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血糖监测的护理技巧(一)

自我血糖监测的护理技巧(一)

自我血糖监测的护理技巧(一)

作者:李孝华罗岩芬杨艳丽1996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糖尿病“五驾马车”的综合治疗措施,即:饮食治疗、运动疗法、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和糖尿病血糖监测。其中,血糖监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糖尿病防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自我血糖监测,可以了解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有助于患者对药物治疗方式及食物摄入,生活方式的纠正,有助于医师对治疗方案的调整及对患者发生并发症危险进行评估1]。我科对自我血糖监测的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制定了一系列的护理对策,现总结如下。

1自我血糖监测存在的问题

(1)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低,主要因素是对血糖监测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以及受经济能力的影响。

(2)不能准确掌握便携式血糖仪的监测技术。

(3)血糖监测值与生活方式不能配合记录,给医生分析带来较大困难。

(4)通过我们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健康教育前后的分析,得出结论: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的管理能力。

2护理对策

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水平是解决目前糖尿病监测管理薄弱环节的重要途径之一。

2.1让患者正确掌握血糖控制目标

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血糖控制理想标准:空腹为4.4-6.1mmol/L,非空腹为4.4-8.0mmol/L;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儿童、孕妇、老年人以及有严重合并症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宜太严格,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史以及生存期在5年内的患者亦不宜制定严格的控制目标2]。

2.2确定合适的血糖测定频率及时间

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每天监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天。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4-6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自我监测血糖2-4次;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监测血糖2-4次。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检测血糖2]。

2.3教会患者准确掌握血糖仪的使用技术

2.3.1血糖仪的选择及保养

血糖仪应选择较专业产家生产的仪器,血糖仪应置于10-40℃的环境中,测量环境太冷,太热及湿度不当均可影响测定值的准确性。要定期清洁探头上的血迹和污垢。血糖仪要每年请专业人员校正1-2次,或经常用标准纸条进行测试,尤其是当检测结果与HbAIC或病情不符时。

2.3.2试纸的保存与使用

试纸应置于避光、干燥、密封的地方保存,温度应在30℃以下,切勿放入冰箱或阳光下直射。取试纸应取出一张即刻将瓶盖盖紧,即用即取,防止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失效。使用时不要触摸试纸条的测试区和滴血区,开封后应在3个月内使用,每次使用确定试纸在保质期内,每张试纸只能使用一次,避免重复使用,试纸使用时号码应与血糖仪所显示的代码一致。否则测试结果没有意义。

血糖监测流程

血糖监测流程 目的: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评价代谢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用物准备:血糖仪、采血笔及针头、试纸条、75%乙醇、棉签、弯盘、锐器盒、医疗垃圾、生活垃圾。 操作流程: 责任护士:(携带治疗卡,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得体大方的来到病房门前,轻叩房门,获得病人或家属允许后进入病房)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x,请问我可以进来吗? 患者:可以 责任护士: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x,请告诉我您的床号和姓名。 患者:xx 责任护士:请让我核对一下您的腕带,好吗? 患者:好的。 责任护士:xx您好!因为您患有糖尿病,根据医嘱要给您每天监测血糖。请问您对自己的病了解吗?在家有没有监测过血糖呢? 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在家也做血糖监测。 责任护士:通过实施血糖监测可以更好的掌控您的血糖变化,评价代谢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对运动,饮食以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以帮助您随时发现问题,您能够理解吗? 患者:理解。 责任护士:病房监测血糖就是通过指尖采血一滴,采血用的针头很细,不会很疼,请您放心,我可以看一下您指尖皮肤吗? 患者:好的 责任护士:您的指尖皮肤完整无破损,血运良好,待会我们就在这里测血糖好吗?患者:好的 责任护士:您对酒精过敏吗? 患者:没有。 责任护士:请问您吃过午餐有两小时了吗? 患者:是的,刚好。 责任护士:那您稍等,我去做准备,咱们待会见。 报告评委老师经评估:环境宽敞,光线明亮,无干扰,适宜操作。用物已准备齐全,一次性物品均在有效期内,经检查血糖仪性能完好,血糖仪代码与试纸代码一致,病人神志清楚,已向患者讲解血糖监测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能够配合,病人指尖皮肤完整,血运良好,适宜采血,无酒精过敏史,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责任护士:xx,您好,刚才我们已经见过面了,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x,请允许我再次核对一下您的腕带信息好吗? 患者:好的。. 责任护士:(先安装采血笔,在用75%酒精棉签消毒皮肤,待干后进行采血,)xx,采血有点疼,您忍一下,很快就好了。(弃去第一滴血,吸血于试纸合适的需血量,采血部位止血)xx,血糖已经给您测好了,您自己按压一下穿刺点,一会儿

血糖测量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血糖测量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1.0 目的:规范血糖测量护理技术的操作流程,以确保其规范性、安全性。 2.0血糖测量护理技术操作重点步骤 2.1正确把握评估对象。年龄超过 45 岁者;长期高热量饮食摄人者;肥胖及平时缺乏运动者;尿糖阳性者;有糖尿病症状者;分娩过重婴儿(4 kg 或以上)者;糖尿病治疗期间的患者。 2.2掌握评估时机。一般患者人院时评估,住院期间根据患者病情适时动态评估。临床上常对糖尿病患者三餐前、三餐后 2 h、睡前及凌晨 2:00-3:00 点共 8 个时间点的血糖进行监测和评估。餐前血糖监测利于发现患者低血糖。睡前血糖监测是为了预防夜间低血糖,保证患者安全。夜间凌晨 3 时血糖监测是判断早晨高血糖的原因,以便调整药物剂量。 2.3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血糖监测方法与评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 2.4询问患者有无使用影响血糖的药物。升高血糖的药物如甲状腺素、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药、左旋多巴、避孕药等;降低血糖的药物如肾上腺素阻滞剂等。 2.5根据评估目的选择不同的血糖监测点及监测频率,并指导患者做好准备。诊断糖尿病一般监测晨起空腹血糖及早餐后 2h 血糖。判断糖尿病病情进展及治疗成效可选择不同的监测点。 2.6确保血糖值的准确: 2.6.1采集静脉血。应选择合适的静脉(不在补液侧采血)、采血容器(生化室专用的促分离胶管)进行采血。血标本在 20 min 内送检,若不能及时送检,应置于0-4℃ 的冰箱中,6h 内送检。 2.6.2采集毛细血管血。应熟悉血糖仪的操作方法;检查血糖仪性能,使用该血糖仪

专用的测试液和该盒试纸的条码进行校准,有足够的电量,工作环境温度合适;试纸在有效期内,储存环境合适,试纸条码与血糖仪代码一致;采血装置在有效期内;使用乙醇消毒、在指腹两侧采血、血量足够;正确读取血糖值。 2.7通过血糖值的监测,评估患者的血糖值是否正常。 2.8当糖尿病患者血糖≤ 3.9 mmol/L 时,评估患者有无饥饿、心慌、手抖、出冷汗、意识障碍等,立即通知医生并按照低血糖处理流程给予处埋。同时分析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并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安全护理。 2.9当血糖≥16.7 mmol/L 时,容易诱发酮症酸中毒。评估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高血糖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胰岛素治疗。同时分析患者出现高血糖的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健康教育。 2.10准确记录采血时间所代表的血糖监测点,患者的反应以及正在进行的治疗。 2.11将患者血糖结果及处理措施准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注意将测量结果与以往结果比较,了解血糖的动态变化。 3.0 血糖测量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图及要点说明(附操作流程图) 4.0 血糖测量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表(附操作考核表)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与临床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与临床护理 导读:本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与临床护理,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与临床护理 作者:张艳辉 目前,糖尿病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能引起眼、心、肾及血管、神经系统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寿命缩短,病死率高。因此,严格的监测血糖,使血糖长期达标,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年益寿。糖尿病的治疗需要一系列的综合治疗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病情。血糖监测是综合治疗中的其中一项重要措施,通过血糖监测可以了解病人24 h内动态血糖变化,有效调整治疗方案,使血糖控制达标,避免或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1].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能对病人进行连续72 h血糖监测,可自动监测共864个血糖值,在指导糖尿病治疗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我院内分泌科2009年10月投入使用CGMS,现把使用这项监测的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内分泌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行CGMS监测的住院糖尿病病人共53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46岁——72岁,平均59岁;病程6年——17年。

1.2 方法 1.2.1 监测方法:使用仪器为美国美敦力公司生产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首先清洁双手,从冰箱内(0 ℃——8 ℃)取出探头,使其与室温接近(至少放置30 min),检查包装是否在有效期内及是否漏气。打开记录器,检查仪器性能是否完好,校对时间和血糖单位(mmol/L),清除记录器中前一个病人监测信息,设定编号。准备齐全用物至床前,确认病人身份,告知病人做这项监测的目的、意义,使其配合。将探头放置在助针器槽内,向下推动助针器托架,直到听到“卡嗒”的响声,取下探头前端胶布的透明衬纸。病人取平卧位,暴露腹部,在距肚脐5 cm以外作为穿刺点,用75%乙醇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待乙醇挥发后取下针套将助针器(60°)的腿轻置于平铺的皮肤上扣动按钮,植入探头,轻轻向后退出助针器。偏瘦体质病人适当减少植入角度,但不应小于45°。按植入的角度向后缓缓拔出引导针针芯,撕下探头后端胶布的白色衬纸,固定好探头,等待至少5 min 后连接记录器电缆,用透明胶贴覆盖固定探头。开始初始化(INIT)60 min倒计时。初始化结束1 h,测第一个指血值并在5 min内输入记录器。 口服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者,每日应至少监测4次血糖,即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降糖药量。应用胰岛素泵者,每天需监测8次血糖,即空腹及三餐后,还应测餐前、夜间,以调整剂量。 当近期血糖常常偏高时,应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它们能

自我血糖监测的护理技巧

自我血糖监测的护理技巧 发表时间:2011-06-01T16:02:26.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7期供稿作者:李孝华罗岩芬杨艳丽[导读] 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低,主要因素是对血糖监测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以及受经济能力的影响。李孝华罗岩芬杨艳丽(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河北沧州061001)【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1)7-0270-02 1996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糖尿病“五驾马车”的综合治疗措施,即:饮食治疗、运动疗法、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和糖尿病血糖监测。其中,血糖监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糖尿病防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自我血糖监测,可以了解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有助于患者对药物治疗方式及食物摄入,生活方式的纠正,有助于医师对治疗方案的调整及对患者发生并发症危险进行评估[1]。我科对自我血糖监测的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制定了一系列的护理对策,现总结如下。 1 自我血糖监测存在的问题 (1)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低,主要因素是对血糖监测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以及受经济能力的影响。 (2)不能准确掌握便携式血糖仪的监测技术。 (3)血糖监测值与生活方式不能配合记录,给医生分析带来较大困难。 (4)通过我们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健康教育前后的分析,得出结论: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的管理能力。 2 护理对策 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水平是解决目前糖尿病监测管理薄弱环节的重要途径之一。 2.1让患者正确掌握血糖控制目标 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血糖控制理想标准:空腹为4.4-6.1mmol/L,非空腹为4.4-8.0mmol/L;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儿童、孕妇、老年人以及有严重合并症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宜太严格,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史以及生存期在5年内的患者亦不宜制定严格的控制目标[2]。 2.2确定合适的血糖测定频率及时间 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每天监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天。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4-6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自我监测血糖2-4次;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监测血糖2-4次。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检测血糖[2]。 2.3教会患者准确掌握血糖仪的使用技术 2.3.1血糖仪的选择及保养 血糖仪应选择较专业产家生产的仪器,血糖仪应置于10-40℃的环境中,测量环境太冷,太热及湿度不当均可影响测定值的准确性。要定期清洁探头上的血迹和污垢。血糖仪要每年请专业人员校正1-2次,或经常用标准纸条进行测试,尤其是当检测结果与HbAIC或病情不符时。 2.3.2试纸的保存与使用 试纸应置于避光、干燥、密封的地方保存,温度应在30℃以下,切勿放入冰箱或阳光下直射。取试纸应取出一张即刻将瓶盖盖紧,即用即取,防止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失效。使用时不要触摸试纸条的测试区和滴血区,开封后应在3个月内使用,每次使用确定试纸在保质期内,每张试纸只能使用一次,避免重复使用,试纸使用时号码应与血糖仪所显示的代码一致。否则测试结果没有意义。 2.3.3血样采集技巧 首先选择清洁、干燥测试平台,备齐所有测试用品,彻底清洁干燥双手,将手臂短暂下垂,让血液流至指尖,使用75%酒精消毒手指(避免用碘剂消毒)待酒精完全挥发后再采血。采血时注意绷紧皮肤进针,在指腹侧面采血,穿刺后不得过分挤压,有研究表明[3]过度挤压可造成末梢血被组织液稀释导致所测血糖值偏低。 2.4完善自我血糖监测的记录 很多病人认真地进行了血糖值的记录,但并未将血糖监测时间、饮食种类、运动情况、用药情况、是否感冒、发热等情况与血糖值对应记录,这对医生分析指导控制血糖带来极大困难,良好的血糖检测记录可帮助我们分析找出血糖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在测血糖的同时应教会病人将以上内容详细记录。 3 体会 自我血糖监测是近十年来糖尿病患者管理方法的主要进展之一,正确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是医护人员及糖尿病患者传达信息的基础,有效地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能提高患者监测血糖的频率,及时准确地反应体内血糖水平,患者及时掌握血糖变化规律,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有利于医护人员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参考文献 [1]文静,陈莉莉.自我血糖监测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06,12(25):2393-2394. [2]中华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 [3]周民芳,邓中新.床旁血糖仪测定及质量控制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01):19-20.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观察及护理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观察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对策。方法对40例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病例中有2例发生黎明现象;4例每天发生无症状低血糖;12例发生有症状低血糖;22例有餐后2小时高血糖。结论通过正确使用CGMS,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才能最大地发挥CGMS的效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对调整糖尿病的治疗过程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临床应用护理 为了达到控制糖尿病病人血糖,人们在不断深入研究血糖监测方法。随着一种新型皮下埋入式动态血糖监测仪的问世,改变了需要经常频繁监测自身血糖变化而实现良好的血糖控制[1]。我院自2008年10月引进美国美顿力动态血糖监测仪到2009年12月先后为40例糖尿病病人成功使用,现将临床应用情况与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对4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监测血糖,其中1型3例,2型37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26-65岁,空腹血糖13.5-7.2mmol/l餐后血糖17.3-8.4mmol/l。 1.2材料与方法 ,取平卧位,选择距脐部两侧5处作为穿刺点,常规皮肤消毒后,将CGMS探头放置于持针注射器上,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右手持针注射器与皮肤成45度后按下开关,使针头快速刺入皮下,将持针注射器

顺穿刺的相反方向拉出。分离探头与CGMS,,取出探头的内真芯,YONG 接上CGMS,用3M防水薄膜固定贴固定。 ,经初始化1h,机测指尖血糖值输入CGMS后,监测仪开始启动工作。 ,在电脑上回放,监测数据通过红外接口下载到电脑中,通过本系统中的数据处理,做出完整的血糖图和统计值,供医生做出诊断。 2护理 2.1熟悉CGMS管理与要求 ,安装前在室温放置5分钟才可以使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如果CGMS正安装与病人身上必须在5分钟内换好电池。 ,排除故障15分钟后应马上输入一个及时的血糖值。 2.2制定应用CGMS的规范护理管理措施。 2.3心理护理CGMS是糖尿病治疗监测的高新科技手段,目前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患者不了解它的监测作用和监测过程,而产生不同的心理负担。其主要状况有:(1)10例不了解CGMS监测目的以及与指测血糖的区别;(2)8例担心发生故障报警不知如何处理;(3)10例担心医疗费用高;(4)12例担心CGMS安装后产生疼痛或造成生活的不便。针对此现象,在安装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CGMS系统的基本知识、使用目的及意义,消除不良心理,积极配合监测。 2.4告知CGMS监测期间具体配合事项,使患者主动参与治疗 ,指导患者防止线路折叠的有关方法,出现问题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与临床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与临床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与临床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与临床护理 2006-11-26 基础医学论文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与临床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与临床护理作者:张艳辉目前,糖尿病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能引起眼、心、肾及血管、神经系统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寿命缩短,病死率高。因此,严格的监测血糖,使血糖长期达标,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年益寿。糖尿病的治疗需要一系列的综合治疗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病情。血糖监测是综合治疗中的其中一项重要措施,通过血糖监测可以了解病人24 h内动态血糖变化,有效调整治疗方案,使血糖控制达标,避免或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1].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能对病人进行连续72 h血糖监测,可自动监测共864个血糖值,在指导糖尿病治疗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我院内分泌科2009年10月投入使用CGMS,现把使用这项监测的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内分泌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行CGMS监测的住院糖尿病病人共53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46岁——72岁,平均59岁;病程6年——17年。 1.2 方法 1.2.1 监测方法:使用仪器为美国美敦力公司生产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首先清洁双手,从冰箱内(0 ℃——8 ℃)取出探头,使其与室温接近(至少放置30 min),检查包装是否在有效期内及是否漏气。打开记录器,检查仪器性能是否完好,校对时间和血糖单位(mmol/L),清除记录器中前一个病人监测信息,设定编号。准备齐全用物至床前,确认病人身份,告知病人做这项监测的目的、意义,使其配合。将探

三甲医院护理标准-电脑血糖监测操作考核标准、语言沟通(4)

电脑血糖监测操作考核标准 科室:姓名:评委:时间:得分: 项目考核要点分值扣分得分 物品准备血糖仪、血糖试纸、采血针、血糖记录单、 洗手液、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 医嘱执行单、无菌棉签、75%乙醇 10 用物不全缺一项扣1分 物品放置不合理扣0.5分 操作步骤1.仪表端庄,衣帽整洁 5 着装不符合要求一处扣1分 未查床尾卡扣1分,未查腕带扣 1分,核对不实扣0.5分,未做到 双向核对扣1分 未做自我介绍扣1分 未解释血糖监测的目的扣1分 评估内容不全缺一项扣1分 与患者交流沟通不亲切、不流畅扣1 分 其它未做一项扣0.5分 2.核对医嘱,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核对床 尾卡,腕带;自我介绍,评估患者进食时间, 解释目的,口述目的(监测血糖水平,评价 代谢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取得合 作 10 3.评估手指皮肤及血运情况 2 4.处置室检查用物:检查手消毒液有效期, 七步洗手法;检查血糖仪是否与试纸条码相 符; 75%乙醇在有效期内;无菌棉签在有效期内; 采血针、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 均处于备用状态。 9 操作前未洗手扣1分,洗手不实扣 0.5分 未检查手消液有效期扣1分,未检查 一次性物品有效期扣1分, 未检查试纸条码与血糖仪是否相配 扣1分;核查不实扣0.5分 未洗手扣1分,洗手不实扣0.5分, 在处置车上方洗手扣0.5分 操作前未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各扣1 分,核对不实扣0.5分; 5. 携用物至患者床前,再次核对患者 6 6.打开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 6 未按流程打开医用、生活垃圾桶盖、 锐器盒盖各扣1分 开盖、关盖后未洗手各扣1分 未用酒精消毒扣1分;消毒后未待干 扣1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无 菌、有菌碰撞扣2分 跨越无菌区扣2分 未按摩手指,或方法不对一项扣1分 其它未做一项扣0.5分 7. 七步洗手法7 8.按摩患者待测血糖手指(从患者手腕向 指间部按摩2-3次),酒精消毒,待干 8 9.将血糖试纸插入血糖仪中,血糖仪出现滴 血指示,用采血针,针刺患者待测血糖手指, 将血自然滴入试纸采血区中,将采血针扔进 锐器盒中。告知患者穿刺后按压1-2分钟 6

血糖监测操作流程

血糖监测的操作流程 【目的】 快速,方便地监测血糖, 为控制血糖提供依据 【评估】 1、病人的双手手指皮肤的颜色、温度、污染及感染情况。 2、病人的合作程度。 3、血糖试纸的有效期, 没有裂缝和折痕。 4、血糖试纸的插口处是否干燥。 【准备】 1、护士: 洗手、戴口罩, 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2、病人: 洗手。 3、环境: 整洁、安静。 4、用物: 血糖监测仪、匹配的血糖试纸、穿刺针、75%酒精、棉签 【操作流程】 1、核对病人床号、姓名。 2、准备好采血针头。 3、打开血糖仪, 屏幕上即显示出一个号码, 调试该号码与将要使用的试纸瓶上的号码完全一致。 4、当屏幕上闪现插入试纸提示时,可轻轻插入试纸 5、采血: 1)消毒手指, 将消毒液完全蒸发; 2)将采血针放在手指欲采血部位(采血针在手指上压的愈重, 则采血针将刺得 愈深), 按下采血针; 3)轻轻挤压手指,将试纸测试孔靠近血液,血应充满测试孔,不要涂抹、移动 试纸, 等待屏幕上显示血糖的测量值 4)无菌干棉签按压采血点,不出血为宜 6、弃去血糖试纸, 关闭血糖仪 7、安置病人舒适卧位 8、终末处理:治疗车、治疗盘用含500mg/L有效氯的干湿两用纸擦拭,一次性医疗垃圾弃入黄色垃圾袋 9、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当仪器出现 NOT ENOUGH BLOOD RETEST, 表示血量太少或未能在正确位置。此时需要用一片新的试纸重新测试。 2、要接触测试孔,瓶装试纸应盖紧盖。 3、每天检测血糖仪一次 4、尽量选择左手无名指指腹两侧采血 【沟通要点】 1、操作前:向病人解释此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及方法。 2、操作中: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与病人沟通,消除其紧张焦虑心理。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与临床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与临床护理 (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目前,糖尿病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能引起 眼、心、肾及血管、神经系统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寿命缩短,病死率高。因此,严格的监测血糖,使血糖长期达标,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年益寿。糖尿病的治疗需要一系列的综合治疗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病情。血糖监测是综合治疗中的其中一项重要措施,通过血 糖监测可以了解病人24h内动态血糖变化,有效调整治疗方案,使血糖控制达标,避免或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1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能对病人进行连续72h血糖监测,可自动监测共864个血糖值,在指导糖尿病治疗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我院内分泌科2009年10月投入使用CGMS,现把使用这项监测的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内分泌科2010年6月一2011年6月行CGMS监测的住院糖尿病病人共53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 年的

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46岁?72岁,平均59岁;病程6年?17年。 1.2方法 1.2.1监测方法:使用仪器为美国美敦力公司生产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首先清洁双手,从冰箱内(0 C?8C )取出探头,使其与室温接近(至少放置30min),检查包装是否在有效期内及是否漏气。打开记录器,检查仪器性能是否完好,校对时间和血糖单位(mmol/L),清 除记录器中前一个病人监测信息,设定编号。准备齐全用物至床前,确认病人身份,告知病人做这项监测的目的、意义,使其配合。将探头放置在助针器槽内,向下推动助针器托架,直到听到“卡嗒”的响声, 取下探头前端胶布的透明衬纸。病人取平卧位,暴露腹部,在距肚脐5cm以外作为穿刺点,用75%乙醇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待乙醇挥发后取下针套将助针器(60 °的腿轻置于平铺的皮肤上扣动按钮,植入探头,轻轻向后退出助针器。偏瘦体质病人适当减少植入角度,但不应小于45。。按植入的角度向后缓缓拔出引导针针芯,撕下探头后端胶布的白色衬纸,固定好探头,等待至少5min后连接记录器电缆,用透明胶贴覆盖固定探头。开始初始化(INIT)60min倒计时。初始化结束1h,测第一个指血值并在5min内输入记录器。 口服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者,每日应至少监测4次血糖,即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降糖药量。应用胰岛素泵者,每天需监测8次血糖,即空腹及三餐后,还应测餐前、夜

血糖监测之护理技能操作与语言沟通

血糖监测之《护理技能操作与语言沟通》血糖监测 一.质量标准 监测患者血糖水平,评价代谢指标、 二.结果标准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三.流程 ⒈核对、解释、评估患者。护士衣帽整齐。 ⒉测血糖前,确认血糖仪上的号码与试纸号码一致。 ⒊确认患者手指酒精干透后实施采血。 ⒋滴血量,应使试纸测试区完全变成红色。 ⒌记录血糖值。 四.评分标准

五、解说词: 血糖监测的质量标准:病人得到如医嘱所示的正确的、安全的血糖监测程序: 1、操作前对病人的评估 护士在血糖监测前应评估患者的全身及手部情况:至病室评估患者应包括医疗诊断、护理问题、手部采血史,根据手部皮肤情况选择适当的采血针深度和必要时长期血糖监测的计划。 护士沟通语言:“×床××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我叫××。昨天您入院时我们见过面了,一会儿我将为您进行血糖监测,根据医嘱测量您的血糖水平。您需要每天监测四次血糖,一次为晨起空腹血糖,其余为三餐后两小时血糖,一会儿我将为您进行早餐后两小时的血糖监测,让我看一下您的左手好吗?您左手无名指血运丰富,适合采血,用无名指采血可以吗?那好,请您先用温水洗手,我现在回去准备一下用品,我们一会见。” 2、治疗室准备 (1)洗手、戴口罩、校对医嘱、做好准备。 检查血糖仪及采血笔是否可以正常使用,确认血糖仪上的号码与试纸号码一致。查血糖试纸有效期,查消毒液名称、浓度、有效期,查棉签有效期、有无漏气或开封日期。 (2)在血糖监测本上填写病人的床号、姓名、检测血糖的时段。 (3)将血糖监测用物放于治疗车上,整理用物、摘口罩、推车至病室。 3、为病人血糖监测 (1)携所需物品推车至病床旁,核对床头卡,到病人身边:“×床××对吗?现在我要为您进行血糖监测,您用温水洗手了吗?”“洗过了,那好。” (2)将治疗车放于妥当位置(便于操作取物),将污物筒和锐器盒打开。 (3)洗手、戴口罩。 (4)“×床××现在是上午九点钟,是您早餐后两小时的时间对吗?让我看一下您的左手,请将左手下垂十五秒。” (5)安装采血笔,选择适当深度。 (6)消毒皮肤,待干。 (7)取出试纸条,沿箭头方向插入血糖仪的试纸插口,血糖仪自动开机,并确认屏幕所显示的密码数字与试纸筒上密码数字一致。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与临床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与临床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目前,糖尿病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能引起眼、心、肾及血管、神经系统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寿命缩短,病死率高。因此,严格的监测血糖,使血糖长期达标,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年益寿。糖尿病的治疗需要一系列的综合治疗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病情。血糖监测是综合治疗中的其中一项重要措施,通过血糖监测可以了解病人24h内动态血糖变化,有效调整治疗方案,使血糖控制达标,避免或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1]。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能对病人进行连续72h血糖监测,可自动监测共864个血糖值,在指导糖尿病治疗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我院内分泌科2009年10月投入使用CGMS,现把使用这项监测的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内分泌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行CGMS监测的住院糖尿病病人共53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46岁~72岁,

平均59岁;病程6年~17年。 1.2方法 1.2.1监测方法:使用仪器为美国美敦力公司生产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首先清洁双手,从冰箱内(0℃~8℃)取出探头,使其与室温接近(至少放置30min),检查包装是否在有效期内及是否漏气。打开记录器,检查仪器性能是否完好,校对时间和血糖单位(mmol/L),清除记录器中前一个病人监测信息,设定编号。准备齐全用物至床前,确认病人身份,告知病人做这项监测的目的、意义,使其配合。将探头放置在助针器槽内,向下推动助针器托架,直到听到“卡嗒”的响声,取下探头前端胶布的透明衬纸。病人取平卧位,暴露腹部,在距肚脐5cm以外作为穿刺点,用75%乙醇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待乙醇挥发后取下针套将助针器(60°)的腿轻置于平铺的皮肤上扣动按钮,植入探头,轻轻向后退出助针器。偏瘦体质病人适当减少植入角度,但不应小于45°。按植入的角度向后缓缓拔出引导针针芯,撕下探头后端胶布的白色衬纸,固定好探头,等待至少5min后连接记录器电缆,用透明胶贴覆盖固定探头。开始初始化(INIT)60min倒计时。初始化结束1h,测第一个指血值并在5min内输入记录器。 口服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者,每日应至少监测4次血糖,即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降糖药量。应用胰岛素泵者,每天需监测8次血糖,即空腹及三餐后,还应测餐前、夜间,以调整剂量。 当近期血糖常常偏高时,应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它们

自我血糖监测的护理技巧(一)

自我血糖监测的护理技巧(一) 作者:李孝华罗岩芬杨艳丽1996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糖尿病“五驾马车”的综合治疗措施,即:饮食治疗、运动疗法、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和糖尿病血糖监测。其中,血糖监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糖尿病防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自我血糖监测,可以了解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有助于患者对药物治疗方式及食物摄入,生活方式的纠正,有助于医师对治疗方案的调整及对患者发生并发症危险进行评估1]。我科对自我血糖监测的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制定了一系列的护理对策,现总结如下。 1自我血糖监测存在的问题 (1)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低,主要因素是对血糖监测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以及受经济能力的影响。 (2)不能准确掌握便携式血糖仪的监测技术。 (3)血糖监测值与生活方式不能配合记录,给医生分析带来较大困难。 (4)通过我们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健康教育前后的分析,得出结论: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的管理能力。 2护理对策 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水平是解决目前糖尿病监测管理薄弱环节的重要途径之一。 2.1让患者正确掌握血糖控制目标 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血糖控制理想标准:空腹为4.4-6.1mmol/L,非空腹为4.4-8.0mmol/L;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儿童、孕妇、老年人以及有严重合并症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宜太严格,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史以及生存期在5年内的患者亦不宜制定严格的控制目标2]。 2.2确定合适的血糖测定频率及时间 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每天监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天。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4-6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自我监测血糖2-4次;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监测血糖2-4次。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检测血糖2]。 2.3教会患者准确掌握血糖仪的使用技术 2.3.1血糖仪的选择及保养 血糖仪应选择较专业产家生产的仪器,血糖仪应置于10-40℃的环境中,测量环境太冷,太热及湿度不当均可影响测定值的准确性。要定期清洁探头上的血迹和污垢。血糖仪要每年请专业人员校正1-2次,或经常用标准纸条进行测试,尤其是当检测结果与HbAIC或病情不符时。 2.3.2试纸的保存与使用 试纸应置于避光、干燥、密封的地方保存,温度应在30℃以下,切勿放入冰箱或阳光下直射。取试纸应取出一张即刻将瓶盖盖紧,即用即取,防止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失效。使用时不要触摸试纸条的测试区和滴血区,开封后应在3个月内使用,每次使用确定试纸在保质期内,每张试纸只能使用一次,避免重复使用,试纸使用时号码应与血糖仪所显示的代码一致。否则测试结果没有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