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理论教案

学前教育理论教案
学前教育理论教案

学前教育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学前教育原理》是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专科起点)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主要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本课程4学分,72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目标与内容、基本原则和方法,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初步知识。

该课程的学习还将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其他课程学习和能力培养奠定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首先,《学前教育原理》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需要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儿童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基础,这是由《学前教育原理》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比较强的特点决定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可以为《学前教育原理》的学习提供基础。其次,《学前教育原理》与《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等后续课程具有紧密的联系,《学前教育原理》为这些课程的学习打下专业理论准备,《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则进一步深化《学前教育原理》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立场、原则和方法,了解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历程和主要观点。为从事学前教育做好初步的知识准备。

2.理解有关学前教育同社会和儿童的发展、幼儿教师、学前教育目的、学前教育内容与方法、学前教育评价、学前教育的衔接、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基本观点,培养初步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3.能运用学前教育原理的相关理论知识解释和解决学前教育实践领域的问题,初步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反思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由于《学前教育原理》是理论性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讲授为主,辅以讨论、案例分析、现场教育见习等方式,增强理论学习的效果,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

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

2.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同学初步了解学前教育概论的主要内容,弄懂本课程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观点及方法。

3.能够联系实际,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学前教育实践。

4.授课中可安排一到三次的作业,面授应该将重点放在难点、疑点及作业的讲解方面。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

1.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

2.理解:即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能归纳总结。

3.运用:即将所学基本知识应用于学前教育的实践,初步分析和解决学前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72学时,4学分。学时分配见下表:

二、本课程教材是由文字和音像组成的多媒体一体化教材

1.文字教材

本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要学习媒体。合一型的文字教材总篇幅在36万字以内。它实现基本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提供自学的基础内容。文字教材的编制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体现助学和导学的功能,融合教学设计其中,文字教材为合一型,版式生动活泼,突出主题和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负担,帮助学习者更快,更准确的获取内容要点。

2.录像教材

录像教材作为辅助教材,是学生获得本课程知识的主要媒体之一。本课程以电视课的形式进行,录像课程采用诸如虚拟教室环境、动画、实验及字幕等相结合的方式。

3.IP课件

IP课件是基于网络的新型教学媒体之一。在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远程开放教育的教与学的模式下,充分发挥IP课件的教学内容可选性和补充更换方便的特点,为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程提供更方便的教学资源,IP课可采取专题讲座和辅导、作业讲评等方式。

4. 网上资源

基于“电大在线”网站上的“学前教育原理”网上教学平台,展开浏览各种文本的学习资料与教学信息、收看带声音图像的流媒体学习资料、进行各种训练与测试以及讨论的实时与非实时的远程教学活动。

在课程资源建设成熟后还还可以开发和使用网络课程供学员自学使用

三、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多方式进行。

1.电视课

电视课是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环节,有条件的地方尽量组织学生收看。

2.自学与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课紧密配合电视课与教材,采用讲解、讨论、答疑等方式。辅导课学时大约为课内学时的1/3。自学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特别是那些缺乏组织电视教学的地方,这种方式更重要。

3.作业

本课程的作业主要依据各章的思考题,结合自学教材内容进行思考或答疑。也可以开展课堂小组讨论,分析幼儿园的实践案例等。

4.考试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为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

一、学前教育的含义、构成要素

二、学前教育的类型及任务

三、学前教育学的含义、任务、意义、研究方法

四、本书的结构说明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的涵义;学前教育的类型与任务。教学要求:

了解: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理解:学前教育的含义、构成要素、类型;学前教育学的含义。

运用:学前教育学的任务。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特征与价值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特征

一、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二、学前教育的基础性

三、学前教育的历史性

第二节学前教育的价值

一、学前教育的儿童发展价值

二、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儿童发展和社会发展价值。

教学要求:

了解:学前教育的历史性。

理解: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基础性;

运用: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第二章学前教育的目的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教育目的

一、学前教育目的的涵义及价值取向

二、学前教育目的的结构及层次

三、各国学前教育目标的变化与特点

四、我国学前教育的目的与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第二节幼儿体育

一、幼儿体育的含义与目的

二、幼儿体育的原则与基本方法

第三节幼儿智育

一、幼儿智育的含义与目的

二、幼儿智育的原则与基本方法

第四节幼儿德育

一、幼儿德育的含义与目的

二、幼儿德育的原则与基本方法

第五节幼儿美育

一、幼儿美育的含义与目的

二、幼儿美育的原则与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我国学前教育的目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与内容。

教学要求:

了解:学前教育目的与目标的内涵;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含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基本规定。

理解:学前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国外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我国学前教育目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意义、原则和基本方法。

运用: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内容;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内涵、任务、内容、方法。

第三章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教学内容:

第一节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一、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概况

二、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理论

三、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

四、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

第二节当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一、当代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概况

二、皮亚杰的学前教育理论

三、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

四、美国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理论

教学重点:福禄培尔、蒙台梭利、陈鹤琴、皮亚杰、瑞吉欧等的学前教育理论。

教学要求:

了解:近现代和当代学前教育里理论流派。

理解:福禄培尔、蒙台梭利、陈鹤琴、皮亚杰、瑞吉欧等的学前教育理论。

运用:应用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美国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理论等在实践中的应用。第四章儿童发展与儿童观

教学内容:

第一节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一、儿童发展概述

二、儿童发展理论

三、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相互影响

第二节儿童观

一、儿童观的涵义

二、儿童观的演变

三、儿童观的科学内涵

四、儿童的权利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相互影响;儿童观的科学内涵。教学要求:

了解:儿童发展的涵义;儿童发展的理论;儿童观的演变。

理解:儿童发展一般特征;儿童观的涵义与内容;儿童权利的含义。运用:儿童发展和学前教育的相互影响;儿童权利的内容。

第五章幼儿教师

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儿教师概述

一、幼儿教师的涵义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

三、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和资格要求

四、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分析

第二节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及特征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与策略

第三节师幼关系

一、师幼关系概述

二、良好师幼关系的标准与构建策略

教学重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良好师幼关系的标准与构建策略。

教学要求:

了解:幼儿教师的含义;师幼关系的含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理解: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幼儿教师角色的不同视野;当代幼儿教师的角色;专家型幼儿教师的特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师幼关系的本质和特征。

运用: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良好师幼关系的标准与构建策略;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分析。

第六章学前教育机构保育和教育实施途径与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一、一日生活活动的内容与意义

二、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与指导策略

第二节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

三、教学活动的实施与评定

第三节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一、区角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二、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重点: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实施、评定的原则与方法;区角活动的种类与目标、组织与材料配置。

教学要求:

了解:一日生活活动的含义与意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的含义;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含义。

理解: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依据和原则;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含义;游戏的含义、类型、特点和意义。

运用: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策略;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实施、评定的原则与方法;区角活动的种类与目标,组织与材料配置;游戏的类型与特点、组织与指导。

第七章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创设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教育机构环境创设概述

一、学前教育机构环境的含义与类型

二、学前教育机构环境创设的理论依据

三、国外保教机构环境创设的标准与经验

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创设的策略与利用

一、学前教育机构物质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二、学前教育机构精神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教学重点:国外保育和教育机构环境创设的经验与标准;学前教育机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创设的方法。

教学要求:

了解:学前教育机构环境创设的概念、类型;学前教育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含义。

理解:学前教育机构环境创设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国外保育和教育机构环境创设的经验;学前教育机构环境创设的理论依据;学前教育机构环境创设的发展趋势;物质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学前教育机构精神环境创设的基本策略。

运用:国外保教机构环境创设的标准;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创设方法及利用策略。

第八章学前教育的衔接与合作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涵义及其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二、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内容与策略

三、国外家幼衔接的方案举例

第二节学前教育与社区教育

一、社区教育的涵义及其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二、学前教育与社区教育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

三、国内外学前教育与社区教育衔接的方案例举

第三节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一、幼小衔接的涵义及任务

二、幼小衔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三、国内外幼小衔接的方案举例

教学重点: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小学之间衔接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学要求:

了解:学前教育衔接的含义及应该确立的基本观点;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的意义、合作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学前教育与社区教育衔接的意义、内容;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及任务。

理解: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前教育与社区教育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幼小衔接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国内外一些衔接方案的基本经验。

运用: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学前教育与社区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幼小衔接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第九章学前教育的政策与法规

第一节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概述

一、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涵义及意义

二、影响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因素

三、国外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经验

第二节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一、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概况

二、我国主要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分析

三、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国外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经验;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发展的经验与趋势。

教学要求:

了解: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含义、类型与意义。

理解:影响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因素;各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经验;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发展经验与趋势。

运用:我国主要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内容、特点与意义。

学前教育原理案例分析教案资料

案例一、小宝已经3岁了。近些天,孩子的“言行举止”比较特别。比如,有一天老师带孩子做户外活动时,小宝突然说:“太阳公公一个人在天上,他会不会孤单啊?太阳公公有家吗?有没有爸爸、妈妈?”小宝特别不喜欢老师管他,总是“不听话”。比如,本来会自己好好地用汤匙吃饭,却故意把米粒撒一饭桌,用手捡着放到嘴里。不过小宝有时也挺可爱的。比如,前天中午,老师帮小宝盛好饭,小宝一脸认真地说:“老师,你辛苦了。”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面问题: (1)孩子的“言行举止”说明了什么? (2)这个时期,幼儿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案例分析 孩子的行为举止说明: (1)孩子正处于心理的高速发展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比如,提出“太阳公公会不会孤单”、“太阳有没有爸爸、妈妈”,说明思维的发展,出现了最初的概括和推理;想像的发生,把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进行了延伸、扩展。“不听话”说明孩子最初的独立性的出现;“故意用手捡米粒放进嘴里”说明孩子动作技能的发展,对新的动作产生了兴趣;会说“老师辛苦了”,说明儿童已开始使用抽象的词语,但还经常需要和具体活动联系在一起。 (2)注意保护孩子的探究精神,但要和重视安全结合起来,而且不要打击孩子积极认知的兴趣。孩子“反抗期”的执拗,要注意教育,不要养成任性的性格,同时又不能耻笑、威胁孩子。对待孩子的独立性,要注意教育,防止养成执拗性的同时,也要防止形成懒惰、依赖、无独立愿望的不良性格。 案例二、经过长时间教育,我发现班上大部分孩子洗手的方法还是不正确,手总是洗得不干净。我们几位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我让孩子们相互看看、摸摸自己和别人的手,比比谁的手干净,并让孩子们总结洗手的“小诀窍”。有的孩子说“要用肥皂搓,再用水冲干净”。有的说“洗手时要卷起袖子,不然会把衣服弄湿的”。我搬来了娃娃家的“脸盆”、“肥皂”、“毛巾”等,请孩子们学习并练习洗手的正确步骤:先卷袖子→打开水龙头冲一下手→用肥皂搓

学前班美术教案(15篇)

学前班美术教案(15篇) 学前班美术教案第1篇: 彩虹姑娘 活动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欣赏彩虹七种色彩搭配的和谐美。 2.了解彩虹的色彩,尝试按照彩虹的色彩排序绘制彩虹,并添加相关的背景。 3.能大胆选择鲜艳的色彩表现绚丽的彩虹。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欣赏过彩虹 2.材料准备 ①教师用材料:挂图“彩虹姑娘” 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3~4页;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指导语:你喜欢彩虹吗?它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欣赏儿歌《彩虹桥》(见活动资源) 指导语:你们在哪里见过美丽的彩虹桥?你觉得彩虹桥美在什么地方?儿歌中的彩虹桥有几种颜色? 二、探索发现

1.引导幼儿欣赏挂图“彩虹姑娘”。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认识组成彩虹的七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指导语:彩虹是什么样貌的,像什么?它有哪些颜色? 2.出示油画棒,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彩虹的绘画方法。 指导要点:按照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顺序涂画,先画一种颜色之后画另一种颜色。注意每种颜色之间要靠近一些。 指导语:那里有许多漂亮的颜色,让我们念念儿歌再画出美丽的彩虹吧! 3.引导幼儿欣赏《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3页“艺术角”中的幼儿作品,感受不一样的背 景衬托。 指导语:画中的彩虹都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你还期望彩虹出此刻哪里?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4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中进行创作。指导语:我们来一齐念念儿歌,画一画彩虹姑娘,并添画上你喜欢的背景。 2.提醒幼儿换颜色的时候要将油画棒放回原位,使用时坚持桌面和画面的整洁。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供给帮忙。 四、欣赏评议 1.请幼儿在团体面前介绍自我的“彩虹姑娘”。

《图案之美》教案

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图案之美》 滕州市木石中心中学 陈晓梅 课题《图案之美》 作者陈晓梅滕州市木石中心中学 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是第六课《花的变化》一课的延续和发展。教材首先对“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进行了简略的回顾和 介绍,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源远流长的历史。其次,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使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是一种程式化的 艺术,具有很强的形式审美特性,这些特性诸如: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等;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审美创造,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 美的法则,通过一定的创意、设计、制作形成的创造性活动。最后,通过欣赏、讨论、体验、创作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图案的创意与设计美, 并以此延伸至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改善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体会装饰图案所蕴含的文化。 二、教学领域:设计·应用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2.技能目标:体验装饰图案的艺术美感,了解图案创意设计的基本规律。 3.创造目标:学会用创造的方法,感受中国文化的悠久与博大。 4. 情感目标:认识图案艺术中的形式美是表达审美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装饰图案的分类及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有效的运用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五、教学准备:装饰图案范例、纸张、画笔颜料、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导阶段一.初步感受图案美 1.导入 师:同学们,我提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们身边有哪些你认为是很漂亮的装饰图 片? 生:有的展示水杯上的美羊羊图案、有的展示文具盒上的风景图案、衣服上的字母图案,还有的女学生展示头饰上的向日葵图案...... 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了解有关的装饰图案——《图案之美》 (板书)导入课题 2. 实践与讨论学生积极展示、纷 纷大胆发言。 利用学生展示自己身边的装 饰图案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 图案就在我们的生活里。

《学前教育原理》课程案例集

《学前教育原理》课程案例集 案例1: 两个同样大的孩子在学使用筷子,童童的爸爸、妈妈在吃饭时给童童一双筷子,让他自己尝试如何使用,虽然有时把饭粒撒弄饭桌上,家长还是鼓励童童继续努力。乐乐的爸爸和妈妈看到他把衣服弄脏了,还把饭菜洒到桌上,非常担心,就手把手的和孩子一起使用筷子。 ----思考:童童和乐乐谁会更早的学会使用筷子?为什么? 案例2: 中班A的李老师在组织幼儿认识在教小朋友认识水果的时候,在黑板上挂上香蕉、苹果、桔子、葡萄、西瓜、樱桃等图片,告诉小朋友它们的名称、味道、产地、形状、特征、用途等,中班B的张教师则带领幼儿到附近果园的地里观察水果的生长状况,参观农民伯伯的工作,并让幼儿在班级的自然角种上西瓜、草莓等并进行管理,做好观察记录。 ----思考:案例中哪一个教师的做法较好,为什么?它揭示了教育的什么规律?在幼儿教育方面有什么启示? 案例3: 明明今年5岁了,口头数数总是出错,每次必须借助手指或点数以及其他方式才能完成任务。这是为什么呢? 案例4: 小班模仿表演活动 1、教师组织小朋友围坐一圈,讲述大森林的故事,引入到动物的动作。 2、“我是老虎,我喜欢奔跑!”做出相应的动作。 3、“我是羚羊,我喜欢跳跃。”做出相应的动作。 4、“我是老鹰,我喜欢翱翔”做出相应的动作。 5、“我是、、、、,我喜欢、、、、”做出相应的动作。 ------思考:以上案例是某一活动的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意图,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 案例5:

东东今年6岁了,有一次妈妈发现让他收拾地板上的图片时,东东竟然把图片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装入不同的盒子里面,而且图片分类准确,关于恐龙的放到一块,机器人的放到一块,蜡笔小新的放到一块。 ------思考:难道6岁的孩子就具备这种能力了么? 案例7: 明明的爷爷和奶奶非常疼爱自己他,每天都担心幼儿园的食物营养不够,在明明回家后,把大量的水果、蛋糕、肉类放到他面前,看着明明把一大堆的食物都吃光才开心。 ------思考:吃得好,长得好是否是家长对幼儿园的唯一要求?在今天社会形势下家长选择幼儿园有了哪些新的要求?你认为幼儿园应当怎样作才能 适应这种要求? 案例8: 以前的家长经常说:“幼儿园是学知识的地方,宝贝不要跟老师顶嘴。”“请问,你们幼儿园每天能教孩子多少汉字和英语单词?” “宝贝,今天你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知识?” 现在的家长经常说“宝贝,今天你向老师提出几个问题?” “乖乖,今天你在幼儿园有什么新发现吗?” “乖乖,今天你今天在活动中有什么新发现吗?” ------思考:从该案例中,以前的家长和现在的家长说的话有什么样的区别?这些区别反应了家长在育儿方面的观念新旧有何不一样? 案例9: 璐璐的妈妈曾反映过这样一个问题——“我曾经每天带璐璐去学画画,可是后来发现老师总是批评璐璐没有按照老师的例子去画,认为璐璐不听话,画的不像,模仿力差。后来璐璐妈妈决定放弃这次学画的辅导,认为孩子根本没有发挥自己想象力的机会,简直是对孩子想象力的抹杀” ------思考:该案例中的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有哪些变化?对我们幼儿教师有何要求? 案例10: 1名6岁的幼儿,在1分钟内正确记住了17为数字:81726354453627189。而另外一个小朋友却没记住几个。

学前教育美术教案2..

教案 课程名称:美术 授课专业:小学教育 授课班级:小学教育班

课程授课计划

教育系课程教案 课程内容: 第一节走进美术——美术常识 一、美术的概念 二、美术的分类 (一)绘画 国画、油画、版画、漆画、壁画 中国:清明上河图张择端西方:晚钟米勒 中国:韩熙载夜宴图顾宏中西方:蒙娜丽莎达芬奇 中国绘画以诗入画,以书入画,书画同源,诗画同源是西方绘画所无法比拟的。 西方绘画求真写实,空间艺术感较强,讲求焦点透视,光影效应。 (二)雕塑 圆雕、浮雕、透雕、木雕等 中国:兵马俑、马踏飞燕、龙门石窟等。 西方: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希腊化时期的作品)、维纳斯 (三)摄影 (四)书法与篆刻 书法:行书、隶书、篆书、楷书、草书 (五)工艺美术 装饰画、微雕等 (六)建筑艺术 中国:园林、宫殿、墓室、故宫、水立方、鸟巢等。 西方: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等。 三、美术的功能 (一)美术的认识功能 (二)美术的审美功能 (三)美术的教育功能 知识要点:掌握美术的概念及种类。 教学重点:不同艺术种类之间的相互贯通性。

教学难点:领会中西方美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二节艺术赏析 观看圆明园纪录片 知识要点:了解圆明园艺术的独特性。 教学重点:通过纪录片的欣赏,能够达到审美认识、教育、娱乐的作用。教学难点:掌握中西方艺术的融合性。 第三节素描 (一)透视 (二)构图 (三)结构素描 (四)明暗素描 知识要点:掌握素描绘画的透视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绘画构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明确结构素描与明暗素描的区别。 第四节色彩 一、色彩的形成 (一) 光与色 (二) 光色与绘画色彩 二、色彩的心理与情感 (一) 色彩的心理感受 (二) 色彩的情感表达 三、色彩的要素与色性 (一) 色彩的要素 (二) 色彩的色性 暖色系冷色系渐变色对比色(互补色) 知识要点:掌握色彩的形成原理。 教学重点:区分暖色系与冷色系。 教学难点:了解对比色。 第五节简笔画

美术教案《图案之美》.doc

图案之美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是“花的变化”一课的延续和发展。教材首先对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进行了简略的回顾和介绍,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源远流长的历史。其次,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使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是一种程式化的艺术,具有很强的形式审美特性,这些特性诸如: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等;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审美创造,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法则,通过一定的创意、设计、制作形成的创造性活动。最后,通过欣赏、讨论、体验、创作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图案的创意与设计美,并以此延伸至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改善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体会装饰图案所蕴含的文化。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好奇心强,并且喜欢自己创作。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互动气氛较浓。,加之图案设计是最基础的造型能力,这既能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能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思路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欣赏——学习——体验.——创作。通过欣赏装饰图案的美,了解美化生活的意义。发现装饰图案表现题材与内容的丰富性,如:植物图案,人物图案,风景图案等。感受图案的不同风格,如:传统风格,民间风格,现代风格等等。通过学习图案形式美法则,认知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特征,学会运用图案的形式表现特性进行设计。运用现代的图形设计概念与方法,做1~2个图形练习。如对称的图形、对比的图形等,体验其过程。依据装饰图案的形式法则,加以独特的创意,丰富的想象力,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某一主题的设计创作。 教学设计

学前教育案例

《学前教育学》课程案例集 案例1: 两个同样大的孩子在学使用筷子,童童的爸爸、妈妈在吃饭时给童童一双筷子,让他自己尝试如何使用,虽然有时把饭粒撒弄饭桌上,家长还是鼓励童童继续努力。乐乐的爸爸和妈妈看到他把衣服弄脏了,还把饭菜洒到桌上,非常担心,就手把手的和孩子一起使用筷子。 ----思考:童童和乐乐谁会更早的学会使用筷子?为什么? 案例2: 中班A的李老师在组织幼儿认识在教小朋友认识水果的时候,在黑板上挂上香蕉、苹果、桔子、葡萄、西瓜、樱桃等图片,告诉小朋友它们的名称、味道、产地、形状、特征、用途等,中班B的张教师则带领幼儿到附近果园的地里观察水果的生长状况,参观农民伯伯的工作,并让幼儿在班级的自然角种上西瓜、草莓等并进行管理,做好观察记录。 ----思考:案例中哪一个教师的做法较好,为什么?它揭示了教育的什么规律?在幼儿教育方面有什么启示?案例3: 明明今年5岁了,口头数数总是出错,每次必须借助手指或点数以及其他方式才能完成任务。这是为什么呢?案例4: 小班模仿表演活动 1、教师组织小朋友围坐一圈,讲述大森林的故事,引入到动物的动作。 2、“我是老虎,我喜欢奔跑!”做出相应的动作。 3、“我是羚羊,我喜欢跳跃。”做出相应的动作。 4、“我是老鹰,我喜欢翱翔”做出相应的动作。 5、“我是、、、、,我喜欢、、、、”做出相应的动作。 ------思考:以上案例是某一活动的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意图,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 案例5: 东东今年6岁了,有一次妈妈发现让他收拾地板上的图片时,东东竟然把图片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装入不同的盒子里面,而且图片分类准确,关于恐龙的放到一块,机器人的放到一块,蜡笔小新的放到一块。 ------思考:难道6岁的孩子就具备这种能力了么? 案例6: 奇妙的颜色 1、向小朋友展示红黄蓝三原色的颜料和白纸卡 2、让小朋友说出除了三原色外还有哪些颜色 3、向小朋友做示范,把红色和蓝色混合到一起,出现了紫色。 4、请小朋友猜猜看,红色和黄色混合会有什么颜色出现,蓝色和黄色混合会有什么颜色出现,粉色是如何出现的等,引导幼儿逐步获得关于颜色的认识。 5、引导小朋友制作颜色光谱,和彩虹。 ------思考:以上案例是某一活动的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意图,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 案例7: 明明的爷爷和奶奶非常疼爱自己他,每天都担心幼儿园的食物营养不够,在明明回家后,把大量的水果、蛋糕、肉类放到他面前,看着明明把一大堆的食物都吃光才开心。 ------思考:吃得好,长得好是否是家长对幼儿园的唯一要求?在今天社会形势下家长选择幼儿园有了哪些新的要求?你认为幼儿园应当怎样作才能适应这种要求? 案例8: 以前的家长经常说:“幼儿园是学知识的地方,宝贝不要跟老师顶嘴。” “请问,你们幼儿园每天能教孩子多少汉字和英语单词?” “宝贝,今天你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知识?” 现在的家长经常说“宝贝,今天你向老师提出几个问题?”

学前教育学教案

学前教育学教案 第一章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 教学目标:掌握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过程和现代主要的理论流派,对学前教育理论产生初步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主要流派中的前六个流派的理论观点。 教学难点:精神分析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一、学前教育的年龄对象 (一)我国古代家教思想中提出“教子婴孩”、“早欲教” (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母育学校教育,是指出生到6岁的儿童应在母亲身边接受教育 (三)近代幼儿园产生后,学前教育的年龄趋向于3岁到入学前。 (四)当今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应为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一)学前家庭教育的特征 1、领先性 2、长久性 3、单独性 4、随意性 5、随机性 (二)学前社会教育的特征 学前社会教育指出由社会各方为学龄前儿童开设的集体保育教育机构及设施。其特征如下: 1、群众性 2、目标性 3、计划性 4、多样性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 (一)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学前教育主张 1、从学前期起,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教育。 2、重视学前期的教育 3、重视游戏、体育、唱歌、讲故事等活动。 4、根据人的身体发育,从出生起每7年划为一个自然段。 (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后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为系统学前教育理论建立奠定了基础。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著作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 2、法国教育家卢梭《爱弥儿》中的学前教育思想。 3、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新社会观》、《论人类性格的形成》著作中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学前教育学从教育学科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837年福禄被贝尔在勃兰根堡设立一所幼儿学校,专收3—7岁的幼儿。1840年正式将学校取名为幼儿园,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福禄贝尔基本的教育思想。 三、进入20世纪以后,学前教育形成了相互吸收又各具特色的理论流派。 (一)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学前教育理论 1、杜威的儿童观。 2、杜威对教育本质的看法。

学前教育美术教案最后

【教学课题】幼儿绘画 【教学内容】根据采蜜题材,用幼儿绘画的方式描绘一幅以《采蜜总动员》为题的画作。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增加审美能力;锻炼丰富的相象力。 知识目标:通过讲解与图片欣赏,让学生了解绘画内容,学会如 何将真实的场景变为艺术化的画面。 能力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绘画简笔画。 【教学重点】根据题材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主题进行画面创作,画面构图与内容的确定。 【教学方式】讲授法、示范法 【教学用具】画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以“过年”为主题,进行了绘画创作,在这里,我们先来就大家的作业做以点评。(教师点评作业) 师:大家看过了这些画,现在由你们自己对这几幅作业点评以下,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根据作品点评)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很有想法,希望你们在绘画创作中能取长补短,绘制出一幅美丽的作品。 二、新课讲解: 师:春天到了,各种迎春花慢慢的都开了,这时的蜜蜂也开始忙碌了,整个春天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今天我们所绘画的主题是《采蜜总动员》,

大家根据日常所见和在图片上、电视上所看到过的场景,根据自己的想想进行艺术加工。 师:在这里,我们先来看看几幅有关春天的图片,给大家做以参考,绘画时注意每个物体基本特征的提取与比例关系的描述。现在我来描述一段话,大家根据这段话来进行绘画。“春天,到处阳光明媚,春风拂面,粉红的樱花、淡雅的桃花争先恐后地开放,小蜜蜂也被吸引到这里采蜜。几只小蜜蜂在花间不停地捞回穿梭,只见它们两 翼透明,肚子深黄,尖尖、黑黑的刺,它们飞的轻盈灵巧,两只翅膀上下扇动,优美极了!有的负责采蜜,有的帮忙提蜜桶,不一会就采好了几桶,两只小蜂蜜开开心心、得意洋洋地抬着回家去了。可是呢,就在大家忙得不亦乐乎的同时,有一只蜜蜂却在偷懒,竟然面对这么好的美景睡着了,真是太不‘给力’了。”大家在绘画创作的时候注意要将我所说的话里的情景表现出来,蜜蜂的造型要生动、人物化,在上色时要丰富鲜艳。(学生进行主题创作,教师在教室巡视,并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问题做以指导,根据所有学生的共同问题进行详细 讲解) 【作业布置】大家课后创作一幅以“空中小屋”为主题的绘画,要求画面完整,表达正确,造型生动可爱,色彩鲜艳。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大家在创作方面还缺乏想象力,对物体的造型把握还不够准确,大家还需多加练习,增强这方面的能力。 【板书设计】 主题:“蜜蜂总动员” 构图造型色彩 【课后反思】

漂亮的花纹(教学案例设计)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漂亮的花纹》教学案例 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小学李蓉 教材版本:岭南美术出版社第二册《美术》 课题名称: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漂亮的花纹》 授课年级:一年级 教学时间:一课时 单元主题:材料的幻想 课程理念: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阶段目标是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 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 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教材分析:从教学内容来看,该课题蕴含了丰富的知识与技能的要素,如教材分别提供了生活的、自然的和 画家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学习“连续排列”与 “色彩搭配”的知识。通过两种版画印制的方法 (拓印版画和滚动版画)使学生初步掌握版画的 知识与技能。通过滚动版画和集体绘画——拼制 大地毯的活动形式强化了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连续纹样; 2,学会用废纸拓印的方法制作简单的图案; 3,学会用纸筒滚动的方法制作简单的图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提高对生活物品和周边环境 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 活的愿望;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连续纹样的特点。废纸拓印和纸筒拓印的方法。 教学难点:花纹的排列,拓印的方法。 教学拓展:用其他方法构成新的连续纹样的画面。 教学准备:课件、印有动物的画纸、各色图画纸、废报纸、废纸巾筒、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学前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1.案例: 妈妈:(看见4岁大的孩子留在门上的脏手印,面向孩子生气地大叫)又是这样!我说过多少遍,你要洗手……到底要骂你多少遍,才能记住? (孩子怕得要死,心中想:门比我还重要?我不喜欢她……) 案例中妈妈的做法错在哪里?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请用正确做法对此景重构。 参考答案: 妈妈做法的错误:大叫大嚷,不能解决问题。 正确做法:清楚察觉自己的感受,再选择有效方法处理。 妈妈:见到门上的手印,我很生气! (看到母亲很生气的表情,孩子理解了“生气”的意思) 妈妈:(将一块湿布交给孩子)你好好想想该怎样做? (留下孩子一会儿,妈妈情绪恢复) (孩子用湿布在努力擦去门上的手印) 妈妈:(清洁后,母亲抱孩子并肯定)真好!妈妈现在觉得好多了! (孩子安心) 2.案例: 7岁的智勇因天下雨被迫取消钓鱼活动,闷闷不乐地呆坐在家里。 (智勇伏在桌上,没精打采地看着窗外大雨) 妈妈:(安慰声调)下雨嘛,你烦也没用!下次再去吧。 智勇:(大嚷)下次下次,都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去得成!这些雨真讨厌! (伏在桌上……) 妈妈:喂!又不是我命令天下雨的,对我大叫大嚷有什么用?快去写作业! 智勇:(不情愿去写作业,心想)妈真不了解我!我以后再不会把心里话告诉她了! 妈妈:(在旁,心想)唉!吃力不讨好!真气人! 案例中妈妈的做法错在哪里?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请用正确做法对此景重构。 参考答案: 妈妈做法的错误:于事无补的劝慰,只会带给双方沟通失败的气馁感。 正确做法:倾听及回应。成人理解孩子的心情,儿子不能去钓鱼,一定很失望;与他分担,让他表达不快的情绪。让孩子感到与妈妈心心相通。 (智勇伏在桌上,没精打采地看着窗外大雨) 妈妈:(走进)你看来很失望、很不高兴啊!(搭着他的肩膀)这次钓鱼活动,你盼望了很久,什么都预备好了,偏偏下雨,唉!真扫兴! 智勇:(望着父亲,开始有点反应)就是嘛!我还以为今晚可以请你们吃顿海鲜呢!我和志伟已预备了许多鱼饵。唉! 妈妈:是的,一切都准备好了,却去不了了,真不好受! 智勇:(智勇深觉爸爸的同情)下次再有机会,你还会让我参加吗? 妈妈:当然会,我知道你很喜欢这类活动!下次有机会我会尽量安排你参加的!

人教版美术五上《美丽的纹样》优秀教案

美丽的纹样 五年(2)班谢巧炜 教学目标: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几何、自然元素等设计适合纹样。 教学难点: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 一、导入。 1、认识、回忆纹样 出示鸟的纹样、花的纹样、叶的纹样、点线面的纹样。. 师:这是我们曾经学过的纹样。今天这些纹样遇到了难题,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2、了解适合纹样 师出示不同的几何形状。 师:让我们来帮助它们吧,他们分别应该呆在哪个家里面? (学生活动) 师小结:像这样设计在一定的形状之中,即使去掉了边框,也仍能显示出原来的形状,这样的图案被称为“适合纹样”。(揭题) 二、欣赏交流、感知体验。 1、辨别适合纹样,巩固新知 出示两个对称纹样。 师:适合纹样千变万化,但其实它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你有什么发现吗? 师:图案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排列,体现了美术的韵律美与节奏美,如左右对称、离心式、

向心式、旋转式。像这一类适合纹样我们称为对称式。 出示两个均衡纹样。 这组纹样中哪些是适合纹样?这组还是对称式的吗?它又给你怎样的感觉? 而这一类纹样虽然不对称,变化很大,但是注重整体构图的协调、平衡,我们称之为均衡式。 2、寻找生活中的适合纹样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适合纹样呢? (服装上、瓷器上、建筑上) 找找书中的生活中的适合纹样,看看适合纹样还可以运用到什么地方呢? (看书上的图片) 师:自古以来,适合纹样就广泛的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如如我们熟悉的青花盘、汉代的砖瓦、古代的门窗上都大量使用适合纹样,如今,适合纹样更加广泛地装点我们的生活,只要我们留心一下,就会发现生活中的适合纹样无处不在。 三、自主探究、启发创作 学习制作: 师:欣赏了这么多的适合纹样,它到底是怎么制作的,下面就让我们 一起来学习它的制作方法。 1、首先选择一个适合纹样的外形,可以是哪些形状吗?(正方形、圆形等) 2、选完形状接着要描绘适合纹样的骨架线,可以使用对折的方法定出米字型和十字型骨架线。

学前教育原理(教学大纲)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本科) 《学前教育原理》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学前教育原理》是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专科起点)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主要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本课程4学分,72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目标与内容、基本原则和方法,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初步知识。 该课程的学习还将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其他课程学习和能力培养奠定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首先,《学前教育原理》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需要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儿童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基础,这是由《学前教育原理》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比较强的特点决定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可以为《学前教育原理》的学习提供基础。其次,《学前教育原理》与《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等后续课程具有紧密的联系,《学前教育原理》为这些课程的学习打下专业理论基础,《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则进一步深化《学前教育原理》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立场、原则和方法,了解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历程和主要观点。为从事学前教育做好初步的知识准备。 2.理解有关学前教育同社会和儿童的发展、幼儿教师、学前教育目的、学前教育内容与方法、学前教育评价、学前教育衔接、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基本观点,培养初步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3.能运用学前教育原理的相关理论知识解释和解决学前教育实践领域的问题,初步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反思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由于《学前教育原理》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讲授为主,辅以讨论、案例分析、现场教育见习等方式,增强理论学习的效果,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 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 2.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同学初步了解学前教育概论的主要内容,弄懂本课程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观点及方法。 3.能够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学前教育实践。 4.授课中可安排一到三次的作业,面授应该将重点放在难点、疑点及作业的讲解方面。

第八课 传统纹样美术教案

设计应用 传统纹样 1、认识目标:学习图案纹样的形式,掌握基础图案的特点。 2、能力目标:把握二方连续纹样设计的技巧,并加以运用美化生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思想情感,学习质朴的审美观。 教学目标:通过对常见的传统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解读图案的基础知识(自由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并运用所学知识去美化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感受图案魅力,学习基础图案知识。 教学难点:对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学习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略 教学设计: (一)视频导课 今天我们去一个小店逛逛吧。 在我们日新月异的都市生活中,随处可见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妆点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更具审美性。你仔细看看能发现出它们吗?那是什么呢?

对的,是图案纹样。今天,我们就从认识中国的传统纹样来学习图案纹样的知识 (二)课题-------传统纹样 一、认识传统纹样 ◆中国传统纹样是一种朴素单纯,富有情趣的图案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饱含丰富的语言和强烈的民族情感。 我们祖国的图案艺术浩如烟海,是广大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图案艺术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对客观事物有了认识,逐渐获得了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观念,装饰图案就是这种审美观念的形象反映。他们摹拟植物、动物、人物,根据生活的需要进行器物的造型和纹样的装饰。如彩陶、青铜器、砖瓦、漆器、瓷器、织绣、建筑彩画、印染等都有传统纹样的身影。 ◆欣赏典型的中国传统纹样 彩陶图案纹样水纹 瓷器图案纹样宝相花纹 青铜器图案纹样回纹饕餮纹 砖瓦图案纹样虎纹凤鸟纹 欣赏这些传统纹样后,我们会发现这些图案的构图比较自由多样,它可突破时间、地点、和透视、比例关系,按照装饰的想象和需要进行符合形式美的要求作结构的处理。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图案纹样的知识 二、学习图案纹样 1、图案纹样的定义 广义解释是实用与装饰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它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工业美术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先设计制成的图样、装饰纹样等方案的通称。 谈一谈:你在生活中还接触过哪些传统图案纹样? 看一看:这些传统纹样的运用你见过吗? 通过刚才我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图案的某些特征。 2、图案纹样的特征 实用性 适应性 艺术性

学前教育理论教案

学前教育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学前教育原理》是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专科起点)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主要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本课程4学分,72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目标与内容、基本原则和方法,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初步知识。 该课程的学习还将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其他课程学习和能力培养奠定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首先,《学前教育原理》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需要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儿童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基础,这是由《学前教育原理》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比较强的特点决定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可以为《学前教育原理》的学习提供基础。其次,《学前教育原理》与《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等后续课程具有紧密的联系,《学前教育原理》为这些课程的学习打下专业理论准备,《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则进一步深化《学前教育原理》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立场、原则和方法,了解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历程和主要观点。为从事学前教育做好初步的知识准备。 2.理解有关学前教育同社会和儿童的发展、幼儿教师、学前教育目的、学前教育内容与方法、学前教育评价、学前教育的衔接、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基本观点,培养初步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3.能运用学前教育原理的相关理论知识解释和解决学前教育实践领域的问题,初步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反思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由于《学前教育原理》是理论性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讲授为主,辅以讨论、案例分析、现场教育见习等方式,增强理论学习的效果,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 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 2.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同学初步了解学前教育概论的主要内容,弄懂本课程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观点及方法。 3.能够联系实际,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学前教育实践。 4.授课中可安排一到三次的作业,面授应该将重点放在难点、疑点及作业的讲解方面。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 1.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 2.理解:即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能归纳总结。 3.运用:即将所学基本知识应用于学前教育的实践,初步分析和解决学前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72学时,4学分。学时分配见下表:

学前班美术教案

学前班美术教案 我喜欢的公园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公园的各种桥,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线条体表现桥的基本形态。 2、引导幼儿合理布局画面,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重点】画出自己喜欢的公园,感受优美环境带来的愉悦。 【活动难点】画出桥的外型。 【活动准备】 带有桥的公园图片、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调色盘、洗笔小桶、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以“逛公园”为情节,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你们去过公园吗?你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鼓励幼儿说说公园什么地方很美丽。 2、今天老师也要带你们去逛公园。 二、通过欣赏,了解桥的一些基本形态和特征,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1、你觉得这些公园美吗?哪里很美? 引导幼儿观察每幅图片上的桥,公园的色彩。 教师小结:每幅图片上都有桥和树,些桥有的再树的前面,挡住了树,

有的在树的后面,被树挡掉了。 2、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们也来画一画好吗? 你想画一个什么样的公园?幼儿展开想象 三、学习用线条表现桥的基本作画步骤。 1、弧线画出桥身和桥洞。 2、短竖线画桥栏杆。 3、长横线和短竖线画桥身花纹。 4、先画近近处再画远处。 四、幼儿作画。 1、画出你看到的美丽的公园。 2、设计你想象中的公园。 3、跟旁边的小朋友画得不一样。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遵守作画常规要求,并帮助幼儿丰富画面。 五、作品评价。 把幼儿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画房子

活动目标: 1、在尝试运用粗细不同的笔作画中初步培养幼儿线描的兴趣。 2、初步尝试运用线条的粗细变化进行装饰,初步培养幼儿认真做事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尝试运用线条的粗细变化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粗细不一的记号笔若干、8的纸张若干、教师的范例活动过程: 一、导入1、近阶段,来小猪胖胖的公园的游客越来越少,于是他决定把最简单的三撞老房子翻新成高楼大厦吸引游客,小猪问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把最简单的三撞老房子翻新成高楼大厦?(画的高点、顶天立地;装饰的漂亮点、可以是各种形状的门和窗。)2、今天我们画高楼大厦的时候要和线条一起做游戏,你们知道的都有哪些线条呢?(直线、曲线)二、出示范例图片、观察欣赏1、这个美丽的图案是用哪个线条画的,是用一个什么好办法画出来的?(粗细的变化)教师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进行讲解。 2、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线条粗细的变化画出很多美丽的图案,这些美丽的图案还可以装饰我们的房子呢? 3、出示范例观察,看潘老师为小猪设计的房子。 你喜欢哪撞房子?最喜欢它什么地方?为什么?(要求幼儿把话说明白。)小结:原来不用涂颜色,用线条一样可以把房子打扮的很漂亮。

学前教育原理教案

第一章学前教育原理的基本问题(1-44)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涵(本质) 一、学前教育的年龄围和概念 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指由接受过训练的专职人员在专门的教育活动场所根据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知识技能传授、思想品德培养等旨在促进身心各方面发展的活动的总和。 学前教育的概念:是指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学前教育的年龄围:学前教育是指入学前儿童的教育。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学前教育的起止年龄是不同的。 我国:根据《礼记?贝U》,在西周时期学前教育期是指10岁以前;1902年的壬寅学制规定儿童从 6岁起受蒙养教育四年,1904年的癸卯学制规定蒙养院招收3-7岁幼儿;从近代起,学前教育的终止年 龄定丁6-7岁。现代,因起始年龄的不同,对学前教育有两种理解,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一直到 入小学前这一阶段的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专指岁儿童的教育。 美国:0-8岁儿童的教育为幼儿教育,学前教育仅指入学前1年的教育,而早期教育是指0-3 岁儿童的教育 英国:小学招收5-11岁的儿童,而3-5岁则是基础阶段教育时期 前联:将2岁前称为学前早期,2-7岁为学前期,因此,学前教育是指2-7岁儿童的教育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及其特征 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一是学前家庭教育,二是学前公共教育 家庭教育的定义:一般是指在家庭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特征:1.是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2.伴随终身;3.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的;4.个别实施。 学前公共教育的定义:是指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的总和。它包括托幼机构教育、社区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影响等教育形式。 托幼机构教育:是指在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中由专职的幼教工作者按照社会的要求,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学前公共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学前教育的重要实施形式。具有群体性、计划性、专业性等特点。 三、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1.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没有出现专门教育机构,对儿童实行公有公育,并且儿童教育的容和形式 都与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有直接关系,主要在一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展开,通过儿童自己的游戏 和成人的口头传授及亲身示来完成。

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答案

第二章 1、 3岁左右的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不再象以前那样听话了,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动。比如,儿童往往要求自己穿衣、吃饭;爱说“不”或不让动手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什么叫不行。如果受到成人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这个案例说明此时儿童心理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答:1)案例中这个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P25)2)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①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②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产生。3)正确做法:成人不能够对儿童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注意教育技巧,防止形成对立。否则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容易使儿童形成执拗性格;要么形成懒惰、依赖,无独立愿望的人格。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其独立性,并指导其学会正确的方法。 (P43) 2、最近,小华的母亲非常着急,4岁的小华出现了口吃的现象,尽管母亲多方矫正,甚至取笑打骂都无济于事.请分析一下小华出现口吃的原因,以及矫正儿童口吃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 答:1)3、4岁是儿童口吃的常见阶段,口吃的原因有些是生理原因,但是更多的是心理原因所致。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时过于急噪、激动和紧张。3、4岁的儿童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原因之二是出于模仿。儿童期是好模仿期,对他人口吃出于好奇,就模仿口吃。 2)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是解除紧张。小华母亲采取取笑甚至打骂的方法是错误的。这不但不能矫正口吃,反而会加剧儿童紧张心理,导致儿童不愿说话甚至形成孤僻等不良个性。 成人在掌握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孩子可以在和成人的对话中学会慢慢地说话,用手势辅助语言来表达,问题就能够解决。(P26) 第三章 运用幼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分析幼儿的心理现象,老师如何组织教学。(教材P68) 1、无意注意为主:1)——刺激物的特点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注意的选择性 2)利用:①采用符合儿童注意特点的教学组织方式(教具、语言、活动方式);②内容安排符合儿童注意特点和兴趣和需要。要多样化。③活动时间安排不宜过长。(P73)3)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2、有意注意初步发展,依赖成人的组织和指导。(明确目的,语言组织和引导)把注意对象变成儿童活动的对象。组织游戏活动,增加儿童注意的稳定性,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第四章 要求幼儿辨别三角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往往让幼儿边看边用手沿着三角形和正形的边缘摸它们的轮廓,同时每次摸到拐角处的时候,要求说出角的数量,如一个角、二个角等,这样的活动安排,效果往往比较好.请分析这样做的理由 .答:这样做是合理的。视觉、听觉、动觉等相协同活动有助于儿童对物体的空间知觉.特别是在视觉、手的触觉、动觉的协同活动中儿童对几何图形的知觉效果是最好的,可以多角度地认识物体。单一地用视觉或触觉会造成儿童知觉错误率的提高。 (教材P100) 第五章 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幼儿教师花大力气教幼儿记住某首儿歌,有时候孩子们不能完全记牢,但他们偶尔听到的某个童谣,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只需一两次他们就对广告词熟记心中,结合幼儿记忆的这一现象,请你分析一下影响幼儿无意识记忆的因素。 答:1)在整个学前期,幼儿的无意记忆占优势,影响幼儿无意识记忆的因素有: 客观事物的性质;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幼儿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以及活动的动机等。 2)幼儿对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的广告词记忆效果较好是因为对广告词的记忆是一种无意记忆,电视画面具有具体生动、形象的特点,给予幼儿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童谣、广告词的简明的语言,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很容易成为儿童无意记忆的对象,而教师要求记忆的任务属于有意记忆。 第六章 案例分析(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共10分) (1)。某幼儿特别喜欢听古典音乐,他也很崇拜音乐家。有一天,他跟妈妈说:“今天,肖邦叔叔到我们幼儿园来了,还给我们弹钢琴呢!”妈妈听了吓了一跳,以为孩子在说谎。 请根据幼儿想象的有关原理,对此例加以分析。(04.10) 答:1)幼儿想像具有夸张性的特点,表现在:①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②混淆假想与真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