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0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0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1.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可由多对基因控制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得到表现

D.基因型相同,表型就相同

,A项正确;基因可通过控制酶或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项正确;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被显性性状所掩盖,如Aa表现为A基因控制的性状,C项正确;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生物性状,因此基因型相同,环境不同时,表型不一定相

同,D项错误。

2.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深入研究后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

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复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 )

A.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C.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一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二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3.下列关于表观遗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表观遗传现象的发现使“基因的碱基序列代表了全部的遗传信息”的观点受到挑战

B.表观遗传导致的性状改变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属于可以遗传的变异

C. DNA的甲基化、组蛋白的甲基化和乙酰化都会导致表观遗传现象

D.表观遗传现象仅出现在某些特定生命活动过程

,基因的碱基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碱基序列改变才会引起遗传信息改变,从而引

起生物的变异,但是表观遗传的发现,证明碱基序列没有改变,生物的性状也可能出现改变,A项正确;表观遗传导致的变异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属于可以遗传的变异,B项正确;DNA的甲基化、组蛋白的

甲基化和乙酰化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表观遗传现象,C项正确;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D项错误。

4.下列关于基因、性状以及二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

B.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

C.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基因改变,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也必定改变

D.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

mRNA上。基因发生突变后,如果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没有改变,则性状也不会改变。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这是基因对生物性状的间接控制。

5.研究发现,矮牵牛体内存在少量由紫色色素合成酶基因转录产生的微小RNA(miRNA),这些miRNA

能够与该基因转录的mRNA互补配对,导致翻译终止,这种现象称为RNA干扰。下列有关RNA干扰的

说法,错误的是( )

A. RNA干扰引起的性状改变属于表观遗传

B. miRNA可以编码少量的氨基酸

C.miRNA能够与紫色色素合成酶基因的mRNA互补配对

D.RNA干扰通过影响翻译过程从而影响生物性状

,但是通过miRNA最终影响了生物的性状,属于表观

遗传,A项正确;miRNA能够与该基因转录的mRNA互补配对,导致翻译终止,不能编码氨基酸,B项错误,C、D项正确。

6.如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3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蛋白质种类相同

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遗传物质(基因、DNA)不发生变化,但细胞的形态、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蛋白质的种类发生变化;虽然各细胞的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都是水;葡萄糖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7.理论上,同一个人的表皮细胞的细胞核与神经细胞的细胞核内所含DNA的量相同,但所含的蛋白质的量不同,其原因不包括( )

A.不同细胞被活化的基因不一样多,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一样多

B.不同组织细胞内同一基因的差异性表达

C.不同细胞的基因数量不同,所以合成的蛋白质数量不同

D.不同细胞基因的表达具有特异性的调节机制,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所以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的基因数量是相等的。细胞分化是基因在不同空间、时间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这种表达具有一定的调节机制。

8.根据以下材料:①藏报春甲(aa)在20 ℃时开白花;②藏报春乙(AA)在20 ℃时开红花;③藏报春丙(AA)在30 ℃时开白花。在分析基因型和表型相互关系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材料①②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决定的

B.由材料①③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C.由材料②③可知环境影响基因型的表达

D.由材料①②③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都只有一个变量,而①和③中温度和基因型都不同,所以不能判断性状表现是由温度和基因型决定的,还是由它们共同决定的。

9.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环境因子不影响生物体的表型

B.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

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型

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型

,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可知,环境因子可影响生物体的表型,A项错误;由于是多基因控制的这一性状,所以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可能不相同;依据表型的概念,可知黄曲霉毒素致癌不属于表型,但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型。

10.如图代表人体内苯丙氨酸的部分代谢途径。结合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某人是苯丙酮尿症患者,但肤色正常,其原因是食物中可能含

有。

(2)防治苯丙酮尿症的有效方法是食疗,即要尽量减少饮食中的的

量。

(3)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苯丙酮尿症又患白化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这个正常儿子的基因型是。

(4)从苯丙酮尿症的患病机理可以看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是。

苯丙酮尿症患者缺少酶1,所以苯丙氨酸不能转化成酪氨酸,而有黑色素产生说明酪氨酸还

有其他来源,如食物。(2)由于缺乏酶1,苯丙氨酸会转变为苯丙酮酸,对人体产生毒害,减少苯丙酮

酸的含量,则需要减少苯丙氨酸的摄入量。(3)由于双亲正常,但生了一个两病均患的女儿,则双亲

基因型均为AaBb,所以正常儿子只要满足A_B_即可。(4)苯丙酮尿症是由缺乏酶1所致,根本原因

是相应基因发生改变。

酪氨酸(2)苯丙氨酸(3)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 (4)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能力提升

1.下图表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与DNA复制的共同点是都以DNA单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

B.③过程直接需要的物质或结构有mRNA、氨基酸、tRNA、核糖体、酶、ATP

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通过蛋白质间接表现的,苯丙酮尿症是通过蛋白质直接表现的

D.HIV和T2噬菌体都可以在人体细胞内进行①③这两个基本过程

,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的;苯丙酮尿症是患者体内某种酶的合成受阻导致的,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T2噬菌体

的宿主细胞是大肠杆菌细胞,T2噬菌体不能侵染人体细胞。

2.如下图所示,红色面包霉(一种真菌)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为它所需要的氨基酸。请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基因a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

B.若基因b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

C.若基因b不存在,则瓜氨酸仍可以由鸟氨酸合成

D.基因c不能控制酶c的合成

,基因a、b、c分别控制酶a、b、c的合成,进而控制三个连续的生理过程。基因a 被破坏,由原料合成鸟氨酸的途径被切断,若加入鸟氨酸,则后面的氨基酸可正常合成,则面包霉能存活;同理若基因b被破坏或不存在,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鸟氨酸不能转化为瓜氨酸,面包霉不能存活。

3.(2019浙江卷,14)同一个体的神经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功能不同。下列关于这两种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会脱分化到受精卵的状态

B.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C.功能不同是由于发生了细胞分化

D.功能差异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

,A项正确;同一个体的神经细胞与巨噬细胞,都含有本个体正常体细胞数目的染色体,B项正确;神经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功能不同是由于发生了细胞分化,在分化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产生了不同的蛋白质,C项正确;神经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形成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其发生的细胞分裂为有丝分裂,D项错误。

4.(多选)下图为小分子RNA干扰基因表达过程导致基因“沉默”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分子中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成为组成小分子RNA的基本单位

B.小分子RNA能使基因“沉默”的原因是影响了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

C.图中③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A—T、C—G、T—A、G—C

D.正常基因表达从DNA—RNA有碱基的互补配对,从RNA→蛋白质没有碱基的互补配对

分子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图示信息显示,小分子RNA能使基因“沉默”是影响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图示③过程是小分子RNA片段与mRNA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其配对原则是A—U、C—G、U-A、G—C;翻译过程中mRNA与tRNA之间密码子和反密码子发生碱基的互补配对。

5.囊性纤维病的致病原因是基因中缺失3个相邻碱基,使控制合成跨膜蛋白的CFTR缺少一个苯丙氨酸。CFTR改变后,其转运Cl-的功能发生异常,导致肺部黏液增多,细菌繁殖。下列关于该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FTR蛋白转运Cl-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该致病基因中缺失的3个碱基构成了一个密码子

C.合成CFTR蛋白经历了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肽链的盘曲、折叠过程

D.该病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FTR转运Cl-属于物质的跨膜运输,没有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A项错误;该致病基因中缺失的3个碱基不能构成一个密码子,因为密码子位于mRNA上,B项错误;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C项正确;该病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项错误。

6.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遗传学家在不同温度下培养长翅果蝇幼虫,得到不同的结果,如下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针对出现残翅果蝇的原因提出假说,并进行解释: 。

(2)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是怎样的关系? 。

(3)果蝇B的残翅性状能否遗传? 。原因是。

(4)人们将果蝇B的残翅性状称为表型模拟,若现有一残翅果蝇,如何判断它是否为表型模拟?请设计鉴定方案。

①方法步骤: 。

②结果分桥:a.若后代均为残翅果蝇, 。

b.若后代有长翅果蝇出现, 。

性状不仅受基因的控制,还受环境的影响,如酶的活性要受温度的影响,而酶是在基因指导下合成的,翅的发育需要经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2)这个实验说明表型=基因型+环境。(3)残翅的形成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不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4)可让该个体与常温下发育的异性残翅果蝇(vv)交配,并让其后代在常温下发育。若后代均为残翅,说明该果蝇为纯合子(vv),若后代有长翅出现,则该果蝇为表型模拟。

翅的发育过程需要酶的催化,而酶是在基因指导下合成的,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3)不能遗传这种残翅性状是单纯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其遗传物质(基因型)并没有发生改变 (4)①a.让这只残翅果蝇与多只在正常温度条件下发育成的异性残翅果蝇(基因型为vv)交配;b.使其后代在正常温度条件下发育②a.则该果蝇为纯合子(vv),不是表型模拟 b.则该果蝇为表型模拟

高中生物基因的表达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基因的表达知识点归纳高中生物基因的表达知识点归纳 名词: 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间断的直线排列,每个基因中可以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2、遗传信息: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 3、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的,它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4、翻译: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它是指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5、密码子(遗传密码):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做~。 6、转运RNA(tRNA):它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三个碱基,都只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三个碱基配对。 7、起始密码子:两个密码子AUG和GUG除了分别决定甲硫氨酸和撷氨酸外,还是翻译的起始信号。 8、终止密码子:三个密码子UAA、UAG、UGA,它们并不决定任何氨基酸,但在蛋自质合成过程中,却是肽链增长的终止信号。 9、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

递给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DNA的复制过程。后发现,RNA同样可以反过来决定DNA,为逆转录。 语句: 1、基因是DNA的片段,但必须具有遗传效应,有的DNA 片段属间隔区段,没有控制性状的作用,这样的DNA片段就不是基因。每个DNA分子有很多个基因。每个基因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基因不同是由于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基因控制性状就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DNA的遗传信息又是通过RNA来传递的。 2、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RNA与DNA的区别有两点: ①碱基有一个不同:RNA是尿嘧啶,DNA则为胸腺嘧啶。 ②五碳糖不同:RNA是核糖,DNA是脱氧核糖,这样一来组成RNA的基本单位就是核糖核苷酸;DNA则为脱氧核苷酸。 3、转录:(1)场所:细胞核中。(2)信息传递方向:DNA→信使RNA。(3)转录的过程:在细胞核中进行;以DNA特定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特定的配对方式: 4、翻译:(1)场所: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信使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2)信息传递方向:信使RNA→ 一定结构的蛋白质。 5、信使RNA的遗传信息即碱基排列顺序是由DNA决定的;

基因的表达

第4章基因的表达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考纲要求】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 【体验高考】 【例1】(2013全国新课标Ⅰ)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例2】(2013浙江)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 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 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 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 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夯实基础】 考点1 遗传信息的转录 1、RNA的结构与种类 2、DNA与RNA的比较 比较项目DNA RNA 基本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结构 主要存在部位 【例3】下列有关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有些生物中的某些RNA具有催化作用 B.转运RNA上的碱基只有三个 C.RNA含有4种碱基,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D.RNA也可以作为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

3、遗传信息的转录 ?场所: ?模板: ?原料: ?条件: ?产物: ?特点: ?原则: 【例4】下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T互补配对 B.②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C.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 D.转录完成后,②需穿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 考点2 遗传信息的翻译 1.翻译的场所: 2.翻译时的模板: 3.翻译的原料: 4.翻译的起始密码有: 个,终止密码有: 个 5.密码子有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种。 6.翻译时的碱基配对: 7.运载工具:,tRNA有种 8.肽链由各相邻的氨基酸通过连接形成。 9.翻译的条件: 【例5】右图表示胰蛋白酶合成的部分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 是( ) A.图示中共有RNA、蛋白质(多肽)和多糖三种大分子物质 B.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②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C.③合成后还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具有活性 D.该过程中发生了碱基配对,如A与U配对,G与C配对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的本质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试卷 姓名班级座位号 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叙述中属于该实验不能证实的是() A.DNA能进行自我复制 B.DNA能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DNA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遗传 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以下不能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的是() 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C.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能直接表现或反映出生物体的各种性状 3.下列关于染色体与DNA关系的叙述,确切的是() A.染色体、DNA都是遗传物质 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C.不同生物中,染色体上具有的DNA数量不同 D.DNA在细胞中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 4.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形成子代噬菌体时,用来作模板物质的是 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B.细菌内的蛋白质 C.噬菌体的DNA分子 D.细菌内的DNA分子

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是() A.吸附→注入→组装→合成→释放 B.注入→吸附→组装→合成→释放 C.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D.注入→吸附→合成→组装→释放 6.最能说明染色体是DNA的载体的事实是() 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的一级结构 D.染色体的遗传动态引起DNA数量变化 7.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中() A.含35S B.含32P C.含35S和32P D.不含35S和32P 8.DNA完全水解(彻底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四种脱氧核苷酸 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9.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中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 A.三个磷酸、三个脱氧核糖、一个胸腺嘧啶 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胞嘧啶 C.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胸腺嘧啶 D.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尿嘧啶

2017届_人教版_基因的表达_单元测试题

2017届人教版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题 (4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16·模拟)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解析】选B。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遗传物质相同。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产生的mRNA不同。在两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tRNA种类、核糖体成分、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均相同。 2.美国科学家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发现了RNA干扰现象,这是一个有关控制基因信息流程的关键机制。下列有关R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有的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tRNA、rRNA和mRNA都是基因转录的产物 C.m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tRNA与之对应 D.分化后的不同形态的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 【解析】选C。有的RNA是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RNA(包括tRNA、rRNA和mRNA)是基因转录的产物;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没有与之对应的tRNA;细胞分化形成不同形态的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中mRNA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

3.(2014·高考)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依据中心法则(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B.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信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2)图示信息:②是转录,③是翻译,④是逆转录。 (3)关键知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寄生在人的T淋巴细胞中。 【解析】选B。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信息传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在侵染过程中HIV整体进入T淋巴细胞,然后释放出RNA,故B选项是错误的。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的一种,它的遗传物质RNA先经逆转录形成DNA,然后形成的DNA整合到患者细胞的基因组中,再通过病毒DNA的转录形成HIV的RNA,最后通过翻译,形成HIV的蛋白质,并组装成大量的子代HIV,由被感染的细胞裂解释放出来;根据题图中的中心法则可知病毒DNA是通过逆转录过程合成的,故可以研发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故A、C、D 选项均正确。 4.(2016·模拟)一个转运RNA的一端三个碱基的排列顺序是GCU,那与之相配对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与调控

第八章原核生物基因表达与调控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原核生物基因表达及调控机制 二、教学重点: 1、乳糖操纵子调控机制 2、半乳糖操纵子调控机制 3、色氨酸衰减子调控机制 三、教学难点: 1、半乳糖操纵子调控机制 2、色氨酸衰减子调控机制 四、教学方法: 面授并辅以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内容 生物体的每个活细胞都含有相同的一整套基因。 基因表达具有高度的时空专一化:如肌红蛋白基因(肌细胞) 基因表达的调控:生物有机体对其基因表达的时空程序、表达速率等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本底水平表达:调控处于关闭状态,只翻译极少量的蛋白质。 第一节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原核生物的DNA: 单个裸露的DNA 不编码占5% 转录和翻译同一时间,地点进行 转录水平调控(主) ,兼有翻译水平调控 ?根据基因表达产物可划分: 组成型蛋白:基因表达不受时期、部位、环境影响——组成型表达。 /适应型蛋白:基因表达受时期、部位、环境影响——非组成型表达。?一种生物的整套遗传密码可以比作一本密码字典,该种生物的每个细胞中都有这本字典。为什么基因只有在它应该发挥作用的细胞内和应该发挥作用的时间才能呈现活化状态? ?结论:必然有一个基因调控系统在发挥作用。 ?基因调控主要在三个水平上进行: ?①. DNA水平 ?②. 转录水平 ?③. 翻译水平 ?一、转录的起始 转录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主要调控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1、RNA合成的酶系;2、RNA合成起始和终止信号,即DNA分子上的特定序列。 通过RNA聚合酶、转录因子和启动子的相互作用实现转录调控,改变细胞的表型,从而实现细胞生理状态和环境的变化。

必修2 基因的表达

必修二第4章第1、2节 1.(2009年广东生物)相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准确的是(多选) ( ) 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B.每种tRNA只转运一种氨基酸 C.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D.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 解析: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而不是在tRNA上。 答案:ABD 2.下列相关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 —A TG GGC CTG CTG A……GAG TTC TAA— 1 4 7 10 13 100 103 106 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个 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 C.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 D.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 解析:选项A、C、D中的碱基替换只可能造成个别氨基酸的替换。选项B中,两碱基间插入一个碱基T,会造成后面的所有氨基酸序列都发生改变,所以对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 答案:B 3.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 A.一种转运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B.一种氨基酸能够由几种转运RNA来转运 C.一种氨基酸能够有多种密码子 D.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转运RNA来转运 解析:转运RNA上的三个碱基(反密码子)只能专一地与信使RNA上特定的3个碱基配对,且只能识别由这个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而氨基酸只有20种。所以,一种转运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能够由多种转RNA 转运。 答案:D 4.在细胞内,一个mRNA上能够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其好处主要是 ( ) A.形成多种蛋白质 B.提升合成蛋白质的速度 C.减少形成蛋白质时发生的差错 D.提升核糖体的利用率 解析:一个信使RNA上能够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能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从而提升合成蛋白质的速度。 答案:B 5.已知某转运RNA(tRNA)一端的3个碱基序列是GAU,它运载的是亮氨酸(亮氨酸密码子是UUA、UUG、CUU、CUA、CUC、CUG),那么,决定此亮氨酸的密码子是由DNA 模板链上的哪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的 ( ) A.GAT B.GAU C.CUA D.CA T

基因的表达单元练习题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单元练习题 学校:班级:姓名:总分: 4.1 习题巩固: 1 在下列的转录简式中有核苷酸() DNA: --A--T--G--C-- , RNA:—U--A--C--G-- A. 4 种 B . 5 种C.6 种 D .8种 2. DNA转录形成的mRNA从细胞核中出来进入细胞质中,穿过()磷脂双分子层。 A. 6 层 B . 0 层C.2 层 D .4 层 3.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 转录该段mRNA勺DNA分 子 中应有C和T的个数是( A. 12 . 24 . 18 30 4. DNA解旋发生在 A. 复制与转录中.转录中 C .翻译中.复制中 5. 转移RNA的功能是( A. 决定mRNA勺排列顺序.完全取代DNA C. 合成特定勺氨基酸.运输氨基酸,识别mRNAt的遗传密码 6. 有一核酸分子,其碱基比是A+G/T+C=1. 5,试推断该核酸是( A. 信使RNA B .转运RNA C .单链DNA D .双链DNA 7. 信使RNA中核苷酸的顺序是由下列哪项决定的() A. 转运RNA中的核苷酸的排列序列B .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的排列序列 C.核糖体RNA中核苷酸的排列序列 D .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序列 8 mRNA勺核苷酸序列与() A. 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B . DNA分子的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C.某一一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D .所有的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9. (多选题)下列关于转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DNA勺两条链都可做模版 D .边解旋边转录 10. 如果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 ACGGATCTT-,那么,与它互补的 另一条DNA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以已知的DNAS为 模板,转录出的信使RN/碱基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1. 已知多数生物的DNA是双链的,但也有个别生物的DNA是单链的,有人从三种生物中 生物A G U T C 甲2524——2319 乙232427——25 丙3119——3119 (1)这表明:_________ 的核酸是RNA ________________ 的核酸是双链DNA (2)从碱基比例看,双链DNA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2. 下图为某真核生物细胞内DNA专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图中方框内用“T”或“T”标出转录的方向 (2)b与c在结构组成上相同的化学基团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⑶在马蛔虫体细胞中,上述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若在人的胃黏膜上 皮细胞中,还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 4.2习题巩固: 1、组成mRNA^子的4种核苷酸能组成多少种密码子() A . 20 B . 59 C . 61 D . 64 2、某DNA分子片段中碱基为2400对,则由此片段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有氨 基酸多少种() A. 800 B . 400 C. 200 D . 20 3、不是由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直接控制合成的物质是() A.酶 B. 多肽 C. 胰岛素 D.性激素 4、在人体中,由A T、C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 A. 2种B . 4种C . 5种D . 6种 5、人的胰岛素基因的存在部位和表达部位分别是() A.体细胞、胰岛细胞中 B .胰岛细胞、体细胞 C.均位于胰岛细胞中 D .体细胞、核糖体 6、某信使RNA中有碱基40个,其中C+U为15个,那么转录此RNA的DNA中G+A为 () A. 15 B . 25 C . 30 D . 40 A.在细胞核中发生.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2019届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 (1)

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翻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翻译过程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其场所在核糖体 B. 翻译过程以mRNA为模板,以各种氨基酸为原料 C. 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个密码子,体现了遗传密码的简并性 D. 翻译过程需要tRNA的转运,一种tRNA可转运一种或几种氨基酸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翻译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场所是核糖体,故A正确;氨基酸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故B正确;一种氨基酸对应一种或多种密码子,这属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故C正确;翻译过程的运输工具为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下图表示中心法则中部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过程①、③、⑤一般发生于烟草花叶病毒的体内 B. 图1过程①?⑤不可能同时发生于同一个细胞内 C. 图2过程需要DNA连接酶参与,复制起点A先于B复制 D. 图2、3过程均可能发生在真核细胞内,均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图1中①是逆转录、②⑤是转录、③是DNA复制、④是翻译。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但是其RNA不能逆转录,只能进行RNA自我复制和翻译,A错误;B.图1可表示逆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发生的过程,B错误;C.图2表示DNA的复制是多起点进行,即A和B是不同的起点,经过A和B处复制后,形成的两段DNA需要DNA连接酶连接。由图可知,B所复制的DNA长度比A的长,故B 先于A复制,C错误;D.图2是线状DNA的复制,图3是环状DNA的复制,图2和图3过程可能发生在真核细胞中,如酵母菌。由图中箭头可知,图2和图3均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心法则和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片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下列关于t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 B.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 C.每种t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高中生物基因的表达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基因的表达知 识点归纳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高中生物基因的表达知识点归纳 名词: 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间断的直线排列,每个基因中可以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2、遗传信息: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 3、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的,它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4、翻译: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它是指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5、密码子(遗传密码):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做~。 6、转运RNA(tRNA):它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三个碱基,都只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三个碱基配对。 7、起始密码子:两个密码子AUG和GUG除了分别决定甲硫氨酸和撷氨酸外,还是翻译的起始信号。 8、终止密码子:三个密码子UAA、UAG、UGA,它们并不决定任何氨基酸,但在蛋自质合成过程中,却是肽链增长的终止信号。 9、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DNA的复制过程。后发现,RNA同样可以反过来决定DNA,为逆转录。

语句: 1、基因是DNA的片段,但必须具有遗传效应,有的DNA片段属间隔区段,没有控制性状的作用,这样的DNA片段就不是基因。每个DNA分子有很多个基因。每个基因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基因不同是由于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基因控制性状就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DNA的遗传信息又是通过 RNA来传递的。 2、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RNA与DNA的区别有两点:①碱基有一个不同:RNA是尿嘧啶,DNA则为胸腺嘧啶。②五碳糖不同:RNA是核糖,DNA 是脱氧核糖,这样一来组成RNA的基本单位就是核糖核苷酸;DNA则为脱氧核苷酸。 3、转录:(1)场所:细胞核中。(2)信息传递方向:DNA→信使RNA。(3)转录的过程:在细胞核中进行;以DNA特定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特定的配对方式: 4、翻译:(1)场所: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信使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2)信息传递方向:信使RNA→ 一定结构的蛋白质。 5、信使RNA的遗传信息即碱基排列顺序是由DNA决定的;转运RNA携带的氨基酸(如甲硫氨酸、谷氨酸)能在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的哪一个位置上是由信使RNA决定的,归根结底是由DNA的特定片段(基因)决定的。

2019届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

2019届人教版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只存在于DNA分子中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原核生物的DNA上不存在密码子,密码子只存在于mRNA上 D.在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真核生物细胞内,既能以DNA为模板转录形成RNA,也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DNA 解析:选C 生物的遗传信息也可以存在于RNA分子中;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正常情况下真核生物细胞内的RNA不能发生逆转录。 2.下列关于RNA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在细胞内运输物质 B.能在某些细胞内催化化学反应 C.能在细胞内传递遗传信息 D.可以是某些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解析:选D RNA的种类有三种,mRNA、tRNA、rRNA。mRNA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传递遗传信息,tRNA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上,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之一;少数酶的本质为RNA,具有催化功能;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均是DNA。 3.(2018·西安模拟)基因沉默是指生物体中特定基因由于种种原因不表达。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邻近基因指导合成的反义RNA是通过逆转录过程完成的 B.与完成过程Ⅱ直接有关的RNA有两种,即mRNA、rRNA

C.与邻近基因和抑癌基因相比,组成图中杂交分子的碱基有A、G、C、T、U五种 D.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则抑癌基因沉默,此时过程Ⅱ被抑制 解析:选D 分析题图,由邻近基因指导合成反义RNA的过程是转录过程;图中过程Ⅱ为翻译过程,有关的RNA有mRNA(模板)、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tRNA(搬运氨基酸的工具),共三种;从图中可以看出反义RNA可以与mRNA杂交形成杂交分子,故碱基有A、G、C、U四种;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mRNA不能翻译,即抑癌基因不能表达,过程Ⅱ被抑制。 4.(2018·北京东城区调研)如图为原核生物某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DNA分子的两条链可分别作模板以提高合成蛋白质的效率 B.①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此酶能识别R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 C.①②过程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配对方式均为A和U、G和C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减少由于基因中碱基的改变而造成的影响解析:选D ①过程为转录,转录以DNA分子的一条链的部分片段(基因的模板链)为模板转录合成mRNA;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RNA聚合酶能识别DNA分子中特定的碱基序列(启动子),并与之结合驱动转录过程;①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T-A、G-C、C-G,②为翻译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U-A、G-C、C-G;不同种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增加了遗传密码的容错性,可减少因基因中碱基的改变而造成的影响。 5.(2018·洛阳一模)假设一段mRNA上有60个碱基,其中A有15个,G有25个,那么转录该mRNA的DNA分子区段中,“C+T”的个数以及该mRNA翻译成的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个数分别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A.60、20 B.80、40 C.40、20 D.40、30 解析:选A 该mRNA上有60个碱基,则转录该mRNA的DNA分子区段中有120个碱基。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双链DNA中,A=T、C=G,所以C+T

《第二节 基因的表达--翻译》的教学设计

第二节基因的表达--翻译陈娟2011/9/23 18:01:21石嘴山市光明中学6315 《第二节基因的表达--翻译》的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 课程标准>>中有关的具体内容要求: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使用的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是“概述”,属于理解水平,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基因的表达过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进行解释、推断。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所使用的教材是中图版必修二。讲述的内容是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基因的表达”。本节是从本质上阐述生命现象的理论,是分子遗传学的核心。本节教材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之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材前后联系 “基因的表达”这部分内容,(1)从物质上看,讨论的是生命特有的两种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和核酸在生命现象中的关系。学习过程需要生物学第一模块《分子与细胞》的知识作为基础,其中密切相关的内容有第二单元“细胞的自我保障”中关于蛋白质的结构和合成,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等。(2)从结构上看,基因表达的过程是在细胞基本结构的不同区域中完成的,因此,还需要第一模块第一单元“有机体中的细胞”中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作为基础。(3)从功能上看,细胞代谢过程都是性状的体现,都是基因表达的结果,从这一点上说,本节内容有有助于对生命最基本特征的理解,这涉及第一模块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中,关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及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周期”中有关细胞增殖、分化等内容。 另外,本节教材与生物学第三模块《稳态和环境》的学习也有密切的联系。因为生命许多特有的调节活动都是基因——酶——性状或基因——蛋白质——性状的具体体现。 就本册而言本节有利于从本质上理解染色体变异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对第二单元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本质作进一步理解。 三教学建议 基因的表达中的翻译过程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我认为可以 1、利用活动教具,将翻译过程直观化,突破重难点。目前,网上也有不少相关课件。但我认为课件的师生互动方面不如人意。如果利用活动教具,效果会非常好。1)、教师演示教具的使用教师介绍教具各部分所代表的物质或结构,然后,让学生按照mRNA上的遗传密码,利用教材上的密码子表,查出所代表的氨基酸名称。提问:应由何种转运RNA来搬运呢?这里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通过思考学生一般能悟出:应是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碱基互补的转运RNA来搬运。教师演示转运RNA将氨基酸搬运到核糖体上的过程。演示3个氨基酸转运及缩合的过程。2)、学生动手完成翻译的过程。一次3个学生,分别操作核糖体、氨基酸、转运RNA,每3个学生配合完成1个氨基酸的转运过程。 2、利用挂图,呈现翻译的过程。 3、利用表格,对比转运和翻译的异同,mRNA和tRNA的异同。 四课题第二节基因的表达—翻译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五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概述遗传信息的翻译的过程。 (2)概述中心法则的内容

基因的表达单元练习题

基因的表达单元练习题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单元练习题 学校:班级:姓名:总分: 习题巩固: 1在下列的转录简式中有核苷酸() DNA: --A--T--G--C--, RNA:—U--A--C--G-- A.4种 B.5种 C.6种 D.8种 2.DNA转录形成的mRNA从细胞核中出来进入细胞质中,穿过( )磷脂双分子层。A.6层 B.0层 C.2层 D. 4层 3.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 分子中应有C和T的个数是() A.12 B.24 C.18 D.30 4.DNA解旋发生在() A.复制与转录中 B.转录中 C.翻译中 D.复制中 5.转移RNA的功能是() A.决定mRNA的排列顺序 B.完全取代DNA C.合成特定的氨基酸 D.运输氨基酸,识别mRNA上的遗传密码 6.有一核酸分子,其碱基比是A+G/T+C=1.5,试推断该核酸是() A.信使RNA B.转运RNA C.单链DNA D.双链DNA 7.信使RNA中核苷酸的顺序是由下列哪项决定的() A.转运RNA中的核苷酸的排列序列 B.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的排列序列 C.核糖体RNA中核苷酸的排列序列 D.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序列

8. mRNA的核苷酸序列与() A.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B.DNA分子的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C.某一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D.所有的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9.(多选题)下列关于转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细胞核中发生 B.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C.DNA的两条链都可做模版 D.边解旋边转录 10.如果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ACGGATCTT-…,那么,与它互补的另一条DNA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如果以已知的DNA链为模板,转录出的信使RNA碱基顺序应该是。 11. 已知多数生物的DNA是双链的,但也有个别生物的DNA是单链的,有人从三种生物中提取出核酸,经分析,他们的碱基比率如下: 生物 A G U T C 甲25 24 —23 19 乙23 24 27 —25 丙31 19 —31 19 (1)这表明:的核酸是RNA。的核酸是双链DNA。(2)从碱基比例看,双链DNA的特点是。 12.下图为某真核生物细胞内DNA转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图中方框内用“→”或“→”标出转录的方向 (2)b与c在结构组成上相同的化学基团 为。 (3)在马蛔虫体细胞中,上述过程发生在中,若在人的胃黏膜上皮细胞中,还可出现中。 习题巩固: 1、组成mRNA分子的4种核苷酸能组成多少种密码子() A.20 B.59 C.61 D.64 2、某DNA分子片段中碱基为2400对,则由此片段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有氨基酸多少种() A.800 B.400 C.200 D.20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表达测试题及答案

第 4 章基因的表达 一、选择题 1.DNA 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分别形成() A . DNA、RNA、蛋白质 B . DNA、RNA、氨基酸 C. DNA、RNA、核糖体 D .核苷酸、RNA、蛋白质 2.对于中心法则,经科学家深入研究后,发现生物中还存在着逆转录现象,它是指遗传信息的传递从() A .蛋白质T RNA B . RNA DNA C. DNA T RNA D . DNA T DNA 3.遗传密码是指() A.DNA 分子决定蛋白质合成的有意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 B .转运RNA分子一端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碱基排列顺序 C.信使R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 D ?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4.决定信使RNA 中核苷酸顺序的是() A .转运R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B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核糖体RNA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 D.DNA 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5. 在翻译过程中,不属于信使RNA与转运 RNA的碱基配对的一组是() A .U-A B .A-U C .G-C D .A-T 6.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体现在() A . DNA的复制过程中 B .转录过程中 C.翻译过程中 D .以上各种过程中 7.—个转运RNA的一端三个碱基是CGA,此转运RNA转运的氨基酸是( ) A .精氨酸(密码子CGA) B .丙氨酸(密码子GCU) C.酪氨酸(密码子UAU) D .谷氨酸(密码子GAG)

8.下列对DNA 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人白细胞的DNA 上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 ②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③ 同种个体间的 DNA 是完全相同的 ④ 一个DNA 分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 ⑤ 翻译是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④ D .②③ 9. 人的促黑色素细胞激素是一个 22肽化合 物,它的合成过程中需要的转运 RNA 最多 有多少种( ) A . 60 种 B . 22 种 C . 4 种 D . 64 种 10. 在细胞核内从 DNA 中的 …… A — T — G — C …… 转录成RNA 中的 …… U — A — C — G 这一具体过程中共有核苷酸( ) A . 2种 B . 4种 C . 5种 D . 8种 11. 一个DNA 分子片段有碱基2 400个,它指导合成的肽链最多有氨基酸( ) A . 200 个 B . 400 个 C . 600 个 D . 800 个 12 . 一种RNA 病毒引起艾滋病,被称为 HIV 病毒。HIV 病毒的RNA 在宿主细胞内的 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能转录为 DN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 感染了 HIV 病毒的细胞中,有逆转录的 DNA 合成 ② 感染了 HIV 病毒的细胞中,有病毒的 RNA 合成 ③ 逆转录形成的DNA 被转录、翻译为病毒的蛋白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13 . 一条多肽链中有1 500个氨基酸,那么在合成过程中,所用模板和信使 RNA 的分 子组成依次至少需要核苷酸( ) 14 .下表中决定丝氨酸的密码子是( B . CCG C . AGC D . UGC A . 4 500 个,9 000 个 C . 4 500 个,4 500 个 B . 3 000 个,1 500 个 D . 9 000 个,4 500 个 A .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解析)

第4章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以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为模板,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最多是n/2个 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D.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 解析:不具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转录,不会形成mRNA,所以mRNA分子的碱基数小于n/2个。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也在DNA上。在细胞周期中,基因选择性表达,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答案:D 2.对于一个动物个体来说,几乎所有的体细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但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这是因为它们合成不同的( ) A.tRNA B.mRNA C.组蛋白 D.核糖体 答案: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由裸露的DNA组成,不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 B.真核生物在转录时以基因中的任意一条链为模板链 C.DNA分子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通过两个氢键相连 D.起始密码子决定转录的起点 解析: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在进行转录时,是以基因中的某一条单链为模板,但不是任意一条;在DNA分子的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上,不可能决定转录的起点,决定的是翻译的起点。 答案:A 4.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DNA转录和翻译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B.mRNA穿过核孔在细胞质中进行翻译 C.DNA复制和转录都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D.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依次参与转录和翻译 解析:转录是以DNA的某一条链为模板,但DNA的复制以两条链为模板。 答案:C 5.下列有关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录和翻译都发生在细胞核内 B.转录和翻译的原料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 C.转录和翻译的模板分别是DNA的一条链和mRNA D.一种tRNA只转运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 答案:C 6.密码子存在于( ) A.DNA B.mRNA C.tRNA D.核糖体 解析:遗传密码存在于mRNA上,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密码子;反密码子存在于tRNA上。 答案:B

高中生物 必修二 基因的表达测试题及答案

基因的表达 一、选择题 1.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分别形成() A.DNA、RNA、蛋白质B.DNA、RNA、氨基酸 C.DNA、RNA、核糖体D.核苷酸、RNA、蛋白质 2.对于中心法则,经科学家深入研究后,发现生物中还存在着逆转录现象,它是指遗传信息的传递从()A.蛋白质→RNA B.RNA→DNA C.DNA→RNA D.DNA→DNA 3.遗传密码是指() A.DNA分子决定蛋白质合成的有意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 B.转运RNA分子一端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碱基排列顺序 C.信使R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 D.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4.决定信使RNA中核苷酸顺序的是() A.转运R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B.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核糖体RNA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D.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5.在翻译过程中,不属于信使RNA与转运RNA的碱基配对的一组是() A.U-A B.A-U C.G-C D.A-T 6.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体现在() A.DNA的复制过程中B.转录过程中C.翻译过程中D.以上各种过程中 7.一个转运RNA的一端三个碱基是CGA,此转运RNA转运的氨基酸是() A.精氨酸(密码子CGA)B.丙氨酸(密码子GCU) C.酪氨酸(密码子UAU)D.谷氨酸(密码子GAG) 8.下列对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人白细胞的DNA上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②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③同种个体间的DNA是完全相同的④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 ⑤翻译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D.②③ 9.人的促黑色素细胞激素是一个22肽化合物,它的合成过程中需要的转运RNA最多有多少种()A.60种B.22种C.4种D.64种 10.在细胞核内从DNA中的……A-T―G―C ……转录成RNA中的……U―A―C―G ……这一具体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一、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将这一过程称为基因的表达。 二、 RNA 1、元素组成:C、 H、O、 N、 P 2、基本单位: 4 种核糖核苷酸 3、含氮碱基种类: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尿嘧啶(U) 4、种类:①信使 RNA( mRNA):蛋白质的合成模板 ②转运 RNA( tRNA):识别并转运氨基酸【右图为tRNA 结构图】 ③核糖体RNA( 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注: tRNA 中的碱基不止反密码子的三个碱基) 5、与DNA的区别:①五碳糖的不同,DNA是脱氧核糖,RNA是核糖 ②含氮碱基的不同,DNA中特有胸腺嘧啶( T),RNA中特有尿嘧啶( U) 三、遗传信息的转录 1、定义: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叫做转录。 2、转录过程: (1)解旋:在 RNA聚合酶作用下, DNA双链解开, DNA双链的碱基暴露。 (2)配对:①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②以解开的 DNA双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 ③以游离的 4 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④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随机地与 DNA链上的碱基碰撞,互补时,两者以氢键结合 (3)连接:在RNA聚合酶作用下,新结合的核糖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分子上。 (4)释放:合成的mRNA从 DNA链上释放, DNA双链恢复。 3、转录不一定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以在叶绿体、线粒体中 4、转录的产物不一定是mRNA,还有 tRNA、 rRNA,但只有 mRNA携带遗传信息。

四、遗传信息的翻译 1、定义: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 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叫做翻译。 2、场所:核糖体 3、原料: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 4、运输工具:tRNA 5、模板:mRNA 6、能量供应:由 ATP供能,有酶的参与 7、产物:多肽 8、注意事项: (1)翻译过程中mRNA不移动,移动的是核糖体,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进而读取下一个密码子,肽链随之加长。 (2)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配对不是A— T 而是 A—U (3)不是所有的密码子都决定氨基酸,其中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 (4)多肽的合成都是从 -NH2 的一端的氨基酸开始,终止于最后氨基酸的 -COOH端 (5)第一个合成的氨基酸总是甲硫氨酸(但在多肽合成之后可被切除) (6)一个 mRNA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因此少量 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37°时,细菌细胞内合成肽链的速度 约为 15 个每秒) (7)右图中,右端的多肽链比左端长,故核糖体由左向右移动。 9、①在真核细胞中:先转录后翻译 ②在原核细胞中:边转录边翻译 五、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密码子反密码子位置mRNA tRNA 作用直接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序列识别密码子,从而转运氨基酸互补关系与 DNA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与mRNA上的碱基互补1、密码子表: (1)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 tRNA 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2)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密码子来决定,可由多种 tRNA 转运 (2)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只有61 个,有 3 个终止密码子。 (3)具体密码子表(共有64 个密码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