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八式太极拳(前两式)公开课教案

学习八式太极拳(前两式)公开课教案
学习八式太极拳(前两式)公开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公开课教案

24式太极拳文字讲解

24式太极拳 一、起势 1 左脚向左分开半步同肩宽 2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似直非直,肘关节微微的弯屈,手心向下 3 两腿慢慢屈膝下蹲成马步。两掌至于腹前,上身体保持正直,两眼平视前方 二、野马分鬃〔三次〕 左野马分鬃 1 上体微向右转,右胳臂环抱右胸前,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抱球状,左脚收到右脚内侧。 2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向前移动到左脚成左弓步,右腿自然蹬直,两手随腰转自然分开,左手与眼同高,右手按在右胯边。 右野马分鬃 (同左野马分鬃,左右方向相反) 左野马分鬃 三、白鹤亮翅 1 右脚向前跟半步,两手左上右下抱球 2 上体后坐向右转腰,右手上提至右额

3 左转成左虚步,左手按在左胯边。 四、搂膝幼步〔三次〕 左搂膝幼步 1 上体微微左转再右转,右手转至面前自然下落,经右胯由右后方盪起 2 左脚尖收到右脚内侧 3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向前移动到左脚成左弓步,右腿自然蹬直,左手经左膝搂过,右手向前推按 右搂膝幼步 (同左搂膝幼步,左右方向相反) 左搂膝幼步 五、手挥琵琶 1 右脚向前跟半步 2 右手屈臂后坐,左手由左而上划弧到正前方 3 左脚提起,脚跟着地成左虚步 六、倒卷紘 右倒卷紘 1 上体右转,两掌心向上左手在前,右手经过腰向右后划弧,与头同高

2 上体转正,又臂屈肘于耳侧,左脚后退一步,左手向后收,右掌向前推,右脚跟随腰撵正 左倒卷紘 (同右倒卷紘,左右方向相反) 右倒卷紘 左倒卷紘 七、左揽雀尾 1上体右转,两臂平举,右掌心向上,左掌心向下 2 上体继续右转,右胳臂环抱右胸前,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抱球状,左脚收到右脚内侧。 3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臂棚,右手按于右胯侧 4 上体右转,两手同时向下向后履 5 上体左转向正前方,右手搭在左手腕,左弓步向前挤 6 后坐,左脚尖翘起,两手分开致腹前 7 左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 (同左揽雀尾,左右方向相反) 九、单鞭 1上体左转,两臂随腰运转,左掌向外右掌向上, 2 上体右转,收左脚到右脚内侧,左手由下而右,右手由上而右划弧,在右前方变刁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一、教案背景: 太极拳是我国武术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古代骑兵的枪法、长柄大刀法。其基本用法是:开、合、发。踩着高跷来使用长枪、长柄大刀。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象,演变八卦。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我省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作为中学生体育教学的必学教材。学习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可以帮助学生疗疾健身、修身养性、健美益智,开悟智慧、激发潜能、技击防卫,达到维持健康、提升气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教学课题: 学习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发展;掌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名称、动作要领。通过学习学生能连贯协调、动作连绵完成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三、教材分析: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较一般武术动作有一定的区别,其特点:太极拳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串着“阴阳”和“虚实”,这在太极拳动作上表现为每个拳式都具有“开与合”、“圆与方”、“卷与放”、“虚与实”、“轻与沉”、“柔与刚”、“慢与快”,并在动作中有左右、上下、里外、大小和进退等对立统一的独特形式。这是构成太极拳的基本原则(https://www.360docs.net/doc/f08761797.html,/question/78579012.html?si=1)我们学习要按照其特点、动作要领进行教与学。 四、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演示法 3、探究法 4、讨论法 5、小组合作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介绍太极拳,播放视频(太极推手https://www.360docs.net/doc/f08761797.html,/show/lW5HvfUtqRegZ2Ub.html),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研讨课的内容: 1、太极拳起源、发展:(https://www.360docs.net/doc/f08761797.html,/question/203000798.html?si=1)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峰、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俊源出陈式太极拳之说为本。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陈氏太极拳的创编人是陈王廷,他是一位卓有创见的武术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极拳发展很快,打太极拳的人遍及全国。当前,仅北京市公园、街头和体育场就设有太极拳辅导站数百处,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卫生、教育、体育各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要项目来开展,出版了上百万册的太极拳书籍、挂图。太极拳在国外,也受到普遍欢迎。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

24式太极拳教案

体育校本课程教案 本课任务:学习并掌握太极拳1——5动作 课的部分时间课的内容组织及教法 准备部分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15 分钟 20 分钟 5 分钟 集合,清点人数,检查服装, 教师简单说明本课内容。布置 见习生任务。 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练习 学习太极拳: 1,起势 要点:头颈正直,两肩下沉, 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屈,两 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 调一致。 2,左右野马分鬃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两 臂分开要保持弧形。做弓步时, 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 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 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 直;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 线两侧,它们的横向距离应该 保持在10----30厘米。 3,白鹤亮翅 要点:身体重心后移和右手上 提、左手下按要协调一致。 4,左右搂膝拗步 要点:推掌时要沉肩垂肘、坐 腕舒掌,同时须与松腰、弓腿 上下协调一致。 集合,教师简单总结。放松。 队形: ××××××× ×××××××学生 ××××××× ○教师 队形: ××××××× ×××××××学生 ××××××× ○教师 1,介绍太极拳的拳、掌、勾,及一 些步法。 3,教师先讲解并示范太极拳1——5 动作。1——2遍。 4,边讲解边带领学生练习3——4 遍。 5,学生自己练习3——4遍; 6,教师口令学生练习2——3遍,并 纠正错误。 队形: ××××××× ×××××××学生 ××××××× ○教师

本课任务:学习并掌握太极拳5——8动作。 课的部分时间课的内容组织及教法 准备部分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15 分钟 20 分钟 5分 钟 集合,清点人数,检查服装, 教师简单说明本课内容。布置 见习生任务。 准备活动: 7,慢跑 8,徒手操练习 一,复习太极拳1——4动作。 二,学习太极拳5——8动作。 9,手挥琵琶 要点:身体重心后移和左手上 起、右手回收要协调一致。 10,左右倒卷肱 要点:前推的手不要伸直,后 撤的手也不可直向回抽,随转 体仍走弧线。退步时,脚掌先 着地,再慢慢全脚踏实,同时, 前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 11,左揽雀尾 要点:棚出时,两臂前后均保 持弧形。下捋时,上体步可前 倾。向前挤时,上体要正直。 12,右揽雀尾 要点:同7。 三,身体素质练习,变速跑两 圈。 集合,教师简单总结。放松。 队形: ××××××× ×××××××学生 ××××××× ○教师 队形: ××××××× ×××××××学生 ××××××× ○教师 1,复习前4个动作。2——3遍。 2,教师先讲解并示范太极拳5——8 个动作。 3,边讲解边带领学生练习3——4 遍。 4,学生自己练习3——4遍; 5,教师口令学生练习2——3遍,并 纠正错误。 三,分三组,教师指挥一组一组的跑。 队形: ××××××× ×××××××学生 ××××××× ○教师

简化24式太极拳详细教案

简化24式太极拳 教案 课程名称: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武术 年级:初二年级、高一年级 班级:初二2个班级、高一9个班级 教师:罗方

教案 学校:威宁四中年级:初二、高一班级:班上课时间:年月日课时: 教学内容1 简单介绍太极拳发展史、 健身原理以及动作特点; 2 练习简化太极拳的基础动 作。 教 学 目 标 使学生了解太极拳的发展史及其健身原理, 认识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了解太极拳的 动作特点,掌握简化太极拳的基础练习动作。 部分时 间 课的内容 组织教法运动负荷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时 间 次 数 强 度 准备部分5 分 1整队,宣布课的内容 2慢跑400米 3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3)腰部运动 (4)腹背运动 (5)正压腿 (6)侧压腿 (7)踝、腕关节运动 4游戏——反口令 1整队,清点人数, 师生问好; 2领做徒手操; 3讲解游戏规则,带 领学生做游戏。 1学生整队: ××××××× ××××××× × 2跟随老师做徒 手操; 3在老师带领下 做游戏。 1 次 4 × 8 拍 1 次 低 强 度 基 本 部 分 25 分学习太极拳基本动作: (1)桩功—无极桩、太 极桩、开合桩、升降桩。 (2)行功—进步、退步 1示范基本动作的方 法及动作要领; 2领做基本动作练习 (讲解并说明动作 要领); 3教师喊口令,看学 生集体练习,纠正错 误动作; 1认真听讲老师 示范基本动作; 2跟随老师做基 本动作的练习; 3学生听老师的 口令,集体做基 本动作练习; 3 次 5 次 5 次 中 等 强 调

(3)手型动作—云手 4组织学生分组练 习,指导学生错误动 作和解答学生的问 题; 5组织学生集体练 习。 4分组练习基本 动作,提出疑问; 5 学生集体练习。 7 次 5 次 结 束 部 分 5 分 1 抽查学生做基本动作练习; 2 放松活动 3 课堂小结 4 课外作业 场地 器材 操场 课后 小结 本次课学生基本了解太极拳的健身原理,课堂练习认真,提问积极,基本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

二十四式太极拳高级图解教程(1)

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教解 十四式太极拳示范图解 1 起势 2 野马分鬃 3 白鹤亮翅 4 搂膝拗步 5 手挥琵琶 6 倒卷肱7 左揽雀尾8 右揽雀尾9 单鞭10 云手11 单鞭12 高探马13 右蹬脚14 双峰贯耳15 转身左蹬脚16 左下势独立17 右下势独立18 左右穿梭19 海底针20 闪通臂21 转身搬拦锤22 如封似闭23 十字手24 收势 第一式起势 1.左脚开立 左脚向左分开半步,足距与肩同宽,两脚平行向前,成开立步(图2)。 起势 2.两臂前举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双臂自然伸直,肘关节向下微屈;两手心向下,指尖向前(图3)。 3.屈腿按掌 两腿慢慢屈膝半蹲,重心落于两腿之间,成马步;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上体舒展正直,两眼平视前方(图4)。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4.左野马分鬃 (1)抱手收脚:上体稍右转;右臂屈抱于右胸前。手高不过肩, 肘略低于手,手心向下。左臂屈抱于腹前,手心向上,两手上下相对,如在右肋前抱球状;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图5) (2)转体上步: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脚跟轻轻着地,重心仍在右腿上。(图6) (3)弓步分手: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左脚踏实,左腿屈膝前弓。右腿自然蹬直,右脚跟外展,成左 弓步;同时两掌前后分开,左手分至体前,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右手按至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朝前;两臂微屈;眼看左掌。(图7)

左右野马分鬃 5.右野马分鬃 (1)转体撇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两手准备翻转“抱球”;眼仍看左手(图8)。 (2)抱手收脚:上体继续左转左手翻转成手心向下,在左胁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手心向上,在腹前屈抱,两手上下相对,如在左肋前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左脚踏实,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图9)。 (3)转体上步:上体稍右转;右脚向右前方迈出一步,脚跟轻轻着地。(图10) (4)弓步分手:上体继续右转;重心前移,右脚踏实,右腿屈膝前弓。同时左腿自然蹬直,左脚跟外展成右弓步;两手前后分开,右手分至体前,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下。左手按至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两臂微屈;眼看右手。(图11)

24式太极拳说课稿

24式太极拳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24式简化太极拳的基本手型、步型及1——3式。下面我将从1、指导思想2、教材分析3、学情分析4.教学目标5.教学重点及难点6.教法与学法的运用7.场地与器材的准备8.教学过程9.课堂教学效果预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指导思想 首先说的是本次课的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二、教材分析 太极拳是运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学说的哲学理论来解释拳理的一门学问,它要求人们客观、辩证、一分为二地对待事物、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是以万事、万物的本身皆有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哲理为基础的一种思想认识。我们把这种对待事物的思想认识称为太极思想。太极拳是太极思想与人体运动相结合的具体表现。它是一个科学的人体辩证运动过程,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势势处处、时时刻刻都包涵、体现着人体内的阴阳变换、虚实相间和刚柔相济。太极拳的教学要注重学生整体身法和气势,要求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举手投足立身中正、松静自然、虚实清楚、上下贯穿、八面支撑。它对身法的要求极严、极细、极微、极妙,无一不符合人体的科学要求和规范,它不仅仅是身体的简单运动,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冶炼、身心合一。它的外形功架势势符合力学的科学原理,它的内涵机理处处渗透着人体机能的运动规律,它势势均与拳理接骨斗榫、毫厘不差。练功走架的感觉如咖啡提神又如美酒陶醉,只要坚持按要求锻炼就可形成太极身法,众多研究表明,经常打太极的人在身体健康状态方面要明显强于他人,长期锻炼必能达到固本培元、增强体质、防身御敌、技艺超群和祛病延年的健身效果。 三、学情分析 学生渴望有所成就,却不愿意刻苦用功,期望有所作为却又疏于基本功训练;在道德修养方面大多数认为应该修身养性完善人格,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乏内省精神,在人际交往方面或我行我素或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缺乏乐于奉献的精

【重磅】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

云南民族大学《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一)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生理、心理、机能水平的提高。 (二)初步掌握武术运动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 (三)了解武术的简单规则、术语,懂得武术运动对大学生体质的有利影响,提高对武术运动的兴趣。 (四)贯彻教书育人的精神,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教材的选用 (一)主要依据 1.《大学体育教程》云南省本科院校统编体育教材主编:赵静冬20KK.8 (二)基本教材的选用原则 1.简单实用 2.适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基本教材 1.基本原理与基本技术、战术 1.1.基本技术 1.1.1基本手型、步型 1.1.1.1.手型:拳、掌、勾 1.1.1.2.步型:弓、马、仆、歇、虚 1.1.2.手法:单云手、双云手 1.1.3.步法:进步、退步、左右移步 1.2.武术健身推手运动基本原理、基本技术、战术。 1.3.二十四式太极拳基本原理、基本技术、战术。 2.基础知识 2.1.简介太极拳的历史 2.2.介绍太极拳流派、风格特点 2.3.讲解太极拳的技法特点。 2.4.讲解太极拳基本动作和方法、规则、术语等。 (四)选用教材 1.太极拳基本动作技术。 3.二十四式太极拳。 三、专项活动能力 (一)力量素质 (二)速度与速度耐力 (三)灵敏素质 四、考试 (一)内容: 1.二十四式太极拳60分 2.素质:十二分钟跑20分 3.考勤:20分 (二)方法: 1.根据套路要求,单人或多人独立完成整套套路。 2.根据学生对整个套路完成的熟练程度以及对动作规格、方法、劲力、节奏、意识的掌握程度,依据武术规则进行严肃、认真、公正、正确地评定。 3.对学生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进步幅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三)评分标准: 1.二十四式太极拳评分标准:

24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教案

《24式简化太极拳》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24式简化太极拳1—3式 2、复习各种步型、步法、云手 3、特长发展 二、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学生用书)全一册第七章选项学习的指导与提示第五节武术运动——太极拳套路。 三、指导思想 本课主要围绕“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切实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探索高中选项教学新形式,让学生在主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思维、主动探索掌握技术技能的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实践能力。注重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展一项或者多项自己喜爱的体育特长,体验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太极拳的动作变化规则和终身体育技能。 2、过程与方法:使90﹪的学生能掌握太极拳的技术动作要领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精神和乐观的学习态度,养成终身参与体育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 五、教材与学生分析 太极拳是一项受到人们喜爱并得到很好普及的健身运动,场地及其设备比较简单,而且容易推广和普及;其特点是:体松心静、缓慢柔和、动作、呼吸和意念相配合,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锻炼价值。太极步如猫行,它可以帮助人练习太极拳的脚步动作及身体的稳定性还可以锻炼人的腿部力量。 学生对太极拳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有很高的好奇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的欲望;太极拳可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和身心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学生学会了太极拳就有了一项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健身手段,改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增强体质。 本课通过观看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探索练习中学习,复习太极步,初步掌握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提高团体合作的意识。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太极步迈步、转腰、坐胯、重心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技能。 难点:转体迈步、弓步分手,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 七、教学准备 1、备教材,备学生,备突发事件,向有经验教师学习。 2、场地器材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最全24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图解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图解 预备势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并拢,两手垂于大腿外侧;头项正直,口闭齿扣,胸腹放松;眼平视前方。 一、起势 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分开,两脚平行同肩宽。 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举,自然伸直,两手心向下。 3.屈腿按掌:两腿慢慢屈膝半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 学练要点:起脚时先提脚跟,高不过足踝,落脚时前脚掌先着地,要做到点起点落、轻起轻落。上举两臂时,不可耸肩,不要出现指尖朝下的“折腕”。屈膝时松腰敛臀,上体保持正直,两掌下按时沉肩垂肘。 二、左右野马分鬃 (一)左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上体稍右转,右臂屈抱于右胸前,左臂屈抱于腹前,成右抱球;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掌前后分开,左手心斜向上,右手按至右胯旁, 两臂微屈。 (二)右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左手翻转在左胸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在腹前屈抱, 成左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同前弓步分手,惟左右相反。 (三)左野马分鬃:同前左野马分鬃。 学练要点:弓步时,不可将重心过早前移,造成脚掌沉猛落地,后脚应有蹬碾动作。分手与弓步要协调同步。转体 撇脚时,先屈后腿,腰后坐,同时两臂自旋。 三、白鹤亮翅

(一)跟步抱球:上体稍左转,右脚向前跟步,落于左脚后;同时两手在胸前屈臂抱球。 (二)虚步分手:上体后坐并向右转体,左脚稍向前移动,成左脚虚步;同时右手分至右额前,掌心向内,左手按 至左腿旁,上体转正;眼平视前方。 学练要点:抱球与跟步要同时,转身时身体侧转不超过45度,左脚前移与分手同时完成。 四、左右搂膝拗步 (一)左搂膝拗 1.收脚托掌:上体右转,右手至头前下落,经右胯侧向后方上举,与头同高,手心向上,左手上摆,向右划弧落 至右肩前;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眼视右手。 2.弓步搂推: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左手经膝前上方搂过,停于左腿外侧,掌心向下,指 尖向前,右手经肩上,向前推出,右臂自然伸直。 (二)右搂膝拗步

24式简化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及健身功效

24式简化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及健身价值 ******学院 *** 20103615*** 24式简化太极拳由原国家体委于1956年组织有关太极拳专家,以流传面和适应性最广泛的杨式太极拳为基础,保留了传统太极拳的主要技术内容及基本规格要领,去其繁难和重复动作,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改编、整理而成。套路充分体现了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的特点,是大学体育教学常选的内容之一。 各式太极拳虽然风格不同,各具特征,但是拳理相通,其运动特点、动作要领和健身作用,基本一致。 (1)轻松柔和。太极拳架式比较平和舒展,动作要领不拘不僵,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并且一般说来,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因此,适宜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锻炼,尤其对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更是一种较好的体育医疗手段。 (2)连贯均匀。整套太极拳动作,从“起势”到“收势”,无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其后贯穿,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3)圆活自然。太极拳的动作以各种弧形、曲线构成,运动时要避免直来直去,因此要特别注意运用腰脊带动四肢进行活动,以腰为轴,才能使手法、步法变转圆活,动作轻灵顺遂。 (4)协调完整。在太极拳运动中,要求做到上下相随、内(意识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之间要紧密配合;动作的出发,一动无有不动,以腰为轴来带动。这也能直接作用于命门,使命门精气充足,增进健康。 动作要领: (1)意识引导动作。即把注意力贯注到动作中去,所有的动作都要用意识来支配,“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意动形随”。要做到这点,在未动之前就要端正姿势,呼吸自然,情绪安宁,排除杂念,集中注意力。一切安排就绪,自觉全身放松,心静气和,然后开始动作,不断用意来指导每一动作的正确性、连贯性和圆活性。 (2)注意放松,不用拙力。太极拳的放松,不是全身的松懈疲怠,而是在身体自然活动或稳立的情况下,使某些可能放松的肌肉和关节做到最大限度放松。只有全身应该放松的都放松了,劲力才能毫无阻碍地集中到一点,避免了僵劲和拙力,体现出太极拳那种轻灵而有沉重的富有弹性和韧性的内劲。 (3)虚实分明,重心稳定。练太极时,身体的姿势不断改变,处处贯穿着手法、身法、步法的变换和转移重心的活动,由虚到实,或由实到虚,既要分明,又要连贯不停,势势相连。要使虚实变化得当,身体必须平衡稳定。凡旋转的动作,应先把身体稳住再提腿换步;凡进退的动作,应先落脚而后再慢慢改变重心,以达到太极拳“中正安舒”的要求。 ( 4)呼吸自然,配合动作。练太极拳时,不要因为动作而引起急促呼吸,要求呼吸自然。一般来说,凡是由实转虚,劲力含蓄、动作屈合时,配以吸气;凡是由虚转实,劲力沉实集中、动作开伸时,配以呼气。但在练一些过渡动作及个人感到呼吸难以结合动作时,仍需进行自然呼吸,这样才能保证呼吸与动作的结合自然妥善,符合太极拳“气以直养而无害”的原则要求 总之:练拳时必须舌抵上腭,唇齿相合,自然呼吸,身体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太极拳听课教案

咸宁职院体育课教案 上课时间:2008-11-12 任课教师: 张文达 班级08级 场地 器材 灯光球场 人数 教材内容 重点一、复习太极拳3—4组; 二、学习太极拳第5组 右蹬脚,转身左蹬脚 教 学 任 务 难 点 1.复习太极拳第三~四组动作,完善 动作细节,提高演练水平 2.学习第五组动作,初步掌握正确的 动作要领与方法 右蹬脚“穿,分,抱,撑”掌法变化 课 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教法 练习量 次数时间 开始部分一、集合整队,清查人数; 二、宣布本次课教学内容、提出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三、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队形:四列横队 ╳╳╳╳╳╳╳ ╳╳╳╳╳╳╳ ╳╳╳╳╳╳╳ ╳╳╳╳╳╳╳ ▲ 教法:教师口令指挥。 要求:服装规范、整队迅速。 3 分 钟 准备一、游戏(萝卜蹲) 将参与者分成几堆,每堆人手牵 着手围成一圈,给每堆人以颜色 或数字命名,任意指定一堆萝卜 开始统一下蹲,同时还要念词, 再指定别的萝卜堆做同样动作, 目标要一致,依此类推。 游戏组织:全体同学围成4个圆 教法: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游戏时教师担任裁判。 要求:遵守游戏规则,积极主动。 5 分 钟

部分二、徒手操 头部运动 上肢运动 腰部运动 弓步压腿 仆步压腿 膝关节运动 踝腕关节运动 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看齐 ╳╳╳╳╳╳ ╳╳╳╳╳╳ ╳╳╳╳╳╳ ╳╳╳╳╳╳ ▲ 教法:教师镜面示范并领做,学生 在教师口令带领下跟做 要求:动作伸展、活动充分 2ⅹ8 拍 7 分 钟 基本部分一、复习太极拳第4—5组动作 左右揽雀尾——单鞭——云手— —单鞭 二、学习第六组动作: 1.高探马 后脚跟步——后坐翻手——虚步推掌 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看齐 ╳╳╳╳╳╳ ╳╳╳╳╳╳ ╳╳╳╳╳╳ ╳╳╳╳╳╳ ▲ 教法:1.教师复述动作要领并示 范 2.学生听口令提示集体复习 要求:动作规范、方法熟练,配合 协调,速度适宜 15 分 钟

24式简化太极拳教案

班级:2011级()班姓名:饺子 学号:

说课部分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太极拳的教学要注重学生整体身法和气势,要求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举手投足立身中正、松静自然、虚实清楚、上下贯穿、八面支撑。它对身法的要求极严、极细、极微、极妙,无一不符合人体的科学要求和规范,它不仅仅是身体的简单运动,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冶炼、身心合一。它的外形功架势势符合力学的科学原理,它的内涵机理处处渗透着人体机能的运动规律,它势势均与拳理接骨斗榫、毫厘不差。练功走架的感觉如咖啡提神又如美酒陶醉,只要坚持按要求锻炼就可形成太极身法,众多研究表明,经常打太极的人在身体健康状态方面要明显强于他人,长期锻炼必能达到固本培元、增强体质、防身御敌、技艺超群和祛病延年的健身效果。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健身作用等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引导学生对此产生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基本步型、手型,先做到形似,学习1—3式。 3、情感目标:学会合作、学会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运用太极拳的方法和理念进行自我调整身心,主动缓解压力、达到减轻身心疲劳的目的。 四、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重心的移动,上下肢动作协调。 难点:白鹤亮翅 五、教学程序: 教学主体流程由教师完整示范开始-领做-重点内容讲解与示范-领做- 口令下学习练习-共性错误分析讲解-分组练习(教师流动指导)- 评价-集体练习-推手讲解与示范-分组练习-结束放松部分。

最新二十四式太极拳第一节课教案

体育课教案

基本部分 一、简化太极拳的产生和结构特点 简化太极拳是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 专家,从传统杨式太极拳简化编排而来, 姿势中正平稳,动作舒缓,幅度开阔, 运动绵绵不断,行云流水。 二、介绍太极拳运动的概况 1、运动特点:松静自然、意气相 随、圆活合顺、松紧适度、延绵舒缓。 2、作用:强身健体、陶冶性情、文 化教育、爱国精神教育。 三、学习太极拳的基本功法、步型和 步法 1、基本功法 1)无极桩 要求:松静自然,调形、调息、 调心。 2)升降桩 要求:松腰坐胯,全蹲时上体保 持正直,两肘与两膝上下相合。 2、步型 1)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腿绷,挺腰、塌 腰。 2)虚步 要点:挺腰、塌腰,虚实分明。 3、步法 1)进步2)退步 要求:迈步如猫行,脚步既轻灵又 稳实。 步法练习,可以帮助人练习太极拳 的脚步动作及身体的稳定性,还可以锻 炼人的腿部力量。 4、运臂练习:分靠式 要求:上有靠劲、下有采劲,柔中 寓刚,转腰运臂协调一致。 四、学习简化太极拳:第一式至三式 动作: (一) 起势 动作分解: 1)左脚开步 2)两臂前举 3) 屈膝下按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 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两臂下落和身体 下蹲的运作要协调一致。 组织:学生成二列横队集合 ××××××××× ××××××××× ▲ 要求:认真听讲,了解其来源及其特点。 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教法: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 2、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 3、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 正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5、先学习弓步、虚步,后学习退步、 进步,然后再将步型和步法结合起来进 行教学。

杨式24式太极拳教学拳谱及图谱

杨式24式太极拳教学拳谱及图谱 杨式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 一、起势 1 左脚向左分开半步同肩宽 2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似直非直肘关节微微的弯屈手心向下 3 两腿慢慢屈膝下蹲成马步。两掌至于腹前上身体保持正直两眼平视前方 二、野马分鬃〔三次〕 左野马分鬃1 上体微向右转右胳臂环抱右胸前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抱球状左脚收到右脚内侧。2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向前移动到左脚成左弓步右腿自然蹬直两手随腰转自然分开左手与眼同高右手按在右胯边。 右野马分鬃(同左野马分鬃左右方向相反) 左野马分鬃 三、白鹤亮翅 1 右脚向前跟半步两手左上右下抱球 2 上体后坐向右转腰右手上提至右额 3 左转成左虚步左手按在左胯边。 四、搂膝幼步〔三次〕 左搂膝幼步1 上体微微左转再右转右手转至面前自然下落经右胯由右后方盪起2 左脚尖收到右脚内侧3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向前移动到左脚成左弓步右腿自然蹬直左手经左膝搂过右手向前推按 右搂膝幼步(同左搂膝幼步左右方向相反) 左搂膝幼步 五、手挥琵琶 1 右脚向前跟半步 2 右手屈臂后坐左手由左而上划弧到正前方 3 左脚提起脚跟着地成左虚步 六、倒卷紘 右倒卷紘1 上体右转两掌心向上左手在前右手经过腰向右后划弧与头同高2 上体转正又臂屈肘于耳侧左脚后退一步左手向后收右掌向前推右脚跟随腰撵正 左倒卷紘(同右倒卷紘左右方向相反) 右倒卷紘左倒卷紘 七、左揽雀尾 1 上体右转两臂平举右掌心向上左掌心向下 2 上体继续右转右胳臂环抱右胸前 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抱球状左脚收到右脚内侧。3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臂棚右手按于右胯侧4 上体右转两手同时向下向后履5 上体左转向正前方右手搭在左手腕左弓步向前挤6 后坐左脚尖翘起两手分开致腹前7 左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同左揽雀尾左右方向相反) 九、单鞭 1 上体左转两臂随腰运转左掌向外右掌向上 2 上体右转收左脚到右脚内侧左手由下而右右手由上而右划弧在右前方变刁手 3 左转身上步左手向左划弧 4 左弓步翻掌 十、云手 1 上体右转左手向右划弧到右肩右刁手变掌 2 上体左转至左前方时两手左压右穿同时收右脚到左脚右侧两脚平行距离约十公分(一一) 3 上体右转至右前方时两手右压左穿同时左脚向左横开一步(二) 4 重複2 3 (三)2 十一、单鞭

[实用参考]24式简化太极拳太极拳教案

太极拳课基础知识教学计划 课题:24式简化太极拳简介和动作要领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太极拳,记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 2.让学生知道练习太极拳时注意事项 3.培养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意识 教学重点:记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 教学难点:练习太极拳的注意要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步骤: 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演练太极拳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心静体松。所谓“心静”,就是在练习太极拳时,思想上应排除一切杂念,不受外界干扰;所谓“体松”,可不是全身松懈疲塌,而是指在练拳时保持身体姿势正确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全身关节、肌肉以及内脏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 二、圆活连贯。“心静体松”是对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而是否做到“圆活连贯”才是衡量一个人功夫深浅的主要依据。太极拳练习所要求的“连贯”是指多方面的。其一是指肢体的连贯,即所谓的“节节贯穿”。肢体的连贯是以腰为枢纽的。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则要求:对下肢,是以腰带跨,以跨带膝,以膝

带足;对上肢,是以腰带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在以肘带手。其二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即“势势相连”----前一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势势之间没有间断和停顿。而“圆活”是在连贯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意指活顺、自然。 三、虚实分明。要做到“运动如抽丝,迈步似猫行”,首先要注意虚实变换要适当,是肢体各部在运动中没有丝毫不稳定的现象。若不能维持平衡稳定,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迈步如猫行”了。一般来说,下肢以主要支撑体重的腿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换步的腿为虚;上肢以体现动作主要内容的手臂为实,辅助配合的手臂为虚。总之虚实不但要互相渗透,还需在意识指导下变化灵活。 四、呼吸自然。太极拳练习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顺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势呼吸。以上几种呼吸方法,不论采用哪一种,都应自然、匀细,徐徐吞吐,要与动作自然配合。初学者采用自然呼吸。 24式太极拳是国家本着弘扬国粹,发扬传统武术的指导思想,而编制的一套入门级的太极拳,它动作简练,浓缩了传统太极拳的精华,老少皆宜,实在是居家晨练之必备佳品! 动作及口诀: 一、起势 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二、野马分鬃 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后坐举臂,③虚步分手。

太极拳教案

课程:特色课(二十四式太极拳) 第一次课授课内容:1、分班介绍课堂常规 2、太极拳概述 3、体能训练---素质测验:12分钟健身跑课的任务:1分班 2了解课堂常规 3初步太极拳知识 4素质测验:12分钟健身跑 课的部分: 开始与准备部分:5-10分钟 教学内容: 一、分班 二.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检查服装。 3)上课、师生问好。 4)宣布本课内容5)安排见习生。 组织教法: 一、队形: ×××××××××× ×××××××××× ▲

要求:1、整队快、静、齐 2、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3、见习生认真观察,进行适当活动 4、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二、准备部分 (1)慢跑: (2)定位徒手操(4╳8) 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 4)腹背运动5)弓步压腿 6)仆步压腿 7)跳跃运动 8)活动各关节组织教法: (1)组织:学生单排单列绕训练场进行 (2)队形: ×××××××××× ×××××××××× ▲ 组织:教师示范后口令指挥进行练习 要求:精神饱满,用力适当,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基本部分: 一.太极拳概述 了解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历程,对太极拳的内容与分类有全面的掌握,并对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有深刻的领悟。 方法:课堂讲授 素质测验:12分钟健身跑 方法:在田径场用秒表测验 结束部分:5分钟 一、放松: 二、集合整队,总结本次课 三、布置课后练习 四、宣布下课,行抱拳礼 要求: 1、按要求认真完成 2、放松充分,发扬互助精神 队形: ×××××××××× ×××××××××× ▲ 需场地器材:田径场秒表 课后小结:

24式简化太极拳太极拳教案

24式简化太极拳太极拳教案

太极拳课基础知识教学计划 课题: 24式简化太极拳简介和动作要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太极拳,记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 2.让学生知道练习太极拳时注意事项 3.培养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意识 教学重点:记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 教学难点:练习太极拳的注意要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步骤: 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演练太极拳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心静体松。所谓“心静”,就是在练习太极拳时,思想上应排除一切杂念,不受外界干扰;所谓“体松”,可不是全身松懈疲塌,而是指在练拳时保持身体姿势正确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全身关节、肌肉以及内脏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 二、圆活连贯。“心静体松”是对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而是否做到“圆活连贯”才是衡量一个人功夫深浅的主要依据。太极拳练习所要求的“连贯”是指多方面的。其一是指肢体的连贯,即所谓的“节节贯穿”。肢体的连贯是以腰为枢纽的。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则要求:对下肢,是以腰带跨,以跨带膝,以膝带足;对上肢,是以腰带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在以肘带手。其二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即“势势相连”----前一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 势势之间没有间断和停顿。而“圆活”是在连贯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意指活顺、自然。 三、虚实分明。要做到“运动如抽丝,迈步似猫行”,首先要注意虚实变换要适当,是肢体各部在运动中没有丝毫不稳定的现象。若不能维持平衡稳定,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迈步如猫行”了。一般来说,下肢以主要支撑体重的腿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换步的腿为虚;上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要领详解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要领详解 第一式:起势 (1)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2)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3)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去。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1)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3)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 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4)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5)与(3)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6)与(4)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野马分鬃式的弓步,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线两侧,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即以动作进行的中线为纵轴,其两侧的垂直距离为横向)应该保持在10-30厘米。 第三式:白鹤亮翅 (1)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胸前,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眼看左手。 (2)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先向右转,,面向右前方,眼看右手;然后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再微向左转,面向前方,两手随转体慢慢向右上、左下分开,右手上提停于右额前,手心向左后方,左手落于左胯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平看前方。 要点:完成姿势胸部不要挺出,两臂都要保持半圆形,左膝要委屈。身体重心后移和右手上提、左手下按要协调一致。 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 (1)右手体前下落,右下向后访划至右肩外,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左手由左下向上、向右化弧至右胸前,手心斜向下;同时上体先微向左再向右转;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着地,眼看右手。

24式简化太极拳教案

说课部分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太极拳的教学要注重学生整体身法和气势,要求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举手投足立身中正、松静自然、虚实清楚、上下贯穿、八面支撑。它对身法的要求极严、极细、极微、极妙,无一不符合人体的科学要求和规范,它不仅仅是身体的简单运动,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冶炼、身心合一。它的外形功架势势符合力学的科学原理,它的内涵机理处处渗透着人体机能的运动规律,它势势均与拳理接骨斗榫、毫厘不差。练功走架的感觉如咖啡提神又如美酒陶醉,只要坚持按要求锻炼就可形成太极身法,众多研究表明,经常打太极的人在身体健康状态方面要明显强于他人,长期锻炼必能达到固本培元、增强体质、防身御敌、技艺超群和祛病延年的健身效果。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健身作用等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引导学生对此产生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基本步型、手型,先做到形似,学习1—3式。 3、情感目标:学会合作、学会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运用太极拳的方法和理念进行自我调整身心,主动缓解压力、达到减轻身心疲劳的目的。 四、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重心的移动,上下肢动作协调。 难点:白鹤亮翅 五、教学程序: 教学主体流程由教师完整示范开始-领做-重点内容讲解与示范-领做-口令下学习练习-共性错误分析讲解-分组练习(教师流动指导)- 评价-集体练习-推手讲解与示范-分组练习-结束放松部分。

24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及口诀教学提纲

24式简化太极拳动作 及口诀

24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及口诀 一、起势 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二十四式太极拳 二、野马分鬃 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后坐举臂,③虚步分手。 二十四式太极拳 四、搂膝拗步 A.①左转落手,②右转收脚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二十四式太极拳 ①跟步展手,②后坐挑掌,③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 ①两手展开,②提膝屈肘,③撤步错手,④后坐推掌。(重复三次) 七、左揽雀尾 ①右转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转随臂展掌,⑤后坐右转下捋,⑥左转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挤,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 ①后坐扣脚、右转分手,②回体重收脚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转随臂展掌,⑥后坐左转下捋,⑦右转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九、单鞭 ①左转扣脚,②右转收脚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举。 十、云手

①右转落手,②左转云手,③并步按掌,④右转云手、⑤出步按掌。(注:重复两次) 十一、单鞭 ①斜落步右转举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十二、高探马 ①跟步后坐展手,②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 ①收脚收手,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划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①收脚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①后坐扣脚,②左转展手,③回体重合抱提膝,④分手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①收脚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 ①落脚左转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八、左右穿梭 ①落步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推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