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粘度PAO的合成

中粘度PAO的合成
中粘度PAO的合成

科研开发

化工科技,2010,18(6):1~3

SCI ENCE &T ECH NO L OG Y IN CH EM ICA L IN DU ST RY

收稿日期:2010-08-25作者简介:许林林(1983-),男,辽宁凌源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合成润滑油基础油。**通讯联系人。

*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060506)。

中粘度PAO 的合成*

许林林,丁洪生**,刘萍萍,刘庆利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研究生学院,辽宁抚顺113001)

摘 要: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P AO )是重要的合成润滑油之一。使用氯化铝-环己醇络合催化剂,对1-癸烯齐聚反应进行了研究,合成了不同粘度级别的中粘度P AO 。考察了n (A lCl 3)∶n (1-癸烯)、n (环己醇)∶n (A lCl 3)、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烯烃原料对PA O 收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氯化铝-环己醇络合催化剂,以1-癸烯为原料,n (AlCl 3)∶n (1-癸烯)=5∶100,反应时间4h 以上的条件下,在0.1~0.7范围内调整n (环己醇)∶n (A lCl 3)或在20~80℃范围内改变反应温度,可以合成不同粘度级别的中粘度PA O 。在上述条件下,P AO 100℃运动粘度随n (环己醇)∶n (A lCl 3)的增加而增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减小;P AO 收率在85%以上,具有低凝点、高粘度指数的显著特点,是高质量的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

关键词:聚α-烯烃;齐聚;氯化铝-环己醇络合物;1-癸烯;中粘度

中图分类号:T E 6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511(2010)06-0001-03

聚α-烯烃(Po ly -alpha -olefin ,PAO )是重要的合成润滑油之一。具有热安定性、氧化安定性及剪切安定性好,液体范围宽,凝点低,粘度指数高等优点[1]。通常,将100℃运动粘度小于或等于10mm 2

/s 的润滑油称为低粘度油,大于或等于40mm 2/s 的称为高粘度油,其间的称为中粘度油。其中,中粘度PAO 可用作发动机油、压缩机油、齿轮油、航空用油等[2]。中粘度PAO 润滑油可以用低粘度和高粘度PAO 调和的方法生产,但剪切安定性和挥发性能不如直接合成的中粘度PAO 好[3]。采用铬金属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离子液体催化剂、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等催化烯烃齐聚反应,可以合成中高粘度PAO 。然而,铬金属催化剂活性不高、对烯烃原料要求苛刻且铬有剧毒不适合用于工业生产;茂金属催化剂及离子液体催化剂造价昂贵且对反应条件要求较苛刻;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生产中高粘度PAO 收率低,铝钛物质的量比有微小变化时,聚合物分子就有很大变化,反应难以控制,重复性差[4~9]。

作者对使用氯化铝-环己醇络合催化剂催化1-癸烯齐聚反应,合成中粘度PAO 进行了探讨。考察了n (AlCl 3)∶n (1-癸烯)、n (环己醇)∶n (AlCl 3)、

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烯烃原料对PAO 收率和性能的影响。目的在于探索低成本、高收率、产品性能优异、易操作的中粘度PAO 合成方法。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1-十四碳烯、1-癸烯、1-辛烯、1-己烯:工业纯,市售;氯化铝、环己醇:分析纯,市售;w (NaOH )=5%:实验室自制。

TA2004N 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JJ -160W 型机械搅拌器:深圳市沙头角国华仪器厂;DS Y -004运动粘度测定器:大连仪器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浙江浦东仪表有限公司;150m L 三口烧瓶。1.2 1-癸烯齐聚反应

称取一定质量的1-癸烯,通过1-癸烯的量计算AlCl 3的量并称量,通过AlCl 3的量计算环己醇的量并称量。将称量好的A lCl 3和环己醇装入干燥的三口烧瓶,充分搅拌下缓慢滴加1-癸烯,用恒温水浴控制并保持一定的反应温度,一定时间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移入分液漏斗。经碱洗、水洗至中性后静置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单体,

DOI :10.16664/j .cn ki .issn 1008-0511.2010.06.010

封存。采用蒸馏前后分别称重的方法计算PAO 收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n (AlCl 3)∶n (1-癸烯)对齐聚反应的影响

保持n (环己醇)∶n (AlCl 3)=0.5,在150m L 三口烧瓶内加入不同质量的催化剂A lCl 3和环己醇,在充分搅拌下缓慢滴加37g (50m L )的1-癸烯,进行了实验。在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

为4h ,充分搅拌的条件下,考察了n (AlCl 3)∶n (1-癸烯)对PAO 收率及100℃运动粘度的影响,结果见图1

n (AlC l 3)∶n (1-癸烯)

图1 n (AlCl 3)∶n (1-癸烯)对PAO 收率及

100℃运动粘的影响

如图1所示:n (A lCl 3)∶n (1-癸烯)在3∶100~7∶100范围内变化时,随n (A lC l 3)∶n (1-癸烯)的增大,PAO 收率提高,大于5∶100以后收率增加缓慢;100℃运动粘度先增大后减小,n (AlCl 3)∶n (1-癸烯)在4∶100~6∶100范围内变化时,100℃运动粘度变化不显著且保持在较高水平。选择n (AlCl 3)∶n (1-癸烯)=5∶100较好。2.2 n (环己醇)∶n (AlCl 3)对齐聚反应的影响在150m L 三口烧瓶内加入不同质量的催化剂AlCl 3和环己醇,在充分搅拌下缓慢滴加37g (50mL )的1-癸烯,进行了实验;在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4h ,充分搅拌的条件下,考察了n (环己醇)∶n (AlCl 3)对PAO 收率及100℃运动粘度的影响,结果见图2。

由图2可见,n (环己醇)∶n (AlCl 3)在0.1~1.0范围内变化时,随n (环己醇)∶n (AlCl 3)的增大PAO 收率降低,大于0.7以后收率急剧降低;n (环己醇)∶n (AlCl 3)<0.7时,100℃运动粘度随物质的量比的增加而增大,大于0.7后100℃

运动粘度迅速减小。综上,在0.1~0.7范围内选择n (环己醇)∶n (A lC l 3)合成不同粘度级别的PAO 较好

n (环己醇)∶n (AlCl 3)

图2 n (环己醇)∶n (AlCl 3)对PA O 收率及

100℃运动粘的影响

2.3 反应温度对齐聚反应的影响

作为影响化学反应的重要工艺条件之一,反应温度对PAO 的收率和性能影响很大。使用容

积为150m L 的三口烧瓶,称取37g (50m L )的1-癸烯,进行了齐聚研究。固定n (A lCl 3)∶n (1-癸烯)=5∶100,n (环己醇)∶n (AlCl 3)=0.5,反应

时间为4h 。考察了不同温度条件下PAO 收率及性能的变化,结果见表1。

表1 反应温度对P AO 收率及性能的影响

反应温度/℃

PAO 收率/%v (100℃)/(mm 2·s -1)粘度

指数

凝点/℃203040506080

90

9393959696

42.5041.6636.7230.2323.5614.85

180

177172167162159

-43-45-47-48-50-52

从表1可见:当温度在20~80℃内变化时,

随反应温度的上升,PAO 收率缓慢提高。这是因为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能量增加,有效分子碰撞增多,从而提高了反应速率。100℃运动粘度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减小,高于60℃后显著减小;粘度指数及凝点亦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缓慢降低。出现此种现象是由于:在阳离子聚合中,向单体的链转移是主要的链终止方式,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链转移速率提高,从而使齐聚产物齐聚度下降;同时,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异构化等副反应也随之增强,导致PAO 的粘度、粘度指数及凝点降低。综上,可以在20~80℃范围内选择不同的反应温度来调节PAO 的粘度。

·

化 工 科 技 第18卷

2.4 反应时间对齐聚反应的影响

反应时间对齐聚反应收率和齐聚产物性能影响较大。在n (A lCl 3)∶n (1-癸烯)=5∶100,n (环己醇)∶n (AlCl 3)=0.5,反应温度为30℃,充分

搅拌的条件下,选择不同反应时间进行了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对PAO 收率及100℃运动粘度的影响,结果见图3

反应时间/h

图3 反应时间对P AO 收率及100℃运动粘度的影响

从图3可见:反应时间少于4h 时,随反应时间的延长,PAO 收率及100℃运动粘度显著增

加;当反应时间超过4h 后,收率及100℃运动粘度变化不大。此现象说明:在反应初期,体系中烯烃单体及催化剂的浓度均较高,能产生较多的活性点,收率及粘度显著提高;随反应时间的延长,体系的粘度增大,反应物与催化剂接触不充分,加之副反应生成的高度不饱和烃附着在AlCl 3表面,导致催化剂活性衰减,收率及粘度提高缓慢。在接受收率损失的前提下,反应时间也可作为调节PAO 粘度的手段,但为了保证较高的收率,反应时间在4h 以上为好。

2.5 烯烃原料对齐聚反应的影响

在n (AlCl 3)∶n (1-癸烯)=5∶100、n (环己醇)∶n (AlCl 3)=0.2、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4h 的工艺条件下考察了烯烃原料对PAO 收率和物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2。

表2 烯烃原料对PAO 收率及性能的影响

烯烃原料PAO 收率/%v (100℃)

/(m m 2·s -1)

粘度

指数凝点

/℃1-十四碳烯1-癸烯1-辛烯1-己烯

86858378

19.5820.8218.3320.32

179176186167

-20-50-52-48

由表2可以看出,以1-十四碳烯、1-辛烯、1-己烯为原料同样可以在较高收率下合成中粘度PAO 。除以1-十四碳烯为原料PAO 的凝点较高外,以1-己烯、1-辛烯为原料合成的PAO 与由1-癸烯合成的PAO 性能相当,具有很高的粘度指数及较低的凝点。

3 结 论

采用氯化铝-环己醇络合催化剂,以1-癸烯为原料,在n (AlCl 3)∶n (1-癸烯)=5∶100,反应时间4h 以上的条件下,在0.1~0.7范围内调整n (环己醇)∶n (AlCl 3),或在20~80℃范围内改变反应温度,可以合成不同粘度级别的中粘度PAO 。在上述条件下,PAO100℃运动粘度随n (环己醇)∶n (AlCl 3)的增加而增大,随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减小;PAO 收率在85%以上,是高粘度

指数、低凝点的高质量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此外,以1-辛烯及1-己烯为原料合成的中粘度PAO 与由1-癸烯合成的中粘度PAO 具有相近的优异性能。

[参 考 文 献]

[1] 李普庆,等.合成润滑剂及其应用[M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

社,2006.

[2] 王振东.润滑油(剂)生产配方优化设计与新材料的应用及

质量检测标准规范实务全书[M ].银川: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2004.

[3] Chevron -Phillips .化学公司将增加中粘度的PAO 产品[J ].

润滑油与燃料,2004,14(5):51.

[4] 张志峰.蜡裂解烯烃合成润滑油[J ].合成润滑材料,1992,

19(1):46~49.

[5] 王秀绘,等.聚α-烯烃润滑油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化工中

间体,2009,(10):8~11.

[6] Sarin -in R ,Ray S S ,Tu li D K ,et al .Oligomerization of al -pha -olefins [P ].US :6184429,2002-11-20.

[7] Bag heri V ,Eisenberg D C ,Ratliff K S ,et al .Oligomer oils

an d their manu facture [P ].US :6548723,2003-05-22.[8] 谷振生,等.聚α-烯烃合成油的催化剂进展[J ].化工中间

体,2009,(7):12~14.

[9] 大连海事大学.一种制备高粘度润滑油的方法[P ].CN :

101565651A ,2009-10-28.

(下转第28页)

·

3·第6期许林林,等.中粘度PA O 的合成

时刊,2003,17(5):44~45.

A research on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reaction of benzaldehyde

over 1∶12series polyoxometalate

MA Li -li ,TIAN Chun -y u ,S UN H o ng -yan

(Coal D ragon o f H arbin Coal Chemical Industory CO .,Ltd ,Harbin 154854,China )

Abstract :The benzoic acid w as directly synthesized from benzaldehy de ,using 1∶12pho spho tung stic acid salt piperidine as cataly st ,hydrogen pe ro xide as oxidant .The effects of m olar ration ,reactio n tem -perature ,the am ount of cataly st and reaction time w ere investig ated .After filtration and drying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reaction product w as analyzed by IR and measuring melting point .The sy n -thetic route of benzoic acid w as o ptimally designed by orthogo nal experim ent ,the optimized prepara -tion co nditions we re g iven by dealing w ith the ex periment data :reactio n temperature is about 75℃,V (benzaldehy de )/V (hy drogen pero xide )=1∶3.0,cataly st amount is 0.4g ,reactio n time is 5ho urs ,the lo cal synthetic y ield reached 96.7%.Key words :Benzoic acid ;H ydrogen perox ide ;Benzaldehyde ;1∶12Phosphotung stic acid salt piperidine

(上接第3页)

Synthesis of a mediu m viscosity PAO

XU Lin -lin ,DING H ong -sheng ,LIU Ping -ping ,LIU Qing -li

(Graduate Schoo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 f Petroleum &Chem ical Technology ,Fushun 113001,China )

Abstract :Poly -alpha -olefins (PAO )sy nthetic lubricant is one of the impor tant synthetic lubricants .U -sing aluminium chlo ride -cy clohex anol as com plex cataly st ,the o ligome rization of 1-decenes w as stud -ied ,and different viscosity g rade s of medium visco sity PAO have been sy nthesized .The effects of vari -ous kind of techno logical co nditio ns ,such as m ole fraction of the catalyst ,molar ratio of the cyclohex -ano l /AlCl 3,reaction temperature ,reactio n time ,o lefin raw materials on the y ield and pro pertie o f the PAO w ere investigated .T he results show ed that ,using aluminium chlo ride -cy clohexanol as complex cataly st ,1-decene as raw m aterials ,n (AlCl 3)∶n (1-decenes )=5∶100,reactio n time w as abov e 4h ,cy -clo hex anol /AlCl 3mo lar ratio w as contro lled in the range of 0.1~0.7o r reactio n temperature w as changed in the range of 20~80℃,and different viscosity grades of m edium viscosity PAO can been sy nthesized .Under these conditio ns ,PAO 100℃kinematic visco sity increased w ith cyclohexanol /AlCl 3mo le ratio increasing ,and decreased w ith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increasing ;the yield o f PAO w as above 85%,the pro ducts of PAO had lo w co ndensa tion point and hig h viscosity inde x ,w hich w as high quality poly -alpha -olefin sy nthetic lubricant .Key words :Poly -alpha -o lefins ;Oligo merizatio n ;Aluminium chlo ride -cy clohex anol complex ;1-Decene ;M edium visco sity

·

28·

化 工 科 技 第18卷

大物实验-落球法测定液体黏度(精品)

实验名称:落球法测定液体黏度 (总分:100) 实验成绩:87 实验者: 周进 学号: 201918130227 实验日期: 2020-06-2 校 区:青岛校区 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液体的内摩擦现象,明白测量液体粘度的原理及方法; (2)在虚拟实验平台用落球法测量不同温度下蓖麻油的黏度; (3)学习使用比重计测定液体的密度,用停表来计时,以及用螺旋测微器来测量直径。 二、实验仪器 实验的主要装置有:PID 温控试验仪、小钢球、蓖麻油、米尺、螺旋测微器、停表、镊子、量筒、水箱。 三、实验原理 1.落球法测定液体黏度的原理 液体、气体都是具有黏滞性的流体.当液体稳定流动时,平行于流动方向的各层液体速度都不相同。相邻流层间存在着相对滑动,于是在各层之间就有内摩擦力产生,这种内摩擦力称为黏滞力。管道中流动的液体因受到黏滞阻力流速变慢,必须用泵的推动才能使其保持匀速流动;划船时用力划桨是为了克服水对小船前进的黏滞阻力。这些都是液体具有黏滞性的表现。实验表明,黏滞力的方向平行于接触面。它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及该处的速度梯度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黏滞系数或黏度,通常用字母V 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Pa ? s 。 黏度是表征液体黏滞性强弱的重要参数,它与液体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例如,现代医学发 现,许多心脑血管疾病都与血液黏度的变化有关。因此,测量血黏度的大小是检査人体血液健 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又如,黏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温度升高时,液体的黏度减小,气体的黏度 增大,选择发动机润滑油时要考虑其黏度应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所以,在输油管道的设计、发动 机润滑油的研究、血液流动的研究等方面,液体黏度的测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测量液体黏度的方法很多,有落球法,扭摆法,转筒法及毛细管法。本实验所采用的落球法 (也称斯托克斯法)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其实验原理总结如下: 当一个小球在粘滞性液体中下落时,在铅直方向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向下的重力mg ,液体对小球的向上的浮力gV F 0ρ=(0ρ是液体的密度,V 是小球的体积),以及小球受到的与其速度方向相反的粘滞阻力f 。其中粘滞阻力是由小球表面粘附的液体与周围液层有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如果液体是无限深广的,且运动中不产生旋涡,根据斯托克斯定律,在黏度为η的液体中,直径为d 、运动速度为v 的小球受到的粘滞阻力为:

涂料粘度及其测定知识

涂料粘度及其测定知识 0 前言 粘度是涂料性能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涂料的储存稳定性,施工性能和成膜性能有很大影响。 例如对于乳胶漆,在贮存过程中涂料的剪切应力ъ>lO dyn/cm2有利于防止沉降,粘度15-30 Pa·s能保证适当的沾漆量;粘度在2.5~5.0 Pa·s保证刷涂性和最佳漆膜性能。在刷涂后如果粘度能够>250 Pa·s 则能很好地控制流挂,因此测定涂料的粘度成为涂料生产和检验中的常规项目。 1 粘度的定义 粘度可以认为是液体对于流动所具有的内部阻力。 动力粘度是指对液体所施加的剪切应力与速度梯度的比值,其国际单位为帕斯卡·秒(Pa·s),习用单位为厘泊(cP)。l cP=1 mPa·s。通过比较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粘度的变化。我们可以把流体分为牛顿型流体和非牛顿型流体。在国家标准GB/T 6753.4._l998中将流体的流动类型分为牛顿型流动和不规则流动。 牛顿型流动,当剪切应力与速度梯度比值既不随时间也不随速度梯度方式而改变时,这种材料所呈现的流动类型称为牛顿型流动,当这一比值变化很小时。机械扰动(如搅拌)对粘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这种材料被称为具有近似牛顿型的流动。一般清漆和低粘度色漆属于这种液体。 不规则流动,当剪切应力与速度梯度比值随时间或随剪切速率而改变

时。这种材料所呈现的流动类型称为不规则流动。 2 涂料粘度的测定方法 涂料粘度的测定方法很多,包括流出杯、斯托默粘度计、落球粘度计、旋转粘度计、毛细管粘度计,锥板粘度计等等。 2.1 涂料粘度测定的国家标准 2.1.1 流出杯法 流出杯是在实验室,生产车间和施工场所最容易获得的涂料粘度测量仪器。由于流量杯容积大,流出孔粗短,因此操作、清洗均较方便,且可以用于不透明的色漆。流量杯粘度计所测定的粘度为运动粘度,即为一定量的试样。在一定温度下从规定直径的孔所流出的时间,以秒表示。这是最常用的涂料粘度测定方法。因为可以在很多场合方便地使用,因此在世界各地得以广泛的应用。 在国家标准中,关于流出杯测涂料粘度的方法标准有GB/T 1723-1993涂料粘度测定法和GB/T6753.4_l988色漆和清漆用流出杯测定流出时间。 在GB/T 1723-1993中使用涂一l杯和涂-4杯。涂一l杯用于测定流出时间不低于20 s的涂料产品。涂一4杯适用于测定流出时间在150 s 以下的涂料。比较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大于平均值的3%,取两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在GB/T 6753.4一l988中,使用尺寸相似而流出孔径分别为3 mm,4 mm,5 mm,6 mm的4种流出杯,用于测定能准确地判定自流出杯流出孔流出的液流断点的实验物料。对于流出时间超过100 s的实验物

实验10用落球法测液体的粘度

实验10 用落球法测液体的粘度 [实验目的] 1.观察液体的粘滞现象。 2.熟悉用激光光电计时仪测量物体速度的方法。 3.学会用落球法测液体的粘度。 [实验仪器] 激光光电计时仪、FD-VM-Ⅱ型落球法液体粘滞系数测定仪、读数显微镜等。 [实验原理] 一、Stokes 公式 如果液体是不包含悬浮物或弥散物的均匀的无限广延的液体,在液体中运动的球体不产生涡旋,则球体所受的粘滞阻力为 υ ηπr F 6= 式中r 是小球的半径,υ 是小球相对液体的速度,η 是液体的粘度,单位是Pa·s 。上式称为Stokes 公式。 二、液体粘度的测定 设小球的密度为ρ ,直径为d ,液体的密度为ρ',小球匀速运动的距离为l ,所用时间为t ,盛有液体的量筒的内径为D ,则有 () D d l t d g 4.2118)(2 +'-= ρρη 此式即为在Stokes 公式成立的条件下,用落球法测液体粘度的计算公式。 [实验内容及步骤] 1.调整整个实验装置。 2.从计时器上测出6组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t 。 3.从固定激光器的立柱标尺上读出两平行激光束之间的距离l 。

4.用读数显微镜测量小球的直径d ,在不同方位测6次。 5.用游标卡尺测量筒内径D 。 6.记录室温θ 。 [数据表格] 表10-1 用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度数据表 D = 6.64 ×10-2 m , l = (35.91-13.55)×10-2 m , g = 9.8015 m/s 2 ρ = 7.80×103 kg/m 3, ρ′ = 1.26×103 kg/m 3, θ = 18 °C [数据处理] ()D d l t d g 4.2118)(2 +'-= ρρη ( ) 384 .110 64.6/10 00.24.211036.22183 .23)10 00.2(8015.9)1026.110 80.7(2 3 2 2 3 3 3 =???+????????-?= ---- Pa·s m 1063.0mm 00063.0001.0002.0001.0)001.0()002.0()001.0(301 ) (5 61 )(6-2222 22 6 1 2 ?==????????+++-+-+-?= -?= ∑=i i A d d d u

氨基硅油乳化

氨基硅油乳化 {Reference Type}:Journal Article {Author}:李玮 {Year}:1995 {Title}:TS系列氨基硅油乳液应用试验 {Tag}:0 {Journal}:有机硅材料及应用 {Issue}:2 {Pages}:20-22 {Reference Type}:Journal Article {Author}:白杉,周洁 {Year}:2006 {Title}:氨基改性硅乳液在纺织整理中的应用{Tag}:0 {Journal}:天津纺织科技 {Issue}:2 {Pages}:12-15

{Date}:2009-11-01 {Reference Type}:Journal Article {Author}:王树根,苏开第,马永才 {Year}:1998 {Title}:氨基改性羟基硅油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Tag}:0 {Journal}:印染助剂 {Volume}:15 {Issue}:6 {Pages}:5-9 {Date}:2009-09-20 {Reference Type}:Journal Article {Year}:2009 {Title}: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合成及其微乳液的制备研究{Tag}:0 {Date}:2009-10-22

{Reference Type}:Journal Article {Year}:2009 {Title}:氨基改性有机硅微乳化技术的探讨{Tag}:0 {Date}:2009-10-26 {Reference Type}:Journal Article {Author}:钟泰宣 {Year}:1996 {Title}:氨基硅油乳化工艺的研究{Tag}:0 {Journal}:有机硅材料及应用{Issue}:2 {Pages}:9-11 {Reference Type}:Journal Article {Author}:郭丽霞,梅玉娇 {Year}:2000 {Title}:氨基硅油乳化剂的分析与配制{Tag}:0

落球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

目录 实验目的 (2) 实验仪器 (2) 实验原理 (2) 实验装置 (4) 实验内容 (5) 实验数据及处理 (5) 观察与思考 (12) 实验总结 (13)

落球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 实验目的 1、 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 2、 进一步熟悉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 实验仪器 FD —VM —II 型落球法液体粘滞系数测定仪(激光光电传感器计时)、甘油、游标卡尺、温度计、小刚球、小磁钢、螺旋测微器、液体密度计。 实验原理 各种实际流体在流动时,平行于流动方向的内部各层速度是不同的,于是作相对运动的各层流体间存在着粘滞性摩擦阻力,简称内摩擦力。牛顿给出了表征内摩擦力 f 的定律:dx d A f υη-=,即f 的大小正比于流层移动的速度梯度和流层间的接触面积,比例系数η叫做粘滞系数,它是表征流体相邻流层内摩擦力大小的一个物理量。它的方向平行于接触面,其大小与速度梯度及接触面积成正比,比例系数η称为粘度,它是表征液体粘滞性强弱的重要参数,液体的粘滞性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现代医学发现,许多心血管疾病都与血液粘度的变化有关,血液粘度的增大会使流入人体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减少,血液流速减缓,使人体处于供血和供氧不足的状态,这可能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许多身体不适症状。因此,测量血粘度的大小是检查人体血液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又如,石油在封闭管道中长距离输送时,其输运特性与粘滞性密切相关,因而在设计管道前,必须测量被输石油的粘度。 测量液体粘度有多种方法,本实验所采用的落球法是一种绝对法测量液体的粘度。如果一小球在粘滞液体中铅直下落,由于附着于球面的液层

落球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

落球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落球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 各种实际液体具有不同程度的粘滞性,当液体流动时,平行于流动方向的各层流体速度都不相同,即存在着相对滑动,于是在各层之间就有摩擦力产生,这一摩擦力称为粘滞力,它的方向平行于接触面,其大小与速度梯度及接触面积成正比,比例系数η称为粘度,它是表征液体粘滞性强弱的重要参数。 液体的粘滞性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现代医学发现,许多心血管疾病都与血液粘度的变化有关,血液粘度的增大会使流入人体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减少,血液流速减缓,使人体处于供血和供氧不足的状态,这可能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许多身体不适症状。因此,测量血粘度的大小是检查人体血液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又如,石油在封闭管道中长距离输送时,其输运特性与粘滞性密切相关,因而在设计管道前,必须测量被输石油的粘度。 测量液体粘度有多种方法,本实验所采用的落球法是一种绝对法测量液体的粘度。如果一小球在粘滞液体中铅直下落,由于附着于球面的液层与周围其他液层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因此小球受到粘滞阻力,它的大小与小球下落的速度有关。当小球作匀速运动时,测出小球下落的速度,就可以计算出液体的粘度。 【实验目的】 1.学习用激光光电传感器测量时间和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方法 2.用斯托克斯公式采用落球法测量油的粘滞系数(粘度) 3.观测落球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的实验条件是否满足,必要时进行修正。【实验原理】 1.当金属小球在粘性液体中下落时,它受到三个铅直方向的力:小球的重力 ρ(V是小球体积,ρ是液体mg(m为小球质量)、液体作用于小球的浮力gV 密度)和粘滞阻力F(其方向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如果液体无限深广,在小球下落速度v较小情况下,有 = 6 rv Fπη (1)

三元共聚硅油的应用性能分析

三元共聚硅油的应用性能分析 摘要:本文以JL-4610和JL-4615为例,对三元共聚硅油的应用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其手感、黄色变、摩擦耐洗牢度、抗静电性、与分散染料同浴染色及稳定性这六方面的探讨,揭示了三元共聚硅油手感滑软,黄色变小,牢度好,稳定性高等优点,适合在染整后整理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三元共聚硅油应用性能分析 引言 在纺织印染助剂中,柔软剂是整理助剂中的一个大类,品种多,产量大。从化学纤维的纺丝、拉伸、卷筒、编织或纤维素纤维的制条、纺纱、织造到纺织品的染色整理等各项工序都要使用柔软平滑剂。各种柔软剂其主要功能是满足各种纺织品的不同手感,不同风格和要求。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柔软剂的使用已发展到家庭洗涤工序,称为柔软调理剂。其中三元共聚硅油是一种高分子平滑型柔软剂,采用硅氧烷、多胺、聚醚这三者聚合而成。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硅油柔软剂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第一代的二甲基硅油、羟基改性有机硅,到第二代的环氧基改性有机硅、聚醚改性有机硅,至第三代的氨基改性有机硅。目前氨基改性有机硅以其突出的柔软平滑手感成为市场上应用最多的有机硅整理剂。但是传统氨基改性有机硅在加工过程中易产生粘辊、粘缸现象,不耐高剪切,相容性差,而且手感发粘等缺点,因此科研人员研发了新型的线形三元共聚有机硅――瞬间亲水整理剂JL-4610及超稳定柔滑亲水整理剂JL-4615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本文从手感、色黄变、干湿摩擦牢度、耐洗色牢度、抗静电、与涤纶同浴染色以及稳定性等几方面对新型三元共聚硅油的特点和应用性能进行探讨。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设备 电子天平,VPM-1A型轧车,PT-2A销板拉幅机、SW-24AII型耐洗色牢度试验机、Datacoler测色仪、Y5718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机、Y(L)3420织物静电测试仪 1.2 试验材料与药品 织物:涤纶毛毯、涤纶机织(红色、墨绿色、白色)、棉针织(翠兰、梅红)、黑色棉机织、涤纶增白布、麂皮绒 助剂:瞬间亲水整理剂JL-4610、超稳定柔滑亲水整理剂JL-4615、普通氨基硅油

油漆操作规程(发)

油漆作业操作规程 1目的 为确保钢材表面的油漆质量,指导并规范油漆操作过程,特制定本规程。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重庆长安新建五万辆CS35焊接生产线项目所以二次钢结构、型钢支架表面手工油漆处理工序。 3 引用标准 GB/T1723《涂料粘度测定法》 4 操作要求 手工油漆应按以下要求和顺序操作。 (1)去除“结皮”:油漆罐开启后,首先应检查表面是否有“结皮”现象,如有,则须去除。为防止“结皮”产生,可在每天完工时,在有剩余油漆的油漆罐中加一些稀释剂。 (2)搅拌均匀:在将油漆从油漆罐倒出稀释前,应充分搅拌均匀。搅拌时间10-15分钟,气温越高,油漆越易发生沉积,故所需搅拌时间也越长。 (3)稀释油漆:初步按10公斤油漆加3公斤稀释剂的比例将油漆稀释,为保证混合均匀,加入稀释剂后应再搅拌5分钟,然后等待2分钟以便让搅拌产生的气泡逸出。(4)过滤油漆:用120目过滤网将稀释好的油漆过滤。 (5)测定粘度:按GB/T1723《涂料粘度测定法》规定的涂-4粘度计测定法检测上述过滤后的油漆粘度,其检测结果(油漆流出时间)应在15-25秒之间。 (6)调整稀释比例:如粘度检测结果超出(5)规定范围,则需对(3)中的油漆稀释比例进行调整。调整方法是:当油漆流出时间少于15秒时,减少稀释剂含量(或增加油漆含量),当油漆流出时间大于25秒时,则应增加稀释剂含量(或减少油漆含量),直到粘度再次测定的结果符合(5)的规定。 调整后的稀释比例值,可用于指导今后所有同一批号油漆和稀释剂的混合。当换用其它批号或牌号的油漆、稀释剂时,则须按(5)和(6)的规定重新测定油漆粘度和调整稀释比例。 (7)构件表面预处理:油漆前应对构件预处理,确保其表面:a)无油污及水汽; b)无锈 斑及氧化物; P1/2

粘度测定法

运动粘度测定法1)清洗玻璃毛细管粘度计; 2)将油品吸入玻璃毛细管粘度计; 3)将毛细管粘度计放入粘度测定器中; 4)开始计时; 5)十分钟后开始做实验; 6)从第一个刻度线开始计时,下面刻度线计时结束;7)记录时间(以秒为单位); 8)重复三次实验,记录时间并计算平均值; 9)计算100℃或40℃的运动粘度:时间*粘度管系数。注意: 1)选择合适的粘度管; 2)吸入油品时不要有气泡进入; 3)观察是否堵管; 4)计算粘度时看清是哪个粘度管; 5)全浸式温度计的温度是否为100℃或40℃; 6)眼睛一定要平视刻度线时计时。

闪点的测定GB/T3536 闪点: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试验火焰引起试样蒸汽着火,并使火焰蔓延至液体表面的最低温度。 1)将试样装入试验杯至规定的刻度线; 2)开始加热,此时迅速升高试样的温度; 3)点燃实验火焰,并调节火焰直径为3.2mm~4.8mm; 4)当试样温度达到预期闪点前约56℃时减慢加热速度,使试样在达到闪点前的最后23℃左右时升温速度为5~6(℃/min); 5)在预期闪点前至少23℃左右,开始用试验火焰扫划,温度每升高2℃扫划一次; 6)当在试样液面上的任何一点出现闪火时,立即记录温度计的温度读书,作为观察闪点; 注意: 1)试样装入试验杯时,是试样的弯月面顶部恰好位于试验杯的装样刻线; 2)温度计垂直放置,使其感温泡底部距试验杯底部6mm; 3)试验过如果试样表面形成一层膜,应把油膜拨到一边再继续试验;4)程中,避免他人在试验杯附近随意走动,以防扰乱试样蒸气;5)不要把有时在试验火焰周围产生的淡蓝色光环与真正的闪火相混淆。

落球法测定液体的粘度预习报告

物理实验预习报告 化学物理系 XX 级 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 一、实验题目:落球法测定液体的粘度 二、实验目的:通过用落球法测量油的粘度,学习并掌握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1. 斯托克斯公式的简单介绍 粘滞阻力是液体密度、温度和运动状态的函数。从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出发 可导出斯托克斯公式: 粘滞阻力vr F πη6= (1) 2. η的表示 在一般情况下粘滞阻力F 是很难测定的。还是很难得到粘度η。为此,考虑一种特殊情况:小球的液体中下落时,重力方向向下,而浮力和粘滞阻力向上,阻力随着小球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后小球将以匀速下落,由式得 ...) 1080 1916 31)(3 .31)(4 .21(6)(3 42 03 +- + ++=-e e R R h r R r rv g r πηρρπ (2) 式中ρ是小球的密度,g 为重力加速度,由式(2)得 ...) 1080 1916 31)(3 .31)(4 .21()(9 22 2 0+- + ++-= e e R R h r R r v gr ρρη ...) 1080 1916 3 1)(23 .31)(24 .21()(18 12 2 0+- + ++-= e e R R h d R d v gd ρρ (3) 由对R e 的讨论,我们得到以下三种情况: (1) 当R e <0.1时,可以取零级解,则式(3)成为 ) 23 .31)(24 .21()(18 12 00h d R d v gd ++-= ρρη (4 即为小球直径和速度都很小时,粘度η的零级近似值。 (2)0.1

用落球法测液体黏度实验报告(带数据)

曲阜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20.5.24 实验时间:8:30-12:00 姓名:方小柒学号:********** 年级:19级专业:化学类 实验题目:用落球法测液体黏度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滞系数。 2.了解用斯托克斯公式测量液体粘滞系数的原理,掌握适用条件。 3.测定蓖麻油的粘滞系数。 二、实验仪器: 蓖麻油,玻璃圆筒,游标卡尺,米尺,电子秒表,小钢球,螺旋测微器,天平,镊子,密度计,温度计 三、实验内容: (1)用米尺测量小球匀速运动路程的上、下标记间的距离L(L在实验过程中不允许修改)。 (2)用秒表分别测量直径d=2.000mm和d=1.500mm的小球下落L所需要的时间t,重复测量6次,取平均值。 (3)将测量数据填入数据表格。 四、实验原理: 2、用落球法测量液体的黏度 当小球在液体中运动时,见下图,将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阻力的作用,这种阻力即为黏滞力。它是由于粘附在小球表面的液层与邻近液层的摩擦而产生的。当小球在均匀、无限深广的液体中运动时,若速度不大,球的体积也很小,则根据斯托克斯定律,小球受到的黏滞力为 F=6πηvr 式中,η为液体的黏度,v为小球下落的速度,r为小球半径。如果让质量为m,半径为r的小球在无限宽广的液体中竖直下落,它将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G,液体浮力F浮,粘滞力F。 F=6πηvr F浮=4/3πr3ρ0g

G=mg G=F- F 浮=0 由此可得液体的粘滞系数为: 300 4 ()3 = 6m r g rv πρηπ- 若测量小球以匀速率v0下落距离L 所用的时间t ,则液体的粘滞系数为: 3 04()3=6m r g t rL πρηπ-?(1) 由于实验中,小球是在内半径为R (直径为D )的玻璃圆筒内下落,圆筒的直径和液体深度都是有限的,因此实际作用在小球上的粘滞阻力将与斯托克斯公式给出的略有不同。当圆筒直径远远大于小球直径,且液体高度也远大于小球直径时,其差异是很微小的。因此,在求粘滞系数时我们加上一项修正项,将上述粘滞系 数公式变为3 04()3=r 61+2.4m r g t rL R πρηπ- ?() 本次实验中我们忽略由于实验条件限制所引入的修正,用公式(1)计算液体粘 滞系数:30302 0204 ()3=64 ()3=64())2=18()18m r g t rL r g t rL d g t L d g t L πρηπρρππρρρρ- ?-?-?-=?( 其中: ρ 、 ρ0 、d 、L 分别为小球密度、液体密度、小球直径、小球匀速下落高度。

三元共聚硅油的应用性能分析

三元共聚硅油的应用性能分析 摘要:本文以TF-463和TF-468K为例,对三元共聚硅油的应用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其手感、黄色变、摩擦耐洗牢度、抗静电性、与分散染料同浴染色及稳定性这六方面的探讨,揭示了三元共聚硅油手感滑软,黄色变小,牢度好,稳定性高等优点,适合在染整后整理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三元共聚硅油应用性能分析 引言 在纺织印染助剂中,柔软剂是整理助剂中的一个大类,品种多,产量大。从化学纤维的纺丝、拉伸、卷筒、编织或纤维素纤维的制条、纺纱、织造到纺织品的染色整理等

各项工序都要使用柔软平滑剂。各种柔软剂其主要功能是满足各种纺织品的不同手感,不同风格和要求。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柔软剂的使用已发展到家庭洗涤工序,称为柔软调理剂。其中三元共聚硅油是一种高分子平滑型柔软剂,采用硅氧烷、多胺、聚醚这三者聚合而成。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硅油柔软剂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第一代的二甲基硅油、羟基改性有机硅,到第二代的环氧基改性有机硅、聚醚改性有机硅,至第三代的氨基改性有机硅。目前氨基改性有机硅以其突出的柔软平滑手感成为市场上应用最多的有机硅整理剂。但是传统氨基改性有机硅在加工过程中易产生粘辊、粘缸现象,不耐高剪切,相容性差,而且手感发粘等缺点,因此科研人员研发了新型的线形三元共聚有机硅――低温成膜高渗透柔滑整理剂TF-463及超稳定柔滑整理剂TF-468K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本文从手感、色黄变、干湿摩擦牢度、耐洗色牢度、抗静电、与涤纶同浴染色以及稳定性等几方面对新型三元共聚硅油的特点和应用性能进行探讨。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设备 电子天平,VPM-1A型轧车,PT-2A销板拉幅机、SW-24AII型耐洗色牢度试验机、Datacoler测色仪、Y5718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机、Y(L)3420织物静电测试仪 1.2 试验材料与药品 织物:涤纶毛毯、涤纶机织(红色、墨绿色、白色)、棉针织(翠兰、梅红)、黑色棉机织、涤纶增白布、麂皮绒 助剂:低温成膜高渗透柔滑整理剂TF-463、超稳定柔滑整理剂TF-468K、普通氨基硅油 1.3 实验方法 1.3.1手感评价 将不同硅油分别以10g/L的浓度浸轧到涤针织织物上(浸轧的工艺为:配液→常温浸轧→定型(190℃×60S)),再将整理过的布样放至室内回潮冷却,最后由人为从柔软、蓬松、滑度等方面综合评价,得到评价结果。 1.3.2色变、黄变评价 根据 1.3.1中的方法用不同硅油在增白布或容易变色的织物上进行柔软整理,用DatacoLor测色仪测试其与空白样的白度、△L*、△a*、△b*和△E。

船舶涂料验船师须知

中国船级社船用品部 版本号: XMPN03-1.0-2001 生效日期: 2001.06.01 A.通则 A.1编写目的和依据 (1)为明确和统一对船舶涂料的认可和检验要求,特制订《船舶涂料认可验船师须知》,以 下简称本须知,本须知为仅供中国船级社(CCS)内部使用的指导性文件. (2)本须知编写的主要技术依据为: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材料与焊 接规范》,《产品检验规则》,并参阅《产品检验项目表》,《CCS产品图纸送审项目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IMO A.798(19)决议"专用压载舱防腐蚀系统的选择涂装和维护导则", IACS的有关规定及本社接受的其它标准.针对有关的公约,规则和国家标准在不断修 订的情况,本社将密切跟踪有关的信息和动向,遵循最新标准的规定,及时对本须知进行补充 和完善. A.2适用范围 本须知适用于船舶涂料的工厂认可和检验,船舶涂料主要指:船用车间底漆,船底防锈漆, 船底防污漆,船用防锈漆,船壳漆,船用水线漆,甲板漆,货舱漆,舱室内部用面漆,船用饮 水舱漆,船舶压载舱漆,船用油舱漆,机舱舱底涂料. A.3船舶涂料分类 涂料可根据基料类型,使用部位,作用特点,施工方式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本须知将船 舶涂料按在船舶上的使用部位和适用范围分类如下: 分类及名称适用范围 船用车间底漆适用于船用钢板,型钢和成型件经抛(喷)丸表面处理达到要求的 等级后的施涂,作为暂时保护钢材的防锈底漆. 船底防锈漆适用于长期浸没于海水的钢质船舶船底部位防锈用的配套系统, 也可用于其他海洋钢质结构设施的水下防锈系统. 船舶水线以下涂料: 船底防污漆适用长期浸没于海水的船底部位的防污漆系统. 船用防锈漆适用于船舶水上部位(除液舱以外)钢铁表面的防锈. 船用水线漆适用于船舶满载和轻载水线之间船壳外表面,不具有防污作用. 船壳漆适用涂敷在船舶满载水线以上的建筑物外部所用的涂料,亦可用 于桅杆和起重机械等. 甲板漆适用于船舶甲板,码头及其他海洋设施的钢铁表面保护. 货舱漆适用于船舶干货舱及舱内的钢结构部位防护,部分可用于装运散 装谷物食品的货舱. 船舶水线以上涂料: 舱室内部用面漆适用于机舱,上层建筑内表面的面层涂料. 船用饮水舱涂料适用于涂敷在船舶饮水舱内表面的涂料系统. 船舶压载舱漆适用于钢船海水压载舱内表面的涂料系统. 船舶油舱漆适用于装载除航空汽油,航空煤油等特种油品外的石油烃类油舱 船舶液舱涂料: 机舱舱底涂料适用于钢船主机,辅机及泵舱舱底的涂料系统. B.认可程序 根据本社《产品检验规则》及《产品检验项目表》,生产上述产品的工厂应申请并取得本 社的工厂认可,且产品经检验可供CCS级的船舶,海上设施及设备使用.

涂料黏度的不同测定方法

涂料黏度的不同测定方法 涂料在外力作用下,作层流运动时,在其相邻两层分子间产生内摩擦力,使涂料产生运动阻力,这一特性称为流体的黏度,黏度又分为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和条件黏度。 本文主要针对试验室中不同试验要求,对不同体系的涂料,使用不同的试验方法进行黏度比较和分析。 1试验方法 1.1斯托默黏度计法 斯托默黏度计(图1)是试验室测定涂料黏度广泛使用的仪器,可以测量丙烯酸面漆、环 氧底漆、氯化橡胶漆、环氧富锌底漆、聚氨酯面漆等不同体系涂料。其测量原理是通过平衡砝码质量产生的力矩与涂料的黏度阻力等两者相当时,查表得出涂料的KU值,测量范围为40~140KU。将转子桨叶浸入被测样品,直至转轴标记处,从5~500g砝码中选择合适的砝码放置在砝码架上,松开锁紧旋钮,开始计时,当转速稳定在200r/min时,停止测定。因硬件、软件升级,仪器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STM-KU2型黏度计(图2)可以直接数字显示黏度KU值、CP值,方便了工作,提高了效率,而且仪器对采集数据进行计权运算 和相关处理,自动删除偏离中心区域的数据,提高了仪器测量的准确性。相对于旋转黏度计测量时旋转转子所受到的黏性力矩,斯托默黏度计桨叶受到的被测流体黏度阻力的试验结果重复性更高。斯托默黏度计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测量完毕,只需将桨叶拆下清洗即可,可以方便对大批量产品同时进行黏度测定。但是斯托默黏度计结构精密,对环境要求较高,振动、潮湿的环境对仪器测量的准确性有直接影响,而且也会缩短仪器的使用寿命。 图1QNZ斯托默黏度计 Fig.1QNZ Stormer Viscometer

图2STM-KU2型斯托默黏度计 Fig.2STM-KU2Stormer Viscometer 1.2恩氏黏度法(涂-1黏度计法) 恩氏黏度法适用于GB/T266、ASTMD1665、IP212标准。其原理是在温度20℃条件下,200mL测定液体流出恩氏黏度计(图3)所需时间(s)与蒸馏水在相同条件下流出时间(s)之比,单位为恩格拉度。恩氏黏度是相对条件黏度。按照试验要求,搭建好试验仪器,调节黏度计水平,以黏度计内锅中3个水平支钉与液面相切为准,倒入被测液体,恒温至20℃。试验初期,可将数字式温控仪温度设定稍高些,同时转动外锅中的搅拌,加快恒温过程。拔开塞棒同时,按动秒表计时,当到达接受瓶200mL刻度时,停止计时。20℃时,标准水值为(51±1)s,温度计分度0.5℃。恩氏黏度计的温控系统可根据试验需要,设定不同的 温度,对涂料的黏度进行测量,但其不足处是试验装置搭建比较复杂,清洗相对麻烦,特别是黏性较大的产品不适宜用恩氏黏度法。 图3WIN-1A恩氏黏度计 Fig.3Engler Viscometer 1.3涂-4黏度计法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

实验十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 一、 实验目的 掌握用乌氏粘度计测定高分子溶液粘度的方法并计算粘均分子量M η。 二、 实验原理 高分子溶液具有比纯溶剂高得多的粘度,其粘度大小与高聚物分子的大小、形状、溶剂性质以及溶液运动时大分子的取向等因素有关。因此,利用高分子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基于以下经验式: Mark 经验式: 式中:[η]-特性粘数 M -粘均分子量 K -比例常数 α-与分子形状有关的经验参数 K 和α值与温度、聚合物、溶剂性质有关,也和分子量大小有关。K 值受温度的影响较明显,而α值主要取决于高分子线团在某温度下,某溶剂中舒展的程度,其数值介于0.5~1之间。K 与α的数值可通过其它绝对方法确定,例如渗透压法、光散射法等,从粘度法只能测定得[η]。 粘度除与分子量有密切关系外,对溶液浓度也有很大的依赖性,故实验中首先要消除浓度对粘度的影响,常以如下两个经验公式表达粘度对浓度的依赖关系: []α ηKM =(10-2) (10-3) (10-1)

式中:r η-相对粘度 sp η-增比粘度 sp η/c -比浓粘度 c -溶液浓度 βκ,-均为常数 1-=r sp ηη (10-5) 式中:t -溶液流出时间,0t -纯溶剂流出时间 显然 ][η即是聚合物溶液的特性粘数,和浓度无关,由此可知,若以c sp /η和 c sp /ln η分别对c 作图,则它们外推到 0→c 的截距应重合于一点,其值等于][η。 ln r ηsp C η或 C 图1 外推法求[η]值 图10-1 外推法求][η值 三、仪器和试剂 试剂:聚乙烯醇,蒸馏水 []c c r c sp c ηηηln lim lim 0 →→==(10-4) (10-6)

粘度的测定方法

粘度的主要测定方法 对粘度测定有:运动粘度、动力粘度、和条件粘度三种测定方法。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1)运动粘度:在温度t℃时,运动粘度用符号γ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运动粘度单位为斯,即每秒平方米(m2/s),实际测定中常用厘斯,(cst)表示厘斯的单位为每秒平方毫米(即1cst=1mm2/s)。运动粘度广泛用于测定喷气燃料油、柴油、润滑油等液体石油产品深色石油产品、使用后的润滑油、原油等的粘度,运动粘度的测定采用逆流法 (2)动力粘度:ηt是二液体层相距1厘米,其面积各为1(平方厘米)相对移动速度为1厘米/秒时所产生的阻力,单位为克/里米·秒。1克/厘米·秒=1泊一般:工业上动力粘度单位用泊来表示。 (3)条件粘度:指采用不同的特定粘度计所测得的以条件单位表示的粘度,各国通常用的条件粘度有以下三种: ①恩氏粘度又叫思格勒(Engler)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50℃、80℃、100℃)下,从恩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试样所需的时间与蒸馏水在20℃流出相同体积所需要的时间(秒)之比。温度to时,恩氏粘度用符号Et表示,恩氏粘度的单位为条件度。 ②雷氏粘度即雷德乌德(Redwood)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雷氏度计流出5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为单位。雷氏粘度又分为雷氏1号(Rt表示)和雷氏2号(用RAt表示)两种。 ③赛氏粘度,即赛波特(sagbolt)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100oF、F210oF 或122oF等)下从赛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单位。赛氏粘度又分为赛氏通用粘度和赛氏重油粘度(或赛氏弗罗(Furol)粘度)两种。

ANDLF-Tech-QI001-01V01粘度检测方法(斯托默粘度计法)

All rights of multiplication are reserved to ANDLF page 1 of 2 They may only be passed on with prior consent of the releasing position. 阿克苏诺贝尔装饰涂料(廊坊)有限公司 Akzo Nobel Decorative Coatings (Langfang) Co., Ltd. 粘度检测方法(斯托默粘度计法) Work Instruction

All rights of multiplication are reserved to ANDLF page 2 of 2 They may only be passed on with prior consent of the releasing position. 1 目的 为规范粘度(斯托默粘度)的测定方法,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阿克苏诺贝尔装饰涂料(廊坊)有限公司所有斯托默粘度的测定。 3 检测依据 GB/T 9269-1988 建筑涂料粘度的测定 斯托默粘度计法 4 检测方法 4.1 将涂料充分搅匀移入500毫升漆罐中,使涂料液面离盖约19毫米。 4.2 调节涂料和粘度计的温度至待测样要求温度。 4.3 按下升降杆,将转子浸入涂料中,使液面刚好达到转子轴的标记处。 4.4 按“Read ”键,待读数稳定后,即为待测样品的粘度。 4.5 重复测定三次,取平均值即为检测结果 5 相关文件和记录 5.1 相关文件 ANDLF-Tech-QP001 《标准检测方法》 5.2 相关记录 无 6 文件修改记录

粘度测试标准大全

粘度测试标准大全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GB 265-1988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pdf GB-T 10247-1988 粘度测试方法.pdf GB-T 11137-1989 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逆流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pdf GB-T 11145-1989 车用流体润滑剂低温粘度测定法(勃罗克费尔特粘度计法).pdf GB-T 11409.8-1989 橡胶防老剂、硫化促进剂粘度的测定方法(旋转粘度计法).pdf GB-T 11543-1989 表面活性剂中、高粘度乳液的特性测试及其乳化能力的评定方法.pdf GB-T 12004.3-1989 聚氯乙烯增塑糊表观粘度测定方法.pdf GB/T 21989-2008塑料聚氯乙烯糊用Severs流变仪测定表观黏度 GB-T 12005.10-1992 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测定粘度法.pdf GB-T 12008.8-1992聚醚多元醇的粘度测定.pdf GB-T 12009.3-1989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粘度测定方法.pdf GB-T 12010.3-1989 聚乙烯醇树脂粘度测定方法.pdf GB-T 12029.2-1989 洗涤剂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粘度的测定.pdf GB-T 12098-1989 淀粉粘度测定方法.pdf GB-T 1232.1-2000 未硫化橡胶用圆盘剪切粘度计进行测定第1部分:门尼粘度的测定.pdf

GB-T 1233-1992 橡胶胶料初期硫化特性的测定门尼粘度计法.pdf GB-T 13217.4-199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粘度检验.pdf GB-T 14074.3-1993 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粘度测定法.pdf GB-T 14235.8-1993 熔模铸造模料粘度测定方法.pdf GB-T 14490-1993 谷物及淀粉糊化特性测定法粘度仪法.pdf GB-T 14797.2-1993 浓缩天然胶乳硫化胶乳粘度的测定.pdf GB-T 14906-1994 内燃机油粘度分类.pdf GB-T 15357-1994 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旋转粘度计测定液体产品的粘度.pdf GB-T 1660-1982增塑剂运动粘度的测定(品氏法) .pdf GB-T 1661-1982 增塑剂运动粘度的测定(恩氏法) .pdf GB-T 1723-1993 涂料粘度测定法.pdf GB-T 17282-1998根据运动粘度确定石油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pdf GB-T 17473.5-1998 厚膜微电子技术用贵金属浆料测试方法粘度测定.pdf GB-T 17477-1998 驱动桥和手动变速器润滑剂粘度分类.pdf GB-T 1841-1980 聚烯烃树脂稀溶液粘度试验方法.pdf GB-T 1995-1998 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pdf

用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滞系数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落球法测定液体的黏度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用落球法测量油的粘度,学习并掌握测量的原理和方 法。 实验原理: 1、 斯托克斯公式 粘滞阻力是液体密度、温度和运动状态的函数。如果小球在液体中下落时的速度v 很小,球的半径r 也很小,且液体可以看成在各方向上都是无限广阔的 vr F πη6= (1) η是液体的粘度,SI 制中,η的单位是s Pa ? 2、 雷诺数的影响 雷诺数R e 来表征液体运动状态的稳定性。设液体在圆形截面的管中的流速为v ,液体的密度为ρ0,粘度为η,圆管的直径为2r ,则 2e v r R ρη = (2) 奥西思-果尔斯公式反映出了液体运动状态对斯托克斯公式的影响: ...)1080 191631(62 +-+ =e e R R rv F πη (3) 式中16 3e R 项和1080192e R 项可以看作斯托克斯公式的第一和第二修正项。 随着R e 的增大,高次修正项的影响变大。 3、 容器壁的影响 考虑到容器壁的影响,修正公式为 ...)1080191631)(3.31)(4.21(62 +- +++=e e R R h r R r rv F πη (4) 4、 η的表示 因F 是很难测定的,利用小球匀速下落时重力、浮力、粘滞阻力合力等于零,由式(4)得 ...)1080 191631)(3.31)(4.21(6)(342 03+-+++=-e e R R h r R r rv g r πηρρπ(5)

η...) 1080 19 1631)(23.31)(24.21()(18 1 22 0+-+++-= e e R R h d R d v gd ρρ (6) a.当R e <时,可以取零级解,则式(6)就成为 ) 23.31)(24.21()(18 1 2 00h d R d v gd ++-= ρρη (7) 即为小球直径和速度都很小时,粘度η的零级近似值。 时,可以取一级近似解,式(6)就成为 ) 23.31)(24.21()(18 1 )1631(2 01h d R d v gd R e ++-= +ρρη 它可以表示成为零级近似解的函数: 00116 3 ρηηdv - = (8) c.当R e >时,还必须考虑二级修正,则式(6)变成 ) 23.31)(24.21()(18 1 )1080191631(2 022h d R d v gd R R e e ++-=- +ρρη 或 ])(2701911[212 1 012ηρηηdv + += (9) 实验内容: 1、利用三个橡皮筋在靠近量筒下部的地方,分出两个长度相等的区域,利用秒表测量小球通过两段区域的时间,调整橡皮筋的位置,并保持两段区域等长,寻找两次测量时间相等的区域,测出两段区域总长度l 。 2、选用大、中、小三种不同直径的小球进行实验。 3、用螺旋测微器测定6个同类小球的直径,取平均值并计算小球直径的误差。 4、将一个小球在量筒中央尽量接近液面处轻轻投下,使其进入液面时初速度为零, 5、分别测出6个小球通过匀速下降区l 的时间t ,然后求出小球匀速下降的速度。 6、用相应的仪器测出R 、h 和ρ0,各测量三次及液体的温度T ,温度T 应取实验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