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节能船舶

日本节能船舶
日本节能船舶

日本最新开发的绿色船舶

系统、逆变器驱动辅机、鲸背甲板船首、低风阻居住舱室等。

在燃料电池推进船舶方面,IHIMU公司于2009年10月宣布将开发世界首艘充电型渡船,预计首艘实船可于2015年投入使用。该船约250吨,船上的蓄电池组采用5000kW大容量锂电池,经过6~8小时充电可以航行120公里。使用电力推进后该船将实现CO2的零排放,而且节省了额外的辅机类设备,不过该船的造价预计比同规模的柴油机船高60%。

另外,IHIMU开发的反转螺旋桨系统可以减少CO2、NOX、SOX的排放,节省10%的油耗,具有较高的冗余度,该技术在实船中的应用已超过20年。

IHI开发的“eFuture 13000C”集装箱船

“MALS-14000CS”集装箱船

三菱重工(MHI)集团开发的“MALS-14000CS”集装箱船采用了多种环保技术,可以减少35%的CO2排放量。该船采用的主要环保措施为:通过优化船型设计,桥楼前移,废气烟囱布置在尾部,居住区以下空间也可以装载集装箱,匹配双机双轴推进可以降低24%的CO2排放量;采用MHI和日本邮船共同开发的空气润滑系统,可以减少10%的CO2排放量;采用电控柴油机和安装废气回收系统,可以减少5%的CO2排放量。据了解,“MALS-14000CS”未来还将安装SOX吸收装置以清除SOX,并通过安装一套压载水处理系统进一步提高船舶环保性。据了解,2010年4月,该空气润滑系统首次安装在14538GT 的重载运输船“邪马台”号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最多可以降低12%的能耗。

此外,MHI还开发出新一代16.5万m3的MOSS型LNG船,该船采用连续的货舱盖,可以降低船体10%的用钢量;采用MHI开发的“超燃气轮机”推进系统,与常规蒸汽轮机相比可以减少20%的油耗,降低15%的排放。该船总长约为290米,宽50.4米,设计航速

约为19.5节。

在其它绿色船舶技术的开发应用方面,MHI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如:该公司建造的8083GT“Ferry Akebono”号渡船采用双机单桨推进系统,这种布置在沿海船舶中首次采用,可以分别减少13.3%的CO2和24.3%的NOX;世界首套混合定距桨吊舱推进系统于2004年安装在“Hamanasu”号客滚船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5年的运营中油耗降低20%;开发了LNG燃料推进装置,低速柴油驱动设备的直接喷气系统即将开始测试;开发了多套热能回收系统,动力涡轮发电机和混合涡轮增压器;MHI开发的另外一些环保节能技术还在测试中,目前尚不具备经济性,如6200车位的“Auriga Leader”号和6500车位的“Toreador”号汽车运输船上分别安装了40kW和10kW的太阳能板。

“MALS-14000CS”集装箱船的主要减排途径

“neo Supramax 66BC”散货船

2010年,三井工程与造船公司(MES)宣布成功开发一型能够减少30%碳排放量的6.6

万载重吨环保散货船“Neo Supramax 66BC”号。据了解,该型船总长200米,宽36米,吃水12.9米,服务航速14节,尺度设计充分考虑了2014年巴拿马运河拓宽后的状况。新环保散货船设计有高级型和标准型两种,其中高级型可以降低21%的碳排放(以t/m 计算),另外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的应用最终达到降低30%的碳排放。

三井工程与造船公司开发的环保型船舶和设备还有,可以减少30%CO2排放的VLCC和灵便型散货船,主要的减排途径为:通过优化船型设计减少10%的排放,通过改进推进系统减少10%的排放,通过涂层和其他措施减少10%的排放;2010年该船厂为Lepta航运

公司建造了1艘17.7万载重吨散货船“Leo Felicity”号,该船布置有日用柜、沉淀柜、污油柜各2组,可以在进出硫排放控制区时方便地转换,主机采用三井-MAN B&W 6S70MC-C型柴油机,满足IMO关于废气的环境标准;MES还开发了环保型铁矿石运输船“Brasil Maru”号,该船采用最新的电脑模拟技术进行开发,实现了极好的推进性能,主机也满足IMO的废气排放规定。此外,MES还研制废热能利用设备和系统、压载水设备等。

三井工程与造船开发的“Neo Supramax 66BC”散货船

17.7万m3 MOSS型LNG船

川崎重工下属的坂出船厂为东京LNG运输船公司建造的1艘17.7万m3的MOSS型LNG

船安装有先进的再加热蒸汽轮机“川崎URA装置”,可以通过将高压涡轮机中出来的蒸汽重新送回锅炉进行再加热处理,然后送至中压涡轮机,以获得更高的热效率,与传统蒸汽轮机相比可以节省15%的燃料消耗。此外,该船还通过优化船体型线、安装节能设备(如配有反向减摇鳍的半导管系统,配有减摇鳍的球型舵)等措施提高推进效率。通过以上节能措施,该船运输每单元货物的能效比普通LNG船约提高20%。该LNG船总长300米,型宽52米,8.5万载重吨,设计吃水11.5米,航速为19.5节。

川崎重工开发了一型18万载重吨的节能型散货船,该船采用多种节能技术提高燃油效率,包括采用1台两冲程节能柴油机,1个高效螺旋桨,配有反向减摇鳍的半导管系统,配有减摇鳍的球型舵(该设备还被用于川崎5.8万载重吨系列等散货船上)等。此外,该型船还配置有双壳燃油舱和电力甲板机械,可以防止海上污染。据了解,2009年11

月~2010年6月,川崎重工共交付了4艘该型散货船。

川崎重工开发的17.7万m3 MOSS型LNG船

SK船首

2010年6月,日本新来岛船坞公司成功开发了环保型船首SK,该项目开始于2007年,采用最新的理论计算优化了水线以上的船首形状,通过分散船首的入射波进而减小了船首的兴波阻力。经过水池试验验证,SK船首最多可以减少30%的波浪阻力,达到降低能耗和减少CO2排放的效果。此外,目前该船厂还与九州大学共同研究高效螺旋桨K3,该螺旋桨和SK船首将作为一种标准配置应用到中型散货船上。

新来岛船坞公司开发的SK船首

第三代成品油船MR-III

2010年,尾道船厂交付了新开发的第三代成品油船(MR-III)“Maersk Murotsu”号。在MR-III型的最初设计方案中,尾道船厂考虑了4个设计主题,分别是环保、安全、操作、维护。在环保方面的设计为:在尾轴管上配置空气密封系统,可以降低燃油泄漏的可能性;安装新开发的“尾道平行鳍”,可以提高5%~6%的螺旋桨效率;采用“尾道直线船首”,可以减少兴波阻力;上层建筑采用倾斜表面设计,可以减少16%的空气阻力。据了解,MR-III型成品油船的居住室采用独特的外形设计,不仅可以降低空气阻力,而且外形优美。“Maersk Murotsu”号总长182.5米,型宽32.2米,吃水12.9米,5万载重吨,服务航速15.3节,油舱容积为5.5万m3。

尾道开发的第三代成品油船MR-III

30万载重吨铁矿石船

2010年,万国船厂交付给Kemp海事公司1艘30万载重吨Unimax型铁矿石船“Oita Maru”号,该船安装有1台ME电控柴油机,通过电动调整燃料喷射和排气阀以保证在任何载荷下维持最佳燃烧环境,从而降低油耗和排放。该船安装有万国船厂开发的抗浪球鼻(surf bulb)、超流导管(SSD)、斧型船首等节能设备,相比于普通大型铁矿石船,该船可以极大地提高推进效率,减少燃油效率。该船总长327米,宽55米,吃水21.4米,29.7736万载重吨,航速14.5节。

8.3万载重吨巴拿马型散货船

2010年,Sanoyas Hishino明昌公司交付了8.3万载重吨巴拿马型散货船系列中的第12艘“Global Star”号。为了提高推进效率,该船安装有1台低速长冲程MAN B&W 6S60MC-C 型柴油机,并匹配1个高效螺旋桨。该船还安装有该船厂拥有专利的Sanoyas前后鳍(STF)节能设备,最多可以节省6%的油耗,并减少CO2排放量。为了提高船舶的环保性,该船还采用了其他一些环保措施,比如燃油舱采用双壳结构,压载舱采用无焦油涂层,为主机室提供一套独立的舱底分离系统。“Global Star”号总长229米,宽32.24米,吃水14.55米,服务航速为14节。据了解,Sanoyas公司还将STF等节能设备应用在12万载重吨散货船和12.3万m3的散装碎木船等船型上。

2000车位汽车运输船

日本旭洋造船公司开发了一型2000车位的节能环保型汽车运输船,采用半球形船首和流线型船体,具有独特的抗风阻外形,与普通的汽车运输船相比,这种新型汽车运输船最大可以减少50%的风阻。该船如果在北大西洋常规海洋气候条件下航行,以75%的速

船舶节能减排

和专业人员尽快到位,资金投入及时兑现,并继续加强商务环节的节能降耗。 2007年,广远能耗降幅实现阶段目标 经统计,广远公司三家控股、全资公司2005、2006、2007三年的千吨海里油耗分别为:5.43、4.77、5.0千克;单位能耗分别为:1.298947、1.244104、0.998336 吨标准煤/万元;2007年单位能耗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23.14%,能耗降幅实现阶段性达标。其中中远航运2007年单位能耗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20.5%,中远远达下降42.1%;中远南方下降6.5%。 2008年的节能减排工作,应当以2007年在节能减排领域作出的诸多实践和取得的经验作为基础,细化措施,抓好落实,巩固提高。因此,我们在此对2007年的节能减排工作作一次精彩回眸。 全方位打造节能减排工作网络 广远自2005 年起就成立了公司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广泛开展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2007年,按照国家和集团的要求,又制定了节能减排活动方案,成立了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成立了几个专业指导小组,如航运小组、岸产小组、本部机关小组,分别指导各个模块的节能减排工作;同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节能减排联系工作制度,包括信息报送制度、会议联系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考核评估制度、奖励制度等。在联系制度中,对日常工作规定了规范性工作流程,建立了信息通报机制,对考核和奖惩作出了原则性规定。此外,还在制度中对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办法作出了暂行规定。 在完善体系、落实责任的基础上,2007年,广远对各下属航运公司船舶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调研,掌握节能减排技术使用情况,跟进新技术在船使用情况;同时要求各航运公司对新造船严格按照高标准来选设备,确

船舶设计中的节能技术研究 沈伟萍

船舶设计中的节能技术研究沈伟萍 发表时间:2018-02-26T11:21:14.4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作者:沈伟萍 [导读] 摘要:海上运输已经成为环球贸易货物流通的主要载体,因此,船舶运输的各项属性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对于现代船舶的设计,安全环保经济是衡量其是否优秀及符合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摘要:海上运输已经成为环球贸易货物流通的主要载体,因此,船舶运输的各项属性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对于现代船舶的设计,安全环保经济是衡量其是否优秀及符合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这三者之间是互相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船舶安全性是环保和经济的前提,如果船舶安全性较差,即使再环保经济也是没有意义的。本文对船舶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和措施进行研究,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关键词:船舶设计;节能技术;环境污染;节能减排 引言 近年来,造船业发展迅速,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造船业浪费资源、污染水源、大气的情况较为普遍,这显然不符合目前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与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绿色船舶”的概念应运而生,此种船舶在设计、制造及运行方面都以环保为目标,对提高船舶质量,促进造船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1我国船舶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绿色航运革命”中,我国政府部门对船舶行业的未来发展模式做出了调整与改革,例如,政府决定分阶段集中控制NOX、燃油含硫量,分阶段提高限制空气污染的标准等。另外,我国针对船舶行业运营指数、设计指数、管理计划等方面,提出了多次调整与修改。这就表明,在同时面临经济市场发展需求与国际竞争压力的背景下,船舶行业需将节能减排转换成有力的竞争工具,即不可忽视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状态。 2船舶设计中减少污染的措施 2.1在螺旋桨上设置舵球等装置 如下图1所示,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大多数的船舶企业会在船舵的前端螺旋桨的桨帽处安装舵球,以及在舵叶两旁安装推力鳍。通过舵球可以降低螺旋桨的尾流因为阻力带来的动力损失;并且通过舵叶两侧的推力鳍调整了水流的角度,这样能够更好与螺旋桨尾流相匹配,并且能够将其转换为螺旋桨的旋转动力,从而推动船舶前行。 2.4废气处理技术 在船舶上安装废气净化器,充分利用废气循环系统的作用,将能够污染海洋环境的不良气体转换成良性气体。因此,废气处理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船舶面临的减排压力,体现节能减排技术在船舶设计方面的现实意义。由此可见,为完善船舶设计方案,使其满足现实需求,设计人员需以新能源作为突破口,以免在后期航运环节出现运行障碍、结构混乱等问题。 2.5使用燃料电池 绿色船舶所用到的燃料,要体现绿色环保的理念,比如将可再生能源的能量消耗之后通过特殊的装置直接转化成热能以及纯净的热水,这些热能转化成某些设备的采暖,而这些生产出来的纯净的水蒸气在通过一些过滤水装备把它转化成可直接引用的水源,像这些在海洋上运输的船舶,水源的获得是很珍贵的。所以用可再生能源做船舶燃料不仅可以对燃料所产生的热能和水蒸气进行能源的再生和合理的运用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结语 能源紧缺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决定未来船舶的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之一将是节能环保技术的先进性。在船舶业的发展中,对于高新技术的运用以及绿色环保理念都在积极的实施,中国是一个东面和南面环海的国家,所以对于航运业的发展非常注重,为了将我国建造成一个航运大国,就要加强船舶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宁.船舶制造的绿色制造技术分析[J].珠江水运,2017,(01):88-89. [2]陈韫韬.船舶节能技术发展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7,39(04):1-3. [3]张信学,赵峰,王传荣,曾晓光,赵俊杰.绿色船舶技术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6,18(02):66-71.

船舶节能减排的建议及思考

船舶节能减排的建议及思考 一、管理节能 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是管理出效益的最有效方法。 1.建立科学的管理节能模式 管理节能的基本原理就是把管理学的理论与我们企业管理的实践有机结合,实现社会、企业与员工发展目标的和谐统一。 下面提出一组管理节能与技术节能的关系模型如下图 图1 管理节能与技术节能的关系模型图 2.船舶能耗定额管理 根据各船舶主机不同型号不同作业原理和方式,通过实船测量与科学统计,分别制定不同的油耗标准:(1)平均每小时耗油量。(2)船舶耗油量和创造的收入之比。实际产出与投入之比,不仅反映船舶的生产效率,而且也反映能源利用水平。这样不仅可以对同一时间船与船之间的能源利用率进行横向比较,而且对同一船舶在不同时间内的能源利用率也可以纵向比较,便于节能效果分析。 二、技术节能 技术节能有多种形式,在此本人总结了过去两年多在洋山港拖轮工作的4 点节油经验。以下计算均以海港1 05 轮——2974 千瓦——4000 匹马力拖轮为例,其它船舶可以类推。 1.合理缩短航程

拖轮的油耗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接送引水及其护航航行的油耗。要是能合理的缩短航程那肯定将节省大量的油耗。接送引水以及护航作为我们作业的一项日常任务,每天大约有4-5 个往返。按正常航路从小洋山工作船码头到Y5 灯浮的距离为12.8NM(海里),一次往返就是25.6NM,全速航行的油耗大约为1t,即每海里油耗大约为0.04t。 从箫萁岛到虎啸蛇岛到Y7 这一段直线航路与Y7 至Y5这一直线航路有一较大交角(如上简图)。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跟着大船沿着这一正规航路行驶,这样的航程为2.3+3.3=5.6N 而如果我们改进航路,一过虎啸蛇岛马上转向直接朝Y 5 方向航行(航向105°,如上简图中红线),这样的直线航程为5.1NM 比原来缩短了0.5 海里,这样的话一次往返就缩短航程1 海里,每天按4 次往返的接送引水量计算的话就可以节油0.16t,一个月就可以节油4.8t,一年就是57.6t,经过我多次航行的实践,证明这条航路是可行的、安全的。 2.经济航速的使用 营运船舶常用的经济航速的概念有三种:最低燃油消耗率航速、最低燃油费用航速、最高盈利航速。用于考核节能减排效果时通常采用最低燃油消耗率航速。一般认为我们拖轮是没必要使用经济航速的,因为航程短,时间紧,使用经济航速的可操作性低。但对于我们洋山港的拖轮来说很多时候是有必要的,接送引航员这项工作就大有文章可做了。引航站的计划一般是按照我们静水额定航速13 节来计算的,提前一小时送往Y5,在逆潮和平潮时一般可以比较准时的到达Y5,而顺水时一般就会提前10—20 分钟到达Y5。 以下几种情况时有发生:1、在码头先接引水比正在开的外轮早15—30 分钟出发,或是码头没有开船直接送进口外轮,我们经常会比外轮早到Y5 15-30 分钟。2、送好引水后不跟靠直接回码头休息。3、送好引水后跟靠,顺潮流进港,全速比跟靠外轮快,这时可以把速度调整到和外轮差不多在前面为其领、护航。 第1 种情况要求我们密切注意AIS 外轮信息,控制好速度,确保准时到达上引水地点。第2 种情况就要求我们要有一种高度的节油意识,以公司的利益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因为平时的工作确实很忙,大家都想早点靠码头休息一下。第3 种情况是比较容易执行的,因为跟在外轮边上航行很简单,不需要和来往船只交会避碰。 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船舶油耗与航速之间的关系。船舶耗油量主要与航速V,船舶排水量D 和航程S 有关。船舶航行单位时间耗油量Q(单位:t)与船舶排水量D(单位:t)和航速V(单位:Kn)的关系式为:Q∝D2/3?V3船舶航行耗油量F(单位:t)与航速V(单位:Kn)和航程S(单位:n mile)关系式为:F∝V2?S单位时间耗油量Q 随航V 速变化的曲线如图:

船舶节能技术

GDOU-B-11-213《船舶节能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节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各种节能技术及其应用,内容包括:能源概述、船舶动力装置节能系统的主要热能回收设备、船舶动力装置的余热利用、减少船舶需求推进功率的方法、轮机营运管理及舱室辅机的节能技术、船舶动力装置节能动向及船舶能源展望。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程是轮机工程(陆上)专业选修课之一,主要阐述能源科学的内涵,对能量与能源的概念、能源资源、能量的转换与储存作了讨论,特别是对各种节能技术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发动机所用能源有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对各种节能技术有较好的掌握,同时也是对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一次提高。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节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各种节能技术及其应用,内容包括:能源的基本概念、船舶动力装置节能系统的主要热能回收设备、船舶动力装置的余热利用和减少船舶需求推进功率的方法、轮机营运管理及舱室辅机的节能技术、船舶动力装置节能动向。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 1. 了解能源的基本概念; 2. 了解船舶动力装置节能系统的主要热能回收设备; 3. 了解船舶动力装置余热利用的方法; 4. 了解船舶动力装置减少船舶需求推进功率的方法; 5. 了解轮机营运管理及舱室辅机的节能技术; 6. 了解船舶动力装置节能动向。 三、面向专业: 轮机工程(陆上)专业 四、先修课程:

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船舶原理、航海认识实习、金工实习。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本课程是《船舶柴油机》、《辅机》、《船舶原理》等专业方向课的后续课程,是这些课程内容涉及的热能动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绪论(4学时) 第一节能源的基本概念 能源的概念及分类(B);船舶能源使用概况(B)。 第二节船舶节能的途径 机械方面(B);船体方面(B);运行与管理方面(B)。 第二章船舶动力装置节能系统的主要热能回收设备(4学时) 第一节余热锅炉 余热锅炉的功用与组成(A);余热锅炉的结构形式(B)。 第二节吸收式热泵技术 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B);热泵节能效益(B)。 第三章船舶动力装置的余热利用(8学时,作业1次) 第一节热机能量平衡分析及余热的合理利用 热机能量平衡分析(B);余热的合理利用。 第二节柴油机动力装置排气余热利用系统 排气余热转换成加热热能的系统(C);排气余热转换成电能的系统(C)。 第三节柴油机动力装置冷却热量及其利用系统 利用冷却热量作制淡装置(C);利用冷却热量作加热器的热源(C)。 第四章减少船舶需求推进功率,降低主机燃油耗量(4学时) 第一节提高船舶推进性能,降低主机的配置功率 改进船型与降低船舶阻力(B);选配节能螺旋桨(B)。 第二节主机优选与机桨匹配节能 主机经济选型(B);机桨匹配节能(B)。 第五章轮机营运管理及舱室辅机的节能技术(6学时) 第一节泵和风机的节能原理和途径 泵和风机的工作特性(B);泵和风机的节能原理(B)。 第二节主机轴带发电机节能 主机轴带发电机的采用(C);主机轴带发电机运行中的问题(B)。 第三节合理用油,降低燃料费用

谈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及相关措施

谈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 素及相关措施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谈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及相关措施【内容摘要】:为了切实推进船舶航行安全工作,保障安全形势的稳定,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达到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的目标,本文从“人、船、环境、管理”四个方面来具体分析船舶航行安全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船舶、航行安全、人、船、环境、管理、对策。 [Abstract]:inordertopromotethesafenavigationwork,toguaranteethe stabilityofthesecuritysituation,andreducethelossofthelivesandpr opertyofthepeople,achievemoresecurity,theseavoyagemorecleantarg et,thispaper,fromthe"people,ship,environmentandmanagement"foura spectsofthevoyagetotheanalysisofthesecuritysituation,andputforw ar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 [Keywords]:ships,navigationsafety,people,ship,environmentandman agement,strategy. (一)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及原因 1.人的因素

(1)船员安全意识淡薄 船舶海上航行时,船员没有严格遵守《雾航规则》、《72海规》等规定,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思想麻痹、心存侥幸或以想当然的态度对船舶实施操纵。如2010年4月3日“SNHO.1”轮在澳大利亚大堡礁海洋公园附近水域搁浅事故就是因为大副接二副班后,大幅并没有测量到转向点的距离也没有测量到转向点的时间,只是想当然地认为到1700时转向075°就可以避开危险,在加上他非常疲劳,安全意识的淡薄促成了事故的发生。 (2)船员心理素质差 在船舶遇到紧迫局面或异常情况下,船员应急能力差,惊慌失措,没有那种顽强的战胜困难的意志与毅力,既不能运用良好的船艺,也不能采取果断有效的手段避免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的损失,一味的盲目地采取措施,或以消极的方式坐等事故的发生。 (3)船员技能不熟练 虽然技能与知识素有密切的关系,然而在本质上却各有其特殊的内容与要求。即使理论知识学得特别好,但没有从事船舶操纵的实际经

海运船舶节能减排国际共享课程建设

海运船舶节能减排国际共享课程建设 一、项目概况: 由上海海事大学主办的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事亚洲技术合作中心(MTCC)于2017年成立于上海。作为国际海事组织驻亚洲的特别功能机构,中心以“服务一带一路“桥头堡”“唱响国际海事“中国音”为宗旨,以“服务全球航运业和国家战略实施、提高全球航运海事标准建设参与度”为目标,深度参与国际海事类组织活动,以全力打造高度国际化、顶级的国际航运技术交流合作平台。 为进一步扩充航运节能减排技术基础、开展更广泛航运节能减排技术合作,为下一步的国际海事合作提供技术资源。结合新冠疫情情况下的国际航运减排发展、港口温室气体减排、智能船、运输效率提高等趋势,拟建设船舶能效评估,主要船舶减排和能效技术分析2门英文专业课程。课程建设基本要求说明如下。 二、建设内容 建设用于全球海运节能减排能力建设的专业英文课程2门。 三、课程需求 课程一船舶能效评估 在船舶节能减排规则持续收紧背景下,船舶对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总体上逐渐加快,为推动各类船舶更大力度使用绿色技术和鼓励新造船对绿色技术的使用,航业中出现了以船舶能效评估为手段的“绿色船舶”评价机制,本课程重在介绍船舶能效评估的意义和实施要点等。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船舶能效评估背景与意义 2) 船舶能效评估实施状况 3) 船舶能效评估实施方法

4) 船舶能效评估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课程二主要船舶减排和能效技术分析 本课程重在详细分析和介绍代表性船舶节能减排技术的实施方案,以推广和应用这些代表性的节能减排技术。建议性的节能减排技术为:JIT(Just in Time Arrival)、双燃料、速度优化。 1)JIT 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1) JIT技术概要 2) JIT实施要点和条件 3) JIT 实施的困难和挑战 4) 适用的船型 2)双燃料 1) 船舶双燃料应用概述 2) 船舶双燃料实施要点和条件 3) 船舶双燃料实施的困难和挑战 4) 适用的船型 3)速度优化 1) 船舶速度优化实施概要 2) 船舶速度优化实施的要点和条件 3) 船舶速度优化实施的困难和挑战 4) 适用的船型 四、课程建设要求 1)使用最新的国际海事资料和行业参考;

节能减排措施

节能减排措施 节能减排工作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企业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的新的任务和挑战。在参加国投集团节能减排工作的培训后,我们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现根据国家节能减排文件精神,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节能减排工作措施如下。 一、节能工作 一)做好关于节能工作的宣传,使节能的观念在群众中深入人心,做到人人心中有节能,事事都想到节能。 二)具体技术措施 1.节约电能 1)加强对港区内施工单位临时用电的管理,做好每家单位的计量工作。 2)加强对现场照明设施的统筹管理。根据季节对照明设备调整设置自动开、关时间;如遇特殊天气情况可手动对开关时间进行微调。 3)优化流程启动顺序,合理调度生产流程,降低沿线设备的流程空运转率,并将其做为考核指标对相关单位及人员进行考核。 4)流程启动时优化皮带机高压电机驱动站各组电机的启动方式,

用最少的电机数启动流程,在皮带载荷逐渐增大时逐渐增加启动的电机数。 5)优化流程启动方式,在料流到达之前,使转动的皮带达到最少。 2.节约油料 1)对各燃油设备制定相应的定额指标。 2)保证各用油设备工作状况良好,不出现因设备故障而增加油耗的情况。 3)现场设备所用齿轮油、液压油实行定期检测,按质换油,尽量不按期换油,避免浪费。 3.节水 1)对用水管道、阀门等进行全面检查,坚决杜绝跑冒滴漏。 2)循环利用废水,做好雨水的收集。 3)优化洒水工艺,根据天气情况、煤种合理布置洒水任务。 4)进行工艺改造,船舶压仓水及时回收。 二、减排工作 1.加强对锅炉房的管理,将锅炉保持良好状况,煤燃烧充分,减 少SO2的排放。 2.建设污水利用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处理回收再利用。 3.建立一套全面的煤尘管理体系,首先要制定堆、取料机相关操 作规程,规范堆取作业,减少扬尘;其次,充分利用干式除尘、湿式除尘设备。 4.建立粉尘监测系统,对煤尘实施动态监测,并以此指标指导作

船舶冷藏集装箱变频节能技术研究与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船舶冷藏集装箱变频节能技术研究与设计 1、前言 目前,被称为“运输革命之婴”的集装箱运输,是运输方式的革命,是技术上的巨大进步。尤其是冷藏集装箱,由于它能将备种货物始终保持在备自最佳的低温,向世界任何地区进行大撼、快速和廉价的运输,所以已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项重要运输手段。由于冷藏集装箱自带制冷机组这一独特的结构,已对冷藏船、冷藏列车、冷藏汽车等传统冷藏运输方式产生了冲击,现已成为国际冷藏食品贸易的最重要运输工具。它既适合外贸冷藏运输,又适合内贸冷藏运输。冷藏食品消费量的增加,促进冷藏运输业的发展,目前国家已注意到冷藏集装箱的多式联运是今后冷藏运输的发展方向,并在不断完善冷藏运输链各个环节,相信内贸运输使用冷藏集装箱的数量会越来越多。 全球冷藏运输货物的增加,预示着对冷藏集装箱新箱需求量增加,加上旧箱需要淘汰,可见世界对冷藏集装箱的需求量可观。由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能耗剧增的矛盾日益加深,提高经济效益,发展节能技术成为船舶冷藏集装箱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变频技术:运用于船舶冷藏集装箱等多方面的一种比较可靠的节能技术。在变频技术中PAM技术与PWM技术主要是通过调节频率来调节压缩机转速,来改变冷媒的流量。 2、发展现状 在“冷藏链”技术中,常规的冷藏运输工具是冷藏列车、冷藏汽车、冷藏船或船舶冷藏货舱。近年铁路冷藏列车、公路冷藏汽车均有较大的发展,而水上冷藏船和冷藏舱虽有一定的扩大,但发展更迅速的则是冷藏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的特殊结构和应用条件,已对冷藏列车、冷藏汽车、冷藏舱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有迫使传统的三大运输工具向冷藏集装箱运输方式集中的趋势。 冷藏集装箱具有特殊的隔热结构,可靠的制冷保温功能,完善的自动控

船舶节能减排措施

船舶节能减排措施 船舶节能已成为世界各国造船界和航运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他关系到节约燃料资源和费用、环境保护以及船舶运营经济效益等问题。以下是WTT小雅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船舶节能减排措施 一、管理节能 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是管理出效益的最有效方法。 1.建立科学的管理节能模式 管理节能的基本原理就是把管理学的理论与我们企业管理的实践有机结合,实现社会、企业与员工发展目标的和谐统一。 2.船舶能耗定额管理 根据各船舶主机不同型号不同作业原理和方式,通过实船测量与科学统计,分别制定不同的油耗标准:(1)平均每小时耗油量。(2)船舶耗油量和创造的收入之比。实际产出与投入之比,不仅反映船舶的生产效率,而且也反映能源利用水平。这样不仅可以对同一时间船与船之间的能源利用率进行横向比较,而且对同一船舶在不同时间内的能源利用率也可以纵向比较,便于节能效果分析。 二、技术节能

技术节能有多种形式,在此本人总结了过去两年多在洋山港拖轮工作的4 点节油经验。以下计算均以海港105 轮--2974 千瓦--4000 匹马力拖轮为例,其它船舶可以类推。 1.合理缩短航程 拖轮的油耗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接送引水及其护航航行的油耗。要是能合理的缩短航程那肯定将节省大量的油耗。接送引水以及护航作为我们作业的一项日常任务,每天大约有4-5 个往返。按正常航路从小洋山工作船码头到Y5 灯浮的距离为 12.8NM(海里),一次往返就是25.6NM,全速航行的油耗大约为 1t,即每海里油耗大约为0.04t。 从箫萁岛到虎啸蛇岛到Y7 这一段直线航路与Y7 至Y5这一直线航路有一较大交角(如上简图)。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跟着大船沿着这一正规航路行驶,这样的航程为2.3+3.3=5.6N 而如果我们改进航路,一过虎啸蛇岛马上转向直接朝Y 5 方向航行(航向105°,如上简图中红线),这样的直线航程为5.1NM 比原来缩短了0.5 海里,这样的话一次往返就缩短航程1 海里,每天按4 次往返的接送引水量计算的话就可以节油0.16t,一个月就可以节油4.8t,一年就是57.6t,经过我多次航行的实践,证明这条航路是可行的、安全的。 2.经济航速的使用 营运船舶常用的经济航速的概念有三种:最低燃油消耗率航速、最低燃油费用航速、最高盈利航速。用于考核节能减排效果

船舶冰区航行安全指导

第一部分冰区航行注意事项 一、收集、熟悉航行区域的冰区组织、通信联系、冰区引航点、破冰船只分布、破冰船队集合编组地点和破冰船队航行操作等情况。 二、按时收听冰况警告和报告,密切注视冰情动态,提高警惕及早预防。 三、开航前应检查自身船舶有无冰区加强和冰区加强的级别。充实船上的堵漏毯、木材、快干水泥、填塞物料等堵漏器材。并备足粮食、淡水及燃料等。 四、冰区航行时要注意冰对船速及操纵性能的影响。遇到来船应提前避让,狭水道航行时更应谨慎驾驶。 五、冰区航行,船壳、舵扇及车叶容易受损,必须谨慎驾驶,尽量避免倒车。空载或轻载时应设法增加尾吃水,使推进器和舵全部浸入水中。 六、在冰区航行,要警惕碎冰堵塞海底阀或主、辅机的冷却器而导致事故,尤其是轻载和空载船,必须使用低水位的海底阀,并作好必要的预防措施。如海底阀冰塞严重一时无法吹通,可通过管路的转换,引入压舱水临时作为冷却水使用。 七、加强了望,及时避开漂流大冰块,无法避让时,应降低船速以缓和撞冰的冲击力量。 八、应选择冰隙或薄冰处行驶,避免驶近迭堆的厚冰层。 九、如果无法避免与冰层接触时,应以船首与冰缘成直角接近,防止船头斜向冰层,造成船首滑开,损坏船壳或使船尾甩向冰缘,损坏螺旋桨和舵。 十、应尽量防止船身被冻结冰内,以防冰的压力对船壳造成严重损坏。

十一、船前部如被冰夹住不能动时,可采用以下办法使船脱出: 1.全速前进,左右满舵使船左右摇摆,松动夹冰,然后倒车退出。倒车时应用正舵,先开极慢倒车,待船尾冰块松动推离后,再开快倒车,以免车叶击冰受损。 2.如上述方法无效,可调整油水,设法使船身反复左右倾斜或船尾升、降,以松动夹冰,然后倒车退出。 十二、如冰况严重,航行确有困难,可联系附近港口,申请破冰船引航。破冰船引航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密切注意该船的速度变化,加强联系,遵守引航规则。 十三、尽量不在冰区下锚,如果必须,应选择冰层最脆薄处下锚,锚链长度以不超过水深的两倍为宜(如锚链过长,冰移时容易导致断链)。应常备主机并值航行班,必要时立即起锚离去。 第二部分冰区航行的安全措施 (一)船舶进入冰区前的一般准备 1. 冰区集中于高纬度区域,气温低、海面有冰集聚、风力频繁短时间内快速激增。船舶进入冰区可能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与风险。如:船员工作环境恶化,船舶各项工作的落实难度增大;操纵和控制船舶异常困难;船体可能意外变形;机械设备容易损坏,等等。因此,公司和船舶都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以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准备,全力做好冰区航行工作。 2.保证水密设备完好。货舱、油舱和水舱所有舱壁要完全无渗漏,其透气管和量水管无破损;双层底的管系阀门都要保持正常状态;舱盖、人

船舶空调节能技术研究[论文+开题+综述]

开题报告 轮机工程 船舶空调节能技术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船舶在不同的海域和季节航行,其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频繁,变化幅度大。为了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和船员生活舒适,几乎所有的远洋船舶上都设有空调装置。万吨级以上的远洋船舶空调系统耗电功率约占船舶电网总容量的20%,如果在其中融入节能技术,其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然而,过去人们主要集中于船舶主动力装置节能方面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因而船舶空调节能技术的改善成为船舶节能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在如今看来,船舶空调节能技术的运用,具有如下意义:其一,船舶本身对燃油的需求量很大,随着近年来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船舶运营成本也在不断加大。因为船舶空调能耗占船舶总能耗的比例相对较大,所以船舶空调节能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输成本。其二,世界各国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世界海事组织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对船舶节能效率作出限制措施,船舶空调节能技术的研究顺应了这一要求。其三,当今的空调技术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无氟变频空调在陆地上已初步得到应用,在船舶上的应用也是大势所趋,如果船舶空调能在这一变革过程中融入更多的节能技术,这对提升产品的创新程度和市场竞争力也是比较有益的。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目的: 1.对目前已用船舶空调技术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找到在节能方面可能存在的改进方法和技术。 2.对新造船舶空调和较高能耗的已用船舶空调如何进行技术改造。针对目前船舶空调能耗普遍较高,能量利用率低的状况,在新造船舶空调与改装船舶空调过程中,融入变频技术、电子膨胀阀等技术,使之达到既经济,又节能的目的。 3.在理论分析与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对船舶空调的管理提出节能建议。轮机员在轮机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及时采取一些船舶空调节能方面的管理措施,譬如:排放不凝性气体、清理积垢、调节膨胀阀等,这样会使船舶空调节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船舶航行安全规则

船舶航行安全规则 第一章通则 第一条船舶航行时,值班人员须时刻牢记保证船舶航行安全就是首要职责。它包括开航准备,航行中的了望、避让、定位、海图作业与填写《航海日志》等所有保证船舶安全的各项工作。 第二条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与《驾驶台规则》,值班时不得随意说笑闲谈或做与岗位职责无关的事情,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确保航行安全。 第三条航行值班时间应按规定执行,每班必须有一名持有适任证书的驾驶员与二名胜任的水手值班。 第四条提前半小时叫班,交接班必须在驾驶台进行,值班驾驶员与值班水手应提前5——15分钟上驾驶台,做好接班工作。当双方确认交清接明,在《航海日志》上签名后,交班者方可离岗。 第五条当接近口岸、礁区、渔区、狭水道等险要地段,或在大风浪天气、能见度不良时,值班人员不准坐椅子。根据情况需要,船长有权临时增加值班人员。 第六条值班1600——2000班的人员用餐时,大副由三副代班,水手由水手长或空班水手代班,代班时按规定认真交接,用餐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其它时间的值班人员用餐须等

到下班后进行。 第七条交班时间已到,无人接班或接班人员有意见分岐时,交班人员要继续履行其职责,不得离岗,并应立即报告船长作出决定,将情况记入《航海日志》。 第二章开航准备 第八条船舶必须具备各种有效的船舶证书,船舶设备及资料以及有关文本。 第九条船员人数配备不得少于国家规定的船舶安全最低配员标准。 第十条船员必须持有有效适任证书以及相关特种训练证书,并与所在船舶相匹配。 第十一条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各待命点船舶要认真研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必须符合《海上救助待命船舶技术要求》的标准。 第十二条对救生、消防、堵漏、拖曳设备必须进行全面检查,使之处于良好的适用状态。 第十三条对航海仪器要进行检查试验,使之处于良好的适用状态。 第十四条检查航行灯、信号灯、信号旗、汽笛、电话、扩音机等就是否适用。 第十五条同机舱核对车钟、船钟、舵机指针与驾驶台的指针就是否一致。

船舶中央冷却系统节能研究[论文+开题+综述]

开题报告 轮机工程 船舶中央冷却系统节能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船舶营运成本的升高与人们对船舶排气污染关注程度的逐渐加强(减少燃油的消耗能减少排气污染总量),这就要求减少船舶燃油的消耗。首先,本论文介绍了目前船舶上应用广泛的几种中央冷却系统,并对它们进行分析。指出了日前中央冷却系统在换热网络布置和设备选型方面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央冷却系统的基本要求、设计的一般原则及过程,进行了换热网络优化;其次,以节能为目标,运用数学方法对海水泵的选型配置和换热器的海水出口温度进行了优化,并编制了应明程序;第三,中央冷却器的选型及对其压力、阻力降进行校核计算并程序化:第四,充分利用海水的冷却能力,即随着主机负荷和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实时地改变海水流量,减少海水泵的功耗本文以节能为目标,从设计最优化和控制最优化两方面入手来提高船舶动力装置的效率。设计最优化,充分回收余热,减少燃油消耗;控制最优化,充分利用海水的冷却能力,在满足冷却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海水的流量。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中央冷却系统型式多样,根据高、低温淡水回路联接的方式可分为两种基本型式:由柴油机缸套水冷却器联接的中央冷却系统和由三通温控阀联接的中央冷却系统。 2.现行中央冷却系统存在的缺点是: ①设计方面 (1)系统管网布置不尽合理,对能量的回收问题考虑不够; (2)出于安全考虑,各部件所选容量过大,造成运行能耗及初投资增加; (3)一般设置2 X 100%海水泵,没有考虑运行节能问题; (4)冷却水参数选择不尽合理,如流速、温度等。 ②运行方面 (1)系统不能根据工况变化及时、有效地调整冷却水流量;

2020船舶节能减排总结

xx船舶节能减排总结 公司环保承诺书 为了促进企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主动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切实履行环保自律责任,公司特制订环保自律承诺书。 一、争当遵守环保政策法规的绿色企业,层层落实环保责任制,不做违法、失信企业; 二、遵守新、改、扩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等制度,不擅自增设工序和扩大生产规模; 三、建好、用好污染防治设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不直排、不偷排污染物; 四、执行污染减排政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削减污染负荷,并加强环境应急工作,确保环境安全; 五、走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之路,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产能生产方式,并对企业供应链相关方施加影响; 六、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环保意识,积极支持环保公益事业,建立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 以上承诺,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承诺单位:德州虹桥染料化工有限公司 xx年八月十四日企业环境保护承诺书 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努力加快生态

市建设步伐,我企业特向全市人民作出如下承诺: 一、牢固树立环保意识。 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倡导科学发展理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意识,坚持在企业发展中加强环境保护,在保护环境中促进企业发展。强化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群众健康的社会责任感,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切实肩负起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严格遵守环保法规。 坚决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严格执行排污申报和排污收费等制度,自觉遵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规定,主动接受环境现场执法检查和监督管理,做到无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确保环境质量改善。 三、切实加强污染防治。 坚持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企业节能减排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确保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达标排放。主动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积极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制订科学可行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演练,确保环境安全。 四、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加强企业环境管理,强化诚信意识,恪守环保信用,将诚信理念贯穿

船舶节能技术的最新发展

目录 目录 (1) abstract (3) 第一章绪论 (4)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4) 1.1.1 研究目的 (4) 1.1.2 研究意义 (5) 1.2 船舶技术节能潜力与特点 (5) 1.2.1 船舶节能潜力 (5) 1.2.2当前船舶节能技术的特点 (5) 二、船舶节能技术取得的进步 (5) 2.1 节能推进器 (5) 2.1.1低速柴油机 (5) 2.1.2 中速柴油机 (6) 2.1.3正反转螺旋桨 (6) 2.2节能附件 (6) 三、节能型船型的设计 (6) 3.1 小水线面双体船型 (6) 3.2 双艉鳍船型 (7) 3.3 球艉和球鼻艏船型 (7) 3.4 非对称尾船型 (7) 四、节能措施 (7) 4.1 减少船舶阻力 (7) 4.1.1减阻球鼻 (7) 4.1.2 球艉船型 (7) 4.1.3微气泡减阻 (8) 4.1.4采用船尾附体(如加鳍、导流管等) (8) 4.1.5 减少船体的粗糙度 (8) 4.2 提高推进效率 (9) 4.2.1 舵球 (9) 4.2.2 扭曲节能舵 (9) 4.2.3 桨前导流鳍 (9) 4.2.4 桨后自旋助推叶轮 (9) 4.2.5 新型的高效推进器 (9) 4.3 采用混合动力装置 (10) 4.3.1 混合动力装置组成 (10) 4.3.2 混合动力装置余热回收 (10) 4.3.3 热能回收系统的工作模式 (10) 4.3.4 混合动力装置的主要优点 (10) 4.4 绿色船舶 (11) 4.5 提高船舶操作运行技术 (12) 五、结论和展望 (14)

六、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906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 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 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 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通用范本

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船舶安全一直是航运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世界各海运国家在船舶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然而,随着近年来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船舶碰撞、搁浅、火灾、爆炸、污染等事故屡屡发生,并造成了严重后果。综合分析这些事故,可以发现,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船舶因素和环境因素三方面。 1.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是船员的误操作、责任心不强或人员素质不高等造成的事故。IMO在ISM 规则中指出,海上事故的发生约有80%是由于

【整改措施】船舶节能减排措施

船舶节能减排措施 一、管理节能 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是管理出效益的最有效方法。 1.建立科学的管理节能模式 管理节能的基本原理就是把管理学的理论与我们企业管理的实践有机结合,实现社会、企业与员工发展目标的和谐统一。 2.船舶能耗定额管理 根据各船舶主机不同型号不同作业原理和方式,通过实船测量与科学统计,分别制定不同的油耗标准:(1)平均每小时耗油量。(2)船舶耗油量和创造的收入之比。实际产出与投入之比,不仅反映船舶的生产效率,而且也反映能源利用水平。这样不仅可以对同一时间船与船之间的能源利用率进行横向比较,而且对同一船舶在不同时间内的能源利用率也可以纵向比较,便于节能效果分析。 二、技术节能 技术节能有多种形式,在此本人总结了过去两年多在洋山港拖轮工作的4 点节油经验。以下计算均以海港105 轮2974 千瓦4000 匹马力拖轮为例,其它船舶可以类推。 1.合理缩短航程 拖轮的油耗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接送引水及其护航航行的油耗。要是能合理的缩短航程那肯定将节省大量的油耗。接送引水以及护航作为我们作业的一项日常任务,每天大约有4-5 个往返。按正常航路从小洋山工作船码头到Y5

灯浮的距离为12.8NM(海里),一次往返就是25.6NM,全速航行的油耗大约为1t,即每海里油耗大约为0.04t。 从箫萁岛到虎啸蛇岛到Y7 这一段直线航路与Y7 至Y5这一直线航路有一较大交角(如上简图)。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跟着大船沿着这一正规航路行驶,这样的航程为2.3+3.3=5.6N 而如果我们改进航路,一过虎啸蛇岛马上转向直接朝Y 5 方向航行(航向105°,如上简图中红线),这样的直线航程为5.1NM 比原来缩短了0.5 海里,这样的话一次往返就缩短航程1 海里,每天按4 次往返的接送引水量计算的话就可以节油0.16t,一个月就可以节油4.8t,一年就是57.6t,经过我多次航行的实践,证明这条航路是可行的、安全的。 2.经济航速的使用 营运船舶常用的经济航速的概念有三种:最低燃油消耗率航速、最低燃油费用航速、最高盈利航速。用于考核节能减排效果时通常采用最低燃油消耗率航速。一般认为我们拖轮是没必要使用经济航速的,因为航程短,时间紧,使用经济航速的可操作性低。但对于我们洋山港的拖轮来说很多时候是有必要的,接送引航员这项工作就大有文章可做了。引航站的计划一般是按照我们静水额定航速13 节来计算的,提前一小时送往Y5,在逆潮和平潮时一般可以比较准时的到达Y5,而顺水时一般就会提前1020 分钟到达Y5。 以下几种情况时有发生:1、在码头先接引水比正在开的外轮早1530 分钟出发,或是码头没有开船直接送进口外轮,我们经常会比外轮早到Y5 15-30 分钟。2、送好引水后不跟靠直接回码头休息。3、送好引水后跟靠,顺潮流进港,全速比跟靠外轮快,这时可以把速度调整到和外轮差不多在前面为其领、护航。

船舶空调节能技术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轮机工程 船舶空调节能技术研究 目前,远洋船舶均设有集中式中央空调装置,万吨级以上的远洋船舶空调系统耗电功率约占船舶电网总容量的20%左右,是船舶上的主要耗能装置之一。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致使船舶运营成本不断加大,各大船运公司和造船企业都将面临如何对运营船舶和新造船舶进行节能增效的问题。就船舶空调的运行状况和发展前景来看,在船舶空调节能上下功夫是一种可行的办法。目前的研究认为,实现船舶空调节能包括以下几种措施:在新造的船舶空调中融入节能新技术;对运营中的船舶空调进行技术改造;改进运营中船舶空调的管理技术。 以下为目前一些对船舶空调节能技术的研究文献。 韩晓波.《船舶空调风机变频调节节能研究》 该文针对不同海区和时刻,对空调动态热负荷的变化进行分析,进而对节能指标进行计算,得出了空调风机变频调节节能能力较高的结论。远洋船舶在航行中跨越纬度大,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频率大,因而空调负荷和空调风机所需送风量也将随之急剧变化。传统的船舶空调系统设计以满足最大负荷为依据,采用恒转速、恒功率运行方式。而空调系统约85%的时间以上是在部分负荷下运行,这导致有效能量的大量损失,空调压缩机变频调速可使空调制冷量和热负荷相匹配。在压缩机变频调速后,若空调风机转速不进行调节,在压缩机转速升高时,会使蒸发压力降低,空调系统能效比下降。而在纬度较高海域,房间温度偏低,风量偏大,导致空调风机背压升高,风机喘振,气流噪音增大。因此,需要同时对风机风量进行变频调节才能达到理想的节能效果。 何昌伟.《船舶空调装置节能技术研究》 该文提出了船舶空调节能的多种办法,包括: 1.调节热力膨胀阀的开度。 船舶空调运行的环境复杂多变,冷负荷在大范围内不断变化。虽然热力膨胀阀可以根据外界冷负荷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自动使制冷量与之相配,但这种调节很有限,当环境温度上升时,原先设定的膨胀阀弹簧预紧度往往不能保证制冷量相应增大,这会导致蒸发压力降低,制冷系数变小,能耗增加;反之亦然。因此,轮机员在管理中应当根据负荷变化,合理调节弹簧预紧力,保持合适开度,提高经济性。 2.定期排放系统中的不凝性气体。 不凝性气体主要是空气,通常积聚在冷凝器和储液器中,会使压缩机耗功增加。因此在管理中应定期从冷凝器和储液器上的放气阀将不凝性气体放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