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规划馆调研报告正文

博物馆、规划馆调研报告正文
博物馆、规划馆调研报告正文

调研报告正文

摘要:或许我们设计不仅仅是建筑,或者说建筑不仅仅只是建筑。它还承载着这个时代的印记。在过去、现在或将来的任何一个时刻建造的建筑物,都会是一座座藏品丰富的“博物馆”。那当我们以“博物馆”的标签是设计时,我们关心、关注的又该是哪些呢?或许就是整个世界吧!

关键词:博物馆、当地性、多样性、差异、叠加

整个调研报告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是一个实地项目,主要调查研究博物馆的功能流线外,第二部则试图了解当代建筑的多样性发展,以及对本次项目设计的启示。

第一部分

1,安徽省博物馆新馆

安徽省博物馆新馆位于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的文

化博物园区中部,是园区内的主体建筑,用地面积

2.81hm2,总建筑面积28 060m2(地上建筑面积约27 560m

2,地下建筑面积9 500m2),容积率1.32,建筑密度35.8%。

安徽省位于华东地区,处在我国地理、文化和经济

发展上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过渡区位,其地理范围从

北至南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区、沿长江平原

与皖南山区等不同的地区组成。地域文化丰富多元:徽

风皖韵、建安风骨、老庄哲学、江南风光、黄梅戏曲、

革命老区并存,难以局部片面地去理解和概括。

基于对地域文化的发掘与理解,结合对建筑基地与

城市环境的思考,设计定位逐步清晰:新馆设计应该

强调整体性与概括力,避免陷于具体文化符号。安徽的

文化性格兼具北方的雄浑敦厚和南方的温文秀雅,新馆的品相应该呈现端庄厚重、方正平直而又雅致通透、内涵丰富的标志性形象。通过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与方法,运用空间、材质、

构成等现代建筑本体语言,来传达地域文化的精神与

内涵,体现对地域文化理解的时代精神和新型的现代

博物展览空间观念,关注公共空间与展览空间相互关

系的营造,创造新鲜的观展体验。最终,设计立意构

思确定为—四水归堂、五方相连。

整体空间布局清晰地分成3个圈层,而立体构成

的手法又生成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的公共空间系统。

“四水归明堂,归水亦宏扬”,庭院在安徽传统建

筑文化中,具有中心突出的位置。取意“四水归堂”,

建筑核心部位形成向天开敞的公共大厅,其空间通过

一系列转折勾连、错动交叠的通高片墙进行多样化的

限定。类似于一个立体的徽州村落,片墙的引导使公

共大厅联动着一系列大、中、小空间与“巷道”,自动

扶梯就布置在片墙夹持、天光引导的“窄巷”中,环绕

盘旋到达各层空间。

系列连续转折的实体体量,构成一个四面通透的方体,

确定建筑的基本外轮廓。实体外表面覆盖的纹理抽象于

镇馆之宝楚大鼎鼎身的兽面纹,突出远古青铜器般厚重

雄浑的分量感;实体通透部位切开的内表面覆盖木质墙

板,通感于徽派建筑内部的大小木作界面,雅致亲切。

外表面与切开面的分别处理带来重与轻、粗粝与细致、

冷峻与温暖等感受的对比统一,暗示地域文化蕴含不同

质感的多样基因。实体内部就是展厅空间。实体展厅构

成了博物馆的历史、实物、沉静、幽暗、有待观众发现

的一面。展厅之间通透的部分形成连续转折的虚体体量,

成为活跃流动的公共空间系统,开敞通透的玻璃界面之

内坡道穿梭,平台交错,观众在观展过程中时常能看到

四周的外部景观,人们的穿行活动也成为相互之间的展

示,现代观展空间的开放性、透明性以及交流互动的特

色在这里充分展现。虚体空间引导观众在实体展厅内外穿行,参观体验,虚体展示着实体。

虚体空间内侧的环廊结合平台、连桥、挑台等建筑元素,与“四水归堂”大厅取得半开半合、柳暗花明的多样化联系,有时是连桥飞跃,有时是平台眺望,有时又是隔着镂花窗隐约

可见,形成一个从核心空间向四面伸展,沟通上空与四方外界的“五方相连”的公共空间系统。

4个立面忠实表达了空间构成方式,形成可展开的虚实相间连续整体,一气呵成的立体构成手法在大尺度的新区场地中显示出城市密集区域的建筑难以展现的力量,静态方正轮构成的有机统一,无论在车行远观还是步行近观的尺度下,都呈现出鲜明、独特的标志性形象。

方形体量在西面、西南、西北3面落地,在主入口的东面架空悬挑,而紧贴地面的低平

基座则从东面嵌入主体建筑之中,并向东伸出主引桥,结合由东至西的文博园广场、桥头广

场、竹海、水面、入口平台等场地景观要素,形成从城市走向博物馆的纵深序列。这种空间

与心理上层层渐进的仪式感、有意延长的期待感,借鉴了绕过山边,经过村头、水口、樟树、

拱桥,逐步走向一个徽州村落的体验。引桥南面保留了基地原有的小山坡,建筑基座相应在

引桥北面伸出平台和片墙,形成建筑与景观的有机呼应关系。主体建筑南面次入口也设置了

折形的小引桥,加强了建筑体量锚固于场地上的效果。基座与引桥一律采用中性亚光的灰调

材质。

第二部分

19世纪末,索维尔提出了的“二元对立”概念。“二元对立”包括正与反、加与减、中心与边缘、重点与次要、美与丑、先验与经验等。这些基本的哲学概念曾长时间的控制着建筑的形式、功能。人们总是在二元对立现象的对立建构中,去追寻一个潜在的统一体,矛盾双方总是在寻求更高级的统一。

但是在急速嘈杂的新时代,人们逐渐意识到单单从形式与功能、空间与实体、图与底等等这些纯粹的对立关系是无法解决复杂的人与建筑、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城市和文化的矛盾与冲突的,因为它们太冷漠,缺乏人情味。今天的建筑师们已经开始探索那些普遍存在于这些“二元对立”的矛盾与冲突中的“差异性、离间性、模糊性以及相关范畴、因素的中间地带”。因为客体变得复杂了,建筑的实体的形式也更加趋于复杂。更加的强调差异,认为差异是某种非常积极的因素,差异是“超越既有原则并打开新可能性的逃逸线”,“源于传统思想界限之外并逐渐扩散和传播的渗逸”。差异可以改变所有的思想过程。

事物的多样永远位于统一之前,事物的状态总是存在多样之中,存在各种差异之中。

而这其中最为出色的两位建筑师是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ss)和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

2.里尔会议展示中心(Congrexpo)

“一所房子可以被看成一个小型的城市,一个城市也可以被看成一所巨大的房子”

——雷姆·库哈斯

里尔会展中心位于法国里尔市城区的东北面,是

欧洲里尔城市规划项目里的一个建设项目。在这个历

史中心区和城市郊区的相接地带,容纳了大量混杂的

功能,有火车站、高速列车站、地铁站以及大量高架

路,有购物中心、会展中心等公共服务建筑,有世界

贸易中心、里昂信贷银行大楼等商务中心,甚至还有

城市公园。库哈斯在做这个区域的规划方案时就提出

要建立“一种松弛的动态平衡,一种不需要去维护的无可识别性的状态,它受经济指标的控制,而非都市美学的约束”。这种规划方式不是去刻意统一建筑形式,而是通过每个建筑与周围其他建筑之间产生的对话和张力来维持一个城市的形象。因此,坐落在这里里尔会展中心注定是一个混杂形象的缩影。

在瑞姆·库哈斯的这个项目里,描述了一种对

都市重建的参与。基地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的城墙

之内。这是一个984英尺长的混合建筑。这个建筑

一共有三个分区:可以容纳6000人的摇滚乐房间,

有3个观众厅、展览室以及多功能厅与厨房的会议

中心,215278平方英尺的展览空间。此外,这个综

合体还提供了一个隐藏其中的很大的车库。这些不

同的功能全部整合在一个屋顶下,他们互相交合,

并且在交界处提供一些新的功能空间。该建筑通过

使用水泥、钢、金属幕墙等材料,营造出一种统一

的灰色调来强调被一个屋顶覆盖的感觉。

在《疯癫的纽约》中,库哈斯讲述了摩天楼在

垂直方向上布置不同的功能内容,从而达到收容城

市多元文化的目的。在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中,库

哈斯将摩天楼这一垂直的建筑形象放倒,通过在平

面上将功能分成许多条块并按一个方向顺序排列,

库哈斯创造了一个平躺着的摩天楼,在这些条形功

能区之间穿梭就如同在楼层间穿梭一般。里尔会展

中心同样用一个水平向的组织方式,像串烧一样地

把三个不同的功能区块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建筑。这三个功能区由北至南分别是音乐厅、会议中心、展览中心,一般情况下它们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建筑,但库哈斯用一种有序

的方式将它们拼在一个建筑里。每个区域都可以互

不干涉独立运作,也可穿行,甚至可以打开隔墙连

通空间。不同的功能区拥有不同的表皮,音乐厅使

用黑色混凝土墙,会议中心拥有一个带玻璃的外

廊,展览区则使用了波纹铝板。整个建筑透露着功

能的混杂信息,却统一在一个椭圆形的巨大屋顶

下,这样一个既复杂又抽象的建筑形象在这个快速

变化的交通枢纽地区很好地达到自身的动态平衡

状态。

库哈斯早期主要受到当时工作的杂志的文化专栏主编阿曼多的影响。作为当时荷兰文学流派“零运动”的代表人物,阿曼多对于文学有着很个人化的表述和见解。这些见解对年轻的库哈斯产生了深刻而直接的影响。比如他这样理解写作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写作“不是去解释现实或使其道德化,而是激化它。出发点应该是毫无保留地接受现实?.。工作方法是:剥离、附加,由此而达到真实。不是制作者的真实,而是信息的真实。艺术家不再是艺术家,而变成一双冷酷的理性的眼睛”。这几乎就是库哈斯后来所提倡的“无风格的建筑”的文学版本。

启示:

库哈斯这种个人天才般的“反智主义”在这个急速发展的世界,在巧妙的规避商业化的同时也接纳着商业化的过程。他带给我们的是建筑有时候就仅仅只是把那些大众的、庸俗的

信息巧妙的、完整的展现。

3.柏林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

建筑占地19,000 平方米(4.7 英亩),安放了2711块混凝土板,在一个斜坡上以网格图形排列。混凝土板长2.38米,宽0.95米,高度从0.2米到4.8米不等。根据艾森曼计划,混凝土板被设计产生有一种导致心神不安缠扰不清的气氛,而且整个雕塑打算代表一个原有秩序因人为因素而远离人类。

入手点不是象征感,也不是纪念意义,而是一种有构成感的几何体块所造成的秩序感,在具有有效部分的真实世界和无法读解的玄想之间徘徊。是一种强烈反传统的思想。

这一方案表现一种看似理性的网格系统

中存在的不定与混乱,和它将随着时间而解

体的潜在可能。在看似稳定的系统中寻找不

定性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从一套严格的网格

开始。它包含2 700多个混凝土柱,每个柱

为92cm,宽2.3m 长,而高则介于0~7.5m 之

间。柱间距92cm,只能容纳一个人穿行。柱

阵的地平面与顶部形成的波浪形式间看起来

随机而混乱,纯粹为了形式,但事实并非如

此。每个个体都取决于这一柱网格和柏林城市网格相交错的断面。

这两套系统相互作用,表示它们之间存在的不定关系。

这种不定性或不规则性叠加于基地地貌与混凝土柱阵的顶

面之上,创造出地表与柱顶面之间在视知觉和概念上的差

异。这样地面与柱顶形成面之间记录了时间的差异。

实际上,这种网络结构的变异导致原本规则网格中模糊

空间的出现。实际的空间密集、狭窄、深遂,在任意一点的

感受都是多层次的。打破了格网轴线的统治地位,使得这一

网格具有多向性。通过这一扰动,网格和城市街道秩序所产

生的安全感的幻觉被打破。这造就了一个消逝和反思的场

所,亦即回忆。

艾森曼认为,后现代时期“已不再有对原初形式的信仰,也没有对原初结构的信仰”,这样形式和功能不再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形式的意义也与功能、美学没有直接的联系。总之,建筑并不存在原始价值。

艾森曼在谈到自己所致力的目标时曾说:“要集中研讨和着手解决当前建筑设计和建筑发展中遇到的最典型、最重要的和最广泛的冲突。”这些冲突在于:(1)公众兴趣与建筑师个人志趣之间的矛盾;(2)美学上的严格要求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差异;(3)专业上的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之间的差异;(4)文化的发展与经验环境日益增长的紧张性之间的矛盾;(5)新建筑与已存在的有价值的旧环境之间的矛盾;(6)技术能动力与文化渴望之间的差别;(7)思想理论与实践行动的不同。艾森曼企图探索一条超乎以上冲突,但又能概括所有冲突的途径。

启示:

这是一种全新的从结构主义上发展的思考方式,相比盯着过去,或许我们更应该向前看,并同时质疑那些过去理所当然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安徽省博物馆新馆》何镜堂建筑学报2011/12

2.《再度埃森曼》刘宏伟

3.《建筑内的“城市意象”——库哈斯的建筑思想与作品分析》陈望

4.《1960 年代与1970 年代的库哈斯(1)》朱亦民世界建筑2005/07

5.《欧洲被屠杀犹太人纪念碑,柏林,德国》世界建筑2004/01

博物馆调研报告

博物馆调研报告 导读:本文博物馆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博物馆调研报告(一) 20**年5月5日调研报告为了体现“以人为本,以实物地质资料为本,为社会服务”的设计理念,为把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设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20**年5月5日,我中心一行33人在中心团委的组织下,参观首都博物馆及北京自然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着重了解两个博物馆的馆藏职能及及先进的办馆理念,结合本中心的馆藏职能及发展特点,调查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两博物馆概况: 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首都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颇受好评的历史文

物陈列展览,如:《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内设: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文物库房、社会教育区、业务科研区、行政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和地下车库等。新馆以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施,跻身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行列。使文物收藏、展览、修复、研究、教育、交流融为一体。 首都博物馆新馆不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设施,同时也是北京地区文物保护、文物研究、面向公众和广大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基地,还是北京市举办礼仪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民群众旅游和休闲的理想去处。建筑设计重视博物馆的特定功能要求,力图以清晰的、简明的、富于逻辑的方法处理好各功能区间的关系。主要的功能区分为:展陈区、社会教育区、综合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地下停车库、行政办公区、安全保卫区、藏品库区、设备区。 文物安全的环境监控:首都博物馆采用恒湿不恒温的先进、独特的智能化空调系统,将文物库房和展厅的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控制在2%以内,极大地保证了文物存放安全;同时又使展厅温度随外界自然气温有一定幅度的浮动,获得较好的对人舒适度。 观众现场服务:在博物馆各大门内、大厅均安装参观导览系统,让公众自由地浏览、查询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和参观信息。售票验票系统出售本馆的全价、优惠价等各种参观券,能够自动识别参观券的真

2019年苏州博物馆考察报告word版本 (3页)

2019年苏州博物馆考察报告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 苏州博物馆考察报告 调查时间:XX 年 5 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 12 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幸福感。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 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1960 年,拥有藏品 1.5 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 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 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 12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编辑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走进社区做讲座……累计至今已为 20 余万博物馆观众提供服务达 3 万余小时,服务受众面达到了苏博观众数量的 12.5%,也就是说,十名观众中就有一名观众接受到了志愿者的服务。苏州博物馆志愿者现状概况:目前苏州博物馆有正式志愿者 150 人左右,到苏州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人士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大学生、退休人员、公司职员、机关干部等,他们中年龄最小的 18 岁,最大的已经 63 岁,学历则从大专到博士不等,有学历史的,也有学计算机、中文、英文、建筑、美术、管理、园艺等的;有教师,也有公司白领、企业经理、国家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和退休人员。除了苏州本地的,还有来自全国各个地区的,甚至还有来自加拿大等国的海外华人以及台湾同胞等。目前,苏州博

博物馆调研报告

博物馆调研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 调研报告 专业班级环艺《4》班 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2014年10月 大河博物馆调研报告 一、调研题目:博物馆设计 二、调研目的: 1.进一步了解博物馆内的空间功能布局,实地的体验其内部的 空间感受,了解博物馆内部功能的布置方法。 2.加强了解多重空间与复杂功能之间的关系,学习和借鉴他们 的设计方法和原理。 3.加深了解周边环境对博物馆的影响和关系。 4.了解认知防火消防在博物馆建筑中的作用和处理。 5.对基地和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和拍摄。 三、调研对象:

1、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展示博物馆。 2、基地及其周边环境。 3、关于博物馆的资料及规范图书等。 4、河南省博物馆。 四、调研成果: 1、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北12公里处,面积约30万平方米。从历次发掘的大量墓葬、房基等遗迹看来,这个遗址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代文化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容,文化层深达4-7米。引人注目的是残存的房屋。目前已发掘出房基30多座,建筑方式各异,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中一号房基的墙壁高达1米,距今约有5000年,属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晚期建筑,为目前国内该时期仅存的房基。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红陶黑彩、白衣彩陶。彩陶片上绘有各种天文图像如太阳纹、月亮纹、星座纹、日珥纹等。发掘表明,先民们曾在此延续居住长达3300多年,经历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父系氏族阶段和奴隶社会的夏、商时期,大河村遗址是郑州地区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历史缩影。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占地17亩,建筑面积为2600平方米,馆内建有仰韶文化房基保护房、陈列室、陶艺馆、办公楼(兼文物库房)等。保护房为砖木结构的传统建筑,四面坡瓦顶,面积400平方米;陈列室为砖混结构的现代建筑,平面呈亚字形,面积80 0平方米;陶艺馆为砖混结构的仿古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办公楼为砖混结构的两层小楼,面积650平方米。 大河博物馆给我的感受就是尽管此处的交通便利,但是没有好好的利用,可能是由于基金不够得原因,只有一条后来修建的水泥路可以到达博物馆,其后面的一条田间小道没有利用。其西面的仓库还有一些建筑可以说是把整个博物馆挡在了后面,在107国道上还有在其北边的路上很难发现这一个建筑,这就显得其价值一般。博物馆的路标也不明显,我们几个调研的问了周围的住户,他们很多的人竟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博物馆,问路找到这个博物馆的我们竟然发现我们是在博物馆绕了一圈才找到得,当我们走在那条博物馆后面的小路上的时候还不确定我们看见的四坡屋顶是博物馆的,太不可思议了。 由于我们几个没有能进到博物馆里面,就算是馆的环境布置也没有办法看到,所以···太可悲了! 2、基地及其周边环境 基地位于现在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的西边,临近老107国道和连霍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现在是农田,基地的西边是一些公司的仓库,很多的货车等在此过,就我感觉而言

苏州博物馆调研报告

苏州博物馆设计调研 B07061070 陈觅远陈丹青老师曾说过,大多数现代人拥有的只是伪经验,因为我们只是从图片媒体上看到大师的作品与设计,并没有亲身体验,而实物与图片是绝对不可同日而语的。对于我们这些正在学习设计的学生来说,亲身体验实物或许可以得到的经验会更多,甚至很多时候还能激发设计的灵感,捕捉到一些细节的处理,学习一些设计的手法。 于是在这个暑假,我再次来到了苏州博物馆,膜拜这个或许称得上是老贝”封山之作”的经典建筑。眼球一接触到它,我马上明白了什么叫大师手笔。虽然已经是第二次参观苏博了,但她给我的第一印象仍是“震惊和激动”,我还是被它深深吸引着,感叹着它是那么的新,却也那么的老。苏州博物馆虽然层高不高,完全均衡在苏州市整体的建筑高度之中,建筑外墙也沿用苏州传统民居粉墙黛瓦的形式,她与环境共生息的态度和内在神韵在续说着历史,但她的精神面貌又是时代的,包含新时代特点——科技,智能,简约……所以在苏州博物馆,你的时空感会有些须交错—咀嚼着历史的同时也体验着现代。那个时候的我突然想起了某个伟人说过的一句话,在建筑的面前,人才会发觉自己的渺小。或许人最伟大之处就是可以创造能和时间抗衡的东西吧。 去的那天苏州下着蒙蒙细雨,雨中的苏博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烟雨江南”,不用言语结实就能看出这出一组充分体现中国元素的建筑群。而老贝在整个建筑中都是用了灰白色对比,而传统中国建筑中一般都是黑白对比,对此我自己的理解是:灰色似乎有一种效果图的感觉,在现实的生活中能够给人朦胧虚幻的感觉,而灰白对比朴素沉稳,却又不失现代性。同时灰白对比为黑色的运用留下了空间,建筑的层次随之也会更丰富。 而走进苏博,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个园林,是一个江南庭院,而非“博物馆”。事实上,老贝当初设计苏博时为其所定的理念就是“中而新,苏而新”。苏博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的结构方式,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而这也是参观苏博后我的一点感悟——做设计一定要考虑当地的风俗文化和环境等,要让建筑和周围环境充分的融合在一起,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建筑。 在我的印象里,中轴对称的建筑一般会给人庄严辉煌、气势宏伟又威严的感觉,但是苏博却相反,它让人觉得亲切,就像是苏州建筑风格的一个抽象版,这当然离不开老贝的精心设计。老贝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

博物馆实践调研报告

感悟历史文化——参观广东省博物馆调研报告 导语:南粤大地,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作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广东历史人文资源丰厚,地面与地下遗留、蕴藏的各类文物为数众多,史前文化遗产丰富,海洋文化遗产、华侨文物、革命文物、名人遗存等独具特色,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相当可观。为了感悟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国优秀文化传统,重温南粤历史风华,领略岭南艺术魅力,概览广东自然景观。 在迎来建党70周年之际,我们宿舍于2011年6月1日下午,参观了广东省博物馆。 正文: 记住。今天我们一起参观。 记住。明天我们一起飞翔。 我们快乐地追逐着,欢笑穿梭在众宝云集的博物馆中,尽情地让它漂白整个繁重的心绪。心绪飞扬,寻找着,终于在某个角落找到了归属。迈着坚强的脚步,欢笑欢笑着说:我们一起牵手,走览广东省博物馆。在这里,我们搜集历史的痕迹;在这里,我们寻觅专属的快乐。 广东省新博物馆是省“十项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和建设文化大省三大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它位于广州市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依托新城市中轴线,濒临珠江,总用地面积4.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亿元。 新馆展馆包括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三大部分和临展馆。广东历史文化展览立足于“从世界看广东,从广东看世界”的历史视野和文化广角,用丰富的物证和文献重点展示广东三大民系、海上贸易历史、广东华侨史和近代史。广东自然资源展览为观众较为全面和系统地了解广东自然风貌,自然资源包括地质地貌、动植物、矿物、古生物提供了翔实的材料,强化生态观念和环保意识,反映人类对自然美的孜孜追求。艺术展分为“翰墨流芳———宋元绘画与历代书法精品展览”、“土火之艺———馆藏历代陶瓷展览”、“漆木精华———潮州木雕艺术展览”和“紫石凝英———历代端砚艺术展览”。 一.历史之旅——参观广东历史文化陈列: 进入展厅,一派壮丽之景。听介绍说“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展厅面积4000多平方米,展厅共展出文物一千五百多件/套,照片三百多张。作为新馆三大基本陈列之一,该展通过文物、图片、油画、雕塑、模型、多媒体、复原场景等丰富的展陈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观众展示了广东从马坝人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文化变迁。其中长达四十米的猎德龙舟、迄今发现的国内唯一一套广州外销壁纸、雕工精湛的象牙雕镂空提盒、国内罕见的詹天佑亲笔签名的《京张路工摄影》相册等都是该展览的亮点。 我们依次参观了南粤源流、扬帆世界、继往开来和粤海烽火。 而影响最深的是南粤追溯和继往开来两个部分。 我们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去感受了一个生动立体的南粤。南粤源流”追溯了广东人的来源、民族融合的过程以及广东三大主体民系的形成和民俗文化特色。栩栩如生的景致有马坝人头骨、双肩石器、南越王油画、广府茶楼、猎德龙舟、潮州大吴泥塑、客家围屋…… “继往开来”中,“开风气之先”的广东名人共同演绎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近代风

博物馆设计调研报告_图文

博物馆设计调研报告_图文 班级:建筑12本(1)班 姓名:易林云 学号:121611020 指导老师:马国金、李书琴调研时间:2015年9月4号 一、前言 大四的第一个学期,我们的第一个设计方案是博物馆,设计前做大量调研工作,做此报告。 一座城,一座博物馆。如今的博物馆已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社会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并广泛的深入到现代生活中。与其他建筑不同,博物馆建筑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设计他的时候,既要考虑功能的复杂性,但更重要的是要宣扬他所呼唤的独创性,换句话说,他是一类有灵魂有主题有概念的建筑。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实地调研和网络调研,进一步了解博物馆的概念,构造及分类,把握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主要特征及设计要素,功能分区功能,切身了解空间要素对于博物馆这类公共建筑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对空间的分布,流线组织,构思创意,对于博物馆设计灵感的启发。从而为我们做博物馆设计打下一个初步的基础。 调研地点:吉安市博物馆(新馆) 调研时间:2015年9月4日 二、实地调研 依照老师教学进度的安排,我于9月4日去到吉安市博物馆进行调研。 吉安市博物馆简介:

吉安市博物馆是与城市规划馆联合建设的建筑体,该建筑位于吉安市城南新区秋桂路西、文体路南、文忠路北,总用地面积约为35亩,总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总造价8400万元。其中,市博物馆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是对外展现吉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窗口。设有基本陈列展览厅、专题陈列厅、临时展览厅、多功能演播厅、文物库房、贵宾接待室、文物研究室、文物摄影室、文物修复室、安全监控室、观众服务部等设施,是一座规模较大,功能设施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博物馆。 调研内容: 1,分析博物馆建筑平面的特点以及采用的方式。 2,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以及建筑的特征。 3,合理解决客流,货流等几种不同的功能流线。 4,正确处理建筑主次入口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苏州博物馆考察报告

苏州博物馆考察报告 调查时间:XX 年 5 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 12 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幸福感。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 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 1960 年,拥有藏品 1.5 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 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

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 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 12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走进社区做讲座……累计至今已为 20 余万博物馆观众提供服务达 3 万余小时,服务受众面达到了苏博观众数量的 12.5%,也就是说,十名观众中就有一名观众接受到了志愿者的服务。苏州博物馆志愿者现状概况:目前苏州博物馆有正式志愿者 150 人左右,到苏州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人士社会各个阶层,有大学生、退休人员、公司职员、机关干部等,他们中年龄最小的 18 岁,最大的已经 63 岁,学历则从大专到博士不等,有学 ___,也有学计算机、中文、英文、建筑、美术、管理、园艺等的;有教师,也有公司白领、企业经理、国家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和退休人员。除了苏州本地的,还有全国各个地区的,甚至还有 ___等国的海外华人以及台湾同胞等。目前,苏州博物馆志愿者们按各自爱好和所长被分在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系列常设展区中服务。组织:自苏州博物馆第二批志愿者产生后,志愿者队伍壮大了很多,

苏州博物馆社会实践

时间能够改变一切,见证沧海桑田的变迁,沦为了历史。 那么,历史是什么?它是时间的印记么?抑或是每个历史时刻、每个历史事件都被时间所固定而成为永恒?而在历史的点滴时刻,又有哪些震撼的绝响,久久不能平息,幽幽萦绕于后人的耳际?一座城市有着怎样的发展史,它是怎样改变一个地区、一个族群、一个国家的?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好奇,我带着一种探索的情绪,带着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带着对古代人民的敬仰,来到了苏州历史博物馆和,参观展览,穿越时空,回望历史,思索未来。 苏州博物馆新馆占地平方米,建筑占地617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最高不超过17米。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新馆建筑为地面二层,地下一层。有书画厅、两塔瑰宝厅、明清工艺厅、吴文化厅和临时展厅,另设有书店、影视厅、多功能厅、贵宾厅、观摩室、书画装裱室、文物修复室、陈列设计部、考古部和一个近千平方米的地下库房、面积达57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 为了尊重古城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的建筑采用地面一层,地下一层的格式,高度未超过周边的古建筑。新馆分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前庭、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及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与东侧的博物馆旧馆忠王府相互映衬,十分和谐。 新馆占地不大,约10700平方米,但整体布局及空间处理却独具匠心,由传统园林的精髓中提炼出饶有新意的造景设计,有池塘、小桥、亭台、假山、竹林等,空间处理使新馆倍觉自然、深远、空灵,也让人感觉景致多变,观之不尽,光景常新。几何结构、硬朗而明快的线条,玻璃、钢铁、水泥、木头等多种质料混搭,黑、白、褐三色的主体色调,营造出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韵味。 主展区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这4个富有苏州地方特色的系列常设展览。其中位于地下一层的"吴地遗珍"系列包括史前陶器、玉器等主题展室。地面一层的"吴塔国宝"系列包括虎丘云岩寺塔佛教文物和瑞光寺塔佛教文物两个主题展。馆内还珍藏吴江海堤、吴县草鞋山、苏州越城等三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一批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其构形惟妙惟肖,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馆藏从虎丘塔发现的五代越窑青瓷莲花碗,造型精美别致,釉色晶莹滋润;从瑞光塔发现的北宋大中祥符六年所制“真珠舍利宝幢”,虽历千年之久,仍然斑斓璀璨,富丽堂皇,体现了当时在雕刻、镶嵌、漆工、金银细工等方面高度的技术水平;同时发现的宝幢内木函四壁彩绘、天王像和木刻版妙法经华经册等,也是价值很高的文物。特别在地下一层,珍藏了70余幅清代苏州地区状元书扇,其数量占清代地区状元数量的一半以上,是具有地方特点的书画扇。设计了一个宏大的水幕墙。水流沿石墙面翻卷出条条白色水花,跃入下面的池水中,池中游鱼可数,登楼踏阶,清心赏目。博物馆的色调以传统的粉墙黛瓦为基本元素,在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中,用色泽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顶和墙面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给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在建筑构造上,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玻璃和开放式钢结构可以让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博物馆的造景设计从古典园林的精髓中提炼而出,由池塘、假山、小桥、亭台、竹林等组成的写意画面体现着园艺的创新。西墙下的这处片石假山象是中国山水画里面连绵起伏的远山。博物馆的设计借鉴了江南园林的立窗借景,窗外的“美”在不露声色的刻意中展现。 从苏州最古老的古塔虎丘塔中发掘的“五代密色瓷莲花碗”陈列在吴塔国宝展区的虎丘宝藏厅中。莲花碗由盏托和碗组成,高度为13。5厘米,整只碗颜色介于瓷色和青玉之间,看上去非常通透,瓷碗却让我感受到了玉碗的质感,难以想象这只碗居然来自一千多年前,完全打破了文物在我心里破破烂烂,岁月斑驳的形象。碗身饰有浅浮雕大瓣莲花图案,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古朴优雅、清新脱俗,虽没有那种金碧辉煌的华丽却有一种沁人心脾的的

环艺实习考察报告

实习考察目录 1.实习考察设计调研部分 (4) 1.1 南京调研部分 (4) 1..2 南浔和苏州博物馆调研部分 (6) 1.3 苏州留园、乌镇和西溪湿地调研部分 (6) 1.4西湖和中国馆调研部分 (7) 1.5城隍庙和南京路步行街调研部分...............................................................

1 实习考察设计调研部分 1.1南京调研部分 一、中山陵调研部分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东郊钟山风景名胜区内,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 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 中山陵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 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音乐台、光华亭、流徽榭、仰止亭、 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永慕庐、中山书院等建筑众星捧月 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色调和谐统 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 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二、玄武湖调研部分 玄武湖位于南京市城中,是紫金山脚下的国家级风景区,中国最大 的皇家园林湖泊,当代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江南三大名湖之一, 是江南最大的城内公园,被誉为“金陵明珠”。巍峨的明城墙,秀 美的九华山,古色古香的鸡鸣寺环抱在右。 玄武湖方圆近五里,分作五洲(环洲、樱洲、菱洲、梁洲、翠洲), 洲洲堤桥相通,浑然一体,处处有山有水。环湖有玄武晨曦、北湖 艺坊、玄圃、玄武烟柳、武庙古闸、明城探幽、古阅武台等众多景点。

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共2篇).doc

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共2篇) 第1篇: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 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 在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郑州市农业路中段,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馆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展馆面积3万余平方米,有19个展厅,是一座国家级现代化博物馆。院区中央为主展馆、东西两侧配厅及文物仓库楼,四隅分布着电教楼、临展楼、办公楼和培训楼等,整体布局结构严谨,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建筑形式新颖别致,气势雄浑,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特色。整个院区绿草成茵,环境幽雅,馆中有园,园中有馆,展厅内部陈列精致,文物荟萃。 大多数的博物馆和展览馆常年举行诸如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等等属于文化范畴的展览,并且相对长时期稳定。这一类型的展示与商业展示和专题展示都大相径庭。与商业和专题展示的区别在于这是一种提倡文化交流和保存艺术珍品的展览空间,并且展览时间较长,甚至是永久的展示。

早期的艺术馆、博物馆等大多沿用传统建筑加以改造,转而对外开放,观众群从贵族雅士慢慢扩大到普通民众。 走进博物馆,当我们要领略艺术的美丽时,往往先被展馆空间所营造的艺术气氛感染,而后才能静心品味单体展品,类似这样的艺术馆不计其数,每一种艺术流派都会有合适的展馆空间。 第一宽敞疏松的平面格局。 文化展示空间的主要表现形式,首先体现在合理的平面功能布局上。一个井然有序的参观线路会使观众在舒适安逸的心理状态下品位展品。参观线路有入口开始,保持一定量的交通线路,才用串联式与发散式结合。展区的排列方式类似于商业展示。文化展示的展板、展架多数都依靠展馆建筑本身的界面,在结构支撑和构造上相应比较简单。对于单体的艺术品或文物,根据其身的体量需要有合适的观看距离和范围,它们的陈列不能和商品或其他商业性的产品那样布置得琳琅满目,尤其对于稍大体量的'艺术品或文物,应该多留一些空间并给观众以充分的观赏时间。甚至在展品前有供休息的座椅,让人品味。 第二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恬静的展馆气氛 从整体环境上给人以清净安逸的感觉,因为这类展品多数是艺术品、文物等,展览中心除了突出展示的展品外,尽量避免其他物品的干扰。只是为了烘托展品,需要精心设计出适宜的展具和陈设,但不能有过多渲染,以免喧宾夺主。 在展馆中为陈列出极具情调的艺术气氛,必须对每一件精美的

西安北京博物馆建筑调研报告

实习报告 实习性质:毕业设计实习调研 实习地点:西安,北京 院(系):建筑学院 专业班级:建筑学1105班 姓名: 学号: 1101105 指导教师:王健麟 2016年 4月 5日

建筑学专业2011级毕业设计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博物馆”建筑设计实习调研 1 调研背景 博物馆建筑 博物馆建筑是供收集、保管、研究和陈列、展览有关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实物或标本之用的公共建筑。 博物馆建筑的组成内容因馆的性质、规模不同而有差异。根据博物馆的共性,建筑组成可划分为 4个功能分区:①陈列、展览、教育与服务分区;②藏品库分区;③技术工作分区;④行政与研究办公分区。在建筑布局上各个功能分区应该是互有联系的,为了安全保卫和管理方便,建筑物的平面与空间布局设计,必须把观众参观路线与内部工作人员行经路线、藏品运送路线明确分开。 第一分区系博物馆对外开放的区域,由门厅、基本陈列室、临时(专题)展览厅、教室、讲演厅、视听室、休息室、餐厅等组成。门厅是博物馆观众集散枢纽,是组织引导观众或供观众游览休息的必要空间。现代博物馆的门厅还常用做社交活动。第二分区为藏品库区,由库前区和藏品库两大部分组成。库前区用房包括卸落台、开箱室、登录室、清理室、消毒室、编目与目录室等组成。根据博物馆规模,大型博物馆的各种用房配备齐全,小型博物馆常将性质接近的工作室合拼。第三分区为技术工作区,各种用房的组成视博物馆的性质、规模而异。第四分区为行政与研究办公区。行政管理用房有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物资贮存库房、保安监控室、职工食堂、设备机房等组成;研究工作用房由研究室和图书资料室组成。 本次设计属于工程博物馆。工程博物馆符合博物馆的一般特征,其独特点在于:①拥有若干大型展品,②主题性明确。 工程简介 陕西工业用水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缺水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尤其是关中和陕北地区,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

【考察报告】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f04800629.html,)/工作报告/考察报告 〔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调查时间:XX 年 5 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 12 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幸福感。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 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 1960 年,拥有藏品 1.5 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

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 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 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 12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编辑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走进社区做讲座……累计至今已为 20 余万博物馆观众提供服务达 3 万余小时,服务受众面达到了苏博观众数量的 12.5%,也就是说,十名观众中就有一名观众接受到了志愿者的服务。苏州博物馆志愿者现状概况:目前苏州博物馆有正式志愿者 150 人左右,到苏州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人士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大学生、退休人员、公司职员、机关干部等,他们中年龄最小的 18 岁,最大的已经 63 岁,学历则从大专到博

艺术生苏州考察报告

篇一:苏州考察报告 苏州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2年5月 考察地点:北京、苏州、上海 考察目的:公共艺术主要通过参观各城市规划馆、城市规划、博物馆藏品、古代园林设计、现代公园广场设计了解现代建筑、古代建筑、以及各种公共场所的规划、策划原理,通过这些认识把已经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巩固与加深,同进补充新的知识点,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的封山之作,选址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该地块被贝聿铭先生称为“圣地”,在这一地块上设计博物馆是“人生最重要的挑战”,既要有传统的东西,但又一定要有创新,传统的东西就是要运用传统的元素,让人感到很协调、很舒服;创新的东西就是要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让人感到很好看,有吸引力。苏州博物馆给我的印象就是在光和水的处理上很到位,当然还有中国古园林建筑的窗。一、灵动的光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 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 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 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 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 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 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 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 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 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玻璃 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 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 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 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 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 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 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 二、精致的景苏州博物馆把苏州园林借鉴了江南圆领的立窗借景,窗外的美在一个不露声色的刻意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贝聿铭先生在此展现得更加为妙,光影结合虚实并用尤为巧妙。此外凡是有休息之处都有大块的落地玻璃,窗外翠竹成荫,老树虬枝,池鱼游曳,可谓几步一窗,一窗一景,移步换景,景随人动。 三、恬静的水 在中国园林中,水是最为活跃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水体景观的成败,最终会影响整个园林的成败。我国造园学者陈从周先生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凡是成功的园林,都能注意水的应用,正如一个美女一样,那一双秋波是最迷人的地方。”在苏州博物馆里更可

博物馆展览馆调研报告

调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是现代化的历 史艺术类博物馆,坐落在河 南省会郑州市环境幽雅的农 业路中是我省建国以来第一 个国家级的公益性大型文化设施。河南博物院是由中科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齐康教授主持设计的,其主入口面向农业中路,东面是文博东路,西面是文博西路,北临某住宅区。总用地面积约为156亩(合10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78840平房米,主馆及配楼面积约为55740平方米。 室外分析 省博位于五一路与东风西路的交界处,是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从外观上看省博的建筑风格与北京展览馆上海展览中心类似,都是五十年代的俄式建筑。由于建成年代久远省博的外观并没有多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功能上来看博览建筑的平面组合采用了放射性的方式将个展区于放射式的方式分开。在解决客流货流等不同的功能流线上省博分设主次入口以疏导不同的人流。将主入口设在了城市次干道五一路上而不是主干道东风西路,这样尽可能的避免分叉入口车流过于拥挤而引起的交通堵塞情况。停车场位于博物馆前面即主入口的旁边,由于受场地的制约车流入口与人流入口并没有分开而是公用。室外种植了大量乔木植物于营造一种宏大壮阔的感,展厅里的天花板

多是黑色,配合星星点点的点状灯,有点像夜晚的星空,昏暗的灯光使得展厅优雅而神秘。展品柜上方则多使用白炽灯,跟黄色的灯光不同,白炽灯光线较好,使游客更清晰地观看展品,充分展示了展厅的用途。在儿童历史知识讲座的展厅里,则配合儿童的特点,放置了色彩鲜艳的桌椅,整齐的坐席,合适的间距,相应的设计,都显得清晰有序。三楼的明清珍宝馆里的隔断还特意做了清朝皇宫围墙的样式,贴合整个展馆的历史氛围。 整体造型 从总平面上看,四隅分布附属建筑,聚散有致,和谐统一,寓意“九鼎定中原”。建筑群呈四面辐射状,寓意中原文明向四周传播。假如我们从上鸟瞰整个建筑群,则宛若“大鹏展翅”向天飞,主体建筑如大鹏身 躯,展馆大门就像大鹏的头部,两侧配楼恰 似大鹏的翅膀,后边与文物库房相连的过 廊,更是大鹏之尾。整个造型象征着古老中 原再现历史的辉煌,经济文化的全面振兴 和腾飞。 主馆造型特征分析 河南博物院主馆位于院区中央,呈“中”字形布局,其中,主馆的东西两翼分别有两个专题展馆,主馆后端直通文物库房,主馆前端为主入口及礼仪接待区。主馆前的院区正门、主馆及主馆后面的文物库房三者自然成为一中间序列,院区四角对称布置了两组风格造型相同的建筑,它们分别是培训楼、办公楼、综合服务楼、电教楼。总面

写生考察报告

写生考察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专业采风实习》考察报告一、徽派建筑考察考察时间:2016年4月11日——2016年4月18日考察地点:安徽黟县歙县等地的古村落考察形式:速写、摄影考察目的:通过对皖南建筑的直观感受,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高对传统建筑的认识与理解。1、徽派建筑特点徽派建筑特点——马头墙徽派建筑的特点最重要的是马头墙。马头墙,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墙顶挑三线排檐砖,上覆以小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金花板)。其上安各种苏样“座头’,有“鹊尾式“,“印斗式“,“坐吻式“等数种。因形似马头,故

称“马头墙“。马头墙的作用:防火、防风、好看。富有有象征性,寓意不错。图1 徽派建筑特点——白墙黛瓦反正就是白的墙,屋顶是黑漆漆的。著名的就是长这样的:图2 2、徽州古建“三绝” 徽派建筑以祠堂、牌坊、民宅最具特色,号称“古建三绝”。建祠堂、牌坊,我说了嘛,人家是儒商,重礼制。建筑方面有严格的区分,不能随心所欲。祠堂徽派风格的祠堂,有宗祠、支祠、家祠等不同类型。而且一般都富丽堂皇,气势恢宏。一般规模均较宏大,山门,享堂,寝殿等多进集组而成,梁架雄伟。牌坊棠樾牌坊群为鲍氏家族建于明、清两代,按忠、孝、节义顺序排列。明代三座,清代两座,四周衬以古村落,文会书社,古祠堂和田园风光。矗立在棠樾村头的石牌坊充满了封建时代的色彩,但从牌坊的建筑艺术来看,又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只有官绩显赫、孝行义举突出

的人以及贞女烈妇,才有资格享受。题名坊一般建在府邸、书院、祠堂、墓门道前,作为庄重、权威的标志。徽派民居徽派民居大多两层多进,各进皆开天井,充分发挥通风、透光、排水作用。雨水通过天井四周的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3、内饰“三雕” 古徽州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风格的的木雕、石雕、砖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主要用于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三雕的图案取材丰富,主要包括掌故传说、飞禽走兽、祥云花卉等,以借图喻意、状景咏物,妙作佳品极多。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月梁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内容广泛,题材众多。4、总结——徽

苏州园林—留园风景规划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城市规划系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 姓名:路遥 学号: 08290030217 班级: 08城建城规(2)班指导教师:顾康康 2011年11月

风景名胜区调研报告 ——苏州留园摘要: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切入,对苏州2009—2020年的旅游总体规划进行阐述,标示出所要叙述的留园在未来城市旅游发展建设中所处的区位特色与发展轴线向读者展示留园在苏州古城中的地位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同时从风景区规划的角度流线式介绍留园的各个景观节点的特色,及站在园林规划的视角粗略分析留园造园中的两个空间处理手法,最后是作者将对苏州园林的感悟与思考。 关键词:苏州旅游总体规划留园简介建筑角度入口处理 正文: (1)前言 调研背景:建筑与规划学院十月二十八日组织大四城市规划专业学生进行了为期十二天的规划实习,实习地点为苏州和上海,在苏州我们一行人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苏州的古典园林,苏州博物馆等景点。十月二十四上午我们来到苏州古典园林之一的留园,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造诣。 调研的目的和意义:这次调研的目的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现场地段的感知,我们看到苏州留园的,感受到新老建筑思潮在这么一个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老城的交流与碰撞,学习如何在继承古典风格,传承古典艺术的同时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2)调研基本情况的介绍 以下为整个调研报告的叙述结构: 1.留园在苏州城旅游总体规划中所处的地域位置 2.苏州留园的游览流线以及主要景观节点介绍 3.留园景观设计技法介绍(特别选出两点)

1.留园在苏州城旅游总体规划所处的地域位置 宏观——整个城市“一核一带 三区”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其中“一核”为主城旅游发展极核, “一带”为沿江休闲旅游带,“三 区”为环太湖休闲度假旅游区、中 部湖荡生态休闲旅游区、南部水乡 古镇观光休闲旅游区。其中“一 核”为主城旅游发展的极核,“一 带”为沿江休闲旅游带,“三区” 分别为中部湖荡生态休闲区,环太 湖休闲度假区,水箱古镇观光休闲 旅游区。

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博物馆考察报告

编号:FS-DY-50509 博物馆考察报告 调查时间:XX 年 5 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1993 年12 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

幸福感。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1960 年,拥有藏品 1.5 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12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编辑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