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重点解析

刑法总论重点解析
刑法总论重点解析

刑法总论部分

名词解释

试题检索

罪刑相当原则(法大1999)

从旧兼从轻原则(人大2000)

时效(华东1998)

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的功能;刑法的解释(华东1999)

试题分析

【考点】刑法论部分出的考题特别少,而且考题相对集中,主要内容是刑法的基本原则,至于刑法的概念、性质、分类、任务,刑法规范等只需作一般了解。

【难点】刑法的基本原则。

【重点】刑法的效力是一个重点,多个学校在1998年以前曾经考过此问题。刑法的基本原则非常重要。

选择题

试题检索

我国刑法第12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 。(武大2000)

A 从旧原则

B 从新原则

C 从新兼从轻原则

D 从旧兼从轻原则

试题分析

【考点】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刑法的渊源、刑法的本质等。

【难点】刑法的基本原则。

【重点】刑法的基本原则。

简答题

试题检索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和要求。(人大1998)

试题分析

【考点】刑法论部分主要考的是刑法的基本原则,其中主要的是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以及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难点】刑法的效力、刑法的基本原则。

【重点】刑法的效力、刑法的基本原则。

论述题

试题检索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刑法中的体现。(人大2000)

罪刑法定原则。(法大1998)

试论罪刑法定原则。(北大1999;西北1998)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上的基本含义。(法大2000)

阐明罪刑法定与主客观一致刑事责任原则的关系。(华东1999)

阐明修订后的刑法对我国刑法属人管辖权的扩大。(华东1999)

试题分析

【考点】本部分论述题主要考刑法的基本原则,考生主要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确立刑法基本原则的标准,关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如何归纳的争议,各个基本原则的含义、内容以及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在刑事司法中的要求,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及其发展变化等。

【难点】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等。

【重点】新刑法确立了严格的罪刑法定原则,此原则非常重要,始终是考试热点,考生应重点复习。

修订后的《刑法》第3条至第5条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当原则,这是我国刑法修订的重大成就之一,主要有以下问题:(1)是否还有除上述三个刑法明文规定的原则之外的刑法基本原则;(2)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派生原则、历史沿革、重意义,我国刑法修订后明确规定罪刑法定原则,废除类推制度的意义等;(3)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立法含义及其意义;(4)罪刑相当的基本含义、具体体现、意义等等。

犯*"罪*"论

名词解释

试题检索

继续犯(人大2000)

紧急避险(人大2001)

犯罪过失;吸收犯;紧急避险;犯罪集团(武大1998)

单位犯罪(武大1999)

危险犯;法条竞合(武大2000)

犯罪过失;单位犯罪(法大1998)

结果加重犯;刑事责任能力(西北2000)

法条竞合(法大1999)

犯罪构成(法大2000)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对象错误与打击错误;连续犯与继续犯(法大2001)

犯罪集团;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犯罪动机;过于自信的过失(华东1998)

犯罪构成;胁从犯;犯罪预备;犯罪目的(华东1999)

试题分析

【考点】犯罪论部分重要的概念主要有:犯罪、犯罪分类中的重要概念、犯罪构成、犯罪客体、犯罪对象、危害行为、作为、不作为、必然因果关系、偶然因果关系、犯罪主体、刑事责任年龄、单位犯罪、故意、过失、间接故意、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意外事件、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防卫过当、自救行为、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犯罪既遂、犯罪未遂分类中的重要概念、共同犯罪、共同犯罪分类中的重要概念、主犯、从犯、教唆犯、帮助犯、胁迫犯、教唆的未遂、未遂的教唆、犯罪集团、认识错误等。

【难点】犯罪对象、危害行为、作为、不作为、犯罪主体、刑事责任年龄、单位犯罪、故意、过失、间接故意、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防卫过当、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犯罪既遂、共同犯罪、主犯、从犯、教唆犯、帮助犯、犯罪集团。

【重点】刑法中的犯罪论始终是考试的重点,一定要作为重点来复习。考生可以把能找到的刑法试题中的概念题都做一遍,肯定会获益颇多。本书因篇幅所限,只收录了近几年的试题,这并不意味着以前的试题不重要。尽管刑法在1997年修改较多,但是刑法的理论,尤其是

总则部分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没有太大的变化。

填空题

试题检索

对于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应当减轻处罚。(法大1999)

精神病人在或者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武大2000) 在共同犯罪中起或者作用的,是从犯。(武大2000)

试题分析

【考点】本部分填空题一般主要考法条中的内容,兼及基本分本理论等。

【难点】犯罪论部分的填空题难度不大。

【重点】应付刑法的填空题的关键是法条要熟,基本理论要熟。

选择题

试题检索

犯罪主体的法定身份有 (

) 。(武大1999)

A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 现役军人

C 又聋又哑的人

D 在押罪犯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

) 。(武大2000)

A 应当减轻处罚

B 应当从轻处罚

C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下列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 。(本题是多项选择题)(武大2000)

A 故意杀人罪

B 故意伤害罪

C 强奸罪

D 绑架罪

试题分析

【考点】选择题主要考法条和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难点】犯罪论部分的选择题难度不大。

【重点】应付刑法的选择题的关键是法条要熟,基本理论要熟。

判断题

试题检索

14岁以下的人不负刑事责任。 (

) (武大1999)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首要分子。 ( ) (武大1999)

试题分析

【考点】只有武汉大学考过这部分的判断题,而且主要考的是法律条文。所以,参加刑法专业考试的考生对刑法条文一定要熟悉,最好背熟总则条文,分则重点章节和重点的罪也要 背熟。

【难点】犯罪论部分的判断题难度不大。

【重点】应付刑法的判断题的关键是法条要熟,基本理论要熟。

简答题

试题检索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人大1998;人大1999)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人大1999)

简述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人大2000)

简述牵连犯的构成特征(人大2001)

犯罪的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异同何在?(武大1998)

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是什么?(武大1998)

简述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武大2000)

简述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以及发现漏罪和又犯新罪并罚的结果有何区别?(北大1998) 简述不作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北大1999)

简述犯罪未遂的特征和处罚原则。(北大1999)

犯罪未得逞应当如何处理?(北大2001)

简述结果加重犯与情节加重犯的联系与区别。(吉大2000)

单位犯罪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西北1998)

新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立法的主要变化。(西北1998)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关系。(西北2000)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西北2000)

犯罪集团的概念和特征。(西北2000)

正当防卫的概念与特征。(法大1998)

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内部结构。(法大1999)

教唆犯的定罪与处罚原则。(法大1999)

犯罪客体的概念与特征。(法大2000)

教唆犯的特点及其处罚原则。(法大2001)

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法大2001)

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分子到案后,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事实的,可否构成刑法上规定的“自首或立功”?(华东2000)

刑法关于中止犯的处罚规定。(华东2001)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如何定罪处罚?(华东2001)

试题分析

【考点】犯罪论部分简答题主要集中在以下知识点上:犯罪的概念、特征和本质,刑事责任年龄,辨认控制能力的立法与理论,单位犯罪的概念、特点、要件及其处罚,犯罪故意概念、分类及其认定,犯罪过失的概念、分类及其认定,无罪过事件及其情形,犯罪预备概念、特征及其处理,犯罪未遂概念、特征及其处理,犯罪中止概念、特征及其处理,犯罪既遂的概念及其形态,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要件,犯罪情节与定罪,认识错误与定罪,犯罪性质转化与定罪,犯罪构成概念及特征,犯罪客体的概念与特征,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的区别,危害行为的概念与特征,不作为犯罪的概念分类和构成要件,危害结果的概念特征及其意义等。【难点】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正当防卫的概念、要件及其处理,防卫过当的概念、要件及其处理,新刑法中的无限防卫权,紧急避险的概念、要件及其处理。

【重点】犯罪集团、主犯的认定及其处罚、从犯的认定及其处罚、教唆犯的认定及其处罚、共同犯罪与单位犯罪、继续犯、想象竞合犯、法条竞合、结果加重犯、结合犯、惯犯、连续犯、牵连犯、吸收犯、定罪的概念与原则。

论述题

试题检索

试论新刑法典对原刑法典关于正当防卫规定的修改。(人大1998)

试论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单位犯罪。(人大2001)

试述我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制度。(北大2000)

试论作为义务在不作为犯罪中的地位及其来源。(北大2001)

论述单位犯罪的特征与处罚原则。(武大1998)

论犯罪未遂。(武大2000)

试论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根本性区别。(吉大2000)

疏忽大意过失的心理状态及其认定。(西北2000)

论我国刑法中的累犯制度。(华东1998)

论处断的一罪。(华东1998)

试述刑法中的单位犯罪。(华东1998)

修改后的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规定有哪些重要变化。(华东1998)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司法保护中有哪些与一般法不同的特殊规定?(华东1998)

简述犯罪与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华东1998)

分别列举几种我国青少年犯罪与罪犯的类型,并对其中一种类型的特点、发展变化、趋势等作简要分析。(华东1998)

简介犯罪预测的种类及列举其方法。(华东1998)

阐明牵连犯的概念及处罚的一般规定与特殊规定。(华东1998)

阐明正当防卫的概念、条件及其与紧急避险的主要区别。(华东1998)

联系实际论述犯罪心理研究在预防与治理青少年犯罪中的重要性。(华东1998)

为什么说犯罪学是一切法学的基础学科?(华东1998)

请阐述我国对犯罪形成的原因理论。(华东1998)

请阐述犯罪行为本体的纵向和横向结构要件的具体内容。(华东1998)

为什么成年人犯罪和青少年犯罪在司法处置上应有所区别的理论和法制依据。

(华东1998)

请阐述犯罪人可以改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华东1998)

请阐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内容和措施。(华东1998)

阐明假想防卫的概念及罪过形式。(华东1999)

阐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华东1999)

阐明单位犯罪。(华东1999)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数量、类型、手段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新态势、新特点。(华东1999)

简述防治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意义。(华东1999)

举例说明青少年法的类型,我国少年司法有什么法律、法规?实践中我国少年法庭有几种组建形式?(华东1999)

简述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中所具有的重要特点。(华东1999)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华东1999)

犯罪行为与相关事物有何种因果关联?(华东1999)

犯罪产生的条件有哪几种?(华东1999)

犯罪实施量必备的条件和因素是哪些?(华东1999)

犯罪改造可能性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华东1999)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华东1999)

阐明我国刑法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规定及其适用。(华东1999)

简述故意犯罪中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在犯罪构成要件中的意义。(华东2000)

简述“实质的一罪”包括哪几种情况及其共同特征。(华东2000)

简述“处断的一罪”。(华东2001)

论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华东2001)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在从事哪些工作时属于刑法第93条第2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并作法理分析。(华东2001)

阐明疏忽大意过失的概念及其与间接故意的主要区别。(华东2001)

论犯罪的一般概念与犯罪构成。(华东2000)

试题分析

【考点】犯罪论部分可能出论述题的知识点与可能出简答题的知识点大致相同,只是答题时要注意内容深度的不同。简答题只答出要点即可,但是论述题不仅要答要点,更重要的是论述,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适当展开,充分发挥。

【难点】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新刑法与旧刑法有所不同;单位犯罪是新刑法增设的规定。【重点】犯罪构成、共同犯罪、正当防卫、故意犯罪中的犯罪形态、单位犯罪等内容常出论述题,考生要把这些知识点作为重点复习。犯罪构成与犯罪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犯罪构成的基础是犯概念。犯罪构成有各种学说,以“四要件说”为通说,即(1)犯罪客体;

(2)犯罪客观方面;(3)犯罪主体;(4)犯罪主观方面。共同犯罪也是近年

来的研究热点,其形式包括结伙犯罪、聚众犯罪和集团犯罪三

种,共同犯罪人的种类不同,其刑事责任各异,要注意区别。单

位犯罪是刑法修订后的一个重大变化及刑法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

刑法在总则第二章犯罪中以第四节专门规定了单位犯罪的概念、

定罪和处罚的原则,在分则部分也规定了一大批单位构成的具

体犯罪,这些都曾是刑法学界有过长期激烈的争论问题。

学者们的建议指导了单位犯罪的立法。

刑事责任论

名词解释

立功(武大1999;法大1998)

缓刑(武大2000)

主刑与附加刑(西北1999)

一般累犯;数罪并罚(法大1999)

溯及力;刑事责任(法大2000)

缓刑(人大2001)

附加刑;立功(华东1998)

立法;缓刑;普通刑事累犯(华东1999)

试题分析

【考点】刑事责任部分可能出概念题的知识点主要有:刑事责任、刑罚、主刑、附加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累犯、自首、立功、数罪并罚、先减后并、先并后减、缓刑、减刑、假释、追诉时效的中断、追诉时效的延长、从重、从轻、减轻、免除、大赦、特赦等。

【难点】刑事责任部分的概念题考的都是基本的知识点,只要认真复习都能应付。另外,刑法总则第五章其他规定中的一些概念也可能出概念题,如公共财产、国家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首要分子、重伤、违反国家规定等。

【重点】累犯、自首、立功、数罪并罚等。

填空题

试题检索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法大1999)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起计算。(法大1999)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2年期满以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大1999)

追诉期限从获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或者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武大2000)

试题分析

【考点】近几年本部分只有中国政法大学和武汉大学考填空题,而且考的主要内容是法条的规定和最基本的知识点。

【难点】刑事责任部分的填空题难度不大。

【重点】法条的规定。

选择题

试题检索

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有 (

) 。(武大1999)

A 定罪判刑方式

B 定罪免刑方式

C 消灭处理方式

D 转移处理方式

财产刑的执行方式有: (

) 。(武大1999)

A 没收财产

B 判处一次或分期缴纳罚金

C 判处减免罚金

D 随时追缴

对下列罪犯不得假释的有 (

) 。(多项选择题)(武大2000)

A 累犯

B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抢劫犯

C 杀人犯

D 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的强奸犯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按以下原则处理 (

) 。(多项选择题)(武大2000)

A 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B 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一般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免除处罚

试题分析

【考点】近几年本部分只有武汉大学考选择题,主要考法律条文和一些基本理论,基本理论的内容一般在学校的指定教材中都会有所论述。

【难点】刑事责任部分的选择题难度不大。

【重点】法条的规定。

判断题

试题检索

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

) (武大1999)

试题分析

【考点】近几年本部分只有武汉大学考判断题,而且主要考法律条文和一些基本理论,考的基本理论一般在学校的指定教材中都会有所论述。

【难点】刑事责任部分的判断题难度不大。

【重点】重点是法条的规定。

简答题

试题检索

适用和撤销假释的条件。(人大1998)

罚金刑的执行原则。(人大1999)

简述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区别。(人大2000)

简述刑法中的立功制度。(人大2001)

简述刑法中的赦免制度。(武大1999)

死刑的立法修改有哪些?其理由是什么?(武大1998)

简述假释与减刑的主要区别。(北大1999)

先减后并与先并后减有何区别?(北大2001)

新刑法总则关于死刑适用的立法限制。(西北1998)

刑法关于几种特殊人犯罪刑事责任的规定。(西北1999)

立功的概念、成立条件及处罚原则。(西北1999)

缓刑的概念及适用条件。(法大1998)

刑罚的功能。(法大2001)

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并罚方法,及其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并罚方法的区别。(法大2001)

简述1997年刑法对减刑及假释制度的修订。(华东2000)

先减后并法与先并后减法。(吉大2000)

试题分析

【考点】刑事责任部分可能出简答题的知识点有:刑罚的概念、特点及其与犯罪、刑事责任的关系,刑罚的目的、功能,各种具体刑罚的执行原则及执行方式,量刑的概念、原则及其方法,累犯、自首、立功的条件及其后果,数罪并罚的概念、原则及其具体适用,缓刑的条件及其执行,刑罚执行的原则,减刑、假释的条件,赦免等。

【难点】刑罚的目的、功能,累犯、自首、立功的条件及其后果,数罪并罚的概念、原则及其具体适用等。

【重点】刑事责任部分的简答题主要集中在具体制度的条件、做法或制度与制度之间的区别上。另外,死刑制度也是比较重要的,考生要重点复习。

论述题

试题检索

数罪并罚的概念、原则及适用。(西北1999)

我国刑法中量刑的一般原则。(西北2000)

我国刑法中的量刑一般原则。(法大2000)

试论我国刑法中限制死刑适用的规定。(吉大2000)

试论我国刑法规定的时效制度。(人大1999)

我国刑罚的目的。(法大1999)

试述新刑法对原刑法自首规定的修改。(北大1998)

结合我国刑法关于死刑的具体规定,谈谈你对死刑的总体评价。(北大2000)

试论特殊自首的成立条件及其与一般自首的区别。(北大2001)

试题分析

【考点】一般来说,能以论述题形式考的知识点都可以以简答题的形式出题,只是答题的方法不同而已。本部分论述题的考点与简答题的考点相同。

【难点】刑罚的目的、功能,累犯、自首、立功的条件及其后果,数罪并罚的概念、原则及其具体适用等。

【重点】包括:刑法中量刑的一般原则、死刑问题、刑罚的目的等;与新刑法的修改有关的问题,如新刑法对原刑法自首规定的修改;在考生掌握的理论层次上,内容较多,适合出论述题的,如数罪并罚的概念、原则及适用。另外,刑罚功能的问题也应引起注意。理论上观点各异,从主体上来看主要有三种:一是对犯罪人的功能,即犯罪人须接受的惩罚功能和改造功能;二是对社会的功能,包括威慑功能、教育功能与鼓励功能;三是对被害人的功能,可称之为对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安抚功能或报复感情的平息功能。也有学者认为,刑法的功能包括公正地规制公民行为的规制功能,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功能,保护法益、维护秩序的保卫功能。刑法学界对刑罚体系的修改和完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对于管制刑,多数学者倾向于保留并加以完善;对于短期剥夺自由刑的利弊及完善也作了探讨;学者们普遍强调重视财产刑的扩大适用;完善资格刑;限制死刑的适用等。在刑罚执行制度上,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刑法总论》(高起专)练习题

《刑法总论》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对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内容的完整表述是( )。 A.刑罚应与犯罪行为相适应 B.刑罚应与犯罪人个人情况相适应 C.刑罚应与犯罪客观危害相适应 D.刑罚既应与犯罪行为相适应,又要与犯罪人个人情况相适应 2、下列刑法解释中( )属于无权解释。 A.文理解释 B.扩张解释 C.学理解释 D.司法解释 3、犯罪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刑事违法性 B.应受刑罚处罚性 C.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D.人身危险性 4、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之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是( )。 A.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B.法定最低刑为1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C.按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 D.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5、犯罪的( )是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的基本依据。 A.同类客体 B.一般客体 C.简单客体 D.主要客体 6、危害结果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是( )。 A.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 B.某些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 C.对任何一种犯罪的构成均非必备条件 D.只能作为量刑情节加以考虑 7、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故意杀人行为的( )。 A.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不负刑事责任 B.构成故意杀人罪且应负刑事责任,但免予刑事处罚 C.不构成犯罪,所以不负刑事责任 D.待其满14周岁后应追究刑事责任,但应从宽处罚 8、误人为兽加以杀伤的,属于()。 A.目标的认识错误 B.手段的认识错误 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D.行为误差 9、某甲欲杀害某丙,找到好友某乙要毒药,并讲明毒药的用途是“我要杀害某丙”。某丙劝某甲不要感情用事,忍耐一下,但最后还是送给某甲一瓶毒药。某甲借得毒药后,正往某丙的水杯中灌注毒药时被旁人发现制止。甲、乙二人的行为性质是( )。 A.甲是犯罪预备、乙是犯罪未遂 B.甲是犯罪未遂、乙是犯罪预备 C.甲、乙均是犯罪未遂 D.甲成立犯罪未遂、乙无罪 10、甲欲杀害乙。一日,甲得知乙一人在家,遂携带匕首前往乙家,未料途中腹部巨痛,不得已而折返。次日,甲腹痛消失,遂再赴乙家将乙杀死。甲的行为在刑法理论上属于( )。 A.吸收犯 B.连续犯 C.继续犯 D.牵连犯 11、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一刑法条文中的“但书”所表述的情况是( )。

刑法学1期末考试复习题(带答案)

刑法学1期末考试复习题(带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刑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犯罪:一切危害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3、刑事责任:刑事法律规定的,因实施犯罪行为而产生的,由司法机关强制犯罪者承受的刑事惩罚或单纯否定性法律评价的负担。 4、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5、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6、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7、刑罚: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强制性制裁方法。 8、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9、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10、普通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二、论述题 1、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1)危险来源不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广于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 (2)损害对象不同。紧急避险损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只能损害不法侵害者的利益。 (3)实施条件不同。紧急避险只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正当防卫并非是制止不法侵害的最后手段(4)限度标准不同。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只能小于所避免的侵害;正当防卫需要整体判断,有时即使造成的损害大于所避免的损害仍具有正当性。 2、死刑适用的限制条件 (1)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2)犯罪时不满18周岁、审判时怀孕以及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不适用死刑 (3)死刑判决必须经死刑复核程序核准后才能执行 (4)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3、我国数罪并罚原则的适用 (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2)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3)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4、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1)行为人为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 (2)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的犯罪行为指各行为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犯罪活动整体。 (3)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的犯罪故意指各共同犯罪人认识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和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三、其他的复习范围将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1、乙于某日晚在一条僻静胡同里抢夺了一名妇女的黑色挎包,内有2000元人民币。在此案件的案情事实中,对犯罪构成没有意义的是? A.实施了抢夺他人较大数额财物的行为 B.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C.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D.行为人选择了晚上在僻静胡同里作案 2、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其划分的根据是? A.同类客体 B.犯罪对象 C.直接客体 D.一般客体 3、甲患有抑郁症欲自杀,但无自杀勇气。某晚,甲用事前准备的刀猛刺路人乙胸部,致乙当场死亡。随后,甲向司法机关自首,要求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没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刑法总论复习资料

【刑总复习】好多个老师的版本拼起来的复习提纲 一、刑法基本原则 二、刑法解释 三、刑法适用范围(空间效力与时间效力) 四、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的基本观点 五、犯罪的客观方面(一)——不作为犯 六、犯罪的客观方面(二)——因果关系 七、犯罪主体(一)——自然人犯罪 八、犯罪主体(二)——单位犯罪 九、犯罪的主观方面(一)——罪过形式及其相互辨析 十、犯罪的主观方面(二)——主观认识错误 十一、犯罪的正当化事由(一)——正当防卫 十二、犯罪的正当化事由(二)——紧急避险 十三、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一)——犯罪预备 十四、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二)——犯罪未遂 十五、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三)——犯罪中止 十六、共犯形态 十七、罪数形态 十八、刑罚的种类 十九、刑罚的裁量制度(一)——累犯 二十、刑罚的裁量制度(二)——自首 二十一、刑罚的裁量制度(三)——立功 二十二、刑罚的裁量制度(四)——数罪并罚 二十三、刑罚的裁量制度(五)——缓刑 二十四、刑罚的执行(一)——减刑 二十五、刑罚的执行(二)——假释 二十六、刑罚的时效制度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的含义、特征、确立 1、含义:刑法基本原则,是指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贯穿于刑法始终,必须得到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 2、特征: (1)贯穿全部刑法规范 (2)指导、制约全部刑法适用活动 3、确定: (1)1979年刑法没有规定 (2)1997年刑法确立了三大原则 (二)罪行法定原则 1、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基本要求:

(1)法定性。 (2)明确性 (3)合理性 3、派生原则: (1)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 (2)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 (3)禁止习惯法 (4)禁止绝对不定刑期 4、我国立法体现: 【刑法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具体体现: (1)犯罪的法定化: ①刑法总则明确规定了犯罪的概念 ②刑法总则明确规定了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③刑法分则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 ④废除了类推制度,彻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 (2)刑罚的法定化: ①刑罚总则明确规定了刑罚的种类 ②刑罚总则明确规定了量刑的原则 ③刑罚总则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 5、适用的司法范围 (1)正确认定犯罪 (2)正确进行司法解释 (3)严格限制新《刑法》第63条第2款规定的“特殊减轻处罚”的适用,即“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三)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1、含义:刑法规范在根据其内容应当得到适用的所有场合,都予以严格适用,不允许有不平等的现象。 2、基本要求: (1)对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予以平等地保护; (2)对于实施犯罪的任何人,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认定犯罪; (3)对于任何犯罪人,都必须根据其犯罪事实与法律规定量刑; (4)对于被判处刑罚的任何人,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刑罚。 3、我国立法体现: (1)1982年宪法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写入宪法 (2)1997年列入刑法: 【刑法第四条】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具体体现: ①第6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②第39条,“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③专章规定了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罪。 4、注意理解:

刑法总论复习总纲

刑法总论复习大纲 一、名词解释(56) 1、刑法基本原则:刑法基本原则,是指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贯穿于刑法始终的,必须得到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 2、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3、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4、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和对什么人具有效力,它解决的是国家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 5、刑法的时间效力:是指刑法在什么时候生效、失效以及对刑法生效以前的行为是否适用,及是否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6、刑法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他生效前未经审判、判决为确定或为裁定的行为是否具有追溯适用效力,如果有适用效力,则是由溯及力,否则就是没有溯及力。 7、犯罪构成:就是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些客观和主观要见的有机统一。 8、犯罪客体:是指有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9、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 10、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1、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 2、犯罪对象:是指刑法条文非则所具体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具体物。 3、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外在事实特征。 4、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5、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6、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 7、行为人具备的刑罚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8、减轻刑事责任能力:指因年龄、精神状况、生理功能缺陷等原因,而是指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时,虽然具有责任能力,但其辨认或者控制着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完全责任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减弱、降低的情况。 9、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处危害社会性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 10、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1、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

刑法总论试题和答案

课程刑法总论专业法学年级2013 级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正确的是( c ): A.不明知所犯罪客观要件内容就不构成故意犯罪 B.错把乙当甲杀害是犯罪对象认识错误 C.错将100克面粉当毒品海洛因贩卖属于对象不能犯未遂 D.非法拘禁他人两天后出于良心发现自动中止放出被害人构成犯罪中止 2.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B )。 A.简单的共同犯罪 B.复杂的共同犯罪 C.必要的共同犯罪 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下( D )情况成立共同犯罪。 A.一方为故意而另一方为过失 B.缺乏共同意思联络和共同行为的的同时犯 C.共同过失行为 D.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4.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乙开车继续追杀,甲为逃命飞身跳下疾驶的摩托车奔入树林,丙一万元的摩托车被毁。关于甲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 )A.属于正当防卫B.属于紧急避险 C.构成抢夺罪D.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5.甲出于盗窃枪支的故意,窃得一军人的手枪一支,随后藏于家中。甲的行为属于( B )。 A.结合犯 B.牵连犯 C.连续犯 D.想象竞合犯 6.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

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C ) A.刑事拘留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B.刑事拘留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C.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 D.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缓 7.关于数罪并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D ) A.甲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应当按照"先并后减"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 B.乙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再犯新罪的,应当按照"先减后并"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 C.丙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再犯新罪,同时又发现漏罪的,应当先将漏罪与原判决的罪实行"先并后减";再对新罪与前一并罚后尚未执行完毕的刑期实行"先减后并" D."先减后并"在一般情况下使犯罪人受到的实际处罚比"先并后减"轻 8.关于累犯,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B ) A.甲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甲在附加刑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之内又犯罪。甲成立累犯 B.甲犯抢夺罪于2005年3月假释出狱,考验期为剩余的二年刑期。甲从假释考验期满之日起五年内再故意犯重罪。甲成立累犯 C.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五年徒刑期满,期满六年后又犯故意杀人罪。甲成立累犯 D.对累犯可以从重处罚 9.甲女因抢劫杀人被逮捕,羁押期间不慎摔伤流产。一月后,甲被提起公诉。对甲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 A.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B.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可适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C.不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因甲并非被强制流产 D.不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因甲并非在审判时摔伤流产 10.关于减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C ) A.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缓的犯罪分子 B.对一名服刑犯人的减刑不得超过三次,否则有损原判决的权威性 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时间可能超过十五年 D.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但判前先行关押时间不算在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 悉乙家的丙为自己能盗窃成功标别墅图。甲入室后未使用丙提供的图纸就找到乙

刑法总论重点复习

c h a p t e r1刑法概说 广义刑法 广义刑法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切法律,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刑法的空间效力 也称刑法的地域的适用范围,指刑法在什么地域内对什么人适用。 刑法的溯及力 是指刑法生效和失效的时间以及刑法对它生效以前发生的,尚未审判或者审判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从旧兼从轻原则 原则上适用旧刑法审理,新刑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新刑法处罚较轻(有利于犯罪人)时,适用新刑法,即在这种情况下新刑法有溯及力。 指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这种行为处以何种刑罚,必须预先由法律明文规定的原则。 宗旨:限制司法权的滥用和保障人权。 内容(六项派生原则): 1.排斥习惯法。刑法的渊源只能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成文法。 2.禁止类推。 3.刑法无溯及效力。但根据“有利被告”原则,新法轻于旧法时,有溯及力。 4.禁止绝对的不确定刑。 5.明确性原则。 6.实体的适当原则。 论罪刑法定原则的概念、内容及其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 (1)概念:罪刑法定原则,指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这种行为处以何种刑罚,必须预先由法律明文规定的原则。 (2)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 ①排斥习惯法,即习惯法不能成为刑法的渊源,刑法的渊源只能是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成文法,法院不能以习惯法对行为人定罪判刑,而只能以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成文法作为定罪判刑的依据。 ②禁止类推。类推可能导致法官随意适用法律,侵害公民的自由权利,因之,禁止类推被认为是罪刑法定原则的一个派生原则。③刑法无溯及效力,或称事后法的禁止。即允许根据行为后施行的刑法处罚刑法施行前的行为。④禁止绝对的不确定刑。绝对的不确定刑,指法律未明文规定确定的刑罚,由于这种情况违反罪刑法定原则而被禁止。⑤明确性原则。⑥实体的适当原则。指刑法规定的犯罪和刑罚都应认为适当的原则。 (3)立法体现:①我国刑法采取成文法而排斥习惯法,习惯法不是我国刑法的渊源,1997年刑法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表述,不仅要求犯罪法定化,而且要求刑罚法定化。②我国刑法废止了类推制度。③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上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④我国刑法分则没有规定不确定刑,除个别情况规定的是绝对确定的法定刑外,绝大多数规定的都是相对确定的法定刑。⑤我国立法机关对明确原则相当重视。⑥我国刑法第13条明文规定了犯罪的定义,同时规定“但是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为我们判断犯罪的规定是否适当提供了科学的标准。chapter 3 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 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整体。

刑法总论期末测试题(整理打印版)

刑法总论测试题 试题1 1、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BC )。 A、理论性与实践性最强 B、强制性最为严厉 C、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 D、保护社会关系的手段更为丰富 2、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 ABD )。 A、对前段的补充 B、对前段的限制 C、对前段的强调 D、对前段的例外 3、我国刑法典修订后的施行时间是( C )。 A、1997年3月14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7年10月1日 D、1998年1月1日 4、我国刑法典分则“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 B )。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复杂客体 5、构成犯罪的不作为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为前提。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 BCD )。 A、社会公德的要求 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 C、法律的明文规定 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 6、某甲打猎时,发现一头猎物旁边有个小孩在玩耍,他明知自己枪法不好,但打猎心切,于是开了枪,结果猎物没打着却打死了小孩。某甲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 C )。 A、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间接故意 D、过于自信的过失 7、犯罪既遂的类型有( ABCD )。 A、行为犯 B、危险犯 C、结果犯 D、举动犯 8、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A )。 A、想象竞合犯 B、法规竞合 C、结合犯 D、吸收犯 9、管制的执行机关是( D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劳改机关 D、公安机关 10、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 D )。 A、吸收原则 B、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 C、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 D、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犯罪客体 2、犯罪中止 3、剥夺政治权利 4、数罪并罚 5、刑罚执行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2、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3、简述一般自首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五、案例分析(16分) 案情: 徐某某,男,1984年10月21日出生,聋哑人,学生。 徐某某是家中的独生子,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逃学旷课,甚至与校外一些“混混”建立了关系。2000年9月17日晚上,徐某某向母亲赵某提出自己明天不想去上学了,赵

2016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码:2108; 课程代码:01711; 适用专业及层次:法学专科; 课程考核:形考(30%、纸考)、终考(70%、纸考)。 一、单项选择题 1.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人发现,忙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王某的行为应当以(B)论处。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交通肇事罪 C.故意杀人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4.某甲为某车站存包处职员。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手提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某甲的行为构成(D)。 A.贪污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5.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等人一起吃饭,没有作案时间。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刘某的行为(B)。 A.构成诬告陆害罪 B.构成伪证罪 C.构成妨害作证罪 D.不构成犯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 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 C.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 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二、填空题 8.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的公共安全,包括____的生命健康和____安全。 不特定多数人重大公私财产(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9.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____定罪____处罚。 伪造货币罪从重 10.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____、____,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各种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被保险人受益人 11.犯非法拘禁罪,具有____、____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殴打侮辱 12.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____的,以绑架罪论处。 婴幼儿 13.转化型抢劫罪行为人使用暴力的目的在于____、____或者毁灭罪证。 1

刑法分论复习资料

一、刑法各论与总论得关系 就是一种密切联系、缺一不可、相互作用得关系 1.各论对总论得作用: 1)贯彻与体现刑法总论; 2)促进刑法总论实践效应; 3)丰富与发展刑法总论。 2.总论对各论: 1)对各论得概括、指导、制约 2)犯罪得分类排列及其分类排列得依据 3)标准就是犯罪得同类客体;对各类犯罪以及各种具体犯罪得顺序排列标 准主要就是以各类各种犯罪得社会危害程度 二、罪状分类(掌握) 1.叙明罪状、简单罪状、引证罪状与空白罪状 1)叙明罪状 即条文对具体犯罪得基本构成特征作了详细得描述 2)简单罪状 即条文只简单地规定罪名或者简单描述犯罪得基本构成特征 3)引证罪状 即引用同一法律中得其她条款来说明与确定某一犯罪构成得特征 4)空白罪状 即条文不直接地具体规定某一犯罪构成得特征,但指明确定该罪构成特征需要参照得其她法律、法规得规定 2.单一罪状与混合罪状 1)单一罪状 即条文采用简单、叙明、引证、空白罪状其中得一种方式对犯罪得基本构成特征进行描述 2)混合罪状 即条文同时采用简单、叙明、引证、空白罪状其中得两种方式对犯罪得基本构成特征进行描述 三、罪名(了解) 1.概念:就是犯罪得名称或者称谓,就是对犯罪本质特征或者主要特征得高度概 括 2.功能 概括、区分、评价、威慑 3.分类 根据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分为立法罪名、司法罪名、学理罪名 根据条文罪名包含构成内容数量单复,分为单一罪名与选择罪名 以罪名在刑法中就是否确定不变为标准,可分为确定罪名与不确定罪名 四、罪名得确定 1.在分则条文中明确规定罪名 标题明示;定义明示 2.包含式 五、罪名确定原则 合法性、概括性、科学性

刑法总论期末复习

1.广义的刑法 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刑法典包括刑法修正案。 单行刑法是单独针对某一类犯罪规定的刑法规范。 2.罪刑法定原则的概念、立法体现 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立法体现: 1、禁止习惯法 2、禁止绝对不定刑及绝对不定期刑 3、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 4、禁止类推解释 5、禁止溯及既往,但刑法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溯及既往 3.我国刑法确定空间效力的原则(论述) 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一国刑法在什么地域、对什么人适用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我国刑法确定空间效力的原则有: 1、属地管辖原则:即一个国家对于发生在本国领域内的犯罪,不管行为人是谁,都适用本国刑法。我国刑法第六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形:第一,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犯罪,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第二,特别行政区适用本地区刑法。第三,民族自治区省级人大制定变通或者补充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 2、属人管辖原则: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不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我国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3、保护原则: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4、普遍管辖原则:针对国际犯罪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4.对“领域”的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领陆、领水及领空 法律拟制的领土:我国的船舶或者航空器、我国驻外的使领馆 5.刑法的时间效力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上适用旧法,但适用新法有利于被告人时,适用新法。 6.刑法的溯及力的概念 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其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2010济南大学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

2010济南大学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刑法中废除了类推,这标志着我国刑法坚持了()。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不株连原则 D、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立场 2、某高级法院副院长出版了一本刑法学教科书,对刑法的若干问题作了阐释。这种解释属于()。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立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3、“无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在本国领域内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这体现了()。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遍管辖原 4、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种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A、抢劫 B、贩卖毒品 C、绑架 D、投毒 5、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存在于()的犯罪中。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6、行为人误用空枪去杀人,导致未遂的,属于()。 A、客体的错误 B、对象的错误 C、工具的错误 D、因果关系的错误 7、(),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必备的要件。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时间 D、犯罪地点 8、判断犯罪既遂的标准应采取()。 A、结果说 B、行为实施终了说 C、构成要件说 D、目的实现说 9、甲对乙实施抢劫,乙奋起抗争,恰遇甲之好友丙经过,甲请丙帮忙,共抢得乙身上钱财若干。甲、丙的共同犯罪属于()。 A、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 B、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C、复杂共同犯罪 D、必要共同犯罪、 10、我国刑罚的目的应采取( )。 A、惩罚犯罪说 B、改造犯罪说 C、改造与惩罚相结合说 D、预防犯罪说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有2----4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15分) 1、刑法的空间效力包括( )。 A、时间效力 B、对地域的效力 C、对人的效力 D、追诉时效 2、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犯罪的预备行为()。

2010济南大学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刑法中废除了类推,这标志着我国刑法坚持了()。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不株连原则 D、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立场2、某高级法院副院长出版了一本刑法学教科书,对刑法的若干问题作了阐释。这种解释属于()。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立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3、“无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在本国领域内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这体现了()。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遍管辖原 4、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种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A、抢劫 B、贩卖毒品 C、绑架 D、投毒 5、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存在于()的犯罪中。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6、行为人误用空枪去杀人,导致未遂的,属于()。 A、客体的错误 B、对象的错误 C、工具的错误 D、因果关系的错误 7、(),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必备的要件。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时间 D、犯罪地点 8、判断犯罪既遂的标准应采取()。 A、结果说 B、行为实施终了说 C、构成要件说 D、目的实现说 9、甲对乙实施抢劫,乙奋起抗争,恰遇甲之好友丙经过,甲请丙帮忙,共抢得乙身上钱财若干。甲、丙的共同犯罪属于()。

A、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 B、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C、复杂共同犯罪 D、必要共同犯罪、10、我国刑罚的目的应采取()。 A、惩罚犯罪说 B、改造犯罪说 C、改造与惩罚相结合说 D、预防犯罪说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有2----4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15分) 1、刑法的空间效力包括()。 A、时间效力 B、对地域的效力 C、对人的效力 D、追诉时效 2、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犯罪的预备行为()。 2010济南大学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A、为了犯罪,事先调查被害人行踪的行为B、尾随被害人的行为C、守候被害人的行为D、着手实施某罪构成的实行行为 3、我国刑法规定的从犯包括()。 A、起主要作用的实行犯B、起次要作用的实行犯 C、帮助犯D、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人 4、防卫不适时的情况有()。 A、事前防卫B、假想的防卫C、防卫挑拨D、事后防卫 5、我国刑法的量刑原则是()。 A、罪刑相适应原则B、以犯罪事实为根据C、以刑事法律为准绳D、罪责自负原则6、下列哪些情节属于量刑的法定情节()。 A、累犯 B、xx C、未遂犯 D、胁迫犯 7、缓刑的适用对象是()。 A、被判处管制的罪犯 B、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 C、被判处拘役的罪犯 D、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

刑法学总论期末考试答案

姓名:胡永阳班级:默认班级成绩:99.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 犯罪论的结构涉及到的三要素不包括()。1.0分 ?A、 罪 ? ?B、 责 ? ?C、 刑 ? ?D、 行 ? 我的答案:D 2 关于紧急避险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A、 紧急避险保护了合法利益,但是牺牲了第三者的利益? ?B、 紧急避险所保护的利益大于所牺牲的利益 ? ?C、 紧急避险的行为是无害的,因此符合法律规范 ? ?D、 紧急避险实际上损害了合法利益 ? 我的答案:C 3 防卫过当的构成条件是()。 1.0分 ?A、 必须是正当防卫行为 ? ?B、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 ?C、 造成重大损害

? ?D、 以上都是 ? 我的答案:D 4 根据我国《刑法总则》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1.0分 ?A、 犯罪预备 ? ?B、 犯罪未遂 ? ?C、 犯罪中止 ? ?D、 犯罪既遂 ? 我的答案:D 5 关于因果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A、 刑法中,若一个行为直接导致一个结果的发生,不需要再做因果关系判断。 ? ?B、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有刑法意义的危害行为与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C、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在案件事实清楚的情况下的关系,而非刑侦意义上的犯罪原因。 ? ?D、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具有相同的意义。 ? 我的答案:D 6 财产性犯罪中,()是作为区分既遂与未遂的标准。 1.0分 ?A、 犯罪是否得逞 ? ?B、 是否着手 ?

?C、 结果是否发生 ? ?D、 结果是否造成危害 ? 我的答案:C 7 特殊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被判处()一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 1.0分 ?A、 一年 ? ?B、 二年 ? ?C、 三年 ? ?D、 四年 ? 我的答案:C

东大刑法总论X网考复习资料答案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刑法总论X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国家以决定、补充规定等形式颁布的、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属于(B )A刑法典B单行刑法C附属刑法D普通刑法 2.重刑主义是与下列哪一刑法基本原则相违背的(B ) A罪刑法定原则B 罪刑相适应原则 C适用刑法平等原则D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3.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可以不予追究的是(A )A法定最高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B法定最低刑3年以下 C法定最低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D法定最高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4.犯罪的刑事违法性是指行为人的行为(C ) A损害了国家利益B危害了社会C违反了刑法D触犯了法律 5.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B ) A已满14周岁B已满16周岁C已满18周岁D已满20周岁 6.冬季某日,爆破工甲误认为一个装有雷管的铝盒是他同事的饭盒,把它放在炉上烤,以致发生爆炸事故。甲对爆炸事故的发生在主观方面是(B ) A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过于自信的过失D意外事件 7.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的是(A ) A人在身体受到强制时实施的行为 B人在醉酒状态下实施的行为 C人在双目失明状态下实施的行为 D人在聋哑状态下实施的行为 8.决定某一犯罪具体性质的是(C ) A犯罪的同类客体 B犯罪的一般客体 C犯罪的直接客体 D犯罪的间接客体 9.甲在一胡同口抢劫一妇女钱包。抢劫到钱包后,突然发现被害人是自己的邻居,遂将钱包送还被害人,声称是开玩笑。甲的行为属于( B ) 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不是犯罪 10.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盗窃,丙负责接应转运销赃,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A )

刑法总论复习要点(详细版).

刑法总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刑法概说 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的性质的两层含义:一是刑法的阶级性质;二是刑法的法律性质。 我国刑法典的特:第一,实现了刑法的统一性和完备性;第二,贯彻了刑法法治原则和加强刑法保障功能;第三,立足本国国情与适当借鉴外国现金经验相结合。我国刑法的任务:第一,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第三,保护公民的人身权益、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第四,维护社会秩序。 刑法的解释:按效力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按解释的方法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第二章刑法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罪刑法定的派生原则:1、排斥习惯法;2、排斥绝对不定期刑;3、禁止有罪类推;4、禁止重法溯及既往;5、法的明确性原则;6、严格解释原则;7、实体的正当程序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第一,正确认定犯罪和判处刑罚;第二,正确进行司法解释。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第一,定罪上一律平等;第二,量刑上一律平等;第三,行刑上一律平等。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在分析罪重罪轻和刑事责任大小时,不仅要看犯罪的客观社会危害性,而且要结合考虑个人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体现:第一,确立了科学严密的刑罚体系;第二,规定了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第三,设置了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适用:第一,纠正中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把量刑和定罪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第二,纠正重刑主义的错误思想,强化量刑公正的执法观念;第三,纠正不同法院量刑轻重悬殊的现象,实现执法中的平衡和协调统一。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 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对地和对人的效力范围,也就是要解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 刑法空间效力确立的几种原则:1、属地原则。2、属人原则。3、保护原则。4、普遍原则。 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以属地管辖原则为主、兼采其他管辖原则的刑事管辖体制。 刑法的溯及力:从旧原则;从新原则;从新兼从轻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我国建国后至新刑法实施前这段时间内发生的行为的处理办法) 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

2.以下系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 )。 、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其他原则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有人认为 D 项不属于,故不选 D 项不算错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外汇犯 罪决定 立法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以下不 是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是( A .罪刑法定原则 B C.罪责自负不株连无辜原则 D 2.我国刑法溯及力的原则采用的是( A. 从新原则 B. C. 从旧原则 D. )。 .罪刑相适应原则 .适用 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 从新兼从轻原则 从旧兼从轻原则 3 某甲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下列行为事实中,属于犯罪构成要件事实是( A .发生在荒野 C.发生在“严打”期间 4 重法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A .罪刑相适应原则 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用枪将被害人打死 D .被害人是盲人 在本质上违反了( B .罪刑法定原则 D .罪责自负原则 ) 。 5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的表述,下列哪一理解是不准确的 A.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罪刑法定是依法治国在刑法领域的集中体现 B. 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罪刑法定充分体现了权力制约 C. 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罪刑法定同样以此为思想基础 D.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网民对根据《刑法》规定作出的判决持异议时,应 当根据民意判决 6.某孤儿院为谋取单位福利,分两次将 38 名孤儿交给国外从事孤儿收养的中介组织,共收取 余万美元的“中介费” 、“劳务费”。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 ( ) ? A. 因《刑法》未将此行为规定为犯罪,便不能由于本案社会影响重大,就以刑事案件查处 B. 本案可追究孤儿院及其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政治效果与社会效 果的统一 C. 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核准后,本案可作为单位拐卖儿童犯罪处理,以利于进一步发挥法律 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D. 可追究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 果的统一 7 外国人A 乘坐我国民航客机,在飞机飞行于公海上空时在飞机里对我国公民 造成重伤。对此案件,应适用 ( ) 。 A 属地管辖原则 B 属人管辖原则 C 保护管辖原则 D 普遍管辖原则 8\1983 年全国人大常委通过的《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决定》规定:本决定颁布后 审判的案件适用本决定,其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 A 从新原则他 B 从新兼从轻原则 C 从旧原则 ( )? 30 B 实施伤害行为, 9 当开往A 国的我国国际列车行驶于 B 国境内时, 怒之下用刀将乙某捅死。 对甲某的犯罪行为( )。 A 、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B 、应当适用我国刑法 C 、不能适用我国刑法 D 、酌情考虑适用我国刑法 10 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方面采取( )原则。 A 、普遍管辖原则 、保护原则 ( ) D 从旧兼从轻原则 A 国公民甲某与 C 国公民乙发生殴斗,甲愤 C 、属地原则 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以下属于广义刑法( A 刑法典 B c 刑法修正案 D

刑法总论复习思考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刑法总论》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刑法概述 【复习思考题】 1、怎样理解“保护人民”这一刑法基本价值与“惩罚犯罪”等刑法功能的关系? 思考提示:“保护人民”是刑法的根本目的,“惩罚犯罪”必须服务于这一根本目的为限度。 2、如何理解刑法应该严格解释? 思考提示:刑法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和制裁方法的严厉性,决定了不论是放纵犯罪还是滥用刑罚,都会从根本上危及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刑法的解释必须比其他法律更准确、更合理、更不容许存在相对模糊的空间。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罪之法定与刑之法定? 思考提示:罪之法定主要是对犯罪构成的分析和掌握,刑之法定是对法定刑以及具体刑罚配刑的分析和运用。 2,对罪刑相适应原则与重刑传统的理解? 思考提示:我国存在“治乱世用重典”的古训,重刑传统由来已久;必须摒弃这种法律传统,才能真正坚持罪刑相适应原则。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 【复习思考题】 1,普遍管辖原则的发展趋势? 思考提示:正确理解《刑法》第6条“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的规定。 2,甲在1997年10月1日前实施了一个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但于1998年才被抓获,对甲是否必须适用1997年刑法? 思考提示:正确理解从旧兼从轻原则。

第四章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犯罪的定义?我国刑法是以何种方式规定犯罪的定义? 思考提示:犯罪的定义方式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我国刑法是从犯罪的形式定义和实质定义相结合的角度给犯罪进行定义。 2,我国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如何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思考提示:犯罪的基本特征有三个方面:第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第二,刑事违法性 第三,应受刑罚处罚性。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是紧密相连、互为表里的。 3,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思考提示:所谓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整体。它具有整体性、具体性和法定性等特征。 4,对犯罪构成要件应当如何排列更为科学? 思考提示:依据通说性的犯罪构成理论,是按照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要件的逻辑顺序来进行排列的。这种排列顺序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 第五章犯罪客体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研究犯罪客体? 思考提示:从研究犯罪客体对正确认识犯罪本质、划分犯罪类别、确立犯罪性质、客观评估犯罪社会危害性程度等四个方面思考。 2,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思考提示:从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思考两者的联系;从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决定关系、是否为犯罪的必要要件、是否在任何犯罪中都受到侵害,对犯罪分类的意义角度,思考两者的区别。 第六章犯罪客观要件 【复习思考题】 1,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思考提示:从危害行为就是指受意识、意志支配的违反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作。对于其特征从危害行为的有体性、有意性、有害性、违反刑法规范性等角度思考。 2,我国刑法对危害结果有哪些不同的规定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