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之语言鉴赏

阅读专题散文阅读之语言鉴赏

明确目标·定位考点

中考定位散文的阅读在2015年广州中考中占有22分,题型是:

1、考查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

2、考查人物形象的多种描写方法的赏析。

3、考查文本语句理解与分析。

4、考查点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难度在7左右。

以2016年广州中考语文真题为例

独立宣言

龙应台

安德烈:

你昨天的话是这么说的:“MM,你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安德烈,那一刻就是儿子在向母亲做斩钉截铁的独立宣言,我没办法应付这局面,譬如你站在沙滩上,突然一个浪头,天一样高,眼睁睁看着它扑下来,你其实不知道躲到哪里去,反正趴着躺着都会被击倒。

你根本不知道大多数的亚洲母亲是怎么对待她们的儿女的。

你记不得你香港的数学家教?他是博士生了,谈妥要来上班之前,还要打电话回北京问他父母同不同意他做家教。你记不得大三的小瑞?她到台北和朋友晚餐,结束之后还打电话问她妈准不准许她搭计程车回家,结果电话里妈妈说计程车危险,她必须搭公交车。你记不记得大二的阿芬?拿着暑期创意营的选课单,说伤脑筋,不知道她妈会不会同意她选她真正想要的课程。

这些,都是典型的镜头,我不是这样的母亲。

但是同时,我也看见二十一岁的女儿跟母亲手挽着手亲密地逛街,看见十八岁的儿子很“乖”地坐在母亲身边陪着母亲访友,跟母亲有说有笑。老实说,安德烈,我好羡慕啊。我也觉得,刚成年的人跟母亲太亲近,太“乖”,恐怕代表着他本身的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我渴望和你们保持儿时的亲密,但是又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幻想。我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典型的亚洲母亲了,而且还一直认真地在上你和菲力普给我的“课”。

十六岁的菲力普曾经说:“妈,我觉得,欧洲人是看年龄的,譬如在德国学校里,你只要满十四岁了,老师便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份。不管你几岁,只要你站在你妈或爸身边,你就是‘小孩’。你就没有身分,没有声音,不是他讲话的对象。所以,他会眼睛盯着你的妈或爸发问,由‘大人’来为你代言。”菲力普做这归纳的时候,安德烈,我这有名的社会观察家,真的傻了。

菲力普给我另一次“震撼课”,是在垦丁。我们一大帮人坐在凉风习习的海岸咖啡座看海。过了一阵子,我想去洗手间,起身时问菲力普:“要不要上厕所?”

你老弟从一本英文杂志里抬眼看我,说:“妈,我要不要上厕所,自己不知道吗?需要妈来问吗?第一,这种问题,不是对三岁小孩才会问的问题吗?第二,上厕所,你不觉得是件非常非常个人的事吗?你是怕我尿在裤子里吗?”

我们之间的矛盾,安德烈,我想不仅只是两代之间的,更多的,可能是两种文化之间的。

我常常觉得你们兄弟俩在和我做智力对决,价值拔河。譬如你的中文家教来到家中,我看见你直接就坐下来准备上课;我把你叫到一旁跟你说,“安德烈,虽然你的家教只比你大几岁,你还是要有一定的礼节:给他奉上一杯茶水,请他先坐。他离开时,要送客送到电梯口。“你显然觉得太多礼,但你还是做了我也记得,譬如住在隔壁的好朋友陈婉莹教授来到家中,你看她进来,对她说了声“嗨”,还是坐在椅子上读报。我说,“不行,再熟她都还是你的教授,在中国的礼仪里,你要站起来。”你也接受了。

我们之间,有很多价值的交流,更何况,德国的传统礼节不见得比中国的少,欧洲社会对亲子关系的重视,不见得比亚洲人轻,对吧?

可是,昨天发生的事情,还是让我难以消化,隔了一夜还觉得郁结在心中。

你和菲力普到上海来做暑期实习,我一个做母亲的快乐想像:母子三人共处一室,在上海生活一个月,多幸福。让我来引导你们认识中国大陆,多愉快。你说,“我好不容易可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为何又要和妈住一起?而且,难道以后我到某一个城市去工作了,做妈的都要跟着吗?”

十八岁的菲力普,刚从德国降落,天真的眼睛长在一百八十四公分的身躯上,认真地说,“我不要你牵着我的手去认识中国大陆──因为你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安排得好好的,但是真正的世界哪里能这样。我要自己去发现中国。”我听见自己可怜巴巴的声音说,“难道,连一个周末都不肯跟我去玩?青岛?苏州?杭州?”你们眼睛都不眨一下,异口同声说,“妈,你能不能理解:我们要自己出去,自己探索?”

安德烈,我在面对你们的“欧洲价值”,心里觉得彻底的失落:可是,转念想想,你们俩,是否也努力在抵抗你们母亲身上的某些“亚洲价值”而觉得“有点累”呢?

昨晚,我一个人去散步。月亮黄澄澄的,很浓;梧桐的阔叶,很美。我足足走了一个小时,然后,叫车到你俩的住处,看见你们自己洗好的衣服袜子凌乱地散在沙发上。我想,“不行,我也不能帮你们清理家里。”

在沉沉的夜色里,菲力普送我到大马路上搭车。他忍受我一个深深的拥抱,然后,大踏步走到马路的对岸。

MM

2007.4.25

(选自《亲爱的安德烈》,有删改)链接:安德烈,龙应台长子,生于台湾,八个月大时随母移居欧洲,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他,返回台湾,母子年龄相差三十岁,且存在中西文化差异,为了重新认识成年的安德烈,龙应台用书信与他交流,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互相通信,这些信后来汇集成书信体散文集《亲爱的安德烈》

20.下面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联系上下文加以赏析(5 分)

譬如你站在沙滩上,突然一个浪头,天一样高,眼睁睁看着它扑下来,你其实不知道躲到哪里去,反正趴着躺着都会被击倒。

21.结合文本分析下面这句话的含义(4 分)

(我)还一直认真地在上你和菲利普给我的“课”。

热点聚焦·考点突破

热点一:赏析句子

【例1】(2010·江苏省南京市,18—22,15分)《天窗》

19.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4分)

(1)赏析下面句子。(2分)

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答案】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雨声的美妙和我听雨的沉醉。或:运用叠词,使文句形象且有音韵美。(2分,意对即可)

【例2】(2010,湖南省衡阳市)《鸟是树的花朵》

24.“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歌唱,夏天的蝉鸣由一只鸟定调,秋天的夜月被一声鸟鸣切开。树木本来就是鸟的家园。”这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案】比喻、拟人。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一年四季鸟儿给树林带来的生机与活力。25、因为鸟儿来树木带来了舞蹈音乐,带了生机与活力,让人在沉寂的静止的树林中感受一种自然的灵气,一种活动的生命的感悟。

【例3】【2013年·安徽省】《远去的乡村》

12.结合语境,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的句子。(5分)

到了夜晚,他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他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他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那些爱写田园诗的秀才看见了,就学着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

【答案】运用了拟人(比拟)、排比的修辞手法。把葱行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思想行为,更生动、优美,充满了诗意。排比句式的运用,表现了菜地里的葱的整齐优美,把作者对乡村常景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

【例4】(2010,云南省昆明市)《泉》

20.请结合语境,从修辞角度对下列句子进行赏析。(3分)

冬天,大地上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裸的,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一首歌。

【答案】该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停在树枝上的小鸟比作树叶,将鸟鸣比作音符,将老槐树比作一首歌,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冬天老槐树的热闹、充满生机的景象。句中“报答”一词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小鸟写得有情有义,使文章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增强文章的美感。

热点二: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例1】2013年·安徽省】《远去的乡村》

13.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4分)

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

..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田园诗。

【答案】“固执”形容词在这里是“执着”的意思,写出了父亲对土地的不舍,表达了父亲及世代农民对乡村田园的热爱、依恋。

【例2】体会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卖伞姑娘》【答案】一个“裹”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的细密、缠绵;用“细雨”来比喻“思念”,写出了作者对卖姑娘思念之深切。

【例3】(2010·山东省东营市)《淡竹》

20.品味、赏析下面的句子。(5分)

(1)轻浮

..的柳絮,精制的扬花,滥造

..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2)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解析】20.(1)“轻浮”写出了柳絮轻盈飘逸的情状;“滥造”突出了榆钱数量之多。

(2)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动物的活动描写得丰富多彩而富有情趣。

【例4】【2013年·山东省德州市】《紫罗兰》

22.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暴风雨把她从土里拔.起,狂风扫.去了她的花瓣,把她抛.在湿漉漉的青草上。

②她的脸上浮着超凡绝俗

....的微笑。

【答案】①作者运用“拔”“扫”“抛”这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狂风暴雨的肆虐和力量,突出了那株紫罗兰的惨痛遭遇。共2分

热点三:

(2010·山东省泰安市)

【例1】5、我的耳边,敲响岳飞八百年前在南阳武候祠听到的雨声,我的眼前,红起了岳飞当年夜深不寐时点燃的烛光。岳飞他瞻仰武侯祠而泪下如雨,而坐以待旦,而挥涕走笔,这不是一种精神人格上深刻的领悟,沟通和激动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句子以反问的形式,语气强烈,写出了作者在夜读岳飞时深深投入、心醉神迷的状态,强调了了作者对岳飞高贵灵魂的理解与赞美

【例2】【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春天是改革家》

20.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点短语的表达效果。(4分)

谁都想像不到,一寸高

...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

...的白雪。

【答案】一寸高,强调小草的矮小柔弱;一米厚,突出白雪的厚实强大,两者形成强烈对比,形象地写出春天与冬天的酷烈较量,鲜明有力地体现了春天不畏阻力、厉行改革的精神。

【例3】【2013年·山东省济宁市】《落叶也精彩》

17.请品味下面一段话的语言特色。(3分)

树叶的一生只有大半年,它没有愧对这一生。它的一生都是为他人而活,春天以嫩绿励人朝气,夏天以浓荫给人荫凉,秋天或以颜色悦人心情,或零落给大地增添营养。它潇洒来去,可谓活得自豪而有价值。【答案】作者运用排比的句式,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落叶从春到秋圆满的一生,为大地为人类而活的奉献精神。

【例4】【2013年·浙江省杭州市】《晶莹的瞬间》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人们把肖邦的钢琴曲比作抒情诗,实在不是夸张,仅凭文字构筑的诗歌永远无法传达出这样的意境。

②在陌生的土地上,在白茫茫的雪原中,我怀着美好的憧憬留下了走向神龛和生活的第一行深深的脚印。

【答案】①将肖邦的钢琴曲比作抒情诗,并与仅文字构筑的诗作对比,突出了肖邦的钢琴曲梦幻般的美妙动人。

②以“第一行脚印”来暗示自己开始了新的社会生活,用“美好的憧憬”“深深”这些词语,表现自己在小

女孩精神影响下的积极乐观和坚定自信。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一、散文语言的特点

1、散文语言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和深刻的哲理蕴涵。

2、散文语言优美流畅、清新自然、富有诗意。

3、散文语言常用多种修辞,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文学性。

二、品味散文语言的角度

动人的抒情韵味情感真挚深厚,动人心魄

深邃的哲理意蕴富有哲理、引发思考

优美精当的词语用词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巧妙精彩的修辞排比、反问、设问、拟人、比喻、对偶、夸张、反复

三、欣赏句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如果句子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要抓住中心词,挖掘出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也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这个角度体会。

(所谓有哲理,就是指那些有关珍惜生命,感悟人生,感悟生活,有关亲情、友情、做人道理等的感悟。)

答题思路:句子的含义﹢表达的感情

第二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

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

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如果出现在篇首或段尾,则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反问句:加强语气。

感叹句:抒情强烈。

排比句:层层深入,增强语势(气势磅礴)。

品味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答题句式:这是个……句,……,表达了……

第三:从修辞的角度

常见答题形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抒发了)……

夸张——能突出事物特征。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强调了……的思想感情。

对比——能突出事物特征,给人以鲜明印象。

反语——①能显示语言幽默风趣;②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对偶——使句子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概括力强。

排比——句式整齐,节奏匀称,语势强劲。

结论:修辞手法﹢(写出了)内容﹢(表达了)感情。

四:从用词的角度。

动词、形容词、叠词、成语……

常见答题形式:

①“……”一词(等词),写出了_________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②“……”一词(等词),形象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如:《春》里的“偷偷地”和“钻”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破土而出的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专题训练·对接中考

15.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妙处。(4分)

黄豆吸饱了晨露和潮湿的地气,胖胖地躺在那里,乖得如睡着的小娃娃。

——阿慧《炸豆》

15.联系上下文,品味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真恨不得飞上树梢,脸对脸亲口问问那咕咕啼鸣的鸟:“亲,你究竟叫什么名字?”

——《谁能脱口叫出你的芳名》

8.根据提示赏析词句。

⑴没有一声寒暄,也用不着预告,一轮圆润而又皎洁的月亮,就这样贴着车窗,朝你灿然一笑,而后缓缓地升上中

天。(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⑵这一个个被史笔庄重

..地记载或因为平凡而被忽略不计的众多人物,却都在命运的驱使下,以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方式,走过长长的河西走廊。(赏析加点词)

——《河西走廊的月亮》

14.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21.结合上下文品析语言。(4分)

(1)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2分)

(这句话在用词、修辞上都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16.请说说文章题目“老师!老师!”有什么特点?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 (4分)

——《老师! 老师》

15.联系上下文,品味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真恨不得飞.上树梢,脸对脸亲口问问那咕咕啼鸣的鸟:“亲,你究竟叫什么名字?”

——《谁能脱口叫出你的芳名》20.笫(11)段画线句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分)

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

——《冰湖》

15.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漳州柑子圆溜溜的似孩子胖胖的脸蛋,笑盈盈地张望着。

——《果园快乐的时光》

参考答案

中考真题答案

21.心理描写,写出“我”听完安德烈的“独立宣言”后内心的感受,表达了“我”当时内心的愕然、无奈与无助。【题目分析】这道题考察人物描写的作用,通过描写突出人物内心状态,表达人物情感态度。

22.“我”作为一个不典型亚洲母亲,一直认真了解两个欧洲长大的孩子的生活和思想观念,进行价值交流,体现母亲对孩子的包容与理解,以及不同文化冲突的谅解。【题目分析】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句子理解,句子理解答题时联系上下文,需要结合文本内容把句子意思解释一遍,再具体分析其作用或特点.

专题训练答案:

10、15.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柑子圆而饱满的形状和惹人喜爱的情态,表现了他的喜悦之情。(4分,修辞2分,形状和情态1分,喜悦之情1分。)

9、20.①运用短句,表现当时形势的危机。②运用一系列动词,表现一连串的动作,生动形象的描绘了父亲扒

冰拖船的情景。

8、15. “飞”把“我”比成鸟( 拟物 ) , 突出作者急切想知道鸟名的心情;“究竟”, 强调作者内心的急切。

7、19. 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暮年的季先生比喻成一树梅,生动形象地写出季老先生简净、纯粹的人生境界,表达了对季老的赞美之情。(说明:本题4分

6、(1)“咕噜咕噜”是拟声词,使读者如闻其声,写出了孩子的期待,喜悦之情。“歌唱”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声部”是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等待鱼被煮熟的幸福喜悦之情。

5、16.(4分)文章题目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和感叹号(感叹句)。(2分)这样既强调了人物的身份,又表达了作者对老师崇敬和赞美的强烈感情,起到吸引、震撼读者的作用。(2分)

4、14.运用“掏”“摸”“抓”“扔”这几个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买柴任给父亲钱时的不烦及对父亲的不满、冷漠和鄙薄,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小气、无礼的小市民形象。

3、8.(4分)(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圆润皎洁,柔美轻盈。(2分)

2、(2)加点词“庄重”写出了河西走廊历史的厚重感,表现了作者对河西走廊历史的敬仰之情。(意思对即可)(2分)

1、(1 15. “ 飞冶 ,把“ 我冶比成鸟( 拟物 ) , 突出作者急切想知道鸟名的心情;“ 究竟冶 , 强调作者内心的 16. 含义:淤万物之间有千千结, 伤害鸟兽草木, 伤害自然, 后果迟早要蔓延到人类自己身上。 17. 提示:观点明确、联系实际、理由充分、语言通顺连贯

15.(4分)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遗失在地里的黄豆”比作“小娃娃”,并赋予黄豆“躺”这一人

的行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豆饱满的形状和惹人喜爱的情态,表现了小姐妹的喜悦之情。(修辞2分,形状和情态1分,喜悦之情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