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及结构

大学专业及结构
大学专业及结构

大学专业及结构

(教育部2004年颁布)

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按所属学科分类:

1.哲学

?哲学类

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

2.经济学

?经济学类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保险专业、金融工程专业、国民经济管理、贸易经济、信用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会计教育、体育经济、投资学、税务、应用气象学、房地产经营与估计、经济学基地班、体育经济、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法律方向)、国际事务

3.法学

?法学类

法学、法学类、海商法

?马克思主义学类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

?社会学类

社会学、社会工作、文秘、家政学、人类学

?政法学类

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外交学、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政治经济学、政治学类

?公安法制学类

治安学、侦查学、边防管理、刑事司法学、侦察与特种兵指挥、警犬技术、边防指挥、公安情报学、公安管理学、犯罪学

4.教育学

?教育科学类

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艺术教育专业、小学教育、音乐系、科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英语教育、医学试验班类、人文教育、医学试验班类、理科实验班类、文秘教育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体育管理与经营、运动康复与健康

?职业技术教育

5.文学

?汉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中国文学专业、应用语言学专业、中国语言文化、言语听觉科学、文科实验班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朝鲜语专业、阿拉伯语专业、西班牙语、德语、法语、经贸日语、菲律宾语、泰语、印地语、缅甸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葡萄牙语、外贸英语、蒙古语、俄语双语、商务英语专业、外国语言文学

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传播学专业、新闻传播学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媒体创意、翻译、传播学

?艺术类

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绘画专业、雕塑专业、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学专业、舞蹈编导专业、舞蹈学专业、戏剧学专业、表演专业、导演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摄影专业、录音艺术专业、动画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艺术史论、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影视学、影视文学、艺术学专业、国画油画多媒体艺术专业、音乐工程系、音乐剧、艺术管理系、音乐教育系、美术史、影视戏曲表演、戏曲舞台设计、戏曲表演、戏文、环境艺术设计

6.历史学

?历史学类

历史学、世界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民族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

7.理学

?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类、数理基础科学

?物理学类

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声学、理论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化学类

化学、应用化学、分子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专业、化学基地班、无机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教育、化学基地班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预防医学专业、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信息学、生物学基地班、生物科学与生物系技术、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生物功能材料

?天文学类

天文学

?地质学类

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化学专业、地质学类、地质工程

?地理科学类

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科学与工程计算系专业、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统理论、系统科学与工程、地理教育

?地球物理学类

地球物理学

?大气科学类

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

?海洋科学类

海洋科学、海洋技术

理论与应用力学

?电子信息科学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专业、信息安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信息科学技术专业、电子商务、系统与控制、电信工程及管理、电子商务及法律、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测控技术与仪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材料科学类

材料化学、材料学、材料物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环境科学类

环境科学、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环境工程

?心理学类

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经济心理学方向

?统计学类

统计学

8.工学

?地矿类

采矿工程专业、石油工程专业、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资源勘察工程专业、地质工程专业、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地质学基地班、油气储运工程、电子商务

?材料类

材料物理专业、材料化学专业、冶金工程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宝石及材料工艺学、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稀土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制造工程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工业设计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车辆工程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运用工程、物流装备、电子商务、制造工程、

?仪器仪表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

?能源动力类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能源系统及自动化、工程物理、汽车内燃机、汽车发动机、能源动力学、生物医学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测控技术方向、制冷与空调方向、热电工程方向

?农业工程类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类森林工程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林产化工专业

?公安技术类

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消防工程专业、安全防范工程、治安系、交通管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9.农学

?植物生产类

农学专业、园艺专业、植物保护专业、茶学专业、草业科学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生产类、植物医学、植物科学与技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景观建筑设计、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农学(农产品安全与贸易方向)、林产化工

?森林资源类

林学专业、森林资源与保护游憩专业、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

?森林生产类

园林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农业水利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

?动物生产类

动物科学专业、蚕学专业动物医学类动物医学专业

?水产类

水产养殖学专业、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

10.医学

?基础医学类

基础医学专业、卫生检验专业、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妇幼保健医学、护理学

?预防医学类

预防医学专业、生物医学工程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临床医学专业、麻醉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实验学专业、医学技术、放射医学、康复治疗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专业、精神医学

?口腔医学类

口腔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口腔修复工艺学

?中医学类

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学专业、蒙医学专业、藏医学专业

?法医学类

法医学专业

?护理学类

护理学专业、营养学

?药学类

药学专业、应用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学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资源与开发、海洋药学、药事管理、基础药学基础班、制药工程

?中药类

中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中药资源与开发

11.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管理科学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工业工程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安全、经济与管理、工程造价、物业管理方面、信用管理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及法律、商品学、经济信息管理、管理科学、国际商务、保险学精算、审计学、物业管理、会计电算化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专业、城市管理专业、金融数学系专业、公共关系学、社会学系、房地产经营管理、项目管理、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公关文秘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体育产业管理农业经济

?管理类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乡镇企业管理

?图书档案学类

图书馆学专业、档案学专业、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综合人才培养实验班

高校学科建设

高校学科建设 摘要原部委所属高校改变隶属关系后,其固有的行业属性与满足地方 需求的矛盾,使这类高校的学科建设成为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在考 虑其特殊性的基础上,至少需要解决四个问题:什么是学科建设;学 科建设主要着力于建设什么;如何理解与对待科学研究;如何处理学 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关键词原部委高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专业建设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以中央、 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这个思路在一定意义上要求改变中央业务部门的办学体制。政 府采取了共建、调整(划转、转制、下放)、合作、合并等形式实行改革。1990年的统计表明,在全国1075所普通高校中,国家教委直属 36所,中央业务部门主管316所,其余为地方管理。1998年、1999年这个改革达到高潮,1992年至1998年划转高校226所。截止2005年 5月24日,全国普通高校共1794所,除教育部直属73所外,其它部 委中的外交部1所、国家民委6所、司法部1所、卫生部1所、国防 科工委7所、公安部4所(其中专科2所)、交通部1所,共21所;18 个国务院直属机构中的海关总署等机构所属7所,其中专科1所;14 个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的中科院等机构所属2所,其中专科1所;6 个国务院办事机构中的国务院侨办所属2所;另外中华全国总工会等 机构所属8所。除教育部外,隶属其它部委及机构的高校共剩下40所,由此可见,部委所属的绝大多数高校已划归地方管理。 因为这些高校历史上归中央业务部门主管,其培养的人才主要为这些 部委服务,有明显的行业属性,在改为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以后,就不能回避地方发展的需要,所以,人才培养的规格就要处理好行业 属性与地方发展需要的关系。改变隶属关系的这些高校如何培养出符 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而保证这些高校的健康发展,做好学科建设是 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

试论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试论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规模的跨越式发展之后,发展的核心目标已由扩大规模转变为提高质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标志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高等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休戚相关,也与学科专业结构及建设水平密切相联。因此,明确高等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必要性,寻求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理论基础, 处理好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五种关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必要性 1.扩招后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结构上的不适应 从1998年到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生数由340.88万人增加到1738.84万人,增长了4.10倍,但同期国民生产总值仅增长约1.3倍。经济增长远远低于高等教育的增长。因此高校扩招后,一方面,客观上存在着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隐患;另一方面,虽然目前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很大,但在劳动力结构上,容纳高学历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农村地区人口仍占人口总量的近60%,很难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这也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 2.满足公众受教育的需求考虑较多,高校准备不足 高校学生规模的快速扩张,导致学科专业发展出现结构问题,在专业安排上扩容现有专业和发展容易上马专业倾向。这样做导致的后果就是,其一,延缓了学科专业调整的时间,使一些欲被淘汰或压缩的冷门专业得以继续发展乃至膨胀,新学科专业的数量和品种增长缓慢,出现了一些老化了的巨型专业。忽略了经济发展需求,有悖于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市场法则;其二,加大了低水平重复办学现象,各学校纷纷通过设立一些短平快、低成本的通用专业来迅速应对规模的扩张,如文秘、

吉林大学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总体方案

羈吉林大学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 体方案 袇总 蚃学科专业结构是大学的基本架构,是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功能的发挥和长远发展。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构建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决定开展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 罿一、指导思想 蚀进一步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功能,以改革为动力,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学位授权点、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专业,打破学科壁垒,控制学科规模,优化学科资源配置,加快学科升级转型,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在学校深化综合改革的战略布局下,探索创新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实现学科中长期规划发展目标。

蚆二、工作目标 螃通过凝练学科专业方向、精简学科专业数量、优化学科结构,调整学科布局,改善学科生态,明确学科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和建设任务,进一步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实现“发展规模适度、结构布局合理、建设层级清晰、目标定位明确、整体生态平衡、竞争优势持续”的学科优化调整目标,到“十二五”末期,基本使学校一级学科整体规模控制在55个左右,学位授权点涉及一级学科数不超过55个,本科专业控制在90个左右;改善学科生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全面提升学科水平和质量,构建符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发展需要的学科体系。 莀三、工作思路 膈在全面调研学校学科建设情况基础上,经过深入分析和论证,学校将坚持“规模控制、优化结构,注重交叉、培育新兴,提高效益、着眼发展,强化特色、打造一流”的原则,按照“广泛调研、顶层设计,注重对话、依靠专家,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先易后难、试点先行,充分论证、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遵循“坚决、积极、稳妥”的工作要求,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扶优、扶强、扶新”,针对各一级学科具体建设情况,依托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继续加强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调整或关停部分实力弱、发展乏力且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梳理学科间关系,调整和优化存在资源浪费的重复建设学科、投入产出效益低的学科;对优化调整后的学科,实施重点建设、绩效考核和滚动评估。着眼学科发展,通过边建设边优化调整,夯实学科基础、凝练学科方向,以建设促优化、以整合促发展,实现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目标。 蒅四、组织领导

山西本科高校专业布局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山西本科高校专业布局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高等教育专业布局结构调整是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山西省作为传统资源型省份,欲借国家支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而经过梳理山西高等教育的专业布局结构,发现与山西经济转型目标契合度过低,需要积极调整专业布局结构,以适应未来的产业需求。 标签:山西;本科高校;专业布局;经济转型 国家实行供给侧结构改革,目的就是通过调整土地、资金、劳动力、政策等资源的供给方式与结构,进而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而高等教育是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的结构改革就是积极主动地从人力资源的供给侧进行改革。 一、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供给现状 从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追求规模大、学科全、层次高。于是,在校生规模越来越大,学生毕业后形成庞大的待业人群。各大学的学科门类越来越全,学校特色逐渐消失,各学校的优势学科资源被其他学科所平均。好多大学把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为研究型大学,过于注重科研,而忽视了教学,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障。这便是传统的需求侧改革,只注重规模效应,粗放式发展,不注重内涵建设。目前高等教育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 (一)人才过剩与人才短缺现象共存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呈现一种奇特的现象,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尤其是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出现大量的过剩人才。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和企业无法招聘到一线工人,大量缺乏技术工人。说明当前的教育层次结构上与当前的产业结构存在巨大的错位。过于重视学历教育,忽视了技术教育。因而急需要从教育类型或层次结构上进行改革。 (二)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符 当前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远远落后于产业的发展步伐。我国高校专业布局结构基本上在十几年前形成,多年来虽每年都有新增专业,但总体结构基本稳定。而近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上的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如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发展迅猛。因而旧的专业结构与新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错位,不仅导致传统专业毕业生无法就业,更关键的是高等教育无法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甚至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 经济结构转型要求高等教育主动作为,积极调整结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相适应的人才资源。因而,当前高等教育急需调整类型结构。要继续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积极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吉林大学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总体方案设计

吉林大学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 总体方案 学科专业结构是大学的基本架构,是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功能的发挥和长远发展。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构建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决定开展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功能,以改革为动力,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学位授权点、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专业,打破学科壁垒,控制学科规模,优化学科资源配置,加快学科升级转型,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在学校深化综合改革的战略布局下,探索创新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实现学科中长期规划发展目标。 二、工作目标 通过凝练学科专业方向、精简学科专业数量、优化学科结构,调整学科布局,改善学科生态,明确学科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和建设任务,进一步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实现“发展规模适度、结构布局合理、建设层级清晰、目标定位明确、整体生态平衡、竞争优势持续”的学科优化调整目标,到“十二五”末期,基本使

学校一级学科整体规模控制在55个左右,学位授权点涉及一级学科数不超过55个,本科专业控制在90个左右;改善学科生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全面提升学科水平和质量,构建符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发展需要的学科体系。 三、工作思路 在全面调研学校学科建设情况基础上,经过深入分析和论证,学校将坚持“规模控制、优化结构,注重交叉、培育新兴,提高效益、着眼发展,强化特色、打造一流”的原则,按照“广泛调研、顶层设计,注重对话、依靠专家,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先易后难、试点先行,充分论证、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遵循“坚决、积极、稳妥”的工作要求,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扶优、扶强、扶新”,针对各一级学科具体建设情况,依托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继续加强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调整或关停部分实力弱、发展乏力且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梳理学科间关系,调整和优化存在资源浪费的重复建设学科、投入产出效益低的学科;对优化调整后的学科,实施重点建设、绩效考核和滚动评估。着眼学科发展,通过边建设边优化调整,夯实学科基础、凝练学科方向,以建设促优化、以整合促发展,实现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目标。 四、组织领导 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是学校一项基础性工作,事关学

中国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05328687.html, 中国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浅析 作者:王立良郭银李战国 来源:《经济师》2011年第05期 摘要:文章采用历史发展的视角,通过对相关统计资料的数量分析和历史事实的定性分析,研究了自晚清到21世纪初期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自出现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之后,专业结构调整经历了最初的移植西方经验、与产业分离,到照搬苏联模式、对专业进行指令性计划调整,再到高校主动调整、引领产业发展和升级的过程。 关键词:中国高校专业结构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121-03 一、晚清到民国时期 (一)鸦片战争到清末 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创建了一批近代工业,迫切需要一批相关的专业人才,一批洋务学堂建立起来。其中相当一部分学堂是以外语为主要科目,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等。也有部分学堂,旨在直接为洋务开办的工业服务,比如福建船政学堂,就附属于福州船政局。这些学堂都是培养某一方面专长人才的具有专门教育性质的学校,具有了高等学校的特征。实用是设立学堂的目标,并且只关注军事和工业人才培养,满足其需求。但这些学堂结构单一,谈不上有什么专业结构,且科举制是正统的教育系统,洋务学堂规模小,只能说是封建教育补充。 维新派在1898年建立了京师大学堂,随后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新政”措施,各省高等学堂和高等实业学堂逐步建立,以学科专业为建制的高等学校系统逐步完善。1904年《奏定大 学堂章程》将大学分为8科47门。从科类结构来看,人文、社会科学类仍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经学和文学分别占据了11个和10个学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学科的比例还很低,工学只有9个学门,作为理科的“格致”有6个学门,农科只有4个学门。 这一时期,高等学校有不同的类型,其知识重点、承担的职能也各有差异。京师大学堂进行广泛的专门知识教育,旨在培养造就通才。高等学堂设置于各省会城市和经济文化基础好的非省会城市。不具体分科分专业,进行广泛的基础学识教育,但程度只相当于大学堂中的预

吉林大学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总体方案

吉林大学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总体 方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吉林大学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 总体方案 学科专业结构是大学的基本架构,是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功能的发挥和长远发展。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构建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决定开展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功能,以改革为动力,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学位授权点、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专业,打破学科壁垒,控制学科规模,优化学科资源配置,加快学科升级转型,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在学校深化综合改革的战略布局下,探索创新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实现学科中长期规划发展目标。 二、工作目标 通过凝练学科专业方向、精简学科专业数量、优化学科结构,调整学科布局,改善学科生态,明确学科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和建设任务,进一步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实现“发展规模适度、结构布局合理、建设层级清晰、目标定位明确、整体生态平衡、竞争优势持续”的学科优化调整目标,到“十二五”末期,基本使学校一级学科整体规模控制在55个左右,学位授权点涉及一级学科数不超过55个,本科专业控制在90个左右;改善学科生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

点,全面提升学科水平和质量,构建符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发展需要的学科体系。 三、工作思路 在全面调研学校学科建设情况基础上,经过深入分析和论证,学校将坚持“规模控制、优化结构,注重交叉、培育新兴,提高效益、着眼发展,强化特色、打造一流”的原则,按照“广泛调研、顶层设计,注重对话、依靠专家,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先易后难、试点先行,充分论证、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遵循“坚决、积极、稳妥”的工作要求,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扶优、扶强、扶新”,针对各一级学科具体建设情况,依托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继续加强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调整或关停部分实力弱、发展乏力且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梳理学科间关系,调整和优化存在资源浪费的重复建设学科、投入产出效益低的学科;对优化调整后的学科,实施重点建设、绩效考核和滚动评估。着眼学科发展,通过边建设边优化调整,夯实学科基础、凝练学科方向,以建设促优化、以整合促发展,实现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目标。 四、组织领导 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是学校一项基础性工作,事关学校发展全局,因此学校将其纳入综合改革任务中,作为一项重要改革内容统筹安排、重点推进。在校党委领导下,成立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专家咨询工作组等工作组织机构。 1.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领导小组 以学校深化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为主体组成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科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工作的统一组织、协调和领导工作。由书记、校长

武汉大学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方案

附件一 武汉大学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性意见 一、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意义 首先,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要求高等学校适时调整本科学科专业结构,培养社会适用人才。高等教育主要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服务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而服务水平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与量。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未来需要,不断调整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和数量,增强和提高对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推动作用。1978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归并了一批本科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专业口径。其中1997年的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最大,把624种(其中目录内专业504种)本科专业归并至249种。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我国高等学校已面临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这都要求高等学校根据这些新变化和新形势,进一步推动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急需和适用人才。 其次,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有助于高等学校自身的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到来,以及高等学校自主权的不断扩大,高等学校之间的办学竞争将日趋激烈,其中,人才培养的质量将成为竞争的关键。因此,如何根据社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本科学科专业结构,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于高等学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教育部于2001年10月颁发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的文件,为高等学校新一轮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各高等学校都在利用这次机遇,通过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武汉大学也必须在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方面有所作为,而不能坐失良机。 第三,新一轮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将进一步增强我校的办学实力,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我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四校合并后,新武汉大学的学科门类更加齐全,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专业布点更加广泛,2001年,本科

大学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和体会.

大学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和体会 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建设。大学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及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的办学特色和水平,加强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一个基础性的又是根本性的环节。 一、学科是大学发展的核心 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社会功能,而学科则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础。因此,学科对大学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影响,应把学科建设作为大学发展的核心。 1.大学的基本特性之一是学科性 大学是以学科建制为基本特征的。无论是大学的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是按学科类别分类进行的,也是以学科形式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学科性也是大学的教师和研究者的重要属性,任何一个教师和研究者所从事的都是某些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是以学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所谓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这种大学的分类形式正体现了大学本质上的学科性。 大学的基本特性决定了学科是大学发展的平台,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础。 2.学科建设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现代大学是按学科建制的,而大学的学科建设又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基础的。而随着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不断产生新的分支学科和专业方向、大学教学和研究也在学科门类的基础上细化为专业。学科建设也因此体现出专业性的特征:同时,现代科学又具有高度综合的特点.新的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层出不穷、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密切联系,日益形成统一的科学体系,大学的学科建制又因此表现出学科群和大专业的通识特征。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因此学科建设必须瞄准科学发展的前沿,掌握国际科学发展的动态和趋势,高瞻远瞩,选择和攻克科学技术的制高点,才能保证学科的领先性。同时,学科建制既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也要有相当的灵活性,以使传统学科不断更新,新学科也有茁壮成长的空间,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能有效进行。 3.学科发展要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 学科建设不仅取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实际进程,而且要适应于国家和社会需求。现代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及机器化大生产导致了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又使得职业不断分化并日益专业化,职业的专业化则反过来要求教育培养专门化的人才,因此,大学的学科

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分析

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这使得地方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越来越密切,区域经济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区域化,高等教育区域化直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陕西省作为典型的“高教大省,经济小省”,其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相对发达的高等教育之间相互脱离的状况日趋严重。那么,陕西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本省经济互动发展存在什么样的瓶颈问题及如何解决,文章就以A学院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以下研究。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研究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在与地方经济的互动过程中借鉴国外经验的运行模式并结合其自身特点形成了自己的互动模式,主要表现为三位一体模式、协同式学习模式和职教合作模式,同时,我国也建立了许多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其中,王达萌等(2012)在《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探讨》中就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冯士芹(2012)在《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研究》从高校和企业两个角度给出了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华冬萍(2003)指出人才已日趋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和充满活力的可变因素;任少波(2006)等人认为高校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尤其是承担区域知识创新重任的研究型大学与都市圈发展存在着密切互动的关系等。 以上学者主要从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和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以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为出发点;主要在处理问题的角度上和宏观层面的研究,不具备很好的实践操作性,不宜于广泛推广使用。而对陕西省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的研究还比较零散、肤浅和单薄,还没来得及建立自己的学科范畴和理论体系。本文拟从陕西省高校学

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2017)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高教强省战略,切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增强我省高等教育人才 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服务经济“调转促”,全力推进新兴产业“三重一创”建设,为 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人力支撑,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特制定我 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 一、基本现状 截至2017年6月,安徽33所普通本科高校、10所独立学院共设置299种本科专业、2128个 本科专业点,其中国控专业26种,130个专业点。基本专业218种、1839个专业点,特设专 业64种,176个专业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2所部委所属院校共设置14 种本科专业,120个本科专业点。安徽普通高校本科学科专业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 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MISSING IMAGE: , ] 图1 2017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情况 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天文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等 5个专业和合肥工业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集成电 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等5个专业填补了我省本科高校专业布点空白。除 此之外,我省普通高校本科仍有113个基本专业和91个特设专业未布点。 [MISSING IMAGE: , ] 图2 2017年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未布点情况 二、本科专业布局情况 截至目前,我省普通高校本科工学门类专业占比最高,达35.06%,其次为管理学门类、理学 门类和艺术学门类,占比分别为15.65%,11.7%和11.37%,应用型专业占75%以上。[MISSING IMAGE: , ] 图3 2017年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情况 三、对接社会需求分析 (一)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匹配情况 2016年安徽省第一产业增加值2567.7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1666.6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9883.6亿元,增长10.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2:49.7:39.1调整为10.6:48.4:4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1.1%。.产值结构呈现“二、三、一”的发展 格局。 结合我省专业布局情况,可以看出,我省已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 格局,本科专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匹配度高。 (二)存在主要问题 1.部分学科专业就业率不高 2016年末,全省就业人员4361.6万人,比上年增加19.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383.5万人,减少12.7万人;第二产业1245.5万人,增加13.4万人;第三产业1732.6万人,增加18.8万人。 2016年,我省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0.23%,其中农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达92.96%,其 次是工学91.41%,医学90.4%,管理学90.27%。哲学毕业生就业率在80%以下。[MISSING IMAGE: , ]

结构化面试学科专业知识

(一)语文学科 你认为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参考答案】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步到位。目前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朗读教学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就是扫清生字障碍,熟悉课文,这是正确朗读课文的前提。 第二步教师范读,提出要求。新课标要求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教师的范读和录音范读。范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丰富学生的词汇,这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重要方面。 第三步创设情境,渲染氛围。朗读训练,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让其全身心地投入,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单调的阅读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所以营造趣、情、美的愉快气氛,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第四步体悟情感,渐入意境。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读叫“美读”,引导学生边读边用心体会文章。真情实感的表达是最好的,真情实感的流露不仅体现在写作文时,也体现在读课文时,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二)数学学科 作为数学教师,你认为让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是什么 【参考答案】我认为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理解教材,驾驭教材。 因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科书不同于一般参考材料或其他一些课外读物,它是按照学科系统性要求,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以简练的语言呈现数学知识的。知识结构虽存在,但思维过程被压缩。学生看到的往往都是思维的结果,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思想、方法更是难以体现。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呈现进行精心设计和加工,通过教学实践,体现数学本身丰富的内容,体现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 因此,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把教材教活,是使数学教学成为思维活动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我们教学水平的前提。 (三)英语学科 作为初中英话老师,你认为如何给学生上好阅读课 阅读课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和巩固旧知识的主要载体,同时阅读能力也是考试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阅读课,充分开发阅读课的潜力,有效地利用阅读课的资源,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选好合适的阅读材料。课堂教学时间较短,因此阅读单词容量要适中,难易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可高估学生的水平,太难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文章要贴近现实,符合学生的爱好。要有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 第二,掌握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默读抓住主要的信息;大声朗读形成语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涵;找出重点词汇,理解并运用;抓住文章的中心意思,形成完整印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大意,思考后展示学生成果。 第三,换位思考,仔细研读出“门道”。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会有不同的意义。深挖下去,才能深刻理解。 第四,虽然是阅读文章,但如果仅仅是将它单纯地作为阅读文章来教学,不免有些枯燥。而如果将其转化为现实教学的形式就可向学生展示真实的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口对语言信息的综合反应,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与主动参与的愿望。

吉林大学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总体方案

吉林大学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总体方案

吉林大学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 总体方案 学科专业结构是大学的基本架构,是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功能的发挥和长远发展。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构建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决定开展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功能,以改革为动力,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学位授权点、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专业,打破学科壁垒,控制学科规模,优化学科资源

配置,加快学科升级转型,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在学校深化综合改革的战略布局下,探索创新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实现学科中长期规划发展目标。 二、工作目标 经过凝练学科专业方向、精简学科专业数量、优化学科结构,调整学科布局,改进学科生态,明确学科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和建设任务,进一步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实现“发展规模适度、结构布局合理、建设层级清晰、目标定位明确、整体生态平衡、竞争优势持续”的学科优化调整目标,到“十二五”末期,基本使学校一级学科整体规模控制在55个左右,学位授权点涉及一级学科数不超过55个,本科专业控制在90个左右;改进学科生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全面提升学科水平和质量,构建符合高水

平研究型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发展需要的学科体系。 三、工作思路 在全面调研学校学科建设情况基础上,经过深入分析和论证,学校将坚持“规模控制、优化结构,注重交叉、培育新兴,提高效益、着眼发展,强化特色、打造一流”的原则,按照“广泛调研、顶层设计,注重对话、依靠专家,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先易后难、试点先行,充分论证、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遵循“坚决、积极、稳妥”的工作要求,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经过“扶优、扶强、扶新”,针对各一级学科具体建设情况,依托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继续加强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调整或关停部分实力弱、发展乏力且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梳理学科间关系,调整和优化存在资源浪费的重复建设学科、投入产出效益低的学科;对优

大学专业及结构

大学专业及结构 (教育部2004年颁布) 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按所属学科分类: 1.哲学 ?哲学类 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 2.经济学 ?经济学类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保险专业、金融工程专业、国民经济管理、贸易经济、信用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会计教育、体育经济、投资学、税务、应用气象学、房地产经营与估计、经济学基地班、体育经济、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法律方向)、国际事务 3.法学 ?法学类 法学、法学类、海商法 ?马克思主义学类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 ?社会学类 社会学、社会工作、文秘、家政学、人类学 ?政法学类 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外交学、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政治经济学、政治学类 ?公安法制学类 治安学、侦查学、边防管理、刑事司法学、侦察与特种兵指挥、警犬技术、边防指挥、公安情报学、公安管理学、犯罪学 4.教育学 ?教育科学类 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艺术教育专业、小学教育、音乐系、科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英语教育、医学试验班类、人文教育、医学试验班类、理科实验班类、文秘教育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体育管理与经营、运动康复与健康 ?职业技术教育 5.文学 ?汉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中国文学专业、应用语言学专业、中国语言文化、言语听觉科学、文科实验班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朝鲜语专业、阿拉伯语专业、西班牙语、德语、法语、经贸日语、菲律宾语、泰语、印地语、缅甸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葡萄牙语、外贸英语、蒙古语、俄语双语、商务英语专业、外国语言文学

南方医科大学调整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南方医科大学调整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与 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一、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中对我省高等教育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卫生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提出新的要求。加强我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及人才培养工作,引导学校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特色的形成,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根据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目前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深入开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工作,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这对今后学校长远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要求高等学校适时调整本科学科专业结构和优化培养方案,培养社会适用人才。高等教育主要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服务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而服务水平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与量。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未来需要,不断调整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和数量,增强和提高对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推动作用。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2008年12月,国务院审批通过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推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这表明,珠三角地区的社会经济今后会

发生巨大变化,而为这一变化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任务非常重大。面临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这都要求高校根据这些新变化和新形势,进一步推动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急需和适用人才。 其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有助于高等学校自身的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到来,以及高等学校自主权的不断扩大,高等学校之间的办学竞争将日趋激烈,其中,人才培养的质量将成为竞争的关键。因此,如何根据社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本科学科专业结构,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于高等学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教育厅颁发了《关于开展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调研工作的通知》的文件,为学校新一轮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各高校都在利用这次机遇,通过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校也必须在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方面有所作为,而不能坐失良机。 第三,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将进一步增强我校的办学实力,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我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我校于2004年8月转制后,抓住机遇,扩大办学,现学校共有七大学科门类,包括医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经过几年的建设以及2007年以全优成绩通过本科工作水平评估,我校绝大多数本科专业的办学实力都有所增强,办学条件也有所改善。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少数专业的教学资源未能有效

中职学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实施方案

房县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 优化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市教委《关于推进十堰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市场调研和学校办学现状,制定了我校优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现汇报如下。 一、办学现状 我校现有数控模具等10个专业,集中职教育、电大教育、技能培训和职业高中四大教育功能,其中中职教育是学校的主体办学形式。 学校有五个校区,632名全日制中职学生,1200名成人学员。 二、市场调研 (一)最近温家宝总理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 我们认为,要实现就业教育,关键在于使学生的“学”和企业的“用”两者紧密相结合,才能达到“学有所用”、“无业者乐业”的理想办学目标。 (二)要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学校要了解市场,学校的专业建设才是社会所需。 进入21世纪,十堰在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努力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进程中,主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城市的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十堰职教集团已确定了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3+X”重点领域,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成为区域经济政策扶持和重点推进的项目范围。

不论是十堰的“四个率先”、“四个中心”,还是十堰职教集团的“3+X”,都体现了高科技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其中相当数量的岗位都需要计算机操作员工,计算机技能从高端到低端的操作者的需求量巨大。 (三)根据市场需求及长期以来学校办学优势,我们将学校专业特色定位如下: 以数控模具专业为龙头,以食用菌栽培与加工专业为特色,以计算机操作课程为主干的专业建设新格局。 这个定位,既可使教育资源相对集中(集中在计算机领域),也可使学生具有相对宽的就业领域(食用菌栽培与加工专业为特色),更可以发展学校专业的传统优势(数控模具开设15年)。 (四)学校专业具体分布情况 我校现有数控模具、食用菌栽培与加工、小水电厂运行、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技术、电子技术、学前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农产品保鲜与加工、职业高中共计10个专业。 三、具体措施: (一)是学校布局调整与专业结构优化同步实施。在新校舍建设过程中,按照全县职业学校与专业布局调整的总体目标要求规划、设计与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2012年秋学校完全合并,撤并掉与职教中心学校重复的专业,重点建设文化艺术类、建筑工程类专业。技工学校建成搬迁的同时做好重复专业的撤并工作。 (二)是实施专门化学校建设,统筹调整专业布局。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形成“一个综合性县级职教中心(或一所市特色专业学校)+若干所专门化学校”的格局。职教中心创建国家改

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实施方案

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学科专业结构是大学的基本架构,是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功能的发挥和长远发展。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构建与“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科学研究优势突出、服务社会能力强,国内著名、优势学科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决定开展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 一、指导思想:进一步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的功能,按照“以工为主,强化石油石化类优势学科专业,拓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石油装备学科和新工科领域,拓新新能源学科专业,坚持多学科协调发展,优势学科专业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学科专业定位,以改革为动力,优化调整学位授权点、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专业结构布局,打破学科壁垒,控制学科规模,优化学科资源配置,加快学科升级转型,突出学科建设重点,探索创新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实现学科中长期规划发展目标。 二、工作目标:通过凝练学科专业方向、优化学科结构,调整学科布局,明确学科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和建设任务,进一步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实现“发展规模适度、结构布局合理、建设层级清晰、竞争优势持续”的学科优化调整目标,基本使学校一级学科整体规模控制在20个左右,本科专业控制在55个左右。

三、工作思路:在全面调研学校学科建设情况基础上,经过深入分析和论证,学校将坚持“规模控制、培育新兴、强化特色、打造一流”的原则,按照“广泛调研、顶层设计、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工作方针,遵循“坚决、积极、稳妥”的工作要求,分三个阶段实现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目标。 第一阶段:2019年1月-2019年12月,以我校专业评估和国家专业学位点领域变更为契机实现学科专业整合调整和新工科建设; 第二阶段:2020年1月-2025年12月,以学科排位评估和二级学科转升一级学科结果为参考,实现学科布局优化,全面建设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石油装备学科。 第三阶段:2026年1月-2030年12月,依据国家新能源发展纲要,构建能源型大学学科体系。 四、组织领导: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是学校一项基础性工作,事关学校发展全局,因此学校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改革内容统筹安排、重点推进。在校党委领导下,成立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等工作组织机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科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工作的统一组织、协调和领导工作。由书记、校长任组长,主管学科建设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校领导和学科评议组成员代表等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科建设处。主要负责学科专业结构顶层设计、优化调整、资源调配、政策制定等工作。 五、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具体工作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