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译文及鉴赏

《登鹳雀楼》译文及鉴赏
《登鹳雀楼》译文及鉴赏

《登鹳雀楼》译文及鉴赏 【背景】 一首绝句,“四句皆对”,有些像律诗中间的两联,写得不好,很容易带来 单调板滞的毛病。这首诗却写得形象丰美,神韵飞动,气势不凡,难怪成为万口 流传的千古绝唱。 探寻它之所以能收到如此巨大的审美效应, 就在于诗人虽然写 成了四句皆对, 却又丝毫不给人以对仗的感觉 (“不嫌其排”) 。 沈德潜所谓“骨 高”,就是说写的开阔宏大,命意高远。诗人啸傲登临,高视阔步,景与情会, 才一气呵成了这首对似不对的杰作。 三层高阁的鹳鹊楼坐落在山西永济县的城楼上, 下临由北直泻的黄河, 地势 高峻。诗人进入楼内,已是傍晚时分,举目远眺,淡淡的夕阳正挨着黄河西岸的 峰峦缓缓下沉,给天空抹上几片晚霞;俯视城下,黄河正在脚底呼啸奔腾,想象 它曲折远去,訇然流向大海的景象是何等壮观。这一联,一静一动,由实而虚, 包涵了一个无比宽广的空间,展露出诗人坦荡的胸襟。但诗人游兴正浓,意犹未 尽,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要登得更高,看得更远,于是便有了结尾的第二联。 他兴致勃勃地要登上最高层,是为了穷尽千里之目。他要追上时光的步履,看到 白日落下去的山那边的美好风光, 看到黄河入海处轰隆澎湃的万千气象。 他在不 停地追求,不停地高吟,似乎要探寻出这茫茫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奥秘, 这就把登临写景的诗提到哲理的高度, 激发读者乐观向上的无穷情思, 而诗人意 气风发、潇洒出群的英姿也就矗立在我们眼前了。这第二联纯属虚写,而虚中含 实, 妙在用“欲穷”、 “更上”前后呼应斡旋, 使全诗显得意绪完整, 酣畅流动。 这种上下两句句意贯串的流水对, 对疏通诗的意脉, 化板滞为灵活方面是很有帮 助的,用来收束全诗,为诗家所常用。 中唐畅当也写了一首四句皆对的绝句《登鹳鹊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 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模物写景不能说不逼真,但这原应是律诗中 的两联,独立成绝句,语势显得局促,似乎收束不住全诗,读来似断缯裂帛,缺 少一种神韵,与王作相比,高下是不言自明的。 【全诗】 《登鹳雀楼 》 [唐]王之涣
1/7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题解】 鹳雀楼:一作鹳鹊楼,唐代名胜之一。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城西南黄河中 高阜处, 时有鹳雀栖其上, 故名。 楼高三层, 前瞻中条, 下瞰大河, 为登览胜地, 唐人留诗者甚众,唯王之涣、李益、畅诸三篇能状其景。此楼后为河水冲没,因 于城角楼留匾以存其迹。后人或以王之涣所咏鹳雀楼即蒲州城西南角楼,殊误。 这首诗为诗人登楼而作。 【注释】 (1)鹳:形状像鹤一类的鸟,常称鹳雀或鹳鹊。嘴长而直、尖而利。羽毛 有白色、灰色或黑色, 常见为白鹳。生活在水边,以鱼虾为食。鹳雀楼:又作 “鹳鹊楼”, 故址位于山西蒲州 (今 山西省永济县, 唐属河东道) 府西南城上。 楼有三层,前瞻中条山,下观大黄河,为登 临胜地。因处于黄河中段高阜处, 时有鹳雀栖其上,故名鹳雀楼。鹳雀楼始建于北周 时期(557—581),北周大 将宇文护镇守蒲州,为军事瞭望之用,后经整修,工制壮丽, 遂成览景胜地。 (2)穷:极目。千里目:眺望极远之处的目力。 【译文】 落日依傍着远山天光辉煌,黄河冲涌起浪滔流入海疆。 要放眼远眺尽览美景,唯有举步攀登向更高层楼迈上。 【赏析心得】 盛唐诗 人王之涣,出身名门,满腹诗书,却金榜无名、困顿一生。其诗雄浑豪放, “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名满天下。一个大好晴天的傍晚,他来到山西蒲州府 城 西南城楼上,只见城上一楼矗起,面山临水、雄伟壮观,这就是鹳雀楼。拾 级而上, 极目远眺,美景如画,大好风光,尽收眼底。诗人不觉脱口吟出千古 绝句《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兴致勃勃,驻足欣赏。 他眼光恋恋不舍,跟随光华犹射的白日,白日又依 依不舍,沿着远方巍巍的群山慢 慢滑落,直到完全看不见了,他才无限感叹地 收住目光。然后,他又俯视楼下的不 尽黄河,只见它浊浪滔滔,滚滚而来。这 时,暮色渐浓,山河景物逐渐模糊,但诗 人的想象力却得以充分发挥,望见奔 腾而去,涛声隆隆的黄河之水,其河面由近及远, 由带变线,由线变点,最后 也像落日一样,看不见了。但他知道,这汹涌的黄河流水, 最终都将注入东方
2/7

大海。 落日依山而尽,河水奔海而去,浓浓暮色之中,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思 想 再度升华,悟到了一个极其简单而又深邃的哲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楼”—— 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这其中的道理,还有更深的涵意,那就是楼的 高度和层数毕 竟有限,而人的思想境界,其高度、其“楼层”,却是无穷无尽 的。鹳雀楼再高, 层数再多,站在其上,终究看不见高山背后的落日,望不见 黄河注入大海。人只有 境界高了,视野才能开阔,心胸才能宽广。这首诗的可 贵之处,就在于融景、情、 理为一体,衔接无痕、天衣无缝,极其自然。前面 寥寥十字,白日依依,高山巍巍, 长河滔滔,大海茫茫,奇景写尽,情寓景中: 落日依恋群山,长河情注大海,情感 倾泻,写到极致。后面十字,理寓景情之 中,意境开阔,哲理升华,激情昂扬,奋 发向上。夜已来临,意犹未尽,沉浸 在诗境中的诗人,终于回到现实当中。吟完这 首绝句,他感到无限充实,对自 己委顿坎坷的一生,也就完全释怀了。要知道,诗 人这时已过天命之年,《登 鹳雀楼》不仅写的是夕阳,也是他人生的夕阳之作啊! 岁月如流,人生如日。 生命仅是一个过程,人生追求的境界却至高无上。落日依恋 群山,长河追求大 海,人生晚霞灿烂。诗人看见了,想到了,做到了。没过几年, 诗人安详离世。 但他的《登鹳雀楼》和《凉州词》两诗,却雄居唐诗五绝、七绝之首, 千古流 传不衰! 【鉴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而望见的景色。写的景象壮阔, 气势磅礴,有尺幅万里之势,而此楼之高迥,已见于言外。首句写西望,以“依 山”作“尽”的状语,表现出随时间推移的动景,时空叠合,情景交融,“依” 有“依傍”义,也有“依恋”义。遥望白日依傍绵延起伏的群山西行,似乎依依 不舍,不愿沉没,而终于半沉、“尽”沉,这就赋予白日以深厚情感,而诗人留 恋美好光景的襟怀,也曲曲传出。次句写东望,以“入海”作“流”的状语,表 明黄河此刻未“入海”, 但她奔流不息的目的是“入海”, 这就赋予黄河以崇高 理想, 从而也表现了诗人的宏伟抱负。 看吧: 晚霞映照, 河面上飞溅起万点金光, 这条黄色巨龙,咆哮着奔向遥远的大海,诗人的目光,也被带到遥远的地方。当 然,大海还是望不见的,而诗人的心,却早已飞向大海了。如果能看见海,那该 有多好!于是水到渠成,转出三四两句。 题目是登鹳雀楼,自应先叙登楼,如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之类。然而这是五绝,只二十字,必须字字挥 发出最大效应, 因而一开头便写楼头所见。 所见之景已极阔大, 但诗人犹不自满, 因“欲穷千里目”而“更上一层楼”,登楼之意亦顺便点出。构思何等精巧!此 楼共三层,从结句看出,首联乃一二层所见景象。特留最高层继续攀登,读者的 精神境界亦随之继续飞跃。 至于“更上一层楼”之后视野如何, 因二十字已用完,
3/7

不能再写,也无须再写,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后两句既切鹳雀楼实境,又出于诗人的真实情感,兴象玲珑,非抽象说理, 却蕴含深刻哲理:站得愈高,看得愈远;为了眼界更宽,所见更远,就得层层攀 登,向最高处迈进。 沈德潜,《唐诗别裁》评:“四句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说它 “骨高”,当然不错。但四句皆对而不嫌其排的真正原因,乃在于两组对句各有 特点。首联属正名对,以严整的对仗展现雄阔的景象,形式与内容高度谐合。然 而次联如果仍用工对, 便无流转之势, 必流于板滞。 作者改用流水对, “欲穷”、 “更上”回环呼应,一气旋转,余味无穷。
4/7

5/7

6/7

7/7

王之涣简介

王之涣简介 篇一:《登鹳雀楼》王之涣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文解释】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 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 【词语解释】 尽:沉没,消失。 穷:尽,达到极点。 更:再。 【赏析】 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首二句诗「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苍茫壮阔,气势雄浑。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歌不要生硬枯燥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诗歌不能宣扬哲理。在这首诗里,诗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不到它是在说理,而是理在其中。

全诗四句二联,对仗工整、气势连贯、厚重有力。为唐诗中之不朽之作。 王之涣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常与王昌龄、高适等诗人互相唱和,名动一时。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百度百科:鹳雀楼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登鹳雀楼

08、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飞临居住这座楼而得名。它位于黄河东岸,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很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留下许多诗词名篇。而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最为有名。 2、板书课题:登鹳雀楼 解释每个字:登,登这个字在《青蛙看海》这节课已经学过了。凡是带有撇和捺的字写时要舒展一下,登这个字下面是个豆。鹳,这个字是本诗中笔画最多的一个字,这个字右边是只鸟。雀,上面是个小字头,雀这个字,小字头我们在脚尖的尖中学过这个部分,那下面部分是“隹”部,隹这个字一般都跟鸟有关,比方说“小鹰学飞”中的“鹰”,雁过留声中的“雁”都有隹部,所以它指的一种鸟,凡是带有隹部的这个字,写的时候距离要紧一些。 “楼”古时候的楼都是木制结构的,那木当偏旁的时候把捺变成点。楼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作为偏旁时要把木写得小一点,这叫做左窄右宽。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出示诗中带斜线是的作用?(停顿) 学生读题目(登鹳雀楼) 所以诗的标题应该这样读,登 / 鹳雀楼。 全班齐读。 生再读。 录音机范读。 2、诗会读了,要想弄清是的意思就要弄清每个字的意思,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看一看你们看。 要想学一首古诗,要先把它读好,那你再把诗读一遍,把生字宝宝认一下。 楼(楼房)(高楼) 依(依靠)(依然) 尽(尽头)(尽力) 欲(欲望)(欲念) 穷(贫穷)(穷人) 层(云层)(层次) 瀑(瀑布)(飞瀑) 布(一匹布)(瀑布) 炉(火炉)(炉子) 烟(烟雾)(烟气)

(完整版)(完整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语文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王之涣本人和他的《凉州词》、《送别》这两首古诗,并能背诵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登鹳雀楼》,能背诵《凉州词》、《送别》、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所要描绘的意境和诗中告诉人们的道理、 教具准备:课件,古诗新唱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喊班级口号:天天有进步,人人在成长!教师对学生提出希望,相信大家这节课都会有进步、 二、图画导入,了解诗意 1、导语导入:老师知道小朋们友们非常喜欢画画,上课前老师找到了这样一幅画、(师出示登颧雀楼课文插图) 2、谁能根据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说一段话?生交流、 3、教师(边指图边讲)在我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名叫王之涣、一天傍晚王之涣来到黄河岸边,他看到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像个大红球,染红了天边,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诗人感到,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但是他还不满足于眼前看到的景象,他想知

道远处的风景又是什么样的,只可惜站在这里看不到、小朋友,你能想个办法让诗人王之涣看到远处的风景吗?学生动脑想办法、 4、如有学生提出可以登上旁边那座楼时,教师相机讲解:这座楼它叫鹳雀楼、板书颧雀楼、谁来叫叫它的名字?学生齐读鹳雀楼、 5、同学们,课题中就出现了两个生字宝宝,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雀,怎么读?你怎么记住它?楼呢?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6、很好,我们开课就先认识了两个生字,大家都在努力使自己进步,为自己鼓掌、知道这个楼的名字怎么来的吗?课件出示鹳雀楼资料、 7、同学们,我们接着来替诗人想办法,诗人仅仅登上这座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吗?那我站在楼的一层,行吗? 8、你说得太好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于是就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三、指导朗读古诗、 1、出示诗人,了解诗人、 2、课件出示古诗、教师示范读古诗、 2、请会背的同学一起背、 3、哪位小老师能上来教一教大家? 4、出示节奏读,学生按节奏来读、 5、指导学生平仄读古诗、 6、学生齐读(背诵古诗)

王之涣《登鹳雀楼》赏析及翻译

王之涣《登鹳雀楼》赏析及翻译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 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 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一: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翻译二: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 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 层高楼。 赏析一: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旧址在今山西永济县,唐时属河中府。宋代沈括《梦 溪笔谈》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

鹳雀楼曾是一方登临胜地,唐人海于楼上凭高望远,即兴赋诗,故《梦溪笔 谈》谓其上::“唐人留诗者甚多。”惜乎大浪淘沙,历史无情。鹳雀楼本身既 已淹没在岁月的洪流之中,那些可能很精采的唐人题咏也随之荡然无存。然而, 其中王之涣所作的这一首《登鹳雀楼》诗却有幸越过了一千余年的历史长河,直 到今天还传诵于千家万户。这不能不证明它本身具备了强大的艺术魅力。 今天我们重读这首短诗,仍然强烈地感受到那种力量的存在。 诗的开头是一对偶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对仗纯朴自然,工整 流畅,真是天衣无缝。白日依山,黄河入海,视野开阔,胸怀宽广。诗人所表现 出来的气质,一开始便不同凡响。自然,这暗中也写出了登楼本身,只有登临纵 目,眼光和胸襟才会如此高远宽阔。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 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 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 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 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 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 我们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但是,我们的诗人并不是俗手丹青,仅以描摩为能事,我们的诗人还兼有哲 人的气质。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语极平直,然蕴蓄深远。余韵 无穷,登高望远,这是一般常识。而登高者惟愿其愈高,望远者惟求其更远,这 种细腻入微的心理却只有哲人才能赋与它以重大意义, 这其中隐含着人的无限的 进取与探索精神。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又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都是对 现状的不满足,都是进取精神的直接反映。不同的是,纯粹的哲人以说教者的姿 态出现,可以使人膜拜。而诗人似的哲人则善于以朋友的身份说话,足以使人感 奋与追求。 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 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 是客观与主观的 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赏析二: 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 万里河山, 尽收眼底; 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 首二句诗「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苍茫壮阔,气势雄浑。末二句 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 之深意,有情有理。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歌 不要生硬枯燥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诗歌不能宣扬哲理。在这首诗里,诗人 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不到它是在说理,而是理 在其中。 全诗四句二联,对仗工整、气势连贯、厚重有力。为唐诗

【小学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登鹳雀楼教案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字,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诗歌的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歌吗?(喜欢)正好,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下面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听听(播放歌曲),好听吗?想不想学?其实这首歌的歌词是由唐代诗人王之涣所写的一首诗谱成的,

题目就叫:《登鹳雀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课题) 二、理解题意 1、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2、整理问题: ①谁登鹳雀楼? ②鹳雀楼在哪里?什么样子? ③《登鹳雀楼》是谁写的? ④鹳雀是什么? ⑤“登”是什么的意思? 3、师简介作者王之涣。 4、边介绍边板画鹳雀楼所处的位置。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播放古诗朗读录音 2.自读,初步感知古诗内容。 (1)请孩子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古诗。 (2)你认为哪些字难读,需要给大家提个醒?在难读的字下做上记号。 (3)学生交流,练读难读的字。 (4)小老师教读难读的字。 3.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1)学生抢读,教师重点指导“登”、“雀”、“鹳”的字音。 (3)教师抽读,适时鼓励。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识字情况。 2.借助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交流难写的字,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入”,将“入”与“人”比较记忆。 3.学生认真完成课后第三题的“描描写写”,为自己满意的字画上“★”。 五、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指导读诗,读出节奏。 (1)请生赛读,师生共同评价。 (2)根据评价,画出诗的节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能按照这样的节奏朗读吗?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自己练习练习。(3)同桌比赛朗读,互相评价。 (4)全班齐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2.图文对照,了解诗意。 (1)反复吟诵,图文对照,同桌互相说说诗的大致意思。 (2)课件播放与诗相配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全班交流对诗的理解,教师适时点拨。 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尽”“入海流”的意思。这里教师应向学生讲清:鹳雀楼距离黄河入海处有千里之远,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说出这

五言绝句:登鹳雀楼(王之涣)

五言绝句:登鹳雀楼(王之涣)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 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使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 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 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 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 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 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 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 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来说,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 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 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 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 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表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 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 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 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 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 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 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 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黄河颂》课后练习答案

《黄河颂》课后练习答案 《黄河颂》课后练习答案 《黄河颂》练习与研讨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歌词。 这首歌词以气势取胜。朗诵时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内心感情,如果能够调动学生产生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就可以产生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就可做到有感情地诵读。不宜过多过早对学生施加朗读技巧的训练指导。 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歌词内容。教师应注意题目中包含的两个深浅不同的层次。第一问是从表层设问,首先应该抓住“黄河的气魄”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反复感知课文,感受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其次,应该注意到“从哪些方面”这一要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第二问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创作的目的。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3、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体会诗歌的两种美学风格──崇高与优美。但在教学实际中,不必过分在术语上纠缠,应通过对具体作品的感知来把握这两类诗的特征。

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词属于这类风格;上学期学过的何其芳的《秋天》、郭沫若的《静夜》则属于委婉含蓄的诗。

王之涣《登鹳雀楼》意思及全诗赏析

王之涣《登鹳雀楼》意思及全诗赏析 本文是关于王之涣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出自“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全诗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品信息: 【名称】登鹳雀楼 【年代】唐 【作者】王之涣 【体裁】五言绝句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诗歌鉴赏: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

登鹳雀楼原文翻译赏析

登鹳雀楼原文翻译赏析 《登鹳雀楼 》是作者王之涣 登高临远的一首传世佳作。寥寥数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气象雄浑、意境寥 廓的图画。现在我们就走进这首诗,一起去感受那雄伟的境界。以下是小编整理 的登鹳雀楼原文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 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 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创作背景 】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

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 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赏析 1】 这首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 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 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 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 其朴素、 极其浅显的语言, 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 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 也如临其地, 如见其景, 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 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 在视野的尽 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 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 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 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 楼上, 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 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 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 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 的光辉, 此时显得更加暗淡, 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 至于“黄河”。 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 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 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 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 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 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 更远, 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 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 “更上一层楼”。 “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 上”词语 中包含了多少希望, 多少憧憬。 这两句诗, 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既别翻新意, 出人意表, 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 十分紧密;同时, 在收尾处用一“楼” 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 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 而诗人还想进一 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 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

【新教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我们的教材安排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登鹳雀楼》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的第17课,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上鹳雀楼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名诗。其中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深刻哲理,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 二、预设目标 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少等特点,预设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情感方面: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技能方面:能初步学会借助插图、工具书等途径学习古诗。 三、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四、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节课学生要通过读、想、议、画、比、写等形式,主动地探求知识,进入古诗的意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积极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 五、设计思路

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等特点,针对所设计的重难点,这节课要尽量体现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的精神。着重采取读、想、议、画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读质疑,教师辅以重点点拨,引导学生从诗句意思中理解生活哲理,领悟奋发向上的精神。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解题质疑 1、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唐代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以及自己读了课题想要提出什么问题。 3、简介《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王之涣是唐朝非常著名的一位诗人,小时候就聪明过人。成年后,曾做过官,但被人诬告就辞去官职。游历祖国名山大川结交文坛名人,前后达15年之久。后又当官,业绩显著,就要高升时,不幸得病去世。但性格豪爽,他的诗写得非常好,《全唐诗》中存有六首绝句。其中《登鹳雀楼》和《凉州词》最为有名。 4、介绍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的原因,指名说一说自己登上高处远眺的所见和心理感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生字字音,结合课文插图,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2、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释字义。 3、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4、读一读,想一想:哪两句诗是写景的?哪两句诗是写作者的感想的?(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指读古诗,教师范读。老师的读法与同学们有什么不同?(老师读的有节奏)

加强信息技术学习 提高教学质量(个人计划)

加强信息技术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铁西二小 石明坤 2017年9月

加强信息技术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个人教学工作在贯彻学校工作要点的基础上。继承并完善上半年校本培训、信息化建设、教与学方式转变、等方面好的做法。反思不足,增强学习,开放视野,立足实际确定工作重点,找准问题实现突破,确保个人教学工作的完成。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深化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师生共建习惯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过程监控验收。 2.推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有效应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融合为一体,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知识水平的提升,促进自身信息技术素养提升。 3.加强基本功学习。加强“三字一话(画)”学习力度,为培养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备课、上课与听课方面。 备课,将电子白板的运用作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之一,提前准备好所需资源;集体备课后,按时间要求及时上传。上课,教案中设计、计划了电子白板相关资源的使用,一定贯彻执行。教学反思,结合课堂教学做好教学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听课,认真听骨干教师和领导的引路课,后

认真研讨,虚心向领导和骨干教师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提高。通过听课与评课吸纳闪光点,驾驭到我们教学工作的实践中。 (二)、深入理解教材,深化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深究信息技术使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以批注式阅读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共建习惯课堂。 一是继续一以贯之养成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三个一”。二是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能使用学校统一的符号。三是合作学习习惯,能够把自己的理解说清楚、说通顺,在交流中质疑答疑。四是能够使用工具书及信息技术手段助力学习。 2、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教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 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小学生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一是总结提炼学科学习的基本方法,如: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并能应用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二是采用“引”“扶”“放”,“兵教兵”“兵带兵”的方式,具体指导,个个教会,让学生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3、让信息技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实现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呈现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提高课堂实效。二是利用信息技术优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三是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教案

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本课生字,会写本课字。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能力目标: 在本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书写5个字,并且要认识6个生字。 教学难点: 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难点为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起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一定会走向成功。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散想象、有感情朗读及诵读,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从本质上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但是,我听说这位诗人特别喜欢接见那些会诵读古诗的小朋友,你们说这可怎么办?生:我会朗诵古诗。(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 师:好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朗诵一下你知道的古诗吧。生:(朗诵古诗)师:你们知道这么多古诗,真是棒极了!我想这位唐代诗人王之涣早就想见一见你们了。(出示诗人画像)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间评: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近古诗,在认识诗人王之涣时,设计了一个小难题,并且学生争先恐后地朗诵自己知道的古诗,不仅创设了学诗的情

境,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1.初读感知 师:首先请同学们对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生:(自由读古诗) 2.检查读的效果 师:刚才在古诗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生字。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引导并检查学生认识本课生字状况) (1)难读字音:尽(出示“尽”的生字卡片); (2)易读错字音:入、日。(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 (3)需要读准、读好的11个生字: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电脑屏幕显示生字) 3.同桌互相检查,质疑答疑 师: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生:(说说对本文大意的理解,或是对词语、字的认识。) 师: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老师帮帮你。生:(针对自己不懂的词、句或诗句向全班提出问题,尽量让其他同学来答疑。)间评:问题来源于学生,答案也应充分相信学生。如果回答不准确,老师再启发引导,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答疑的良好自学能力和习惯。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老师来读。 (2)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播放古诗画面,配合音乐,学生评议。) 间评:采用学生互相评议的手段,激发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向朗诵有感情、节奏准确、吐字清晰的同学学习,并且在音乐、图画的渲染中,感受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内涵。 (1)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诵,仔细地想象登上鹳雀楼时看到的壮观美丽的景象。(放录音)

王之涣《登鹳雀楼》全诗翻译赏析

王之涣《登鹳雀楼》全诗翻译赏析 本文是关于王之涣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一: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翻译二: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 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 赏析: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1-2] 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首二句诗「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苍茫壮阔,气势雄浑。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歌不要生硬枯燥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诗歌不能宣扬哲理。在这首诗里,诗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不到它是在说理,而是理在其中。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的范围》说课稿

《观察的范围》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材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观察的范围》。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创设了猴子观察到的桃子的范围,路灯下的影子,汽车由远及近行驶时,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等学生熟悉的、有趣的情境,这些情境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但学生又很少关注其中是否蕴涵着数学知识,因此选择这样的内容,既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又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同时,教材将眼睛、视线与观察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发展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联系紧密,并伴随学生的推理、想象、交流、创造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4.教材的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提出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了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 (1)谈话法: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2)演示法:小猴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桃子,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观察找到规律。 (3)练习法:练习可以促进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可以进行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智力,本节课设计了不同的练习。 三、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环节 活动一:品古诗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⑵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⑶欲:想要。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⑷更:再。 白话译文: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文学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古诗《登鹳雀楼》教学实录及评课

古诗《登鹳雀楼》教学实录及评课 古诗《登鹳雀楼》教学实录及评课 一、谜语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猜谜。出示猜谜:四四方方,有门有窗,出出进进,人往里藏。 师:根据谜语中的意思,猜个字,谁来猜一猜。 生:床、房…… 师:不对哦,你再来想想,提醒你们这个字跟木有关系。 生:楼 师:对了,你太聪明了。那这个楼去掉左面,右面是“娄”,我们来玩个生字开花 娄加上竹字头是“篓”字;加上‘艹’是“蒌”;加上提手旁是“搂”(搂抱的搂);加上木字旁就是“楼”(楼房的楼,它还可以作为一个姓,知道我姓什么吗?我就姓楼,所以你们可以叫我—生:楼老师 师:对的,你们真是聪明了。可是这些字有表音有表声的字叫—形声字) 师: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诗,学习前我们接着来猜字。 二、初读文本 师:出示:日、山、目的甲骨文,让小朋友们猜猜 生:日、山、目(师指导这是—象形字)

师:这些汉字是祖先创造的,它们蕴藏很多的内容。出示:雀字的甲骨文,来猜猜它是什么字? 生:雀字 师:是啊,答对了,雀指的是体型娇小的鸟儿。这是一个会意字。你们看看它下面是个锥子部,藏着锥子部的还有哪些字啊? 生:准、谁、雁 师:汉字好玩吗楼老师这有写好字的秘诀想知道吗 生:想 师:读字帖(tiè)认结构找主笔 师:伸出手来,一起书写“雀”、“楼”,拿出课前发的书写纸描红一个。楼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小姑娘(写字姿势端正)的图片,小朋友们比不比。 生:比(提醒写字的姿势) 师:有一种鸟的名字也藏着锥子部,是什么知道吗?我来写写:鹳雀楼(板书) 师:谁来读一读 生1、生2、生3:鹳雀楼 师:读的真好,带你们看看鹳雀。出示图片,边看边说在山西省有一座楼,这种座楼常有鹳鸟出现,所以就叫它鹳雀楼。 师:请同学们读读诗,听清楚我的要求是:看清字形,准字音。好开始 师: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登鹳雀楼(指读3个人—齐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全诗翻译赏析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全诗 翻译赏析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①,黄河入海流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③。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陵。太原人。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受人谤毁,去官归乡里。家居15年,又为文安郡文安县尉,在任所去世。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所作从军、出塞等歌诗“传乎乐章,布在人口”(靳能《王之涣墓志铭》),七绝《凉州词》和五绝《登鹳雀楼》(《国秀集》署为朱斌所作)是代表盛唐诗风并为古今传诵的名作。他与着名诗人王昌龄、高适、崔国辅等都有唱和。高适曾在《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一诗中称其“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对他极表钦佩。唐人关于旗亭画壁的故事,也记载了他的诗在当时所受到的赞誉。王之涣诗今仅存 6首,《全唐诗》收录。事迹见靳能《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及《唐才子传》、《唐诗纪事》。 [注释] ①这句描

写太阳慢慢下山时的景象。②这句写在楼上看到黄河奔流远去,眼前仿佛出现了它注入大海的雄伟景象。③穷:穷尽。这两句写要看到更广阔更远的自然风景,就要再往高处攀登。它也含有比喻的意思。今天我们还可以赋于它以新的含义:要有更多的知识,更大的成就,为人民服务得更好,就必须作更大的努力。 [译诗] 落日依傍着中条山沉下了西天,黄河东去一直奔向大海无法阻拦。要想把视野拓展得更宽更远,你就必须向更高楼层登攀。 [说明] 唐代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的名胜。楼在西南城上,高三层。它的东南是中条山,西面可以俯瞰黄河,因常有似鹤的飞禽鹳(guàn灌)雀栖息在上面,所以叫鹳雀楼。这首诗境界开阔,精神积极向上,虽然前两句和后两句都是对句,却自然流畅。这是一首被传诵的很有名的小诗。 [赏析] 《登鹳雀楼》的诗眼在一“穷”字上。“穷”,“穷尽”的意思。作者好像站在极高之处,俯瞰世界:平视,则见日没西山,一片残阳余晖;俯视,则见黄河回折入海,一曲奔腾乐章。然若想望到一个更开阔、更高远的境界,就要再登高一步,展现一副男儿胸襟!末尾两句,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