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艺术概论 笔记

电视艺术概论 笔记
电视艺术概论 笔记

第一章电视艺术的本质特性

第一节电视艺术的艺术形态学定位

本体论方法:本体存在方式来看,电视艺术属于时空综合艺术,动态艺术;

心理学方法:作用于人的感性知觉的方式来看,电视艺术属于视听综合艺术;

符号学方法:形象的符号系统类型来看,电视艺术属于再现性艺术;

功能论方法:在社会生活和审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来看,电视艺术属于单功用的审美艺术

第二节电视艺术的本质特性

1 运动性:声音与画面的运动性存在

2 试听综合性:视听感知方式的综合

运动的根本存在,和视听觉综合的感知方式,是电视艺术一切基本特性得以存在的基础。在运动和视听综合这两种本质特性基础上,结合电视的媒体特点,电视艺术进一步发展出了许多与其它诸多传统艺术全然不同的特性。例如,具象再现性,媒介手段的综合性等。

第二章电视艺术思维

第一节电视艺术思维本质

思维与语言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种艺术样式的思维和语言之间,都具有本质上的对位关系。

电视艺术的媒体技术基础,决定了电视艺术作品必须以诉诸视觉的画面与诉诸听觉的声音作为基本的艺术语言方式,通过视听语言系统来塑造直接诉诸于人的视听感官的视听形象。

这样,视听语言就成为电视艺术思维的直接外部体现,也是电视艺术思维得以实现的基础工具。

视觉思维、听觉思维以及综合二者的视听思维,都是建立在电视艺术的物质媒介所能提供、能呈现的视听形象的基础上的,是符合电视艺术的本质规定的,在电视艺术活动中,它们作为本质性的思维成分存在。

第二节视觉思维与听觉思维的综合

在电视艺术作品中,由于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是结合在一起、同时呈现的,因此,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同时进行的。

视觉思维与听觉思维的组合,以及这种组合所能产生的创造性,是电视艺术思维系统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

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在人类思维系统中的综合,体现在:

1 思维对象上经常具有同一性;

2 思维过程上具有同步性;

3 各种思维方式的共同作用形成人们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在人类思维系统中的综合,影响到这两种思维在艺术活动中的运用。探索合适的视听综合艺术方式,始终是人类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视觉思维与听觉思维的综合,是电视艺术活动的基本思维规律,作为这种综合结果的视听思维,有着独特的内涵和规律。电视艺术视听思维并不等同于电视艺术中独立存在的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的简单相加。在电视艺术视听语言基础上进行的视听思维,既不同于传统视听艺术的视听思维,更与生活中的普通视听思维有明显区别。第三节视听思维的运用

电视艺术的基本视听原理:

1 视觉暂留原理与运动错觉;

2 完形心理与自动补足倾向。

对视听思维规律的遵循,对电视艺术基本特性的把握,应该贯穿、体现在电视艺术作品创作的每一个环节中,视听思维活动也正是在各个创作环节对视听语言的组织运用中得以实现。文字底本写作、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制作等几个阶段中,创作方式、内容不同,视听思维在其中也有着不同的体现。

第四节电视艺术视听思维的基本特点

电视艺术视听思维与现实世界、传统艺术中视听思维的关系:电视艺术视听思维是以现实世界视听思维为基础的,传统艺术对视听思维涵义和规律所做的探索,也被电视艺术视听思维有选择地加以借鉴与继承,这形成了电视艺术视听思维与现实世界普通视听思维、传统艺术视听思维的一致性。建立在电视艺术媒介技术基础上、通过电视艺术的视听语言手段得以实现的电视艺术视听思维,还具有更多不同于现实普通视听思维和传统艺术视听思维的特质。

视觉思维与听觉思维的组合产生新的思维规律:

1 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共同形成表意系统;

2 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的组合创造新的涵义;

3 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共同完成电视艺术再造时空的任务。

第三章电视艺术语言

第一节基础语汇

一景别

景别是电视艺术最基础的语汇元素,这一概念通常用作对画框范围的描述。创作实践中形成的五个基本景别分别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这样的划分只是相对概念。

景别这一概念直接指向的是观察事物的距离,在不同的视距上,我们会得到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印象,这是镜头景别选择的现实依据。不同景别的镜头,决定了观众看到的人物和物体的数量、体积以及不同的表达重点,而这些内容与两个核心的叙事要素——情绪和节奏——是紧密相关的。不同的景别蕴涵着不同的情绪量;景别能够影响到直接的视觉节奏和内在的情绪节奏。

不同景别镜头的组接,要考虑到以下内容:

1 视觉上的识别依据。如果被组接在一起的各镜头在表现内容上相互有重叠,如果观众能够识别出每一个镜头都是前面或后面另一个更大面积镜头的一部分,观众就会在几个镜头之间自主地建立关系,这样几个在视觉感官上有直接关联的镜头,也就能够被用来表示一

个明确的空间、时间顺序。

2 叙事上的逻辑依据。即使前后两个景别镜头之间并不具备直接的视觉识别性,只要两个镜头在叙事内容上存在某种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暗示或是推论,这样的不同景别镜头组接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3 构图上的匹配效果。电视艺术的构图不仅体现在单幅画面的构建上,还存在于前后镜头的衔接中。在不同景别镜头组接时,要考虑前后镜头在主体位置、动作、视线等方面的匹配,以获取尽可能合理、流畅的视觉效果。

二轴线

轴线代表了一种随着观众视听理解力的不断提升而不断被发展、更新的创作观念。

遵守轴线规则,可以保证摄像机在不同机位所拍摄的画面形成一个固定的屏幕方向和空间,从而使拍摄某个场景的一组镜头能够被清楚明确地剪辑在一起。

确立轴线是运用轴线规则的第一步。当不同主体之间在场景中形成一定的空间方位关系时,当主体在场景中沿一定路线运动时,当主体有观看的动作时,我们都需要为拍摄工作确立轴线,分别为关系轴线、运动轴线和视线轴线。

三角形法则是在轴线约定下的一种布设摄像机机位的简便方法,有五种基本机位可供选择。三角形机位设置体系中的每一种机位都有特定的表现效果,任何一个机位得到的镜头都可以和另一个机位得到的镜头相互组接。

轴线并不应该成为工作的限制,有时出于表达需要,有必要跨越轴线,这时需借助一些技巧,如在镜头中清楚地交代越轴过程,以插入镜头做间隔,在线越轴等。

当主要表现对象因叙事需要进行了改变之后,可能需要建立新的轴线,并在原有轴线和新轴线之间进行更换。声音和视线都是变更轴线时可利用的工具。

三运动

运动是把握视听思维和运用视听语言时需予以高度重视的核心内容。

运动包括被摄主体的运动和摄像机的运动,其中,被摄主体的运动包括主体在画框内的运动和出画入画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包括推、拉、摇、移几种基本方式。

当我们因叙事需要而改变镜头视点时,画框内的主体动作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元素,动作过程本身的流畅,能有效地消除镜头视点变化所带来的间断感和跳跃感。

出画和入画的动作设计,除了暗示画外空间的存在外,在叙事上有一个突出的功能,就是进行空间和时间的转换与压缩。

镜头运动的组接,要依据主体动作的特点和镜头本身的运动特点,把握镜头中动态因素的平衡、匹配。

第二节叙事段落

电视艺术作品中,各种视听语言技巧都不应该是独立存在的,是否使用它们,如何使用它们,取决于叙事的需要。语言服务于叙事,是视听语言运用的宗旨。

段落是镜头组接形成的一种整体效果,是以镜头进行叙事的基础。

镜头组合形成段落,要注重两个方面,

1 是各镜头之间的内容关联和叙事层次,

2 是声音的辅助。

各种景别、角度、运动方式的镜头,都有着各自的表达侧重和不同的视觉效果,我们在

使用多个镜头对某些事物或某种过程进行表现时,要综合考虑镜头的表达内容和叙事效果,有层次、有逻辑地进行镜头排列,以达到叙事的流畅和吸引人。声音的配合是构建叙事段落时不可忽视的。音乐、音响和人声语言等声音元素,既能够辅助实现清楚的段落感,也能够巧妙地在两个段落之间进行衔接。

在构建以对话为主的段落时,往往倾向于将静态的对话段落作动态化的处理。

人物对话本身即包含了必要的情节发展、人物关系等内容,因此,对话是我们在处理对话段落时首要的镜头构建依据。对话内容的镜头剪辑方法,视叙事需要而定,区分为同位剪辑和错位剪辑。对各景别的内涵、各机位镜头的叙事特点等内容的准确把握,是对话场景处理时的关键,配合叙事目的,在实际场景处理中,可以超越常规方法进行灵活的表达。在较复杂的对话场景处理中,简化是一个基本原则。简化对话关系,突出重点人物,并清楚地交代对话关系的变化,是复杂的、以对话为主的叙事段落的重点内容。

在以表现打斗、奔跑、追逐、赛车、交战等动作为主的叙事段落中,要综合考虑景别处理、轴线规则、动作连贯、出画入画处理等最基本的镜头技巧,在此基础上,重点把握段落的叙事情绪和叙事节奏。

第四章电视艺术与其它艺术的关系

第一节电视艺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语言一方面具有表情性、表象性,另一方面也具有抽象性、概括性,这双重特点,与文学艺术中的各种结构规则和表现手法直接相关。

电视艺术对文学艺术的借鉴包括:

1 借鉴文学作品的结构规则和结构手段;

2 借鉴文学艺术的时空观念;

3 借鉴文学艺术的修辞手法;

3 借用文学语言作为表现手段。

合理、适当地借鉴文学艺术思维,是对电视艺术思维的有益补充。但若是对文学艺术思维过度倚重,过分遵循文学作品的结构方式或是过于依赖文学语言这种表现手段,就会背离电视艺术的本质特性和艺术规律。

第二节电视艺术与戏剧艺术

戏剧艺术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这种艺术方式决定了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

1 包括时空的虚拟性,

2 形象的假定性,

3 欣赏视点距离的固定性

4 人物动作的程式化

电视艺术的发展也借鉴了戏剧艺术的创作手法。包括时空观念、场面调度、戏剧性的创造等方面。这些借鉴,同样不能脱离电视艺术自身特点的限定,不能违背电视艺术的本质要求。

电视艺术对戏剧艺术“舞台化”表现手法的直接挪用包括以下几种现象:

1 表演动作的舞台化,

2 以对白语言交代本应由视听语言灵活表现的内容,

3 场面的单调化与视点的固定化等。

应当注意的是,电视艺术要以自己的语言方式构成戏剧性,而不能直接搬用戏剧的舞台化处理方法。

第三节电视艺术与平面造型艺术

平面的、静态的视觉造型艺术主要包括绘画艺术、摄影艺术等。

平面造型艺术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对形状、线条、光影、色彩等视觉形象元素在二维平面上进行组织。

静态的视觉形象,是平面造型艺术中视觉思维的基础材料。

平面视觉造型艺术适应人的基本视觉心理,形成了固定的视觉形象组织原则,创造出了一系列视觉元素组织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对电视艺术来说是很好的参照。例如构图中的均衡、对比、集中、透视的规则,都成为电视艺术画面构图的基础。

与平面造型艺术不同,电视艺术的表达是运动的、声画兼备的。电视艺术对平面造型艺术的思维和手法的借鉴和继承,必须有鉴别、有选择地进行,无论是过于依赖静止画面的结构法则而忽视电视艺术表现运动的特长,还是画面视觉形象系统自成一体而割裂它们与声音形象的关系,都是不符合电视艺术本质特性的。

第五章电视剧

第一节电视剧概述

电视剧,是以电视方式创作的戏剧作品。它在剧作上参照戏剧艺术的创作规律,包括剧作结构、情节推进方式、人物形象设定等方面;同时,它还要以电视艺术特定的思维和语言方式进行创作。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电视剧的类型做不同的分类。其中,依据体裁,可将电视剧作品划分为电视短剧(含小品)、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和电视系列剧四类。

电视剧艺术的主要特征,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描述,电视剧艺术同其它艺术形式的区分,也正是从这三个层面进行的:

1 视听叙事。电视剧作为电视视听艺术的一个品种,其艺术规律和艺术手段,首先就是基于其视听语言的叙事特性而存在的。电视剧有着电视作品共有的、特定的视听表现体系,各种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依据人的现实视听认知规律进行组合,完成叙事任务。由此,我们可以首先将电视剧艺术区别于生存在其它媒介物上的各种艺术样式。

2 虚构叙事。电视剧是在讲述人为设定的故事,故事描绘的时空环境、故事中活动的人物、故事的发生与推进等所有预设内容,都是饱含着创作者的主观意图的。由此,我们可以将电视剧艺术同电视纪录片等非虚构本质的电视作品区分开来。电视剧的创作,体现出创作者对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全方位的主观控制。在诸多环节的设计中,戏剧艺术对情节、人物、结构等的处理,电影艺术对场景、镜头的设计,可以为电视剧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3 连续叙事。占据电视剧主体的是电视连续剧,它也是同电影故事片区别较大、有较强独特性的电视剧作品类型。作为连续叙事的作品,电视剧在情节推进、人物塑造、剧作结构等方面,有着不同于电影故事片的特殊规律。

第二节电视剧创作观念的发展

(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国电视剧

直播电视剧是起步时期电视剧的基本形态,从1958年到1966年,全国共直播了近200部电视剧作品。在中国电视剧的起步阶段,形成了最早的电视剧艺术样式和创作模式,探索了电视剧的基本语汇规则,尝试了多种题材、风格的电视剧创作,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受时代环境和文化形态所限,起步中的中国电视剧也存在诸多不足。观念上不可能摆脱“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总方针的限制,取材面较窄,宣传品多于艺术品;受创作条件限制,直播电视剧长度多为30分钟左右,人物和场景较少,时空跨度较小,剧情相对简单,对生活的挖掘也不够深入;艺术形态上,直播电视剧的舞台剧气息较浓,电视的媒介特性还没有被充分发展。

1966年至1976年,中国电视剧创作几近停滞。在十年的时间里,全国只创作播出了3部电视剧作品。与此同时,电视技术的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磁带录像技术、彩色电视技术和微波传送技术都已实现,为电视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1976年,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后,电视剧事业也逐渐萌发出生机。1978和1979年,采用录播方式创作的电视剧作品,是中国电视剧复苏的体现。但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衡量,这些电视剧仍延用了直播电视剧所采用的舞台剧式的表演和创作模式,在创作观念、场景转换、情节设置、表现手法上,仍没有跳出直播时期的旧框子,并没有对电视的特性做出进一步的探索。

(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电视剧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是中国电视剧的初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电视事业整体上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电视剧的创作。在年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电视剧创作适应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紧扣现实生活,在题材上不断拓展,并先后出现了伤痕、反思、改革、社会主义建设等题材热点。

中国电视剧创作在80年代中期开始转型,对视听语言语法的探索和对电视纪实美学的尝试是这一转型的两个集中表现。前者主要体现在短篇电视剧的创作中,后者则体现在大量纪实性电视剧的创作中。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视业的壮大、繁荣,电视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电视剧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观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为电视剧题材的丰富、内容的扩充以及艺术风格的探索提供了基本动力,在这样的现实推动下,中国电视剧创作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在社会转型、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下,电视剧创作逐步摆脱此前受政治影响过大、宣教痕迹过重的误区,遵循电视剧市场特定规律,向大众的、通俗的艺术定位逐步回归。平民化、世俗化电视剧,文学作品改编电视剧,历史题材电视剧等,在作品创作和理论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第六章电视纪录片

第一节电视纪录片概述

电视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电视叙事作品,它具有一个较明确的主题或观点。它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运用剪辑和音响等手段来辅助阐明其主题思想。

关于纪录片的本质,存在许多争论,包括纪录片能否扮演和虚构,纪实主义手法在纪录片中的地位等问题。

纪录与解释,是纪录片的两种基本机能。

纪实性对于纪录片是具有质的规定性的品格,但它不是纪录片的唯一品格,除此之外,

纪录片还需要具备思维和审美的品格。

第二节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观念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多数是由电影制片厂以胶片拍摄制作的。这一时期,纪录片在形态上与新闻的界限并不清楚。当时的所谓纪录片,往往就是篇幅稍长的新闻片。从内容上来看,此时的纪录片,主题多是政治化的,纪录片的作用是代表国家发出声音,对外强调国家意识,对内则强调阶级意识。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开始了从政治化向人文化的转变,主题表征从国家和阶级,转换为民族精神。大型人文纪录片,是80年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代表作品,包括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和政论型纪录片。这些纪录片多负有宣传责任,所以就自然存在主题先行、摆拍等问题。整体形式上,这些作品没有脱离画面加解说的习惯手法,画面与解说之间没有做到有机和自然的联系,过多地借用了文学的因素,没有发挥电视媒介依靠画面传达信息的根本特性。这种相对贫乏、单一的既定模式,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真实”和“亲近”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电视纪录片开始了重要转型。纪实手法开始被国内纪录片创作者发现并加以重视。追求真实逐渐成为纪录片创作中一个具有合法性的口号,同期声、跟拍、抓拍、长镜头、平视机位等,成为新纪录片的外在标志。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品迅速出现,对新的纪录方式进行了多种探索。

电视纪录片作品的大量涌现,推动了电视纪录片栏目的开播。从1993年起,中国电视纪录片开始栖身于各种电视纪录片栏目,并适应电视体制的改革,逐步发展出了新的电视纪录片模式:平民化的创作道路,故事化的叙事特点。

当栏目所形成的电视纪录片模式被反复复制,电视纪录片变得形式相近、风格相仿,甚至为了市场生存而忽略了社会责任。90年代后半期开始,电视栏目内生存的纪录片,逐渐陷入了低谷。电视纪录片的主题定位、风格手法等,都开始出现新的转变。

第七章电视文艺节目

第一节电视文艺节目概述

电视文艺节目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泛指以各种文学艺术样式为创作原始素材和基本构成元素完成的电视艺术作品。

电视文艺节目包含有多种节目类型,

有舞台演出文艺节目实况转播、

电视文艺晚会、

电视文艺专题、

电视综艺栏目、

音乐电视、

电视诗歌、

电视散文、

电视小说

电视文艺节目有着总体上的共同特征,同时,各类型电视文艺节目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创作规律和创作重点,例如,电视文艺晚会、电视综艺栏目、音乐电视、各类型电视文学片等,在节目形态、创作流程和创作特点上,都体现出较大差别,需要分别进行把握。

第二节电视文艺节目创作观念的发展

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观念发展,从整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来考察:

1958年至1979年,是中国电视文艺的起步时期,几种基本的电视文艺节目类型都获得了初步发展,经历了文革带来的巨大挫折之后,70年代末期,中国电视文艺节目逐渐恢复并开始探索新的节目样式。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电视文艺节目,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状态,电视文艺晚会、电视文艺专题等类型节目取得了初步的繁荣,其它主要节目类型也获得了稳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文艺节目出现了较大的改观。音乐电视、娱乐节目、真人秀节目等新兴节目样式出现并迅速呈现繁荣态势,传统文艺节目样式或趋于边缘,或在不同程度上被迫改型。

具体到每一种电视文艺节目类型,在自身的发展轨迹中,都体现出不断适应观众及市场环境需求、不断更新创作观念的过程。

附:

一、关于自学教材

(一)推荐教材:

《电视艺术概论》,高鑫、周文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二)推荐参考教材:

吴秋雅著《电视艺术思维》。

黄会林主编《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教程》

高鑫、吴秋雅著《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

何苏六著《中国纪录片史论》;关玲著《知行轨迹》。

(完整版)《艺术概论》全书考试笔记

艺术概论(00504)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1)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政治、法律等制度;一是社会意识形态。 (2)几种不同的社会社会意识形态,它们的共性 (3)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4)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 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2、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各个统治阶级的道德总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艺术家和他们的艺术创作,使艺术维护其道德规范进而维护其经济基础;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3、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上说是对艺术的否定; 从世界范围和人类历史来看,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宗教艺术占去了中外艺术史的很大一部分篇章。 4、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活动发生影响,而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并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一积极的影响。美学观总要指导和影响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实践又要反过来影响美学观的形成和发展。 艺术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实践性与主体性 (2)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3)形象性 (4)形式美与形式感 (5)创造性 (6)情感性。 罗丹提出“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二、艺术与社会生活 (一)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二)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

艺术概论的所有知识点汇总

上编艺术总论 广义而言,艺术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 狭义的艺术专指文学以外的其他艺术门类。 艺术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出现是19世纪末。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1841-1895)主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独立学科的正式形成。费德勒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格罗塞(1862-1927)的《艺术的起源》是艺术社会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艺术学的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 艺术:泛指各种技术技能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艺术与其他各种社会意识形态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都最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且他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它们的共性。 《辞海》的定义:人类以情感和想像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观点 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柏拉图、黑格尔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康德、尼采 3、模仿说或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和自然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所以艺术生产必须适应欣赏者的消费需要;同时艺术欣赏反过来成为刺激艺术生产的动力,推动艺术生产的发展。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一、形象性二、主体性三、审美性 一、形象性 形象性指的是艺术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显现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并反映社会生活的属性。 艺术形象的特点 第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第二,艺术形象是容与形式的统一。 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容,也离不开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成功的艺术形象都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 艺术典型 艺术典型:就是作家、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 二、主体性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

新媒体艺术概论笔记

新媒体艺术概论 课程准备 1.新媒体艺术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具有古老文化传统的民族的艺术舞台上了。 2.新媒体艺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体现出具有新质的艺术内涵、思维和存在方式,但它仍是民族的。 3.新媒体艺术已成长为一种新艺术形态,一切都在探索中充满生命的活力。 课程介绍 第一节什么是新媒体艺术 第二节新媒体艺术的形态特征 第三节为什么要研究新媒体艺术 第四节《新媒体艺术概论》的授课内容 第五节怎样学好《新媒体艺术概论》 第六节《新媒体艺术概论》的课程安排 第二节什么是新媒体艺术 一媒体(媒介) 1.定义:狭义(media):负载信息的介质。(图像、文字等) 广义(communication):传播信息的工具。(如邮局系统,出版发行售卖,虚)2.媒体与人类同时产生(媒体不只指新闻媒体,还包括信息出版、艺术媒体等。) “结绳”与“鱼雁” 3.媒体的更迭与进步 旌旗、鼓角、烽燧、虎符、电报、GPS 二新媒体 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化 信息存储与传播媒介

三新媒体艺术(2,代表传播方向;3,人性化) 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传播、接受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 第二节新媒体艺术的形态特征 一造型机制 数字化机理,智能化功能,虚拟化呈现,海量化存储,非线性结构,网络化传播,无损花复制。 二本质特征 1.科学模拟(精灵鼠小弟) 2.多媒融合(把不同形态的媒介信息融合在一起) 3.互动参与 4.平等共享 (科学是让人“知道”,艺术是让人“感到”。“知道”不一定“感到”=_=!!造型机制是表层的,深层的是本质特征。数字化机理:过去不同的艺术使用的是不同的造型的物质材料,如音乐用声音造型;绘画用色彩,图案;摄影用感光和显影材料等。人们最熟悉的数字化结构:光盘。以扇形记录信息。新一代DVD 4.7G 存储介质的使用要和读取结合起来。地球上物质分四态,气态液态固态和等离子态。) 第三节为什么要研究新媒体艺术 一深化文艺理论研究 二深化艺术史的研究 三深化门类艺术的研究 四促进新媒体艺术的健康发展 五培养新媒体的创作和批评人才

!影视艺术概论要点总结

一、影视艺术的综合性 影视艺术是建立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分别通过展现在银幕上的画面与声音,在特定的多维空间中塑造直观视听形象的高度综合性艺术形式。 综合性是影视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他艺术形式给人的是视觉或听觉的感受,而影视艺术兼具时间空间艺术两者之长,把时间艺术的表现性和空间艺术的造型性结合起来,既是在空间中延续的时间艺术,又是在时间中展现的空间艺术,从而成为拥有时空自由的崭新艺术。 二、影视艺术与文学的关系: 1,文学为影视改编带来丰富的可能性 2,文学的思潮、观念、风格、乃至技巧对影视艺术的濡染和渗透 3,影视艺术具有文学性 三、什么是艺术的文学性? P7 四、影视画面的造型性 与绘画相比,电影的造型性有共同特点: 1,边框的存在,无论电视还是电影屏幕,都有个长方形的边框,影像被框在其中 2,焦点透视法则的遵循。影视创作与西方写实绘画一样,都是在二维的平面上显示三维的“逼真幻象”。3,光影的运用。对于影视艺术来讲,光线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造型元素和手段。 五、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有哪些? 1,音乐能为影片创造特定的气氛基调,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感染力。 2,加深人物心理的刻画。 3,对于蒙太奇镜头的连接具有连贯作用。 4,对人物和事件的主观态度起着歌颂、赞美等评论作用。 5,深化主题思想 六、影视艺术的逼真性 1.影视艺术的真实性分为:直觉真实、心理真实、技术真实三种 2.影视艺术的技术真实分为看得见的特技和看不见的特技两种。 七、怎样理解影视艺术是艺术品也是商品? 商业利润的追求,决定电影艺术的生产、发展、没有商业性,电影的艺术性就失去了发展的内在动因,。同时,艺术性增强促进了电影业的繁荣。电影的价值包含了精神影响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对生产者和发行人来说,经济效益是不可忽视的;对于观众,艺术性是第一追求。经济效益是电影生产的动力,艺术性是电影的观众。要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以吸引观众为前提,而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就是电影的艺术性。中国电影要想走向国际市场,抗衡好莱坞电影,在关注艺术性的同时要加强商业运作。 八、好莱坞电影的产业形态 1、首先是电影的生产。好莱坞通过判断市场利润来选择故事题材和拍摄类型 2、其次是发行制度。好莱坞较早使用分账发行制,为其成功的商业运作提供了保证。“利润均沾,风险共担” 3、促销制度。通过网络宣传、网络广告、发布网上新闻等进行更大规模更快速的宣传造势,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经济效益,拉近了观众距离。 九、构图的定义及分类。 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的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影视构图是相对于传统造型艺术的构图,最大的区别就是它具有运动性。 第一种,分为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 第二种,分为技术性、艺术性、哲理性。其中艺术性又可分为意义延伸性、象征性、情绪性。 第三种,分为纪实性和象征性。 十、色彩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性和现实性。 十一、照明的三个基本元素:光的方向、性质、强度。 光的方向:分为顺光、侧光、侧逆光、逆光、顶光 光的性质:分为人工光、自然光 光的相对强度:决定因素:光源发光强度、被照对象与光源的距离 十二、运动镜头分为:推拉摇移升降跟 推:被摄物位置不变,摄像机向前缓缓移动或急速推进的镜头。 作用:1,突出主体人物和重点形象 2,突出细节,突出重要情节因素或与表现主题有关的喜剧元素 3,强化人物情绪,作为转场镜头 4,模拟视线的集中与投向 5,推摄速度影响画面节奏 拉:与推相反,将摄相机放在移动车上,对着人物或景物向后拉远所摄取的画面。 摇:摄像机机位不动,机身做上下、左右的旋转运动。 移:摄像机沿着水平或垂直方向做横向或纵向移动拍摄的镜头 跟:跟镜头又称“跟拍”摄像机跟随者运动这的被摄物体一起运动拍摄的画面 十三、景别 景别指摄像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远近而造成画面上的形象的大小。它的大小与摄影镜头的焦距焦距有关。画面中人物大小是划分景别的参照物。景别分类: 1,远景。摄取远距离人物和景物的电影画面。 2,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 3,中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 4,近景。腰部或胸部以上。 5,特写。人物肩部以上部位或物体景致的细微特征。6,中近景。腰部以上。 十四、无声源音乐 无声源音乐,发声体不属于故事空间,创作者为了渲染影片情绪而匹配的音乐,习惯上成为配乐。作用是1,按暗示主题 2,渲染主题 3,连接段落,简化叙事 4,揭示主题。 十五、音响的作用? 1,增强真实感。对自然音响的还原。 2,扩展叙事空间。画外空间和画内空间。3,聚焦叙事主体。音画合一。4,表现人物心理。

(精选)艺术概论考研复习笔记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 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一)艺术石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 作用于经济基础。 (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它们的共性 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观点或观念,以及这些观点或观念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2)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1、政治、法律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 2、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及哲学、宗教、艺术、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 3)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1、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都决定于经济基础;2、它们反过来有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即反作用于经济基础,3、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同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上,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文学宗教、哲学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是

“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而政治、法律及道德属于艺术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 它们和经济基础的距离上有所不同,它们并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分出不同的地位。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与程度也使不同的。艺术通过政治、道德、法律等“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艺术与“中间环节”的关系:直接和密切。 (四)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 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1)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2)另一方面,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3)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中介影响艺术,而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超越政治的艺术家是不可能存在的,超越政治的艺术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2.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1)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2)另一方面,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3)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是建立新的经济基础,破坏旧的经济基础。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笔记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笔记 第一章 1.1四次传播革命 文字 印刷术国家>公民 电报 互联网 变化:传播媒介 传播结构 传播方式 传播观念 传播文化 传播效果 1.2新传播革命的本质 ①信源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 大众媒介固定信息源;媒介权力 人人是记者;监督 ②“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 ③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 1.3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 去中心化---再中心化 去中心化: ①原因:互联网技术特点 传播资源泛社会化 传播权力全民化 ②结果:国家组织与治理能力受到挑战 再中心化: ①原因:信息过量,公民寻找代理人 互联网打破原有组织结构,重塑行动,话语,舆论中心 表现: 1.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 精力旺盛,拥有广泛社会资源,具有公共关怀 2.社会关系重新洗牌,重构行动中心 “强关系”“弱关系” 3.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

二元:虚拟与现实,官方与民间,公民行动与高层决策 1.4新传播革命的挑战 1.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 新媒体优势:时效性,互动性,传播手段多样性 改变:内容生产者,提供者,媒体信息分发渠道,受众的媒体接触,消费习惯,技术→传播范式,传播规则,内容生产方式,分享范式,消费方式。 需求:融合性,跨平台性,创新性 2.双重舆论场争鸣,舆论极化难控制 精英“冷眼旁观”普通民众“一点就燃” 3.多元思潮涌现,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 自由主义,新左派,民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新消费主义 4.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 理论:福柯“全景监狱”少数人看多数人 意义:安全(信息,一时形态) 政策推行 措施:可操作的“解释框架” 1.5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 “全球化”与“个人化” 时代背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杂糅。 现代性特征:全球化(整体性的社会化大生产) 后现代性特征:碎片化(个人对于体制的和个人生存状态的觉醒) 即:吉登斯“意向性” 问题:中国媒体面对现状怎么办? 即:媒体转型措施。 第二章:互联网、新媒体与新技术 2.1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类比移动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 2.2新媒体的基本特征 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 2.3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1.硬件设备终端划分 ①计算机 ②手机与便携式电子设备 ③数字电视机 *户外LED 2.软件属性分 ①web1.0

影视艺术导论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一 四种屏幕宽高比 电脑数据信号普通电视信号4:3电影DVD高清晰电视16:9 二 视觉暂留:物体在快速运动时,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0.1-0.4秒左右的图像,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人眼观看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感觉到物体的像。但当物体移去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 -0.4秒的时间,人眼的这种性质被称为“眼睛的视觉暂留”。 三 似动现象:通过自身的视觉感知习惯和生活经验,对间断的画面进行主观的心理补偿,从而使其看起来象是连续运动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似动现象。 四 对幻觉和运动两大技术本性的理解 幻觉作为心理的效果实际上具有某种“自愿受骗”的性质。运动实质有一张张静止照片,连续播放,在视觉上产生视觉停滞而产生的连续运动画面; 五 影视艺术的美学本性:在你给新居选择窗帘时、挑选观看哪部好莱坞大片或透过取景框拍照片时,你可能在有意识地做出关于美的决定。这类或任何其他种类的决定,要求你知道有什么可以供你选择,要求你懂得一些能够帮助你花费最少努力而达到最好效果的指导原则和规律。作为一个训练有素的影视广告人,你需要超越日常生活事件,并且以专业的眼光追寻和探讨创造性的问题。同时你也要发展一种敏锐的视觉,并学会如何赋予你所看到的东西更有意义的形式,从而你可以与你的人类朋友去分享它。你的工作要求你具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美学观念。 六 广告情境分类1、按情境感知的难易度可分为:可见情境与经验情境。2、按消费者需求可分为:知识情境、功利情境、审美情境。 第二单元 形象叙事与文字叙事的比较: (1)文字叙事间接;形象元素的叙事直接。 (2)文字叙事抽象、概括;形象元素的叙事具体。 (3)文字作为一种概念首先作用于大脑;形象元素首先作用于我们的感官。 形象、文字表意在形态上的区别: (1)文字可以越过叙事层面直接表达思想,而且表达出来的思想很明确。 (2)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是强制性地传达给读者的。 (3)文字表达思想时,读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节奏三要素:单位元素的周期性重复——它包含了某个单位的重复;力的轻重交替——它包含了某种力的周期性变化;占用时空间的等值尺度——包含了一段时间的尺度。 视觉节奏三要素:可比形相的重复;形相重力的强弱交替;占用空间的等值尺度。 影视艺术五维要素:光线(布光—影视照明、色彩—影视美术);区域(构图);深度与体积(镜头—景别与机位);时间(蒙太奇—影视编辑);声音(声画结合—影视音响)

艺术概论考研复习笔记完整版

艺术概论考研复习笔记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二章 第三章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第四章“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第五章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第六章 第七章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第八章(一)艺术石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第九章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第十章(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它们的共性 第十一章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观点或观念,以及这些观点或观念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第十二章2)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1、政治、法律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 第十三章2、社会意识形态 第十四章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及哲学、宗教、艺术、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 第十五章3)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1、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都决定于经济基础;2、它们反过来有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即反作用于经济基础,3、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同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艺术概论笔记整理

[一位叫丽水千里的朋友贴出的 艺术概论笔记整理 艺术概论笔记整理 1、艺术的本质特征等一般规律性问题 2、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3、艺术与其它相关领域文化形态的相互关系及它的地位与作用。 4、围绕艺术活动四要素讨论艺术的核心问题 创作者(艺术家)、鉴赏者、作品、世界 5、艺术门类 用材质和技法来划分比较科学的划分方法 艺术本质论 科学和美学划分在19世纪末。艺术和美学既有交叉有不一样。1750年,美学。 美学研究艺术美+自然美 1、艺术产生的理论 艺术生产,艺术传播,艺术消费(生产-消费) 艺术传播在教材中最为薄弱的部分。艺术传播是艺术产业化最重要的环节,(艺术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系,广告学,传播学)(广告及市场)(展览馆,出版社)===>现代传媒对艺术传播的影响?

生产分为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两种,艺术被看作一种精神生产形态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特点。艺术是主观与客观,心与物的结合与统一。马克思:“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揭示了物质、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为什么说精神生产具有不平衡关系? 精神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精神受物质制约,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从人的需要(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多层次说”)和生产的目的来说第一,精神生产满足精神审美认知需求。第二,物质生产——使用、交换、价值属性、商品属性;精神生产——审美属性。第三,从生产过程和结果来看独立于物质生产的特征,艺术精神,构思,技巧投入和一般工艺品不一样。 揭示艺术系统的奥秘 创造性被扭曲,淹没与根本原理违背片面追求票房收视率 艺术把握世界方式 形象性特征:不单是具象,可视可听都包括。借助艺术通感。音到形,诗到画。和科学性概念理性把握世界不同 特征的美——运用形象进行创造性的想象的重要。“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悟,又表现思想” 艺术形象性: 1、主观客观的统一,有意味的形式 主观因素消失在客观的因素中——建筑 客观因素消失在主观因素中——音乐

王宏建的《艺术概论》考研核心笔记(全)1.doc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艺术是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 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都最终反作用于基础,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它们和经济基础的距离上有所不同,分出不同的地位。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与程度也使不同的。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 艺术与“中间环节”的关系:直接和密切。 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

的关系。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1)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2)另一方面,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3)艺术与政治相反,它远离经济基础,不能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只有通过政治的中介才能联系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也通过政治作用于艺术。超越政治的艺术家是不可能存在的,超越政治的艺术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1)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2)另一方面,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3)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是建立新的经济基础,破坏就的经济基础。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艺术概论笔记 王宏建(25页超全打印版)

艺术概论王宏建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一)艺术石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艺术是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 (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它们的共性 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都最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们和经济基础的距离上有所不同,分出不同的地位。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与程度也使不同的。艺术通过政治道德法律等“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 艺术与“中间环节”的关系:直接和密切。 (四)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 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1)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2)另一方面,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顾群业:新媒体艺术概论课堂实录

新媒体艺术概论课堂实录 主讲:顾群业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首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新媒体艺术的概念。新媒体艺术严格来讲并不是一个学术意义上的概念,它的“新”是相对于“旧”,但是“新”和“旧”之间是很难界定的。我们在查阅文献的时候,比如我们在数据库查阅论文等等,我们会发现已经有很多人在使用“新媒体”这个词了,就是说“新媒体”是约定俗成的一个词。 下面说说上课的方式,就是接下来我们怎样学习新媒体艺术。人们认识新媒体的切入点是不同的,因此我希望是这样,还是偏向于“观念”和“概念”的学习。“观念”是艺术层面的内容,“概念”与我们将来从事设计有关。我们学习新媒体艺术的目的将来是要“落地”的,我们怎么“落地”?需要具体的设计呈现。 在课程中,我们强调基本技能培养,刚才有同学提到的我们将来要学什么软件?软件方面很重要,将来怎么实现我们的创意,要了解最新的科技。作为学生,我们掌握最新的科技有一定难度,但是我们要形成这种习惯,要主动去追踪科技前沿信息,并运用到我们新媒体以艺术创作中去。大一上的是专业基础课,我们这堂课是带领大家进入真正的专业课。这是大家的第一堂专业课,在大二的时候基本都是专业课。在大三的时候开始进入实际项目,要真的开始做东西了。专业课强调创新,为什么呢,这个新媒体艺术,我当时在给大家讲座的时候强调了一个观点,即艺术贵在创新。为什么大家对新媒体都十分

感兴趣呢,因为它新奇。比如摄影、动画的出现都是因为技术上的新奇。我们理论上要创新,形式上要创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表现形式不一样。新媒体艺术是通过革新技术来实现的一种创意和艺术形式。 我们的课程体系包括学校的整个办学理念,比较强调实践。我们讲人文素养、技术能力和艺术创新,最终是要强调实践,这也是我们的就业方向。将来大家可能去这些地方,展示展览公司、电视台电影公司,有可能做展览,也有可能做策展,策展更宽泛,这个以后会慢慢讲到。目前,在我们的课程体系没有策展这一块,但是在相关课程中可能会介绍到。现在的传统媒体都在讲新媒体转型,传媒界谈到的新媒体包括我们微博、微信这些自媒体。 《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的最基础的软件是什么,PS,还有很多软件大家都需要学,然后后面会再上构成设计课,这个是设计的范畴,属于专业基础课。然后会由宋玉远老师带领大家到企业进行考察。我们一定要对行业最新的信息、最新的技术有所了解,不然后面就没有办法来做,我们会学摄影摄像的基础,影视后期制作,因为我们这个课程大多数会和影像有关系。 影像专题设计,专题设计主要包含了脚本,我发给大家的材料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里面有关于我们上海世博会山东馆一段影像的脚本设计,它的全过程是怎样的,这些都会学到。到大二我们会开新媒体艺术表现,新媒体艺术表现是什么概念呢,你实现一个想法必须有一个手段,新媒体艺术表现具体来讲就是怎么实现,就是讲手段的。

艺术概论重点整理资料

课堂专用复习资料艺术概论 孙美兰版

第一章艺术的形态 第一节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艺术的定义?(需记忆的标识)★★★★ 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艺术既是意识形态,也是精神生产形态。艺术具有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 什么是艺术? 答:何为艺术?国内外从古到今都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与理论,如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席勒的游戏论等,本教材认为,艺术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思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 艺术是人类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与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与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为什么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人类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理论的(科学的)四种方式掌握世界。所谓的掌握世界就是认识世界的方法手段与途径或反映人类认识生活的方式。艺术也是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所以艺术是意识形态。 另外,艺术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马克思提出精神生产,强调艺术的精神在生产形态方面存在巨大的实践性威力。1、艺术是社会审美观念、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心理的产物,具有精神生产的特征,2、艺术创造也在改变和构建着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具有物质生产的某些特征。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有什么不同呢?(只需了解的标识) 精神生产: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具有审美价值 物质生产: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具有使用价值 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需记忆的标识) 艺术形态的特点有哪些?★★ (一)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 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特点之一,是它要求生产主体把强烈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观因素——思想、情感、意向、心境、愿望等——渗透到生产过程里,物化到产品对象中去。在艺术创作中情感意向始终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最活跃的元素。

艺术概论专题讲解笔记总结

艺术概论专题讲解笔记总结 1,什么是学科?——学科应符合的基本条件:1,有一批基本概念 2,这些概念的定义是明确的,逻辑是一贯的 3,按照逻辑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4,它的理论是普遍有效的 相关链接:学科的定义(百度定义):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 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社会科学中的法学、社会学等。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知识系统(也有自然、社会、人文之三分说)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概念的下位概念。 我国目前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学科划分均为13大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 在2011年4月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年会议一致通过,将艺术学科独立成为艺术学门类,原属文学门类的艺术学科从文学所属的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四个并列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新的第13个学科门类,即艺术学门类。艺术学门类下设五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 ···················································2,注意区分概念——什么什么是某某&某某是怎样的 例如:什么是艺术概论(定义判断)&艺术概 论是怎样的(特征描述) 3,艺术与美术的历史与理论表述

历史与理论是两种表述方式(即史、论结合) 什么是作为概念的艺术?——“艺术”一词来源于古罗 马,原义指“人工技艺”(包含面较 广,相对于“自然造化”);中国古代 也有“百工技艺”的说法,与西方古 代类似 “术”本身就反映出其原始意义是指 功用性;最早的审美意识是人出自于 满足自我需求的需要 在我国它作为专有名词是在新文化 运动之后。···················································4,艺术的形态和特征是怎样被描述的(分类) 对事物形态和特性的描述,是理论表述的最主要方面 相关链接:形态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 特性是某一事物所特有的性质。 意识形态(英文:Ideology)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英文Ideology这个词是德国的崔希伯爵在1796年所创造的,被用来界定一种“观念的科学”。广义的意识形态概念其可追溯至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高贵谎言”的思想。意识形态的三个特征:第一是群体性,即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已经被某个群体(阶级或社会集团)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并指导其行动;第二是系统性,即不是支离破碎的想法和观念,而是形成了体系;第三是历史性,即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最基本的理论意识形态包括分类的思维形态(分类是

彭吉象艺术概论笔记(艺术硕士考研精品资料)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笔记整理 上编 艺术总论 广义的艺术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狭义的艺术专制文学以外的其他艺术门类,将文学与艺术并列起来,合称“文艺”。 广义上的艺术包括: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现代设计)、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民族民间艺术(杂技、曲艺、木偶、皮影)。 19世纪末德国的康德拉·费德勒极力主张将艺术与美学区分开来,成为相互交叉而独立的学科,这标志着艺术学的独立,费德勒因此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艺术学的内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一 、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现实世界是理式世界的摹本,艺术是现实世界的摹本,艺术是摹本的摹本,是影子的影子。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辩证统一。 (南北朝)刘勰xi é ——在《文心雕龙》里提出《原道》认为“文以载道”。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 主观精神说——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 (德国古典美学开山鼻祖)康德——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强调创作主体(人)的重要性,把自由活动看作是艺术与审美活动的精髓。 (德国哲学家)尼采——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在其代表作《悲剧的诞生》中把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看做艺术的两种根源,把“梦”和“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

考研笔记、王宏建《艺术概论》3

【考研笔记】王宏建《艺术概论》3 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本质 一.艺术与美的关系 (一).艺术反映现实美 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的美,可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 自然美:自然界中存在的美,自然事物的美 社会美:人类社会关系中的美,社会事物的美 艺术反映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或事物的美,是艺术的有力依据或根源, 艺术与美的关系首先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二).艺术创造艺术美 所谓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 1、与现实美不同,它是人为的,是人的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美不同,艺术美是更高一等的美;艺术美则是比较鲜明,比较集中,比较完全,比较充分。 2、艺术美是人对现实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是艺术家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出来的第二现实的美。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的美,而且可以创造艺术美,还可以通过主体的意识作用把现实中原本不美的或丑的事物转化为艺术美,《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就是典型的代表。 (三)艺术是审美对象 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现实美的反映,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它又是生产艺术作品、创作艺术美的;而艺术作品一旦完成,它就成为一件物态化的社会财富,成为欣赏者即观众的审美对象。艺术作品的美在于艺术作品本身,是不依懒于欣赏着的主观意识转移的。 二.艺术的审美本质 (一).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

审美关系,是人与现实诸关系中的一种。社会是由生产实践过程中人和人的关系所规定的这种生产实践过程中人和人诸关系的总和,就构成社会的基础。 所谓所审美关系,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即是说作为审美主体的人,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在审美客体中发现、感知、认识和欣赏它的美,或把握它的其他美学特征如崇高、滑稽、丑等。 人与现实之间的这种审美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是什么条件下建立起来的? 条件:1.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和独立,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 2.人之所以要和现实建立审美关系,还是由于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审美需要 所谓“人化自然”即是指经由生产劳动实践,自然界从与人无关的、敌对的或自在的状态,变为与人相关的、统一的、为我的对象,其结果是人逐渐认识到客体对象的美并掌握了美的规律,从而发展起人的审美能力。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和对美的感知能力,他对美的规律的掌握能力和创造能力,制约着对审美客体的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制约着对客体的改造和对新的审美对象的创造。 随着实践的发展,审美客体日益丰富,又反过来作用于审美主体,促进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日益提高。这样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由于生产实践活动发生美学关系,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在实践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美的本质与美感的本质 在不同关系中,和不同条件下,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在一定的关系中,客体的美是主体美感的根源。是美决定美感,而不是美感决定美。 1美的本质 1)美的事物是符合美的规律的 美的规律: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普遍性和个别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一种特殊关系。具体地说,任何事物,凡是一非常突出、鲜明、生动、确切的现象、形式和个别性,充分表现出本质、内容和种类的普遍性,那它就是美。 美就是形象的真理。 2)本质现象的真实的美正是规律的表现 3) 所以美的本质是本质现象的真实表现

舞蹈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

审美理想:人们所向往的至高、美好的境界,表现了人类对精神完善、完美的追求。审美理想是社会理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狭义的舞蹈:是指一种以人体动作、姿态、手势、面部表情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反映生活、创造艺术形象舞台表演艺术形式。 抒情性舞蹈:又称情绪舞。在特定的环境中,以鲜明、生动的舞蹈语言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以此表达舞蹈家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 叙事性舞蹈:又成情节舞。通过舞蹈中不同人物的行动所构成的情节事件来塑造人物,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 社会思潮:在社会在,某一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或者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一种思想倾向。舞蹈时空顺序结构:根据客观事物发展的自然次序的先后进程,来安排人物的行动和舞蹈场景的结构方式。 舞蹈语言:是由具有一定的传情和达意的表达功能,或者具有表现某种抽象精神内容和一定的象征功能,或者具有以此物比彼物和寄托隐含意念的譬喻和寓意功能的舞蹈动作、舞蹈组合、舞蹈语汇所组成的。 二、简答题 1、对舞蹈的起源有各种学说:模仿论、游戏论、巫术论、表情论、性爱论、劳动论等 2、舞蹈在古代社会及现代社会的功能。 古代:舞以达欢;祭祀与祈祷;交流、交谊和择偶;健身、习武、象功;教育 现代:(1)、自娱自乐,抒发情怀。(2)、交流情感、增进友谊。(3)、增强体质、延长青春。(4)、欣赏愉悦,陶冶情操。(5)、了解社会、认识世界。(6)、宣传教化、团结鼓劲 3、舞蹈的分类。 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 生活舞蹈: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 艺术舞蹈:(1)、按风格特点分为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当代舞。(2)、按表现形式

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舞蹈诗、歌舞剧、舞剧。(3)、按反映生活和塑舞蹈形象方法分为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戏剧性舞蹈。 4、舞蹈的审美特征:1、情景交融,如诗如画。2、虚实相生,物我合一。3、内涵丰富,给人启迪,引人思考 5、舞蹈的艺术特性:1、直觉性 2、动作性 3、节奏性 4、造型性其中,舞蹈动作,一般可大致分为表情性(表现性)动作、说明性(再现性)动作、装饰性联结性动作三类。节奏一般可分为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外在节奏又可分为听觉的节奏和视觉的节奏。 6、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来划分,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生活舞蹈包括:习俗舞蹈(仪式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艺术舞蹈有三种:一,按风格特点分(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当代舞);二,按表现形式分(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舞蹈诗、歌舞剧、舞剧);三,按反映生活和塑造舞蹈形象方法分(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戏剧性舞蹈)。 7、音乐在舞蹈中一般有着三个主要方面的作用:1、描绘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与舞蹈一起共同完成塑造艺术形象的任务。2、对舞蹈所处的客观环境和气氛进行渲染和衬托。 3、在舞剧作品中,音乐除了上述的作用外,还要具有明显的戏剧性因素,表现出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交待和展现剧情的任务。 8、艺术的定义:艺术是通过动作、姿态、线条、色彩、声音、语言、文字等为表现手段,塑造出具体生动的、可被人感知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表现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评价和审美理想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从审美角度来认识和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的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形式,是人对现实世界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 9、劳动综合轮:舞蹈作为一种社会审美形态,作为一种人的内在生命力外化为人体的有节律的动态的艺术造型,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产生[狩猎、农耕]、性爱、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礼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