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晨读每日一题

高中语文晨读每日一题
高中语文晨读每日一题

语文晨读每日一练

一、阅读诗词,回答问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襄水曲”表明作者家住襄水之滨,“楚云端”则表现出对家乡的仰望。句意平淡却情感含蓄而浓烈。

B.“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作者所在地方距离家乡遥远,还表明此时与家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用词贴切。

C.“归帆天际看”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朝着家乡的方向极目远眺,内心充满难以诉说的悲凉。

D.“迷津欲有问”运用典故,表现出作者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的矛盾心理。

2、本诗首联广受后世称道,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小题。

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许多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航天事业便是其中的一项。不仅航天事业是梦想,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妤奇,其深层所藴含的,是中国精神的体现。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人员为了他们的梦想,要勇于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的精神,为此在所不辞。

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而实施探月工程就是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飞天搅月之梦。从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舟起航到天舟穿梭,航天工作者们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承载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积蓄的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磅礴伟力。

当然,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它不能 ,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事业发展。从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视野来看,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 )月球探测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星球能力的充分展示。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在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仅航天事业是梦想,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是中国精神的体现。

B.航天事业不仅是梦想,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精神的体现。

C.航天事业不仅是梦想,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精神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

D.航天事业不仅是梦想,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是中国精神的体现。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赴汤蹈火苦心经营饮鸩止渴负重致远

B.赴汤蹈火煞费苦心急功近利任重道远

C.冲锋陷阵煞费苦心饮鸩止渴任重道远

D.冲锋陷阵苦心经营急功近利负重致远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之所以如此,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航天工作人员为之付出了艰辛的汗水。

B.之所以如此,国内外航天工作人员过去数十年中为之付出了艰辛的汗水。

C.正因为如此,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航天工作人员为之付出了艰辛的汗水

D.正因为如此,国内外航天工作人员过去数十年中为之付出了艰辛的汗水。

三、21.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出其主要信息,不超过15个字。(5分)

近日,一位网友在社交网站Reddit上发帖吐槽,无论怎么更新系统,自己的iPhone 6s速度还是很慢。但当他突发奇想,将手机老化的电池更换掉之后,GB跑分(Geekbunch一款用于测试手机处理器和内存性能的软件,分数越高手机使用越顺畅)居然提高了70%。也就是说,运行速度又回到了以往的水平。“八成新的电池的GB跑分为单核1466分和多核2512分,开不开省电模式没什么差别……然而当我换了新电池,跑分就变成了单核2526分和多核4456分。”

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4~15题。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4.下列对第一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两句,一平视,一仰视,写出了作者初到岳阳时的感官印象,即水泽好汉,山城高耸。

B.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檠;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

C.杜甫十分重视炼字,在本诗中也是如此,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

D.“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庄子?秋水》中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

E.本诗城砖顿挫,有跌宕之致。首联写景境界阔大;颔联承前而境界凄冷,是承中见转;颈联转至抒情,情绪高亢,又是一转;尾联写鲲鹏图南,与颈联毫不相干,更见突转变化之妙。

15.《泊岳阳楼下》与《登岳阳楼》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5

晚练 5 1. B 【解析】A项,“得心应手”为“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用在此处合乎语境;B 项,“八面玲珑”意为“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此处语境不合,感情色彩不当,应为“左右逢源”;C项,“枝繁叶茂”意为“枝条繁多,绿叶茂密”,合乎语境;D项,“不能自持”意为“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用在此处合乎语境。 2. 草根发明难有市场。【解析】概括要抓住语段核心问题“这么好的发明何时能在上海获得‘用武之地’?”用一句陈述句准确表述。 3.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3)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4)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 B 【解析】趋:快步走。 5. C 【解析】A项“以”分别为“介词,用”“介词,因为”;B项“于”分别为“介词,向,对”“介词,表被动,被”;C项“乎”均为语气助词,表反问,相当于“呢”;D项“而”分别为“连词,表转折关系,却”“连词,表修饰”。 6. B 【解析】①是说魏文侯礼贤下士,④是说魏文侯善听音乐,⑤是子方对子击诘问的回答。 7. D 【解析】“愤然与之绝交”错,原文为“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8. (1)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我因此知道您是一位仁德的君主。 (2)地位卑下的人不参与地位高贵之人的事,关系疏远的人不参与关系亲近的人的事。我在朝外任职,不敢接受您的命令。 【参考译文】 魏文侯用卜子夏、田子方担任国师,他每次经过名士段干木的住宅,都要在车上俯首行礼。各地的贤才德士很多前来归附他。 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了中山国,魏文侯把它封给了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向群臣问道:“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都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说:“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快步离开。魏文侯接着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问:“你凭什么知道?”回答说:“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我因此知道您是一位仁德的君主。”魏文侯大喜,派翟璜去追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堂去迎接,奉为上宾。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文侯说:“编钟的乐声不协调吗?左边高。”田子方笑了。魏文侯问:“你笑什么?”田子方说:“臣下我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

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硫的存在与性质

硫的存在与性质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已知0.1 mol某单质与足量的硫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质量增加了1.6 g,则该单质可能是 A.钙 B.铜 C.铁 D.铝 【答案】B 【解析】质量增加1.6 g,即增加了1.6 g的S,所以反应的S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因为0.1 mol某单质与0.05 mol S反应,所以生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2S,S最低化合价为?2价,所以R化合价为+1价,所以为Cu2S(硫化亚铜)。 解题必备 一、硫的存在 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有游离态,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岩层里;有化合态,主要是硫化物和硫酸盐,常见的几种如下表所示: 名称硫铁矿黄铜矿石膏芒硝 化学式FeS2CuFeS2CaSO4·2H2O Na2SO4·10H2O 二、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硫俗称硫黄,颜色状态是黄色晶体,溶解性是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CS2),因此可用二硫化碳溶解出去硫。 2.化学性质 硫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能与许多金属、非金属发生反应。 ①Fe+S △ FeS,S是氧化剂,Fe是还原剂; ②2Cu+S △ Cu2S,S是氧化剂,Cu是还原剂; ③H2+S △ H2S,S是氧化剂,H2是还原剂;

④S+O2SO2,S是还原剂,O2是氧化剂。 学霸推荐 1.下列关于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可用二硫化碳溶解除去 B.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C.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硫在过量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 2.关于硫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B.分离黑火药中的硝酸钾、木炭、硫黄要用到二硫化碳、水及过滤操作 C.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均作氧化剂 D.硫的氧化性比氯气强 3.能从下列四组混合物中把硫粉分离出来的同种方法是 ①沙粒和硫粉②硫酸钠和硫粉③铁屑和硫粉④木炭和硫粉 A.用水溶解并过滤 B.加热使硫升华并过滤 C.用CS2溶解并过滤 D.用盐酸溶解并过滤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B 【解析】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虽与化学活泼性有关,但不能以非金属性强弱作为判定依据,如O、N、S的非金属性并不弱,但在自然界仍存在游离态的单质O2、N2、S,A项不正确;分离黑火药中三组分可利用它们溶解性的差异:先用CS2处理,使硫溶解,过滤后蒸发滤液,得晶体硫;滤渣再用水处理,溶去硝酸钾,过滤,又得滤渣(炭粉);滤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得到硝酸钾,B项正确;硫单

高中语文 晨读材料

2月12号晨读材料 一、背诵默写 ◆1《〈论语〉十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助记]本则讲学习方法和态度以及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助记]本则讲个人修养,“三省吾身”是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助记]本则讲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助记]本则讲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助记]本则讲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实事求是,虚心求教。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助记]本则讲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助记]本则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助记]本则讲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助记]本则讲个人修养,强调要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2018_2019学年高中数学每日一题每周一测1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每周一测 1.有一种科学理论在诞生之初受到宗教界的敌视,但初醒的民族主义者却对其大声喝彩;中产阶级以此为依据反对国家为促进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殖民主义者则用它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这一科学理论应是 A.哥白尼日心说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牛顿的力学体系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世界近现代史上,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创造出了大量的先进成果,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下列自然科学的成就中,开辟了人类生活新时代的是 A.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瓦特制成了改良型蒸汽机 C.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 D.法拉第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3.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他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其说明1860年A.华夷观念已经开始被打破 B.中体西用思想提出并实施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D.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斗争 4.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典,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此认识主要是基于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A.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 B.推动了社会的深刻变革 C.削弱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D.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5.新文化运动力图通过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来救中国,结果却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人们称其为:“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6.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材料表明孙中山 A.调整了国民革命策略 B.认可苏联的革命道路 C.采用中共的革命纲领 D.抛弃了民主革命立场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牛顿的科学成就是科学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它不但是牛顿出色地继承前人科学成果的结晶,而且也是他在科学方法上大胆创新的产物。牛顿出色地继承了伽里略的数学实验方法,开创了近代数学和物理学研究相统一的新方法。……牛顿自己也曾说:“自然哲学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的结构和作用,并且尽可能把它们归结为一些普遍的法则和一般的定律,再用观察和实验来建立这些法则,进而导出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原理》一书的写作体例和内容结构,都充分体现出牛顿上述科学方法特征。 ——摘编自何亚平《牛顿科学成就和科学方法的统一》材料二有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我们可以依据众多史实结合这一公式中的各个要素分别加以证明。比如①劳动工具角度:科学技术促进了劳动工具的改进,有利于生产力提高。②生产管理角度: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摘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晨读晚练(一)

晨读晚练(一) 日积月累成语篇(早上必背,上课必提问,人生必运用) 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很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不少人凡形容美好事物都用这个成语,错。 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现在常被扩大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常被人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代替“首先”。 日积月累名言篇(必背比思考必运用)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日积月累古典诗词篇(让作文充满诗意,让人生充满诗意) 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弃疾【朝代】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下面是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对此词的赏析要点。 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稼轩的这一首,却谁也不能视为可有可无,即此亦可谓豪杰了。然究其实际,上片也不过渲染那一片热闹景况,并无特异独出之处。看他写火树,固定的灯彩也。写星雨,流动的烟火也。若说好,就好在想象:是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又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烟火,先冲上云霄,复自空而落,真似陨星雨。然后写车马,写鼓乐,写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

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每日一题电解精炼铜(含解析)新人教版

电解精炼铜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以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对含有杂质Fe、Zn、Ag的粗铜进行电解精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粗铜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②阴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③电路中每通过3.01×1023个电子,得到的精铜质量为16 g ④杂质Ag以Ag2SO4的形式沉入电解槽底部形成阳极泥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 【参考答案】D 1.电解精炼铜的原理是粗铜中比铜活泼的金属Zn、Fe等失去电子,产生的阳离子残留在溶液中,不比铜活泼的金属Ag、Au等以金属单质的形式沉积在电解池的底部,形成阳极泥,粗铜中的铜在阴极上析出。 2.装置

1.利用电解法可将含有Fe、Zn、Ag、Pt等杂质的粗铜提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时以精铜作阳极 B.粗铜接电源的负极,其电极反应是Cu-2e-Cu2+ C.电解后,电解槽底部会形成含少量Ag、Pt等金属的阳极泥 D.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CuSO4溶液的浓度保持不变 2.某同学设计一个燃料电池(如下图所示),目的是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 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通入氢气的电极为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墨电极为________(填“阳极”或“阴极”),反应一段时间后,在乙装置中滴入酚酞溶液,________(填“铁极”或“石墨极”)区的溶液先变红。 (3)如果粗铜中含有锌、银等杂质,丙装置中反应一段时间,硫酸铜溶液浓度将 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精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冶炼铜矿石所获得的铜通常含有锌、铁、镍、银、金和铂等微量杂质,俗称粗铜。工业上通常通过电解法除去这些杂质制得精铜,以提高铜的使用价值,扩大铜的应用范围。(几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Fe-56,Ni-59,Cu-64,Zn-65,Ag-108,Au-197。)

每日一题-小学数学1——6年级天天练习

每日一题|小学数学1——6年级天天练 习 姓名:__________ 指导: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2. 一件上衣278元,一条裤子245元妈妈500元钱买这件上衣和这条裤子,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 3. 直接写出得数。 320+260= 740-160= 516+194= 54÷9= 9×8- 52= 63÷7+32= 三年级 1. 给长6米,宽4米的客厅地面铺地砖。如果用边长是2分米的地砖铺地,一共需要多少块?如果每块地砖5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2.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车行驶1小时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 3. 我校三年级(1)班有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9人,他们在植树节共植树180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四年级 1.李明参加自行车比赛集训,每天骑200千米,骑10小时,一个月一共骑行多少千米?(一个月按30天计算) 2. 小明身上的钱是小华的5倍,小明如果给小华40元,那么两人的钱就一样多。小明和小华原来各有多少元? 3.学校有一块正方形试验田,若将一组对边增加3米,面积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现在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图整理,再解答) 五年级

1.一块地2公顷,其中种西红柿,种黄瓜,剩下的种青菜,种青菜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一个圆形养鱼池周长是11 3.04米,中间有一个圆形小岛,半径是6米,这个养鱼池的水域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两根铁丝长分别是18分米、30分米,现在要将它们截成相等的小段,每根都不得有剩余,最少可以截成多少段? 六年级 1. 如图,用高都是1米,底面半径分别为1.5米、1米和0.5米的3个圆柱组成一个物体.问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π取3.14) 2. 一堆由苹果和梨子组成的水果,苹果的质量和梨子的质量之比是4:3,现加入8斤梨子,水果的总质量变为64斤,求加入梨子后,水果中苹果和梨子的质量之比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年级 1.6+6=12(粒)12+12=24(粒)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25

晚练25 1. A 【解析】A. jùn;B.“咳”读ké,其余读kē;C.“圃”读pǔ,其余读pú;D.分别读为:chu àng,cāng,chuàng,chuāng。 2. 示例1:登山,你可以读到浑厚雄奇;观海,你可以读到博大深沉;游林,你可以读到物竞天择;访古,你可以读到沧桑演进……示例2:金字塔如史,布达拉宫如经,威尼斯如散文,苏州园林如诗词;你可以从中看到远古文明,看到宗教民俗,看到艺术文化,看到美学传统……【解析】本题考查续写。语境是读一本书有所感,有所获,但表达时要用修辞。例如排比、比喻等。未用修辞、字数低于50字均酌情扣分。 3.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3)吾子不齿其可怪也欤 (4)知效一官而征一国者 4. B 【解析】B. 诣:到达。 5. C 【解析】A.且:连词,于是、就/连词,尚且;B.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而:都是转折连词,却;D.为:动词,做、干(打杖、拼杀)/动词,作为。 6. B 【解析】“边民仍未警惕的情况下”无依据,也不合文意。原文“然亦未甚惧”的主语是“虏”。 7. (1)老妇拿着井绳和瓦罐(缶,不能译为“木桶”、“水桶”)去井边(不能译为“在井边”或“到井中”等),刚放下井绳却又停住了。(2)有的父母妻儿都来帮助安置战马整理弓箭(有的父亲母亲为他牵马,有的妻子儿女为他取弓箭),甚至还有不待披戴甲胄就上阵迎战的。(3)因此由(通过)一个老妇人的英勇事迹,总体记录(或“反映”)边境战事,送给在位当权的人。 8. ①调离乡土;②给养微薄;③装备落后;④优良装备被上级占用。 【参考译文】 唐河店离南边的常山郡有七里远,以河名为店名。平时辽国的兵士到店里吃饭休息,(人们)不把这看作怪事。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这里的人)才防范敌兵,但是(辽兵们)并不害怕。 端拱年中,有个老妇人留在店里。正赶上有一个辽兵来了,他把马系在门前,拿着弓箭坐着大声叫老妇人帮他打水。老妇人拿着井绳和水罐去井边,刚把井绳放下去又停住了。因为辽话称虏为“王”,她就对辽兵说:“井绳短,打不到水。我年纪老力气又不够,请王自己打水吧。”辽兵就拿着井绳系弓尾上,低下身子到井边打水。老妇人于是从后面把辽兵推入井中,骑上辽兵的马跑到郡城报告官府。马的身上铠甲都具备了,马鞍后面还悬着一个猪头。常山郡的吏民都称赞她勇敢。噫,国家防御边塞,经常用边土上的士兵,大概是有原因的。这是因为他们熟习战斗的技巧要领而且不害怕不懦弱啊。一个老妇人尚且能这样,那些边土的士兵就更不难想象

高中化学每日一题能源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关于能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属不可再生能源 B.煤、石油、水煤气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属一级能源 C.太阳能是一级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D.潮汐能来源于月球引力做功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可再生,最终将会枯竭,A正确;煤、石油等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属一级能源,但水煤气是由焦炭与H2O(g)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属二级能源,B错误;太阳能既是一级能源、新能源,还是可再生能源,C正确;潮汐能来自于月球引力,D正确。 解题必备 1.能源有不同的分类,具体如下: 2.我国能源现状:我国目前使用最多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不可再生能源,并且能源利用率极低,能源危机趋严重。 3.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 (1)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开采、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 (2)科学地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3)寻找新的能源,现正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 能等。这些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有些为可再生能源,并且在使用时对环境几乎没

有污染。 学霸推荐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能是二次能源 B.电能是二次能源 C.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D.水煤气是可再生能源 2.下列关于燃料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煤通过物理变化液化后再作为能源,可减少PM2.5引起的危害 B.生物质能、风能、水能是可再生能源 C.“开发利用新能源”、“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 D.煤、石油、天然气为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3.能源在各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科学家预测“氢能”将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新能源,目前,有人提出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氢能的利用过程中,H2O可循环使用 B.开发和利用“氢能”,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有助于控制臭氧空洞的形成 C.该法制氢的关键是寻找光分解催化剂 D.利用光电转化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用于电解水而获得氢气 答案 1.【答案】B 2.【答案】A 【解析】煤液化为化学变化。 3.【答案】B

2021高三语文晨读材料汇编四

2021高三语文晨读材料汇编四 一、默写天地(选材为高考范围64篇先高中后初中,高考前过一遍;横线上为易错书写,括号为需要解释的重点字词,句子后的括号需要翻译。)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吾德。 痕上绿,草色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之劳。南阳诸葛(),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答案在本期最后)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1.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草色翠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举古人古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古语自慰自勉,机趣横生,意味深长。 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陋室喻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禹锡《陋室铭》用来表现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复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陋室铭》中,诗人从反面虚写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情趣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刘禹锡《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本期最后) 二、翻译快车(选取最新模拟题上的一个句子,因为文言文划线句子中重点实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最为集中,尽量选择受文本干扰少的句子,逐字直译,并告知学生得分点。) 时功状盈几,郎吏不能决,(张)嘉贞为详处,不阅旬,廷无稽牒。 时:当时。功状:报告立功情况的文书。盈:满。几:桌案。郎吏:郎官。决:断。详处:审阅处理。阅:经历,过。旬:十天。廷:朝廷稽:核查。牒:文书。 整句翻译:当时报告立功情况的文书放满桌案,兵部的郎官不能决断,张嘉贞帮他审阅处理,不到十天,朝廷就没有了待核查的文书。( “盈几”“详处”“阅”“稽”“牒”各1分,共5分) 三、文化长廊(选取8个知识点,两个选择题,在重点处黑体标注出。) 1.寝疾,指卧病。大渐,指病危之意。不豫,有时也可以指天子或尊长有疾。 2.近幸,指受到帝王宠幸的人,其往往假借皇威勾结朝臣干预朝政。既包括皇妃、宫女等宫中女子,也包括“中官(即宦官)”。 3.起居注,记录古代帝王、皇子和后妃的言行。从汉以后,几乎历代都有起居注,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注意:起居注不记录皇子后妃的言行)

高中数学统计练习题

第二章统计 一、选择题 1.某校有40个班,每班有50人,每班选派3人参加“学代会”,在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 A.40 B.50 C.120 D.150 2.要从已编号(1-50)的50枚最新研制的某型号导弹中随机抽取5枚来进行发射试验,用每部分选取的号码间隔一样的系统抽样方法确定所选取的5枚导弹的编号可能是(). A.5,10,15,20,25 B.3,13,23,33,43 C.1,2,3,4,5 D.2,4,8,16,32 3.某单位有老年人27人,中年人54人,青年人81人,为了调查他们身体状况的某项指标,需从他们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6的样本,适合抽取样本的方法是(). A.抽签法B.系统抽样C.随机数表法D.分层抽样 4.为了解某年级女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出20名进行测量,结果如下:(单位:cm) 149159142160156163145 150148151 156144148149 153143168168152155 在列样本频率分布表的过程中,如果设组距为4 cm,那么组数为(). A.4 B.5 C.6 D.7 5.右图是由容量为100的样本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前4组的频率成等比数列,后6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大频率为a,在4.6到5.0之间的数据个数为b,则a,b的值分别为(). A.0.27,78 B.0.27,83 C.2.7,784 D.2.7,83

6.在方差计算公式s 2=10 1 [(x 1-20)2+(x 2-20)2+…+(x 10-20)2]中,数字10和20分别表示( ). A .数据的个数和方差 B .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 C .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 D .数据组的方差和平均数 7.某地2004年第一季度应聘和招聘人数排行榜前5个行业的情况列表如下: 若用同一行业中应聘人数与招聘人数比值的大小来衡量该行业的就业情况,则根据表中的数据,就业形势一定是( ). A .计算机行业好于化工行业 B .建筑行业好于物流行业 C .机械行业最紧张 D .营销行业比贸易行业紧张 8.从鱼塘捕得同一时间放养的草鱼240尾,从中任选9尾,称得每尾鱼的质量分别是1.5,1.6,1.4,1.6,1.3,1.4,1.2,1.7,1. 8(单位:千克).依此估计这240尾鱼的总质量大约是( ). A .300克 B .360千克 C .36千克 D .30千克 9.为了考查两个变量x 和y 之间的线性关系,甲、乙两位同学各自独立作了10次和15次试验,并且利用线性回归方法,求得回归直线分别为l 1,l 2,已知两人得的试验数据中,变量x 和y 的数据的平均值都分别相等,且值分别为s 与t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直线l 1和l 2一定有公共点(s ,t ) B .直线l 1和l 2相交,但交点不一定是(s ,t ) C .必有直线l 1∥l 2 D .直线l 1和l 2必定重合 10.工人工资(元)依相应产值(千元)变化的回归方程为y ?=50+80x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产值为1 000元时,工资为130元 B .产值提高1 000元时,工资提高80元

高考语文晨读晚练套餐

新泰一中高二语文晨读晚练套餐(一) 读一读: 雨洒了四十余春,至此才知道:不只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才有意境,不光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才有缱绻。奔放中也有和谐,苏轼的大江东去,意境开阔,感情奔放,但最后一句“一樽还酹江月”还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那就是深切期待人与自然的内心和谐。读《老人与海》,初读读出的是百折不挠的硬汉精神和压力下的浩然壮美。但当晚霞洒满江面,老人站在大海边,眺望远方时,他也许是感到了人的渺小,海的博大。人要想征服大海,是不自量力。这时海天一色,人海共处的场面,不正好是一幅孤独求败的绝美和谐吗?每一次读鲁迅先生,都是一次精神的补钙,是心灵的激扬。因为先生是一座不可逾越的文学珠峰,提到先生的杂文,就想到了投枪、匕首;同时,读者心目中先生是一副怒目金刚的形象,所谓“横眉冷对千夫指”是也;更有一些研究鲁迅的学者将他称为“惯于以阴暗心理推测中国的将来的人”。其实,抱有这种认识的人只见到了先生的一个侧面,而忽略或者说忘却了他那“俯首甘为孺子牛”,那充满了悲悯情怀的另一面。怒目金刚、横眉冷对是鲁迅的表面,他那深藏不露的,便是大慈大悲的对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关怀与温情。正是这内在而博大的情愫,推动着先生以其56岁的短暂生命,创造了永远昭示后人的不朽篇章。从先生《记念刘和珍君》悲恸的文字里,从同情阿Q、祥林嫂的字里行间,我读出的是先生那悲凉的温暖、凄美的和谐。先生多么希望人心向善,社会清明!对底层的深切悲悯,读得我山呼海啸,目如春山,先生的悲悯是超越时空的,先生的温暖镌刻在骨子里,先生笔下的小人物,至今依然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忽之间,南山出现,也只有气定神闲,淡定从容的陶渊明,才能见到这南山。陶潜的华章,温暖了我阡陌的心田。他那轮斜阳,又温暖了后世多少带霜的菊花?南怀瑾先生说,细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它是中国的修心入世之道。是的,读南先生的文字,领南先生的风骚,看南先生那一袭长袍的装束,还有他那如雪鹤发,这本身就是综合了中国佛教、道教、儒家文化的化身,出世与入世,在南先生身上,体现得恰如其分,和谐自然。(选自《放牧心灵》韩传栋) 背一背: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高中化学每日一题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在t C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t C时AgCI的K Sp = 4X 10一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t C时, B. 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c点变到b点 C. 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 D. 在t C时,AgCI(s) + Br「(aq) ----------- AgBr(s) + Cl「(aq)的平衡常数3816 解题必备 心的计算 (1)已知溶度积求溶解度 以AgCI(s) ?—Ag+(aq)+Cl -(aq)为例,已知K sp,则饱和溶液中c(Ag+)= c(CI-)=K sp ,结 合溶液体积即可求出溶解的AgCI的质量,利用公式—=m(质)即可求出溶解度。 100g m(剂) (2)已知溶解度求溶度积 已知溶解度S(因为溶液中溶解的电解质很少,所以溶液的密度可视为 1 g ? cm3),则100 g水即0.1 L溶液中溶解的电解质的质量m为已知,贝U 1 L溶液中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便可求出,利用公式即可求出Kp。

(3)两溶液混合是否会产生沉淀或同一溶液中可能产生多种沉淀时判断产生沉淀先后顺 序的问题,均可利用溶度积的计算公式或离子积与浓度积的关系加以判断。 学霸推荐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25 C时BaSQ饱和溶液中存在BaSO(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2+(aq) + (aq) , K sp = 1.102 5 x 10 10,下列有关BaSQ的溶度积和溶解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 5 一 1 . . 2 一 A. 25 C时,向c(SQ4一)= 1.05 x 10 一mol ?L 一的BaSQ溶液中,加入BaSQ固体,c(SQ4一) 增 大 B.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Ba(NQ)2固体,贝U BaSQ的溶度积常数增大 C.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NaSQ固体,则该溶液中c(Ba2+) > c(SC4-) 4「)减小 D.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BaCl 2固体,则该溶液中C(SQ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 溶液温度明显升高,pH增大 B. -------------------------------------------------------- AgCl悬浊液中存在平衡:AgCI(s) :Ag+(aq) + Cl 一(aq),往其中加入少量NaCl粉末, 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减小 C. 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证明此条件下K sp(AgCl)> K sp(AgI) D.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 MgS HCQ、SQ一,加热煮沸可以完全除去其中的Ca2+> Mg* I 一10 _ 3.已知:pAg=- lg{ c(Ag )} , K Sp(AgCl) = 1.56 x 10 。如图是向10 mL AgNQ溶液中逐渐加 入0.1 mol 7一1的NaCl溶液时,溶液的pAg随着加入NaCl溶液的体积(单位mL )变化的图 像(实线)。根据图像所得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提示:K sp(AgCl)> K sp(Agl)] A.原AgNQ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B. 图中x点的坐标为(100,6) C. 图中x点表示溶液中Ag1恰好完全沉淀

高中语文晨读材料

河南省郸城县第二高级中学《晨读材料》002 主备:赵会敏辅备:常晓宁审核:高一语文组 晨读说明:要求本早自习掌握成语,背诵新课标必备篇目《蜀道难》,识记古代文学常识以及相关文言字词,另识记理解性默写习题,积累相关作文素材,后十分钟完成相关练习。 一、成语积累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也作“大海一粟”。涎皮赖脸:厚着脸皮纠缠,惹人厌烦。 走投无路:指陷入绝境。 繁文缛节: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万恶不赦:罪恶多端不可饶恕。 残羹冷炙:可泛指吃剩下的饭菜。旧时引申为权贵们的施舍。有时亦比喻饮食节俭;生活清苦。 节外生枝:比喻在不应该出现问题的地方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也用作“节上生枝”。 归根结底:归结到根本上。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先声夺人: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二、新课标必备篇目理解性默写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8.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三文学常识积累——官职任免升降术语 【举、辟】举:举荐;辟:招用,如:“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后汉书》) 【征】君征召臣。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范晔《后汉书》)【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高一数学每日一练

高一数学每日一练 命题人: 时间:2014年12月5日 姓名: 1、已知函数)2(-x f 是偶函数,当212->>x x 时,2121[()()]()0f x f x x x -->恒成立,设)1(),2(),3(f c f b f a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 .b a c << B .c b a << C .b c a << D .a b c << 2.下列函数中在[1,2]上有零点的是( ) A.543)(2+-=x x x f B.55)(3+-=x x x f C.63ln )(+-=x x x f D.63)(-+=x e x f x 3、函数1241++=+x x y 的值域是 . 4.已知函数)(x f y =是R上的奇函数,其零点1x ,2x ……2007x ,则 200721x x x +++ = 。 高一数学每日一练 命题人: 时间:2014年12月6日 姓名: 1.若210,5100==b a ,则b a +2= ( ) A 、0 B 、1 C 、2 D 、3 2.设,用二分法求方程 内近似解的 过程中得 则方程的根落在区间( ) A . B . C . D .不能确定 3、当0>x 时,函数x a y )8(2-=的值恒大于1,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 _____. 4.函数的零点个数为 。 5.已知函数,则函数的零点是__ __. ()833-+=x x f x ()2,10833∈=-+x x x 在()()(),025.1,05.1,01<>

高一语文晨读+晚练:第一周第1天+晨读、晚练+Word版含答案

一、多音字识记——记少不记多法 一个词读音特殊的 腌:除“腌臜”读ā外,其余都读yān; 熬:除“熬菜”读āo外,其余都读áo; 蚌:除地名“蚌埠”读Bènɡ外,其余都读bànɡ;臂:除“胳臂”读bei外,其余都读bì; 瘪:除“瘪三”读biē外,其余都读biě; 簸:除“簸箕”读bò外,其余都读bǒ; 打:除量词(十二个为一打)读dá外,其余都读dǎ;逮:除“逮捕”读dài外,其余都读dǎi; 提:除“提防”读dī外,其余都读tí; 佛:除“仿佛”读fú外,其余都读fó; 红:除“女红”读ɡōnɡ外,其余都读hónɡ; 估:除“估衣”读ɡù外,其余都读ɡū; 过:除作姓时读Guō外,其余都读ɡuò; 勾:除“勾当”读ɡòu外,其余都读ɡōu; 括:除“挺括”读ɡuā外,其余都读kuò; 纶:除“纶巾”读ɡuān外,其余都读lún; 虾:除“虾蟆”读há外,其余都读xiā; 巷:除“巷道”读hànɡ外,其余都读xiànɡ; 貉:除“一丘之貉”读hé外,其余都读háo; 溃:除“溃脓”读huì外,其余都读kuì。 二、思乡怀人诗

整体把握 鉴赏思乡怀人诗应从以下几点切入: 1.把握情感类别 思乡怀人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三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2.挖掘关键信息 思乡怀人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至颍州。②梁代任昉在《述异记》中说:晋时王质入山采樵,见二童子对弈,就置斧旁观。童子给王质一个像枣核似的东西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饥饿。等一盘棋结束,童子催归,王质一看,发现自己的斧柄已经朽烂。回去后,发现亲故都已去世,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赏析首句写静夜景色。“凉”“千山月”给人一种玲珑剔透之感。从“月”等字可知时间大约在秋天。一轮明月把远近山头照得如同白昼,作者在夜凉如水、万籁俱寂中吹笛,周围的环境也显得格外宁静。次句刻画的是另一种境界。“路暗”也说明时间在夜晚,“百种花”说明此时的节令已是百花争妍的春天。路暗、花繁,把春夜的景色写得扑朔迷离,正合梦中情景。此二句意境朦胧,语言隽永,对下二句起了烘托作用。第三句借一个传说故事喻世事变迁,反映了作者超脱人世之想。末句写酒尽兴阑,思家之念不禁油然而生,表明作者虽想超脱,毕竟不能忘情于人世,与苏东坡所说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意境相似。四句诗虽是写四个不同的意境,但组合在一起又成为一幅构思完整、意境连绵的图画,暗寓作者既想超脱时空而又留恋人间的隐与仕的矛盾思想。 三、素材积累

高中化学每日一题盖斯定律新人教版

盖斯定律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肼(N2H4)是火箭发动机的一种燃料,反应时N2O4为氧化剂,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①N2(g)+2O2(g)===N2O4(g) ΔH=+8.7 kJ·mol-1 ②N2H4(g)+O2(g)===N2(g)+2H2O(g) ΔH=-534.0 kJ·mol-1 下列表示肼与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N2H4(g)+N2O4(g)===3N2(g)+4H2O(g) ΔH=-542.7 kJ·mol-1 B.2N2H4(g)+N2O4(g)===3N2(g)+4H2O(g) ΔH=-1 059.3 kJ·mol-1 C.N2H4(g)+1 2 N2O4(g)=== 3 2 N2(g)+2H2O(g) ΔH=-1 076.7 kJ·mol-1 D.2N2H4(g)+N2O4(g)===3N2(g)+4H2O(g) ΔH=-1 076.7 kJ·mol-1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②×2-①得2N2H4(g)+N2O4(g)===3N2(g)+4H2O(g) ΔH=-1076.7 kJ·mol?1,故选D。 解题必备 1.内容 不论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 2.能量守恒定律 从S→L,ΔH1<0,体系放热; 从L→S,ΔH2>0,体系吸热; 结论:(1)ΔH1+ΔH2=0;

(2)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始态、终态有关,与途径无关。 3.意义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计算难以直接测定的反应热。 学霸推荐 1.已知:CH3OH(l)的燃烧热为726.6 kJ·mol-1,HCHO(g)的燃烧热为563.6 kJ·mol-1。 反应CH3OH(l)+1 2 O2(g)===HCHO(g)+H2O(l)的反应热为ΔH。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0<ΔH<+563.6 kJ·mol-1 B.+726.6 kJ·mol-1>ΔH>+536.6 kJ·mol-1 C.ΔH>0 D.ΔH=-163 kJ·mol-1 2.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1)CH3COOH(l)+2O2(g) 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1 (2)C(s)+O2(g) CO2(g) ΔH2=?393.5 kJ·mol-1 (3)H2(g)+1/2O2(g) H2O(l) ΔH3=?285.8 kJ·mol-1 则反应2C(s)+2H2(g)+ 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A.ΔH=+488.3 kJ·mol-1 B.ΔH=?244.15 kJ·mol-1 C.ΔH=?977.6 kJ·mol-1 D.ΔH=?488.3 kJ·mol-1 3.已知:①H2O(g)H2O(l) ΔH1=﹣a kJ?mol?1 ②C2H5OH(g)C2H5OH(l) ΔH2=﹣b kJ?mol?1 ③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3=﹣c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判断:若使46 g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b﹣a﹣c) kJ B.(3a﹣b +c) kJ C.(a﹣3b+c) kJ D.(b﹣3a﹣c) kJ 4.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g)+3 2 O2(g)SO2(g)+H2O(g) ΔH1 2H2S(g)+SO2(g)3 2 S2(g)+2H2O(g) ΔH2 H2S(g)+1 2 O2(g)S(g)+H2O(g) ΔH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