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信息系统分析与

设计

课程设计

目录

一图书馆图书借阅管理系统规划

1.1绪论 (3)

1.2图书馆系统分析及功能论述 (3)

1.3 图书借阅系统可行性分析 (4)

二图书管理系统分析

2.1 系统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 (5)

2.2 业务流程分析 (5)

2.3 数据流程分析 (6)

三图书管理系统设计

3.1 系统设计的任务及原则 (9)

3.2 代码设计 (9)

3.3 数据库设计 (10)

3.4输入输出设计 (11)

3.5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13)

四系统评价

4.1图书管理系统系统优点 (14)

4.2图书管理系统缺点 (14)

五总结

一图书管理系统规划

1.1绪论

2010年的今天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文化的汲取,人们对于图书信息的了解与掌握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尤其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更是与日俱增。图书馆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介于这一现象,我们对于图书馆的借阅管理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处理,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促使图书馆管理运用网络技术,通过信息系统的开发,在图书馆之间互通有无,有利于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本次系统分析设计以中国计量学院的图书馆为原型对其图书其中的借阅系统进行分析,逐步体现图书馆的信息管理现状,及其日后的改进方案的提供。

1.2图书馆系统分析

“图书馆借阅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读者登陆、图书借阅、图书采编、读者信息管理和系统维护。系统功能如下图1.2.1:

图书管理信

读者登陆系统维护图书采编图书借阅用户管理口令修改图书编目图书典藏图书征订

图1.2.1 系统组织结构图

各子系统功能如下所述:

读者登陆

读者访问系统时系统将检验读者的名字和密码,经过注册的读者允许进入系统。

图书借阅系统

读者查找到所需图书后,在图书保留期内到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图书借阅系统处理图书借阅、还书、续借等手续。

图书采编体统

图书采购入库,经过编目等处理后,将其目录信息存入数据库,提供给读者检索适用。目录信息包括图书编号、图书类别、书名、作者、出版社、定价、出版日期和数量等。

系统维护模块

系统维护模块主要为图书馆管理人员提供图书统计信息和读者统计信息,以便于管理人员从宏观上掌握图书馆运行的总体情况。

1.3图书借阅系统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在进行初步调查后所进行的对系统开发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研究,所以也称为可行性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解决图书馆面对日益增长的读者增加图书流通量的问题,提高运作效率与服务质量等已是当务之急。

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是否能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是否有必要用计算机来支持相关的管理,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本及所能达到的效果怎样,以下从技术、经济、社会三个方面来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相关的叙述:

(1)技术可行性

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分析现有技术条件能否顺利完成开发工作,硬件、软件配置能否满足开发者的需要,各类技术人员的数量,水平,来源等。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工作主要是在读者和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能相互沟通信息和处理信息。这一特点非常适合计算机特点,通过网络internet技术,发挥计算机的信息传输速度快、准确度高的优势。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条件。

(2)经济可行性

作为图书馆这样的商业性质较小的场所,其经济成分比重相对较少,主要是支出的费用:其中包括设备购置费、软件开发费用、管理和维护费、人员工资和培训费等。由于各个图书馆实行统一操作,系统共享,其设备购置,人员工资,

维护费用相对较少,前期的资金投入主要集中于购置图书上。建立信息中心,可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集中管理,提高图书管理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快速地反馈市场信息。

(3)社会可行性

社会可行性有时也称为操作可行性,主要论证新系统在企业或机构开发和运

行的可能性以及运行后可能一起的对企业或机构的影响,即组织内外是否具备接受和使用新系统的条件。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更新是图书馆完全有可能也有能力采用这样先进的管理技术。

结论:本项目具有方便快捷等优势,投资回报利益大,使得图书馆管理实现电子化,符合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技术,经济,社会方面都是可行的,可以开发本系统。

二 图书管理系统分析

2.1 系统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

为了对系统有一个全貌性的了解,首先我们对系统的内部人员结构、组织及用户情况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图书馆系统的组织结构图如下:

图2.1.1组织结构图

其中,我们重点对于图书借阅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并制作了图书的借阅与归还业务流程图及其数据流程图。

2.2业务流程图分析

系统的业务是系统要达到的业务目标,业务流程分析是系统分析中的基础环

馆长

采编室

学术论文室 办公室 财务室

图书借阅室 电子阅览室 期刊阅览

室 技术支持室

节。图书馆里信息系统的借阅归还业务流程如图所示:

图2.2.1业务流程图

2.3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流程图是全面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它抽象概括地把信息系统中各种业务处理过程联系起来。以下是图书馆借阅与归还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零层数据流程图:2.3.1 、 第一层数据流程图2.3.2

借阅管理

借阅登记

还书登记

图书信息

查阅

统计分析

读者

主管部门

还书数据

借书证

还书证

图2.3.1—2 数据流程图

三图书管理系统设计

3.1 系统设计的任务及原则

管理信息系统处理的合理选择,就是一个处理过程的设计问题,选择处理方式实际上时根据系统的任务、目标和环境条件,合理地选择信息活动的形态及其方法。

程序流程图又称程序框图,表示方法简单,是用来描述程序执行的逻辑过程。他把程序执行的步骤归纳为:处理、判断、输入、输出、起始和终结等几个基本功能,并用不同的记号加以表示,从而描述程序的执行过程。

信息管理系统的程序流程图元素如下所示:

图3.1.1 程序流程图元素

3.2代码设计

为了和工作人员以往的图书管理方式相一致,物资信息编码以数字表示。根据行业标准,所有图书分为6大类(两位字母),每大类又分为若干号码(三位数字)。

分类如表3.2.1所示:

表3.2.1 图书分类代码表

分类编号分类编号

艺术YS 文学WX

经济JJ 汽车QC

管理GL 英语YY

哲学ZX

例如:YY001 代表英语类为001的图书。

001表示书名

此外,为了使数据录入、图书信息管理、图书信息查询、统计的方便快速,我们还根据需要对图书的去向和来源进行了统计用信息编码。

3.3数据库设计

(1)设计数据库

本系统实现了系统登录功能, 而系统登录需要账号和密码, 这就需要创建一个“系统帐号”数据表, 用来存储系统登录用的账号和密码。

本系统要实现图书资料和学生资料的管理, 所以需要创建“学生信息”数据表和“图书信息”数据表。“学生信息”数据表中包含了学生的“系别”信息, 在本系统中为了简化系别的管理, 另外创建了一个“系别”数据表用来存储系别的信息, 在“学生信息”数据表中只存储系别的编号。

由于系统要实现读者借还书功能、还要实现读者借还书记录的查看,所以还需创建一个“读者借书记录”数据表来保存读者的借阅记录。

(2)创建数据库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在创建阶段利用项目管理器可以更好组织管理各种格式的文件, 因此首先需要创建一个项目, 然后在项目管理器创建其他格式的文件。

在VFP 主窗口中选择“文件”菜单下“新建”子菜单, 在打开的“新建”对话框的“文件类型“区域中选中”项目”,然后单击右侧的”新建文件”按钮,打开”创建“对话框中的”项目文件“文本框中输入项目名称, 在此输入"图书”,单击“保存”按钮即创建了一个项目。

在项目管理器的“数据”选项卡中选中“数据库”单击右侧的“新建”按钮,在弹出的“新建数据库”对话框中单击“新建数据库”, 在弹出的“创建”对话框的“数据库名”文本框中输入数据库的名称, 在此输入“图书”作为数据库名, 单击“保存“按钮即创建了一个空的数据库。

在项目管理器的“数据”选项卡中打开刚才创建的“图书”数据库的目录树,选中“数据表”,单击右侧的“新建”按钮即可开始数据表的创建。

本系统中要用到的数据表的字段的属性设置分别设置如下:

表3.3.1 “系统帐号”数据表字段属性设置

字段名数据类型说明

帐号字符型字段宽度10索引字段,不能为空

密码字符型字段宽度10

姓名字符型字段宽度10

本系统中要用到的数据表的字段的属性设置分别设置如下:

表3.3.2 “系统帐号”数据表字段属性设置

字段名数据类型说明

帐号字符型字段宽度10索引字段,不能为空

密码字符型字段宽度10

姓名字符型字段宽度10

创建“系统账号”数据表后向数据库中添加一条记录作为系统的默认帐号。“学生信息”数据表各字段的属性设置如表 3.3.1 所示。

图3.3.1学生E-R图

表3.3.3“学生信息”(Student)数据表字段属性设置

字段名数据类型说明

学号字符型字段宽度6,主索引字段,输入掩码为“999999”姓名字符型字段宽度10

性别字符型字段宽度2

系别字符型字段宽度4,为普通索引

班级字符型字段宽度10

地址字符型字段宽度30

表3.3.4 “图书信息”数据表字段属性设置

字段名数据类型说明

图书编号字符型字段宽度6,主索引字段,输入掩码为“AA9999”图书类别字符型字段宽度10

图书名称字符型字段宽度40

图书作者字符型字段宽度20

出版社字符型字段宽度40

图书价格货币型字段宽度8

借阅次数数值型字段宽度4,默认值0

是否借出逻辑型字段宽度1,默认值“.F.”

对“图书信息”(Book)数据表的字段属性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借阅次数”和“是否借出”字段的默认值一定要设置,因为对于新添加的图书,其一定是没有被借出的,而且其借阅次数一定是0,所以在表单中向数据表添加记录时,这

两个字段应该是不需要添加的,可以由默认值生成。

图3.3.2 图书E-R图

表3.3.5“读者借书记录”数据表字段属性设置

字段名数据类型说明

姓名字符型字段宽度8,普通索引字段,输入掩码为“999999”号码字符型字段宽度6,普通索引字段,输入掩码为“9999”图书编号字符型字段宽度6,普通索引字段,输入掩码为“AA999”图书名称字符型字段宽度20,

图3.3.3 图书馆总体E-R 图

3.5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两台服务器构成双机备份结构,保证提供实时服务。为保证较快的响应时间,选用处理速度较快的计算机系统,内存大小对数据

借阅

教师

学生

姓名 系别

编号

班级

地址 性别

姓名 系别

性别

地址

班级

编号

数量

日期

图书

编目

日期

数量

图书管理员

采购员

网站

管理员

馆长

图书类别

馆藏数量

是否借阅

图书名称

图书价格

出版社

出版日期

借阅次数

库系统的响应速度影响较大,选择内存教大的系统。网络通信速度选用100Mbit/s/1000Mbit/s。为保证系统中的信息安全,配置必要的数据备份设备(采用外部备份方式)。

四.系统评价

4.1图书管理系统系统优点

图书馆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省去很多的人为登记错误,并且能够节省广大的师生的宝贵时间。另外一方面,图书管理系统具有界面清晰,操作简单,功能少而实用,实现了图书馆理工作的自动化,减少了手工劳动量带来的数据遗漏,误报等人为因素,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系统开发设计比较通用,此系统里面的数据都是从数据库中提出(包括图书名称、借阅者名称等),不受固定数据限制,增强系统的通用性。一般的程序设计人员就可完成。因此,这是推动资料室图书管理工作自动化的好方法。

4.2图书管理系统缺点

尽管图书管理系统给广大的师生打来了不小的好处,但是在完善的系统也会有所敝处,有计算机操控的系统,一但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整个图书馆的借阅系统就会跟着瘫痪,给我们的图书借阅带来麻烦。而且,系统的维修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发明一种双向控制的图书管理系统的方法,为学习爱好者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信息处理方法。

五.总结

实习开始,当时我确实信心不足,我说在这里还能搞什么实习,开始时没有当回事,也没有放在心里说这最后都能通过。但是,我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做每件事情,首先要认真对待,就算是自己不会,也要对待好。我的心理是我出来也不搞软件,懂懂就行,可惜我错了。但最后大家的文档和那些图,我看出来了,大家都在努力去学习,我以前也学过软件工程,编代码都是一些简单的,复杂的都是按书上写的那样打上去的,我自己觉得我对软件一窍不通,没有天赋。在分组的时候我宿舍就不想分开,我们宿舍还是小有实力的,班长看最后不好分组,大家都喜欢和软件方面高手在一组,这样小组的工作效率就会很高,女生也喜欢和较有实力的男生在一组,分担任务吗,自然就到了男生头上拉。所以班长决定男女搭配,我们组3男生3个女生,我为项目经理,还蛮不错的。所有的实习安排每个组都有一份,大多数早上都是在听一些讲座,讲的是每个阶段的需要如何实现。在可行性分析阶段我们用了2天,通过多年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老师对图书馆工作流程详细讲解,我们在对原有系统的调查,很快我们完成了《可行性分析报告》的编写,可行性分析报告的目的是确定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决,这个阶段我们分析的很完美。

其次进入项目开发阶段,那天早上是项目立项,这部分主要是工作任务的分解与人员分工和干特图、进度分解和费用预算。我们用到了project制作干特图,每个组员齐动手,在计划的时间内,我们完成了《项目开发计划书》的编写。

再次是需求分析阶段,这部分分析系统必须做什么。系统里面分析了具体用例图和顺序图,脚本编写。用到的工具是亿图软件画出了类关系图,顺序图,等4大建模工具。需求分析阶段对后期的系统设计阶段打下很好的基础,经过小组的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需求分析说明书》的编写。

再次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分析怎么去做,这部分是对在需求分析阶段提取出来的类的具体化,对属性、方法和对象。我们每个人都做的很好,我们分配的任务也能及时完成,每个人努力工作,都会和成绩成正比的,你付出多少,将来回报多少。我们在这次实习中,身有体会。在将近3天的工作中,我们完成了《系统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最后是测试阶段,这部分时间就是检验我们近10天的工作的时候了,系统必须通过黑合、白合测试,才能给与用户交付。上面的4份文挡只是对系统的一个分析,看不到成果,你的分析很好,但是代码实现不行,最终还是失败的。所以我们努力实现了系统的功能,给老师演示了我们的成果,并且编写了《测试分析报告》。

通过这次实习,我首次接触了实际的生产实习现场,把书本的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有利于巩固所学理论,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一个初步的基础。我们的高辅导老师,对我们很认真,每天和我们在一起时,总是给我们指导文档,指明错误,并勉励我们继续努力工作下去,使我们在工作中受益非浅。在这里,我

也非常感谢高老师,对我们这10天来关心,越严格要求我们,说明越对我们负责。

实习全部结束,完美的完成答辩了,答辩很轻松,但是我们知道我们的实力,在软件方面还是不行的,还需要努力。虽然每个软件报告都写的很完美,实际上问题很多,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要盲目的自大,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将来的挑战。在大四一年中,还需要认真加强专业课的学习。我们是计算机专业,软件是离不开的,在以后实际工作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的路还很长,需要虚心学习,为了以后打下基础的。

C++图书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年月日 图书管理系统

一.需求分析 图书馆是目前生活中除了网络外的另一个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利用图书管理系统对图书记录进行统一管理,包括新增图书记录,更改图书记录,删除图书记录等功能,实现图书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为图书管理提供便利。同时是学习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有助于加深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实践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设计要求: 1.图书信息包括:登录号、书名、作者名、分类号、出版单位、出版时 间、价格等。试设计一图书信息管理系统,使之能提供以下功能: 2.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 3.图书信息录入功能(图书信息用文件保存)--输入 4.图书信息浏览功能--输出 5.查询和排序功能:(至少一种查询方式)--算法 6.按书名查询 7.按作者名查询 8.图书信息的删除与修改(可选项) 三.概要设计 1、类的设计 ①、Book类的设计(内部函数流程图):

②、BDatabase类的设计: ③、主函数流程图:

4多态的实现 class People { public: virtual void card(){cout<<"card people"<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 指导老师: ******* 院系:商学院 专业班级: ******** 姓名: ******** 学号: ******** 实验日期: 2011.7.11 实验地点:一机房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及意义: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学习之后的一次实践性教 学,是本课程理论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通过本课程设计,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信息、信息系 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初步掌握结构化的生命周期法、面向对象法等 系统工程方法,进一步加强熟练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技能,并能够借助于管理信息系统 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设计要求: 1.本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 2.本课程设计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上机操作及实验。 3.按照任务要求完成课程设计内容。 三.课程设计任务要求: 1.任务内容:进入山东轻工业学院主页,在“网络资源”区域进入“网络教学平台”,输入各自的用户名和密码(学生学号及密码),进入本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在充分熟悉本系统 的前提下,完成下列任务要求。 2.任务要求: ①按照课程讲解的系统分析步骤和理论对本系统进行系统分析。 ②绘制不少于 3 个的主要业务流程图。 ③描述上述主要业务流程图的逻辑处理功能。 ④分析本系统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并描述改进的逻辑处理功能,绘制业务流 程图。 四.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按照《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本课程 1 学分,采用百分制计分,其中 任务要求②占30 分,任务要求③占30 分,任务要求④占30 分,考勤及实践表现占10 分。五.本课程设计自2011 年 6 月 27 日至 2011 年 7 月 1 日。

电子系统设计 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电子系统设计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二〇年月——二〇年月

实验一、运放应用电路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运用NE555定时器或者其他电路,学会脉冲发生器的设计,认识了解各元器件的作用和用法。 (2)掌握运算放大器基本应用电路设计 二、实验要求 (1)使用555或其他电路设计一个脉冲发生器,并能满足以下要求:产生三角波V2,其峰峰值为4V,周期为0.5ms,允许T有±5%的误差。 V2/V +2 图1-1 三角波脉冲信号 (2)使用一片四运放芯片LM324设计所示电路,实现如下功能:设计加法器电路,实现V3=10V1+V2,V1是正弦波信号,峰峰值0.01v,频率10kHz。 V3 图1-2 加法电路原理

三、实验内容 1、555定时器的说明: NE555是属于555系列的计时IC的其中的一种型号,555系列IC的接脚功能及运用都是相容的,只是型号不同的因其价格不同其稳定度、省电、可产生的振荡频率也不大相同;而555是一个用途很广且相当普遍的计时IC,只需少数的电阻和电容,便可产生数位电路所需的各种不同频率的脉波讯号。 a. NE555的特点有: 1.只需简单的电阻器、电容器,即可完成特定的振荡延时作用。其延时范围极广,可由几微秒至几小时之久。 2.它的操作电源范围极大,可与TTL,CMOS等逻辑闸配合,也就是它的输出准位及输入触发准位,均能与这些逻辑系列的高、低态组合。 3.其输出端的供给电流大,可直接推动多种自动控制的负载。 4.它的计时精确度高、温度稳定度佳,且价格便宜。 b. NE555引脚位配置说明下: NE555接脚图: 图1-3 555定时器引脚图 Pin 1 (接地) -地线(或共同接地) ,通常被连接到电路共同接地。 Pin 2 (触发点) -这个脚位是触发NE555使其启动它的时间周期。触发信号上缘电压须大于2/3 VCC,下缘须低于1/3 VCC 。

图书管理系统uml实验报告.doc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大作业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计算机软件 3 学生姓名:陈俊伟 学号:2174 指导老师:苏锦钿 提交日期:

华南理工大学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大作业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_____ 图书管理系统 uml 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 陈俊伟 ________学号:_ 2174_____ 班级 : ___09 软件 3 班________ 组别 : ________ 合作者 : 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 ______ 苏锦钿 __________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及要求】 一.目的 1.掌握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各种相关概念; Rational Rose 2003 、 IBM 2. 熟练掌握 UML的基本知识和9 种常见的 UML图形 , 并能够利 用 Software Architecture、或trufun UML工具进行建模; 3.根据问题进行学习,拓广、深化; 4.独立完成一个应用程序的分析、设计和建模,为以后软件项目的开发打下实践基础。 【实验原理】 UML建模,就是用模型元素来组建整个系统的模型,模型元素包括系统中的类、类和类 之间的关联、类的实例相互配合实现系统的动态行为等。UML提供了多种图形可视化描 述模型元素,同一个模型元素可能会出现在多个图中对应多个图形元素,人们可以从多 个视图来考察模型。UML建模主要分为结构建模、动态建模和模型管理建模 3 个方面,第 1 个方面是从系统的内部结构和静态角度来描述系统的,在静态视图、用例视图、实施视 图和配置视图中适用,采用了类图、用例图、组件图和配置图等图形。例如类图用于描述系 统中各类的内部结构(类的属性和操作)及相互间的关联、聚合和依赖等关系, 包图用于描述系统的分层结构等;第 2 个方面是从系统中对象的动态行为和组成对象间的相互 作用、消息传递来描述系统的,在状态机视图、活动视图和交互视图中适用,采 用了状态机图、活动图、顺序图和合作图等图形,例如状态机图用于一个系统或对象从 产生到结束或从构造到清除所处的一系列不同的状态;第 3 个方面描述如何将模型自身组织到高层 单元,在模型管理视图中适用,采用的图形是类图。建模的工作集中在前两 方面,而且并非所有图形元素都适用或需要采用

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系统设计实验报告——远程在线考试系统

目录软件需求说明书························1 引言··························· 1.1编写目的······················· 1.2背景························· 1.3定义························· 1.4参考资料······················· 2 程序系统的结构························ 3 程序设计说明·························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的编写目的是为远程在线考试系统项目的设计提供: a.系统的结构、设计说明; b.程序设计说明; c. 程序(标识符)设计说明 1.2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很多的大学及社会上其它的培训部门都已经开设了远程教育,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异地教育。但是,远程教育软件的开发,就目前来说,还是处于起步的阶段。因此,构建一个远程在线考试系统,还是有很大的实际意义的。 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本项目组承接该系统的开发工作 a.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远程在线考试系统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福州大学软件学院 c.用户:各类大专院校学校、中小学校。 1.3定义 远程在线考试系统 远程在线考试系统是基于用Browser/Web模式下的,可以实现考试题库管理、多用户在线考试、自动阅卷功能的系统。

1.4参考资料 ?GB 8566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 856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软件设计标准 ?《ASP与SQL-Server2000》清华大学出版社?《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计划文档》 ? 2程序系统的结构 3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 计实验报告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题目:单片机电子时钟(带秒表)的设计 设计人员:张保江江润洲 学号: 班级:自动化1211 指导老师:阮海容 目录 1.题目与主要功能要求 (2) 2.整体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3) 3.各硬件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分析及原理说明 (3) 4.软件流程图和流程说明 (4) 5.总结设计及调试的体会 (10) 附录 1.图一:系统电路原理图 (11) 2.图二:系统电路 PCB (12) 3.表一:元器件清单 (13) 4.时钟程序源码 (14)

题目: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在于让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综合运用电子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性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软件编程、排错调试、焊接技术、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为今后能够独立完成某些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利用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综合应用单片机定时器、中断、数码显示、键盘输入等知识,设计一款单片机和简单外设控制的电子时钟。 主要功能要求 最基本要求 1)使用MCS-51单片机设计一个时钟。要求具有6位LED显示、3个按键输入。 2)完成硬件实物制作或使用Pruteus仿真(注意位驱动应能提供足够的电流)。 3)6位LED数码管从左到右分别显示时、分、秒(各占用2位),采用24小时标准计时制。开始计时时为000000,到235959后又变成000000。 4)使用3个键分别作为小时、分、秒的调校键。每按一次键,对应的显示值便加1。分、秒加到59后再按键即变为00;小时加到23后再按键即变为00。在调校时均不向上一单位进位 (例如分加到59后变为00,但小时不发生改变)。 5) 软件设计必须使用MCS-51片内定时器,采用定时中断结构,不得使用软件延时法,也不得使用其他时钟芯片。 6)设计八段数码管显示电路并编写驱动程序,输入并调试拆字程序和数码显示程序。7)掌握硬件和软件联合调试的方法。 8)完成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制作。 9)完成系统程序的设计。 10)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调试和制作。

软件工程报告-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 课程题目:图书管理系统设计 院系:工程技术系 专业班级:计算机应用技术1101 组长:姚勤富 完成日期: 2013-10-31 指导老师:白晓明 组员 :杨晓峰杨阳杨翼天杨志强姚勤富姚莎2013年 10 月 31 日

目录 一实验目的: (4) 二可行性分析 (4) 2.1.项目背景分析 (4) 2.2.性能分析 (4) 2.3.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 (5) 2.4.项目基本目标分析 (5) 2.5.技术条件可行性分析 (5) 2.6.经济可行性分析 (5) 2.7.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 (5) 2.8.操作方面的可行性 (5) 2.9.可行性的结论 (5) 三项目开发计划 (5) 四需求分析 (6) 4.1需求分析概述 (6) 4.2数据流程图 (7) 1)顶层数据流程图 (7) 3)图书管理数据流程图 (8) 4)借书数据流程图 (8) 5)还书数据流程图 (9) 6)查询数据流程图 (9) 4.3数据字典 (10) 五概要设计 (11) 5.1编写的目的 (11) 5.2定义文档 (12) 5.3运行环境 (12) 5.4基本设计概要和流程图 (12) 5.5系统结构和模块外部设计 (13) 5.6系统软件结构图 (14) 5.7图书管理系统H图 (14) 六详细设计 (15) 6.1界面设计简介 (15) 1)系统登陆流程 (16) 2)图书录入流程图 (17) 3)图书修改流程图 (18) 6.3核心算法 (18) 七系统测试计划 (20) 7.1测试内容 (20) 7.2测试条件 (21)

7.3主要测试说明 (22) 7.3.1)身份验证测试 (22) 7.3.2控制 (22) 7.3.3输入、输出、过程 (22) 7.3.4借书测试 (23) 7.3.5控制 (23) 7.3.6输入、输出、过程 (23) 7.3.7还书测试 (24) 7.3.8控制 (24) 7.3.9输入、输出、过程 (24) 7.3评价准则 (24) 八项目总结报告 (25) 第一章第八章由组长和组员共同讨论编写 第二章:“可行性分析”由姚勤富负责编写 第三张:“项目开发计划”由杨晓峰负责编写 第四章:“需求分析”由杨阳负责编写 第五章:“概要设计”由杨翼天负责编写 第六章:“详细设计”由杨志强负责编写 第七章:“系统测试”计划由姚莎负责编写 最后由组长姚勤富负责文件的排版。

图书馆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 实验学期2009至2010学年第2学期学生所在系部计算机系 年级专业班级网络B081 学生姓名王明仁学号200807024102 任课教师郭红 实验成绩 计算机系制

《图书馆管理系统》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基础62010年6月19日实验题目 一、实验目的 利用一种DBMS作为设计平台,理解并应用课程中关于数据库设计的相关理论,能按照数据库设计步骤完成完整的数据库设计,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和实施。同时能够正确应用各个阶段的典型工具进行表示。 二、设备与环境 (1)硬件设备:PC机一台 (2)软件环境: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2000等。 三、实验内容 完整实践应用数据库设计的工程过程: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和实施: (1)需求分析:选定一个应用(如图书管理系统),对所设计的数据库系统进行调研分析,其结果应该准确表达出选定 应用的功能需求; (2)概念分析:使用E-R图作为描述工具.必要时描述出局部和全局的E-R图; (3)逻辑设计:将上述绘制的E-R图转化为相应的关系模式,并根据范式理论进行优化分析。要求的关系模式不少于 3个,并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设计必要的视图; (4)物理设计:根据设计的结构,说明系统已经有的索引,并根据需要设计必要的索引; (5)实施:以SQL SERVER为平台创建出完整的数据库.在数据库中要表现出的知识点包括 ①登录控制(标准登录和混合登录) ②数据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实体完整性、自定义完整性(包括触发器) ③安全性设计:设置用户,并相应设计用户的权限或角色(用户设计至少3个,有不同的权限) ④使用触发器、游标或存储过程完成相关操作,至少使用1种技术。 (6)以上内容,请详细描述,并有必要抓图.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根据我设计的图书馆数据库管理系统,我作了如下分析: 图书馆提供图书借阅业务,读者借阅需先办理借书卡(用条码识别身份),并交纳一定的押金。不同的书有着不同的借阅期限,比如期刊和某些新书最多只能借阅七天,而另一些书则可以借阅半个月或最长三个月不等。逾期不还,或丢失、损坏书籍则予以罚款。在交纳罚款前,借书卡被冻结。不同类别的读者不着不同的借阅数量限制,比如有的一次可以借阅7本,有的只能借阅5本等。对逾期不还的,系统给出报警,并打印催还通知单。读者可以事先从网上查询拟借书刊是否存在,并可查询书刊存放地点。 我设计的图书管理系统,功能包括: 一.图书管理系统: 1.图书查询 2.新书登记 3.图书下架 二.读者信息管理: 1.办卡 2.信息 3.挂失 4.注销 5.冻结 三.借阅管理系统: 1.借书(还书)

现代电子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FPGA的现代电子实验设计报告 ——数字式秒表设计(VHDL)学院:物理电子学院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刘曦 实验地点:科研楼303 实验时间:

摘要: 通过使用VHDL语言开发FPGA的一般流程,重点介绍了秒表的基本原理和相应的设计方案,最终采用了一种基于FPGA 的数字频率的实现方法。该设计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在软件开发平台ISE上完成。该设计的秒表能准确地完成启动,停止,分段,复位功能。使用ModelSim 仿真软件对VHDL 程序做了仿真,并完成了综合布局布线,最终下载到EEC-FPGA实验板上取得良好测试效果。 关键词:FPGA,VHDL,ISE,ModelSim

目录 绪论 (4) 第一章实验任务 (5) 第二章系统需求和解决方案计划 (5) 第三章设计思路 (6) 第四章系统组成和解决方案 (6) 第五章各分模块原理 (8) 第六章仿真结果与分析 (11) 第七章分配引脚和下载实现 (13) 第八章实验结论 (14)

绪论: 1.1课程介绍: 《现代电子技术综合实验》课程通过引入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逻辑设计的综合应用、基于MCU/FPGA/EDA技术的系统设计等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对学生进行电子系统综合设计与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通过《现代电子技术综合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系统设计原理、主要性能参数的选择原则、单元电路和系统电路设计方法及仿真技术、测试方案拟定及调测技术有所了解;使学生初步掌握电子技术中应用开发的一般流程,初步建立起有关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基本设计方法,为将来从事电子技术应用和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本文介绍了基于FPGA的数字式秒表的设计方法,设计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 ,在软件开发平台ISE上完成,可以在较高速时钟频率(48MHz)下正常工作。该数字频率计采用测频的方法,能准确的测量频率在10Hz到100MHz之间的信号。使用ModelSim仿真软件对VHDL程序做了仿真,并完成了综合布局布线,最终下载到芯片Spartan3A上取得良好测试效果。 1.2VHDL语言简介:

C--大作业图书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附件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大作业 题学专班姓目 院 业 级 名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文法学院 教育学 教育学1201 杨欣 指导教师鄢红国 2013 年12 月20 日学号:0121213640126

目录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十设计目的 (1) 大作业的内容 (2) 大作业的要求与数据 (3) 大作业应完成的工作 (4) 总体设计(包含几大功能模块) (5) 详细设计(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算法——流程图) (6) 调试分析(包含各模块的测试用例,及测试结果) (7) 总结 (8) 参考资料 (9)

一二 大作业的目的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大作业不仅可以全方位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能力,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巩固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培养自己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掌握运用C++语言独立地编写、调试应用程序和进行其它相关设计的技能。 大作业的内容 对图书信息(包括编号、书名、总入库数量、当前库存量、已借出本数等) 进行管理,包括图书信息的输入、输出、查询、删除、排序、统计、退出.将图书的信息进行记录,信息内容包含:(1)图书的编号(2)图书的书名(3)图书的库存量。假设,现收集到了一个图书馆的所有图书信息,要求用C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可进行录入、查询、修改和浏览等功能。学习相关开发工具和应用软件,熟悉系统建设过程。 三大作业的要求与数据 1、用C语言实现系统; 2、对图书信息(包括编号、书名、总入库数量、当前库存量、已借出本数)进行管理,包括图书信息的输入、输出、查询、删除、排序、统计、退出. 3、图书信息包括:其内容较多,为了简化讨论,要求设计的管理系统能够 完成以下功能: (1)每一条记录包括一本图书的编号、书名、库存量 (2)图书信息录入功能:(图书信息用文件保存,可以一次完成若干条记录 的输入。) (3)图书信息显示浏览功能:完成全部图书记录的显示。 (4)查询功能:完成按书名查找图书记录,并显示。 (5)图书信息的删除:按编号进行图书某图书的库存量. (6)借书登记系统:可以输入读者编号和所借书号来借书。 (7)还书管理系统:可以输入读者编号和所借书号来还书。 (8)、应提供一个界面来调用各个功能,调用界面和各个功能的操作界面应 尽可能清晰美观!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课程设计 题目: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学部信息学部 学科门类电气信息 专业计算机 学号2011482370 姓名耿雪涛 指导教师朱亮 2013 年6月19日

主要内容 一、设计目的 通过模拟操作系统的实现,加深对操作系统工作原理理解,进一步了解操作系统的实现方法,并可练习合作完成系统的团队精神和提高程序设计能力。 二、设计思想 实现一个模拟操作系统,使用VB、VC、CB等windows环境下的程序设计语言,以借助这些语言环境来模拟硬件的一些并行工作。模拟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方法的单用户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包括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四部分。 设计模板如下图: 注:本人主要涉及设备管理模块

三、设计要求 设备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分配和回收。 ⑴模拟系统中有A、B、C三种独占型设备,A设备1个,B设备2个,C设备2个。 ⑵采用死锁的预防方法来处理申请独占设备可能造成的死锁。 ⑶屏幕显示 注:屏幕显示要求包括:每个设备是否被使用,哪个进程在使用该设备,哪些进程在等待使用该设备。 设备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一、设备管理的任务 I/O设备是按照用户的请求,控制设备的各种操作,用于完成I/O 设备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包括设备的分配与回收,设备的驱动管理等),最终完成用户的I/O请求,并且I/O设备为用户提供了使用外部设备的接口,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设备管理函数的详细描述 1、检查设备是否可用(主要代码) public bool JudgeDevice(DeviceType type) { bool str = false; switch (type) { case DeviceType.a: {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所选课题:±15V直流双路可调电源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6年06月

摘要本次设计本来是要做±15V直流双路可调电源的,但由于买不到规格为±18V的变压器,只有±15V大小的变压器,所以最后输出结果会较原本预期要小。本设计主要采用三端稳压电路设计直流稳压电源来达到双路可调的要求。最后实物模型的输出电压在±13左右波动。 1、任务需求 ⑴有+15V和-15V两路输出,误差不超过上下1.5V。(但在本次设计中,没有所需变压器,所以只能到±12.5V) ⑵在保证正常稳压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功效。 ⑶做出实物并且可调满足需求 2、提出方案 直流可变稳压电源一般由整流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器和稳压环节组成如下图a所示。 ⑴单相桥式整流 作用之后的输出波形图如下:

⑵电容滤波 作用之后的输出波形图如下: ⑶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是指输出电压可以连续调节的稳压器,有输出正电压的LM317三端稳压器;有输出负电压的LM337三端稳压器。在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中,稳压器的三个端是指输入端、输出端和调节端。 LM317的引脚图如下图所示:(LM337的2和3引脚作用与317相反)

3、详细电路图: 因为大容量电解电容C1,C2有一定的绕制电感分布电感,易引起自激振荡,形成高频干扰,所以稳压器的输入、输出端常并入瓷介质小容量电容C5,C6,C7,C8用来抵消电感效应,抑制高频干扰。 参数计算: 滤波电容计算: 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电压为15V ,当输出电流为0.5A 时,我们可以求得电路的负载为I =U /R=34Ω时,我们可以根据滤波电容的计算公式: C=т/R,来求滤波电容的取值范围,其中在电路频率为50HZ 的情况下,T 为20ms 则电容的取值范围大于600uF ,保险起见我们可以取标准值为2200uF 额定电压为50V 的点解电容。另外,由于实际电阻或电路

软件工程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软件工程大作业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引言 编写目的 项目背景 项目定义 参考资料 2.项目概述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系统功能 主要性能 项目的输入和输出 安全与保密要求 条件、假定和限制 可行性研究方法 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技术可行性 系统经济可行性 系统运行可行性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图书馆机构设置

主要职责 业务流程调查 数据流程调查 计算机应用情况 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 4.所建议技术可行性分析 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系统功能结构图和数据流程图 系统功能结构图 数据流程图 与现有系统比较的优越性 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 对设备的影响 对现有软件的影响 对用户的影响 对运行环境的影响 对经费支出的影响 技术可行性评价 5.所建议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 成本 基建投资 其他一次性支出 经常性支出

效益 一次性收益 经常性收益 不可定量收益 收益/投资比 投资回收周期 6.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 法律因素 用户使用可行性 7.结论意见 1.引言 1.1编写目的 图书馆是对信息的物质载体进行收集、加工、存储、控制、转化和传递、提供给一定社会读者使用的信息系统。简言之,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存储与传递中心。图书馆提供图书、期刊、报纸、科技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标准文献、产品资料、政府出版物等多种形式的文献。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在校学生和教师学习研究的重要场所,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提供的是一种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服务。 由于当前部分高校图书馆仍然主要采用人工管理方式,不仅耗时费力且难以管理,起辅助作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存在诸多弊端,并不能在管理上起主导作用,因此开发新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图书管理者对用户的管理以及对图书的借阅、归还等提供便捷的管理方式,同时也能方便广大用户通过操作电脑来对馆内图书进行查询、借阅、归还、续借等。编写本报告的目的是从现在应用的技术方面、用户的操作方式方面以及经济性等方面分析开发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为决策者是否开发该系统提供依据和建议。 1.2项目背景 开发软件名称: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项目开发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小组:

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汇编)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 2010 – 2011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日期:2010年11月17日

目录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3) 二、课程设计名称及设计要求 (3) 三、总体设计思想 (3) 四、系统框图及简要说明 (4) 五、单元电路设计(原理、芯片、参数计算等) (4) 六、总体电路 (5) 七、仿真结果 (8) 八、实测结果分析 (9) 九、心得体会 (9) 附录I:元器件清单 (11) 附录II:multisim仿真图 (11) 附录III:参考文献 (11)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作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内容,基本掌握电子系统设计和调试的方法,增加集成电路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在学完专业基础课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后,应进行课程设计,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会设计小型电子系统的方法,独立完成系统设计及调试,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论指导下有所创新,为专业课的学习和日后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要求 1.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设计,掌握数字系统设计方法;完成系统的组装及调试工作;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工程质量意识,按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教师应事先准备好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答疑,帮助学生解决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2.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查阅手册和有关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际电路方案的分析比较、设计计算、元件选取、安装调试等环节,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3)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会简单的实验调试,提高动手能力。 (4)综合应用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去独立完成一个设计任务。 (5)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设计名称及设计要求 (一)课程设计名称 设计题目: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二)课程设计要求 1、设计任务 要求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测量温度的测量控制系统,测量温度范围:室温0~50℃,测量精度±1℃。 2、技术指标及要求: (1)当温度在室温0℃~50℃之间变化时,系统输出端1相应在0~5V之间变化。 (2)当输出端1电压大于3V时,输出端2为低电平;当输出端1小于2V时,输出端2为高电平。 输出端1电压小于3V并大于2V时,输出端2保持不变。 三、总体设计思想 使用温度传感器完成系统设计中将实现温度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这一要求,该器件具有良好的线性和互换性,测量精度高,并具有消除电源波动的特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它的这些特性,实现从温度到电流的转化;但是,又考虑到温度传感器应用在电路中后,相当于电流源的作用,产生的是电流信号,所以,应用一个接地电阻使电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转化为电压信号。接下来应该是对产生电压信号的传输与调整,这里要用到电压跟随器、加减运算电路,这些电路的实现都离不开集成运放对信号进行运算以及电位器对电压调节,所以选用了集成运放LM324和电位器;最后为实现技术指标(当输出端1电压大于3V时,输出端2为低电平;当输出端1小于2V时,输出端2为高电平。输出端1电压小于3V并大于2V时,输出端2保持不变。)中的要求,选用了555定时器LM555CM。 通过以上分析,电路的总体设计思想就明确了,即我们使用温度传感器AD590将温度转化成电压信号,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集成运放电路,使表示温度的电压放大,从而线性地落在0~5V这个区间里。最后通过一个555设计的电路实现当输出电压在2与3V这两点上实现输出高低电平的变化。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报告

JIANGSU UNIVERSITY 项目实践 II 图书管理系统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学院名称: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 专业班级:嵌软1201 学号:3120609022 学生姓名:史禹 指导教师:宋和平 2014年6 月 [正文]

一、课程设计概述 目的: 通过本项目实践的准备与总结,复习、领会、巩固和运用软件工程课堂上所学的软件开发方法和知识,为学生综合应用本专业所学习的多门课程知识创造实践机会,使每个学生了解软件工具与环境对于项目开发的重要性,并且重点深入掌握好一、两种较新或较流行的软件工具或计算机应用技术,提高学生今后参与开发稍大规模实际软件项目和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和自信心。 任务: 假设图书馆委托大学生为他创建一个图书管理系统,以便能够科学管理、提高效益。开发环境:vs2010 sqlserver2008 二、项目的需求分析 (1)所有人员需要登陆才能操作系统,可以修改密码。 (2)图书管理员可以添加图书(包括书号、书名、出版社、作者、图书简介、价格、封面图片等信息)、删除图书,假设每种图书只有一本。图书管理员可以 添加借阅者(包括借书证号、姓名、类别(教师或学生)、学院、性别、照片 等信息)、删除借阅者。 (3)借阅者可以根据书名或者作者模糊查询图书(模糊查询是指在查询语句中使用like关键字),可以查看自己所借图书信息。 (4)借阅者可以借阅图书,此时需要记录借书日期和应还日期信息(设置借阅日期为30天)。借阅者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最多可以借阅10本图书,学生最 多可以借阅5本图书。借阅者如果有超期图书则不能再借。 (5)借阅者还书时,检查是否超期,如果超期,按照0.1元/天计算罚款金额,缴纳罚款后还书。如果图书丢失,按照图书价格的两倍赔偿。 (6)实现系统时请考虑数据的参照完整性,例如借阅图书时应该是存在的图书,删除图书时同时删除该图书的借阅信息。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完整版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实 验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系部名称:国际学院 专业名称:会计 班级:0911 姓名: 第一章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规划 图书馆管理项目开发背景及开发目的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主要是由于书籍管理、借阅管理、图书管理查询。该工作主要由学校图书管理人员来完成。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壮大,图书馆的容量也不断增加,有关图书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的增加。面对庞大的信息量,传统的人工式的管理导致工作繁重,人力物力过多的浪费,图书馆的管理成本高,然而工作效率却不高,工作质量也难以得到可靠的保证,从而影响了整个图书馆的运作及管理。 时代的进步,计算机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原先主要由手工操作的图书管理,正在慢慢的由计算机代替,并且日益完善。图书管理系统就是为了解决和减轻繁琐的手工管理,使图书馆可以上升到一个完善的电子化,信息化管理。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是同计算机进行生产和管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计算机可以为我们选择最优的方案来达到我们的要求。在图书馆这一环境中,使用计算机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操作难度,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实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创建新型现代化学校图书馆”的目标 图书馆管理可行性分析 图书馆是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使书籍管理、借阅管理、图书管理查询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方便图书管理人员进行统一高效率的管理。对于系统的结构特性设计,应遵循提高系统实用性和操作简便灵活性的设计的原则。在业务流程上遵循了手工管理时的操作流程,使学生很快掌握操作程序等。 经济性可行性研究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5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学号: 班序号:

一. 实验名称: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二.实验摘要: 在处理输入的模拟信号时,经常会遇到通信信道或传感器衰减强度大幅变化的情况; 另外,在其他应用中,也经常有多个信号频谱结构和动态围大体相似,而最大波幅却相差甚多的现象。很多时候系统会遇到不可预知的信号,导致因为非重复性事件而丢失数据。此时,可以使用带AGC(自动增益控制)的自适应前置放大器,使增益能随信号强弱而自动调整,以保持输出相对稳定。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功能是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较大时,能使输出信号幅度稳定不变或限制在一个很小围变化的特殊功能电路,简称为AGC 电路。本实验采用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简单有效地实现AGC功能。 关键词:自动增益控制,直流耦合互补级,可变衰减,反馈电路。 三.设计任务要求 1. 基本要求: 1)设计实现一个AGC电路,设计指标以及给定条件为: 输入信号0.5?50mVrm§ 输出信号:0.5?1.5Vrms; 信号带宽:100?5KHz; 2)设计该电路的电源电路(不要际搭建),用PROTE软件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SCH及印制电路板图(PCB 2. 提高要求: 1)设计一种采用其他方式的AGC电路; 2)采用麦克风作为输入,8 Q喇叭作为输出的完整音频系统。 3. 探究要求: 1)如何设计具有更宽输入电压围的AGC电路; 2)测试AGC电路中的总谐波失真(THD及如何有效的降低THD 四.设计思路和总体结构框图 AGC电路的实现有反馈控制、前馈控制和混合控制等三种,典型的反馈控制AGC由可变增益放大器(VGA以及检波整流控制组成(如图1),该实验电路中使用了一个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从而相对简单而有效实现预通道AGC的功能。如图2,可变分压器由一个固定电阻R和一个可变电阻构成,控制信号的交流振幅。可变电阻采用基极-集电极短路方式的双极性晶体管微分电阻实现为改变Q1电阻,可从一个由电压源V REG和大阻值电阻F2组成的直流源直接向短路晶体管注入电流。为防止Rb影响电路的交流电压传输特性。R2的阻值必须远大于R1。

图书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上海电力学院 信息网络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图书馆借阅系统 姓名:白志强 学号:20111946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电子信息工程2011级

2014 年12月 5 日

●摘要 在大学生活中,图书馆是我们常去的一个地方,因而图书馆的管理无疑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现在很多学校图书馆的借阅工作部分还是手工管理,工作效率很低并且不能及时了解图书的种类和学生们比较需求的图书等,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学生的借阅要求。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有着存储量大,速度快等许多优点,提供给我们的处理信息及时快捷,因此利用计算机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使学生们的借阅过程形成一整套动态的管理,能够极大提高图书馆理的效率,这也是学校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是一种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采用数据库系统和VB平台,以https://www.360docs.net/doc/f114997419.html, 为编程语言开发一个适合学校图书管理所需要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数据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实验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综合应用https://www.360docs.net/doc/f114997419.html,软件以及SQL数据库设计实现图书借阅系统。 ●设计环境 软件:VS2008,SQL Server2008 ●设计内容 基本要求:通过编程软件使系统可以进行管理员模块和用户使用模块。 管理员模块:添加图书,查询图书,查询用户,添加用户。 使用者模块:借阅图书,归还图书。 ●设计流程图 图书管理系统 用户界面管理者界面

设计步骤 建立数据库,新建表如图所示 打开表如图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 姓名:陈宇翔 系:软件工程系 专业:软件工程 年级:2007 学号:070481024 指导教师:王李进 职称:讲师 2009年12月16日

实验项目列表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专业:软件工程系年级:2007 姓名:陈宇翔 学号:070481024 课程名称: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实验时间:2009-10-28 实验室田实验室312、313计算机号024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1:ACME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软件体系结构描述的概念 2)掌握应用ACMESTUDIO工具描述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学时 2学时。 三、实验方法 由老师提供软件体系结构图形样板供学生参考,学生在样板的指导下修改图形,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软件体系结构描述。 四、实验环境 计算机及ACMESTUDIO。 五、实验内容 利用ACME语言定义软件体系结构风格,修改ACME代码,并进行风格测试。 六、实验操作步骤 一、导入Zip文档 建立的一个Acme Project,并且命名为AcmeLab2。如下图:

接着导入ZIP文档,导入完ZIP文档后显示的如下图: 二、修改风格 在AcmeLab2项目中,打开families下的TieredFam.acme.如下图: 修改组件外观 1. 在组件类型中,双击DataNodeT; 在其右边的编辑器中,将产生预览;选择Modify 按钮,将打开外观编辑器对话框。 2. 首先改变图形:找到Basic shape section,在Stock image dropdown menu中选 择Repository类型. 3. 在Color/Line Properties section修改填充颜色为深蓝色。 4. 在颜色对话框中选择深蓝色,并单击 [OK]. 5. 修改图形的边框颜色为绿色 7. 单击Label tab,在Font Settings section, 设置字体颜色为白色,单击[OK] 产生的图形如下图: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江苏科技大学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网上书城系统的开发 学生姓名张颖 学号0840412117 班级08404121 指导老师 成绩 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 2012年1月8日

目录 一.系统规划 (2) 1.1明确用户需求 (3) 1.2初步调查 (3) 1.3确定电子商务模式和模型 (4) 1.4可行性分析和可行性分析报告 (4) 二.系统分析 (5) 2.1系统调查 (5) 2.2需求规格说明书 (5) 2.2.1 引言 (5) 2.2.2项目概述 (6) 2.2.3需求规定 (6) 2.2.4环境要求 (10) 2.3组织结构分析 (10) 2.4业务流程分析 (11) 2.5数据流程分析 (13) 三.系统设计 (14) 3.1系统总体结构 (14) 3.2网络基本结构 (15) 3.3系统平台选择 (16) 3.4应用系统方案 (16) 3.4.1各功能模块简要描述 (16) 3.4.4数据库设计 (18) 3.4.5用户界面设计 (23) 3.5实施方案 (24) 3.5.1客户端要求 (24) 3.5.2服务器端要求 (24) 3.5.3系统测试 (24) 四.支付系统设计 (28) 4.1支付协议选择 (28) 4.2支付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29) 4.3支付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29) 4.4支付系统总体设计 (30) 4.5支付系统功能 (32) 4.6交易流程设计 (33) 4.7支付系统安全设计 (34) 五.心得体会 (34) 一.系统规划

1.1明确用户需求 随着当今社会新系统大度的提高,网络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而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用户应经接受了电子商务,网购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书籍交易网站就是Internet和电子商务发展的产物,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迅猛,如同一些书店纷纷在各地开设分店以拉近书店与顾客间距离一样。随着科学技术得分速发展,Internet这个昔日只被少数科学家接触和使用的科研工具已经成了普通百姓都可以触及的大众型媒体传播手段。随着现金全民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知识更新的越来越快。人们随时都会有被淘汰的危机,为了不让社会淘汰,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多读书不断的学习,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信息的时代,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人们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时间到书店去,也不知道哪家书店有自己需要的书籍,同时那些传统书店的经营者又没什么好的方法让人们知道我这就有顾客需要的书籍,这种买卖双方之间信息交流上的阻碍成为“网上书城”网站发展的原动力。 网上书城网站的建立可以跟好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向广大用户推出的是一种全新的网上信息服务,旨在书店与消费者之间架起了一座高速、便捷的网上信息桥梁。 1.2初步调查 截止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的数量达到4.21亿人,互联网电子商务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分别达到33.8%、30.5%和29.1%。而在众多的电子商务行为中,因网上购书具有较高的可信性和打折优惠,网上购书的比例逐年提高。当当网、卓越亚马逊两间网上书城更是在同类B2C网站中占据头两位。很多人看到了书这种网上销售的诸多好处:方便购买、金额小、风险小、用户容易决定;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很少出现质量问题和退货现象等,无论是当当、卓越还是99读书人,网上书店的强大搜索功能帮助顾客查找图书和选择图书,与传统书店中令人无所适从的货架分类不同,网上书店通过强大的搜索引擎为用户挑书提供了最大的便利。早在2005年底,著名调查公司AC尼尔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