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如何识别盈利预测中的陷阱_会计学堂

财务报表如何识别盈利预测中的陷阱_会计学堂
财务报表如何识别盈利预测中的陷阱_会计学堂

会计学堂,是深圳快学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在线培训平台。成立于2011年,拥有500余人的优秀师资团队,是国内领先的会计实操在线培训机构。

发展历程:

2012年,注册会计师柳齐创办会计学堂;同年7月,会计学堂推出工业会计实操、商业会计实操、小微企业会计实操3个行业真账实操模拟系统;同年9月,出纳实操系统上线,在线学员超1万人

2013年8月,会计学堂实操行业增加到20个,包括餐饮企业实操、酒店实操、地产公司实操等;同年12月,国税、地税模拟申报系统上线,学员超5万人。

2014年6月,直播课系统上线,推出互动学习新模式;同年7月,手工帐、金蝶软件实操、用友软件实操以及零基础学会计课程上线;同年11月,实操行业实操扩张到30个行业。

2015年3月,公司获得知名风险投资公司1000万的A轮融资;12月,会计学堂被腾讯教育评选为在线会计实操培训的第一品牌。2016年3月,从业、初级、中级考证直播课开通,签约老师超过200人,学员超过30万。

财务报表在自然反映公司的行业、竞争及经营管理情况之外,公司的管理层如果对其进行有意安排或合乎准则的调整,投资者则可能据之作出错误的判断。投资者只有识别该类“陷阱”才能准确预测盈利。

以成本和费用为例,与成本和费用有关的财务“陷阱”就有如下几种:

1、不同成本费用项目之间的分类变化。

虽然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对成本以及各项费用有较为明确划分,但有些项目的归类仍有一定的弹性。比如销售折扣,有的上市公司将其单列为一项目,而有的上市公司将其归入销售费用,作为给分销或零售商的销售佣金。该种归类的变化会导致费用比率的非经常性

的波动。此外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之间,也有一些归类上的差异,如对销售办事处的租

金及折旧支出,有的上市公司将其归入管理费用,有的将其归入销售费用。如果上市公司

的归类发生变化,则费用比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广告费用与商标使用费。

对于拥有自有品牌的上市公司而言,其广告费用的政策变化主要是:将广告费用视

为收益性支出计入当期销售费用或是将广告费用支出视为资本性支出分期摊销。该类政策

的变化对广告费用支出较大的消费品类公司影响很大。对于使用控股股东品牌的上市公司

而言,一种情况是控股股东支付当期广告费用,而上市公司按该品牌产品的销售额提取一

定比率支付给控股股东作为商标使用费;另一种情况是上市公司除支付商标使用费外,还

支付当期广告费用。前一种情况高估了当期利润,后一种情况则是低估了当期利润。

3、利息费用。

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以及非控股子公司之间存在大量的资金往来,一般而言,上市公

司可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资金较为充裕,因此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较为

普遍。对于占用的资金,有的上市公司不收取资金占用费,对于收取资金占用费的上市公司,其收取的费用比率又有区别。如果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资金占用费用巨大,则收

取的利息费用对当期利润影响巨大。此外利息费用的资本化也常被用来作为降低费用和提

高利润的手段。

识别上市公司设置的财务“陷阱”,主要得留意关联方与关联交易。在作上市公司分

析时,要了解公司的控股股东的情况以及公司所属子公司的情况,了解控股股东的控股比率,上市公司对控股股东的重要性,控股股东所拥有的其他资产以及控股股东的财务状况等。对于子公司,要了解上市公司持有的股权比率,子公司销售与母公司以及各子公司之

间的相关性,子公司销售额和盈利对母公司的贡献度以及各子公司的所得税率和执行优惠

税率的阶段。

在了解了有关的关联方之外,还需对关联方之间的各类交易作详细的了解和深入分析。特别对其中交易量大,交易所产生收益大的交易行为,以及关联交易的定价依据及支付手

段予以特别关注

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

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 汇兑损益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形:一是在外币兑换中由于所采用的外币买入价和卖出价与入账价值不同而产生的,其中入账价值往往采用当日的市场汇率;二是在持有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期间,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外币货币性资产或负债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损益。 在会计期间终了时,应当对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以期末汇率进行折算,折算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即为汇兑损益。对于汇兑损益,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处理:对于筹建期间发生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按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除上述情况外,发生汇兑损益均应计入当期损益。例: 某企业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并按月计算汇兑损益。2001年11月30日,市场汇率为1:8.4, 12月份发生如下业务(不考虑相关税费): (1)12月5日,对外赊销商品1000件,每件200美元,当日市场汇率1:8.3; (2)12月10日,从银行借入短期外币借款180000美元,当日市场汇率1:8.3; (3)12月12日,从国外进口原材料一批,价款共计220000美元,款项以外币存款支付,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8.3;(4)12月18日,赊购材料一批,价款总计160000美元,当日市场汇率1:8.35; (5)12月20日,收到12、5赊销货款100000美元,当日市场汇率1:8.35; (6)12月31日,偿还借入的外币借款180000美元,当日市场汇率1:8.35。 第一:日常账务处理如下 (1)应收账款----美元户1660000(20万美元) 主营业务收入1660000 (2)银行存款----美元户1494000(18万美元) 短期借款1494000 (3)原材料1826000 银行存款---美元户1826000(22万美元) (4)原材料1336000 应付账款1336000(16万美元) (5)银行存款---美元户835000(10万美元) 应收账款835000(10万美元) (6)短期借款1503000(18万美元) 银行存款----美元户1503000 (18万美元) 应收账款 人民币金额:840000+1660000-835000 =171000 美元金额:100000+200000-100000=200000 人民币金额171000为实有数按200000美元和期汇率计算出来的金额167000为应有数实有数和应有数之间的差额4000元即为汇兑损益。 (1)应收账款汇兑损益:4000 (2)应付账款—2500

语文阅读:找出“陷阱”巧答题(一)

语文阅读:找出“陷阱”巧答题(一) 重视课内阅读选择题,识别题目陷阱,多累积答题技巧,严格控制丢分率 今年试卷的最大改变就是将原来的语言积累与运用的选择题和课内语段的阅读合二为一。这种改变貌似把原来毫无范围的语积题都缩小到课内语段中降低了难度,所以很多考生和家长都会产生轻敌心理。可是从我们日常的教学和考试的分析看来,有些学生整张试卷中丢分率最高的恰恰是这些选择题。很少有学生能完全答对这部分题目,一般的学生都会丢掉2~6分,甚至有的学生能丢掉其中50%以上的分数。其中选词填空、排序、语义连贯、修辞、标点等题型又是丢分率最高的题型。 其实这些题型考查的依然是学生对最基础的语文知识的把握,比如选词填空,常常考查的无非就是近义词的辨析;标点考查的就是学生对常用标点的作用是否能准确把握;语义连贯考查的是学生对语段内部逻辑关系的把握等。对这些题型,我觉得大家不要管是不是课内阅读,应该首先还是运用每种题型最基本的知识和技巧认真辨析。 例如:《敬畏自然》一课的第四小节有这么一道题:“这些生物的智慧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应该放到第4节的哪句话前最恰当

A、第①前 B、第②前 C、第③前 D、第④前 我们就当这篇文章没学过,好好看看第四节的这几句话,发现③句“可以推想,在那些比我们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和④句“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这两句明显和题干中的句子有着紧密呼应的链接点:如果没有③句“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那么题干句中“这些生物”从何说起?而④句恰恰是解释“这些生物的智慧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的原因,两句有因果关系,所以应把题干句放到第④句前。 答案:D 再例如《敬业与乐业》中有这样一题:文中画线的四个句子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B、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 C、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取何种态度。

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试题及答案

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 一、单选题 1、下列应计入“应交税费”二级科目的是()。 A、待抵扣进项税额 B、进项税额 C、销项税额抵减 D、已交税金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2、一般纳税人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减免的增值税额,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 A、进项税额 B、减免税款 C、销项税额 D、待转销销项税额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3、小规模纳税人需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的明细科目是()。 A、进项税额 B、抵减税额 C、待认证进项税额 D、应交增值税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4、小规模纳税人购买物资、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不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 A、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B、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 C、进项税额 D、待抵扣进项税额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5、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境外单位或个人在境内发生应税行为,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增值税扣缴义务人为()。 A、购买方 B、销售方 C、中介机构

D、不缴纳税款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6、企业发生税法上视同销售的行为,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并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计算的销项税额,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利润分配”等科目,贷记()。 A、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B、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C、应交税费——地抵扣进项税额 D、抵减税款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7、一般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可以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的有关规定,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也可以选择差额纳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A、10% B、3% C、5% D、20%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8、选择差额纳税的纳税人,向用工单位收取用于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费用,可以开具()。 A、收据 B、普通发票 C、专用发票 D、付款单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9、金融商品的买入价,可以选择按照加权平均法或者移动加权平均法进行核算,选择后()个月内不得变更。 A、12 B、6 C、24 D、36

新准则下接受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112254378.html, 新准则下接受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 作者:李波 来源:《中国市场》2010年第48期 [摘要]企业接受捐赠资产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财政部在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中未作明确规定。结合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关于捐赠业务的比较分析,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发现新准则下对企业接受捐赠业务的处理在观念上已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关键词]接受;捐赠;会计处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8-0118-02 1 税法处理仍不变 因为目前尚无新的相关税收法规发布,企业仍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03年发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2003]45号,以下简称《通知》)计算并缴纳应交所得税。 2003年4月24日发布的《通知》中体现的精神概括起来就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纳税时间发生改变,由非货币性资产出售或处置时改为接受捐赠时;二是对于受赠取得的非货币性资 产计提的相关折旧、摊销等可以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类科目,进而可能影响企业当期及以后期间的损益。 2 会计处理的主要变化 2.1 取消科目,改变思路 旧准则规定,企业接受捐赠资产均应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并且分别设置“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和“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两个明细科目。企业接受捐赠在资产负债表的“其他长期负债”科目下反映,而其实质是资产的增加,如此一来减少资产虚增负债,使得会计信息失真,降低了会计报表的可靠性。除此之外,若企业有准予税前弥补的亏损,那么利用“待转资产价值”科目下的两个明细科目来弥补亏损的先后顺序将无法确定,从而导致年底转入“资本公积”相关明细科目的金额也难以确定。 旧准则中如此规定,其主要用意是调节“纳税时差”。由于捐赠方捐出资产并未获得该资产有关的任何“所得”(利润),国家从捐赠方无须征收“所得税”,而应从受赠方征收。适应纳税的需要,会计处理中设置“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先反映接受捐赠资产的全部价值,而后反映计缴所得税

销项税的会计处理大全

一、销项税额的核算 (一)一般销售方式下销项税额的计算: ①销售额=价款+价外费用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这里的销额是不含税的销售额) ②销项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1)销售额的确定: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1、含税销售额的换算: 计算公式为: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 / (1+税率)(1.17) ①混合销售的销售额:为货物销售额和非应税劳务销售额合计. ②兼营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为货物销售额和非应税劳务销售额合计. ③价款和价税合并收取的销售额: <1>价税合计金额. <2>商业企业零售价. <3>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销售额. <4>价外费用视为含税收入. 2、销售额的组成包括以下三项: ①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取自于购买方的全部价款(不含税)。 ②向购买方收取的各种价外费用:并入销售额前,应先将其换算为不含税费用。包括:运输装卸费、包装费、违约金、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代收、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费用。 ③消费税税金:消费税属于价内税,因此,凡征收消费税的货物在计算增值税额时,其应税销售额包括消费税税金。 3、销售额的组成不包括以下三项: ①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其税款不应包含在销售货物的价款之中。 ②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货物,而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③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代垫运输费: <1>销售方把货物交给运输公司运输支付的代垫运输费用. <2>运输公司把运输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 4、一般销售方式下的付款方式主要有: ①直接收款. ②预收货款. ③赊销和分期付款. 4.1直接收款方式采用支票、汇兑、银行本票、银行汇票等结算方式销售产品。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接受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可以打赏购买全文!本WORD版下载后可直接修改接受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企业接受的现金资产捐赠,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呢? 企业接受的现金资产捐赠与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是一致的,即不交所得税.其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或者“现金”科目,贷记“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科目.然而给捐赠方提供了税务发票了该如何处理?其会计分是不是借记“银行存款”或者“现金”科目,贷记“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应交税金--营业税” 接受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以下仅为参考: 一、《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的通知的规定,企业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帐价值,应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企业应在”待转资产价值”科目下设置”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和”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两个明细科目。 具体分两种情形处理: 企业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捐赠,应按实际取得的金额,借计”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应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确定入帐价值,借记”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一般纳税人如涉及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按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接受捐赠资产根据税法规定确定的入帐价值,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按企业因接受捐赠资产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应在当期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上因接受捐赠资产产生的应计入当期应纳

增值税会计处理(会计分录)

增值税业务处理会计分录 [保会通财务软件题库精华] 一、国内采购货物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企业国内采购的货物,应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按照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材料采购(按计划成本计价)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 商品采购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经营费用 其他业务支出 贷: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银行存款 购入货物发生的退货,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按照规定,企业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未按照规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税扣税凭证,或者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未按照规定注明增值税额及其他有关事项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在会计核算上,其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所支付的增值税不能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而要记入购入货物或应税劳务的成本中。

二、购入货物取得的普通发票的会计处理 一般纳税人在购入货物时(不包括购进免税农业产品),只取得普通发票的,应按发票所列全部价款入账,不得将增值税额分离出来进行抵扣处理。 借:材料采购 商品采购 原材料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其他业务支出 贷:银行存款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三、购入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会计处理(09年有所变更,固定资产进项税可抵扣,可查相关规定)由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生产型”的增值税,对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所以,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时,其支付的增值税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即按固定资产的买价和支付的增值税: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购入固定资产支付的运输费,其进项税额也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应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运输费: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现金 四、购进免税农产品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企业购进免税农产品,按购入农业产品的买价和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材料采购 商品采购 贷:应付账款 银行存款 五、购入货物及接受应税劳务用于非应税项目或免税项目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企业购入货物及接受应税劳务直接用于非应税项目,或直接用于免税项目以及直接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其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计入购入货物及接受劳务的成本。 借: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六、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 对于企业将自产或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将自产、委托加工

企业接受资产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

企业接受资产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会计处理方法探析 对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部分的科目介绍中规定:“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鉴于此,企业接受资产捐赠时,可借记资产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科目。 根据《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的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取得的捐赠收入金额较大,并入一个纳税年度缴纳确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因此,若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金额较大时,可借记“原材料”、“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收益”科目。企业于各期期末,按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当期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递延收益部分,借记“递延收益——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科目。根据国税发[2003]45号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当企业取得货币性资产捐赠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科目。 二、接受资产捐赠核算举例 (一)接受现金捐赠。不论接受捐赠的现金数额有多大,均需一次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和其他利润一同计算所得税,不能通过“递延收益”科目分期计交所得税。 (二)接受存货捐赠。 例:东方公司接受昌河公司捐赠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价款为40000元,价税合计共计46800元。税务部门核定,将46800元列作当期纳税所得。东方公司有关账务处理如下:借:原材料 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00 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46800 46800元计入利润总额,构成当期纳税所得,进而可同其他纳税所得一起计交所得税。

接受捐赠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接受捐赠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有现金资产和非现金资产两种,并且在会计处理上是不尽相同的;同时由于我国税收政策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有所不同,因此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会因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而有很大差异。本文只讨论内资企业接受捐赠的会计和税务处理及其差异问题。 一、新会计制度对接受捐赠的规定 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1.企业接受的现金捐赠转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或者“现金”科目,贷记“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科目; 2.企业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如机器设备、运输车辆和材料等,则按实物确定的价值,借记“固定资产”、“库存商品”、“原材料”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 3.企业将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处置时,按转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4.企业各项资本公积准备项目不能转增资本或股本,但当资本公积准备项目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后可以按规定转增资本或股本。 从上述会计制度规定看,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是不涉及税款事项的。但税法对接受捐赠却有另行的规定。 二、新税收法规对接受捐赠的规定 由于接受捐赠的资产有现金资产和非现金资产两种,所以税收法规对此也有不同的规定,有的涉及交税,有的不涉及交税。 国税发[1994]132号文件规定:企业接受的捐赠有相当部分是现金资产,考虑到如果对其征税可能会影响企业生产,故企业可将接受的捐赠收入转入资本公积金,不予计征所得税。 国税字[1997]77号文件规定:纳税人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不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但企业出售该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或进行清算时,若出售或清算价格低于接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应以接受捐赠时的实物资产价格计入应纳税所得或清算所得;若出售或清算价格高于接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应以出售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余额计入应纳税所得或清算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抵扣完的销项税金如何做账务处理

抵扣完的销项税金如何做账务处理 、“销项税额”的帐务处理 1.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 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包括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按照实现的销售收入和按规定收取的增值税额,借记“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应付利润”等科目;按照当期的销售额和规定税率计算的增值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实现的销售收入,贷记“产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的销售退回,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2.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应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增值税,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3.利用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进行投资。企业自产、委托加工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应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增值税,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4.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消费等,应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增值税,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5.无偿赠送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无偿赠送他人,应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增值税,借记“营业外支出”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6.随同产品出售的包装物。随同产品出售但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按规定应缴增值税,借

记“应收帐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企业逾期未退回的包装物押金,按规定应缴增值税,借记“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四、“进项税额转出”的帐务处理企业购进的货物、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购进的货物改变用途等原因,其进项税额,应相应转入有关科目,借记“处理财产损溢”、“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五、企业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不计算销售收入的销项税额和应纳的增值税额。 企业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的退税。企业在收到出口货物退回的税款后,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的退货或退关补交的税款,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六“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的帐务处理月份终了,企业计算当当月应交未交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当月多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这样,月份终了“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贷方余额,反映企业计算出尚未入库的增值税。月份终了“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七、次月申报缴纳上月应交的增值税时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八、企业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等返还的增值税,除国家规定有指定用途的项目外,

关于汇兑损益的会计核算

关于汇兑损益的会计核算 【说明】 1、以美元业务为例,其他外币业务参照. 2、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 4月30日(月末):6.8250 5月4日(当月第一日):6.822; 5月27日(当月最后一日):6.8324 3、举例不考虑可能发生的金融业务手续费等其他费用. 一、外币业务发生时,按照当月第一日的汇率(中间价)折算成本币 【业务举例】 例1:5月6日销售给A客户产品一批,总金额2,000USD,尚未收款. 分录: 借:应收账款—A客户13,644.00(USD2,000.00*6.822)贷:主营业务收入13,644.00 例2:5月8日收到甲供应商发来原材料一批,总金额1,000USD,货款尚未支付. 分录: 借:原材料6,822.00 贷:应付账款—甲供应商6,822.00(USD1,000.00*6.822) 例3:5月11日支付给乙供应商原材料款3,000USD,原材料上月已入库. 分录: 借:应付账款—乙供应商20,466.00(USD3,000.00*6.822)贷:银行存款—美元户20,466.00(USD3,000.00*6.822) 例4:5月20日,购外汇10,000USD,实际支付CNY68,285.00,按当月第一日汇率折算的本币金额为68,220.00 分录: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68,220.00(USD10,000.00*6.822)财务费用—汇兑净损失 65.00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户68,285.00 现金流量: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65.00 例5:5月25日,收到5月6日发给A客户的货款2,000USD 分录: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13,644.00(USD2,000.00*6.822)贷:应收账款—A客户13,644.00 例6:4月份收到的货款5,000USD于5月26日通过核查并结汇,实际入账CNY34,142.50(当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6.8285),按当月第一日汇率折算的本

“陷阱题”50例

高考英语典型“陷阱题”50例(含答案解析) 同学们在平时做题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题目看起来似曾相识,轻而易举就可选出“正确答案”,结果往往发现自己错了。这些题目就是我们所说的“陷阱题”。它们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解答。出题者往往设下“陷阱”,如果大家用固定的思维方式去考虑,就会误选答案。近年来,高考试卷中也常有这种性质的试题出现。当同学们遇到这种题时,既不可“轻易下手”,也不可不知所措,而应做到先三思而后行。首先,同学们要认真审题,发现“陷阱”。要灵活地运用语法规则,理顺思路,寻找“陷阱”。其次,要运用多向思维,分析“陷阱”。不要用习惯的、单一的、片面的思维去解题。再次,要去伪存真,识别“陷阱”。要抓住基本知识点及特殊现象,不厌其烦地归纳理解,认清选择题目中的“鱼目”及“珍珠”,避免落入“陷阱”。最后就是要加强验证,跳出“陷阱”。这就要求学习者要有良好的检查验证习惯,掌握验证的方法,即使落入了“陷阱”,也能在验证过程中,发现“陷阱”,并迅速地跳出来。 下面是—些比较典型的“陷阱题”.请大家做做看: 1. Mr Wang made up his mind to devote all he could ______ his oral English before going abroad. A. improve B. to improve C. improving D. to improving 2. Everything he ______ away from him before he returned to his hometown. A. took B. had been taken C. had had been taken D. had taken 3. Before he went abroad,he spent as much time as he _____ English. A. could learning B. learned C. to learn D. could learn 4. You can never imagine what great difficuly I have ______ your house. A. found B. finding C. to find D. for finding 5. The person we spoke to ______ no answer at first. A. making B. makes C. make D. made 6. The person we referred to ______ us a report tomorrow. A. giving B. will give C. gave D. give 7. The days we have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_______ soon. A. coming B. will come C. came D. have come 8. The person we talked about ______ our school last week. A. visiting B. will visit C. visited D. has visited 9. The man whose songs we are fond of ______ in our city next week. A. singing B. to sing C. will sing D. sang 10. Not only ______ the jewelry she _____ been sold for her son’s gambling debts but also her house. A. is;has B. has;had C. has;has D. 不填;has

新准则下接受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新准则下接受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会计制度和旧会计准则对企业接受资产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有明确规定,即分别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和”资本公积”科目进行核算。但是,新会计准则没有设置”待转资产价值”科目,也没有要求最终计入”资本公积”科目,那么,新会计准则下究竟如何处理该问题呢?本文谈一谈笔者的看法。 一、《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为了便于比较新会计准则与原会计制度及旧会计准则在上述问题上的差异,笔者先简单介绍会计制度对该问题的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执行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的通知的规定,企业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帐价值,应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企业应在”待转资产价值”科目下设置”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和”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两个明细科目。具体分两种情形处理:企业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捐赠,应按实际取得的金额,借计”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应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

则规定确定入帐价值,借记”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一般纳税人如涉及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按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按接受捐赠资产根据税法规定确定的入帐价值,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按企业因接受捐赠资产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应在当期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上因接受捐赠资产产生的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帐价值或是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当期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待转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部分,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应按”待转资产价值”科目的账面余额,借记”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按应交的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接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弥补亏损后的数额较大,经批准可在不超过5年内的期限内分期平均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计交所得税的,企业应按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待转捐赠非货币性价值部分,借记”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按当期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待转捐赠非货币性价值部分计算的应交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

中考专题复习-中考常见陷阱题(含答案)

中考常见陷阱题 【知识要点】 1 陷阱题的概念 所谓陷阱,就是学生平时解题中容易出错的一些问题,也是学生解题的薄弱环节。目前,陷阱题没有统一的定义。也有这样的观点:陷阱题通常也叫“圈套题”,是指学生在解题时容易“上当受骗”的题目。“陷阱题”与常规题不同,它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较好的隐蔽性。根据这些观点可以对陷阱题下这样的定义:能矫正学生知识掌握不准确考虑问题不全面的数学习题,称为数学陷阱题。 2 数学陷阱题的分类 a 、性质硬套型陷阱题 这类问题往往很容易一看题目就得到结论,但结论可能不止一个,而忽略其背后所隐含的题意而导致错误答案的出现。 b 、概念干扰型陷阱题 就是题目中没有出现概念性的东西,但解题过程却必须注意题目中隐含的定义来排除答案。学生往往忽略这些隐含条件而多出错误的答案。 c 、思维定势型的陷阱题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长期的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它可以帮助考生将考题内容与以前所学知识迅速联系起来,并在短时间内调集解决问题所需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并很快得出正确的结论;但若运用不当,它便会误导考生掉入命题人所预设的陷阱,得出错误的结论。 【历年考卷形势分析及中考预测】 在中考数学命题中,命题者为了考查同学们对所掌握知识的灵活运用情况,常常设置种种“陷阱”。同学们解题时如果审题不严、思考不周全,就会误入陷阱。 陷阱题是历年来中考的必考内容,因题目设计灵活,考察面(主要考察学生基本概念,常见数学思想)广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从简单的选择填空到较为复杂的中考压轴题甚至竞赛中的压轴题,出题范围极为广泛,对于学生的数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考察较多。纵观近6年广州市的中考试题,考点主要集中在考察学生基本概念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考点精析】 考点1. 因对数学概念的认识模糊而掉入陷阱。 例1.当x =________时,分式 2 22---x x x 的值为零。

企业接受捐赠的税收规定与会计处理

企业接受捐赠的现象越来越多,相关的财税规定也在不断变化,准确把握相关规定对准确进行会计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内外资企业两方面全面介绍企业接受捐赠的税收规定与会计处理。 一、外资企业接受捐赠的税务规定与会计处理 根据国税发(1999)第195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接受捐赠税务处理的通知”:企业接受现金捐赠,应一次计入当年度损益,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也应当计入当年度损益,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数额较大、一次性纳税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在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平均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2002年1月1日起,外资企业均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2)第5号“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退税和接受捐赠有关会计处理规定”依据《企业会计制度》对外资企业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作出了规定。下面的阐述主要是依据该文件进行的。 (一)免税期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 无论接受现金捐赠还是非现金资产捐赠,均可在接受捐赠时,做借:资产贷: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但应该注意的是,年终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时,仍然应该按记入资本公积的数额调增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免税期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 1、接受现金捐赠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 ①接受捐赠时, 做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金(按接受捐赠当期适用税率计算) 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 ②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应纳税所得额大于零,不做会计分录; ③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应纳税所得额小于零,做 借:应交税金 贷: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 2、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 ①接受捐赠时,做 借:资产 贷:待转资产价值 ②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应纳税所得额大于零,捐赠收入一次计入当年度损益,做 借:待转资产价值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按接受捐赠当期适用税率计算)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③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应纳税所得额大于零,捐赠收入经批准分次计入年度损益。则各年度末,按调增该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数额,做 借:待转资产价值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按结转当期适用税率计算)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④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应纳税所得额小于零,做 借:待转资产价值 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三)外资企业接受捐赠业务的其他问题 1、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处置时,应按转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做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empirenews.page--] 这一规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外资企业是一致的。 2、税法未对

新会计制度-汇兑损益-详尽易理解

新会计准则汇兑损益核算 科目概念和介绍: 新会计准则会计科目——6061 汇兑损益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金融)外币货币性项目因汇率变动而形成的收益或损失。 二、本科目一般无明细科目。 三、汇兑损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本科目借方反映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损失,贷方反映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收益。 期末,“外汇买卖”各外币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应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按照期末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外汇买卖——记账本位币”科目余额之间的差额,如为贷方余额,借记“外汇买卖——记账本位币”科目,贷记本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外汇买卖——记账本位币”科目。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汇兑损益核算和结转: 一、汇兑损益结转的范围 (一)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 (二)以可确定金额的外币货币收取的资产或偿付的负债(应收、应付往来或借款等)(三)实收资本、损益类科目不需期末调汇 二、汇兑损益产生的情形 (一)兑换外币 (二)会计期末对外币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按期末汇率调整

(三)外币报表折算 三、汇兑损益结转的时间 (一)购汇、结汇的业务在凭证入账的分录中同时结转汇兑损益 (二)期末需结转汇兑损益的科目在月末最后一天结转 四、期末汇兑损益结转步骤 (一)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查月末最后一天公布的外汇中间价 (二)计算所有需结转汇兑损益科目的外币余额 (三)各科目外币余额乘月末中间价,得出月末各科目应有本位币余额 (四)应有本位币余额与账载本位币余额的差额则为本月应结汇兑损益 五、通过T形账户举例 ★8月美元记账汇率:月初汇率7.00 8月末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中间价6.68 银行存款-资本金户(美元)银行存款-一般户(美元) 期初余额:期初余额 USD500,000*7.1=3,550,000 USD10,000*7.1=71,000 本月发生额:本月发生额:本月发生额:本月发生额: ⑩USD500,000*6.8 ⑦USD200,000*7 ①USD199,970*7.0 ⑤USD100,000*7 =3,400,000.00 =1,400,000.00 =1,399,790.00 =700,000.00 ⑩USD300,000*6.73 ⑤USD40,000*7.0 ⑨USD1,167*7.0 =2,019,000.00 =280,000 =8,169 本月发生额合计:本月发生额合计:⑥USD60,000*7.0 USD800,000.00 USD200,000 =420,000.00 RMB5,419,000.00 RMB1,400,000 ⑧USD280,000*7.0 汇兑损益前期末余额:=1,960,000.00 USD1,100,000 本月发生额合计:本月发生额合计:RMB7,569,000 USD579,970.00 USD101,167.00 结转汇兑损益RMB221,000 RMB4,059,790.00 RMB708,169.00 期末余额汇兑损益前期末余额: USD1,100,000 USD488,803.00 RMB7,348,000 RMB3,422,621.00

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分享:2015/10/14 10:48:39东奥会计在线字体:大小 1117 [小编“娜写年华”]东奥会计在线高级会计师频道提供:本篇为2016年《高级会计实务》答疑精选: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原题】简答题 甲事业单位接收乙公司捐赠的一台价值为60万元的仪器设备,无需安装,未发生相关税费,财务处据此增加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各60万元,同时增加事业支出和其他收入(捐赠收入)各60万元。判断该处理是否正确。(2014年考题) 正确答案: 事业单位接受捐赠形成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60万元增加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不通过其他收入(捐赠收入)核算。本例中甲单位还同时增加事业支出和其他收入(捐赠收入)各60万元的处理是不正确。 知识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答案解析: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在取得固定资产时,都采用“双分录”的核算形式,但是具体科目有所不同。另外,要注意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对扣留质保金业务的核算,其中事业单位列支的金额要视取得发票的金额来确定,并不是像行政单位是根据实际支付的金额来确定。 【学员提问】 老师您好!事业单位接受捐赠形成的固定资产的完整会计处理。是什么? 【东奥老师回答】 尊敬的学员,您好: 分以下两种情况: 1.事业单位接受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同时按事业单位接受该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 借:其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2.事业单位接受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会计分录如下

接受捐赠会计与税务处理实例

接受捐赠会计与税务处理实例 高顿网校友情提示,最新荆州会计资格考试网上公布相关接受捐赠会计与税务处理实例等内容总结如下: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捐赠业务,特别是一些新设立的企业。按现行会计制度,企业接受的捐赠(包括接受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应计入资本公积,不确认收益;而按现行税收制度,企业应将接受的捐赠一次性或分期并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接受货币性资产捐赠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企业如接受捐赠的资产为货币性资产(指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应按实际取得的金额,借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确定入账价值与按税法规定确定入账价值是一致的,均指实际收到的金额,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计算应交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例如,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率33%,2005年5月接受现金捐赠50万元,2005年度甲公司利润总额为150万元。(假定除接受捐赠资产外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 5月接受现金捐赠时做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50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50 2005年应纳税所得额=150+50=200(万元),应纳税额=200×33%=66(万元)。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5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50×33%)16.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3.5 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是指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计入受赠资产成本的金额,包括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和因接受捐赠资产另外支付的构成受赠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及相关税费作为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价值;捐赠方未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其市价或同类、类似非货币性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及相关税费作为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价值,借记“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科目,一般纳税人按规定如涉及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应按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接受捐赠待转的资产价值,贷记本科目(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按因接受捐赠资产支付或应付的除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应税收入是指根据有关凭据等确定的、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和由捐赠企业代为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含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应计入受赠资产成本的由受赠企业另外支付或应付的相关税费。 对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处理又分以下3种情况。 1.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收入并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及《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82号)的规定,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收入,占应纳税所得小于50%,应将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