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

第2课时练习课复习内容:教材练习一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1.进一步熟悉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在指出一个方向的条件下,准确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3.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指出一个方向,辨认其他方向。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自制方向标。

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和填写的。

2.填一填。

(1)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2)操场在教学楼的南面,教学楼在操场的()面。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一第4题。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读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方位词,试着填一填。

学生完成后,教师屏幕展示五座名山的方位。

2.看图填空。

(1)刺猬在小狗的()面,梅花鹿在小狗的()面。

(2)小猫在小狗的()面,小猴在小狗的()面。

(3)小狗在小猴的()面,小猴在梅花鹿的()面。

四、拓展延伸

看图填一填。

(1)花园街的西面有(电视台)、(小川家)、(电影院)。

(2)图书馆在小林家的(南)面,小吃店在超市的(东)面,小川家在小吃店的(西)面。

(3)电影院在电视台的(南)面,邮局在电视台的(东)面。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2课时 练习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2课时练习课 车前实验小学陈道锋 田墩中心小学何龙 【教学内容】 练习课(教材第38~40页练习八习题)。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白居易《远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巩固复式统计表的应用,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重点难点】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复习导入】 1.复习:我们学过了复式统计表,你觉得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比较有什么优点? 学生讨论、交流。 2.导入: 那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利用复式统计表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好吗? 板书课题:练习课 【练习分析】 1.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关于上面三届奥运会,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1)中国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 (2)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 (3)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最多。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讨论: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学生交流、汇报。 归纳:前两句话是正确的,第3句是错误的。 2.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2题。 下面是育才小学三(1)班同学的体育成绩记录单。 请把这些记录整理在下列表中。 (1)比较一下这个班男生和女生的体育成绩。 (2)这个班的体育成绩怎么样? 分析:(1)学生思考:从上面两个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讨论、交流。 (2)如何比较男、女生的体育成绩呢?

运动训练学课程大纲

《运动训练学》课程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课程编号:406349 学分:2分 总学时:36学时理论学时:30学时 适应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 先修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教育学,心理学, 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研究运动训练活动过程一般规律的科学。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理解运动员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年度和周、课训练计划的制定。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运动训练管理的层次结构;运动员选材的任务及生物基础;训练周期的类型、改变负荷的形式;体、战术训练的意义以及影响因素;参赛准备的内容及运动员参赛风险识别、评估与对策。 理解训练方法的意义和操作过程及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竞技战术、战术能力的概念;心理能力与体能、技能,运动智能与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关系;各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及训练学要点。 掌握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以及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提高身体训练的各种方法及其原理;掌握技术、战术能力训练的方法;各类运动训练计划结构和组织及控制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2学时) (一)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1、了解竞技体育的构成、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2、明确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运动训练的内容,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二)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2学时) 1、了解运动训练管理的含义及其管理的层次结构; 2、明确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竞赛管理; 3、了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体制。 (三)运动员选材(2学时) 1、明确运动员选材的任务; 2、了解运动员选材的生物学基础; 3、掌握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方法实施。

课时达标训练(一)

课时达标训练(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基础练] 一、选择题 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力学中引入“质点”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 A.极限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B.观察实验的方法 C.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 D.等效替代的方法 2.[多选]以下关于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嫦娥二号”卫星在绕月球飞行的轨迹时,卫星可以看成质点 B.研究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的行驶速度时,可以将汽车看成质点 C.参考系是在描述物体运动时,用来作参考的物体,必须选静止的物体 D.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并且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结果是相同的 3.如图所示,我国空军在进行空中加油训练,大型加油机与受油机在空中以同样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地面为参考系,受油机是静止的 B.选地面为参考系,加油机是静止的 C.选加油机为参考系,受油机是运动的 D.选加油机为参考系,受油机是静止的 4.[多选]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 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 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 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其位置及位置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 5.如图所示是特技跳伞运动员的空中造型图。当运动员们保持该造型下落时,若其中一名运动员以相邻的运动员为参考系,则他自己的运动情况怎样?当他俯视大地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考系的? 6. 如图所示,一根长0.8 m的直杆竖直放置,现有一内径略大于杆直 径的环,从杆的顶点A向下滑动,规定向下为正方向。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 bō w?n ra nào dào yìnɡ shuì jiào yǎnɡ t?u fēnɡ fān z?u yua fān ɡǔn ( ) ( ) ( ) ( ) ( ) ( ) ( ) ( ) bēn t?nɡ qín shī xià dàn mào zi diào zhe lán zi wán shuǎ yuē dìnɡ( ) ( ) ( ) ( ) ( ) ( ) ( ) ( ) zhúɡān cháo dài huānɡ zhānɡ shān yāo wú kě nài h? y?u xì jiāo ào ( ) ( ) ( ) ( ) ( ) ( ) ( ) r?nɡ yì fēi yua xī yánɡ mù wǎn shùɡēn piāo fú shàn zi ru? shì( ) ( ) ( ) ( ) ( ) ( ) ( ) ( ) sàn bù shān pō ( ) ( ) 二、我是认字小能手。 纹______ ( ) 潮______ ( ) 仰______ ( ) 翻______ ( ) 腾______ ( ) 琴______ ( ) 渔______ ( ) 帆______ ( ) 嚷______ ( ) 绸______ ( ) 缠______ ( ) 奈______ ( ) 竿______ ( ) 吊______ ( ) 孵______ ( ) 廊______ ( ) 易______ ( ) 裂______ ( ) 碗______ ( ) 若______ ( ) 脆______ ( ) 扯______ ( ) 润______ ( ) 渡______ ( ) 夕______ ( ) 扔______ ( ) 趣______ ( ) 堡______ ( ) 筑______ ( ) 魔______ ( ) 攻______ ( ) 驶______ ( ) 药______ ( ) 三、比一比,组词。 纹()映()翻()耍()慌()竿()蓝()蚊()英()播()要()谎()杆()篮() 仰()睡()坡()何()根()骄()闲()迎()捶()波()河()很()桥()闹()柳()锤()破()阿()恨()轿()闭() 吊()飘()若()奶()散()蛋()帽()呆()漂()苦()扔()撒()蚕()冒() 四、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至少写四个) 1、米 ________________ 2、忄________________ 3、氵 ________________ 4、扌________________ 五、填一填。 一()蜜蜂一()盒子一()作业一()画一()玉兰花 一()大象一()大树一()石头一()船一()树林 一()草地一()男孩一()鸟儿一()歌一()城堡 一()竹竿一()衣服一()篮子一()书一()大玉镜 六、默写古诗。 1、《宿新市徐公店》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七、多音字。 jiào () bēi () zhǒnɡ() yua()shān()觉背种乐扇 ju?() bai ()zh?nɡ() la() shàn()

2019-2020年高二数学:课时达标训练(十二)

课时达标训练(十二)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 [即时达标对点练] 题组1 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基本运算 1.等比数列{}a n 的各项都是正数,若a 1=81,a 5=16,则它的前5项和是( ) A .179 B .211 C .348 D .275 解析:选B 由16=81×q 5-1,q >0,得q =2 3 . 于是S 5=81????1-????2 35 1-2 3 =211. 2.设S n 为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8a 2+a 5=0,则S 5 S 2等于( ) A .11 B .5 C .-8 D .-11 解析:选D 由条件得8a 1q +a 1q 4=0,因为{}a n 为等比数列,所以a 1q ≠0,则q =-2, 于是,S 5S 2=1-q 5 1-q 2 =-11. 3.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3n + 1+a ,则a 的值为( ) A .3 B .-3 C .-1 D .任意实数 解析:选B 由q ≠1时,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为S n =A ·q n -A 的形式知, S n =3n +1+a =3·3n +a 中a =-3. 4.设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3+S 6=2S 9,则公比q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法一:q =1时不合题意.∴q ≠1,a 1(1-q 3)1-q +a 1(1-q 6)1-q =2a 1(1-q 9)1-q , 解得q =- 3 4 2 . 法二:∵S 3+S 6=2S 9,∴2(a 1+a 2+a 3)+a 4+a 5+a 6=2(a 1+a 2+…+a 9),∴-(a 4+a 5+a 6)=2(a 7+a 8+a 9),∴-(a 4+a 5+a 6)=2q 3 (a 4+a 5+a 6),解得q =- 3 42 . 答案:- 3 42 5.已知在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a n }中,a 2+a 5+a 8+a 11+a 14+a 17+a 20=13,求该数列前21项的和S 21. 解:设等比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比q =2,前n 项和为S n .由题知a 2,a 5,a 8,a 11,

运动训练学教学大纲

运动训练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学时:54学时 课程学分:3分 一、课程性质、任务 性质: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科学,是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必修课程。 任务:使学生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及实际应用。 二、课程培养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理解运动员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年度和周、课训练计划的制定方法。明确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较为完整的运动训练理论知识以及具有指导运动训练的能力。 技能目标: 素质目标: 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版本信息:《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院校通用教材 教材适用评价:本教材被国家教育部立项为“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并作为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适用。由北京体育大学田麦久教授主编。 适用的参考资料:安朝臣:《人体运动负荷的研究》,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运动训练学对于其它实践课程,如散打、跆拳道、篮球等技能型科目的教学及其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第一节竞技体育概述 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二、竞技体育的构成 三、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四、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 第二节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 一、运动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 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三、运动训练学的任务及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竞技体育形成与发展,理解竞技体育特点与社会价值。掌握运动训练的任务及内容。 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 第一节项群训练理论总论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 二、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 三、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 第二节各项群训练基本特征概述 一、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二、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三、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四、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五、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六、技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七、技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八、技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项群得科学意义,理解项群理论的应用,掌握各项基本特征 第三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第一节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一、运动成绩释义 二、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第二节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 一、竞技能力释义 二、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第三节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 一、状态诊断和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 二、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运动成绩,竞技能力的基本涵义及其决定因素,理解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掌握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 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竞技需要原则 一、竞技需要原则释义 二、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 三、贯彻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课时达标训练1.3

课时达标训练 1.(2013·泰州高一检测)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的电子式H+]2-H+ B.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的结构式N≡ D.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2的碘原子I 2.(2014·宿迁高一检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称为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C.只有阴、阳离子间才能形成离子键 D.非金属元素也可能形成离子键 3.(双选)下列关于物质与化学键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D.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4.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与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是 ( ) A.一定是离子键 B.一定是共价键 C.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

D.使两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5.(2014·聊城高一检测)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氨气:H B.四氯化碳:Cl C.氮气 D.二氧化碳 6.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7.(2014·新乡高一检测)下列物质中,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2 是常见的绿色氧化剂,其分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中含有离子键

中存在极性共价键 中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D.液态H2O2分子间存在氢键 9.(2014·济宁高一检测)标号为①~⑩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原子只要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就达到了稳定结构的元素是。(填写元素符号) (2)①和④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 (3)⑧号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4)①、⑤、⑦号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是,在该化合物中既含有键,又含有键。 10.(2014·无锡高一检测)有下列7种物质:A.干冰、B.氧化镁、C.氯化铵、 D.固态碘、 E.碱、 F.冰、 G.过氧化钾 (1)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是(填序号,下同); (2)熔点最低的是; (3)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与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后附答案 【知识要点】 1.记忆方向的儿歌: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东西南北,认清方向。 2.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七个方向: (1)南与北相对,西与东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2)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书:练习一第3、4 题;) 4.了解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 在平 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 “上北 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书:习二第 2 题。) 5、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 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 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 路线。

(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 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 说明路程有多远。(书: p5 和 p9 的做一做) (3)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 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 6.能够借助太阳等身边事物辨别方向,也能够借助指南针等工具辨别 方向。 7.并能看懂地图。( p4 例 2:知道建筑或地点在整个地图的什么方向,地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8.我国的“五岳”分别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 9.生活中的方向常识: (1)面对北斗星的方向是北方 (2)燕子冬天从北方迁徙到南方 (3)西北风是指从西北方向刮过来的风,它吹向东南方 【巩固练习】 一、选择。 1 .太阳 ( ) 是东升西落。 A.一定 B .不一定C.不会 2.与北极星相对的方向是( )。 A.东 B.南C.西 3.小明座位的西南方向是张强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张强的( ) 方向。

《运动训练学》课程作业(一)

《运动训练学》课程作业(一) 问答题:(作业1) 1、试述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答: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比赛的运动成绩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这三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其中,运动员自身与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都决定于他们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程度;而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则包含着竞赛规则、评定手段及裁判员的道德与业务水平三个方面。 (一)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 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出现的竞技水平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是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原因。不同项群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有着不同的评定方法,其中,可测量类和评分类项目运动员所表现的竞技水平基本上是个人竞技能力的表现,通常较少受对手竞技表现的影响,而分属得分类和命中类的各种球类项目以及制胜类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则受着对手竞技表现很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二)对手在比赛中出现的竞技水平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胜负状况或所取得的名次,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竞赛对手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同时也受着裁判员行为的影响。在对抗性的竞赛项目中,同一名运动员在某一轮淘汰赛中与强劲的对手较量时,如果他的对手比他最好的表现还要强的话,尽管他能够表现出比前几轮更高的竞技水平,也很可能遭到失败而被淘汰。这一事实说明了一个简单而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的道理,即作为比赛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赛的胜负或名次不仅仅取决于运动员自己的竞技水平,还取决于对手的竞技水平以及比赛的评定行为。国内外不少学者在分析运动成绩的影响因素时,仍然只单方面地考虑决定运动员个人竞技水平高低的素质、技术、战术、心理等因素。这实际上是将运动成绩和个人竞技能力二者的决定因素混淆在一起。 (三)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竞赛评定行为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这里包括裁判员的道德及业务水平成绩的评定手段和竞赛规则这样三个因素。 评定手段对运动成绩起作用的最突出的例子是,近二十几年来电动计时装置的表现,消除了手计时员的视觉反应空间判断等因素的干扰,大大提高了计时成绩的准确性。裁判员的道德和业务水平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关键时刻,裁判员有意无意的一个错判,往往会决定着整个比赛结果。 2、运动训练为什么要坚持长期系统地不间断的进行? 答: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长期性的要求 二、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阶段性的要求 三、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 3、试论运动训练周期安排的科学基础。 答:(一)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 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是周而复始呈周期性的。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不停地发展,每个往复、每个循环都不会完全相同。每一个新的运动周期,都不应是上一个运动周期简单的重复,而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螺旋式地提高到新的水平。运动训练的周期性特点,就是由物质运动这一普遍规律所决定的。

2018年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课时达标训练含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选修3-1 全册课时训练 目录 第一章静电场 第1课时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第2课时库仑定律 第3课时库仑定律与力学的综合应用 第4课时电场强度 第5课时电势能和电势 第6课时电势差 第7课时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第8课时电场中功能关系问题分析 第9课时静电现象的应用 第10课时电容器的电容 第11课时平行板电容器问题求解方法 第12课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13课时电场中力学综合问题分析 第二章恒定电流 第1课时电源和电流 第2课时电动势 第3课时欧姆定律

第4课时测量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第5课时串并联电路 第6课时电流表和电压表 第7课时焦耳定律 第8课时导体的电阻 第9课时测金属丝的电阻率 第10课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第11课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12课时多用电表的原理及应用 第13课时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第14课时电阻的测量方法 第15课时简单逻辑电路 第三章磁场 第1课时磁现象和磁场 第2课时磁感应强度 第3课时几种常见的磁场 第4课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第5课时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第6课时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第7课时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第8课时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运动的临界问题

1. 电荷 ①概念:自然界中总共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其作用的基本特点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②使物体起电的方法有三种:即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其实质都是电子的转移。 摩擦起电:当两物体相互摩擦时,因为不同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的强弱不同,对电子束缚能力相对较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而对电子束缚能力相对较强的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的一端带同种电荷,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接触起电:用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或两个带相反电荷但所带电荷量不同的物体)接触,都可以电荷转移,进而使导体也带电(两物体带等量同种电荷),这种现象称为接触起电。 2. 电荷守恒定律 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 电荷守恒定律的另一种表述为: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是保持不变的。 3. 元电荷 ①电荷量:表示电荷的多少。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②元电荷:最小电荷量,用e表示。e=1.60×10–19 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是e的整数倍。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练习课》教学设计

第2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页练习十四的第4~5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连加、连减混合运算的题目。 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正确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2.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兴趣。 【复习导入】 1.复习。 (1)口算。 20+60= 80+10= 20+50= 70-20= 60-30= 90-50= (2)口算。 3+2+3= 1+3+4= 7+2+10= 8-5-2= 6-2-3= 15-5-2= 2.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了10以内的连加、连减,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那么整十数的连加、连减你会计算吗?今天我们就用上面复习的两个知识来继续学习整十 数加、减整十数。(出示课题) 【新课讲授】

1.探究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出示下面两题。 2+3+4= 9-4-3= 这两道题应该怎样计算? 生:都是从左往右按顺序算。 师:如果把上面这两道题改成下面两题,又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小组先讨论一下。 板书:20+30+40= 90-40-30=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生:20+30+40先算20加30等于50,再算50加40等于90。90-40-30先算90减40等于50,再算50-30等于20。 师:很有道理! 2.比较、总结。 师:请大家观察并比较一下:20+30+40和90-40-30与2+3+4和9-4-3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生1:2+3+4和9-4-3都是一位数的连加、连减。 生2:20+30+40和90-40-30这两道题是整十数连加、连减。 师:对,我们再来比较一下20+30+40和90-40-30这两道题与2+3+4和9-4-3这两题的计算方法,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小结:通过比较,发现它们都是连加、连减式题,分两步来计算。运算顺序相同。 20+30+40和90-40-30是把几个十连加、连减,而2+3+4和9-4-3是把几个一连加、连减。 3.知识运用。 用投影出示图文题。

陈情表课时达标训练

课时达标训练《陈情表》 (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对应链接高考]下列选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夙遭闵凶 B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C .共其乏困 D .辞不赴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私见.张良 B.?????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D.?????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C .是以区区.. 不能废远 D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 不许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历职. 郎署 B .但以刘日. 薄西山 C .非臣陨首所能上. 报 D .臣不胜犬马.. 怖惧之情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0.5分,共5分) (1)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2)郡县逼迫,催臣上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凡在故老,犹蒙矜育,____________,特为尤甚。 (4)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死当结草。__________,谨拜表以闻。 二、阅读鉴赏(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运动训练学》课程总结

2016—2017第一学期《运动训练学》课程总结 本课程共讲授十四章内容,分别就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运动员技术能力及训练、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多年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运动员年度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训练同课过程的计划与组织、参赛的准备、进行与总结、项群训练理论等内容进行了介绍。本学期,通过运动训练学这门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基本掌握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应用运动训练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了国内外运动训练学研究状况和发展动态,培养了学生对运动训练学的兴趣和能力,为毕业生能够胜任体育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该门课程为指定选修课,共32学时,2学分,授课对象为体育系2011级1—6班,体育教育专业方向的学生。该班每周授课2学时,共16周。授课形式主要有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和完成作业。讲授内容主要依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课件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为了达到教学目的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性形式,来完成运动训练学的内容,并结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完成。 本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该班共有学生26人。整体上看,上课学生认真听讲,积极配合教师教学,认真思考问题,课下基本按时完成作业。在本门课程学生试卷的分析中,参加考试10人,考试人数占总人数的100%,缓考同学均是参加学院的顶岗实习的同学;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都通过了考核,没有不及格学生。从学生考试试卷看,学生答题有一定的条理性、清晰性以及全面性。虽然部分同学在案例分析题的回答上不够全面,判断题上知识运用还不灵活,但重点知识把握较好。总体而言,成绩较理想。

2021年高中数学课时达标训练十一新人教A版选修

2021年高中数学课时达标训练十一新人教A 版选修 题组1 由抛物线方程求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1.对抛物线y =4x 2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开口向上,焦点为(0,1) B .开口向上,焦点为? ? ???0,116 C .开口向右,焦点为(1,0) D .开口向右,焦点为? ? ? ??0,116 2.抛物线y =-x 2 8的准线方程是( ) A .x =132 B .y =2 C .x =1 4 D .y =4 3.抛物线y 2 =ax (a ≠0)的焦点到其准线的距离是( ) A. |a |4 B.|a |2 C .|a | D .-a 2 题组2 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4.焦点是F (0,5)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 A .y 2 =20x B .x 2 =20y C .y 2=120x D .x 2 =120 y 5.顶点在原点,且过点(-4,4)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 A .y 2 =-4x B .x 2 =4y C .y 2 =-4x 或x 2 =4y D .y 2 =4x 或x 2 =-4y 题组3 抛物线定义的应用 6.设圆C 与圆x 2 +(y -3)2 =1外切,与直线y =0相切,则C 的圆心轨迹为( ) A .抛物线 B .双曲线 C .椭圆 D .圆 7.若抛物线y 2 =8x 上一点P 到其焦点F 的距离为9,则点P 的坐标为( ) A .(7,±14) B .(14,±14) C .(7,±214) D .(-7,±214)

8.若点P 是抛物线y 2 =2x 上的一个动点,求点P 到直线3x -4y +72=0的距离与P 到 该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 题组4 抛物线方程的实际应用 9.某抛物线拱桥跨度是20米,拱桥高度是4米,在建桥时,每4米需用一根支柱支撑,求其中最长支柱的长. 10.如图所示,一隧道内设双行线公路,其截面由长方形的三条边和抛物线的一段构成,为保证安全,要求行驶车辆顶部(设为平顶)与隧道顶部在竖直方向上高度之差至少有0.5米. (1)以抛物线的顶点为原点O ,其对称轴所在的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求该抛物线的方程; (2)若行车道总宽度AB 为7米,请计算通过隧道的车辆限制高度为多少米(精确到0.1米)? [能力提升综合练] 1.已知抛物线y 2 =2px (p >0)的准线与圆(x -3)2 +y 2 =16相切,则p 的值为( ) A.1 2 B .1 C .2 D .4 2.抛物线y =12x 2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A .3 B .6 C.148 D.1 24 3.动点到点(3,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 x =-2的距离大1,则动点的轨迹是( ) A .椭圆 B .双曲线 C .双曲线的一支 D .抛物线 4.已知F 是抛物线y 2=x 的焦点,A ,B 是该抛物线上的两点,|AF |+|BF |=3,则线段 AB 的中点到y 轴的距离为( ) A.3 4 B .1 C.54 D.74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练习课》教案

第2课时练习课 课题练习课课型练习课 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 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正确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知识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材第63页练习十四第1题20+30= 30+40= 50-20= 70-40= 50+30= 80+10= 80-30= 90-80= 分析: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 得数的末尾添上1个0。 答案:20+30=50 30+40=70 50-20=30 70-40=30 50+30=80 80+10=90 80-30=50 90-80=10 教师布置 作业完成教材第63页第2~5题。 课堂小结,提疑释疑1.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完成第63页思考题。 1.自评本节课的收获。 2.理解题意,自主探索尝试, 再通过交流排除错误答案,观察正 确答案的特征。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六、教学反 思 关注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经验。由于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教学中,为了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先出示了一些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10以内的连加、连减题,让学生口算,接下来结合课本中的习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学生在练习中巩固了本单元所学内容。 教师点评和总结:

2019-2020年高中数学课时达标训练十二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新人教A版选修

2019-2020年高中数学课时达标训练十二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新人教A 版 选修 题组1 由抛物线方程求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1.对抛物线y =4x 2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开口向上,焦点为(0,1) B .开口向上,焦点为? ????0,116 C .开口向右,焦点为(1,0) D .开口向右,焦点为? ????0,116 2.抛物线y =-x 2 8的准线方程是( ) A .x =132 B .y =2 C .x =1 4 D .y =4 3.抛物线y 2 =ax (a ≠0)的焦点到其准线的距离是( ) A. |a |4 B.|a |2 C .|a | D .-a 2 题组2 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4.焦点是F (0,5)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 A .y 2 =20x B .x 2 =20y C .y 2=120x D .x 2 =120 y 5.顶点在原点,且过点(-4,4)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 A .y 2 =-4x B .x 2 =4y C .y 2 =-4x 或x 2 =4y D .y 2 =4x 或x 2 =-4y 题组3 抛物线定义的应用 6.设圆C 与圆x 2 +(y -3)2 =1外切,与直线y =0相切,则C 的圆心轨迹为( ) A .抛物线 B .双曲线 C .椭圆 D .圆 7.若抛物线y 2 =8x 上一点P 到其焦点F 的距离为9,则点P 的坐标为( ) A .(7,±14) B .(14,±14) C .(7,±214) D .(-7,±214) 8.若点P 是抛物线y 2 =2x 上的一个动点,求点P 到直线3x -4y +72=0的距离与P 到 该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

第2课时 练习课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二)第四 单元观察物体 第2课时练习课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教材第49~5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交流,进一步理解、掌握观察物体的相关知识。 2.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梳理知识,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巩固上节课所学的“观察物体”这部分知识。 二、回顾整理 1.引导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观察物体的相关知识。 2.全班反馈。 反馈时,将学生交流的内容适时进行板书。 三、解决问题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将学到的知识梳理一遍。接下来,我们就来解决与这些知识有关的实际问题吧。

1.完成教材第49页的第1题。 观察下面的照片分别是哪个小朋友拍摄的?请大家将小朋友与他们拍的照片连起来。 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全班反馈。 2.完成教材第49页的第2题。 接下来我们一起观察这只玩具恐龙。同学们,这些图片分别是在哪些方位看到的,请大家填一填。并说说填写的依据。 3.完成教材第50页的第3题。 你能用刚才观察玩具恐龙的方法,判断出这样一组照片分别是在哪些方位看到的吗?也请大家填一填。 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生说说填写的依据。 4.完成教材第50页的第4题。 这四只小动物在干什么?(观察房子。) 大家能从小动物们站的方位,判断出它们看到的房子的样子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再将小动物与它们各自看到的房子的图片连起来,并说说连线的依据。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巩固了与观察物体有关的知识。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体会吗? 五、作业设计

第九课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精品教案

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力量。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 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了解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难点:如何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 2.这些事件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怎样面对它们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增强生命的韧性。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人们常说的挫折就是我们遇到的一些__阻碍__、__失利__和__失败__。[来源学科网] 2.面对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__认识__和__态度__不同。 3.面对挫折,产生负面的情绪是很__正常__的,但我们需要及时__调整自己__,__正确__看待挫折。 4.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__生命成长__的一部分。 5.面对挫折,各种损害生命的应对方式都是不明智的。相反,我们需要发现,挖掘__自己的生命力量__。 6.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__承受__力,__自我调节__和__自我修复__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生活难免有挫折 探究一:教材P105探究与分享 在上面这些情境中: (1)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 (2)你认为的挫折,在其他同学眼里也是挫折吗? 答案提示:每个人对挫折的认识不同,有些可能对自己来说是挫折,但在别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可让学生据实回答。 探究二:教材P106探究与分享 (1)请选择你面对挫折时感受。(可以多选) (2)面对挫折时,你会采取哪些行动? 答案提示:(1)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如,惊慌无助、烦恼、焦虑、紧张、沮丧……[来源:学。科。网Z。X。X。K] (2)面对挫折,我会及时调整自己,愈挫愈勇,挫而不折,勇于战胜挫折;也可能会采取不恰当行为;等等。 探究三:教材P107阅读感悟 (1)学生分享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来源:Z&xx&https://www.360docs.net/doc/f11387418.html,] (2)爱迪生经过几千次的实验,终于成功发明了电灯,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提示:(1)略;(2)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面对挫折,我们不能一味消沉,而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并能愈挫愈勇,战胜挫折。[来源:Z,xx,https://www.360docs.net/doc/f11387418.html,] 知识模块二发掘生命的力量 探究四:教材P108阅读感悟及探究与分享

课时达标训练(三)

[即时达标对点练] 题组1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 1.“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是“a n =3n (n ∈N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对于非零向量a ,b ,“a +b =0”是“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实数a =0”是“直线x -2ay =1和2x -2ay =1平行”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sin A =12”是“A =π6 ”的__________条件. 题组2 充要条件的证明 5.函数y =(2-a )x (a <2且a ≠1)是增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 ) A .1< a <2 B.32 < a <2 C .a <1 D .a <0 6.求证:一次函数f (x )=kx +b (k ≠0)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b =0. 题组3 利用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的范围 7.一元二次方程ax 2+2x +1=0(a ≠0)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 A .a <0 B .a >0 C .a <-1 D .a <1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x +(m +1)y =2-m 与直线mx +2y =-8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是m =________. 9.已知M ={x |(x -a )2<1},N ={x | x 2-5 x -24<0},若N 是M 的必要条件,求a 的取值范围.

[能力提升综合练] 1.设甲、乙、丙是三个命题,如果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丙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那么( ) A .丙是甲的充分条件,但不是甲的必要条件 B .丙是甲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甲的充分条件 C .丙是甲的充要条件 D .丙既不是甲的充分条件,也不是甲的必要条件 2.设02且y >3”是“x +y >5”的充要条件; ②b 2-4ac <0是一元二次不等式a x 2+b x +c <0解集为R 的充要条件; ③“a =2”是“直线ax +2y =0平行于直线x +y =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④“xy =1”是“lg x +lg y =0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 7.已知方程x 2+(2k -1)x +k 2=0,求使方程有两个大于1的实数根的充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