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同步测试

人教版2020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同步测试
人教版2020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同步测试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酸碱指示剂常见的酸

01知识管理

1.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2.盐酸

性质:盐酸是__氯化氢__气体的水溶液,是一种__无色__液体,有__刺激性__气味。浓盐酸具有__挥发性__,敞口放置的浓盐酸会在瓶口形成__白雾__。

用途:用于金属__除锈__、制造药物等,人体胃液中含有__盐酸__,可帮助消化。

3.浓硫酸

性质:具有__吸水__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__干燥剂__;浓硫酸有强烈的__腐蚀性__(脱水性),能使木材、纸张等__炭化__变黑;浓硫酸溶解于水会__放出大量热量__。

用途:用于金属__除锈__、实验室作__干燥__剂等。

稀释:稀释浓硫酸时的正确操作是:将__浓硫酸__沿器壁__慢慢注入水中__,并用玻璃棒__不断搅拌__。

安全处理:如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和衣服上,应立即用__大量水__冲洗,然后再涂上__3%~5%的碳酸氢钠溶液__。

02基础题

考点1酸碱指示剂

1.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使紫色石蕊变(B)

A.红色 B.蓝色 C.紫色 D.无色

2.某同学将一朵紫色牵牛花泡在石灰水里,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又将牵牛花泡在稀盐酸中,牵牛花又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

(1)该同学将紫色牵牛花泡在肥皂水里,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据此可推断肥皂水显__碱性__(填“酸性”或“碱性”)。

(2)该牵牛花的汁液__能__(填“能”或“不能”)用作指示剂。

考点2几种常见的酸

3.下列关于盐酸的描述,错误的是(B)

A.浓盐酸有刺激性气味

B.盐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C.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D.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处有白雾

4.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都会减少的是(B)

A.浓硫酸 B.浓盐酸

C.食盐溶液 D.蔗糖溶液

5.下列关于几种常见的酸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D)

A.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浓硫酸在实验室中可用来做干燥剂

C.醋酸可用来制造食用醋

D.人体胃液中含有硫酸,可帮助消化

6.浓硫酸可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是因为(B)

A.浓硫酸是酸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D.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考点3浓硫酸的稀释和腐蚀性

7.配制稀硫酸的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C)

A.取浓硫酸B.读取数据 C.稀释D.装瓶

8.(2017·广东)下列试剂瓶应有标志的是(C)

A.氯化钠 B.蒸馏水

C.浓硫酸 D.葡萄糖

03中档题

9.(2017·株洲)下列物质呈酸性的是(A)

A.柠檬水 B.肥皂水

C.石灰水 D.浓氨水

10.下列各组物质,只用石蕊试液就能鉴别出来的是(D)

A.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

B.食盐水、氯化钾溶液

C.稀盐酸、稀硫酸

D.水、稀盐酸

11.如图所示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作用时所显示的颜色,其中对应颜色不正确的是(A)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

12.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个字,然后再喷上另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个字。该同学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A) A.NaOH溶液、酚酞溶液

B.白醋、酚酞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D.“雪碧”饮料、酚酞溶液

13.(2017·湖州)实验室为了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让制取的气体先后经过甲、乙两装置。下列关于甲、乙两装置导管的连接方式正确的是(A)

A.a接c B.a接d

C.b接c D.b接d

14.硫酸是工农业生产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试剂,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

制49 g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

(1)经计算,所需水的质量为__39__g,所需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5.4__mL。

(2)量取上述体积的浓硫酸所选用的仪器为__AD__(填字母)。

A.10 mL量筒B.100 mL烧杯

C.100 mL量筒D.胶头滴管

(3)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__用玻璃棒不断搅拌__。

(4)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__用大量水冲洗__,然后涂上3%的小苏打溶液。

04拓展题

15.学习了酸碱指示剂以后,小凯对一些植物的花瓣、果实或叶子的浸出液能否作酸碱指示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回到家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查阅资料】纯碱的水溶液显碱性。

【进行实验】

(1)将收集的各种鲜花的花瓣分别在研钵中研碎,用酒精浸泡,用纱布过滤得到浸出液。

(2)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记录分析,__万寿菊__花瓣的浸出液不适合做指示剂,原因是__该物质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中均为浅黄色,变色不明显__。

(3)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测定厨房里的一杯无色溶液的酸碱性。

第2课时酸的化学性质

01知识管理

酸的化学性质

具有通性原因:酸的水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阳离子——__H+__,所以酸的水溶液都具有相似的__化学__性质,即酸溶液具有通性。

与指示剂反应: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红__,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与金属反应:酸能与多种__活泼金属__发生置换反应并产生__氢气__,如:铁与稀盐酸的反应__Fe+2HCl===FeCl2+H2↑__;锌与稀硫酸的反应__Zn+H2SO4===ZnSO4+H2↑__。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能与某些__金属氧化物__反应生成盐和__水__,如:稀盐酸和稀硫酸可分别与铁锈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__Fe2O3+6HCl===2FeCl3+3H2O__、__Fe2O3+3H2SO4===Fe2(SO4)3+3H2O__。

注意:(1)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生成物为FeCl2、FeSO4,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溶液为浅绿色;而在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物为FeCl3、Fe2(SO4)3,溶液为黄色。

(2)用酸除铁锈时,不能将铁器长时间放在酸溶液里浸泡,因为铁锈除去后,铁也能跟酸反应,消耗金属。

02基础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A.H2CO3 B.NaHCO3 C.P2O5 D.Ba(OH)2

2.长期放置的金属表面会生锈,盐酸和稀硫酸常被用于金属表面的清洁剂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中的(B) A.能与碱反应 B.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C.能与金属反应 D.能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

3.食醋是一种厨房常用的调味品。某同学要进行实验验证食醋具有与盐酸相似的化学性质,他选择了下列物质,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A.铜 B.铁锈 C.锌粒 D.紫色石蕊溶液

4.下列用途中,不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两者共有的是(B)

A.实验室制取氢气 B.实验室用石灰石制二氧化碳

C.金属表面除锈 D.制造多种化工产品

5.(2017·广州)下列关于H2SO4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C)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氧化铁发生反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6.白蚁能分泌出蚁酸。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B) A.镀锌水管 B.铜制塑像 C.大理石栏杆 D.铝合金门窗

7.将表面生锈的铁钉投入到稀硫酸中,开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铁钉表面的铁锈逐渐减少,溶液变成棕黄色,化学方程式为__Fe2O3+3H2SO4===Fe2(SO4)3+3H2O__;较长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__,化学方程式为__Fe+H2SO4===FeSO4+H2↑__。

8.将稀盐酸分别滴入盛有不同物质的试管中,如图所示。

(1)不能发生反应的是__A__(填序号,下同)。

(2)有气泡产生的是__B、C__。

(3)有浅绿色溶液产生的是__B__。

(4)有蓝色溶液产生的是__D__。

(5)溶液变成红色的是__E__。

03中档题

9.下列变化不能通过加稀盐酸反应实现的是(D)

A.Al→AlCl3 B.Fe→FeCl2 C.CaCO3→CaCl2 D.Fe→FeCl3

10.(2017·陕西)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象相符的是(A)

11.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

(1)增大压强,HCl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__分子间的间隔__。

(2)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

①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__。

②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_H+__、__Cl-__、____Fe2+__。

③下列金属中能与盐酸发生类似反应的是 __BC__(填字母)。

A.Cu B.Mg C.Al D.Ag

12.如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X是__酸__(填“酸”或“碱”),试剂A的名称是__石蕊溶液__。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Fe2O3__。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是__铁__。

(4)若X是稀硫酸,D是氧化物,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uO+H2SO4===CuSO4+H2O__。13.(2017·昆明)4 g氧化镁与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解:设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MgO+2HCl===MgCl2+H2O

40 73

4 g 100 g×x

40 73=

4 g

100 g×x

x=7.3%

答: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04拓展题

14.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对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活动与探究一】如图是实验室制汽水配方。为了检验汽水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小燕和小苗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小燕:取汽水样品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__变红色__。

小苗:振荡汽水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变浑浊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Ca(OH)2+CO2===CaCO3↓+H2O__。

以上两个方案中,你认为__小苗__(填“小燕”或“小苗”)的方案是正确的。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Fe+H2SO4===FeSO4+H2↑__。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锌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铝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锈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锈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常见的碱及其化学性质

01知识管理

1.几种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1)氢氧化钠俗称__烧碱、火碱或苛性钠__,其固体在空气中易吸收__水分__,表面变得__潮湿__并逐渐__溶解__,这种现象叫做__潮解__。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__干燥剂__。

(2)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如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皮肤和衣服上,应立即用__大量水__冲洗,再涂上__硼酸__溶液。

(3)氢氧化钠广泛用于生产__肥皂__、石油、造纸等工业,氢氧化钠能与__油脂__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

氢氧化钙:(1)氢氧化钙俗称__熟石灰或消石灰__。是一种__白__色__粉末__状物质,__微__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__石灰水__,可由__生石灰__与__水__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为__CaO+H2O===Ca(OH)2__。

(2)建筑上用来砌砖、__粉刷墙壁__、农业上用来保护树木、用作__农药__、改良酸性土壤等。

2.碱的化学性质

通性: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等碱的水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阴离子——__OH-__,所以碱的水溶液都具有相似的__化学__性质,即碱溶液具有通性:

(1)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_蓝__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__红__色。

(2)碱能与某些__非金属氧化物__反应,生成__水__,如:二氧化碳分别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NaOH+CO2===Na2CO3+H2O__、__Ca(OH)2+CO2===CaCO3↓+H2O__。

3.溶液的导电性

导电性:蒸馏水和乙醇__不导__(填“导”或“不导”,下同)电,酸的溶液和碱的溶液__导__电。

02基础题

考点1氢氧化钠(钙)的性质和用途

1.(2018·恩施)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2.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D)

A.氧化钙、消石灰、CaO

B.氯化氢、盐酸、HCl

C.碳酸钙、熟石灰、CaCO3

D.氢氧化钠、烧碱、NaOH

3.(2017·河南)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A)

A.石灰水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烧碱溶液

4.(2017·广东)据报道一名5岁男孩将零食包里的生石灰干燥剂拆开,倒入玻璃保温杯,加水盖上盖子玩耍,保温杯瞬间爆炸,造成男孩的右脸红肿脱皮,一只眼睛失明,近年来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请回答:

(1)发生爆炸的原因是:在狭小的空间内,生石灰与水反应时放出__热量__,使剩余的少量水__温度升高__,体积迅速__增大__发生爆炸。

(2)爆炸造成块状物划伤,高温浊液烫伤。还有强碱的__腐蚀性__伤害。

5.如图所示是小庆同学归纳的几种含钙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碱的是__Ca(OH)2__;

(2)可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CaO__;

(3)写出图中涉及的任意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CaO+H2O===Ca(OH)2__。

考点2碱的化学性质

6.化学兴趣小组以碱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请完成下列问题。

(1)小组同学将无色酚酞溶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Ca(OH)2溶液中,溶液均由无色变为__红__色。

(2)NaOH和Ca(OH)2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O2__+2NaOH===__Na2CO3+H2O[或CO2+Ca(OH)2===CaCO3↓+H2O]__。

(3)“具体”到“抽象”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通过对NaOH和Ca(OH)2性质的认识,抽象得出碱类物质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碱类物质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是__碱溶液中都含有OH-____。

7.如图1是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的解离示意图。

(1)以氢氧化钠溶液为例,说明其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__自由移动的离子__;

(2)试在图2中画出硫酸在水溶液中的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03中档题

8.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为CsOH,是制取各种铯盐的原料,也常用于玻璃陶瓷工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Cs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无色酚酞试液遇CsOH溶液不变色

C.CsOH溶液中含有OH-

D.CsOH与CO2反应生成Cs2CO3和H2O

9.按照如图所示装置连接电路,若灯泡发光,则瓶内盛放的物质可能是(D)

A.烧碱固体 B.蔗糖水 C.食盐固体 D.硫酸钠溶液

10.将一套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情况是(C)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变质

B.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C.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11.(2017·德州)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按下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提示:Na2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__B__(填序号)。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__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广口瓶内气压减小__。

12.学习了氢氧化钠的性质之后,知道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H2O、Na+、OH-,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某科技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是哪一种粒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提出猜想】猜想①:可能是H2O;猜想②:可能是Na+;猜想③:可能是OH-。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

水分子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

变红色

②用试管取少量氯化钠溶液,

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

振荡__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__

__Na+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

红色__

③用试管取少量氢氧化钠溶

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

液,振荡__试管内溶液变为红色__

__OH-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色__

__酚酞试液本身就含有水

分子,且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水,实验②就能同时验证水和钠离子对酚酞变色的影响__。

04拓展题

13.(2017·潍坊)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A)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石灰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说课稿 沪教版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首先感谢区教研室给我提供展示的平台,同时也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给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酸和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两类物质,酸和碱的生产及使用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作用。本节课主要目的是把酸和碱的知识与前面学习的这些有关章节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视野,并巩固前面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为学生直接参加工农业生产,更好的使用酸和碱做好知识和思想准备。 因此,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碱的方法及从微观粒子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情分析 对于有酸味的物质(白醋、柠檬汁、西红柿等)和有滑腻感的物质(熟石灰、肥皂、洗衣粉等)学生并不陌生,但这些物质为什么有的有酸味,而有的有滑腻感?怎样用化学方法识别它们?这些问题虽然学生以前没有认真思考过,但却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学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的化学学习情境,让他们去观察、去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探索出规律来,在“做科学”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确立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酸碱指示剂、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过程和方法:通过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学会从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复习》教学设计

酸和碱的复习教学设计 一、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巩固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2)巩固常见碱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酸和碱的性质进行巩固,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区分酸和碱,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关案例的讨论和处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酸和碱的区分方法。 (2)构建酸碱性质的知识网络,使知识形成系统化。 三、教学难点:构建酸碱性质的知识网络,使知识形成系统化。 四、教学方法:对比与讲练相结合、实验与探究相结合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①实验仪器:烧杯、试管、胶头滴管、镊子、吸管 ②实验试剂:没有标签的试剂(一瓶是稀硫酸,一瓶是氢氧化钙),石蕊、金属锌、生锈铁钉、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学生准备:①复习本单元所学内容。②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师:(表演胃痛),最近胃不舒服,所以去医院看了下,医生说我这是胃酸过多而引起,于是给我开了下面这种药。(展示ppt)这个药还真起些作用。 提出问题:在这个治疗过程中有无涉及到我们学习过的化学反应呢?观察并思考其治疗原理。 回答:斯达舒里有个主要成分 是氢氧化铝,它属于碱,可以 中和胃里的盐酸。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入常见的酸和碱的性 质复习

【过渡】同学们分析的很到位,酸和碱 还有哪些性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复习的内容,首先请大家看到我们这节 课的复习要点。(ppt展示复习要点) 带着复习要点完成自主复习部分。 【板书】: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明确复习要点 完成导学案自我复习 使学生带着目标进行学 习。 基础自测,自我检验 【过渡】:看大家都完成的又快又好, 那我们再来看个练习。请大家对下列化 合物按照酸碱盐进行分类,看谁又快又 准,找到后举手抢答。 学生根据酸:氢离子+酸根离 子。碱: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盐:金属离子(铵根离子)+ 酸根离子,对酸碱盐进行分类。 再次认识酸碱盐的构 成,学会对物质进行分 类。 【分析】:这些酸、碱、盐,都为实验 室中常见的试剂。酸从组成上看都含有 氢元素,其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所以 酸具有酸的通性,而碱从组成上看,都 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其阴离子全部是 氢氧根离子,所以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 性质。 【过渡】:那酸的碱具有哪些重要的通 性呢?我们今天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来 巩固提升。正好今天发现实验员在给同 学们准备实验药品的时候准备了一大 瓶稀硫酸和一大瓶氢氧化钙溶液,但是 忘记贴标签了,现在想请同学们根据已 学的知识,通过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 行实验,帮老师鉴别出这两瓶待测液A 和B。现在进行第一步,小组间讨论, 找出用于鉴别的试剂,尽量选择不同类 别的药品。 【课堂探究】:鉴别试剂 【提出问题】(1)鉴别它们的方法有哪 巩固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 微观实质。 学生小组内讨论,找出可以用 于鉴别的药品。并选择试剂进 行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对应实验、现象及结论 1、取样→滴加酚酞 2、取适量锌粒→滴加无标签 试剂 3、取适量生锈铁钉→滴加无 标签试剂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 力以及动手能力。 结论:试剂A是稀硫酸, 试剂B是澄清石灰水 现象: 1、A试管不变色,B试 管变红色。 2、A中产生大量气泡 3、A中铁锈消失,溶液 变成黄色

初三化学酸和碱知识点

(一)常见的酸和碱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注意显色的物质是指示剂。 (2)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起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只有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稀酸(HCl、H2SO4)反应,产生氢气。位于氢后的金属不能与稀酸(HCl、H2SO4)反应,但能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 例如:①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可见,金属和浓硫酸、硝酸反应都没有氢气产生,这就是实验室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的原因。 (3)酸能跟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H2SO4 + CaO == CaSO4 + H2O (4)酸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H2SO4 + BaCl2 === BaSO4↓+ 2HCl (5)酸跟碱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H2SO4+Ba(OH)2 === BaSO4↓(白色沉淀)+2H2O 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和硝酸,它们虽然具有上述五点通性(因为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但又各具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 ①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混合物。纯净的盐酸是无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工业品浓盐酸因含有杂质(Fe3+)带有黄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立即产生白色酸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水蒸汽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酸雾。 ②硫酸是一种含氧酸,对应的酸酐是SO3(SO3+H2O==H2SO4)。纯净的硫酸是没有颜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常用的浓硫酸中的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克/厘米3。稀H2SO4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除去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三大特性: a、吸水性:浓H2SO4吸收水形成水合硫酸分子(H2SO4?nH2O),并放出大量热,所以浓硫酸通常用作干燥剂。 b、脱水剂:浓硫酸可将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水分子的构成(H:O=2:1)夺取而使有机物脱水碳化。纸、木柴、衣服等遇浓硫酸变黑,这就是因为浓硫酸的脱水性使其碳化的缘故。 C、强氧化性:在浓硫酸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H2SO4分子而不是H+,H2SO4分子具强氧化性。浓硫酸可使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后面的一些金属溶解,可将C、S等非金属单质氧化,而浓硫酸本身还原成SO2。但是,冷的浓硫酸不能与较活泼的金属Fe和Al反应。原因是浓硫酸可以使Fe和Al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里面的金属与浓硫酸继续反应,这种现象在化学上叫钝化。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酸和碱单元测试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宿迁市)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右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 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 ...的是() 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 2.(2006年济宁市)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 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 顺序排列的是() A.HClO HCl Mg(OH)2MgCl2 B.CO2H2CO3CaCO3Ca(HCO3)2 C.H2O HNO3NH3·H2O NH4NO3 D.SO3NaHSO4NaOH Na2SO4 3.(连云港)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NaOH溶液治疗胃酸过多症:NaOH+HCl=NaCl+H2O B.实验室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2:H2SO4+CaCO3=CaSO4+CO2↑+H2O C.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锈迹:Fe2O3+6HCl=2FeCl3+3H2O 点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2 === 2CO2 4.(2006年烟台市)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需药品(括号中的物质)选择不正确的是()A.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2SO4(硝酸钡溶液) B.CO2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浓硫酸) C.NaOH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2CO3(石灰水) D.铜粉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铜(稀盐酸) 5.(2006年滨州市)Cu20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 Cu SO4+H2O。氧化铜与氢气反应后得到的Cu中常常混有少量Cu2O。现将10 g Cu和Cu2O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得到9.5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含Cu2O的质量为() A.0.9 g B.9.5 g C.0.5 g D. 0.45 g 6.(2006·北京市)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A、火碱 B、烧碱 C、熟石灰 D、小苏打

九年级化学《酸和碱》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练习 一、选择题 1.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本质的原因是( ) A.酸都含有酸根 B.酸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C.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 D.酸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 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浓盐酸的挥发性 B.浓硫酸的腐蚀性 C.浓硫酸的吸水性D.碳酸的不稳定性 3.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白色固体,易潮解B.有强腐蚀性,俗称苛性钠 C.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D.它能与CO发生化学反应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灰浆抹墙后,墙壁发硬 B.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 C.用苛性钠干燥O2、N2等 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5.当碱液溅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 ) A.醋酸B.稀盐酸C.硼酸D.3%~5%的NaHCO3溶液 6.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 A.变红色 B.变蓝色C.变无色D.不变色 7.盐酸或稀硫酸常用作金属表面的清洁剂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中的( ) A.能与碱反应 B.能与金属反应 C.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D.能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 8.下列几种溶液敞口置于空气中,溶质成分不变,但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且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B.浓盐酸C.浓硝酸D.石灰水 二、填空和简答题 9.纯净的盐酸是______________颜色的液体,有______________气味。工业品浓盐酸常因含有杂质而带______________色,浓盐酸在空气里会生成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______________气体跟空气里的______________接触,形成盐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10.指示剂是能跟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溶液作用而显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常用的指示剂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_________,在自然界中有些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也可以指示酸碱。 11.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片刻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将一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色的铜丝表面变成______________色;然后将它浸入稀硫酸里并微热,铜丝表面变成______________色,反应后的溶液呈______________色;再将铜丝取出用水冲洗后,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铜丝表面覆盖了一 层______________色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4.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在锥形瓶中盛浓硫酸,在分液漏斗中装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让水滴入锥形瓶。 (1)你可观察到什么现象?答: 2)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答: 3)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怎样的?答: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第一课时)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第一课时内容:P48-P53页的第一自然段(指示剂及几种常见的酸、浓硫酸的腐蚀性) 第二课时内容:P53页活动与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第三课时内容:P54-P57页(常见的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对比分析,将物质间的变化拟人化地活动展示,培养学生 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 [教学重点] 指示剂、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准备] 学生实验:写有“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酚酞”字样的纸帽、试管、研钵、纱布、玻璃棒、小木棍、小块布、石蕊、酸酞、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浓硫酸、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胡萝卜(可用其他有色花) 教师实验: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玻璃导管、烧杯、玻璃棒 [教材延伸] 1、【实验10—2】中的表格的下面加“保存方法”的内容,学生初次接触危险品是十分重要的。 2、在盐酸和硫酸用途的表格右边还应加一个空表内容,让学生填“我知道的用途”,这样更利于学生将已经认识的前科学知识与新知识有机结合。 3、教材只讲了指示剂遇酸、碱时的变色情况,应该补充遇到中性溶液时的情况。 [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指示剂 (一)引入、发现提出问题 情景问题引入:由问同学们熟知的哪些食物,是酸、碱入手,切入酸和碱的知识。 学生探究结果:食醋、大多数水果(有酸味)中含酸;有些没熟透的水果(有涩味)如青柿子,还有皮蛋有涩味等。 教师提出新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其它的酸也能使石蕊变红?”、“碱又使石蕊变成什么颜色?” (二)实验探究指示剂变色规律 游戏:部分学生分别扮演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并分别戴上写有相应名称的帽

九年级酸和碱化学方程式小结

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整理小结 三、碱+(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盐+水 1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CO2 + Ca(OH)2 == CaCO3↓+ H2O; 1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CO2 +2NaOH == Na2CO3 + H2O 15、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SO2 +2NaOH == Na2SO3 + H2O 16、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SO3 +2NaOH == Na2SO4 + H2O 四、酸+金属==盐+氢气 17、铝与盐酸反应制氢气:2Al + 6HCl == 2AlCl3 + 3H2↑; 18、铝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19、镁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Mg + 2HCl == MgCl2 + H2↑;Mg + H2SO4 == MgSO4 + H2↑ 20、铁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Fe + 2HCl == FeCl2 + H2↑;Fe + H2SO4 == FeSO4 + H2↑ 浅绿色浅绿色 21、锌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Zn + 2HCl == ZnCl2 + H2↑;Zn + H2SO4 == ZnSO4 + H2↑ 五、其他 22.生石灰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2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24、泡沫灭火器原理:Na2CO3 + 2HCl == 2NaCl+ CO2↑+ H2O 六、俗名与化学式 1、生石灰:CaO 5、盐酸:HCl 2、熟石灰、消石灰:Ca(OH)2 6、纯碱:Na2CO3 3、火碱、烧碱、苛性钠:NaOH 7、醋酸:CH3COOH 4、石灰石、大理石、鸡蛋壳:CaCO3 一、酸+ 碱== 盐+水 1、氢氧化钠与稀盐酸:NaOH + HCl == NaCl + H2O; 2、氢氧化钠与稀硫酸:2 NaOH + H2SO4 == Na2SO4+ 2H2O 3、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硫酸: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 4、石灰水与稀盐酸:Ca(OH)2 + 2HCl == CaCl2 +2H2O 5、氢氧化镁中和胃酸过多:Mg(OH)2 + 2HCl == MgCl2 +2H2O 6、用氢氧化铝中和胃酸过多:Al(OH)3 + 3HCl == AlCl3 +3H2O 7、氢氧化铜与稀硫酸: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二、酸+(某些)金属氧化物== 盐+水 8、.盐酸除铁锈: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酸和碱 复习提纲

第十单元 酸和碱 第一节 预备 一、酸碱指示剂 ● 定义: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 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等)也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H +的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含OH -的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 ●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 并非所有的盐溶液都是中性的。 ● 水溶液呈碱性的盐:纯碱、小苏打等。 ● 水溶液呈酸性的盐:硫酸铜、硫酸氢钠等。s 二、干燥剂 1. 使用干燥剂的目的是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2. 我们学过的干燥剂有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氯化钙等。 3. 氢氧化钠易潮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氧化钙可以与水反应:CaO+H 2O=Ca(OH)2 4. 氢氧化钠 5. 氢氧化钠等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氯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6. 浓硫酸 7. 浓硫酸等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 三、复分解反应 ● 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 特点:交换成分,价态不变。 ● 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电离的物质(水、气体或沉淀)。 ● 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没有先后顺序,可同时发生。 第二节 酸 一、酸的定义和分类 酸:物质溶于水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 由于酸、碱、盐溶于水时会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 酸的电离:HCl=H ++Cl -,H 2SO 4=2H ++SO 42- 二、常见的酸 酸 含氧酸(命名“某酸”) H 2SO 4(硫酸)、H 2CO 3(碳酸)、HNO 3(硝酸)、H 2SO 3(亚硫酸)…… 无氧酸(命名“氢某酸”) HCl (盐酸,学名氢氯酸)、HF (氢氟酸)、H 2S (氢硫酸)…… 特殊的有机酸:CH 3COOH (醋酸,又名乙酸)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4)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酸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方法 复习、总结、联系实际、实验探究、巩固练习。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仪器:烧杯、玻璃棒、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短玻璃导管、镊子; 药品:浓硫酸。 学生用具:仪器:滴管、研钵,烧杯、纱布、纸、小木棍、布、玻璃片、玻璃棒、点滴板、镊子、表面皿、蒸发皿、溶液导电性实验仪器; 药品:食醋、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酒精、花(果实)、浓盐酸、浓硫酸、生锈的铁钉、NaOH 固体、生石灰、蒸馏水。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酸和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第二课时: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第三课时: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并熟悉了几种酸和碱,这节课我们重点探讨几种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 [板书]二、几种常见的酸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1)观察盐酸、硫酸的状态。 (2)分别打开盛有浓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盐酸硫酸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4)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酸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过程: 过渡:酸和碱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其实酸和碱不仅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也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类重要物质。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品尝辩别一些物质,而化学试剂是不允许品尝的。我们怎么确定物质是酸还是碱? 提出问题:试管中的紫色石蕊溶液,在不借助实验室中任何化学药品的情况下,能否使之变成红色? 学生演示:向试管中吹气。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创设情境,回顾已学的知识,引入课题 问题研究: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红? 设问:除了碳酸,我们熟悉的食醋、盐酸、石灰水等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演示实验:在试管内分别滴入食醋、盐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加2-3滴紫

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资料: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 讨论: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信息,试分析这4种物质中,哪些可能是酸溶液,哪些可能是碱溶液? 2、你认为紫色石蕊有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后回答: 1、醋和盐酸是酸溶液,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溶液 2、紫色石蕊可用于检验酸或碱的溶液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述:像石蕊溶液这样能跟酸或碱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试剂,称作酸碱指示剂。实验室常用的酸碱指示剂除了石蕊溶液外还有酚酞。 演示实验:在试管内分别加入食醋、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再滴加2-3滴酚酞试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小结:无色酚酞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使学生认识酸碱指示剂,知道其用途 过渡:石蕊和酚酞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能用于检验酸或碱的物质呢?我们知道紫色的石蕊溶液可用来检验酸或碱的溶液,那么,紫色的花是否也可用来检验酸或碱的溶液呢? 观察与思考:将一朵紫色康乃馨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颜色的变化。(紫色康乃馨变黄)对紫色康乃馨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变黄的现象,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进行探究?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同学讨论,相互补充,完善方案,进行实验。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相互交流合作的精神,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师从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中选择“紫色康乃馨能否用于检验酸或碱的溶液?”这个代表性问题进行探究。 活动与探究:学生先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提出小组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紫色康乃馨泡在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方案二:将紫色康乃馨泡在盐酸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方案三:1、将紫色康乃馨泡在盐酸、食醋等酸溶液中;2、将紫色康乃馨泡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溶液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交流与讨论:上述方案中,哪种方案较科学?请大家利用桌上的实验药品进行实验探讨。

九年级化学酸和碱精选测试题_(带答案)

酸和碱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本质的原因是 A.能与指示剂作用 B.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C.能解离出H+D.都含有氢元素 2、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的是 A.浓盐酸B.浓硫酸C.食盐水D.浓硝酸 3、有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用铝箔包裹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种化学物质,使用拉动预留在外的开关,使两种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此时便可以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A.浓硫酸与水B.熟石灰与水C.生石灰与水D.氯化钠与水 4、下列气体中,既可以用浓H2SO4干燥,又可以用NaOH固体干燥的是() A.SO2 B.NH3 C.H2 D.CO2 5、如右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盐酸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分子 6、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锌和稀硫酸②石灰石和盐酸③氯化钠和水④氧化钙和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下列实例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 B.胃酸分泌过多的病人遵医嘱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以中和过多胃酸 C.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如果涂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 D.金属表面锈蚀后,可用稀盐酸进行清洗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碱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D.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9、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10.向一定量Ba(OH)2的溶液中加入稀H2SO4溶液,与反应有关的变化关系用下图表示,其 中错误 ..的是:

(完整版)初中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一、酸、碱、盐 1、酸:阳离子只含氢离子的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 酸(H2CO3)、醋酸(CH3COOH)等,一般说酸时写名称不写化学式。 2、碱:阴离子只含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 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等。 3、盐:由金属(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食盐)[ NaCl]、硫酸铜(CuSO4)、 碳酸钙(CaCO3)等。 4、能够导电的物质:酸、碱、盐的水溶液,金属,石墨等。(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其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 酸、碱、盐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二、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是指与酸性或碱性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顔色的物质。 2、常见的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酸酞溶液;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无色酚酞遇碱变红,遇 酸不变色。 三、生活中常见的酸 1、盐酸(HCl):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 ⑴、物理性质:纯净的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和酸味的液体,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略带黄色。 ⑵、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瓶盖后瓶口有白雾是因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形成的 盐酸小液滴。盛放浓盐酸的试剂敞口放置会导致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⑶、盐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①、金属表面除锈、②、制造药物、③、胃液中的盐酸可帮助消化。 2、硫酸(H2SO4):汽车的铅蓄电池中含有盐酸。 ⑴、物理性质: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有酸味。 ⑵、浓硫酸:①、有很强的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将盛放浓硫酸的容器敞口放置其溶液质量会 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是因为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剂质量增加。②、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能夺取纸张、木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使用时要十分小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NaHCO3. ⑶、稀释浓硫酸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原 因是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会使水沸腾,硫酸溶液向四周飞溅伤人。⑷、用途: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燃料有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 等。实验室常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做干燥剂(不可干燥氨气)。 3、酸的化学性质(即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⑵、与活泼金属反应: 通式: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3H2↑ (3)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通式: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稀盐酸除锈)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几种常见酸(H2SO4、HCl)和碱[Ca(OH)2、NaOH]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列举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释在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要把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能力目标 1.通过课本中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实验,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并能够鉴别出来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一些典型溶液的酸碱性。 2.通过对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学习,能够处理被浓硫酸或氢氧化钠灼伤等突发事故。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固的碳酸钙和将氢氧化钙、粘土和沙子混合,用来作建筑材料等内容的的学习,初步体会到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2.通过【实验10-3】、【实验10-7】认识到酸和碱的腐蚀性,在使用时遵守安全注意事项,树立安全意识。 3.通过对浓、稀硫酸化学性质的学习,体会到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质的变化。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和生活常识,理解常见的酸、碱的性质与用途。 2.通过实验,学习酸、碱的通性及反应规律与物质制备。 3.通过对比实验,学会酸、碱与其它物质的鉴别。 ◆教学难点 1.通过教师理论知识的讲解,理解酸、碱具有通性原因。 2.通过挂图或播放视频,学习酸、碱的安全使用及有关事故的急救与处理常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媒体 多媒体实验仪器食醋、石灰水等药品石蕊、酚酞试剂植物的花瓣或果实酒精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演示实验+教师讲授+学生归纳◆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一、常见的酸 1.几种常见的酸 2.浓硫酸的腐蚀性 3.酸的化学性质 二、常见的碱 1.几种常见的碱 2.碱的化学性质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一、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能跟酸碱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简称指示剂。 2、变色情况 二、常见的酸 (一)盐酸(HCl) 1、物理性质 (1)纯净的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容易挥发,瓶口呈雾状(盐酸小液滴)。 (3)有酸味及腐蚀性。 2、化学性质 (1)跟指示剂反应 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2)跟金属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Fe + 2HCl = FeCl2 + H2↑ Mg + 2HCl = MgCl2 + H2↑ 2Al + 6HCl = 2AlCl3 + 3H2↑

(3)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Fe2O3 + 6 HCl = 2FeCl3 + 3 H2O CuO + 2 HCl = CuCl2 + H2O (4)跟碱反应 HCl + NaOH = NaCl + H2O HCl + KOH = KCl + H2O 2HCl + Ca(OH)2= CaCl2 + 2H2O (5)跟盐反应 2HC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HCl + AgNO3 = AgCl ↓+ HNO3 可以用于鉴别盐酸(HCl)[和氯离子(Cl-)]。 3、用途 (1)除锈 (2)制药 (二)硫酸[H2SO4] 1、物理性质 (1)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 (2)不容易挥发,有吸水性、脱水性、强烈的腐蚀性;(3)溶解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有很强的腐蚀性。稀释时,应该把酸倒入水,并不断的搅拌,使热量散失。 2、化学性质 (1)跟指示剂反应 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本教材是在学习常见酸和碱的知识后,主要是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的应用、酸碱度的测定pH两个部分。本节课主要学习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的应用。从教材体系来看,中和反应既是对酸碱化学性质延续和深化,同时又引出另一类化合物——盐,所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为今后高中学习酸碱中和滴定的定量分析打下基础。从教育目的看,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它更具有现实意义,能更好体现化学走向生活的理念。从研究方法看,本课题采用实验探究,然后对实验进行分析、讨论、归纳,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因此本节课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之一。 二、学情分析 对于什么是酸,什么是碱,如何鉴别酸或碱,学生已经熟悉,而且对酸、碱的有关物理、化学性质有所了解,但对于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呢?如何通过具体的实验来探究呢?这些问题大多数学生从来没有思考过,所以需教师设置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本节课教学的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的酸碱的知识基础上,设计有利于学生能自主学习的情境。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与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难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四、教学处理: 在实际教学中,我将课题中“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提到第一课时上,先引导学生理解pH的测定方法,这样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又多提供了一个理论知识点。 五、教学方法的选择 学法: 明确问题→大胆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分析现象→形成概念→理解迁移 教法: “三段五环探究式学习” 三段:激疑→探究→形成 五环: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合作探究,解决课题 归纳概括,小结课题 反馈练习,巩固课题 拓展延伸,应用课题 六、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合作探究、解决课题→归纳概括、小结课题→反馈练习、巩固课题→拓展延伸、应用课题 1、演示实验、提出问题: ?观察有什么现象?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呢? 2、合作探究:酸与碱会发生反应吗?怎样证明?(实验) 3、归纳: 中和反应的实质:酸中的H+与碱中的OH-反应生成水 盐的定义: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2)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学习目标 1、了解酸和碱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2、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溶液和碱溶液; 3、认识溶液具有酸碱性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用指示剂检验酸碱溶液。 难点:认识溶液具有酸碱性的原因。 情境导入 1、将浓氨水滴入酚酞试液中有什么现象? 2、将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中有什么现象? 学习研讨 【自主学习】 了解生活中的酸和碱,阅读课本P50资料卡片。 1、酸碱指示剂 【实验10-1】 【交流讨论】 (1)根据上面的探究总结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规律; 石蕊: 酸性中性碱性 色←————色————→ 色

酚酞: 酸性中性碱性 色←————色————→ 色 (2)讨论以上四种物质,哪种是酸溶液,哪种是碱溶液? 【思考交流】 如果实验室里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硫酸,你怎样去区别它们? 【观察思考】 观察教师实验10-7,交流讨论下列问题: 1.灯泡亮、灯泡不亮说明什么问题? 2.同是化合物,为什么有的导电(盐酸),有的不导电(酒精溶液) 3.物质溶于水能导电的本质是什么?与金属导电有何不同? 【结论】 小贴士:一些花瓣也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

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 大红花粉红色橙色橙色 上述花瓣中可以当作酸碱指示剂的是: 学情分析 1.某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该溶液可以使石蕊溶液变() A.变红 B.变紫 C.变蓝 D.不变 2.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指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 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放置一盛有 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 别是() A B C D 滤纸上的指示剂酚酞试液酚酞试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 烧杯中的溶液浓氨水浓盐酸浓氨水浓盐酸 3.按照右图装置,瓶内盛放下列何种物质时灯泡发光 () A.烧碱固体 B.蔗糖水 C.食盐固体 D.硫酸钠溶液 拓展提升 某活动小组分别用蓝紫色牵牛花、大红色月季花、紫萝卜花、丝瓜花提取指示剂。 步骤1、分别在研钵中将上述物质倒烂,加乙醇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10分钟)。(1)用研钵倒烂的目的是; (2)乙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 A.催化剂 B.参加化学反应 C.溶质 D.溶剂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用纱布过滤;

人教版初三化学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 教材解读 本单元有关酸和碱的内容,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知识。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溶液的酸碱度等。在内容上,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选择学生日常生活或平时实验中常见的物质,通过实验来说明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目标 1.认识酸和碱的性质,知道酸碱的腐蚀性,理解物质酸碱性的微观实质;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通过实验探究酸和碱的性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认识酸和碱的通性,领会观察、对比、分类、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 4.通过列举酸和碱的主要用途,了解物质的酸碱性对人体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认识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5.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 教学方法 1. 充分运用实验,突出化学学科的学习特征。 2. 采用问题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3. 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4. 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探究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习方法 运用比较、归纳、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 课时安排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4 课时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2 课时 实验活动 2 课时 单元复习 1 课时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酸、碱指示剂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酸和碱是常见的化合物。 2. 知道酸和碱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能设计和完成与之相关的实验。 二、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认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三、情感目标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 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教学难点 自制酸碱指示剂。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实验录像: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的试管中。 提出问题:会看到什么现象?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并回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该现象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有酸性”。 二、新课教学 讲述: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质,有些显酸性,有些显碱性,有酸味的物质中通常含有酸。 图片展示:食醋,柠檬、柑橘,铅蓄电池。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知道酸和碱各自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知道酸和碱的腐蚀性,能熟练取用酸和碱及其溶液。 3)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浓硫酸、氢氧化钠强腐蚀性和浓硫酸稀释实验,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强化实验及生活中安全意识。 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行活动探究—寻找指示剂,学会如何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 3)通过几种常见的酸和碱化学性质探究比较,能简单的归纳出几种酸和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4)通过酸和碱溶液导电性实验的探究,知道溶液导电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2)知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树立学好化学,更要用好化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①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寻找指示剂的探究。③认识身边的物质,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物质 教学难点: 为什么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呼气比赛:投影上播放比赛内容和具体操作步骤: (各小组推荐一代表) ①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紫色石蕊试液。 ②小心的用饮料管向试管中呼气。

③与本组同学一起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讲解:同学们,根据已有知识,我们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形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紫色石蕊试液遇碳酸变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常见的酸和碱,讲授新课: 阅读:教材P48第一段和“资料”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投影:①通过阅读教材,你对酸、对碱有了哪些进一步了解? ②你所知道的酸和碱有哪些? 归纳、汇总: 1.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等。从名称上判断最后一个字都是“酸”,即“某酸”;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元素。 2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铝(Al(OH)3)、一水合氨(NH3.H2O)等。除一水合氨,从名称上看都叫“氢氧化某”;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氧根(OH)。 引导: 通过刚才的呼气比赛我们发现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现的问题,提出猜想,并用事先准备好的药品和仪器进行实验探究,设计并完成探究报告。 教师适当的引导,可能出现的猜想有: ①其它酸(如盐酸、硫酸、醋酸等)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碱类(如氢氧化钠、石灰水等)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若能变成什么颜色? ③其它物质的溶液遇到酸或碱是否也会发生颜色的改变? …… 猜想式探究报告: 将各组猜想及验证的结果进行交流总结: 1、其它酸(如盐酸、硫酸、醋酸等)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碱类(如氢氧化钠、石灰水等)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讲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