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火力发电介绍资料

燃煤火力发电厂

第一节、锅炉机组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火力发电厂的三大设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

二、火力发电厂的能量转换过程

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机械能,然后通过交流发动机转变为电能

第二节、锅炉机组的系统及组成部件

一、燃煤锅炉的组成部件

⏹锅炉机组由锅炉本体设备和辅机设备组成。

⏹本体设备包括:

⏹炉(燃烧系统):炉膛、烟道、燃烧器、空气预热器;

⏹锅(汽水系统)省煤器、汽包、下降管、水冷壁、汽水分离器、过热器、再热器等。

⏹辅机设备包括:给煤机、磨煤机、送风机、吸风机、给水泵、吹灰器、碎渣机、除

尘器、灰浆泵等。

锅炉辅助系统:

输煤、制粉、送引风、给水、除灰除尘、排污、控制测量、烟气脱硫脱硝8大系统。

二、锅炉的工作过程及设备组成

1、输煤系统

⏹铁路或公路

⏹卸煤设备是将煤从车厢中卸出的设备。对其要求是卸煤的速度要快,要彻底干净且

不损伤车厢。目前我国常用的有螺旋卸车机、翻车机、自卸式底开车厢等几种方式。

1、螺旋卸车机:(1)桥式螺旋卸车机(2)门式螺旋卸车机

2、翻车机:(1)转子式翻车机(2)侧倾式翻车机

3、自卸式底开车厢

2、制粉系统

发电厂使用的磨煤机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1、低速磨煤机:转动速度为15~25r/min,目前常用的是双进双出的钢球筒式磨煤机、单进单出的钢球筒式磨煤机。

2、中速磨煤机:转动速度为50~300r/min,目前常用的是MPS中速磨煤机、RP(或HP)中速磨煤机、MBF中速磨煤机。

3、高速磨煤机:工作转速高达750~1500r/min,目前常用的是风扇式磨煤机。

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

风扇磨煤机三介质(热风、高温炉烟、低温炉烟)干燥直吹式制粉系统

3、送引风与燃烧系统:

⏹炉膛

1、结构:全悬吊结构;高、宽、深;平炉顶、斜炉顶;全钢结构;平衡通风;负压;岛式;半露天、全封闭;

⏹直流式煤粉燃烧器

直流燃烧器通常由一列矩形或圆形喷口组成。煤粉气流和热空气从喷口射出后,形成直流射流。直流射流的主要特点是沿流动方向的速度衰减比较慢,具有比较稳定射流核心区,且一次风和二次风的后期混合比较强。通常将燃烧器布置在炉膛四角,称为四角切圆布置方式

直流式燃烧器的布置方式

1、均等配风直流式燃烧器

适用于燃烧容易着火的煤,如烟煤、褐煤等。这类燃烧器的一、二次风喷口通常交替间隔排列,相邻两个喷口的中心间距较小,称为均等配风直流燃烧器。

2、一次风集中布置的分级配风直流式燃烧器

分级配风直流煤粉燃烧器适用于燃烧着火比较困难的煤,如挥发分较低的贫煤、无烟煤或劣质烟煤。

⏹特点:几个一次风喷口集中布置在一起,一、二次风喷口中心间距较大,如图所示。

由于一次风中携带的煤粉着火比较困难,一、二次风的混合过早,会使火焰温度降低,引起着火不稳定。为了维持煤粉火焰的稳定着火,希望推迟煤粉气流与二次风的混合,所以将二次风分为先后两批送入着火后的煤粉气流中。

旋流式燃烧器

旋流式燃烧器由圆形喷口组成,燃烧器中装有各种型式的旋流发生器(简称旋流器)。煤粉气流或热空气通过旋流器时,发生旋转,具有切向、轴向、径向三个方向的速度,从喷口射出后即形成旋转射流。利用旋转射流,能形成有利于着火的高温烟气回流区,并使气流强烈混合。

⏹煤粉气流经过蜗壳式旋流器后形成旋转气流,射出喷口后在气流中心形成回流区,

这个回流区叫内回流区。

⏹旋流燃烧器通常布置在锅炉的前墙布置,或者前后墙、左右墙双侧对冲布置。

旋流燃烧器的布置方式:

a)前墙布置(b)两面墙布置(c)半开炉膛对冲(d)炉底布置(e)炉顶布置(b-1) 两面墙交错布置(b) 两面墙对冲布置

空气预热器

⏹空气预热器特点:

1、吸收烟气热量,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

2、预热空气改善了燃料的着火条件,强化燃烧,减少了不完全燃烧损失;

3、提高了炉膛温度,强化辐射传热;

4、预热空气干燥了煤粉;

⏹尾部受热面布置:

可以单级或双级布置,300MW以上机组采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单级布置。

⏹存在低温腐蚀、积灰、磨损等问题;

送引风系统

4、汽水系统

水冷壁

类型与结构: 辐射式受热面 1、光管式水冷壁 2、刺管式水冷壁 3、鳍片管(膜式)水冷壁

过热器与再热器

一、作用与工作特点

1、过热器的作用:将饱和蒸汽加热成具有一定温度的过热蒸汽,提高电厂的循环热效率。

2、再热器的作用:将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再一次加热,然后再送到中、低压缸膨胀做功,提高汽轮机末几级干度和电厂的循环热效率。

3、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工作特点:吸热多,可占总吸热量的50%;面积大。

二、结构型式:

按传热方式过热器与再热器可以分为:对流式、辐射式、半辐射式三类。

1、对流式过热器和再热器

⏹蛇形管组组成;

⏹立式;吊挂方便,积灰较少,应用广泛,但停炉后管内积水难以排除

⏹卧式;易于疏水,但支吊较复杂,常采用管子吊挂的方式

汽包

省煤器

省煤器特点:

1、省煤器吸收尾部烟道中低温烟气的热量,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提高了锅炉热效率,节省燃料。

2、省煤器的采用提高了进入锅筒的水温,减少了锅筒壁与给水之间的温度差,从而使锅筒

热应力降低,提高了锅筒的寿命。

给水系统

5、排渣除灰过程:

⏹燃烧产生的大块熔渣(约占总灰量的10~20%),经水冷壁冷却形成固态渣由炉底

排放→经碎渣机破碎;

⏹烟气中携带的细灰粒(约占总灰量的80~90%),经除尘器将细灰从烟气中分离出

来,由除灰系统送往灰场;

⏹锅炉运行中沉积到受热面上的细灰由吹灰器清除进入除灰系统。

6、烟气排放系统

⏹燃烧产生的烟气由锅炉尾部的空气预热器出口排出后,经过除尘器,将烟气中的大

部分细灰分离出来,排往除灰系统,以防止粉尘粒子对大气产生污染;

⏹分离出来的气体经过吸风机排往烟囱。为了减少SO3 、SO2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的

污染,现代锅炉还设有烟气脱硫脱氮装置。

7、除尘器

(1)电除尘器

⏹不均匀电场产生电离,电晕区。

(2)布袋除尘器

8、脱硫系统

⏹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FGD)

汽轮机结构及系统

主要内容:

一、汽轮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汽轮机的主要类型

三、汽轮机型号的表示方法

四、汽轮机设备的组成

⏹汽轮机是以蒸汽为工质的旋转式机械,主要用作发电原动机,也用来直接驱动各种

泵、风机、压缩机和船舶螺旋桨等。

汽轮机:以水蒸汽为工质,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高速旋转式原动机。

⏹优点:

1 . 单机功率大

2 . 效率高

3 . 运转平稳

4 . 单机功率制造成本低

5 . 使用寿命长

⏹汽轮发电机组:汽轮机与发电机的组合。

⏹单元机组:锅炉+汽轮机+发电机

⏹汽轮机组:汽轮机及其附属设备的总称。

⏹发电比例:全世界,各种发电总量的80%是由汽轮机带动发电机产生的。

⏹此外:汽轮机还用于带动泵、风机、压气机、船舶螺旋桨等。

二、汽轮机的主要类型

1、按工作原理分类

(1)冲动式汽轮机

各级按照冲动原理设计。蒸汽主要在喷嘴中膨胀或在动叶中只有少量膨胀的汽轮机。(2)反动式汽轮机

各级按冲动和反动原理设计。蒸汽在喷嘴中膨胀程度与在动叶中膨胀的程度相等的汽轮机。调节级采用冲动级,其它级均为反动级。

2、按热力特性分类

(1)凝汽式汽轮机

汽轮机排汽排入凝汽器的汽轮机。

(2)调整抽汽凝汽式汽轮机

汽轮机除作为驱动用处外,还利用抽汽供给工业或采暖或同时供给二者的抽汽。抽汽压力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进行调节。

(3)背压式汽轮机

汽轮机排汽在高于大气压力下排出,排汽可供给工业或采暖热负荷的用汽。

(4)抽汽背压式汽轮机

利用抽汽供给工业用汽,汽轮机排汽在高于大气压力下排出,排汽供采暖或其它热负荷用汽。抽汽压力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进行调节。

3、按主蒸汽压力分类

4、按应用范围分类

(1)发电用汽轮机

区域发电厂、工业自备电厂带动发电机发电的汽轮机,要求转速基本恒定。

(2)驱动用工业汽轮机

用于化学、石油等企业中带动给水泵、离心式压缩机、鼓风机等的汽轮机,要求变动转速以适应从动机械变负荷的要求。

5、按结构特点分类

(1)单级汽轮机

由一个冲动级或一个双列级组成的汽轮机。

2)多级汽轮机

由多个级通过串联或并联布置组成的汽轮机。应用比较广泛。

三、汽轮机型号的表示方法

例如:N300-16.7/538/538

额定功率为300MW 的凝汽式汽轮机,主蒸汽压力为16.7MPa ,温度为538ºC ,再热蒸汽温度538ºC 。

四、汽轮机设备的组成

(一)汽轮机本体

包括:汽轮机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 Δ XX - XX - XX

变型设计次序 蒸汽参数 额定功

率 型式

(二)调节保安和油系统

包括:自动主汽门、调节汽门、调速器、调速传动机构、主油泵、油箱、安全保护系统等

(三)汽轮机热力系统及设备:主蒸汽系统、再热蒸汽系统、凝结水系统、给水回热系统、给水除氧系统等,热力设备有凝汽器、抽气设备、高低压加热器、给水泵、凝结水泵、循环水泵、疏水泵等。

(一)汽轮机本体

汽轮机本体是完成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汽轮机组的基本部分,即汽轮机本身。它与回热加热系统、调节保安系统、油系统、凝汽系统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共同组成汽轮机组。

汽轮机本体由转动部分(转子)和固定部分(静子)组成。

(1)转动部分包括主轴、叶轮或轮鼓、叶片和联轴器等。

(2)固定部分包括汽缸、隔板、喷嘴、汽封、紧固件和轴承等。

(3)固定部分的喷嘴、隔板与转动部分的叶轮、叶片组成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通流部分。

(4)汽缸是约束高压蒸汽不得外泄的外壳。汽轮机本体还设有汽封系统。

1、汽轮机的级:由一列喷嘴叶栅和其后紧邻的一列动叶栅构成的工作单元。

2、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在喷嘴通道内,蒸汽膨胀压力降低,温度降低,汽流速度加快,可见蒸汽从喷嘴的进口到出口实现了由热能向动能的转换。高速流动的蒸汽由喷嘴出口进入动叶,给予动叶以冲动力,通常汽流在动叶槽道中继续膨胀,并转变方向,当汽流离开动叶槽道时,它给叶片以反动力,这两个力的合力,推动动叶带动叶轮和轴旋转,做出机械功。

3、汽轮机级的分类:对轴流式汽轮机来说,所采用的轴流级按照级内蒸汽能量转换的特点,可分为纯冲动级、冲动级、反动级和复速级等几种。

4、隔板和喷嘴

⏹汽轮机中隔板的作用是将汽轮机各级隔离开来,并固定喷嘴和阻止各级间的漏汽。

⏹隔板是由隔板外缘、喷嘴和隔板体构成的圆形板状组合体。隔板按照制造方法的不

同可以分为铸造隔板、焊接隔板和组合隔板三种。目前大型汽轮机普遍采用焊接隔板。焊接隔板是将预先加工好的喷嘴叶栅焊接在隔板体和外缘之间制成。隔板通常做成水平对分形式,汽轮机的主轴穿过其内圆孔。

⏹喷嘴的作用是对蒸汽进行加速,将热能转变为动能。

5、动叶

⏹汽轮机动叶是固定在叶轮上的。动叶是完成将蒸汽动能转变为机械能的重要部件。

⏹按照动叶横截面积沿叶高的变化规律,将动叶分为等截面叶片和变截面叶片。等截

面叶片的截面积沿叶高是不变的,变截面叶片的截面积沿叶高按照一定的规律减小,即叶片绕各截面形心连续发生扭转,通常又称为扭曲叶片。

7、汽缸

⏹汽缸是汽轮机的外壳。按照承受压力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汽

缸内部装有隔板、喷嘴等部件。汽缸都为上下两部分对分形式,用螺栓将上下两部分连接起来。汽轮机转子穿过汽缸,转子上装有叶轮、动叶。每列喷嘴后面都对应一列动叶。

⏹汽轮机高压缸是承受蒸汽温度、压力最高的部分。一般对参数在12.75MPa、535℃

及以上的汽轮机,都将高压缸做成内、外两层汽缸。

8、联轴器

⏹联轴器也叫靠背轮或对轮。它的作用是连接汽轮机各转子以及汽轮机转子与发电机

转子,借以将蒸汽作用在汽轮机转子上的扭矩传递给发电机转子,使发电机转子旋转,从而产生电能。

⏹汽轮发电机组中,常用的联轴器有刚性联轴器和半挠性联轴器。这里,主要介绍刚

性联轴器。

10、推力轴承

⏹推力轴承是用来承受转子的轴向推力,并确定转子的轴向位置,从而保证动静件之

间的轴向间隙在允许范围内。

⏹大型汽轮机通常都采用高中压缸反向布置以及低压缸分流等措施,但由于高中压缸

的轴向推力不可能做到完全平衡,故其轴向推力仍具有较大的数值。

⏹例如国产200MW汽轮机额定工况下的轴向推力为13.25吨,300MW汽轮机为14

吨,而且运行工况变化时还可能出现更大的瞬时轴向推力或反向推力。所以,推力轴承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11、轴向推力的组成及平衡

(1)汽轮机的轴向推力组成:

1、作用在叶片上的轴向推力

2、作用在叶轮面上或轮鼓锥形面上

的轴向推力

3、作用在转子阶梯上的轴向推力

4 、作用在轴封突肩上的轴向推力

二)汽轮机调节系统

⏹由于交流电能不能大量储存,因此发电厂必须根据外界负荷及时地生产相应数量的

电能。

⏹在火电厂中,汽轮发电机组的工作是由蒸汽在汽轮机转子上产生的作用力矩和发电

机转子受到负载的反动力矩之间的平衡关系所决定的。当这两个力矩相等时,汽轮发电机组在一定的转速下稳定运转。我国电网频率为50Hz,相应的汽轮机额定转速就是3000r/min。

⏹但外界用户的用电情况总是经常不断地变化,因此发电机的负载力矩随外界用户的

变化也在不断地变化,如果汽轮机蒸汽力矩不能随着相应地变化,机组的稳定运转就遭到破坏,从而导致汽轮机转速的变化,转速的变化意味着供电频率的变化。1、调节系统的任务

为了保证供电质量,确保机组安全运行,汽轮机必须装有调节系统。其基本任务是:在外界负荷变化时,及时地调节汽轮机功率,以满足用户用电量变化的需要,同时保证汽轮发电机组的工作转速在正常允许变化范围内。

2、最简单的调节系统-直接调节

3、间接调节

三)汽轮机热力系统及设备:

1、凝汽系统及设备

2)凝结水泵:由于凝汽器热井内处于真空状态,水不会自动流出来。凝结水泵的作用就是将热井内的凝结水抽吸出来,经过低压加热器加热后送到除氧器。

(3)抽气器或水环式真空泵

维持凝汽器的真空,抽出不凝结气体,如氧气、氮气等。

(4)循环水泵:将冷却循环水供给凝汽器,冷却凝结汽轮机低压缸蒸汽。循环水可采用地下水、井水、江河水或海水等。

(5)冷却塔:将冷却循环水送至冷却塔降温冷却

2、主蒸汽系统:吹动汽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做功,是发电厂主要的做功工质通过的系统。

3、再热蒸汽系统:辅助主蒸汽系统做功,提高机组热效率。

4、回热抽汽系统:尽量减少进入凝汽器的无用能量,提高机组热效率。

5、旁路系统:协助调解机组参数;回收工质,降低噪音;保护再热器。

6、给水系统:提供给锅炉给水的管道及设备。

1、低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的作用是利用在汽轮机内做过部分功的蒸汽,抽至加热器内部

加热由凝结水泵来的凝结水。低压加热器通常都采用表面式加热器,即抽汽与凝结水不直

接接触,凝结水在管内流动,抽汽在管外流动。这种低压加热器的结构比较简单,运行可靠性高。

⏹由于加热器内部水侧压力近似为凝结水泵出口的压力,压力较低,故将其称为低压

加热器。

2、除氧器

⏹当水与空气或某种气体混合物接触时,就会有部分气体溶解在水中。由于凝汽器、

部分低压加热器处于真空状态下工作,凝结水和锅炉补充水中

也不可避免地溶入部分气体。电厂热力设备发生腐蚀的主要原因是水中溶解有活性游离气体,这些游离气体中主要是氧气。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可以直接和钢铁产生化学反应,腐蚀设备,降低机组安全性,另外在热交换器中如有气体聚集,将会使传热恶化,降低机组的经济性。

⏹为保证发电厂安全、经济运行,必须将锅炉给水的含氧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特

别是高参数大容量的锅炉对给水品质的要求更高。为此,除氧器的任务是,及时除去锅炉给水中溶解的氧气和其它气体,以防止腐蚀热力设备和影响传热。由于除氧器清除的主要对象是氧气,所以习惯上将给水除气设备称为除氧器。

2、给水泵

⏹在火电厂各类水泵中,给水泵是最重要的一种水泵,它的作用是向锅炉连续供给具

有足够压力、流量和相当温度的给水。

3、高压加热器

⏹由给水泵出来的给水,压力已经比较高。例如,对于国产200MW机组,其给水泵

出口额定工作压力为17.65MPa;对于300MW机组,其给水泵出口额定工作压力约为22.74MPa。此时,加热器中水侧承受的是给水泵出口的压力,故将位于给水泵与锅炉之间的加热器称为高压加热器。

⏹高压加热器的结构特征及工作原理与低压加热器基本相同,只是在强度上要求较

高。经过若干个高压加热器的加热后,对于300MW机组,锅炉给水温度已经达到279℃左右,即可以送入锅炉省煤器,再依次经过汽包、水冷壁、过热器后又变成蒸汽,继续进入汽轮机进行作功,完成热力循环。

火力发电工作原理及主要设备介绍

火力发电工作原理及主 要设备介绍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火力发电工作原理及主要设备介绍 火力发电一般是指利用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水蒸气,然后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来发电的方式的总称。以煤、石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发电厂统称为火电厂。 火力发电站的主要设备系统包括:燃料供给系统、给水系统、蒸汽系统、冷却系统、电气系统及其他一些辅助处理设备。 火力发电系统主要由燃烧系统(以锅炉为核心)、汽水系统(主要由各类泵、给水加热器、凝汽器、管道、水冷壁等组成)、电气系统(以汽轮发电机、主变压器等为主)、控制系统等组成。前二者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电气系统实现由热能、机械能到电能的转变;控制系统保证各系统安全、合理、经济运行。 火力发电的重要问题是提高热效率,办法是提高锅炉的参数(蒸汽的压强和温度)。90年代,世界最好的火电厂能把40%左右的热能转换为电能;大型供热电厂的热能利用率也只能达到60%~70%。此外,火力发电大量燃煤、燃油,造成环境污染,也成为日益引人关注的问题。 热电厂为火力发电厂,采用煤炭作为一次能源,利用皮带传送技术,向锅炉输送经处理过的煤粉,煤粉燃烧加热锅炉使锅炉中的水变为水蒸汽,经一次加热之后,水蒸汽进入高压缸。为了提高热效率,应对水蒸汽进行二次加热,水蒸汽进入中压缸。通过利用中压缸的蒸汽去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从中压缸引出进入对称的低压缸。已经作过功的蒸汽一部分从中间段抽出供给炼油、化肥等兄弟企业,其余部分流经凝汽器水冷,成为40度左右的饱和水作为再利用水。40度左右的饱和水经过凝结水泵,经过低压加热器到除氧器中,此时为160度左右的饱和水,经过除氧器除氧,利用给水泵送入高压加热器中,其中高压加热器利用再加热蒸汽作为加热燃料,最后流入锅炉进行再次利用。以上就是一次生产流程。 火力发电厂的基本生产过程 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生产系统包括汽水系统、燃烧系统和电气系统,现分述如下: (一)汽水系统: 火力发电厂的汽水系统是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高低压加热器、凝结水泵和给水泵等组成,他包括汽水循环、化学水处理和冷却系统等。水在锅炉中被加热成蒸汽,经过热器进一步加热后变成过热的蒸汽,再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由于蒸汽不断膨胀,高速流动的蒸汽推动汽轮机的叶片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热效率,一般都从汽轮机的某些中间级后抽出作过功的部分蒸汽,用以加热给水。在现代大型汽轮机组中都采用这种给水回热循环。此外,在超高压机组中还采用再热循环,既把作过一段功的蒸汽从汽轮机的高压缸的出口将作过功的蒸汽全部抽出,送到锅炉的再热汽中加热后再引入气轮机的中压缸继续膨胀作功,从中压缸送出的蒸汽,再送入低压缸继续作功。在蒸汽不断作功的过程中,蒸汽压力和温度不断降低,最后排入凝汽器并被冷却水冷却,凝结成水。凝结水集中在凝汽器下部由凝结水泵打至低压加热再经过除氧气除氧,给水泵将预加热除氧后的水送至高压加热器,经过加热后的热水

火力发电厂原理及设备介绍

火力发电厂原理及设备介绍 火力发电一般是指利用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水蒸气,然后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来发电的方式的总称。以煤、石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发电厂统称为火电厂。 火力发电站的主要设备系统包括:燃料供给系统、给水系统、蒸汽系统、冷却系统、电气系统及其他一些辅助处理设备。 火力发电系统主要由燃烧系统(以锅炉为核心)、汽水系统(主要由各类泵、给水加热器、凝汽器、管道、水冷壁等组成)、电气系统(以汽轮发电机、主变压器等为主)、控制系统等组成。前二者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电气系统实现由热能、机械能到电能的转变;控制系统保证各系统安全、合理、经济运行。 火力发电的重要问题是提高热效率,办法是提高锅炉的参数(蒸汽的压强和温度)。90年代,世界最好的火电厂能把40%左右的热能转换为电能;大型供热电厂的热能利用率也只能达到60%~70%。此外,火力发电大量燃煤、燃油,造成环境污染,也成为日益引人关注的问题。 热电厂为火力发电厂,采用煤炭作为一次能源,利用皮带传送技术,向锅炉输送经处理过的煤粉,煤粉燃烧加热锅炉使锅炉中的水变为水蒸汽,经一次加热之后,水蒸汽进入高压缸。为了提高热效率,应对水蒸汽进行二次加热,水蒸汽进入中压缸。通过利用中压缸的蒸汽去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从中压缸引出进入对称的低压缸。已经作过功的蒸汽一部分从中间段抽出供给炼油、化肥等兄弟企业,其余部分流经凝汽器水冷,成为40度左右的饱和水作为再利用水。40度左右的饱和水经过凝结水泵,经过低压加热器到除氧器中,此时为160度左右的饱和水,经过除氧器除氧,利用给水泵送入高压加热器中,其中高压加热器利用再加热蒸汽作为加热燃料,最后流入锅炉进行再次利用。以上就是一次生产流程。 火力发电厂的基本生产过程 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生产系统包括汽水系统、燃烧系统和电气系统,现分述如下: (一)汽水系统: 火力发电厂的汽水系统是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高低压加热器、凝结水泵和给水泵等组成,也包括汽水循环、化学水处理和冷却系统等。 水在锅炉中被加热成蒸汽,经过热器进一步加热后变成过热的蒸汽,再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由于蒸汽不断膨胀,高速流动的蒸汽推动汽轮机的叶片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热效率,一般都从汽轮机的某些中间级后抽出作过功的部分蒸汽,用以加热给水。在现代大型汽轮机组中都采用这种给水回热循环。此外,在超高压机组中还采用再热循环,既把作过一段功的蒸汽从汽轮机的高压缸的出口将作过功的蒸汽全部抽出,送到锅炉的再热汽中加热后再引入气轮机的中压缸继续膨胀作功,从中压缸送出的蒸汽,再送入低压缸继续作功。在蒸汽不断作功的过程中,蒸汽压力和温度不断降低,最后排入凝汽器并被冷却水冷却,凝结成水。凝结水集中在凝汽器下部由凝结水泵打至低压加热再经过除氧气除氧,给水泵将预加热除氧后的水送至高压加热器,经过加热后的热水打入锅炉,再过热器中把水已经加热到过热的蒸汽,送至汽轮机作功,这样周而复始不断的作功。 在汽水系统中的蒸汽和凝结水,由于疏通管道很多并且还要经过许多的阀门设备,这样就难免产生跑、冒、滴、漏等现象,这些现象都会或多或少地造成水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的向系统中补充经过化学处理过的软化水,这些补给水一般都补入除氧器中。 (二)燃烧系统 燃烧系统是由输煤、磨煤、粗细分离、排粉、给粉、锅炉、除尘、脱流等组成。是由皮带输送机从煤场,通过电磁铁、碎煤机然后送到煤仓间的煤斗内,再经过给煤机进入磨煤机进行磨粉,磨好的煤粉通过空气预热器来的热风,将煤粉打至粗细分离器,粗细分离器将合格的煤粉(不合格的煤粉送回磨煤机),经过排粉机送至粉仓,给粉机将煤粉打入喷燃器送到锅炉进行燃烧。而烟气经过电除尘脱出粉尘再将烟气送至脱硫装置,通过石浆喷淋脱出流的气体经过吸风机送到烟筒排人天空。 (三)发电系统 发电系统是由副励磁机、励磁盘、主励磁机(备用励磁机)、发电机、变压器、高压断路器、升压站、配电装置等组成。发电是由副励磁机(永磁机)发出高频电流,副励磁机发出的电流经过励磁盘整流,再送到主励磁机,主励磁机发出电后经过调压器以及灭磁开关经过碳刷送到发电机转子,当发电机转子通过旋转其定子线圈便感应出电流,强大的电流通过发电机出线分两路,一路送至厂用电变压器,另一路则送到SF6高压断路器,由SF6高压断路器送至电网。 火力发电厂的基本生产过程 这里介绍的是汽轮机发电的基本生产过程。 火力发电厂的燃料主要有煤、石油(主要是重油、天然气)。我国的火电厂以燃煤为主,过去曾建过一批燃油电厂,目前的政策是尽量压缩烧油电厂,新建电厂全部烧煤。 火力发电厂由三大主要设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相应辅助设备组成,它们通过管道或线路相连构成生 产主系统,即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和电气系统。其生产过程简介如下。 1.燃烧系统 燃烧系统如图1-l所示,包括锅炉的燃烧部分和输煤、除灰和烟气排放系统等。 煤由皮带输送到锅炉车间的煤斗,进入磨煤机磨成煤粉,然后与经过预热器预热的空气一起喷入炉内燃烧,将 煤的化学能转换成热能,烟气经除尘器清除灰分后,由引风机抽出,经高大的烟囱排入大气。炉渣和除尘器下部的 细灰由灰渣泵排至灰场。

火电厂简介

二、生产流程 火电厂的种类虽很多,但从能量转换的观点分析,其生产过程却是基本相同的,概括地说是把燃料(煤)中含有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整个生产过 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燃料的化学能在锅炉中转变为热能,加热锅炉中的水使之变为蒸汽,称为燃烧 系统; 包括输煤、制粉、锅炉与燃烧、风烟系统、灰渣系统等环节。 燃烧系统由输煤、磨煤、燃烧、风烟、灰渣等环节组成,其流程如下图 (l)运煤。电厂的用煤量是很大的,一座装机容量4×3O万kW的现代火力发电厂,煤耗率按36Og/kw.h计,每天需用标准煤(每千克煤产生70O0卡热量) 360(g)×120万(kw)×24(h)=10368t。因为电厂燃煤多用劣质煤,且中、 小汽轮发电机组的煤耗率在40O~5O0g/kw·h左右,所以用煤量会更大。据统计, 我国用于发电的煤约占总产量的1/4,主要靠铁路运输,约占铁路全部运输量 的4O%。为保证电厂安全生产,一般要求电厂贮备十天以上的用煤量。 (2)磨煤。用火车或汽车、轮船等将煤运至电厂的储煤场后,经初步筛选处理, 用输煤皮带送到锅炉间的原煤仓。煤从原煤仓落入煤斗,由给煤机送入磨煤机磨 成煤粉,并经空气预热器来的一次风烘干并带至粗粉分离器。在煤粉分离器中将 不合格的粗粉分离返回磨煤机再行磨制,合格的细煤粉被一次风带入旋风分离 器,使煤粉与空气分离后进入煤粉仓。 (3)锅炉与燃烧。煤粉由可调节的给粉机按锅炉需要送入一次风管,同时由旋 风分离器送来的气体(含有约10%左右未能分离出的细煤粉),由排粉风机提 高压头后作为一次风将进入一次风管的煤粉经喷燃器喷入炉膛内燃烧。 自输煤系统 输煤皮带

燃煤火力发电介绍资料

燃煤火力发电厂 第一节、锅炉机组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火力发电厂的三大设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 二、火力发电厂的能量转换过程 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机械能,然后通过交流发动机转变为电能 第二节、锅炉机组的系统及组成部件 一、燃煤锅炉的组成部件 ⏹锅炉机组由锅炉本体设备和辅机设备组成。 ⏹本体设备包括: ⏹炉(燃烧系统):炉膛、烟道、燃烧器、空气预热器; ⏹锅(汽水系统)省煤器、汽包、下降管、水冷壁、汽水分离器、过热器、再热器等。 ⏹辅机设备包括:给煤机、磨煤机、送风机、吸风机、给水泵、吹灰器、碎渣机、除 尘器、灰浆泵等。 锅炉辅助系统: 输煤、制粉、送引风、给水、除灰除尘、排污、控制测量、烟气脱硫脱硝8大系统。 二、锅炉的工作过程及设备组成 1、输煤系统

⏹铁路或公路 ⏹卸煤设备是将煤从车厢中卸出的设备。对其要求是卸煤的速度要快,要彻底干净且 不损伤车厢。目前我国常用的有螺旋卸车机、翻车机、自卸式底开车厢等几种方式。 1、螺旋卸车机:(1)桥式螺旋卸车机(2)门式螺旋卸车机 2、翻车机:(1)转子式翻车机(2)侧倾式翻车机 3、自卸式底开车厢

2、制粉系统 发电厂使用的磨煤机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1、低速磨煤机:转动速度为15~25r/min,目前常用的是双进双出的钢球筒式磨煤机、单进单出的钢球筒式磨煤机。 2、中速磨煤机:转动速度为50~300r/min,目前常用的是MPS中速磨煤机、RP(或HP)中速磨煤机、MBF中速磨煤机。 3、高速磨煤机:工作转速高达750~1500r/min,目前常用的是风扇式磨煤机。

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

火力发电厂知识

火力发电厂是利用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发电的动力设施,包括燃料燃烧释热和热能电能转换以及电能输出的所有设备、装置、仪表器件,以及为此目的设置在特定场所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所有有关生产和生活的附属设施。主要有蒸汽动力发电厂、燃气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几种类型. 基本原理 电磁感应理论:任何变化的电场都要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磁场,任何变化的磁场都要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电场。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可以变为功,功也可以变为热,消耗一定热量时,必产生相当数量的功,消耗一定量的功时,必出现相应数量的热。 热力学第二定律:高温物体的热能可以自动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低温物体的热能却不能自动地传递给高温物体。机械能可以自动转化为热能,而热能却不能自动转化为机械能。 主要生产过程简述 储存在储煤场(或储煤罐)中的原煤由输煤设备从储煤场送到锅炉的原煤斗中,再由给煤机送到磨煤机中磨成煤粉。煤粉送至分离器进行分离,合格的煤粉送到煤粉仓储存(仓储式锅炉)。煤粉仓的煤粉由给粉机送到锅炉本体的喷燃器,由喷燃器喷到炉膛内燃烧(直吹式锅炉将煤粉分离后直接送入炉膛)。燃烧的煤粉放出大量的热能将炉膛四周水冷壁管内的水加热成汽水混合物。混合物被锅炉汽包内的汽水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出的水经下降管送到水冷壁管继续加热,分离出的蒸汽送到过热器,加热成符合规定温度和压力的过热蒸汽,经管道送到汽轮机作功。过热蒸汽在汽轮机内作功推动汽轮机旋转,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通过发电机端部的引线经变压器什压后引出送到电网。在汽轮机内作完功的过热蒸汽被凝汽器冷却成凝结水,凝结水经凝结泵送到低压加热器加热,然后送到除氧器除氧, 再经给水泵送到高压加热器加热后,送到锅炉继续进行热力循环。再热式机组采用中间再热过程,即把在汽轮机高压缸做功之后的蒸汽,送到锅炉的再热器重新加热,使汽温提高

火力发电的原理

火力发电的原理 火力发电是一种利用燃烧燃料产生热能,进而转化为机械能,最终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方式。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发电方式之一,也是我国电力工业的主要形式之一。火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驱动蒸汽轮机转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一、火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火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驱动蒸 汽轮机转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通过锅炉中的水管传递给水,使水变成蒸汽,蒸汽进入蒸汽轮机,驱动轮机转动,转动的轴承带动发电机旋转,最终产生电能。火力发电的主要部件包括锅炉、蒸汽轮机、发电机、冷却系统等。 二、火力发电的工作流程 火力发电的工作流程包括燃料的燃烧、锅炉的水循环、蒸汽轮机的工作、发电机的工作、冷却系统的工作等。 1、燃料的燃烧 火力发电的燃料主要是煤、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通过锅炉中的水管传递给水,使水变成蒸汽。 2、锅炉的水循环 锅炉的水循环是指水在锅炉中的循环流动。水从给水系统中进入锅炉,通过水管被加热变成蒸汽,蒸汽进入蒸汽轮机,驱动轮机转动。蒸汽经过轮机后,被凝结成水,再次进入锅炉,循环往复。 3、蒸汽轮机的工作

蒸汽轮机是火力发电的核心部件,它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关键部件。蒸汽进入蒸汽轮机时,驱动轮机转动,轮机通过轴承带动发电机旋转,最终产生电能。 4、发电机的工作 发电机是将轮机转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部件。轮机通过轴承带动发电机旋转,发电机内部的转子和定子之间的磁场变化产生电压,最终产生电能。 5、冷却系统的工作 火力发电中产生的热量需要通过冷却系统散发出去,以保证发电机和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冷却系统通常采用水冷却或空气冷却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环境。 三、火力发电的优缺点 火力发电的优点是燃料来源广泛,可靠性高,建设周期短,操作维护方便。同时,火力发电的经济性也比较优越,能够满足大规模的电力需求。但是,火力发电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和废水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火力发电的能源利用效率比较低,燃料的消耗量也比较大。 四、火力发电的发展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火力发电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更加注重环保问题。未来的火力发电将更加注重燃料的清洁化、高效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火力发电也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燃料的消耗量。

燃煤火力发电的基本原理与主要过程

燃煤火力发电的基本原理与主要过程 燃煤火力发电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发电方式之一,其基本原理及主要过程如下所述。 燃煤火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煤炭的燃烧释放出的热能,通过建立蒸汽动力循环来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具体来说,燃煤火力发电可以分为燃烧系统、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和发电机系统四个主要部分。 首先是燃烧系统,煤炭作为燃料进入锅炉炉膛内进行燃烧。在炉膛内,煤炭遇热分解生成一系列燃烧产物,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水蒸气等。为了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燃烧系统通常包括煤粉预处理系统、燃烧控制系统和燃烧过程监控系统。 其次是锅炉系统,主要由炉膛、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和省煤器等组成。煤炭燃烧所释放的热能被传递给过热器与再热器,使得水蒸气在高温高压下达到高温高压状态。锅炉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水转化为蒸汽,以提供给汽轮机系统驱动。 第三是汽轮机系统,包括高压汽轮机、中压汽轮机和低压汽轮机等。蒸汽经过高温高压的汽轮机叶片作用后,压力和温度逐渐下降,并通过多级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轮机系统通过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旋转产生电能。 最后是发电机系统,将汽轮机输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通常采用的是旋转磁场式发电机,汽轮机输出的旋转运动通过轴传

递给发电机的转子,与定子之间形成相对旋转的磁场。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定子导线切割磁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总之,燃煤火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煤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再通过汽轮机将蒸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最终由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一过程涉及到煤炭燃烧、锅炉传热、汽轮机膨胀和发电机电磁感应等多个环节,需要各个系统的协同工作。

火力发电工作原理及主要设备介绍

火力发电工作原理及主要设备介绍 火力发电一般是指利用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水蒸气,然后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来发电的方式的总称。以煤、石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发电厂统称为火电厂。 火力发电站的主要设备系统包括:燃料供给系统、给水系统、蒸汽系统、冷却系统、电气系统及其他一些辅助处理设备。 火力发电系统主要由燃烧系统(以锅炉为核心)、汽水系统(主要由各类泵、给水加热器、凝汽器、管道、水冷壁等组成)、电气系统(以汽轮发电机、主变压器等为主)、控制系统等组成。前二者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电气系统实现由热能、机械能到电能的转变;控制系统保证各系统安全、合理、经济运行。 火力发电的重要问题是提高热效率,办法是提高锅炉的参数(蒸汽的压强和温度)。90年代,世界较好的火电厂能把40%左右的热能转换为电能;大型供热电厂的热能利用率也只能达到60%~70%。此外,火力发电大量燃煤、燃油,造成环境污染,也成为日益引人关注的问题。 热电厂为火力发电厂,采用煤炭作为一次能源,利用皮

带传送技术,向锅炉输送经处理过的煤粉,煤粉燃烧加热锅炉使锅炉中的水变为水蒸汽,经一次加热之后,水蒸汽进入高压缸。为了提高热效率,应对水蒸汽进行二次加热,水蒸汽进入中压缸。通过利用中压缸的蒸汽去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从中压缸引出进入对称的低压缸。已经作过功的蒸汽一部分从中间段抽出供给炼油、化肥等兄弟企业,其余部分流经凝汽器水冷,成为40度左右的饱和水作为再利用水。40度左右的饱和水经过凝结水泵,经过低压加热器到除氧器中,此时为160度左右的饱和水,经过除氧器除氧,利用给水泵送入高压加热器中,其中高压加热器利用再加热蒸汽作为加热燃料,较后流入锅炉进行再次利用。以上就是一次生产流程。 火力发电厂的基本生产过程 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生产系统包括汽水系统、燃烧系统和电气系统,现分述如下: (一)汽水系统: 火力发电厂的汽水系统是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高低压加热器、凝结水泵和给水泵等组成,他包括汽水循环、化学水处理和冷却系统等。水在锅炉中被加热成蒸汽,经过热器进一步加热后变成过热的蒸汽,再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由于蒸汽不断膨胀,高速流动的蒸汽推动汽轮机的叶片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

火力发电的原理

火力发电的原理 火力发电是一种以燃烧燃料产生热能,并使用热能发电的过程。这种发电方式主要依赖于燃料的燃烧释放的能量来加热水蒸气,进而推动汽轮机或蒸汽透平发电机组转动,最终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火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燃料燃烧产生热能,热能加热水蒸气,蒸汽压力推动涡轮转动,涡轮带动发电机发电。 首先,火力发电厂选择一种合适的燃料,如煤炭、原油、天然气等。然后利用燃料进行燃烧,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能。燃烧时,氧气与燃料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高温燃烧气体,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接下来,释放的高温烟气通过锅炉的水冷壁,将锅炉水在壁内加热,并产生蒸汽。锅炉内部带有一系列的加热面,这些加热面能够使水得到充分的加热,并转化为高温高压的蒸汽。一般而言,燃烧产生的烟气将通过锅炉的过火室和烟道,最终排放至大气中。 然后,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将流入蒸汽透平机组中,推动涡轮转动。透平机组通常由多个级别的叶片和涡轮组成,其中高温高压蒸汽经过每个级别的叶片,使涡轮旋转。蒸汽内部的能量逐渐转化为机械能,将涡轮转动所带动的轴连接到发电机。当涡轮旋转时,发电机内部的转子也随之旋转,通过转子内部的线圈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由发电机输出,供应给

电网或电力系统使用。 在火力发电过程中,也需要使用一系列的辅助设备如除尘器、脱硫装置、脱硝装置等,目的是对燃烧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以减少环境污染的程度。 需注意的是,火力发电虽然是一种常见且广泛使用的发电方式之一,但由于其排放的废气中包含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火力发电是一种高碳排放的能源形式,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国际社会的呼吁和追求清洁能源的趋势下,许多地方开始逐渐减少火力发电的比例,更加倾向于使用可再生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等。 总结来说,火力发电主要依赖于燃料的燃烧释放的热能,通过加热锅炉中的水转化为蒸汽,蒸汽推动涡轮机或蒸汽透平发电机组旋转,最终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然而,火力发电由于碳排放较高,引起了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因此在未来能源转型中,应重点发展清洁能源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火力发电发展历史

火力发电发展历史 火力发电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随着工业革 命的到来,人们对电能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火力发电作 为一种高效可靠的发电方式应运而生。下面将从发展历史、技术进展和环 境影响三个方面对火力发电进行介绍。 火力发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使用煤炭作为 燃料进行蒸汽机驱动的发电。1814年,英国工程师乔治·斯蒂芬逊设计 了一座烟囱高约60英尺(约合18米)的燃煤火力发电厂,不仅供给照明,还供应了公共设施和工厂机器。这座发电厂开创了世界上第一座商业化运 营的火力发电厂。 随着20世纪的到来,火力发电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其中,最重要的突破是蒸汽动力系统的引入。通过锅炉加热水,产生高压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运转,从而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这一技术突 破使得火力发电厂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使其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发电方 式之一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火力发电技术经历了一系 列的进步,如燃料多样化、焚烧效率提高、污染物排放控制等方面取得了 重大突破。例如,钢铁、化肥厂等工业副产品中含有大量废热,燃气轮机 发电技术就可以通过收集处理这些废热,从而提高发电厂的燃烧效率和能 源利用效率。 而在环境影响方面,火力发电一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燃煤火力发电 是主要的火力发电方式之一,但其燃烧过程中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 气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带来了威胁。而且,火力发电还会排放大 量的硫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对大气和水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人们开始探索新的火力发电技术。其中,超临界 和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被广泛采用,这种技术可以提高蒸汽发电厂的效率,减少对煤炭消耗,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此外,通过研发开发新型低 排放燃烧器和煤粉预处理技术,可以减少火力发电厂的氮氧化物和细颗粒 物的排放。 此外,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将火力发电与其他清洁 能源相结合,形成所谓的混合发电系统。这些系统将火力发电与风能、太 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相结合,从而在保持能源稳定供应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 排放。 综上所述,火力发电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发电方式,经过多年的发展 和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火力发电对 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新型低碳和清 洁火力发电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以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保护。

火力发电厂基本知识

火力发电厂概述 火力发电厂是利用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发电的动力设施,包括燃料燃烧释热和热能电能转换以及电能输出的所有设备、装置、仪表器件,以及为此目的设置在特定场所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所有有关生产和生活的附属设施。主要有蒸汽动力发电厂、燃气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几种类型. 基本原理 电磁感应理论:任何变化的电场都要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磁场,任何变化的磁场都要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电场。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可以变为功,功也可以变为热,消耗一定热量时,必产生相当数量的功,消耗一定量的功时,必出现相应数量的热。 热力学第二定律:高温物体的热能可以自动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低温物体的热能却不能自动地传递给高温物体。机械能可以自动转化为热能,而热能却不能自动转化为机械能。主要生产过程简述储存在储煤场(或储煤罐)中的原煤由输煤设备从储煤场送到锅炉的原煤斗中,再由给煤机送到磨煤机中磨成煤粉。煤粉送至分离器进行分离,合格的煤粉送到煤粉仓储存(仓储式锅炉)。煤粉仓的煤粉由给粉机送到锅炉本体的喷燃器,由喷燃器喷到炉膛内燃烧(直吹式锅炉将煤粉分离后直接送入炉膛)。燃烧的煤粉放出大量的热能将炉膛四周水冷壁管内的水加热成汽水混合物。混合物被锅炉汽包内的汽水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出的水经下降管送到水冷壁管继续加热,分离出的蒸汽送到过热器,加热成符合规定温度和压力的过热蒸汽,经管道送到汽轮机作功。过热蒸汽在汽轮机内作功推动汽轮机旋转,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通过发电机端部的引线经变压器什压后引出送到电网。在汽轮机内作完功的过热蒸汽被凝汽器冷却成凝结水,凝结水经凝结泵送到低压加热器加热,然后送到除氧器除氧,再经给水泵送到高压加热器加热后,送到锅炉继续进行热力循环。再热式机组采用中间再热过程,即把在汽轮机高压缸做功之后的蒸汽,送到锅炉的再热器重新加热,使汽温提高到一定(或初蒸汽)温度后,送到汽轮机中压缸继续做功。锅炉本体锅炉设备是火力发电厂中的主要热力设备之一。它的任务是使燃料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且以此热能加热水,使其成为一定数量和质量(压力和温度)的蒸汽。由炉膛、烟道、汽水系统(其中包括受热面、汽包、联箱和连接管道)以及炉墙和构架等部分组成的整体,称为“锅炉本体”。锅炉主要设备

火力发电

浅析燃煤对火力发电厂的经济影响 进入21世纪,"能源、环境、发展"是本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三大主题。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将直接影响到经济运营和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火力发电厂燃煤发展趋势是我国经济发展十分关注的问题,是能源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能源问题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课题,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稳定、经济、安全、清洁、可靠的能源保证,必须要形成有效的燃煤供给机制。当前火电燃煤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二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占有很大比例。火电燃煤事关我国经济发展能否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能源经济开发与利用的电力企业正处在经济效益大发展的阶段,火力发电厂的燃煤是电力工业的重要能源,提高燃煤质量、降低燃煤成本、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降低燃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污染排放;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㈠、目前国家能源的重要性: 我国电力能源目前面临环境压力增大、产业结构重型化、能源价格倒挂导致的过度消费,以及金融市场发育不足导致的能源定价权缺乏等挑战。欲应对这些挑战,重中之重是要进行能源市场化改革。2001年末,中国加入WTO,开始步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周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产业结构不断向重型化发展,结果导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单位产出能耗不断增加,开始频频受到能源瓶颈问题的困扰。笔者认为,在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我国电力能源问题的症结在于我国将持续面临着艰巨挑战。能否成功地应对这挑战,决定了我国在未来20年能否有效地解决能源紧缺问题,能否化解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问题。当前能源消费结构中,我国能源消费历来以煤为主,并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会以煤为主。近年,由于煤矿的过度开采,粗放经营的开采方式,使全国煤炭资源紧缺,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对煤炭生产进行限量开采,对不符合科学开采规程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小煤矿实行关井,压产。然而,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扬,使煤炭供应紧张,暴露出能源结构的供需矛盾。由于现有条件的限制,火力发电发展至今,一次能源仍以煤为主。燃煤对火力发电厂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提高燃煤电厂的煤炭利用效率必不可少。 ㈡、火力发电厂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中国能源网总工程师狄小平说:“因为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大面积地供热和发电,还是使用煤炭” 但煤炭价格的居高不下以及燃煤的大面积污染问题,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当前中国电力能源以煤炭为主,在较长的时间内这种局面难以改变。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和研发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能源系统,可显著提高煤炭发电效率、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并可把煤炭高效洁净地转化为液体、气体燃料。发展洁净煤技术,是当前中国能源发展的现实选择。 ㈢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中国在重工业加速发展的较长一段时间内能源消费结构还是以煤为重,而煤又是一种环境污染比较大、有害气体排放多的燃料(据统计,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的67%、二氧化碳的70%都来自于燃煤);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结构逆转带来的最重大问题就是我国在实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过程中,必将遭遇到极大的环境压力,甚至有可能在未来5-10年时间里环境持续地恶化。 燃煤火力发电目前存在着两个突出的环境保护问题:一是燃煤技术有待改善,煤的经济利用率要进一步提高;二是煤燃烧除释放出热量外,还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环境的排放物。合理调整各种能源的发电参数比例,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燃煤电厂的煤炭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硫污染排放,将一次能源高效地转换为洁净的二次能源;

火力发电厂介绍

项目名称:火力发电厂介绍 所属行业:电力 一、主机DCS概述 热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煤在锅炉内燃烧,将锅炉里的水加热生成蒸汽,然后将来自锅炉的具有一定温度、压力的蒸汽经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进入汽轮机内,依次流过一系列环形安装的喷嘴栅和动叶栅而膨胀做功,将其热能转换成推动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通过联轴器驱动发电机发电。膨胀做功后的蒸汽由汽轮机排汽部分排出,排汽至凝汽器凝结成水,再送至加热器、经给水送往锅炉加热成蒸汽,如此循环。也就是蒸汽的热能在喷嘴栅中首先转变为动能,然后在动叶栅中再使这部分动能转变为机械能。工作原理就是一个能量转换过程,即热能--动能--机械能--电能。最终将电发送出去。

三大主机-锅炉 三大主机之二-汽轮机

三大主机之三-发电机

主控最主要的几个系统描述 1)汽水系统 简单讲汽水系统就是将水变成蒸汽(锅炉加热)--蒸汽做功(进汽轮机膨胀做功)最后凝结成水,周而复始。 水系统,有时候还有冷却水系统 最主要的是循环冷却水系统,分开式和闭式冷却水

2)制粉系统 制粉系统就是将煤从煤仓送入锅炉内进行燃烧。汽水系统大同小异,但是制粉系统相差很大,主要有钢球磨的双进双出直吹式、中速碗磨、立磨等,早期还有中间储藏式的,目前因为占地面积较大基本不用。 但是不管形式都么的不同,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煤磨成粉,送入炉膛燃烧。 煤粉不容易点燃,是用油将其点燃的,因此制粉系统中还涉及到油燃烧器,当然现在还有用红外线点燃的

3)烟气系统 烟气系统,分为送风,引风、一次风(一次风应该归入制粉系统中) 送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燃煤需要的氧量,引风是为了火焰以及烟气按规定的路线走,造成负压不至于火焰外冒而不安全。一次风是为了将煤粉送入炉膛进行燃烧。

火力发电厂工作原理

火力发电厂工作原理 火力发电厂,也被称为燃煤发电厂或燃油发电厂,是利用化石燃料(如煤炭和石油)的热能将水蒸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施。火力发电厂是当前世界上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之一,以下将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 1. 燃料供应 火力发电厂的关键是供应燃料。燃料可以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通过输送系统将燃料送至锅炉内。 2. 锅炉系统 锅炉是火力发电厂的核心设备,用于将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烧产物。锅炉系统包括燃料喷嘴、燃烧室、燃气排放系统等组成。 (1)燃料喷嘴:将燃料喷射到燃烧室中,使其与空气充分融合,形成可燃混合气体。 (2)燃烧室:燃料燃烧时释放出的热能使水蒸汽产生,同时产生高温高压的燃烧产物。 (3)燃气排放系统:将燃烧产物中的烟气和废气排出,经过除尘等处理后排放。 3. 蒸汽发电系统 燃料在锅炉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蒸汽轮机。

(1)蒸汽输送管道:将高温高压的蒸汽从锅炉输送到蒸汽轮机,其中的高压蒸汽通过主蒸汽管道,低压蒸汽通过再热和凝结过程进一步提高效率。 (2)蒸汽轮机: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后,通过叶片的转动产生机械能。 4. 发电机系统 蒸汽轮机通过轴将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转动系统:蒸汽轮机的转动通过轴与发电机相连,传递机械能。 (2)发电机:发电机是将旋转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通过电磁感应原理产生交流电。 5. 电力输送系统 发电机产生的电能经过变压器升压后,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用户。 (1)变压器:变压器将发电机产生的低压电能升压,以减少输电线路中的能量损耗。 (2)输电线路:将升压后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送至用户,供应电力。

火力发电原理

火力发电厂 编辑词条参与讨论 所属分类:工业能源科学 添加摘要 火力发电厂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使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目录[隐藏] 1 生产过程 2 工作原理 3 燃料构成 4 组成与流程 5 运行 6 效率 7 保护与控制 8 分类 9 历史

10 火力发电与热电区别 11 参考链接 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 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 燃煤,用输煤皮带从煤场运至煤斗中。大型火电厂为提高燃煤效率都是燃烧煤粉。因此,煤斗中的原煤要先送至磨煤机内磨成煤粉。磨碎的煤粉由热空气携带经排粉风机送入锅炉的炉膛内燃烧。煤粉燃烧后形成的热烟气沿锅炉的水平烟道和尾部烟道流动,放出热量,最后进入除尘器,将燃烧后的煤灰分离出来。洁净的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烟囱排入大气。助燃用的空气由送风机送入装设在尾部烟道上的空气预热器内,利用热烟气加热空气。这样,一方面除使进入锅炉的空气温度提高,易于煤粉的着火和燃烧外,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热能的利用率。从空气预热器排出的热空气分为两股:一股去磨煤机干燥和输送煤粉,另一股直接送入炉膛助燃。燃煤燃尽的灰渣落入炉膛下面的渣斗内,与从除尘器分离出的细灰一起用水冲至灰浆泵房内,再由灰浆泵送至灰场。

在除氧器水箱内的水经过给水泵升压后通过高压加热器送入省煤器。在省煤器内,水受到热烟气的加热,然后进入锅炉顶部的汽包内。在锅炉炉膛四周密布着水管,称为水冷壁。水冷壁水管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联箱与汽包连通,汽包内的水经由水冷壁不断循环,吸收着煤爱燃烧过程中放出的热量。部分水在冷壁中被加热沸腾后汽化成水蒸汽,这些饱和蒸汽由汽包上部流出进入过热器中。饱和蒸汽在过热器中继续吸热,成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有很高的压力和温度,因此有很大的热势能。具有热势能的过热蒸汽经管道引入汽轮机后,便将热势能转变成动能。高速流动的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子转动,形成机械能。 汽轮机的转子与发电机的转子通过连轴器联在一起。当汽轮机转子转动时便带动发电机转子转动。在发电机转子的另一端带着一太小直流发电机,叫励磁机。励磁机发出的直流电送至发电机的转子线圈中,使转子成为电磁铁,周围产生磁场。当发电机转子旋转时,磁场也是旋转的,发电机定子内的导线就会切割磁力线感应产生电流。这样,发电机便把汽轮机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电能经变压器将电压升压后,由输电线送至电用户。 释放出热势能的蒸汽从汽轮机下部的排汽口排出,称为乏汽。乏汽在凝汽器内被循环水泵送入凝汽器的冷却水冷却,从新凝结成水,此水成为凝结水。凝结水由凝结水泵送入低压加热器并最终回到除氧器内,完成一个循环。在循环过程中难免有汽水的泄露,即汽水损失,因此要适量地向循环系统内补给一些水,以保证循环的正常进行。高、底压加热器是为提高循环的热效率所采用的装置,除氧器是为了除去水含的氧气以减少对设备及管道的腐蚀。 以上分析虽然较为繁杂,但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却很简单,即燃料的化学能→蒸汽的热势能→机械能→电能。在锅炉总,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中,蒸汽的热能转变为轮子旋转的机械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炉、机、电是火电厂中的主要设备,亦称三大主机。与三大主机相辅工作的设备成为辅助设备或称辅机。主机与辅机及其相连的管道、线路等称为系统。火电厂的主要系统有燃烧系统、汽水系统、电气系统等。 除了上述的主要系统外,火电厂还有其它一些辅助生产系统,如燃煤的输送系统、水的化学处理系统、灰浆的排放系统等。这些系统与主系统协调工作,它们相互配合完成电能的生产任务。大型火电厂的保证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转,火电厂装有大量的仪表,用来监视这些设备的运行状况,同时还设置有自动控制装置,以便及时地对主辅设备进行调节。现代化的火电厂,已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分散控制系统。这些控制系统可以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自动调节,根据不同情况协调各设备的工作状况,使整个电厂的自动化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自动控制装置及系统已成为火电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火力发电厂-工作原理

火力发电厂概述

一火力发电厂概括 1.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 燃料进入炉膛后焚烧,产生的热量将锅炉里的水加热,锅炉内的水吸热而蒸发, 经过热器进一步加热后变为过热蒸汽,再经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因为蒸汽 不停膨胀,高速流动的蒸汽激动汽轮机的叶片转动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所以火 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主要就是一个能量变换过程,即燃料化学能 ---热能 --机械能--电能。最后将电发送出去。高温高压蒸汽在汽轮机内膨胀做功后,压力和温度 降低,由排汽口排入凝汽器并被冷却水冷却,凝固成水,凝固水集中在凝汽器下 部由凝固水泵打至低压加热器和除氧器,经除氧后由给水泵将其升压,再经高压 加热器加热后送入锅炉,这样循环发电。 2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生产系统 包含汽水系统、焚烧系统和电气系统,现分述以下: 2.1 汽水系统 火力发电厂的汽水系统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和给水泵等构成,它包含汽水循环、化学水办理和冷却水系汽水系统流程如图 1-1。 水在锅炉中被加热成蒸汽,经过热器进一步加热后变为过热蒸汽,再经过主蒸汽 管道进入汽轮机。因为蒸汽不停膨胀,高速流动的蒸汽激动汽轮机的叶片转动进 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为了进一步提升其热效率,一般都从汽轮机的某些中间级后抽出做过功的部 分蒸汽,用以加热给水。在现代大型机组中都采纳这类给水回热循环。别的在超高压机组中还采纳再热循环,即把做过一段功的蒸汽从汽轮机的某一中间级所有 抽出,送到锅炉的再热器中加热后再引入汽轮机的此后几级中持续膨胀做功。在膨胀过程中蒸汽压力和温度不停降低,最后排入凝汽器并被冷却水冷却,凝固成水。凝固水集中在凝汽器下部由凝固水泵打至低压加热器和除氧器,经加平和脱氧后由给水泵将其打入高压加热器加热,最后打入锅炉。 汽水系统中的蒸汽和凝固水,因为经过很多管道、阀门和设备,不免产生泄 漏等各样汽水损失,所以一定不停向系统增补经过化学办理的补给水,这些补给水一般都补入除氧器或凝汽器中。 2.2 焚烧系统 焚烧系统由锅炉的输煤部分、焚烧部分和除灰部分构成。锅炉的焚烧系统如图 1-2 所示。 锅炉的燃料——煤,由皮带机输送到煤仓间的原煤仓内,经过给煤机进入磨 煤机磨成煤粉,而后和经过空气预热器预热过的空气一同喷入炉内焚烧。烟气经除尘器除尘后由引风机抽出,最后经烟囱排入大气。 锅炉排出的炉渣经碎渣机破裂后连同除尘器下部的细灰一同由灰渣(浆)泵经灰管打至贮灰场。 2.3 电气系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