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练习题

初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练习题

引路教育

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五四’’运动B太阳升向天空C心情激动D铁生锈了

2,如图所示的烟和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起想右运动B甲乙两车一起向左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3,坐在甲飞机中的某人,在窗口看见大地向飞机迎面冲来,同时看见乙飞机朝甲飞机反向离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飞机正向地面俯冲B乙飞机一定在做上升运动

C乙飞机可能和甲飞机同向运动D乙飞机可能静止不动

4,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先后离开车站向东行驶,甲车速度最大,乙和丙速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都向东行驶 B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和丙都向西行驶C以乙车位参照物,甲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D以丙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甲车向东行驶

5,红孩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红孩看到绿妹逐渐先后退,而绿妹对着远去的汽车道别。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红孩看到“后退的绿妹”,他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汽车地面B地面汽车C汽车汽车D地面地面

6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他们相对于运动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他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汽车在赛道上行驶时,他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空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他们是相对静止的

7下列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熟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B种下的树长高了C种子发芽D果园里开的鲜花发出香味

8甲乙两个人并排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手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相对乙是运动的B甲相对乙是静止的C甲相对楼层是静止的D甲相对上一级扶梯上站着的人是运动的

9.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 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扫过夜空

B 正在下落的雨点的运动

C 爱国卫生运动

D 嫦娥一号卫星绕月正常飞行

10.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 船舱B河水 C 迎面驶来的船 D 河岸上的树木

11,下列关于参照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物体时静止还是运动的,跟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B 参照物是一些不动的物体

C 不选择参照物就无法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D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12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油机在空中给收油机加油时,他们是相对运动的

B 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他们是相对运动的

C 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他们是相对静止的

D 天空一号与神州八号对接成功时,他们是相对静止的

曲线运动经典例题

《曲线运动》经典例题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曲线运动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D. 变加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解析】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曲线的切线方向,一定是变化的,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变速运动可能是速度的方向不变而大小变化,则可能是直线运动。当物体受到的合力是大小、方向不变的恒力时,物体做匀变速运动,但力的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这时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做变加速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可能大小不变,但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这时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2、质点在三个恒力F1、F2、F3的共同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若突然撤去F1,而保持F2、F3不变,则质点(A) A.一定做匀变速运动B.一定做直线运动 C.一定做非匀变速运动D.一定做曲线运动 【解析】质点在恒力作用下产生恒定的加速度,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由题意可知,当突然撤去F1而保持F2、F3不变时,质点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1,方向与F1相反,故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在撤去F1之前,质点保持平衡,有两种可能:一是质点处于静止状态,则撤去F1后,它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二是质点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撤去F1后,质点可能做直线运动(条件是F1的方向和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也可能做曲线运动(条件是F1的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3、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分运动的速度大 B.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 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D. 合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不一定相等 【解析】根据速度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速度的大小是在两分速度的和与两分速度的差之间,故合速度不一定比分速度大。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否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决定于两初速度的合速度方向是否与合加速度方向在一直线上。如果在一直线上,合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反之,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根据运动的同时性,合运动的两个分运动是同时的。 4、质量m=0.2kg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其分速度v x和v y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求: (1)物体所受的合力。 (2)物体的初速度。 (3)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 (4)4s末物体的速度和位移。 【解析】根据分速度v x和v y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可知,物体在x 轴上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在y轴上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 运动。从两图线中求出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分量,然后再合成。 (1) 由图象可知,物体在x轴上分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x=1m/s2,在y轴上分运动的加速度为0,故物体的合加速度大小为a=1m/s2,方向沿x轴的正方向。则物体所受的合力 F=ma=0.2×1N=0.2N,方向沿x轴的正方向。 (2) 由图象知,可得两分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 v x0=0,v y0=4m/s,故物体的初速度

大学物理章试卷试题库质点运动学.doc

《大学物理》试题库管理系统内容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题号: 01001第01章题型:选择题难易程度:容易 试题 :下列那一个物理量是被称为质点的运动方程(). A. 位置矢量 B. 位移 C. 速度 D. 加速度答案 : A 2 题号: 01002 第 01 章题型:选择题难易程度:适中 试题 : 某物体作单向直线运动,它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后,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1 10m s 1 , v2 15m s 1 .则在全过程中该物体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A. 12m 1 B. 1 C. 1 D. 13.75m s 1 s 12.5m s 11.75m s 答案 : A 3 题号: 01003 第 01 章题型:选择题难易程度:适中 试题 : 在相对地面静止的坐标系内,A、 B两船都以 2m s 1的速率匀速行驶,A船沿x 轴正向, B船沿 y 轴正向.今在 A船上设置与静止坐标系方向相同的坐标系(x, y 方向的单位矢量用 i , j 表示),那么在A船上看, B 船的速度(以m s 1 为单位)为(). A. 2i 2 j B. 2i 2 j C. 2i 2 j D. 2i 2 j 答案 : A 4 题号: 01004 第 01 章题型:选择题难易程度:较难 试题 : 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r (At Bt 2 ) cos i ( At Bt 2 ) sin j ,其中A, B, 均为常 量,且 A 0,B 0,则质点的运动为( A. 匀加速直线运动 ). B. 匀减速直线运动 C. 圆周运动 D. 一般的平面曲线运动 答案 : A 5 题号:01005 第 01 章题型:选择题难易程度:适中 试题 :某质点的速度为v 2i 8 t j ,已知t 0 时它过点(3,-7 ),则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A. (2t 3)i (4t 2 7 ) j B. 2t i 2 4t j C. 8 j D.不能确定 答案 : A 6题号: 01006第01章题型:选择题难易程度:较难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复杂的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都包含着自身特殊的矛盾,从而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的表现是什么? 第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还是彼此孤立的。辩证法用联系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第二,世界是运动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动的。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一切事物、现象是静止不动的,即使有运动也只是数量的增减或位置的变化。第三,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辩证法要求用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行而上学则用片面的观点看待问题,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第四,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即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是事物发展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 2、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次,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再次,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 者的关系。 答:(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 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 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 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现三种形 式。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 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 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 理性认识是深刻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 全体和本质。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 推理三种形式。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 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 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 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 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 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为: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一方面, 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任何感性认识 都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是 用概念、判断等理性形式表达的,另一 方面,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理 性认识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如果没 有大量的感性材料,理性认识就无法进 行抽象和概括。 简述唯物辩证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 统一: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 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 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 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 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 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 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 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紧密相联的, 两点是重点中的两点,决不是均衡论; 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决不是一点论。 因此离开两点谈重点是一点论,离开重 点谈两点是均衡论,这都是错误的,我 们要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 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 点和主流。 ①“两点论”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 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 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 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 方面。 ②“重点论”就是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 过程时,要着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 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 要方面。 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的。 唯物辩证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 统一。 简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实践在认识 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 对认识(理论)的决定作用表现为以下 四个方面: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 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 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认识反作用 于实践:(1)反作用的表现:认识(理 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反作 用的性质:①科学认识(理论)指导 实践取得成功;②错误认识(理论) 把实践引向失败。3、实践和认识的辩 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反对错误:① 经验主义: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②教 条主义:轻视、脱离实践。(2)学习、 掌握科学理论具有重大意义:①邓小 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是当代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发展的新阶段。②学习、掌握邓小平 理论的意义: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 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是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 证;是批判和防止各种错误的思想武器; 关系到我们事业的成败。 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认 识论的共同点和根本区别1它把科学 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全部 认识论的基础,指明认识是主体通过实 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克服了旧唯物主 义否认实践作用,把人的认识生物化、 自然化的缺陷,即离开入的社会性、离 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⑵、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 说明了人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克服了旧唯物主 义把认识直观化、凝固化、片面化的形 而上学的缺陷。 ⑶、由上面可知,和旧唯物主义相比, 它是彻底的科学的反映论。它以实践观 和辩证法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 观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的狭义性、机 械性、直观性、被动性的缺陷。 简述真理与谬论的关系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此 为相对真理任何时期的真理都是相对 真理只是因为社会文明进步而无限接 近绝对真理马克思主义是相对真理但 是它具有着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 大意义它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导 人们的生产劳动实践实事求是、解放思 想和与时俱进就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做法就是谬误必 须杜绝而不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并运用于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建设之中的话必然会走资本主 义原始积累的老路必然会产生人剥削 人的剥削阶级的资产阶级社会必然会 让历史产生倒退,那就是大大的谬误

运动和静止的导学案

§1.1:运动和静止导学案 学习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4、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学习流程: 导入: 1、在同学们眼里,我们周围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你是把什么物体作为标准才得出的结论? 2、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在身后运动。司机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 3、乘坐在公共汽车上时,看路边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觉得它们都在向后退。再看看同车的乘客都觉得他们没有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上面看似矛盾的情景,在我们学了这节课后,你就能明白了。 自学一:阅读课本“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并完成检测题: 1、物理学中把物体叫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现象。如:火车在轨道上行驶、人造卫星绕地球转动,都是机械运动。请你再举三个例子:、、 自学二:阅读课本“参照物”,知道参照物的概念,并完成检测题: 1、P25如图所示,讨论: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1)司机看到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2)男孩看到乘客运动得很快,他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2、参照物的定义: 3、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 4、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 ____. 5、看课本图1-1-6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说它们是运动的或静止的,你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1)、卡车和联合收割机: ①卡车是运动的,参照物是,②卡车是静止的,参照物是 ③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参照物是,④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参照物是 (2)、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 ①受油机是运动的,参照物是,②受油机是静止的,参照物是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经典题型总结-(1)word版本

专题 曲线运动 一、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题型总结】 1.合力与轨迹的关系 如图所示为一个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质点的轨迹示意图,已知在B 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相互垂直,且质点的运动方向是从A 到E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D 点的速率比C 点的速率大 B .A 点的加速度与速度的夹角小于90° C .A 点的加速度比D 点的加速度大 D .从A 到D 加速度与速度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 2.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例:一人骑自行车向东行驶,当车速为4m /s 时,他感到风从正南方向吹来,当车速增加到7m /s 时。他感到风从东南方向(东偏南45o)吹来,则风对地的速度大小为( ) A. 7m/s B. 6m /s C. 5m /s D. 4 m /s 3.绳(杆)拉物类问题 例:如图所示,重物M 沿竖直杆下滑,并通过绳带动小车m 沿斜面升高.问:当滑轮右侧的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且重物下滑的速率为v 时,小车的速度为多少? 练习1:一根绕过定滑轮的长绳吊起一重物B ,如图所示,设汽车和重物的速度的大小分别为B A v v ,,则( ) A 、 B A v v = B 、B A v v ? C 、B A v v ? D 、重物B 的速度逐渐增大 4.渡河问题 例1: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v 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 2,战士救人的地点A 离岸边最近处O 的距离为d ,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 点的距离为( ) 例2:某人横渡一河流,船划行速度和水流动速度一定,此人过河最短时间为了T 1;若此船用最短的位移过河,则需时间为T 2,若船速大于水速,则船速与水速之比为( ) (A) (B) (C) (D) 【巩固练习】 1、 一个劈形物体M ,各面都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上表面放一个 光滑小球m ,劈形物体由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m

质点运动学考试题及答案

质点运动学考试题及答案 1 -1 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 ,速度为v ,速率为v,t 至(t +Δt )时间内的位移为Δr , 路程为Δs ,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Δr ( 或称Δ|r |),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1)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Δr |= Δs = Δr (B)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s ≠ d r (C) |Δr |≠ Δr ≠ Δs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D)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2)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v |= v ,|v |= v (B) |v |≠v ,|v |≠ v (C) |v |= v ,|v |≠ v (D) |v |≠v ,|v |= v 分析与解 (1) 质点在t 至(t +Δt )时间内沿曲线从P 点运动到P ′点,各量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路程Δs =PP ′, 位移大小|Δr |=PP ′,而Δr =|r |-|r |表示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三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Δt →0 时,点P ′无限趋近P 点,则有|d r |=d s ,但却不等于d r .故选(B). (2) 由于|Δr |≠Δs ,故t s t ΔΔΔΔ≠r ,即|v |≠v . 但由于|d r |=d s ,故t s t d d d d =r ,即|v |=v .由此可见,应选(C). 1 -2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 (x,y )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曲线运动典型例题

一、选择题 1、一石英钟的分针和时针的长度之比为 3:2,均可看作是匀速转动,则()A.分针和时针转一圈的时间之比为 1:60 B.分针和时针的针尖转动的线速度之比为 40:1 C.分针和时针转动的角速度之比为 12:1 D.分针和时针转动的周期之比为 1:6 2、有一种杂技表演叫“飞车走壁”,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沿圆台形表演台的内侧壁高速行驶,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中虚线圆表示摩托车的行驶轨迹,轨迹离地面的高度为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越高,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将越大 B.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将越大 C.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越大 D.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将越大 3、A、B两小球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A球的轨道半径是B球的轨道半径的2倍,A的转速为30 r/min,B的转速为 r/min,则两球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A.1:1 B.6:1 C.4:1 D.2:1 4、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用长度不等的细线拴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并在空中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a、b两小球具有相同的 A.角速度 B.线速度 C.向心力 D.向心加速度 5、关于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平抛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不均匀的 C.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不变的圆周运动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做功不为零 6、在水平面上转弯的摩托车,如图所示,提供向心力是 A.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 B.静摩擦力C.滑动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牵引力的合力

7、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板上放一个物体,使水平板和物体一起在竖直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ab为水平直径,cd为竖直直径,在运动过程中木板始终保持水平,物块相对木板始终静止,则() A.物块始终受到三个力作用B.只有在a、b、c、d 四点,物块受到合外力才指向圆心 C.从a到b,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D.从b到a,物块处于失重状态 8、如图所示,拖拉机后轮的半径是前轮半径的两倍,A和B是前轮和后轮边缘上的点,若车行进时轮与路面没有滑动,则) A. 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 B.前轮和后轮的角速度之比为2:1 C.两轮转动的周期相等 D. A点和B点的向心加速度相等 9、用一根细线一端系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一光滑锥顶上,如图所示,设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线的张力为T,则T随ω2变化的图象是( )

运动与静止 导学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导学案 学生姓名:_________ 成绩等次:____ 29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一、运动与静止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3.会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4.知道机械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课堂导学] 一、参照物与机械运动 自学课本58—60页内容,完成 1.宇宙间一切物体都在______,______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做_____,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做_____,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改变了,我们就说它是______,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_____. 3.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_________,通常简称为______ 4.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一般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性。 为了方便,通常选_____或相当于地面静止的物体做参照物. 5.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一般步骤:首先选取________,然后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_____改变。 二、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自学课本61页内容,完成 物体运动过程中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________,经过的路线是曲 线的运动叫做________. [课堂导练] 1.整个宇宙都是由______的物质组成的,绝对______的物体是没有的,平常我们所说的运动或静止是______的,物理学中把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2.坐在行驶的轮船内的乘客说岸边的树木向后运动,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岸边的人则说轮船在飞速前进,则岸边的人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 3.传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伸手抓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德国子弹,此时子弹相对于______是运动的,相对于_________是静止的. 4.以地球为参照物,地球的同步卫星是______的,太阳是______的。飞机在空中飞行,受油机想让加油机给它加油,它们的飞行方向必须______,快慢也应该______,让二者处于____________状态。 5.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模拟空中飞行情况。此时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飞机 B.模拟气流 C.地面 D.他本人 6.下列各类现象与相对静止无关的是 ( ) (1)跑着给长跑运动员递饮料 (2)彩云追月 (3)太阳从西边落下 (4)如影随形 (5)空中加油 A.(1)(2)(3) B.(2)(3)(4) C.(1)(4)(5) D.(2)(3) *7.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诗中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 A. 帆船 河岸 B 河岸 帆船 C. 青山 太阳 D. 青山 划船的人 *8.一小说中写到:“一阵大风,将院内的一口井吹到了篱笆之外”.这句话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井 B.地面 C.院子 D.篱笆 *9.据报道,某地的一幢高楼正在施工,天气突变,一片乌云飞快的飘过高楼上空.突然有人惊叫“楼要倒了!”结果引起邻近大批人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 ( )

大学物理-质点运动学-习题及答案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习题及答案 1.|r ?|与r ? 有无不同?t d d r 和dr dt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dv dt 有无不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 |r ?|与r ? 不同. |r ?|表示质点运动位移的大小,而r ?则表示质点运动时其径向长度的增量;t d d r 和dr dt 不同. t d d r 表示质点运动速度的大小,而dr dt 则表示质点运动速度的径向分量;t d d v 和dv dt 不同. t d d v 表示质点运动加速度的大小, 而dv dt 则表示质点运动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2.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置矢量是否一定方向不变?质点位置矢量方向不变,质点是否一定做直线运动? 解: 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置矢量方向可以改变;质点位置矢量方向不变,质点一定做直线运动. 3.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是否都恒定不变?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是否总是指向圆心,为什么? 解: 由于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总是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因此,其速度和加速度不是恒定不变的;只有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总是指向圆心,故一般来讲,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不一定指向圆心. 4.一物体做直线运动,运动方程为23 62x t t =-,式中各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求:(1)第二秒的平均速度(2)第三秒末的速度;(3)第一秒末的加速度;(4)物体运动的类型。 解: 由于: 23 2621261212x(t )t t dx v(t )t t dt dv a(t )t dt =-==-==- 所以:(1)第二秒的平均速度: 1(2)(1)4()21 x x v ms --==- (2)第三秒末的速度: 21(3)1236318()v ms -=?-?=- (3)第一秒末的加速度: 2 (1)121210()a ms -=-?= (4)物体运动的类型为变速直线运动。 5.一质点运动方程的表达式为2105(t t t =+r i j ),式中的,t r 分别以m,s 为单位,试求;(1)质点 的速度和加速度;(2)质点的轨迹方程。 解: (1)质点的速度: 205dr v ti j dt ==+

《运动与静止》说课稿子子

《运动与静止》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来自市第二中学,我叫徐希坤。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运动与静止》。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五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北师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中的第一节课,容包括参照物、机械运动和对机械运动的分类三部分容。 “运动与静止”这一节课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地影响运动、运动和力、机械能的学习,因而理解本节课的容对后面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的作用。 2、教材的容:机械运动是最普遍、最简单的运动,学生也最熟悉,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已学过计算速度和路程等问题,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初中物理从学习简单运动开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逐步展开物理学习。 本节要研究的“运动”只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机械运动。教材引用大量的机械运动的事例,表明机械运动是普遍存在的。为了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材列举了乘客坐在行驶列车上的例子、介绍了“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介绍了参照物的概念,教师还可以通过运输机给战斗机加油、宇宙飞船与空间站对接等事例介绍参照物的概念。本节教材最后介绍了机械运动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物体运动描述的核心是选择参照物。对参照物的学习,应让学生观察录像片段或动画,设计物理情景,交流生活中的体会,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学习参

照物概念,学会描述机械运动。 描述物体运动和运动分类这部分容的学习,教师要通过设计学生能参与和活动,提出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学习本节课容。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及本节课教材的作用和地位,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容。我从以三个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类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机械运动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列举运动相对性在生活、科技、电影、文学等方面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通过对参照物的选取不同来启发学生:看待事物应从各个角度分析。 2、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对本节课教材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而要求一名八年级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也就是从学生对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中意识到其中所包含的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这种能力,超出了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因此我把它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这节课的知识点与生活联系紧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述,多总结。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创设情境,分组探究,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经典分类例题

第五章曲线运动经典分类例题 §5.1 曲线运动基础 一、知识讲解 二、【典型例题】 知识点1、力和运动的关系 1、曲线运动的定义: 2、合外力决定运动的速度: 】 3、合外力和速度是否共线决定运动的轨迹: 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习题 1、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在时刻变化 ) B、速度的大小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方向不一定发生变化 C、速度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大小不一定发生变化 D、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作直线运动 C、物体在变力或恒力作用下都有可能作曲线运动 D、物体在变力或恒力作用下都可能作直线运动 ^ 3、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上:() A.物体做曲线运动,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物体做匀速运动,一定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C.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D.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4、下列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率不变的曲线运动是没有加速度的 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C、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D、曲线运动一定有加速度,且一定是匀加速曲线运动; 5、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关系,正确说法是:() A、相同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B、成锐角时物体做加速曲线运动 C、成钝角时物体做加速曲线运动 D、如果一垂直,物体则做速率不变的曲线运动6.某质点作曲线运动时:() A.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该点曲线的切线方向 B.在任意时间内位移的大小总是大于路程

01质点运动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一 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一物体若具有恒定的速率,则没有变化的速度 B. 一物体具有恒定的速度,但仍有变化的速率 C. 一物体具有恒定的加速度,则其速度不可能为零 D. 一物体具有沿x 轴正方向的加速度,其速度有可能沿x 轴的负方向 解:答案是D 。 2. 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方程为x =3t -5t 3 + 6 (SI),则该质点作 (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解:答案是D 3. 如图示,路灯距地面高为H ,行人身高为h ,若人以匀速v 背向路灯行走,则人头影子移动的速度u 为( ) A. v H h H - B. v h H H - C. v H h D. v h H 解:答案是B 。 设人头影子到灯杆的距离为x ,则 H h x s x =-,s h H H x -=, v h H H t s h H H t x u -=-== d d d d 所以答案是B 。 4. 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j i r )()(t y t x +=,其中t 1时刻的位矢为j i r )()(111t y t x +=。问质点在t 1时刻的速率是 ( ) A. d d 1t r B. d d 1t r C. 1 d d t t t =r D. 1 22)d d ()d d ( t t t y t x =+ 解 根据速率的概念,它等于速度矢量的模。 本题答案为D 。 5. 一物体从某一确定高度以v 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v t ,那么它的运动时间是 ( ) A. g 0 v v -t B. g 20v v -t C. g 2 02v v -t D. g 22 02v v -t 解:答案是C 。 灯 s 选择题3图

②、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②、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刚才我们讲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这就说明了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但是,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运动的绝对性时,并不否认物质在其合乎规律的运动过程中也有某种静止的状态,有某种稳定的形式。不过,这只是在物质运动过程中的静止或稳定,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因而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我国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船山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就猜测到了在静止中有着运动的道理。 什么是静止?所谓静止,就是指物体在一定范围内的相对稳定性,它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态,是物体的一种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矛盾均衡状态。 相对静止主要表现为如下两种情形:(1)指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就是说,从一定的参考系来看,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保持一定的平衡,或者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这种情况的实质是没有发生机械运动,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而可以看作是静止的。 (2)某个事物还处在量变过程中,它保持着自身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某一事物仍是某一事物。 为什么还要承认相对静止? 第一:相对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是区分事物的基础。物质世界并不是单纯的,它分为多种具体的形态,千差万别。物质的多样性固然是由物质的永恒的运动而产生的,却只有在物质的相对静止中才能显示出来。所以如果没有相对静止,一切瞬息万变,事物的多样性、差别性就显现不出来,人就不能认识事物。没有相对静止的状态,就没有物质的分化,世界只是混沌一团。 第二:相对静止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事物的发展、质变是建立在量变基础上的,事物的量变状态就是一种静止状态。如果说,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的话,那么同样可以说没有静止没有质变。由于有相对静止,新质才能够巩固和完善起来,事物才能够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比如生物的品种不断进化,这是运动,是绝对的。生物同时有遗传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相对静止。如果没有这种相对静止的遗传性,生物在新条件下产生的任何优良性状都不能巩固下来,一胎一个样,每茬不相同,甚至稻子长出苹果,一切都乱七八糟地变,哪里还有生物的进化呢?所以说,相对静止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事物的相对静止,是测量运动的一个尺度。运动从静止中获得自身规定和衡量尺度。 我们谈到任何一个事物任何一种形式的运动,其基本前提是,这个事物还是这个事物,这种运动形式还是这种运动形式,即它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中;离开相

《运动与静止》教案

镇巴县中小学(幼儿园) 课题 第一节 运动与静止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4.知道什么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过 程 与 方 法 1.通过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体验运动的相对性。 2.在观察和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通过对具体现象的认识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引导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机械运动,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判断。 教学难点 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选择。 教学准备 文本、图片和视频资料;自制PPT 课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镇巴县中小学(幼儿园) 教 学 活 动 流 程 设 计 修订与补充 _ huoyejiaoan _ 续页1 1 _ 活 页 教 案 _ huoyejiaoa _ 首 页 _ 活 页 教 案

一、引入新课 问题导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有一个小虫似的东西在身边蠕动,他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原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为什么飞行员能抓住飞行的子弹?可能吗?让学生在惊奇中讨论事件发生的原因,激起学习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1.什么是机械运动? 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物理学里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随时间的改变叫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看看你的导学案,是这样吗?) 2.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 对于回答中所举机械运动实例,教师要明确指出是哪个物体相对什么物体有位置的改变。 组织同学思考并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答:比赛中的运动员、列车、人造卫星、银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问:铁轨、地球上的树木、高山,我们教室中的课桌和椅子是运动的吗? 答:它们都在跟随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 小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板书:1.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随时间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观看一段视频) 3. 参照物 (1)组织学生看课本第59页图3-1,讨论:刘东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小结: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列车中的刘东,他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列车、刘东都在做机械运动。但是部分同学所说刘东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因为他们在研究刘东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经典习题30道-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2015春?苏州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个物体,若汽车和被吊物体在同一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运动,且v2=v1B.物体做加速运动,且v2>v1 C.物体做加速运动,且v2<v1D.物体做减速运动,且v2<v1 2.(2015春?潍坊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沿竖直杆以速度v为速下滑的物体A,通过轻质细绳拉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B,细绳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θ,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B向右做匀速运动B.物体B向右做加速运动 C.物体B向右做减速运动D.物体B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3.(2014?蓟县校级二模)如图所示,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吊一物体A,A的重力为G,若小车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则() A.物体A做加速运动,细绳拉力小于G B.物体A做加速运动,细绳拉力大于G C.物体A做减速运动,细绳拉力大于G D.物体A做减速运动,细绳拉力小于G 4.(2014秋?鸡西期末)如图所示,用绳跨过定滑轮牵引小船,设水的阻力不变,则在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 A.绳子的拉力不断增大B.绳子的拉力不变 C.船所受浮力增大D.船所受浮力变小 5.(2014春?邵阳县校级期末)人用绳子通过动滑轮拉A,A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以速度v0匀速地拉绳使物体A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求A物体实际运动的速度是() A.v0sinθB.C.v0cosθD. 6.(2013秋?海曙区校级期末)如图中,套在竖直细杆上的环A由跨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与重物B相连.由于B的质量较大,故在释放B后,A将沿杆上升,当A环上升至与定滑轮的连线处于水平位置时,其上升速度V1≠0,若这时B的速度为V2,则()

1.运动与静止

1.运动与静止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具体包括两种状态: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不变。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2.时间与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三方面的规定性。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3.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定义: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4.事物的变化发展 发展的定义: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5.本质与现象 概念: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现象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 关系:一方面,本质与现象是相互区别的。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而现象则是表面、外显的,可以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另一方面,本质与现象又 6.原因与结果 概念: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关系:一方面,原因与结果是相互区别的。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二者不能混淆和颠倒。另一方面,原因与结果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在事物因果联系的长链中,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没有“无果之因”;任何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没有“无因之果”;一种现象在一种联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联系中则是结果,反之亦然。 7.必然与偶然 概念:必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性;偶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事物的发展既包含着必然的方面,也包含着偶然的方面。 关系:一方面,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也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必然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制约着偶然的作用形式及其变化。另一方面,必然与偶然相互转化。相对于某一过程来说是必然的东西,对另一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