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测试题答案

鱼我所欲也测试题答案
鱼我所欲也测试题答案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B

A.“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于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

B.本文强调虽然只有贤者有“舍生取义”的“本心”,但是若其他人坚持不丧失本性也可以成为这样的贤者。

C.第②段运用举例论证: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食物,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

D.本文开头运用比喻论证,阐述了“义重于生”,当两者不可以兼得的时候,要“舍生取义”的道理。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C)

A、此之谓失其本心B、妻妾之奉

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DDAD

BCA

10.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B )

A、舍鱼而取熊掌也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C、乡为身死而不受D、呼尔而与之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B)和(C )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得之则生,弗则得死。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因得遍观群书。

12.选出与成语“得过且过”中“得”意义相同的句子()

A、故不为苟得也B、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C、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D、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1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_A__

A.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 C__

A.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都提到了人心,前者中的“本心”是指人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后者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表现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C.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从正面论证了中心论点:不要丧失人的“本心”。D.本文说理透辟、论证雄辩、气势恢弘、语言流畅。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二者不可得兼兼:同时

B.蹴尔而与之蹴:踩踏

C.万钟于我何加焉加:施加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恩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有好事者船载已入

B.行道之人弗受而不知人之乐

C.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山峦为晴雪所洗

D.此之谓失其本心其人遂无以对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

B.孟子认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

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俸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仪”,观点明确

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18.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所欲有甚于生者甚:厉害B.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得到

C.万钟于我何加焉加:增加D.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19.与“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这句话中“而”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学而不思则罔

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D.朝而往,暮而归

20.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B.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证明自己的观点

C.屈原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

D.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2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如使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B.由是/ 则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谓/ 失其本心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我而为之

2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2分)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同舍生皆被绮绣

C.是亦不可以已乎然胡不已乎

D.万钟于我何加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B )(2分)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乡为身死而不受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BCA

AC

考题一

1、选出加点词有错误的一项():

A、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偷生)

B、蹴尔而与之(蹴:脚)

C、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

D、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

2、选出与“所恶有甚于死者”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皆以美于徐公

D、生于忧患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你,而给你吃)

B、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

C、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优厚的俸禄却不辨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

4、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A、只有聪明的人有这种心性,人们也都有,聪明的人不会失掉罢了。

B、也不是聪明的人有这种心性,人们也会有,聪明的人一定不会失去。

C、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心性,而且人人都有这种心性,只是有道德的人能够不丧失这种心性罢了。

D、所有有道德的人有这种心性,人人也自然都会有这种心性,有道德的人能够可能丧失这种心性罢了。

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

B、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者”的生活常理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具体生动,通俗易懂。

C、第二段通过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来阐明不应该为物欲而丧失本心。

D、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彻精辟。

6、根据文段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末段用一组排比句,表达了作者对“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的痛惜与贬斥之情。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句话中的“是心”指的是“舍生取义”这种思想。

C、本文从“主张舍生取义”和“反对见利忘义”两个角度论证论点。

D、文中用“行人弗受”与“乞人不屑”两个反面例子来证明“义”的重要。

考题二

1、选出加点词有错误的一项():

A、二者不可得兼(得兼:同时得到)

B、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天性,天良)

C、乞人不屑也(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D、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加什么)

2、选出与“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学而不思则罔

B、窥镜而自视

C、呼尔而与之

D、执策而临之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心性)

B、所恶有甚于死者(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脚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D、故不为苟得也(所以我不是苟且偷生的)

4、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A、人们所喜爱的东西之所以没有超过生命,那么是因为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B、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得到生存的办法,没有一样不可以采用的

C、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D、如果让人们所喜爱的东西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

B、文中第二段用“乞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从反面论证人人都有“本心”。

C、“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羞恶之心”,就是对“义”的坚持。

D、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这些句式使得行文流畅,正反对比,论证严密,语气连贯,突出中心。

6、根据文段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

这样写的好处是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B、文中能够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C、作者以浅显的类比,严谨的说理,阐述“生”与“义”的关系,指出“道义”不是高于“生命”。

D、本文从“主张舍生取义”和“反对见利忘义”两个角度来论证论点。

考题三

1、选出加点词没有错误的一项():

A、死亦我所恶(恶:厌恶)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得到)

C、乡为身死而不受(乡:乡亲)

D、故患有所不辟也(患:患病)

2、选出与“今为宫室之美”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暮寝而思之

B、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何陋之有

D、小大之狱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钟于我何加焉(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B、此之谓失其本心(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C、贤者能勿丧耳(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D、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也是不可以让它停止的)

4、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A、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B、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去努力做了

C、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接纳自己却接受了

D、现在(有人)为了感激所熟识的穷人却接受了

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舍生取义的人,批评的是见利忘义的人。

B、作者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问题,同时暗示“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C、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D、“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贪生怕死的心。

6、根据文段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我们应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做到“舍生而取义”。

B、作者认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但是当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时,大多数人还是能够做到的。)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该句中的“是心”是指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D、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

考题一1、B 2、C 3、A 4、C 5、A 6、D

考题二1、D 2、A 3、D 4、C 5、B 6、C

考题三1、A 2、D 3、D 4、A 5、D 6、B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答案)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同时得到或占有),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 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所以)不为.(做)苟得 ..(苟且偷生)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祸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如使 ..(假如,假 使)人之所欲.(想要)莫甚于 ..(比… …更重要)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 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 ..(不仅)贤者有是.(这个, 这样)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 ..(不丢掉)耳。 一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筐)食,一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羹,得之 则生,弗得则死。呼尔 ..(吆喝着)而与.(给)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用脚踢)尔而.(连 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与之,乞人不屑 ..(高位厚禄) ..也(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 则不辩.(同“辨”,辨别)礼义而受之,万钟于.(对)我何加 ..(有什么好处)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侍奉),所识穷乏者得.(同“德”,感激)我与.(同“欤”,语气助词)?乡.(同“向”,从前)为.(为了)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这样 看来)亦不可以已.(停止,放弃)乎?此之谓.(叫)失其本心 ..(天性,天良)。 一、一词多义: 1.与 ⑴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助词) ⑵呼尔而与之(给) 2.而 ⑴蹴尔而与之(表修饰) ⑵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转折连词,却) ⑶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表并列) 3.于 ⑴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⑵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4.是 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个,这样) ⑵是亦不可以已乎(这样看来) 5.得 ⑴二者不可得兼(得到,拥有) ⑵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 6.为

鱼我所欲也复习题

《鱼我所欲也》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 1、本文选自《》,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经典著作之一。他的政治主张是,他认为人之初,。 2、给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释。 (1)死亦我所恶_ _(2)一箪食,一豆羹_ _ (3)蹴尔而与之_ ___(4)乞人不屑()也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①乡为生死而不受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4、翻译下列句子。 (1)呼尔而与之_________ 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 (3)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6)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7)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8)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9)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5、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人生的道路会面临许多选择,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词多义。 为:(1)今为()(2)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3)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4)乡为()身死而不受 7、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积累“舍生取义”的名人事例(3条) (1)_____________ 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一) 1、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依据“呼尔而与之”演变而成的成语是。 3、根据文中的相关内容,填写完整下面的一副对联。 上联:杀身以成仁,斯仁非仁也; 下联:,此是乎? 5、下面的名言不是孟子说的一项是() 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 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运用了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很有说服力。 B. 本文选自《孟子?台子上》。《孟子》是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共七篇,二百六十一章。 C.《鱼我所欲也》论述了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孟子主张人性是恶的,本文正是从这种理论出发,来论述“舍生取义”的主张的。 D. 孟子指出,那些不能“舍生取义”的人,正是为物欲所蔽,为了“万钟之禄”“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失其本心”。 7、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例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8、选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鱼我所欲也问答题测试答案

《鱼我所欲也》问答题测试(一)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写出与本文论点一致的两句古诗。 舍生取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夏明翰〈就义诗〉)“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2、什么是“义”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他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羞耻,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3、孟子在文章开头是怎样提出他的主张的有何好处 孟子在文章开头把生命比做鱼,把义比做熊掌,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用舍鱼而取熊掌设喻,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自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这样说理形象通俗,易于接受。 4、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有什么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东西是什么(所欲有甚 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义;不义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句话有何深层含义 (作者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6、怎样理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他认为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善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有“本心”而已。当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时,大多数人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这种思想有它的进步性。) 这种思想的局限性:这种解释没有强调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人的作用。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糟粕,应予剔除。 7、写出第一段的评注。 第一层: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道理论证,阐述了义重

鱼我所欲也_中考试题及答案

2008—2012年《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汇编 (2012绵阳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二者不可得兼兼:同时.万钟于我何加焉加:施加 B.蹴尔而与之蹴:踩踏.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恩 C D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行道之人弗受 有好事者船载已入而不知人之乐 C.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此之谓失其本心 山峦为晴雪所洗其人遂无以对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 B.孟子认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 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俸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仪”,观点明确 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二)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1416题(8分)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万钟于我何加焉而山不加增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复前行,欲穷其林 C.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是亦不可以已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译文: 16.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2分) (三)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2~14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① 万钟则不辨②礼义而受之③万钟于我何加焉?④为宫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⑦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①有教材不分段②有教材为“辩”③有教材为逗号④有教材为叹号⑤有教材为逗号⑥有教材为逗号⑦有教材为“乡”⑧有教材为冒号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蹴尔而与之蹴:(2)是亦不可以已乎已:

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及 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

2008—2012年《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汇编 (2012绵阳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二者不可得兼兼:同时 .万钟于我何加焉加:施加 B.蹴尔而与之蹴:踩踏.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恩 C D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行道之人弗受 有好事者船载已入而不知人之乐 C.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此之谓失其本心 山峦为晴雪所洗其人遂无以对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 B.孟子认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

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俸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仪”,观点明确 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二)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1416题(8分)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万钟于我何加焉而山不加增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复前行,欲穷其林 C.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是亦不可以已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译文: 16.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2分) (三)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2~14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① 万钟则不辨②礼义而受之③万钟于我何加焉?④为宫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⑦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

《鱼我所欲也》测试题 (2)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 设计者:李振华学校:内蒙兴安盟前旗居力很中学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1、故不为苟得也 2、贤者能勿丧 耳 3、二者不可得兼 4、一箪食,一豆羹 5、呼尔而与 之6、蹴尔而与之, 7、乞人不屑也 8、万钟于我何加焉? 9、是亦不可以已乎 10、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为身死而不 受 三、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用也?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7、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9、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0、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四、选择: 1.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A.今:今为宫室之美今天下三分 B.与:呼尔而与之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C.已: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历三世 D.为:乡为身死而不受或异二者之为 2.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 () A.此:此之谓失其本心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B、生:得之则生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是:是亦不可以已乎由是先主遂诣亮 D.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 四、理解回答: 1、课文第一段的论证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请用“‖”在原文上划分层次,并说明划分理由。 答:三层。理由:第一层提出“舍生取义的”的观点;第二层从正反两方面具体分析阐释观点;第三层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2、第一段开头有什么特点?结尾“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中“是心”指的是什么? 答:开头运用比喻论证巧妙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浅近易懂。“是心”指的是向善之心,即“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第一段文字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第二段文字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答:第一段主要是道理论证,还有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第二段主要是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4、、就论证角度看,写饥民不接受关乎生死却是无礼施舍的“一箪食,一豆羹”,是从正面举例,写有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之奉”是从反面举例。

《鱼我所欲也》问答题

一、开篇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 用? 这是比喻论证。用生活常理设 喻,通俗易懂,自然引出了舍 生取义的主旨。 二、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排比修 辞及其作用。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把几种见利忘义的行为构成排 比,增强语势和感染力,使情 感更加强烈,表达了作者对见 利忘义的痛斥和对舍生取义的 决心。

三、本文是如何对比论证的? 生与死、鱼和熊掌、生与义的对比,“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和“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例子对比。增强文章说服力,使舍生取义的论点更加鲜明。 四、“本心”具体指什么?它与舍 生取义有什么联系? 本心指人的天性,也就是羞恶 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有可能在关键时 刻舍生取义。 五、“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 “此”指代什么?

指“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的行为。 六、为什么行道之人和乞人宁死 也不接受施舍的食物? 因为施与者的态度带有羞辱的 性质,接受“嗟来之食”会丧 失人格尊严,羞恶之心阻止他 们接受。 七、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哪一句 与行道之人、乞人的品格相 似? 贫贱不能移。 八、文中举出行道之人和乞人的

例子有什么目的? 1、说明人人都有羞恶之心。 2、与后文“万钟不辨礼义而受 之”的行为形成对比,说明见 利忘义的可耻。 九、“贤者”与“普通人”的共同 点和区别在哪里? 共同点:天生都有羞恶之心。 区别:面对生死考验和利益诱 惑,贤者不丧失羞恶之心,普 通人却往往丧失了羞恶之心。 十、孟子认为人应该有不受嗟来 之食的傲骨,你赞成这一观点 吗?为什么?历史上哪些人有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 认真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基础知识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是思想家、教育家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所恶(wù)一箪食(dān)一豆羹(gēng) 蹴(cù)苟得(gǒu)不屑(xiè)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⑴乡为生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⑵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 ⑶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⑷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 ⑴二者不可得兼 同时占有 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假使,假如 ⑶此之谓失其本心 天性、天良 ⑷贤者能勿丧耳 贤遗失、丢掉 ⑸故患有所不辟也 祸患、突难 ⑹呼尔而与之 助词 ⑺蹴尔而与之。 用脚践踏 ⑻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代的一种量器 ⑼故不为苟得也 苟且偷生

鱼我所欲也中考真题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2009——2011) (一)2011北京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① 万钟则不辨②礼义而受之。③万钟于我何加焉?④为宫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⑦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①有教材不分段。②有教材为“辩”。③有教材为逗号。④有教材为叹号。 ⑤有教材为逗号。⑥有教材为逗号。⑦有教材为“乡”。⑧有教材为冒号。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蹴尔而与之蹴:(2)是亦不可以已乎已: 3、非独贤者有是心是:这个,这样是亦不可以已乎是:这种做法 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宁愿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为:为了(第二个)为:接受 5、之:呼尔而与之(代词,他)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 6、于:所欲有甚于生者(比)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 7、而:蹴尔而与之(表修饰)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呼尔而与之 翻译: 1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二)09年安徽省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下同)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 (3)所恶有甚于死者恶: (4)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17.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鱼我所欲也》问答题测试答案

《鱼我所欲也》问答题测试(一)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写出与本文论点一致的两句古诗。 舍生取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夏明翰〈就义诗〉)“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2、什么是“义”?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他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羞耻,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3、孟子在文章开头是怎样提出他的主张的?有何好处? 孟子在文章开头把生命比做鱼,把义比做熊掌,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用舍鱼而取熊掌设喻,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自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这样说理形象通俗,易于接受。 4、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有什么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东西是什么?(所欲有 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义;不义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句话有何深层含义? (作者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6、怎样理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他认为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善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有“本心”而已。当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时,大多数人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这种思想有它的进步性。) 这种思想的局限性:这种解释没有强调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人的作用。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糟粕,应予剔除。 7、写出第一段的评注。 第一层: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道理论证,阐述了义重于生的道理。 第三层: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书下注释、课后习题及答案和历年中考真题

鱼我所欲也 【作者】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2)苟得: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3)辟:同“避”。 (4)如使:如果,假使。 (5)几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这里指代办法。 (6)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 (7)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非独,不单,不仅。是,这。 (9)丧:丧失 (10)呼尔而与之:(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尔,助词。 (11)蹴(尔而与之):蹴,践踏。 (12)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1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丰厚的俸禄。则,连词,这里表示假设。辩,同“辨”。 (14)于我何加焉:对我(有)什么好处呢?于,对。何,什么。益,好处。 (15)所识穷乏者: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 (16)得我:感激我。得,同“德”,动词。

鱼我所欲也的试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的试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
一.课文 说明 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议论文。 作者以严肃的态度, 庄重的 言语,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一个正直的人, 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在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 “见利忘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二.问题讨论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论点? 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文章用鱼、熊掌等比喻提出论点。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该句中的“是心”是 指什么? 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 “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指什么? 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4.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特意交代这一 句的意图是什么? 强调人生本来就有羞耻心, 这是一种善心, 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 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有的人却因经不起利欲的诱惑,丧失了这种善心,干出 见利忘义的事; 而那些敢于坚守正义的“贤者”, 只不过是能够自觉保护和发扬 这种固有的善心罢了。 5. 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 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 同时暗含“生”与“义”孰 轻孰重的关系。 【典型例题】 1、从全文来看,文章开头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用的 是什么修辞方法?作者这样写的作用何在? 答:比喻。这样写通俗易懂,并由此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鱼我所欲也》翻译、课文分析及知识点归纳

《鱼我所欲也》翻译、课文分析及知识点归纳 整理:刘效芬审核:初三语文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珍贵的食品。鱼和熊掌都是美味,而熊掌尤美。 兼:本义为一手持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件事或具有几样东西。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以上为第一部分的第一层,提出论点。第一句话是以鱼和熊掌为设喻,得到结论是“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第二句话是由第一句的设喻引发出的论点“舍身而取义 者也”,亦即本文的题旨:舍生取义。 3.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甚:超过,胜过。故:所以。为:做。苟得:苟且取得。意思是只求利益,不择手段。译文: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 4.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恶(wù)厌恶。患:祸患。辟:同“避”,躲避。 译文: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5.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如使:如果,假使,下文“使”同义。莫:没有(什么)。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在这里指代办法。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 译文: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 6.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译文: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 7.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文: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2018年《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汇编

2018年《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汇编 编辑整理: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 一、课文默写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这是无数仁人志士面对生死,做出的无悔选择。(《〈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 【参考答案】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二、课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 1~8题。(7分)(2018年大连市)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呼尔而与.之(2)万钟于.我何加焉(3)是亦不可以已.乎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3、本段主要采用、的句式,使表达气势充沛,感情强烈。(2分)【参考答案】1、(3分)(1)给予(2)对于(3)停止,放弃 2、(2分)这就叫作丧失了人固有的着恶之心。 3、(2分)排比反问 (二)文言文阅读(15分)(2018年广安市)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悉,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惠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惠而有不为也。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含答案) (2004·新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请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舍:②患:③蹴:④已: 2.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得之则生B.蹴尔而与之C.呼尔而与之D.行道之人弗受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子。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译文: 4.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请你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看法。 答:赞扬了的人;批评了的人。 看法:。 (2004·青岛)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此文选自《初中语文第六册》)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苟得:________________)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_____________)(辟:______________)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_______________)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________) ⑤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 同步练习(附答案)

《鱼我所欲也》同步训练 班级姓名 一、基础知识。 1、本文选自《》,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他的政治主张是,他认为“人之初,。” 2、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1)死亦我所恶.()________ (2)一箪食,一豆羹.()________ (3)蹴.尔而与之()________ (4)乞人不屑.()________ 也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 ___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 ____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 __ ④乡为生死而不受____ 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3)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5)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6)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7)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8)是亦不可以已乎? (9)此之谓失其本心。 5、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人生的道路会面临许多选择,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词多义。 为(1)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3)乡为()身死而不受 7、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积累“舍生取义”的名人事例(3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 (一)鱼我所欲也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为不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文中加线字的意思。 ①苟得()②恶()③由是()④独()⑤蹴() ⑥本心()⑦得()⑧已()⑨丧()⑩向() 2、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依据“呼尔而与之”演变而成的成语是。 4、根据文中的相关内容,填写完整下面的一副对联。 上联:杀身以成仁,斯仁非仁也; 下联:,此是乎? 5、下面的名言不是孟子说的一项是() 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 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运用了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很有说服力。 B. 本文选自《孟子?台子上》。《孟子》是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共七篇,二百六十一章。 C.《鱼我所欲也》论述了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孟子主张人性是恶的,本文正是从这种理论出发,来论述“舍生取义”的主张的。 D. 孟子指出,那些不能“舍生取义”的人,正是为物欲所蔽,为了“万钟之禄”“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失其本心”。 7、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例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完整版)鱼我所欲也中复习梳理(含答案修改)

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鱼我所欲也 一、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文言词语(1)亦:也。(2)欲:喜爱。(3)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4)舍:舍弃。(5)取:选取。(6)甚:胜于。(7)于:比。(8)故:所以,因此。(9)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10)恶:厌恶。(11)患:祸患,灾难。(12)辟:通“避”,躲避。(13)如使:假如,假使。(14)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15)莫:没有。(16)则:那么。(17)凡:凡是,一切。(18)得生:保全生命。(19)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20)为:做。(21)而:但是。(22)是故:这是因为。(23)非独:不只,不仅非:不独:仅。(24)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25)是:此,这样。(26)心:思想(27)勿丧:不丧失。丧:丧失。(28)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29)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30)则:就。(31)弗:不。(32)得:得到。(33)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34)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尔,语气助词。(35)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36)蹴:用脚踢。(37)而:表修饰。(38)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39)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40)何加:有什么益处。何介词结构,后置。(41)宫室:住宅。(42)奉:侍奉。(43)穷乏者:穷人。(44)得我:感激我。得:通“德”,感激。(45)与:通“欤”,语气助词。(46)乡,通“向”,原先,从前(47)乡:通“向”,从前。(48)已:停止。(49)本心:指本性,天性,良知。 三、内容理解 (一)思想内容 本文论述了孟子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同时也说明了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应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做到“舍生而取义”。 (二)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节):提出中心论点并用道理论据来进行分析论证。 这一节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1~2句):作者提出自己的论点:舍生取义。 1句:用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鱼”和“熊掌”设喻,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得出结论是“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即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2句:由上一句的设喻自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3~7句):对论点进行进一步分析论证,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对于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孟子从三方面进行了论证: 第1方面(3句):这是作者从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

《鱼我所欲也》试题2(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选出与成语“得过且过”中“得”意义相同的句子() A.故不为苟得也 B.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C.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 D.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选出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得之则生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B.舍生而取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二者不可得兼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 3.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时,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在那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身上。 B.小李工作非常积极,总是提前上下班。 C.全厂职工听取并讨论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D.齐辉同学的这篇习作立意深刻,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在全市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 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萧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A.从表现内容看,这首词上阕主要是写景,下阕主要是评古论今;从表现形式看,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B.词中的“魏武”指的是曹操,“遗篇”指的是他的《观沧海》。 C.词中用“白浪滔天”、“一片汪洋”写出了大海的特征。 D.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和悲叹。 5.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6.《鱼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局限性?

二、阅读与鉴赏 (一)比较阅读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②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③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⑤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注】①芝兰:一种香草。②化:同化。③鲍鱼:咸鱼。④肆:店铺。⑤丹:丹砂,矿物名,红色。 7.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故不为苟得也苟得: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是以: 8.下列各组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游于是乎始 B.即与之化矣春冬之时 C.久而不闻其臭妇拍而鸣之 D.亦我所欲也亦与之化矣 9.翻译下列句子。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10.人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式,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