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组织》教学大纲

《铁路运输组织》教学大纲
Railway Transport Organization
课程代码:0110051
适用专业: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时数:48 学分数:3
执笔者:宋建业,朱昌锋 编写日期:2009.10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铁路运输组织》是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系统地讲解了现代铁路运输体系及其运输组织的基本原理,内容包括铁路客运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车站及枢纽工作组织、铁路车流组织、铁路货物运输计划、铁路运输能力与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较为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使非运输专业的学生熟悉铁路车站、铁路局运输组织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具体作业组织方法,以满足铁路运输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熟悉铁路运输生产的过程及特点,掌握铁路运输组织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并及时关注本学科发展动态,以便于全面了解铁路客运、货运、行车组织各环节的作业过程与方法,形成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完整的、科学的概念。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绪论 (2学时)
 第一篇 铁路客流组织与货流组织 (总4学时)
第一章 铁路客流组织 (2学时)
铁路旅客运输的意义、特点和组织原则,客流的概念、分类及其构成,旅客列车的分类,客流调查与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的编制原理。
第二章 铁路货流组织 (2学时)
铁路货物运输的意义、特点,货源调查与货运量预测,货流组织及其构成,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条件、组织原则。
 第二篇 车站工作组织 (总14学时)
第一章 概述 (2学时)
车站作业及其分类,车站作业系统的基本特点,车站工作组织的基本原则,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内容与作用,车站生产活动及其技术作业过程
第二章 调车工作 (2学时)
调车工作概念,牵出线调车与驼峰调车的基本原理与作业特点,调车钩、调车程的概念,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原理与方法。
第三章 接发列车与中间站工作组织 (实验教学,2学时)
车站接发列车工作流程,中间站工作组织原则与

方法。
第四章 客运站工作 (2学时)
客运站的主要技术设备、技术管理和工作组织,旅客和行包流线及流线组织的概念,客运站工作日计划图的编制原理。
第五章 货运站工作组织 (2学时)
了解货运站的主要技术设备、货运站配置、作业及分类;理解车站货运作业组织原理;掌握货场设备合理布置及合理使用方案,货车载重量的合理利用的原理与方法。
第六章 技术站工作组织 (2学时)
技术站列车到发技术作业过程,货车集结过程及集结停留时间的概念,车列解编作业组织,货物作业车的取送作业组织,铁路车站与企业专用线的统一技术作业过程。
第七章 车站作业计划、调度指挥及统计分析 (2学时)
车站日班计划、阶段计划的内容与编制原理,车站调度工作的内容及意义,车站统计与分析工作的内容及方法,主要工作指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第三篇 车流组织 (总8学时)
第一章 铁路车流组织概述 (1学时)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意义及任务,货物列车的分类、车流组织方法,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本质,按不同运程进行货物列车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第二章 车流运行径路 (1学时)
车流运行的经济径路、特定径路的基本概念,车流径路与列车编组计划的关系。
第三章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 (1学时)
装车地直达列车的概念,装车地直达运输的组织方案、效果及开行条件。
第四章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 (4学时)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主要影响因素,单组列车编组计划方案的优化原理,满足单组列车编组开行去向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绝对条件的概念原理,运用表格分析法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优化方案,分组列车的概念及其编组计划的编制原理。
第五章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 (1学时)
违反编组计划的概念,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最终确定的有关问题。
 第四篇 列车运行图 (总4学时)
第一章 列车运行图概述 (1学时)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及作用,列车运行图的分类及图解表示,列车运行图要素的概念及其查定计算方法。
第二章 列车运行图要素

(3学时)
列车运行图的构成要素,车站间隔时间及追踪间隔时间的构成原理。
 第五篇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与加强 (8学时)
第一章 概述 (1学时)
铁路运输能力的概念及构成、综合运输能力的概念,能力限制的概念。
第二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 (2学时)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平行运行图、非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计算原理,限制区间及其运行图周期的概念和构成,扣除系数的概念及构成。
第三章 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 (1学时)
车站通过能力的概念,到发线通过能力、咽喉道岔通过能力计算原理,车站通过能力的最终确定方法。
第四章 铁路车站改编能力计算 (2学时)
车站改编能力的概念,编组站驼峰解体能力及峰尾编组能力计算的原理,掌握驼峰解体能力及峰尾编组能力计算方法。
第六章 铁路运输能力的加强 (2学时)
铁路运输能力加强的基本原理,增加列车重量、提高行车密度和行车速度的主要措施与方法,各主要加强措施的适用条件,运输能力加强方案的比选原理与方法。
 第六篇 铁路运输生产计划 (6学时)
第一章 铁路运输生产货运计划 (2学时)
铁路货物运输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内容,货物运输计划编制的质量要求,货物运输计划的编制方法,货物运输计划的执行与考核。
第二章 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 (4学时)
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技术计划的编制原理方法,技术计划的数量与质量指标。
第三章 运输方案的编制 (自学)
运输方案的任务与作用,运输方案的主要内容。
 第七篇 铁路运输调度工作 (2学时)
第一章 铁路运输日常管理概述 (2学时)
运输调度工作的意义和一般原则。
第二章 旅客运输日常工作计划 (自学)
客运调度工作,客流分配计划与车站旅客输送日计划,站车客流信息传报内容。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统计与分析》、《运筹学》、《铁路运输设备》、《冷藏运输》、《集装运输》。
后修课程:《车流组织理论》 、《编组

站综合自动化》。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铁路运输组织学》,杨浩,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铁路客运组织》,谢立宏,王建军,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铁路货运组织》,陈宜吉,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年
《铁路行车组织基础》,宋建业,谢金宝,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宋建业,谢金宝,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