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的性别鉴定,性状观察及饲养方法

果蝇的性别鉴定,性状观察及饲养方法
果蝇的性别鉴定,性状观察及饲养方法

果蝇的性别鉴定,性状观察及饲养方法

摘要:了解果蝇在遗产学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果蝇的麻醉方法及观察不同突变体的表现型、学习果蝇的性别鉴定、果蝇培养基的制作、了解果蝇的培养方法。

1.引言

进一步了解、掌握模式动物—果蝇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如何饲养果蝇、最适环境因子、生活周期和生殖特性;理解果蝇的生活史、生殖特性;学会分辨雌雄;认识几种基本性状、并掌握果蝇的麻醉技术、处女蝇的筛选。

2.实验材料

2.1 试验材料

2.1.1观察所用材料:

体式显微镜、白色塑料板、小毛笔、解剖针、麻醉瓶、培养皿、棉花、麻醉剂乙酸乙酯、尸体盛留器、野生型果蝇及突变体原种

2.1.2培养所用材料

生化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锅、培养瓶

配制培养基用品:玉米粉、蔗糖、酵母粉、丙酸、琼脂、水、电磁炉、钢精锅、玻璃棒、小烧杯

2.2试验方法及结果

2.2.1果蝇是遗传学分析的好材料

生长迅速,生活史较短,短时间内可获得大量子代;

容易饲养,在常温下以玉米粉做饲料就可使之生长繁殖;

染色体数目少,加之唾腺染色体巨大,是细胞学观察的好材料;

突变性状多,且多数是形态突变,便于观察。

2.2.2 果蝇生活史的观察

卵:雌雄果蝇羽化后12小时内不能交配,

所以选处女蝇要利用这12小时。超过12小

时开始交配,2天后开始产卵,每只雌果蝇

一生中可产卵400—500枚,卵长0.5mm,

椭圆形,端部两侧各具一纤丝。

幼虫:受精卵经1-2天孵化(25℃时12小

时开始孵化),经4-5天2次蜕皮,成为3

龄幼虫,体长可达4-5mm。

蛹:3龄幼虫爬上培养瓶内壁化蛹,蛹梭形、由淡黄至

黄褐色。

成虫:蛹期约4天开始羽化,一般傍晚羽化的数量比黎明的多。刚羽化的成虫体较大。色较淡、翅还未展开、体表较软。

2.2.3果蝇的麻醉及观察方法

对果蝇进行检查时,可用乙醚或乙酸乙酯麻醉,使它保持静止状态,作种蝇以轻度麻醉为宜(选乙醚);做观察可用乙酸乙酯深度麻醉致死。麻醉过度的孤影翅膀外展,与身体垂直。

麻醉时将麻醉剂(2-3滴)滴到麻醉瓶塞的绵球上(注意不要让麻醉剂流到瓶内),同时麻醉瓶要保持干燥,否则会粘住果蝇翅膀。

轻拍培养基瓶壁,让果蝇震落到培养基上。如瓶塞上附着果蝇,则稍稍晃动瓶塞,让他们落到培养基上。然后打开麻醉瓶和培养瓶塞,迅速将两者瓶口相接(麻醉瓶在上,培养瓶在下),轻拍培养瓶壁使果蝇落入麻醉瓶中,迅速盖好两个瓶塞,并倒置麻醉瓶,几分钟后果蝇即处于昏迷状态。

麻醉后的果蝇放在白瓷板上,用毛笔轻轻拨动进行观察。必要时可进行第二次麻醉。观察完毕后倒入死蝇盛留器中。

2.2.4果蝇的雌雄鉴别

大小:雌体通常比雄体大

形态:雌体腹部稍尖,较宽厚呈卵圆形;

雄体腹部钝圆,相对窄小呈柱状。

条纹:雌体腹部背面有宽窄相近的5条

黑色条纹;雄体腹背只有3条,

上部两条窄,最后1条宽且延伸

至腹部腹面,呈一明显黑斑。

性梳:果蝇胸足跗节共有5个亚节。雄

蝇第一对胸足跗节的第一亚节基

部有一梳状黑色鬃毛结构,及为

性梳。放大100倍左右可看清这

一结构。雌蝇没有性梳。

性梳时间别雌雄共有的可靠标志。观察腹部腹面末端外生殖器结构也是分辨雌雄的简单的、可靠方法。雄蝇外生殖器色深,雌蝇色浅。

2.2.5突变形状的观察

三隐 平衡棒 三隐 野生 黑檀体

残翅 性梳(三隐) 2.2.6果蝇的培养 培养基的制备:

计算所需培养基及培养瓶的数量 培养瓶的灭菌 培养基的配置

量取1000mL 水,一半倒入锅中,加入琼脂加热溶解。水开后加入蔗糖,搅拌均匀。然后将玉米粉加到剩余的水中,搅拌均匀,沿着锅边慢慢倒入,边倒边搅拌。继续煮几分钟,培养基成为糊状物时即可离火。加入丙酸以及酵母粉,搅拌均匀即可用洗净的小烧杯分

装。

果蝇的培养基通常不需要灭菌。培养基在室温下干燥1~2天,待其表面完全凝固后使用,表面太软将黏住果蝇致其死亡。培养基令却后,水蒸气常凝成水珠挂在瓶壁上,对于小培养瓶,这些水分易于蒸发,1~2天内自然干燥。

培养基不能久存,最好在一个星期内使用。

果蝇的培养

25℃是果蝇最适生长温度,此温度下果蝇活力强;30℃以上的高温则可能致死;在10~20℃环境中生活周期延长:低于10℃则可能影响生活力。利用此特性可调节果蝇生长,控制群体大小。

原种培养每2~4周换一次培养基,每一原种至少保留两套。如果确认果蝇没有混杂,同事群体没有感染螨虫,可直接将新旧培养瓶对接,不需要麻醉,直接转移果蝇。反之,则在接种前先麻醉果蝇。检查有无混杂,有无螨虫(感染慢充的果蝇一律处死,不得进入新的培养瓶),一般每瓶接5~10对种蝇即可。培养瓶外贴标签,著名原种名称、接种时间。

2.2.7收集处女蝇的方法

选择生长良好,含有较多即将羽化的蛹的培养瓶,清除瓶中所有成蝇。8~12小时内(8小时更可靠)从瓶中收集幼蝇,麻醉(时间不宜过长),收集的雌蝇即为处女蝇。果蝇刚孵化没有发育完全,可根据外生殖器结果分辨雌雄。处女蝇单独存放在一新的培养瓶内。反复收集,直到足够为止。一个杂交试验通常收集5~10只处女蝇即可。

3 讨论

判断雌雄果蝇可先以外生殖加以判断,再通过性梳检查。

饲养果蝇的培养基须完全凝固,否则粘住果蝇致其死亡(尤其麻醉未苏醒的处女蝇)。

刚孵化的幼蝇,可能体色很浅,翅膀很短且卷曲,容易误认成突变体,须多培养几天。新收到的处女蝇应存放几天以检查“处女性”。如培养3~5天瓶中出现幼虫则说明手机失败,需要重新收集。

参考文献

[1] 果蝇综合大实验:性状观察及杂交实验设计

[2] Genetics Lab 实验四果蝇的外部形态观察及饲养技术

[3]果蝇培养、麻醉雌雄鉴别生物网 2009-10-28

果蝇不同性状的观察

姓名班级同组人 科目遗传学实验题目果蝇的观察组别匙形翅 一、研究背景 果蝇(Drossphila)是遗传学试验中最常用的多年生物之一。属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果蝇的染色体数目少(仅四对),具有许多自然的或诱发的可遗传突变性状,世代周期短(25℃下10~12天一代,个体小易于饲养,培养费用低廉,繁殖能力强,后代数目繁多,故被作为遗传学实验的典型模式生物。后续实验要作果蝇的杂交实验,需要大量的果蝇,本次实验可以学会识别果蝇的各种形状、区分果蝇的性别以及基本的饲养方法,为后续的实验打下基础。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果蝇科(Drosophilidae)果蝇属(Drosophila)昆虫。因其生活史短(在25℃左右温度下十天左右繁殖一代),繁殖力强(雌性可一次产下400个0.5毫米大小的卵),相对性状明显且可遗传,易于培养,培养成本低(酵母和细菌,腐烂水果),符合上述遗传学实验研究要求,同时因其染色体仅4对,基因组仅约165Mb,并且基因组超过60%的片段同人类疾病基因相似。故已将其作为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大量使用在遗传学(genetics)和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的研究。 二、实验目的 1、了解果蝇生活史,观察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 2、掌握麻醉瓶的使用,即果蝇麻醉技术 3、学会用肉眼(或解剖镜、显微镜)识别果蝇的性别,以及几种果蝇的特征(大 小、形态、条纹、性梳和外生殖器等); 4、了解实验室饲养果蝇的常识方法和所用器械 5、熟练观察果蝇几种突变性状,为果蝇杂交系列实验做准备。 三、实验器材 解剖镜、蓝色塑料板(10cm*10cm)一张、小毛笔、解剖针、麻醉瓶、培养皿、实 验室饲养的黑腹果蝇野生型及其突变体(在果蝇瓶,即指管内)、镊子、酒精灯 四、实验试剂 乙醚、70%乙醇水溶液(含脱脂棉) 五、实验步骤 1、麻醉果蝇 观察果蝇要先把果蝇麻醉,使之处于昏迷状态,便于观察。具体步骤如下: (1)麻醉瓶灭菌 用70%的酒精擦拭麻醉瓶内壁,用镊子夹着在酒精灯上方烤干,注意镊子应与麻 醉瓶口大约成45°角,以免酒精高温产生的火舌产生伤害事件。 原因:做果蝇杂交实验时,转移、分拣果蝇需要无菌处理,否则将影响果蝇瓶中 酵母的生长,因而本次实验要求对其麻醉时需要灭菌。 (2)果蝇麻醉 将麻醉瓶冷却,用手背轻碰,直至不烫为止。拿出培养瓶,轻拍使果蝇震落到培 养基上。拔掉培养瓶的塞子,迅速将培养瓶口倒扣在麻醉瓶口上。向培养瓶瓶塞

生物的性状及表现方式

生物的性状及表现方式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4?浙江校级模拟)下列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紫花与白花B.人的身高与体重 C.南瓜的盘状与番茄的球状D.猪的黑毛与羊的白毛 2.(2014?嘉定区一模)请指出下列哪一项不是数量性状() A.人的高矮B.奶牛的泌乳量 C.玉米的穗长D.成熟豌豆的株高 3.(2014秋?莆田校级期末)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白毛与猪的黑毛B.狗的长毛与卷毛 C.鸡的光腿与毛腿D.果蝇的红眼与果蝇的棒眼 4.(2012秋?新泰市期中)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A.绵羊的毛色有白色与黑色B.豌豆的花色有白色和红色 C.家鸡的长腿与毛腿D.小麦的抗锈病与易染锈病 5.(2010?黄浦区一模)下列属于数量性状的是() A.人的耳垂有无B.人的头发长短 C.人的ABO型血型D.人的肤色深浅 6.(2001?上海)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高鼻梁与塌鼻梁B.卷发与直发 C.五指与多指D.眼大与眼角上翘 7.(1995?上海)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C.绵羊的长毛和细毛D.棉花的短绒和粗绒 8.(2012春?江阴市校级期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性状分离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9.(2013秋?文登市期末)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以下有关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D.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10.(2014春?新疆校级期末)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长毛和短毛B.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C.棉纤维的长和粗D.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11.(2012秋?兰州期末)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棉花纤维的粗与长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狗的白毛和鼠的褐毛D.玉米的圆粒和黄粒 12.(2013春?越秀区期末)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被称之为相对性状.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白毛与黑毛B.人的体重与身高 C.豌豆的红花与白花D.水稻的糯性与非糯性 13.(2013秋?和平区期末)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长毛和短毛B.人的黑发和卷发

生物遗传高考题带解析

.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1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IV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 B 件是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必须是纯合子A.Ⅰ和Ⅰ42、Ⅲ和Ⅲ必须是纯合子B.Ⅱ4l1、Ⅲ和Ⅲ必须是杂合子C.Ⅱ、Ⅱ3322和IV必须是杂合子D.Ⅱ、Ⅱ、IV254l 单元的重复次数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2~6个核苷酸为单元重复排列而成的片段,.STR是DNA 分子以2”为单元,重位点以“GATASTR用作亲子鉴定,如7号染色体有一个STR现已筛选出一系列不同位点的染X11~15次。某女性7号染色体和”为单元,重复7一14次;X染色体有一个跟STR位点以“ATAG复C STR位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色体DNA的上述 应具有不易发生变异的特点A.筛选出用于亲子鉴定的STR 进行检测B.为保证亲子鉴定的准确率,应选择足够数量不同位点的STR GATA)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和(C.有丝分裂时,图中(GATA)1481/2 ATAG)的概率是D.该女性的儿子X染色体含有图中(11 3.香味性状是优良水稻品种的重要特性之一。l()香稻品种甲的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其香味性状的表现是因为 ,导致香味物质积累。

(2)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其中,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两个亲代的基因型. . 。上述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 是 。为 请对此现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具有香味性状。在F(3)用纯合无香味植株作母本与香稻品种甲进行杂交,1;象给出合理解释:① ②。,最终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这(4)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离体培养的花粉经脱分化形成 。若要获得二倍体植株,应在表明花粉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所需要的 时期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处理。a基因纯合,参与香味物质代谢的某种酶缺失【答案】(l)3/64 (2)Aabb、AaBb (3)某一雌配子形成时,A基因突变为a基因 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某一雌配子形成时,含A 幼苗全部遗传信息(4)愈伤组织 .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4中黄F)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2基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 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进一步研究发现个氨基6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分支酶少了末端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 。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 中显隐性状F试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解释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1。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 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Fbbvv)的果蝇杂交,将(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1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说明F中雌果蝇产生了∶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1”这一基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 本条件。Ⅱ型突型菌是由SSSⅠ、SⅡ、Ⅲ等多种类型,R(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型菌突变产型菌出现是由于RⅢ与R型菌混合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 ,否定了这种说法。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 分DNA 解释(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 遗传信息稳定传递。DNA 高度精确性保证了子的多样胜,此外, 答案:28.(16分) (1)1/6 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 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不转录,或隐性基因不翻译,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无活性、或活性低

果蝇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果蝇的形状观察和饲养管理 一、实验目的 了解果蝇的生活习惯,掌握果蝇饲养管理的方法,学习鉴定果蝇的雌雄性别,观察果蝇某些遗传性状。 二、实验原理 果蝇广泛存在于全球温带及热带气候区,在果园、菜市场等地皆可见其踪迹,目前已发现1000多种。果蝇以酵母菌为食,能发酵的水果或植物基质,都可用作果蝇的饲料。 黑腹果蝇,双翅目果蝇属。生活史短,每12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世代;饲养容易,以玉米粉等做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繁殖能力强,每只受精的雌蝇可以产卵500个左右;突变型多,突变性状多,多数是形态变异,容易观察;染色体少、个体小,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是一种模式生物。 1、果蝇的生活史 果蝇是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周期可分为4个时期:卵、幼虫、蛹和成虫。最适培养温度为25~30℃。果蝇在25℃时,从卵至蝇需10天左右。由蛹羽化成的成虫,雄性在12小时内为处女蝇,24小时后开始产卵,每天每个成虫可产50-75个卵,10天内最高产卵总股数为400-500个。 卵:白色,椭圆形,长约 0.5mm,前端背面伸出一触丝,附着在食物上。 幼虫:一龄——二龄——三龄,三龄体长4-5 mm,幼虫头尖尾钝,头上有一黑色钩状口器。 蛹:化蛹前三龄幼虫停止摄食,爬到相对干燥的瓶壁上,形成菱形的蛹,形状由淡黄、柔软逐渐硬化为深褐色。 成虫:刚羽化的果蝇虫体较肥大,体表呈半透明,颜色逐渐加深,硬化。 2、果蝇的雌雄鉴别

4、果蝇饲料的配制 果蝇是以酵母菌作为主要食料的,因此实验室内凡是能发酵的物质,都可用作果蝇的饲料,常用的饲料油玉米饲料、米粉饲料、香蕉饲料等。 三、动物与器材 黑腹果蝇品系:突变型(三隐性、黑体) 药品:乙醚、酒精、丙酸、酵母粉、琼脂、玉米粉、白糖。 培养箱、高压灭菌锅、电磁炉、解剖镜、搪瓷杯、玻棒、镊子、培养瓶、海绵塞、滤纸、酒精棉球、毛笔、麻醉瓶、白纸板。 四、实验内容 1、果蝇培养基配制 (1)清洁指管,盖上适当大小的瓶塞,置高压灭菌锅内,以121℃,1.5大气压消毒15分钟,冷却备用。 (2)按配方称取培养基各组分。先取一半水加入琼脂于电磁炉上加热溶解,再加入蔗糖煮沸。 (3)取剩余的水将玉米粉调成糊状边搅拌边加入到琼脂糖溶液中,煮沸。(4)待稍冷后加入酵母粉和丙酸,充分调匀、分装(20 ml/管)。 2、果蝇性别鉴定及形状观察 取白纸板平置于桌面,将麻醉的果蝇倒于白纸板上。于解剖镜下进行性状观察,并记录。 五、思考题及注意事项 1、通过对果蝇雌雄个体的鉴别,你认为哪几个特征在鉴别中是主要的? 答:黑色条纹和性梳。在实体镜下即可清楚地观察到雄蝇的三条条纹(第三条较宽)和雌蝇的五条黑色条纹。肉眼可以观察到性梳为第一对附肢第二小节上的一个小黑点,若用显微镜观察则可以观察到清晰的梳状结构。 相比之下,其他几个特征就不太好观察。首先是体型,在实体镜下很难判断哪个个体体型大或小(放大倍数不同),除非将雌雄蝇一同对比看,而用肉眼基本看不出体型的区别。腹部形状也容易判断错。腹片由于没有特殊眼色,也较难观察数量差别。 2、叙述配制培养基以及果蝇观察时的注意事项。 答:(1)玉米粉一定要先用凉水拌匀后再加热,不能直接倒入加热的培养基中,否则容易聚集成团,不易溶解。配制的培养基容易出现块状,不易于果蝇的利用。 (2)酵母为活性物质,高温易失活。因此应当在培养基冷却到50℃左右时加入到培养基中,切勿将酵母粉加入到培养基中直接煮沸。 (3)将培养基倒入指瓶中时应悬空,不要把培养基沾到指瓶壁上。如不慎沾到,应用酒精棉球擦拭,擦拭过程中注意酒精不要滴到培养基上。 (4)本次观察所用果蝇为已麻醉过的果蝇,应注意如果在观察过程中果蝇醒来,要及时再麻醉,不要让其飞走。

动物遗传学试题(B)

甘肃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动物科学专业《动物遗传学》课程试卷B答案注意事项:1. 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学号、专业名称写在指定位置; 2. 密封线和装订线内不准答题。 一、名词解释 1.核型: 2.遗传多样性: 3.剂量效应: 4.DNA复性: 5.GT-AG法则: 6.复等位基因: 7.基因家族: 8.基因: 9.基因组印记: 10.重组率又称交换率, 11.基因定位: 二、选择题 1.在DNA复制过程中,保护单链模板免遭侵害的物质是() A.引发酶 B.DNA连接酶 C.DNA聚合酶 D.单链结合蛋白 2.公鸡的性染色体构型是() A.XY B.XX C.ZZ D.ZW 3.下列群体中,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的是() A.50AA,2Aa,48aa B.49AA,42Aa,9aa C.100AA,10a D.50AA,50aa 4.数量性状的表型值可以剖分为() A.基因型值、环境效应和加型效应 B.加性效应和剩余值 C.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 D.加性效应和环境效应 5.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最适合进行染色体形态和数目考察的时期是()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6.在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负责引物合成的酶是() A.引发酶 B.SSB C.螺旋酶 D.旋转酶 7.DNA复制中RNA引物的主要作用是(A) A.引导合成冈崎片段 B.作为合成冈崎片段的模板 C.为DNA合成原料dNTP提供附着点 D.激活DNA聚合酶 8.下列关于单链结合蛋白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A.与单链DNA结合防止碱基重新配对 B.保护复制中的单链DNA不被核酸酶降解 C.与单链DNA结合,降低双链DNA Tm值 D.以上都不对 9.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 A.引起碱基置换 B.形成嘧啶二聚体 C.导致碱基缺失 D.发生碱基插入 10.有关转录的错误描述是() A.只有在DNA 存在时,RNA聚合酶方可催化RNA B.需要NTP作原料 C.RNA链的延伸方向是3’→5’ D.RNA的碱基需要与DNA互补 11.下列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重复 B.基因突变 C.单倍体 D.嵌合体 12.鸡的性染色体构型是() A.XY B.ZW C.XO D.ZO 13.RNA与DNA生物合成相同的是() A.需RNA引物 B.以3'→5’方向DNA为模板 C.两条模板链同时合成 D.新链生成的方向5’→3’ E.形成3’,5’-磷酸二酯键

果蝇数量性状遗传试验报告

运用黑腹果蝇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 焦诗卉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08级生物技术一班广州 510275) 摘要:在生物中,有些性状可用某种尺度来测量并可用数字形式来描述,如果果蝇的身体大小,生长速度,小刚毛数量的多少等,这样的性状就是数量性状。本次实验以黑腹果蝇腹板着生的小刚毛数为研究对象,了解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与规律,并且运用数理统计和数学分析的方法,掌握实验遗传率的计算。 关键词:黑腹果蝇;数量性状;遗传率;刚毛数;数理统计 在生物中凡是可数、可度、可衡等并可用数字形式描述的形状,称数量性状。数量性状大都由多基因控制。一般,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数目很多,而每个基因的作用很小,并且很容易受环境影响。群体的表型变量通常呈连续分布。一个显示数量性状的个体,其表型是受到多个不同等位基因的作用,而每个基因对表型的贡献很小,单相关的基因数目很多,另外,其表型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数量性状的变异由遗传变异和非遗传变异组成。因此,对于数量性状的分析,要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操作。 1、实验仪器和试剂 1.1仪器、用具 恒温培养箱,显微镜,载玻片,培养瓶,麻醉瓶,白瓷板,尖头镊子,毛笔 1.2试剂 乙醚 2、实验材料 黑腹果蝇 3、方法与步骤 3.1 把两品系杂交所得分离世代作为亲代群体,从中随机选出处女蝇和雄蝇各20只,适度麻 醉,逐一在显微镜下观察腹部的小刚毛数。记录之后装入已消毒过的小指管中,没管一只,贴上标签,并标明性别、小刚毛数; 3.2 观察完毕后,再从中选小刚毛最多和次多的雌雄果蝇各1只放入一培养瓶中交配,并贴 上标签; 3.3 把配对好的果蝇放在20~25℃的培养箱中培养,使其交配,经7天左右,可见下一代幼 虫出现,此时把亲本的成蝇倒干净并处死; 3.4 下一代成虫羽化后,分别在两个选择交配的组合中随机取出雌雄各20只,同亲代一样观 察记录小刚毛数。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冲刺提分作业本二必修非选择题必修32题4练

必修32题4练 1.(2017课标全国Ⅲ,32,12分)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 (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E和③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 (1)若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2017广西桂林中学6月适应性模拟,30)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翅型的基因为A/a,控制眼色的基因为B/b),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雄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雌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 回答下列问题:

(1)依题意可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定律,判断的依据是。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长翅和小翅这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判断的依据 是。 (3)现通过实验来确定眼色遗传的显隐性关系,可选用F1中的果蝇进行自由交配,若F2中既有棕眼又有红眼,则棕眼为显性;进一步对F2中不同性别果蝇的眼色进行统计, 若,则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若,则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4)若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 为,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3.(2017河北衡水中学押题测试三,31)近几年某类型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兴趣小组对患有该病的某个家族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绘制出以下遗传系谱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通过遗传系谱图初步分析可知,该家族高度近视的遗传方式可能是遗传,理由是。 (2)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等不良的阅读习惯会引发近视或加剧近视程度,由此说明该病的发生、发展还与因素有关。为了确定该病具有遗传倾向,调查方法需选择(填序号)。 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②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③在该病患者较多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④对同卵和异卵双胞胎进行分析对比 (3)查阅资料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关基因用a表示),则Ⅲ3和Ⅲ4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Ⅲ14与一个其父母正常、但弟弟患有该病的正常女子结婚,则他们所生的子女是该病患者的概率为。 4.(2017河北衡水中学七调,31)果蝇是二倍体生物,易饲养、繁殖快,是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

果蝇形态观察

实验3 果蝇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果蝇生活史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形态特点; 2.区别雌雄果蝇以及几种常见突变类型的主要性状特征; 3.掌握实验果蝇的饲养、管理及实验处理方法和技术。 二、实验材料、用具及试剂 双目解剖镜、放大镜、小镊子、麻醉瓶、白瓷板、新毛笔、乙醚、酒精 1.果蝇的生活史 果蝇属于昆虫纲,双翅目,果蝇属,与家蝇 是不同的种。 果蝇的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关系很密切。 30℃以上的温度能使果蝇不育和死亡,低温则使 它的生活周期延长,同时生活力也降低,果蝇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0-25℃。 10℃15℃20℃25℃ 卵→幼虫8天5天 幼虫→成虫57天18天 6.3天 4.2天从表中可以看出,25℃时,从卵到成虫约10天;在25℃时成虫约活15天。 卵:羽化后的雌蝇一般在12小时后开始交配,两天后才能产卵。卵长0.5mm,为椭圆形,腹面稍扁平,在背面的前端伸出一对触丝,它能使卵附着在食物(或瓶壁)上,不致深陷到食物中去。 幼虫:从卵孵化出来后,经过两次蜕皮,发育成三龄幼虫,此时体长可达4-5mm。肉眼可见其前端稍尖部分为头部,上有一黑色斑点即为口器。口器后面有一对透明的唾液腺,透过体壁可见到一对生殖腺位于躯体后半部上方的两侧,精巢较大,外观上是一明显的黑点,而卵巢则较小,可以此作为鉴别。幼虫活动力强而贪食,它们在培养基上爬行时,留下很多条沟,沟多而且宽时,表明幼虫生长良好。 蛹:幼虫生活7-8天准备化蛹,化蛹前从培养基上爬出,附着在瓶壁上,逐渐形成一梭形的蛹.在蛹前部有两个呼吸孔,后部有尾芽,起初蛹壳颜色淡黄而柔软,以后逐渐硬化,变为深褐色,表明即将羽化了。 成虫:幼虫在蛹壳内完成成虫体型和器官的分化,最后从蛹壳前端爬出。刚从蛹壳里羽化出来的果蝇虫体比较长,翅膀尚未展开,体表尚未完全几丁质化,

果蝇数量性状实验论文

果蝇数量性状实验
摘 要: 在生物 中凡 是可数 、可 度、可 衡等并 可用 数字 形式描 述的性 状, 称数 量性状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数量性状大都由多基因控制。一般,控制同一性状的 基因数目很多,而每个基因的作用很小,并且很容易受环境影响。群体的表型变量通常呈连 续分布。本实验用果蝇刚毛数量作为数量性状的研究。 关键词:黑腹果蝇;刚毛;数量性状;遗传。 引言 在生物中,有些性状可用某种尺度来测量并可用数字形式来描述,如果蝇的身体大小、 生长速度、小刚毛数量的多少等,这样的性状都是数量性状。一个显示数量性状的个体,其 表型是受到多个不同等位基因的作用, 而每个基因对表型的贡献很小, 但相关的基因数目很 多,另外,其表型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数量性状的变异由遗传变异和非遗传变异组 成。 对影响数量性状的单个等位基因的分离, 以及用普通遗传学方法去追查各个基因的行为 都是困难的, 因此通常不能用孟德尔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而是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进行分
[1]
析 。 材料与方法 ①仪器和试剂:1、仪器、用具:恒温培养箱,显微镜,载玻片,培养瓶(有培养基的) ,麻 醉瓶,白瓷板,毛笔,乙醇棉球。 2、试剂:乙醚或三乙基胺。 :把两个不同的实验室品系杂交,再把 F1 ②材料:黑腹黑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系内近交,利用 F2 变异类型丰富的群体。培养供试果蝇宜在 20℃左右低温下饲养,这样成 虫个体较大,便于观察和计数小刚毛。 ③方法步骤: 1. 每个人适度麻醉♀、 ♂果蝇各一只 (必须是处女蝇) 在 40 倍显微镜下计算小刚毛, , ♂的计算倒数第一、第二腹板上的小刚毛数,♀的计算倒数第二、第三腹板上的小 刚毛数,将蝇装入小指管里,贴上标签(标明性别、两腹板小刚毛合计数目) 。 2. 做好记录,把刚毛数填到全班统一的表上,选出小刚毛数最多和最少的♀、♂果蝇 各 2 只。 3. 把小刚毛数最多的 2 只♀和 2 只♂(冠、亚军) ,冠军♀、♂装一管,亚军♀、♂ 装另一管,共 2 管;小刚毛数最少的 1♀和 1♂配成一管,次少的♀、♂配成另一 管,配好后,放在 25℃培养箱中培养两周。 (冠军不育时,用亚军) 4. 把所有冠军后代成虫倒出试管中进行麻醉并观察小刚毛数,统计和估算遗传率[2]。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刚毛数向多的方向选择简称 H,向少的方向选择简称 L,下同。 统计方法: ① 用分组数据统计频数(用 excel 软件的 frequency 函数),并作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② 用平滑曲线将频数分布数据连接起来,与标准正态曲线对比 ③ 用 excel 的 normdist 函数拟合出正态分布数据表并作图 ④ 分别比较两种性别中,亲本和 H,L 的正态分布曲线,定性分析数量遗传性状的定 向改变 ⑤ 利用课本记忆实验书上的内容计算遗传力等指标数据[3]。
♀果蝇刚毛统计表

果蝇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果蝇的生活习惯,掌握果蝇饲养管理的方法,学习鉴定果蝇的雌雄性别,观察果蝇某些遗传性状。 二、实验原理 果蝇广泛存在于全球温带及热带气候区,在果园、菜市场等地皆可见其踪迹,目前已发现1000多种。果蝇以酵母菌为食,能发酵的水果或植物基质,都可用作果蝇的饲料。 黑腹果蝇,双翅目果蝇属。生活史短,每12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世代;饲养容易,以玉米粉等做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繁殖能力强,每只受精的雌蝇可以产卵500个左右;突变型多,突变性状多,多数是形态变异,容易观察;染色体少、个体小,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是一种模式生物。 1、果蝇的生活史 果蝇是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周期可分为4个时期:卵、幼虫、蛹和成虫。最适培养温度为25~30℃。果蝇在25℃时,从卵至蝇需10天左右。由蛹羽化成的成虫,雄性在12小时内为处女蝇,24小时后开始产卵,每天每个成虫可产50-75个卵,10天内最高产卵总股数为400-500个。 卵:白色,椭圆形,长约,前端背面伸出一触丝,附着在食物上。 幼虫:一龄——二龄——三龄,三龄体长4-5 mm,幼虫头尖尾钝,头上有一黑色钩状口器。 蛹:化蛹前三龄幼虫停止摄食,爬到相对干燥的瓶壁上,形成菱形的蛹,形状由淡黄、柔软逐渐硬化为深褐色。 成虫:刚羽化的果蝇虫体较肥大,体表呈半透明,颜色逐渐加深,硬化。 2、果蝇的雌雄鉴别 果蝇是以酵母菌作为主要食料的,因此实验室内凡是能发酵的物质,都可用作果蝇的饲料,常用的饲料油玉米饲料、米粉饲料、香蕉饲料等。

三、动物与器材 黑腹果蝇品系:突变型(三隐性、黑体) 药品:乙醚、酒精、丙酸、酵母粉、琼脂、玉米粉、白糖。 培养箱、高压灭菌锅、电磁炉、解剖镜、搪瓷杯、玻棒、镊子、培养瓶、海绵塞、滤纸、酒精棉球、毛笔、麻醉瓶、白纸板。 四、实验内容 1、果蝇培养基配制 (1)清洁指管,盖上适当大小的瓶塞,置高压灭菌锅内,以121℃,大气压消毒15分钟,冷却备用。 (2)按配方称取培养基各组分。先取一半水加入琼脂于电磁炉上加热溶解,再加入蔗糖煮沸。 (3)取剩余的水将玉米粉调成糊状边搅拌边加入到琼脂糖溶液中,煮沸。(4)待稍冷后加入酵母粉和丙酸,充分调匀、分装(20 ml/管)。 2、果蝇性别鉴定及形状观察 取白纸板平置于桌面,将麻醉的果蝇倒于白纸板上。于解剖镜下进行性状观察,并记录。 五、思考题及注意事项 1、通过对果蝇雌雄个体的鉴别,你认为哪几个特征在鉴别中是主要的? 答:黑色条纹和性梳。在实体镜下即可清楚地观察到雄蝇的三条条纹(第三条较宽)和雌蝇的五条黑色条纹。肉眼可以观察到性梳为第一对附肢第二小节上的一个小黑点,若用显微镜观察则可以观察到清晰的梳状结构。 相比之下,其他几个特征就不太好观察。首先是体型,在实体镜下很难判断哪个个体体型大或小(放大倍数不同),除非将雌雄蝇一同对比看,而用肉眼基本看不出体型的区别。腹部形状也容易判断错。腹片由于没有特殊眼色,也较难观察数量差别。 2、叙述配制培养基以及果蝇观察时的注意事项。 答:(1)玉米粉一定要先用凉水拌匀后再加热,不能直接倒入加热的培养基中,否则容易聚集成团,不易溶解。配制的培养基容易出现块状,不易于果蝇的利用。 (2)酵母为活性物质,高温易失活。因此应当在培养基冷却到50℃左右时加入到培养基中,切勿将酵母粉加入到培养基中直接煮沸。 (3)将培养基倒入指瓶中时应悬空,不要把培养基沾到指瓶壁上。如不慎沾到,应用酒精棉球擦拭,擦拭过程中注意酒精不要滴到培养基上。 (4)本次观察所用果蝇为已麻醉过的果蝇,应注意如果在观察过程中果蝇醒来,要及时再麻醉,不要让其飞走。 六、实验结果 1、三隐形个体的观察

果蝇系列实验

果蝇系列实验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 摘要:用于果蝇的生殖周期短,培养方便,所以在遗传学实验中,有许多遗传规律的验证需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本次实验主要以验证单因子遗传、双因子遗传、三点测交和伴性遗传为主,从而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在完成孟德尔遗传定律后,所剩下的果蝇的三龄幼虫可以进行唾腺染色体的制备。 关键词:果蝇;孟德尔;遗传定律;果蝇唾腺染色体; 本学期在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实验中,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常常是一个杂交组合,只能验证一个规律,过程较为复杂,统计较为繁琐。我小组通过查阅资料,采用一次杂交设计来完成验证多个遗传规律。 1 实验设计方案 1.1 实验原理 遗传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多对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在杂交子二代中呈现的,所以一次杂交实验所涉及到的基因很多,则可以通过一次实验将基因及其分离、组合与连锁情况体现出。 在杂交试验中,配子形成和受精时染色体的行为跟基因的行为是致的。在形成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凡是同源染色体及其负载的等位基因间要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及其负载的非等位基因间要自组合;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遗传行为与性别有关,四线期伴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片段的交换;导致连锁群的等位基因间要发生一定的重组重组值的大小跟基因间距离有关,据此可确定有关连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与排列顺序,从而作出基因连锁图。分离规律是讲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传法则;自山组合规律是位于n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对非等位基因间的遗传法则;连锁与互换规律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非等位的连锁基因间的遗传法则;性连锁则是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法则。配子的形成都是以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的分离为基础的。这些规律在杂交试验中不是孤立表现的,而是同时存在的。即多基因决定的许多性状在杂交后代要同时表现,我们通过观察分析,可以发现几个相应的遗传规律。 双翅类昆虫幼虫期的唾腺细胞间期核中,发现的一类多线染色体称为唾腺染色体。这种染色体比普通的染色体大得多,宽约为5μm,长约400μm,是普通染色体的100—200倍。唾腺染色体经过多次复制而不分开,所以染色后会出现深

最新实验六果蝇的数量性状遗传

实验六果蝇的数量性 状遗传

专业班级:09生物技术2班学号:20091052215 姓名:杨扬同组人:王英玉实验日期:2011年10月18日室温:21.7℃大气压:83.4KPa 实验六果蝇数量性状的遗传 一、目的: 1、以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腹片着生的小刚毛为对象,研究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 2、学习估算统计遗传学基本参数——遗传率(heritability) 二、原理: 1、在生物中凡是可数、可度、可衡等并可用数字形式描述的形状,称数量性状。数量性状大都由多基因控制。 2、数量性状的变异由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组成,因为控制同一数量性状的基因数目很多,而每个基因的作用很小,并且很容易受环境影响。群体的表型变量通常呈连续分布。因此,对数量性状遗传的分析,要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操作。 3、果蝇的第四腹板和第五腹板上的小刚毛数就是典型的数量性状,不同的个体小刚毛数不同。本实验采用不同品系果蝇的杂交后代为研究材料,在恒温培养下,从F2代开始观察雌雄果蝇不同个体的小刚毛数(因为考虑到F1代还未完全出现性状分离,故从F2代开始计数),并且选择刚毛数最多和最少的♀、♂个体分别进行杂交,计算产生的F3代的小刚毛数,最后根据以下公式估算遗传率。 即 H2= ΔG/ σpi 式中σp为标准差,i=ΔP/σp为标准选择差,ΔP为子代平均值―亲代平均值,ΔG为遗传获得量。 说明: 在多基因遗传中,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称为遗传率,一般采用百分比来表示。遗传率是一个统计概率,只能运用于群体而不能用于个体。遗传率有广义遗传率和狭义遗传率之分,广义遗传率是指遗传方差在总的表现型中所占的比率;而狭义遗传率是指计算基因的相加效应的方差VA在总的表型方差中所占百分率。记作: 狭义遗传率=相加的遗传方差/表型方差=相加的遗传方差/(相加的遗传方差+显性的遗传方差+环境方差)。

遗传学-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遗传学实验 Experiments of Genetics 【课程编号】1410012【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分数】1.5学分【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学时数】48学时【编写日期】2009年6月 一、教学目标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科学和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应符合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娴熟、综合素质过硬的高要求,实验课程应建设成为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教学体系;要求实验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本课程要求将经典遗传学规律同现代遗传学内容有机结合,在基本规律、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用体现基本知识点、充分利用所需实验技术、有助于理解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内容训练学生,使学生习得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模块1:基本遗传规律(实验1-4) 实验一、果蝇的表型观察与性别鉴定2学时基础性 主要内容:果蝇的表型观察、性别鉴定。 教学要求:了解果蝇的生长和遗传特性,果蝇的科学研究价值;理解利用果蝇进行遗传分析的方法;掌握果蝇的基本形态、果蝇的遗传特征和遗传方式。 重点、难点:生长不良果蝇的性别鉴定,特殊性状的准确鉴别、各代之间的时间把握。 其它教学环节:讲授观察方法、实验基本原理,研讨准确判断果蝇特征的方法技巧。 实验二、果蝇杂交实验设计及结果统计分析6学时综合性 主要内容:果蝇的培养和基本实验体系建立,设计杂交实验方案,对杂交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研究与验证单基因位点、多基因位点和伴性基因的遗传规律。 教学要求:了解果蝇的基本遗传学规律;理解利用果蝇进行遗传分析的方法,杂交设计的基本原理——与研究的规律相符,准确、简便、科学;掌握果蝇杂交实验的全部过程和注意事项。 重点、难点:果蝇的培养和基本实验体系建立,果蝇杂交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其它教学环节:讲授实验基本原理,小组实验经验交流(果蝇杂交实验的设计、方法、杂交结果分析)。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遗传题分类辨析.doc

遗传学专项训练 1.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 1.自然界中玉米的绿色茎为稳定遗传,但在田间偶尔也会有紫色茎的玉米出现。 ( 1)请用绿茎玉米和紫茎玉米为材料,设计一个方案判断这一性状是否由质基因控制的,写出实验方案。 ①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预测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已证实这对性状为核基因 A 和 a 控制,选用绿茎纯合子玉米与紫茎玉米杂交,证 明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①若子代表现型,则绿为显性;此株紫色玉米的基因型为; ②若子代表现型全为紫色,则绿为性,此株紫色玉米的基因型为; ③若子代既有绿茎又有紫茎,则紫色为性,此株紫色玉米的基因型为。 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判定 2.石刁柏(嫩茎俗称芦笋)是一种名贵蔬菜,为 XY 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野生型石刁柏叶窄,产量低。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几株阔叶石刁柏(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雄株的产 量高于雌株。 ( 1)要大面积扩大种植突变型石刁柏,可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大量繁殖。有人认为阔叶突变 型株是具有杂种优势或具有多倍体特点的缘故。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鉴定突变型的出现是基因突 变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设计一个简单 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交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已证实为阔叶显性突变所致,突变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还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请设 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合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为突变型的阔叶石刁柏,其雄株的产量与质量都超过雌株,请你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提出两 种合理的育种方案(用图解表示)。

果蝇性状性别观察实验报告(20201223115317)

实验目的 了解果蝇的生活习惯,掌握果蝇饲养管理的方法,学习鉴定果蝇的雌雄性别和某些遗传性状。 二、实验原理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重要的实验材料和模式生物,属双翅目果蝇科。因为其易于饲养,染色体数目少,具有许多天然的或诱发的可遗传突变性状等优点而受到全世界遗传学家学家的广泛关注和使用,并且利用果蝇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的遗传学问题。我们的果蝇杂交实验,是重走经典科学研究之路,也能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目前已发现1000 多种果蝇,果蝇以酵母菌为主要食料,能发酵的水果或植物基质,都可用作果蝇的饲料。 果蝇具有以下特征:生活史短,每12 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世代;饲养容易,以玉米粉等做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繁殖能力强,每只受精的雌蝇可以产卵500 个左右;突变型多, 突变性状多,多数是形态变异,容易观察;染色体少、个体小,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是一种模式生物。 三、实验材料及仪器 实验材料:各种形态的果蝇。 实验试剂:乙醚、酒精、丙酸、酵母粉、琼脂、玉米粉、白糖。实验仪器:培养瓶、麻醉瓶、瓶塞、冰袋、体视显微镜一台、解剖针、滤纸、毛笔、白瓷板、酒精棉球、玻璃板、小烧杯。 四、实验方法 1、搬移果蝇至新培养瓶或麻醉瓶 取新培养瓶一瓶,将棉塞略为松动,放置于右手侧,取欲转移之果蝇培养瓶置于左手侧,以左手握住瓶颈,两指轻扣棉塞顶部,以右手轻拍瓶底使果蝇掉落于培养基表面,将培养瓶置于左手侧,拔起棉塞以左手两指夹住棉塞外端,再将置于右手侧之新培养瓶棉塞拔起,以右手两指夹住棉塞外端,再以右手将新培养瓶倒扣于旧培养瓶上,再以左手握住两瓶口相接处,翻转使新培养瓶位于下方,然后以右手掌心轻拍新培养瓶瓶底,使果蝇掉落于新培养瓶瓶底,然后迅速盖上各瓶棉塞。 2、麻醉方法 取一麻醉瓶,瓶口应与培养瓶大小相仿,使两瓶口相对,培养瓶在上,用手拍击培养瓶, 使果蝇落入麻醉瓶内,迅速盖上棉塞,滴加 3 滴乙醚于小管口中的棉花上,约一分钟左右果蝇倒卧于瓶底,即可将果蝇倒出进行操作。 注意:过度麻醉将导致果蝇死亡。如果果蝇的翅膀与身体呈45 度角翘起,表明麻醉过度,不能复苏。 3、观察、计数 取白瓷板平置于桌面,将麻醉的果蝇倒于白瓷板上,解剖镜或低倍显微镜下进行性状观察,并将雌雄果蝇分开放置。 接种观察过的果蝇(2-3 对)到新配置的培养瓶中,为避免麻醉的果蝇直接掉落于培养基表面而粘着于培养基表面致死,先将培养瓶横放,将麻醉的果蝇用毛笔转移到瓶壁,待其苏醒后再将培养瓶正立。

果蝇杂交实验对遗传学三大定律的验证

果蝇杂交实验对遗传学三大定律的验证 摘要:经典遗传学的三大遗传定律分别是: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与交换定律。根据本学期遗传学实验中对果蝇的实验,包括亲本的选择,果蝇的杂交,观察后代中果蝇的各种性状,结合各种统计处理方法,来验证这三大遗传定律。 关键词:遗传学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与交换定律果蝇杂交 果蝇具有生活史短、繁殖率高、饲养简便等特点,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尤其在基因分离、连锁、交换等方面,对果蝇的研究更是广泛而充分。分离定律是一对等位基因在 杂合状态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按原样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自由组合定律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它们所决定的两对相对性状在杂种第二代是自由组合的。连锁与互换定律是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的,而同源染色体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一定频度的交换,因此在子代中将发现一定频度的重组型,但一般比亲组型少得多[1-2]。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 用具 显微镜,麻醉瓶,培养瓶,滤纸,毛笔,标签,恒温培养箱,超净台 1.1.2材料 野生型果蝇原种(A),小翅、白眼、焦刚毛突变型果蝇原种(B) 1.1.3实验用品 乙醚,乙醇,培养基 1.2实验流程1. 2.1收集处女蝇 从4月14日晚8点早8点开始收集处女蝇 1.2.2亲本杂交 选择合适的果蝇组合进行杂交。具体组合形式如下表所示: 表一亲本果蝇组合类型 只雄蝇放入新的培养管中,并贴上标签,写上杂交组合、实验时间、实验者的姓名等内容。相同操作进行反交实验。将培养瓶置于25℃下培养一周。 1.2.3杂交一代二代 将培养瓶中所有亲本果蝇清除,继续培养一周,并配置新的培养基,以备第三周用。从正反交组合中的F1中各挑选出两对果蝇,放入一个新的培养瓶,贴上标签,在25℃下继续培养。同理获得F2代并杂交F2代。 1.2.4 鉴别果蝇不同性状 观察并记录正反交组合中F1代F2代中果蝇的性状和个数。 2.实验结果

普通遗传学实验期末模拟试题

普通遗传学实验期末模拟试题 化生系 09级生物技术一班陈以相学号:20091052108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 1、巨大染色体(giant chromosome):某些生物的细胞中, 特别是在发育的某些阶段, 可以观察到一些特殊的染色体, 它们的特点是体积巨大, 细胞核和整个细胞体积也大, 所以称为巨大染色体, 包括多线染色体和灯刷染色体。多线染色体是一种缆的巨大染色体,常见于某些生物生命周期的某些阶段里德某些细胞中。由核内有丝分裂产生的多股染色体单体平行排列而成。灯刷染色体是形如灯刷状,是一类处于伸展状态具有正在转录的环状突起的巨大染色体。常见于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中。 因此它常是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的含有4条染色单体的二价体。卵母细胞发育中所需的mRNA和其他物质都是从灯刷染色体转录下来合成的。 2、遗传病(genetic disease):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 控制的疾病。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的基因突变,所以根据遗传病所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程序,可将遗传病分为三大类:染色体病、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 3、果蝇杂交技术:是指通过选择不同表型的果蝇按杂交组合类型(例如长翅和残翅个体交 配)进行交配,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验证控制不同表型的遗传物质(基因)在世代间的传递规律的杂交技术。 4、从性遗传(sex-influenced inheritance):从性遗传又称性控遗传。从性遗传是指 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体(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无角,这说明在杂合体中,有角基因H的表现是受性别影响的。 5、突变体(mutant):是指携带突变基因的细胞或个体。突变体往往具有与野生型不 同的表型,例如果蝇野生型是灰体长翅红眼,则突变体可能是灰体残翅白眼等类型的果蝇。 6、Barr body :在哺乳动物体细胞核中,除一条X染色体外,其余的X染色体常浓 缩成染色较深的染色质体,此即为巴氏小体。又称X小体,通常位于间期核膜边缘。 7、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 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此时,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叫做模式生物。 8、聚丙烯凝胶电泳:聚丙烯凝胶电泳是由丙烯酰胺(简称Acr)单体和少量交联剂甲叉双 丙烯酰胺(简称Bis)通过化学催化剂(过硫酸铵),四甲基乙二胺(TEMED)作为加速剂或光催化聚合作用形成的三维空间的高聚物。聚合后聚丙烯酰胺形成网状结构,具有浓缩效应、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适用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分离,且分离效果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