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药房安全用药问题

浅谈医院药房安全用药问题
浅谈医院药房安全用药问题

浅谈医院药房安全用药问题

【摘要】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与人的健康、生命息息相关。为了有效地加强对处方药的监督管理,防止患者因自我行为不当导致滥用、误用药物,危及生命健康,消除安全用药隐患。[1]安全用药问题值得探究。合理用药的概念是安全、有效、适当、经济凡是违背这四个要素的用药方式都是不合理的用药。对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如不干预,任其蔓延,则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损害患者的健康,威胁患者的生命,浪费资源医药,干扰或影响社会安定和和谐。售药交待是是药房服务最关键的部分,是调剂中不可忽视的尾声工作。调配完毕后向患者作些适宜的用药交待,将对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毒副反应发生及充分发挥疗效等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药品;监督管理;安全用药;不合理用药现象;售药交代

安全用药问题涉及到诸多方面,例如: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低,假劣药物的流通使用,药物缺乏疗效,药物的滥用和误用等不合理用药问题,药物配伍禁忌,不重视售药交代等方面。笔者将从药品分类管理现状、医院不合理用药以及重视售药交代等方面浅析安全用药问题

一、药品安全性问题

药品的安全性就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比如,对处方药监管尚未到位,尤其是抗生素用药执行不到位,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存在隐患。药品分类管理的核心在于加强处方药的管理,处方药是否凭医生处方销售是衡量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实施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抗生素凭处方销售不到位,给群众用药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性,而老百姓也几乎视抗生素为“万能药”,不管什么疾病症状,就连小小的普通感冒也会用上抗生素而安心,症状严重一些的疾病更是联合使用抗生素,正是如此的滥用抗生素,使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耐药性,因此产生了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就可想而知了。虽然,国家规定从2004年7月1日开始,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抗菌药物必须凭处方销售,但是有些药店在利益的驱动下违规销售处方药,抗生素的应用前程令人十分担忧。仅通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限的人力、物力将处方药按规定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

再者,执业医师的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无法真正承担起指导群众安全、合理用药的作用。我国执业药师近年来人数虽有大幅度增加,但整体数量依然很少。目前,执业药师考试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涉及四门课程,通过考试的执业药师在日常执业中面对消费者还是心有余悸,难以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综合给予恰当的用药指导和健康咨询,多数仍不能胜任其职位。大部分执业药师不在药品零售企业第一线服务,未能真正承担起用药咨询、用药指导的作用,影响了药品分类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实施。

二、加强医院合理用药

不合理用药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和难题,据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

药占用药者的12%至32%。按照美国药物不良反应致死占社会人口的1/2200计算,我国每年药物不良反应致死人数达50余万人[2]。

医院常见不合理用药现象有

1.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欠规范问题。

表现在不执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没有指针随意使用抗菌素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如:美罗西林钠、奈夫西林钠、夫西地酸钠、林可霉素、氟罗沙星。

2. 不合理选用溶媒。

2.1 血塞通、丹参注射液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或5%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作溶媒,由于盐析作用,不溶性微粒增加,使不良反应增加。

2.2 呋塞米注射液选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呋塞米为碱性的钠盐注射,碱性较高,因葡萄糖注射液PH低于4时可与呋塞米产生沉淀。只能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3]。

2.3 10%氯化钾注射液选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静脉补钾同时滴注钠盐和高浓度葡萄糖注射液会降低钾的作用,故需迅速纠正低血钾时应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3. 存在配伍禁忌药物合用。

3.1维生素C与维生素K1注射液同瓶静滴。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醌类药维生素K1混合后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映,维生素K1可被维生素C破坏而失效[4]。

3.2维生素C与庆大霉素同用,可抑制庆大霉素的抗菌活性[5]。

3.3 消旋山崀宕碱片与甲氧氯普胺片同时口服,消旋山崀宕碱属于胃动力抑制药,甲氧氯普胺属于胃动力促进药,二者联用呈拮抗作用。

4. 重复用药现象。

4.1 胃舒平与颠茄合用,胃舒平是含有颠茄的复方制剂,合用没有必要。

4.2 牛黄解毒片与黄连上清丸合用,这两种都属于清热泻火类药,均含大黄成分,合用后容易造成腹泻、恶心。

4.3 强力银翘片与速效伤风胶囊合用,这两种药属于治疗伤风感冒药,分别含有扑热息痛成分,合用后剂量加大,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泻、肝脏损害

4.4同一时段内联用几种适应症近似的中成药口服药、西药、中成药注射液,且使用剂量超过说明书规定要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通滞苏润江胶囊+血塞通胶囊+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片+七叶皂苷注射液。

5. 用药不考虑毒付作用对患者的其他疾患的影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自诉有胃溃疡,医生用药“奈普生”口服,导致胃溃疡加重。如改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就可以减少对胃部的刺激。

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本本人认为医院应该做好以下的工作:

1. 应建立健全药事管理组织系统并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程序。

1.1 建立药品品种遴选原则、制度,制定基本用药目录,对新申请品种进行安全性评估。

1.2 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讲座、学习班、研讨会。教育医生和药剂师合理使用药,加强所有医务人员对常见病的正确诊断和处理的培训。

1.3 建立激励机制,奖励合理用药科室、医务人员,推广他们的经验。

2.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2.1 建立由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负责的处方点评制度并有效开展工作,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讨论分析公示。

2.2查阅门诊和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检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管理等工作。

3. 制定药品处方集,规范医院用药。

4. 建立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对药品使用总金额和数量排名前10位进行分析,是否超常规,是否合理,定期公示结果,指导医师用药。

5.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药品营销人员为了促销药品,给医生提供销药提成,有的医生在金钱面前,忘记了做医生的本分和责任,乱用药、大剂量用药,使用高价药,为的是能获得更多的非法药品提成。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加大医德医风再教育的力度,使医务人员树立一切为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的服务理念。在为病人治病的过程中,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合理使用药品。

6.与临床科室加强沟通,促进合理用药。药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大量新药的面市,药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将药学信息收集、整理,通过药讯、不良反应简报等提供临床人员参考,为提高医疗水平和促进合理用药提供有力的保证。

三、重视售药交代

售药交待是零售药房药师在调剂工作中用语言或文字将所配发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及注意事项等告知顾客,.这对于顾客正确使用药物、发挥药物的最佳效应,避免或减少药品的毒副反应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笔者根据在零售药房工作多年的经验,就这一问题谈几点体会,供同道参考。

1 详细交待药品的使用,服用方法及时间

药物的服用时间须根据具体药物而定,一般药物和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驱虫药、胃药就要求在饭前服用,以发挥药物的最大效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会看药品说明书,致使一些药品由于使用方法不当达不到预期效果。如:利福平眼药水,包装分两部分,临用时取药丸放于溶剂中,待药丸完全溶解后用于滴眼,患者没有听到详细交待,又不会看药品说明书,结果将一粒利福平药丸口服,用不含药物成份的溶剂滴眼,以至延误治疗。

2 向患者说明具有特殊作用的药品

有一些药物如感冒灵、感冒片等抗感冒药都是一些复方制剂,其中含有扑尔敏等成分。售药时,有必要向患者做特殊交待,服药期间避免从事高空作业、车辆驾驶和机器操纵,以防事故的发生。

3 说明具有特殊包装的药品

为防止药片潮解,厂家在药瓶内装有干燥剂的制剂,在销售整包装时,应向患者交待清楚。

4 向患者做必要的解释,以免疑虑

(1)由于目前药品管理部门尚无统一规定,致使不同厂家生产的同品种、同规格片剂的形状大小、糖衣颜色都不一样,不仅给药房的管理工作带来不便,也容易使患者产生误解,故当遇到同品种、同规格片剂的形状、大小、糖衣颜色不一样的药物时,不应混装在同一瓶中,如需同时将不同外观的同一药物发给同一患者时,必须详细交待清楚,以免产生疑虑。 (2)服用某些药物后,大小便出现特殊颜色,如口服拘橼酸铋冲剂时,大便呈黑色,服用维生素B2、呋喃唑酮等小便呈黄色,这些都应向患者交待清楚。

(3)目前药品说明上在用法中都注明每次多少毫克或者克而没注明每次服多少片,因此在售整包装时也应向患者说明,每次口服多少,而不能只说“按说明服用”,这样使患者对自己所买的药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多服或少服药物事件的发生。

5 避免可能发生的药物相互作用

近年来不合理用药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在治疗过程中,往往联合用药的机会比较多,为了更好发挥药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我们在售药时根据医生的处方,对可能影响疗效的配伍药物,要向患者加以说明。如:一张处方上同时开有氟哌酸、乳酶生,应告知患者两药隔开时间服用,以更好地发挥乳酶生的作用等。

综上所述,从药品的安全管理,重视合理用药,重视售药发药交待是提高药物疗效的前提,同时对我们药房质量负责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在全面掌握药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医学知识,以便使药物安全合理地用于患者,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

参考文献

[1]曹咏梅,浅谈安全用药问题[J].科技资讯,2007,11:206

[2]唐镜波教授.医院不合理用药年“杀”50万人.东北新闻网2003-12-30.

[3]临床诊疗丛书[药剂科手册]2008.212.

[4]临床诊疗丛书[药剂科手册]2008.211.

[5]临床诊疗丛书[药剂科手册]2008.211.

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报告

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 2010-04-06 10:54:24 一.载体用量错误、输注时间控制不当: ①晚期大肠癌患者: 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120 mg, 静滴。 结论:医嘱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作为载体,其静滴时间大有可能超过90 min,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法定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指出静滴时间应在30~90 min。,医师应将载体修正为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 分析:盐酸伊立替康是半合成喜树碱的衍生物,其可特异性地与拓扑异构酶I结合,后者诱导可逆性DNA单链断裂,从而使DNA双链结构解旋。盐酸伊立替康主要在肝内被羧酸酯酶裂解转化为72乙基210羟基喜树碱( SN238)而发挥作用,SN238主要作用于癌细胞分裂的S期,伊立替康及SN238可与拓扑异构酶I2DNA 复合物结合,从而阻止癌细胞断裂的DNA单链再连接,而SN238活性较伊立替康强100~1 000倍。在30~90 min内静滴伊立替康后1 h内, SN238达到最大浓度,从而达到最大的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的目的。 ②胰腺癌患者: 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 +注射用盐酸吉西他宾1 g 静滴。 分析:注射用盐酸吉西他宾t1 /2为32~94 min,体内清除率大,需短时(30 min)输注。应建议医师将0.9%氯化钠注射液修改为100 mL静滴为妥。 二.载体选择不当:溶媒的选择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品种,尽量避免溶媒选择不当,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①肺癌患者: 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依托泊苷注射液0.1 g 静脉滴注。 分析:依托泊苷注射液在葡萄糖溶液中不稳定,可形成细微沉淀,应该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浅谈合理用药与药物的不良反应

浅谈合理用药与药物的不良反应 发表时间:2014-04-02T16:24:42.9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6期供稿作者:曹秀敏 [导读] 能够不使用药物治疗时,尽可能不使用药物,“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包括中药)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曹秀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012000) 【摘要】合理用药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节约医疗卫生资源、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的重要举措。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很多,关键因素在于落实国家药物政策、规范医疗行为、加强药学服务等。由于我国80% 以上的药品是在医院销售,医疗机构是药品使用的主要场所,合理用药涉及患者就医的各个环节。只有在医、药、护、患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 【关键词】药物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学服务【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051-02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据WH O 报告,全世界50%以上的药品是以不恰当的方式处理、调配和出售的,同时有50% 的患者未能正确使用。从而导致全球死亡患者中有三分之一并不是由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有七分之一的患者住院不是由于疾病本身的需要,而是不合理用药造成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合理用药现象同样严重,其结果不仅引起药物不良反应、诱发药害,还造成卫生资源浪费,加重患者及社会负担。因此,合理用药是全球卫生界共同的追求目标。要达到合理用药,关键措施在于国家药物政策的指导和医、药、护、患各环节的共同努力。 一、合理用药(1)能够不使用药物治疗时,尽可能不使用药物,“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包括中药)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2)在使用药物时,特别是处方药,应主动向医生或药师进行用药咨询,因每个人的体质差异,年龄、性别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对药物的使用剂量、方法也有所差异,切勿凭个人感觉随意使用药物。 (3)能够用口服药物治疗时,最好不使用注射剂,以最大程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4)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应停止用药及就诊。需要告诫药品消费者的是,有些人服用药品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认证地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评论。 二、药物使用不合理和药品的不良反应1、药物使用不合理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ADR 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 有90% 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另外,临床分科过细,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由此看出,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2、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导致A D R 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难以预测。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2.1 药品因素①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②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③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④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⑤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①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约为3: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②年龄: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调查发现,现60 岁以下的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9%(52/887),而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为15.85%(113/713)。③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④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应。 2.3 其他因素①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②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③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3.5%,6 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5 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④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治疗严重皮疹,当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会产生反跳现象。 各种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中药也不例外,只是程度不同,或是在不同人身上发生的几率不同。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也不必过于惊慌,患者用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出现了较严重或说明书上没有标明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三、严格把好用药安全关1、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有些患者认为,凡是新药、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到医院里点名开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就到药店里自己买药,都是不恰当的。 2、不能轻信药品广告。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性,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容易造成误导。

安全用药月宣传内容

安全用药知识 什么叫安全合理用药? 安全合理用药就是应该做到: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和药物等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病下药”,同时以适当的 方法、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并且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还要注意尽量少花钱。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地用药了。下面就是一些关于用药的知识: 一、哪些中西药不可同服? 在生活中,不少人都有中西药同服的习惯,认为可以加强疗效。其实这种做法不科学。 (1)中成药舒肝丸不宜与西药胃复安合用,因舒肝丸中含有芍药,有解痉、镇痛作用,而胃复安则能加强胃的收缩,二者合用作用相反,会相抵药效。 (2)中成药止咳定喘膏、麻杏石甘片、防风通圣丸与西药复方降压片、优降宁不能同服。前三种含有麻黄素,会使动脉收缩升高血压,影响降压效果。 (3)中成药蛇胆川贝液与西药吗啡、杜冷丁、可待因不能同服。因为前者含有苦杏仁甙,与西药的毒性作用一样,都抑制呼吸,两者同服易导致呼吸衰竭。

(4)中成药益心丹、香莲丸、川贝枇杷含有生物碱,与西药阿托品、咖啡因同服会增加毒性,引起药物中毒。 (5)中成药益心丹、麝香保心丸、六味地黄丸不宜与西药心律平、奎尼丁同服,因可导致心脏骤停。 (6)中药虎骨酒、人参酒、舒筋活络 酒与西药鲁米那等镇静止痛药同服可 加强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而发生危险。(7)丹参片不宜与胃舒平合用,丹参片的主要成 分是丹参酮、丹参酚、与胃舒平所含的氢氧铝化形成铝结合物,不易被肠道吸收,降低疗效。 (8)昆布片不宜与异烟肼合用,昆布片中含碘,在胃酸条件下,与异烟肼发生氧化反应,形成异烟酸、卤化物和氮气,失去抗结核杆菌功能。 (9)活络丹、香连片、贝母枇杷糖浆不宜与阿托品、咖啡因、氨茶碱合用。因前者含乌头、黄连、贝母等生物碱成分,与后者同服,很易增加毒性,出现药物中毒。 (10)止咳片、通宣理肺丸、消咳宁片不宜与地高辛合用,因前者均含麻黄,麻黄碱对心脏有兴奋作用,能加强地高辛对心脏的毒性,引起心律失常。 (11)国公酒、壮骨酒、骨刺消痛液不宜与阿司匹林同服。因前者含乙醇,合用则增加消化道的刺激性,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

医院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

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1 特殊管理药品,是指国家规定有特殊管理办法的医疗用诊断或治疗药品,药品零售医院药房可经营的特殊管理药品包括配方用毒性中药品种、麻醉中药品种和二类精神药品。 2特殊管理的药品必须从省级(含)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药品批发医院药房购进,并指定专人负责。 4购入的特殊管理药品必须由两人进行验收并逐件验收至最小包装。 5 特殊管理药品应在到货后5小时内验收完毕。 6特殊管理药品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上必须标注有国家规定的专有标识、警示语或警示说明。 7二类精神药品必须专柜加锁保管、专人管理和专帐记录。 8其他特殊管理药品应专柜、双人双锁,专帐记录,专人保管;专柜应配备安全防盗措施。 9 特殊管理药品出库上柜台时,应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准确无误。 10 特殊管理的药品必须凭盖有医疗单位原印章的医生处方限量销售,处方保存二年备查。 11 二类精神药品的每张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七日常用量;处方必须载

明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药品名称、剂量和用法;处方不得涂改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处方保存二年备查。 12 医疗用毒性药品的每张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不得单独配方;调配处方必须认真负责,计量准确。并由配方人员和具有执业药师或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后方可发出;处方未注明“生用”的毒性中药,应当付炮制品;如发现处方有疑问时须经原处方医生审定后再进行调配;处方保存二年备查。 13不合格特殊管理药品的报告、确认、报损、销毁等均应有完整的手续和记录。 14 销毁不合格特殊管理的药品,应报永新县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由永新县药品监督管理局派人现场监督销毁,销毁工作应有记录。

基层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分析

基层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临床用药品种不断增多,面对繁多的药物,临床医师在选择药物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相关研究报告指出,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全球每年约有近1/3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疾病本身。其中,用药品种最多、最不合理的首推抗生素,特别在基层医院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和严重。由此可见,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分析 药品是一类特殊商品,在防病治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临床上药品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由药物引起的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基层医疗单位要提高医疗质量,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防止药物源性疾病,避免重开药、滥用药,积极开展合理用药。笔者就临床中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及对策作一分析,寻求改善和治理方法,以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的发生,供临床用药参考。

1 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 1.1 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1.1.1 试验性治疗和无规律性用药选用抗生素的原则是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选用敏感抗生素。在临床中部分医师对病因不明、不能确诊的病人,根据临床经验而非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试验性或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或忽视药物动力学特征,随意缩短或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或次数,致使抗生素达不到有效的血液浓度或是药物剂量增大,这样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 1.1.2 不熟悉抗生素药理特点有些医师不清楚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盲目使用抗菌药。主要表现在:能用杀菌药却选用抑菌药,能用窄谱药却选用广谱药,能用短效剂却选用长效剂等,殊不知每种抗生素的抗菌谱不同,有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或使药效降低,重则使药物毒副作用大增,危及健康。 1.1.3 不合理联合用药或配伍抗生素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强疗效,减轻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从而有效的控制感染。但在临床中,有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如青霉素与四环素合用;青霉素与磺胺类联用;同类抗生素同时使用,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甚至出现抗生素三联使用的现象,导致药物毒副作用增加及菌群失调,使临床治疗更加困难。 1.1.4 缺乏针对性,盲目使用抗生素部分医生不能根据病人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无法做到“对症下药”。对不

用药安全经典案例回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案例1 某医院手术间,一位外科医师要求以1%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1:100000作为局部麻醉药注射。护士配好药物后,该医师将药物注入手术部位。注射后,患者立即出现心律失常,并最终导致心搏骤停。尽管采取了全面复苏措施,但该患者最终死亡。 事件发生后的调查显示,该注射器中所含的肾上腺素浓度为1:1000,而并非局部麻醉所用的1:100000。追溯原因发现,由于药房局部麻醉所用的肾上腺素1:100000缺货,所以所用的肾上腺素1:100000全部由手术室通过稀释肾上腺素1:1000提供。手术室将肾上腺素1:1000装在无菌容器中,护士需要使用时再从中抽取。但手术护士的操作被中途打断,她将肾上腺素1:1000抽入注射器后,将没有标记浓度的注射器放在后面的工作台上,并未将其稀释,而稍后当医师需要注射局部麻醉药时,该护士将肾上腺素1:1000递给了外科医师。 案例2 某医院医师在开具电子处方时误将“阿糖腺苷”点选为“阿糖胞苷”,该用药错误共累及9例儿科患者。大多数患儿在应用阿糖胞苷后的两三天内相继出现了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部分患儿还出现了白色脂肪粒或红疹、大便出血等情况。患儿须接受长期监测以评估用药对其产生的远期影响。 该事件中,由于药品名称相似,医师在电子处方系统内开具处方时发生错误。同时,药师在调剂患者药品,以及护士在给药环节均未能及时发现,并阻止这一错误的发生,为患儿带来不良影响。 【用药安全经典案例回顾】缓控释剂型用药安全 中日友好医院 用药错误

案例1 王先生因低钾血症服用枸橼酸钾口服溶液,复诊时医师给王先生处方了氯化钾缓释片,并告知每12小时口服2片。回家后,王先生考虑自己曾服用的枸橼酸钾口服溶液每日须服3次,认为氯化钾缓释片也应每日服3次,遂自己调整了用药次数,每日3次每次2片,2周后再次复诊,血钾水平已超过了正常上限。医师仔细询问才得知王先生自行调整用药方案,因服药次数超过了医嘱定量导致了高钾血症。 分析氯化钾缓释片每天服用2次便可达有效浓度,而许多患者却仍按每日3次服用,服药次数过多,不仅会因血药浓度过高增加不良反应,且这类药物价格较普通药物贵,无形中也会使治疗费用明显增加。 缓控释剂型用药次数不足 案例2 李先生因哮喘发作使用茶碱缓释片治疗,因其认为缓释剂型的茶碱片作用时间长,觉得每天早上使用1次即可。但连续用药1周,每天夜间仍有哮喘发作,须使用应急的沙丁胺醇气雾剂控制。在复诊时才了解到,茶碱缓释片的用法应为每12小时1次,由于晚上少用药1次,致夜间哮喘发作。 分析任何药物使用少于规定次数,都很难达到应有的血药浓度,若血药浓度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肯定不能达到预期疗效。 缓控释剂型分开或嚼碎后服用 案例3 78岁的张女士因高血压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片),每日2次每次1片,血压控制良好。但近两天因气温骤降,张女士感觉血压明显升高,晚7点自查血压达170/110 mmHg,考虑加服1片药,但着急缓释药物起效慢,自行将硝苯地平缓释片碾碎后吞服,8点自测血压降至140/90 mmHg。9点钟,张女士发现血压又升至160/100 mmHg,担心血压没控制住,又碾碎1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吞服。在第2次服药后30分钟,张女士出现头晕恶心、心悸胸闷,继而意识模糊,被家人送往急诊抢救,才得知是由于短时间内连续服用了碾碎的硝苯地平缓释片,破碎的剂型使较大剂量的硝苯地平突然释放,诱发了心源性休克。

合理用药论文

浅谈合理用药 药物治疗是人类防治疾病、维护自身健康、保持世代生生不息的物质基础,是疾病治疗的基本方法,我们要保证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及其剂型和给药方法,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避免或减少可能发生的毒副反应。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当前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不是死于自然衰老及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据我国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 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患者达250 万,其中约有19.2 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 而这种药物不良反应大多数由不合理用药引起,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占到全部用药者的12%~32%。 合理用药应当包括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适当性四大要素。 安全性——安全性是合理用药的首要条件,直接体现了对病人切身利益的保护。安全性不是药物不良反应最小或者无不良反应这类绝对概念,而是强调让用药者承受最小的治疗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有效性一一病人使用药物,就是要通过药物的作用达到预期的目的。不同的药物其有效性的表现明显不同,分别为:1、根治致病原,治愈疾病;2、延缓疾病进程;3、缓解临床症状;4、预防疾病发生;5、避免某种不良反应的发生;6、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判断药物的有效性的指标有多种,临床常见的有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无效率等,预防用药有疾病发生率、降低死亡率等。 经济性——经济性并不是指尽量少用药或使用廉价药品,其正确含义应当是获得单位用药效果所投入的成本(成本/效果)应尽可能低,获得最满意的治疗效果。

适当性——合理用药最基本的要求是将适当的药品,以适合的剂量,在合适的时间内经适当的用药途径给相应的病人使用以汰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打针比吃药效果好吗? 从药物被吸收到发挥作用的速度来看,打针确实比吃药见效快,但并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通过打针治疗。有的病打针反而不如吃药来的有效。如一些消化道疾病采用口服给药,胃肠道局部药物浓度高,治疗效果好;对一般的伤风感冒等没必要打针,即使打针,效果也不一定好;而对一些只能口服不能注射的药,当然就更不用去受打针的痛苦和麻烦了。除此以外,打针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消毒不严还会产生医源性交叉感染,安全系数小。两种给药途径相比,口服给药比注射给药简便、易行、安全。因此国内外医药专家都主张凡是吃药能治疗的病,尽量不要打针。一般来说,凡是治普通的病,只要肠胃功能正常,给药均以口服为宜。下列情形是只能打针:①病人呕吐频繁或吞咽困难。②不被胃肠吸收或能被胃肠的消化液破坏的药。③口服片剂和注射针剂的治疗作用不同的药,不能都作为口服剂。④有些病必须用打针来治疗的就不能用口服剂。 针剂(注射液)可以口服吗? 制成注射液的药物,应通过注射的方式直接进入人体组织和血液,这样可使药物快速被人体吸收、迅速发挥药效。比如,青霉素钠盐和钾盐、肾上腺素、胰岛素等药物,只有制成针剂才能发挥作用。而如果把这样的药物改为口服则无法发挥药效。另外,注射液通过口服进入消化道后,其有效成分很容易被胃酸及消化酶分解、破坏,从而可导致药效降低甚至使药物失效,严重时还可引起消化道的不良反应。当然,确有少数注射液也可以口服。比如,医生有时会让慢性胃炎或胃溃疡患者口服庆大霉素注射液。但这主要是因为,庆大霉素注射液是以硫酸

安全用药知识宣传

安全用药知识宣传 关于药品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药品? 药品能够防病治病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那么,什么是药品呢?也许普通消费者无法作出确切和全面的回答。凡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我们称之为药品。药品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驱除病魔、造福人类,又有危害人类健康的毒副作用。也就是说药品与毒物之间无明显界限,滥用药品可以给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药品,科学、合理地使用药品,真正使药品成为人类健康的保护神。 2、什么是合法药品? 合法药品应是具有国家批准的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由合法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质量合格,包装、标签、说明书符合要求,经合法药品零售企业(药店)销售或在合法医疗机构药房调配、销售的药品。 3、什么是药品的通用名? 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名称为药品的通用名称。已经作为药品通用名称的,该名称不得作为药品商标或商品名使用。 4、什么是药品的商品名? 药品的商品名是指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特定企业使用的该药品专用的商品名称,如对乙酰氨基酚(通用名为扑热息痛)是解热镇痛药,不同药厂生产的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制剂,其商品名有百服咛、泰诺林、必理通等。 5、怎样认识药品的商品名、通用名? 一种药品常有多个厂家生产,许多药品生产企业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往往给自

己的药品注册独特的商品名以示区别,因此,同一药品可以有多个商品名,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复方制剂的商品名就有百服咛、泰诺林、必理通等。患者在用药时,不论商品名称是什么,都要认准通用名,即药品的法定名称,也就是国家标准规定的药品名称。依据《商标法》规定,通用名不能作为商标或商品名注册,因此通用名可以帮助识别药品,避免重复用药。《药品管理法》和《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令第24号)规定,在药品包装上或药品说明书上应标有药品通用名。药品商品名称不得与通用名称同行书写,其字体和颜色不得比通用名称更突出和显著,其字体以单字面积计不得大于通用名称所用字体的二分之一。 6、为什么要重视药品的质量? 药品是用于治病救命的特殊商品,只有符合国家法定质量标准的合格药品才能保证疗效。药品出厂前必须进行检验,药品包装中附有质量合格证明。因此,药品只能是质量合格品,不能像其它商品那样可分为一级品、二级品、等外品和次品。 7、什么是假药?什么情况下按假药论处? 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1)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 (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 (1)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2)(2)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3)变质的; (4)被污染的;

医院药品使用安全管理状况自查报告

医院药品使用安全管理状 况自查报告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X X医院 药品使用安全管理状况自查报告 尊敬的药监局领导: 自2011年我市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以来,XX医院药品安全工作,立足实际,突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六部委关于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的文件精神,大力宣传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法律法规,规范药品的采购和使用,落实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使我院药品安全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现在将我院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如下: 1.我院于2011年5月底调整了药事管理委员会成员,并在2011年召开了两次药 事管理工作会议,专项讨论了汉阳医院药品使用安全管理的情况,还在药事管理委员会下设了合理用药督导小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小组、药品质量监督小组、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五个小组负责药品使用安全管理。 2.建立健全了药事管理制度,制定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并落实到位。 3.对各专业技术人员的资质进行了审核,并每月进行一次科内培训,每季度进行 一次全院培训。 4.对直接接触药品的科内人员进行体检,并建立了健康档案。 5.我院成立了临床药学室,现有2名专职和3名兼职临床药学人员。临床药学工 作人员深入临床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参与临床查房,提供合理用药方案,参与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积极开展病历、处方分析,开展合理用药监测和评估工作,参与危重患者的救治与病例讨论,提高了全院临床用药水平和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6.我院对处方开具进行了严格和科学的管理。制定了《处方管理制度》和《处方 评价制度》,处方点评人员由医务科组织,药剂科人员参与,对医院处方每月

安全用药常识

安全用药常识 1、家庭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有哪些? 答:不少家庭都备有小药箱,但在使用抗药物方面存在许多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几类:药越贵越好,实际上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几分钱的药物也可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随意滥用的目前多见,如很多人用抗菌药物治感冒,虽然抗菌药物能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但却不能抗病毒,而感冒大多属病毒感染,随意使用只会增加副作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另外许多人患病后,病情较重时尚能按量服药,一时病情缓解,服药更随心所欲。要知道抗菌药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浓度,如过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来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对于确属细菌感染的疾病,要根据引起疾病的不同菌种选择相应的药物;一些人认为只要是抗菌药物就能消炎,甚至为使疾病早日痊愈使用几种抗菌药物。殊不知每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不同,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或药效降低,重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危及健康。 2、腹泻时为什么不能随便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答:腹泻未必是细菌感染所致,如腹部受凉引起肠蠕动加快;对乳品、鱼、虾及蟹等食物过敏引起的变态反应;外出旅行或迁居外地因生活环境的改变使肠道内政党菌群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发生了“菌群失调症”而引起的厌食、呕吐、腹痛甚至腹泻和夏季“流行性腹泻”系病毒感染所引起,而霉菌性肠炎是霉菌引起。既然病原不同,治疗方法就不应该完全相同,所以应用抗菌药物应当慎重。许多抗菌物,尤其是口服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为严重。因此腹泻不能随便应用抗菌药物。 3、老年人使用抗菌药物应注意什么? 答:人过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功能日渐衰退,身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因此老年人特别容易患感冒、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并且常常反复地发作,久治不愈,痛苦不堪。老年人因肾功能衰退,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尤其是一些作用较强的药物,极易产生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抗菌药物在人体吸收以后,多由肝脏和肾脏解毒、排汇。因些,肝肾功能不全的老人,在用这些药时需慎重,不宜长期或大剂量应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长期服用会损害肝细胞,并伴有对骨髓、心脏、肾脏及皮肤的损害。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使用时间稍长,能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平衡失调,对肾脏也有影响。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红霉素,呋喃妥因等能在肝胆内瘀积,产生中毒和过敏反应。故长期、大剂量使用这些抗菌药物,对老年人是非常不利

给医院的建议书_对医院的意见和建议

给医院的建议书_对医院的意见和建议 本文是关于给医院的建议书_对医院的意见和建议,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给医院的建议书篇1 清徐县人民医院: 医疗器械价值大,利润高,竞争激烈。通常情况下,国有医院采购价值较大的设备一般由使用该设备的科室负责人、设备科负责人等组成评标小组进行招标,使用设备的科室领导、设备科领导在评标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发言权,而这种权力也正是用于权钱交易的资本。医疗设备采购,作为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腐败的重灾区。 医院对采购的各个环节都应严格把关。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进一步提高清徐县医疗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四条有关规定,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仪器设备采购领导小组对每一项医疗器械进行市场调查,对意向产品进行实地考察,各类设备必须要求具备《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并检验各种证件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不得购置无证和伪劣产品。并写出可行性书面论证报告,严格把好质量关,报院办公会议研究,院书记、工会主席、审计科长、设备科长、财务科长、药剂科长均应参会,分管院长负责。 二、对大型医疗器械提交职代会讨论,同时认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对医疗器械的采购坚持民主决策,做到阳光透明。 三、医疗设备采购方式,应以招标采购方式为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医疗设备应按《政府采购法》采购程序执行。对于国家规定应公开招标的设备品目,应按规定委托有资质的招标机构公开招标。 四、对于急需和特殊性质不适合招标采购的设备,可采用询价或定向单一采购,但应报分管院领导批准。属政府采购范围的应报当地政府采购部门批准。 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的规定》中第十七条、第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流程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 二、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科室合理用药第一负责人,具体负责对本科室合理用药、大处方进行督导管理,及时纠正本科室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三、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制定合理用药方案,超出说明书范围使用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及时修订和完善用药方案。门诊用药不得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四、医师在使用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时应告知患者,并严格掌握适应症、剂量和疗程,避免滥用。使用肝、肾毒性药品前应先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使用中应定时监测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使用贵重药品、自费药品和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必须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因未取得患者同意引发用药纠纷的,其经济赔偿由责任医师承担。 五、药房应根据临床用药需要对药品进行拆零调配,并加强管理,杜绝药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药房必须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处方用药进行适宜性和合理性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告知开具处方的医师,情况严重的应拒绝调配并向医院合理用药专家督导组报告。

浅谈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浅谈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发表时间:2012-03-01T10:18:15.8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10月总第202期供稿作者:罗洪涛[导读] 考虑用药的经济性:经济性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指标。 罗洪涛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人民医院湖北十堰 442300)【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545-01 随着药学模式的转变,我国医院药学的发展在当前及未来的发展重点应该是临床药学和药学服务(pc)。药学服务的中心内容就是合理用药,在医院药学工作已逐渐从单一的供应型向服务型的转换,从以药物为对象到以人为对象的转变,提高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本文针对医院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的问题提出如何改进的工作思路,与同仁共勉。 1医院存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 1.1药物选择:未根据病情正确地选择药物,以抗菌药物的滥用表现最为突出,如无指证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非细菌感染应用等。抗菌药物 1.2剂量:主要表现在用药剂量过大和用药剂量不足,如应用磺胺类药物时未首剂加倍。 1.3给药方法:主要是给药时间错误或注射速度不当,如克林霉素注射速度过快导致低血压。 1.4疗程:疗程过长或过短,如抗菌药物的应用从住院开始直至出院止,极易造成耐药性,疗效也不佳,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某些药物疗程过长还会蓄积中毒;疗程过短又达不到治疗效果。 1.5配伍:主要是输液时的药物配伍不当,如维生素c与庆大霉素配伍后可抑制庆大霉素的活性。 1.6联合用药:①重复用药如口服阿莫西林颗粒加用注射氨苄;②疗效降低如青霉素与红霉素合用;③毒性增加如先锋∨与呋塞米合用等 2 对合理用药存在问题的思考 2.1首先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药学模式的转变要求药学人员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及联系,协助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按照药物的适应症选择药物,设计开展个体化给药方案;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和使用限制,可按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分级别权限开具药方,加强药物的安全性管理,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2.2要考虑药物的有效性:使用药物治病要有效,这是合理用药的基本目标。为达到目标医院应制定各类药物应用指南,明确合理用药标准,满足临床用药的有效性。 2.3考虑用药的经济性:经济性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医疗费用迅速增长,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药品费用在整个医疗费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合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减轻患者的负担,从经济学的角度制定药物的治疗方案,尽可能应用疗效好、价格低的药物,达到“少发钱,治好病”之目的。

浅谈合理用药

浅谈合理用药,儿童用药 摘要:药物治疗是人类预防疾病,维护自身健康,保持世代生生不息的物质基础,是疾病治疗的基本方法,我们要保证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及其剂型和科学的给药方法,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避免或减少可能发生的毒副作用。关键词:药物合理用药安全性认知性儿童 不合理用药是当前比较突出的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威胁老百姓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城乡居民用药知识普遍匮乏,用药行为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慢性病患者逐年增加,药品的可及性不断提高,居民自我用药比例逐步上升,导致用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我们要合理使用药物,不仅要掌握药物的作用,用法,适应症,也要熟悉其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和禁忌症等知识,防治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首先合理用药应在老百姓的购药意识中比较重视,在此,浅谈合理用药包括四大要素: 一、安全性—安全性是合理用药的首要条件,直接体现了对病人切身利益的保护。安全性不是药物不良反应最小或者无不良反应这类绝对概念,而是强调让药物承受最小的治疗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二、有效性—病人使用药物,就是要通过药物的作用达到预期的目的,不同的药物其有效性的表现明显不同,分别为:1.根治致病原,治愈疾病;2.延缓疾病进程;3.缓解临床症状;4.预防疾病发生;5.避免某种不良反应的发生;6.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判断药物的有效性的指标有多种,临床常见的有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无效率等,预防用药有疾病发生率、降低死亡率等. 三、经济性—经济性并不是指尽量少用药或使用廉价药,其正确含义应当是获得单位用药效果所投入的成本(成本/效果)应尽可能低,获得最满意的治疗效果. 四、适当性—合理用药最基本的要求是将适当的药品,以适合的剂量,在合适的时间内经适当的用药途径给相应的病人使用以汰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合理用药必须养成看说明书的习惯,特别是要看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即该药品是用来治什么病的,同时要看说明书上的适应症与你的症状是否相符等。而禁忌症会告诉你什么人不能吃,什么情况下不能吃。与此同时药物说明书上会有不良反应,即合格的药在正常的用法、用量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的跟用药目的没有关系的有害反应,这是药品本身与生俱来的,药品说明书上还会有“慎用、忌用、禁用”等字眼,虽然只是一字之差,意思却大不同! 1.慎用——用后注意观察有不良反应立即停药 当用药者在“慎用”范围之内时,用药时要小心谨慎,即在使用药品时要注意观察,如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通常需要慎用的都是指小儿、老人、孕妇以及心、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如阿斯匹林类药物对胃刺激性大,有溃疡病的患者应慎用;庆大霉素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一般来说,家庭遇到慎用药品时,应咨询医生后使用为好。 2.忌用——最好不用可能出现不良后果 “忌用”往往与“禁用”难以区别。“忌用”有避免使用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最好不用。此类药品某些患者服后可能会带来明显的不良反应和不良后果,但也有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凡属忌用药品者,应尽可能避免使用。 如非那根,怀孕三个月以内的妇女属忌用,一旦服用有引起胎儿畸形的可能;异烟肼主要在肝脏经乙酰化代谢为无活性产物,部分具有肝毒性,因此药源性肝炎患者、急性肝病患者、有异烟肼肝脏损坏患者应禁忌使用。如果说是“忌用”

浅析医院药学服务与合理用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05379546.html, 浅析医院药学服务与合理用药 作者:万方红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2期 摘要:医院和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研究药学服务与合理用药能够提高医院的科学用药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进而提高医院的知名度,促进医院更好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开展药学服务的意义及相关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医院;药学服务;合理用药;措施 医院药学服务主要是指药学人员凭借自身所掌握的药学专业知识和工具,向广大人民群众,其中包括医院在职人员及其家属,提供各种和药物相关的服务。医院推行药学服务主要是为了让患者获得科学合理、且实惠有效的治疗药物,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延缓疾病进程,预防相关疾病等。 1药学服务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且目前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化,对医院的救治与服务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是每一位药学工作人员的职责,同时也是保证患者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其次,药学服务主要是患者为中心,能够明显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提高医院的声誉,进而赢得患者对品牌的认可,培养患者对医院长久的忠诚度[1]。最后,开展药学服务在某种程度上还能保证药物疗效、减轻不合理 用药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措施 2.1加强药剂科建设医院要加强药剂科建设,完善药房各种制度及服务流程,加强药剂科和临床治疗之间的联系。在药师为患者配置药品时,需要及时和患者的主治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合理配药,避免发生各种不合理、不安全用药现象[2]。其次,医 院要适时引进先进的药学服务理念,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要求药师具备全面而丰富的用药知识。在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时做到以患者为中心,避免出现重医轻药的情况,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1位,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药品,并为其讲解正确用药的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在患者用药以后全程跟踪观察药物效果,叮嘱患者看清楚药物说明以后,按照说明进行正确用药。 2.2提高药师服务水平要想提高药学服务质量,①要提高药师个人的综合服务水平,医院要加强对药师的培训,使其能够顺应知识时代发展的要求,学习更多最新的和药学有关的新知识、了解更多药品信息、药物疗效与药品的安全性、用药的正确方法,药物储存要求有关的临床知识等,进而提高业务水平。②医院可以建立起定期考核制度,定期对药师技能进行绩效考

(完整版)药品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

药品安全知识测试题题 一、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药品的是: A、中药饮片 B、卫生材料 C、血清疫苗 D、医院制剂 2、家庭选药基本原则应该是: A、对症首选、疗效择优、安全低毒、价廉易得 B、价格越贵越好 C、进口总比国产疗效高 D、跟着广告宣传走 3、心绞痛发作时,硝酸甘油应如何含服? A、将药置于舌上 B、咬碎后置于舌下 C、直接置于舌下 D、嚼碎后咽下 4、口服降压药的三忌不包括: A、起床后服药 B、突然停药 C、超剂量服用 D、睡前服药 5、睡前服药通常是指什么时候服用: A、睡前15~30分钟 B、睡前5~10分钟 C、睡前30~40分钟 D、睡前50~60分钟 6、产后便秘可选择的药物: A、大黄 B、牛黄解毒片 C、开塞露 D、以上都不是 7、OTC是下列哪类药物的标识: A、处方药 B、非处方药 C、中成药 D、进口药 8、清凉油的使用注意事项是: A、对酒精过敏者禁用 B、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C、孕妇慎用 D、眼睛、外阴等皮肤黏膜及破损处禁用

9、哪些情况颗粒剂不应使用: A、结块发粘 B、松散 C、有光泽 D、干燥 10、煎煮中药时不宜选择下列哪种器具: A、砂锅 B、不锈钢锅 C、铁锅 D、搪瓷锅 11、下列哪一种药应烊化后服用: A、人参 B、石膏 C、生姜 D、阿胶 12、下列内容不属于药品说明书内容的是: A、药品名称 B、用法用量 C、不良反应 D、药品价格 13、抗癌元素“硒”在下列哪种食物中含量较高: A、土豆 B、萝卜 C、大蒜 D、青菜 14、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后,下述哪种做法是不对的: A、停止服用药物 B、自行更换其他药物 C、到正规医院就诊 D、到药监部门申报 15、司机感冒时,做到既要吃药又能保障安全驾驶的时间是: A、上车前4个小时内服药 B、服药后休息6小时再开车 C、上车前3个小时内服药 D、上车前2个小时内服药 16、使用非处方药时,指导用药的最重要、最权威的信息资料是: A、药品说明书 B、注册商标 C、药品广告 D、药品外包装 17、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一般为成人剂量的3/4,因为: A、胃肠活动增加 B、肝肾功能降低 C、耐受性较强 D、胃酸过多 18、无论服中药或西药避免用什么水送服: A、茶、饮料 B、白开水 C、温开水 D、糖水 19、错误的服药方法容易对儿童造成伤害,下面哪种服药方法是可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