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校本课程纲要

机器人校本课程纲要
机器人校本课程纲要

《机器人》校本课程纲要

xx中学

《机器人》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简介:

1.开发背景:

学校为学生开设了机器人这门课,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未来社会更需要有实践经验,有新的想法,创造力和新的思考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思维是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核心,它帮助学生发现多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寻找替代方案,挑战假设,并提出新的想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们会自觉地学习、获取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了合作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充分表达思想能力。核心理念是“做中学,玩中学”。它传达的观念是让孩子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让孩子成为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是主导角色。

我校机器人教学主要采用乐高机器人EV3的可程序化积木为主,乐高机器人套件最吸引人之处,就像传统的乐高积木一样,玩家可以自由发挥创意,拼凑各种模型,而且可以让它真的动起来。

2.开发教师——xxx

3.课程名称——可编程机器人

4.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5.课程类别——可编程机器人拼装技能与编程能力提升

6.课时安排——每周一节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各个部件之间的组合方法

(2)根据自己的想象,拼装出有创意的机器人或积木

(3)对可编程机器人进行简单的编程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设计、拼装机器人、对机器人进行编程

(2)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意分享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可编程机器人除了能给学生带来这些相互促进的能力之外,还可以带来无穷的乐趣。为兴趣而生、在能力中提升兴趣,这些能力都不是刻意去要求的,都是潜移默化的,无形中就学会这样的能力,同时能认识各种机械的运动方式、学习作品中的数学和物理原理、了解机械装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后期通过机械结构,传感应用,程序应用进行研究探索性学习,进入机器人编程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

1.机器人发展历史及简单结构拼装

2.讲解教师本人利用废旧的材料搭建一个机器人模型

3.熟悉各个零件的名称和作用

4.认识乐高机器人积木及基本零件识别

5.组装简易机器人

5. 传动装置的功能和作用

6. 建筑的建构

7. 搭建一个简单的小车

8. 乐高机器人编程环境介绍

9. 了解各个传感器

10. 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

11.触动传感器的应用

12.为小车进行编程

13.小组合作进行创意触碰小车搭建

14.为搭建的触碰小车进行编程

15.利用超声波搭建一个壁障小车

16.为壁障小车进行编程

四、具体实施

1.教学环境:机器人教室。

2.任务型教学方法。新课程提倡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以能做某事作为评价标准。通过布置任务,以及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开放型教学方法。教师要开放性的处理教材,结合教材丰富学生知识和创意,拓宽他们的视野,实现知识的整合。

4.通过创设融合了情境的任务,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五、课程评价

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参与度,

2.结果评价:以每次制作的机器人来评价;对优秀的创意机器人全班进行鉴赏学习,掌握构造和拼装技巧。

3.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的多维评价。

教学内容机器人发展历史及简单结构拼装

1、机器人诞生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自己的总结

中国的科学家们把机器人定义为“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

机器,而且其具备一些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

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协同能力等,是一种具有高

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2、机器人的发展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自己的总结

第一代机器人属于示教再现型

第二代则具备了感觉能力

第三代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

3、智能机器人的构成

它不仅具有感觉能力,而且还具有独立判断和行动的能

力,并具有记忆、推理和决策的能力,因而能够完成更加

复杂的动作。中央电脑控制手臂和行走装置,使机器人的

手完成作业,脚完成移动,机器人能够用自然语言与人对

话。

具有机械部件

(例如:木板、金属板、塑料板、有机玻璃板,还有螺丝、螺帽等各种五金紧固件。)

具有感应和动作电子部件

(光源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具有机器人的大脑(RCU)

具有机器人的思想(编程实现)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

学生活动:

熟悉乐高机器人的零件结构,拼插简单的机器人

积木块垂直结构的搭建,马达能量分为1——5级,按照马达的

功率,进行速度的调整。

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智能机器人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方案二

项目:机器人主讲教师:

xxx

授课时间:3月14日学时数:1学时

教学目标1.通过PPT讲解本人利用废旧材料搭建机器人模型过程.

2.使学生理解利用废旧材料也可以利用,并明白机器人模型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