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封驳

明代封驳
明代封驳

明朝的封驳制及其现代价值[转贴]221.218.118.* 1楼

明朝的封驳制及其现代价值

甘正气

封驳,是指有关人员封还皇帝失宜的诏命及驳正臣下有违误的奏章。这种做法自西汉就已产生,至隋朝趋于成熟,到了唐朝已经基本定型,以后各朝有一些小的完善。笔者在此仅谈一谈明朝的封驳制及其对当代的借鉴意义。

在明朝有权实施封驳的是六科。六科是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的简称,六科设官有都给事中、左右给事中和给事中等。除了科印一般由都给事中掌管外(所以都给事中又称掌科),都给事中与左右给事中以及给事中的关系,既非长贰,也非堂属,遇事都可以单独上疏,后者无须请示都给事中,他们之间也可以互相纠劾。六科为独立机构,直属天子。

六科所享有的封驳权,包括对皇帝制敕的封驳以及对六部的封驳两方面,具体来说是指,以皇帝名义发出的制敕,给事中要对其进行核查,审查有无不妥之处,如发现不当时,可以封还并奏报;无误则抄发到六部执行,即“诏旨必由六科,诸司始得奉行,若有未当,许封还执奏”。凡六部奏请施行之事,均经给事中审查,认为不当,即可驳回。有时,问题尚未达到驳回的程度,六科给事中便用“科参”的形式,让旨章通过,但六部等政府部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科参”,并按“科参”指示执行。

对六科封驳权的行使有两项限制,一为时间上的限制,万历年间规定,对过往章旨均须在五天内作出批决,崇祯帝时期又改为十天。二为内容的限制,对于文字的错误,不得封驳。

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里,皇帝的谕旨、诏令就是法律,封驳是在皇帝诏敕下行和百官章奏上行未发布以前进行驳正和封还,因此,六科给事中行使封驳权从监察学上可以定性为一种对立法和决策的监督,是一种事先预防性的监督。对比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制度,可以发现明朝的封驳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国现行的立法监督(广义上的)主要是一种事后监督。如全国人大改变或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等。这种事后监督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有关立法一旦生效就会有新的法律关系产生,事后监督导致的结果——有关法律被废止或修改,新的法律关系如何处理就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并且重新立法的成本是巨大的。从这种意义上说,实行类似封驳制的事前监督是可取的。

六部奏请施行之事,均需经六科给事中审查,认为不当,即可驳回。有时,问题尚未达到驳回的程度,六科给事中便用“科参”的形式,让旨章通过,但六部等政府部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科参”,并按“科参”指示执行。这可以视为对行政权的一种控制。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规定对于抽象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法院不予受理,这就使受抽象行政行为侵害的公民失去了诉讼这一极为有力的事后救济机制,因此对抽象行政行为的事前监督就显得更加重要。六科行使封驳权对于防止行政权的滥用起到了很大作用,笔者认为在作出抽象行政行为时可以借鉴“封驳”的这种做法,以使抽象行政行为的作出更为慎重,也可以将造成

不可挽回的损失的可能性减到最小。立法以及抽象行政行为都是针对不特定的对象做出的,如果有不当之处其负面影响将是深远的,所以由有关机关对这些行为在其发生效力之前进行审查是非常必要的。

唐代

谏官机构是唐代监察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唐的中书、门下两省都有进谏的官员,但门下省的职责就是审查政令,如果认为不当,有权退回或加以纠正(即古书所说的“封驳”。门下省的官员还可以在敕书后面用黄纸加上批语,叫作“批敕”),所以门下省被认为是正宗的中央言谏机关。主要的谏官有给事中和谏议大夫。大诗人白居易在谈论给事中时,说过这么一段话:“诏令有不对的地方,可以退还;司法判案不公,可以纠正;遇到申冤无门的人,可与御史共同受理;用人部门选人不当,可以和侍中一起将其辞退。”按照他的说法,给事中手中握有封驳权、部分司法权、监察权以及人事审查权。当然,给事中的主要工作还是发表意见。

最佳答案内阁和六科的封驳权:内阁除有票拟权,还有封驳权,即如认为皇帝诏书因不合时宜而不便下达时,可将诏书封还加以驳正。六科也有封驳权,内廷拟旨交六科,六科认为不合理者,六科给事中可加以驳正缴回,称为科参。

皇帝在票拟批红决策系统中的作用:内阁票拟后由皇帝作出最高裁决,即用红笔在奏折上批答,称为批红,对票拟不同意时,皇帝可加以改动或发还内阁令其重拟,称为改票。后来,宦官弄权,司礼监秉笔太监取代皇帝批红,成为皇帝处理机务的最贴近的助手

明朝内阁有权封驳皇帝圣旨,唯独明朝有!日月汉魂

Yitsing

22位粉丝

1楼

在明朝有权实施封驳的是六科。六科是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的简称,六科设官有都给事中、左右给事中和给事中等。除了科印一般由都给事中掌管外(所以都给事中又称掌科),都给事中与左右给事中以及给事中的关系,既非长贰,也非堂属,遇事都可以单独上疏,后者无须请示都给事中,他们之间也可以互相纠劾。六科为独立机构,直属天子。

六科所享有的封驳权,包括对皇帝制敕的封驳以及对六部的封驳两方面,具体来说是指,以皇帝名义发出的制敕,给事中要对其进行核查,审查有无不妥之处,如发现不当时,可以封还并奏报;无误则抄发到六部执行,即“诏旨必由六科,诸司始得奉行,若有未当,许封还执奏”。凡六部奏请施行之事,均经给事中审查,认为不当,即可驳回。有时,问题尚未达到驳回的程度,六科给事中便用“科参”的形式,让旨章通过,但六部等政府部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科参”,并按“科参”指示执行。

对六科封驳权的行使有两项限制,一为时间上的限制,万历年间规定,对过往章旨均须在五天内作出批决,崇祯帝时期又改为十天。二为内容的限制,对于文字的错误,不得封驳。

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里,皇帝的谕旨、诏令就是法律,封驳是在皇帝诏敕下行和百官章奏上行未发布以前进行驳正和封还,因此,六科给事中行使封驳权从监察学上可以定性为一种对立法和决策的监督,是一种事先预防性的监督。对比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制度,可以发现明朝的封驳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明朝的原因之一,知道本吧很多人对明朝没有好感,或者是对明朝了解不多。我想说,明朝的专制仅在朱元璋和成祖时期,成祖之后明朝的内阁非常民主!

明代内阁专用讨论帖之浅析明代内阁制度

管理提醒: 本帖被读史之人执行提前操作(2010-09-06)

内阁是明代朱元璋废相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机构,关于其职能,定位和实际权力向来是明史爱好者所关注的,然则内阁发展过程复杂多变,致使今人对内阁看法往往容易因为某一特例而出现认识偏差,有鉴于此,在下查阅了诸位先人的研究和明史相关史料后写下此文,一则可以让有兴趣的朋友稍微系统的了解明代内阁,二则希图抛砖引玉,期待明史方家指正,三则让本帖作为明代内阁专用讨论帖,在一个专帖中讨论,纠正,提高。

内阁在政府机构中的法定地位

《明史.职官志二》“内阁固翰林职也”“嘉隆以前,文移关白,犹称翰林院;以后,则竟称内阁”,另外,万历《大明会典》中关于内阁的职权部分也同样附录在翰林院条目中,终明之世皆是如此。这说明了在明代的机构制度上,内阁只是翰林院的下属机构,不是行政机构。

古代官署皆有印信,作为自己权力象征。内阁专用印信是“文渊阁银印”。《大明会典.翰林院》中记载“(银印)自宣德中特赐,凡机密文字钤封进呈,至御前开拆。其余公务行移各衙门,皆用翰林院印,而各衙门奏章文移,亦止曰行翰林院。”此处说明了内阁所有的银印,只能用于上呈皇帝的密奏,不得对外使用,也不能用于六部公文。

万历时“掌院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王图出城候旨(欲辞职),封印送阁,诸事悉停。一应官吏俸银等项,俱不得支。大学士叶向高酌处以为请,故有是命”(叶向高请示皇帝批准其暂借翰林院印批复)。此事也印证了内阁对六部是没有印信的,内阁行文六部衙门,必须借用翰林院印信,也就是说,在制度上,内阁无权管辖六部。而管辖六部的权力正是宰相所必不可缺的重要权力!

小结:内阁在明代制度上只是翰林院下属部门,此制度的设定是因为明初设内阁时对其职能要求就是“备顾问也”。虽然内阁权力在后来的发展中实际上已经超出这个范围,但是明代皇帝出于祖制,维护皇权,防备权臣等等原因,终明之世,始终不曾提高内阁在制度上的法律地位,也正因如此,内阁始终无法在制度上变成宰相。

PS:明明内阁的权力在明中后期已经超越制度安排,在这里为何要谈及内阁的制度定位,这是因为明代对制度特别尊崇,也可理解为尊重祖制,内阁在张居正时期权力之大,已然接近宰相,但是依然需要翰林院印来行文六部,同样的,权势滔天的皇帝,面对祖制上赋予的内阁权力,也极少肆意践踏,并非二者权力有限,而是制度制约,使其不得肆意妄为。后面

在谈及内阁与皇帝的冲突我会再讲。

内阁成员出身,任期与任命

阁臣出身

这里谈的阁臣出身,不涉及其出生地,而是其学历出身。那么明代入阁条件是什么呢?《明史.科举》中记载“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也就是说,只有进士出身,进入翰林院,否则是不能入阁的。这个制度在明代可以说是几乎得到完全的执行,从永乐到明亡,164个阁臣中只有7个不是进士出身,而且这7人还都是在内阁设立不久时,尚未定下非进士不入内阁之例时入阁的。

原本内阁是作为皇帝顾问设立的,阁臣选拔追求学历本无不妥,然而内阁是向着宰相制度发展,而内阁制度又始终限定了非进士不得入阁。细说这164个阁臣,除了崇祯朝为改革阁臣无实际经验而大量启用有地方官经历的进士11人外,此前的明朝阁臣中只有18人在入阁前担任地方官,而且这18个人中就有3个是上述提到的非进士出身而入阁的人(胡俨,张瑛,陈山)。由此可见,明代内阁长期都是由一些无实际执政经验的进士文人在担任阁臣。这种做法,弊端甚多,尤其是在明中后期内阁权力增大,对朝廷决策有重要影响力时依然坚持进士出身这种制度,自古“汉相俱由郡守,宋相须历州郡,盖取其知阖闾之疾苦,与人情之练达也”,书生出身之阁臣,对国事多有不通,更别说在国家危急时力挽狂澜。

PS:明之内阁始终不是宰相,本来就不应该拿他与宰相相比,然而内阁又多少用于宰相的一些权力,故而还是将二者做了些许比较。另外,我不否认明代书生出身的阁臣也有栋梁之才,但是呢,更应该看到那164个阁臣中能拿得出手的栋梁才几个。

阁臣任期

明代阁臣任期是没有制度安排的,即只要你肯卖力(讨好皇帝或干好活,活的够久)你就能担任多久。虽说如此,但是实际上阁臣大多数任期不长,任期低于5年的阁臣有107位,占阁臣总数的67%,此中原因很多,大致有几种;第一,与皇帝冲突,被迫引退;第二,阁臣之间为争夺权力互相倾轧;第三,阁臣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悉国务,自行退出;第四,外力原因,比如阁臣自然死亡。上述这几种原因,不只发生在任期短的阁臣身上,在其他阁臣也有类似情况。纵观明代阁臣,被罢免,勒令闲住,外放,下狱,论死,充军者凡48人,退休阁臣中亦有相当部分是因为看不惯皇帝恣意妄为,而又无力改变,被迫致士以示抗议。由此可见,在明代担任阁臣安全系数不高,也可看出皇权对内阁的压制,当然,这只是表现,原因在于下部分要谈及的阁臣任命。

阁臣任命

明代阁臣任命有两个途径:特简和廷推。

特简又分两种,一是阁臣密荐(阁臣密荐之权是皇帝特许,阁臣密荐时大多会先摸清皇帝心思再行动),然后由皇帝决定是否任用;二是皇帝发现可用之才,任命其入阁。例如英宗时召见岳正,询问其年龄,省籍,进士与否后就任命其入阁。

廷推

廷推又称会推,是由吏部,九卿,六科等一起参加的会推大典,然后推举出几个阁臣人选,再送经皇帝定夺,如果皇帝对所推荐人选不满意,可以下令再推。这个在神宗朝表现得最为明显,万历22年,吏部会推7人皆被神宗驳回再推。万历27年,吏部会推人选送达神宗处后得不到批复,一直到万历29年,神宗另行任命沈鲤,朱赓二人入阁。此二例皆可说明即使

荒淫如神宗者,对阁臣的任命权依然紧紧掌控。类似的例子还有世宗朝,嘉靖28年,吏部廷推人选送达皇帝处,世宗命严嵩检用,严嵩以“古者论相之命自天子出,今制,每以付之廷推,而简用悉由辰断,非臣所敢拟议”为由推辞不敢接受。

内阁的法定职权

关于内阁的法定职权,《明史.职官二》中记载“...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审署申覆而修画,平允乃行之”而严格意义上的内阁即入值文渊阁,其职权则为“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由此可见,内阁最重要权力实际就是票拟,献替可否(通过密折,面陈等方式向皇帝提供建议,此职能本文将不涉及)和草拟诏书以下之诸司。

票拟

有不少人以内阁拥有票拟权,所以认为内阁可以限制皇权,其实不然。依明制,所有奏章必须先经过皇帝阅览之后再下发文渊阁,随后由阁臣拟定皇帝的批答,再用小票墨书贴在奏折上,进呈皇帝,如果皇帝对内阁拟定的批答不满意,则会要求发回要求再拟,直到满意为止。这就是票拟。其实票拟过程皇帝对内阁最大的限制就在于奏章须先由皇帝阅览,因此内阁在拟定批答时会先探清皇帝心思再行拟定或者由司礼监传达皇帝意思后再有阁臣票拟,因此阁臣拟定的批答是不可能违背皇帝意愿的。另一种情形就是不少人常说的皇帝疏于政务,所以奏章由票拟批答决定,实际不是如此,因为皇帝固然会玩乐,但是皇帝那里是设有御案存放奏章,因此皇帝不处理政务,奏章就堆积在皇帝那里,又或者皇帝本身对票拟不满,但是明白发回重拟还是一个样,就会采取留中不发,这种做法在孝宗时已经很常见,到嘉靖,隆庆时更是泛滥。这种情况下内阁连奏章都碰不到,又何谈票拟批答呢?其三,皇帝对票拟不合意,然而也不愿意发回内阁重新拟票的话,可以自己改易,例如正德时李东阳埋怨皇帝“往往旨从中出,略不预闻;有所议拟,径行改易”,明人范守己“臣于徐少师阶处....,云人尝谓辅臣拟旨,凡于擅国柄,乃不然。见其所拟,(嘉靖)帝一一省览窜定,有不留数字者(删到剩下不了几个字)。虽全当帝心,也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帝王之术),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谴责,也就是皇帝骂人)随之。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事实上一直到隆庆帝才“不设览本,御案,司礼监官奏文书,帝止接在手,略览一二,也有全不览者。”由此时到张居正执政时期的十几年间,大概就是明代票拟威权最大的时期。当然了,皇帝可以要求改票,内阁也可以坚持原票,这时就看谁先退步,但是这种对峙对阁臣很不划算,皇帝想通过内阁下旨,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混个公费报销”,比如万历时宫廷开销要内阁拨款,当内阁封驳后皇帝就自己下中旨意派宦官去开矿收税。

票拟在首辅制出现后还出现另一个现象,即首辅剥夺其他阁臣参与票拟的权利,独自掌控票拟大权,如夏言为首辅时,拟票后就径直送内廷批红,偶尔才送给严嵩过目;严嵩继任后同样如此,以至于阁臣许瓒感叹“何夺我吏部,使我旁睨人。”后来的高拱,张居正都是如此。由此又导致一个严重问题,阁臣互相倾轧,势同水火。毕竟入阁乃是文人一生梦想,入阁后却只能当个傀儡,这种现实让他们如何忍受?结合上面讲到的皇帝对阁臣的任命权,阁臣要当上有实权的首辅,就必须讨好皇帝(青词宰相),构陷首辅以达到取而代之的目的,而这又削弱了内阁作为一个集体时对皇权的限制能力,使之沦为皇帝平衡阁臣势力的工具。至于万历后期,内阁势力衰微,首辅专票现象已经不见,取代的是阁臣分票制,这个就不细说了。

草拟诏书以下之诸司

这项权力本来是翰林院掌管的,明代划归内阁。就本身而言,这项工作是无实际权力的,但是结合到祖制规定,它又是对抗皇权的最好手段。为何呢?因为每个朝代都对这种朝廷下发到地方的诏令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格式,用语,适用范围都不得有丝毫逾制。皇帝虽然高高在上,但是皇帝旨意却需要内阁以诏令等形式公布出去,因此当皇帝恣意妄为时,内阁便可以祖制规定,不奉皇帝旨意起草相关诏令,皇帝本身又无权起草诏令,故此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屈从祖制规定,要么撇开内阁,直接下达中旨。

关于内阁以祖制规定为由不奉命起草诏书的例子可见杨廷和拒绝皇帝要求写“威武大将军敕”。当时宁王反乱,正德欲亲征,要求内阁起草“大将军征南敕谕”,杨廷和即拒绝,理由就是“朝廷亲征逆贼,奉行天讨,谁敢以差遣为辞,又谁敢称威武大将军耶?”最后以次辅梁储屈从皇帝意愿草敕了事。类似的还有正德欲以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为名征蒙古时,内阁也以同样名义不奉诏。这些例子表面上是内阁以不合祖制规定为由驳回皇帝的旨意,实际上是皇帝与内阁的交锋,皇帝希望内阁无条件服从自己,服务于皇帝私欲;而内阁不愿意失去仅有的权力,同时出于希望皇帝勤政爱民,以为贤君的目的,力图借助祖制规劝皇帝。

上述事例事件本身就是皇权意图把内阁塑造成对自己唯命是从的奴才内阁,内阁艰难抗争,以祖制维护权力,其体现出的是皇权的强大与阁权的低微,但是很多人却将内阁不奉诏令草敕曲解为内阁对皇权的限制,大谬也!

PS:诏令是皇帝下旨,内阁领受后起草诏书,再送回皇帝处修改,发回内阁确认后再发布出去,代表着政府,皇帝共同认可。而中旨只是代表皇帝个人的意愿,不代表内阁,六部意见。另外由专门机构起草诏令的做法具体哪个朝代有我不清楚,但是魏晋的中书舍人,宋的知制诰都是掌握起草诏令的权力,非明代才有。

封驳权

内阁因为负责草拟诏书以下之诸司,而诏书又可能有各种问题,因此内阁又有封驳权。有不少人同样对内阁的封驳权十分推崇,其实内阁的封驳权没什么了不起,更谈不上什么限制皇权。

所谓封驳权,自汉代就有,当时主要由宰相掌握,到唐专设门下省左相主管封驳,到了明代,封驳权主要分给内阁和六科给事中,二者都可在圣旨有问题时封驳。可见封驳权不是明代专有,封驳权的掌握者从宰相一步步被削弱到明代六科给事中和内阁那些位卑言微的官员手中体现了封驳权的弱化。

内阁封驳权的使用主要有几个情况:第一,圣旨本身出现问题,例如皇帝处罚官员的做法超出法律范围,第二,怀疑圣旨造假,例如宦官假传圣旨。

明代有杨廷和封驳世宗派遣宦官赴江南督织造,也有后来神宗朝屡次请求皇帝削减内府开支的做法,这是否构成内阁对皇权的限制?要讨论这个问题就要先弄清楚何为强大的皇权。

皇权的强大应该包含两部分:其一,皇权的稳定。其二,皇权的效能。所谓皇权的稳定,是指皇权在各种政治力量中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皇权能够有效地防止和镇压任何企图反抗、颠覆、或者威胁皇权的异己势力。而皇权的效能,是指皇帝能够不受阻隔地贯彻自己的意旨,并且作为最高权力载体,有能力指导和推动整个国家机器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本身的

政治功能。“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皇权不稳定,自然谈不上强大,而皇权无效能,就不会有真正的稳定,个中道理是不言而喻的。有不少人往往把皇帝大权独揽、恣意妄为视作皇权强大的标志,实际上皇帝过分集中权力、独断专行就会使皇权失去效能,并破坏本身的稳定性。

其次,内阁多次限制皇帝的奢侈花费是一种限制皇权的行为吗?如果你稍微了解明代的财政制度,你绝对不会这么认为,而且你绝对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内阁限制皇帝,觉得限制得太少!

明代田赋峰值是永乐朝的3000万石,此后逐渐减少,而皇帝内府固定收入就有400万石(400石折金花银100万两,清代皇帝内府和国库已经分开,内府每年固定收入白银10万),此外宫廷消费的牲畜,米粮还要民间额外加派,到了隆庆5年,光是宗室男性成员俸禄一年就得支付870万石,老朱家一个家族就要消耗掉全国近一半的税粮,就算这样,皇帝还不满足,宫廷花费要国库报销(万历朝尤其明显),百姓加派分摊,不够了,再派遣宦官到江南督织造,到各地开矿收税,这样穷奢极欲的皇室,代表的是皇权的强大还是内阁的强大?内阁封驳皇帝的无耻要求与其说是在限制皇权,不如说是在哀求皇帝明白天下是老朱家的天下,别折腾成亡国。

回到主题,内阁草诏的权力与前代相关机构并无特别变化,也没有特殊之处,但是制度是死的,阁臣是活的,内阁权力的壮大,实际上恰好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利用起草诏书的权力来得到扩大的。关于这个后面再说。

内阁权势的变化与取得权势的途径

宰相地位为何尊崇?原因就在宰相统辖六部,科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朱元璋废相就是为了自己担任宰相,自己亲自统辖六部,科道,也由于此,内阁从设立起就没有被赋予统辖六部,科道的权力,故此内阁要成为真宰相,就必须有统辖六部,科道的权力。终明之世,唯一做到这一点的就只有张居正。

明代内阁权势消长基本可以这么说,永乐到嘉靖前是发展期,嘉靖到万历前期是鼎盛期,万历后期到天启是衰落期,崇祯朝不论,因为崇祯朝对内阁的一些弊端进行了改革,但历史没有给其机会充分实行,遂不加入讨论。

内阁权势的消长也可通过阁臣在朝堂,内宴上的礼仪地位看出来,景泰时期,阁臣在经筵上的班次首次高于六部,随后弘治时期宫廷内宴,阁臣座次首次六部。嘉靖时期,阁臣在朝堂上班次首次超过六部,严嵩当政时六部尚书路上相遇时须避让,万历时因阁臣地位下降,吏部尚书孙鑨甚至要求恢复平等礼仪。(事实上内阁权力就是靠侵夺六部,科道的固有权力为己所用,因此明代不仅内阁阁臣之间矛盾不断,就是内阁与六部,科道也是势同水火,内阁通过票拟,以皇帝名义迫使六部服从,而六部则通过吏部主持的廷推阁臣来把六部的人安插进内阁)

为何内阁权势的发展会是如此呢?这是有客观原因的,因为内阁本身制度定位很低微,因此不可能通过正常途径获得权力,因此趁皇权不稳时获取权力造成既定事实就成了内阁的惯常手段,比如英宗年幼即位,太后既不愿担外戚干政之名,亦不让宦官干预朝政,因此赋予三杨票拟批答大权;此外,内阁起草诏书的权力使得其可以在皇帝去世时草拟遗诏和新君

即位时的即位诏,而内阁权力的扩大很多就是靠诏书获得的。比如万历小皇帝的即位诏有41条,武宗遗诏关于革除豹房,皇店,教坊乐人,番僧等,世宗即位诏甚至有87项,其实都是内阁趁皇帝死去,新帝年幼或权势不稳时趁机扩大自己权势,施行自己心中抱负的行为。可以这么说,内阁其实就是一群趁你病要你命,专门破坏祖制,然后又处处利用祖制做护盾的人。当然了,这种行为在皇帝权势稳固后必定会施加报复。此外,制约内阁权势的还有宦官势力和皇权,宦官势力强横时或者皇帝疏于政务又不信任时内阁权势自然受到打压,比如英宗,正德,万历后期和天启,这些时期皇帝要么信任宦官,要么极度不信任内阁,时常撇开内阁直接下达中旨。

内阁与宦官:票拟与批红

票拟在上面已经说过,在这里就只说批红权。所谓批红权本来是皇帝专属,但是自朱元璋废相后,本来归宰相处理的奏章全都归皇帝处理,这就导致皇帝体力不堪重负,因此出现票拟分担,而批红就是按照皇帝对票拟的最终批复抄写进奏章(照阁票朱批)。除非皇帝完全不管政务,然后宦官又极度受宠,像刘瑾,魏忠贤时期能偶肆意朱批外,其他大部分时期司礼监批红只是照阁票朱批,一个抄写的体力活罢了。绝非明朝那些事儿里面说的都宣宗抵挡不住内阁,所以把宦官作为权力拔河中的帮手。

如此是否说批红权无实际权力?也不尽然,这涉及到一个技术问题,本来奏章是要经皇帝阅览后下发内阁票拟再发回给皇帝批答,为了加强沟通,减少皇帝与内阁对票拟意见不一致导致经常改票的麻烦,皇帝遂常派司礼监宦官到内阁传达自己的旨意,然后让内阁依意拟票(“凡本章进御,固由内阁票拟,或因事降旨,不召阁臣面谕,则会司礼监粗写事目送阁撰拟”,“本章批答,先有口传,后有票拟”这个做法也可证明所谓用票拟限制皇权是不现实的。)正是司礼监在这种技术沟通中充当的作用,让司礼监权势倍增,每当皇帝不理朝政时,司礼监就可以利用这个沟通作用,以自己意思为皇帝意思,逼迫内阁票拟,随后自己批红生效。此外,司礼监还有绕开内阁直接传达中旨的权力,正德年间“凡有政令下各衙门,均以旨意批红,经由内府司礼监传奉而出”此时的司礼监起到的作用就是协助皇帝,否定内阁的票拟权。

真正要说让宦官作为权力拔河的帮手可能是嘉靖帝。嘉靖朝是内阁和宦官权力都得到提高的时期,这个现象很奇特。本来司礼监批红只是照阁票朱批,而嘉靖赋予了司礼监政令裁决的大权。例如霍韬“阁臣参预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习,辅臣失参赞之权,近臣起干政之渐”,嘉靖6年,谕内阁“今各处内官也非朕能亲用,皆系司礼监指名奏请也”,按理说批红照阁票朱批是早就存在,霍韬再指出司礼监干政,显然不是指批红,而且他还特意提到裁决归近习,联系到从后面的嘉靖说内官是司礼监奏请非其所用,司礼监指名奏请,没有皇帝批准,怎么可能上任?皇帝不知道而能合法上任,只能是皇帝允许司礼监在一定范围内自行批红。也就是说,嘉靖朝时期司礼监的批红权绝不仅仅是照阁票朱批这么简单。

最后谈一点关于明代万历后期为何内阁权势会下降。造成内阁权势下降原因很多,有皇权打压,有宦官势力抬头,有政局动荡,阁臣书生不堪重任等等,然而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阁臣看清楚了,在明代入阁当首辅,无论你是想当个有作为首辅,还是碌碌无为,最终都没好下场。为何这么说?因为有三个前车之鉴-严嵩,高拱,张居正!

严嵩和张居正是正反两极的人,严以谄媚取悦皇帝,典型的揽权,捞钱,混日子;而张则是锐意改革时弊,倾力打造中兴之世;然而二者最后都没好下场,严因失宠而死,张因越权处事(张虽权同宰相,然而其权并非制度赋予,而是趁皇帝年幼获得的,其权盛之时,甚至敢代替皇帝特简阁臣!)而累及家人,这就告诉后来者,如果你想混日子,哪天皇帝看你不

爽,你就悲剧了;如果你想好好干活,势必处于越权办事的地步(祖制赋予内阁的权力与现实内阁权力的矛盾),哪天皇帝看你不爽,你还是要悲剧!

那么有没有办法改变这个局面呢?比如改革内阁制度,让他真正成为宰相?没办法!因为高拱试过了,结果同样悲剧了!高拱在隆庆帝去世后担任顾命大臣,为加强内阁权力,将之提高到真正宰相地位,他写了一道奏章《特陈紧切事宜以仰裨新政疏》,提出几点主张:第一,“凡各衙门奏事,俱是玉音亲答,以见政令出自主上,臣不敢预也”“内外一应章奏,除通政司民本外,其余尽数呈览毕,送票,票后再行呈览,果系停当,然后发行”第二,(朝后)“令臣等随入叫见,有当奏者就随便陈奏,无则叩头而出。此外,若有紧急密切之事,容臣等不时请见。”第三,“伏望皇上命司礼监除民本外,其余一应章奏俱发内阁看详”第四,(奏疏)“未有留中不出之理,一切奏本,尽行发下...有未下者,早容科道官奏讨明白。”

可以说,高拱的这道奏章如果得到施行的话,内阁权势将得到极大提高,获得与宰相一般的决策权,不仅摆脱了司礼监的制约,还废除了皇帝将奏章留中的权力,让科道官监察皇帝;皇帝必须像古代贤君一样事事亲掌,退朝后还须把时间让给内阁,听从内阁奏事。更厉害的地方是表面上要求皇帝亲政,而现实是皇帝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于是其所提出的皇帝亲政,实际上是让他自己代替皇帝掌控这些权力,他将成为真正的宰相!

理想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这班习惯了趁皇帝病要皇帝命的人,夜路走多也终于撞到鬼了。这次趁皇帝年幼居然敢提出从制度上提高内阁权力,限制皇权的决议,下场注定了悲剧。这份决议提出来不仅宦官势力不答应,皇帝更不可能答应,更别说内阁成员本身也不是全部赞成这么做!最后此事以高拱欺君罪被罢官了事,于是,从制度上改革内阁制度的路也给堵死了。

严嵩,高拱,张居正三人的悲剧下场摆在那里,后面的阁臣论受宠程度,谁能及严嵩;论皇帝信任程度,谁能及高拱;论才能,谁能及张居正?如此谁还敢在这样的内阁里办差!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历史帝国https://www.360docs.net/doc/f115217839.html,,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f115217839.html,/read.php?tid=114594

封驳编辑词条发表评论(0) 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违误。汉代封还诏书之事多有,然无封驳之名,亦无专官执掌。唐制规定,凡诏敕须经门下省,如认为有失宜的书可以封还,有错误者则由给事中驳正。五代时废止。宋太宗淳化四年(993)恢复唐制。明代罢三省,设六科给事中,诏旨至六科给事中,有不便者,给事中可以驳正。清雍正(1723-1735)以后,六科给事中与御史职掌合而为一,旧制遂废。《新唐书.萧仿传》:“大和中,擢进士第。除累给事中。宣宗力治,喜直言,尝以李璲为岭南节度使,遣优工趋出追之,未及璲所而还。后以封敕脱误,法当罚,侍讲学士孔德裕曰:‘给事中驳奏,为朝廷论得失,与有事奏事不类,不应罚。’诏可。”又《李藩传》:再迁给事中。制有不便,就敕尾批却之......裴垍白宪宗,谓藩有宰相器,会郑絪罢,因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河东节度使王锷赂权近求兼宰相,密诏中书门下曰:‘锷可兼宰相。’藩遽取笔灭‘宰相’字,署其左曰:‘不可’。还奏之。”清顾炎武《日知录.封驳》:“汉哀帝欲封董贤,丞相王嘉封还诏书。胡三省曰:后世给、舍封驳本此。”清汤鹏《浮邱子.直解中》:“能纳诲之谓直......能封驳诰敕之谓直。”参阅《宋史.职官志一》。

给事中给事中

jǐshìzhōng

官名。以在殿中给事(执事)得名。秦置,西汉为大夫、博士、议郎的加官,掌顾问应对,位在中常侍之下。东汉省。魏重置,或为加官或为正员。晋始全为正员,员无定,在散骑常侍下、给事黄门侍郎上。南朝属集书省。北魏不置。北齐属集书省。隋初不设,开皇六年(586),在吏部设给事郎。炀帝移归门下省,掌省读奏案,为从五品官。唐改名为给事中,位从五品官。唐改名为给事中,位五品上。高宗曾改为东台舍人,旋复旧称。唐给事中掌读署奏抄,驳正违失,诏敕若有不当,亦可于涂改后奏还,号为“涂归”。又与御史、中书舍人审理天下冤滞。宋、辽皆置。元无门下省而单设给事中,兼修起居注,成为史官。明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与六部相对,每科设都给事中、左右给事中、给事中。六科掌侍从、规谏、拾遗、补阙,以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可封还制敕,钞发章疏,稽察违误,权颇重,成为监察机关,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纠弹官吏。但明都给事中不过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为从七品,品秩远低于前代。清六科属于都察院,各有掌印给事中、给事中,均满汉各一人,尊称给谏,又称给事,为言官,职权较明为轻。清代只设“六科掌印给事中”、“给事中”,隶属于都察院,与御史之职权无别。

给事中戴凤翔。——清·张廷玉《明史》

回答:2009-10-23 22:53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感谢@!

共0条评论...

给事中

jǐshìzhōng

官名

秦始置。西汉因之,为加官,位次中常侍,无定员。所加之官或为大夫、博士或议郎,御史大夫、三公、将军、九卿等亦有加者。加此号得给事宫禁中,常侍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每日上朝谒见,分平尚书奏事,负责实际政务,为中朝要职,多以名儒国亲充任。东汉时不置。魏、晋时,或为加官,或为正官,亦无定员,五品。所加之官或三公、将军、中书监令、博士、郎等。隶散骑省,位在散骑常侍下、给事黄门侍郎上。南朝隶集书省,地位渐低,在遗直散骑侍郎下、员外散骑侍郎上,入选者地位亦不高。

南朝宋为五品,梁为四班,陈为七品、六百石。常侍从皇帝左右,献纳得失,谏诤纠弊,收发传达诸奏闻文书,虽可封驳,权不甚重。亦负责管理图书文翰、修史等事,燕负有监察之现。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定为从三品上,二十三年改从六品上。北齐隶集书省,常谏议献纳,定为从六品上,额定十人。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于门下省置给事郎,位仅次于黄门侍郎,员四人,掌省读奏案。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名给事中,正五品上,为门下重职,分判本省日常事务,具体负责审议封驳诏敕奏章,有异议可直接批改驳还诏敕。百司奏章,得驳正其违失,事权甚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名东台舍人,咸亨元年(670年)复旧。又,吐蕃仿唐制置官,设给事中,掌诏令承旨。

邮政业发展历史

世界古代邮驿概况埃及在第十二王朝(公元前约1991~前1786年)时期,已有关于通信活动的记载。公元前10世纪,亚述帝国以本部为中心建筑石砌驿道,加强对各地区的控制。驿道遗迹至今犹存。 波斯帝国在居鲁士(公元前600~前529年)统治时期的邮驿,由骑兵担任传递。大流士(公元前558~前486年)在亚述帝国驿道的基础上修筑驿道。驿道四通八达,沿途设有驿馆,以便调遣军队和传达政令。 罗马在公元前2世纪以后,征服了地中海区域,建立行省制度。公元前1世纪后期开始的罗马帝国,疆域广大,经济繁荣,交通发达,邮驿已成为军事和行政机构的一部分。《后汉书·西域传》记载:罗马“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塈之(用白土粉饰屋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又引《汉书》说:“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置”。这些话说明当时中国对罗马邮驿的情形已有所了解。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有些新建立的国家,仍采用罗马的邮驿制度,如东哥特王国的狄奥多里克统治亚平宁半岛期间(493~526年),在其统治区内保持了罗马邮驿制度的主要部分。东罗马帝国邮驿制度基本上沿用罗马旧制,后来成为阿拉伯邮驿制度的基础。 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在中央设有管理驿递的部门,在各省设置驿馆900多处,并广开驿道。驿道干线以巴格达为中心,东达锡尔河,东南到波斯湾,北通摩苏尔,西通叙利亚,干线两侧设有若干支路。 日本在大化革新(646年开始)时期,仿照中国唐朝的邮驿制度开始建立邮驿。日本邮驿制度一直延续到1871年建立近代邮政时才被废除。 中国古代邮驿概况中国古代邮驿有邮、置、遽、传、驲等不同名称,汉朝始称邮驿,元朝称站赤,明清两代通称驿站。自周朝起至清朝光绪二十二年建立大清邮政、清末裁驿归邮止,中国古代邮驿存在了约3000年。 关于周朝以前的邮驿尚未发现直接史料。但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推测商代已经有了有组织的通信活动。在郭沫若所著的《卜辞通纂》和《卜辞通纂考释》中第431片、第512片和第513片上,都有字,有的片上还有字。考古学家认为这两个字都是指传递情报的人。图1为甲骨文第431片、512片、513片和郭沫若的释文三片。 近代邮政 编辑

明蜀王世系表(包括郡王)

明蜀王世系表 1.蜀献王朱椿,太祖庶十一子,洪武十一年封。二十三年就藩成都府。永乐二十一年薨。(1378~1423) 2.蜀庄王朱悦熑,献嫡一子,洪武年封世子。永乐七年薨,谥悼庄。追封 3.蜀靖王朱友堉,悼庄嫡一子,永乐二十二年袭封。宣德六年薨。无子。(1424~1431) 4.蜀僖王朱友[土党],悼庄嫡三子,初封罗江王。宣德七年进封,九年薨。无子,叔悦菼立。1432~1434 5.蜀和王朱悦菼,献庶五子,初封保宁王。以僖王无嗣,宣德十年进封。天顺五年薨。1435~1461 6.蜀定王朱友垓,和嫡一子,天顺七年袭封,本年薨。1462 7.蜀怀王朱申鈘,定嫡一子,天顺八年袭封。成化七年薨。无子。1464~1471 8.蜀惠王朱申凿,定庶三子,初封通江王。成化八年进封。弘治六年薨。1472~1493 9.蜀昭王朱宾瀚,惠嫡一子,弘治七年袭封。正德三年薨。1494~1508 10.蜀成王朱让栩,昭嫡一子,正德五年袭封。在任期间,尊好儒雅,不近声妓女乐,又创设义学,兴修水利,振济灾荒。嘉靖二十六年薨。1510~1547 11.蜀康王朱承爚,成庶三子,嘉靖二十八年袭封。三十七年薨。

1549~1558 12.蜀端王朱宣圻,康庶一子,嘉靖四十年袭封,万历四十年薨。1561~1612 13.蜀恭王朱奉铨,端嫡一子,万历六年封世子。四十三年袭封,本年薨。1615 14.蜀王朱至澍,恭嫡一子,万历三十二年封世孙。四十四年改封世子,既而袭封。张献忠攻陷成都,至澍率妃妾投井自杀,全宗皆被害。1616~1643 华阳 悼隐王悦耀,献庶二子,永乐二年封。洪熙元年别城武冈州,寻迁澧州。宣德八年薨。 康简王友●,悼隐庶一子,正统二年袭封。成化九年薨。 悼康王申鍷,康简嫡一子,成化十二年袭封。二十年薨。 恭顺王宾●,悼康庶一子,弘治五年袭封。嘉靖七年薨。 康僖王让核,恭顺嫡一子,正德五年封长子,卒。以子承爝袭封。追封王,谥康僖。 庄靖王承爝,康僖嫡一子,嘉靖十四年袭封。二十五年薨。 温懿王宣墡,庄靖嫡一子,万历十三年袭封。二十五年薨。 安惠王奉鈗,温懿庶一子,万历十五年封长子。二十八年袭封。四十年薨。 王至潓,安惠嫡一子,万历二十二年封长孙。三十年改封长子。

古代邮政

1古代邮政 1. 邮驿也称驿传,是从早期的声光通信和专人送信演变而来的。2.中国的邮驿源远流长,从有人类的那一天起,就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通信活动。原始社会出现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隶社会发展为早期的声光通信和邮传,到封建社会时,中国的邮驿在世界上已居于前列。3.我国古代的驿置是以递送文书为主的组织,但以传递紧急而重要的公文为限,其传递方法以轻车快马为主。 4.上海中华书局于1940年8月出版了《中国邮驿发达史》一书,著者为楼祖治。 5.早在公元前558年-前486年,古波斯就建立有急使信差传邮的邮政驿站,设有待命的信使和驿马,信件由信使一站传一站的方式急速传递,邮递速度很快,当时人们称其为接力邮政。 6.从甲骨文的记载来看,可以认为在殷商盘庚时期,已出现有组织的通信活动。 7.我国的邮驿通信一般认为是从殷商盘庚年代算起,直到1912年废驿归邮为止。 8.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边疆的通信兵---"僖"传递军情的记载,这是我国最早记载通信的文字资料。 9.我国商代最早的军事通信方式是击鼓传声。到了纣王时,才有了使用烽火的记载。 10.商周时,在传递边疆紧急军情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声、光”通信相结合的通信方式,即烽燧大鼓。

11.我国周代的军事通信包括两部分:一是边防通信,以烽火台为主;二是战役通信,即在攻防作战中的声光通信。 12.从西周开始,中国的通信组织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两套有组织的通信:一是烽火为主的早期声光通信系统,二是以步行乘车为主的邮传通信系统。 13.周代战争频繁,军事通信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为著名的是阴符与阴书,这是古代最早的密信。 14.到周朝时期,中国利用邮车、快马传递官府紧急"简书"的邮传制度已大大发展起来,成为家喻户晓的事情。 15.西周的交通工具不断进步,首先在通信上使用了传车。 16.周朝,在通信方式上,除了边境通信(如烽火信号)是明显的接力传送外,主要是采取以专使为主的方式。 17.周王朝为使军令、政令准确迅速下达,建立了以西周首都丰镐为中心的邮传网路。 18.节是我国古代使用的一种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使的凭证。早期的节名目较多,周代有龙、虎、人、符、玺、旌六节,后逐渐简化为一种路节,供使者或商人途中使用。 19.符节出现后,成了封建政权集中于君主的象征。在《周礼》中规定:山国用虎节,泽国用龙节。 20.进入春秋战国后,烽火台演变为绵延不断的长城,这是早期声光通信的一个飞跃。 21.春秋时,由于通信者的频繁往来,在干线道路上设置了馆、遽,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科举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阶级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手段汉代的察举也是同样的性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欢迎阅读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 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

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的阅读答案

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的阅读答案 隋唐时期,邮驿制度的完善,保证了全国驿传的正常进行。 隋朝国祚甚短,关于邮驿系统的记载不多,但零星留下的史料足以使人观察到当时邮传的效率。《隋书》记载,隋炀帝亲征高丽,30万大军就是凭邮驿集结的。杨玄感叛乱,隋炀帝两次发兵讨伐,都依靠全国的驿路。 李唐建国后,邮驿制度在隋朝基础上更加完善。在王朝中央和地方,有专职的邮驿官吏。《唐六典》载,六部中兵部下设的驾部郎中,专管国家的驾舆和驿传之事。驾部郎中同时也管马政,这样便于邮驿中马匹的统一使用。在地方,诸道节度使下,有专管邮驿的馆驿巡官四名;各州,由州兵曹司兵参军分掌邮驿;到县一层,则县令兼管驿事。至于乡一层,《通典》记载,唐玄宗以前,主理驿务的称为驿将,本不固定,由当地“富强之家主之”,唐肃宗以后改由政府任命驿长主管。这套十分完备的邮政机构,管理着全国两万多名邮官、驿丁和总计约五万里驿程的邮路。 唐政府还有定期对全国邮驿的考核制度。《唐会要》载,唐宪宗元和年间,曾让各道观察使任命判官,到各州县考核邮驿事务,完成任务者有奖赏,有违法越轨行为者将受到惩罚。考核而外,还有不定期巡视。唐玄宗、肃宗、代宗时都曾派政府大员到各地视察邮驿情况。为保证邮驿正常运行,唐政府在各驿站还设有防兵。唐代宗时在洛阳至淮河的运河两岸,每两驿置驿防兵300人。

唐朝规定,全国各地的邮驿机构,各有不等的驿产,以保证邮驿正常开支这些驿产包括驿舍、驿田、驿马、驿船和有关邮驿工具、日常办公用品和馆舍的食宿所需等等。清代顾炎武《日知录》中说,唐朝“其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府舍必皆宏敞”;唐朝驿舍也“丰屋 美食”,比较“雄大”。唐朝的驿田,按国家规定,数量也较多,据《册府元龟》裁,唐朝上等驿拥田达2400亩,下等驿也有720亩。这些驿田,用来种植苜蓿,解决马饲料问题,其他收获,也用作驿站日常开支。唐朝陆驿备有驿马,水驿备驿船。按《唐六典》规定,陆驿上等者每驿配备马75至60匹不等,中等驿配45至18匹,下等驿配12匹至8匹。有些驿站还配有驿驴。水驿则配备驿船,从四艘至一艘不等。唐政府每年从全国各地收上驿税150万贯左右,分到每个驿站经费约1100贯。 沿途从事传送政府文书的官员待遇是优厚的,连基层邮驿一站之长的驿长,也能过上悠闲生活。太平时期有些小站驿长,因客稀事简,有时竟能以诗酒消磨时光。唐代赵嘏《赠馆驿刘巡官》诗说:“云别青山马踏尘,负才难觅作闲人。莫道馆驿无公事,诗酒能消一半春。”李商隐也有诗日:“绛台驿吏老风尘,耽酒成仙几十春。”当然这是个别的例子。一般情况下,驿长的邮务还是繁忙的,就像柳宗元《馆驿使壁记》所说:“告至告去之役,不绝于道;送往迎劳之礼,无旷于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宋代的科举制度

宋代的科举制度 宋沿五代旧制,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后改开宝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进士科以外的各科,常合称“诸科”。神宗时,废诸科,另设“新科明法”,元祐时废,绍圣复设延续至北宋末,南宋绍兴年间一度复设。此外,还有武举、童子举;而制科则分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闲吏理达于教化三科,仁宗时分设六科,神宗时罢,元祐复设,绍圣时再废,另设宏词科。元祐时曾设“经明行修科”,实同制科。南宋复设制科,设博学宏词科,南宋末改称词学科。宋代科举以进士科最为重要。 北宋前期 宋初沿五代旧制,分进士科及诸科,科举考试也是“朝代更易”,不废科举,宋朝建立的次月,即建隆元年(960)二月,举行首次科举考试,仍依五代旧制,每年举行一次,自开宝七年(974)权停“贡举”后,间年举行一次“贡举”,渐成惯例。 宋初取进士,亦无定数,通常为10 余名,少则六七人,大体与后周时相当。乾德四年(966),除录取进士6 人外,又录取“诸科”9 人。此后,不定期地录取“诸科”,录取人数通常也多于同科进士人数,即所谓“国初,诸科取人亦多于进士,盖亦承五季之敝云”。 宋初承五代旧制,科举考试前,“台、阁近臣得(向主考官)荐所知进士(应举者)之负艺者,号曰公荐”,中举后的进士则“拜知举官子弟弟侄,及目(主考官)为师门、恩门,并自称门生”,建隆三年(962)下诏禁止。但依五代旧制,录取进士之权仍完全掌握在主考官手中,皇帝并不进行干预,每年考取进士后,“知贡举(官)奏合格人姓名而已”,类同备案。开宝五年(972),主考官录取进士11 人、诸科17 人后,宋太祖“召对讲武殿,始下制放榜”,皇帝开始参与新进士的录取,被称为“新制”③。次年三月,宋太祖在召对时,黜落“应对失次”的进士、诸科各 1 人,又因下第举子投诉主考官不公,宋太祖决定从下第举子360 人中选取195 人,以及已被录取的进士9 人、诸科27 人,亲自在讲武殿主持考试,取进士26 人,诸科101 人,共127 人。唐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策贡士洛城殿”,史称“贡士殿试自此始”④,这只是代替主考官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而宋太祖主持的“殿试”,则是具有在主考官已考之后的复试补取性质,新录取者列于原已录取者(除已罢黜的2 人外)之后,作为“一榜”,“自兹殿试遂成常式”①。开宝八年,除任命王祐为“权知贡举”任主考官外,又任命 3 人为“权同知贡举”任副主考官,以后成为制度。主考官进呈以王式为首的进士36人,殿试后改以王嗣宗为首,而以王式为第四,首次改变礼部主考官原先排列顺序。唐代进士第一名称“状元”,也称“状头”,为五代、宋代所沿称。 ③《十国春秋》卷15《南唐烈祖纪》。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二月辛卯。 ①《文献通考》卷30《选举考》三。 本年首次出现礼部试(省试)与殿试不同的排名顺序,因而尚书省礼部贡举榜的“榜首”,改称“省元”(后代称“会元”);而称殿试首名为“状元”。宋太祖虽然重视科举考试,但五代重武轻文的习气未除,进士及第后所担任的官职很低,如开宝八年殿试的状元王嗣宗,初任为秦州司寇参军,其时虽为实职,但属低级文官“选人”最低的初等“幕职州县官”。太平兴国二年(977)正月,举行的科举考试,取进士109 人、诸科207 人,又录取参加过十五次以上考试而未被录取的进士及诸科184 人,再取考“九经”而不合格的老年举子7 人,“特赐‘三传’出身”,共录取507 人。考试合格的进士及诸科300 多人“赐及第”,而将从考试不合格中录取的进士及诸科近200 人则“赐出身”,以示两者的区别。史称宋太宗又命将进士及第者“定其优劣为三等”,这是首次将进士分为三等。又提高了进士入仕的寄禄官及差遣职务,“第一等为将作监丞,第二等为大理评事,并通判诸州”,“同出身以下免选,注初等幕职判司簿尉”。实际是将所有进士分为三等,一、二等为进士及第,三等为同进士出身。雍熙二年(985)又将考试合格的进士、诸科各分为三等,淳化三年(992),采纳陈

(完整版)宋朝的科举制度

宋朝的科举制度 一、发展背景:在沿袭唐制的基础上,宋元朝又根据自身朝代的实际情况,有新的变化和发展,科举制度逐渐成熟和完善。 二、科举的种类 宋朝的科举大致分为三类:一为制举,由天子直接考选。二为常贡,由州县贡人礼部考选。三为学选,由三舍选充。 三、考试内容的分类 常科和制科。常科指常设科目,有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学究、明经、明法诸科。制科为非常设科目,由皇帝根据需要临时设置并亲自主持的特种考试,选拔特殊人才。 文科和武科。武科的考试内容为先骑射后策问,,其中策问决定去留,弓马区分高低。 成人科和童子科。童子科规定,凡15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的少年儿童,由州官推荐,经皇帝亲自考试,中试着赐进士出身或同学究出身。 四、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对唐朝的变化和发展 1、扩大科举名额 (1)唐朝进士科,每榜入取人数很少。但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张,每榜人数多达百人。 (2)宋朝科举除照例录取之外,还增设了特奏名(特赐连续多次应省试而不第的年老举子以本科出身)。 (3)在扩张名额的同时,又提高科举及第的地位和待遇。及第后可直接做官,不需要像唐朝那样还必须通过吏部考试。 2、确定“三年一贡举” 宋朝科举考试时间,最初没有明确的规定。后来,宋英宗平治三年,确定科举考试时间为“三年一贡举”。 3、殿试成为定制 殿试始于唐朝,但是没有成为制度。为了录取的公平,宋代形成了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州试(由地方官主持)----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殿试(由皇帝主持)。 宋真宗时,分为五等,第一、二等为及第,三等为出身,四、武等为同出身。宋神宗时,第一、二等为赐进士及第,三等为赐进士出身,四等为赐同进士出身,五等为赐同学究出身。南宋时变成,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南宋的殿试影响了元明清的科举考试制度。 4、建立新制,防止科场作弊 为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客观性,防止作弊,宋朝在科举考试的实践中建立了一些制度,内容如下: 建立别头试。 采用糊名制。 创立眷录制。 五、宋朝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周朝诸王世系表

周朝诸王世系表 文王(姬昌) 武王(姬发)(前1046—前1043) 成王诵(前1042—前1021) 康王钊(前1020—前996) 昭王瑕(前995—前977) 穆王满(前976—前922) 恭王繄扈(前922—前900) 懿王囏(前899—前892) 孝王辟方(恭王)(前886—前892 ) 夷王燮(懿王子)(前885—前878) 厉王胡(前877—前841) 共和执政(前841—前828) 宣王静(前827—前782) 幽王宫湦(前781—前771) 平王宜臼(前770—前720) 太子泄父 桓王林(前719—前697) 庄王佗(历子克之乱)(前696—前682)釐王胡齐(前681—前677) 惠王阆(历叔颓之乱)(前676—前652)

襄王郑(历叔带之乱)(前651—前619) 顷王壬臣(前618—前613) 匡王班(前612—前607) 定王瑜(匡王弟)(前606—前586) 简王夷(定王子)(前585—前572) 灵王泄心(前571—前545) 景王贵(前544—前520) 悼王猛(为弟子朝弑)(前519—前519) 敬王匄(悼王弟)(前519—前476) 元王仁(前475—前469) 贞定王介(前468—前441) 哀王去疾(为弟叔袭弑)(前440—前440)思王叔袭(为弟嵬弑) (前440—前440)考王嵬(前440—前426) 威烈王午(前425—前402) 安王骄(前401—前376) 烈王喜(前375—前369) 显王扁(烈王弟)(前368—前321) 慎靓王定(前320—前315) 赧王延(前314—前256)

年表细解: 前1046年:周武王伐商纣王。纣王兵败自尽,商亡。武王建立周朝。封周公旦于鲁、封弟召公奭于燕、封武王封弟叔度于蔡、封弟叔鲜于管、封弟叔振于曹。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于商丘,比于诸侯,使管叔、蔡叔(武王二弟)为其相以制商遗民。周武王求舜后裔得妫满,封之于陈。封姜子牙于营丘(今淄博东南),建立齐国。 前1042年:武王崩,子周成王诵继位,成王年少,周公旦(武王弟)摄政。 前****年:成王与弟叔虞戏,削桐叶为珪封以叔虞。史佚督成王择日封叔虞于唐(后改名晋)。 前****年:管、蔡疑周公不利成王,遂与武庚禄父发兵袭周公。周公奏成王后起兵平乱,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封弟康叔封于康(子孙改国号为卫)、封微子开(商纣庶兄)于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故土建立鲁国。 前1035年:成王年长,周公返政于成王,北面就臣位。 前1021年:成王崩,太子钊继位,是为周康王,以召公、毕为相。康王在位时天下安宁,百姓乐业。 前996年:康王崩,子周昭王瑕继位。昭王时王道微缺。 前979年:楚国不臣,昭王伐楚,取胜。 前976年:昭王再伐楚,至汉水,全军覆末,昭王死于江中,子周穆王满继位。穆王在位时,王道衰微。 前922年:穆王崩,子周共王繄扈继位。

试析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主要特点

试析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主要特点 导读:本文试析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主要特点,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试析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主要特点 周宝砚 (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政治学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03) 摘要:宋代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改革的重要时期,其改革内容主要包括:扩大科举考试录取人数、制定更加严格的防弊举措、科举及第后直接任官、确立三级考试制度,以及改革考试内容、更加注重经世致用等等。这些改革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考试过程的严格性、规范性大大提升,为封建统治阶级网罗了大量人才,维系了封建统治秩序的正常运作。但是,随着录取人数的大幅度增加以及及第者待遇和地位的提高,强烈吸引了大量读书人为做官而应试,宋代因此出现了历史上非常严重的冗官现象和臃肿庞大的政府机构,从而导致了行政效率低下,财政负担加重,成为制约宋代发展的重要瓶颈。 关键词:宋代;科举制度;主要特点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历经的1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宋代科举制度非常值得一提,宋代在沿袭隋唐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对科举制度不断地加以改革和完善,使得科举考试过程的严格性、规范性都大大提升,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实用,其许多做法至今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

借鉴。 宋代科举主要有贡举、制举、武举和童子举等。其中贡举实行时间最长,取士数量最多,对社会影响也最大。因此,本文讨论的主要是宋代科举考试中的贡举考试。 一、宋代开科取士的背景 所谓科举,即分科举人,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这种作法,也叫“开科取士”。这一制度创始于隋朝,发展于唐,至宋,对科举制度进行了较大规模地改革,使得科举取士制度日益完备起来。 宋代统治者对科举考试非常重视,宋代皇帝不仅开殿试,亲自主持考试,而且还写诗,鼓励士子读书考试。宋真宗(赵恒)的《劝学诗》…就写道: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月女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皇帝的大力提倡起到了非常好的舆论导向作用,同时科举及第后优厚的待遇又促使更多的学子积极投身到科举考试的队伍之中。 宋代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开科取士呢?原因主要有:一是从宋代建国的历史背景来看,宋代之前是五代十国,这一时期,由于年年战乱、政局不稳,科举考试也受到一定影响,再加上改朝换代多依靠

古代快递业

随着电子商业的普及和各类O2O的兴起,“物流”“快递”“即时配送”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古代“物流” 武侠小说中描写的“镖局”可视为现代物流的一个雏形。 因为运的“镖”多为贵重物品,做镖局生意要有三硬:一是在官府有硬靠山;二是在绿林有硬关系;三是自身有硬功夫,三者缺一不可。 而在镖局产生之前,我国古代的快递行业主要由官府垄断。 商朝殷墟挖掘出的甲骨文证实,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中国已有近似于快递的驲[rì]传制度。 當时乘车传递的叫“驲”或“传”,乘马传递的叫“递”或“驿”,因后世专以马递,故统称“驿传”,也称“邮驿”,从事邮驿的人员称为“驿卒”。 与如今的快递不同,古代“邮驿”主要用于政令、军情的传递。一般在驿道上每隔20至30里就设有一个驿站,站中备有快马,驿卒可在站里换马换人,使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够一站接一站地传递下去。 这种官办的邮驿制度直至1912年废驿归邮才彻底废除。 古代“快递小哥” 古代快递小哥虽然都是吃皇粮的,有一定的油水,但这并非是份好当的差事,除十分劳累之外,还极具风险。 一般只要运送的物件上批注“马上飞递”的字样,就需要驿卒每天必须跑150公里,且只许换马不许换人;若批注了“八百里加急”,那就得日行400公里,这在当时已经是极限了。 此外,由于运送物件的特殊性,古代对驿卒岗位制度有明确的规定和处罚条例。 以唐代为例,凡耽误行期者,杖责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责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的判刑两年;倘若耽误紧急军事文书,则罪加三等;因书信延误导致战事失败则判处绞刑。这才真的叫“用生命在派件”。 古代“生鲜速配” 史上最著名的生鲜速配,就是为杨贵妃运送荔枝了。 为博美人一笑,唐玄宗设立了运送专道——荔枝道。为将荔枝新鲜运抵长安,唐朝的快递小哥在打包荔枝上也是动足了脑筋。 据《荔枝谱》记载,驿卒会取用一段中空的毛竹,将竹筒剖开,把荔枝装进竹节里,再用铁丝扎紧竹筒,开口敷以黄泥,待黄泥凝固后再进行运输。荔枝藏于竹节间,犹如置于密封箱中,最大限度保留了新鲜的口感。 史上最牛驿卒 邮驿制度发展到明朝,渐渐出现了一些弊端。当时,明王朝面临着外患内乱,军费支出导致国

最新-试析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主要特点 精品

试析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主要特点 试析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主要特点 周宝砚 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政治学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03 摘要宋代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改革的重要时期,其改革内容主要包括扩大科举考试录取人数、制定更加严格的防弊举措、科举及第后直接任官、确立三级考试制度,以及改革考试内容、更加注重经世致用等等。 这些改革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考试过程的严格性、规范性大大提升,为封建统治阶级网罗了大量人才,维系了封建统治秩序的正常运作。 但是,随着录取人数的大幅度增加以及及第者待遇和地位的提高,强烈吸引了大量读书人为做官而应试,宋代因此出现了历史上非常严重的冗官现象和臃肿庞大的政府机构,从而导致了行政效率低下,财政负担加重,成为制约宋代发展的重要瓶颈。 关键词宋代;科举制度;主要特点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历经的1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宋代科举制度非常值得一提,宋代在沿袭隋唐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对科举制度不断地加以改革和完善,使得科举考试过程的严格性、规范性都大大提升,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实用,其许多做法至今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宋代科举主要有贡举、制举、武举和童子举等。 其中贡举实行时间最长,取士数量最多,对社会影响也最大。 因此,本文讨论的主要是宋代科举考试中的贡举考试。 一、宋代开科取士的背景 所谓科举,即分科举人,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这种作法,也叫开科取士。 这一制度创始于隋朝,发展于唐,至宋,对科举制度进行了较大规模地改革,使得科举取士制度日益完备起来。 宋代统治者对科举考试非常重视,宋代皇帝不仅开殿试,亲自主持考试,而且还写诗,鼓励士子读书考试。 宋真宗赵恒的《劝学诗》…就写道

世界邮驿和中国邮驿变迁史

古代的文明国家普遍建立过发布政令、传递信息的邮驿制度。在幅员辽阔的国度,一般均修筑驿道并建立驿站,骑马、步行或利用当时的交通工具传递官方文书。在埃及、亚述、波斯等古国,很早就形成以首都为中心遍及全国的邮驿网。古代多数国家的邮驿制度具有参照模仿邻国的历史延续性,也具有根据自身条件创造发展的特点。埃及邮驿 埃及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邮驿的国家。公元前30世纪的第三王朝已建立邮驿,在考古发现的绘画上,有信使向埃及法老呈交信件的场面。公元前约1991年至前1786年的第十二王朝,已有关于通信活动的记载在已建立了传令组织,古埃及法老同其属国叙利亚的君主之间保持着固定的通信联系。考古学家发现叙利亚米坦尼国国王寄给埃及国王阿美诺菲斯六世的信、。古代埃及有一个快速信使组织,采用驿马传递;尼罗河流域。信使坐着用双脚操纵的平底方头船前进。 亚述邮驿 公元前10世纪,亚述帝国,以底格里斯河流域的亚述城为中心建筑石砌驿道,沿途并设有驿站,驿道与驿站专供官用,驿道遗迹至今还可见。 波斯邮驿

公元前日波斯帝国在亚述驿道的基础上加强建设,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网,沿途设有驿站,配有专职官员管理,以利传达政令和调动军队。居鲁士大帝(公元前558~前529年在位)一个疆土广袤的大帝国,为此,他建立了一个由许多驿站组成的邮递行政部门,。创立了分程传递的邮传制度。规定每一条路线都在相当一天路程的距离建立一个驿站,专门接应分程传递的人员和马匹。信使由骑兵担任,信使们不分日夜,雨雪寒暑,以最快速度前进。到达一站,迅速交给第二人,再依此传递,直至目的地。驿站长官负责到站信使的交接,安排住宿,提供马匹,管理财务。每个驿站均有马厩,马夫照料驿马。这便是最早的邮局这种制度的创立为世界邮驿史写下重要的一页。 希腊邮驿 由于多山和城邦分立,古代希腊未能建立遍布全境的驿道网。在城邦之间为了保持联系,安排了送信者,开始多徒步传递,最为生动的莫过于马拉松的故事;后来才设立驿站,利用马匹送信。希腊海岛较多,希腊人建立了独特的火炬报信制度。大约在公元前350年,希腊人已经利用火炬的不同高度表示不同的词语。。公元前150年左右,火炬报信办法又有改进,即利用不同数量火炬的组合,表示不同的数字或字母,这样就可以传递较完整的消息。 罗马邮驿

古代驿传制度与李自成起义

古代驿传制度与李自成起义 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通讯手段。始于春秋战国,到秦汉就很完备。用马传送称“驿”,用车传送称“传”。是在政府掌管下,利用固有道路或开辟专门要道并设置馆舍、驿站、人员、车马,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传递公文、军政大事往往都是靠“马上飞递”,一般就是日行300—800里。唐代“安史之乱”,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消息就是通过驿传用六天时间从范阳传到长安的。古代驿传相当于现在全国各地的办事处、接待办、招待所、宾馆。各级官员,只要手持“堪合”(相当于路条、疗养证、介绍信等)就可以免费吃住游玩。 汉代有“驿”、“邮”两称。“邮”是边境的驿站,也称邮亭,它建设在主要通道上。每三十里设一邮亭,邮亭也是驿站,驿站有驿马,还有住宿的传舍。到唐代邮亭、传舍名称已不用,驿站称为驿馆。当时有陆驿,水驿、水陆兼办三种。苏州横塘驿站。就是古代的水陆驿。韩愈诗中所形容的:“府西三百里,侯馆同鱼鳞。”既形容驿站之多,也形容驿馆房屋建设之盛。 到了明代崇祯年间,设备更完善,全国共设驿传一千多处。还算老实巴交的农民李自成就是当时银川的一个驿卒。

本来他打算想在驿卒岗位上终老一生,谁知一场意想不到的变故打碎了他的美梦,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同时也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轨迹。 当时有个官员叫毛羽健,湖北省公安县人,在京城任御史。毛羽健是一个敢于说话的人,但他有一大毛病:惧内。那时代,讨小老婆是士大夫常有的亊情,毛羽健碍于河东狮不敢提起。有一年,毛羽健好不容易把夫人哄回老家去探亲,夫人前脚刚走,他马上就偷偷纳了一房小妾。不料风声走漏,这亊还是被远在千里之外的夫人知道了。夫人凭借当时发达的驿站系统,从千里之外火速杀回,给兴头上的老毛来了个措手不及。毛御史郁闷之下,迁怒驿站,以节俭为由,劝崇祯予以取缔。另一个叫刘懋的官员也跟着附和,节俭成性的崇祯皇帝下圣旨撤消了全国驿站,所有驿站工作人员统统下岗。这样被迫下岗的李自成没法再在驿站混下去,要想活命,他就得另谋生路。最终,驿卒李自成变成了明帝国的掘墓人。毛羽健那个历害的夫人,无意之中成为那只引发龙卷风的蝴蝶。打死崇祯帝他也弄不明白,他的行为会给李自成这样一个人带来伤害,更不会想到李自成这样一个人会给自己带来这样的结果。

明朝世系——明朝

明朝世系 ●明朝[1368——1644]。1368年朱元璋建立国家,至1644年李自成攻下北京,明崇祯帝自杀明亡,历经十二世十六帝二百七十六年。明朝中央集权制达到封建社会顶峰。宫廷纷争十分激烈,内乱外患,蒙古旧贵族一直在北边虎视中原。明朝经济文化颇有成就,中后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明朝世系表[1368-1644] [朱姓] ●【一】太祖朱元璋【1328-1398】,在位30年【1368-1398】,葬于南京钟山孝陵,年号【洪武】。贫苦农民家庭出身。17岁为生计剃度出家,1352年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受郭子兴赏识,与郭子兴养女结婚【即马氏】,1353年在家乡募集兵马,得徐达、周德兴等将领,后与徐达密议,征得郭子兴允许,带着徐达、汤和南下定远开辟新天地,在定远获得地主知识分子冯国用、

冯国胜,并接受二人建议,夺取金陵为根据地,向金陵进发,途中又获得知识分子李长善。1355年刘福通迎立韩林儿称帝,号小明王,立国号宋。不久郭子兴去世,韩林儿任命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灶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不久郭天叙与张天灶战死,朱元璋被升为大元帅。1353年攻占徽州后,经大将邓愈推荐,觅得老儒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为避免树大招风,在形式上一直对小明王保持臣属关系,直到1364年才称吴王。随着军事实力日益增强,与各义军割据政权矛盾日益尖锐。1360年徐寿辉部将陈友谅杀死徐寿辉,宣布即位皇帝,随后同张士诚共同举兵,企图一举消灭朱元璋,结果朱元璋大胜。1366年朱元璋将韩林儿沉入长江,同年征讨张士诚,张士诚自缢而死,随后又讨灭了方国珍、陈友定,并乘胜南进,攻克广东、广西。1367年派徐达、常遇春北伐中原,1368年包围大都,随后朱元璋坐镇汴梁,指挥进军元大都决战,元顺帝逃往上都,徐达攻进大都,元朝灭亡。朱元璋称帝后,继续派兵南征北伐,在1387年完成全国统一。然后开始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经济的措施。1397年颁布《大明律》,并带头实行自己制定的法律,其女婿欧阳伦向陕西贩运私茶被赐死。开国功臣李善长的女婿胡惟庸依仗李善长当上左丞相独断专行,一次胡惟庸的儿子乘马时,不小心从车上跌下摔死,胡惟庸判车夫抵命,朱元璋大怒,非要胡惟庸亲自偿命,胡惟庸遂有政变之心。1380年胡惟庸谎称其宅出甘泉,请朱元璋去观看,途中被內使奇云提醒,急忙回宫,随后下令逮捕胡惟庸,并抄家灭族。为了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控制,专门设立了巡检司,由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自胡惟庸案后,朱元璋乘机大开杀戒,屠杀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开国大将凉国公蓝玉被锦衣卫告发谋反后,立即将其逮捕,并抄斩三族。徐达将手中大权一并交出以求保命,朱元璋没杀他,但趁他生病最忌吃蒸鹅时,偏偏赐蒸鹅给他吃,没几天徐达离开人世。功臣冯胜、傅友德、廖永忠、朱亮祖也因失宠,先后被处死,只有汤和主动交出兵权,告老还乡,从此闭口不谈国事,才保住了终身。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 【二】惠帝朱允炆【1377-1402】,在位4年【1398-1402】,葬于北京西山,年号【建文】。朱元璋喜欢四子朱棣,长子朱标死后,曾想立朱棣为太子,但众臣一致反对,只得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棣为此非常气愤。1398年朱元璋病逝,22岁的朱允炆即位。朱允炆对手握重兵的诸王不安,与亲信大臣商议进行削藩,以加强中央皇权。朱棣闻讯后,立即上书称病,暗私制武器,招兵买马,企图以武力夺取皇权。朱棣的行动被朱允炆获悉,与心腹大臣密谋,孤立朱棣,最后再废除朱棣。丛1398年开始削藩,连废周、岷、湘、齐代五王,便把矛头指向朱棣。1399年朱棣起兵造反,为出师有名,指责和朱允炆一起策划削藩的齐泰、黄子澄二人是奸臣,以清君侧为借口,自称举兵为“靖难”。朱允炆先命黄炳文讨伐朱棣,其有去无回,又采纳齐泰、黄子澄建义,派李景隆出征,结果又大败。随后朱棣率军一路过关斩将,后屯兵镇江,准备向京城发动进攻。朱允炆派人求和,被朱棣拒绝。朱棣的弟弟和李景隆开门迎降,京城失陷。

中国邮政百科

1995年10月4日,原邮电部邮政总局正式注册为法人资格,即“中国邮电邮政总局”,简称“中国邮政”。2007年1月29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国家邮政局挂牌成立,中国邮政政企分开。统称“中国邮政”。2009年,中国邮政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最大的邮政网络,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国家邮政局同国家民航总局改由交通运输部领导,国家邮政局成为副部级的邮政行业监管机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则暂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义务,中国邮政集团作为全国各地经营性邮政局(所)的中央机构,也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800亿元人民币,成为国有独资的副部级重点中央企业。 至此,中国邮政政企分开的大幕拉开,但邮政改革的大潮并未停止。 编辑本段邮政历史 中国古代的邮驿与烽火台通信 中国最早关于通信的记载,是来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殷即商代,亦称殷商。殷的故都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清光绪年间,在此掘得龟甲兽骨,上刻文字,后称甲骨文。甲骨文中记载着殷商盘庚年代(公元前1400年左右),边戌向天子报告军情的记述,有“来鼓”二宇。经考证,“来鼓”即类似今天的侦察通信兵。在古书《待经》中,也有“简书”的记载,…简书”就是用兽骨刻上文字,由通信兵传递的官府紧急文书。“简书”出于殷末周初(公元前12世纪一11世纪),这也就是邮驿的前身。 邮驿与烽火台通信,都源于奴隶制国家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对通信的需要。据历史记载,在两千七百年前的周幽王时代,就有了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方法。关于烽火通信有个叫“千金一笑”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说:周幽王有个爱妃褒姒,她虽长得很美,但轻易不肯一笑。为此,周幽王使出了个赏格:“谁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赏他一千斤金子”(当时把金属叫金子)。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点起烽火戏诸侯的办法,想换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爱妃褒姒登上城楼,命令四下点起烽火。临近的诸侯看到了烽火,以为西戎(当时西方的一个部族)来犯,便领兵赶到城下救援,但见灯火辉煌,鼓乐喧天。一打听才知是周幽王为了取乐于娘娘而干的荒唐事儿,各诺侯敢怒不敢言,只好气愤地收兵回营。袭姐见状,果然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来犯,虽然点起了烽火,却无援兵赶到。原来各诸侯以为周幽王又是故技重演。结果被西戎攻下城堡,杀了周幽王,从此灭了四周。这个历史故事不仅生动的描绘了当时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情况,同时也告戒后人,不企是什么人和什么时候,都不能拿通信当儿戏。 利用烽火台传递信息,虽然较快,但只能起到报警的作用,很难满足掌握敌情,指挥作战的需要。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军事上的需要,从殷商时代的“来鼓”到了周代已逐步形成了传送官府文书的更加严密的邮驿制度,并与烽火台互为补充,配合使用。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在全国修驰道,“车同轨、书同文”,建立了以国都咸阳为中心的绎站网,制订了邮驿律令,如竹简怎样捆扎、加封印泥盖印以保密;如何为邮驿人马供应粮草;邮驿怎样接待过往官员、役夫等,形成了中国最早的邮驿法。 汉代邮驿继承秦朝制度,并统一名称叫“驿”。规定五里一,十里一亭,三十里置驿。邮驿还随着“丝绸之路”的形成而通达印度、缅甸、波斯等国。到了唐代,邮驿大大发展,全国共有陆驿、水驿及水陆兼办邮驿1600多处,行程也有具体规定,并订有考绩和视察制度,驿使执行任务时,随身携带“驿卷”或“信牌”等身份证件。 宋代由于战争频繁,军事紧急文件很多,要求既快又安全,因而将由民夫充任的驿卒改由士兵担任,增设“急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金牌一昼夜行五百里,银牌四百里,铜脾三百里。实行每到一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到了元代,由于军事范围和疆域扩大,仅在国内就有驿站1496处,并将邮驿改称为驿站。 明代在沿袭旧制的基础上,由于海上交通日渐发达,随着郑和七下西洋,还开辟了海上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doc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篇一: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

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直至1905年9月2日,清廷颁布上谕:“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朝廷以提倡科学为急务,屡降明谕,饬令各督抚广设学堂,将俾全国

我国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

我国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 【以物示意】根据古书记载和文物考古推断,原始社会的先民们大概是采取以物示意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我国云南省境内有些少数民族中个别部落60多年前尚停留在原始社会阶段,他们有着原始的通信方法:在景颇族中,人们把辣椒送给朋友,表示自己遇到了很大麻烦。【结绳记事】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其结绳方法,据古书记载为:“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之多少,随物众寡”(《易九家言》),即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或所涉数量的不同结系出不同的绳结。民族学资料表明,近现代有些少数民族仍在采用结绳的方式来记录客观活动。 【击鼓传令】用声音来传递信息,在我国古代早就有了。根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的记载,最早有组织的通信活动就是通过击鼓,用声音来传报边境的军情。在甲骨文记载的殷商盘庚年代边戍向天子报告军情的记述中,有“来鼓”二字,表达的就是“击鼓传令”的意思。据考证,殷商时代强大的敌人多在西方和北方,在边境上商王不仅派重兵把守,还设置用铜做成的直径达2~3米的大鼓,将其置于高高的架子上,旁有兵丁守候。一旦出现敌情,守鼓兵丁立即敲击大鼓,通过鼓点的间隔节奏来表示不同的内容。鼓声频传,一站接一站,把外敌入侵的紧急军情,迅速向天子报告。春秋多乱之时,诸侯小国林立,这种用鼓声传递信息的方法,更是成了作战通信的主要手段,有效地起到了通信联络的作用,确保各国能及时联防,共同对敌。《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这样的故事:楚厉王有一次喝醉酒了,擂起大鼓,全城

军民纷纷拿起武器集结在王宫门前,楚厉王猛然惊醒,赶紧告诉大家这是一场虚惊。我国古代曾使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来指挥战争。利用战车作战时,主将和各级将领的车上都横悬着鼓,其余的战车必须按照主将的鼓声冲锋。通过整齐沉重的鼓点来表示冲锋的意图及节奏,用能够穿透整个战场的金属锣声来传达撤退的命令。 【烽火通信】远在周代我国就有了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烽火作为一种原始的声光通信手段,服务于古代军事战争。从边境到国都以及边防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就筑起一座烽火台,内储柴草,当敌人入侵时,便一个接一个地点燃起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烽火,马上派兵相助,抵抗敌人。西周时期,为了防备敌人入侵,采用“烽隧”作为边防告急的联络信号。在古史书《周礼》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在各国从边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离,筑起一座烽火台,接连不断,台上有桔槔,桔槔头上有装着柴草的笼子,敌人入侵时,烽火台一个接一个地燃放烟火传递警报。”每逢夜间预警,守台人点燃笼中柴草并把它举高,靠火光给领台传递信息,称为“烽”,白天预警则点燃台上积存的薪草,以烟示急,称为“燧”。古人为了使烟直而不弯,以便远远就能望见,还常以狼粪代替薪草,所以又别称狼烟。周朝规定:天子举烽燧各地诸侯必须马上带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敌人。为博美人一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最终导致亡国的的故事尽人皆知。 【符节】符节是我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铜、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如兵符、虎符等。先秦符节的种类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