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

二、功能派主要理论

1、卡塔琳娜·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

2、斯·威密尔的翻译目的论

3、贾斯特·霍斯-曼特瑞的翻译行为理论

4.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的翻译观

三.对功能派理论的评价

四、对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研究现状的分析及反思

1、反思之一:功能主义目的论研究现状分析

2、反思之二:功能主义目的论“中国化”的途径

五、结语:对国内功能主义目的论今后研究的展望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德国。它既继承了传统翻译论的合理成分,又突破了其束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为整个翻译界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发展思路。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

翻译早在公元前就已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从罗马帝国的翻译家们对“词对词”翻译与“意义对意义”翻译展开辩论至今,翻译理论领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功能派翻译理论虽然直到20 世纪70 年代在德国才首先产生,可综观历史,翻译的功能观却在翻译实践中早有所表现。无论中外,翻译的标准往往更多强调的是译文与原文本字面上的严格忠实,因此在翻译的意图、目的和译本所起到的实际效果之间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距离,这样翻译活动的执行者就常常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然而,从20 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被圈定在语言范围之内,翻译理论家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它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且还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随着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此时, 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活动成为一种必然,功能派翻译理论就是这样一种尝试。

二、功能派主要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将翻译定义,从翻译即把原语文本一一对应地转换为目的语的观点中解放出来,扩展到翻译行为,把翻译研究纳入跨文化交际研究,指出翻译涉及跨文化的一切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转换。功能派理论中对等原则的位置与语言学派大相径庭。对等原则是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基础,而功能派只将其视作特定情况下采用的原则。功能主义理论是以目的论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更符合翻译实践。

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20世纪80年代由德国两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弗米尔(Hans J.Vermeer)和莱思(Katherina Reiss)创立。翻译目的论有三个重要原则: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与忠实性原则。其中,目的性原则是翻译目的论的首要原则。目的性原则认为,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考虑到译文接受者的文化背景,译文期待以及译文的交际目的。因此,翻译目的决定着翻译策略及翻译手段。连贯性原则要求译文应该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译文应该与译文读者的交际情景及文化背景相一致,使译文读者对翻译结果容易接受和理解。忠实原则要求译文应忠实于原文,要充分表达原文的意义,但忠实原则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对等原则”,忠实反对严格按照原文进行翻译,认为翻译效果可以优于原文。德国素有研究功能翻译理论的传统,卡塔琳娜·莱思( Katharina Reiss ) 、汉斯·威密尔( Hans. Vermeer ) 、贾斯特·霍斯-曼特瑞( Justa Holz Manttari ) 、诺德( Christiane Nord )为其代表人物,他们为功能派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卡塔琳娜·莱思( Katharina Reiss )的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

莱思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是指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卡塔琳娜·莱思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翻译家和翻译培训家,威密尔和诺德都是她的学生。早在 1971年,她在著作《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中,就提出了功能类别的问题。该书严格说来仍以对等论为基础,却可以视为德国翻译学术分析的开端。莱思试图创立一种基于源语语篇和目的语语篇功能关系的翻译批评模式。她理想中的翻译是“目的语篇和源语语篇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以及交际功能等方面实现对等”。她称此类型的翻译为“完整的交际行为”。

但是,莱思也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译文所要实现的目的或功能不同于原文的目的或功能,因此翻译并不要求对等。例如将一篇散文改写成舞台剧,把莎士比亚的戏剧翻译成外语课堂教材,将一首阿拉伯诗歌逐字翻译出来作为不懂阿拉伯文的英国诗人意译的基础,把《格列佛游记》翻译成儿童读本,或是由于宗教、民族或商业的原因将之编辑成具有不同意识形态的版本等。莱思把这些例外情况排除在“翻译”的范围之外,并建议将其称之为“转换”。在这些情况下,翻译的功能优先于对等论的标准。翻译批评家不再依赖对原文特征的分析,而是要根据翻译的环境来判断译文是否具有功能。

后来,莱思把自己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和翻译策略联系起来作为一种具体的理论,放在她和威密尔的合著中讨论。按她的观点,文本类型理论可以帮助译者确定特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合适的对等程度。她对文本的两种分类形式作了区分,一是文本类型:按照主体交际功能(主要有传意、表情、使役)分类;另一是语篇体裁或变体,按照语言特征或惯例常规分类(如划分工具书、讲演稿、讽刺作品或广告所依照的标准)。在她看来,每种文本类型都可能包括多种不同的体裁,但一种体裁(如书信)不一定只涉及一种文本类型:情书可为表情,商务信函可为传意,求助信可为使役。由于语篇体裁特征是约定俗成的,因此体裁分类对翻译策略的确定有重大意义。“所有类型的翻译在具体情况下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逐字翻译在对比语言学研究中非常有用,语法翻译对外国语言习则很有帮助,不同语言中特定的表达方式的翻译对学术研究尤其有用。”可见,对文本类型分析有助于译者选择合理的翻译策略。在她发表于1971 年的《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一书中,莱思首次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一方面她依然“坚持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理论”,另一方面她也认为应该以“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文本,并指出“理想的译文应该从概念性的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上与原文对等”,她称这种翻译为“综合性交际翻译”。但在实践中莱斯发现“有些等值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有时也是不该追求的。这些例外的情况是由具体的翻译要求( translation brief )”造成的。莱思认为译者“应该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而应该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因此,翻译批评不能仅仅依赖对原语特征的分析,而应该考虑译文在功能上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汉斯·威密尔( Hans J. V ermeer ) 的翻译目的( Skopostheory )

汉斯·威密尔曾在卡塔琳娜·莱思门下受过口译训练,学过普通语言学和翻译研究。他尝试在实践与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他认为翻译是一种转换,也是一种人类行为,而任何行为都有一个目标,一个目的。而且,一种行为会导致一种结果,一种新的情景或事件,也可能是一个新的事物。这便是弗米尔将其理论称为目的论的原因。

汉斯·威密尔进一步打破了等值理论的束缚,主张以文本目的为翻译活动的第一准则,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目的论。他根据行为理论提出:翻译(包括口译) 是一种交际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其他情况下则也包括把图片转换成音乐,或者把设计图转换成一幢大楼)。因此,翻译有是人的一种行为。根据行为理论,威密尔进一步指出,人的行为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它既是构成具体情境的一部分,又对情境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情境是根植于文化背景的之中,对任何一个特定情景,以及在特定情景中的语言的和非语言因素的判断,都取决于情景以及情景中具体因素在特定的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因此翻译也并非一对一的语言转

换活动。翻译时,译者应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进行有选择性的翻译。

威密尔称自己的理论为skopostheory,即翻译“目的论”。 Skopos 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比如为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 。但通常“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也就是说,翻译过程的发起者,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发起者出于某一特殊需要,在理想状况下,他会给出需要译文的原因,译文接受者、使用译文的环境、译文应具有的功能以及与原因有关的细节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翻译要求”。翻译要求向译者指明了需要何种类型的译文,而译者并非被动地接受一切。他可以参与决定译文的目的,特别是当发起者因为专业知识不足或其他原因对译文的目的不甚明了的时候,译者可以与发起者协商,从特殊的翻译情况中得出译文的目的。

除了“目的法则”外,威密尔的理论中还包括另外两个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所谓连贯性法则指的是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语内连贯指译文必须能让读者理解,并在译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根据目的论,翻译法则实施的可行性取决于译语文化的情况,而非原语文化。既然翻译是涉及原语文本的行为,原语也应该是准则中的一部分因素。而原语文本不可能只指涉原语的词汇和句法结构,因为文本的意义和功能并非语言符号就能完全表达的。文本的意义和功能指向文本接受者,并通过文本接受者得以实现。换言之,任何文本都只是信息提供者,译者根据翻译的目的法则只选取其中让他感兴趣的信息,再通过语言加工,译入目的语使之成为新的信息提供者。在这种信息转换过程中,译者首先就应遵循语内连贯的原则。既然翻译是通过信息加工提供给译语读者信息的,译文就应该是忠实于原文的,此时译者就又要遵循忠实性法则,即原文与译文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这类似于通常说的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决定。翻译过程中,语际连贯次于语内连贯,这两种连贯性原则又同时从属于目的原则。当忠实原则失效时, 翻译过程的标准则是“充分”。“充分”是相对于特定目的的充分, 即译文应充分满足翻译要求。这是一个动态概念,译者应该斟酌译文,选择恰当的符号,并以完成交际目的为导向。

3、贾斯特·霍斯-曼特瑞( Justa Holz Manttari ) 的翻译行为理论(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 )

贾斯特·霍斯-曼特瑞是德国籍芬兰专业翻译家、翻译学者以及培训专业译者的翻译教师。她是一位论著甚丰的理论家,可惜的是她的著作极少翻译成英文,因而未能让更多人了解她的理论。在翻译理论方面,霍斯-曼特瑞是一位比较前卫的人物。早在 1981 年,她在其著作《翻译行为理论与研究方法》中,几乎不使用“翻译”一词。诺德这样评论她:“这使她偏离了传统意义上‘翻译’一词的概念

及其所包含的读者对‘翻译’一词的期望值。”在她的理论模式中,翻译被解释为一种“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设计的复杂行为”,其总称为“翻译行为”。翻译行为的目的在于传递跨越语言与文化障碍的信息,这些信息由专家培养出的信息传递者发出。

霍斯-曼特瑞特别强调翻译过程的行为,强调对行为的参与者(行为发起者、译者、译文使用者、信息接收者)和环境条件(时间、地点、媒介)的分析。她特别关注的另一点是译者在以劳动分工为特征的社会中的地位。在近期的作品中,她甚至引进了生物控制论,试图解释促使作为社会成分的个人在合作中能够相互适应的条件。

霍斯-曼特瑞特基于交际理论与行为理论而提出翻译行为理论,目的是为专业翻译情境提供一个模式和指导。她指出,翻译不是单纯地翻译词语、句子或文本,而是引导意向中的合作,跨越文化障碍,促进功能性的交际。语际翻译是指“从原语文本出发的一种行为”、一个涉及一系列角色和参加者的交际过程。这些人员包括发起人(需要翻译的公司或个人) 、中介

人(与译者联系的人) 、原语文本制作人(公司内部撰写原语文本、但最后不一定要参加目的语文本生产的人) 、目的语文本制作人(译者) 、目的语文本使用人(使用目的语文本的人,如将之用作教学材料或用于销售宣传的人) 、目的语文本接受人(目的语文本的最后接收人,如目的语学生或阅读销售宣传的用户) 。

翻译行为非常重视为接受人提供一个功能性的交际文本,即在形式和文体上与目的语文化达到功能性适合的目的语文本。功能性适合由译者确定。译者是翻译行为的专家,其角色是确保文化转换圆满完成。在目的语文本制作过程中要分析原语文本,目的是弄清其“结构和功能特征”,其特征可用“内容”和“形式”来描述。接受人的需要是目的语文本的决定因素。原语文本中的术语,对于非专业的目的语文本读者有可能需要解释。为保证目的语读者的阅读连贯性,单个术语的翻译需要前后一致。霍斯-曼特瑞特的翻译行为理论区分了“翻译”和“翻译行为”两个概念。她认为“翻译”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涉及原语文本的使用,而“翻译行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涉及译者为翻译所做的一切,包括在翻译过程中给予文化或技术上的参考意见。有些学者对该理论赞誉有加,认为其翻译行为的概念适用于所有的翻译,可以指导译者的翻译决策。也有批评意见,如它不能帮助译者解释实际的翻译现象。此外,这一理论的目的是为文化转换提供指导,但它没有充分考虑具体的文化差异。诺德也反对曼塔利对原文的忽视,并强调“功能是翻译最重要的标准”,但这并不是给译者绝对的权利:原文和译文之间需要一种关系,这个关系的性质由翻译的目的来决定。

4.诺德( Christiane Nord )的“功能加忠诚”( function plus loyalty )的翻译观

生于1943年,1967年毕业于海德堡大学,主修西班牙语和英语。1983年在海德堡大学获(浪漫主义文学研究)博士学位。1993年获维也纳大学颁发的应用翻译学与翻译教学资格证书。她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德国海德堡大学(1967-1994),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客座教授,1991-1992),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1994-1996),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客座教授,1996)。自1996年以来,她一直在德国马格德堡应用科技大学担任翻译与专业化交流学院的主任,1998至2000年任该校副校长。她曾得到德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的资助到印度、印尼、泰国、阿根廷、巴西、古巴和越南等国家做短期访问教授,并到过西班牙、丹麦、芬兰、比利时和其他欧洲国家讲学。诺德集译者、教师、翻译研究者于一身,发表了约80篇有关翻译教学与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她的论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翻译中的语篇分析、译员培训、翻译功能类别等。她曾任或现任多份学术刊物的编委或顾问,其中包括 The Translator(曼彻斯特,圣热罗姆)、Sendebar(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Across(匈牙利布达佩斯)、Cuaderns(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及(巴西弗洛里亚诺波利斯)。她是德国联邦翻译协会会员,德国-西班牙教师协会(DSV)和欧洲翻译研究学会(EST)的会员。

德国功能派第一代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一方面开拓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但同时也衍生出了一些激进倾向。“目的决定一切”的标准指导下,原文作者的意图被排斥在翻译过程中;没有了原文的限制,翻译似乎可以根据目的随心所欲的进行。

针对这些情况,诺德在总结功能派理论自形成以来受到的各种批评并逐一解答的基础上,发现目的论有两个缺陷:一是由不同文化特有的翻译模式造成。人们因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而对好译文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希望看到原文形式的忠实再现,有的喜欢译文体现出原文产生者的观点。如果译文接受者所在的文化要求原文的忠实再现,而译者不能兼顾此要求怎么办? 诺德认为译者对译文接受者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必须向他们解释自己所做的一切以及这样做的原因。缺陷二由译者与原文作者之间的关系造成。虽然翻译准则中有忠实法则,但忠实法则从属于目的法则。倘若目的法则所要求的译文的交际目的与原文作者的意图相反,译者如何处理?

针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不足,她提出了“功能加忠诚”原则,作为对目的论的补充。“功能”指使译文在译语环境中按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因素。虽然,曼特瑞把文本视为交际功能的纯粹工具,认为其固有价值完全从属于其目的,译者只需对目的环境负责,目标文本可以完全独立于原文;但是,诺德则认为“没有原文,就没有翻译”,“译者应同时对原文和译文环境负

责,对原文信息发送者(或发起人)和目标读者负责”。她把这一责任称为“忠诚”。诺德认为,“忠诚”使译者双向地忠于译源与译入目标两方面,但不能把它与“忠实” ( fidelity / faithfulness)混为一谈,因为“忠实”仅仅指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系,而“忠诚”是人际范畴的概念,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忠诚原则”限制了译文的功能范围,要求译者既要尊重发起人和译语接受者,也要尊重原文作者;要求译者在翻译行为中对翻译过程中的各方参与者负责,竭力协调好各方关系,即当发起者、目的语读者和原作者三方有利益上的冲突时,译者必须介入协调,寻求三方的共识。简言之,“忠诚原则”理论框架是为了兼顾发起人、目的语读者和原作者三方利益,避免译者随心所欲地改写。

诺德的“功能加忠诚”概念在《翻译中的语篇分析》一书中首次提出。当时她主要是针对霍斯-曼特瑞有关翻译的论说。霍斯-曼特瑞把文本视为实现交际功能的纯粹工具,认为其固有的价值完全从属于其目的,译者只需对目的环境负责,目标文本可以完全独立于原文。诺德则认为自由重写(free rewriting)不属翻译的范畴,因此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没有原文,就没有翻译。”“译者应同时对原文和译文环境负责,对原文信息发送者(或发起人)和目标读者负责。”她称这一责任为“忠诚”(loyalty)。

诺德把忠诚原则引入功能主义模式,希望解决翻译中的激进功能主义问题。她的功能主义方法论建立在两大基石之上:功能加忠诚。功能指的是使译文在译语环境中按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因素;忠诚指的是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忠诚原则限制了某一原文的译文功能范围,增加了译者与客户之间对翻译任务的商议。诺德说,忠诚“使译者双向地忠于译源与译入目标两方面,但不能把它与忠信的概念混为一谈,因为忠信(Fidelity/faithfulness)仅仅指向原文与译文的关系,而忠诚是个人际范畴的概念,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功能加忠诚是诺德的独特的翻译理论,更确切地说是她的理想。

“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从此,“目的论”把翻译从原语的镣铐下解放了出来, 转而从译入者的新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 为翻译理论界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

三.对功能派理论的评价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形成以来,既得到了喝彩也引起了争议。对于功能派理论争议最大的应是目的和忠实的关系。功能派以翻译目的为出发点,认为具体的翻译策略应按照翻译目的来确定,追求的是译文的社会功效,即以社会功效或达到的目的为评价译文的标准。但在译文目的和原文目的不同的情况下,就与传统对等论的忠实原则相矛盾,批评家认为有“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嫌疑。但是,翻译目的不是随心所欲赋予的,人们在赋予翻译目的性的同时还必须考虑翻译行为本身的特性。翻译必有蓝本———原作,翻译应亦步亦趋地进行,决不可能因目的不同而译成其他意思。诺德指出功能和忠诚是翻译的普遍原则,在普遍原则下还有特殊原则,如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译者根据不同的交际功能决定具体的特殊原则。笔者考虑应否把忠实法则列为第二性,应否将“目的”视为原则,“忠实”视为标准,而“直译”、“意译”则为标准下可供选择的具体策略。诚然,功能翻译理论不能解决翻译中的所有问题,本身亦存在不足之处,但它却给我们提供了一条了解翻译、研究翻译的新思路。

对功能主义目的论的阐发和反思研究在经过了初期的译介、中期的借鉴和应用之后,中国学者开始以更冷静的目光来审视、以更理性的态度对待功能主义目的论,考察其不完善性和可修正性。一些学者在该派理论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翻译实践,对翻译目的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和阐发。有人指出,翻译行动的一切选择都有其内在的目的性,翻译目的具有多层次性,翻译过程中的选择及翻译行动的目的都要受到文本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另外,一些研究者在肯定功能主义目的论合理性的同时也提出了反思意见和质疑。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目的学派只是从某一角度上丰富了传统翻译研究的内容,其理论并不能成为翻译学建构中的主干框架,即本体理论,它只可以是多元中的一支。有人认为该派理论可能

会忽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文本本身所具有的确定性,并有可能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丧失其应该具备的自主性、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从而沦为庸俗的功利主义者或实用主义者;还有人认为该派理论有一定的理想化成分,并没有完全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障碍;当译者面对鸿篇巨制时,即使有明确的翻译目的,也不一定会始终坚持前后一贯的翻译手法;如果按照翻译目的重新划分翻译类型,加以分门别类的整理和研究,并辅以相应的语料库,可能会在理论上有较大进展。诺德的忠诚原则具有合理性,同时也带有理想化色彩,具有不现实性。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功能主义目的论的理解还存在着差异,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另一方面是因为该派理论本身的理论阐述还不够缜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综观国内有关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论文,可以看出,大多数翻译研究者对该派理论持肯定态度,认为其“独树一帜”,涵盖面广,适用性强,合乎翻译实际,是对传统“等值”观的重大突破,是对翻译理论的重要补充。

不过,也有学者对该派理论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如:彭长江(2000)认为:“只有一元标准(以信为代表)才是正确的标准,‘忠实性法则从属于连贯性法则从属于目的法则’的功能主义目的论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之所以会产生此类批评,说明当时该派理论在中国介绍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以致于造成了一些学者对该派理论的片面理解。另外,我们可以从其带有极强规定性的一元标准中看出,在中国译界一些学者心目中,“求信”依然是翻译的唯一目的。

然而,“求信”真的只能是翻译的唯一目的吗?特别需要提起的是张南峰的《中西译论批评》(2004)和张美芳的《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2005)。前者在对功能主义目的论进行简介,指出其理论贡献之后,梳理了该派理论引起的争议,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并进而总结了对应用理论的看法。可以说,张先生对威密尔和诺德两个版本的功能主义目的论进行的剖析是迄今为止国内最为深刻的。后者从语言的功能角度出发,对语篇分析学派和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以及研究途径进行了评介,并将功能理论运用于英汉翻译实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视角独特,例证翔实,是相关研究人员和学者不可多得的参考读物。不过,上述两位学者对功能主义目的论进行的评介及相关应用研究,只占了其著作的一小部分,由于篇幅所限,对功能主义目的论并没有从整体上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理论观照。

四、对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研究现状的分析及反思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任何一种理论,只要它越过自己的国界,进入另一种语言,就必然会产生理解上的变异和误释。”(金元浦,2002: 236)。功能主义目的论也是如此。综观国内现有研究,可以看出,该派理论因与传统以“信”为本的翻译理论存在着较大差异,曾一度受到一些译界人士的批评。随着对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评介、借鉴、运用和反思,包括对该派理论的质疑和争论,人们对翻译的定义、翻译标准多元化、文本类型翻译目的、翻译活动参与者、译文接受环境等因素对翻译策略的影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现有资料来看,由于译界同仁的努力,该派理论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地传播和接受,对中国的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对该理论的研究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1、反思之一:功能主义目的论研究现状分析

第一,国内现有研究显示出不平衡特征,如:评介类文章多,研究类文章少;应用文翻译类文章多,文学翻译类少,探讨翻译教学类文章更是寥若晨星,而功能主义目的论却是在译员培训中发展起来的翻译理论。

第二,国内有相当一部分研究还较为零散、肤浅,缺乏集中、深入的分析。事实上,有些文章还停留在简单的评介和应用层面,亦有些文章反复地转述学界早已耳熟能详的几个理论原则,不少讨论仍然是以介绍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论述做线索,在介绍中做些阐释和发挥,将之套用到对中国翻译现象的解释上,然后证明该派理论可以用于中国翻译研究。其实,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什么程度上、在哪些方面能够有效地解释和指导中国翻译的现实发展,这始终是个问题。第三,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国内研究多集中在功能主义目的论几个重要原则和概念的引证上,如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翻译目的与翻译策略,目的、连贯、忠实3个法则,功能加忠诚,翻译

行为,翻译的适当性(充分性)等。有关研究忽略了威密尔对原文文本在翻译中的地位、文学翻译、翻译教学等问题的阐述以及诺德的一系列关于功能主义目的论与翻译教学的关系的著述,忽略了对功能主义目的论理论渊源的探讨和追踪。毋庸讳言,尽管国内相关研究在应用范围上比较广泛,但对该派理论本身的研究范围还比较狭窄,罕见有理论深度和实证基础的文章,有些研究者往往只是孤立地抓住该派理论的一个或几个理论主张进行阐释或评价,但缺乏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或者遗漏了其中一些重要的观点,或者对它的认识存在某种程度的误解,评述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第四,国内发表的众多论文中,有些不过是重复研究的结果。而且,有一种“简化目的论”的倾向。有些学者只是将功能主义目的论视作一个“真理”,坦然接受,也有个别学者武断地将功能主义目的论视为“站不住脚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改译”“非译”理论加以批评,而对该派理论本身提出反思、找出长处和不足乃至做出“微调”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有些学者对功能主义目的论的理解脱离了目的论的具体语境,因此,难免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这些问题在外国理论的引进初期是可以理解的。诺德教授在致笔者的电子邮件中指出:“将目的论简单化、将其变成改译理论而不把其视为翻译理论,这种情况在德国以及其他地方也有发生。”不过,“可以理解”并不等于应该“满足现状”,我们需要理解现状,但更需要反思现状,将功能主义目的论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使之较好地与中国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反思之二:功能主义目的论“中国化”的途径

功能主义目的论在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创立了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理论范式,但也存在着某些理论缺陷。如何将该派理论移植到中国翻译研究的土壤中,如何对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如何使其与我国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丰富和发展我们自己的翻译研究,是值得反思的问题。杨自俭先生指出,中西译论的结合不是两种东西相加,也不是相互套用或借用,而是要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文学、文化来检验外国理论的普遍性和局限性,特别要注意对其局限性的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自己的创造,才有可能修改、补充、以致推翻外国理论,逐步实现我们学术研究的现代化,对全人类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这些观点对功能主义目的论“中国化”的途径很有启示。

五、结语:对国内功能主义目的论今后研究的展望

孔子有言:“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第十五)鉴于功能主义目的论在国内外引起的诸多关注,及其在中国翻译界较为广泛的传播和应用,针对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对该派理论毁誉参半、众说纷纭的状态,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外译界对该派理论的赞誉或批评,有必要认真解读、细致梳理、深刻剖析其诞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并结合中国翻译实践,对该派理论的主要学术思想进行理论方面的探讨,进一步加强对该派理论的借鉴和吸收。

1)翻译目的论诞生的学术背景和社会背景。2)应该澄清翻译目的理论中几个关键性的观点或概念,比如:翻译目的理论到底是“以目标语为导向的”还是“以目的语为导向的”?诺德与其他目的论者的翻译理论之间的异同点在哪里?怎样辩证地看待翻译目的理论涉及的翻译定义、原文与译文关系以及翻译标准问题?3)需要进一步验证翻译目的理论的适用范围问题,特别是其学术思想在中国翻译实践(如翻译教学)中的适用性,必要时应对相关原理加以改造,以适应翻译研究的需要。4)需要进一步探讨翻译目的理论涉及的翻译道德问题、功能加忠诚问题,比如:翻译目的论到底是增加了译者的职业责任和道德还是限制了译者的职业责任和道德?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该原则所包含的规定性成分说明它是在目的论基础上的后退吗?怎样看待翻译的描述性研究和规定性研究? 5)需要进一步探讨翻译目的论涉及的翻译行动诸因素的作用以及翻译策略问题。6)需要进行探讨翻译目的论同中国现有翻译理论(如黄忠廉教授的“变译理论”)的异同点。目前,国内尚未见到关于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目的理论全面、系统、透彻、综合的研究,有关该课题的研究空间依然十分广阔,而且颇具吸引力。在不久的将来,国内译界会有更多更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问世,对我国翻译

研究将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Christiane Nord.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 Christiane Nord.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M] . Manchester :St Jerome ,1991

[3]Katharina Reiss.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Categories and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4]崔永禄.翻译理论教学与研究中的开放态势[J].中国翻译,2003.(3).

[5]范祥涛,刘全福.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中国翻译, 2002,(6).

[6]范祥涛.翻译层次性目的的多维描写[ J].外语教学, 2002,(2).

[7]范勇.目的论观照下的翻译失误:一些大学网站英文版例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1).

[8]方梦之,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9]何飞.功能主义观照下选择中的中国近代译入语[J].皖西学院学报, 2005, (1).

[10]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

[11]李文革.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12]彭长江.翻译标准多,何以断是非[J].外国语, 2000, (5).

[13]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商务印书馆,2000.

[14]仲伟合,钟钰.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 中国翻译,1999,

[9] 张美芳. 功能加忠诚[J]. 外国语, 2005, (1)

[10]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15]张南峰.中西译学批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摘要:本文对功能翻译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其发展进行了介绍,对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进行阐述,目的在于说明,功能翻译理论以翻译目的为总则,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都纳入了研究的范畴,从而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动态的视野。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目的论 一、引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主要是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特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了语码,翻译则成了语言操作。七十年代,功能翻译理论开始兴起,领军人物有K.赖斯、H.J.费米尔、C.诺德、J.H.曼塔利等。 何为功能翻译理论,诺德的解释是:“功能主义,指的是功能或者是文本和翻译的功能的研究。”它涵盖了多种理论方法,主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还包括其他国家理论家的观点。如英国学者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类型和美国学者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以功能方法来研究翻译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圣经翻译。当时不少译者发现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但那时“适当的翻译”强调“字对字”翻译和对原文的忠实,即使译文与想要达到的意图不一致。当时的圣经翻译者认为翻译应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对原文本的忠实再现,二是使译文适应于目标读者。马丁?路德主张在翻译圣经时在部分文章采取“字对字”翻译,其他部分文章应使译文与读者的需要和期望一致。同样,尤金?奈达区分了两种翻译中的对等: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奈达特别强调翻译目的、译者和接收者的作用以及翻译过程的文化含意。但奈达的翻译仍是关注原文,与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观点不完全一致。

二、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功能翻译理论的提出得益于交际理论、行为理论、话语语言学、语篇学说以及文学研究中趋向于接受理论的一系列研究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它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全面转向,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及侧重形式、强调等值的翻译理 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功能派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其理论的重点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 色分析(3)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 K.赖斯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人,她首次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将文本按不同功能分类,使译者对交际功能的语言标记和功能翻译的组成单位感觉更敏锐,帮助译者为特定的翻译目的将对等标准明确为恰当的形式。. 之后,费米尔和诺德等提出“目的论”(Skopos theory),成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即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要达到的目的决定,原文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为适应新交际环境和目标读者的需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理论中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是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所期望达到的交际功能。 J.H.曼塔利借鉴交际理论与行为理论中的概念,提出“翻译行为”(Translatio nal Action),把翻译看成目标驱动、结果导向的人们间的互动,关注翻译的过程,将翻译过程看作信息传送的过程。翻译行为及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 功能翻译理论不再在等值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直译与意译的无休止的争辩,而是从翻译的功能和目的出发,强调某一具体翻译目的要求相应的翻译策略、翻 译方法。即不同的翻译目的对应不同的翻译方法;为达到某一翻译目的可以采取多种翻译方法,从而回避了诸如直译和意译的两难处境。 三、功能翻译理论观点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 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 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 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 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 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 符号(sign)。 布勒根据语言工具模式中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区分了三种语言功能:信息功能(the information function)、表达功能(the expressive function)、感染功能(the appellative function)。他进而提出依据文本主要功能对文本进行分类(张美芳2005:65)。有一些文本明显试图影响读者的观念,一些文本意在产生某种美学效果,另一些则只是传达信息。布勒据此区分出三大文本类型:意动型文本(conative)、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和信息型文本(representative)(周桥2006:81)。 1.2.1.2雅各布逊的语言功能模式 雅各布逊发展了布勒的语言工具模式,提出了语言功能模式。这个模式有六个组成要素:信息、语境、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接触渠道、代码和话语功能。他根据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把话语功能分成五类:信息功能、表情功能、感染功能、寒暄功能和诗学功能(张美芳2005:67)。 1.2.2译功能翻学派的主要理论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弗米尔则以文本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最主要的理论:目的论(the skopos theory)。而曼塔利比弗米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她的理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针对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而重点放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 1.2.2.1赖斯的文本类型学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

翻译学必读 1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 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 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 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 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 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 5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 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 (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译研究对‘忠实’的盲目追求中解放出来(陈德鸿,2000)。 7口译研究

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

方梦之主编:《译学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29页 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又称“功能目的论”(Skopos theory)。1971年,德国的莱斯(K. Reiss)首先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评价的新模式。1984年她在与费米尔(H. J. Vermeer)合写的General Found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一书中声称: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若钟交际功能。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学者克利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进一步拓展了译文功能理论。她强调译文与原文的联系,但这种联系的质量与数量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这就是说,根据译文语境,原文中的哪些内容或成分可以保留,哪些需调整或改写,该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 功能目的理论的两项基本原则是:1. 翻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受翻译目的所决定;2. 目的随接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按照这两项原则,译者可以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任何他自己认为适当的翻译策略。换句话说,目的决定方式(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作为受文化制约的语言符号,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受到各自交际环境的影响,译文功能与原文功能可相似或保持一致,也可能完全不同。根据不同的语境因素和预期功能,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这是功能翻译理论比以对等为基础的翻译理论或极端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更为优越之处。翻译功能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较高的科学性和易操作性。Toury 把“功能目的论”看作是“译

浅析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状况

浅析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状况 摘要:本文先简述当前中国翻译理论的大概内容,然后从翻译研究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当前国内翻译理论研究的不足等本体因素和翻译人才的培养机制、翻译领域的功利主义等影响翻译发展的外部因素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当前中国翻译理论沉 寂的原因。认为要结束沉寂期不仅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融合中西译论、翻译本体研究与相关学科相结合,而且要改革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字:翻译理论沉寂期内因外因 纵观中国翻译理论,我们很容易找到这些熟悉的字眼“信”、“达”、“雅”、“神似”,还有“化境”等。 “信”“达”“雅” 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指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要文言化。如今“信”“达”“雅”三个字已经被我们说滥了,近代翻译理论近百年,长久被当做翻译界的金科玉律。当然,内容也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适当的做了延伸、关联和改变。如:“信”即产生了后来的“忠实”,“达”对应着“通顺”,而“雅”一词被赋予了新的翻译内涵,不是起初所指的译文要文言化,而指在选用词语时要得体,简明优雅。 “神似”

“ 神似”,亦即“传神”,“传神达意”,“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 其外”,顾名思义,就是传达原文的精神,通过文字把字里行间的意蕴曲达以出。不同语言各有特色,有许多难以互译的地方,而翻译绝不是坐标似的“字当句对”,而是多层次的传神达意。文学翻译尤其如此。傅雷,一位毕生从事文学翻译创作的著名翻译家。他视文学工作为崇高神圣的事业,不但把损害文学精品看作像歪曲真理一样严重,并且将介绍一部文学作品不能还原它本身,也认为难以容忍。他深明文学翻译的甘苦,始终持着严谨、认真负责的翻译态度,他以自己的大量译作为印证,在严复的“信,达,雅”之外,另树一帜,标举“神似”,可谓我国 翻译理论界的一个重大突破。他切中了文学翻译的关键所在,把翻译从字句的推敲提到艺术的锤炼。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我国传统美学中“传神”这个重要观点,引入翻译理论,把对翻译理论的认识提到美学范畴,从而拓宽了翻译理论的研究领域,为后来翻译美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所以“神似”翻译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翻译事业的巨大进步,翻译理论由一般化、抽象化走向专业化、具体化的开始。 “化境” 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开篇即引许慎《说文解字》有关翻译的训诂:《说文解字》卷十二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从‘口’,‘化’声。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讹’。”南唐以来,小说家都申说“译” 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的“引诱”,“讹”、“化”、和“囮”是同一个字。“译”、“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谓“虚涵数意”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于二十世纪中期兴于德国,以赖斯,弗米尔,曼塔里和诺德为代表,对当代翻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事实上,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功能翻译理论在很早的时候就有源头了。西塞罗翻译《圣经》的时候就注意到逐字翻译会是译文显得笨拙,如果作适当的语序和措辞方面的变动,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奈达提出“功能对能”或“动态对等”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译者和译文接受者的作用以及翻译过程的文化意涵,实现了翻译理论上的一大飞跃。厄廷格将翻译解释为一种语码转换的过程。威尔斯认为翻译是要实现语篇转换。到此为止,翻译理论都是原文至上的。一九七一年赖斯提出,理想的翻译是“目标语语篇和原语语篇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以及交际功能等方面实现对等”,从而创立了基于原语语篇和目标语语篇功能关系的翻译批评模式。而后赖斯的学生弗米尔提出著名的目的论,认为翻译(包括口译)是一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交际符号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人类行为。这里的行为指的是带有目的或意图的行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原文的功能在于想翻译接受者只提供信息。翻译再也没有必要格地再现原文,译者只需要根据译文接受者的需要提供相应的信息即可。这就意味着译者在整个翻译活动过程中有了更大的处理原文

的自由。曼塔里则借用行为理论,特别强调翻译过程是一种行为,注重对行为的参与者(行为发起者,译者,译文使用者,信息接受者等)和环境条件(时间,地点,媒介等)进行分析。这有助于我们对翻译的过程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当然,弗米尔的目的论容易让译者感到激进而拥有过多的自由,结果反而对翻译没有好处,为了平衡目的论,诺德后来提出功能加忠诚理论。所谓忠诚是指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忠诚原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译者的自由度。当翻译活动的涉及者出现冲突的时候,译者有责任协调各方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对各方的忠诚。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忠诚与忠实是不同的。翻译研究中的忠实指的是译者不能背叛原文。 [摘要]功能翻译理论派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其主流。其中,费米尔的“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主导理论。纽马克和奈达也把翻译研究与语言功能结合起来,从文本功能的角度探讨翻译,打破了传统语言学研究的框架,开拓了翻译研究的视野。

外文翻译--价值链理论新发展补充

中文2600字 附录 The theory of value chain development supplement (1) the industry value chain theory. The value chain concept is 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ofessor Michael? Potter proposed 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a book. He said, "every enterprise is a collection of various activities to assist its products in the design, production, sales, and the sending of, all these activities can show that value chain." Also refers to the value chain of an enterprise. The industrial chain is a concept in industrial economics, is between the various industries 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technology economy, and based on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and space-time distribution of specific objective formation of chain type relation form. In the Michael? Potter's value chain model based on the new extension, the inter-firm linkages is taken into account, that is known as the industrial value chain. Generally speaking, outside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value chain on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y value chain. Its forming process is the production of enterprises will be part of the origi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marketing, service and so on to design and integration, the resources are concentrated in specific areas, will focus narrowed to the core business, retaining only the key link, is the best part of core functions, and will other aspects of virtualization, which reduce the input or give up some links, with the help of the market by seeking external partners to provide help, these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have the enterprise temporarily not available or not outstanding ability. This formed through market transaction between the new value chain can be referred to as the industry chain, it can enhance the enterprises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rapidly. Not only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value chain, value chain and value chain of an enterprise and other economic units are the same, the value chain of any enterprise can exist in a composed of many value system. However, the enterprise value chain is a vertical structure, top-down control; industry chain is the externalization of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value chain. Research on enterprise value chain is the enterprise activities, and the study of industry chain and industry value chain between enterprise activities. With the division of labor within the industry to continue to develop in depth,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value creation activities gradually by an enterprise as the leading into a plurality of the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these enterprises constitu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work

★西方翻译理论史解析

1.1古代翻译 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古罗马时期的翻译活动室西方翻译史上第一次大的翻译高潮,带有明显的文学活动性质。及至进入罗马帝国后期,宗教翻译逐渐成为西方翻译界的主流。 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 1.2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的宗教翻译 公元四世纪出现了《圣经》的多种拉丁文译本,其中以哲罗姆于382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钦定本,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1.3中世纪西方翻译 公元十一至十二世纪之间,西方翻译家门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三个高潮。于是,托莱多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类似与巴格达的“翻译院”),翻译及学术活动延续达百余年之久,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1.4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翻译 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文学革新的大运动,也是西方

翻译史上的一次大发展。特别是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各国普遍展开的十六世纪及尔后一个时期,翻译活动达到了前所未见的高峰。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涉及大古代和当代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在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于1522至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在法国,文学阿米欧先后用了十七年(1542-1559年)时间,译出了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简称《名人传》),查普曼1598至1616年译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弗罗里欧1603年所译蒙田的《散文集》,乃是英语文学译著中一群灿烂的明星。而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的翻译出版社则标志着英国翻译史上又一次大发展。它以其英语风格的地道、通俗和优美赢得了"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的盛誉,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5西方翻译史的第五次高潮 文艺复兴后,从十七世纪下半叶至十二世纪上半叶,西方各国的翻译继续向前发展。虽然就其规模和影响而言,这一时期的翻译比不上文艺复兴时期,但仍然涌现出大量的优秀译著。其最大特点是,翻译家们不仅继续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代的和当代的作品也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歌德等大文豪的作品都被一再译成各国文字,东方文学的译品也陆续问世。 1.6西方翻译史的第六次高潮 第二次大战后,西方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生产得到发展,经济逐渐恢复,科学技术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简述 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诞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形成这一理论有三个杰出贡献者:Katharine Reiss, Hans J. Vermeer and Christiane Nord。 根据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学术报告和出版的专著,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的要点简述如下:1、分析概念段(conceptual paragraph,具有明确主题意义一个或多个自然段)和句子的修辞功能,使修辞功能的形式重现,从形式的等同中求得功能的等值,意义的等值,这种翻译叫做功能翻译。翻译应该是在修辞功能等值的前提下,遵守“信、达、X”规范;文体不同,翻译的目的不一样,X不一样。(张梅岗,《中国科技翻译》,1994,(3);刘重德,《三湘译论》,湖南出版社,1995;周笃宝,《中国翻译》,2000,(2)) 2、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强调修辞形式等同和功能等值的一致性,修辞是手段,是形式;功能是修辞产生的结果或达到的目的,是内容的总和。修辞包括概念段内和句内的修辞,即语言语境的修辞,也包括情景语境、文化语境、语用语境的修辞。(《科技英语修辞》,1998)换句话说,在概念段和句子中,语义、语法和语用三者合为一体表达修辞功能。 3、功能是靠结构(structures)来体现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四种符号元素(词、词标识、词序和语调)构成。语言结构(constructions)的认知图式与其他认知领域的认知图式类似,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

@四次翻译理论发展

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谈翻译理论的发展 ——张景丰 翻译是不同民族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体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周朝已开始设译官,此后出现过多次翻译高潮,每次高潮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翻译理论家,经百家争鸣,翻译理论不断发展、进步、趋于完善。因此要了解翻译理论的发展,须了解翻译的历史,总结经验。下面仅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次翻译高潮对翻译理论的发展予以探讨。 第一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时期 在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有人认为,支谦此序“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罗根泽语)。晋、前秦时道安继而在《革卑婆沙序》中提出了比支谦更为明确的主张,即“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道安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最有名的是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其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琮著《辨证论》,它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篇翻译专论,他主张译经“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可见他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并倾向于直译的。以上三家的论点颇为近似, 他们的原则可以概括为“重质朴,轻文采”。唐代僧人玄奘,其真本领在于翻译佛经,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集大成并后来居上的翻译家,他不仅译出了七十五部佛经,而且还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了第一个向国外介绍汉语著作的中国人。他的指导原则就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求真”即追求准确,要力求“忠实原作”,这是一切认真负责的翻译工作者的共同理想。同时必须“喻俗”,亦即使群众理解,这就是说要“通顺”。道宣在《续高 僧传》中对玄奘及其前辈的佛经翻译作了比较,他说:“自前代以来,所译经教,初从梵语,倒写本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仲伟合

?国外翻译理论?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仲伟合 钟 钰 翻译早在公元前就已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从公元前罗马帝国的翻译学家们对“词对词”翻译与“意义对意义”翻译展开辩论至今,翻译理论领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特别是近代,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新的翻译理论不断涌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就出现一派翻译理论———功能派翻译理论。功能派认为翻译(包括口、笔译)是一种行为。其理论的重点表现在如下三方面:(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色分析(3)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本文拟从这三方面入手,介绍功能派翻译理论。1.功能派的形成及重要理论谈到功能派,就不得不提及三位功能派翻译理论杰出的贡献者凯瑟林娜?雷斯(K atharina Reiss )、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 )、贾斯塔?赫滋?曼塔利(Justa H olz Manttari )。雷斯首先于1971年在她的著作《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 ssibilities and L imitatio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一书中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当时,雷斯的理论建立在对等理论基础之上。因此,这种关系实际上指的是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雷斯的学生威密尔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以文本目的(skopos )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的主要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y )。威密尔所提出的目的论(sko 2postheory )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 是希腊词,意思是“目的”。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那么目的从何而来?“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initiator )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发起者出于某个特殊原因需要译文。在理想状况下,他会给出需要译文的原因,译文接受者、使用译文的环境、译文应具有的功能以及与原因有关的细节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 )。翻译要求向译者指明了需要何种类型的译文,而译者并非被动接受一切。他可以参与决定译文的目的,特别是当发起者因专业知识不足或其它原因对译文目的不甚明了的时候,译者可 以与发起者协商,从特殊的翻译情况中得出译文目的。除了目的法则之外,目的论还有两个法则:连贯性法则(coher 2ence rule )和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ule )。连贯性法则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 )的标准。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 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 )。语际连贯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 的理解决定。而曼塔利比威密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她的理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针对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而重点放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2.翻译的基本概念与实质在以上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主要人物和目的论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功能派将目的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这一点也体现在功能派对翻译概念的定义和对翻译实质的阐释中。 功能派认为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 )和翻译(translation )是两个不同概念。翻译行为这个概念是由曼塔利提出的。功能派赋予行为(action )以特殊的涵义:行为具有目的性。功能派沿用了学者莱特(G eory Henrik Von Wright )对行为的定义:“行为是有目的地把事物的一种状态改变或转化到另一种状态。如果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行为也可被称为相互行为(interaction )。曼塔利将“翻译行为”定义为“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而翻译只是以原语文本为基础的一种翻译行为。”具体一点说,翻译是一种转换,在这种转换中,交际性的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或两者兼有)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如果说翻译行为指译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可做的工作,那么翻译就是他转换文本时所做的工作。例如,一名译者建议他的德国顾客不要把寄给新加坡一家小公司的信翻译成英文,而是译成中文,因为该译者知道新加坡虽然是个双语国家,但小公司里的人不一定熟识英文。他的行为属于翻译行为,而当他具体把这封信转换成中文时,他的行为就称为翻译。 7 4《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 C hines e T r anslato rs Jo u rnal

翻译理论简史

本文由efiueite贡献 ppt1。 History of Translation Theory 翻译理论简史 Teaching Plan Teaching Contents: 1. An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countri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 1.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 Teaching Aims: To make students get the general idea about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in China. Teaching Focu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ranslation practicing and theory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ranslation practicing and theory in China Teaching Methods: teacher-oriented lecturing Discussion (group work, then class work) Teaching Approaches: Multi-media aided. Teaching Procedures: 中西翻译理论研究回顾 翻译理论的发展无论在中国或是在西方,都有 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据载,西方翻译理论史肇 始于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修辞学和翻译家西 塞罗,我国的译论史则起于三国时期的佛经翻 译家支谦,距今亦有一千七百来年。面对如此 悠久的翻译史,无论作为一名学者还是翻译爱 好者,研究翻译首先要对古今中外的翻译史和 翻译理论研究加以了解。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简史 谭载喜的《西方翻译简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 研究西方翻译史的著作。全书按照历史分期排 列,分别介绍了每个发展时期西方翻译实践与 翻译思想发展史。 (一)西方翻译实践史 (二)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 (一)西方翻译实践史 在西方,翻译实践活动比翻译理论开始得更早。在历史 上表现为六次高潮。 第一次翻译高潮出现在公元前四世纪末,以翻译介绍希 腊戏剧作品为主要表现形式。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 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罗马,促进可罗马文学的诞 生和发展。 第二次翻译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 是宗教性质的。其中以《圣经》翻译为主要表现形式。 哲罗姆于382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 定本,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分庭抗礼 的重要地位。 第三次翻译高潮出现在中世纪中期,即十一至十二世纪 之间,在西班牙的托莱多,把阿拉伯语翻译成拉丁语。 (一)西方翻译实践史 第四次翻译高潮为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 复兴运动。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文 学、宗教等各个领域,涉及到古代和当时的主要作 品。 第五次翻译高潮为文艺复兴后,翻译近代与当代的 作品为一大特点。 第六次翻译高潮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 翻译活动。主要特点:首先,翻译范围的扩大,科 技、商业领域也成为翻译领域。其次,翻译规模扩 大,出现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队伍从事翻译。另外, 翻译的作用为以往所不可企及。最后,翻译事业发 展的形式有很大变化和进步。其中包括兴办高等翻 译教育,成立翻译组织,发展机器翻译。 (二)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 西塞罗是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他从修辞学家、 演说家的角度看待翻译,他认为“作为解释员” 的翻译是指没有创造性的翻译,而所谓“作为演 说家”的翻译是指具有创造性、可与原著媲美的 翻译。自西塞罗以来,西方翻译理论围绕直译与 意译,死译与活译,忠实与不忠实,准确与不准 确的问题,被一条绵延不断的线贯穿起来。 在古代,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哲罗姆的 “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奥古斯丁的 《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以及有关语言符 号理论。 (二)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 中世纪,波伊提乌的宁要“内容准确”,不要 “风格优雅”的直译主张和译者应放弃主观判 断权的客观主义观点;但丁的“文学不可译”。 文艺复兴时期,伊拉斯谟的不屈从神学权威、 《圣经》的翻译靠译者的语言知识;路德的翻 译必须采用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1 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四大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是: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即文本类型理论,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赫尔兹-曼塔利(Holz-Manttri)的翻译行为理论,诺德(Christiane Nord)的翻译功能加忠实理论 9 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1923 年出生于德国, 著名的学者, 翻译理论家。精通德语和西班牙语。曾执教于海德堡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和美茵茨大学。赖斯于1971 年首次出版的《翻译批评: 潜力与制约》被认为是功能翻译理论形成的前奏吴艾玲。在这本书中她首次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了文本类型学。 赖斯在1984年和弗米尔合作出版的《翻译理论基础》 4 二、赖斯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形成 20世纪60年代, 比较有名的有德国的奥陀# 凯德(K ade, 1964) , 他研究的是实用性文本的翻译1, Rudo lfW a lter Jumpe lt ( 1961) 研究的是科技翻译, 尤金# 奈达(N ida, 1964) 研究的是5圣经6 翻译, Ro lf K loepfer ( 1967) 研究的是文学) ) ) 散文和诗歌的翻译?, Ra lph -Ra inerWutheno ( 1969) 研究的是古代文献的翻译?。赖斯经过对他们的作品和翻译理论进行认真研究后发现, 他们的共同缺点是: 把自己在某一方面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它的文本翻译当中去了, 把它说成是唯一的、通用的翻译标准。这是以偏概全, 很不科学的。她认为,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方法并不存在, 所以翻译必须首先分清文本类型, 以文本类型选择翻译手段。文本类型学不仅仅是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的前提和依据, 而且也是评论翻译的标准。其实, 在当时已经有学者开始注意到了分类翻译的问题。W1 E1 Suskind就提倡应用文和文学翻译的分类?, 这显然太粗化了。西班牙学者希亚莱丽( E lsa Tabern ig de Pucciare ll,i1964) 提出三分法?: ( 1) 科技文献; ( 2)( 2) 哲学文献; ( 3)

关于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的几点思考_谭载喜

2005年第1期 外 国 语 总第155期 No.1, January 2005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General Serial No.155    53 文章编号:1004-5139(2005)01-0053-07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关于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的几点思考*   谭载喜  (香港浸会大学 英国语言文学系,香港) 摘 要:包括西方翻译理论史在内的外国译论研究,是作为独立学科的翻译学研究领域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需要予以持续的重视。本文根据作者对拙著《西方翻译简史》的修订扩充和研究所得,对西方译论发展史的研究方法,以及对西方译论本身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脉络,尤其是对自20世纪中、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当代西方译论发展状况与前景,从几个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引发对西方译论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译论;西方;历史;发展;学科 Investigating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e West: Thoughts on Its Development and Its Study TAN Zai-xi (Depart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 Hong Kong , China )  Abstract: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to mature as a distinct discipline, continued efforts would be both meaningful and necessary in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theory across cultural borders. For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scholars, the study of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has been and will remain a subject of immense interest. Assuming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this paper offers a discussion of the ways in which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is best studied as well as the ways in which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has developed both in the modern and postmodern era, and down through all previous centuries.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uch as the Western, will not simply imply differences but, more importantly, could offer insights concerning more innovative methods of translation in a Chinese context in the 21st century. Key words: Translation theory; West; history; development; discipline 一  拙著《西方翻译简史》(下称《简史》)自1991年出版以来,受到了翻译学界的重视和欢迎,并于2000年重印。最近在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的主持下,经专家、学者审定通过,《简史》一书被推荐为“研究生教学用书”,从而有机会增订再版。增订的重点所在,除了在原有基础上更新书中引文编排格式以与国际学术惯例接轨之外,还对全书进行了扩充。其中修订扩充幅度最 大的是当代翻译理论部分。笔者希望通过修订扩充,能更好地反映出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脉络,尤其是20至21世纪蓬勃发展的最新面貌。 西方翻译史的系统研究,20世纪80至90年代之前在我国几乎还是空白,即使在西方,当时也处在刚刚兴起的阶段,有关著作和文章并不很多。自80、90年代以来,译界对西方翻译史的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在西方,先后出版了里纳[1]、鲁宾逊[2]等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