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空管安全平台 塑造特色安全文化

构筑空管安全平台 塑造特色安全文化
构筑空管安全平台 塑造特色安全文化

- 1 -

构筑空管安全平台构筑空管安全平台 塑造特色安全文化塑造特色安全文化塑造特色安全文化

郑伟国1,张会峰2,吕亚东3

,阮经堃4 ,杨光 5 ,潘婧6 1,2,3,4,5,6中国民航学院空管学院, 300300

E-mail :weiguozhejiang@https://www.360docs.net/doc/f06576624.html,

摘 要: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问题在意识形态和人们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为实现空管安全文化由初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目的,笔者认为:应该在全空管系统大力开展“空管安全文化塑造计划(ATMSCSP)”的研究和推广,ATMSCSP 是一种旨在有效促进空管安全文化持续发展而建立的系统化工作体系,完整的ATMSCSP 至少应包括:⑴确定空管安全文化的发展目标;⑵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空管安全文化的指标体系; ⑶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空管的安全文化现状进行分析评估;⑷制定并论证空管安全文化塑造方案;⑸进行员工教育培训; ⑹实施并评估方案实施效果,持续改进。本文对ATMSCSP 的这6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关键词::安全文化 空管安全文化塑造计划 空管安全

1. 引 言

航空运输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民航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民航安全文化[1]。空管安全是飞行安全的必要条件,保障飞行安全是空管工作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安全问题和诸多问题一样,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建设安全文化,因此应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的安全文化理论和方法,结合空管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塑造空管特色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的概念最先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 )于1986年针对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提出[2]。1991年出版的INSAG —4报告即《 安全文化》给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人们认为安全文化有不同的层次[3,4],我国安全文化界将安全文化归纳为“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维护安全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总和,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目前,安全文化在我国的实际应用仍然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各系统往往根据自己对安全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来推行安全文化,缺乏全面的、系统化的安全文化建设思路和方法,难以实现目标明确的、持续的发展过程[5]。

要持续推进我国空管安全文化的建设,就应该坚持走系统化发展空管安全文化的路子,积极构筑空管安全平台,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建立使空管安全文化由初级向高级纵深推进的机制[6]。笔者在参阅国内外有关安全文化建设领域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系统化发展空管安全文化的思路,即在空管系统全力推进“空管安全文化塑造计划(ATMSCSP)”的研究、论证和规范化推广。

2.ATMSCSP模式

笔者认为,完整的ATMCPP模式作用机制如下:

第一步:根据我国民航业的总体发展规划,确定空管安全文化建设的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

第二步:建立空管安全文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安全文化评价指标数据库的建立、评价模式的确定、评价结果的量化等;

第三步: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对空管的安全文化现状进行分析评估,认识当前空管安全文化建设的不足;

第四步:依照目标、评价体系和现状评估的结果,制定并论证空管特色安全文化塑造方案;

第五步:统一思想,全员发动,构筑空管安全平台,使员工明确肩负的责任;

第六步:实施论证通过的ATMSCSP,进行阶段绩效评价,并持续改进。

推进 ATMSCSP在空管系统中的研究、论证和规范化推广,源自于组织对员工的生命价值的不断重视和持续满足员工的身心安全与健康要求的现代人权观念,体现了组织管理中的人本原则、系统原则和效益原则[7]。

下面将就ATMSCSP模式的各组成部分进行讨论。

3.确定空管安全文化的发展目标

空管部门作为民航业的窗口,体现着高度的系统集成和系统协调,展现了系统化管理时代的新型系统特色,这个系统的目标是取得安全、有序和高效的空中交通流,核心与本质是做好各类航空器事故发生的防范工作。

空管安全文化发展目标的确定与其他工作目标的制定有相似之处,一般因按照全行业的规划先制定本系统安全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总体目标又可分解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总体目标确定后,还要分解出部门目标、岗位目标等,形成一个目标体系,目标体系的制定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可采用从上至下、

- 2 -

由下而上的模式来完成。

4.建立空管安全文化评价体系

完善的空管安全文化评价体系, 既要有定性的要求,也应有定量的指标,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才有可能有效地实施ATMSCSP。

建设安全文化,应在实践中不断建立和健全安全文化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和安全制度文化[8]。笔者认为,参照韦尔曼的安全文化评价因素论[9],可以将空管安全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衡量行业安全水平的宏观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全行业的年航空事故率、安全飞行周期、旅客总周转量、货(邮)总周转量、飞行总量、航空运输系列指数、与其他运输方式同比运输增长率、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基础建设情况等。二是衡量空管安全水平的微观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安全意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规章制度、专业技术队伍作风、工作环境、设施设备,思想政治工作等。三是衡量空管安全生产工作的技术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事故(运输飞行事故、空防安全事故和地面安全事故),事故征候万时率、事故征候万架次率、飞机延误千次率,尤其是人为因素事故万时率、事故征候万架次率、延误千次率。其中,第一个指标可以认为是社会对民航业安全形势安全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后两类可以理解为行业内部评价空管安全水平的技术指标体系。

5.空管安全文化现状分析评估

由于安全文化本身的整体性和多侧面属性,所以安全文化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领导的认可和支持,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当然也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仅运用传统的数学方法不能描述此过程的复杂性和综合性,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AHP)方法对组织安全文化进行定性定量综合分析具有更大的合理性[6]。

分析评估之前,建议成立“空管安全文化塑造计划”推进工作组,对工作组的成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安全文化塑造计划的内容和过程,掌握安全文化的评价目的和方法,熟悉调查的手段和措施,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委托有相关经验的专业咨询机构或聘请安全文化领域的专家协助单位完成评估任务,分析评估工作结束之后,应有成文的评估报告和评估结论。

6.制定并论证空管安全文化塑造方案

针对现状评估分析所发现的空管安全文化发展态势,主要是针对安全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和不足,由围绕安全文化的发展目标和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制定《空管安全文化塑造初步方案》,初步方案的确定过程应该是一个从上到下、由下至

- 3 -

上的互动过程,即由上级组织出台安全文化建设指导方针,各岗位人员依据方针,逐层逐部门制定详细方案,最终形成本单位的初步方案,“空管安全文化塑造计划”推进工作组对初步方案的确定进行协调和指导。之后,《空管安全文化塑造初步方案》委托有相关经验的专业咨询机构或聘请安全文化领域的专家协助做好论证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空管安全文化塑造方案》。

全员发动,,统一思想

7.全员发动

从安全工作的主体看,人是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动的计划者、执行者、控制者,但往往也是事故的引发者、责任的承担者、后果的受害者。空管安全文化塑造计划应强调人的因素,强调内因在保证安全上的主导作用,其中所涉及的员工培训,不只是一般的安全管理意义上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其定位是使员工充分认识安全的含义、价值和空管安全文化的现状,明确空管安全文化塑造过程中员工的个人目标,部门目标和单位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的工作责任,自身安全素质提高的途径,安全文化的岗位评价方法等。要创造积极的安全文化氛围,把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所进行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培训和安全管理措施相结合,在安全文化塑造方案中体现,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完成[10]。进行员工培训是ATMSCSP的重要环节,员工培训要做到全员参与,按岗位区别对待。

8.方案实施

方案实施,,绩效评估

在“空管安全文化塑造计划”推进工作组的指导下,单位将安全文化实施方案正式付诸行动,《空管安全文化塑造方案》的实施过程,离不开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支持,实际上,促进安全文化的发展,并不是要取代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相反,安全文化的发展必须以强有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为保障,因此整个实施过程是通过组织管理过程和管理控制手段来实现的.

《空管安全文化塑造方案》开始实施后,对实施效果的评价就成为重要的内容,只有不断进行效果评价,才能有效发现目标的合理性、方案的完善性、改进的必要性等方面的问题,实施效果的评价方法与前述的安全文化现状评价方法基本相同。

9.结语

中国民航20世纪50年代确立的“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可以说是空管安全文化的雏形,然而中国民航真正提出安全文化建设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目前空管系统的安全文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暴露的问题之一是“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仅在组织的制度层面得到了充分的落实,部分单位的物质层面有

- 4 -

所体现,而尚未深入到精神层面。问题之二是空管安全文化建设是以“重奖重罚”为其共同特征。实际上多数空管单位是以惩罚为主,试图借助于这种负强化激励,震慑违章行为,营造一种有利于组织安全目标实现的被动或消极文化环境,以使员工的行为被迫符合组织的要求,实践证明这种强化手段所起到的作用并非是永久性的,而且易使员工产生严重的负面心理影响。

要把空管安全文化的发展落到实处,必须用科学的、系统的思路来加强空管安全文化建设,把安全文化看成一个可以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手段,建立使空管安全文化由初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机制。全力研究并推广实施“空管安全文化塑造计划(ATMSCSP)”只是笔者提出的一种思路,面临许多严峻的调查研究任务,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合理规划,稳步推进,以发挥安全文化的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11],将民航事业加速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包随义 加强中国民航安全文化建设 中国民用航空 2002(20):15-18

[2]高 扬 刘汉辉 系统科学与民航安全文化建设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2(3):48-52

[3]GlendonA I,Stanton N A. Perspectives on safety culture.Safety Science 2000,34: 43-72

[4]Schein E H,Organizational culture.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0,45 (2):109-119

[5]毛海峰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化发展的思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2):7-10

[6]宋晓燕 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3

[7]姜玉波 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 经济师 2005(4):138-139

[8]高 云 积极的安全文化是系统安全的基础 中国民用航空 2004(2):34-35

[9]卡尔·劳伦哈根 关于组织特征及其安全影响的评估框架 安全科学监察 2000(8)

[10]刘克安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之我见 中国民用航空 2005(6):69-70

[11]陈国林 毕勇 空管安全新思 空中交通管理 2004(6):10-13

CONSTRUCTING ATM SAFETY FLAT ROOF

SHARPING SPECIAL SAFETY CULTURE ZHENG Wei-guo,ZHANG Hui-feng,LV Ya-dong,,RUAN Jing-kun,YANG Guang,PAN Jing

Air traffic management college CAUC, 300300

Abstract

Safety culture is the integrated reflection of the question of safety production in people’s consciousness and concept.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romoting continuously the Air traffic Management(ATM) safety culture towards higher level,the Air traffic Management Safety Culture Shaping Program (ATMSCSP)should be studied and implemented in the whole ATM system.ATMSCSP is a kind of systemization method and working system for promoting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afety culture.A perfect ATMSCSP includes at least following aspects:①To determine the developing goal of safety culture in ATM;②To establish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index system for assessment of safety culture;③To evaluate

- 5 -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afety culture in ATM by this index system;④.To set up and proof a program for perfecting safety culture in ATM;⑤To train and educate the staff;⑥To Implement the perfection program mentioned above,and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program.All these aspects were discussed in these paper.

Keywords: Safety culture Air traffic Management Safety Culture Shaping Program ATM Safety

- 6 -

以人为本 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真正维护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的人本化管理理念为核心,进一步实施人的情感管理,打造特色企业文化,是**厂的一贯做法。2020年,这个厂表现得尤为突出,以人为本,使这个厂广大员工呈现了勃勃生机并增添了无穷的工作力量。 这个厂共有员工600多人,平均年龄只有32岁,是一个年轻的、可塑性比较强的队伍。这个厂党政领导本着对员工和员工的发展负责的原则,抓住这个特点,齐抓共管,带 头示范,与广大员工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使得这个原本亏损的小厂终于甩掉了亏损的帽子,2020年盈利4600万元。 一、情感管理,“六小”活动心系员工 2020年,这个厂牢固树立以情感人、情感建家的思想,用人本的管理感召人,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用和谐的氛围凝聚人,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从而给员工提供了一个健康、舒适、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营造出了“家”的氛围,真正让员工顺心、舒心、安心, 达到对企业忠心、热心、关心的目的,激发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为厂今年 实现完成工作目标乃至更大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实际工作中,这个厂开展创建了以“六小”为主要内容的“班组情感小家”活动。“六小”,即:小演讲、小文化角、小练兵、小厨房、小药箱、小绿化。小演讲:各基层 单位利用班前会5分钟时间,开展“小演讲”活动,即演讲主题涉及日常生产管理、安全 警示、操作技能和先进经验,等等。在相互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下,创造员工内部 的竞争环境,培养员工系统思维,树立“超越自我”的理念,让员工愿意并主动发挥内心 的最大潜能和动力,从而展示员工的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小文化角:开设小文化角,主 要摆放《中国石油报》、《**石油报》等与生产经营管理有关报纸、专业书籍以及《读者》、《意林》、《家庭医生》等文化知识方面的杂志,建立流动图书库,在各单位轮流 传阅。大力倡导全员学习、终身学习,鼓励自学成才和健康、祥和、温馨的文化氛围,满 足员工的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文化需求。牢固树立“素质决定成败、学习成就未来” 的理念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小文化角”建设作为创建学习型企业、学 习型团队一项重要内容抓好抓实。小练兵:要求在各基层班组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完善,既要考虑生产需要,又要考虑员工的实际承受能力,避免形式化。坚持理论与实践的 技术练兵活动,创造性地做好一线岗位员工培训,树立“学后要有新动力”、“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岗位人才,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小厨房:重点是改善硬件条件,购进名牌冰箱、吸油烟机、厨柜、电磁炉、电饭锅等厨房用品、用具,让一线员工吃上新鲜可口的饭菜,喝上放心的水,树立“科学饮食、营养饮食、健 康饮食”的理念,给员工以家的温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生活需求。小药箱:从关心、关爱员工的角度出发,设置“小药箱”,常备日常药品和医疗用具,建立用药记录,定期补充药品。在配备健身器材的同时,让医生走进班组,举办医护、疾 病预防知识讲座。大力倡导全员健身、健心,树立“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的理念,不仅 要使员工身体健康,更要使员工身心健康。小绿化:因地制宜地组织员工根据班组的具体

国有煤矿企业打造特色安全文化的创新与实践实用版

YF-ED-J322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国有煤矿企业打造特色安全文化的创新与实践实用 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国有煤矿企业打造特色安全文化的创新与实践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国有煤矿企业要构筑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实现矿井长治久安,安全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 要。国有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突出 “以人为本”,强化安全理念的渗透及安全文 化的养成。为此,山东新矿集团华丰煤矿就打 造企业特色安全文化进行了创新与实践,形成 了“尊重生命,重视健康”的特色煤矿安全文 化,推动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三位一体”塑造本质安全型矿工 本质安全型矿工是指职工严格遵守“三大

规程”,做到“三不伤害”。人既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又是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以人为本。实现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是国有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为此,华丰煤矿恪守“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必须实现人的本质安全;实现人的本质安全,重在塑造本质安全型矿工”之理念。依托本质安全型矿工之塑造,强力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之建设。 理念先导提升人。理念先导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具有很强的导向行为,它既可凝聚力量,又可调整人的心态;它决定着企业和职工的安全价值取向,同时对制度的体现和安全环境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在塑造本质安全型矿工中处于核心地位。为此,华丰煤矿在制度、

安全文化建设对安全生产的作用

安全文化建设对安全生产的作用 一、安全文化建设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影响及推动性作用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更是确保社会或企业稳定和谐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从发生的各类事故分析来看,87%以上的事故是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而造成的。再先进的设备,再精准的检测仪器也需要作业人员来操作,因此说,只有加强人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切实提高作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才能有的放矢的防止事故发生。而“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全面的工作,它是围绕人这个中心来做的一项具体工作。安全文化建设是就安全抓安全,以把安全管理做好为出发点开展的一项具体工作。通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可以有效提升职工素养,促进现场工作质量,激发班组这个基础“细胞”活力,推动企业安全稳定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而崭新的课题。企业要构建和谐,首先必须确保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历来是一件大事情,从发生的事故分析,所有事故的发生不外乎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而造成。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建立贴合实际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尤为重要。下面根据实际情况就安全文化建设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影响及推动性作用作简述。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一系列宏观调控、治理整顿、提高。但随着经济的升温,各类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事故总量仍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人的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安全素质不高,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需要。一是部分干部职工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为利益所趋,一些单位突击赶产、超能力生

产,出现了安全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不正常现象;二是安全教育培训不够,教育培训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职工没有真正做到入耳、入心、入脑,对危险源的识别、隐患的辨识、安全自保能力不强,培训机制、内容、方法急需改进和创新;三是安全理念没有真正落实到职工的意识深处,马虎、凑合、不在乎的行为随处可见,图省事、怕麻烦的思想在作怪,缺乏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各工序或工种之间不互相创造条件,甚至留下事故隐患。 (二)安全保障体系和制度不健全。一是规程措施针对性不强、不细致、不全面,贯彻落实的力度不够,使其成为开工护照。超前事故防范不到位,安全隐患和危险源辨识不及时、不具体,事故隐患处理不及时,事故和违章责任追究不能做到从严、从快。二是系统保障缺失,安全装备、安全设施尤其是监测监控系统不完善,造成失灵、失控、失效,不能真正起到安全保护、安全防范的作用。 (三)安全管理沿袭固有模式,改革创新不够,重复性事故发生较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重视事后的总结和整改,忽视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事故发生了,往往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手段,不能系统地采取措施,安全工作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二是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对事故的分析只停留在表面,不深、不细、不严,不能从深层次反映问题的本质,以致同类事故重复发生。三是安全管理方法落后。新的形势下,职工队伍素质的不断变化、价值取向的不同,要求我们更新安全思维方式和安全管理手段,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安全长效机制,促进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二、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生产中作用发挥

论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编号:AQ-WH-02293 ( 安全文化)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论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建 设的重要性 On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论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的 重要性 备注: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 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安全文化主要适用于高技术含量、高风险操作型企业,在能源、电力、化工等行业 内重要性尤为突出。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安全宣传、文艺、法制、管理、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建设和组织措施,是预防企业事故的基础性工程,对保障安全生产生产具有战略性意义。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培养和增强安全文化意识,对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尤其是重大、特大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搞好企业的安全生产,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固然重要,但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更是长久之计。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及员工在生产经营和变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规律和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是企业倡导的、被员工群众认可的群体意识和

行为准则。创建企业安全文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创建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安全与健康、提高广大员工安全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根本途径。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企业文化,营造企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舆论氛围,对推动企业安全管理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它在组织及协调安全管理机制的同时,能创造良好的、安全的作业环境和制定自我约束的管理体系,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规范其作业行为,也能自觉地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减少违章引发的事故,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能使企业生产进入安全高效的良性状态。同时,创建安全文化对职工产生影响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能利用安全思想意识指导安全生产行为。达到安全决策和安全操作的目的。 创建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核心,树立人本观念,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技能、文化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创建企业安全文化中,安全管理必须重视人才的因素,必须强化群体的安全意识,必

专注银行文化创办交流材料:创办特色企业文化-打造优秀银行品牌

银行文化建设交流材料:建设特色企业文化,打造优秀银行品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凝聚力量,文化创造业绩,文化决胜未来,文化铸就行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县支行大力推进特色企业文化建设,增强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努力打造“建设新农村的银行”品牌形象。##年,##县支行被总行授予“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一、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特色企业文化 ##县支行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本行工作实际,加强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道德规范,凝聚团队,激发全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构建“建设新农村银行”特色企业文化。 (一)加强领导,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支行成立企业文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的、长期的重要工作,采取支委会、职工会等形式充分动员,从思想上确立抓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抓科学发展。坚持每年将建设活动纳入年度工作总体规划,明确目标任务,细致部署、稳步实施并认真总结,为深入推进支行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思想保障。 (二)以人为本,打造“建设新农村银行”高素质队伍。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依托人的发展,才能得以发展。支行围绕“人”这一根本因素,大力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充分尊重员工的“成才”愿望,大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支行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员工”活动,坚持每周例会学习制度,组织业务练兵和岗

位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业务技能;采取奖励措施鼓励员工自学并参加学历教育和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考试,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全行职工13人,均已取得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中13人和11人分别持有银行系统信贷、财会专业上岗资格证,12人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9人获得助理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二是充分调动员工的“荣誉”渴望,大力倡导员工争当先进。支行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营造争先进、赶先进的良好风气,促使职工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做出成绩,感受成就,收获荣誉。近年来,支行1人被省分行授予“十一五”期间优秀财务工作者称号,2人被安顺市分行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5人分别被总行、省市分行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被安顺市委市政府授予“粮油清仓查库先进工作者”称号。荣誉的激励,激发了全体员工的进取心和积极性,发挥出团队的力量,有力推进了支行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提高。 二、坚持文化制胜,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县支行深入推进和谐友爱的企业文化建设,坚持文化制胜,营造全行和谐发展环境。 (一)构建和谐有序的民主管理环境。支行积极推进全行民主管理,一是在日常管理中,坚持行务公开,广开言路征求职工意见建议,对征集到的合理化建议认真研究并抓好落实,切实维护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增强了职工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大大促进了全行工作开展。二是充分发扬民主,支行重点工作安排、重大改革方案、绩效考核办法等,均通过职工会议进行讨论,

建塑安全文化建设 打造本质安全煤矿(新编版)

( 安全文化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建塑安全文化建设打造本质安 全煤矿(新编版) Safety 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corporate safety culture is to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safe production in production, life and survival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建塑安全文化建设打造本质安全煤矿(新 编版) 近日,在川煤集团芙蓉红卫煤业公司职工下井前,矿工们举起了右手,站在贴有自己妻儿照片的“安全全家福”橱窗前,在值班队干和班组长的带领下,庄严宣誓:“为了企业的发展,家庭的幸福,我坚决做到:服从管理,规范操作;自保互保,文明上岗;珍爱生命,决不违章。”一句句誓言从职工的心中迸发,表达了职工珍爱生命、服从管理、按章操作、搞好安全生产的信心和决心。事实上,这仅是该矿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取得成果的一个缩影。 为了使广大职工从“要我安全”的思路逐步转换到“我要安全”的意识上来,进而达到“我会安全”的境界,突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这个安全文化主旋律,该公司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以安全文化建设为载体,不断提高广大员工

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取得了一个个显著成效,确保了安全生产健康有序、持续稳定的向前迈进。 学习安全文化建设“三结合”,确保认识到位 川煤集团肖天任董事长在指导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讲话鼓舞了大家,他说,“一是安全文化建设要同‘双基建设’、质量标准化建设等三方面应协调发展,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安排、同步实施。这既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个工作要求。企业文化针对煤矿特色来说,就是安全文化。一个有品位的企业一定有一支有品位的员工队伍,一支有品位的员工队伍一定是陋习少的员工。肖天任强调,在安全上,科技进步要抓,基层、基础、标准化建设要抓,但是,如何把安全文化有机地融入其中,却是一个关键问题。从实践来看,文化建设可以起到经营管理起不到的作用。作为煤矿企业,真正有我们自身特点的文化就是安全文化,只要我们抓好了安全文化建设,川煤集团的文化自然就形成了。二是安全文化建设要同完善制度、执行制度相结合。制度是“要我安全”的被动管理,文化则是引导员工“我要安全”的主动管理。安全文化抓一年两年容易,

城市特色空间的挖掘与塑造

城市特色空间的挖掘与塑造 城市特点系指城市在人的感知层面上差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表征。而在城市建设与设计中,特点重要指与人的视觉相干的城市空间形态、布局构造及景观。城市特点(identity)与城市个性(individuality)、城市整体意象(image)有着亲密的内在关联。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融合在人们的生活中,并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动起着无形的影响,因而文化是城市和建筑之魂。 香榭里舍大街之所以使巴黎成为一座动听的城市,是因为它有着精巧的街道空间、简略明白的街廓和丰盛的街道生活。对于杭州这样一个历史悠远、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而又远景无穷的城市而言,维护、建设和发展若干具有杭州人文特点的街道则尤为主要,因为这是构筑城市文化与特点的一个主要举动。 城市特点街道体现了一种历史的原创性、随机性与丰盛性,随便的空间奥妙精巧而又不失秩序,形成许多有意义的场合和动听的街廓。杭州市南山路作为特定人文环境的体现,其间充斥异域情调的酒吧、闲情优雅的茶吧,充斥创作欲与个性张扬的画廊、雕塑展廊等,这些无疑给了街道特点一个最好的诠释。现以杭州市南山路环境整治设计为例,对在城市改革和城市建设中如何发掘和塑造城市特点空间作些探讨。 1 概况 杭州市南山路整治范畴东起湖滨路,西至万松岭路口,整治设计长度为2300m。南山路北侧、东侧是有名的景致旅游胜地——西湖及沿湖公园,而在南侧有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中国美术学院展览厅等。途径两侧有许多露天酒吧、茶吧、画廊、工艺品展廊等,还有长势良好、蔽日浓荫的法国梧桐。散步在南山路上,能深深体味到其间浓郁的艺术气味与文化气氛。因此,在整治设计中首先把南山路途径性质明白为文化与旅游兼容的城市特点途径。 2 设计定位 整治设计定位首先是“发掘南山路丰盛深厚的文化底蕴,建设文化与旅游兼容的街道,以展现杭州丰盛长久的文化内涵”。南山路是西湖景致名胜区的主要门户,是游客进入西湖的重要途径之一。南山路应当向游人展现杭州长久残暴的历史文化内涵,精美可人的城市环境,使它成为临西湖而得清灵之气、绿树之荫,沿美院而传文化之脉、翰墨之神。 其次应明白南山路是“西湖景致名胜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将西湖精美的自然环境品德和休闲生活感受溶入街道的环境设计中,使南山路成为由西湖自然伸入城市的一条绿轴,一

建设安全文化的目的及意义

建设安全文化的目的及意义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建设安全文化的目的及意义 建设安全文化思想的提出,使人类在实现安全生存和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行动中,又增添了新的策略和方法。安全文化建设除了关注人的知识、技能、意识、思想、观念、态度、道德、伦理、情感等内在素质外,还重视人的行为、安全装置、技术工艺、生产设施和设备、工具材料、环境等外在因素和物态条件。 1.在人类社会的安全策略、思路、规划、对策、办法的具体行为过程中,用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来指导,其意义在于: (1)从安全原理的角度,在“人因”(人的因素)问题的认识上,具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对于预防事故所采取的“人因工程”,在其内涵的深刻性上有新的突破。过去我们认为人的安全素质仅仅是意识、知识和技能,而安全文化理论揭示出人的安全素质还包括伦理、情感、认知、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水平,以及行为准则等。即,安全文化 对人因安全素质内涵的认识具有深刻性的意义。 (2)要建设安全文化,特别是要解决人的基本人文素质的问题,必然要对全社会和全民的参与提出要求。因为人的深层的、基本的安全素质需要从小培养,全民的安全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这就使得对于实施安全对策,实现人类生产、生活、生存的安全目标,必须是全社会、全民族的发动和参与,因此,在人类安全活动参与面的广泛性方面,有了新的扩展。即表现出:从生产领域向生活领域扩展;从产业、工厂、企业向社会、学校、消防、交通、民航等领域扩展;从工人、在职人员 向社会公众、居民、学生等对象扩展。 (3)安全文化建设具有的内涵,既包容安全科学、安全教育、安 第 2 页共 5 页

浅谈南铝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新版)

Advocating a safety culture is to make human life and work safer and healthier under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condition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浅谈南铝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新 版)

浅谈南铝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新版)导语:倡导安全文化的目的是在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条件下,使人类生活、工作地更加安全和健康。而安全和健康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健康的珍惜与重视,并使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安全健康的行为规范要求。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它的定义是:“单位和个人所具有的有关安全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与企业的经营理念、文化价值观和企业的经营成果息息相关。近两年来,南铝下大力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建章立制,加强教育,强化管理,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职工的安全理念和安全素质得到加强。本文结合南铝企业文化建设浅谈一些认识。 一、南铝创建企业安全文化的特点 南铝在创建企业安全文化中,针对企业生产发展实际和行业安全工作特点,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 1、以规范安全行为为主线,建章立制,保障安全 南铝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出发点是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状态。规范性必须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必须要用制度来约束。南铝从健全和完善制度为切入点,制定了企业安全生产所必须的各项安全管理

打造企业文化

如何打造企业文化 你能用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能用钱买到劳动,但你却不能用钱买到热情,你不能用钱买到主动,你不能用钱买到一个人对事业的奉献。而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企业家可以通过企业文化的设置而做到。 实际上,人们进入企业,并不是简单的来挣一份工资,寻找一份收入,而是把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最有价值的生命奉献给了企业。因此,人们实际上是在寻找一种氛围,寻找一种人事环境,寻找一种价值理念,寻找一种能够发挥自己长处的环境。因此,如果不能构筑一个具有共识力和凝聚力的人事环境,就不可能是一种成功的管理模式。 从狭义的文化建设开始 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最重要的体现方式之一,是企业形象策划中最富有魅力的内容之一,公认的企业文化有以下几个内容要素: (1)、企业共同价值观。它有效地制约着一个企业的经营决策、领导风格、员工作风。 (2)、企业礼俗。它是一个企业公认的常用的礼节和仪式,可以起到明确职责和行为规范的作用,可以营造出一个优良的企业内部环境。 (3)、企业英雄人物。他与外界社会公认的英雄人物是有区别的,他主要是体现企业价值观及企业礼俗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员工心目中纹路清晰的的精神支柱。 (4)、企业文化传播网络。指企业通过自己的广播、电视、报刊及“小广播”、“消息灵通人士”,将企业文化及它所引发的一切消息动态及时传达给每一个员工,必要时外界传送。 全员脑力大开发 1、成本很低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花费数千或数万元的奖励金若能带动全公司员工脑力激荡的风气与文化,且做好提案效果的评估与资料库的运用,这些成本是微乎其微的,只有员工积极提出创意,公司才能获得突破性的成长,切不可认为此为员工的份内工作而不予奖励或大幅削减其应得奖金。 2、把你的点子大声说出来 英国的着名企业维京集团是一家年营业收入高达30亿英镑的大企业,企业创始人兼董事长理查德?布兰森建立起一种“把你的点子大声说出来”的创意机制。这种机制包括:该公司所有员工都知道布兰森的电话,员工一有好的构想,就能通过各种渠道让他知晓。每年举办的一次“家宴”,为那些想要贡献创业点子,平时较不易碰到布兰森的员工制造了毛遂自荐的机会,“家宴”为期一周,参加人数多达3500人。集团旗下的每一个企业都有一套可以使员工点子上达的“渠道”。如财务服务机构,常务董事在当地一家餐厅常年预留8个空位子,

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参考文本

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 用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有利于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安全文化建设包括了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 次,把人、机、环境有效地统一协调起来,达到人、机、 环境的和谐。安全文化建设强调制度建设,有利于安全规 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2、有利于弥补生产力 水平不高、技术装备不高存在的缺陷。 工程局目前的安全管理,点多面广、战线长,安全管 理难度大;地质灾害严重,安全威胁大;劳动用工的多样 化,职工素质的参差不齐,安全意识的淡薄,自主保安意 识不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还时有发生;技术装备的相 对落后,安全设施的不完善。这些都必须从解决人的问题 入手,靠人的主动管理来弥补。这就迫切需要提高职工队

伍素质,增强主动管理的安全意识和自律管理的安全观念,以精细严实的管理方式弥补技术装备的内在缺陷,从而有效地解决生产力水平不高、技术装备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3、规范职工安全生产行为,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人不仅是安全管理的主体,而且是安全管理的客体。在安全生产人、机、环境三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同时也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能否做到安全生产关键在人。能否有效地消除事故,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取决于人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取决于职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与情感认同。而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培养、教育和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完全符合安全生产的工作规律。 4、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层次,树立良好的企业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 考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和范畴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或有目的人为塑造的,为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接受和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生产与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及物态的总和。它基于“大安全观”和“大文化观”概念,在安全观方面包括企业安全文化、全民安全文化、家庭安全文化等;在文化观方面既包含精神、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包含行为、环境、物态等实践及物质的内容。它以强调全面提高人的安全素质为核心,以具体的形式、制度和实体为表现载体,以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系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协调管理为任务目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事故、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为目的,在内涵和外延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广泛性。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安全文化包含四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其具体内容为: 企业安全物质文化。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保护职工身心健康与安全的工具、设施、材料、工艺、仪器仪表、护品护具等安全器物。例如,防毒器具、护头帽盔,防静电、防辐射的特制套装等个体防护用品护具;各类超限自动保护、引爆装置等安全设备装置;阻燃、隔声、隔热、防毒、防辐射、防电磁材料及其检测仪器,本质安全型防爆器件、光电报警器件、热敏控温器件、毒物敏感显示等安全防护器材、器件及仪表;有害气体报警仪、瓦斯检测器等各种预警预报装置。

企业安全制度文化。指企业为了保障生产及经营活动过程中,人、物和环境的安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和完善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防范措施、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管理责任制,以及其他涉及安全的厂规、厂纪等。另外,也包括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及有关的安全卫生技术标准。它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运作保障机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科学性、原则性、规范性和时代性特点,是企业安全精神文化物化的体现和结果,是物质文和精神文化遗传、涵化和优化的实用安全文化。它体现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规的贯彻执行;企业自身的安全制度和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 企业安全精神文化。包括企业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思维方法、安全生产经营活动心理素质;安全生产经营活动心态与环境、企业安全风貌、企业安全形象、企业安全科技水平、企业安全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的机制、安全文明氛围;安全文学、艺术;安全自然科学、安全社会科学等。从本质上看,企业安全精神文化是企业员工安全文明生产、经营活动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的综合表现,是员工对安全认知能力与辩识结果的真实体现,是员工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心理和思维的产物。企业安全精神文化,反映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对安全法规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执行的态度和自觉性上;反映在企业的安全形象的塑造、安全目标的追求和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反映在安全生产的全过程中,保障安全操作和产品安全的安全质量上;反映在自觉学习安全技能、对自救互助应急训练的热情、对企业安全承诺以及承担维护安全的义务和行动上。

如何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如何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作者:张杰 来源:《山东青年》2020年第05期 在美丽的天山脚下,在茫茫的戈壁滩中,坐落着一座现代化大型煤矿——巴里坤银鑫矿业投资有限公司黑眼泉煤矿,她被誉为巴里坤戈壁滩上的明珠。矿于2009年9月开工建设,2011年8月由新疆龙煤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股权收构形成了由国有控股、民企、自然人组成的“股权多元化企业”,设计年产120万吨,配套180万吨的洗煤厂。经过龙煤人几年的不懈奋斗,现如今,建设成单产单进高、人均工效高、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好的现代化矿井,为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自2018年4月以来,矿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初步探索和实践,从四个层面进行创建,初步取得一定成效,感受到做为边远创业企业,员工渴望文化生活,企业需要文化引领,更感受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能迸发出强大的有形或无形的力量推动企业发展,同时也感受到创建企业文化并非一朝一夕之力,需要久久为功。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找差距,抓落实的总体要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用辩证思维,反思自己,反思工作,反思不足。先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调研,提出下步工作思路和推进措施。 一、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矿围绕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进行创建。 一是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精神文化即核心文化,最集中体现企业的创业精神。黑眼泉煤矿于2009年9月开工建设,仅用23个月时间,建井之初,“天当房,地当床,抱着锹镐睡月亮”、“戈壁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石头跑,四季穿皮袄”真实写照出创业艰难和精神。我们传承并提炼出“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企业精神和“诚信、创新、绿色、安全、高效”企业核心理念。并以问题为导向,先后提炼关于企业愿景目标、安全目标、经营管理以及用人、执行、学习等十七条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并在实际工作中倡导与实践。 二是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围绕精细化、规范化、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的目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内部市场化运行机制,构建了“12358”特色管理模式,推进内部市场化管理,编制《企业文化手册》、《安全文化手册》手册,制定干部职工“十不准”规定,提出“五型”班子建设,制定领导班子“八项承诺”,用制度文化引领和约束干部职工行为,提升管理行为,规范内部管理,使企业文化理念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煤矿安全文化长廊

××煤矿安全文化长廊 牌板(1-8): 一、主导思想篇 1:“六六”管理模式 安全工作六大支撑体系和“66”理念 1、以矿长为第一责任者的安全管理支撑体系 安全管理理念———“六个一切”: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重于一切、安全压倒一切、一切为了安全、一切服务安全、一切服从安全。 2、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者的宣传教育支撑体系 宣传教育理念———“六个改变”:教育改变思想、教育改变心智、教育改变觉悟、教育改变行为、教育改变能力、教育改变人生。 3、以总工程师为第一责任者的技术保安支撑体系 技术保安理念———“六个精心”:精心规划、精心研发、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把关、精心考核。 4、以安监处长为第一责任者的监督检查支撑体系 安全监督理念———“六个从严”:贵在从严、难在从严、成在从严、从严管干部、从严管过程、从严管小事。 5、以分管书记为第一责任者的群抓群管支撑体系 群监工作理念———“六个经常”:常吹枕边风、常念安全经、常问安全事、常出安全计、常解职工难、常暖职工心。 6、以职工个人为第一责任者的岗位行为支撑体系 岗位行为理念———“六个不准”: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不违犯纪律、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2:安全生产“十个必须、十个坚持” 一是必须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不安全不生产的方针不动摇。 二是必须牢固树立安全超前预防的思想,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抽后

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20字”方针。 三是必须牢固树立重装备、高可靠性、自动化、用人少的思想,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重在管理,重在培训的理念。 四是必须大搞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坚持强化区队、班组管理,提高基层执行力、战斗力,打牢基础、夯实基层。 五是必须牢固树立全面精细化、准军事化管理的思想,坚持全过程、全方位、标准化、程序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 六是必须牢固树立“谁分管、谁负责、谁落实”的思想,坚持把安全领导分工责任制、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岗位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 七是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小问题是隐患,隐患就是事故的思想境界,坚持做到安全生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 八是必须牢固树立“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安全是“天字号”大事的思想,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九是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教育经常化的思想,坚持天天、月月、年年抓安全教育不放松。 十是必须牢固树立从严治矿、依法治矿的思想,坚持以铁手腕、铁面孔、铁心肠“三铁”精神抓安全,严制度、严管理、严检查、严考核、严处理。 3: 矿长安全寄语 4: 党委书记安全寄语 5:核心理念 我为安全安全为我 薄煤层矿井生产条件差、环节多、用人多、安全管理难度大,要想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必须依赖于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打造以“我”为核心的安全理念。通过安全文化核心理念的教育和灌输,使职工真正明白自己就

塑造特色文化 丰富城市内涵

塑造特色文化丰富城市内涵 一座现代城市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实力,二是魅力。魅力也就是文化,或称软实力。九龙坡区作为重庆市主城工业大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为了塑造区域特色文化,深挖城市文化内涵,学习借鉴杭州、上海等地做法,需要打造具有九龙坡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丰富城市内涵,这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形势的需要。 一、我区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杭州重视文化建设是由这座城市的基因、自然禀赋、发展目标、发展阶段等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离开了文化,杭州就丧失了“立城之本”。对杭州来说,抓文化就是抓科学发展,就是抓核心竞争力,就是抓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就是抓城市发展的未来。历届杭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在具体做法上,他们深入实施“软实力提升”战略,发挥和整合文化资源优势,切实抓好文化发展规划编制、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艺精品创作、文化扶持政策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等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不断提升杭州文化建设的水平。。长期坚持“文化为魂”,注重文化建设,努力建设文化名城,把杭州建设成为一座先进文化渗透于血液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高素质城市。在大众化、通俗化上下更大的决心、做更多的文章,使杭州的文化建设既体现高端性,又体现群众性,既能创作精品名品,又能产生大众作品。 近年来国家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九龙坡区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

在新形势面前,九龙坡区特色文化目前还存在着体制不适应发展要求,特色文化事业的公共功能与市场功能定位不清,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缺乏总体规划,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市场主体培育不够;文化资源整合与开发力度不够,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缺乏高素质的特色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等主要问题。这主要表现在:1.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当代高新技术发展对特色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引发了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文化艺术形式和生产方式空前多样,文化管理方式和流通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面临着如何创新发展、获得新的文化生命的挑战。 2.周边区县特色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区特色文化的发展形成巨大压力。周边各区(县)近年来都在利用区域内较好的特色文化资源和人文环境,大力实施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且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对九龙坡区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构成了较大压力。 3.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九龙坡区经济的发展要求特色文化事业发展必须适应现有的增长模式,实现文化事业的跨越式增长。 二、塑造特色文化是丰富城市内涵的主要途径 一个城市的特色文化,是城市内涵的主要内容,是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突出表现,是城市的灵魂和支撑。塑造特色文化,就是要深入挖掘城市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并打造出精品和亮点,让其充分展现该城市特有的文化渊源,做到在继承中扬弃、在扬弃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精品和亮点既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广阔的包容性、延伸性和现实性,从而赋予其旺盛的生命力,最终升

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233 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通 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电力安全文化的历史传承 电力工业作为公用事业、基础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电力工业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关联性和规模性。电力的生产、输送和消费都是通过电力网络同时完成的,电力企业采用大量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设备,以实现发、输、售、用各环节的相互紧密配合,比例协调统一地进行。而电力行业的五大特性,即实时性、系统性、科技性、高危性和社会性等属性决定了电力系统必须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长期以来,安全生产在电力行业中始终处于突出、重要的基础地位,为做好电力安全生产,电力企业不断进行摸索、创新、实践。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电力工业以行政管理为主,安全生产主要围绕防止发生人身、设备、电网事故三个方面展开,建立了以“两票三制”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上世纪九十年代,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由

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新版)

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新版) Safety culture is to establish a safe, reliable, harmonious and coordinated environment and a safety system for matching opera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250

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新版)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的沉淀,是企业员工内在的思想与外在的行动和物质表现的统一。企业安全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 1、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对安全生产的导向作用。 企业安全生产决策者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和文化气氛下进行的。它不仅取决于企业领导及领导层的观念和作风,而且还取决于整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气氛。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文化可为企业安全生产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气氛。 2、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对安全生产的激励作用。 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可以形成强烈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越能认识行为的意义,就越能产

生行为的推动力。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生产精神就是一把员工自我激励的标尺,他们通过自己对照行为,找出差距,可以产生改进工作的驱动力,同时企业内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 3、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起凝聚、协调和控制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系统管理理论告诉我们,组织起来的集体具有比分散个体大得多的力量,但是集体力量的大小又取决于该组织的凝聚力,取决于该组织内部的协调状况及控制能力。组织的凝聚力、协调和控制能力可以通过制度、纪律等刚性连接件产生。但制度、纪律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难以适应复杂多变及个人作业的管理要求。而积极向上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是一种内部粘结剂,是人们意识的一部分,就可以使员工自觉地行动,达到自我控制和自我协调。 二、建立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的必然性 1、新形势下安全生产要求的重大举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