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差异(附答案)

中国区域差异(附答案)
中国区域差异(附答案)

中国区域差异

渭河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为中国农业发达地区之一。下图为“渭河平原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是()

A.褶皱B.向斜C.断层D.地垒

2.秦岭可作为()

A.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B.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

C.春小麦与冬小麦的分界线D.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下图为“全国部分城市1月平均气温及三类谷物发芽适宜温度

图”。读图完成3~4题。

3.根据图示气温数据特征能够推测()

A.我国1月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B.我国1月南北最大温差为41.4℃

C.三亚受海洋影响最明显D.西安和郑州最靠近秦岭—淮河一线

4.关于三类谷物种植时空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水稻种植区面积大于小麦种植区B.云贵高原地区不适宜种植玉米

C.西安所在的平原以种植冬小麦为主D.三种谷物在海南岛各地可以随时播种

读下图,回答5~6题。

5.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量不同D.地形不同

6.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③水稻土④水田⑤水稻种植业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⑤⑥⑦⑧D.②⑦⑧

读“我国某区域≥10℃积温分布图”,回答7~8题。

7.主要制约图中甲所在地形区农业发展的因素有()

①台风②旱涝③风沙④滑坡⑤盐碱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③⑤D.②③⑤

8.下列关于图中西部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喀斯特发育的高原地区

B.位于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C.河流水量较小、含沙量大

D.位于非季风区

图1是“我国某种水利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示的水利工程主要分布在()

A.广东的三角洲地区 B.黑龙江的冲积平原

C.四川的河漫滩地区D.新疆的冲积扇地区

10.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绿洲地区优质农业发展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A.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水热丰富,热量条件好

C.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D.雨热同期,复种指数高

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11~12

题。

11.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耕地面积南方大于北方

C.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

D.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更佳

12.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

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

地坑院也叫地窖,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米,然后再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结合下左图、右图,回答13~15题。

13.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是()

A.土层深厚B.冬暖夏凉C.降水稀少D.木材短缺

14.右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A.挡风B.防水C.阻沙D.遮阳

15.该地可能位于()

A.河南B.黑龙江C.新疆D.福建

读“某地区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比例变化图”,回答16~17题。

16.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拉动为主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变幅最大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17.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D.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上升极

下图为“2010年我国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用水结构图”。读图回答18~19题。18.甲、乙、丙、丁代表的行政区最可能是()

A.北京、上海、广西、新疆B.上海、广西、北京、新疆

C.广西、新疆、上海、北京D.新疆、北京、上海、广西

19.据图,可以判断()

A.甲地生活用水比例高与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有关

B.乙地工业用水比例高是由于该地高科技工业发达

C.生态用水比例丙地小于丁地说明丙地生态用水量小于丁地

D.丁地农业用水比例高于其他三地与丁地干旱的气候有关

2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是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

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环渤海地区有发达便捷的交通、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教育、丰富的自然资源、密集的骨干城市群等优势条件,是我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二环渤海经济圈部分开发区工业布局图。

(1)环渤海经济圈的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______。

(2)北京(约116°23′E,40°N),大连(约121°44′E,39°N),夏至日,北京日出时间是4:30,大连日出时间是4:28,大连日出时间比北京早2分钟,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环渤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典型植被是______________。

(4)曹妃甸、滨海新区、葫芦岛市、营口等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相同的是______,工业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主要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有关材料,简要分析环渤海经济区工业发展的最主要资源条件,环渤海经济区工业对渤海造成的影响及相应对策。

21.2012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攀西-六盘水”(攀枝花-西昌-六盘水)资源富集区成为国家规划的西部重点开发区之一。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示意图。

材料二甲河段水文站测绘的2001~2011年输沙量变化图。

材料三攀枝花钒钛产业多呈中小企业零星分布,产品主要是钛白粉、高钒铁等,以含钒钛材料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同时,一些关键技术瓶颈尚未突破。

2011

(1)

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最容易产生的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攀枝花工业中主导产业是____________产业;____________产业发展速度最快,影响其发展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

(4)描述2001~2011年甲河段年输沙量的总体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5)攀枝花市正在全力打造“中国钒钛之都”,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北京(2)经度(因素)纬度(因素)(3)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4)石化临渤海接近石油产地,海运便利(5)最主要资源条件:石油丰富,水资源不足。对渤海造成的影响:水体污染。

相应对策:对污水净化处理,达标排放。

1.上海市的发展条件分析

(1)气候资源:水热充足。

(2)位置优越:河流交汇和河海交汇的位置,河海联运发达。

(3)水资源:河流水量丰富,无结冰期。

(4)矿产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靠外区调入。

(5)交通运输:陆、海、空和内河航运发达。

(6)人口结构:老年人口比重增大。

(7)工业性质: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2.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的发展条件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有“鱼米之乡”之称,得益于当地的自然条件。

(1)地势:低平,海拔在10米以下。

(2)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的生长。

(3)水源:河网密布,水量充足。

(4)湖泊:发展淡水鱼养殖,产量全国第一。

(5)历史:农业耕作基础好。

答案(1)贵州煤炭水能(2)滑坡或泥石流水土流失(3)钢铁钒钛原料(4)变化特征:呈下降趋势。主要成因: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入河泥沙减少;水利工程拦截泥沙作用明显。

(5)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技术创新力;扩大钒钛产业规模;促进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建设、完善产业园区,打造企业集群;实施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中考地理复习系列练习:中国的区域差异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系列练习:中国的区域差异 一、选择题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区常见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 B. 乙地区看到成片的油菜花竞相开放 C. 丙地区有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D. 丁地区有“高原之舟”一一牦牛 2. 家住台湾的贝贝想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贝贝随旅行团到达北京。下列关于北京和台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北京位于北方地区,东临黄海 B. 台湾地处热带,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C.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 台湾多山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答案:1. B 2. D “骑楼”是我国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读图,完成3?4题。 3. “骑楼”建筑出现在我国的() A.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D .西北地区

A. 湿热多雨B .地势起伏不平 C?炎热干燥 D .洪涝、台风频繁 答案:3. B 4. A 暑假期间,宿迁的项楠同学前往南京,与在此工作的父母会合,后续前往上海和杭州进行为期一周 的自由行,据此回答第5题。 5. 路途中看到了来自不同区域的车辆,各种车牌让他眼花缭乱,关于下列车牌号对应的行政区划描述错误的是() A. 藏A XXXXX――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盛产青稞、豌豆 B. 桂B XXXXX——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满族的主要分布区 C?琼C XXXXX――位于我国的最南端,三沙市隶属于该省 D.赣D XXXXX——拥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答案:B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然条件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读图a和图b,完成6?9题。 6. 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民族 B .经济发展水平 C. 地形、气候 D .民风民俗 7. 《绿水青山看中国》宿迁站海选开始了,下列诗句中描写的地区与图a中的四大地区对应正确的

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章节测试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章节测试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生产过程不属于工业生产的是() A.人工养殖珍珠B.生产化肥农药C.开采铁矿D.将小麦加工成面条 2 . 关于中国农业的地区差异,表述正确的是() A.南方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B.北方耕地多为水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C.西部畜牧业地位重要,有我国四大牧区D.西部水资源丰富,淡水渔业发达 3 . 山东鲁花集团生产的花生油的原料主要来自()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D.南部沿海地区 4 . 下列省区中,适宜生产热带经济作物的是() A.海南B.湖南 C.河南D.广西 5 . 对我国高科技术产业描述错误的是 A.成为带动我国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B.发展慢,贡献大 C.国家级高新产业基地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 D.在北京中关村最早出现 下图为我国西部山脉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 . 图中甲所示的山脉是 A.昆仑山脉B.天山山脉C.喜马拉雅山脉D.太行山脉 7 . 我国四大盆地中,面积最大的是 A.准噶尔盆地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 8 . 分布在丙省区的畜种是 A.宁夏滩羊B.三河牛C.新疆细毛羊D.牦牛 9 . 乙所在省区 ①盛产优质的瓜果和长绒棉 ②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 ③农业、城市、人口都分布在绿洲地带 ④被称为“北大仓” ⑤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⑤ 10 . 下面为我国的主要棉花产区的是() A.新疆南部B.珠江三角洲地区C.西藏地区D.黑龙江流域 11 .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有条“最美水上公路”——古昭公路(下图),它横亘蜿蜒在香溪河上,是中国第一条水上生态环保公路。古昭公路很多路段采用了造价高昂的水上架桥方案,其主要原因是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知识点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第一节中国区域地理 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览 北方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

地理: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基础知识复习纲要(湘教版八上)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51、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52、秦岭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分水岭,北侧是肥沃是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列表如下: 53、北方地区是我国“温带水果”的故乡,苹果产量最大。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山西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54、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以柑橘产量为最大,海南岛是我国天然橡胶的最大产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是国内重要的商品粮基地。⑤海南岛、台湾南部、雷州半岛和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五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55、青藏地区因地势高、气温低,高寒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属高寒牧区,三大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主要农作物有青稞、豌豆、小麦等。三大能源;太阳能、地热、水能;著名公路有:川藏公路(拉萨—成都)、青藏公路(拉萨—西宁)、新藏公路(拉萨—叶城)、滇藏公路(下关—芒康)、中尼公路(拉萨—加德满都)。铁路:青藏铁路(西宁—拉萨)。 56、西北地区因深居内陆,且受高山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地表植被从东到西,随着降水量的逐渐减少,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过渡。内蒙古大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畜牧基地。 57、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主要地理要素比较 .................: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学案(教师用)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考纲浏览: 1、中国的区域差异 2、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4、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5、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6、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7、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热点提示: 1、以局部区域图为背景资料,综合考查各个区域的自然条 件、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工农业特色,西北地区干旱和青藏地

区高寒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高考命题的重点2、关注台湾问题、南水北调、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三 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等热点问题 3、关注我国的农业生产与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和城市的主 要区位因素 4、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合理开发往往是命题的切入点 自主学习和探究: 第一部分中国区域地理 一、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览 北方地区 1、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2、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辽河)、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章 第3讲 中国地理区域差异配套试题 中图版(1)

第3讲中国地理区域差异 一、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所在地区目前是我国人口主要迁入区 B.A所在地区能源缺乏,需要大量调入 C.B所在地形区的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D.B所在的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少的省区 2.关于C河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流经地区受流水溶蚀作用明显 B.降水丰富,水量大,航运价值高 C.主要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 D.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汛期长 解析第1题,A地处四川省,目前是我国人口主要迁出区,该地区水能丰富,是我国西电东送的中路输电区;B地处贵州省,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该地地处我国南方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第2题,C河段流经喀斯特地貌区,地表崎岖,不利于发展航运。 答案 1.C 2.B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3~4题。

3.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4.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解析第3题,从水资源总量就可以推断出,甲代表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比北方大,南方地区降水量大,蒸发量也大;乙代表北方地区,人口总数比南方少,主要原因是南方经济发达;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耕地比重大。第4题,甲地区(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煤炭、油气资源比南方丰富;南方地区能源供应不足,需要从北方运输大量煤炭;南水北调是为了缓解北方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答案 3.D 4.D 读“下面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5~6题。 5.沿包头至广州,在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的景观正确的是( )。 A.①——层层稻田B.②——风吹草低见牛羊

初中地理第四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第四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中国的地理差异》为北斗区域地理第三部分“中国地理”的第四章,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在本书第四章之前,“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章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第三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分别从人口、民族、地形、气候、水文、自然资源、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方面对中国进行了描述,学生对于中国的地理差异有了初步了解。 第四章是对中国地理区域差异的宏观介绍,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点作知识上的铺垫。本书后面的“第五章认识北方地区”、“第六章认识南方地区”、“第七章认识西北地区”、“第八章认识青藏地区”则是对中国四大地理单元的详细叙述。 第四章主要讲述两大方面的内容:

①差异性:我国四大自然区域间的自然地理差异、我国四大经济区间的经济地理差异 ②联系性: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人文地理特征的影响。 【学习策略】 区域地理作为高中地理知识的载体,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互交汇的场所,“区域综合性试题”已成为高考综合能力测试的载体,因此区域地理的复习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阶段区域地理复习中,切忌只是简单识记地理事实。在此章内容的复习中,建议: 1.充分运用地图,通过读图指图填图等多种形式,建立空间概念 2.运用比较的方法,从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多方面把握不同区域的差异 3.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原理,分析中国的地域差异现象 【学习目标】 1.识记中国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范围 2.比较四大地理单元间的自然地理差异 3.了解中国经济区域的划分及区域间的经济地理差异 4.理解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人文地理) 的影响

高二地理教案: 选修二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2、使学生理解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3、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来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2)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2、难点:中国的地势走向与三大自然区的差别与联系。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挂图,电脑,投影仪等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六、教学步骤: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讲解]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青藏高原,第二阶梯:在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是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第三阶梯:我国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区;他们的划分主要是从海拔的高低来考虑的,以山脉为界限。 一、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讲解] 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单一的。同样,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其他的也要变化,如气候的变化,会使土壤,动植物等都发生变化。例如:看到雪松,黑土地想到东北;看到骆驼刺,沙漠想到西北;看到椰林,红土想到南方。不同的植被土壤反映不同的自然环境,正如课本上所说“土壤和植被则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那么什么要素起决定作用呢?在我国,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它们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地貌、气候的地域差异) 2

二、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1.东部季风区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3.青藏高寒区 湿润的季风气候 森林为主 生物种类繁多 森林土壤 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自西向东注入海洋 海拔较低 西高东低 平原广阔 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深居内陆 荒漠(沙丘) 草 原 内陆河湖 耐旱植物 耐旱动物 降 水 稀 少 地形闭塞人 烟 少 畜 牧 业 灌溉农业 城乡:点状 带状 干 旱 不利交通 多 高 山 多 冰 川 多大河源 “高”、“寒” 气温低、无霜期太阳辐射强、日照长、日温差高寒草原耐寒牲适宜温凉作物生长、产量高寒牧业 河谷低地农业区、居民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南方地区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南方地区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发展影响。 3.知道南方地区的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 学习过程 【自学导航】 一、读P83图4-12“南方地区”,完成下列各题。 1、南方地区指我国以南,以东的地区。 南方地区主要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三大部分。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

2、在图中标注: 地形区:A 盆地 B 平原 C 高原 D 丘陵 岛屿:我国最大的岛屿 E F 3、完成活动3。 4、南方地区地势西_____东_____,地形为:______ 、____与_____ 、___交错分布。气候以气候为主,热量,降水。 5、阅读教材83-86内容,填注下列表格: 6、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是,21世纪我国粮食作物增产的重要途径是。 二、自学疑问:你认为自学中有哪些疑问,请列举: 【合作攻关】 1、解决自学疑问。 2、探究下列问题: (1)从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分析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2)为什么南方地区的西部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达标训练】 ()1、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 A.成都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2、我国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A.山地和丘陵为主 B.以盆地和高原为主 C.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D.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交错

分布 ()3、我国位于南方地区的著名古都有 A.西安 B.开封 C.南京 D.洛阳 ()4、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产区 A.云南 B.海南 C.台湾岛南部 D.雷州半岛 ()5、我国在长江干流上以建成的特大型水电站有 A.龙羊峡 B.小浪底 C.葛洲坝 D.李家峡 ()6、南方地区占优势的能源资源是 A.水能资源 B.煤矿资源 C.石油资源 D.天然气资源 ()7、南方地区的农作物能够一年两熟至三熟的主要原因是 A.耕作历史悠久,劳动力充足 B.土壤肥沃 C.平原面积广大 D.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8、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储量相当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A.有色金属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9、我国5个经济特区是 A.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别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秦岭一淮河线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位置及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2、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知道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界限和范围 4、在图上描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间分界线并标出名称。 5、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一、秦岭与淮河 1、秦岭 ①位置:位于与省南部,北临,南临 ②主峰: ③走向: ④分水岭:是和的分水岭 2、淮河 ①发源地: ②流向: ③流经省区:、、 ④注入地:,主流经高邮湖南入,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东 入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河流的封冻 年降水量 植被类型 耕地的类型 主要的粮食作物 作物的熟制 主要的经济林木 主要的运输方式 1、一月份等温线 2、等降水量线 3、干湿地区:与分界线 4、耕地类型:与分界线 5、温度带:与分界线 6、气候区:与分界线 7、植被类型:与分界线 8、地区:与分界线 三、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依据气候和地形的差异,坚固自然景观和土地利用的不同 2、四大区域:、、、 ①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分界线: ②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③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课堂展示】 1.下列山脉,作为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的是( )A.秦岭 B.武夷山 C.南岭 D.横断山 2.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 ) 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限 B.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的分界限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3.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是 ( ) A.秦岭——淮河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C.大兴安岭——祁连山——横断山脉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4.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 ) A.天山一阴山 B.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冈底斯山 C.秦岭一淮河 D.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5.秦岭一淮河线以北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 ) A.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热带雨林 6.秦岭一淮河线以南的河流冬季大多不结冰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冬季风的影响小 B.受夏季风的影响大 C.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 D.1月平均气温高于0℃ 7.下列省级行政区,位于秦岭一淮河线以北的是 ( ) A.河北省 B.山东省 C.湖南省 D.广东省 8.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 ( ) A.太行山 B.长白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 9.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限突出的因素是( ) A.气候因素 B.地形因素 C.行政因素 D.经济因素 10.我国四大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11.“早穿棉袄午穿纱”描述的地区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2.北京市位于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3.湖南省的植被类型为 (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4.下列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的是( ) A.江汉平原 B.成都平原 C.辽河平原 D.洞庭湖平原 15.秦岭、淮河都经过的省区是( ) A 陕西省 B 山西省 C 河南省 D 安徽省 16.秦岭地区的植被是( )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阔叶林 C 草地 D 从山顶到山脚垂直变化 18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一致的有()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1月0℃等温线⑤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教案 湘教版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秦岭-淮河线 知识目标:1.了解秦岭、淮河的走向和流向,以及它们经过的主要省份,以及秦岭、淮河的基本概况。2. 掌握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3.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 难点: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 情感目标:1.通过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均能参与,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到祖国的各个地方去旅游,在课堂上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 山河的壮丽,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用具: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教法与学法指导: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使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能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可以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我国各大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以及当地居民在生活、生 产方面的差异,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课件演示〗电脑展示我国南方、北方、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景观图 [提问]同学们知道屏幕上的景观图都分别是表示我国的哪些地方呢? [学生]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指正。 【承转】要了解我国的区域差异及原因,首先让我们来学习我国区域的划分和一些重要的分界线。 『板书课题』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秦岭-淮河线 一、秦岭与淮河 〖课件演示〗秦岭-淮河线示意图 [提问]1、在图中找出秦岭与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2、找出秦岭、淮河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 3、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是() ①湖北②河北③江西④山东⑤浙江⑥山西 [学生]学生先讨论,然后再指图回答 [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75“秦岭”与P76“淮河” [提问]1、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重要分水岭是_______。 2、淮河为什么会成为“害河”?

中国区域差异

中国区域差异 中国的自然区域差异 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1)划分依据:气候和地貌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 (2)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3)划分界线: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之间大致以400mm降水量为界;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东部约以3000米等高线为界。 2、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1)东部季风区:①海拔较低,平原广阔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均大于400毫米③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生物种类多④河流为外流河,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⑤栽培植物广泛分布,是我国最主要的农耕区(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①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②位于欧亚大陆内部,距海远,气候大陆性明显。③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生物种类远比东部少。④大部分为内流河,河流短小。湖泊较多,但多为咸水湖。⑤水是本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有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和畜牧业分布。 (3)青藏高寒区:①高、寒为本区最显著的特点。气温低,冻土广布,太阳辐射强烈,风力较大。②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③大部分地方属内陆流域,多冰川湖泊,多大河源地。④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得比较完整。 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 3、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1)原因:热量条件的变化是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在北部地区,气候湿润程度随距海里程的增加而较少也是区域差异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2)自然分区:①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区②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④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4、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 (1)原因:深居内陆,加上山地、高原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水汽被层层截留,形成了干旱少雨的气候。 (2)植被差异:从东往西,本区的植被大体上依次分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自然分区: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5、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1)地域差别: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旱 (2)植被的水平差异:在高原面上,由东南向西北出现了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的水平变化。 (3)垂直差异:海拔由低到高,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垂直变化,从高原边缘至内部,垂直变化由繁至简。 中国的经济区域差异 1、我国的三大经济地带 (1)三大经济的带的划分:依据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教案 湘教版

地理: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复习目标 一、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及两侧地理特征。 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分界线位置。 三、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农业、工业、矿产及其旅游。 四、培养学生读图、填图及搜集信息的能力 复习重点 一、秦岭淮河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位置、农业、工业及矿产 复习难点 一、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二、北方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重要工业基地、工业中心的分布及成因。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 复习目标 1、秦岭淮河的位置、南北两侧的地理特征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原因 复习重点及难点 1、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特征及差异 2、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原因 秦岭淮河线内容 一、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是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结合以前所学内容加以阐述。 二、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根据课本列表从一月平均气温、河流封冻状况、年降水量、植被类型、耕地类型、粮食作物、农作物熟制、主要经济林木、主要运输方式等方面讲述。 三、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青藏高原边缘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复习目标 1、掌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资源及工农业发展状况。 2、了解南北方地区的工农业差异,分析产生的原因。 复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为: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资源及工、农业发展现状。 2、难点: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资源特点。 北方地区内容: 重点地图:在图4.7上,找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渤海、黄海、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淮河、秦岭、长白山、大小兴安岭。 在图上标出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同、阳泉、西山煤矿;开滦、峰峰煤矿;鸡西、鹤岗煤矿。 根据教材的内容,请归纳出北方地区农业、工业、资源分布的情况。 北方地区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如何有效治理黄土高原? 植树种草、建筑梯田。 达标测试 (1)东北三宝是指(人参、貂皮、鹿茸)。 (2)中国第一大油田是(大庆油田)。 (3)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4)素有黑土之称的是(东北)平原。 南方地区: 重点地图:在图中4-12上找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海南、台湾岛、东海、南海、长江、珠江、洞庭湖、太湖、鄱阳湖、深圳、珠海、厦门、上海、广州、宁波、湛江、北海等开放城市。

地理: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练习(无答案)(湘教版八上)

第四章:四大区域 1、下列省级行政单位:①湖北②河北③江西④山东⑤浙江⑥山西,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是。 2、我国秦岭-淮河线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在以下,河流(有或没有)封冻现象,年降水量在以下,耕地以为主,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熟制为或,树木冬季(落叶或不落叶)。 3、我国秦岭-淮河线以南,一月平均气温在以上, 河流(有或没有)封冻现象,年降水量在以上,耕地以为主,主要种植农作物是, 熟制为,树木冬季(落叶或不落叶)。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 5、下列山脉分别是哪些地区的分界线,用线连接起来. 阴山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 太行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秦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 6、我国南方地区是指线以南、以东的区域。 7、主要的地形区有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岛 和岛; 8、主要的河流湖泊有江、江、湖、湖、湖、东南 部濒临海、海。 9、我国东南沿海有5个经济特区:、、、、; 10个沿海开放城市:、、、、、、、。 11、南方地区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体现为该地区属于湿润的气候,充足, 丰沛,而且雨热同期。平原素称“天府之国”;地区是富庶的“鱼米之乡”。 12、南方地区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有平原、 平原和平原。 13、对比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有关地理知识,完成下表。

14、青藏地区的主要作物有, 15、青藏地区的珍稀动物有、、等。 16、主要牲畜有“高原之舟”,还有、等。 17、青藏地区的矿产资源有哪些?主要分布在盆地。 18、察尔汗盐湖附近建起了我国最大的肥厂。 19、铁路的修建,改写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20、青藏铁路的北段——,南端——。 21、由于高原地势高,因此气温低。青藏地区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低)的地方。 22、青藏地区多高山,河流落差 ,流速,因此能丰富。 23、青藏地区无污染的洁净能源有() A太阳能、地热能、水能 B石油、天然气、煤 C核能、地热能、风能 D生物能、风能、太阳能 24、下列区域中是青稞生产区的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25、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地形区是() A.内蒙古高原 B.喜马拉雅山 C.天山 D.青藏高原 26、青藏高原耕作业主要分布在() A.海拔较低的河谷谷地 B.山地、高原中水源条件较好的河谷、绿洲地区C.绿洲分布区 D.高原土壤条件好的草原区 27、下列牲畜中,适应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气候的是 ( ) A、骆驼 B、牦牛 C、山羊 D、绵羊 28、青藏地区被称为“聚宝盆”的地形区是 ( ) A、塔里木盆地 B、唐古拉山脉 C、柴达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29、下列关于青藏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睛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气温高; B.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C.海拔高,气压高,空气洁净; D.高原东部边缘,山高谷深,河水湍急。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6章《我国的区域差异》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6章《我国的区域差异》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图显示的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 mm,没有湿润地区 B.②线以西地区的河流皆为内流河 C.③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①线与④线之间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2.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大致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是受到的影响A.纬度高低 B.距海远近 C.地形类型 D.人类活动 3.下图是我某地区简图,甲地降水量及其该地区降水分布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A.200mm以下,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B.400mm以下,受海陆因素的影响 C.800mm以下,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D.1600mm以下,受植被因素的影响 4.下列关于四川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四川的最高山峰是娥眉山B.四川的地形是盆地丘陵 C.四川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宝成线从成都向北穿越秦岭到宝鸡5.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盛产温带水果B.以早地为主 C.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甘蔗D.长城以北一般一年一熟 6.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理区域是( ) A.南方地区B.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D.青藏地区 7.有关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B.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C.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D.是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8.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大致相同,但前者比后者的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远B.多湖泊C.地势高D.多冰川 9.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B.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D.种植的经济作物有甜菜、棉花、大豆等10.“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景观应该位于我国的:() A.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 我国幅员辽阔,很多农作物分布极具地方特色。下表是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读表可知,该省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B.小麦C.油菜D.玉米 12.据此推测该省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13.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②以种植小麦为主B.雨热同期是①②共同的气候特征C.杭州位于①区域而广东位于②区域D.传统的交通工具①以船为主②以马为主 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耗牛,奔跑的藏羚羊,

中国的区域差异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中国的区域差异 作者姓名临朐县寺头初中蔡晓霞 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口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口劳动与技术 口其他(请列岀):□语文口美术□生物□科学□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冈地理 □社会实践 适用年级八年级 所需时间课内共用5课时,每周三课时,课外共用一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内容是中国地理总论和中国区域划分的衔接点。作为中国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只对区域地理宏观的进行介绍,其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其次在此基础上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本章教材属于中国区域地理的内容,主要介绍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自然、经济、人文等方面的特征,突岀体现了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和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 教材用单独的一节介绍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旨在突岀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让学生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有一个整体把握。其中本节重点介绍了秦岭---淮河线。 教材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教材只选取了四大地理区域的一些突岀特征进行介绍,大大减少了教材篇幅,减少了识记内容给教师教学留有较多空间。同时,教材突岀了能力要求,包括读图填图能力,收集处理资料能力等。 教材加大了图的分量,突岀了地理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教材通过设置读图练习,帮助学生读图、用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教材还安排了大量阅读材料,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材关注了社会热点问题,并站在时代的高度多角度的思考这些问题,如中国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的资源与能源问题,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和十五”规划的重点工程等。 本章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和巩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中国的区域差异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中国地理学案七: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考点搜索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知识要点 第一节中国区域地理 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揽 北方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 1.1 我国的三大白然区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3、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2、 难点:中国的地势走向与三大自然区的差别与联系。 三、 课时安排:2课时 四、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电脑,投影仪等 五、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六、 教学步骤: 1.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讲解]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青藏高原,第二阶梯:在青藏高原边缘 以东和以北,是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第三阶梯:我国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区;他们的划分主要是从海拔的高低来考 虑的,以山脉为界限。 一、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讲解]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单一的。同样,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各个自然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其中一个发生变化, 其他的也要变化,如气候的变化,会使土壤, 动植物等都发生变化。例如:看到雪松,黑土地想到东北;看到骆驼刺,沙漠想到西北;看到椰林, 红土想到南方。不同的植被土壤反映不同的自然环境, 正如课本上所说 全壤和植被则是反映自然地 理环境的两面 镜子’那么什么要素起决定作用呢?在我国,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它们是决定自然 地理环境差异的两 个基本因素。 1. 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地貌、气候的地域差异) 2.三大自然区的基本情况(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 三大自然区基本情况比较表 2、使学生理解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4,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来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测试题

第四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40分) 1.下列有大片沼泽性荒原有待开发的是() A.三江平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松辽平原2.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是() A.山西B.山东C.黑龙江D.河南 3.下列关于西部地区交通、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交通以铁路和航空运输为主 B.青藏地区目前没有铁路,运输以公路为主 C.西北地区能源资源较少,靠区外支援 D.风能、地热能等能源是青藏地区的优势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5.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在青藏高原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源”是指()A.长江、乌江、黄河B.长江、澜沧江、黄河 C.塔里木河、黄河、通天河D.怒江、金沙江、雅鲁藏布江 6.下列开发大西北的自然条件中,主要有利条件和制约经济发展的最缺少的自然资源组合正确的是() A.宜耕荒地广阔—平原B.草原广阔—森林C.矿产资源丰富—光照 D.土地广阔—水 7.我国青藏高原上的著名三大畜种是() A.三河马、三河牛、滩羊B.牦牛、藏山羊、藏绵羊 C.细毛羊、滩羊、牦牛D.羚羊、紫羔羊、蒙古马 8.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A.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 C.玉米、高粱、大豆、油菜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 9.黄河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①凌汛②地上河决口③水土流失④干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北方四大盐场中,最为著名的是() A.长芦盐场B.辽宁盐场C.山东盐场D.江苏北部沿海盐场 11.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12.根据海外市场的需要,闽南三角地区建立了农业出口商品基地,下列不是其主要产品的是()A.木材B.蔬菜C.花卉D.水果13.关于南方地区的广东、海南、广西的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高,全年皆夏B.许多地方霜雪罕见,春秋相连 C.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D.全国四季最明显的地区 14.下列说法不是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的是() A.云量少,光照强B.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蒸腾作用弱 C.昼夜温差大D.白天光合作用强,晚上呼吸作用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