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甲烷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版)甲烷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版)甲烷知识点,推荐文档

其电子式是:,结构式为:。

注:球棍模型表示分子内各原子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和立体构型;比例模型能表示分子内各成键原子的相对大小和

②甲烷燃烧产物的检验方法:在火焰上方找一个干燥的小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将小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向其中加

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溶液或浸满NaOH溶液的棉团,1molCl2,不要误以为1个Cl2分子能取代2个H原子.CH4、CH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一、字词 颠(diān)澎湃(péng pài)屏障(píng zhàng)哺育(bǔ)九曲连环(qū)气魄(pò) 郝(hǎo )叟(sǒu)哽(gěng)懊悔(ào huǐ)祈祷(qí dǎo)捂(wǔ)惩罚(chéng) 逼狭(bī xiá)崎岖(qí qū)阻抑(zǔ yì)亦复如是(yì fù rú shì)浊流(zhuó )雄健(xióng jiàn ) 险峻( jùn)炽痛(chì tòng)嗥鸣(háo míng)斑斓(bān lán)谰语(lán )怪诞(dàn)亘古(gèn) 默契(mò qì)田垄(lǒng)蚱蜢(zhà měng)泛滥(làn)**(shēn yín)镐头(gǎo)碾(niǎn)辘(lù) 杼(zhù )鞍鞯(ān jiān)辔头(pèi)啾(jiū)朔(shuò)柝(tuò)鬓(bìn)戎(róng)污秽(huì) 【第6课.黄河颂】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巅diān澎湃péng pài狂澜lán屏píng障哺bǔ育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2.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

你那英雄的体魂/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以它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这首诗具有直白、豪迈的风格。 【第7课.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即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标题不但指出了文章内容,而且蕴含着悲怆的气氛和悲愤的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文章的中心。 这篇小说以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刻画了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对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集中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难点句子 1.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句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小弗郎士愉快的心情,同时又有反衬故事悲剧气氛的作用。(结合讲过的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 2.又出了什么事啦? 一个“又”字,写出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战乱频频,变故迭起,人心惶惶的状况。同时为最后一节课埋下伏笔。 重点段落 1.第13自然段“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为什么要独立成段? 独立成段是为了突出强调。强调这句话在小弗郎士的感情上引起的共鸣和反响,写出了在意识到这堂课非同寻常的意义之后,极不平静的心情。“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意义已上升为抗议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举动。 2.第18、19两个自然段安排了韩麦尔先生的两段话,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的内容

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的内容 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的内容 初二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第四章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 f2f)。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会认的字。 犹(yóu)(犹豫)(犹如)(记忆犹新)傲(ào)(傲慢)(骄傲)(傲骨) 橘(jú)(橘树)(橘子)(柑橘) 洼(wā)(洼地)(洼陷)(水洼) 凌(líng)(凌晨)(凌云)(欺凌) 增(zēng)(增加)(增高)(增多) 靴(xuē)(靴子)(战靴)(雨靴) 钥(yào)(钥匙) 匙(shi)(钥匙) 缤(bīn)(缤纷)(五彩缤纷) 枚(méi)(一枚)(纸枚) 喇(lǎ)(喇叭) 叭(bā)(喇叭)(叭叭直响) 厚(hòu)(厚重)(浓厚)(厚实)抖(dǒu)(抖动)(发抖)(抖手)蟋(xi)(蟋蟀) 蟀(shuài)(蟋蟀) 振(zhèn)(振兴)(振作)(振奋)韵(yùn)(韵律)(音韵)(琴韵)掠(lüè)(掠过)(掠视)(劫掠)吟(yín)(吟诵)(吟唱)(吟诗)辽(liáo)(辽阔)(辽远)(辽东)阔(kuò)(开阔)(辽阔)(宽阔) 二、会写的字。 寒(寒冷)(严寒)(寒风)

径(石径)(小径)(曲径)斜(倾斜)(歪斜)(斜线)霜(雪霜)(霜冻)(冰霜)赠(馈赠)(赠送)(赠予)刘(姓刘) 盖(盖子)(盖楼)(瓶盖)菊(菊花)(秋菊)(赏菊)残(残害)(残缺)(残疾)君(君子)(君主)(国君)橙(甜橙)(橙子)(橙色)送(赠送)(送行)(目送)挑(挑战)(挑动)(挑起)铺(平铺)(铺开)(铺路) 泥(泥土)(泥巴)(水泥)晶(水晶)(晶莹)(亮晶晶)紧(紧张)(紧要)(抓紧)院(院子)(小院)(庭院)印(脚印)(印象)(印章)排(排队)(前排)(排列)列(陈列)(出列)(列队)规(规则)(规定)(校规) 则(规则)(选择)(法则)乱(混乱)(战乱)(纷乱)棕(棕树)(棕毛)(棕熊)迟(迟到)(延迟)(迟缓)盒(盒子)(饭盒)(纸盒)颜(颜色)(颜料)(颜面)

高中化学选修4 第四章知识点分类总结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原电池: 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_______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 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 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 总反应式:Zn+2H+=Zn2++H2↑ 5、正、负极的判断: (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流入正极 (3)从电流方向正极流入负极 (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

(5)根据实验现象①__溶解的一极为负极__②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 第二节化学电池 1、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 2、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3、化学电池的分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 一、一次电池 1、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 二、二次电池 1、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2、电极反应:铅蓄电池 放电:负极(铅):Pb+SO 4 2--2e-=PbSO4↓ 正极(氧化铅):PbO2+4H++SO 4 2-+2e-=PbSO4↓+2H2O 充电:阴极:PbSO4+2H2O-2e-=PbO2+4H++SO 4 2- 阳极:PbSO4+2e-=Pb+SO 4 2- 两式可以写成一个可逆反应:PbO2 2H2SO42PbSO4 ↓+2H2O 3、目前已开发出新型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三、燃料电池

甲烷乙烯苯知识点总结

专题复习16--甲烷乙烯苯知识点总结 核心知识图 1.烃的分类、通式和主要化学性质 氧化:燃烧 饱和烃:烷烃C n H2n+2(n≥1) 甲烷取代结构:链状、碳碳单键裂解 链烃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 (脂肪烃) 烯烃C n H2n(n≥2) 乙烯加成:H2、X2、HX 、H2O等 结构:链状、碳碳双键加聚 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 炔烃C n H2n-2(n≥2) 乙炔加成 不饱和烃结构:链状、碳碳叁键加聚 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 烃二烯烃C n H2n-2 (n≥3) 1,3—丁二烯加成:1,2加成、1,4加成 结构:链状、两个碳碳双键加聚 饱和环烃:环烷烃C n H2n (n≥3) 结构:环状、碳碳单键氧化:燃烧、不能使KMnO4(H+)褪色,不能因反应使反应使溴水褪色 苯加成 环烃取代:卤代、硝化、磺化 苯及其同系物C n H2n-6 (n≥6) 结构:环状、大 键 不饱和环烃:芳香烃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 稠环芳烃:萘、蒽甲苯取代 加成 甲烷的化学性质 通常情况较稳定,与强酸、强碱、KMnO4等均不反应。 (1)氧化反应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取代反应 ①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被其他 所替代的反应。 ②甲烷与Cl2反应 乙烯烯烃知识点总结 一、乙烯的组成和结构 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CH2〓 CH2 乙烯分子的结构: 键角约120°,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属平面四边形分子。 二、乙烯的制法 工业上所用的大量乙烯主要是从石油炼制厂和石油化工厂所生产的气体中分离出来的。

实验室制备原理及装置 三、乙烯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2.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a.燃烧 CH 2=CH 2+3O 2??→?点燃 2CO 2+2H 2O (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b.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红棕色褪去) 乙烯除了与溴之外还可以与H 2O 、H 2、卤化氢、Cl 2等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如工业制酒精的原理就是利用乙烯与H 2O 的加成反应而生成乙醇. 3)聚合反应 n CH 2==CH 2???→?催化剂[— CH 2—CH 2 ]— n ( 聚乙烯) 其中 CH 2=CH 2 为单体 —CH 2—CH 2— 为链节 n 为聚合度 四、乙烯的用途 作植物生长的调节剂,还可以作催熟剂;可用于制酒精、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 五、烯烃 1.烯烃的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一类链烃 2.烯烃的通式:C n H 2n (n ≥2) 最简式:CH 2 可见,烯烃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别为85.7%和14.3%,恒定不变 环烷烃的通式与烯烃的通式相同,故通式为C n H 2n 的烃不一定是烯烃,如右图中其分子符合C n H 2n ,但不是烯烃而是环烷烃。 (环丁烷) 一般,我们所说的烯烃都是指分子中只含一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所以也叫单烯烃,也还有二烯烃:CH 2=CH - CH=CH 2 苯及其同系物知识点 苯 分子结构 分子式:C 6H 6 最简式:CH 结构式: 结构简式:或 比例模型: 球棍模型: 空间构型: 1、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结构,所有原子共平面 2、键角都是120°。 3、不存在单双键交替排列,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初中物理第三章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 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 氏度 ③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 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④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 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 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 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 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温度不断上升。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固 液 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教学文稿

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资料 Uni 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短语整理 ?clean up 打扫(或清除)干净?cheer up (使)变得更高兴; 振奋起来 ?give out 分发;散发 ?come up with 想出;提出(主意、计划、回答等) ?put off 推迟 ?hand out 分发 ?call up 打电话给(某人);征召 ?used to 曾经……;过去……?care for 照顾;非常喜欢 ?try out 参加……选拔;试用?fix up 修理;装饰 ?give away 赠送;捐赠 ?take after (外貌或行为)像?set up 建起;设立 ?make a difference 影响;有作用?put up 张贴 ?help out with sth帮忙解决?make plans 制定计划 用法讲解 ?clean up 打扫(或清除)干净 o You will need to clean up the classroom. o短语动词 o动词 + up ?cheer up (使)变得更高兴;振奋起来 ?call up 打电话给(某人);征召 ?fix up 修理;装饰 ?set up 建起;设立 ?put up 张贴 ?give out 分发;散发 o分发:Some people are giving out leaflets at the school gate. = hand out 分发

o发出,放出(热、光等):The radiator gives out a lot of heat. o give away 赠送;捐赠:We can give away these books. o give in 认输,屈服:OK, I give in.(后面不+宾语) o give off 发出(气体,热量,气味等):give off gases o give up 放弃:You should never give up. ?come up with 想出;提出(主意、计划、回答等) o He came up with a good idea. ?put off 推迟 o The meeting is put off. o put up 张贴:He put up this picture on the wall. ?hand out 分发 o hand out the prizes o hand in 上交(作业等):please hand in your paper. ?call up 打电话给(某人);征召 o I will call you up. ?used to 曾经……;过去…… o 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 ?care for 照顾;非常喜欢 o照顾:She wants to care for people. o喜欢:They don’t care for people like that. ?try out 参加……选拔;试用 o He will try out for the basketball team. o She wants to try out her new shoes. o动词 + out ?give out 分发;散发 ?hand out 分发 ?help out 帮忙解决 ?fix up 修理;装饰 o They have fixed up the house. 他们装修好了房子。 ?take after (外貌或行为)像

高一化学必修二甲烷乙烯

教学标题有机物 教学目标1.知道甲烷,乙烯,苯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2.掌握甲烷,乙烯,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及其化学性质; 3.通过对甲烷的组成和结构的理论研究,了解研究有机物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乙烯的加成反应、苯的取代与加成反应。教学难点 1.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苯的取代反应与烷烃取代反应的区别。 上次作业检查 什么叫有机物?有机物有什么特点? 一般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为有机物。 ★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及其盐、SiC、CaC2等虽含有碳元素,但它们的组成、结构和性质都跟无机物更相似,因此,它们属于无机物。 有机物的特点: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熔点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不导电,化学反应的速率慢、且很复杂。 3、烃 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练习 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属于烃的是? ①H2S ②C2H2③CH3Cl ④C2H5OH ⑤CH4⑥H2 ⑦金刚石⑧CH3COOH ⑨CO2⑩C2H4 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气体化石燃料。我国是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

随堂练习 1.下列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其产物既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又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HCl B、CH4 C、H2 D、CO 探究甲烷能否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在光照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l2充分反应后,得到的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CH3Cl B、CH2Cl2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重点知识梳理 1、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竖式计算 要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列竖式的方法顺序,正确使用。 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竖式计算 一般通过教具操作是学生理解相加得两位数的结果不能同时填在个位上,应该分出十位的数字向十位进位。 3、竖式进位加法算理,需要学生操练掌握 100以内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 4、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掌握来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5、掌握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理解其算理。 6、熟练进行 10以内减法计算 7、学会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问题

8、运用画图策略进一步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单问题 9、连加连减,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10、100以内加减的混合运算,掌握其顺序以及方法。 二、本单元难点知识梳理 1、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顺序。 与有序思考的方向不同,列竖式需要从右往左先算个位再算十位,需要时学生理解这个算理。 2、当个位相加满十时知道如何向十位进位一 教会学生完成判断是否需要进位,以及进位应该如何书写,最后进位以后有没有将进位加上。

3、熟练进行竖式计算,让学生体会到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5、运用竖式计算两位两位数退位减法。 6、熟练运用退位减法计算竖式 7、用画图的方法理解数量关系 8、连加连减需要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 9、运用竖式解决 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10、连加连减带括号的计算方法,清楚其顺序。 11、理解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解题方法,学会先解决一个稍简单的问题,用其所得数据去解决另一个稍难的问题,学会分析问题的先后顺序,安排好顺序依次解决。 三、易错点: (1)列加法竖式是忘记进位,因为部分学生不习惯立刻写上进位,后续会漏掉进位的计算。 (2)用竖式算减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当个位相减得 0时不写 0. (3)退位减法,被减数十位忘记减退位的 1. (4)面对一个比一个多几的问题,不能理清数量关系,加减法使用错误。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憎恶zēng wù 书斋zhāi 震悚sǒng 诘ji?问 (点拨:“憎”不要误读成zang,“恶”、“诘”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2)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2)《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鲁迅,选自《朝花夕拾》,你还能写出两篇出自这部散文集的文章题目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第7课背影】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奔丧sāng 差chāi使簌sù 蹒跚pán shān 颓tuí唐箸zhù 点拨:注意多音字“丧”、“差”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满院狼(jí) 藉晶(yíng) 莹妥(tiē) 帖 琐(xia) 屑 点拨:不要把“藉”误写为“籍”,“莹”误写为“萤”。 3.解释下列词语。 (1) 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2) 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3) 赋闲:失业在家。 (4) 勾留:短时间停留。 (5)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6) 触目伤怀:看到(眼前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7) 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8) 颓唐:衰颓败落。 4.用恰当的动词填空。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甲烷 乙烯测试题(A组B组)

甲烷乙烯测试题(A组) 一选择题 1、下列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A、凡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中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C、所有有机物都很容易燃烧 D、大多数有机物聚集时都形成分子 2、有机物中的烃是指的化合物( ) A.含有碳B.含有碳和氢C.仅含有碳和氢D.燃烧后生成CO2和H2O 3、下列物质中,可以跟甲烷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氯气B.强酸C.强碱D.高锰酸钾溶液 4、在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氯气与氢气反应 B.氯气与甲烷反应C.HClO分解 D.甲烷与O2反应 5、某烷烃含有200个氢原子,那么该烃的分子式是() A.C49H200 B. C99H200 C. C99H198 D. C49H100 6、若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在光照下得到的取代产物是() ①CH3CI ②CH2CI2③CHCI3④CCI4 A、只有① B、只有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若要使0.5摩尔甲烷完全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物,则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A、2.5mol B、2mol C、1.25mol D、0.5mol 8、下列是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3Cl + Cl2CH2Cl2+ HCl B.2KBr + Cl2 == 2KCl + Br2 C.CH3CH2OH + HBr CH3CH2Br + H2O D.NaOH + HCl == NaCl + H2O 9、下列结构简式表示的物质属于烷烃的是() A. CH3CH2CH=CH2 B. CH3(CH2)2CH(CH3)2 C. CH3CH2OH D. CH3CH=CHCH3 10、同分异构体具有() ①相同的分子量②相同的分子式③相同的最简式④相同的物理性质⑤相同的化学性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③⑤ 11、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架中。据测定每0.1m3的固体“可燃冰”可释放20m3的甲烷气体,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释放的甲烷属于烃 B. “可燃冰”是水变油,属于化学变化

九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全

九上生物知识点 一、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 1、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能释放热量 2、不同点:体内氧化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能量是逐步释放的; 体外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过程,迅速地放出热量。 实验:测试食物能量的实验结论:花生仁(脂肪)是较好的能量来源。 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的产生的能量。 三大营养物质的热量价蛋白质:16.7千焦/克糖类:16.7千焦/克脂肪:37.7千焦/克 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7大类。 2、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1)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2)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部分能量;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3)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4)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5)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6)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除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人体均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7)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由纤维素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等。 牙齿是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能切割、撕裂、捣碎和磨细食物。人的牙的总数为28颗~32颗。

(1)牙的组成 牙冠——牙被牙釉质所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牙颈——牙冠和牙根的交界处称为牙颈。 牙根——牙被牙骨质所覆盖的部分。 (2)牙的分类 ①从成分上分: 牙本质——构成牙的主要成分。 牙骨质——牙根的表面。 牙髓腔——由牙本质围成,内有牙髓,为富有神经、血管的结缔组织。 4.2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三类大分子物质最终消化产物。 ①淀粉 → 葡萄糖 ②蛋白质 → 氨基酸 ③脂肪 → 甘油与脂肪酸 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具有的特点) ①小肠很长②内壁有许多皱襞③小肠内壁有绒毛④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⑤小肠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七大营养素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 胃:酒精和少量的水 小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维生素、无机盐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5、消化分为两类: 物理性消化:牙齿――切、撕、磨(咀嚼) 胃――搅拌 小肠――蠕动 胆汁――乳化作用 化学性消化: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 实验:唾液淀粉酶的作用 实验方法:对照实验。 酶的特点:多样性、高效性、专一性 酶的催化条件:温度、PH 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一、 酶 (1) 酶的概念 (2) 酶的作用特点 (3) 酶缺乏或不足,会导致代谢紊乱,甚至出现疾病,如白化病。 ???? ????? ? ?????????? ???????????????? ???????? ?????盐酸和胃蛋白酶胃腺:分泌胃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肠腺:分泌肠液,含有小消化腺消化酶肝脏:分泌胆汁,不含多种消化酶胰腺:分泌胰液,含有 有唾液淀粉酶等唾液腺:分泌唾液,含大消化腺消化腺肛门大肠部位小肠:消化道中最长的部位胃:消化道中最膨大的 食道咽口腔消化道消化系统

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人 教版 第二单元 一、单词clean 打扫--cleaned (clean 的过去式)打扫 stay 停留 --stayed (stay 的过去式)停留wash 洗——washed 洗watch 看——watched 看have 患病——had 患病sleep 睡觉——slept 睡觉read 读——read 读see 看见—— saw 看见last 上一个的yesterday 昨天before 在…之前 二、短语 cleanmyroom 打扫我的房间washmyclothes 洗衣服 stayathome 呆在家里watchTV 看电视goboating 划船 readabook 读书seeafilm 看电影haveacold 感冒sleep 睡觉(过去式slept )climbamountain 爬山cookeddinner 做饭cooknoodles 面条 三、句子 .Howwasyourweekend? 你周末过得怎么样? 2.Itwasgood/fine/ok,thankyou. 很好,谢谢! 3.whatdidyoudolastweekend? 你上个周末干了什么? 4.Istayedathomewithyourgrandma. 我和你奶奶呆在家里.

(with 和谁) 5.Didyoudoanythingelse? 你还做了其他什么事吗? 6.yes,Icleanedmyroomandwashedmyclothes. 是的,我扫了房间,还洗了衣服。 7.Iwanttobuythenewfilmmagazine. 我想买期新的电影杂志。 8.Didyouseeafilm? 你看电影了吗? No,Ididn ' t.Ihadacold.Istayedathomeallweekendandslept. 感冒 没有,我了。整个周末都呆在家里睡觉。

甲烷与乙烯

甲烷与乙烯 1.稳定:通常情况下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如:不使___________________褪色]反应 2.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3.甲烷与氯气(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1.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2.使KMnO4(H+)溶液褪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3.乙烯与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4.乙烯与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5.乙烯和氯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6.乙烯和氯化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7.乙烯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8.乙烯聚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基础练习】 1.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的产量 B.乙烯的产量 C.天然气的产量 D.汽油的产量 2.下列物质中,不能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H2 B.H2O C.KMnO4 D.Br2 3.能用于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 A.溴水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苛性钠溶液 D.四氯化碳溶液 4.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 A.乙烷与氯气光照反应 B.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 C.乙烯与氯气混合 D.乙烯通入浓盐酸 5.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需要氧气最多的是 A.CH4 B.C2H4 C.C3H6 D.C2H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及阶梯练习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1、几何体也简称为体,包围体的是面,面面相交为线,线线相交为点;点动成线,线动成 面,面动成体,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2、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线段可以度量,直线、射线不能度 量。 3、直线、线段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或者说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角的意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 线是角的两条边,角也可以看做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角的大小的比较: (1)叠合法,使两个角的顶点及一边重合,另一边在重合边的同旁进行比较; (2)度量法。 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二、基础知识巩固 1、如图所示,讲台上放着一本书,书上放着一个粉笔盒,指出右边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 左边立体图形的哪个视图。 (1)(2)(3) 2、(1)过一个已知点的直线有多少条?答: (2)过两个已知点的直线有多少条?答: (3)过三个已知点的直线有多少条?答: (4)经过平面上三点A,B,C中的每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请画出图来。 (5)根据(4)的结论,猜想经过平面上四点A,B,C,D中的任意两点画直线,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如果不能画,请简要说明理由;如果能画,请画出图来。

3、(1)计算:①27°42′30″+1070′;②63°36′-36.36°。 (2)用度、分、秒表示48.12°。 (3)用度表示50°7′30″。 4、小明从A点出发,向北偏西33°方向走33m到B点,小林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 20°方向走了6.6m到C点,试画图确定A,B,C三点的位置(1cm表示3m),并从图上求出点B,C的实际距离。 5、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CD=2.5厘米,请你求出线段 AB、AC、AD、BD的长各为多少? 6、如图,经过直线a外一点p的4条直线中,与直线a平行的直线有___,共有__条. 7、如图,如果AB∥CD,那么∠A与∠C__________. 8、如图中几何体的展开图形是() A B C D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知识点梳理 一、知识点梳理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方法 1:把其中一个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 方法 2:把两个两位数分别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

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方法 1: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 方法 2:把两个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够减时),再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 2.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

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1.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 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十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百位退一,在十位上加 10 再减。 3. 解决问题 (1)运用估算解决问题:

用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选用合适的估算策略(估大或估小),可以把单位数看成整百数,也可以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数。 二、重点、难点知识梳理 1.重点: (1)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并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 (3)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2. 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来解决问题。 首先要确定要估大还是估小,然后可以先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来估算,看是否能得出结果,若不能,再看成接近的几百几十数来估算。 如果是花钱、租车等同类型估算,一般把数往大估。 三、易错点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容易马虎出错。 如:37+35=72,易算成 62;82-47=35,易算成 45。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加法时,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忘向百位进1;笔算减法退位时忘记百位减去退位的 1。 如:280+370=650,学生易算错为 550,520-360=160,易算错为 260.

甲烷、乙烯的综合运用

56 甲烷、乙烯的综合运用 主编人:审核人:审批人:周次13 所需时间1课时班级第小组姓名组评 【学习目标】 1.能熟练的利用甲烷的化学性质进行解题; 2.能记住乙烯的主要性质以及它的用途,并加以应用; 3.能说出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原理,并区分取代和加成反应。【学习重点】甲烷和乙烯的性质 【学习难点】甲烷和乙烯的性质的利用;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温馨提示:本学案结甲烷与乙烯的性质,独立思考并完成,请勿参 考课本与资料。 【我的地盘我做主】练一练,你还有哪些是不会的呢? 一、填空题 1.关于甲烷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分子式是C H 4 ,5个原子共面 B.甲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形成了4个不完全相同的碳氢共价键 C.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属于正四面体结构 D.甲烷中的任意三个原子都不共面 2.关于烃和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烃的组成均符合通式C n H 2n+2 B.烃类通常都难溶于水 C.甲烷在同系物中含碳量最高,因而是清洁能源 D.甲烷只能发生取代反应而不能发生其他反应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不正确的是() A.甲烷和氯气关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物是气体与液体的混合物 B.通过加成反应,可以以乙烯为原料制备乙醇、氯乙烷等 C.乙炔分子中的碳碳键不是碳碳双键,故不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D.甲烷与氯气反应,试管内黄绿色消失,内壁出现油状液滴 4.城市居民使用的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在使用过程中,常有一些杂质以液态沉积于钢瓶中,这些杂质是() A.甲烷和丙烷 B.乙烷与丙烷 C.乙烷与戊烷 D.戊烷与己烷 ★5.下列有关同系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一定是同系物 B.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化合物一定是同系物 C.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分子结构必然相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一、光源 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笼鱼等. 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二、光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透明、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由发光物体本身决定. 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小孔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像距时,成缩小的像 当物距等于像距时,成等大的像 当物距小于像距时,成放大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 (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 (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

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三、光速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c; (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距离)单位; 1光年≈9.4608×1015m≈9.4608×1012km; 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四、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注意: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人的眼睛是一个光线接收器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以诚待人”,《中彩那天》、《万年牢》、《尊严》、《将心比心》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赞美了诸多道德观念,如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要用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实在;遇到事情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等等。整篇课文充满了人文内涵。 第五课《中彩那天》 1、《中彩那天》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课文,主要记叙了“我”的父亲经受了道德考验,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辆奔驰牌汽车还给了库伯先生,来反映父亲诚实、正直的品质,从而体会“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蕴涵的哲理。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 《中彩那天》:这是发生在二战前一个穷苦的汽车修理工人家时的事情,故事以中奖汽车的得而得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叙述,“我”:兴奋—闷闷不乐—疑惑不解——深刻体会。 这个动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也告诉了我们: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的道理。首尾照应。体会:一个人只要诚实,讲信用,便可以

得人的信任,在社会上便有了施展才能的空间,便会凭着诚实,讲信用获得发展,所以只要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2、课内理解 (1)文章开头母亲的话为下文的故事埋下伏笔,又照应了文章的结尾,使文章首位呼应。(2)这一故事让人们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 (3)句子理解:“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父亲打电话的时候,领走的是中奖的车子,但得到的是人情和道义,是更多真正的朋友,是心灵的宁静和快乐。这同样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是金钱所买不来的。 (4)《中彩那天》主要内容:父亲中彩得到汽车,但彩票是给库伯先生捎的,最后父亲把车还给了不知道自己中彩的库伯。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中彩的是库伯的彩票,是否把车还给库伯),父亲的决定是(把车还给库伯)。父亲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5) 为什么说“一个人主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答:一个人活得诚实、有信用,即使他很贫穷,但他的精神世界是富有的。他高尚的品质,会赢得众人的尊重和赞誉,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6)这个道德难题是什么? 答:这个道德难题是留下奔驰轿车,还是还给库伯。 (7)“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父亲用橡皮擦掉K字时会想些什么? 答:面对如此之前的奔驰汽车,父亲确实想把它留下来,因为“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 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而且“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从这“淡淡”的K字上,可以看出父亲是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的。 (8)为什么父亲选择了还车? 答:虽然别人不知道这件事,父亲有将车占为己有的好机会,但是“诚实、有信用”的 做人原则又不允许父亲把车留下来,所以父亲选择了还车。 (9)车被别人开走了,可为什么说“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答:父亲摆脱了道德难题,战胜了自己,坚持了“诚实、有信用”的原则。被开走的是中奖的车子,但父亲得到的却是诚信和道义,是更多真正的朋友,是心灵的宁静和快乐。这同样是一笔多少金钱也换不来的巨大的财富。 第六课《万年牢》 1、《万年牢》:本文通过写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表现父亲真诚为人做事的故事。赞扬了父亲做事认真,实在,一丝不苟的品质,也说明了: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