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

苏政发〔2011〕186号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现将《江苏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1 —

江苏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为了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升我省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制订本规划。

根据江苏经济基础、产业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我省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物联网和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成为引领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省积极组织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新兴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产业规模领先全国。2010年,全省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647亿元,同比增长35.8%,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二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10年,新兴产业的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50%以上,涉及新兴产业的专利数超过60%。全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一,一批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处于国内领先位置,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是产业集聚程度较高。新兴产业在经

—2 —

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高度集聚。全省60%的新兴产业产值和40%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集中在16个国家和省级高新园区。四是新兴企业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的新兴产业企业超过80家,形成了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电网、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等优势企业群,拥有一批市场占有率、技术水平高的新材料、新医药及新能源上市企业。

虽然我省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具备了一定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些“瓶颈”制约,主要表现在:新兴产业规模优势尚未真正确立,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有待增强;国际竞争力还不强,总体上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新兴产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比较缺乏,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紧缺。

(二)发展环境

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产业结构进入新一轮大调整周期,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许多国家大力调整发展战略,抢占新一轮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方向,作出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决策,为江苏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机遇。

—3 —

“十二五”时期,我省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了强大动力。在长期的实践中,我省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等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各方协调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为进一步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立足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策源地,瞄准世界产业发展前沿水平,围绕战略需求,坚持高端引领、重点突破,着力发展一批引领省内乃至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端产业;突出企业主体、产学研结合,着力突破一批高端技术、培育一批高端环节产品;强化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环境,着力打造一批世界级的领军企业;注重有序发展、错位竞争,着力形成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奠定长远战略优势。

必须注重把握的原则:

——创新驱动。突出自主创新、开放式创新和合作创新,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掌握自

—4 —

主知识产权,主导核心标准制定,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以新技术突破带动形成新产业。

——重点突破。选择我省最有基础和条件的优势产业作为突破口,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集中资源,重点推进,实现产业整体发展与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市场主导。利用我国市场需求巨大的优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创新模式,培育需求,规范市场,营造环境,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集约集聚。以特色产业基地和高新园区为载体、骨干企业为依托、重大项目为支撑,完善产业链条,增强配套能力,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产业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推进产业集群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居全国领先地位,成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发展区和全球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

——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10%和18%,对产业升级、节能减排、增加就业等引领带动作用明显提高。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占地

—5 —

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18%和25%。

——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围绕100个重点技术方向,着力攻克和掌握核心技术,组织实施100个以上重大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培育100个重大自主创新产品,形成100个国内外知名品牌,部分产业和关键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成为全球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制造基地。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3%,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专利授权量占全省企业专利授权量的比重达40%以上。

——集约发展特色鲜明。重点发展50条技术含量高、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建设50个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基地,培育100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引领作用的骨干企业、500家重点创新型企业,逐步培育一批世界性行业领军企业。

三、产业发展重点

(一)新能源产业

重点发展太阳能利用技术、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和核电关联产业,把江苏建成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地位和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与应用示范基地。1.太阳能利用技术。重点突破适度规模、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大型光热发电成套设备生产技术和集成技术,大力发展电站成套设备与系统,加快推进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和光热利用技术及产品发展,促进太阳能利用技术和产

—6 —

品的推广应用。着力提升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光伏晶硅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0%以上,光伏发电成本加快达到“一元一度”水平。2.风力发电。重点发展陆上和近海风能发电成套装备及电机、叶片、高速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确保我省风电机组生产能力居全国首位,关键零部件国内市场份额占50%左右;积极开发利用海上风能资源,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和近海风电规模化发展。3.生物质能。重点发展生物质纤维素产品及以垃圾、沼气等农林废弃物为燃料的发电装备和系统,培育发展非粮液体燃料和替代石油基的生物基产品。4.核电关联产业。优先发展第三代核电站用材料、核电级输电电缆等核电装备关键零配件以及核电用部件和组件。

(二)新材料产业

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共性基础材料等,确立我省新材料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实现由新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强省跨越发展。1.新型功能材料。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新型显示材料、功能陶瓷材料、高性能膜材料、集成电路用封装材料等。2.先进结构材料。积极发展金属基复合材料、高温合金、高温耐蚀材料、新型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3.共性基础材料。重点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纳米材料、膜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进入国家战略产品目录。

(三)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

—7 —

重点发展新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育种和生物制造等,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集聚区。1.新医药。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小分子药物、新型诊断试剂和现代中药等,积极推进海洋药物和海洋生物功能制品的研发及产业化。2.生物医学工程。加快发展先进医疗设备、生物试剂、医用材料、组织工程和人工器官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3.生物育种。充分发挥我省生物育种技术优势,积极培育优质、高产、高效、多抗的动植物新品种,推进生物兽药、生物肥料等绿色农用产品的开发和应用。4.生物制造。大力推进酶工程、发酵工程技术和装备创新,积极推进工程微生物与清洁发酵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关键工艺环节的示范应用,培育发展生物醇、酯等生物基材料,推进生物纤维等生物基材料的产业化。

(四)节能环保产业

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新技术装备与产品,确立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1.高效节能。重点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和节能监测等节能新技术和装备,开发和推广高效节能绿色电器、照明器具、建材等新产品,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示范试点。2.先进环保。重点发展水和大气污染防治、城市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环境检测技术及成套装备;积极推进高效膜材料、生物环保技术与工艺等材料和药剂的创新发展。大力发展环境咨询服务业,鼓励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综合环境服务业。3.资源

—8 —

循环利用。重点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资、再生资源、农林废弃物等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加快建立先进技术支撑的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体系。

(五)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

重点培育和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的核心产业和关联产业,树立江苏“感知中国”品牌,打造国际知名的物联网、云计算创新示范区。1.物联网。组织实施智能农业、智能矿山、智能医护、智能交通物流、智能节能环保、智能家居安防等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重点发展信息传感、组网与协同处理、物联网系统集成、应用抽象与标准化、共性支撑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物联网产品、软件、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核心领域的发展。2.云计算。积极开展虚拟化、云计算应用平台、云安全、云储存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动高性能服务器、海量数据存储、智能终端等设备的产业化。整合现有各类计算资源,推动各领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积极推动无锡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方案的实施,促进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等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初步形成安全可控的产业体系。

(六)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

重点发展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核心基础技术与器件、新型显示技术与产品、高端软件和服务外包。1.下一代信息网络。

—9 —

着力提升宽带网络覆盖范围与接入能力,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加强下一代信息网络关键技术、设备、系统、智能终端等的研发和产业化。开展移动通信长期演进技术(TD-LTE)规模商用示范,实施下一代互联网商用推进计划。2.电子核心基础技术与器件。围绕重点整机系统应用需求,突破高端通用芯片核心技术,着力推动面向计算机、通信、电力、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程机械、金融、文化和教育等应用芯片设计、制造与封装,推进关键元器件、专用电子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全力打造国家基础电子产业基地。3.新型显示技术与产品。重点推进高世代液晶面板及其关键配套产业,着力推进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材料和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推进激光显示、三维(3D)显示、电子纸等新型显示技术及下一代视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4.高端软件。积极对接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计划,加强操作系统、海量数据处理等基础软件开发及产业化。大力拓展应用软件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重点推进智能电网、电信、教育、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应用软件的研发及产业化。5.服务外包。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外包、生物医药外包、动漫创意外包、金融服务外包、供应链管理外包等五大外包服务,大力提升服务外包产业层次。

(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装备和系统,将我省打造成为轨道交通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的集聚区。1.轨道交通装备。

—10 —

依托高速铁路和长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大力发展城市轨道列车、牵引传动、信号系统、供电系统、门系统、清算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等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建立健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用维护和产品标准体系。2.智能制造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突破新型传感器与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等核心技术,重点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加强智能技术、智能测控装置和高性能零部件在石化、冶金、汽车、电力、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3.专用装备。重点发展交通、建筑、矿山和石化等专用装备,推动机电一体化挖掘机、大吨位装载机、大型高等级路面摊铺机、大型乙稀、大型煤化工成套装备等产业化。着力强化液压元件、智能控制系统、关键部件、配套动力系统等薄弱环节的研发,提升自主配套能力。4.航空配套产业。大力发展与航空产业关联的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和航空维修服务产业,突破航空发动机核心关键技术,加快推进航空发动机产业化,打造重要的国家航空轻型动力产业基地。

(八)新能源汽车产业

以多种动力技术为主导方向,重点发展新能源客车、乘用车和专用车,初步形成部分类别重点整车和重要部件国内领先优势,将我省打造成多种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基地。1.新能源客车。以城市公共交通为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天然气大中型客车。

—11 —

2.新能源乘用车。以出租行业为重点,发展纯电动乘用车。3.新能源专用车。以各类园区用车为重点,发展观光客车和区内短途交通客车;以市政、邮政、电力等特种公用行业为重点,发展纯电动、混合动力轻型商务专用车。

(九)智能电网产业

重点发展新能源并网及控制、智能电网储能、智能输变电、智能配用电和智能调度通信系统等装备,确保我省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和智能二次系统领域国际领先的地位。1.新能源并网及控制设备。重点发展滤波电抗器、逆变器、并网控制器、轻型直流设备、运行监控装置等。2.智能电网储能设备。重点发展电动汽车电池、空气压缩蓄能装置、飞轮设备、超级电容器等。3.智能输变电设备。重点发展特高压变压器和绝缘材料、短路电流限制器、碳纤维导线、输变电运行状态监测装置等。4.智能配用电设备。重点发展非晶合金变压器、智能开关、智能电表等。5.智能调度通信系统。重点发展各类智能传感器、各类专业通讯装置、遥控遥测装置、智能电网调度系统、故障诊断及自愈装置等。

(十)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重点发展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和主力海洋工程装备,确保我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研发和产业化大省的地位。1.新型海洋工程装备。面向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储运等重大需求,大力发展液化天然气浮式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深吃水立柱式平台(SPAR)、浮式钻井生产储卸装置(FDPSO)、

—12 —

自升式生产储卸油等装备。2.主力海洋工程装备。重点发展提供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等方面的物探船、工程勘察船、超重铺管船和多用途工作船等,以及为海洋工程平台和作业船配套的关键配套设备与系统。3.海洋利用工程建设装备。依托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规模化重点工程,积极推动海洋利用工程建设装备产业化,稳步推进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建设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可能改变当前海洋资源开发模式的前瞻性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

四、产业发展布局

(一)形成功能互补的区域产业发展布局

苏南地区要充分发挥产业科技资源优势,突出高端化发展,以加快推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注重原始创新,集聚全球高端创新人才和产业资源,着力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推进高端环节产品和高端产业快速发展,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形成全球知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区。苏中地区要结合产业基础优势,突出国际化发展,注重开放式创新,突破部分领域的关键环节,发展高附加值产业链,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增长点,提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分工中的层次和地位,加快实现与苏南融合发展,在更大区域、更大范围内形成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发展区。苏北地区要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突出引进合作发展,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

—13 —

创新,着力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探索合作发展新模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加快规模化发展,尽快成为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区。

(二)重点支持区域标志性高端产业发展

按照“突出优势、差别竞争、错位发展”的原则,选择创新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增长潜力大的城市和地区,培育一批能够成为全国标志性和全球有影响力的高端产业。重点支持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南京软件及智能电网、苏州纳米技术及材料应用、无锡物联网和云计算、常州智能制造装备和南通海洋工程装备。在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领域,形成以泰州为重点,南京、无锡、苏州和连云港等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形成以无锡为重点,徐州、常州、南京、苏州、扬州等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在平板显示领域,形成以苏州、南京、昆山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以盐城、扬州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在节能环保领域,形成以盐城、宜兴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在高性能材料和碳纤维领域,形成以镇江、连云港、淮安、宿迁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各地要根据省区域标志性高端产业布局给予重点扶持,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发展本地有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丰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三)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依托现有专业园区、科技园区、工业集中区,突出“特色化、集聚化、高端化、创新化”,重点建设一批产业配套能力强、市

—14 —

场影响力大、集成创新活力强、创业环境好、辐射带动强的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基地。围绕要素互补、生产营销环节共用、上下游产业配套的要求,促进优势资源、产业关联性较高的企业向基地集聚,强化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把基地打造成为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擎和载体。根据产业布局、产业特色,在重点产业领域中,选择一些重大基地和集聚区,省给予重点支持。

五、保障措施

(一)构建产业支撑体系

1.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着力突破关键技术。科技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同推进科技与教育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重点聚焦并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行选择纳米材料与制造、生物医药、下一代移动通信与未来网络等新兴产业方向,建立由地方人民政府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投资机构共同参与的“新兴产业创新合作组织”,着力突破重大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建立“新兴产业创新基地”,形成汇聚科教创新资源、支撑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创新合作载体。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领域,瞄准国际先进技术前沿,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攻关,重点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核心、高端、基础技术,破解新能源、智能电网、集成电路、物联网、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难题,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15 —

加强研发机构建设。鼓励龙头企业普遍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或参与建设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或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或并购国外研发机构;重点企业普遍建立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或在高校建立研发机构或通过投资控股、参股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中小型企业普遍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支持更多的企业承建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到“十二五”末,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00个、境外研发机构5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0个。

完善创新服务平台。各类开发园区、特色产业基地及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的地区,普遍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产业化小试中试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面向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基于信息网络的政策、法律、劳务、维权平台等各类服务机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提供一体化、一站式服务。

深化专利和技术标准工作。完善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创新主体通过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形式实现市场价值体系,培育大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建立由企业牵头或参与研制重大技术标准的长效机制,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标准专项,尽快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技术和标准体系。深入推进品牌战略,建设新兴产业产品示范和推广基地,建立新产品应用保险机制及政府补贴机制,培育著名商标、知名品牌等优势企业。到“十二五”末,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不少于1000项,实

—16 —

施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标准专项200个以上。

2.产品应用示范工程

重点区域应用示范。依托现有优势产业集聚区,选择10个创业环境好、市场活力强、辐射带动强的城市或开发园区,组织实施高效节能、清洁技术、新能源集成应用、新能源汽车、LED 等产品应用示范。

优势企业应用示范。选择50个优势企业在风力发电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先进计算、下一代互联网、材料科学、环保与节能服务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重点项目及高端环节产品应用示范。选择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重点项目和高端环节产品开展应用示范,建成100项新一代信息网络、信息技术服务、微纳电子、纳米材料、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物联网、云计算、OLED等项目产品应用示范。

3.高端人才引领工程

大力培育领军人才。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依托创新平台、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合作,推动百万名高技能人才、万名研究生、千名博士后、百名院士及其团队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创新创业;结合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集成国家、地方及社会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化视野、持续创新能力的领军型企业家队伍。鼓励高校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加强学科建

—17 —

设,培育急需人才。到“十二五”末,引进和培养领军型人才或团队1000个以上。

加大联合引智力度。深入实施各类引才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等方式吸引国内优秀人才、归国留学人才、海外科技及管理人才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创新创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及企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联合引才。到“十二五”末,联合引进高端人才、国际化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500个以上。

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鼓励高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或企业在高校建立人才基地,探索高校、科研机构面向企业设立客座研究员岗位,深入推进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鼓励高端人才到企业开展科学研究或实施成果转化。到“十二五”末,建立企业与高校互动、教学与实训结合、研究与成果转化融合的人才基地100个。

4.产业与金融融合工程

加大金融税收政策扶持。通过提高对企业授信额度、贷款贴息、研发和产业化补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资本金注入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新兴产业领域。深入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实施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投资和消费政策。

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充分发挥省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

—18 —

金的作用,推动市、县(市)设立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金参股设立创业投资企业,引导创业投资企业加大对初创期及早中期新兴产业创业企业投入。到“十二五”末,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资产规模达到1000亿元。

鼓励开展直接融资。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券,探索推进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发行机制。积极推动业务规模大、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同行业领先的企业在境内主板上市;支持业绩突出、成长性好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上市,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到“十二五”末,企业上市数保持全国领先。

创新科技金融合作。推动商业银行开设科技支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各保险公司开设开展科技保险业务,鼓励成立科技担保公司。到“十二五”末,各类科技银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保险机构达到200家。

5.产业国际化发展工程

优先引进重大项目。大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产业领域的重大项目,大力推动知名国外企业在我省设立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和培训中心。大力推进我省企业与外国知名企业、研究机构在新兴产业领域开展多层次、多样式、多领域项目合作。到“十二五”末,引进重点项目不少于100个、外资研发机构不少于50个。

建立海外基地。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利

—19 —

用境外资源、资本、技术和人才等为重点,推动我省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参与收购境外研发机构、知名品牌和营销网络,积极稳妥地建立境外发展基地,努力开拓发展空间。推进建设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区、工业集中区和特殊经济区,搭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集成“走出去”的发展平台。

培育国际化企业。支持有经济实力、技术成熟、市场需求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到目标市场所在地建设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生产中心、加工组装中心或工业园区。积极引导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到“十二五”末,培育50家以上集研发、生产、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集团和50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技术服务型及服务外包企业;推动10家以上重点企业“走出去”。

(二)创新体制机制

1.健全工作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对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行统筹协调,审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明确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完善考评机制。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20 —

江苏省太湖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别目录本

精心整理 附件 江苏省太湖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别目录(2018年本)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物联网技术和设备的开发与应用 2.4G 、5G 及后续移动通信系统核心技术和设备的开发与制造 3.4.5.6.7.8.络( 9.器(电网芯片、人工智能芯片、MEMS 传感器芯片、功率控制电路及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光电混合集成电路等集成电路芯片产品开发与制造,线宽90纳米及以下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制造,0.5微米及以下模拟、数模集成电路制造 11.系统级封装(SiP )、芯片级封装(CSP )、圆片级封装(WLP )、多

芯片封装(MCP)、穿透硅通孔(TSV)、三维(3D)堆叠封装、数模混合系统级封装等先进封装和测试技术的开发与制造 12.薄膜场效应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激光显示、3D显示、柔性显示、全息投影显示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及关键部件和材料的开发与制造 13.TFT-LCD、OLED、激光显示、3D显示、柔性显示、全息投影显 制造 造 19.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产品开发与制造 20.信息系统集成、信息技术咨询设计和运营平台建设 21.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新型人机交互、智能决策控制等应用技术开发与产业化,人工智能海量训练资源库和基础资源服务公共平台建设,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无人系统、智能安防、智慧健康、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技术开发与制造

三、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 22.现代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核酸药物、新型疫苗、免疫治疗药物等技术集成开发和新产品研制生产,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新型药物生产,细胞治疗产品的研究 23.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肝炎、感染性疾病、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常见疾病药物的开发与制造 30.优质高产、营养高效、抗逆性品种、抗病虫害、安全性高的转基因新品种作物的开发 31.核糖核酸(RNA)干扰精准控害、植物诱导免疫、动物疫苗与生物治疗制剂、抗体工程与分子诊断试剂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32.分子改良与高分泌表达、养分高效活化利用、微生物功能调控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关于对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

关于对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调研的通知 临商务字【2010】6号 各县区、高新区、经济区、临港产业区商务主管部门: 为落实中央和省市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要求,拟对我市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为今后省、市各级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发展战略性出口产业集群,推动建设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打下良好基础。请各县区根据要求,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状况,与各县区相关产业主管部门联合,深入了解掌握辖区内出口企业和出口产品状况,协助做好调研工作。调研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一、重点调研内容 (一)产业领域 根据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结合对外贸易结构调整的需要,重点对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半导体照明(LED)、新医药及生物、新型数字化装备、高速列车和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船舶制造及海洋新兴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等九个新兴产业领域(详见附件1)发展状况开展调研。调研对象为上述产业领域内的出口企业。?(二)调研重点 1、上述产业领域内的重点企业和主要出口产品; 2、企业2009年已形成的产业规模和出口规模;? 3、主要出口产品自主创新情况;? 4、企业未来两年内新增生产能力和出口潜力。 二、报送时间和方式

请各县区汇总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对辖区内已形成规模生产能力的重点产业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形成专题报告,与调查表(详见附件2、附件3)一并于3月23日前报市商务局(企管科技科)。 联系人:刘峥峥刘志刚 联系电话:传真: E-mail: ?附件 1、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主要范围 2、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企业调查表 3、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企业发展情况汇总表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六日 附件1: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主要范围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调研报告 罗河镇人民政府:汪金龙 当前,全县上下正紧紧围绕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进行大讨论,推进“十大工程”落实。为加快“十大工程”建设,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县政协要求我们结合联系工作、本职工作,围绕“十大工程”进行深入调研,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为此,我按照县政协统一要求,认真研读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县“十大工程”精神,并结合从事的工作,走访调研了相关企业,现就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谈一下肤浅的认识和理解。 一、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和突破口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县形成了以大地熊、龙磁、恒泰活塞、联众电子、同大汽配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这些企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下一步应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并推进好吉星照、恩度等企业的发展,争取形成产业链。县委王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十二五”期间我县要在大力发展矿业经济的同时,继续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注重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实现产业转型的新突破。

如何实现产业转型的新突破,就是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用更加开放的理念,培育和扶持新兴产业。实际上农产品加工里面也有高新技术,培育好了也可以成为高新产业,我们发展高新产业里也包括农产品加工。如,广西恩度到我县投资的项目,就是把传统农产品嫁接高新技术以后形成一个新产品,开创以大米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的功能性饮料新兴产业。另外,我县为发展现代农业,在郭河、同大两镇建立了台湾农民创业园,是目前大陆29家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2011年12月份、2012年1月份,先后获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台创园以优质稻米、家禽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融农产品加工物流、精品果木花卉、新农村建设、休闲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台创园从规划、功能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发展新兴产业的决心和措施,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二、推进新兴产业发展,要细化优惠政策、完善支持措施、强化政策的可操作性 全国有很多成功的实例,如深圳的“三来一补”模式,就是发展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两头”在外;昆山模式,就是利用靠近大城市的科技、人才优势,紧盯某一个区域进行招商,主要是紧盯台湾;新余模式,就是产业转型升级,主动地盯着新兴产业去招商,搞单晶硅、多晶硅,把“钢城”成长为“硅城”。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由国务院于2010年10月10日以国发〔2010〕32号文下发公布,内容共分八方面,使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用20年达世界先进水平。 当前,晶体硅材料(包括多晶硅和单晶硅)是最主要的光伏材料,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等,它与能源、化工技术结合,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 产能部分 煤化工: 国内:在2015年9月10日举办的2015国际煤化工论坛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指出了煤化工行业盲目投资热下潜在的过剩风险。 据中国石化联合会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开展前期工作或规划的煤制烯烃项目有53个,产能合计约3300万吨;煤制油项目7个,产能合计约139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19个,产能合计约470万吨;煤制天然气项目18个,产能合计约740亿立方米。如果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将消耗煤炭约4.29亿吨,煤制烯烃产量将远远超过国内市场需求。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形势及?十三五?展望》指出,?十三五?期间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煤炭行业仍将面临中高速增长常态化、能源需求强度下降、能源结构低碳化发展、煤炭开发和利用环境制约增强等不利因素影响,预计2020年我国标准煤需求量达到45亿-48亿吨。化工行业煤炭需求增速持续放缓,将维持3.5亿-4.5亿吨的煤炭转化规模。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新型煤化工领域的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天然气和煤制乙二醇的示范项目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在合理安排煤化工产量与节能减排相结合的前提下,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十二五?期间煤化工总投资接近7000亿元,未来5年中国煤化工市场将稳步快速发展。煤化工投资项目将逐步运作。预计到2020年,煤制油和煤制气的年产能将分别达到4000万吨和2800亿立方米,煤制烯烃产能也将达到4100万吨。 内蒙古: ?经过‘十一五’及‘十二五’ 期间一大批煤化工项目的建设,可以说,内蒙古煤化工产业发展在全国崭露头角,现代煤化工示

关于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新兴产业进展调研报告应该要在怎么写,你们知道要怎么入手吗?下面是小编为大伙儿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对于新兴产业进展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加快哺育和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着眼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着眼于以后可持续进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仔细贯彻中央决策,密切结合安徽实际,进行了具体部署。在哺育和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XX市敏锐感知机遇、主动抓住机遇,充分用好机遇,进行了领先探究,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走上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展之路。 目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界定要紧是方向性的。中央从全局动身,提出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创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则依照自身实际,分别提出了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具涵盖范围很广的概念,但推断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具体的标准,要紧是三条: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进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 合胖的实践表明,关于一具地点来说,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仅有概念上的认识和良好的愿望是远远别够的,关键在于主动作为,付诸行动。近年来,合胖坚持把中央的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具体化,依照自身的优势和基础,提出了重点进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创造、生物制药、公共安全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此,既幸免了从概念到概念,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也使我们提出的产业指向有坚实的基础,而且经过努力可以做到。并且能够看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少方面也是基于合胖的现实基础,又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一、合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展成效及其深远妨碍 合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展,是科学进展、跨越进展、和谐进展、绿色进展的生动体现,别仅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为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打牢了坚实支撑,为更长阶段更高水平更好效益进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在产业进展初具规模的并且,打造了一批优势产业。据统计,2xxx年全市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044.58亿元,增长37.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7%,占全省总量的37%;实现增加值311.2亿元,增长26.8%,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9.6%,占全市gdp的11.5%。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新能源、节能环保和高端装备创造业,分别增长74.5%、50.4%和40.8%。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规模均居全省前列,新型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产业确立了在全国率先的优势。其中,新型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两大产业有望在十二五成长为双千亿产业。 (二)在集聚效应差不多显现的并且,涌现了一批优势企业。据统计,xxxx年全市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企业总户数824户,占全市规上企业总户数的39.4%。其中90%以上集中在三大国家级开辟区和各县区工业园,集聚效应差不多显现,涌现出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较大、能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的龙头企业(企业分布事情如下表)。目前,高新区形成了以赛维ldk、晶澳新能源、阳光电源、美亚光电、四创电子、科大立安、英科智控、安科生物等为代表的太阳能光伏、量子通信、智能家电、新材料、公共安全和生物产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经开区形成了以江淮汽车、捷敏电子、芯硕半导体、国晶微电子、杰事杰、熔安动力、合胖锻压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创造和新材料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站区形成了以京东方、鑫昊、彩虹、乐凯等为代表的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 (三)在凸显产业技术优势的并且,积存了一批率先技术。京东方六代线、鑫昊等离子是国内外平板显示行业两大技术的率先者;赛维ldk、晶澳、海润是国内外太阳能光伏行业拥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关于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f04518242.html,)/总结报告/调研报告 关于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对于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应该要在如何写,你们知道要如何入手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着眼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策,紧密结合安徽实际,进行了具体部署。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XX市敏锐感知机遇、主动抓住机遇,充分用好机遇,进行了率先探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走上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路。 目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界定主要是方向性的。中央从全局出发,提出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则根据自身实际,分别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涵盖范围很广的概念,但判断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具体的标准,主要是三条: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

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 合肥的实践表明,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仅有概念上的认识和良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主动作为,付诸行动。近年来,合肥坚持把中央的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具体化,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基础,提出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公共安全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样,既避免了从概念到概念,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也使我们提出的产业指向有坚实的基础,而且通过努力能够做到。同时可以看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很多方面也是基于合肥的现实基础,又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一、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效及其深远影响 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的生动体现,不仅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为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打牢了坚实支撑,为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效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在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的同时,打造了一批优势产业。据统计,2xxx年全市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044.58亿元,增长37.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7%,占全省总量

江苏省战略新兴产业主要领域简介

江苏省战略新兴产业主要领域简介 一、新能源产业 牵头部门:省发展改革委 1.太阳能发电及热利用 2.风力发电及装备制造业 3.生物质能发电及装备制造业 4.智能电网 5.新能源汽车 6.核电装备及应用 二、新材料产业 牵头部门:省发展改革委 1.微电子材料 2.光电子材料 3.新型显示材料 4.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 5.纳米材料 6.绿色化工材料 7.新能源材料 8.功能陶瓷材料 9.新型金属材料 10.新型建筑材料 三、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 牵头部门:省科技厅 1.生物技术药

2.现代中药 3.小分子药物 4.生物试剂 5.医用材料 6.医疗器械 7.生物工业 8.生物能源 9.生物农业 10.生物环保 四、节能环保产业 牵头部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环保厅 1.节能装备产品 2.水污染防治装备 3.大气污染防治装备 4.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装备 5.环境监测仪器 6.环保材料和药剂 7.节能服务 8.环保服务 五、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 牵头部门: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商务厅1.基础软件 2.数据库 3.应用软件 4.数字内容 5.软件服务

6.研发设计外包 7.生物医药外包 8.动漫创意外包 9.金融服务外包 10.供应链管理外包 六、物联网产业 牵头部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一)重点技术领域 1.射频识别与传感节点技术(超高射频识别、各类新型传感器、低功耗传感节点、中高速传感网系统设备及节点专用操作系统等技术) 2.物联网组网与协同处理技术(网络体系架构、网络与信息安全、传感节点间通信与组网及协同感知与处理等技术)3.物联网系统集成技术(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硬件操作界面集成及智能控制、系统级软件或中间件等技术)4.物联网应用抽象及标准化技术(关键技术协议与规范、平台软件开发环境、开发工具、核心框架及中间件构造等技术)5.共性支撑技术(可编程、系统测试、情感感知、隐私保护等共性技术研发及现代信息通信、计算机及网络、先进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基础支撑技术) (二)重点产业领域 1.物联网核心产业(传感器与传感节点、射频识别设备、物联网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系统集成、网络与内容服务、智能控制系统及设备等产业)2.物联网支撑产业(微纳器件、集成电路、网络与通信设备、微能源、新材料、计算机及软件等产业)

国发〔〕号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决定国 发〔2018〕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地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地重大战略.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地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地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作出如下决定: 一、抓住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地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地必然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又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改善民生地艰巨任务和资源环境地巨大压力.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地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地就业岗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地物质文化需求,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地重大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体现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地根本要求.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文献综述_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文献综述 新旧产业的更新换代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关键。纵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及时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新旧产业之间的更新换代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必然选择。只有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不断维持较高的产业高度,才能使经济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演进的历程看,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确定了不同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特别是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作为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典型代表,这几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均明确制定了未来将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如,日本在工业化初期将纺织、食品、钢铁、电力等确定为未来的重点产业;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又及时地确定了造船、石油化工、汽车、家用电器、运输机械、一般机械和电气机械等作为重点扶持产业;石油危机后,日本减少了对能耗高、污染大的产业扶持,转而发展计算机、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加大了对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信息通讯、物资流通、节能和新能源开发、环保、新制造技术、生物工程、宇宙航空、海洋开发等产业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日益重视对新兴产业的扶持,纷纷出台了支持本国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例如,美国在克林顿执政期间就先后出台了“先进技术计划”、“制造技术推广计划”、“平板显示器计划”、“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可以说,新旧产业的及时更新,是日、韩、台湾地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促进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代写论文 一旦产业的新旧更替出现断裂,就必然会导致经济的衰退。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遭遇困境,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汽车、钢铁、化学等工业在被日本全面赶超的同时,缺乏新兴产业的替代。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的持续衰退,也在于产业结构升级迟缓,在传统产业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之时,新兴产业培育不及时。台湾地区在2000年以后经济的衰退,与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英国经济自二战以后的长期不景气,则更是由于制造业中新兴产业长期发展不力所造成的。可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针对本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初始条件,及时确定未来的新兴产业,用新兴产业替代已丧失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才能保证经济的长期繁荣发展。 但是,由于对新兴产业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新兴产业的特点、发展模式、发展的周期、路径等尚有模糊的认识,我国在确定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出台产业政策等方面,仍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欧阳峣、生延超(2010)[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薄弱,是导致我国新兴产业无序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些地方分不清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混为一谈,多数的地方选择新兴产业不注意各经济区域的空间特性、经济条件、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所处工业化阶段等因素,以国务院或全国的标准选择新兴产业,结果选择是全能产业,造成全国产业雷同,重复建设,资源浪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南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南 附件四: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南 ,2012年本, 二〇一二年九月 前言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深入贯彻国家和省有关决策部署,落实《江苏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加快实施《江苏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江苏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分析了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结合我省实际,突出技术前沿、产业高端和未来发展,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确定了当前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物联网和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海洋工程装备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40项重点领域。其中新能源5项,新材料6项、生物技术和新医药4项、节能环保3项、物联网和云计算2项、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3项、高端装备制造5项、新能源汽车4项、智能电网5项、海洋工程装备3项。 《指南》是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导向,是实施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制定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和依据。根据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际和年度工作任务,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指南》进行适时修订。

目录 一、新能源 ................................................... 1 1、太阳能 .. (1) 2、风力发电 (2) 3、生物质能 (2) 4、核电装备 (3) 5、其它新能源 .............................................. 3 二、新材料 ................................................... 4 1、特种金属功能材料 ......................................... 4 2、高端金属结构材料 ......................................... 4 3、先进高分子材 料 ........................................... 5 4、高性能复合材 料 ........................................... 6 5、前沿材 料 ................................................. 6 6、新型功能材 料 ............................................. 7 三、生物技术和新医 药 ......................................... 8 1、新医 药 ................................................... 8 2、生物医学工程 ............................................. 9 3、生物农 业 ................................................ 11 4、生物制 造 ................................................ 12 四、节能环 保 ................................................ 13 1、高效节 能 ................................................ 13 2、先进环 保 ................................................ 15 3、资源循环利 用 ............................................ 18 五、物联网和云计 算 .......................................... 20 1、物联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是未来五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绩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重大挑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时期各项任务。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局势保持稳定。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长,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改革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人力

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2016年底,国务院正式公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我国新兴产业新一轮发展浪潮即将来临。自《规划》发布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全面回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投资不断升温,产业创新不断涌现,成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 一、产业总体发展特征 第一,产业增速全面回升。2017年1-7月,战略性新兴产业27个重点行业营业收入达到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部分营业收入增速为13.9%,持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整体水平。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营收总额达1.69万亿元,同比增长19.8%,比上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为155.2,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9.3,相较去年同期的低谷均大幅回升,企业景气高涨(见图1)。从细分领域看,七大产业,四大区域均实现了全面回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面提速(见图2、图3)。 图1 2014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和行业景气指数

图2 2015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分产业) 图3 2014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分地区) 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速推动新药上市。自《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发布以来,一批落实政策不断出台,鼓励创新产品加快上市。上半年,国内注册申报1类新药221个,共涉及80个品种,是2016年同期(37个)的2倍。二是光伏领跑者计划的实施极大推动了效率提升。领跑者计划实施以来,主流组件功率每年可提高20W甚至30W,远高于原来每年提高5W的水平,电池效率每年可达到0.5-1个百分点以上的提升,远高于计划实施前每年提高0.2-0.3个百分点的水平。7月份下发的《关于提高主要光伏产品技术指标并加强监管工作

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根据《 ___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xx〕32号)精神,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涵盖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4月份以来,市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对全市新兴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讨论、外出考察等形式,就如何显著提升新兴产业实力提出相应建议。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增后劲的重要战略基点,注重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深耕“4+3”产业体系,加快前“延”后“伸”,实现产业链衔接扩展,积极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使我市新兴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一)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在苏北有影响。目前,全市共有新兴产业81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7%,20xx年实现销售

收入207.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13%,其中新材料产业31家,先进装备制造产业35家,生物医药产业3家,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业2家,其它项目及企业xx家。我市在全力推动精细化工、纺织服装、金属冶炼和压延、食品加工四大传统产业外,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新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这与我市在“十三五”规划的产业体系相对应,也是我市在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寻求突破的重点产业领域。 (二)涉及产业范围广泛,在苏北有地位。新材料产业方面,恒盛、利民等传统农化在向精细化工、医药化工、功能性新材料领域延伸,蓝丰正在向医药材料领域拓展,华信pha为代表的智能卡基材新材料产业、卧牛山和阿尔法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型防水材料产业、康程新材料和润通建材等项目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产业、斯尔克超仿棉为代表的新型纺织材料产业均为我市经济发展发挥着龙头企业辐射带头作用;以必康新医药为核心的新医药产业已经能够涵盖较为完整的大健康医药产业链;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八达重工、四达机械等一批先进装备制造企业正在崛起;新能源产业方面,高创风电、科倍电源等正在寻求突破,生物质环保热电、华宏余热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等项目持续推进;以丙辰电子、新途光电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初见峥嵘,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平台也集聚了一批软件开发、智能计算等企业。

杭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杭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目录 前言 (1) 一、发展背景与意义 (2) (一)发展背景。 (2) (二)重大意义。 (4) 二、现实基础 (5) (一)发展现状。 (5) (二)存在问题。 (8) 三、总体思路 (9) (一)指导思想。 (9) (二)战略定位。 (10) (三)发展原则。 (10) (四)发展目标。 (11) 四、产业发展 (13)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3) (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19) (三)生物产业。 (22) (四)新能源产业。 (25) (五)节能环保产业。 (30) (六)新材料产业。 (33)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 (36)

五、空间布局 (38) (一)布局思路。 (38) (二)空间结构。 (41) 六、保障措施 (45) (一)加强组织领导。 (45) (二)提升创新能力。 (46) (三)构建融资体系。 (48) (四)拓展承载空间。 (49) (五)强化政策扶持。 (50) 附件1:杭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项目表 附件2:杭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图

前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完全可能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技术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等产业特征。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依据主要有: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 我国具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条件,当前阶段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浙江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2010年10月,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确定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浙江省提出重点发展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产业、新材料产业、核电关联产业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杭州经济要实现转型升级,进入新一轮又好又快增长,同样必须依赖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十二五”期间,根据杭州市产业特征和产业发展基础,在我市打造“3+1”现代产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文献综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文献综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新旧产业的更新换代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关键。纵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及时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新旧产业之间的更新换代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必然选择。只有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不断维持较高的产业高度,才能使经济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演进的历程看,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确定了不同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特别是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作为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典型代表,这几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均明确制定了未来将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如,日本在工业化初期将纺织、食品、钢铁、电力等确定为未来的重点产业;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又及时地确定了造船、石油化工、汽车、家用电器、运输机械、一般机械和电气机械等作为重点扶持产业;石油危机后,日本减少了对能耗高、污染大的产业扶持,转而发展计算机、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加大了对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信息通

讯、物资流通、节能和新能源开发、环保、新制造技术、生物工程、宇宙航空、海洋开发等产业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日益重视对新兴产业的扶持,纷纷出台了支持本国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例如,美国在克林顿执政期间就先后出台了“先进技术计划”、“制造技术推广计划”、“平板显示器计划”、“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可以说,新旧产业的及时更新,是日、韩、台湾地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促进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旦产业的新旧更替出现断裂,就必然会导致经济的衰退。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遭遇困境,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汽车、钢铁、化学等工业在被日本全面赶超的同时,缺乏新兴产业的替代。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的持续衰退,也在于产业结构升级迟缓,在传统产业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之时,新兴产业培育不及时。台湾地区在2000年以后经济的衰退,与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英国经济自二战以后的长期不景气,则更是由于制造业中新兴产业长期发展不力所造成的。可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针对本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初始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