩大。而所有的这些信息仅仅是在一个镜头中得以准确的传达,而镜头的内部调度也通过画外空间的使用得以实现。这一手法不可谓不朴实,但效果却甚为精妙。

首先是风格上的对比,从发令枪响开始的十七个镜头中,导演用了纪录式的摄影风格以固定镜头来展现群体的奔跑场面,冷静、客观、不动声色,大全景的连续组接,让观众自己去看,去寻找。

其次是在剪辑上的对比,这个段落的第21、22两个镜头以及第26个镜头,导演插入了妹妹在街道上奔跑的镜头,与正在赛场上奔跑的阿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组蒙太奇的组接,也是应证爱森斯坦“1+1=3”的理论的绝佳例证。两个不同时空的奔跑镜头的组接,产生了新的含义,我们仿佛看到了阿里奔跑时内心的力量,仿佛看到了兄妹间那种无法分割的情感力量,看到这,无数人为之感动,因为它真的触到了你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你曾经拥有,你终将失去,你不再拥有,你无限渴望……

再次,对电影基本时间和空间的改变形成的对比,发令枪响后的20个镜头和接近终点的35个镜头,从数字上可以看出,前者跑了长距离的路程,导演仅用了20个镜头,而临近终点不到100米的距离,导演却耗费了大量的笔墨,并不惜采用升格的方式来延长时间和距离感,前者压缩了时空,后者延长了时空,这一压缩一延长的对比,对观众形成了强烈的感观刺激和情感刺激。

B.关于镜头

在表现两个孩子为交换鞋子而奔跑的过程,则以不同机位的全景切换为主,视觉上稳定而流利。而在表现人物关系时,多以小全景交待环境和位置,中景表现动作,然后对切镜头对话。如阿里与莎拉笔谈那场戏,先以小全景表现他们所处的位置关系,此时为父亲的视点镜头,表示成人的权威,然后中景展示二人书写的过程,对切表现交流。在此过程中交织着父亲和母亲的谈话,敲糖的声音,暗示儿童的世界总是处在成人世界的影响之下。

其次,在拍摄角度上,多以与阿里和莎拉视线持平的平角镜头为主,有时会以俯角表现人物在环境中的弱势地位。例如阿里被教导主任责骂时,一直以教导主任的视点镜头俯视角度拍摄,表现来自成人的压迫感。而阿里与父亲进城的时候,则以大俯角远景表现二人在公路上骑车而过,暗示底层人物在都市环境中的

弱小。

摄像机运动在本片中的表现并不多,多以固定镜头不同景别角度切换为主。摇镜主要用来表现莎拉的视角,她目光总是集中在鞋子上。对鞋铺里精美皮鞋的向往和在操场上寻找自己丢失的鞋子时,都以特写摇镜头来表现。而片中的两处摇晃镜头运用非常出彩。一是在阿里与父亲做完园艺回家时自行车失控,摇晃镜头模拟人物视线,视觉节奏加快,制造出紧张的气氛。二是在长跑比赛临近终点时,表现阿里状态的慢摇晃镜头,以静表动,控制节奏,抓住观众心理,营造惊心动魄的感受。

特写镜头在本片中也是非常多的,主要表现作为故事线索的鞋子,用来模拟人物视角,反映人物的情绪。如对自己脚上白色破旧运动鞋的特写,反映莎拉的自卑,和对同学新鞋的特写,反映她的羡慕和些许怨气。

C.关于音乐和音响

音响用以渲染环境。在影片一开始,就用嘈杂的混响烘托市井喧嚷的环境。而在阿里与莎拉上学的过程中,以加重的脚步声表现运动,传达出纯粹简单却深厚的兄妹之情。在阿里长跑比赛过程中,音响成为人物情绪和心理节奏的重要表现。环境声音消失,只剩下阿里的喘息声,心跳声,重重的步调声,交错重叠在一起,画面闪回莎拉为了与阿里交换鞋而快速奔跑的画面,体现了阿里此时复杂的情绪,对家庭的责任,对莎拉的爱,而此时为妹妹赢得一双新鞋是他的全部信念。

本片的情绪音乐不多,多数用于表现动作。如孩子的奔跑,用跳跃灵动的乐段。而鞋被流水冲走时,用流动轻柔的旋律。

独具风格的视听语言使影片形成了张弛有度的节奏。固定与运动,景别与景别之间的切换,音响与音乐的配合,情节点的设置,细节的表现,情绪的渲染,使叙事节奏与视觉节奏,外部节奏与内部节奏达到完美融合。

D.关于场面调度

首先在摄影机与人物的运动上,技巧精湛熟练。开头部分阿里从杂货店买完土豆出来找莎拉的鞋,弄翻了货物,老板从画面上方运动到画面中央,而在老板的骂声中阿里从画面边缘出画,可以看出成人的强势和儿童的弱势。而在长跑比赛开始时,摄影机多机位切换,并没有突出阿里的位置,随着比赛进行,阿里冲到队伍前列,摄影机开始跟拍阿里。几个镜头,就表现了阿里的奔跑过程。

导演在用光上多以自然光为主,室内这是昏暗的。在阿里与父亲外出做园艺的场景是影片最明亮的段落,而这也是阿里尤为稀少的快乐时光。在父亲从自行车上摔落受伤之后,影调转入阴暗。光影的变化也是控制影片节奏的手段之一,明暗交错暗示事件的进展同时也反映心理变化。本片的色彩可谓是灰暗的。从带有宗教气息的黑白服饰,到斑驳的墙壁,灰色的水泥地,色彩都是不明亮的,这与影片主人公压抑的失落的童年时光相契合。但是,尽管在这样的环境里,导演还是以最直接锐利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生活在底层的人们的人性光辉,尤其是两个主人公,正如影片的英文译名,天堂的孩子。他们向我们诠释了大爱温情的力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